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0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四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十四

  西安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五百四卷

西安府部彙考十四 编辑

西安府祠廟考一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社稷壇 明有「藩府壇」 ,在秦府端禮門西南,即古國社、「國稷義。」 布政司等官俱隨王祭。

皇清康熙四年,西安府知府葉承祧別建於《府城》之

東計地八畝餘,長安、咸寧附郭不置。餘州、縣如制。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西北。康熙四年,西安府知府葉承祧建。

郡厲壇 在府北五里餘,州縣如制,曰邑厲。按《長安縣志》,與咸寧縣合祀。其社稷壇之在咸寧境內者亦然。

古東嶽廟 在長安治西南。

西嶽廟 在長安治西

太白廟 ,在長安西郭。

城隍廟 在府西,附郭不置,餘州縣如制。八蜡廟 在府治,州縣如制。

旗纛廟 在「都司內各衛所如制。」

泰一壇 元光二年,從亳人繆忌奏,立泰一壇於長安城東南郊。按《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祠太一甘泉,就乾位在京之西北。」 王應麟辨太一與泰一不同。

五帝廟 ,漢文帝十五年,趙人新垣平,于東北見神氣,成五采,于是詔作渭陽五帝廟。

禹王廟 在長安西四十里,為灃水而建。漢原廟 ,漢惠帝以東朝長樂宮數蹕煩民,乃築複道武庫南,因叔孫通諫,遂壞之,詔立原廟。普濟祠 在咸寧東苑里,天每旱,有司禱雨于此。明萬曆七年修,二十八年重建。

漢太上皇廟 ,在長安治西北故城內香室街,今廢。

漢高帝廟 在長安治西北安化門內。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宣帝,舊各有廟,今廢。

顧成廟 在咸寧北。漢文帝四年建,若顧望而成。

漢廟 在長安治西北古城內,光武徙都洛陽,合十廟于高廟,命太常卿一人掌焉。

樂遊廟 ,漢宣帝許后葬樂遊里,立廟于長安曲江池北。

黃帝壇  、百神壇  、赤帝壇 俱在府城南安化門外。

白帝壇  、夕月壇 俱在府城西開遠門外。黑帝壇 在府治北大倉畔。

青帝壇  、先農壇 俱在府城景風門東。司中、司命壇 在府城西開遠門外。

九宮壇 在府城南春明門外。

雷公壇 在府城北元武門外。

董子祠 在府城內,漢儒董仲舒祠後有墓。康熙四年,咸寧知縣黃家鼎重建。

杜子祠 :在府城南。祀唐工部杜甫、明張治道配享。康熙五年,咸寧知縣黃家鼎重建。

唐賢相祠 。在長安古城門內,祀杜如晦。終南山祠 ,唐文宗開成二年建,其山興雲必雨。

「七賢祠 」 在文廟戟門左,祀宋儒呂大忠等七人。

五嶽廟 在長安治東南,禱雨輒應。總督白如梅重修。

「義勇武安王廟 」 在長安治西南。

「開平忠武王祠 。」 在長安治西,今廢。

咸陽縣

社稷壇 在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東門外。

邑厲壇 在北門外

周文武成康祠 ,在北街,有蘭谿、《唐龍記》。景帝廟 ,在縣東北十五里。

呂后廟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龍淵廟 在縣東北八里。祀漢武帝。

昭帝廟 ,與龍淵廟相近。

酇侯祠 在縣西三十里。祀漢蕭何。

太白廟 在縣南二十里。

興平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北

東嶽廟 在縣東郭。宋真宗祈嗣于此。

成湯廟 :在縣西北二十里。始建之義無考,後人遂名其地為「湯祀鄉。」

漢高祖祠 在縣東南二十里樊噲城北。漢武帝廟 在縣東北一十七里。知縣章評修,今廢。

韓信廟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崔府君廟 在縣東關

丁蘭廟 在縣北五里,知縣苟汝完「重修。」 臨潼縣。

社稷壇 在西郭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郭外。

邑厲壇 在北郭外

龍淵廟 在縣西北二十里。祀漢武帝。

漢二忠祠 在新豐鎮東,祀漢張良、樊噲。高陵縣。

社稷壇 在接蜀門北百餘步。明洪武初,二壇分祭,至八年始合為一里。社稷壇在各里,而郭下里者,在接蜀門外關王廟前西偏,然久頹廢,知縣鄧興仁皆重建之。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迎翠門外東偏壝中,南面。木主三,并城隍也。然亦久頹廢,知縣鄧興仁皆重建之。

邑厲壇 在通遠門外正北一里。鄉厲壇在各里郭下。里者在距河門東北百餘步,俗稱「白骨祠。」 然久頹廢。

三皇廟 在距河門外三里,蓋宋、元時建也。明成化年重修。

東嶽廟 在通遠門內東。

鹿臺神廟 在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佐軒轅破蚩尤者。又旁有雷石風洞,俗名「雨磨」 ,禱雨多應。里人奉祀。

晉文公廟 ,在通遠門北三里。公為公子時,出亡在秦,秦康公送至渭陽,作《渭陽篇》,故有廟。齊大夫廟 ,在接蜀門西南八里,祀晏嬰。漢景帝廟 ,在鹿苑原上。

唐鄭國魏公廟 在接蜀門西南十五里,祀魏徵。

上騎都尉馮公祠 ,在縣西南七里。門額曰「護國。」 西齊王廟,俗曰「府君廟。」 有閻朝隱撰《紀孝碑》。西平王李公祠 ,在迎翠門南十里,渭橋北百餘步即墓前。唐裴度撰碑,柳公權書,春秋致祭。呂文簡祠 ,在縣南,祀侍郎呂柟。

鄠縣

社稷壇 :「在城外西北隅。」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郭門外。

「邑厲壇 」 在北郭門外,三壇知縣康天爵修葺。太公廟 在城東北,張宗孟建。

程明道祠 在縣治南。明洪武二年,巡按李瀚建,翰林學士王鏊《記》。

李靖祠 ,在縣南三十里。

藍田縣

社稷壇 :在城西門外偏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北關《演武場》後。

三皇祠 ,在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女媧皆華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風后祠 在城中,即金山廟。

東嶽廟 在縣東街

龍王廟 ,在灞河西岸。

荊軻祠 ,在縣北二十里。

關帝廟 :在南門外。明萬曆十七年,楊培建。二十二年,陳一夔、三十一年,王邦才重修。

唐孫真人祠 舊在縣南十里輞川口。明嘉靖二十二年,邑人榮寀別築於縣東白馬坡。萬曆三十年,王邦才又拓大之,給官地。今北關外亦有祠。

韓文公祠 ,在縣東南九十里。

顏魯公祠 在藍橋。明天啟六年,知府鄒嘉生建。又置民地一十九畝,以為祭田。在普化寨。每歲春秋二祭,有碑。

晉公廟 凡二:一在縣東三里,一在縣西三十里,祀唐裴晉公度。或曰「祀晉公重耳。」 未知孰是。王右丞祠 ,在輞川鹿苑寺。

宋呂氏祠 在縣北五里,舊無專祠,明成化十九年,巡撫阮勤始聞之朝,即其故地建祠,俾有

司仲春致祭,著為令典。祠後有芸閣寺,弘治中,提學副使王雲鳳撤佛像,專扁其堂曰「芸閣書院。」 後傾廢。萬曆三十年,王邦才復故地重修。三呂祠 在縣西,祀宋寶文閣學士呂大忠及其弟呂大鈞、大臨。

涇陽縣

社稷壇 在西郭門外。東西二丈五尺,南北二丈五尺,高三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門外之東。

邑厲壇 舊在城外西北金劉街,明末移城東北東嶽廟左。

雲陽泰畤 ,孝武帝居甘泉宮,即于雲陽立泰畤,祭于宮南。

鄭國廟 韓使開渠疲秦,秦覺,欲殺國。國奏曰:「渠成,誠萬世利也。」 遂赦之。後因建廟於洪口堰。暢公祠 在長街鎮。明弘治初年,知縣暢亨有開渠功,邑人建祠祀。

唐宣宗廟 在陵前

關王廟 二一在惠果寺北,一在雲陽鎮,王廷佐督建,有碑記。

汾陽王廟 在東門內,即「單騎卻敵」 處。

鄧太尉廟 在縣南馬村。

東嶽廟 在縣東北

「孫真人祠 」 ,在鄭白渠山上,唐建。

三原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北。明洪武初,社稷分為二壇。八年,遵制併為一壇,歲以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又里社每里立壇一所,命耆老歲以春秋仲月祭土穀之神。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元設于社稷壇東南。明洪武初,嘗為二壇。八年,併為一壇,歲以二月上旬致祭。

邑厲壇 在今縣治北。明洪武三年創制,歲以春三月清明日、秋七月十五日、冬十月一日祭鄉厲。每里立壇一所,命耆老歲以春秋仲月致祭。

西嶽廟 在縣西北留坊里,唐貞觀年建。元君廟 二:一在縣南門外,一在丁留村,俱明洪武間重修。

二郎廟 在龍橋北永清坊,元至正二十四年重修。

真武廟 二一在縣北永清坊,明正德五年建;一在東十五里,明永樂五年建。

關帝廟 二「一在縣東,明正統五年建;一在城東門內,明景泰年建,嘉靖十四年重修。」

金山廟 在縣東四十里,明洪武十年建。移山廟 在縣東四十里。明永樂十年建。三元廟 在縣治西關,元泰定二年建。

冀國公郝忠定祠 在縣北樓底村內,有「諡議碑」 ,乃元中書左丞郝天挺之父。

元帥楊子江祠 在城內東北隅。

王太宰祠 ,在縣北治西。

彰德祠 在南門內,春秋二祀太師王端毅李衛公祠 在學古書院南。

報功祠 在儒學左鄰,為太子太保贈少保溫恭毅建,春秋二祀。有門人光祿少卿文翔鳳《碑》。盩厔縣。

社稷壇 明初奉制立于城西北,歲以春秋二仲上戊祭。今堡侵其地,非舊制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門外。歲以春秋二仲上戊,奉城隍神合祭。今堡築其旁,舊制湮矣。「邑厲壇 」 在北門外。歲三祭,清明日、秋七月望、冬十月朔。凡祭,奉城隍神主之。

老子祠 ,在縣東南三十里。秦始皇建,晉惠帝元康五年重修。

「尹喜祠 」 ,在老子祠北。

渭南縣

社稷壇 在帶渭門外通渭街北。又《里社》,每里立壇一所,春秋仲月祀土穀之神,今廢。

風雲雷雨山川壇 明洪武初,令各郡縣以春秋仲月上旬,擇日同壇祭風雲雷雨、山川、城隍之神。今壇在引華門外神川原北麓,與社稷、邑厲三壇俱吳丞雲創建,今一土墟矣。

「邑厲壇 」 在帶渭門外通渭街北,每歲三時祭。又鄉厲每里立壇一所,歲三祭,時日與「邑厲壇」 同,今亦廢矣。

西嶽廟 在武定里

《密畤 》,秦宣公四年作。祀青帝。

董仲舒祠 在縣東北董村。

周處祠 ,在倒獸谷口,世傳處殺白額猛獸於此,又傳「赤水」 即處斬蛟地也,水盡赤。

馬周祠 在縣東楊村

「裴晉公祠 。」 裴,河東人,其苗裔散在四方,渭獨居多,因立祠。

韓文公祠 在小村里

白樂天祠 在東北紫蘭村,乃白故里。

寇萊公祠 在縣北五十里。下邽係寇故里,名準,諡「忠愍。」

富平縣

社稷壇 在荊踞門外之西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石磐門外一里。明洪武元年,奉制以春秋仲月上旬之吉祭之。

邑厲壇 在金屏門正北一里。三壇皆明洪武三年主簿陳忠信建。每歲清明、七月望、十月朔致祭。

東嶽廟 在縣東門外

西嶽廟 在縣西連城內。

迤山廟 二一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為秦襄割地界處。一在縣東演武場右。

薄太后廟 ,在縣西北八里。

太白廟 在流曲鎮

龍淵廟 在縣南二十里。漢武帝建。

「秦王翦廟 」 :在錦屏山嶺。

唐李光弼祠 ,宋皇祐年建。

張太宰祠 在縣治東北。明嘉靖初,表彰「忠義。」 張以死靖難節得祀。

楊忠介祠 在縣治西,祀御史名爵。

孫恭介祠 在縣治內,祀尚書名丕揚。

劉公祠 在縣東演武場左,名「兌。」 明萬曆間,開玉帶等渠,民利實多。

醴泉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東北

東嶽廟 在縣東郭外一里。

天齊宮廟 在縣東北八十里。

元君廟 在縣北一里

顯聖廟 在縣東南

關帝廟 :「在新城東街。」

孤魂廟 在縣治北

仙人祠 ,在縣東八十里。

五帝祠 ,在縣北八十里。

唐太宗廟 在舊縣西門外。

唐肅宗廟 在縣北三十里,今廢。

甘羅廟 在縣東北二十里。

商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俱春秋上戊祭。

「州厲壇 清明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祭契廟 。」 在州東九十里,封契於此。

忠烈祠 祀宋李彥仙

《鎮安縣志》
编辑

雒南縣

社稷壇 在城外西關之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外南關東。

邑厲壇 舊在縣東北隅山上,後移西北隅。

《山陽縣志》
编辑

《商南縣志》
编辑

同州

社稷壇 在城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州厲壇 」 在城北。三壇、廚庫、宰牲等房俱廢。后土廟 在州東關,建自漢、唐歷代重修。明萬曆間,因道士殺人,遂廢觀存廟。

三真君廟 在州東門內。

九龍廟 每歲二月二日,有司以牲醴修祀,曰「扶龍頭。」 居民以五月十八日報賽。相傳元亞哥守州,值旱,禱於神曰:「得雨蘇民,願以女事。」 言訖,雨大注,女暴亡。

晉公廟 初在西街,後移西關外。按《周史》:「孝閔踐阼,詔晉國公宇文護建德皇帝廟,使祭焉。」 賢官祠 在州治東街。或曰:「漢官蓋官於州而有功德者」 ,然並祀其妻,今不可考。

真人洞 ,在金塔寺東,祀孫思邈。

崔府君廟 在州北門外。

趙文子廟 在黃家莊,今廢。

漢司馬遷廟 在州治中。

唐顏魯公真卿祠 ,在州內。

宋鄭威愍驤愍節廟 。朱文公熹撰《廟碑》。金鄭建克祠 ,在學內。

王御史朴祠 ,在學內。

馬文莊祠 在州治內西巷。

朝邑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縣直北,三壇繚以周垣,宰牲有所,勒有《高皇厲鬼碑》。

東嶽行祠 在西原上

漢高帝廟 在柳村

漢武帝廟 在上官村

表忠祠 在城東北隅。祀高御史翔。

三烈祠 在城西北隅。祀劉烈女、李烈女、張烈女、任世威妻閻氏、王思謙妻楊氏、何大慶妻翟氏、韓登第妻高氏、楊專妻張氏附。

郃陽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

邑厲壇 在縣治北

「太任」 、太姒二聖母廟 在夏陽鎮。

大禹廟 在縣西南三十里。

伊尹祠 ,在縣東四十里。「耕有莘野」 ,即此。漢武帝廟 在梁山。

羊角哀祠 ,在縣東三十里。

韓山奕應侯廟 在縣東一里。

晉文公廟 ,在縣南三里。

澄城縣

社稷壇 :「在城外西北隅。」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郊。俱知縣徐效賢申建如制。

邑厲壇 在縣北郊

伏龍廟 ,在縣南五十里。漢時穿渠得龍骨,遂立廟。

商山神廟 在縣北三十里。

浮澤帝廟 二:一在義合村,一在南雷村。韓山奕應侯祠 二,一在南郭外,一在杜社村。高柏成廟 二:一在縣東南,一在西夏村。鄭艾楊祠 在西郊外,一祀鄭楚相,一祀艾元老,一祀楊季琦。

漢文帝廟 :在西觀村。

漢武帝廟 在良輔村

武安君廟 :在武安村。

唐魏鄭公祠 在南門外,宋縣令張綱建。延恩祠 在預備倉東,祀兵備副使張禴,配以指揮關鍵張潛。

追思祠 在倉西,祀徐效賢。

師節婦祠 :在南雷莊。

白水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北

倉帝廟 在新城內。明萬曆乙未,知縣賈熙載移建黃龍山,陵前,春秋致祭。

《雷公廟 》二一在大雷祥村,古碑光映數里。一在小雷祥村,毀於地震。

《拾遺》廟 因兵燬,鄉人建祠,塑十婦像,呼為十姨。至金令陳炳掘得詩碑,乃杜甫廟也,遂毀像祀甫。今廟廢,移碑於文廟門下。

五龍廟 在龍山,隋時建。

韓城縣

社稷壇 在縣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南。

邑厲壇 在縣直北

河瀆廟 在縣東五里漁村。宋大觀初,因「河清」 敕建,有《碑記》。

神禹廟 在龍門山,有碑記。

韓山、弈應侯、公孫杵臼、程嬰三廟 以上俱在保安村。

陳平廟 在東關

吳王廟 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韓侯廟 在縣北門外

法王廟 在縣北三十里西莊。

郭子儀廟 在縣北七十里。

蘇武廟 在縣西北姚村。

太史公祠 在縣南二十里,宋靖康元年修。《伊陽記》。

華州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州厲壇 在城北,制與社稷壇同。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制祭無祀。鬼神祭用常服。」 東嶽廟 在州東關。

少華山神廟 在州東關。舊廟在喬家村。「移山廟 ,在州東南一十五里。宋封顯應侯。」

萬里沙神祠 ,按《括地志》「在鄭縣東北」

孫真人祠 。在州東關南。

天神廟 在州西郊

藥王廟 在州西關

鬼王廟 在州西郊

周鄭桓公祠 。在州西關。

「左相康濟侯祠 。」 在豐原。

裴晉公祠 在周泥村

紀信祠 ,在州東二十里柳子鎮。

關帝廟 在州城內

「郭汾陽王祠 。」 在州東關。

寇萊公祠 在州西關

姬忠烈公祠 在州西郊。

華陰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東西七十七步,南北四十三步。歲春秋祀。里舊各有社,今廢。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闊南十八步,北三十步,長東五十七步,西三十二步。

邑厲壇 在城北,長闊俱十八步。里各有鄉厲,今廢。歲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祭。西嶽廟 在縣東五里。自虞舜西狩,三代以降莫不有祀,然皆不廟,立廟自漢武帝始。歷代重修,各有碑記,明嘉靖八年敕修。

皇清順治八年、遣禮部尚書王鐸致祭。康熙元年遣

左副都御史楊時薦「致祭。」

東嶽廟 在縣東南三里,邑人雷霖銘。

顯應侯廟 在縣西,王弘撰,有記。

三義廟 二一在西關,邑人雷霖有記,今為習儀所。一在縣東二里,蜀大學士陳以勤《記》。崔府君廟 在縣東關。

太白廟 在敷水

何公祠 在西關,為前令何祥建,朱孟震《記》。雙烈祠 在縣治西南。督學田厥茂為光祿寺少卿楊呈秀暨弟呈芳修,春秋二祭。

蒲城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二百步許。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偏西百步許。邑厲壇 在城北偏西百步。今徙於五嶽廟之後。

五嶽廟 在縣北關

東嶽廟 在縣東門內

漫源神祠 在漫源村

鹵泊神祠 ,在縣南二十五里。

「馬跑將軍祠 」 :在仇地村。

馬神廟 在縣治右

「竹谷神路將軍祠 」 :在豐義村。

黃崖神祠 在諸坊村

崔府君廟 在東嶽廟右。

蘭泉老人祠 在高陽鎮,其泉冷如蘭,取為名。唐憲宗祠 在縣內。

堯山「靈應夫人祠 。」 在堯山上。

橫渠先生祠 在縣治東南。張橫渠嘗寓此縣,因立祠肖像。其地即天王堂址。

魏晉公祠 。相傳晉公奉差行縣巡,蝗薨,百姓祀之。

王侯祠 在縣治東,祀令王釐土也。明萬曆壬辰建。

金公祠 在縣治西,祀令金銓也。

耀州

社稷壇 在城西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州厲壇 在北門外。三壇俱明洪武三年知州魏必興建。又里厲壇各在其里中。

祋祤廟 在州東一里。即祋祤故城。漢宣帝二年鳳凰集,亦名鳳凰臺,祋祤令有遺愛,後因祀太元洞 在州東一里五臺山。世傳為龍穿,孫真人隱居處,四方奉祀甚盛。

東嶽廟 在北門外東北。

後魏文帝廟 在州西唐家原。

范文正公祠 在「文正書院。」

同官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隅。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東南隅。

邑厲壇 在城北宣威門外,舊址在河東,遇祭河漲,多不能渡。明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劉澤遠移置在此。

岱嶽廟 在縣北二里金山之麓。

高山女華神廟 在靈泉北四十里。舊傳「華嶽女君在此」 ,山人因立廟,每遇水旱禱焉。

周文王廟 在縣西六十里文王山。

周武王廟 在文王廟西武王山。

德應侯廟 宋熙寧中,封司陶冶之神為德應侯。晉人柏林有陶術,祀以配享。其廟舊在黃堡鎮。

白馬廟 在縣西南

孟姜女廟 在縣北三里金山巖下。

乾州

社稷壇 ,在城外西北,牆垣存,房屋毀。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外正南,牆垣存,房屋毀。

州厲壇 在城外正北

東嶽廟 在城內東北隅。

三官廟 :「在城內西街。」

太白廟 :「在城內前街。」

五龍廟 舊在城西北隅,今移前街。

七星廟 :在城內前街。

軒轅廟 在州東南五里。

老君廟 :「在城內東街。」

婁敬廟 在州城北明月山上。

漢將軍楊喜廟 ,在州西三十里。

關帝廟 在州南門外

真人廟 :在城內東街。

唐桑道茂廟 ,在州西南三十一里。

楊文憲公祠 在城內東街預備倉左。明成化四年,知州許琪建,祀元楊奐。

渾瑊祠 在州南,明洪武二十七年,同知史孟通奏建。

竇氏雙烈祠 舊在州北三十里竇村,明弘治八年,御史李瀚命建新祠於東門外。

文明書院祠 在儒學東。明萬曆十二年,知州李養棟建,祀知州趙時。二十六年,訓導滿沾春申請添祀「陸宣公。」 天啟四年,知州歐陽𤏸重修,改今名,添祀楊紫陽。崇禎六年,知州楊殿元申請添祀「狄梁公。」

武功縣

社稷壇 :在北郭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郭門外。

邑厲壇 在小北門外

姜嫄廟 在城內西山

東嶽廟 在東郭外,漆水東。

后稷廟 :在城內西山。

關王廟 :在南郭道西。

唐高祖祠 在鳳岡之巔。

「太白祠 」 ,在高祖祠前。

唐太宗祠 ,在北郭外。

「橫渠先生祠 」 ,在城外東南。

永壽縣

社稷壇 在縣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

邑厲壇 在縣東

東嶽廟 在縣新街

老君廟 在縣新街

元帝廟 在縣城北門外。

關帝廟 三一在縣東五十里常寧鎮,禱雨多應。一在元帝廟側。一在永康里。

孫真人祠 三一在縣治西,一在高店鎮,一在監軍鎮。

烈女神廟 在縣東

馬神廟 在永安驛內

石牛神廟 在縣西石牛山。

陸賈廟 在縣南五十里。

邠州

社稷壇 :在州城西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州城東門外。

州厲壇 在州城北門外,鄉厲壇在各里地方,凡二十六區。

周太王祠 在州城門外。明嘉靖戊申年,御史唐琦建。

姜嫄祠 在太王祠右。唐節度使張憲甫建。明嘉靖丁未年,劉兵《備志》:「知州姚本重建。」

公劉祠 在州東八十里杜陵村。

范文正公祠 在州治東,祀宋知州范仲淹。明成化年建,嘉靖四年重修。

三水縣

社稷壇 :在西郭門之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東澗河之西岸。

邑厲壇 舊在東郊。林邑令於壬子歲自捐俸改置西門之坰外。

東嶽廟 在城北半川村,元時建。

石門神祠 在縣東南石門山,祀扶蘇太子,今圮。

顯聖廟 在縣南山麓

藥王祠 ,在縣南翠屏山腹。

元君祠 在縣百家坊

敬德祠 在縣北職田鎮。

丞相祠 在縣西十五里魏落村。祀漢丞相第五倫。明洪武十八年建。

學士祠 在縣西南三十里大慈村。祀宋學士范祥父子。

淳化縣

社稷壇 :在縣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門外。

「邑厲壇 」 在社稷壇東。

「圓丘 」 ,在甘泉山下,黃帝祭天處。

泰畤 ,在甘泉山下。漢元鼎五年立。

東嶽廟 在縣東二里龍團岡。

西嶽廟 在縣西南二里。

漢武帝廟 ,在縣北四十里。

長武縣

社稷壇 在城西

天地壇 在城東

邑厲壇 在城北

潼關衛

社稷壇 在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不載。

厲壇 在南門外

畦畤 在城東三十里。秦獻公時雨金,故於此作《畦畤》,祀白帝。

「三義廟 」 二:一在城內,一在西關。

張少卿祠 在城內學側。。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