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7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七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七十三卷目錄

 登州府部彙考一

  登州府建置沿革考

  登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登州府星野考

  登州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二百七十三卷

登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登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登州府

《禹貢》青州之域。古嵎彝地。夏有斟鄩氏國於此。春秋時為牟、萊二國地,後併於齊。秦為齊郡極東境。漢屬東萊郡、膠東國隸青州,其餘地又為瑯琊、東海二郡,隸徐州。東漢改膠東入北海國,餘悉如西京。晉分為東萊國,長廣、泰山二郡隸青州。劉宋併為東萊、長廣二郡。元魏分青州置光州,始析東萊,又牟平、黃。觀陽四縣地,置東牟郡,與長廣郡屬光州。北齊廢東牟入長廣郡。隋廢牟州,置東萊郡,隸青州。唐武德四年,又置牟州及登州,俱屬河南道。貞觀元年,二州仍廢。如意元年,割萊州之牟平黃文登,復置登州,治牟平。神龍三年,徙治黃縣之蓬萊鎮,遂置蓬萊縣。天寶初,更為東牟郡。乾元初,復改登州。宋因之,屬京東東路。金析牟平、文登置寧海州,以登州所屬「兩水」、陽畽二鎮置福山、棲霞二縣,俱屬山東東路。元初,益都路,後改分般陽路,為山東東西道,直隸中書省。至正間,毛貴據登州,察罕帖木兒克之,仍歸於元。明仍為登州。洪武元年,省蓬萊縣入州,統隸萊州府。六年,改隸山東行省,惟留膠水屬萊州府。九年,陞為《登州府》,仍置蓬萊縣,割萊之招遠、萊陽及寧海州文登縣來屬。凡領州一,縣七。隸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屬山東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七。

蓬萊縣:附郭。

秦齊郡地。漢黃縣地,屬東萊郡。武帝築城望海中蓬萊山。晉屬東萊國。南北朝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屬東牟郡。隋屬東萊郡。唐貞觀八年,始置蓬萊鎮。神龍三年,陞為蓬萊縣,為登州東牟郡治在鎮南二里。宋、金、元皆為登州倚郭,明因之。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六十六里。

黃縣

周萊子國,漢置黃縣,屬東萊郡。東漢為郡治,省徐鄉縣入。晉改郡為國,治于掖,黃仍為縣屬。南北朝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孝昌四年,割屬東牟郡。後齊廢東牟入長廣郡,乃併。縣入黃屬焉。隋開皇初,郡廢,屬牟州。大業二年,州廢,屬東萊郡。唐神龍三年,遷治蓬萊鎮,改曰蓬萊,為登州治。先天元年,析蓬萊之黃冠村別置黃縣,即今治也。宋、金、元皆屬登州,明因之。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五十里。

福山縣

漢腄縣地,屬東萊郡。東漢廢入牟平。晉因之,改郡為國。南北朝、劉宋因之,復改國為郡。元魏改屬東牟郡。隋又改屬東萊郡。唐為雨水鎮地,屬登州東牟郡。宋因之。金阜昌中,偽齊劉豫始置福山縣,屬登州。元明因之。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二十九里。

棲霞縣

漢腄縣地,屬東萊郡。東漢廢入黃縣。晉因之,改郡為國。南北朝、劉宋因之,復改國為郡。元魏改屬東牟郡。隋又改屬東萊郡。唐為蓬萊之陽畽鎮,屬登州東牟郡。宋因之。金阜昌中,劉豫始置棲霞縣。元因之。明屬登州府。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四十六里。

招遠縣

漢曲城縣,地屬東萊郡。東漢因之。晉改郡為國,地仍為屬。南北朝劉宋復改為郡,地亦屬之。元魏以其地分置東曲城。後齊廢入掖縣。隋因之。唐為掖縣之羅峰鎮。宋因之。金劉豫始置招遠縣,屬萊州。元因之。明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四十八里。

萊陽縣

漢為昌陽縣,以在昌水之陽,屬東萊郡。東漢因之。晉初廢入長廣縣。元康八年,于故城西七十里復置昌陽縣,屬長廣郡。南北朝、宋、元魏皆因之。後齊天保七年,廢長廣郡,以昌陽復屬東萊郡,省盧鄉、挺二縣入。隋開皇初,屬萊州,十六年,復置盧鄉縣。大業初,復屬東萊郡。唐武德初屬。

萊州,貞觀元年,以盧鄉縣省入。五代唐諱「昌」 字,始改名萊陽。宋、金、元皆因之,屬萊州。明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一百四十一里。

寧海州

周,春秋牟子國地。漢為牟平縣,以在牟山之平地,屬東萊郡。東漢因之。晉省東牟入牟平,後廢,尋復置。南北朝劉宋因之。元魏牟平屬牟郡。後齊移牟平治于黃縣東北七十五里,屬長廣郡。隋開皇初,廢長廣郡為牟州,仍以牟平為屬縣。大業二年,州廢,改屬東萊郡。唐武德四年,于黃縣中郎城置牟州,領牟平、黃縣。貞觀元年,州縣俱廢入文登。麟德元年,析文登復置牟平縣。如意元年,又于縣置登州。神龍中,徙州治于蓬萊縣,而以牟平縣屬之。宋仍屬金。阜昌中,劉豫于牟平縣置寧海軍。後金廢,豫始改軍為州,領縣二:牟平、文登。元因之,屬益都府。明洪武初,省牟平入寧海州,屬萊州府。九年,改為登州府,領縣一。《文登》。

皇清屬登州府編戶八十里。

文登縣

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山立石頌德,號文登山。漢為不夜縣,屬東萊郡。其縣本古不夜城。《齊地記》云:「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 ,故萊子立此,以不夜為名。東漢省入牟平縣。南北朝後齊天保七年,分牟平置文登縣,屬長廣郡,取文登山為名。後周因之。隋屬東萊郡。唐武德四年,於此置登州,以東萊郡之觀陽隸之。六年,析置清陽、廓定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二縣入文登。如意元年,復以萊州之牟平、黃并文登置登州,而文登屬焉。宋屬登州。金屬寧海州。元、明因之。

皇清屬登州府寧海州編戶六十九里。

登州府部疆域考       府志 编辑

登州府疆域圖

登州府疆域圖

本府。蓬萊縣附郭。

東至海五百里

西至萊州府掖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萊州府即墨縣界四百里。

《北至海》一里,由海道至遼東旅順口,約一千里,至蓋州套,約三千里。

東西廣六百五十里,南北袤四百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蓬萊縣:附郭。

東至福山縣界,九十里。

西至黃縣界,三十七里。

南至棲霞縣界七十里

北至海一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七里,南北袤七十里。

黃縣

東至柞楊鋪蓬萊縣界,二十里。

西至黃山館界河,招遠縣界,六十里。

南至黑山招遠縣界,四十里。

北至桑島一帶海口,通旅順、遼東界,二十五里。東南至石良集,棲霞縣界,二十里。

東北:至黃河寨海岸,蓬萊縣界二十里。

西南至界溝,招遠縣三十里。

西北:至《母屺島》海岸二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五十里。自縣治東北至本府六十里。

福山縣

東至寧海州界二十五里,抵州城七十里。西至蓬萊縣界五十里,至府城一百四十里。南至萊陽縣界六十里,抵縣城一百八十里。北至海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縣治西至本府一百四十里,至

京師二千里

棲霞縣

東至寧海州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招遠縣界五十里

南至萊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蓬萊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萊陽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福山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萊陽縣界五十里。

西北至黃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府一百五十里。

招遠縣

東至棲霞縣界四十里

西至萊州府掖縣界六十里。

南至萊陽縣界,六十里。

北至黃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大嵩等衛五十里。

東北至本府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萊州府,平度州十里。

西北至海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里。自縣治東北至本府一百四十里,西至省城八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千里

萊陽縣

東至寧海州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萊州府平度州界九十里。

南至萊州府即墨縣界一百里。

北至棲霞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大嵩衛城,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

西南自萊,至膠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萊州府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縣治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省城八百三十里,西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寧海州

東至文登縣界,五十里。

西至福山縣界,五十里。

南至海一百五十里

北至海十里

東南至靖海衛,為寧津所,二百四十里。

東里:至威海衛,為百尺崖所一百二十里,至萊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海,為「奇山所」 ,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州治西至本府二百二十里,至省城一千一百五十里,至

京師二千里

文登縣

東至成山衛,一百二十里。

西至寧海州界六十里

南至靖海衛城一百里

北至威海衛城九十里

西北至本府三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自

縣治,至本州一百二十里,至省城一千二百五十里,至

京師二千二百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蓬萊縣附郭。

《史記·夏本紀》:「海濱廣斥,厥田斥鹵。」

《元中記》:「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惡焦焉。」

《元志》:「憑負山海,利擅魚鹽。西有石門之固,東有朱高之險。高山距其前,大海繞其後。」

《通考》:「三面距海,為京東扞屏。」

「南走徐、揚」 ,東達遼左,水陸交會,此亦要衝國也。有丹崖眾山之秀,有沙門列島之雄,仙閣勝概,海市奇觀。

群山盤據乎西南,渤海周環于東北。

黃縣

層巒遠抱乎萊峰,疊嶂並峙于「鳳麓。」 「桑島」 橫乎其北,《洚水》出乎其南。

《元志》:「高山距其前,大海繞其後。」

福山縣

《通志》之罘阻海,有纍石之奇峆。㠠「出泉」,接棲霞之勝。

棲霞縣

「翠屏」 峙其南,艾岫雄其北。左據靈峰,右倚方嶂。崇山峻嶺,險固可依。

招遠縣

《太平寰宇記》:「土疏水闊,山高海深。」

《元志》:「負海瀉鹵,其地瘠薄,蠶穀少,人民寡。」 《郡志》雲:「屯綿亙乎百里,滄海遠控乎三山,路多險阻,田半岡渠。」

萊陽縣

八峰峙其南,列島枕于北。倉山。鐵冶林寺、金場《寧海州》

崑崙秀拔于群峰,溟渤紆迴乎三面。龍池呈異,霞洞分奇。

環山似屏,負海為塹。崑崙俯視乎群峰,滄溟縈洄乎三面。

東距成山之險,西鄰之罘之封。南條分水,納萬壑之溪聲;北望龍門,浮數尖之螺影。

奇觀則巒煙吐秀,蜃氣成樓,設備則石堡傳烽,金城鞏固。

文登縣

地占青陽,邑當海甸。東有「文山」 之勝,西有「鐵官之饒。」

成山峙其東,「崑崙控其西。南聳槎山,北憑渤海。山盤海繞,雄峙《東齊》。」

崑槎聳秀乎層霄,溟渤紆濚于三面。三衛鼎峙,疊嶂環羅。運艘直達乎三津,高泊旁通乎淮泗。

登州府星野考   府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漢書》:「齊地,虛、危之分野也。東有菑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皆齊分也。」

《春秋運斗樞》:「虛危之精,流為青州,分為齊國,立為萊山。」

《晉書》,東萊入危九度。

《新唐書》:須女、虛、危、元枵也。初,須女五度,餘二千三百七十四,抄四少,中虛九度。終,危十二度。其分野「自濟北東踰濟水,涉平陰,至于山茌,循岱岳眾山之陰,東南及高密,又東盡萊、彝之地。得漢北海、千乘、淄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濱于碣石。」 《古齊紀》:「祝淳于萊、譚、寒及斟尋、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 ,其「地得娵訾之下流,自濟東達于河外,故其象著於天津,絕雲漢之陽。凡司人之星與群臣之祿,皆主虛、危。」 《宋兩朝天文志》:「虛二星距南星,去極一百度半。危三星距南星,去極九十六度。」

《元史》登州,北極出地三十八度。

論曰:《周官》保章分星之說,昔之儒者罕能明之,惟唐一行《雲漢山河》之論,頗為近理。登距古齊國六百里而遙,以山川脈絡言之,屬危為近。而或以為入胃者,蓋泥于晉《天文志》,而不知其書之多謬。容齋洪氏所謂蔽於天而不知地者也。若夫唐帝之命官宅嵎夷,而寅賓出日,乃自古。

考證

記之矣

登州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蓬萊縣附郭。

丹崖山 在府城北三里。東西二面石壁巉巖,上有蓬萊閣及半仙、獅子等十三洞,秀麗奇絕,為一郡偉觀。

田橫山 在府城北三里海上。漢韓信破齊,田橫與其徒五百人棲此。萊州府即墨縣亦有「田橫島」 ,蓋奔竄非一處也。萬曆癸巳,因倭警,調戍兵戍登,立有城垣廨宇,今廢。

密神山 在府城南,盤薄十數里。山之東麓有貴溪,即密水,一名「密水山。」

魁山 在密神山東北,側起一峰,故名。

荊山 在府城西半里。山多產荊,與丹崖、田橫二山相連環抱,色常紫,一名「紫荊山。」

芝山 在府城東南十五里。上有芝山王廟。又黃縣東十里,萊陽縣西北八十里,皆有芝山。羽山 ,在府城東南三十里。《書》:「殛鯀于羽山。」 孔安國注云:「山在東齊海中,即此。」 《蔡傳》以為徐州羽山。《齊乘》云:「羽山之罘水所出,東北流合石門水入海。」 《寰宇記》亦謂此為殛鯀之山,非也。東海既有羽山、鯀廟矣,此偶因名耳。

九目山 在府城東南七十里,山連黃縣界。晏謨《齊記》云:「山有九竅,故名。」

西山 在府城西五里,西王茌之東山也。赤山 在西山西二里。

登高山 在西山迤南二里。

石門山 在府城西十里。山口甃石為驛路,故名。又文登縣東南五十里,寧海州東南五十里,俱有石門山。

黑石山 在石門山之西。

馬鞍山 在府城南十五里,一名「馬兒山。」 文登縣南十里,亦有馬鞍山。

朱高山 在府城東八十里。其山臨海,產滑石。洪武二十七年,移沙門島巡檢司于此。

平山 在府城南二十里。周圍八里,若平地然。影口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山之巔有故營壘。

崓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其山上下俱平,約有四十餘頃。上有居址尚存,不知其始。

巨山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

龍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上有龍池、龍岡及龍王廟。舊有鐵場,今廢。

虎山 :在府城南十五里。

白辰山 在府城南九十里。西連三山,迤北三里有龍門三孔,隔山見海。

三山 :在府城東九十里。三峰聯絡,屹然高聳。又云「筆架山。」

丘山 :在府城南七十里。

漏天巖 在府城東三十里海涯。有巖石覆下,石孔如篩,冬夏水滴如漏,故名。

珠璣巖 在丹崖山下。石壁千尋,水中有小石,狀如珠璣,或如彈丸。歲久為海浪所磨盪,光瑩可愛,俗呼為「彈子渦。」 蘇軾嘗取數百枚養菖蒲。臙脂岡 在府城西南隅石牛壕上,土石皆紫赤,舊有桃李花開如臙脂,故名。

臥龍岡 在府城南二里。西麓有清泉湧出,名「臥龍泉。」

望海嶺 在府城西南十五里。山路崎嶇,至此嶺始見海,故名。

獅子洞 在蓬萊閣石巖下,有石伏洞門,狀如獅子,故名。又名「仙人洞。」

沙門島 在府城西北六十里海中。凡海舟渡遼者,必泊此以避風。上有龍女廟,歷代皆有封額。《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三年,索內外軍不律者,配沙門島。乾德元年,外國遣使獻名馬,蠲登州沙門島民稅,令專治船渡馬。」 元人通海運,于沙門島設監置戍,其時與城北為二社。明洪武初,移二社之民附近郭,而空其島。後為遼人據而居焉。《齊乘》云:「沙門島在豋州北海中九十里,上置巡檢司,海艘南來,轉帆入渤海者,皆望此島以為表識。島山多產美石,今人稱為廟島。」 長山島 ,在府城北三十里,東西長三十餘里。

若馬鬣然。山多產鹿,中有屯田,明時為軍佃。又有岨島、虎島、半洋島,皆近蓬萊界。

莫邪島 :在府城東北海中。

小竹島 :在《長山島》中。

大竹島 :在小竹島東。中產竹,故名。

牽牛島 :在大竹島西北。

黑山島 :在沙門島西,又連小岨島。近俱招民開種。

鼉磯島 ,在沙《門島》北七十里,其石可作硯。《羊駝》島 ,在《鼉磯島》北七十里;海運所經處。欽島 在《羊駝島》西,與鼉磯島相對。

高山島 在沙門島百里許。

漠島 在府城東北海中五百里許,與遼東連界,海運所經故道。

海 在府城北門外。登州三面距海,惟西南地接萊州府,海中浮島,不可殫述。每夏春之交,海氣幻怪為城郭人物舟楫旌旗,飆回倏忽,變眩人耳目,謂之「海市。」 宋蘇軾知豋州,五日當去,值歲晚,以不見海市為恨,禱于海神,明日乃見。《齊乘》云。海市之名,始見江鄰幾《雜志》。東坡詩序。或謂類南海蜃樓,蛟蜃噓氣所成,殆不然。欽嘗至登州海上訪之,蓋海市嘗以春夏晴和之時,杲日初昇,東風微作,雲腳齊敷于海島之上,海市必現,現則山林城闕、樓觀旌幢,氈車駝馬、衣冠人物,凡世間所有,眾類萬殊,或小或大,或蹔或久,或變見終日,或際海皆滿,其為靈怪赫奕,豈蜃樓可擬哉?蓋滄溟與元氣呼吸,神龍變化,浩不可測。如佛經所謂「龍王能興種種雷電雲雨,居于本宮,不動不搖。」 山海幽深,容有此理。然則《史》《漢》所稱三神山、蓬萊山、方丈、瀛州,望之如雲,未能至者,殆此類耳。

抹直海口 在府城東北五里。相傳唐將張亮伐高麗南還,停舟于此,遂豋岸而西。元為客商興販、漁樵採捕出入之所。今戍者嚴,舟楫不通。新開海口 ,在府城北備倭城內。宋慶曆二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魚巡檢水兵三百,戍沙門島,備禦契丹。每仲夏,仍居鼉磯島,以防不虞,秋冬還南岸。古老相傳,「新開口即舊屯」 刀魚戰捍之所。明洪武九年,知府周斌奏設豋州衛,置海船運遼東軍需。指揮使謝規以河口淺隘,奏議挑濬,繞以土城。北砌水門,以抵海濤;南設關禁,以譏往來。

石落海口 :在府城北丹崖山下。

西王莊海口 在府城西七里。又西二十餘里欒家海口 ,在城西二十餘里。

孫家海口 :在城西十里。

灣子海口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

西山海口 在田橫寨西。

劉家汪海口 :在府城東四十五里。

平暢海口 :在府城東六十五里。

蘆洋海口 :在府城東八十餘里。

黑水 在府城西南十里。發源黑石山,會密水東北流入府城南水門,出西水門北流入海。密水 在府城南十里。發源密神山北,與黑水會流入海。自改建府城,由南濠開鑿,會黑水由上水門入。

密分水 在府城東南一里,有數泉下注,又名樂稼河,由小水門入,歷弘濟、登瀛諸橋,會黑水之罘水 ,在府城南十五里,源出羽山東北海,與石門山泉合入于海。

溫水 在府城南六十里,俗呼為「自滾湯。」 暖水灣 在府城南二里。

冷然泉 在府城北丹崖山之陰,去海數十步。味甘而冽。

花山泉 :在府城南五十里。隆冬不凝,夏月有蓮花,故名。

臥龍泉 在臥龍岡西麓,泉水清溢,冬夏不竭。甘泉 ,在南門內。

石泉 在府城南二里,近吳王園,池即密上泉。「金沙泉 」 在西門外君子洲之南。

七里泉 :在府城南七里。因瀦水為湖,中有亭榭荷芰之勝。

澱泉 在府城東九十里。湧出石間,清洌如澱,俗名澱子河。澗谷生蘭,又名「蘭溪。」

浪井 在府治前近西。唐麟德二年鑿。

甘泉井 在城南門西

文淵井 在府學門西

「化龍井 」 在蓬萊縣學內。

「玉寒井 」 ,在開元寺。味甚甘冽,重于他水。「通元井 」 ,在佑德觀前。

銅井 在府城東三十里海中,潮落即見海水。

《鹹滷井》水獨甘。井口,色青若銅,因名。

君子洲 在府城西門北濠。嘉靖己酉,郡守周嶅始浚泉植蓮,聚土隆之為洲,結茅為亭,題曰「君子洲。」

鹹泉池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其泉鹹,民取之為鹽。疑即今鹽場。

漱玉池 在府治後

黃縣

萊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史記封禪書》:「齊八神,六曰月主,祀之」 萊山山有月主真君祠,一名萊陰山。《漢書地理志》黃有萊山松林萊君祠。按:《明一統志》,「萊陰山多仙聖所居。」

黃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

羊角山 在黃山西

浲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泉水漫流,名絳山,《廣輿記》載「絳闕仙都」 ,即此。

蔚陽山 ,在縣東二十里,連蓬萊縣界。

石門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兩山對峙如門。盧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層巒疊嶂,為邑勝境。《齊乘》云:「山下有真君宮。」 《金縣尹陳公碑》云:「盧童子,晉時人,九歲居此山,食茯苓升仙。唐封沖禧真君。」

龍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形如龍頭,龍山名此。鳳嘴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形如鳳喙。

蹲犬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大沽河發源于此。《齊乘》云:「上有石如狗蹲。」 《三齊記》曰:「劉寵出西都,經此山,山犬吠之,寵曰:『山神謂我神也。俗名狗兒山』。」

義門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有王氏居此,三世同居。

白鶴頂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昔有靈童騎白鶴飛騰于此。

土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山環如城,有仙巖石在寺之東,其巖深闊丈餘,可蔽風雨。

里山 在縣南四十里,與招遠分界。又名「黑山。」 乾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馬嶺 在縣東南十五里,俗名「馬嶺溝。」

貴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俗名「黃縣嶺。」 下有靈源觀,遺址尚存。

母屺島 ,在縣西北二十里抵海岸。又沙路二十里至島。四面皆海水,中間一線可通。有淤田茅屋,相傳為勳臣牧馬場。

桑島 :在縣北二十五里抵海岸,又水路四十里至島。其中多山桑、石田可耕。

大沽河 發源蹲犬山,南經招遠、萊陽二縣,又東南入平度州,與小沽河合,並由即墨入海,通名沽河。《左傳》所謂「沽、尤以西」 ,注云:「沽即大沽河,尤即小沽河。」

莊頭河 發源平山之麓,至苗家莊入黃水。「界河 」 在縣西六十里,與招遠分界。發源黃山北分水嶺,由黃山館西入海。

界首河 在縣西四十五里。發源黃山,由馬停鎮入海。

南欒河 在縣西二十里。發源林家口,合穎門河入海。

穎門河 發源于招遠之羅山,經流縣西十里,合南欒河入海。舊《志》一名永文河。

呂家畽河 :發源蹲犬山,由白沙入海。

洚水 在縣東南二十里。源發洚山,漫散北流,合黃水入海。

黃水 源發東蠶山,經東黃城,西北流入海。寒泉 ,在縣東南三里。

聖水泉 在縣東南三里。有廣禪侯祠。祠前有石竇,泉流湧出,甘潔異常,雖大旱,水溢騰沸,居民獲灌溉之利。

黑虎泉 在萊山縣,出古洞前,潛流寺門西偏,味甘洌。

《鈴鐺汪 》在縣西四十里汙下,聚水,形若鈴鐺,故名。

盧童井 在盧山延真宮。圍圓雖狹,而深不可測,其水甘寒。盧童子修養此山,嘗汲焉,故名《福山縣》。

福山 ,在縣北五里。本在登州兩水鎮,金時劉豫以此地有「福」 ,取以名縣。

祝聖山 在縣東南二里,又名支山。南有昇仙峰、芝陽洞,俗傳馬丹陽昇仙之地,圖刻尚存,《峇》㠠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連棲霞縣界。上有峇㠠寺「聖水泉」山勢嵯峨,草木暢茂。「磁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東南有洞,深三丈許,下有三泉,澄徹可鑑。

積金山 ,在縣西一里,上有通仙宮。

之罘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連文登縣界,三面距海。《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登之罘立石。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紀功。三十七年,登之罘射殺一巨魚。」 《封禪書》:「八神五曰陽主,祠之罘山,有陽主廟。」 漢武帝太始三年,幸瑯琊,觀日成山,登之罘稱萬歲。《司馬相如傳》:《子虛賦》:「觀乎成山,射乎之罘。」 其東南海中有壘石。相傳武帝造橋,兩石銘猶存。《齊乘》云:「山高九里,周五十里,長三十餘里。」

側立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之主峰,西向側立,特出群山之外,故名。

青龍山 在縣南二里。其東青洋旋繞,故名。獅子山 ,在縣南四十里。狀如獅子。

馬山 在縣南二十里

高。㠠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山南有高。㠠寺碁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俗傳有仙奕于此,山南有洪福寺。

塗山 ,在縣東南七里。有龍王廟。

次興岡 在縣西北十里。

西牟岡 在縣東南十里。

白石阜 在縣西北五十里。

黑石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

《遷喬谷 》在之罘迤西。

海洋島 :在縣北海中。

韓家島 ,在縣東北五里。

潘家島 在縣東北五里。

胡家島 在縣北五里

宮家島 ,在縣東北一十里。

海洋山後海口 在縣東北三十里。

八角海口 在縣西北四十里。《宋史高麗傳》:「淳化四年,遣陳靖等使高麗,自東牟趨八角海口。」 城後海口 ,在縣北十五里,登寧場煮鹽于此。之罘海口 ,在縣北四十里。

盧洋海口 :在縣北五十里。

清洋河 在縣東十步許。發源于棲霞翠屏山,東由義井南繞水都,復轉而北入海。

大姑河 在縣東二里。發源于萊陽三蠃山之東麓,北流入海。

義井河 在縣西南三十里。即清洋上流。名「義井」 者,以經流義井村也。

櫻桃澗 在磁山洞之東,其中多產櫻桃。「楚堂灣 」 在縣東南十五里。

聖水泉 :在縣有二:一在側立山東,一在峇。㠠山頂歲旱,禱雨輒應。

奇泉 在縣西三里。石孔湧出,冬溫夏涼。官渠 在縣西南,自馬神廟北抵清洋河一十五里,流入于海。成化中開,弘治中建。保城橋上《棲霞縣》。

翠屏山 在縣南半里。其山蒼翠壁如屏,故名。岠嵎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宋史》:慶曆六年,登州地震,岠嵎山摧。《金史·僕散安貞傳》:「楊安兒與汲政等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 即此山也。亦名金山。《齊乘》云:「以產金得名」 ,即《地記》萊陽縣之黃銀坑也。隋開皇十八年,牟州刺史牟公義于此坑冶鑄得黃金,獻之山寺有隋碑,淘「金者所祖。然隋唐以來,皆守土官采以充貢,為數不多,未見其害。」 今則編戶置官,歲定金額,有增無減,三時沙汰,淘得分毫,名曰「淘金」 ,實則買金鑄納,戶漸逃亡,官復侵剝。大約金戶一家之賦,當他戶三倍之多,而戶不勝其苦矣。又指以金苗鑿地,人家居宅墳壟,皆所不免,而民不勝擾矣。其害視鹺竈有加。土俗訛傳,隋開皇中,岠嵎山出黃金九屋,俗儒便紀之于石,為可笑也。

艾山 ,在縣西三十里。山前有溫泉可浴。山產艾,野老云:「每午日平明,山上之艾即皆無心,相傳為神仙采去云。」

北曲山 在縣西十里,產鐵。按《通志》:山多水泉。百澗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山多水泉,田產鐵。蠶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形如蠶簇,連黃縣界。大方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其上方而平。小方山 在大方山迤西。

南班山 在縣西十五里,班文錯雜可觀。北班山 在南班山之北。

靈山 在縣東七里許。峰巒峻拔,土人立廟禱雨有應。

唐山 在縣東南十里許。俗傳唐太宗征遼登此。按:太宗征遼,道出平州,未嘗至登。《通志》不核而仍其誤,今正之。

院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其山盤據數十里,北有壽昌院,東有天宮院,西有子推院,皆在山麓,故名。

交毛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傳昔有鳳凰棲百鳥,羽毛交集,故名。

棋山 在棲霞縣東三十里。

寨山 在棋山迤東,上有軍寨遺址。

公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之陽有雲庵,相傳丘真人修道之所。

松山 ,在縣北三十里。

龍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鳳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鉅齒山 ,在縣東七十里。

虎班洞 在縣東五十里。洞門之上,巖峻如墜,青黃錯雜如虎文。其中深邃莫測,居人嘗舉火試之,煙輒出山後石竅中。

洪花洞 ,在縣東北四十里。岩石纍纍,中有石門。稍折而下,空洞如屋,高闊高一丈五尺,可坐十數人。又折而東,循梯磴而下,有積水深數尺,澄澈可鑒。土人云:「飲之可以療疾。」

白洋河 發源靈山之麓,遶翠屏山西去,會西南永北趨,抵福山入海。

大河 在縣南半里。發源翠屏山,遶城北流,東至福山縣西,為清洋河入海。

文水 ,在縣北三里。以東西、南北四水交流,故名。

濱水 在縣北十里濱都宮前,抵福山入海。「盛水 」 在大方山南,自山側嵌竇中湧溢入隱竅,迤邐旋出石龍口,漫流甎甃方池注之。溫水 在縣西三十里,發源艾山。

仙源泉 在縣北十五里。元丘處機修道觀,募南方大木輒投水中,悉從此源浮出。

平泉 在縣北四十五里。平地突出不竭,民資灌溉。

招遠縣

雲屯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連棲霞諸山,綿亙百餘里,上有六翁澗、祥光觀。

會仙山 在雲屯山迤東。

張畫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高林茂如畫。鳳椽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本名「牛心山。」 元陳節齋過此,易今名。

虛空山 :在鳳喙山東。其山中空玲瓏,多洞穴,未易更僕。每寇作,土人多于此避兵。

羅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齊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元時嘗置買金場于此。

靈應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峰巒聳拔,山半出泉清冽。

靈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每旱,禱雨皆應。望兒山 ,在縣西六十里。世傳有子從戍父登此山望之,後卒,葬山麓。

湯泉阜 ,在縣北五里。《齊乘》云:「泉出阜南,極熱,東流合冷泉入池,方可浴。」

班仙洞 在縣東北三十里羅山之麓。相傳羽士班會真修煉于此。

東艮海口 在縣北九十里。今設巡檢司。萬盛河 在縣西北五十里。發源確山,經石灰灣入海。

五澗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

東河 在縣東一里

聖女灣 在縣東南三十里。俗傳有農夫飲牛,見水中一女子梳頭,倏忽不見。

寒、溫二泉 在縣城東。二泉並發,一寒一溫。土人甃石為池,引泉注焉,以便澡浴。構堂于上,名曰《德星》。

萊陽縣

五龍山 ,在縣南二十里。《齊乘》云:「山下有四水自西北,昌水自東北,皆南流至山前,五水相合,名曰五龍,南入于海,山因名焉。」 《寰宇記》作「韭山。」

《爾雅》
霍山韭山者是也中產怪石山麓有古塚
编辑

俗呼將軍墓

韭山 ,在縣南三十里。

望石山 在縣東二十里。山峰聳拔,四望孤高。倉山 ,在縣東五十里。舊產鐵,相傳曾貯穀于此,故名。

福阜山 在縣東七十里。宋元時買金場于此。林寺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多林木,上有古寺,元時嘗置金場。

三架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有三峰,宛如筆架,又名「三駕。」

七子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有八峰,大峰居中,七峰旁列,若其子然。

小龍山 ,在縣東南百里。下有穴,橫長丈餘,深不可測,有物居其中,狀如蛇,有鱗,狎之不螫呼。

為小龍故名

招虎山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山險多虎。亭子山 ,在縣西北三里許。舊傳有仙人結草亭于上,因名。

芝山 ,在縣西北。相傳漢武帝東遊海上,得芝草于此,故名。

至下山 ,在縣北九十里。西至平度州,北至招遠縣,各九十里。

來鳳山 在縣北八里。金時有鳳棲其上。火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多赤石,故名。

旌旗山 ,在縣北三十里。形勢羅列,狀若旌旗。高麗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齊乘》云:「司馬懿征遼東,置戍于此」 ,以高麗為名。

天井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山巔有泉如井。竹島山 在縣東海陽所一百二十里,產竹木。大沽河 在縣西九十里。發源蹲犬山,流于此。縣河 在縣東三里。源發棲霞縣方山,流入海。五龍河 在萊陽縣南二十五里五龍山前,五河會流百里,南流入于海。高密縣西二十五里,亦有河,名「五龍。」

陶張河 在萊陽縣東十五里。源出棲霞縣唐山,西南入海。

《東良界》河 源發萊陽縣芝山之麓,北流經招遠縣界入海。

平南河 源發萊陽縣,至下山北流九十里,合東良河入海。

水口河 在萊陽縣東南四十里,今名昌水,發源文登縣昌山,俗名昌陽湯。西南流經縣東,入于海。《水經注》云:「昌水出昌陽縣」

三岔河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嵩潛河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

吳姑河 ,在縣西南一百里。

龍灣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水深莫測。旁有龍女廟,禱雨輒應。

洪海池 在縣東南九十里洪海院內。其中多蓮芰。

玉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

貕養澤 ,在縣東。《周禮職方氏》:「幽州之澤藪曰貕養。」 蓋此地周屬幽州故也。

寧海州

牟山 在州北七里山之陽,地勢平廣。舊「牟平」 縣名本此。

侯至山 在州東南二十里。舊傳漢東牟侯興居嘗至此,故名。

大崑崳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齊乘》云:「嵎夷岸海名山也。」 秀拔為群山之冠。《仙經》云:「姑餘山,麻姑于此修道上昇,餘址猶存,因名姑餘。」 後世以聲相類而訛為崑崳。又有小崑崳山,與之相連。宋政和六年,封仙姑虛妙真人。重和元年,賜號顯異觀。上有太白頂。《元史》:丘處機與馬鈺、譚處端、劉處元、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同師重陽王真人于《崑崳山》。

盧山 在州東二十里。《齊乘》云:「與大現山東牟相連」 ,北至海百里,上有望海臺。峴山,有東牟侯祠。

繫馬山 ,在州東四十里。《齊乘》云:「秦始皇于此」 繫馬草生,猶作繫結之狀,俗名繫馬紲。

龍洞山 在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中有龍穴。鳳山 ,在州東南一百三十里。

鷹嘴山 在州南三十里。峰巒特出,高百餘丈。雀山 ,在州西南四十五里。上下皆有溫泉。風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按《北史》稱「牟平有風山」 ,即此。

兩欹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兩峰欹側相倚,《見》

《寰宇記》
编辑

聖水巖 ,在州東南二百二十里。元元貞二年,牟平令獲白鹿于此以獻上有元敕賜「玉虛觀」 額。

煙霞洞 ,在大崑崳山上。齊乘云關西王祖師修煉處。金大定間,有重陽王真人自關西抵崑崳,謂山前大姓于氏曰:「我嘗修煉于此煙霞洞中,盍往登焉?」 于笑曰:「我世居此,未聞有洞。」 乃相與求之,果有洞。洞口大書「煙霞」 二字,人以為神,乃立祠紀石焉。

崆峒島 在州境北海中。又有栲栳浮山。東清、西清及竹島、鹿島、黃島。

筥島海口 在州東北境,舊海運往來經此。五丈河 在州西北十里,源發西南㟙山,合澗谷諸水,東北流入海。

金水河 一名「沁水」 ,源出州南橫堆,會諸溪澗水,北過州城五里,又東北流入海。

黃壘河 在州東南一百里。發源姑餘山,東南流入海。

九龍池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蒼山之陰,本一石坡,自上而下成池者九,或如盆缶,或如甕盎。上建神祠,歲旱禱于此。

「溫泉 」 在㟙山前,又雀山亦有溫泉。《文登縣》

文山 在縣東二里。《寰宇記》:「秦始皇東遊,召集文士登此山,論功頌德。後人遷文昌祠于此。」 今為道會司。

鵂鶹山 ,在縣東二里。常有《鵂鶹》棲其上。盧山 ,在縣東南十餘里。

成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古不夜城側。《史記》:「秦始皇過黃腄,窮成山。」 《封禪書》:「八神七曰日主,祠成山。」 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漢志》作「盛山。」 漢武帝太始三年,禮日于成山。《齊乘》云。今按:召日,與成山相近,固始皇會海神,故後世遂呼成山曰神山。山斗入海,旁多礁島,海艘經此失風,多覆海道,極險處也。相傳山巔舊有李斯篆「獄訟所公」 四字,今亡。

召石山 在成山東。《齊乘》引《三齊略》云: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上下,驅十石山,岌岌相隨而行。石去不駛,神人鞭之見血。今石山石色皆赤。又驗成山東入海道,水中有豎石,往往相觀,似橋柱之狀。又有柱石二,乍出乍沒。伏琛云:「始皇渡海,立此石標之以為記。」 山下有海神廟、望海臺、始皇廟。

斥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取海濱廣斥之義。《爾雅》云:「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 即此。駕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

牢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

馬鞍山 在縣南七十里。中多石洞,可避兵。萬石山 在縣南十里,下有石屋,可容數人。五壘山 在縣南五十里。南北成行,入海宛如營壘。

石門山 在五壘山南,兩石聳立如門。

鐵槎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齊乘》作「鐵查山。」 山有九頂,南瞰大海。

長學山 在縣西三十里。鄭司農隱此開館,教授生徒,故名。今有書院遺址。

紫金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紫峰靈源,故名。鐵官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漢嘗于此置官鑄冶,遺跡尚存。

昌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齊乘》云:「有巨神龍祠,昌水出此山,因氏焉。」

白鹿山 ,在縣北四十里。唐神龍三年,刺史畢元愷于此獲白鹿進之,故名。

愨頭山 ,在縣北五十里,形如愨頭。

牛仙山 在縣北六十里。世傳有牛真人結庵于此。

半山 在縣東北二里

著棋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

燒車嶺 在縣北三十里。《縣志》:「秦始皇東遊,生公子于此,以火自焚其車。」 今考諸史書,事不經見。

東華洞 ,在縣西五十里,東華宮紫金山之陽,有石刻仙人存焉。

紫府洞 ,在縣西五十里。初,丹陽馬真人來自西秦,創《契遇》庵以居。嘗指紫金峰曰:「紫府洞天,誠神聖修真之所也。靈跡復啟,其在百年乎?」 元大德甲辰,李道元始復修整,仍為五祖之真像。稽其歲,適與前言合。

水簾洞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槎山之陽。洞中有石毬數十枚,潮至則磨盪,有聲如鼓,潮退則息。

千佛洞 ,「有縣南一百二十里,洞中有石佛千餘。」

雲光洞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鐵槎山東。世傳玉陽真人修煉處。

文星石 在縣西河上,遇水衝石見,其年有登科者。

姑嫂石 在靖海衛。相傳有姑嫂投海化石,春夏,海市多出其上。

劉公島 在縣北九十里海中。島中多林木,四五月間,舟人入採之。舊有辛、汪二里居民,明初,魏國公徐輝祖徙之近郭。萬曆末年,知府陶朗先復招人開墾納稅。

海牛島 在縣北海中。《齊乘》云:「文登東北海邊有雞鳴島。」 北海中有海牛島,與海驢島相近。海牛、海驢並見物產。

海驢島 見上。又有鏌鋣五里、元真、雞鳴、蘓心。

雙柘諸島皆近縣境

石島海口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北皋海口 :在縣東北九十里。

送駕河 在縣西北五里。源出碁山之麓,經城北右橋入海。

古橋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丫角山,南入于海。

柘埠河 在縣東北六十里。源出導谷口,經溫泉北入海。

城東河 在縣城之東。源出半山,入送駕河。城南河 在縣南半里,西南入海。

昌水 發源昌山。《齊乘》云:南合黑水,北納昌陽湯,通名昌水,西南過萊陽,會五龍水南入于海。昌陽湯極清溫,在文登西七里,名如意湯。《圖記》:文登有溫泉七所,此為最。按《明一統志》:在文登縣西南四十里,周迴四十二步,南入黑水。白蓬頭港 ,在縣南二百三十里。

邢家港 :在縣西南六十里。

斜口港 :在縣東一百里。

大遜港 :在縣東一百里。

牟角港 :在縣南四十五里。

七里湯泉 在縣西七里。二泉並發,一熱一冷,味皆甘潔。邑人砌石渠以便澡浴。元山東副使王貢易名「如意泉。」

溫湯水 ,在縣東北六十里。

呼雷湯 在縣東南三十里。

金鐘灣 在縣南四十里。內有鐘二,一取置東門上,一在水。將雨,則自鳴如牛。

龍灣 在縣北二里水邊。石上有一龍形,故名。長灣 在縣東三十里,長一里許,深不可測。甘泉 在縣西三十里,泉出石穴,色瑩味甘。按《明一統志》,「冬夏旱澇,不加增損。」

靈源泉 在縣西五十里紫金峰後。

五龍池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五龍神廟。九陽池 在縣西五十里紫金峰後。其池有九,曰「玉華、金蓮,龍吟虎嘯,化生嬰奼、王母洞天、彩雲」 ,皆馬丹陽所名,旱澇水不增損。今有契遇庵。飲馬池 ,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成山之麓。世傳秦始皇飲馬于此。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蓬萊縣志》
编辑

天橋海口 水城北面。海船乘潮出入由此。

《黃縣志》
编辑

王榆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相傳「有王姓者,始種榆于此。」

磨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石可作「磨舂。」

渠山 ,在縣東南十里。

平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山勢平坦。

石城山 一名芝陰山,縣南四十里。峰巒岝崿,高矗雲表,惟西北一徑可通。陟山半三里許有石壘,相傳為攔馬牆。復二三里至山口,為南天門,徑僅一線,其上平闊逶迤古松清溪,別有洞天。北崖鑿石為舂者六,昔人避亂遺跡也。淳于朗、淳于難,曾保黃人據守,後范紫霞隱居于此,構松風亭。今遺址猶存。

唐家洞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在牛心石下,巖洞玲瓏,內有流泉,涓涓不絕,稱邑境福地。「迎仙洞 」 :臨盧山西澗,紫霞范公築。

黑虎洞 ,萊山院中黑虎禪師棲養處,傳有二黑虎蹲伏洞口。

將軍澗洋 :在石城西北麓。下有仙臺庵,殿閣巍峙,儼如畫圖。

石鼓澗 在縣西南三十里石泉寺東。山下有沙土成塊如拳,中虛,搖擊之有聲。

龍灣 在縣北五里。碧澄不涸,萍藻穿浮。中產鯽魚,一名「粉腸魚」 ,腸白色,剖魚取置案上,蠕動如蜿蜒。

陽溝 ,在縣東北十五里。長渠蜿蜒,為邑中洩水之所。

《福山縣志》
编辑

迷雞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舊志》名米取山,又名「米俗山」 ,殊無義。據傳聞有樵夫見一金雞飛逐之,迷于此,故名。其山孤峰圓秀,獨冠一邑,自東遠望更佳。

硃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巔皆石崖,峭壁懸洞,可容數百人。

疋山、岮山 在硃山之西,南北橫亙十餘里,清洋河流繞其麓。頂有玉皇祠,麓有龍潭,鄉人常于雨中聞龍吟于其內。二山係邑來龍,俗訛呼疋山為「打岮山。」 疋音雅,岮音陀。

神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頂有大石,層砌如飛。

考證

《來狀》其坦處,有古廟今存。

造書山 在神山之東。上有石洞,門不可啟,相傳有異人造書于此。考之《府志》云:「洞口微露,扣之轟轟有聲。俗傳昔有樵子過此,適值洞門大開,見二人席地對奕,亦不驚訝。再至不復前景矣。」 西峰有龍王廟。

東山 在縣東八里許。舊無正名,亦未入志。按此山其來極遠,不述。自寧海州五臺平洋突起,峰嶺層疊,氣勢雄峻。西行北踞海上,折轉逆大姑河水而南迤帶幹枝獻秀,村落聯布,稱沃土。縣東面特資障衛。今以「東山」 名乏。

榛山 在縣東十里。山產榛,故名。前有庵,庵後大松三株,老幹濃蔭,蓋數百年吻。

海洋山 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北枕海濱,東抵大洋。

沙山 在縣北十餘里瀕海田。三十餘年來,風吹海沙成堆,今則高數十丈,東西展立如屏。清洋、大姑二河,會流于此入海。邑三面皆山,獨北無之。高一丈二尺,闊一丈,知縣段堅所築。千戶王鈺植柳數千株于堤外,于是城垣田舍,賴以鞏固,人號「王公堤。」

楊柳岸 在清洋河東。明成化間,知縣郭玉所築,插柳于上,防水奔潰。今廢。

水都泊 、虎窠泊 ,俱有短堤一道,高一丈二尺,闊一丈四尺,明成化二年築。

《棲霞縣志》
编辑

釜甑山 在縣南十三里。圓頂孤高,望之如覆釜甑。

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山石大而圓,多,三四成纍,纍者或下一石圓小,上稍大,最上尢大,若出人為。或者山水沖洗,積漸使然。

豹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曾產豹。

白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兌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上缺,象兌。

虎山 :在縣北三十里。曾產虎。

峨山 在縣北四十里,峨峨然東西數里。岡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大王祠,世傳唐征遼亡將封此。

彭家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有通路二十餘里,其石若一塊然。

水車嶺 在彭家嶺迤北。

清香岡 在縣東七十里。巉岩翠聳,延接鉅齒山,產清香。

烏沙崖 在縣北二十里。峭壁臨河,土石多。烏。林家嶮 ,在縣東八十里,峻極眇路,登者危之。其他有胡家嶮、滾龍嶮、狼域嶮,皆山形之阻絕者也。

藏煙洞 在縣西北五里。明弘治間,居民就邃谷鑿石壁「為洞,高廣各丈餘步,其中隱隱有聲。」 翠屏洞 在縣翠屏山之陰。明正德間,居民穿石壁為之,深丈餘,居神像。

西大河 發源艾山,南行抵萊陽五龍河入海。

《招遠縣志》
编辑

馬耳山 在下祥光觀西。峰巒秀拔,有竹批雙耳之形,故名。里人謂之「馬鞍山。」 山之麓有洞門,洞可容百許人,世傳有婦人產龍于此。

狗兒山 ,在縣北四十里,與馬耳山相連。上有巨石,蹲踞如犬狀。

官兒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

季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不與群山相連,孤峰秀拔。每登其上,四望廓然。

雙山 在縣東十里。兩峰排列,如伯仲鴈行。世傳邑有兄弟同登,故名。

轉山 在縣東十里

黑山 在縣東四十里。山多松嵐,為一邑利藪。仙姑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山有仙姑殿、仙人蹟。

腰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肅然拱峙。

銀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頂有澄潭,深不可測,其水與海潮應節,意者谷王所吐納,與

架旗山 在縣西南七里。相傳唐太宗征高麗,屯兵架旗處。余按《唐書》,太宗東征,取道營、平之間,未嘗由東萊泛海也。貞觀十八年十月,以張亮為平壤大總管,帥兵四萬、艦五百,自東萊泛海征高麗,則屯兵架旗,或即此與?然亦無攷。又架旗陰為八景之一。詳見《疆域》。

塔子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張公廟。公諱德立,土人禱雨多應。

確山 在縣西五十里。石峰峭拔,壁立千尋。上有確山娘娘廟,祈子者多應。今復建碧霞行宮,改名「金華山。」

霧雲山 在縣西十五里,為縣治來龍少祖。山形高峻,連綿數十里。每晨卯之交,煙雲吞吐,迴合山麓,不知山之為雲、雲之為山也。

長山 在縣北十八里。產蒼術,入藥最良。黃山 在縣北四十里,為縣治大河關鎖。山麓為黃山庵,上有元君行祠。躋其巔,去海不數里,北眺長溟,一碧萬頃。前人于此觀海,題吟頗多。分水嶺 在縣南十五里。

滴水崖 在縣下祥光觀西北二里許,壁立千餘仞,瀑布由石罅出,觸巨石則迸散如萬斛珠,隨風驚濺。崖舊有庵,今廢。

鞦韆柱 由滴水崖北行,可五六里,又折而西,兩峰高並,上矗雲霄,遙望之如華表對峙,里人謂之「鞦韆柱」 ,以形名也。

鶴姑頂 ,在上祥光西北。一望蒼松,瀰漫山谷。每大風起,則數里中松濤謖謖。相傳昔仙姑跨鶴飛昇處。

繡幕屏 在下祥光觀南。高峰秀削,形如繡幕,為觀前朝山,又名「孤立。」 以上皆雲屯山名勝最著者,又有蓮花盆、試劍石諸異境,指不盡屈,未能悉載云。

六公澗 由鞦韆柱而西可里許,名「下九盤。」 路陡峻,幾不可步。又北折二里而遙,即六公澗。相傳神仙唐公、郎公、化公、志公、張公、寥公修真處。洞之土者凡六區,石碾、石臼各一。又有芍藥、毛竹,皆不植自生,亦奇跡也。迤北為上九盤,道益險,過此則上祥光觀。

老虎洞 ,在縣東北三十里。群峰疊翠,萬卉參差。邑舊有虎患,周真人驅之去,豎立柱表之,誡曰:「石樹開花。」 女乃還。里人相傳云。

火火洞 ,在縣南四十里,有南北二洞,南洞不數步即盡,北洞則道路嶔崎,可數里許。窮處有澄潭,深不可測。昔道士嘗以家鶩投之,後自萊州府井中出。

由基河 在縣北二十里,北十里入張星河。張星河 在縣北二十五里,北十里入界河。淘金河 在縣西北四十里,東北十五里入界河。

老翅河 在縣西三十里。東北十里入鍾離河。鍾離河 在縣西二十里,北十里入抬頭河。鴛鴦河 在縣東里許。

岔河 在縣東七里,北入橫掌河。

葦都河 在縣東十五里。西北入橫掌河。橫掌河 ,在縣北七里,北入大河。

抬頭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北十五里入界河。石星河 在縣南七里。河中洋一石,高五尺許,圍稱之,俗相傳星落于此,故名。

《萊陽縣志》
编辑

萊陽山 在縣亭山之北,俗名「太陽山。」

馬山 在縣西五里。山形若奔馬,故名。舊有東平王廟,成化十五年,參政邢公禱蝗有應,捐俸重修。建八蜡廟其上,歲時祭禱。

烽火山 在縣東二十里。俗傳有將軍屯兵于此,故名。山有石洞,峰石壁立,稱近邑名。勝昌山 ,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山南有昌陽城故址。

荊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嵯峨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以峰巒參差,故名。三蠃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群峰秀拔,蒼翠參差若堆蠃,故名。中有龍門寺,稱勝地。

鳳凰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形若鳳翥,故名。迎駕山 ,在縣西五十里。

龍泉山 在縣西五十里。

榆山 ,在縣東六十里。

浮山 在縣南七十里,北臨龍河。峰嵐圓秀,若浮水上,故名。

觀山 在縣東七十里,山南有觀陽城故址。長清山 在縣西七十里,山東南有長廣故址。《志》霞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

青山 ,在縣東一百里。

雙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四望平野,兩峰突起,故名。

嵩山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峰巒奇秀,若嵩嶽之狀,故名。

鏡山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

紅土崖 在縣東南七里。山色紅若丹硃,故名。上有三官廟。

海 ,在縣南九十里。《列子》云:「渤海之東有大壑焉,不知幾億萬里,實無底之谷,名曰歸墟,八綋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 即此。

九里河 ,在縣西九里,故名。南流合荊河入五

龍口

荊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源發荊山,會九里河入五龍口。

小沽河 在縣西一百里,源發掖縣馬鞍山。白沙河 在縣東南九十里,源發瓮崖頭山。沽頭河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源發招虎山,西南流入海。

古汀灣 在縣南十里。眾泉瀑出,隆冬常溫,產蚌珠。

東水灣 在縣西六十里。

寧海州

金山 舊置金山所

交山 雙尖並立,如兄弟然。《堪輿家》謂「人尚友恭」 在此。

浩浩山

巋山

黃堆山

馬山

「㟙山 ,下有溫泉。」 「鐵官山 」 ,漢冶官鑄冶處。

乳山

貴山

奇山

龍泉 有溫、涼二泉,異派同流。居民鑿溫泉池、「歸仁湯泉 」 ,春夏溫冬熱,即古湯泉鎮也。柰古山 在威海衛,東觀大海,一望無際。古陌山 在威海衛。秀峰插天,端方如屏。

《文登縣志》
编辑

著棋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頂上有石棋盤,方一丈許,傳為仙人呂純陽圍碁之所。

遮陽山 上有龍母塚,事詳《怪異志》。

撇篲山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秦始皇修橋渡海,神人鞭石撇篲于此,故名。

鏌鋣島山 在縣東南百里。相傳,古有武弁鑄劍,三年不成。懼法,其妻躍入爐中自焚,頃刻鑄成雌雄二劍。至今冶址尚存。

綠山 在縣西六十里。至山巔約三里許,鳥道崎嶇,亦避兵之所。

五箇頂 在縣南十五里。五頂相連,尖峰峭削。「蘇門島 」在縣靖海東南海中,上有海神廟,隆冬花開,名曰「耐冬」,出泉甘冽。北有張島西有喿島,又西有邢家島。此島與姑蘇相對,故云「蘇門。」春夏之秋,頻見海市,誠奇觀也。

抱龍河 在縣南一里。源登駕山,西會送駕河入姚山頭。

大冰泊 ,在縣東四十里。

千八港 在縣東南六十里。北至順天,南至江寧,水道各一千八百里,故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