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十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四
平陽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三百十卷
平陽府部彙考四
编辑平陽府山川考三 府志
编辑絳州
姑射山 州西北四十里。《南華經》云:「堯見四子藐姑射之山,窅然喪其天下焉。」 即此。見臨汾。馬首山 ,俗名馬頭山,在州西北四十里,與姑射隔一峪。《史記》:「趙盾田於首山」 ,即此。上有龍祠禱雨。
九原山 州北二十里。「趙文子與叔譽觀于九原」 ,即此。皆晉大夫葬地也。山產莞花。
鼓山 ,即鼓堆。城西北二十五里。周圍四里,高五丈,穹窿而圓,狀如覆釜,人馬踐履有聲,故以鼓名,下有泉池。唐高祖克霍邑,進攻臨汾郡,犒軍宿山上。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曰:「庚寅,宿于絳郡西北之鼓山。帝為討捕大使時,舊停營所,故逗而宿焉。去絳二十餘里,絳城不下。是日曉,鼓西北有大浮雲,色或紫或赤」 ,似華蓋樓闕。須臾,有暴風吹來,向營而臨帝所居帳上。帝指絳城而謂傍侍曰:「風雲如此,彼何不達之甚!」 辛卯,帝觀兵于絳,取之,朝食于正平縣令之宅。峨嵋山 ,州南二十里,迤邐夏縣、聞喜、猗氏、臨晉、榮河諸縣,西抵黃河,東臨曲沃。
汾河 州南門外。繞城下《稷山》。
澮水 州南五里。出翼城縣潧高山,西南過絳縣,與絳水合,西過虒祁宮,又西南至州橋入汾。龍谷水 ,州東北十八里,《左傳》「龍見絳郊」 ,即此處。
王澤 州南五里橫橋村。《水經》:「澮水至王橋入於汾。」 注云:「晉智伯瑤攻趙襄子,襄子奔保晉陽。原過後至,遇三人於此澤,自帶以下不見,持竹二節與原過,曰:『為我遺無卹』。」 原過受之。按:此橫橋即王橋,其灘即王澤也。
鼓堆泉 州北二十五里。源出九原山,泉上有堆,如覆釜形,履之聲如鼓。其泉有清灰二泓,環繞孚惠聖母祠,匯于祠南,俗名「神泓。」 下流入州城。詳《水利》。
稷山縣
稷神山 縣南五十里。后稷始播穀于此。有陵廟。《水經注》曰:「在汾水南四十里許。」 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治兵于稷,是也。接萬泉、安邑、夏縣、聞喜界。崑崙山 ,縣西北五里,上有孝子廟。
聖王山 縣北三十里。危峰聳峭,迥出群山。紫金山 縣西北三十里,中有文中子洞,相傳中子隱居之所,洞口時有白雲往來。
馬頭山 縣東北三十里,狀如馬首,見《絳州》。「仙掌峰 」 ,在紫金山,有掌痕承月之狀。
峨嵋嶺 縣南四十里,見《澤州》。
姑射山 縣北二十里。上有姑射洞。其山石壁,峰巒聳秀,雨霽嵐光,足稱奇勝。
汾河 縣南二里。見《臨汾》。
《碧水泉 》:《加家莊》。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孟孔脈開渠,導葫蘆泉水南向。
遶文星臺前折而西,與碧水泉會。碧水泉由城西后土廟右南至老坌,折而東,合葫蘆泉同歸于汾。按《通志》,形家謂之二水合襟,
絳縣
絳山 縣西北二十里。草木不生,土色皆赤,縣以此得名。又曰「紫金山」 ,產鐵。
太陰山 縣東南十里,崖壁峭絕,陽景不到。太行山 縣東二十里,高險峭厲,西北諸山,多其支脈。按《通志》,即狄公望雲思親處。
橫嶺山 縣南四十里。山形直截,亦名「橫嶺關。」 有巡檢司。
湫池山 縣南十五里,上有湫池龍王祠。華池山 縣東十五里,上有華池龍王祠,春秋報享,十有餘處。
存雲嶺 縣南三十里,又名鳳凰山,有姜嫄塚,建廟,歲時有司致祭。
冷口峪 縣南一十五里。峪中四時多風,雖盛
暑猶寒
陳村峪 縣東南一十五里,出太陰、中條兩山間,帶溪水發源處也。又通垣曲縣界。
沙峪 縣東三十里,壁峰峭絕。
河王峪 縣東三十里,通沁水縣界。
續魯峪 縣東五十里,亦通沁水縣界。
絳水 ,縣西。溝中。源出至楊村灌田,西流入聞喜,即涑水上流也。智伯所謂「絳水可以灌安邑」 者,即此。
沸水 縣北十五里絳山,下流入曲沃縣。涑水 ,縣東南十五里,源出自陳村峪中,伏流地中,至柳莊復出,居民灌田,西流至溝入聞喜。澮水 縣東北四十五里,源出大交鎮,東流至鎮西,與故郡水合,至絳州入於汾。
帶溪水 縣東南二十里陳村峪諸峰間,約四五里,出村西,周迴瀠遶,若環帶然。自宋元暨明,常導水通渠至城沿,久廢壞。
故郡水 ,縣東北四十里。源方二畝,其深不測,入《澮水》。
逆溝水 縣東八里。泉自溝中北流入曲沃境。玉龍泉 縣東五十里東賀水村。
馬跑泉 縣西十里楊村。雖旱不涸,潦亦不流,旁有「太陰將軍祠。」
拔劍泉 縣東四十里晉峪。俗傳晉文公至此憩,豎劍於地,拔而得泉。
聖水 縣西十里楊村,魏太康間,里人楊斛因耕田水湧三泉,甜苦不一,有疾者飲之常愈。每汲一泉,餘泉輒動。
垣曲縣
太行山 縣北八十里,俗名「鋸齒山」 ,北抵陽城,延袤八十餘里,茂林森秀,形勢巍峨。
諸馮山 縣北五十里,山明水秀,即舜生處。歷山 諸馮山後,山頭平廣,俗名「舜王坪」,即舜耕處。東西南北各十里,迄今荊棘不生,上有石碌。數百,下有舜井及娥皇、女英祠。瞽塚山 縣北五十里,一云鳴條山,瞽瞍葬此,今塚墓尚存,俗名鼓鐘山。相傳昔有金牛入洞,人駭異,投石擊洞中,水出即興雲雨,石上尚有牛跡,後凡遇旱投石,雨亦應,因建金牛龍神祠。《山海經》曰:「鼓鐘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即是山也。
三堆山 縣北八十里。方廣五十里餘,多產藥材。按《縣志》,即三錐山。
折腰山 縣北七十里。古有銅礦洞,鑿久脊摧。三錐山 縣北六十里。三山峰如錐。
牛心山 縣北四十里,狀類牛心。
懸泉山 縣西北六十里。縣岡發脈於此,為「邑太祖山。」
蘑菰山 縣北三十里。縣岡脈經過於此,為邑少祖山。
佛山 縣北三十里。上有古剎,因名。
寨子山 縣北三十里。世傳金兵亂,十八村人避兵於上,見有神呵護,保全無虞,至今輪流祭享。
王屋山 縣東北六十里。山勢巍峨,東抵濟源。濟源山 縣東北十餘里,遙連王屋,天壇,濟水發源於此。
鳳凰山 縣東里許。狀如飛鳳。上有玉皇廟,為縣治龍煞。
中條山 縣西南九十里。迤邐至郭南里許,為條山之尾,拱向縣治為案,下臨黃河,上有洪慶觀,又建「觀河亭。」 見《蒲州》。
黛眉山 縣東南黃河南岸。嵯峨秀麗,矗漢浮雲,望之如畫圖,又如錦屏。
獅子山 黃河南岸,狀如獅子,蹲踞掉尾河干。牧馬坪 ,縣西上亳城,世傳「湯牧馬處。」
白雲洞 ,縣北一百二十里,深二丈許,內有石鐘,即「白雲子條仙處。」
風化嶺 縣西五里小趙村。
風翻嶺 縣西五里,小趙村北。
趙家嶺 縣西南十里,居民甚眾。
鞍子嶺 皋落西一里
柏廟嶺 縣西北三十里。
聖人嶺 縣西北七十里,上有「蘑菰神廟。」 火石嶺 縣西北九十里。
神嶺 縣北二十五里墱坂村。黃河 ,縣東南里許,河九曲,此為一曲,上有龍門,下抵孟津,狂瀾有聲,水面浮泥。元至正十一年,河清於此。
沇水河 縣東半里許,為濟河支流。其性見伏不常,南流入黃河。一名湛水。按《通志》云:「湛水出」
河內軹縣,舊名「舜清河」 ,知縣董爾性鑿石開渠,有《董公渠記》。
亳清河 縣南數步。發源橫嶺山下,由關店河順流而東,經郭南入黃河。每值大雨,狂瀾淜湃,濱河田地多被衝壞,至與黃河交會,泛漲浸城,尤為巨害。明萬曆間,築石堤護城,以防水患。有《石堤記》。
關店河 縣西五十里
沙金河 縣西六十里
板澗河 縣西南三十里。
園子河 縣西北二十五里。
清水河 縣西南五十里。
白澗河 縣西五十里
西泉 城內西南隅。水盛味甘,居民利之。凝碧泉 縣北十里峪子村,俗名消癭泉。上有龍王祠,遇旱禱屢應。
金瀾泉 縣北四十里瞽塚村,詳見《景說》。帝鄉泉 縣北四十里,在舜生之鄉,故名。滴水泉 有二:一縣北里許,明崇禎八年邑令段公上建龍王廟;一縣西十里下亳村南懸崖丈餘,滴水如雨,禱雨多應。
孝子泉 縣西里許。從未有泉,因孝子廬墓湧出,故名。
馬跑泉 有三:「一北羊里,一平原里,一下亳里。」 王公泉 縣西二十里王茅鎮。
五龍泉 縣西二十五里。世傳有不孝婦浣其姑衣,毀詈其姑。時有白羊自泉湧出,化為五龍,立裂其婦,上建「五龍祠。」
清水泉 縣西南三里辛莊村。
白馬泉 縣西北六十里上王村。
懸泉 縣西北六十里,在懸泉山腰。
煖泉 一在縣北墱坂村,一在縣西王茅鎮連莊澗 縣北峪子村。
黑龍潭 有二:一縣西三十里南莊村,歲旱禱應,居民祠祀,一縣西十五里柳莊村。
五虎澗 縣西南五十里。明嘉靖間,置武官於此,防礦徒。今廢。
白水澗 縣西,下亳村東。
華露澗 縣西北五十里回村。
火星澗 縣西四十里
蘇家澗 縣西三十里
坂澗 縣西南五十里,《霍州》。
霍山 州東南三十里,一名「太岳。」 南接趙城,北跨靈石,東抵沁源,古冀州鎮。見《趙城》。
觀堆峰 霍山西。形勢突兀,松柏蔚然,上有宣貺真君祠,即遺趙襄子朱書,及為唐太宗導兵克霍邑者。後入,集木於南麓,將立廟,夜聞有呼各村食牛聲,至雞鳴,牛悉自逸出,久之復歸。比晚視之,前所集木,盡移山巔矣。土人即廟祀之。金鞍嶺 州南十里,唐太宗息馬卸鞍處。蛤䗱嶺 州東北五十里,即賈胡堡,與靈石接界。嶺勢巍峨,屹立山表。每日將暮,群阜深黑,此嶺獨受返照,青紫萬狀,絢采可觀。按《通志》以狀類名,唐義兵取霍邑,常駐於此。
聖佛崖 州西南十五里汾水東岸上有石佛,大小千餘。
義城谷 州東南三十里。中出水,西流溉田。陶唐谷 ,州東三十里。帝堯避暑處。水聲山色,林峰環翠,四時皆可登眺。
石鼻谷 州南五里許,即彘水之源,中有朝陽洞。
鑾鈴原 州南十里。唐太宗過此,掛鈴於樹上。「鷂掌凹 」 州南霍山中,即妖蛛與龍𩰚之所。汾河 經城西,下趙村。
彘水 州南霍山下。西流經城南,入於汾。又州東八里大張村有古魚池,引為渠。十里丘家崖有張丘泉,俱經城南,合彘水入汾。《水經注》曰:彘水出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方池 州南十五里郭莊村興國寺下,有池幾畝許,深邃清冽,群魚游躍其中。
龍池溝 州東北三里。溝上有龍王祠,林宇峻密,下有泉數泓,旱禱輒應,相傳有龍蟠其間。玉泉 ,陶唐谷半山間,水出如玉,因以為名。打鼓泉 ,霍山自山頂而下注地,如鼓聲圓。泉 ,州東十五里陰地村西入於汾。
「轟轟澗 」 ,源出汾西縣東十五里,有淵逸真人祠。流經城西入汾水,聲如雷。
吉州
孟門山 州西七十里。《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 《淮南子》曰:「龍門未」
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即此山也。《水經注》曰:「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
壺口山 州西七十里。《禹貢》曰:「冀州既載壺口。」 又曰:「壺口,雷首至於太原。」 蓋河勢北來,至此全傾於西崖之腳,奔放而下,約五六百尺,懸注漩窩,如一壺然。
吉山 州舊城半枕山麓,俗傳自古不被兵擾。庖山 ,州東北三十里,迤北而上,又三十里至絕頂,上建伏羲廟,相傳伏羲為人祖,名「人祖山。」 舊碑傳為庖羲氏故宮。
風山 州北九十里。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又名「孔明山」 ,下有寺。
錦屏山 州半里許,乃州前案也。山花爛熳,草木蔥蔚,宛然如錦屏。父老相傳,尉遲敬德從征過此,曾掛甲於巔,又名「掛甲山。」 山上有晉文公祠,兵亂之後,毀圮無存。知州南鵬重建。
壽山 州西南。花木芳菲,半山中有觀音洞,洞西有一山,層次如級,名曰「九龍堰。」
高祖山 州西三十里。峰巒奇秀,與人祖山相雄峙。舊有漢高祖廟。
管頭山 州西北三十里。接連高祖山,樹木深密數十里,內有六甲土地神廟,最為靈應。高田山 州東一百里,高出天半,上有真武廟。黃河 自塞外來,經州境南流。
清水河 州北流,經州南數十步,合山間諸水,東南流五十里,入於黃河。
小水河 凡四,一在東門外環門,橫流入清水河。一在州東,經三官廟前,流入清水河。一在錦屏壽山之峽,流入清水河。一在州西五里蒲峪寬靜河 即鄂水也,由寬靜村西流五十里,入於黃河。
縣底河 :源出於高田山下,經桑河、窯頭、回公諸村,流入於大寧縣河內。
明珠川 州東一百里。傳有明珠照耀滿川,後為異人所獲。
南澗 州南。西流入於「黃河。」
甘泉 州西街,深八尺,見《水利》。
飲馬泉 州東文廟前雨泉,涓涓從石孔中湧出,流入州南清水河。相傳尉遲敬德曾飲馬於此。
鄉寧縣
柏山 縣東十五里。孤峰聳秀,蒼柏堆翠,望之若虯龍,上有《荀息廟》。
岱山 縣東十里,上有「東嶽廟。」
鄂山 縣東三十里。平原突兀,峰嶂巑岏,俗傳「鄂侯之封」 ,以此名焉。
高天山 縣東四十里。嵂崒峻絕,高出群山,其上常繞以雲氣。
尖山 縣南二十里,孤峰特山,上有廉頗祠。林山 縣西南三十里,上有白起廟。
馬頭山 縣八十里,形若馬首,上有黃龍洞。塔子山 縣西南一百里。峰巒盤錯,侵薄雲物,上有「雲中寺石塔。」
兩乳山 縣西南七十里。雙峰類乳,故名。「雲丘山 」 ,縣南九十里。古有真武廟,今修五龍宮,香火甚盛。
豁都峪 縣東一百三十五里,即官水峪。青石峽 縣西南一百里。巉削峭厲,屈曲若犬牙相交。
香爐崖 縣西一百里,以形肖爐名。
三官峪 縣東南,通太平縣界。
石門峪 縣南。由東郊村通絳州界。
安分峪 縣東南,內有靈巖寺,通絳州稷山縣界。
馬壁峪 縣東南,內有「劍泉。」 由五龍宮通絳州界。
莊頭峪 縣南。有「馬跑泉」 ,通稷山縣界。
桑平峪 縣南。由郭家集通稷山縣界。
雙柏朴峪 縣西南。有滴水崖、文中子洞,通稷山縣界。
龐統峪 縣西南,通河津縣界。
鄂水 縣東三十里。源出鄂山陰流經縣城南,與羅峪水合,西流至縣西北境八十里師家灘入黃河。
羅峪河 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高天山,流至縣城東北,繞城東南與鄂水合入黃河。
暖泉 ,城東門外百步許,水冬不凍,南入鄂水。劍泉 ,縣東南,俗傳唐太宗以劍斫山,泉隨湧出,入馬壁峪。
馬跑泉 縣東南八十里,流入莊頭峪。
《溫泉 》城南半里許,高山之陽,湛然深碧沍寒。
弗凝沿山麓西流,茂樹森疏,與二三茅屋交錯,殊有雲中雞犬之況。知縣張季霖作亭其上,有記。
白雲泉 出南山昭遠寺側白雲洞佛龕下。淵澄秀澈,渟瀦不竭。洞中石壁鏤佛像,奇古似秦、漢以上物。歲旱步禱,甘雨屢應。知縣張聯箕書聯榜其洞口曰:「洞涵潭影霏靈雨,佛振潮音湧白雲。」 蓋以紀其實云。
隰州
五鹿山 :州東南七十里。高八里,盤踞十里。上有五鹿大夫廟。
妙樓山 州北七十里。高五里,盤踞二十里,有石巖甚高廣,喦內有石寶寺。前有龍池,後有泉窟,冬夏弗竭,禱雨輒應,高僧嘗潛修於此。昇仙洞山 州西北六十里,高二里許,上有昇仙洞,深窈莫測,世傳常聞仙樂。
石馬山 州東北六十里。其形如馬。
蒲子山 州東北五十里,高五里,相傳堯之師蒲伊子隱處,漢以此名縣。
石秀才山 州東北六十里。望之巾服,儼如秀才拱揖之狀。
白衣山 州東三十五里。高七里,盤踞二十里。昔有白衣居士藏修於此。
飲馬山 州東九十里。高四里,盤踞七里怪石之中,噴玉翻雲。漢文帝過此,無水,馬跑地出泉,飲之。生草如韭,可食。
紫荊山 州東七十里。山極高峻,登其巔可望五百餘里。上有寺廟。東有紫荊寨並石窯,可以避兵。
海架山 州北十五里。上有真武廟,銅身高一丈二尺。
堆金山 州東一里許。形如「金」 字,上有文昌祠。暖水窊山 州東六十里。懸崖峭壁,古木槎枒,三面豁然,爽人心目。半山有泉出石竇中,傍有古剎緇流引水激碓直入廚中。
慈母山 州東北五十里。出柴木,樵人多伐之。下埱山 州東北五十里,出木炭。
暖占山 州北五十五里。
神峪山 州北五十里
百花山 州北一百三十里溫泉之南。相傳山多異葩,今居民墾以為田,而花事岑寂矣。水簾洞 州西北七十里。懸崖瀑布,望之狀若簾然。洞內石穴穿開,有石燕翻飛而出,翱翔天際。
「紫川 」 出州西南山峪間,過州城、仵城、大寧、馬𩰚關,入黃河。兩崖不生草木,水底不產鱗族,岸石皆紫,故名。
降龍溝 州東北。昔有二龍相𩰚,神人降之,故名。
龍子湫 一名「瀑布」 泉州南十里山峪間,西南入昕川。常有龍見,因建祠焉,禱雨即應。宋崇寧三年,敕賜廣濟廟。大觀四年,封順民侯。明封為龍子湫之神。
「明月」 泉 州北八里,其東石壁蒼黑,中有白石,光瑩如月照水。
大寧縣
孔山 縣西北三十里。高插雲霄,壁立如笏,望之如華峰。迤西另起一峰,胸穿兩大孔,通明常有風聲鼓盪,是為孔山,舊亦名風水山。《水經注》曰:「北屈縣故城西四十里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習不止,唐時有馬𩰚關。」 翠微山 縣南僅數百步,昕川繞麓而流,高踰千仞,橫亙里許,山勢似旗似錦屏,滿山松柏森秀端拱,望之蒼翠媚人。
捕狐山 縣北三十里。孔山之東派,邑治之祖龍也。相傳山舊多狐,晉獻公嘗捕狐於此。屈山 縣西南隅二里,形勢屈曲回抱,昕水至此逆而西流。
石子山 縣西南四十里。山勢嵯峨,草木叢密,人跡不到。《春秋》衛大夫石碏以大義戮子厚於此,因名。又名「小石山。」
孟門山 縣西馬𩰚關之南三十里,見吉州筆架山 。縣西南三峰竦起,峨然秀拔,為邑文峰。宋太祖建筆峰寺於此。
龍泉山 縣之東北。舊名「東山」 ,因修治《大清觀》,改今名。
龍泉山 ,乃捕狐山之支也,高二里許,以石戴土,不峭急。巔有臺榭,老松蔚然,雅具奇觀。「鎮關山 」 ,縣西七十五里,憑臨馬𩰚關,因名。「冰玉洞 」 ,縣南二里屈山之澗洞深邃莫窮其際澗水冬結為冰,光瑩似玉,經夏四月猶有存。
者
龍窩洞 縣南二里,翠微山之南。丹壁嶙峋,高可百尺,上有巖,深廣各丈餘,石際隆起,宛如龍形。
壺口 ,馬𩰚關南二十里,孟門之上,形勢如壺,黃河之水,盡注於中。詳見《吉州》。
黃河 縣西七十五里馬𩰚關,控帶諸山,為邑西之扼塞。南達孟門、壺口,接吉州界。
義亭川 ,源出姑射山之金剛嶺,北會蔡家川,至翠微左麓,合昕川,西入於河。又名羊求川。昕川 一自東北隰州,曰「紫川」 ,一自正東蒲縣,曰「蒲川」 ,一自正北,曰羊求川。會於城東三十里為昕川。南經翠微山麓,合義亭川,西入於河。《白馬掃 》縣西四十里桑峨村,昕川所經處,險石對峙,水勢湍激,淵深莫測,相傳有白馬出沒石印,蹄跡尚存。或曰:此地在晉時多產良馬,亦名「屈產泉。」
梵王掃 縣西十里阜城寨之下。石峽巉巖,川流淜湃,昕河西流,水勢飛濺洶湧,若箒之掃。上視懸壁石龕,中有梵王肖像在焉。
聖水泉 縣西北三十里,孔山禪峰寺之東。有石洞,深廣並三尺餘,懸崖之上,清泉流注,匯為碧池,常盈不竭。遇旱禱雨輒應。
永和縣
雙山 縣東南二十五里,高七里,經過十五里,兩峰對峙,故名。上有神廟,中有石佛路,最險隘。北樓山 縣東南三十五里,高三里,盤踞五里,唐置樓山縣以此。
南樓山 縣南六十里,高五里,盤踞三里,與北山相對,其形如樓。
佶北山 縣東北三十五里,高八里,盤踞十二里,舊有「佶北神廟。」
烏龍山 縣西南四十五里,高五里,盤踞七里,巨柏參天,不可數計。北齊河清三年,有烏龍見於此,其頂多神祠,碑記古柏,經前任伐盡。
皇清康熙間,知縣王爾楫復加培植,居民誦之。
捕狐山 縣東南七十里,高五里,經過七里,上有「捕狐神廟。」
馬脊山 縣西四十里,其形如馬,亦名「馬頭山。」 臥牛山 縣南四十里,以形肖名。
烈鳳山 :縣西十五里。勢如鳳之飛揚。
龍巖 縣南七十里有寺,宋太祖避世於此。香巖 縣西北七十里有寺,頂有清泉下流。仙芝谷 縣東北五里嘗產芝草,谷中水名「仙芝河。」
黃河 縣西南七十里。北自石樓至本縣,南入大寧。
仙芝河 水出仙芝谷,西南流,會諸水入黃河。甘露河 ,縣西南二十里,流會仙芝河。
靈液泉 縣東城下。舊《碑》云:「北齊河清二年,有龍躍自泉中,因立祠池上祀之。」 旁有井,亦名「靈液。」
五花泉 縣西門外。北齊時,有龍自泉中出,其泉流入仙芝河,即今官河。見《一統志》。
龍洞泉 縣北五里,入榆林河。
橐駝川 縣東北三十五里。西入芝河。
榆林川 縣西北三十里,南入芝河。
蓮池 縣東隅蓮花甚盛,足供遊賞,名題詠甚多。
《府志未載山川〈各縣志〉》{{{3}}}{{{4}}}
编辑
分水嶺 按《臨汾縣志》:「在城西北姑射山,西接蒲縣境,舊有關,今革。」
喬山 按《襄陵縣志》,在縣東南。
分水嶺 ,按《襄陵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龜山之西,南北長二十餘里。」
摩雲嶺 按《襄陵縣志》:「在盤龍山之旁,知縣宋之韓於其上建真武殿。」
狼尾坡 ,按《襄陵縣志》,「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三嶝山之南,多石嶝。」
赤土坡 ,按《襄陵縣志》,「在縣南一十里東柴村南,其上皆赤,故名。」
柳溝坡 ,按《襄陵縣志》,「在縣南二里汾渡之東岸。」
霍山 ,按《洪洞縣志》,霍州東南縣東北四十里,即太嶽。《禹貢》「至於岳陽。」 岳,太嶽也。《周禮職方》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古為冀鎮,今封霍嶽中鎮云。其東有峰,上圓名觀堆峰。山之形勢,視霍若背,視趙若棄,惟獨南顧洪洞,龍首回翔,朝拱環抱。且峰巒秀麗,巍峨峻聳,遠望如屏若閣。城東北上,然靈秀鍾萃於邑,堪輿家謂此「山天造地設,若為洪洞而生。」 當時建邑者取此為靠山風氣。
「之勝甲於他邑,其有深識哉。」 山下有泉,砌泉為池。池南北長十八丈,東西闊四丈二尺,深八尺。嘉靖年,池上鑿龍口三,噴吐泉水,潺湲有聲。甃以方塘,繚以高垣。北建觀瀾亭,西開二角門,規度整肅。一山之上,建瓊宮琳宇。左右迴廊,前豎寶塔,為層十三,高計二百有六十尺。屹立凌虛,巍然百里奇觀。山西面秀柏千株,蒼翠盈眸,遠望如畫。遊賞者耽戀勝景,竟日不忍去,上多題詠
浮山 ,按《浮山縣志》,在縣西四十里,一名臥虎山。相傳洪水汜濫時,此山隨水浮沉,因名。今屬臨汾。本縣既以浮山得名,意此山當屬本縣,不知何故屬臨汾。土人每言縣底及程黃二村即是前代城邑,然亦不可考矣。
觀音峒 按《翼城縣志》:「縣東二十里,在石門村之南崖,洞口有觀音祠,又呼為菩薩崖。」
逍遙山 ,按《靈石縣志》,「在縣南五十里。」
姚家山 ,按《靈石縣志》,「在縣西北十里。」
馬跡岩 按《靈石縣志》:「在縣東三十五里,石上有一馬跡,宛然。」
竹竿坂 按《靈石縣志》,在縣南十里。搖車纏 按《靈石縣志》,亦在東山中,上多樹木。拖風澗 按《靈石縣志》,在東山中,人不可登。馬家溝原 ,按《靈石縣志》,在張志里,與汾西縣地境相接。
荊坡 按:《蒲縣志》,「在縣東南一里,上有荊叢生,故名。」
青臺原 按:「《蒲州志》,在州北二十里。」
龍頭堡 按《聞喜縣志》,「在縣東北五十里,後周明帝嘗移改州治于此山。」
滴水岩 按《稷山縣志》:「在姑射山,懸崖滴水,春夏不涸,舊屬本縣,近為奸僧賀氏于丈地時竄入鄉寧縣矣。」
歪頭山 按《絳縣志》,「在縣東六十里。」
紫家峪 按《絳縣志》,「在縣東南十五里。」
龍骨山 按《垣曲縣志》,「在治西七十里」
牛山 按《垣曲縣志》,「在治西三十里。」
古井 按《臨汾縣志》:「在城內東南隅白塔寺前,旱亦不涸。」
滿水 按《臨汾縣志》:「在城南十里伊村,其井有五,不汲則水滿,雖旱亦然,故名,今止存其一。」 堯井 ,按《臨汾縣志》「在堯廟殿前,寒泉觱沸,為亭覆之,相傳堯建都時所鑿。」
雪水 ,按《襄陵縣志》,「在縣治屏霍門外,其源出姑射山,東入于汾」
九龍溝 ,按《襄陵縣志》,「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九龍山之麓。」
南澗 按《襄陵縣志》,在縣南三十九里京安鎮。南按太平縣故城里界,舊有石橋,於嘉靖二十一年值大水衝圯。隆慶二年知縣宋之韓砌以石。
繫$3C41$泉 ,按《襄陵縣志》,「在縣西南浪泉村,又名圓河。」
梅月泉 ,按《襄陵縣志》「在屏霍門外晉橋東石岸下。」
舜井 按《蒲州志》:「在迎熙門外舜廟中,二井東西相距四步許。」 《宋地理志》云:「蓋即史所謂匿空旁出者。公府泉脈皆鹹,此水獨甘,釀酒尤佳,俗傳有疾者飲之或愈。真宗賜名廣孝泉,命王欽若撰記,歲久斷毀,明閣學張四維重書勒碑」 ,一見歷山。
廣孝泉 按《蒲州志》:「即舜井,其地舊名舜泉坊,宋真宗改名廣孝,仍詔建廟于其側。」
柳溝泉 ,按《蒲州志》,「在州東南十五里棲巖寺東。」
古護堰 按《蒲州志》:「在州城西門外,北起古官道灘角,南抵河瀆廟。明萬曆庚辰重修,砌石堅緻,永護州城。詳河岸碑文。」
連城堰 按《蒲州志》,「闊一丈,長三十丈。」
橫渠堰 按《蒲州志》,「闊一丈,長三十丈,今湮。」 玉龍堰 按《蒲州志》,「闊一丈,長五十丈。」 以上三堰,俱知州許鵬所築,以障永濟、博惠等渠水勢者,今湮。
黑龍潭 ,按《解州志》,「在安邑縣東南十八里,與解東池相鄰,深不可測。」 或曰:「鹽池利害亦係此水故龍堰,唐開元中,嘗于此置龍池宮。」
石村溝河 按《靈石縣志》,「在縣南五里」 ,會東山之水入汾
橫洛渠 ,按《解州志》:「在湧金泉十里,出中條山谷,經夏縣入安邑,若池可溉田。」
青龍河 。按《解州志》,「在橫洛渠北三十里。」 形勢
盤曲如龍,亦可溉田。又有甘井,在聞喜縣東二十里,其泉出東鎮村,南入涑水河。又東四十里有董澤,即舜封董父豢龍之所,引渠溉田,餘入涑水河。南四十里有秦王澗,傳為唐尉遲敬德跳澗所。其南有馬跑澗泉,傳為秦王飲馬之所。其東有黃蘆泉、暖泉、溫泉、冷泉諸水。
苦池 ,按《解州志》,在安邑縣東于鹽池,亦切。魚兒灣 ,按《稷山縣志》,「在縣東七里,汾水之灣,魚所聚也。」
甘泉 按《稷山縣志》,在甘泉村東北。按《元天貞觀碑記》,稱縣為甘泉邑者,疑即此,今無考。三春芳草爭翠,先于他處,故邑景謂「甘泉春色漉漉」 泉 按《稷山縣志》,在稷王山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