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七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七十七卷目錄
錦州府部彙考三
錦州府祠廟考
錦州府驛遞考
錦州府兵制考
錦州府古蹟考
錦州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一百七十七卷
錦州府部彙考三
编辑錦州府祠廟考 通志
编辑本府。〈錦縣附郭。〉
社稷壇 :在城南郊外。「行禮壇」 未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郊外,行禮壇,未建。厲壇 在城北郊外,設祭壇,未建。
八蜡廟 在城南郊外行禮。廟未設。
城隍廟 在鼓樓西北隅。明洪武末年建,嘉靖年重修。
旗纛廟 :在城西郊外行禮。廟未建。
府土神祠 :在府治大門內之右。康熙二十二年,知府孫成建。
縣土神祠 在縣治大門內之左。
王將軍祠 :在南關。明季大凌河死難督學御史吳道昌為植碑,扁曰「精忠報國。」 石半落,失其名。
五聖祠 《城內》一,《新莊子》一。
關帝廟 共十九處:東關一、西關一、右屯衛一、網戶屯一、松山一、塔山一、錦昌堡一、新莊子一、《高橋東》一、《高橋西》一、長寧堡一、笊籬山一、連山一、老和尚臺一、鷹手堡一、大盛堡一、流水堡一、景家堡一、大籽粒屯一。
三皇廟 :在城內,康熙八年建,知縣郭茂泰有《碑記》。
「馬神廟 」 二處一在城內,一在西關。
財神廟 ,共八處。城內一《周家屯》,一、《雙臺子》,一、《雙堡子》,一《下五旗》,一《張郎堡》,一《灰窯子》,一高橋,一。
真武廟 ,共三處東關:一松山,一沙河營,一玉皇廟 ,在東關。
蝗神廟 在東關
東嶽廟 在東關
娘娘廟 三處東關,一南鄉,一魚子嶂,一火神廟 ,在南關。
龍王廟 共五處:南關一、北關一、《螞蟻屯》一、《新莊子》一、鷹手堡一。
三官廟 三處北關,一杏山,一大籽粒屯,一望海。觀音廟 在高廟子。
右屯衛城隍廟 在衛城內。
七聖廟 在王寶山屯
蟲王廟 在聚星屯
元真廟 在大興堡
上帝廟 二處《嶂北》堡一、《臧官》堡一。
大廣濟寺 在城內,相傳肇建於唐末。內有白塔,十三層,高二百五十尺,造於遼道宗清寧間,藏皇后所降之舍利也。金中靖大夫高璉有《塔記》,明嘉靖十一年重修。宣大巡撫文貴有碑記其事。
地藏寺 五處:《東關》一、《右屯衛》一、《灰窯子》一,《雙陽店》一,「《臧家堡》一。」
朝陽寺 四處:「興隆屯」 一《望海山》一,《懶漢山》一新立屯一。
崇寧寺 二處。右屯衛一,松川溝一。
花園寺 在犁兒峪
杏花寺 二處,鐵場一《大茂堡西》,《一》;
峰嶺寺 在魚子嶂前,大蛤蜊河繞之。
雙井寺 在白雲山
長山寺 在長山
大望海寺 在松山之南,古剎也。明景泰間,寺僧掘井,得元至正年銅鐘。後修觀音閣,掘地又得唐泰和四年敕賜松山法華禪寺住持鈸磬十餘事。蓋唐時為法華,後更望海寺也。弘治間有《重修碑記》。
千佛寺 在松山
背陰寺 在呂洪山後
彌陀寺 在新莊子
菱角寺 在塔山城內
興隆寺 二處新人屯一,方家堡一。
臥佛寺 在城西四十里。
虹螺寺 在古虹螺縣
普陀寺 ,在城西北山有洞,洞中有泉,石佛百
餘正統中,鎮守王彥等,木鏤千手千眼大士像、土範羅漢及諸菩薩,樓閣參差,河流縈繞,因擬落伽之勝,名曰「普陀」 ,或稱觀音洞。郡人右都御史文貴有記。
普度寺 在大勝堡
迎水寺 在王善屯
安樂寺 在臧家堡
普濟寺 在臧家堡
石佛寺 一在城北黃山坡,去城四十三里,寺內左有小山,山前石佛二十九,山後石塔、兩傍石佛各一。右亦一小山,山前石佛三十一,山後石塔、兩傍石佛亦各一。又一寺在開州。
嚴靜寺 在牛心山西
平安寺 在馬蜂旗屯
十方寺 在千家寨
嵯岈寺 在嵯岈山
觀音寺 在高家堡
淨勝寺 在開州
太平寺 在袁家屯,寺內古松一,蟠屈如虯龍,不知何代物。
報恩寺 在香爐山西
黃安寺 在金剛山東
馱鞍寺 在馱鞍山
寨子寺 在寨子山
永寧寺 在白旗堡
興隆庵 ,一在城內,一在南關,一在大葉家堡。「毘盧庵 」 ,在城內。
《地藏庵 》二處,一在東關,一在臥佛寺東。《彌陀庵 》二處,一在東關,一在臥佛寺西。「《白衣庵 》在南關。」
普濟庵 在北關
望海觀音庵 在塔山店子西。
觀音庵 在郭家屯
茶棚庵 ,「在《老和尚臺》道左。」
藥王神宮 在北關
觀音閣 在大廣濟寺前。
觀音堂 二處:東關一,南關一。
念佛堂 在北關
寧遠州
社稷壇 在州城南門郊外行禮。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州城南門郊外行禮,厲壇 在州城北門郊外致祭。
土神壇 「在州西門外。」
八蜡廟 在州城南門郊外致祭。
城隍廟 在城西北隅,建於明正統間,嘉靖年重修。
旗纛廟 在州西門郊外致祭。
中後所城隍廟 :在所城內,順治六年建。前屯衛城隍廟 在衛城內。
中前所城隍廟 在所城內。
土地祠 在州治大門內東偏。
七聖祠 三處。州南關一,半壁店一。中後所城南馬驛屯一。
風神祠 在州南關
三大士祠 ,在湯池西。
「五聖祠 」 在范家屯。
貞女祠 中前所城西二十五里,祀秦貞婦許氏孟姜也。祠有聯云:「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
金公祠 在州城內
曾公祠 明巡按曾公銑定邊卒之亂,土人德之,建祠。今祠燬,碑存在州城內。
關帝廟 共十六處:州城東關一;州城南關一;州南門外一;州城東五里一,曹莊一,楊安堡一,古興水縣一,灰山一。中右所城內一;黑莊窠一,團山堡一。東關驛一,中後所南關一,中後所教場一;前屯衛城內一,中前所南關一。
上帝廟 ,共六處白塔峪一中右所城內一,仙靈寺西,一中後所城內一,前屯衛城內,一中前所城內一。
馬神廟 共七處:州城內一,州南關一,州北關一,中右所東關一,黑莊窠一,中後所南關一,中前所城內一。
火神廟 共七處:州城內一,州南關一,中右所東關一,黑莊窠一,團山堡一。《前屯衛》城內一,中前所南關一。
雷神廟 在州南關
三皇廟 共三處。「州南關一,中後所城內一,中前所城內一。」
三元廟 在中右所南關外。
龍王廟 共四處:州城東一,中右所東關外一。
黑莊窠城南一;《前屯衛》南門外一。
娘娘廟 :共三處:州城東一中後所,城西南三十里,一中前所,西南二十里一。
三聖廟 在州城西南二里。
「蟲王廟 」 共二處州城西南十二里一中右所西關外一
「三義廟 」 在煙臺河。
真武廟 ,共二處「曲尺河」 :一中右所東關;一老君廟 ,在中後所南關。
羅漢廟 在前屯衛城內。
天寧寺 在州城內,正統間敕建。
新安寺 在州城內
白衣寺 在前屯衛城內。
迦佛寺 在州城內
上帝寺 在州城內
地藏寺 共四處:「州北關一,中右所西關外一,中後所城西北,一在三十五里外,旁有湯泉,今廢。中前所城內一。」
彌陀寺 在州北關
溫泉寺 在湯池東
朝陽寺 共三處,一在州城東北七里首山之陽,一在鷹窠山,佛座下有泉。一在中後所城北三十里。
青龍寺 在州城東南三里。
興龍寺 在中後所城南十里。
崇寧寺 在曹莊
保安寺 在州城北門外。
崇興寺 在中右所城東南隅。
海濱寺 共二處:中右所東關一,中後所東南二十五里一。內有六角井。
望海觀音寺 在中右所西南八里。
海雲寺 在長山
小海子山寺 在中所西南十五里。
仙靈寺 :在中右所。有石佛三,相傳:明萬曆三十二年出自海中。
慈恩寺 在中後所西門外。
圓通寺 :在前衛城內。
望海寺 在中後所西南十八里。
石佛寺 在中前所城內。
草堂寺 在中前所城內。
福德庵 「在州城內。」
「白衣庵 」 共四處:州城內一,州東關一,州南關一,中後所東關一。
永寧庵 「在州城內。」
《觀音庵 》共二處,州城內一,《雙樹》鋪一。
延壽庵 「在州東關。」
吉祥庵 「在州東關。」
極樂庵 「在州南關。」
千佛庵 在州南關
文殊庵 「在州北關。」
西方庵 在州南關
慈愍庵 在州北關
朝陽庵 在中後所城內。
甘露庵 在州南門外
興隆庵 在七里坡
圓通庵 在中後所城內。
新庵 在中前所,城西十五里。
娘娘宮 ,共三處:中後所:城東南三十里一;州城西十二里一;中前所西南二十里一。
玉皇閣 在州東關
觀音堂 在中右所,城東十五里,瀕海。後一。中所南關一。
廣寧縣
社稷壇 在城外東北。行禮未建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外東北,行禮,未建壇。厲壇 在城外西北,設祭,未建壇。
雷壇 在萬紫山
八蜡廟 未設,附「城隍廟祭。」
城隍廟 :在城內西北隅。康熙五年九月建。旗纛廟 未設,附城隍廟祭。
土地祠 在縣治大門內東。康熙十八年建。馬、葉二公祠 在義州南門外,祀馬雲、葉旺二公。後廢,坊存。
釣魚臺祠 在義州北門外。祀明給事醫閭先生賀欽。有《碑記》。
真武廟 ,共四處:縣治北,一沙嶺,一小黑山,一義州城西北,一。
東嶽廟 共二處城東七里,一義州東關外。一三皇廟 ,在義州東門。
關帝廟 共八處:南關一盤山,一壯鎮堡,一《索府屯》,一《閭陽驛》,一小籽粒屯,一巨流河,一《義州》。
南門外一
「三官廟 」 ,共二處,南關外,一義州城東北,一「碧霞元君廟 」 ,在萬紫山。
九天聖母廟 在萬紫山。
龍王廟 在城東五里
火神廟 共二處:縣治東一;中安堡一。
增福廟 在縣治西
馬神廟 在城南門外
三義廟 在義州南門外。
崇興寺 在城東北隅。相傳唐貞觀時建。寺雖燬,而雙塔如新。
普慈寺 在城東南,明正統初建。
保安寺 在城內
崇泉寺 在城內
靈應寺 在城東三十里。
「地藏寺 」 ,共三處:城南二十里一;城北十五里一;《義州》西門外一。
雙峰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土門寺 在城南三十里。
靈山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接待寺 在城南三十里。
洞兒寺 在城南三十里。
背陰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八角寺 :在城西南四十里。
寶林寺 在城南六十里。上中下三。
十方寺 在城南七十里。
黃巖寺 在城南七十里。
馱鞍寺 在城南七十里。
桃花寺 在城南七十里。
杏花寺 在城南七十里。
六合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清安寺 ,在城西十二里醫閭山中,今為觀音閣。奇峰雲插,陰水崖懸,右擁層巒,左觀溟海。勒石舊蹟,多有可觀。
玉泉寺 在城西十五里。
大朝陽寺 :在城西南十五里。
小朝陽寺 在城西十五里。
龍潭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
迎水寺 在城西三十里。
五峰寺 在城西三十里。
《將軍拜母靈狗寺 》在城西三十六里。有《將軍拜母石像》其形也。寺在山上,故名。
琉璃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石佛寺 在城北十五里。
滴水寺 在城北十五里。
奉國寺 ,在義州城內。殿高七丈,佛像稱是,一名「七佛寺。」 創於遼開泰中,元普顏可里美思公主施元寶千錠增修。明弘治中,相繼修葺。嘉福寺 ,在義州城西南。
牛角寺 :在城西北二十八里。
雙泉寺 在城西十二里,寺南有石洞,寺內又有一小石洞,一竇通寺後,洞內一泉極佳。《保安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靈崖寺 在城西四十里。
青巖寺 在城西南五十里。峭壁插天,壁中石洞可容數十人,洞外松樹盤旋,儼如華蓋。洞東一泉,洞西又一泉,山頂又一泉,有望海觀音閣。閣東大松樹二株,洞上有「虛無真境」 四字。每遇晴明,海洋在目,遼陽千山,歷歷可數,亦一鉅觀也。障鷹臺即在其上,為西南第一峰。
鍾峰寺 在城西南三十里。
極樂庵 :「在城內。」
圓通庵 :「在城內。」
文殊庵 :「在城內。」
白衣庵 在城內
淨樂庵 在南關外
太平庵 在南關外
觀音庵 在城南
無梁殿 在城東南二十里。
萬佛堂 在義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南崖刻石佛像大小無數。
觀音洞 :在城西十五里。
錦州府驛逓考 通志
编辑本府。〈錦縣附郭。〉
錦州府東北至巨流河站,西南至山海關站道,「東北四十五里至小凌河驛 ,八十里至十三山站,七十里至廣寧站 ,五十里至小黑山站,五十里至二道井站 ,七十里至白旗堡站,四十里至巨流河站。」
西南五十四里至高橋驛 ,六十里至寧遠站,六十二里至東關站 ,六十三里至涼水河站。
七十五里至山海關
以上共十二站,設「管理驛站」 關防官一員,應差壯丁每站一百二十名。
鋪兵共十一名
東北路在城,鋪兵一名 。四十里大凌河,鋪兵二名。三十里十三站,鋪兵二名 。四十里閭陽驛,鋪兵與廣寧縣各設一名。
西南路在城。鋪兵一名 。五十里高橋,鋪兵二名 。三十里連山,鋪兵二名。西南與寧遠州接。《寧遠州》
鋪兵共十二名
《東北路》在城鋪兵一名,與錦縣連山鋪接。《西南路》在城鋪兵一名 。三十里沙後所,鋪兵二名 。五十里中後所,鋪兵二名 。五十里前屯衛,鋪兵二名。
三十五里中前所,鋪兵二名 。三十五里《山海》,鋪兵二名。西南與山海關接。
廣寧縣
鋪兵共十六名
西南路在城,鋪兵一名 。五十里閭陽驛,鋪兵與錦縣各設一名。
東北路「在城」 ,鋪兵一名 。「三十里沙河」 ,鋪兵二名 。「三十里小黑山」 ,鋪兵二名 。二「十里胡家窩」 ,鋪兵二名。
三十里「二道」 并鋪兵二名 。五十里《白旗堡》,鋪兵二名。
三十里黃旗堡,鋪兵二名 。三十里巨流河,鋪兵一名。東北與承德縣孤家子鋪接。
以上初設州縣,即設鋪兵。每名工食銀六兩。凡州、縣往來公文,俱由鋪兵傳逓。將軍、四部各衙門俱由站道傳遞。
錦州府兵制考
编辑大清會典
錦州
設城守尉一員 。設佐領十二員。設驍騎校十二員 。駐防兵五百三十名。《前錦州》
設防尉一員 。設佐領二員。
設防禦一員 ,設驍騎校二員,駐防馬兵一百五十名 ,駐防步兵五十名。《廣寧縣》
設協領一員 ,設佐領三員。
設防禦三員 ,設驍騎校三員,駐防兵二百一十四名。
義州
「設城守尉一員 。設伊爾希大二員。設拜他喇布勒哈番一員 。拖沙喇哈番二員。設佐領六員 。設驍騎校六員,設八品官一員 。駐防兵九百七十名。」 《山海關》
設城守尉一員 。設佐領八員。
設驍騎校八員。內佐領一員、驍騎校一員,移駐中後所。
駐防兵三百六十四名。中後所駐防兵一百名。山海關至威遠堡等邊八門,每門
設守禦一員 。設《撥什庫》一名 ,設兵十名。
錦州府古蹟考〈墳墓附〉 通志
编辑本府。〈錦縣附郭。〉
古徒河縣 漢置,晉廢。按《明一統志》謂在廣寧中屯衛境內,應在錦縣界。今舊址無考。
古錦州 遼置錦州臨海軍。金、元因之。明廢,以其地設廣寧中、左、右三屯衛,其舊址不可考。今郡城則中、左二屯衛地也。
古永樂縣 本晉慕容皝西樂郡地。遼置縣,隸錦州,金因之,元廢。今其地在界內,舊址無考。古安昌縣 ,遼置,隸錦州,金因之,元廢。今城西九十五里有古安昌縣之永和村,城基有塔碑。古虹螺縣 ,城西五十里虹螺山之陽有古虹螺縣。考《遼》《金》《元》三史無此名,惟《唐書》「唐平遼東,置縣百」 ,其縣名未載,恐係唐時遺蹟也。
古開州城 城東北五十里有古開州城。按《遼》
《金元》三史此地俱無開州名或亦唐時遺址也
编辑
花兒樓 在城東北四十里。
梳妝樓 在城西北三十里。相傳蕭太后建,今
毀遺址尚存
廢中屯衛 在城內。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廣寧中屯衛,今廢。
廢左屯衛 在城內。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廣寧左屯衛。今廢。
廢右屯衛明洪武二十六年置。初在十三山,後徙城東南七十里。今廢城猶存。
廢松山千戶所 在城南十八里。明宣德三年,置中左千戶所。今廢,城亦頹壞。
廢大凌河千戶所 在城東四十里。明宣德三年,置中左千戶所於此。今廢城猶存。
廢塔山千戶所 城西南六十里。明宣德中,置中左千戶所,屬寧遠衛。今廢,以城屬錦縣、寧遠州。
古海陽 縣。西漢置,屬遼西郡。歷代因之。遼改屬來州。金改屬瑞州。元廢縣併入瑞州。在前屯衛城西一百一十里。
古來遠縣 ,唐置,遼以其地置來賓縣,故址廢。古潤州 ,遼置,統海濱一縣,金併入縣,舊址廢。古瑞州 ,唐置,遼改來州歸德軍,金改宗州,仍復瑞州,元因之,明廢為前屯衛城。按其地在今州城西一百三十里。
古瑞安縣 。本唐來遠縣,遼改來賓縣。金改瑞安,元廢。故址無考。
古海濱縣 ,本慕容皝集寧縣地。遼置潤州海陽軍,領縣。金廢州為縣。元俱廢併入瑞州。按《明一統志》「置山海東關逓運所於此,後廢。」 古嚴州 ,本漢海陽縣地,遼置嚴州保肅軍,統興城一縣。金廢州併入縣,舊址無考。
古興城縣 ,遼置,隸嚴州。金以縣隸興中府,元廢。按《遼史》,縣有桃花島,在今州城南一十五里海中,島上故址猶存。
古隰州 按《遼史》,本慕容皝集寧縣地,遼置隰州平海軍,金廢。故址無考。
「古長城 」 ,即秦將蒙恬所築,歷代增修。
古興水縣 州城西北十八里有興水縣城。按:
《遼金元》三史俱無此名或亦唐時遺蹟也
编辑
望夫臺 《前屯》衛城西北七十里,相傳秦時貞婦孟姜望夫處。
巨無霸塔 :州城西南六十里。相傳「長人巨無霸」 生此,故名。
廢寧遠衛 在城內。明宣德三年置,今廢。廢沙河所 城西南三十里。明宣德中,置中右千戶所於此。今廢城屬州治。
廢前屯衛 城西南百三十里。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廣寧前屯衛於此。」 今廢城屬州治。
廢中前所 城西南百六十五里。明宣德三年,置千戶所於此。今廢城屬州治。
廢中後千戶所 城西南八十里。宣德三年,置千戶所於此。
皇清廢千戶所,設「城守巡檢司治之。」
「姜女墳 」 寧遠州老軍屯正南入海一里許,廣寧縣
古望平縣 ,漢置,久廢。遼即其地置山東縣。金復漢名。元省入鍾秀,後復置縣,明廢。按《明一統志》在今縣城東北一百五十里。
古無慮縣 。漢置。晉省入望平。按:顏師古註《漢書》云無慮即所謂醫巫閭。據此在今縣界內,其舊址不可考。
古絫縣 漢置,屬遼西郡。晉因之。唐末廢,舊址無考。今義州所轄,皆其地也。
古顯州 ,遼置,以奉顯陵,統三州、三縣。金改州為廣寧府。按顯陵在醫巫閭山,州當在今縣界內,其舊址無考。
古奉先縣 。遼置嚴州附郭,今廢。
古鍾秀縣 ,本遼奉先縣,金改鍾秀縣,屬廣寧府。元省入閭陽,置千戶所,後又廢。按《明一統志》在今縣治西南三里。
古廣寧縣 。遼為山東縣,隸顯州。金改名,隸廣寧府。元廢。在舊廣寧衛治之東。
古歸義縣 ,遼置。按《遼史》,「初置顯州時,渤海民自來助役,世宗嘉憫,因籍其戶建縣,隸顯州。」 金廢。
古嘉州 ,遼置,隸顯州,金廢。故址無考。
古遼西州 遼置按《遼史》本漢遼西郡地,世宗建州,屬顯州,金廢。今按義州城西四十里有遼西鎮。
古長慶縣 ,遼置為《遼西州》屬縣,金廢。
古宜州 ,遼置,金改義州,即今義州城地。古弘政縣 ,遼置,屬宜州,金因之,元廢。按《明一統志》,在義州東北三十五里。
古開義縣 。遼置,屬宜州。金因之,元廢。按《明一統志》,在義州城南四十里。
古成州 ,遼置,領同昌一縣。金廢,州改屬義州古同昌縣 ,遼置,金因之。元廢,併入義州。古閭陽縣 ,漢無盧縣地。遼置奉陵縣,隸乾州。金改閭陽縣。元初省縣,置千戶所。後以戶口繁多,復置縣。明改為驛。今其地在城西南五十里。古乾州 ,遼置乾州廣德軍,以奉景宗。乾陵領海北一州,奉陵、延昌、靈山、司農四縣。金廢。《明一統志》:「在今縣城西南七里。」
古延昌縣 ,遼置,金廢。舊址無考。
古靈山縣 遼置,金廢。舊址無考。
古司農縣 ,遼置,金廢。舊址無考。
古海北州 。遼置,金廢。按《遼志》云:「在閭山之西,南海之北。」
古金源縣 。遼開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故名,屬中京。金因之。元改屬大寧路,明廢。按《金史》,「其地有駱駝山。今在義州城北二十五里,舊址廢。」 古遼州 ,按《遼史》,「本拂涅國城,渤海為東平府,領伊、蒙、陀、黑北五州,縣十八。」 遼皆廢,改為州,軍曰始平,領棋州、遼濱、安定二縣。有遼河、羊腸河、錐子河、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金廢。今州城舊址無考,而所屬山河,皆今廣寧界內之地。古安定縣 ,遼置,屬遼州,金廢,故址無考。古懿州 ,遼置懿州寧昌軍,領寧昌、順安二縣。金因之,改轄順安、靈山二縣。元廢縣,以州屬遼陽行省。明置衛,永樂八年廢。按《一統志》,在廣寧衛北二百二十里。以里數計之,其地應在邊外。古大寧城 ,元大寧路,本漢新安平縣地。遼為中京大定府。金為北京。元改路,明廢,載入《一統志》,不言道里。今按:其地在義州北邊外。
古惠州 本漢土垠縣地。遼為澤州。金改惠州,明廢。《一統志》載之。今考其地,在邊界之外。唐壘 ,唐太宗征高麗駐兵之所。按《明一統志》,在今城東南三十二里。
誓臺 唐太宗征高麗,築以誓師。相傳「在城東三十里。」
望海堂 在醫巫閭山,遼東丹人。皇王耶律倍好讀書,不喜射獵,購書數萬卷,置之絕頂,築堂曰「望海。」 久廢,遺址尚存。
古饒慶鎮 ,金置,隸開義縣,今在義州西五十里,俗傳誤為「饒慶縣。」
遼王府 城內西北。明初封遼王於此,久廢。「鎮東堂 」 在城內鼓樓西。明巡撫王翱建,後改為「會府」 ,今傾圮。
釣魚臺 義州北門外。明給事中賀欽建,廢「廣寧中衛。」
廢廣寧左衛
廢廣寧右衛 以上三衛俱在縣城內,明洪武二十七年置,永樂元年,徙治於此,今皆廢。義州廢衛 在義州城內,明洪武二十二年置。
本朝廢衛。康熙十四年,設城守巡檢司治之。
廢廣寧後屯衛 在義州城內。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初治舊懿州。永樂八年,徙治於此。
國朝廢
遼太祖陵 按《明一統志》在木葉山,今木葉山在邊外,有司皆於廣寧縣望祭。
遼顯陵 在醫巫閭山。按《遼史》:「東丹人皇王葬於醫巫閭山,陵曰顯陵。」 後世宗及皇后蕭氏、甄氏亦葬於此。《明一統志》云:「中作影殿,制度宏麗。」 今舊址俱沒。
遼乾陵 在醫巫閭山。按《明一統志》「上有凝神殿」 ,今舊址俱廢。
遼豫王墓 ,即遼主天祚也。《遼史》:「入金,降封豫王,葬閭陽縣之乾陵傍,亦在醫巫閭山」 ,今俱沒。遼平王墓 ,人皇王子隆,先封平王,葬醫巫閭山之道隱谷。今舊址無考。
木華黎墓 按《明一統志》「在廣寧左屯衛東北二十里,元翰林學士揭傒斯撰碑。」
耶律楚材墓 ,在廣寧城北三里。
王珣墓 在義州城南四十里。
王榮祖墓 ,在義州城南四十二里。今為王善屯地,隸錦縣。
宮孝子墓 在前屯衛,名「守禮。」
錦州府物產考 通志
编辑穀之屬
稻 :今按:粳糯遼西皆有,俗通呼為「大米粱 」 ,遼西呼為「粱穀米。」
粟 即「小米」 也。遼西亦有。
黍 :今遼西呼為「大黃米」 ,亦以釀酒。
稷 :遼西呼為《糜子米》。
蜀黍 今遼西率多飯此,俗呼「高粱」 ,可造燒酒。玉蜀黍 遼西呼為「包子米。」
蔬之屬
蕓薹 遼西呼為《臭菜》。
蔞蒿 ,即《詩》「于以采繁」 是也。今遼西亦有。絲瓜 ,一名蠻瓜,謂種自南方來也。今遼西亦有,堅而小,不及南方種。
草之屬
茜草 即《詩》所謂「茹藘」 也。今遼西亦有。
木之屬
櫸 :今遼西呼為《柜柳》。
花之屬
水葒花 ,即《詩》所謂「遊龍」 也。今遼西野地皆有果之屬。
梨 種類頗多,惟接梨、香水梨為上,廣寧多有。癩蒲萄 ,一名「錦荔枝」 ,南方呼為「苦瓜」 ,今遼西名「癩萄蒲。」
藥之屬
商陸 :《易經》謂之莧陸,今遼西亦以為食禽之屬。
《青𪅂 》俗名「青翰」 ,又名「青莊。」 今遼西水旁多有獸之屬。
跳兔 今廣寧義州之北最多,形類兔而甚狡,貨之屬。
珣
玗
琪 按《爾雅》:「石之美者,有醫巫閭之珣玗琪焉。」 今山上亦不聞有此,經典所載,不敢遺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