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二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十四
濟南府兵制考
濟南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二百二卷
濟南府部彙考十四
编辑濟南府兵制考 各州縣志
编辑本府。〈《府志》未載兵制,山東總部詳之。鄒平以下諸縣,則以各「縣志」 所載補入。〉章丘縣:〈闕載〉
鄒平縣
汛弁宅 在縣治東。防守兵官或把總,或千總一員,由濟南城守營撥,逐年更換。
營房 各汛安於各鋪。縣東西三汛,三營房在城外四門,四營房在城內,防兵四十名,惟十騎。每汛馬兵,每門步兵,餘兵輪守倉庫,并護餉護犯用。
淄川縣
舊設城守民壯七十名,今五十名。而提標歲撥千總或把總一員,率兵丁來防守,半歲一更換。今提標奉裁,俱撫標把總率兵丁防守。
新城縣
濟南城守營分撥馬兵八名,每月每名餉乾米銀六兩三分七釐三毫。
步兵三十二名,每月每名餉米銀二兩四錢四分六毫。
齊河縣
舊設守城民壯五十名
步隊團操民壯二十九名。
濟南道:「快手五名,今俱裁我。」
皇清設臨清協鎮防守兵官一員,或千總、或把總統
領馬兵三十名、步兵五十名,半歲一更,輪流防禦。
齊東縣
按《舊志》,明正德間,流賊之亂,設武定團操兵四千有奇,防守二州十六縣汛地,而餉出齊東者四十七名。此兵坐州營,去邑百里,緩急不能為備。
《皇清》分撥德州營馬兵十名、步兵四十名、營官一員。
把總、百總,按季更番,駐防齊東,護送錢糧。其弁兵,於康熙十一年在縣治之北縣丞衙門舊址內建立營房十九間暫住;復嚴行保甲,新設柵欄,令民各制梃自衛焉。
長清縣
長清舊無專設兵防,或四境不靜,惟請客兵入守。兵無定數,弁無專營,大率有事則隨地調發,事平則各歸本伍。自康熙六年,始專分「泰安營把總一員,統馬步兵一百名駐防於此,六月一換。守城伏路,碁布星羅,責有專歸」 ,而綢繆益固。遂相沿為定制矣。
泰安營:分防把總一員,存城馬兵十四名,守縣庫兵三名,守監獄兵二名。
守四門兵十二名,每門三名。晝則把守。夜則輪流守更。
城內《夜巡》兵三名,《城外夜巡》兵三名。
把總門下跟隨總巡目兵四名,以上存城守兵共二十七名。
杜家廟守兵二名 。長城鋪馬兵二名。
苾村鋪守兵二名 ,「神佛站」 守兵二名。
《潘家店》馬兵二名 ,《宋家店》馬兵二名,
歸德鋪馬兵二名 ,《張夏店》馬兵二名。
《楊家臺》馬兵二名 ,《丁馬店》守兵二名。
「潘村」 守兵二名 ,「謝家屯」 守兵二名,
豐齊鋪守兵二名 。界首鋪守兵二名。
《黑峪集》守兵二名 ,《馬東店》守兵二名。
《黃花園》守兵二名 ,《趙官鎮》守兵二名。
《腰站》守兵二名 ,「杜郎口」 守兵四名。
《季家寨》守兵二名 ,《野鵲窩》守兵二名。
辛莊守兵二名 ,丁家崖撥兵三名。
《崓山》撥兵三名。以上城外伏路馬步兵丁共五十六名。
肥城縣
本縣照例,原編民壯一百六十名,附千戶所教場同操。義勇分去三十五名,每歲赴邊防禦團操民壯四十六名,兵備道操備裁革九名,止剩守城民壯七十名。千戶所原軍一千一百二十名,宣德年間故絕,止存軍五百三十四名春班。
軍一百七十五名秋班軍三百五十九名。
皇清悉更前弊,屯糧歸之都司。惟「《兗州》營設防守官。」
一員率馬步兵七十名。每半年更番值汛,並無滯留,最為簡要。
陵縣
「原設巡捕官一員,以佐貳首領領之。有馬快手充義勇三十四名,有《馬存操》快手二名,有《馬存操》民壯四名,團操民壯六十名,本縣守城民壯八十名。城市、鎮、店、鄉村各立保甲,大約五十人為一保,立保長一人領之。二保百人,又立保正一人總之,此舊制也,不知廢自何年。今排門為甲,各莊設立保長,以防匪類。」 知縣史颺廷立法甚嚴,申飭保甲,令之各自為守,互相防禦。萊蕪縣
把總一員。分防汛兵九十名。內闕額守兵十六名。在城馬兵五名,守兵三十七名。城外伏路馬步兵二十四名。至泰安沿途撥送公文八名。《德州》
舊制:德州營兵一千名為額,統以參將一員。我
皇清順治元年,山東巡撫方大猷題定《經制參將一》:
員,中軍守備一員,把總二員,馬步兵丁六百名,分為半戰半守,駐劄德州,防護漕運,接送銀鞘等項,是其專責,受臨清總鎮管轄,未註分防州縣,於順治十七年九月內奉
旨:「抽兵一百名調補武定營闕兵。」復議定經制額兵。
五百名,戰守各半。於康熙三年六月內奉。
旨「為遠近之分汛、尚需調劑」等事。抽撥萊州營兵二
百名,馬六十匹,歸德州營經制。又於康熙八年十一月內,提督許天寵檄行,為請裁總督等事,將大名府撥回官兵,添設「德州營馬步兵二百名,馬四十匹,見定經制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三員,馬步兵丁八百九十二名,戰馬一百七十八匹,分為馬二步八」 ,駐劄德州,分防德平縣、陵縣、臨邑縣、濟陽縣、商河縣、齊東縣、「德左二衛,防護漕運,接送銀鞘差使。受登州總鎮管轄。所屬一中軍,一千總、三把總、參將衙署,仍舊坐落州西北。守備、千把等官,無有經制衙署,俱係租住民房。各兵營房一百間,坐落南關教軍場左右兩邊。」
見在馬戰兵一百七十八名,守兵六百三十八名,戰馬一百七十八匹。
德州衛 、及德州左衛、舊設指揮千百戶諸員。我
皇清革去指揮、千百戶等官。每衛改設守備一員。左
右、中、前、後、中左各設千總一員統之,惟存運軍五百名。順治十一年,河間府駐防滿兵,移鎮德州,圈住城內東北隅一帶民房。
欽設城守大一員。今改為「城守尉。」章京八員。筆帖式
二員,披甲兵丁三百餘名。
樂陵縣
「明設武德道圑操。有馬快手六名,步兵四名,箭手十名,神鎗手十四名,長鎗手三名,鎲手五名,把手四名,牌標手一名,刀手一名,郎筅手二名。本縣守城民壯五十五名,箭手十九名,神鎗手十一名,刀手五名,炮手八名,吹鼓手十二名。」 商河縣:
明天順間,設「武德道,團操步隊民壯五十名,守城民壯八十名。」
濱州
舊有守城民壯八十名,團操民壯八十三名,團操快手二十名,弓箭手一百五十名,鼓手二十名,民兵一百八名,保甲輪應。今無。
皇清設,置駐防把總一員。隸武定營。馬兵十名、步兵
五十六名
蒲臺縣
舊有守城老人四名,守城民壯二十五名,聽征民兵四名,團操快壯十二名,今俱廢。
皇清城守把總一員。設隸武定營。民兵五十名輪番
濟南府物產考 通志
编辑府總
《靈巖椒 》,出長清縣靈巖。味辛而香。
文林郎 《本草》云:「出渤海,如李,如林檎。其樹自河中浮來,得之者為文林郎,因名。」
金杏 :《酉陽雜俎》云:「金杏種出濟南郡東南之分流山,蓋其上飲天漿,下啜地沫,故其生繁,大於梨,黃於橘,而味為獨美。昔漢武帝訪蓬瀛,有獻是者,帝嘉之,故今人猶呼為漢帝果。」
林檎 ,出章丘、益都二處,兗府亦有之。有甘酸二種,甘者早熟,酸者差晚。
桃 其形匾者曰「匾桃」 ,多出章丘、益都二處。冬熟者曰「冬桃」 ,多出濟南府。又有「佛抬手桃」 ,其大盈掬,出禹城縣者佳。
銅 ,出萊蕪山,舊有冶,今廢。
「《鵝管》石 」 ,出歷城。
《柘繭》,紬 出青城萊蕪,取山柘野蠶亂絲而理之者也。
絹 出青城
赤箭 出泰安。味辛,溫。一名「離母」 ,一名「鬼督郵。」 獨莖如箭簳,葉生其端。四月開花,簳葉俱赤,實似枯苦楝子。核作五、六稜,中有肉如麪,日暴則枯萎。其根大類天門冬,惟無心脈耳。去根五、六寸,有十餘子,為衛,似芋。三四月採苖,七八九月採根。此草有風不動,無風則自搖。按《仙方》中有合離草,一名「獨搖。」
青芝 ,出泰山。味酸平。一名龍芝。《抱朴子》云:「青芝如翠羽,光明洞徹如堅冰。」
千歲虆 出泰山。味甘平,無毒。《圖經》云:「如藤生,蔓延木上,葉如葡萄而小。」 四月摘其莖,汁白而甘。五月開花,七月結實。八月採子,青黑微赤。即《詩》云「葛虆」 者也。
景天 出泰山。味苦、酸,平,無毒。一名戒火,一名「火母」 ,一名救火,一名「慎火。」 四七月採,陰乾《圖經》云:「春生苗,葉似馬齒而大,作層上莖,極脆弱。夏中開紅紫碎花,秋後枯死。」
徐長卿 出泰山。味辛,溫,無毒。一名鬼督郵。《圖經》云:「今淄、齊亦有之。」 三月生青苖,葉似小桑,兩兩相當而有光潤。七、八月著子,似蘿藦而小。九月苗黃,十月枯根黃色似細辛,微麤長,有臊氣。三、四月採。一名「別仙蹤。」
狗脊 出淄川。味苦、甘,平,無毒。二八月採根,暴乾《圖經》云:「根黑色,長三、四寸,兩指許大。苗尖細碎,青色,高一尺,無花。其莖葉似貫眾而細,其根長而多岐,似狗脊骨,其肉青綠色。」
石龍芮 出泰山。味苦平,無毒。五月五日採子,二八月採皮。《陰乾圖經》云:「一叢數莖,青紫色,每莖三葉,其葉短少,多刻闕,子如葶藶而色黃。」 陽起石 出歷城西北藥山。山惟一穴,官中常禁,歲久穴益深,得之甚難。以色白、肌理明瑩若狼牙者為上。磨水透楮,見日則飛,故曰「陽起石。」 鍾乳 出泰山。味甘溫,無毒。《圖經》云:「生岩穴陰處,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長者六、七寸,如鵝翎管狀,色白微紅,採無時。」 舊說乳有三種,有石鍾乳,有竹乳,有茅乳。唐李補闕鍊鍾乳法云:「鍾乳無問厚薄,但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鍊,惟黃、赤二色不堪用。」
紫石英 出泰山。味甘辛溫無毒。《圖經》云:「紫色如樗蒱色重澈下有根最佳。」
元石 出泰山。《別錄》云:「味鹹,溫,無毒。山陰有銅。黃者雌,元者雄。」 《唐本》注云:「此物鐵液也。」
薑石 出歷城。味鹹寒,無毒。《圖經》云:「生土石間。狀如薑。」 有五種,色白者最良。
秦芃 《本草》云:「出齊州。味苦辛,平,微溫,無毒。《圖經》」 云:「根土黃色而相交糾,長一尺許,麤細不等。枝榦高五、六寸,葉婆娑青色,六月開花紫色,當月結子,二八月採根,陰乾。」
貫眾 出淄川。味苦,微寒,有毒。《圖經》云:「貫眾少有花者。」 春生苖赤葉大如蕨,綠色,莖榦三稜,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鬚。一名鳳尾草。鬼臼 《本草》云:「出齊州。」 味辛溫,有毒。《圖經》云:「葉如蓖麻重樓,初生一莖,莖端一葉,亦有兩岐者。年長一莖,莖枯為一臼。二十年則有二十臼。」 花生莖間,赤色,二月開後結實,七八月採根,暴乾。䕡茹 出淄川。《圖經》云:「二月生苗,葉似大戟,花黃色,根如蘿蔔,皮赤黃,肉白,初斷時汁出,凝黑如漆,三月開花,四、五月採根,陰乾。」
伏翼 生泰山川谷。味鹹平,無毒。《圖經》云:「一名仙鼠。」 立夏後取,陰乾。
蛞蝓 生泰山池澤。味鹹,寒,無毒。《圖經》云:「蛞蝓蝸牛」 ,一物二名,今下濕處有之。
太乙餘糧 出泰山山谷。味甘,平,無毒。《圖經》云:太乙餘糧與禹餘糧本一物,而以精粗為別。其殼若瓷,初在殼中未凝結者,猶是黃水,久凝乃有數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黃,年多漸變紫色,自赤至紫,俱名太乙。其諸色通謂之餘糧也。張司空云:「還魂石中黃子,鬼神禽獸守之,不可妄得。」
《通志》未載物產
编辑
《歷城縣志》
编辑
布帛
《平機 》綿線所織,人所常服。
小布 較闊,布稍短,邊塞所市。
闊布 ,較平,機稍粗而寬。解京戍衣所需絹 ,田婦皆知蠶桑,絹成可練為衣。
《綿紬 》,練蠶繭而成,較絹密而貴。
屯絹 近歲多解織,此卑官下吏皆服之絲枲。
絲 ,貴家田婦皆習蠶事。
綿 處處有之,東北獨多。
藍 ,《爾雅》曰:藍,今為澱者是也。種有大藍、小藍、槐藍,以石灰和之成質曰「靛」,可染青藍,上浮者為靛花,清潔者為青黛。
琉璃枝 ,染綠所需,南山多產,四方取資有稅。茹藘 ,茅蒐也。齊人謂之茜,可以染絳,俗呼「茜草。」
《麻 檾 》,「紅花 染絳,槐子 染黃 ,紫草 染紫。」
黃櫨 染黃 ,橡碗 染皁。
皁莢 染皁
穀之屬
小麥 「麥具四時之氣,兼有寒溫熱冷之性,麥寒麴溫,麪熱麩冷。色有白,有紫白者,粒肥而佳。大麥 穗有六稜者為六稜麥。露仁者為青顆麥,宜飯、宜醋,糵宜餳,有春秋兩名,種宜畦中濕地。」
《穀 諺》雖云「一麥勝三秋」 ,然歷人以穀成為大有,其名有百餘種。
黍 :《爾雅翼》曰:「以大暑種,故曰黍。」 有酒、飯二種,酒粘,飯不粘。古人羹飯,多言為黍;今酒人孔多,未免暴殄佳種矣。
稷 《爾雅翼》曰:后稷播百穀,獨稷得名。《曲禮》曰:「稷曰明粢。」 故祀神多需此。
稻 ,秔糯也。秔宜飯,糯宜酒。歷雖山城,而城北一帶盡屬水田,粳稻之美,甲於山左。
紅白黑三種。白者佳,與穀相似,米粘其莖。稈似禾而粗大,俗呼「高粱。」
芝麻 宜油歷人,研汁調羹,甚香美。
蕎麥 入伏,種霜前收,可佐二麥之歉。
豌豆 初成可為果,稔熟可為飯物,甚名貴,人不常食。
黃豆 人所習用,佐穀之歉。
粱 :俗云:「粱穀米可入祀品。」
大豆 :有青、黑,作豉用 。小豆 ,赤、白、黎、黑四種。
《薏苡 》宜飯宜酒 ,《玉秫 》色白味美。
糝子 、玉麥 、菉豆 、紅豆 、豇豆。
黑豆 稗
蔬之屬
白菜 :四郊皆有,趵突泉東上者佳。冬月地窖中生者為黃芽。
蕨 南山生,三月初生如拳,採為葅,亦可為粉韭 。春初秋晚兩擅其香。冬月窖生者曰「韭黃」 ,一種山韭,其味辛。
紅蘿蔔 形如瓶然,亦有白者,紅者味辛。胡蘿蔔 色黃味甘,亦有赤色者。城西獨多扁豆 ,俗名「眉豆」 ,二種或青而長,或白而肥。筍 北地竹貴,間取佐酒,人所常食,率資南方。蒜 北門外盈畦接壤,穫蒜亦歷人一季之利。苔可為茹,蓄之亦以禦冬。
芹 :白芹食根,赤芹食葉。
芋 根可為羹,今用為蓏。
蘿蔔 根莖皆可食。《一名蘆菔》。
《葵 》「粒紅香軟,葉綠滑肥。」
《菠菜 一名赤根菜》。
黃瓜 春秋兩種,西北方獨早熟。
稍瓜 :青、白二種,早晚異時。
西瓜 隨處種之,城西村墅尤多。
《絲瓜 圃中》,架植宜羹。
《番瓜 》類南瓜,皮黑無稜。近多種此,宜禁之。水茄 色白津多,但宜生食。
《蘑茹 》城東北下濕地多產之。
蔥 近水者甘,近山者辛。
芥 紫芥作虀,白芥入藥。
茅窩 :似蕈而小,多生荒地。
《馬勃 》色味如蕈,圓大如瓜,生濕地。
山藥 一名薯蕷 。蠶豆 形似蠶蠶月生。萵苣 俗名生菜 。羊肚 柳埠沙濕產之。木耳 山中多產 。天花 柳埠以南產之。甘露 滴露所生 。香蕈 南山濕地多產。葫荽 一名芫荽 。水芹 似芹多生水傍。地瓜 似甘露而粗大。
葫蘆 、蔓菁 、劈藍 、甜瓜 、冬瓜、北瓜 、南瓜 、莙 藤,萵, 天茄,苔子, 金豆, 刀豆, 苜蓿, 香芋,秦椒, 金簪。 茄 瓠、長豆角、 白花菜: 以上俱習用蔬菜。
山花 苦菜 、紫菜 、灰菜 、地棗青薊菜 、山菜、 「耐驚菜、 匙頭菜、 虀、苦苣菜、 燈碗菜」、 「銀條菜、 驢駒嘴 薇、兔兒酸 杏馥苗、 《地踏》菰、 野刺、梅 蓬」,以上俱野蔬。
花之屬
秋海棠 花紅,莖赤,又有野秋海棠,《龍洞秋月》,滿山皆紅,大助景色。
荷花 ,明湖十里皆是也。有紅蓮、白蓮、「樓子」 、千葉諸蓮,不可勝紀。
梅花 歷多蠟梅紅白二種,皆自南方來者。菊花 歷有百種,蓄者甚眾,而善蓄者為龍山。芍藥花 亦有數種,歷人多善蓄之。
石榴花 有紅、粉、黃、白四種,又有月石榴、玉簪花 。性宜陰,歷所多有,香類茉莉。
木槿花 紅白二種,朝花暮落,齊魯謂之「王烝。」 木香花 有純白者,有紅白兼者,有一莖數朵者,俗呼百穗頭,一名白木香。
紫薇花 :一名紫綬花,俗名「百日紅。」
《杏花 》隨處有之,山村尢密。
《桃花 歷》有數種,獨絳桃、碧桃佳。
葵花 有二種,世名「向日葵。」
水紅花 紅白二種,本名蓼。
《繡毬花 》德府後樓東,有數本。
丁香花 紫、白二種,白者更香。
珍珠花 ,色白,多莖似珠而香。
探春花 紅、白二種,異香無比。
《孤亭花 》有紫色者名《紫玉簪》。
牽牛花 藍、白、紫三種,俗名「江娘子花。」
金錢花 一名《夜落金錢》。
紫羅花 :俗名《紫羅罩鴛鴦》。
藤花 :土人用以為蔬 。石竹花 有數種,皆叢生。
牡丹花 種類甚多 。海棠花 歷下最多。蜀葵花 種類甚繁 。雞冠花 紅白二種。鳳仙花 ,即指甲桃 。雒陽花 ,一名「金盤。」 「玟瑰花 ,即香刺梅 。」 「鴈來紅 」 ,即「老來少。」 「鼓子花 ,即馥子苖 。」 山丹花 紅白二種。鑽凍花 盛冬始開 。「金粟花 ,即米殼草。」 牡丹 深秋始開 。鐵角海棠 ,莖葉皆有刺。
李花 」 、「柰花 。」 「《柳葉桃 》《薔薇花》。
梨花 、「芙蓉花 」 、《瑞香花 》《迎春花》。
《剪絨花 》。《月季花 》。《滴滴金 》。《萱草花》。
《金盞花 》《剪秋羅 》。《捲丹花 》《金銀花》。
馬纓花 ,《十樣錦 》。《素馨花 》。《望江南》。
《紫荊花 》。《郁李花 》。《結香花 》。《玉蘭花》。
蝴蝶花 、《八仙花 》《竹葉梅 》《金雀花》。
《軸頭花 》。《老鴉花 》。《百合花 》。《馬蘭花》。
金菊花 :「六月菊 」 、「無絲菊 」 、《小桃紅》。
「辛夷花 」 「狀元紅 。」 「水仙花 。」 「地棠花。」
《映山紅 》:《五色梅 》《轉枝蓮 》《桂花》
「茶花 」 、《茉莉花 》《梔子花 》:以上四種皆至自南方,歷人善蓄,有至數十年者,附載之,以見歷下土宜之美云。
木之屬
椿 春初多採葉為茹,蓄之可以禦冬。
樗 樗與椿相似,椿葉疏而香,樗葉密而臭。槲 ,昔年郊以南皆槲也,古房猶多此梁,今雖荊榛已除,然斧斤太勝矣。
柳 有三種,金線者佳,槐 花可入藥。
白楊 墓間多植 ,楷 芽可為茹。
楝 花甚香 ,榆 莢可食。
楮 蔓生 ,松 柏 桑。
棠棣 ,梧桐 ,青桐 ,青楊 赤梁。
荊 檀 椵 ,欒 楸。
柘 榕 穡 畫皮 、白蠟。
苦梨 」 :「《八麻 拗》榆 :《四季》槐 ,黃楸。
刺楸 、冬青 。《三川柳》。
草之屬
竹 歷多水宜竹湖上萬竿,其大可把。《爾雅》曰:「莽數節桃枝數寸有節鄰堅中簢筡中仲無筦」 䈚箭萌篠箭蘭 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芝 ,《論衡》曰:「土氣和,故芝草生。」 萬曆末,劉富平。
敕家產芝,崇禎乙亥,劉孝廉緯家產芝,然山間尢多。
菖蒲 「泰山石菖蒲,有寸數節者,歷之山澗亦有。」
艾 :《爾雅》:一名冰臺,名蘄艾者入藥。
薜荔 俗名巴山虎,枝柔葉密,附壁而生葥 。《爾雅》曰:「王彗似蔾,可以為掃彗。」
蒿 數種初生異名成皆曰「蒿。」
女蘿 兔絲也。《詩》作唐。蘮蒘 。《爾雅》:俗名鬼麥。
萱 《一名「忘憂草 。」 蒲 筍可為葅》。
蕉 歷下多有 萍 ,大者曰「蘋。」
蓬 有數種 ,菌 有數種,
慎火草 即佛指甲 、苔 石衣。
蕙 𦶜 茭 莠 水,蔥荑 葭 蘚 葦 藻。
荇 ,《虎鬚草 》,《繡墩 》《棕櫚》。
菅
茅屬
煙蘿 垂盆草 、珍珠蒿 、太乙藜莎 潤和草 、吉祥草 、纓絡垂珠果屬。
文官果 ,四稜,內有仁如螺,外蔽以房。唐德宗出狩道傍,以此果獻者,遂官其人,故名。
沙果 又有蜜果。秋果。硃砂紅果。掉線紅果。白果 。殼似杏,《核白,實綠。歷》所貴重者亦名「銀杏。」
棗 四鄉皆有,北方者佳。又有鈴棗、小棗、脆棗。櫻桃 一名「崖蜜」 ,產泰山者多,歷亦有之。蘋婆 ,大如甘橘,色青,亦曰平波,見《藏經》。梨 曰紅綃,曰秋白,曰香水,曰鵝梨,曰瓶梨。李 數種,青白色者甘脆。
柿 十餘種,南山皆有,大澗溝獨盛。
「石榴 數種今又多。」 《河南榴》。
栗 柳埠南營,其產獨盛。
山查 大而紅者曰糖毬,小而黃者曰山查。蓮子 《爾雅》曰「荷,芙蕖。」 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菱 《爾雅》名蕨攗 。梅 黃似杏,味酸。芡 俗呼雞頭 煙纍 ,一名野葡萄。鳧茨 即地梨 。胡桃 俗名核桃。香圓 四種,東鄉多植。
榛子 ,羊,棗 ,桑椹 ,葡萄。
《錦荔枝 》《奈 松子 》《海棠果》。
柑 橘 、金棗 《無花果》。
藥屬
黃精 ,歷南山谷皆有之。
天麻 ,產天麻峰 。黃芩 ,出長城嶺。
葛根 、葛花、葛粉 、芍藥 赤白二種。
金銀藤 ,即金銀花 ,四葉人參 。出天麻峰。薄荷 南種者良 。蘇子 ,紫蘇、蘇葉。
牽牛 黑白二種 。沙參 ,馬頭山出。
《王瓜 》即《赤葩子 。旋花 》即《馥子苗》。
地錦草 。雀兒臥草 。蒲公英 即婆婆丁。急性子 即鳳仙子 。竹葉 皮。竹茹津竹瀝。
枸杞 、荊芥 、連翹 、防風。
仙茅 、白蘞 、桔梗 、大戟
茵陳 、苦參 、黃芪 、山查、木瓜 、遠志 、柴胡 、秦艽。
地黃 、半夏 、蛇皮 、《蟬蛻》。
菊花 、蘄艾 、鉤吻 、瞿麥。
蒼術 、地榆 、石膏 、杏仁。
地茄 、鬼臼 、杏參 、《甘草》。
百合 、豬苓 、澤瀉 、《龍骨》。
知母 ,藜盧 ,漏蘆 ,《栝樓》。
蒼耳 、萹蓄 。柏仁 、紫草。
草烏 射于 。芫花 葎草。
小薊 、大薊 、枳殼 薟黃連、 當歸、 狠毒 鎡石。
商陸 、景天 、丹參 、蝦參。
鳧茨 槁本 ,芎藭 葶藶。
米殼 、蒲黃 、絡石 、皁莢。
「卷柏 青芝 」 ,《百部 莪術》。
茴香 、花椒 、葳蕤 、牛黃
白芥 、青黛 、細辛 、麻黃。
三稜 何首烏 。天南星 。羊蹄根。
酸棗仁 、接骨丹 、車前子 、蛇床子。
破故紙 、桑螵蛸 。香附子 、桑寄生。
桑白皮 、地膚子 、劉寄奴 、《赤石脂》。
「馬兜鈐 。」 「草麻子 。」 白蒺藜 。山茨菰。
石菖蒲 、麥門冬 、威靈仙 、龍膽草。
元胡索 、益母草 、夏枯草 、天花粉。
「郁李仁 。」 《旱蓮花 》。《旋覆花 》。《莨菪子》。
《覆盆子 》,「露蜂房 。」 《九頂艾 》,「土蜂房。」
《屋遊草 》。《五加皮 》。《徐長卿 》。《穀精草》。
《無名異 》石:鍾乳 、雲母石 、地骨皮。
「禹餘糧 。翻白草 。」 「兔絲子 。酸漿草。」
千歲虆 。石龍芮 、薏苡仁 、《金剛骨》。
老鴉蒜 、側柏葉 、鼠粘子 、天門冬。
紫花地丁 王不留行
禽屬
烏 張華《禽經》曰:「慈烏反哺,白脰烏不祥,巨喙烏善驚,哀烏吟夜。」
鵁鶄 一名青莊。《禽經》曰:「雀以聲交而孕鵲以音感而孕白鷁相視而孕鵁,鶄睛交而孕鴛鴦 。」 《禽經》曰:「雞鸒惡其類,鴛鴦愛其類。」 鶻 ,捉兔者曰「兔鶻」 ,夜鳴者曰「恨鶻。」
鷂 :《禽經》曰:「骨曰鶻,瞭曰鷂。」曰鸇奪曰鵽鵜, 一名陶河。《禽經》曰:「鵜志在水,鴷志在木。」鷦, 桃雀也,即巧女。《禽經》曰:「鳩拙而安,鷦巧而危。」
鵑 自鳴,悔煞我人。亦名為杜鵑鳥。
蘆雀 嘗棲蘆葦中,自鳴罩罩七,因以呼之。布穀 ,一名鳲鳩,一名戴勝,一名鴶鵴。
燕 一名鳦,以社日來去。
鷗 數百為群,隨波上下。
沙燕 :似燕而小。多巢土穴。
鶴 雉 ,《鴿 鳩》,
《鴨 家鶩 》鶩 ,水鴨。
禿雀 《練雀》。〈紅、白二種。〉《靛雀》:
《紅冠 鶚 》河野雀。〈其色翠,〉
《扈 鶯 》《雀 、鸛》
鶖 ,鵝 ,雞 鳧。
《鷹 鵰 》。 《鴷》。〈斲木鳥〉鵲, 鷺,鶿, 翡翠, 《鵪鶉》
白鷖 ,鸂𪄠 ,鴟鴞 ,麻雀,黃雀 ,硃頂 百領 鶺鴒。
《鶿䳓 》,《水鴉 》,山鴉 黎頭。喇 阿卵, 石雞, 火燕,臘嘴, 鶻嘴, 黃斕 鸚鵡。
畫眉 天鵝 ,地鴇 ,鴝鵒。
《油葫蘆 》。山和尚 。《攛草雞》。
《長尾郎 》《麻姑》《油 貼樹皮》。
《黑尾杓 》。《紅嘴鴉》。
獸屬
馬 :驢 ,騾 ,牛 、羊。
地:羊 ,鹿 ,麃 ,獾 狐。
《犬 豕 》,兔 狼 蝟。
貓 :野狸 鼠 鼬 青腰
狢,鱗介屬。
鱧 鰷 青鱔 。《鮆 刀》魚。
蟹 :鯉 ,鯽 ,鯰 ,魴。
鱉 鱠 鯽 蝦蚌, 蛭 蛙 蟶 螺螄。
《蝦蟆 蜥蜴 》。「馬刀 《牡礪》。」
蟲屬
蟬 ,螢 蠅 ,寒蛾 ,《錦雞》。
蠶 蜂 蟋蟀 《蟻 伊威》。
「蚯蚓 」 蜣螂 蛾 ,螳螂 ,螭虎。
蠨蛸 蝴蝶 ,蜻蜓 蚊 蛇。
蜾蠃 蝸 ,蝎 ,蚋 ,蜘蛛。
《燈蛾 》《蝙蝠 》,《蚰蜒 》,《螻蟈 蠹魚》。
「螟蛉 《紅娘子 》」 ,《百腳 江狗》。
豆娘 山水牛 斑蟊 《牛礞》。
蠅,虎 ,蠐螬 ,蠛蠓 ,槐蟲。
雜產
山繭 ,野蠶所成,歷之南山皆有。生椿樹曰「椿繭」 ,生槲樹曰「槲繭」 ,生山中曰「山繭。」
甘子:土 出塔山及苦洪峪,土人用以和餳白蠟 ,白蠟樹及苦梨樹所生。
《文石 》臥狼山上一穴,產五色文石。
《五音石 》即花板石,可點笙簧。
磨鍼石 出交戰頂
「上水石 」 ,出湧泉庵及袁洪峪。
《羊肝石 》,可磨鏡。
蜜 凝結者為「黃蠟。」
蒙茶 味甘
石花茶 、石灰 、炭 椒。
餘州縣物產俱與歷城縣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