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0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七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一

  平陽府建置沿革考

  平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平陽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三百七卷

平陽府部彙考一

编辑

平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古帝堯建都之地,以其地在平水之陽,故名。春秋時,韓康子食邑。後三家分晉,而魏都安邑,其地又屬魏。秦漢皆為河東郡地。魏始置平陽郡。晉分為二,曰平陽,曰河東。劉淵亦都于此。後魏復為平陽郡,兼置東雍州。孝昌中,改唐州。建明初,改晉州,置總管州仍為郡。東魏、北齊、後周皆為重鎮。隋改平河郡,尋廢為州。大業初,改為臨汾郡。義寧初,復改平陽郡。唐武德初,分晉、絳、蒲、隰、慈五州,而晉州即今府治。天寶初,仍改平陽郡。乾元中,復為晉州,屬河東道。五代梁開平中,復為晉州,屬河東道。五代梁開元中,置定昌軍,以節度使領之,後改建寧軍。後唐同光初,為建雄軍。宋仍舊。政和中,陞為平陽府。金屬河東南「路總管。元初,為平陽路,置錄事司。大德中,改為晉寧路總管府。」 明洪武二年,復為平陽府。萬曆二十三年,因改汾州為府,割靈石縣屬焉。萬曆四十二年,又以石樓縣屬汾州,易靈石隸府。領州六,縣二十八。

皇清因之。

臨汾縣:附郭。

周,春秋時韓康子食邑。漢置平陽縣,屬河東郡。三國魏置平陽郡,縣屬焉。晉因之。南北朝魏兼置唐州于此,又改晉州。隋置平河郡,改縣亦曰平河。後郡罷,以縣屬晉州,尋改縣曰臨汾。大業中,州廢,置臨汾郡,縣仍屬。唐分置西河縣,尋省入臨汾,屬晉州。五代皆因之。宋改晉州為平陽府。金屬河東南路。元改為平陽路總管,府縣俱附郭。明為平陽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百五十一里,今六十七里。

襄陵縣

周晉大夫郤犨食邑,以晉襄公、趙襄子俱葬于此,因名。漢始置襄陵縣,屬河東郡。王莽改為幹昌。後漢復舊。三國魏屬平陽郡。南北朝魏析置擒昌縣。北齊移擒昌治此。隋置晉州,縣在封邑,復改襄陵縣。唐徙治汾水西之宿水店,隸絳州。後改隸河中府,尋復隸晉州。五代晉初屬絳州,改為河中府。宋移治晉橋店,即今治,屬晉州。金屬平陽府。元仍舊。明為襄陵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七十二里,今二十九里。

洪洞縣

周春秋時,楊侯國。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肹。秦屬河東郡。漢置楊縣,屬晉州。三國魏、晉俱屬平陽郡。南北朝魏改屬永安郡。隋屬臨汾郡,後改洪洞縣,因縣北有洪洞鎮云。唐析洪洞、臨汾置河西縣,隸晉州。宋以趙城縣省入,尋復分置。至和六年,陞晉州為平陽府,縣屬焉。金、元皆仍舊。明仍為洪洞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九里,今四十六里。

浮山縣

唐、虞為丹朱食邑。周春秋時屬晉。秦河東郡。漢、三國魏、晉屬平陽郡。後劉聰以其地入襄陵縣。南北朝魏別置葛城縣,併襄陵入擒昌。後周取故葛城為郭城縣,隸晉州。隋復入襄陵縣。唐武德二年,又析置浮山縣,屬晉州,尋改神山縣。五代唐自《郭域》移今治。宋因之。金復為浮山縣,屬平陽府。元隸晉寧路。明仍為浮山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十八里,今八里。

趙城縣

周穆王封造父之地。春秋時,趙簡子居之。秦屬河東郡。漢為河東郡、彘縣地。隋為霍邑縣地,後始分置趙城縣,屬霍山郡。唐初屬呂州,後屬晉州。麟德元年,徙治縣西南三十里,即今治。宋省入洪洞縣,尋復置。政和中,陞慶祚軍。金復為趙城縣,屬平陽府。元割屬霍州。明洪武三年,改為趙城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七里,今一十五里。

太平縣

漢河東郡臨汾縣地。南北朝魏始置《太平縣》,因

在太平故關城云,屬平陽郡。後周避諱,改曰大平。隋初,屬晉州,尋徙置關東北,屬絳州。唐貞觀間,復徙敬德堡中,即今治,仍屬絳州。五代宋、金、元皆仍之。明仍為太平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四里,今二十七里。

岳陽縣

漢上黨郡穀遠縣地。南北朝魏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屬沁州。大業初,改岳陽縣,以在霍岳之南云,屬臨汾郡。唐屬晉州,移治東池堡,尋徙今治。宋、金屬平陽府。元省冀氏、和川二縣入本縣,及和川併入冀氏,為上黨地。後廢冀氏,復立岳陽縣。明仍為岳陽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八里,今七里。

曲沃縣

周春秋時,晉新田地,又為欒氏食邑。漢為河東郡絳縣地。東漢加一「邑」 字,為絳邑縣。晉改晉邑縣,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曲沃縣,屬正平郡。後周移治樂昌堡。隋屬絳州,移治絳邑故城北,即今治。唐屬河東道。宋屬平陽郡。金屬河東南路。元初屬平陽路。大德中,改屬晉寧路。明為曲沃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八里,今三十六里。

翼城縣

周春秋時為晉之絳邑,後改曰翼。漢為絳縣,屬河東郡。三國魏、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北絳郡及北絳縣。隋初郡廢,為晉州,尋改翼城縣,因縣東有古翼城云,屬絳州。義寧初,別置翼城郡縣屬焉。唐初郡廢,置澮州。後州廢,復為翼城縣,屬絳州。天佑二年,復名澮州。五代唐徙治王逢寨,即今治。宋復改為翼城縣。金改翼州,又置隆化縣隸焉。元為翼城縣,屬絳州。明為翼城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四里,今二十里。

靈石縣

漢太原郡介休縣地。隋開皇中,巡幸,傍汾水開道,至此得瑞石,有文曰「大道永吉」 ,因置靈石縣,屬介州。義寧初,屬霍山郡。唐初,屬呂州。貞觀中,州罷,以縣屬汾州。宋金仍舊。元屬霍州。明為靈石縣,屬霍州。萬曆二十三年,改汾州為府,割靈石屬焉。四十二年,又以石樓改隸汾州府,靈石改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五里,今五里。

汾西縣

漢彘縣地,屬河東郡。東漢為永安縣。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臨汾縣及汾西郡。隋初郡廢,改縣汾西,屬汾州。大業初,屬臨汾郡。義寧初,屬霍山郡。唐初,屬霍山郡,後屬呂州,復改晉州。開元後,徙縣治于厚義村,仍為汾西。宋歸復舊治,隸建雄軍節度。金屬平陽府。元屬晉寧路。明仍舊名,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五里,今六里。

蒲縣

上古蒲子國。周春秋時為晉之蒲城。漢為河東郡蒲子縣地。南北朝魏置石城縣。後周置石城郡。周末郡廢,仍置蒲子縣。隋以蒲子移治縣東北故箕城,大業初,移治新城,改蒲縣屬龍泉郡。唐移今治,置昌州。後州廢,仍為蒲縣,屬隰州。宋、金因之。元省入隰州,縣尋復置,屬隰州,後割屬晉寧路。明洪武二年,改為浦縣,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里,今三里。

蒲州

古蒲坂,虞舜所都。周初,為同姓魏芮之地,後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為蒲坂縣地。三國魏分置平陽郡,晉仍之。南北朝魏為河東郡,兼置雍州。孝武西遷,改秦州。後周改蒲州,亦兼置河東郡。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改河東郡治河東縣。唐罷郡,置蒲州,屬河東道,尋置總管府。開元中,改河中府,陞中都,尋罷都,復為蒲州。天寶初,改河東郡。乾元初,仍為蒲州,尋改河中府。五代梁置護國軍節度。宋仍舊屬陝西路。金為蒲州。天德初,復為河中府,屬河東南路。元因之。明洪武三年,復為蒲州,以河東縣省入,領縣五,隸平陽府,置千戶所守禦。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七里,今四十八里。

臨晉縣

周春秋時晉桑泉地。秦築壘以臨晉地,因名臨晉。漢為河東郡解縣地。南北朝魏改北解縣。後周改綏化縣。隋置桑泉縣,屬蒲州。唐析置溫泉縣,尋省入桑泉。天寶中,復名臨晉,屬河中府。五代、宋、金皆仍舊。元以虞鄉縣省入。明為臨晉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三里,今仍舊。

榮河縣

古綸地,為夏后少康邑。周、戰國時,為魏汾陰地。漢置汾陰縣,屬河東郡。晉時,劉淵省入蒲坂縣。南北朝魏復置,屬汾陰縣。隋屬河東郡。唐初屬秦州,改屬蒲州。開元中,改寶鼎縣。宋真宗祀汾陰,有榮光溢河之瑞,改曰榮河縣,置慶成軍,尋廢軍,以縣屬河中府。金置榮州。元仍為榮河縣。明為榮河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八里,今一十三里。

猗氏縣

周為文王子《郇伯》國。春秋時晉令狐地。戰國時屬魏。漢置猗氏縣,因猗頓居此云。屬河東郡。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魏為桑泉。後周復為猗氏縣,屬汾陰郡。隋屬蒲州,自故城徙今治。唐屬河中府。宋、金仍舊。元以萬泉縣併入,後復分置。明為猗氏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一里,今二十七《坊里》。

萬泉縣

漢河東郡汾陰縣地。南北朝魏移治后土城,後移治薛通城。隋屬河東郡。唐武德中,即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因縣東谷中多泉云,屬秦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絳州。大順二年,改屬河中府。宋、金因之。元省入猗氏縣,後復置。明為萬泉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里,今十一里。

河津縣

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周春秋時,晉大夫趙夙采邑。秦置皮氏縣。漢屬河東郡,王莽更曰延平。東漢復名皮氏。三國魏晉皆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為龍門縣,及置龍門郡。隋郡廢,以縣屬絳州,後割屬蒲州。唐置秦州,縣屬焉。貞觀中,復屬絳州。元和初,屬河中府。宋宣和初,改河津縣。金屬榮州,後復屬河中府。元以舊縣圮於河水,徙治西北一里,即今治。明為河津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八里,今一十八里。

解州

虞舜畿內地。周、春秋時晉之解梁城。戰國時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為解縣,屬河東郡。南北朝魏析治安定縣。西魏改南解縣,屬綏化郡。隋改虞鄉縣,屬蒲州。唐改虞鄉曰解縣,屬虞州,別置虞鄉縣於蒲州界。貞觀初,省入虞鄉,後復置,屬河中府。五代漢置解州,治解縣。宋為防禦,屬河東路,後改屬陝西路。金於州置解梁軍,後改寶昌軍節度使,屬河東南路。元仍為解州,隸晉寧路總管府。明以解縣省入州,改解州,隸平陽府。領縣五:

皇清因之。舊三十二里,今十二里。又四鹽里。

安邑縣

夏禹營安邑,即此地。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為安邑縣,河東郡治此。漢因之。隋置虞州,大業初,屬河東郡,後改置安邑郡。唐武德初,改虞州,尋虞邑縣屬陝西。大曆中,復名安邑縣,屬河中府。五代漢割安邑屬解州。宋、金、元仍舊。明仍為安邑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五里,今四十一里。

夏縣

夏禹所都之地。周封畢公高于此。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為安邑縣境。南北朝魏太和中,別置南安邑縣,始置夏縣,以禹舊都名。隋初屬虞州,後屬河東郡。唐屬絳州。五代漢改屬陝州。宋仍舊。金、元屬解州。明仍為夏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六里,今二十四《坊里》。

聞喜縣

夏禹都安邑,縣在左,名曰左邑。商桐宮,即伊尹放太甲之地。周曲沃,即昭侯封文侯弟成師之地。東三十里為周陽侯城。秦仍為左邑,分置桐鄉。漢武帝將幸緱氏,至左邑之桐鄉。開破南粵,改曰聞喜。王莽改曰洮亭。東漢廢左邑,移治聞喜。南北朝魏屬正平郡。後周移治柏壁。隋屬絳州,尋移治甘谷。唐復徙治桐鄉,故城,名「聞喜。」 五代漢割屬解州。宋、金、元仍舊。明仍為聞喜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六里,併為四十四里。今二十

四坊里又有四鹽里

平陸縣

古虞國。周封仲章於此,是為虞仲。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為吳城。秦為河東郡地。漢為大陽縣地。東漢置河北縣。南北朝魏置河北郡。隋初罷郡,以縣屬蒲州。唐貞觀初,改屬陝州,天寶初

考證

因開漕瀆,得古刃,有篆文曰「平陸」 ,遂改平陸縣。宋屬陝州。金割屬解州。元併入芮城,後復分置。明為平陸縣,屬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五里,今八里。又二鹽里。

芮城縣

古芮國,周封同姓於此,是為芮伯。晉分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置河北縣。南北朝後周始置芮城縣,後改曰長樂,尋併入永樂縣,置永樂郡。隋省郡,以縣屬蒲州。唐改芮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陜州。宋因之。金割屬解州。元至元間,併平陸縣入焉。元貞初,復分置,仍舊屬。明為芮城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四里,今十里。

絳州

周。春秋時屬晉,即古絳與新田之都,後分屬魏。秦屬河東郡。秦末魏豹盡有其地。漢為河東郡、臨汾縣地。三國魏、晉屬平陽、河東二郡。南北朝魏置正平郡,兼置東雍州。後周改為絳州,累徙治於稷山之玉璧。隋初郡廢,徙州治東雍州城即今治。大業初,改絳郡治正平郡。唐復為絳州,置總管府,屬河東道。宋因之,置防禦。金置絳陽軍節度,後改晉安府,又置宣撫司。元復為絳州,隸平陽路總管府。大德中,改平陽為晉寧路,州屬焉。明以正平縣省入,改為絳州,領縣三,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二里,今三十坊里。

稷山縣

周春秋時,晉侯治兵於稷,即此。本高梁邑。漢為河東郡聞喜縣地。南北朝魏置高梁縣,屬龍門郡。後周移治玉璧,尋改勳州。隋復置高梁縣,屬絳州,尋遷治汾水之北,即今治,改曰稷山縣。唐改魏山縣,屬河中府,尋屬絳州。宋金元皆仍舊。明為稷山縣,隸平陽府絳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七十三里,今一十九里。

絳縣

周春秋時,晉都新田地。秦屬河東郡。漢為絳縣。東漢為絳邑縣。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南絳縣及南絳郡,移治車箱城。後周罷郡為絳縣。隋改為絳州,後州廢,復為絳縣。唐自車箱徙今治,屬澮州。後州廢,仍屬絳州。宋金仍舊。元以垣曲併入,後復析置仍舊。明為絳縣,隸平陽府絳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里,今三十里。

垣曲縣

周、周、召分陝之處。漢為河東郡垣縣地。南北朝魏置邵郡及白水縣。西魏改郡置州。後周兼置邵州,改縣曰亳城。隋廢州,改垣縣屬絳郡。義寧初,置邵原郡。唐改為邵州。貞觀初州罷,以縣屬絳州。宋改為垣曲縣。金仍舊。元省入絳縣,尋復置。明為垣曲縣,隸平陽府絳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七里,今五里。

霍州

《禹貢》「岳陽」 ,即此地。周彘地,厲王奔此。春秋時,晉封大夫呂氏於此。戰國屬韓,後屬趙。秦為河東郡。漢為彘縣,屬河東郡。東漢改為永安縣。三國魏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初省,後復兼置永安郡,兩徙治趙城,復還今治。隋初罷郡,置汾州,又改呂州,并改縣曰霍邑。大業初,州罷,以縣屬臨汾郡。義寧初,置霍山郡。唐罷郡,復置呂州。貞觀中,州罷,以縣復屬晉州。宋屬平陽府。金陞霍州,置霍邑縣附郭。元因之。明以霍邑縣省入,改霍州,隸平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里,今五里。

吉州

周,春秋時晉屈邑獻公子夷吾所居。戰國時屬魏。漢為北屈縣,屬河東郡。三國魏、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定陽郡及定陽縣。東魏置南汾州。北齊改西汾州。後周改汾州。隋為吉陽郡,後罷郡為吉昌縣,又改耿州。大業初,置文成郡。唐初為西汾州,尋改南汾州治吉昌。後改慈州,復改文成郡,又為慈州。宋熙寧中,州罷,以縣屬隰州,尋置吉鄉軍,復置慈州。金初為耿州,尋復改吉州。元仍舊,以吉鄉縣省入。明為吉州,隸平陽府。領縣一: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四里,今七里。

鄉寧縣

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漢河東郡臨汾縣地。南北朝魏析置太平縣,又分太平置昌寧縣,屬定陽郡。隋累改州郡,後以縣屬文成郡。唐三改州,後屬慈州。五代唐改鄉寧縣。宋元祐間,以呂鄉縣併入。金仍舊。元省入吉州,後復置,隸吉州。明為鄉寧縣,隸平陽府吉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六里,今六里。

隰州

周。春秋時晉之蒲城。戰國時屬魏,為西河地。秦屬河東郡。漢為河東郡蒲子縣。晉為劉淵所據,後置大郡轄之。南北朝魏改長壽縣,屬仵城郡。太和間,置南汾州。後周置龍泉郡。隋初郡廢,復置西汾州,尋改為隰州總管府及改縣曰隰川。大業初,復為龍泉郡。唐初復為隰州,後改大寧郡。乾元初,仍為隰州,屬河東道。宋因之,置團練使,割溫泉縣屬石州。金改南隰州,後去「南」 字,仍舊名。元隸晉寧路。至正間,以隰川縣省入,尋復置。明洪武二年,併隰川縣省入,為隰州,隸平陽府,領縣三。萬曆四十二年,改石樓屬汾州府,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一里,今一十里。

大寧縣

周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屬河東郡。漢為北屈縣,屬河東郡。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置仵城縣,尋廢,又置仵城郡,改北屈縣為仵城。後周改為大寧縣。隋省入仵城郡。唐復置大寧縣,以仵城郡為中州,縣屬焉。貞觀初,州罷,以縣屬隰州。宋、金仍舊。元初省入隰川縣,後復置,屬隰州。明仍為大寧縣,隸平陽府隰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十里,今三里。

永和縣

漢河東郡狐讘縣地。三國魏始析置永和縣,以西南有永和關云。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廢。北齊於狐讘城置臨河郡臨河縣,隋初,罷郡為臨河縣,後改曰永和,屬石州,又屬龍泉郡。唐改永和州,尋改北樓縣,隸隰州。貞觀初,改樓山縣,尋復為永和縣,後移治仙芝谷,即今治。天寶初,改大寧郡。乾元初,復為永和縣,隸隰州。宋、金、元皆仍舊。明仍為永和縣,隸平陽府隰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一里,今二里。

河東運司

周為郇城地。漢為河東郡。隋大業初,虞州地,屬河中府,後改安邑郡。唐改虞州為虞邑縣,屬陝州,後復名安邑,屬河中府、晉州。宋屬河東路,後改屬陜西路。金改寶昌軍,又為豐寶、興寶二軍。元屬晉寧,置都轉運鹽使司。明為河東鹽運司。

皇清因之。

平陽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平陽府疆域圖

平陽府疆域圖

本府總

本府

東至澤州沁水縣界,一百九十五里。

南至平陸縣黃河岸,三百六十五里。

西至吉州黃河岸烏仁關,三百一十里。

北至汾州孝義縣,三百二十里。

東西廣四百六十五里,南北袤六百八十五里。自府治六百里,至省城一千八百里,至

京師正東到澤州沁水縣地界,正西到陝西「黃河。」

地界正南到河南黃河地界,正北到汾州府介休縣地界,東南到河南懷慶府地界,東北到潞安府長子縣地界,西南到陝西朝邑縣地界,西北到汾州府石樓縣地界 。按《通志》,東至沁水界一百五十五里。

臨汾縣附郭

東至浮山縣韓村界,五十五里。

南至襄陵縣下靳村界二十八里。

西至蒲縣張村界,九十里。

北至洪洞縣天井村,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三里 。按《縣志》,「東到浮山縣八十里。東南到翼城縣一百二十里。南到襄陵縣三十里。西南到鄉寧縣一百八十里。西到蒲縣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汾西縣一百八十里。北到洪洞縣六十里。東北到岳陽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南京二千四百里。東北到

京師一千八百里

襄陵縣

東至浮山縣高村界,六十里。

南至太平縣故城界,三十八里。

西至鄉寧縣水泉槽界一十五里。

北至臨汾縣北陳村界二里。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四十里。自縣治東北至府城三十里,到省城六百三十里 。按《縣志》,「東至浮山縣一百一十五里,西至鄉寧縣一百五十里,南至太平縣六十里,北至臨汾縣三十里,東南至翼城縣一百里,西南至稷山縣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蒲縣一百七十里,東北至岳陽縣一百二十里。」

洪洞縣

東至岳陽縣偏村店界,三十五里。

南至臨汾縣韓村界,三十里。

西至蒲縣分水嶺界,五十里。

北至趙城縣成公村界一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自縣治南至府城六十里,北到省城五百五十里 。按《縣志》,「東到岳陽縣五十里,西到蒲縣一百三十里,南到臨汾縣五十五里,北到趙城縣三十五里,東南到浮山縣九十里,西南到襄陵縣九十里,東北到沁源縣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汾西縣一百一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浮山縣

東至沁水縣賀家嶺界,七十五里。

南至翼城縣南朱村界四十里。

西至臨汾縣官雀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岳陽縣東池村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八十里。自縣西至府城七十里,北到省城六百五十里 。按《縣志》,「東到沁水縣一百二十里,南到翼城縣七十里,西到臨汾縣七十里,北到岳陽縣一百里,東南到陽城縣二百里,西南到太平縣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洪洞縣八十里,東北到岳陽舊縣村七十里。」 趙城縣

東至岳陽縣馬家莊界,六十里。

南至洪洞縣苗村界,二十五里。

西至蒲縣上下本村界六十里。

北至霍州辛置鎮,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五十里。自縣治南至府城九十里,北到省城五百一十五里 。按《縣志》,「東抵岳陽縣七十里,西抵蒲縣一百三十里,南抵洪洞縣三十五里,北抵霍州五十里。東南到浮山縣一百五十里,西南到隰州二百五十里,東北到沁源縣二百一十里,西北到汾西縣九十里」 ,北到

京師一千七百六十五里。南至江寧二千三百三

十五里

太平縣

東至曲沃縣蒙城驛界,四十里。

南至絳州義泉村界,三十里。

西至鄉寧縣濺堆村界一十五里。

北至襄陵縣故關鎮二十五里。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府城九十里,北至省城六百九十里 。按《縣志》,「東到曲沃縣高陽村三十里,南到絳州五十五里,西南到絳州蘇村三十五里,西北到鄉寧縣鋪頭村三十五里,西到鄉寧縣一百二十里,北到襄陵縣五十五里,東北到襄陵縣安柴村三十里。」

岳陽縣

東至屯留縣良馬村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浮山縣楊村河界,七十里。

西至趙城縣馬家莊溝界,一十五里。

北至沁源縣楊子村界一百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縣治西南至府城一百一十里,北至省城五百六十里。按《縣志》:東南至澤州沁水縣紅莊溝界,計二百一十里。西南至洪洞縣鐵口村,界,二十里。西北至霍州尖陽山界,九十里;東北至沁州沁源縣勝佛嶺界,九十里。北達

京師一千七百二十里。南達江南二千五百二十

曲沃縣

東至翼城縣樊店村界二十五里。

南至絳縣步坑村界,三十里。

西至絳州狄莊界,四十里。

北至太平縣豫讓橋界,四十里。

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北至府城一百二十里,至省城七百二十里。

按《縣志》,「東北至浮山縣一百三十里,東南至垣曲縣一百八十里,西南至聞喜縣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太平縣五十里」 ,東北至

京師一千九百二十里

翼城縣

東至沁水縣東烏嶺界,六十里。

南至絳縣陳景村界,二十里。

西至曲沃縣秦岡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浮山縣北朱村界三十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五十里。自縣治西北至府城一百三十里,北至省城七百二十里。按《縣志》,東南垣曲,西南聞喜,西北臨汾、襄陵,東北岳陽。

汾西縣

東至霍州馬嶺界,二十五里。

南至蒲縣公峪鎮界八十五里。

西至隰州風吹嶺界,七十里。

北至靈石縣南關鎮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東北至省城四百五十里 。按《縣志》,「東至霍州五十里。南至蒲縣公峪鎮五十里,到縣一百三十里。西至隰州一百六十里。北至靈石縣九十五里。東南至趙城縣衛澗村界七十里,到縣二十五里。西南至蒲縣龍門村界八十里,到縣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隰州南天莊界六十里,到州二百二十里。東北至靈石上莊村界四十里,到縣九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靈石縣

東至沁源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霍州白道村界五十五里。

西至隰州界一百里

北至介休縣義棠鎮界五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自縣治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北至省城三百六十里。按《縣志》,「西南至汾西界六十五里,西北至孝義界六十五里,東北至介休侯堡村四十里,南至平陽府二百四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四百五十里

蒲縣

東至本縣黑龍關界,六十里。

南至吉州放馬嶺界,四十五里。

西至隰州張村界,五十里。

北至汾西縣安生村界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縣治東至府城一百五十里,北至省城七百五十里 。按《縣志》,「正東距洪洞縣一百五十里,正南距吉州一百五十里,東南距臨汾縣一百四十里,西南距大寧縣九十里,西北距汾西縣一百三十里,東北距趙城縣一百三十里。」 自縣治距

京師一千九百八十里

蒲州

東至臨晉縣高望村界,四十里。

南至潼關黃河岸,六十里。

西至朝邑縣黃河西岸一里。

北至臨晉縣姚莊界五十里。

東西廣四十一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州治東北至府城四百四十里,至省城一千四十里。按《州志》:「東至解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朝邑縣三十里,南至潼關衛七十里,北至鄉寧縣三百里,東南至芮城縣一百六十里,西南至華陰縣八」

十里。東北至稷山縣二百四十里。西北至韓城縣一百五十里,至

京師二千一百里

臨晉縣

東至猗氏縣下任村界二十里。

南「至中條山橫嶺」 九十里。

西至黃河岸四十里

北至榮河縣王顯村界四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縣治西南至蒲州七十里,東北至府城三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六十里 。按《縣志》自縣治東北至

京二千二百里

榮河縣

東至猗氏縣張宜村界,四十里。

南至臨晉縣潘西村界三十五里。

西至黃河岸九十里

北至河津縣雙營鎮界五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縣治南至蒲州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府城三百里,至省城九百里 。按《縣志》,「東抵萬泉縣七十里,西抵韓城縣三十里,南抵臨晉縣六十里,北扺河津縣七十里,東南抵解州一百三十里,西北抵稷山縣一百四十里,東北抵聞喜縣一百九十里。」 抵

京師二千四百里

猗氏縣

東至安邑縣張岳村界,一十八里。

南至解州小侯村界三十五里。

西至臨晉縣任尚村界,二十二里。

北至萬泉縣小桃村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西南至蒲州一百一十五里,北至府城三百三十里,至省城九百四十里 。按《縣志》,「東至安邑縣治六十里,東南至運城五十里,南至解州治六十里,西南至蒲州治一百一十五里,西至臨晉縣治四十里,西北至榮河縣治一百二十里,北至萬泉縣治六十里,東北至聞喜縣治」 一百一十里。「至」

京師二千里

萬泉縣

東至聞喜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榮河縣楊家莊界二十里。

南至猗氏縣楊莊界,三十五里。

北至河津縣長樂村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縣治西南至蒲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四十里。按《縣志》,「東至聞喜縣九十里,東南至安邑縣八十里,西至榮河縣七十里,南至猗氏縣六十里,北至河津縣六十里,東北至稷山縣七十里。」

河津縣

東至稷山縣史社界,三十里。

南至萬泉縣大趙村界四十里。

西至陝西韓城縣界,二十里。

北至鄉寧縣北山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西南至蒲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六十里 。按《縣志》,「東南至聞喜縣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榮河界四十里,東北至太平縣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吉州一百八十里。」 至

京師二千里

解州

東至安邑縣下鋪頭村界,三十里。

南至芮城縣東柏社界,二十里。

西至臨晉縣樊谷堰界,二十五里。

北至猗氏縣大范村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五十里。自州治東北至府城三百五十里,至省城九百五十里。

安邑縣

東至夏縣裴介村界,三十里。

南至平陸縣青石槽界,五十里。

西至解州下鋪頭界三十五里。

北至萬泉縣薛村界六十里。

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縣治北至府城二百八十里,至省城八百八十里。按《縣志》,「東抵夏縣四十五里,南抵平陸縣一百一十里,西扺解州五十五里,北抵萬泉縣一百一十里,西南抵芮城縣一百三十里,西北抵猗氏縣五十五里,東北抵聞喜縣九十七里。」 距

京師二千二百里。東南距江南二千一百里。

夏縣

東至聞喜縣堰長村界,三十里。

南至平陸縣清水澗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安邑縣三家莊界四十里。

北至稷山縣徐家莊界七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自縣治西南至解州城一百里,東北至府城二百六十里,至省城八百六十里 。按《縣志》,「東抵黃河一百里,西扺稷山縣徐家莊,七十里,南抵安邑縣李莊村三十里,北抵聞喜縣涑濱里,四十五里。」 達

京師一千九百里

聞喜縣

東至絳縣橫水鎮界五十五里。

南至夏縣泊頭村,界十里。

西至夏縣義門頭界二十里。

北至絳州蘭村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自縣治西南至解州城一百五十里,東北至府城二百一十里,至省城八百一十里 。按《縣志》,「東至曲沃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絳縣界五十五里,南入條山至垣曲縣界九十里,西南至夏縣界十里,西至解州一百四十里,至蒲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稷山縣界四十里,北至絳州」 界四十里。東北至

京師二千二百里

平陸縣

東至垣曲縣瓦石灘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陝州黃河岸三里

西至芮城縣儀家溝界,五十里。

北至安邑縣青石槽界,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三里。自縣治西北至解州城九十里,東北至府城三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六十里 。」 按《縣志》,「東至垣曲縣二百四十里,西至芮城縣一百里,南至陝州六里,北至安邑縣一百里,直抵運城一百二十里,東南七十里為硤石驛,西南六十里為靈寶縣,東北一百里為夏縣,西北八十里」 為「解州。」 自縣治東北達

京師二千二百里。東南達江南江寧。縣二千三百。

芮城縣

東至平陸縣儀家溝界,五十里。

南至閿鄉縣界黃河南岸二十里。

西至蒲州陳家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臨晉縣中條山嶺三十里。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解州城八十里,至府城四百五十里,至省城一千五十里 。按《縣志》:「東南至靈寶縣五十里,西南至潼關衛八十里,西北至蒲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山西省城一千里。」 至

京師二千二百里

絳州

東至曲沃縣張王村界,一十二里。

南至聞喜縣蘇店村界,三十里。

西至稷山縣楊趙村,界三十里。

北至太平縣楊威村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四十二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州治東北至府城一百五十里,至省城七百五十里。按《州志》:「東南到絳縣九十里,到垣曲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稷山縣

東至絳州王村界,二十五里。

南至夏縣牛莊界,五十五里。

西至河津縣薛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鄉寧縣馬壁峪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縣志》:「東抵絳州五十里,西抵河津縣五十里,南抵夏縣一百二十五里,北抵鄉寧縣一百二十里,東北九十里為太平,東南八十里為聞喜,西北七十里為龍門,西南八十里為萬泉。」

絳縣

東至翼城縣松羅峪界四十五里。

南至垣曲縣鵰兒村界,五十里。

西至聞喜縣清源界,二十五里。

北至曲沃縣景明村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縣治西北到絳州一百里,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縣志》,東到沁水縣一百四十里,東南到濟源縣三百里,西到聞喜縣八十五里,西北到絳州一百里,南到垣曲縣一百三十

里。西南到夏縣一百四十五里。北到曲沃縣五十里。東北到翼城縣七十里。東北距

京師二千里

垣曲縣

東至河南濟源縣界,一十五里。

南至河南澠池縣陽壺村界五里。

西至絳縣橫嶺關界,八十里。

北至陽城縣西紅村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自縣治西北至絳州城二百二十里,北至府城三百三十里,至省城八百八十里 。按《縣志》,「東到濟源縣一百六十里,東南到河南府一百八十里,南到澠池縣九十里,西南到夏縣一百九十里,西到聞喜縣一百九十里,西北到絳縣一百三十里,北到沁水縣二百五十里,東」 北到陽城縣,二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霍州

東至岳陽縣,七里,纏界六十里。

南至趙城縣亂石灘界,二十五里。

西至汾西縣牌峪界二十五里。

北至靈石縣大會鋪界四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州治南至府城一百四十里,北至省城四百六十里 。按《州志》,「東至岳陽縣一百八十里,西至汾西縣五十里,南至趙城縣五十里,北至靈石縣一百里,東南到浮山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蒲縣界二百三十里,東北到沁源縣綿上鎮一百五十里,西北到鄉寧縣界一百里,北至」

京師一千七百里

吉州

東至放馬嶺界,九十里。

南至寬井河界,六十里。

西至黃河七十里

北至平渡關界,一百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州治東至府城二百七十里,東北至省城八百四十里 。按《州志》:「東至蒲山縣地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黃河六十里,南至鄉寧縣六十里,北至黃河並大寧縣地界一百二十里。」

鄉寧縣

東至襄陵縣界一百一十里。

南至稷山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黃河龍尾磧」 ,一百里。

北至吉州界三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縣治北至吉州城六十里,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縣志》,「東至襄陵縣一百五十里,通平陽府;西至黃河一百里,通陝西韓城縣;西南至稷山縣一百三十里,通絳州;北至吉州六十里,通大寧縣;東南至太平縣一百二十里,通曲沃縣;東北至蒲縣一百」 六十里,通隰州。西南至河津縣一百二十里,通蒲州。西北至黃河岸一百里,通陝西宜川縣。東南至江寧府二千五百里,東北至

京師二千里

隰州

東至汾西縣青山界,九十里。

南至吉州川莊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永和縣許家原界,五十里。

北至寧鄉縣慶豐峪界,一百六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五里。自州治東南至府城二百七十里,東北至省城五百五十里 。按《州志》,「東至汾西縣一百六十里,東南至蒲縣一百二十里,南至吉州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大寧縣九十里,西至永和縣九十里,西北至石樓縣九十里,北至寧鄉縣二百四十里,東北至孝義縣二百七十里」 ,至

京師一千七百里

大寧縣

東至隰州胡城鋪界三十里。

南至吉州川莊村界,四十里。

西至馬鬥關黃河岸,七十里。

北至永和縣山頭村界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九十里。自縣治東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四十里 。按《縣志》:「東南距太平縣二百里而遙,西北距永和縣一百里而遙,西南距吉州一百二十里而遙,東北距隰州、正東距蒲縣各九十里而遙,東北抵山西布政司七百三十里」 ,抵

京師、順天府一千八百里

永和縣

東至隰州羅真鋪界五十里。

南至大寧縣西「索街」 界,七十里。

西至永和關黃河界,七十里。

北至石樓縣趙家溝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東至府城三百六十里,東北至省城五百六十里 。按《縣志》,「東至隰州九十里,南至大寧縣一百里,西渡黃河」 ,即陝西延安府延川縣延綏關,北至石樓縣九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七百二十里

形勝附

编辑

《三國志杜畿傳》:「被山帶河,天下要地。」

柳宗元《晉問》:「太行掎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大陸靡之。」

《平陽志》:「東距太行,西界黃河,南接梁、宋,北連大鹵,有表裏山河之固。」

盧毓《冀州論》:「聖賢之淵藪,帝王之寶地,天地之所會,陰陽之所交。」

《輿圖備考》:「背岡面嶺,被山帶河,北接汾、晉,西連同、華,負關陝,阻大河,水陸形勢,天下要地。」 《臨汾縣志》:「平陽古帝堯都,後為晉封地,臨汾實其附邑。東峙浮山,西盤姑射,汾河襟帶,平澇瀠洄,形勢雄奇,風氣完美,誠三晉之要衝,一方之重鎮也。」

襄陵縣左障汾流,右憑姑射,前收晉絳之雄,後擁洪霍之固。村墟鱗次,土沃風饒 。按《通志》:襄陵縣南依崇山,西據姑射,汾流經其中 。按縣舊志,「南瞰絳稷之墟,北憑霍嶽之雄。」

《洪洞縣志》:「東跨箕山,西環舜嶺,南連姑射,北拱霍岳。汾川襟帶,澗水瀠洄,洪厓嵯峨,古洞幽邃,河山險固,勢雄萬夫。唐太宗屯兵南羊關,中失其險。劉元海竊據范陽,三晉在其握。允矣。晉陽之屏蔽,河東之保障也。」

《浮山縣志》:「龍角峙於前,黑水遶於後,中條環其左,浮山列其右,山川阻深,林木蓊鬱。」

趙城縣霍岳鎮其東,汾水瀠其西,原隰陂陁,氣象完固。

太平縣「左帶河汾,右鄰姑射,前襟岡阜,後接巖關。晉國舊疆,河東勝地。」

岳陽縣地居萬山之中,倚太行,枕霍岳,澗河瀠繞,有險可恃。

曲沃縣前憑紫岫,後壓喬峰。澮橫其襟,汾引其帶,山川盤結,風氣攸鍾 。《明一統志》:「介兩河間,翼城縣原隰紆迴,河山表裏。翔皋覆釜,屹若崇墉。」

汾西縣深壑峻嶺,斷壁巉崖,雖無關隘,而天險足憑。後為汾、晉之屏垣,前作郡城之藩籬。靈石縣南有郭家溝之天險,北有靈石口之巖關。汾川襟帶,綿山拱峙,扼塞咽喉,南北閫隩,實晉陽保障,河東要轄焉。

蒲縣南北山環,東西川繞,崇岡錯列,曲徑紆迴。按《縣志》,「龍關雄鎮於東,鹿山高據於北,群河險阻於西,峻嶺橫峙於南,亦勝地哉。」 又曰:「南北皆山,其勢隆阜,東西川澗,徑路險隘。」

《蒲州志詩傳》云:「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

按《元史》:「北負關陜,南阻大河。」

按《金史》,「北接汾、晉,西連同華。」

按《舊志》:「西阻大河,東倚太行,潼關在其南,龍門在其北。」

按唐元載《中都議》:「黃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勢,壯關河之氣色。」

按:宋王欽若云:「全晉列藩,三河外屏,條山峙其左,紫源居其右,前瞻巨嶽,卻眺隆脽,唐虞之所興,神祗之攸館。」

臨晉縣:「中條峙於前,峨眉拱於後,東連涑水,西距黃河。」

榮河縣,「峨嵋東環,洪流西帶,北連汾水,南接百谷。遠峙孤山之秀,近依脽土之雄。」

猗氏縣北枕嵋原,南憑涑水,田廬錯繡,桑柘鋪棻。境內無名山大川,而遠岫重谿,俱歸襟帶。居山河之腹心,當秦、晉之咽喉。

萬泉縣南阻孤山,北遶汾水,連山帶谷,地勢傾欹。

河津縣河流環繞,山勢屈盤,險扼龍門西河要地。

按《縣志》:紫金北鎮,峨嶺南橫,襟帶河汾,控連雍、豫。左姑射,右韓梁,秀麗雄深,一方之勝概也。解州面石門之嶺,背鳴條之岡,外據砥柱之險,內收鹽池之饒。

《安邑縣》,南距中條,北倚神稷,沃壤繡錯,陸海霜凝,河東財賦之地也。

夏縣東據條山,西連涑水,南臨鹺海,北倚鳴條,沃衍之壤。

聞喜縣南有美陽,北有晉原。中條峻拔而蜿蜒,涑水奔騰而旋繞。

《平陸縣志》:「條山峙其北,大河瀠其南,左翼太行,右跨雷首,要衝千里,雄據三藩,總水陸之形勢,壯山河之氣色。」

按《新志》:「負山面水,地勢崎嶇。」

芮城縣負山面河,土腴地僻,以橫嶺為南北門戶,吭扼中條。

按《縣志》,「條山北列如屏,黃河南繞如帶。」

稷山縣左連故絳,西抵龍門,南帶汾河,北通鄂壘。《玉壁》之霸氣猶存,高梁之雄風宛在。

按《縣志》,背據藐姑射之山,面稷峰以為嶂,汾水襟帶其中。

絳縣。絳山橫嶺,澮水華池,城郭青環,川原綠繞。《絳州志》:北枕九原,南襟峨嶺,姑射雄峙于西北,汾澮環遶于東南。在前晉為都會之處,在李唐為六雄之一,乃河東奧區,山右名都。昔人謂「『西山鳳舞天邊去,北水龍飛掌上來』,詎不信夫。」 《垣曲縣志》:「北倚太行,南距大河,東有王屋山為左輔,西有中條山為右弼,卲原關」 扼其左險,橫嶺關扼其右險。峰巒疊嶂,澗谷幽阻,《孟子》所云「舜之居深山之中」 ,即此地也。山河表裏,形勝可憑,美景點綴,大地奇觀。

霍州。「大岳峙其東,汾水經其西。襟以彘川,環以龍阜。山河表裡,形勢雄蟠。」

《吉州志》:「西跨黃河之險,東連鄂壘之雄,龍門嶮巇障其前,庖山蜿蜒衛其後,而層巒疊巘,環峙羅列者,又不可勝計也。道路崎嶇,車騎不能並進,自昔稱樂土焉。」

《鄉寧縣》西枕洪流,東連姑射,諸峰羅立,各出其崢嶸之勢,以危險相尚。羊腸、鳥道,石磴、《螺行》,《隰州》岡原盤繞,道路崎嶇,可以犄角河東,屏藩并、冀。

大寧縣北擁孔山,南拱翠微,左瀠昕水,右帶黃河,深山峻坂,為河東西鄙要地。永和縣萬山之中,崎嶇險阻。黃河西下,可以外控延、夏,內衛并、汾。

平陽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周禮》:「保章氏實沈晉也。」

《左傳》:鄭公孫僑對叔向曰:「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及武王滅唐而封太叔焉,故參為晉星。由是觀之,則實沈,參神也。《國語》,董因對晉文公曰:「實沈之虛,晉人是居」 ,所以興也。

《帝王世紀》:「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 ,實沈之次,今晉、魏分野。

《春秋緯文耀鉤》:「太行以東至碣石、王屋、砥柱、冀州屬樞星。」

《漢志》:「魏地,觜觿參之分野。」

《後漢郡國志》註:「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實沈之次,於辰在申,謂之涒灘,於律為中呂,斗建在已」 ,今晉、魏分野。

《晉·天文志》:魏郡入昴一度,河東入張一度。《唐書天文志》:「觜觿參伐實沈也。」 初畢十度,餘八百四十一秒四之一,中參七度。終東井十一度,得漢之河東及古晉、魏地。

星紀魏地畢觜參

《寰宇志》:「平陽,觜參之次。」

《圖書編》:「平陽觜參分野」

「明列郡分野」 平陽府。「古冀州觜參分野。」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