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7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七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二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一卷目錄

 開封府部彙考二

  開封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三百七十一卷

開封府部彙考二

编辑

開封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祥符縣附郭。

夷山 在府城安遠門內。亦名夷門山。以勢平夷,故名。乃魏侯嬴監守之處。唐胡曾詩:「六龍冉冉驟朝昏,魏國賢才杳不存。惟有侯嬴在時月,夜來猶自照夷門。」

龍亭山 在府城,一名「煤山。」 明太祖封周藩於開封,築土山於王宮,後建亭閣,列花石。明末廢。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新建。

「萬壽亭」於其上。

艮嶽 在府城東北。詳見《古蹟》。

獨樂岡 在府城東十五里。昔有富翁了婚嫁,日邀故舊飲酒為樂。徽宗微行,見而羨曰:「此人其獨樂哉!」 故名。

鳳城岡 府城西南十里許。世傳金章宗時,有鳳凰集於此,亦名鳳凰岡。

彭子岡 在府城南。元劉哈刺不花屯兵於此,敗潁、亳盜兵。

望牛岡 :在府城西南十三里。

「潘岡 」 在陳留東北四十里。宋潘美嘗居此,故名。

鸑鷟岡 在通許東南四十里,昔有彩鳥集於上,見《古蹟》。

桃陵 在杞縣東南十里,隱隱有隆起狀。昔張巡夜擊賊於白沙渦,至桃陵,遇賊救兵,悉擒之,即此。

長白山 ,在太康縣東北一里。

「五鳳山 」 在尉氏縣南聖井之北。

牛脾山 ,在洧川西南十里,有大隧澗,兩崖峨嶪爭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軌,即鄭莊公與母相見處,俗呼為「遇母岡。」 上有穎考叔祠。

《赤坂岡 》,在洧川東南二十里,土赭色,望之如丹丘。

彭祖岡 在鄢陵縣北,俗傳「彭祖葬此。」

三晉岡 ,在扶溝西北二十五里。相傳春秋時,三晉大夫帥師於此。

雕陵岡 在扶溝北二十里,有鄭莊公祠。弘治間,《得志石》云:「前有雕陵嵠嶼,後背大川煙霞。」 翠屏山 在扶溝儒學前,與城相連。

牟山 在中牟北五里。上建牟山廟,縣之得名以此。

清風嶺 在中牟東南二里許,其高數仞,綿亙十數里。

土山 在中牟南三十里。

馬陵岡 在中牟西南,綿亙五十餘里。《史記》:「韓懿侯二年,魏敗我馬陵」 ,即此。

中嶽 在陽武西北二十里。

黑洋山 在原武北二十里,連陽武界。昔沒於河,至今河岸猶有山腳,隱隱。

黑山 按《史》,漢獻帝初平四年,曹操軍鄄城,荊州牧劉表斷袁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餘賊及於扶羅等佐之,曹操擊破之,術退保封丘。舊以「封丘」 、「黑山」 連而為句,遂謂封丘有黑山,不知「黑山」 乃常山賊帥張燕之名號也,今正之。

淳于岡 在封丘東北十八里。

酸棗山 延津西南十五里,今名「土山」 ,屬陽武。白雲山 ,在蘭陽西十五里。土山無石,每旦有白雲上騰,故名。山下有黃風洞,洞幽且長,莫知所底,舊傳為張子房辟穀處。

張成山 ,在白雲山東南,周圍三里,或云「子房舊居。」

黃陵岡 儀封東北五十里,接山東曹縣界。曹操立疑塚於此。

具茨山 在新鄭西南四十里,一名大隗山。《山海經》謂之大騩山。又《水經注》:「黃帝登具茨之山,升於洪隄上,受神芝圖於黃蓋童子。」 即是山也。潩水出其阿,而流為陂,俗謂之玉女池。今其山有軒轅避暑洞。又其巔有風后嶺,下有白龍湫,每遇旱,致禱輒應。

陘山 《一統志》作「邢山」 ,在新鄭西南三十里。《史記》魏襄王六年,敗楚師於陘山,即此。山上有鄭祭仲墓,墓西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並東北向。鄭城,杜預謂不忘本故也。廟有枯柏,其塵根故株之上,多生稚柏,列秀青青,望之可愛。此山與具茨並峙。

《自然山 》在新鄭西二十五里,下有軒轅飲馬泉。

抱獐山 在新鄭北三十里。上有駐節臺,相傳宋陳堯佐所築。

黃崖 在新鄭北十里。《春秋傳》云:「魯襄公及諸侯之楚過鄭,鄭伯有迎勞於黃崖」 ,即此。

西銘山 在陳州西北五里。

宜山 在西華南三十里,褚河北岸。戰國時大梁邑名,以其城在山之南也。

廟陵岡 在西華西四十里。楚靈王章華臺故址。

思都岡 ,在西華北二十里。女媧氏之遺民,思故都,故名。

頓山 ,在項城北五十里,即古頓子城。

乳香臺 在沈丘西南二里,昔產乳香,故名。首山 在襄城南五里,橫亙九里。《史記》稱天下名山八五在中國,皆黃帝所嘗遊,首山其一也。又云: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湖。莊周謂黃帝登具茨,訪大隗,命駕於襄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見童子而問道焉,即此山也。為令武、紫雲、仙翁諸山之首,故曰首山。明賈詠詩:「路出名邦渺樹煙,首山橫帶馬蹄前。身經七聖皆迷地,望入諸峰眾玅天。靜裏高寒真可愛故人凋謝不堪憐等閒又負登臨興,笑指雲林一粲然」 令武山 在襄城西南五里。舊傳楚令武將軍景差葬此,因以名山。今有令武將軍祠在焉。紫雲山 在襄城西二十五里,其山峰巒崒嵂,林木蓊鬱,自中峰而下,重巘疊嶂,如納陛然。南北兩山,左右環拱,一泉從中湧出,旋遶東北入汝水,襄山第一奇觀也。明李恭靖公敏建書院於上,賜額「紫雲書院」 ,一名書院山。明馬文昇詩:「崒嵂孤峰上插空,宛然削出玉芙蓉。四時雲氣春偏盛,釀作甘霖濟歲豐。」

龜山 ,在襄城西南十五里。山形如龜,因名。有二井,遇旱禱雨輒應。一名「靈泉山。」

高陽山 在襄城西南十五里。山麓多泉,足滋灌溉。

仙翁山 ,在襄城西南十八里,迥出群峰,襄山之最高者,上有丹井,俗傳葛仙翁舊跡。

駱駝嶺 在襄城西二十里,旁高中下,狀如駝背,故名。

召陵岡 在郾城東三十五里,旁有召陵城,即《春秋》「齊桓公盟於召陵」 地。

東紫岡 在郾城東三十五里,土色紫翠森秀,與西紫岡對峙。

西「紫岡 」 在郾城西南十五里。

宋岡 在郾城西北十五里,旁有青娥城。紫荊山 在長葛西五十里,與禹州相接,西北屬禹州,東南屬長葛。小洪河發源於此。

鳳凰岡 ,在長葛西北十五里。漢黃霸治潁川時,鳳一集於此,故名。

大鴻寨山 在禹州東北四十里,即具茨之別峰,與密縣新鄭相錯。昔黃帝臣大鴻氏屯兵於此,故名。

太白山 與「大鴻山」 相接。

牧牛山 在禹州東北。下有九十六泉,溱之上源也。

孝山 在禹州東北五十里,俗傳有黃香墓,故名。

馬鞍山 ,在禹州東北六十里,即陘山,有子產墓,其陰屬新鄭。

金牛山 與陘山接壤

黃臺岡 在禹州東北。《魏志》:「陽翟有葛溝水、黃臺岡。」

大礡山 ,在禹州北二十里,元隱士張克己號「大礡」 ,取此。

六盤山 在州北十里

大陽山 在州北,有李崆峒墓。

杏山 在州北二十里。有澗名「張翁」 ,漢仙人劉根所棲隱者。

明山 ,在州北五十里。明周定王葬於此,是為「九龍口」 ,九溝相合,水聚故也。

荊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洛陽記》:「齊武帝採玉於此。」 亦臨潁水。

崆峒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山前有觀,名「逍遙。」

盤旋而上,懸崖絕壑,石澗瀑布,淙淙有聲,為一郡之勝。《舊志》云:「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 按《史記》,黃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其山在陝西。今據莊周所云「命駕於襄城之野」 ,禹州近襄,或即在此地與?

殿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

柏尖山 近殿山

大龜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大仙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相傳軒轅修煉於此。

大龍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有五代漢高祖陵。小龍山 ,潁水經其下。

玲瓏山 :一名「輞山。」 石皆玲瓏。山腰有石洞,嵌空幽邃。郡人張南溟建書院於其地。

書堂山 州西北四十八里,相傳古人聚書處。逍遙山 在臨潁水,有漢中郎將墓,摩崖作碑,字多剝落,失考。

雪山 ,在州西北六十五里。

三磴山 ,在州西五十里。若三磴,上下皆有龍潭。

神后山 一名「大劉山」 ,在州西六十里,其土可陶。有漢高祖廟,明周世子於此獲《騶虞》。

方山 在州西,有太尉塚,樹柏猶存,失考。乾鳴山 ,在州西六十里。

夾龍山 在州西四十里。

鳳翅山 在州西三十里。

禹山 舊《志》:在州北潁水之南,下有禹廟,在州西南,宋元豐間重修。《北魏史》曰:「陽翟縣有禹山祠」 ,此其是矣。

三峰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有宋庠墓。金陳和尚與元兵戰潰於此。明督師孫傳庭拒李賊,前鋒亦潰於此。

皇清沈荃詩:「秋色三峰麗。揚鞭指翠屏晴巒迷近遠。」

「錦樹雜丹青。笳吹林間發,霜砧野外聽。憑高聊放眼,髣髴對山靈。謖謖山風起,蕭蕭木葉乾。詞人揮玉碗,候騎簇金鞍。谷暝疏鐘動,天空過鴈寒。高唫猶未倦,微月上林端。」 《九山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

呂梁山 塘口河源出其下。

柏山 在禹州東南,其峰秀出,與三峰山東西相望。

青屏山 在密縣北八里,其形若屏。

雲壟山 在密縣北三十里,一名「侵雲山」 ,三峰特起,勢插雲表。

開陽山 在密縣西北十五里,冬雪降即消。龍巖山 ,在密縣西北二十五里。起伏連延,其勢如龍,有寺曰「龍巖」 ,中有甘露泉。

香爐山 ,在密縣西二十五里,上有元帝廟,土人呼為「小頂。」

「橫山 」 ,有二,一大一小,俱在密縣西北三十餘里,東西相對。

大方山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山漸高大,林木森秀,下有綏谿,綏水出焉。

香峪山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有上中下三峪,山多產藥卉,中峪有虎跑泉。

蘭巖山 在密縣西北,接汜水西南境。《唐詩鼓吹》註:「昔有密人蘭公夫婦死於此,化鶴飛去。」 至今巖下有石成對,形如雙鶴。

織錦洞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

鳳凰山 在密縣西四十里,嘗有鳳集其上,故名。

火門山 ,在密縣南三十里,有洞豁然向離,因名。

柏崖山 ,在密縣南三十里,古柏成林,下有龍湫,俗訛「熊耳山。」

承雲山 在密縣東南三十里,土人呼為破荊山。據《水經》有東西承雲二水出其下,流逕超化寺前,則今之破荊,即古之承雲也。山巔有石,天將雨,則雲霧先出。

七敏山 在密縣東南,西連承雲,脈落相貫。超化山 ,在密縣東南,與承雲相接,有超化寺,洧水出焉。

石樓山 在密縣東北十八里。其山高峻重疊,狀若樓然。

靈巖洞 在密縣東四十里。

梅山 在鄭州西南三十里,高數十仞,周數里,其脈來自嵩嶽,為州鎮山。或謂舊多梅花,故名。下有龍池,小金水河源於此 。按《明一統志春秋》,楚蒍子馮率師侵費滑,還師於此。

泰山 在鄭州南四十里,以其能吐雲,不亞岱宗之膚寸而合亦名「泰山」 ,與梅山東西斜對較

梅山為尖秀,三面陡絕,不可躋攀,惟南隅疊石可登,上有泰山、三仙二廟。縱目遠眺,雲樹蒼茫諸村落皆歷歷可指奇觀也。

廣武山 在滎澤西十里,與三皇山連。上有東西廣武二城,即楚、漢屯兵相拒處。其山西跨河陰,南跨汜水,綿亙五十里。峰巒尖秀,峭拔數十丈,朝霞暮煙,變態萬狀。宋劉景文詩:「楚漢兵相接,乾坤晝亦暝。虎爭千里震,龍𩰚四郊腥。故壘誰從問,嚴祠自昔靈。北風吹敗木,落葉任飄零。」 副使沈荃詩:「晴秋振屐層峰上,壁」 壘風雲萬里開。山合崤函爭北向,河連汾沁卻東來。寒沙白磧埋遺鏃,衰草青燐長廢臺。帝業霸圖俱泯沒,阮公千載有餘哀。

《嶽山 廣武山北》,北枕黃河,南臨陡澗,人稱「小桃源。」

五龍峰 ,在嶽山頂,五峰對峙,秀氣鍾焉。嵩渚山 ,在滎陽東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陘山」 ,京水出焉。

萬山 在滎陽南二十里,嵩渚山之西,須水出焉。

清水嶺 在滎陽東南,《索水》出於此。

賈峪山 在滎陽東南,賈谷水出焉。

「大周山 」 ,在滎陽南三十五里,汴水之源。宋仁宗曹皇后建塔於上,中有「三泉九峪。」

傘蓋山 ,在滎陽南四十五里。峰形如傘,故名。一名摩旗山,韓信伏兵於此,山頂有旗穴在焉。石棚山 ,在滎陽南三十五里,一石平坦如盤,其下空洞如屋,可容數十人,故云「石棚。」

靈源山 在滎陽西,其山嘗出「靈芝、石菌、石髓、紫菊,往往人聞山上有長嘯聲。」

敖山 在滎陽北,河陰西。《詩》:「搏獸于敖」 是也。商仲丁遷都於此。《左傳》晉師救鄭,在敖鄗之間。呂東萊曰:「士季設七覆於敖,秦時築敖倉於上,因以名山。」 漢酈食其勸高祖據敖倉之粟,又因敖山築甬道,下汴水皆在此。

牛口峪 ,在河陰西北二十五里,與汜水接壤,唐太宗擒竇建德之處。

運斗峪 在河陰西北二十里,俗傳張子房觀星望斗處,今運斗臺猶存。

「秦王頂 」 ,在河陰西北十八里,平闊數畝。唐太宗驅竇建德處,今有「秦王寨。」

摩旗頂 ,在河陰西北十一里。相傳樊噲曾摩旗其上,因名。今漢高帝廟猶存。

招子頂 ,在河陰北十六里。王陵以兵屬漢,項王欲挾之歸楚,取陵母置軍中,遣使招陵,陵母私對使者泣曰:「願為妾語陵,善事漢王,王長者,終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 遂伏劍死。太公頂 ,在河陰東北十四里,即項王欲烹太公處,在廣武山之巔。

三皇山 ,即廣武山之別名,東與滎澤相連。按:《明一統志》,其上有東西廣武二城,為楚漢屯兵相拒處。

石榴谷 ,在河陰東北二十里,盈山皆安石榴,參差蓊翳,不計其數。

大伾山 在汜水城西一里。考大伾在黎陽,《宋史》以為即今成皋。其山有大澗九曲,又名九曲山。上有呂布城,或云成皋舊城。

伏蛟山 在汜水西二里許。唐會昌三年,建「昭武廟」 於其上,祀歷代君臣有事於虎牢者。元季廢。

方山 ,在汜水南四十里,汜水出焉,《山海經》所謂「浮戲之山」 也。周圍數百里,環遶數縣。

五雲山 ,在汜水東南四十里,其山嵯峨如浮圖,又名「塔山」 ,雪霽則粲爛如玉樹然。

三山 在五雲山東六七里,山有三峰。

紫金山 在五雲山南十五里。上有伏羲廟,其西曰白玉嶺,有女媧祠。宋程顥詩:「仙掌遠相招,縈紆度石橋。暝雲生澗底,寒雨下山腰。樹色千層亂,天形一罅遙。吏紛難久駐,回首羨漁樵。」 分水嶺 在五雲、三山之間,南有桃花泉,北有竹葉河,因名。

金龜山 在汜水東郭堤外。宋人嘗建「美哉亭」 於其上。元末毀。

蓼子峪 ,在汜水西北,大伾山之中。

狗脊山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中牟縣後。其上產黃麻。

伯牛岡 ,《府志》無 。按《明一統志》,「在汜水縣東北三十里,有冉伯牛廟。」

「黃河 」 ,源出崑崙西南二千里星宿海,北流塞外,由山西境而南,至潼關入河南境,至汜水入。

考證

開封府境,歷河陰、滎澤、鄭州、原武、陽武、中牟、祥符、封丘、陳留、蘭陽、儀封,至考城入歸德府境。宋太平興國十年,河決滎澤,始南徙,奪汴水之道以注於淮。金明昌五年,河決新鄉,由太康逕陳州至潁州。元末,又自通許分一支,自陳州商水入南頓,混潁水,東流於淮水。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經汴城東南至陳州城西,東南經項城入淮。永樂九年濬入故道。正統十三年,又決滎陽,經陳州、項城入淮。弘治間,又北徙。崇禎十六年,河決入渦河。

皇清順治九年。河自復故道 按《明一統志》。黃河舊

在府城北四十里。自西北汜水縣入境,東至虞城縣,下達山東濟寧州界。洪武二十四年,決原武縣黑陽山下,東經府城北五里,又東南至項城縣,出境入淮,而故道遂淤。永樂八年,復疏入故道,自是河分為二。正統十三年,又決滎陽縣,東經府城西南,又東南至項城縣,出境入淮,而城北之新河又淤。元陳孚詩:「千載金湯擁上流,只今惟有荻花秋。江南客子笑無語,閒看黃河繞汴州。」

蔡河 源失考,宋時為漕渠,歲漕上供米六十萬石入京師,兼閔水、洧水、潩水以通舟楫。閔水自尉氏歷祥符合於蔡,是為「惠民河。」 洧水自許田注鄢陵,東南歷扶溝,合於蔡。潩水出鄭之大隗山,注臨潁,歷鄢陵、扶溝合於蔡,凡許、鄭諸水悉會焉。猶以其淺涸,故植木橫棧,及設斗門以節水。建隆三年,詔發丁夫數萬,浚蔡水入潁。其自尉氏北流,至汴戴樓門東,由廣利水門入城,名西蔡河,接閔水,繚繞城內。其從陳州門西,普濟水門出城,流經通、許,復接舊蔡河,名東蔡河,即所謂「惠民河」 也。元至元二十七年,河決祥符,西蔡河上源由是塞。明洪武以來,河屢南徙,淤為平地。惟府城南薰門內東西有河,積水不通舟楫,尚存東西二橋。崇禎末,河決,汴梁併橋亦淪沒。

六丈河 在府城北封丘門外。世傳宋時恐河水為患,故開此河以殺其勢。今湮。

廣濟河 在府城安遠門外,亦宋之漕渠,一名五丈河。唐武后延載元年,引汴水入白溝,接注湛渠,以通曹、濟、兗、鄆之賦,因其闊五丈,故名。唐末湮廢。後周顯德四年修復。至宋太宗,改名廣濟,歲漕東北上供米六十二萬石入京師,於京城之西,夾汴水造斗門,引京、索、蔡河水通城濠入斗門,俾架流汴水之上,東進於五丈河,以便漕運。水門三:上曰「咸豐」 ,下曰「善利」 ,上南曰「永順」 ,元初淤塞。

金水河 一名天源,本京水,導自滎陽黃堆山,其源曰祝龍泉。宋建隆二年,鑿渠引水過中牟,名曰金水河,抵汴城西,其水橫絕於汴,設斗門,入浚溝,通城濠,東匯於五丈河,後淤塞。按《明一統志》「在鄭州城西南二十五里。」

汴河 ,本作「汳」 ,即浚義渠也。一名莨蕩渠。源出滎陽大周山下,受西南諸山谿京、須、索、鄭之水,東流至中牟縣北,與沙水同流,東南至浚義而分一瀆南注為沙,一瀆東注為汴。漢平帝時,黃河南奔衝汴。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汴隄渠目》:滎陽東分,疏河、汴二水,令黃河東北流入海,汴河東南流入泗。隋大業元年,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又自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于淮。渠廣四十步,渠傍皆築御道,樹以柳,名曰「隋堤」 ,一曰「汴堤。」 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門、下水門,歲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萬石達京師,常至決溢,設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黃河決,始淤塞。舊府治南有汴渠故蹟,即其地也,止存今沙河,一名賈魯河,又名小黃河,受京須、索、鄭諸水,經朱仙鎮呂家潭至扶溝東北受雙洎河水,又東南入西華境,遶城西北、東三面,又東南經李方口西,又東南合潁、汝二河入商水境,逕周家口,又東受清水及柳莊河水,為白馬溝,其南為潁岐口。沙水東流,潁水東南流逕南頓鎮,又東南逕項城北,受瀔水。汾水又東入沈丘境,至潁州復與沙合。沙東逕槐坊店,折而東南,受枯河水。又東逕紙店界首集,入江南太和縣。東由潁北合注於淮。唐李益詩:「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伯俞河 在府城西三十里。韓孝子伯俞居此。巴河 在陳留北三十五里。明楊一清詩:「一帶巴河縱復斜,孤帆疑是泛星槎。東吳萬里雲濤外,過盡春山直到家。」 按:《明一統志》:東入寧縣界。伊水 在陳留東北二十里,環繞伊尹故里。

雎水 ,在陳留東北四十里,又名隄河。按:《明一統志》,「東經睢州,達寧陵縣」

鐵裏河 在杞縣西南三十五里。

清河 在太康縣南

雙洎河 在溱、洧二水並流,逕新鄭縣城南,又東受黃水,又東受南濮、北濮二水,又東南受龍淵水,又東南受稟水,逕長葛縣城,至東南郭折而北流入洧川界,復東受清泉水,又東南逕洧川城南,受大沼水。又東南逕新汲故城北,東南入鄢陵界,又東北入扶溝界,東注於沙河即汴河。按《明一統志》在洧川縣南,即溱洧二水之下流。

馬蹄河 在蘭陽北五里,一名清河。明楊一清詩:「春濃官柳颺東風,隔岸歌聲款乃中。欲向滄浪同濯足,誰清誰濁問溪翁。」

黃水河 在新鄭北十里。東入於洧。

穀河 ,源出商水西召陵岡,流經項城縣入淮虹河 。項城舊西漢漕河,舊闊十餘丈,歷城內,下達潁水。

潩河 在許州北八里。源出密縣大隗山,名「魯固河」 ,又名「清流河。」 東南入長葛境,逕許州,至臨潁縣入於潁水。

石梁河 在許州西七里。源出密縣山谷中,流至超化寺前,匯為黑白二龍潭,其深莫測。東流至禹州郭連里,逕石固寨南有石梁橋,為許州長葛分界。流入臨潁北境,又名五汲河,東至西華界入潁水。宋名石塘河,漕運許州一帶之粟,達於汴京。按《明一統志》在臨潁縣北三十里,東南入黃河。

清流河 源出許州東秋湖,流經鄢陵、西華二縣界,入於潁。

潁河 源出登封潁谷中,東流經禹州,又名褚河。按《漢書》以陽翟大賈褚姓所居,故名。東過臨潁受潩水,又東至西華,受石梁河水,經縣東南,合汝水,又東南入商水境,合沙水,逕周家口,漸達於淮。按《明一統志》,東經鄭州至襄城縣為渚河。

棗祗河 ,臨潁北三十五里,潁河之支流也。魏棗祗屯田許下,引流灌溉,得穀百餘萬斛,因以名河。

「五里河 」 臨潁北五里,潁河支流。

艾城河 ,臨潁東北三十里,石梁河之北。魏鄧艾屯田,引潩水為河,最宜稻。

汝河 一名溵水,郾以西為汝,郾以東為溵。發源於伊陽天息山,經汝州,過郟縣,至襄縣,始大薄城而行城南門下,橫以石橋,東流經郾城,收灃河、溏河,至周家口東入於淮。按《汝故道》,由汝州襄郾東南至汝南郡,由新蔡合洪河入淮。元季因水勢泛溢,為蔡州害,自武陽截斷其流,約之使東注,水患少寧,故陞蔡州為汝寧府。而汝水之由舞陽而東者,入郾城,土人始呼曰「沙」 ,或傳古之名曰溵也。按《明一統志》在襄城縣南,東流入黃河。

請幫助識別此字。勒河, 一名「土瀘河」,在郾城北一十里,下流入潁。

瑪瑙河 ,源出襄城東朱湖潭,經臨潁、郾城入。請幫助識別此字。勒河灃河 在郾城南二里,源出魯山,東南流,經葉縣南,又東流經舞陽,北至郾城,合於汝河。溏河 在郾城南二十里,出寶峰龜兒山,東北流,經郾城南,合於灃河。

洄曲河 在郾城東南三十里。灃河自城東螺灣渡,北流合汝河。其東南流者又名洄曲,唐吳元濟屯兵之所。《史》所謂「蔡之精兵,皆在洄曲」 ,李愬破之,即其地也。

小洪河 在長葛。源出紫荊山,明流十里,伏流十里,經陳太丘祠東注,至洪庇寨入潩水。請幫助識別此字。河 在長葛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新鄭,東南流入長葛,東北入雙洎河。

大呂河 在禹州西南。明巡道曹公所開。玉寨河 在密縣東北五十里,南流四十里入洧水。

洧水 ,源出密縣東南馬嶺山中超化寺東之金花泉,縱廣二畝。泉源湧出山址,東北流受綏水,又東受滴瀝泉水,又東南受承、雲二水,又東受馬關水,又東至新鄭縣,與溱水並流,東至長葛合流,是為雙洎河。明孫元貞詩:「二水並東注,映帶城南北。往來行路人,病涉今猶昔。緬懷乘輿濟,存心惠為德。古道誰復然,川流日不息。」 溱水 ,一名澮水,源出密縣東南平地,一云出雞絡塢,東南流經故鄶城西,為柳泉水,又南注。

於洧並流而東按:《明一統志》,東北至新鄭縣,與洧水合。

綏水 出密縣大方山綏谿,流經漢弘農張伯雅墓,復東南逕上郭亭,即今之《上郭圖》,「東南注洧。」

馬關水 ,密縣東南五十里。源出七敏山,漸入於洧。

鄭水 ,源出鄭州東二十五里,東北至中牟縣,溉田千餘頃,其水下入於汴。

小金水河 ,一名泥河,在鄭州西一里。源出梅山北黃龍池,東北流至州西,如襟帶,以其來自金方,故名。乃鄭水之西派,東北遶舊渠,與蔡城水合,總名「鄭水。」

京水 源出滎陽嵩渚山,經鄭州西南十五里,東流入鄭水。唐祖詠詩:「前路入鄭郊,尚經百餘里。馬煩時欲歇,客歸程未已。落日桑柘陰,遙林煙火起。西還不遑宿,中夜渡京水。」

須水 ,源出滎陽南萬山,東流經縣北境,合索水達於汴。

索水 ,源出滎陽南小陘山清水嶺之聖水池,北流入京水合汴。《左傳》「韓宣子入楚,鄭子皮、子太叔勞諸索水。」 《史記》「楚漢大戰京索間」 ,皆在此。賈峪河 在滎陽東南四十里,源出賈谷山,流經縣東,入於索水。

五通河 在滎陽西南五里。其源出土溝,流經縣北,入索水。

滎水 發源於濟源王屋山巖,從高注下,既見而伏。東出濟源縣,由溫入河,伏流溢為滎。《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 滎澤之得名以此。今無水,成平地。

旃然河 源出河陰南二十里,流經縣北五里廣武山麓,逶迤東流,經滎澤達於河。

汜水 在汜水縣西一里。源出鞏縣玉仙山,北流經古崤關,東入黃河。謂之汜水者,取水決復入之義。《史》謂「漢高祖即位於汜水之陽」 ,是也。按《明一統志》,源出汜水縣西方山,東南入黃河。竹川 ,在汜水縣南十五里,有竹叢生其西,即舊太溪泉也。至寒戰山,同棘寨河水、耿家河共入。汜水。出玉門,合洛河水達於河。

會岡湖 在扶溝縣東北。

東湖 一名「秋湖」 ,在許州東二十五里。

西湖 有二,一在鄢陵縣城西,周二里;一在許州城西北,周九里。宋鄒浩詩:「綠荷香滿草阡阡,流水瀠洄萬里田。鳥陣雲盤接楚地,嵐屏錦帳對嵩天。歌聲縹緲疑杭月,曲唱幽彝傍許煙。薰得游人真醉處,汴州景色自長年。」 宋蘇軾詩:「西湖小雨晴,灔灔春渠長。來從古城角,夜半傳新響。使君欲秦游,浚沿役。千掌紛紜具畚鍤,鬧若蟻運壤。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猶怏。惟有落殘梅,標格若矜爽。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兩。醉客臥道傍,扶起尚偃仰。池臺信弘麗,貴與民同賞。但恐城市歡,不知田野愴。潁川比不登,野氣長蒼莽。誰知萬里客湖上獨長想雲間。」 馮樾詩:「上巳蕭條興不孤,扁舟殘日渡西湖。梨花兩岸鶯啼落」 ,攜酒尋碑憶大蘇。

南湖 在商水縣南,廣四里。

北池湖 ,在商水縣城北十五里,聚榖濟、棗子、雙溝五河之水,方四十里,東流入陳州境達於淮。

黃渡湖 在儀封縣北堌陽鄉,周圍六十里。回湖 有二,俱在鄭州城東三十里,東西相連,自祭城以入中牟縣,迤邐達於河。

柳湖 有二,一在陳州城北,一在新鄭縣西北三里。

金明池 在府城西鄭門外西北,周迴九里餘。見《古蹟》。

龍女池 ,在鄢陵縣南。

「五龍池 」 在原武西門外。

白龜池 ,在陳州城內東北。相傳伏羲干蔡水,得白龜,遂以名池。

東門池 在陳州城內東北隅。《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即此。按:《明一統志》:「水至清,不生草木。」

蛟龍池 ,在襄城北二十里。按《明一統志左傳》,「鄭大水,龍𩰚於時門之外洧淵」 ,即此。崑崙池 在禹州西南神后山頂。

「鳳凰池 」 在禹州治東北。

黑龍潭 在密縣西香谷山。元至正間,縣人禱雨於此,有黑龍見,故名。

清水潭 ,在延津縣西十里,廣二十畝。

五子潭 ,在太康縣西北二十里。

朱湖潭 在襄城東三十里。瑪瑙河出於此。「椹澗 」 在許州西南三十里,世傳漢蔡順遇赤眉於此。

「鏡泉 」 ,在按察使司署西,味甚甘。康熙三十三年新濬。

青龍泉 在洧水縣西北流,經東南二十里,入雙洎河《曲阜》。李玉詩:「誰鑿雲根沁冷冰,琮琤悠雅接天聲。平灘滴瀝絃鳴急,曲岸潺湲玉漱輕。日逐松風驚野夢,夜隨漁鼓過孤城。年光流盡無人識,我傍長干欲濯纓。」

禁溝泉 在禹州西一里。其水甚甘。戰國時,韓王禁人取,即此。

馬跑泉 在禹州城東北四十里。世傳漢光武駐兵於此,「馬跑地得泉。」

靈泉 有二,一在禹州北靈泉里,平地湧出,南流入潁。一在滎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流合須水。煖泉 ,在禹州城東司馬里,流逕長葛縣界,合固店河。

「湧泉 」 ,在禹州玲瓏山,谷中湧出,東流入潁水。「甘露泉 」 ,在密縣龍巖寺東,水味甘美。

滴瀝泉 在密縣天仙廟前。石澗水出,滴瀝如雨,晝夜不息。李芝蘭詩:「玉女臨妝傾浴盆潛通地脈潤靈根虎跑仙徑泉翻瀉龍下天門珠亂噴。晴日無雲常自雨炎天有暑不知煩坐來一吸清涼沁滌盡塵囂羨異源。」 邑令李鵬鳴詩:「拳崖懸泉驪龍守,掌擲珠光不見口碎殢碧泓誰敢拈盤陰幻溜銀床朽忽若漏屋」 補煉石,幾年會試女媧否。太掖仙人摘曉星,倒看青天小如斗。上有黃帝千尺松,種松卜此施大手。流霜獨活元冰鳴,收雨雨師收不走。聲聲滴瀝復聲聲,年年滴瀝巖壑清。

金花泉 在密縣東南超化寺。洧水之源,土人引以溉田數百頃。

神井 在杞縣西北。每歲禱雨輒應。

龍井 在尉氏縣南嶽寨堡。按《明一統志》,「世傳金時有石如羊首,自天而墜,遂成井,歲旱禱雨輒應。」

漆井 ,在鄢陵縣西七里,漢陳寔祠前。

琉璃井 在儀封縣西五里。

「靈井 」 有二,一在許州城西三十里,其色元而氣溫,積雨不溢,久旱不涸。一在鄭州東三里,李衛公祠後。

聖水井 在禹州義讓里。按《明一統志》:「遇旱禱雨皆應。」

湫水井 在禹州北。「靈泉井」 二井源泉相通,雖大旱不涸,澇亦不溢。

靈仙井 在滎陽縣南二十五里靈仙寺前。元祐間,龍見於此。

琵琶溝 在祥符縣西南,以形如琵琶,故名。「長明溝 」 ,源出長葛縣界,流經尉氏縣西南,匯有大陂,東南入大溝河。

鴻溝 在河陰東,即楚、漢時分界處,北接廣武山,與滎澤相連。唐韓愈詩:「龍疲虎困割川原,億萬蒼生性命存。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許渾詩:「相持未定各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力盡烏江千載後,古溝芳草起寒雲。」 宋呂蒙正詩:「溝中流水已成塵,溝畔荒涼起暮雲。大抵關河須一統,可能天地更平分。煙」 橫綠野山空在,樹倚高原日漸曛。方憑征鞍思往事,數聲風笛馬前聞。

五梁溝 ,在陳州西南二十五里。溝有五橋,故名。

陳佗溝 在陳州城北一十里,相傳為陳公子佗所開。

三山陂 在府城西北五里。明李夢陽詩:「崔嵬艮岳他年笑,寂寞三山後代思。湖色春光淨滿眼,古城風暮幾人悲。」

僕射陂 ,在鄭州城東南四里。後魏孝文帝以此陂賜僕射李沖,後人因名。唐元宗更名「廣仁池。」

圃田澤 在中牟縣西北七里。《周職方豫州藪》曰「圃田」 ,即此。其澤東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長城,東極官渡,高者可耕,漥者成匯。今為澤者八,若東澤、西澤之類,為陂者三十有六,若大灰、小灰之類,其實一圃田澤耳。

溵水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郾城縣有大小二水,大者在縣治南一里,小者在縣治北一里。隋溵州以此水名。」 甘泉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內明魏國公徐達故宅。洪武間,河水入城,諸井苦不可食。永樂初,忽湧此泉,色瑩而味甘,因名。」

八角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南,水苦不可飲。」 宋劉敞詩:「誰鑿八角井,不方亦不圓。此地饒美水,此井獨苦泉。泉甘常不竭,泉苦更永年;浪得世上名,對之還慨然。」

冰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延津縣西南二十里,世傳韓襄王藏冰之所。」 明越應揚詩:「飲水思源歌帝力,冰壺玉鑑碧璘璘。不緣深有甘棠澤,那得延津萬井春。」

厄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氾水縣東南七十里。《風俗通》云:「漢高祖與項羽戰,敗於京索,遁入此井,鳩止鳴其上,追者以為無人,遂得脫,因名。」

鳴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陳州城東三里。以物投下,聲應如鐘。」

龍華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許州城北。蓬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北。本《春秋》之蓬澤,後因為池。晉阮籍詩:「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 唐元宗改為福源池,禁魚採。

黃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封丘縣南一十里,《春秋》「公會吳子於黃池」 ,即此。

凝碧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平臺側,唐為牧澤。宋真宗時鑿為池,後為河水淤塞。」

靈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長葛縣西,一名葛仙池。世傳吳人葛元寓居於此,池有石甃,每遇旱,禱雨輒應。」

大溝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尉氏縣西南一十五里,東北合康溝入於黃河

筆溝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尉氏縣東北四十里,端直如筆,故名。」

驛馬溝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商水縣西南一十三里,其湍急如驛馬,因名。」

漻堤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自府東至歸德府三百餘里,世傳漢梁孝王徙都睢陽時所築,今俗訛為蓼堤。」

金堤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自滎陽縣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歷代築之,以禦河患,通謂之金堤。」 漢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即此。

隋堤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汴河故道,隋煬帝所築。」

湛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外,唐載初元年,引汴水注白溝以通漕。

牽渠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鄭州界內。魏牽招為廣武太守,時郡城井苦不可食,始為鑿渠,引城外清泉注之,民以為便,因名。」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