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8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八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目錄

 烏喇寧古塔部彙考三

  烏喇寧古塔城池考

  烏喇寧古塔公署考

  烏喇寧古塔風俗考

  烏喇寧古塔祠廟考

  烏喇寧古塔船隻考

  烏喇寧古塔古蹟考

 烏喇寧古塔部藝文

  幸上京歌辭        金世宗

職方典第一百八十一卷

烏喇寧古塔部彙考三

编辑

烏喇寧古塔城池考      通志

编辑

烏喇船廠城池

在「奉天府東北八百餘里。南倚河岸,東、西、北三面松木豎立為牆,高八尺。北面二百八十九步,東、西二面各二百五十步,東、西、北各一門。城外週圍有池,外有土牆,為邊。邊牆東、西亦倚河岸,週圍七里一百八十步,東西各一門,北二門」 ,康熙十二年,副都統安珠瑚監造。今寧古塔將軍於此鎮守。

葉赫城 船廠城西四百九十五里,舊葉赫貝勒所居。週圍四里,東西各一門。此下皆船廠境內,城堡附於此。葉赫山城, 「葉赫城西北三里,周圍四里,南北各一門,內有一小城,週圍二里,南北各一門。」索兒賀城, 「城西五百五十餘里,週圍八十步,南一門。」

佛爾哈城 :城北三十三里,週圍三里,舊佛索諾貝勒所居,東一門。

哈兒邊城 混同江中有哈兒邊島,島上有城,週圍二里,南一門。

烏喇城 ,「城北七十里,混同江之東,舊布占太貝勒所居。週圍十五里,四面有門,內有小城,週圍二里,東西各一門。有土臺,高八步,週圍百步。」 撒兒八哈城 ,城北七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博兒集城 ,城北八十里,週圍百步,北一門。古城 。城北八十四里,週圍一里,東一門。西闌城 ,城北八十七里,週圍二里,西一門。」 刷煙城 ,城北一百十里,週圍二里,南一門:「刷煙島城 ,城北一百十里,在混同江中,有島,島上有城,週圍一里,南一門。」

二十家堡城 :城北一百十里。週圍一里,南一門。

伊漢山城 :城東北三十里,週圍一里,在伊漢山上,南一門。

俄磨城 ,城東北三十里,週圍二里,東一門。尼什哈城 ,城東十二里,在尼什哈山上,週圍二里,南一門,北二門。城西一井,木生其中,旁有鯽魚池三,石砌。

一拉木城 :城東南七里餘,在一拉木山上,週圍一里餘,東北各一門。其外東西南三面有郭城,週圍可二里,南一門。

納單佛勒城 ,「城南二百六十里,東西二面各四百步,南北二面各三百步。城外有重濠,四面四門,內有一小城,四面各二百步,東西各一門。」 輝發城 :「城南三百七十里,在吉林峰之上,週圍二百步,西一門。」

「輝發峰下城 」 輝發峰之西北,週圍四里,南北各二門。

輝發河城 ,沿河山坡上一城,四面各二十步,東一門。

古城 ,「城西南五十里,東西各八十步,南北各一百步,四門。」

虎魯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二百四十步,東西二門。

席百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一百二十步,南北二門。

福兒哈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八十步,南一門。

牓色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八十步,南一門。

虎脊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一百步,南一門。

古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週圍八十步,南一門。」 哈達石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在衣車峰之西南,週圍二百四十步,南一門。」

哈達新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城在衣車峰之上,舊哈達貝勒自開原縣界內舊城遷居於此,故名。

小石城 ,城西南五百餘里,昂邦何托峰下,週圍八十步,南一門。

葉赫商堅府城 ,城西南五百五十餘里,週圍一百六十步,東一門。

寧古塔城池

寧古塔城 ,「在奉天府東北一千三百五十餘里,在船廠城東南五百四十餘里虎兒哈河之傍,用松木為牆,高二丈餘,週圍二里半,東西南各一門,惟北無門。城外邊牆,週圍十里,四面有門。西南衣虎兒哈河,康熙五年,將軍巴海監造,自舊城遷此。今將軍移駐船廠,設副都統鎮守。其南門外邊牆內有舊覺羅城一」 ,南北各二十步,東西各三十步。

寧古塔西古城 寧古塔城西二十五里,週圍一里餘,東西各一門。此下皆「寧古塔境內城堡。」 木當阿城: 城西三十里。週圍一里半,南北各一門。

寧古塔舊城 「城西北五十里,海闌河南有石城,高一丈餘,週圍一里,東西各一門。城外邊牆,週圍五里餘,四面四門,昂邦章京吳把哈巴都魯監造。」

布兒哈圖城 :城西北五十里,海闌河南。週圍二里,東西各一門。

布兒哈圖《西古城 》,城西北五十二里,週圍一里餘,東西各一門。

海闌城 :城西北六十里,海闌河北岸。週圍三里,四面各一門。

撒兒虎城 :城北四十五里,海闌河南岸,週圍百步,南一門。

覺羅城 :城東北四里,虎兒哈河北岸。週圍五十六步;南一門。

刻印城 :城東北五十里。虎兒哈河在其南,海闌河在其北。週圍三里,西一門。

大河城 ,即昂邦必拉城,城東北三百五十里,虎兒哈河北岸。週圍六里,四面各一門。

古城 ,城東北六百里,虎兒哈河入混同江之南岸,週圍三里,東西各一門。

瓦利城 :城東北九百里,混同江之南。週圍三里,西南各一門。

海邊古城 ,城東北三千餘里,在混同江之東南入海處。城外有元時石碑,路遠莫考其詳。《英愛城 》,城東南五百八十里,週圍一里,東南各一門。

飛腰城 :城東南五百八十五里。週圍三里,西、南各二門,東、北各一門。

古城 「在飛腰城北,週圍五里,南四門,西三門。內有小城,週圍一里,南三門,東西各一門。」 渾春河東岸城 :「城東南六百二十里,週圍一里,四面四門。」

福兒單城 城東南六百五十里。週圍三里,四面四門。其東北有一小城,週圍二里許。南、西北三門,亦名「福兒單城。」

福爾加城 ,城東南六百七十餘里。週圍七十步,西一門。

「噶思哈城 ,城南二十里,週圍一里半,南一門,古大城 。城西南六十里,虎兒哈河之南,週圍三十里,四面七門。內城週圍五里,東西南各一門,內有宮殿舊基,有石佛一。」 按金上京會寧府在長白山北,按出虎水之傍。今按出虎水之名,古今互異無可考。朝鮮北界又有會寧府,名異同亦無可辨。然其宮殿舊其則金時遺址也。愛渾城 在城北邊外黑龍江岸。康熙二十三年奉

旨「築城於此、設將軍副都統駐防。」自邊至此千餘里

其站道設立未定,其山川、城池未奉詳查,尚俟續載。

烏喇寧古塔公署考      通志

编辑

烏喇

船廠將軍公署 在船廠城外西北百步。正房五間。

庫 共三處:一貯錢糧。在衙門東;一貯船上應用器物;一貯火藥。俱在西南邊外五里。

倉 二間在衙門西

火藥局 衙門西南邊牆外五里。

草場 在衙門西百步

寧古塔

《寧古塔》公署 今在寧古塔城內,現為副都統公署。

庫 在衙門東

倉 在衙門西

砲房 在衙門外,東西四間。

火藥局 在城內東南隅。

草場 在城西北隅

烏喇寧古塔風俗考      通志

编辑

按:《東漢書》云:「好勇善射。」 《元史合蘭府志》云:「俗無市井,以射獵為業。」 今俗勤儉畏法,而騎射乃其所長。

烏喇寧古塔祠廟考      通志

编辑

諸寺廟

西方庵 ,供釋迦像。船廠城西邊門外,康熙十二年建。

百吉庵 ,供《九聖像》。船廠城東邊門外,康熙十三年建。

關帝廟 寧古塔城東門外東南河上,康熙四年建。

馬神廟 寧古塔城東門外,康熙十年建。觀音寺 寧古塔西邊門外,吉林峰下河邊,康熙三年建。

三官廟 寧古塔城北,康熙二十一年建。

烏喇寧古塔船隻考      通志

编辑

渡船

《船廠》船六十四隻:順治十五年造四十四隻;康熙七年造二十隻。

大船七十隻 :康熙二十二年造。

以上船隻,係寧古塔將軍管理。

糧船

「遼河運糧」 船一百隻,康熙二十二年造。

《易屯河運糧》船一百隻。康熙二十二年造;「《混同江》運糧大」 船八十隻。康熙二十二年造五十隻。康熙二十三年造三十隻。

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內

上念「烏喇」水陸重鎮,輸輓維艱。

特命盛京刑部侍郎噶爾圖、防守。協領殷達渾相視。

可達,混同河道、繪圖進呈。復遣圖等乘小舟自遼河遣烏喇副都統瓦力虎等、自易屯口、測其水道淺深。覆奏奉

旨設倉四處。內地設於巨流河之開城,邊外設於《鄧》

子村烏喇,設於易屯門及易屯口。農隙之時,運米貯於開城倉內,以春秋二季,舟運至鄧子村交卸。自鄧子村至易屯門百里無水路車運至易屯門倉內,由易屯河舟運至易屯口,竟達混同江。其遼河、易屯河,俱造運船百隻,以「瀛臺」 「白剪油船」 為式,俱加長三丈五尺、闊七尺、高二尺五寸,每隻載米六十倉石為率。其《混同江》用大船八十隻接運,每船載米二百石為率。其「《遼河》運丁滿兵三百名,奉天所屬各州縣分派水手六百名,每一月給銀一兩,仍免其丁地錢糧。」 《易屯河》及《混同江》水手俱由寧古塔將軍分派,歲以為常。自此輸輓不勞,而飽騰有賴,皆我

皇上睿算神謨。卓越千古矣。

以上「《遼河》運糧」 船,係。

盛京工部管理「《易屯河》《混同江》」 運船。仍係寧古塔

將軍管理

烏喇寧古塔古蹟考      通志

编辑

烏喇

古燕州 ,按《唐書》,「貞觀二年以其地為燕州,後廢。」

古黑水府 按《唐書》,「開元十年置黑水府,設黑水經略使。」 其地南距渤海,東及北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二千里,東西千里,後渤海盛,府廢。渤海上京城 ,按《唐書渤海傳》,「以肅慎故地為上京,曰龍泉府,領龍、湖、渤三州,遼廢。」 《明一統志》

云「即三萬術地」 ,今考三萬衛乃渤海扶餘府地,明以牙克薩山為界,今開原以威遠堡為界,則渤海上京應屬烏喇界內。

古信州 ,本渤海懷遠府地。遼改州,領武昌、定武二縣,隸東京。金以州改隸會寧府。元廢。明初,城尚在,設站於此。今舊址莫考。

古賓州 ,遼置,金廢,舊址莫考。按《遼史》,置刺史於混同江,隸黃龍府。當在混同江以西之地。古涑州 ,渤海置,遼因之,金廢。舊以其近粟末河,故名。今按:粟末河即混同江,應在混同江左右之地。

古寧江州 ,遼置,統混同一縣,金廢。按《金史》,金太祖攻遼,先克寧江州,後渡混同江,則寧江州在今混同江之東。

古混同縣 ,遼置,金廢。舊無考。然縣以江名,亦江左右之地。

古長春州 遼置長春州韶陽軍,領長春一縣,隸上京,舊址無考。按遼上京在今烏喇之西北,而長春州乃鴨子河春獵之地,其州城應在混同江之北。

古長春縣 ,遼置,隸長春州,舊址無考。《遼志》云:「本混同江地」 ,亦應在江之北。

古恤品路 。金置節度使。本遼時率賓府地,元廢在。

興京東南邊外,入烏喇界內。

古曷蘇館 。金置節度使,元末廢。

古開天弘聖帝廟 。金大定中,冊長白山神為「興國靈應王。明昌中,冊開天弘聖帝」 ,備袞冕於山北建廟。末年廢。

古興國應聖公廟 ,金大定中,冊混同江之神為「興國應聖公,備袞冕玉冊,立廟江側,後廢。」 古嘉蔭侯廟 ,金大定中,冊封上京諸林為「嘉蔭侯,立廟。後廢。」

古寥晦城 《金史》:「金太祖進軍寧江州,次寥晦城」 ,城應在混同北。今舊址無考。

古九連城 《明一統志》云:「在三萬衛東北九十里,連屬有九」 ,不言其建置之由,今應在烏喇界內,無考。按《金史》,「斡魯於合懶甸之地築九城,與高麗對,出戰入守。」 今鳳凰城邊外有九連城遺址存。

五國城 ,《明一統志》云:「在三萬衛北一千里,自此而東分為五國,故名。」 今烏喇界內城堡多無名,不知何者為五國城也。

廢衛一百八十四,廢所二十。俱明初置。自

興京。東至烏喇界內。明初設都司,轄諸衛所。末年、

皆廢今遺址無考

寧古塔

金上京城 ,金初建都於此,按《金史》,「熙宗天眷元年,號上京會寧府,建宮殿。海陵遷都於燕,廢上京,止稱會寧府。」 世宗大定中,復為上京,在長白山北。按出虎水之傍,今寧古塔有古城,內有宮殿舊基,朝鮮界又有會寧府名,未知的據金宮殿 ,按《金史志》,上京宮室,有乾元殿、慶元宮、辰居殿、敷德殿、宵衣殿、稽古殿、明德宮、明德殿、涼殿、五雲樓、重明殿、東華殿、廣仁殿、西清殿、明義殿、龍壽殿、奎文殿、泰和殿、武德殿、薰風殿。又有混同江行宮、天元殿、世德殿、太廟、原廟、社稷。正隆間,海陵盡毀宮殿宗廟,平其址而耕鑿之。大定二十一年,世宗復修宮殿,建城隍廟。有皇武殿、臨漪亭。今寧古塔宮殿舊址,皆大定後建也。

古會平州 。金初置,金末廢。

古會寧縣 。金置上京附郭縣。元廢。

古曲江縣 ,金大定中置,隸會寧府。元廢。古宜春縣 ,金大定中置,屬會寧府。元廢。古肇州 ,金天會中置,以金太祖肇基王跡於此,故名。統始興縣,在混同江東,元廢。明初有站。今舊址無考。

古蒲與路 ,「金置節度使,在混同江之北,元廢。」 古呼里改路 ,金置節度使,元改軍民萬戶府,元末廢。今按其地應在寧古塔之東,虎兒哈河之傍。

墳墓附

完顏婁室墓 船廠之西二百里薄屯山上,有金源郡王墓,有石碑一,石人三,石羊二。按碑文為《婁室墓》。

烏喇寧古塔部藝文

编辑

《幸上京歌辭》
金·世宗

编辑

「猗歟我祖,聖矣武元,誕膺明命,功光於天,拯溺救焚, 深根固蔕,克開我後,傳福萬世。無何,海陵淫昏多罪, 反易天道,荼毒海內。自昔肇基,至於繼體,積累之業, 淪胥且墮,望戴所歸,不謀同意。宗廟至重,人心難拒, 勉副樂推。肆予嗣緒,二十四年,兢業萬幾,億兆庶姓, 懷保安綏,國家閒暇,廓然無事。乃眷上都,興帝之第, 屬茲來游,惻然予思。風物減耗,殆非昔時,於鄉於里, 皆非初始。雖非初始,朕自樂此;雖非昔時,朕無異視。 瞻戀。慨想祖宗舊宇,屬屬音容,宛然如睹,童嬉孺慕, 歷歷其處。壯歲經行,恍然如故,舊年從游,依稀如昨。 歡誠契闊,旦暮之若。吁嗟闊別兮云胡不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