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9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九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一卷目錄

 歸德府部彙考一

  歸德府建置沿革考

  歸德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歸德府星野考

  歸德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三百九十一卷

歸德府部彙考一 编辑

歸德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兗、豫二州之域,即古閼伯所居之商丘也。周武王克殷,封微子啟於此,謂之宋國。戰國時,齊、魏、楚三分其地。秦為碭郡之西境。漢為梁國,治睢陽等縣。東漢晉俱因之。後魏置梁郡。後周改曰亳州。隋初置宋州。大業初,改為梁郡,以宋城等八縣屬焉。唐初仍為宋州,尋改為睢陽郡,屬河南道。五代梁置宣武軍。唐改歸德軍。宋陞為南京應天府,仍治宋城等六縣。金更名歸德府,而南京路領之。元仍舊。明初,降為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復陞為府,內置商丘縣及寧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五縣,又割開封之睢州、考城、柘城以屬焉。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八。

商丘縣:附郭。

上古陶唐氏遷閼伯於商丘,即此。周封微子啟於此,為宋國。秦為碭郡地。漢置睢陽縣,屬梁國。東漢與穀熟縣同屬梁國。三國魏晉俱因之。南北朝劉宋大明六年,改縣曰壽春。八年,復為睢陽,屬南梁郡。後魏置梁郡治此。隋開皇初,改郡曰宋州,改縣曰宋城。大業初,復置梁郡,縣屬如故。唐天寶元年,復置宋州,尋改睢陽郡治此。五代梁置宣武軍。唐改歸德軍。宋改應天府。金改應天曰歸德府,復改宋城曰睢陽縣。元以穀熟縣省入。明洪武初,廢府置歸德州,省睢陽縣入焉。嘉靖二十四年,陞州為府,始置商丘縣為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寧陵縣

夏葛伯國,又為甯城。周春秋時為宋地。戰國魏地,襄王封信陵君,即此。秦為甯陵城。漢始置寧陵縣,屬陳留郡。東漢屬梁國。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劉宋屬南梁郡。後魏屬譙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梁郡。唐屬宋州、睢陽郡。宋政和四年,屬拱州。宣和六年,改屬應天府。金、元俱屬歸德府。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鹿邑縣

周《春秋》晉邑,本曰鳴鹿。《左傳》:「諸侯侵陳,至於鳴鹿。」 即此。漢置鄲縣,屬沛郡。東漢析置武平縣,屬陳國,鄲仍舊屬。三國魏因之。晉省鄲縣入武平,改苦縣為谷陽,同屬梁國。南北朝後魏屬陳留郡。隋開皇十八年,始改縣曰鹿邑,屬淮陽郡,改谷陽為仙源。唐改仙源為真源,同屬亳州、譙郡。宋省真源入鹿邑,置衛真,屬亳州。金屬,仍舊。元初,以衛真縣省入,屬亳州。明屬歸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夏邑縣

周、戰國時為下邑地,因地窊下,故名。秦為碭郡地。漢置下邑縣,屬梁國。東漢、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劉宋屬梁郡。後魏置碭郡治此。東魏析己吾縣屬馬頭郡。北齊以己吾縣省入,屬如故。隋屬梁郡。唐屬睢陽郡。五代梁屬宣武軍。唐屬歸德軍。宋改歸德軍為應天府,縣屬如故。金始改縣曰夏邑,以「華夏」 為名。元屬歸德府。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三里。

永城縣

周芒地,亦名犬丘。《左傳》:「宋地,衛侯遇於犬丘」 ,即此。漢置芒、犬丘二縣,屬沛郡。東漢世祖改芒曰臨睢,明帝改犬丘曰太丘,并屬沛國。三國魏二縣俱廢。晉以其地併入酇縣。南北朝劉宋屬平昌郡。後周屬亳州。隋始置永城縣,屬譙郡,尋廢。唐復置,屬亳州。五代梁屬譙郡,防禦。唐、晉、漢、周皆因之。宋仍屬亳州。金陞為永州。元至元二年,廢州,復置縣,屬歸德府。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虞城縣

夏禹封舜子商均於此,為虞國。漢置虞縣,屬梁。

國東漢、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劉宋屬南梁郡。後魏改縣曰蕭,屬沛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縣,始改曰虞城,屬梁郡。唐武德四年,改置東虞州,尋廢,復為虞城縣,屬宋州睢陽郡。宋屬應天府。金廢。元大定二年,復置,屬濟州,復屬濟寧路。明屬歸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

睢州

周春秋為宋、陳地。秦置襄邑縣,屬碭郡。漢屬陳留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俱改郡為國,縣屬如故。南北朝劉宋屬陳留郡。後魏屬梁郡。東魏屬陳郡。北齊併入雍丘縣。隋開皇六年,復置縣,仍屬梁郡。唐屬宋州、睢陽郡。宋政和四年,置拱州,以縣屬焉。金始改拱州為睢州。元仍舊。明洪武省襄邑入睢州。十年,罷州為睢縣,尋復改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改屬歸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領縣二:

考城縣

周為戴國。春秋時鄭取之,改曰穀城。秦置甾縣,屬碭郡。漢屬梁國。東漢始改為考城縣,屬陳留郡。三國魏改郡為國,縣屬如故。晉廢。南北朝劉宋復置,屬濟陽郡。後魏改曰考陽,屬北梁郡。東魏改曰考縣,屬沛郡。北齊又改曰城安,屬濟陰郡。隋開皇十八年,復為考城縣,屬梁郡。唐武德四年,改置東梁州,尋廢。州仍置縣,屬曹州濟陰郡。五代、晉、漢屬開封府。宋初屬拱州,尋還故屬。金、元俱屬睢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柘城縣

上古朱襄氏邑。周春秋時為陳株野地。漢置柘縣,以邑有柘溝,因名。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晉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始改曰柘城縣,屬梁郡。唐初省入穀熟、寧陵二縣。永淳初,復置,屬睢陽郡。宋初屬應天府。崇寧中,改屬拱州。金、元俱屬睢州。明洪武七年,省入寧陵。十年復置,屬睢州。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歸德府疆域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歸德府疆域圖

歸德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江南徐州之蕭縣界,二百九十里。

西至開封府之杞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開封府之陳州界二百五十里。

北至山東兗州府之曹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四百七十里,南北袤三百二十里。由府治西至本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師,陸路二千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商丘縣:附郭。

東至夏邑縣界六十里,又至江南徐州蕭縣三百里,地接徐州,路通淮安府。

西至寧陵縣界四十五里,又至睢州一百二十里,地接杞縣,路通開封府。

南至鹿邑縣界七十里,又至汝寧三百五十里,地接光州,路通固始縣。

北至山東曹縣界七十里,至曹縣一百一十里,地接清豊,路通開州。

東南至江南亳州界九十里,又至江南宿州三百里,地接靈璧,路通鳳陽府。

東北至虞城縣界三十五里,又至單縣一百二十里,地接濟寧,路通兗州府。

《西南》至柘城縣界九十里,至柘城縣一百里地。

考證

「接通許」 路通鄢陵縣。

西北至考城縣界六十里,至考城縣一百二十里,地接儀封,路通衛輝府。

東西廣一百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寧陵縣

東至商丘縣界一十八里,至商丘縣六十里,路通江南宿州。

西至睢州界二十里,至睢州五十里,路通開封府。

南至柘城縣界四十里,至柘城縣七十里,路通陳州。

北至考城縣界三十里,至考城縣七十里,路通山東曹縣。

東南至鹿邑縣一百三十里,路通江南亳州。「東北至山東單縣一百七十里,路通兗州府。西南至太康縣一百一十里,路通南陽府。西北至儀封縣一百一十里,路通彰德府。東西廣三十八里,南北袤七十里,由縣治東至本府城六十里。」闕。至本省城。里。北至

京師,陸路一千八百一十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鹿邑縣

東至江南亳州界二十里,至亳州五十里;西至太康縣界七十里,至太康縣一百三十里;南至項城縣界一百一十里,至項城縣一百四十里。

北至商丘縣界六十里,至商丘縣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江南太和縣一百八十里,以《白馬驛》為界。

東北至虞城縣一百八十里,以牛寺崓堆為界。西南至陳州一百二十里,以戴家集為界。西北至柘城縣六十里,以甎橋為界。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由縣治北至本府城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省城一百五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夏邑縣

東至江南徐州蕭縣界六十里,至蕭縣一百五十里,路通江南徐州。

西至商丘縣界三十五里,又至歸德府一百里,路通寧陵縣。

南至永城縣界三十五里,又至江南亳州一百二十里,路通江南潁州。

北至虞城縣界三十五里,至虞城縣七十里,路通山東定陶縣。

東南至永城縣九十里,路通江南宿州。

西南至鹿邑縣一百八十里,路通柘城縣。東北至江南碭山縣七十里,路通江南豐縣。西北至山東曹縣一百七十里,路通山東距野縣。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七十里。由縣治西至本府城,一百二十里,至本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陸路一千八百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永城縣

東至江南宿州界,五十里。

西至商丘縣界六十里

南至宿州界四十里

北至江南碭山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宿州界三十里

東北至蕭縣界九十里

西南至亳州界八十里

西北至夏邑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由縣治西北至本府城一百八十里,至本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虞城縣

東至江南碭山縣界五十里,至碭山縣九十里,路通蕭縣。

西至考城縣界五十里,至考城縣一百三十里,路通儀封縣。

「南至夏邑縣界二十里,至夏邑縣七十里」 ,路通亳州。

北至單縣界三十里,至單縣七十里,路通魚臺縣。

東南至永城縣一百六十里,路通鳳陽府。東北至武城縣一百二十里,路通距野縣。西南至歸德府七十里,路通寧陵縣。

西北:至山東曹縣,一百一十里,路通開州,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五十里。由縣治西南至本府城,七十里,至本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一千六百二十里

睢州

東至寧陵縣界三十里

西至杞縣界四十里

南至太康縣界五十里

北至儀封縣六十里

東南至柘城縣界四十五里。

東北至考城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太康縣界四十里。

西北至蘭陽縣界五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由縣治東至本府城一百一十里,西至本省城一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闕。百里。

考城縣

東至山東曹縣界三十里,至曹縣五十里,路通虞城縣。

西至儀封縣界二十里,至儀封縣六十里,路通開封府。

南至寧陵縣界三十五里,至寧陵縣七十里,路通柘城縣。

北至直隸長垣縣界四十里,至長垣縣一百六十里,路通大名府。

東南至商丘縣界五十五里,至商丘縣一百二十里,路通永城縣。

東北至曹縣界二十五里,又至定陶縣九十里,路通兗州府。

西南至睢州界三十五里,至睢州九十里,路通太康縣。

西北至長垣縣界二十里,又至封丘縣二百里,路通延津縣。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由縣治西南至本州城九十里,西北至本府城一百二十里,西至本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一千五百里

柘城縣

東至商丘縣界四十五里,至商丘縣九十里;西至太康縣界四十里,至太康縣八十里;南至鹿邑縣界二十里,至鹿邑縣六十里;北至寧陵縣界四十里,至寧陵縣八十里;東南至亳州界五十里,至亳州一百里。

東北至商丘縣界四十里,又至虞城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鹿邑縣界十里,又至陳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睢州界四十五里,至睢州九十里。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六十里。由縣治東南至本州城九十里,東至本府城九十里,西至本省城二百七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南都賦》云:「帶以黍丘之野,包以閼伯之疆。盟瀦出其右,汴水經其旁。」

又云:「備禦東南,則九州之奧區焉;廣衍沃壤,則天下之膏腴焉。」

舊《志》云:「南控江淮,北臨大河。徐城距其東,汴國環於右。」

《商丘縣志》云:「形勝聯絡,足以保障江淮,襟喉關陝,為京都道里之衝焉。」

外州縣

寧陵縣 ,南倚駝岡,西連露嶺。

永城縣 碭山北峙,澮水南環,東接淮、徐,西聯梁、宋。《備武則兩河設險》,《煥文》則《大火呈祥》。雖一省之末區,亦中原之沃野。

鹿邑縣 隱山綿亙於右,渦水蜿蜒於左。夏邑縣 東屹芒碭,西據商葵,江、淮控其南,豐、沛枕其北。仰觀天文,集房、心之次舍;俯察地理,適陰陽之沖和。襟帶河山,咽喉關陝,鈐制二省,域界中州。

《虞城縣 》「黃河如帶,芒山若礪,枕之以閼伯之國,連之以《葵丘》之疆。」

《睢州 》,「睢水東流,恆山北距。」

考城縣 地連魯、衛之墟,道通汴宋之境,東挹孟瀦,西接浚儀。黃河遶其北,盟臺拱其南。齊桓用之,「奔走列辟。」

《枯城縣 》「群岡交峙,大河環流。」

考證

歸德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分野

《周禮註疏史記漢書》
俱以房心為豫州
编辑

《左傳》:「心,宋之分野。」

《地理志》:「宋地房心之分野。」

《晉天文志》:「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於辰在卯,為宋之分野。」

《府舊志》:「歸德星野在房、心大火之次,於北斗,主搖光;於天市,主東籓。」

按:歸德初隸開封,為角、亢分野。角、亢者,從開封也,其後置府,則不屬角、亢矣。為氐、房、心。是歸德九邑有五宿焉,故五宿並列。宋九邑雖五宿,而究竟以心宿為宋之分宿。天體一度,為人間二百五十里,總不出於心度也。明崇禎十四年秋,天狗墜於心宿之野。十五年宋郡破,殺戮二十萬,則宋為心宿明矣。

歸德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商丘縣附郭。

幸山 在府城南三里。宋建炎元年,高宗自濟州趨幸應天府,命築臺於府門之左,五月庚寅,登臺受命,即皇帝位,即此。

商丘 在府城西南三里,高百尺,周二百步。說者謂丘之精氣上應列星,世稱「閼臺」 ,即是丘也。楚丘 ,在府城北四十里,即古戎州己氏之唐邑縣。

穀丘 在府城南四十里。《春秋》「桓公會宋公、燕人於穀丘。」

黍丘 哀公七年築

澇丘 在府城北十里

青岡 在府城南十八里。

杏岡 在府城南五十里。

睢水 《括地志》云:「睢水首受浚儀縣浪蕩渠水,東流入泗,過沛。」 《水經》云:「睢水東南經流竹園」 ,蓋在今府城之南云。

《澮水 ,異聞志》云:「睢、煥二水謂之澮水,今武津關有澮河故道。」

黃河 在府城北三十里丁家道口,北達於徐。汴河 ,在府城南五里,或曰即浪蕩渠。元至元中淤。明嘉靖中疏復淤。

元明河 在府城東六里。宋太祖為歸德節度使,嘗飲馬於此。又名「飲馬池。」

賈魯河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元工部尚書賈魯督脩,因名。

沙河 在府舊城南門外。源出汴梁,流入亳。沁河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源出綿山,自武陟經本府合流於徐。今為黃河所併。

白河 在府城東三十五里,經夏邑、永城達於小黃河。

清河 俗稱「清河嘴」 ,乃賈魯河入沁之處。團陽河 ,在府城西南十八里。

馬腸河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源出舊黃河,達於淮。

留趙灣 隋煬帝遣麻叔謀開河至睢陽,乞護此城。叔謀自睢陽西穿渠南北回,東行過留趙村,連延而去。

黑龍潭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水黑,因名。「鳳池 」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

黃池 ,梁惠王十六年,侵宋黃池,宋復取之。清冷池 ,在梁園內。

漆溝 在府城北,一名隕石河。《春秋》「隕石於宋五」 ,相傳溝水闊時,五石宛然。

南湖 在府城南五里。宋晏元獻放馴鷺於湖中,蘇轍有記。

靈井 在府城南四十里高辛廟中。世傳井始有四,今存其一,在東郭,四時不竭。遇旱,土人取水禱雨。

石井 在府城內

雙硯井 在舊城儒學內。

寧陵縣

甘露嶺 在縣西五里。隋文帝幸岱至此,甘露降,因名。

大谷岡 在縣西北四十里。

茅岡 在縣南四十里

黃志岡 在縣南四十里。

蛇腰岡 在縣西南十里。

鎮頭岡 在縣南三十五里。

豆岡 在縣西南三十里。

尖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七星堆 ,在縣東北三十里。

桃源河 ,在縣北三十里。黃河故道。

汴河 一名「睢河」 ,當縣之衝,由陳留下達於徐。韋家河 ,在縣北十三里,《黃河故道》。

張弓河 在縣南三十里。

苗公河 苗時中主寧陵,導水灌田,民甚利,因稱「苗公河。」

陽驛河 在縣西二十里。與桃源張弓同源黃河故道。

八里屯河 在縣南八里。

鹿邑縣

陰靈山 ,在縣東十一里。其形盤旋磅鬱,遠視則陰氣冥昧。

隱山 ,在縣東十三里,與陰靈山對峙。世傳陳摶煉丹之處。

黃河 ,在縣北二十里。

南河 在縣南十里

渦河 ,在縣北四十里。

洺河 ,在縣南二十里。

剌河 ,在縣南六十里。

「九龍井 」 在太清宮。世傳老子始生,九龍吐水。今太極殿東有井存焉。

「煉丹井 」 有二,在太清宮左右,世傳「老子煉丹處。」

靈溪池 ,在太清宮前。世傳九龍取水浴老子池也。

《老子池 》,在縣內西北隅。

夏邑縣

睢水 ,在縣南二里,經永城縣,合沙、白二水,達於宿州。

柳河 在縣南三十里。自汴河東流入于永城,經清河口達於淮。

巴河 在縣北二十里。今名曰「黃河。」 流入徐,達於淮、泗,以濟漕運。

睢河 ,在縣北一里許。即漢高帝敗軍入穀泗及睢水之處。

白河 ,在縣南五里。其源自歸德馬牧店分流於永城,達於小河口。

黑虎澗 在縣東郭外。俗傳有黑虎負於此,因名。

永城縣

虞山 ,在縣北九十里,一名「漁山。」 山前有釣臺存焉。

碭山 在縣北八十里,即漢高隱處,又名磨山、白毛山 、石洞山 、黃土山 、戲山 ,連亙幾二十里。

柏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澮河之北。山下有《柏山集》。

夫子巖 在縣北碭山鄉芒碭山西南。上有石室約三楹。世傳「夫子經此避雨,後人肖像於壁間」 ,至今尚存。

佛巖 在縣北芒碭山之東南,中有三石。佛石洞 在縣北芒碭山之南麓,世傳為「梁王洞。」 澮河 在縣南二十里。自亳州經流入蒙城,達於淮。

泡河 在縣南五十里,東南合澮河入淮。巴河 ,在縣北九十里。

小河 ,在縣北二十里。

柳園湖 在縣西北五里。

焦州湖 在縣東南十里。

清溝 ,在縣東南,入澮河。

黃溝 在縣南,入澮河。

洪溝 ,在縣北六十里芒碭山前。

白洋溝 ,北接巴河,入於《澮河》。

虞城縣

巴河 在舊縣南十里,自考城下流入碭山。汴渠 ,在縣北七里,入單之碭山。

孟瀦澤 在縣西北十里。孟瀦,《爾雅》作「孟諸。」 按《通典》云「孟諸」 ,即《禹貢》所謂「導河澤被孟諸」 是也。《左傳》云:楚子玉夢河神謂己曰:「賜汝孟諸之麋。」 空桐澤 ,在縣南十里。睢水東南流經此澤,有空桐亭。

睢州

恆山 《萃律》南向為州主,山在州西北十二里,金鎖嶺 在州治後,其形窿然而高,避水患者多屋於其上。

河隄嶺 在州東南三十里。

騾駝岡 在襄公臺後,其形起伏如駝,故名。環岡佳木鬱蔥,地頗幽勝,說者謂「襄公游玩地。」 黃岡 ,在州東南四十里。

平岡 在州南四十里

長岡 在州西南三十里。

中岡 去長岡五里

安陵岡 在平岡東南三里。

后臺岡 :在州西南四十里。

犁岡 在平岡西七里

青岡 在恆山西

澗岡 在恆山北二里

荊岡 在州北二十五里。

龍塘岡 在州北

野雞岡 在州北五十里。

寄岡 在州北

曠德岡 在州北

黃河 在州東十八里

汴河 在州北,即《春秋》戰於邲之地。隋大業初,疏通濟渠,引黃河達淮。

巴河 ,在汴河北六十里,源出覃懷,歷黑陽,過考城,下通徐州洪城。

睢水 在州北七里。州之得名以此。按:睢水在梁郡,受汴入泗,韓信敗龍且,睢水為下流,此即其上流也。

西湖 在州城西騾駝嶺後。

濯錦池 在州治西。昔人有善織錦者居此,因名。

鳳凰池

考城縣

葛岡 在縣南二里。世傳葛洪煉丹處。又曰「葛伯所築」 ,未知孰是。

臥龍岡 在縣南二十五里。世傳諸葛亮游寓之地。

固德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葵丘 ,在縣東南三十里。齊桓公會盟地。其東南有盟臺,乃歃血時所築,今名其地曰盟臺鄉。蒙澤 ,在縣東三十里。僖公十六年,宋萬弒閔公於蒙澤。《方輿勝覽》云:「考城東有蒙澤,乃莊周故里也。」

黃河 在縣北八里

西沙河 在縣西三里

沁河 在縣南二里。正統間,知縣劉鵬《脩柘城縣》。

廓山 在縣東北二里。狀如山形,為城之鎮。土霸王岡 ,在縣西三十里。世傳項羽將臺與漢高祖拒兵處。

力士岡 在縣西南十里。

褚岡 在縣西北四十里。

曲岡 ,在縣北二十里。

呂岡 在縣南十里

明淨岡 在縣西北四十里。

郭村岡 在縣北六里

渦河 自心悶城入磚橋,會河自湖襄城西抵黃岡。

劉家河 在縣城東北四十里。即子路問津處。「柘溝 」 ,在縣城內。

紫金溝 在縣城內

皇城潭 在縣城內。宋真宗幸太清宮,駐蹕於此。

燕子池 在皇城潭左

濟瀆池 在縣西濟瀆廟前。遇旱,官民禱雨有驗。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商丘縣志》
编辑

潦河 :在城西北四十里。

「黃水 。」 見《左傳》。

濊水 ,見《北征記》。

穀水 :見《水和志》。

推水 見水和志

淶水 見圖經

逐水 見圖經

漻水 見圖經

渙水 見《南都賦》。以上八水俱出宋城。

鄧斌口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哈只口 在鄧斌口東

見口 ,在城西南八里。

李家口 在城南三十里。

流臘坡溝 在縣長十五里。

焦家洼溝 在縣長五里。

靳家店溝 在縣長三十里。

《毛崓堆集》溝 在縣城三里。桃園鋪溝 在縣長三里。

古今寺溝 在縣長二十里。

營郭集溝 在縣長七里。

婁家店溝 在縣長五里。

馬牧集溝 在縣長一里半。

《高辛集》南溝 在縣長八里。

順河集溝 在縣長五里。以上十一溝,各廣一丈,深淺不一,俱知縣呂乾健督民疏濬。

《古宋集》溝 在縣,廣一丈,長二十里,達於李家口河。知縣吳允中所開以疏水者,至今賴之。

《寧陵縣志》
编辑

五里堡河 在縣。正德四年侍郎崔巖開。縣北關河 在縣,嘉靖五年都御史盛應期開。橫嶺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嶺勢發於西北,奔跳東南,綿亙二十餘里,起伏回翔,斷續層生。春來野卉敷榮,蔥鬱可悅,至「凄風晚照,雲合煙織」 ,則一帶寒山也。

虎頭岡 ,在縣西四十里。岡匝一里餘,蹲踞雄峙,其形如虎,旁有居民數百家。

白河 在縣南十五里。上受濄水之津流,逕武平故城南,又南逕趙村,又東南逕石佛寺,又東南逕王皮溜,至亳東七十里「百尺河入濄。」 清水河 在縣西南二十里,上受濄水之津流,逕舊鹿邑縣故城北側,東流至九龍口,會合眾水,曲而南流,逕南楊寺,水勢巨闊,兩岸相距三里。又南逕試量,又東南逕生鐵塚,又南逕虎頭岡北,又東南入刺河。

黑河 ,在縣南四十里。自陳州北鞍子嶺西三里,東南流,逕臨蔡城北,又東南逕汲塚北,又東北逕吳臺入刺河。

棟溝河 在縣南四十里。受偃王陂水,流逕竹愷店,南至十字河入肥水。

沙水 ,在縣南五十五里。《水經注》:「首受滎陽渠水,至梁而沙水名焉。」

谷水 舊逕城中,今塞。

洵水 《舊志》載,邑有洵水。

滹水 ,在縣西北六十里。按《文獻通考》載,「隋鹿邑縣有滹水。」

急三道河 舊逕城中,今塞。至城東堤外分而為三,東南復合。又東南逕陳家橋,合南八里河北枝,東南逕鄭家橋,復分而為三,又東逕斑竹簾寺入白河。

南八里河 在縣南八里。自黃崓寺濄河故道南出,分而為二,一支南流入白河,一支東南流逕西三里橋,又南逕城南八里,又東逕陳家橋,又東南逕斑竹簾寺入白河。

北清水河 在縣北十里。上自睢州柘城流逕磚橋,南流逕楊湖口,又南逕尚家鋪,又東逕安家溜,南入渦河。今經黃水淤塞,磚橋水合流賈家灘,清水多涸,非遇泛濫不通。河流間有小水,不過受溝渠以達濄耳。

陽都陂 在縣南四十里。《水經注》:「沙水逕寧平縣故城南,又東積而為陂,謂之陽都。」

偃王陂 在縣西南四十里虎頭岡北。

遨遊陂 ,在縣西南一百里。

黑龍潭 :在城東南半里許。俗傳,有黑龍見於池,歲大旱,其水不涸,禱雨輒應,因名。

「友蓮池 」 :在學宮西北,訓導樂韶鑿。

《觀渙池 》在收放臺之南,今水勢瀰漫,不可識別。

夏邑縣

無影山 ,縣東郭外一里許。特巋然一阜,今淤為平曠云。世傳楚兵將攻是邑,漢之守臣《颺言》曰:「是邑有無影山、黑虎澗之險以駭之。」 兵果不至。未詳然否。

永城縣

淘洫溝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挑溝 在縣東北二十里。

張村溝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清溝 ,在縣東南,入於澮河。

大澗溝 在縣西南二十里,入澮河。

小澗溝 在縣西南十五里,入澮河。

九里溝 在縣西南四十里,近酇縣城東九里,故名。

犬溝 ,在縣北四十里。

大鴨湖 在縣西北十二里。

白泠湖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

蔣家漥 在縣北五里橋。

張家漥 在縣西八里堤南。

虞城縣

稍岡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柱岡 在縣東北四十里。

大岡 在縣西北三里,俗所傳「三岡」 者即此。小股河 在舊縣南二里,雨水泛漲,則入於巴河。此出《舊志》。

黃河 ,在縣北十五里。

古汳渠 在舊縣北一十里。自宋城入單之碭山。按《水經》云:「汳水又東經虞縣故城北」 ,是也。周塢 ,《水經》云:「汳水東經周塢側」 ,晉義熙中,劉公遺周超之自彭城緣汳故溝,斬林穿道七百餘里,以開水路,塢名自此稱。《說文》云:「汳音汴,睢州。」

河堤岡 在州城東南

老堤岡 在州城北

大麓岡 在州之乾方尹店之南十里。相傳為舜弗迷之地。

《帝丘 》在州之艮方。

柘城縣

會河 在縣胡襄集,北經旗竿廟、馬力坡、周家店北三里,西抵黃岡集。

許家灣 在城東南六里。黃河所經。

桑家塘 在縣東河中,方頃餘,水極深險。《百萬漥 》,在城南八里許,亦深闊。

炒鐵漥 在城西十里

閻王漥 ,在城北二十五里。

司家漥 在城南十里

郭家漥 在城東北二里。

楊家漥 在城東三里

祁家窪 在城南七里

周家漥 在城南十里

《古路》溝 在舊城外,通渦河,今淤。

永利溝 在城西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