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0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四卷目錄

 太原府部藝文一

  晉祠銘并序      唐太宗

  并州新修廟學記      宋韓琦

  思鳳亭記         文彥博

  太原府學文廟記      金趙風

  烈石祠禱雨記       明于謙

  烈士廟記          李濂

  晉祁大夫祠記        張松

  新建太原府治記       葉砥

  適晉紀行         王世貞

  蜚狐口記         楊嗣昌

  正祀典考          閔煦

職方典第三百四卷

太原府部藝文一 编辑

《晉祠銘》并序
唐·太宗
编辑

夫興邦建國,資懿親以作輔;分珪錫社,實茂德之攸 居。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是知功侔分陝,奕 葉之慶彌彰;道洽留棠,傳芳之跡斯在。惟神誕靈周 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極,經仁緯義,履順居 貞。揭日月以為躬,麗高明之質,括蒼溟而為量,體弘 潤之資。德乃民宗,望惟國範。故能協隆鼎祚,贊七百 之洪基;光啟維城,開一匡之霸業。既而今古革運,陵 谷潛遷。雖地盡三分,而餘風未泯;世移千祀,而遺烈 猶存。元化曠而無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禱,若 存若亡,濟世匡民,如顯如晦。臨汾川而降祉,構仁知 以棲神。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巳陋;玉樓千仞,恥崑閬 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樹。若夫崇山亙 峙,作鎮參墟,襟帶邊方,標臨朔土。懸崖百丈,蔽日虧 紅;絕嶺萬尋,橫天聳翠。霞無機而散錦,峰非水而開 蓮。石鏡流輝,孤巖霄朗。松蘿曳影,重谿晝昏。碧霧紫 煙,鬱古今之色;元霜絳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則 和風溽露是生,油雲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則霓裳鶴 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 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 而靡窮。故以眾美攸歸,明祗是宅,豈如羅浮之島,投 嶺南遷;舞陽之山,移基北轉。夫以挺秀之質,而無居 常之資,故依靈岳以標奇,託神威而為固。加以飛泉 涌砌,激石分湍,縈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住方 圓以「成像,體聖賢之屈伸。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陰澗懷冰,春留冬鏡,陽巖 引溜,冬結春苔。非疏勒之可方,豈瀑布之能擬。」至如 濁涇清渭,歲歲同流;碧海黃河,時時一變。夫括地之 紀,橫天之源,不能澤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茲泉之 表異,帶仙宇而為珍,仰神居之肅清,想徽「音其如在。」 是以朱輪華轂,接軫於壇衢;玉幣豐粢,連箱于廟闕。 氤氳靈氣,仰之而彌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肅。潛通 元化,不爽于錙銖;感應明徵,有逾於影響。惟賢是輔, 非黍稷之為馨;惟德是依,豈筐篚之為惠。昔有隋昏 季,綱紀崩淪,四海騰波,三光戢耀。先皇襲千齡之徽 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發 跡神祠,舉風電以長驅,籠天地而遐掩。一戎大定,六 合為家。雖膺籙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 功。故知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嵬嵬五岳,必延塵 壤之資。雖九穗登年,由乎播種;千尋聳日,本藉崇基。 然而不雲不雨,則有炎枯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 之憂。雖立本於自然,亦成功而假助,豈大寶之獨運, 不資靈福者乎?故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所以巡往跡, 賽洪恩,臨汾水而濯心,仰靈壇而肅志。若夫照車十 二,臨城三五,幣帛雲委,珍羞山積。此乃庸鄙是享,恐 非明神所歆。正當竭麗水之金,勒芳猷於不朽;盡荊 山之玉,鑴美德于無窮。召彼雨師,弘茲惠澤;命「斯風 伯,揚此清塵,使地祗仰德於金門,山靈受化于元闕, 括九仙而警衛,擁百神以前驅,俾洪威振于六幽,令 譽光於千載。豈若高唐之廟,空號朝雲,陳倉之祠,虛 傳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銘》云:「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 靈降德,承文繼武,啟慶留名,剪桐頒土,逸翮孤映,清 颷自舉,藩屏惟寧,邦家攸序,傳輝竹帛,降臨汾晉。惟 德是輔,惟賢是順。不罰而威,不言而信。元化潛流,洪 恩遐振。沉沉清廟,肅肅靈壇。松低羽蓋,雲掛仙冠。」霧 筵宵碧,霞帳晨丹。戶花冬桂,庭芳夏蘭代。移神久,地 古林殘。泉湧湍縈,瀉砌分庭。非撓可濁,非澄自清。地 斜文直,澗曲流平。翻霞散錦,倒日澄明。冰開一鏡,風 激千聲。既瞻清潔,載想忠貞。濯茲塵穢,瑩此心靈。猗 歟勝地,偉哉靈異。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地可極,神 威靡墜。萬代千齡,芳猷永嗣

《并州新修廟學記》
宋·韓琦
编辑

「三才各有主,四時大運主於天,萬物大生主於地,人 倫大化主於夫子。」「夫子道何主?」曰:「主其中者也。然天 地之主,或不能常焉,而吾夫子之主,雖終天地而不 變也。凡為人君、為人臣、為人子者,能勉而及吾夫子 之主,則其國治焉,其家保焉,其身安焉。雖天地之主 有時而戾,固無預乎吾家所及。」然則人之道,孰先於 吾夫子哉?有天下國家者,可不知其本乎?先儒稱夫 子者多矣,獨杜牧之謂:「自古稱夫子之德莫如孟子, 稱夫子之尊莫如韓吏部,蓋言堯舜莫賢其德,而社 稷莫加其尊。」誠哉,後之學者,雖欲極言而尊大之,又 孰加焉!惟郡縣守長德施其教者,能興學以恢其德, 崇廟以稱其尊,斯可以達其本者也。太平興國四年, 太宗皇帝平偽劉,一天下,壞太原故城,徙州榆次,又 三年,復遷於唐明。當時經始者,乘用武之後,弗慮及 遠,不知并據都會,異日為一道之本。凡城隍、官府、門 戶衢陌之制,一從苟簡,不中程度,視夫子之廟尢為 不急。置城之東南隅,體陋而削,僅有祠所。景祐中,康 靖李公若谷者,即廟建學,得賜田贍學徒,而人始樂 教。慶曆初,文烈明公鎬又建禮堂於夫子之殿北,而 講始有容,然皆因仍故基,地愈偪隘。其後生員寖廣, 至圬東西序所,圖諸弟子室而處之,二時釋奠三獻, 從祀官與學生執事者,不能遍立於庭,半立廟門之 外。皇祐五年春,某忝被州寄,受署來謁,知於禮之瀆, 而未「遑改作」,始奏隰州司戶參軍牛景充教授,以專 學職。明年秋大穰,民安事簡。於是馳使東魯,得仙源 廟圖像冠服之實,買民廟北地,命崇儀使并代州營 內兵馬鈐轄張僎古,侍禁兵馬監押王守思集工視 役,撤其舊而一新之。然後廣殿耽然而雄,睟容儼然 而尊,顏氏以降諸弟子,孟氏以降諸大儒,或像而侍, 或圖而列,次序於堂廡之間,煥然大備。復徙廟東州 兵之居以置學,南書樓,北講堂,東西齋舍,廟學異門。 又設射堠於廟學之間,以備男子之習。至於起居飲 食之事,必嚴其所,俾稱是焉。自始事底訖功,凡度材 治基,逮塗茨丹雘之細,一須官用,無及民者。夫廟學 之新,其於為治之道,竊有志達其本者,而諸生其達 學之本乎?飾公齋,萃公書,潔公食,日授經,月課文。昧 其教者,苟曰「此欲吾藝之精,取進士科富且貴而已。」 噫如是,則吾學乃教人竊祿之地,非有望于諸生也。 夫精藝而求仕,末也;得仕而行道,本也。然不由其末, 則不得施其本。故由末而仕,其末不可用,而本或不 存焉,非竊「祿何哉?且晉之俗,唐虞氏之俗也。吾夫子 之道,二帝三王之道也。豈習俗之易而習道之難哉? 蓋習俗易者其法傳,習道難者其學廢。今學興矣,處 吾學者,其務外勤於藝而內志於道。一旦由茲而仕 也,則思以其道為陶唐氏之臣,心陶唐乎其君,心陶 唐乎其民。能如是,吾始謂之達其本。」「至和元年月日 記。」

《思鳳亭記》
文彥博
编辑

楊盈川所居廨舍,好治亭榭,其榜額皆制羙名,大為 遠近所笑。夫考室命名者眾矣,或即其地號而著,或 因其事實而稱,揭而書之,斯用無愧。苟異於是,則徒 豐其額,美其名,必為有識者之撫掌。天聖庚午歲九 月七日,彥博受命宰榆次,越明年春正月四日,始到 官。邑之生齒受地而附籍者五萬二千戶,喬居而末 業者不與焉。河東之邑,斯最為大,嘖言控訴,庭無虛 日。敏政者蒞之,猶憚弗及。顧予菲劣,豈敢逸豫?蓋夙 夜而在公者,迄三時矣。未窺園圃,歲聿云暮,適西成 告豐,而邑中之園亭,得以睹覽。縣令表位之南,舊有 小園,頹廢已甚,乃榮垣薙草,惟塗暨茨,無變本而增 華,但踵故而加飾。亦既成室,必也命名可書者有三, 而《思鳳》是其一也。詢于父老之口,質以往圖之載,皆 曰:「荀浪嘗宰是邑,治有善跡,鳳集其境,後人思之,乃 用名鄉。今縣南有荀政鄉焉。」愚謂賢宰之跡,未可遽 泯,因扁是亭曰思鳳。所謂即地號而著,因事實而稱 者,斯得之矣。自是居是亭者,誠能修荀公之政,致祥 禽之集,則後之人思之,亦如今之思荀公者矣。詩曰: 「荀令吟琴地,吁嗟集鳳兮。想同桑雉擾,應並棘鸞栖。 承乏今無敢,思賢古若稽。我來求舊址,即署改親題。 不獨懷希驥,聊將警割雞。一闚循吏表,芳躅愧攀躋。」 明道五年二月四日。

《太原府學文廟記》
金·趙風
编辑

自虞夏殷、周設國學之法以養天下士,取以備百執 事之選,故能卒相治功。漢、魏以降,學校聿興,而名士 輩出。然則「取士雖非一途,而學校得人為多,故天下 不可一日無學校也」,信矣。太原自周、秦、隋、唐以來,控 扼西北,皆為重鎮。分虎符者,例皆修障隧,飭戈矛,以 捍患禦侮為事,何暇議學校乎?我皇朝應天順人,蕩 「海平嶽,教燭窮隩,威震荒遐,六七十年間無犬吠之 警」,今之太原,遂為內地。府舊有學,罹兵革之後,蕩毀

無餘。至天會九年,耶律公資讓來帥是邦,嘆館弗修
考證
但取故官舍餘材以成之。正隆初,完顏宗憲為尹,稍

加繕完。大定丙午,張公子衍為亞尹,楊公伯元為漕 貳,二公以殿宇卑隘,立建賢堂於兩廡間,制度蓋未 廣也。聖上嗣復大政,宗儒尚文。明昌二年,以前中都 路都轉運使張公大節出尹太原,太原于公為鄉郡 故尢,以宣布教條、率勵風俗為己任。始至,首謁先師, 見其棟宇卑陋,階廡狼藉,喟然嘆曰:「是足以上副皇 朝右文之意乎?」乃量工命日,撤故就新。始自大殿重 加整飾,周以翠甍,華「而不侈,考禮為宜。因中門兩翼 構為外舍各三楹,分六齋。又建大堂於建賢堂之南, 儼雅清潔,望之生敬。故講堂去殿不數步,無階陛可 以降升,闇翳迫隘,不堪其陋。今北選二十步有奇,隆 基三尺餘,高壯偉麗,與大殿相輝映。復構屋十楹,左 右為齋十六,稍南又各建六楹,分八齋及外齋,總三 十楹。」講堂之後,提學、教授、正錄之位序咸在焉。講堂 談經,既有堂與齋矣,儲粟藏書,既有庫矣;飲神有庖, 祭祀有器,秀茂之士,其志如歸。公乃詣學召集諸生, 諄諄勸誘,不啻如賢父兄之切至也。是年,登龍飛榜 者,學籍凡七人,翰林應春、王澤首冠多士。先是,公持 「橫海」節,亦時修飾學宮,督學儒業。學生徐韙,是舉遂 魁天下。并、滄皆古名鎮,以學校之廢,故久無登科者。 一旦興學二人,繼成大名,則知張公教養之勤,豈非 其效驗耶?嗚乎!農夫耕腴,其獲也必豐;商賈資厚,其 利也必倍。不耕而無資,其求也必無獲。今夫巍冠博 帶、廣袂之衣,傲然游其中者,雖有瑰傑之才,苟無學 術以濟之,其將何獲?要之,士貴業之勤而志之篤也。 方今貢舉之法,既取詩賦以振天下英雄之氣,又談 經義以傳先哲淵源之學,使放蕩者退而有所拘,空 疏者望而不敢進,其所以籠天下之俊造無所遺矣。 士生此時可謂厚幸。諸公業精于勤,他日登巍科,行 所學,光明秀傑,輝耀士林,以取卿相者,足以為張公 之榮矣。不究其本根,肆其懈惰,望洋而嘆,目崖而返, 「進不能取科名以經世,退不能抱仁義以勵俗,皆張 公之罪人也。」乃敘其梗概,以告來者,使勉于學,以副 張公責望之意。

《烈石祠禱雨記》
明·于謙
编辑

「陰陽不測之謂『神』」,真實無妄之謂「誠。」誠為神之寔體, 神為誠之妙用。故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 神,斷斷乎其不可誣也。然神之靈不一,有因山川毓 秀,人心景慕而靈者,名山大川能出雲雨,以利天下 者是已;有生立名節,歿享血食而靈者,古之忠臣烈 士載在祀典,而能利國家庇民者是已。要皆以誠感 「之,而後有以致其靈,不然則幽顯之間漠然而不相 通矣。」宣德癸丑歲,自春徂夏,山西闔境不雨,眾咸以 歲事為憂。欽差鎮守山西都督李公謙,詢於部使者 及藩臬諸公若郡邑吏,涓吉備禮,齋沐致禱于都城 西北之烈石祠。祠為趙簡子臣竇鳴犢血食之所,屢 著靈驗,而為郡人所宗。其地山川環抱,大樹蓊鬱,朝 雲暮靄,恆出於檐楹棟宇間。祠之右有靈池,源浚發, 澄波滉漾,穹甲巨鱗,出沒于天光雲影中。隱顯恍惚, 若有神以憑之者。嘗致禱之初,靈風振衣,微靄觸石, 而光景為之漸伏。神之聽之,若響若荅。比旋車而雲 陰四垂,雷電交作,甘霖誕降,若六丁挽天瓢而下注 之,沛然莫之能禦。於是焦者以沃,仆者以起。凡昔之 憔悴而嚬蹙者,舉欣欣然而有喜色矣。是雖神之靈, 亦誠意之所感也。諸公將立石以昭神貺,會予奉命 出撫河南、山西,而弭節太原,遂屬筆予。予惟神之遺 烈,載在《信史》,而無庸書。惟聖朝深恤民隱,故居官者 咸以「救災恤患」為念。匪神之靈,亦安能轉亢旱而為 豐穰「也哉?受神之賜,旌于石以報之,禮也。」乃著其感 應,而復為之銘。銘曰:有翼者祠,峙于西北;厥神之靈, 既顯而赫。生著英烈,死享廟食。歲惟亢旱,民憂菜色。 有嘉閫帥,特用憫惻;詢謀僉同,臬司、方伯齋沐致虔, 罔不精白。致禱於神,神應靡忒;如問而答,如求而得。 元雲搆陰,爰降甘澤;以慰士女,以潤稼穡;病者以甦, 愁者以懌。降福穰穰,曷其有極。神不我違,敢稽報德。 樹石廟門,表表奕奕。自今伊始,神人咸適。歲獲豐穰, 民遂生殖。粢盛修潔,以享以格。永戴神庥,萬古無斁。

《烈士廟記》
李濂
编辑

余讀遷史,至程嬰、公孫杵臼之事,及《左氏》所紀提彌 明鉏麑之死,靈輒之亡,與韓獻子啟景公立孤之言, 未嘗不掩卷而悲,引袂雪涕而泣下不已也。嘉靖癸 未秋,余巡郡邑,至忻之九原。夫九原者,晉卿大夫之 葬域,趙宣孟之田邑也。《世家》謂「趙孤復立,得其田邑 如故。」《檀弓》《國語》並載「趙文子與叔向觀乎九原」,蓋即 此地云。余駐馬遲回,詢程嬰、杵臼、韓厥諸墓。父老曰: 「鉏麑受命于公,而賊宣孟者也。提、彌明,車右也。靈輒, 翳桑之餓人也。觸槐搏獒,接踵死焉;倒戟報食,不告 亡焉。皆感宣孟之義而奮不顧身,不可不謂之難也, 宜合祀之。」於是貌宣子於中,而厥嬰、杵臼、彌明、麑輒 咸配食,蓋合祀禮也。先宣子,主也;次獻子,貴也;次嬰杵,功也;次彌明、麑輒,推及其烈也,春秋饗之,思也。廟 曰「烈士」,悼也。廟既,余作《迎送神》二章,教忻人于饗祀 之日,婆娑歌舞以樂神,而井刻之石。其辭曰:「緪瑤瑟 兮拊鼓,巫緩節兮應舞。」神之來兮前素旗,紛玉佩兮 光陸離。風颯颯兮凄其,若有言兮傷悲。曰:「遭時兮匪 昌,匪諸良兮疇襄。聯」虯駟兮徜徉。澹忘歸兮樂故鄉, 睨九原兮晉疆,相顧歔欷兮涕泗浪浪。終獻兮徹俎, 停律兮降羽。靈濟濟兮既歆,焱去我兮何所?太行委 蛇兮滹沱東流。吁嗟此邦兮神之樂丘。春芳菲兮秋 黍,胡不留兮容與?陵谷變兮時代移,遠有塚兮近有 祠。英風萬祀兮在茲,況我氓兮永思。

《晉祁大夫祠記》
張松
编辑

始,張子既拜祁縣之命,因喜曰:「夫祁非晉大夫,奚之 封土耶?昔大夫內舉不避親,予不敢作私好焉;大夫 外舉不避讎,予不敢作私惡焉。予于是乎得師。予仰 而觀法焉,知所以知祁矣。迨至則訪大夫之遺而瞻 禮焉。世遠蹟蕪,漫不可識,即有意於祠祀,而力未能 也。」既而議毀淫祠,見西郭而東向有觀音堂者,退而 自計:「祀淫匪彝,墮城匪儉,典章將墜,民是用戕。」迺下 教曰:「其以故觀音堂改祀,奚其以祁午、羊舌赤左右 配?」或問狐,曰:「大夫之讎也,其去之!」或問:「大夫而讎狐 也,奚為而舉也?」張子曰:「夫予于是而後知公私之道 判也。大夫告老,舉子舉讎,未之前聞也。非大夫之公, 爾忘私以人事主,誰能若是?是晉之」所以昌乎?充是 義也,雖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解狐 之感固深矣,故舉其讎以為相。讎往拜謝,狐引弓迎 而射之,曰:「吾不能以私怨壅子於吾君,奚拜且謝為 也?」又舉荊伯柳為上黨守,柳往謝之曰:「幸釋罪,敢不 再拜。」曰:「舉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吾怨子矣。」以是 知狐之不欲見其讎與柳也,猶大夫之不欲見狐也。 晉厲之末,文公之餘威替矣。子周之立也,少大夫舉 善,下皆效之。當是時也,私怨不入公門,是故赫焉霸 焉。用天下之大,履全盛之時,而舉數如大夫,蕩蕩平 平之道,當且復見,是足為相天下者之規,獨縣令所 宜觀法也哉!是祠之立,誠不可後。遂用為記。

《新建太原府治記》
葉砥
编辑

自逾太行,迤北抵雲中,恆岳盤其東,大河塹其西,環 地數千里。介乎周、秦、燕、趙之間者,晉之故疆。而今天 子以封諸王,所謂「山西」者也。屬府州邑百餘計。觀其 山川之雄邃,風氣之綿厚,城郭之堅完,原隰之沃衍, 有因高節夷、固外宅中之勢。蓋太原為第一郡,故國 都所建,藩省所治,武衛風紀所司,咸於是乎在,宜不 「與他郡等。」朝廷往往擇所守,率難其人。洪武五年秋, 山西省以守臣闕狀聞,詔以朝列大夫、同知平陽府 事淮西胡公維進階中順大夫,知是府。始公之至,以 清謹端正為治,軌吏民于大法,剔蠹蒐弊,離紛決壅, 處以笑談,不數月,政以和,上官莫不嘉之。公惟府治 之廢也久矣,托署他所,地偪屋卑,不「即為圖,苟新厥 觀,於我國制謂何?」乃諏於眾。眾曰「宜。」遂營於省治之 西百步許,辨方正位,面通衢、背崇墉,拓基聚材,百工 偕作。始於是年之某月,明年某月告成。聽政有堂,退 思有室;推讞有廳,賓屬有幕;廡分六曹,門設重扄;與 夫廨地、倉庫、典獄之所,一如制式。氣象聿新,過者竦 然,若嘖嘖不舍去。五月某日,公移署新治,而僚佐賓 屬及郡有司、邦人士凡執事者交賀畢,合樂以饗于 庭。公若曰:「噫來汝眾,予承天子命牧此邦,三州十九 縣之人,人之利害休戚懸於予。予敢不祇慎乃心,以 荷天寵,以敷宣聖天子德化,而與若等事事乎予誓: 自今凡我在位君子,洎若等入斯門、行斯庭,以登斯 堂者,其尚洗厥心,新厥德,毋忘天民,毋替天職,毋苟 天祿。敬念哉!一或從欲,以敗厥度,藉令脫咎殃于身, 獨不上畏於天而下辱斯地乎?」眾唯唯而退,皆相勵 自慎,且願立石以著公績,示永久。爰屬記從事。某竊 惟皇帝既新厥命,以禮樂教化陶夫民,守令于民為 最親,故新民之效責守令此宜公于創新治宇之初, 諄諄然誡於眾:「其將去舊以即新,新其德以新教化、 新教化以新民俗」,豈若務新耳目之觀聽、氣體之居 養者而然哉?民俗既新,其無負聖天子責任之重矣。 山西諸郡抑不有聞風而興起者歟?吁!今之為牧伯, 得如公落落百數輩參錯天下,皆用心若是,何愧乎 古良二千石乎?故予不辭而為之記。若夫歷代之郡 號、官秩、部屬、疆理、廢置、沿革,則有郡乘在,尚俟來者 攷諸

《適晉紀行》
王世貞
编辑

余以庚午六月起於家,過大江,北道齊、魯,歷汴抵衛, 出修武,發寧郭驛三十里,抵清化鎮,山西之冶器集 焉。渡清河,田禾益茂,嘉樹蓊鬱。居人引泉水為長溝 以灌,有水碓水磨之屬。午飯萬善驛,四旁栽白楊,蕭 蕭悲風,殊益人旅愴,乃知少府齋中之不易也。自是 始入太行,亦不甚險惡,舁夫魚貫而上,久之以為絕 頂矣,乃復有山障之,愈上愈不窮。至碗子城,為豫井界。兩山相對,數十百丈,巨壑陡絕無底,中為嶺道,石 梁如玉雪。又復數嶺,回顧中原,惝怳無盡,平楚鬱鬱, 紛吐蒼翠,日色與雲氣爭長。俄而雲繚繞數十里,中 亙其半。狂風驟發,萬竅怒號,食頃雨亦隨至。誦唐人 「三晉河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語宛然若畫。為 小憩民居久之,以迫暝強發,上下峻坂泥滑,馬足鑿 落,與人趾錯,先後甚窘。抵星軺驛,初鼓盡矣。是夕涼 甚,五鼓不成寐。初九日黎明,冒雨發,道有古祠,刻石 崖表曰孔子迴車處。按:趙殺竇鳴犢,孔子臨河而返, 此去河遠,蓋傅會語也。泥濘益甚,未抵澤州。飯太行 驛,道始平,得一小舒瞑,抵樵村驛,復小雨,夜涼如前 夕。黎明,復冒雨發。晨飯高平,午後飯長平驛,即秦白 起坑趙卒四十萬人處也。問居人,不能指其所苐,云: 「傍村人鋤地,尚得銅鏃如綠玉。」按:自此而北,為長子 以至晉陽,皆趙地,趙既築甬道,秦何以得絕之?趙卒 四十萬人為二萬,五千騎中斷,不能并力合而為一, 又不「能選五萬精騎擊秦,絕甬道,軍即糧垂絕,當以 死激士心,決𩰚猶可庶幾。萬一因循,至於飢相食,十 十五五不能軍而始出,罷士身搏戰,不亦晚乎!」且秦 王尚自至河內,發男子十五以上絕甬道,而趙王不 能發晉陽,邯鄲未冠者與之角,何秦之巧而趙之拙 也!前後四十五萬人,命馮亭始之,而成之「者平原君、 馬服君子耳。」過長平為丹嶺,復上下險阻,可三十里 而稍平。暝復小雨,抵長子縣,趙襄子所不欲走地也, 即險當亦不如晉陽,毋論繭絲也。十一日五鼓發,會 潞安王守宮用來謁,少止,午飯。余吾驛復陟高嶺,至 數重,四望皆山,雲日映帶,如萬玉雉,疊嶂高低,作銀 海衝濤決排狀。已黑,雲從東南至,大雨驟降,道路幾 絕。嵲峗輕輿中下見數足蹣跚,旁皆絕壑,乃知浮滄 海、汎長江、車太行道,以危身借快目不易也。薄暝,渡 漳河,宿褫亭驛。十二日凌晨發,午飯沁州,又四十里 小憩鋪舍,大雨忽復作,轉入深谷中,兩旁皆峭壁,中 通澗道,雨益甚,飛瀑爭懸崖而下,聲如轟雷。又似蒼 虯吐鬚鬣,欲搏人。車馬濺濕澗道水暴發,舁夫股栗。 計別取高嶺,箭括一門,十步九退。時時行絕磴間,陽 壁直上不可捫。陰壑數十百丈,大約如蜀中左擔山, 而高下陡急不可狀。壁間飛流,時時絕道,竭力爭而 度。久之,抵一鋪,且暝矣。眾前白更十五里為西塘河, 驟漲不易涉也。顧視鋪室皆已傾,無所不受雨,而民 居僅土穴數家不能容。幸雨小霽,乃決筴棄行李,挾 其人,使佐舁束燎而前。凡數渡水,始抵西塘河,河流 砰湃,磳若擊數千金。鉦洶湧衝突,目不可正視。麾 導騎試之,馬足雖陵,兢然不能踰腹。因賈舁者勇,亂 流讙呼,擁而渡,相慶且脫險矣。行里許,復逶迤攀高 嶺,其峻陿視前更倍。雨復奇作,束燎皆滅。舁夫固眾, 然不能以左右輔輿,第號呼舁者使自力而已。勉上 輒前,踣,下輒後,踣,《跬武虀》粉,度不可卻,奮而行。又里 許,道差寬而權店驛候火亦至,稍稍定,抵驛將二鼓 矣。呼酒自勞,且以勞從者。察其容,皆有淚漬痕,因自 哂「奈何以六尺徇一官也!」是夕,雨不止,十三日巳刻, 稍晴,會行李亦至,乃發。兩岸皆高山絕雲,中為巨澗。 沿澗水而北,泉聲益奇,崩峽束流,為瀑布、為簾、為怒 虯、為渴虹者不一,蓋自是山皆石骨矣。第左道盡則 度而右,右道盡復度而左,其險視西塘不啻類之,凡 數十渡,氣竭興亦盡矣。未至南關驛,薄暮宿來遠鎮 民家,二鼓始見月,十四日五鼓,復微雨。巳飯盤陀驛 山,自是盡見平土矣。申抵徐溝縣,近城十里皆行沮 洳間,十五日四鼓發,至城門,署邑者始以月食告,不 及救,遂行。道沮洳益甚,從騎多頓委泥中,讙呼之聲 相屬,久之始畢渡。大抵自萬善至盤陀七百餘里,無 非山者,其中呼為澗,澗旁稍高為道,道稍有羨地,則 為市舍。羨地稍寬而稍阜險,則為城邑之所不盡。坡 陀上下則為田,其最下所視中原,不啻數百千丈矣。 徐溝八十里至太原。太原四塞天險,其南出澤州平 定,北出代州道,皆行萬山中,獨西南抵平陽山,以次 大,闢為康莊耳。太原城壯麗甚,二十五睥睨輒作一 樓,神京所不如也。莽蒼有氣概,若趙襄、子參、朱榮、高 歡、李克用,俱於此創霸圖。唐神堯、李莊宗、劉高祖至 用以基大業。劉繼元最後半,張孝純最後下,即周世 宗、宋藝祖之神武,粘罕之雄強,而不能遽得志者,亦 地利然耳。然偏陿而瘠,其口無所不綰轂,非帝王都 會也。十六日履任

《蜚狐口記》
楊嗣昌
编辑

北至蔚,南至廣昌,百四十里間,古蜚狐道也。近蔚三 十里名北口者,即蜚狐道也。口先有小署,或書一聯 曰:「停車聊問俗,啜茗且看山。」真眼前佳景。山則如兩 翼分張,皆北向,而色紫黯如古鐵,形豎削如指掌,殘 雪著膚,薄者如傅粉,滑者如凝脂,玲瓏者如削玉。徘 徊久之,業已不能舍去。北入口間,得沙石細路,與雪 平鋪。而左右山忽卓地起,如千夫拔劍,露立星攢,昆 吾甫切之鈷,華陰新試之鍔,鼎鼎相注射,瞪目未竟足,折須旋,斂跬將投,途窮更覓,迴合萬變,通塞無端, 擬東忽穴,壁掛西趨酉,或滴水攢午,如珠曲蟻穿,木 戶《蟲僅》,始皆迷不得路,既乃化身入無縫塔中。而其 名有如「獨秀」,則脫體一柱;有如「天門」,則嵌圓一鑑。地 類甚廣,難以悉書。如此三十餘里,絕無膚而有青松 產其骨際,高不數尺,恆賦怪形。山桃花者,三四月開, 爛熳無隙,夏結小實如彈丸,他處亦未之聞也。此時 無花,則雪代為媚,一皴一皺,描寫縈帶,了無遺恨。噫! 造物者以何工鬼,而為此山於此地,將為中外之限 歟?何待中國之褊也?以為洊觀之美歟?或者經其地, 未暇有其心。以故古聞其險,未有稱其奇者,而稱其 奇而載之筆自吾始,非歟抑有之,而吾未聞歟?姑記 以問夫守蔚而多聞者。

《正祀考序》
閔煦
编辑

正祀。考者何?考諸《晉,乘》名宦、鄉賢從祀者正之也。名 宦者何?宦斯土有功烈駿名者也。鄉賢者何?生斯土 有休懿可範者也。夫宦有賢名,賢稱鄉好,亦既取而 祀之矣。何為而考正之也?夫正者,正其人之不正也; 不正者,正以其未考也。考之慎斯正之嚴,正之嚴斯 祀之當;祀之當斯淑慝辯,淑慝辯斯鑒戒昭而人思 勸,此聖王鼓舞萬世之機也。刻之者何?懼其久而淆 且湮,不正者或得以濫與也。斯舉也,逖愬太古而逮 我明貴,自公孤賤及遺逸,太上以德,其次以言,苟裨 名教,咸庸可定。否則,報享無徵,風世無紀,奚嗣為矧? 澤以世存,名留實著,禮自情通者,又紛紛于其間。嗚 呼!正其不可已也夫。仙居景山李公,來按茲土,首謁 文廟,遍觀二祠,穆然興感,議下文所司校讎裁定。煦 不穀爰宣諭郡邑長,咸具祀帖以告。於是搜冥摘隱, 覈真拔特,抑浮黜偽,思為典禮助。茲用告成職,當序 諸首簡。竊仰而嘆曰:「猗歟休哉!祀典之制也,聖王所 以曲盡人心、感動人情者也。是故曰法施於民,曰以 死勤事,曰以勞定國」,曰「能禦大菑」,曰「能捍大患。」五者 作則,固至嚴且重矣,非此不在祀典。夫祀之言事,匪 誕匪瀆,事之道也。誕則弗任,瀆則弗歆,況夫孔子之 祀也,東漢永初始有闕里之舉,厥後釋奠,用八佾軒 懸之樂,儀文漸甚,則知二祠祀典,闕而未講久矣。洪 惟熙朝,撫運凝圖,創新洗陋,正號定名,儀典大備。猶 於廡位簡釐從祀諸賢,經法奕休,百世莫易。宗廟之 美,當時且謂得門而入者或寡,則今之祠而祀也,可 無俟於正不考而識也哉?故治國如示諸掌,必在明 郊社禘嘗之義;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者,亦自飲食 將幣帛之餘也。在昔法施如嚳堯,勤事如舜,定國如 禹,禦捍如湯,文武已等而上之。後有作者,雖必不可 企,而《齊》令德膚功,昭昭睹記于《禮》,皆在考正之選矣。 論世推澤,辨名度實,比禮協情,固有前人之章程在。 或詭僻以蔽,臆附自私,非不穀所敢知也。然則三皇 汨於醫師,軒轅謬于算祖,太公辱於《武弁》,後世之所 異而憾者,禮樂以俟君子,其孰任之?況夫八蜡之列, 雖貓虎有功於人,猶不忘報至尊;既祭之末,且及於 煇胞翟閽之徒,苟祀典所與者,烏敢以訾議之耶?是 故祀名宦以重功也,弗沒其德;祀鄉賢以貴德也,弗 隱其功。詳于古,公論弗可違也;略于今,盛典未敢僭 也。一得自限,尚有採酌未詳而疏略之者,幸賴高明 增損之耳。噫嘻!茲考也,風化關焉。由今視後,有能興 起焉者,知「風所自,庶無負惓惓崇祀之美,是景山公 嘉惠意也,不穀將冀觀厥成焉耳,又何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