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十一卷 |
第一百九十一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三
濟南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一百九十一卷
濟南府部彙考三
编辑濟南府山川考二 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鄒平縣
長白山跨連四縣之界,東北屬長山,北屬鄒平,西南屬章丘,東南屬淄川。此山以北,平曠無際,直達燕京,長白諸峰,羅列插雲,故自北方來者,於三百里外望見之焉。《名勝志》引《抱朴子》云:「長白,泰山之副嶽,繡江發源於此。」 《酉陽雜俎》云:「古肅然山也。」 按《史》稱漢武帝元封元年四月乙卯封泰山,丙辰禪泰山下趾東南肅然山,今長白去泰山東北三百里,非一日可至。《金史》云:「肅然山在萊蕪」 ,明非長白矣。又繡江源出章丘百脈泉,在長白南遠甚。《齊乘》曰:「《太平御覽》云:長白山者,因此山雲氣常白,故名之。」 《元和志》云:「長白山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 今按此山東西徑六十里,南北半之。
會仙山縣西南一十五里。長白迤北之高峰也。其勢巉巖拔秀,形若覆敦。舊傳歲三月三日為清明節,則群仙來集,仙燈夜見。土人云,「每歲二三月之際,天氣寒栗,風起霧合,此夜定有仙燈,不必清明節也。」 上有玉皇閣,有金母祠。轉而南下有宣風洞,或云旋風,或云先鋒,登山之總路也。上有書堂,范文正公亦曾讀書於此。范公泉:泉水巖下,四時不涸。其側為貓頭峰,前為狻猊峰,皆以形似得名。南向東轉,崇巒屏列。其陰為羅圈峪,最為險峻,土人避兵處。
摩訶頂在會仙山東南,長白之最高峰也。上有塔,有禪院。其陽為三山峪,屬章丘縣。其東為回路峪,《齊乘》名葫蘆峪,沙河出焉,屬長山縣。大峪山自羅圈峪委折而東,有超壑峪、種金頂、劈尖頂、水尖頂、桃花峪,皆土人命名。此長白之南嶂也。北嶂則自會仙以東,為老人峰,俗名黃姑山。又東為鍛砧峰,當縣治正南十三里,又名印臺山。兩嶂之間,謂之「大峪」 ,峪有二十四村,良田滋焉,甘泉出焉,佳樹所生,百果時熟。象山,在劈頂尖北。
松山在象山北。有峪勝庵,原名柳家庵。明崇禎中,僧圓湖創修四廟皆山,澗水環流,北與書堂上下遙對黃谷庵、生生庵,皆大峪之勝概也。石戶頂,在會仙山北。兩峰巉巖對峙,澗厓滳水不絕,名「滴水厓。」 北峰尤險峻,可以避兵。玩湖頂,山頂可西望湖光,故名。或云「萬戶頂」 ,上可容萬戶也。
九龍山縣西十五里。長白枝脈北出,蜿蜒如龍頂。道經其上第五、六峰之間為撘山。道,步與騎可陟。第六、七峰之間為亞婦口,或稱隘阜口,車輜之所由也。
黌堂嶺亦曰「黌山」 ,在章丘東三十里,鄒平西南三十三里,嶺北有范公讀書堂,有范公祠。有醴泉寺。山之麓有靈泉。
鳳凰山縣西南三十五里,醴泉寺西。峰巒起伏,勢如翔舞。東有鵰窩峪,西有迦峪,有翔鳳庵。黃山縣東南三里。狀如伏虎,上有虎頭嵒。山半為翠微亭,山之麓為遐景亭,元大德中處士安仁甫所卜築也。山陰為兔柴,明張文定公延登創闢。
于茲山縣東南十里。三峰列秀,當大峪之口。舊有「于茲仙翁祠」 ,今廢。
富相山,一名賀家山,在縣西南五里,有乳泉。景相公山,縣西南三里,山培塿耳,以下有景範墓,得名。
宿山縣西十里。圓峰孤立道側,九龍山繞其西,俗謂之「九龍戲珠。」 下有古店,行旅止宿,故名。白雪山,城南三十里,高五里遙。自摩訶連下數峰,或曲如屏,或直如扆,層折東去,遙蔽縣城。上婁山、下婁山由轉角堆入大峪,迤西沿谿上下,崖深壁削,境頗幽絕,為大峪中佳處,故多游屐。
黃花山,醴泉寺北二里,地勢紆迴,山藏谷中,有庵。
醴山與玩湖頂對峙,參寥子隱此,其廬曰「環」
「《山隱》張華東」 題者:
盤河峪會仙山南。懸崖峭壁,澗水縈流,草樹蒙密,中有小庵,景最幽寂。邑紳成公題為「小桃源。」
軟棗峪黃山東北,張華《東記》所謂大霤者,下成深壑,壑中土洞二,元人所鑿避兵處。甲申之亂,邑諸生孫鍾瑞等率郭民復鑿數洞,避數千人。軟棗,蓋俗名焉。
緒果洞與富相山南北相對。僧名緒果,鑿崖土為之,中有層曲,冬溫夏涼,前臨巨壑,蔭以高樹。靜山成公嘗讀書其中,一名玉泉洞,有泉甘冽,可以瀹茗。《舊誌》誤為「徐郭洞」 ,謂二姓民鑿效古穴處者,非是。
「超然洞」 ,黃山華東張公鑿石疏土為之,中有《白兔公像》。
「清和洞」 邑紳成宅隅磚石疊成,宜夏宜冬,多詠之者。
嘯崖柳家庵道左。右壁百尺,高峰蔽虧,古木翠蘿,垂蔭其下。東臨大溪,洄環清絕。文學張毓鼎攜尊坐嘯其下,是以名焉。
《凝嵐巖玩》湖頂之陰,魯家泉西。隱士成公築樓巖下,自號「參寥子。」
沙河《齊乘》謂之「蒙水」 ,源出大峪,經縣西,又北十二里,注於獺河。
白條溝河即魚子溝。《水經注》云:瀧水至梁鄒東南,與魚子溝水合。水南出長白山東柳泉口,即陳仲子夫妻之所隱也。北流注於瀧水,今逕縣東北,去縣二十里,注於獺河。《齊乘》云:蒙水俗名沙河,出長白山之葫蘆峪,《水經》謂之魚子溝,以為一水。今按:沙河,逕縣之西,魚子溝水逕縣之東,實二水也。
滸山濼,邑人呼為「泊。」 縣西十五里九龍山之西,周迴二十餘里,接章丘境。往年為瀦水,遇旱則涸,可以藝麥。自小清河淤塞,獺水流逕其中,汪洋千項,魚藕產焉。今清河復開,獺水盡由小清故道,又化為良田。
獺河,源出長白,南過章丘,東入縣境。逕西北,沙河注之。東北,白條河注之,又東北入長山界,一名「楊緒。」
小清河在縣北十三里,即縣北通流之獺河。「醴泉」 ,在黌堂嶺北麓。有范公祠,有醴泉寺,昔范文正公讀書處。
范公泉在會仙山南麓。昔范文正公亦嘗讀書於此,去山頂三里,巨石環抱,泉涓涓出巖下,承以石井。
靈泉,在縣西南二十里。其水甘冷。
乳泉在縣西南五里富相山下。泉色白,可釀酒。
聖水泉,在縣西十五里。遇旱取水,祈禱有應。柿泉,縣東南三里黃山《張氏兔柴》左巨石。下。魯泉,縣西十里玩湖頂之陰,晶然一掬,後人甃石於上,遂成井。
「坎泉」 ,黃山虎頭巖下,泰山行宮山門右,石壁如削木,陰森然,可與吳門虎阜憩憩泉埒,惜其雨則盈,旱則涸也。
「滴泉」 ,由白雲山石磴升五里,將至頂南折懸巖間有石洞,泉出懸石中,涓滴不絕。仰面嘗之,甘冽無比。
甜水井真如寺西南隅,城中諸井皆鹹,此水獨甘。
瀑布泉,摩訶頂半程,有石名「閻王鼻。」 其上亂石中,瓊泉飛下,望如噴雪。
淄川縣
白雲山縣西北五十里。原名玉皇頂,上有玉皇宮,有元君祠。西與摩訶頂相望,為長、白兩高峰。俯視會仙山,遙見泰岱於眾山之外,以山脊為界。南屬淄川,山半有泉,有張先生書院,元張臨教授處也。有青山、雪山諸峰。北屬長山,為天井峪。峪壁石龕,曰朗明洞,泉覆洞門注下,曰天井泉。其西北曰豁坂,有卸甲洞。玉「清山」 ,長白之南嶂也。「青嶂」 泉出其陽。
柱子山在長白山之東南,孤峰如柱。
鳳凰山在長白山東。前峰孤峭,左右張拱,後峰翹伏,宛如飛鳥。其陽有新城王象春《季木問山亭》故址,其陰則長山境也。
梓桐山《齊乘》曰:在般陽府東十餘里,後有石壘圜洞,古老相傳,鬼谷子隱居,名鬼谷洞。《澠水燕談》云:「處士王樵隱此山中,今祀樵於此。」 南接黌山,天將雨,此山必鳴,如擊鼓聲,居民屢驗之。黌山縣東北十二里,山上有碧霞元君廟,山半有漢儒鄭康成祠,祠後有樓,為邑景之一。
磨山,《齊乘》曰:「梓桐東曰吉磨山,出磨石,有石碌井。」
浮山在磨山南,俗名唐家山,舊有浮山。驛狼山,一名丘山,縣東北十五里。或云:「高齊以貝丘」 名縣,葢取諸此。摘星山,縣東南三十里,山最高,故名。
萬山縣南三十里,以群山環繞,故名。其陰有「金地院。」
大堆山縣南二十五里。或作「大圭山」 ,又曰「奎山。」 山上往往拾有海螺,峭壁間有大鐵環,故老相傳為洪水時繫船處。
笠山縣南十里,其形如笠。
崑崙山:縣西南二十里,如列屏然。
三台山縣西南二十五里。三峰鼎立,俗名「支鍋山。」
甲山縣西南四十里。《水經注》:「萌水出般陽西南甲山,即此。」 亦曰夾山,上為夾谷臺,相傳為齊魯會盟處。
《煥山》縣西十五里,有山市,邑人多見之者。城閣、樓臺、宮室、樹木、人物之狀類海市云。
禹王山縣南十里,上有廟。
笆山縣西南二十五里
伏山,縣西四十里。白泥河經其陽,伏流里餘,故名。
萌山,縣西北二十五里。萌水經其趾。
沖山縣西三十里
龍舟山在沖山西。《魏書地形志》土鼓縣注:「有龍舟山、儒山是也。上有虎頭石,北有塔,今人呼為塔山。」 其山東西狹而南北長,故以舟名。儒山在龍舟山西南,山後有洞,昔人多讀書其中。
豹山縣西五十里,故《碑》曰「鮑山。」 山巔多巨石,廟建其上。
瑚山縣西南三十里
原山又名岳陽山,去縣東南七十里,益都縣境內,淄水出其陰。舊《志》云:「孝婦懷德,極南地也。」 縣之命名以此,從其望也。今二鄉雖割入益都,而縣名如舊,故得載焉。舊《志》:岳陽山在萊蕪縣界。今改正。
月山縣西南五十里,舊名「馬鞍山。」
箕山,其形如箕,縣西北三十里。
無影山:縣北仙洲莊之西。南北長三里,遠望不見,故名。
荊山縣西北三十里
雙山縣西北十二里,積沙不生諸草。
竇家山縣西北二十里
東山,邑人遙望之總名也。縣東十二里入谷,有鵓、鴿、狼、虎諸崖,兔峪、槐峪、黃綠嶺、擦石坡、豆腐臺。每秋雨後,兔峪輒出一泉,水勢湍急,西至馬家莊,南入般水。其山南北盡縣之境,正東轉折二十餘里,至諸葛崖,始屬益都縣。中有恨虎崖,邑生宋遂曰:「俗名誤也。」 本名擒虎崖。予始祖鳴鐘者,兄弟七人,曾擒虎於此,因名焉。識之「分水嶺」 城東門內。
長安嶺又名「眉陵」 ,竇家山之東,上有「瓊樓公主墳」 故蹟。
斷金砦縣西南五十餘里。高出眾山上,四面皆削壁,遠望如枕形,俗名「仙人枕。」 砦後山腰有泉,土人避兵處也。其西曰小砦,高與斷金砦埒。其北為遊奕嶺,又北為仙人腳,有足跡,在石巖之半。
團峰頂縣西南六十里,接章丘界。山形團圞如蓋,林木秀美,上有巨泉,直注山下。北又有桃花泉。其東巖有洞,為土人避兵處。
雲高洞縣東南二十五里,下有大壑,俗呼為「雲壑裏。」
蒼龍峽縣東南三十里。群山之中,石壁劃然中斷,上狹下廣,每雨漲,山濤蔽峽而下。峽內有巨潭,俗傳龍蟠于中,旁為龍屏龍埠。按萊蕪縣亦有蒼龍峽,乃異地而同名者。
放生磯縣西北里許孝河西岸,石坡陀如虎阜,邑人放生于此,立碑,禁捕魚者。
青蘿洞縣北三里,溝南岸高司寇珩所鑿也。幽邃清涼,夏可忘暑。
洞子溝縣東二十五里河東莊「東北兩崖相對,鐵色壁立,南北崖各有洞,鳥道紆折,捫蘿附壁而上。中為澗壑,流水自東西注。東畔巨石平鋪,方廣數十畝,水底取石,亦堪為硯。」 然非顏山庵上村之物,未可概以「淄硯」 名也。
趙斷溝去黌山東南六里,四璧如削。東南巖下一泉,近民賴之。北壁之半有洞,深不可測。
孝婦河即隴水也。《水經注》作「籠水。」 《寰宇記》云:古名孝水,出益都縣顏神鎮孝婦祠下,北逕縣城西南,般水右注之。又北至長山縣界,萌水左注之。又北逕長山縣西北逕鄒平縣界,東北逕新城高苑界,入麻大泊,至博興南匯。時水與小清河合流入海。
般水《齊乘》云:亦名左阜水,出縣東南龍山龍灣洞,俗名頭河,今村名魚頭河。西北流,逕縣城南,西流會孝婦河。自城東南二里築壩約流,別分一支北注。由東門外至北郭折而西,環城北,亦入孝婦河。淄川舊名般陽,《水經注》曰:「般陽縣在般水之陽也。」
萌水俗訛「明水」 ,源出甲山,流曰范陽河。東北逕萌山西,瀧水左注之。又東北至長山縣界,入孝婦河。
瀧水,源出沖山南,東北流會白泥河,又東北入萌水。
德會水,俗名豐水,源出縣東北三十五里,名泉合頭,源可三畝餘,諸泉迸發,如珠串流,曰豬龍河。北逕長山縣界,曰鄭黃溝。又北逕新城縣東二里,系河左注之。又北入錦秋湖。《漢書·地理志》曰:「德會水出昌國,西北,至西安入如水。」 《水經注》曰:「德會水出昌國縣黃山。」 西京相璠謂「時水上源出般陽」 ,顏師古謂「時水出般陽」 ,皆指此。今考《德會水》至博興南,始與時水合。
淄水出原山之陰,所謂「濰、淄其道」 者也。
白泥河源出長白山之陽,即青嶂石泉也,俗名「青冢。」 南流為響水灣,上有巨石平鋪,周可百步,水懸瀉而下,漰湃有聲。又南萬安溪、泌水泉會之,土人呼為「三岔河。」 東南流逕鐘陽七河,過冶頭,東北流,會瀧水入萌水。泌水泉在西鋪莊之北,畢大司農曾闢園于此,刻石識名焉。今廢。萬安溪在玉清山下。
三里溝河:源出城東黃姑庵,東經聖水溝泉,西入《孝水》。
五里河源出城東北黌山,東南流至瀑水灣,水行石上,石忽陷下丈餘,西去為壑。水懸流而下若簾,冬月結作冰柱,入厓下石龕中,向外望之,瑩澈沁心目。又西為五里橋,高贈公柳溪之所築也。又西入孝水。
嬾水河,舊名「煖水」 ,縣東北二十里。
漫泗河源出東南山中,自旦村西折,由南定莊南至董家莊西會嬾水,西北流至唐家山西流入孝水。
藍泉縣東南半里,俗名「雙井」 ,相去僅尺許,其色一藍一綠,其味一苦一甘。
滴水泉一名晴雨泉縣西二十八里。石穹窿如屋,苔結如龍首,泉自結苔懸瀉而下,石池承之,流入磵壑為溪湧泉縣南十五里龍口村北。水出南厓中,平湧數尺,始瀉至地,乃折而西入般水近泉處,土人呼為「溫涼河」 云。「冬則東溫西涼,夏則東涼西溫。」 蓋河行遠因天時,泉注近資地氣,理固然也。清嶂泉縣西五十里玉清山之陽。石麓渾淪,方員半畝,中有小池,若盆盎然。泉出其中,汲者以瓢引之,引之即竭,尚未注也,視之盈矣。東南流曰白泥河,逕響水灣。
甘泉縣西南三十里,沖山之陽,即瀧水源也。池子頭泉縣西北三十里,源出平地,匯為巨池。
聖水泉縣東七里,禱雨有應,西流為三里溝河,入孝水。
龍王泉縣東北十里,西北流入孝水。
殷家泉縣西三十里,沖山北麓,舊有殷生修煉于此,石砌成沼,方塘如鏡,東流入白泥河。硫黃泉縣西南三十里,泉底如墨突,氣甚酷烈,酌而飲之,味殊甘滑。
百杪泉縣西南四十里。泉出高厓林樹間,下注為溪。邑人唐檢討夢賚取「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之句以名之。
三台泉在三台山南。下曰「安子泉」 ,山東曰「馬蹄泉」 ,山北曰「龍潭泉」 ,又北曰「大錫泉」 ,俱入萌水。煖水泉在黌山東麓,北流曰「煖水河」 ,又北匯東南山澗諸水,曰「漫泗河」 ,西入孝水。
龍泉縣西北五十里,長白山之陽。泉涌為塘,種荷畜魚。北巖有龍泉寺,俗名「燕窩寺」 ,合山南諸谷之水,東南流至伏山,東注白泥河。
桃花泉在縣西南六十里群山之中,即以名村。泉在村西北巖下,曲流出山入獺水。
《柳泉》黃姑庵南石橋下。
漿水泉「聖水泉」 東,二孔並出如漿。
鸚哥泉黌山西麓,西北流,會後洞泉水,並入《孝水》。
雙溝泉雙溝東嶺下,西流北折會羊欄莊山泉,經王大司馬墓前流歸孝河。
抱鹿泉縣東十里車家莊東南西流經馬家莊入《般水》。
杜坡泉縣東八里杜坡莊,東北流入聖水溝。杜坡一名「埠坡。」
樂店泉縣東二十五里樂店南橋,東西流入趙斷溝。「樂」 呼作「迓。」
白雲泉縣西北十里,煥山東北麓。
雷泉丘山下
窩裏泉縣西北三十里窩裏莊。泉二,一韓氏園內,一莊南山澗中,流入萌水。
柳泉縣北十五里變衣鋪西。泉出路旁,深一二尺,甃為池,渟泓澄潔,上建石廟,旁植高柳,可飲可憩。鋪東南崖畔亦有泉,曰「孫家泉」 ,清湛流注入范陽河。
博濟泉:俗名「五股泉」 ,煥山西。泉出路傍,行人利之。
老鴉山溝泉煥山北
王家莊泉煥山「西石棚下。」
埠頂泉煥山南流入「博濟泉。」
菜園溝泉煥山南麓,流入范河。
安莊泉西安莊北道側
戴家泉縣北二十五里
毛家泉縣西北毛家莊東,數泉出茂林中,雨後南流為豬頭灣河,有數泉出南石崖下,折而東南,姚家莊泉會之。南出伏山間,東入白泥河。栗泉縣西四十五里栗家莊南,平地皆泉,南流入白泥河。畢文學盛育築屋濬池,種樹栽蓮,雜植稻粳菱芡蒲蘆之屬。林塘有《江左風概》。雙水泉縣西南六十餘里,泉西為章丘縣界,自山崖下注成溪。
孟良泉夾谷山南,黃石屋村側,孟良砦下袁家莊泉。夾谷東麓相連有虎跑泉、甜水泉、柳溝泉。夾谷東北,瑚山下,清涼寺中。又東徐家莊北曰石灣泉,其村曰「泉子店。」 又李家莊曰王母泉。
涼水泉瑚山北麓,下有北山泉,同歸龍泉澗上流。泉出瑚山東北尚莊,又出殷柳莊者曰「殷柳泉」 ,皆明水上源也。
「羅圈泉」 夾谷山大峪口東,爬山莊北,又山北焦莊石渠泉。泉側五畝園,谷靜林深,邑南鄙隹處。
公家泉縣南二十五里白塔莊側,泉出董家溝。又焦莊北二泉,曰「橋泉」 、「仰泉」 云。
醴山泉縣西南二十五里,輞溪莊東。又胡家泉輞溪俗呼「王慊。」
飲龍泉縣西南二十五里宋家坊。
阿石泉縣西三十里。沖山巔北面巨石槎枒,泉出高源,㶁㶁有聲,流而成溪,山東西蓋有二泉云。
西窩莊泉縣南二十里海眼莊西山澗中,東流會孝水。
南泉縣南八里。泉出蘇王莊,又呼愬輞莊,以泉在莊南,呼為「南泉」 云。淵深澄澈,匯為巨池,周圍甃石,方廣畝許。每夏秋雨漲,禹王山澗壑諸水,俱奔注泉中,東流入孝河。顏神孫相國作亭其上,今廢。
滿井縣東八里,水自溢出,烹茶最勝。
路途井縣西南四十里。北山曰「盤山」 ,南曰「九級」 ,惟一徑可通,井出其中焉。
聖水井磨山之巔,久旱不涸。
蒼龍灣在蒼龍峽。俗傳龍蟠于中,遇旱禱雨輒應。入《般水》。
長山縣
米山縣南三十里。古傳齊桓公于此積土為「《虛糧》墩」 ,故名。
臥牛山縣東六十里,以形似名。
「太湖山」 ,在長白山南,上有石室,並敗漆船古蹟。
長白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詳見《鄒平》。〉
泔河,源出長白山之東南諸麓,東北流,米山眾水注焉。又東北流至縣城南,入孝婦河。豬龍河,源出長白山之東北諸麓,流入小清河。
系河,在縣北二十里。西與孝婦河接,尋常無水,每遇雨潦,孝婦河不能容,東溢而入此。經新城縣南,又名「吳河。」 舊傳為齊之運河,然不可考。又東入鄭黃溝。
「乾溝河」 ,源出長白山,至城西南入孝婦河。「孝婦河」 源出孝感泉,至縣繞城而西。
小清河源出趵突泉,至縣西北三十里,與孝婦合。
鄭黃溝在縣東三十五里。源出淄川湧豐泉,經縣境入新城鳥河。成化中,知縣趙澐嘗濬此溝,以紓水患。
米溝縣南二十里,即米山之溝。
天井泉縣西南三十里,長白山之陰,天井峪壁有朗明洞,泉覆洞門注下。
古泉縣南二十里,舊有古泉驛。
新城縣
馬公山縣東南四十里,山下趾周一里許,不生草木,名「一畝石。」 上有泉,欲雨則雲氣鬱然。羅山,縣東南五十里,馬公山東南。
四角山,在馬公山東南,《元史》作「四腳山」 ,俗譌為四寶山。
鐵山在四角山東,一名商山。跨新城、益都、臨淄三縣界。崔琰《述征賦》:「涉淄水,過桓都,登鐵山,望齊密」 ,是也。南燕慕容德立治於商山。《元史》:合刺普華於四腳山下,置廣輿、商山二冶。山側有蓮花洞,修道者多居其中。又有平安洞,土人避兵於此。
吳公山縣東南五十里。舊傳仙人吳公脩道之處。
花山縣東南四十五里。上有玉皇宮,川谷繡錯,遠望如菡萏然。上有一畝石,天將雨時,雲氣生焉。
桃花嶺東北十二里
烏河,即時水。《齊乘》云:《通志略》曰:「一名耏。」 《左傳·襄公三年》,「齊晉盟於耏是也。其源岐淺,多涸竭,又名乾時。莊公九年,公與齊侯戰于乾時」 是也。《水經注》曰:「時水出齊城西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謂之源水。水黑色,又名黑水。」 今按:時水源出益都縣西北五十里矮槐村北,土人名曰烏河。北流逕縣東三十里索鎮口。又北至博興南,地名「灣頭」 ,與孝婦河、小清河匯。小清河濟水之支而東行者,詳見前。
梧河在南關外
澇淄河源出《鐵山逕縣》,東南,至索鎮口入烏河。
「《孝婦》河」 出益都孝婦祠下,北至城西,又北入《小清》。
白石溝自縣東南至三岔溝,與吳河鄭黃溝合,俗傳為韓信所開,無考。
馬踏泊又名錦秋湖,俗名「官湖」 ,即魚龍灣,在縣東北三十里。烏河逕其東北,孝婦河、德會水西南來,俱匯于此。周迴五六十里,蒲葦叢生,芙蕖如錦,為新城、高苑、博興三縣之地。溢而北流,至博興南入烏河。
青沙泊縣西北二十五里。中有界石,南屬新城,北屬高苑。
龐家湖在錦秋湖西,舊傳龐居士沉金處。會城湖俗曰泊。《水經》:濟水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注》云:「涇沃側有平安縣故城,俗謂之會城。」 非也。按《地理志》:「千乘郡有平安縣,侯國也。王莽曰鴻睦。」 應劭曰:「愽昌縣西南三十里有安平亭,故縣也」 ,世尚存平州之名矣。《齊乘》引之曰「平州沉。」 今《注》無此文。縣人王考功象《春遊記》云:「《水經》謂此城為古平州。《春秋》宣元年,公會齊侯于平州是也。」 又云:「牟莊東北有古城,拍浮水面,漢封李譚之延鄉城也。」 按《水經注千乘》在時水東,有延鄉城,世謂之從城。野溝水出此,西北入時水,漢元帝封李譚延鄉侯。俗又云:會城在時水東。
雙連泉在縣鐵山巔。兩泉相連,擊此則彼動,擊彼則此動,故名。
青沙堤舊築以捍小清河之水。長三百六十四步,闊七步,高四尺。嘉靖十三年,臺使者委濟南府同知郜相重修。別有護莊堤,知縣趙文炳築,知縣馬負圖重修。沿堤植楊柳數千株于家堤。鄭潢上流泛溢,則城東為壑,故作堤捍之,在縣東十八里。舊《誌》云:「往者邑殷富,自知縣王秉彝分鄭潢東入時,而民日以貧。」
金剛堰在錦秋湖水中。知縣趙文炳立石,以分新城、高博之界,在清涼臺北。
呂家埠縣東北十八里。土人築,以禦鄭潢下流。
魚龍灣在錦秋湖中。水漩渦不定,傳為「龍窟石閘。」 知縣趙文炳所鑿,欲通瀧、濼二水,西達濟南。今沒於水,在魚龍灣南。
齊河縣
長嶺在縣東南。盤旋迤邐,宛若環維之狀。玉符河,源出朗公谷,逕齊河縣大清橋北,合大清河,北流入海。自泰山北,溪壑諸水皆匯此。《水經》云:濟水又東北,右會玉水。《注》曰:「水源導朗公谷,舊名琨瑞溪。有沙門竺僧朗,少事佛圖澄,隱于此谷,因名朗公谷。」 其水西北流,逕玉符山,又曰玉水。又西北,逕獵山東,又西北枕祝阿縣故城東,又西北至郭家岸,即今之開河店,入大清河。
趙牛河舊名利民河,逕縣西二十里,西南至長清連楊堤,西北至禹城界,長百餘里。地勢漥下,夏秋水溢,渰沒禾稼。明弘治十七年,知縣趙清、縣丞牛文增掘此河,至今賴之,故名趙牛河。大清河在縣城東半里,即神禹所疏濟水故道也。據今水自漁山出,而其實非源之所自始也。按河源出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王「屋山,山在縣西百里,上有黑龍洞,洞前有太乙泉,是為沇水,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於東丘。濟源縣有故原城,東北有東丘城」 也。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東北,西源出原城西,皆平地,周圍各七百餘步。逕原城東北合流為濟水,東至溫城西北,與故瀆分為二,其一為南濟,歷鞏縣,逕成皋,過榮陽,濟黃河而南矣。其北濟故瀆自溫城西北,東故陽武縣故城北,逕延津縣界,東過封丘縣北,及故宋地濟陽縣北,或伏或見。東出於山東定陶縣之陶丘北,東逕曹縣地,入鉅野澤。東北逕壽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東合汶水,水東臨東平州故無鹽縣界。《郡志》云:「大清河又北至棘城西矣。」 至是大清之名始見,亦謂之鹽河,以其為濟南鹽運南北河道也。北逕漁山,東即吾山,漢武帝《瓠子歌》所云「吾山平」 者,在東阿縣西八里。東北逕清亭,東北逕平陰縣城西,又北過防門逕什城北,祝阿人孫什將家居之,以避時難者。又東北逕盧縣故城北,與中川水合長清縣南沙河也。北至齊河縣南界張村集,又合長清北沙河東北流。凡河東南岸皆長清地,西北岸皆齊河地。至齊河城南,逕城東,過大清橋北百餘步,右合玉符水,又東北,濼水注之。濟南諸泉于府北合流,北注于濟,謂之「濼口」 也。東逕華不注山北,東北至濟陽縣逕城南城東,東北逕齊東縣城北,東北至利津縣逕城東,東北至淀河,又東北至淀臺入海。
溫聰河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滕官屯西。其河因劉洪坡秋水泛溢,渰沒禾稼,鄉民溫聰告准修河,以洩劉洪水勢,時謂「溫聰河。」
倪倫河在縣北二十五里晏城南。其河因楊家坡秋水大注,渰沒禾稼,鄉民倪倫告准修河,以洩楊家坡水勢。時謂「倪倫河」 有古碑,在縣西八里莊。
徒駭河,在縣北八十里。即《禹疏》「九河」 之一,東北入于海。
刁強河在節婦鄉《二圖》,離縣四十里。
丁聰河在孫耿鎮南
齊東縣。〈無《山》。〉
壩水河明成化十一年知縣李寬開濬,用洩歸蘇鎮禾稼之水,「南引章丘之白雲湖,由新莊入縣境,紆迴二十五里,至延安鎮,西入大清河。」 「減水河即陳愷溝,成化元年開濬,西南引章丘之白雲湖,經小清河至營家莊入縣境,紆迴四十里,入大清河。」
大清河在縣治北一里,即濟水故道也。由兗之柳溝泉,經長清、齊河、歷城、濟陽等縣,紆迴可百里許,至蒲臺縣境歸海。
禦寇河在縣治西南三里。明正德六年,山東流賊發,巡按御史張濬詣河所畫封界,命知縣武霓開濬防禦。南通減水河,北通大清河,蜿蜒二里許。今存其蹟,俗名「乾河。」
德異泉在縣儒學明倫堂左。
「聖惠井」 在縣延安鎮。
濟陽縣:〈無《山》。〉
大清河在縣南門外。東抵于海,有魚鹽之利。土河在縣西北三十里。其水西自禹城,東至陽武屯,水長則浩漫無際。或曰:即古夾馬河。枯河在縣東二十五里,舊本清河灣曲之處,元以漕運,嫌其水曲,故徑開之。舟行得便,故有「枯河」 之名。
禹城縣。〈無《山》。〉
漯河縣西二里。有河,相傳以為「漯河。」
熙河,自高唐東南三十里,東北入禹城,即古屯氏河也。按:漢武帝既塞宣防後,河復北決於
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入海,廣深與大河等。元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鬲津河即西河,俗謂之鬲津河,故西城門即題曰鬲津門,西石橋即曰鬲津橋。按鬲津乃九河之一也。《史記河渠書》北載之高地,過洚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渤海。考九河故道,鬲津河自齊河縣經禹城、平原、德「州、德平、平陵,東北至海豐入海。」 《漢書·溝洫志》:「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鬲津又在平城東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 顏師古曰:「鬲津,言其順小,可鬲以為津而渡也。鬲與『隔』同。」 又按《群縣志》,「鬲平當以為鬲津。王莽曰河平亭,在濟南府德州城東一百六十里。」 又按東坡《地理指掌圖》,「漢許商之言考之,徒駭最北,鬲津最南,差徒駭是河之本道,東出分為分齊,小白塞之為一。今河間弓高以東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葢塞其八枝,並使歸於徒駭也。」 霍家井,在縣治北。
管家井在王城。餘井多、「鹹」 ,俱不載。
《南龍灣》:在城南龍王堂。
北龍灣:在城北朱家莊。
臥龍灣在安仁店。其下有泉,春冬不涸。
臨邑縣無山
浥河自縣城南直達城東北,臨邑得名以此。小河一名八頭,又名八道,在城南三十里,相傳滹沱河隄岸陡峻,支分八道,俗呼為八道河。泲水,《禹貢》:濟河惟兗州。」 又浮于汶,達于濟。又道沇水東流為濟。《周官·職方氏》:「其川曰河濟。」 《風俗通》:「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沮,浮沇,達濟《水經》:「濟水又北過臨邑東。」 漯水又東北,逕漯陰縣故城。
河水北流,逕荏平縣東,臨邑縣故城西北,瓠河,東北過縣西。
「鉤盤」 自德州經臨邑、德平、尋陽、信入海。
「馬頰」 ,北過臨邑、盧城、蒲臺、鄒平、樂安諸縣界入海。九河支流,散漫非一處云。
《徒駭》,由齊河縣經下口,至城東南二十五里,俗呼「土河。」
小清河,一名「青陽河」 ,城南四十里。自禹城漸入于海。
舊黃河自濟河南接于梁山,北過臨邑縣西南四里,曰「大土河。」
沙溝河城南三十里
小洪河:城南四十五里。
上口
下口俱城南四十里
「趙遊河」 「宋運道」 即下口。
九龍口:城西二十五里。
黑水灣下口東
婁家濼下口北
長清縣
石虎山在縣東南半里許。昔人晨興,見虎游巖畔,獵人隨之,乃石也,遂名。
臘山,在縣東北四十里。昔漢耿弇率兵圍獵此山,得禽甚多,俗呼為「獵山」 ,後人誤以「獵」 為「臘」 焉。
青厓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厓谷常青。金末,嚴實嘗挈家避兵於此。
五峰山在青厓山右。岡巒綿亙,上有五峰錯列。峪內為洞真觀,峰頂為三元祠。明萬曆中重修,與泰岱靈巖並稱「三山」 云。左阜有泉,甘冽無比。
磧湑山,一名磧金山,在縣南三里,有真像院《碑記》云:「宋政和三年,西域譚經三藏嘗鑿義井以惠渴者,於石龕中發得金銅佛,故名。」
隔馬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左傳》:晉伐齊,齊侯禦諸平陰,齊師夜遁,夙沙衛殿。殖綽、郭最曰:「子殿齊師,國之辱也。子姑先乎!」 乃代之殿。衛恨二子,遂殺馬于隘以塞道,欲使晉師得之,故名隔馬山。山東北曰神林,有隔馬神君祠。《水經注》作「格馬山。」
方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四面方正,故名。《齊乘》曰:「即《水經》玉符山也。上有六泉,曰黃龍、甘露、獨孤、雙鶴、卓錫、石龜」 ,下有靈巖寺。
雞鳴山在縣東八十里靈巖寺西山口。山上一臺高聳,常夜聞有雞聲,故名。
明孔山在靈巖山中有石孔,南北相通。
獨秀山在隔馬峰東北。群山蹲伏,此山亭亭獨秀。
通明山在縣東南六十里,舊名「屏風山。」 其峭壁中有二石孔,日光東西明透。御史郭嘉易以。
今名
滾粟山在縣南二十里。山北石崖皆絢然五色,厓下溪流環抱,以山勢陡峻,不容一粟,故名。朗公山,在縣東南九十里。一名朗公谷。酈道元曰:「秦苻堅時,有沙門竺僧朗與隱士張巨和居此。」
馬鞍山在縣東八里許。山形如馬鞍者二,故名。
雙陸山,在縣南四十里,當孔道東西,兩兩相峙。
雷山在邑南大路西。弘治中,有道人趙天雷在此山祈禱,日久不雨,邑令憾之。天雷喚童子至前,掌中書一「雷」 字,令之下山,霹靂自手中發,大雨如澍。天雷不知所在,故名。今遺有風、雷、雨三碑在,旱禱輒應。
南黃山在縣治東南一百里,遠望崒嵂巑岏高出群峰。此蓋泰山餘脈,與梁父、徂徠并峙者。崓山在縣治東南三十里,翠柏盈巔,中隱玉皇宮,多有騷人題詠。
柏山,在縣東二十里黃山店南,有梵宇在上。草木蓊蔥,松柏蒼翠,土人多讀書其中。
張山,去縣五十里,在張夏店北。土人相傳,昔有張翁結廬山上,賣藥自給,不畏山蟲野獸,後不知所在,遂呼為「張山」 焉。
太子山在縣東七里。巔有古洞狹隘。義民孫光祖觀之,捐力鑿闊,內飾帝君景像,焚祀,曰「文昌洞。」
婁敬洞在縣東南六十里。其山自東南綿亙而下,其洞東西南委曲相穿通,相傳內有婁敬、范蠡、張良石像,又有仙奕石枰存焉。
魯般洞在靈巖寺內。岡阜隆隆,下有石室,不炬不可行。內有東西二石門相對,禁不敢啟。南沙河發源七仙嶺下,經青厓山南、滾粟山北,西流經縣南二十里入大清河。
北沙河,經縣北三里入「大清河。」
豐齊河自泰山北下,柳塢、都泉諸溪水會而為流,經中宮、渴馬厓,又經縣東北三十里至郭家界入大清河。
「大清河」 即濟水故道。自寧陽界西南流,至汶上北四汶村,東北經長清、齊河等處入海。甘露泉在靈巖東北觀音殿內,味至甘冽。自殿下西流至殿前,蓄為一池,由懸厓瀉下西流,復蓄一池,建亭覆之,滿而溢出,環遶各僧廚舍,至大門西溝出。其旁又有石龜、平厓、獨孤諸泉。卓錫泉,相傳法定禪師開創靈巖,苦近庵乏水。乃謀于佛圖澄。澄曰:「何地無水。」 至一處曰:「此下有泉。」 以九環錫杖卓之。果得泉。甘冽。
黃龍泉在靈巖,一名「黃龍池。」
雙鶴泉在靈巖。相傳法定禪師遇樵人指東去。不數里,雙鶴飛鳴其下,涓涓果得二泉。七仙泉在縣東南六十里。又有白石泉,眾水相合,為青厓上流。武惠泉在縣五峰山洞真觀之左岡上。
琉璃泉在縣南三十里,凡八井,不知鑿自何時。每井皆以琉璃甃砌,其水光瀅奪目。
野井,在縣東北三十里。按《春秋》「齊侯唁公于野井」 ,即此。
韓姑井在縣東南十五里,地名池子村。山枯無泉,居民苦之。韓姑毅然募工穿鑿數丈始及泉。人咸德之,遂呼今名。
肥城縣
金牛山在縣西八里。宋真宗曾駐蹕于此,命改為「鬱蔥山。」 高聳蒼翠,上有資聖院,山半有池,相傳龍潛其中,歲旱禱雨輒應,有洞在山之陽。陶山在縣西三十里,連平陰界,相傳陶朱公浮海出齊,間行隱此。世傳陶山前後有七十二洞,其最著者有菩薩洞,一名「快哉洞」 ,在山之半。蝙蝠洞在菩薩洞之東,深遠幽邃。西「施洞」 與「蝙蝠洞」 相對,高近絕頂。
鳳凰山,在縣南四十里。漢章帝元和二年,鳳凰集此。
孝堂山,在縣西北六十里,連平陰界。上有石室,漢孝子郭巨葬母之所。
塔山在縣東六里。上有石塔,因名。宋崇寧二年,鄉人建玉皇廟于上,又名「玉皇山。」
孤山在縣東十里。孤峭特起,山嶺有穴,深不可測,又名「谷山。」
周山,在縣南二十里。有周王墓。
虎門山在縣南四十里。形似虎,下有虎洞。七佛山在縣西六十里,上有石佛《七》
瀑布山,在縣南四十里,上有天井谷。
柱亭山在縣南四十里。下有柱子石。
紫榆山,在縣南二十五里。
狼山,在縣西南五十里。下有狼山屯。
寨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巔有十寨舊蹟,又名「張山寨。」
石屋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山頂有石屋,故名。馬頭山在城南四十里,山形似馬,故名。
丫髻山在縣南四十里,有二尖似髻,故名。擔子山、高王山、龍鳳山、龍灣山。
九仙山《石臼》。山《白廟》。山《馬騾》山《黑虎》。
山。「吳起山。」 《望高山》。《獨龍山》。《考山迷》。
山、荊山、雲山、鳳山:以上諸山俱無險。
要故略
五道嶺在城北十五里,其嶺凡五道。
杏木嶺:在城東南十五里。
橫嶺在城南四十里
孫家嶺
白石崖 青石崖
《書堂》嶼 、《櫻桃嶼 》《冬冬》嶼。
康王河在城東池外,源出城北山。
孤山河:發源孤山,經縣東十里。
肥河源出泰安西南,經縣南八里,隨地得名。「衡魚河」 ,經縣西南五十里,會開河泉、拖車泉、董家泉、王家泉、吳家泉、臧家泉、鹹河泉、清泉、馬房泉,東南流一百四十里入汶河。
大清河在城西北七十里,即濟水,俗呼「鹽河。」 商販魚鹽,舟楫往來不絕。
朝泉在縣東南十里,流曰「合溝河。」
龍泉在縣西南
新開泉在六房社劉家村,流入清泉河,接濟董家等六泉。明弘治年,知縣張希達俱立碑志。
陶朱泉在陶山下,山嶺從古不能開浚。廢泉聖井,在城南五十里,水月寺前。有石井,水泉四時不竭,遇秋夏常溢流于外。
五龍池,在鬱蔥山之陽,水清而甘冽。相傳「龍潛其中,禱雨有應。」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