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十五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二十五
西安府古蹟考六〈陵墓附〉
職方典第五百十五卷
西安府部彙考二十五
编辑西安府古蹟考六〈陵墓附〉
编辑〈按諸陵墓有居二縣接壤者故互載之〉 《通志》、「州縣志」合載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周穆王陵 」 ,在長安縣西南十五里。
杜伯墓 ,在長安下杜城西南清明渠邊。相傳秋水暴漲,其墓遂開,人見其石槨,四隅有石柱,以鐵索繞之,及水落,仍封其墓。俗謂有「玉皇閣」 者,誤矣。
秦昭襄王墓 ,按《史記》云「葬芷陽。」 《括地志》曰:「在雍州西南三十五里。」 以地計之,當在咸寧界中。孝文王墓 即壽陵,在通化門外。
莊襄王墓 ,在通化門外。莊襄即異人自楚歸得立者,今青門大塚是。或曰韓信塚,非也。樗里子墓 ,在長安故城中。樗里子,恭惠王異母弟,病革,謂人曰:「葬我必渭南章臺東,後百年當有天子宮夾我墓。」 及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 二世皇帝陵 葬宜春,在萬年縣南三十里。漢薄太后陵 ,在府城南,咸寧地稱「南霸陵。」 文帝霸陵 ,在灞水東白鹿原上,去薄太后陵五里,因山為墳。道南有秦時銅人十二,董卓壞以為錢,餘二枚尚存,即薊子訓與老人摩挲銅狄處。文帝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
衛思皇后陵 在府城東南。《漢書》:「衛皇后立三十八年,巫蠱事起,自殺,瘞之城南。宣帝立,乃改葬,諡曰思,置園邑三百,長丞周、衛守焉。」
「宣帝杜陵 」 ,在府城東南,咸寧地。
許后陵 ,宣帝后也。《城南記》:「陵在咸寧縣司馬村北,杜陵差小,謂之小陵。」 後訛為少陵。
蕭望之墓 ,在府城東五里。
「樊噲墓 」 ,在咸寧樊川南。
張安思墓 ,在府城南八里。
丙吉墓 ,在府城東南二十里新莊村,俗呼「塌塚。」
韓信墓 ,在咸寧縣東三十里。
杜子陵墓 ,在府城北四里。
夏侯嬰墓 在咸寧東臨灞水。《郡國志》:「滕公乘馬至此,馬踣地悲鳴,因掘地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公曰:『天也,吾死即安此』。」 遂葬焉。
「竇嬰墓 」 ,在咸寧地。
《董仲舒墓 》,即「下馬陵」 ,在今府城南。
吳章墓 在龍首山南。章為莽所殺,人無敢葬。平陵王敞稱「弟子,收葬。」
隋尚書右僕射趙芬墓 在城南少陵原之中兆村,俗呼「太伯塚。」 今殘碑在毋驕塾。
皇甫誕墓 ,在鳴犢鎮,「碑移碑洞。」
梁羅墓 在杜曲。羅,字沙羅,蘭州金城人。唐武后陵 ,在城東南四十里。
靖恭太子墓 在府城東咸寧縣界灞橋東原三里。
《息隱太子陵 》,在府郭外。
恭懿太子陵 。在高陽原。
「韋太后福陵 」 ,在咸寧東北二十里。武宗母宣懿皇后。
「晁太后慶陵 」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咸寧地。懿宗母元昭皇后。
王太后壽陵 ,在府城東北二十五里。僖宗母惠安皇后。
王太后安陵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昭宗母恭獻皇太后。
昇平公主墓 ,在少陵原。
「咸宜公主」 墓 在龐留。
杜顗墓 在少陵西南。詳《杜牧之記》。
柳鎮墓 在鳳棲原
蕭嵩墓 在韋曲
渾瑊墓 在鴻固鄉。權德輿撰《神道碑》。
杜如晦墓 ,在府城南三十里司馬村。
「顏師古墓 」 ,在府城南咸寧地。
郭敬之墓 ,在府城南咸寧地。
李抱玉墓 ,在長安杜永村。《顏真鄉書碑》。王君墓 在府城南咸寧地。蕭灌墓, 灌,嵩之父也,在趙村北。墓碑乃明皇題額。嵩墓別葬韋曲。
撥川王論弓仁墓 「論弓仁」 者,吐蕃普贊之族也。聖曆三年,統眾降唐,累有戰功,死贈撥川王,葬趙村。張說為碑,今已毀仆,字無存者,獨題額猶在。
宋陳漢卿墓 。按歐陽修《志銘》:「故尚書比部員外郎陳君卜,以至和二年正月某日,葬於京兆府萬年縣洪固鄉神禾原。」
元蕭㪺墓 ,在長安之子午谷。安王墓 。初封臨潼王,薨,諡曰「惠簡。」 後以孫昭王進襲,追封秦王,諡曰「安。」
莊王墓 。初封臨潼王。薨,諡曰「和僖。」 後以子昭王進襲,追封秦王,諡曰「莊。」
同恕墓 在三兆
明秦愍王墓 、《愍烈妃王氏墓》:
夫人康氏墓 、妃鄧氏墓 、妃劉氏墓、隱王墓 、僖王墓 、懷王墓。
康王墓 。惠王墓 、簡王墓。
昭王墓 俱在鴻固原
順王墓 :初封奉國將軍。後以子宣王進襲,追封秦王,諡曰「順。」
「保安懷僖王墓 」 、「永興懿簡王墓。」
悼順王墓 、莊簡王墓 、靖和王墓、定王墓 、宣王墓 、靖王墓。
敬王墓 、肅王墓 、景王墓 俱在高望原。
恭憲王墓 、昭僖王墓 、榮惠王墓、莊定王墓 俱在樂遊原。
「興平恭靖王墓 」 、莊惠王墓。
安僖王墓 俱在鳳棲原。
「永壽懷簡王墓 」 、「安惠王墓。」
康定王墓 、莊僖王墓 、恭和王墓、安裕王墓 、莊靖王墓 俱在鴻固原。懷順王墓 在慈恩寺北。
榮靖王墓 、昭憲王墓 、宜川莊靖王墓、榮順王墓 、康僖王墓 、思裕王墓 俱在三兆里。
臨董王妃劉氏墓 在韋曲里。
「郃陽惠恭王墓 。」 「《汧陽端懿》王墓。」
溫穆王墓 、悼安王墓 、安僖王墓 俱在「韋曲原」 上。
崇信王墓 :在府城南,長子祔葬。
安定廢王尚炌墓 ,「秦愍王第六子」 ,在府城南。「秦肅王世子墓 」 ,在高望原。
保安悼順王長子墓 ,在懷僖王陵園西南隅。中尉敬鑉墓 ,在府城南,有碑題曰「志川先生墓。」
中尉誼。墓 在延興門,有碑,題曰「子斗先生墓。」
姚太僕顯墓 ,在城南吉家村。
楊莊敏鼎墓 ,在城南塔坡。
邢侍郎簡墓 ,在府城南。
雍端惠泰墓 ,在城南韋曲。
劉尚書璣墓 ,在府城南。
《劉少卿序》墓 在城南杜城里潘家莊。
劉布政顯墓 ,在城南五里。
王國貞墓 ,在長樂坡。
王紹徽墓 ,在韋曲北。
崔邇進墓 與郃陽王墓相直。
胡尚書汝勵墓 ,在慈恩寺左。
張侍郎鼎墓 ,在府城南。
楊孝廉時敷墓 楊莊敏鼎子,廬墓旌表在塔坡。
鄒都御史吳墓 ,在城南第五橋。
蘇侍郎民墓 ,在府城南。
管都御史楫墓 ,在鳳棲原北。
曹都御史蘭墓 ,在府城南。
劉尚書儲秀墓 ,在府城東北龍首原。
胡侍郎侍墓 ,在府城東南。
王知府贈尚書懋墓 ,在城南曲江。
許都御史宗曾墓 ,在城南曲江。
何總督棟墓 ,在城南木塔里。
王少保用賓墓 ,在城南曲江。
邵通判贈知府璋墓 在城北講武里,從子芰同死節從葬。
楊都督宏墓 ,在府城東南。
盧尚書紳墓 ,在府城東南。
王府尹鶴墓 ,在府城南。
黃知府扆墓 在城南《金滹沱》。
鄒侍郎應龍墓 ,在城南曲江。
「周武襄尚文」 墓 ,在城西三橋鎮。
馮同知友墓 ,在府城南。
周主事宇墓 ,在府城東北。
馮恭定從吾墓 在府城南。有《姚希孟神道碑文》。
周布政傳誦墓 ,在府城東北。
呼延主事恭墓 ,在三兆村北。
熊知州萬騰墓 ,在府城南。
文光祿翔鳳墓 ,在城南椿林村,不封不樹,門人題為「文塚。」
張知府鳳翼墓 ,在府城北。
晉知縣贈副使調元墓 在長安江村里,奉議大夫漢臣墓東南。
「韓中書在墓 」 ,在府城南。
楊知縣復亨墓 ,在城南塔坡。
任中英墓 ,在曲江北。
呂俊民墓 ,在曲江東。
吳騰龍墓 ,在杜光村西。
曹代之墓 ,在滻水東孝子嶺。
陳孝子福論墓 在鳳棲原北,知縣王家鼎題碑。《楊特生志》。
吉中書人墓 ,在城南五里。
朱孝子蘊奇墓 ,在鴻固原。
吳孝子光先墓 ,在府城南。
烈婦劉氏墓 楊楠妻,在城內。
節婦朱氏墓 晉以正妻,在府城北尤家村,子媳孝婦王氏從葬。
節婦呂氏墓 張濟妻,在府城北。
烈婦二晉氏墓 一為王弘祖妻,在府城西南;一為朱諠。「妻」,在府城西北咸陽縣。
周文王陵 在縣北一十五里畢原上。歷代致祭,有碑文。
武王陵 ,在文陵北,歷代致祭碑文與文陵同。成王陵 在文陵西南。按《鄠縣志》,「成王陵在咸陽,而祭器看守修理皆出本邑,春秋仲月,以戊日致祭。」
康王陵 在文陵東南。按《盩厔縣志》,「康王陵在咸陽,而祭器看守修理皆出本邑,春秋仲月戊日致祭。」
恭王陵 在文陵南
周公墓 在文陵東。公在豐,病,將沒,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王。」 既薨,成王葬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也。命魯公世祀以天子禮樂,今立廟於墓前。
太公望墓 在文陵東北。《禮記》曰:「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 鄭元曰:「太公受封,留為太師,死葬於周,五世之後乃葬。」 齊亦有廟。周八士墓 ,在縣東五十里,即周之一母四乳而生者。
秦惠文王陵 在縣北
悼武王永陵 ,在縣北。
武安君白起墓 ,在縣東五里杜郵亭。武安君自刎葬此,而祠亦在焉。
漢高祖長陵 ,在縣東三十里。皇甫謐曰:「長陵東西廣百二十步,高十丈,亦曰長山。其北有蕭城,蕭何築以守長陵。」 漢初,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戶,皆屬太常,不隸於郡。長陵令,秩千鍾。陪葬諸臣,蕭何、張良、曹參、紀信在其東。
呂太后陵 在長陵西。皇甫謐曰:「合葬長陵。」 《皇覽》曰:「高帝、呂后山各一所。」
惠帝安陵 ,在縣東三十五里。皇甫謐曰:「帝以秦始皇三十七年生,崩時年二十三。」 陵去長陵東十里,周之程邑。《呂后紀》曰:「徙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戶,以為陵邑。善于啁譏,俗號女啁陵。」 武帝延陵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昭帝平陵 ,在縣東北一十三里。
元帝渭陵 ,在縣東北一十三里。
哀帝義陵 ,在縣西八里。
平帝康陵 ,在縣西二十五里。
戚夫人墓 ,在呂后陵下。
七妃墓 ,在縣東一十五里。
趙王如意墓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蕭何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漢記》云:「蕭何墓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孝惠二年,卒,諡為文終侯。」
張良墓 舊《志》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史記》曰:「留」
侯死,并葬黃石塚。《括地志》云:「漢張良墓在榮州沛縣東六十五里,與留城近。」
曹參墓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諡「懿侯。」
霍光墓 在平陵西
周勃墓 ,在縣東四十里。
衛青墓 ,在縣西北三十里。元封四年卒,諡為「烈侯。」
婁敬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
張敖墓 ,在長陵東,塚上有五嶽之象,人謂之「五角塚。」
揚雄墓 ,按雄《家譜》曰:「子雲卒,陪葬安陵阪上,弟子鉅鹿侯芭,負土作墳,號曰元塚。」
馮唐墓 ,在縣東北八里。唐為漢車騎都尉。丁蘭墓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
後周契苾烈墓 ,在縣北五里。後周時,拜賀蘭大將軍,諡曰「毅。」 有《唐相婁師德碑文》。
唐順陵 ,在縣北三十里。武則天之父母也。《追贈皇帝、皇后列石碑》《翁仲石器》。明嘉靖三十四年冬,地震碑毀,《翁仲》石器存。
興平縣
《秦五女墓 》,「秦惠時欲圖蜀,先以五女餽之。蜀有神張仲子不忍宗國之衰,化為儒士,苦諫蜀王不聽,命費氏五丁迎之。仲子乃為大蟒,寓終南山石穴中,候五女至,身動石墜,五女壓死山下。後惠王憐之,為國喪迎葬於此」 ,墓在縣東五里。
漢武帝茂陵 ,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李夫人墓 ,冢形三成,俗謂「英陵。」 有臺名「習僊臺」 ,高二十丈,周二百六十步。
霍去病墓 在茂陵東北。去病以元狩六年卒,天子悼之,發屬國元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
公孫弘墓 ,在縣東北一十里。
王嘉墓 ,在縣東北一十里。
馬融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
衛青墓 在縣東北一十九里,崇十餘丈。《漢書》曰:「青為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尚平陽公主。元封五年薨,與主合葬,起塚象廬山。」 師古曰:「在茂陵東,去病塚西相並,俗呼為雙塚。」
丁蘭墓 在縣東北一十里。按丁蘭河內人,有孝行,卒葬於此。〈按:咸陽縣亦有「丁蘭墓」 ,蓋兩縣接壤,故互載之。〉唐楊妃墓 在縣西十里馬嵬坡。
臨潼縣
周幽王陵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秦始皇陵 ,《史記》曰: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漢書》曰:「秦始皇葬于驪山之阿,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四五里。石槨為游館,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鴈,珍寶之藏,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其後牧兒亡羊,牧者將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相傳始皇陵有銀蠶金鴈,以多奇珍,故俗云秦王地市。」
太子扶蘇墓 ,在縣東三十五里。或云「扶蘇墓以綏德州為是。」
子嬰墓 ,在新豐鎮西北隅。
藺相如墓 ,在戲水西岸。
扁鵲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按扁鵲他處亦有墓。
儒塚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秦坑儒處。
漢萬年陵 《郡國縣道記》曰:「高帝葬太上皇于櫟陽北原。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后也。」
後秦姚萇原陵 ,在縣西北十里,積灰為之,方幾一里,俗稱灰堆坡。本號原陵,其父弋仲,晉永嘉七年封高陵郡公,死葬天水冀縣。萇既僭位,號父為始祖,猶曰高陵,置園邑五百家。其子興墓,則在縣東五里大紀村前,曰「偶陵」 ,或曰原陵,亦在是。
唐奉天皇帝齊陵 ,在新豐西二里。
文敬太子陵 ,在新豐西一里。
《惠昭太子陵 》與「《文敬太子陵》近。」
恭哀太子陵 ,在縣東北。
莊恪太子陵 在驪山北原。
悼太子陵 ,在谷北里。
段秀實墓 ,在縣西十五里斜口鎮,有《段烈士廟》。
渾瑊墓 ,在縣西南十五里。
馮衍墓 ,在縣東十四里。
僧一行葬塔 在縣西南銅人原。明皇幸溫湯,過其塔前,駐馬徘徊。
高陵縣
漢景帝陽陵 ,在縣西南三十里鹿苑原上。《漢書》,「景帝五年,作陽陵,後二年葬之。」 《帝王世紀》曰:
陽陵山,方百有二十步,高四丈。
張耳墓 在縣西李趙村。
李廣墓 在縣西南良村原上,俗稱「李將軍墓。」
《漢書》所謂賜廣塚地于陽陵者也
编辑
趙貞女墓 在李趙村。按呂文簡曰:「貞女,漢議郎蔡邕妻也。」 然邕,陳留圉人,而貞女墓在此者,順帝時,邕被司徒劉郃、將作大匠陽球、中常侍程璜之讒,將棄市。以呂強救,詔減死一等,與家屬髡鉗,徙朔方,居五原安陽縣。明年,大赦,邕將還,慢五原太守王智。智,中常侍王甫弟也,乃告邕怨于囚放,謗訕朝廷。邕自是亡「命江海,豈其貽貞女於此死葬之邪?」
唐秋官尚書王墓 在鹿苑原上,有碑,殘剝,不知名。
李晟墓 按《一統志》「在縣南十里。晟,唐功臣。金南京轉運司度支判官楊天德墓 ,在奉正原上。」
元陽恭懿墓 在其父天德墓旁,大學士姚燧撰《神道碑》。
雷知州貴墓 ,在毘沙鎮南。
楊祭酒寅墓 ,在其父太史令墓前,國史院編修趙晉撰《神道碑》。
明馬知州煥墓 在奉政原,有敕命教諭古邾、田圭撰誌。子馴墓在其側,為主事時有敕命。呂文簡柟墓 在縣北。
劉主事平墓 在邑西門外昌連渠南,有敕命戶部尚書、前翰林院學士長安楊鼎撰《墓表》,其子知府傑墓在其前,有敕命翰林院修撰康海撰《誌》。
呂侍郎溥墓 ,在祖墓隅,有誥命。前翰林修撰康海撰《墓表》,右有「弟詔賜壽官博墓」 ,光祿卿馬理題碑。
高主事恕墓 ,在縣東三里,有敕命碑。其子選墓在其前,有敕命。涇野子撰誌。
劉縣丞節墓 ,在上石里。有敕命。
呂侍郎鑑墓 ,在邑東北隅。有誥命,翰林院檢討鄠杜王九思撰《墓碑》。
郝知州滋墓 ,在合村。有敕命舉人劉時蘭撰誌。
孫行人昂墓 在縣慶豐里坳下村。戶部郎中高選撰《誌》。
周縣丞尚禮墓 在邑城北,戶部郎中高選撰誌,其子知縣紹墓在其側。涇野子撰表。
趙經歷諒墓 ,在良村。有敕命。
李國子監典籍崇光墓 在西吳里許村。有敕命前翰林院修撰康海撰《墓表》。
劉知縣勤墓 在邑東北隅。有敕命大學士任丘李撰《墓表》。
趙都事秉彝墓 在縣西張市里,有敕命。墨侍郎麟墓 在邑南原上。有《諭祭文》并誥命。其子宗人府經歷準并其孫隰州知州春墓在其旁。
王仲賢并子州同知佐墓 在邑南原上,有《敕命》。
王大使家墓 在縣東南奉政原上。「前翰林檢討王九思祖塋」 ,今籍鄠縣。
鄠縣
商王季陵 ,商之諸侯也。以武王伐紂有天下,追王稱王。季陵在渼陂西,護陵地九畝八釐,內陵二畝一分五釐。知縣王九皋理之,有碑。秦司馬靳墓 ,靳事武安君白起坑、趙長平軍,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晉灼註》曰:「華池,地名,在鄠縣,今不知其處。」
漢陳平墓 ,在方勝村。
婁敬墓 ,在安太里。有庵。
唐孝子郭儀墓 在孝義坊。儀割股奉母,韓昌黎有《鄠人對》。
宋楊礪墓 ,在化羊峪。
焦贊墓 ,在縣南三十里。
明張賢墓 在牙道村,王九思補撰《墓碑》。王九峰墓 在仁和里六老庵。
王檢討九思墓 ,在仁和里。
張弘襟墓 在陂頭西
藍田縣
「上古華胥氏陵 」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上古虹流之渚,實生庖羲,乃女媧氏。
「尊盧氏塚 」 在縣東三十里玉山之西。
秦悼王太子陵 ,在縣西北四十里。芷陽。「宣太子陵 。」 「芋氏陵 。昭襄王陵。」
莊襄王陵 ,俱在芷陽。
「始皇母陵 」 與莊襄王陵近。
昭王陵 ,在縣西三十里。
襄王陵 ,在縣西三十里。
荊軻塚 ,在縣北三十里。
漢臨江王塚 ,在縣東五里。景帝太子被廢為臨江王,逮法詣京,中尉郅都訊之,太子恐,自殺。葬藍田,有數燕銜土置塚,今稱「燕子塚。」
唐蘇珦並子晉墓 俱在縣北。珦能不阿于武后,晉能盡忠于元宗,史並稱之。
李元通墓 ,在縣西白鹿原之麓。陳家坂。盧鈞墓 ,在縣南十里驪山之陽。
王維母博陵縣君崔氏及維墓 俱在鹿原寺西。
白樂天墓 ,在縣東五十里厚子鎮。
柳公權墓 ,在縣東三里,即柳莊。
賀若婦墓 ,在縣西二十里康家莊。
宋呂氏先塋 在縣北五里。舊有墓十五丘。明成化十九年,劉振嘗封樹焉。萬曆三十一年,王邦才勘復侵地,共得三十六畝,四界有石存焉。元程瑞墓 ,在縣東十里。
節婦劉氏墓 御史張訥妻,在縣東二里白馬坡。
明李學錄誼墓 ,在縣北門外。
張僉事廷玉墓 ,在縣東門外,齊王廟前。封御史貴墓 ,在縣東三十里。
史給諫諫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
史都督銓墓 ,在縣南十里馬鞍嶺下。
張僉事進墓 ,在縣東三十里。
王運副珍墓 ,在縣南十里。
「榮侍御華墓 。」 「榮參議察墓。」
榮通判穎墓 ,俱在小南門外。
李御史東墓 ,在縣北。
魏知府雲霄墓 ,在縣北五里。
王博士之士墓 ,在縣東十里。
涇陽縣
「漢高祖長陵 」 在畢原北,與縣直,本咸陽地,以近縣,故縣祀之。
宣巨公墓 在雲陽鎮。舊志有墓無祠。《雲陽志》「有祠無墓。」
第五倫墓 ,清谷口北有第五村,倫墓在焉。「李陵母墓 」 ,在仙法村,有碑誌。
夏侯淵墓 在雲陽鎮西南將村。《舊志》云:「本縣人,或云夏侯勝墓。」
唐「德宗崇陵 」 ,在嵯峨山。
宣宗貞陵 縣所祀陵在仲山,有宮。
駙馬蕭銑墓 近雲陽,不詳所在。蕭何從兄弟八代孫。
李靖墓 在孟店鎮。按靖本陪葬昭陵。
元趙忠簡弼墓 ,在縣西城原。
「趙宣慰惟明墓 」 ,在潞公墓南。
王彬墓 在西城原
楊勝墓 在縣北石村
齊國夫人墓 俗呼為「阿姑塚。」 在雲陽鎮南酉鍾村,其詳莫考。
明李尚書昶墓 在龍灣東北原上。
李敏肅世達墓 ,在縣東南十里。
魏尚書學曾墓 ,在縣西。
胡都御史嘉謨墓 ,在縣東北。
劉都御史四科墓 ,在縣西。
牛侍郎應元墓 ,在縣西。
「張尚書問達」 墓 與「牛侍郎墓近。」
光祿卿王豫立墓 在縣境姚方里曹家村之西。
中丞雒遵墓 在《管西》村北。
諭德韓文煥墓 在南馬里。
三原縣
唐太祖永康陵 ,在三原縣北四十里。神堯大父虎,仕魏,封隴西郡公。神堯武德初,追尊為太祖。
高祖獻陵 ,在縣東北四十三里。貞觀九年葬,陪葬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元王孝恭、襄邑恭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思王元則、道孝王元慶、鄭惠王元懿、虢莊王元鳳、鄷悼王元亨、徐康王元禮、滕王元嬰、鄧康王元裕、魯王靈夔、霍王元軌、江安王元祥、密貞王元曉,總管張綸、國公樊興、平原郡公王長楷、譚國公丘和、巢國公錢九隴,刑部尚書劉德威、沈叔安。敬宗莊陵 在縣東北三里,陪葬悼懷太子。晉武宗端陵 在縣東北三十里,陪葬貴妃王氏。臧懷恪墓 在縣北原上。恪仕唐與子希讓有戰功,兄弟子姪乘朱輪,拖珪組甚盛,顏魯公為撰書《神道碑》。
李國貞墓 在縣北原上。
元郝太保忠定墓 在北樓底原上。
張世昌墓 在弟友里
明王彥成墓 王惟真墓。
王仲智墓 俱在城西
王端毅恕墓 ,在縣西二里。賜祭葬。每歲正月十六日,邑人競遊於此。
王康僖承裕墓 ,在縣西二里,賜祭葬。
馬光祿理墓 ,在縣西北五里。
雒侍郎昂墓 ,在縣北一里,賜祭葬。
雒中丞尊墓 ,在縣南五里。
溫恭毅純墓 在縣西北三里。賜祭葬。
《溫予知墓 溫》,「孝廉日知墓。」
溫自知墓 俱在縣西北。
房建極墓 ,在縣西南八里。
杜鶴齡墓 ,在縣北二十里。
盩厔縣
周老子墓 ,在縣東南三十里。《水經注》曰:「就水經大陵西,俗謂之老子墓。」
趙元帥墓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趙大村。漢丁公墓 ,在縣南。昔高祖斬丁公,葬於此,其墓見存。
趙瞻墓 ,在縣西南五里。
王寶寶墓 ,在縣西南十里,有碑。
董永墓 ,在阿坌村,墓左有「神女廟。」
季布墓 ,在迓白鎮西南三里。
唐李淳風墓 在縣西郭二里。
元鞏郎中墓 ,在縣東四十里西顏村。贈奉訓大夫、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
四女塚 在縣南十五里,兩兩相峙。
「姑嫂貞節」 塚 在南集賢村,大小相聯,雖失代氏視常獨高,廣擅數畝。
渭南縣
「秦藺相如塚 」 在縣北之新市里。今有藺村,村之東有大藺店、小藺店,皆藺姓。或載在臨潼縣,疑誤。
秦塚 ,在縣北秦村,相傳「為秦穆公第三子,崇三丈餘,周百數十步。」
五女塚 在秦村西北。相傳謂其父母生五女無子,五女誓不嫁,願事父母終身。父母歿,五女亦不復嫁。里人賢之。後死俱葬村中,封為「巨塚」 ,以風鄉人。
漢董仲舒塚 在縣東北新興里。按仲舒墓在府城內。
金日磾墓 在廢下邽城東南有陂曰「金詩陂」 ,漢昭帝以日磾有功賜此陂。
蔡順墓 在「孝子村。」 按「孝子」 本汝南人。
西魏孝陵 按《長安縣志》,在縣東南之廣鄉原。據今乃在東原之東。攷《長安志》,冨平亦載有後魏孝武帝陵。及攷《北魏書》,武帝永熙中,丞相高歡謀逆,進逼雒陽。將軍王思政勸帝西幸長安。帝至稠桑,略陽公宇文泰遣大都督趙貴等迎帝於東陽驛,入長安。高歡於是立清河王,徙都鄴,是為東魏。始分為二,長安稱西魏。既而帝崩,葬孝陵。即廣鄉原。有谷曰東陽,故驛曰東陽驛。以泰初迎帝於此,遂葬於原之上冨平者誤云耳。
唐王忠嗣墓 在縣東南廣鄉原。有元載撰《神道碑》,王縉書。
白樂天墓 在縣東北紫蘭村,與弟行簡、敏中三墓相列,樂天自為《志》。「敏中墓」 舊有碑,今毀。宋寇準墓 ,在縣北棠村里仕原之麓,蓋公初生地也。
明忠國公石亨先壟 在縣東北志道里石家莊側有《神道碑》。吏部尚書兼大學士南陽李賢撰。
太子太師武清侯石琇墓 在「忠國公先壟。」 知縣耿仰墓 在本村北。
丘巡撫民仰墓 ,在西關北,民仰父應高所阡。州同李穎栗墓 ,在湭河川之東麓,父書田墓右。
贈光祿南主政居業墓 ,殉難,槁葬城南小原村東。
憲副辛國華炳翰墓 在縣城西員家村之東南。
知府李夢麒墓 在縣城南,太寧宮西南。知府張延墓 在大石村南。
戶部尚書張經世墓 在成店官路南。
知縣張誼墓 在零陽里本村南。
司理鄭君受墓 在七坌口本村東,內有《神道碑》。「少傅兼吏部尚書泰和王直撰。」
都督僉事石岩墓 亦在忠國公先壟之次。亦有《神道碑》,戶部尚書京口沈固撰。
參政裴慧墓 在縣城南一里,有《志》。布政司鴈門趙文博撰。
訓導張吉墓 在縣西南韓馬村北,有碑。「贈少保、南吏部尚書企仲墓 」 ,殉難槁葬獨孤鎮南。
贈少宗伯南宮詹居仁墓 ,殉難,槁葬小原村。南參政釗墓 在縣北秦村。
南金墓 ,在秦村西南。
薛同知敬之墓 ,在縣西南五里。
劉郎中汝靖墓 ,在縣北新市村南。
鄭參議弘墓 ,在縣城東南。
孫侍郎弘墓 ,在縣南三十里尹村。
李知州錦墓 ,在縣東南龍尾坡。
南知府太吉墓 與副使逢吉墓近。
南副使逢吉墓 ,在秦村西南。
劉主事鳳池墓 ,在郭許里田村。
薛副使騰蛟墓 ,在湭水南原。張知府羽墓 ,在縣北新市里。
賀參議府墓 ,在縣南坳底村。
王主事尚禮墓 ,在縣西十里。
「孫府尹一正」 墓 ,在陽范村。
「孟侍郎重墓 」 ,在縣東南豐原之麓。
南參議軒墓 ,在縣北新市里。
朱知府擢墓 ,在豐慶里小屯西北。
白知縣大用墓 與賈通判璵墓近。
賈通判璵墓 ,在湭西坊里。「張知縣需墓 」 ,在大石鎮。
南通判學仲墓 與南知縣憲仲墓近。
南知縣憲仲墓 在秦村北岡。
秦副使《鄰晉》墓 ,在西關里。
楊府丞光訓墓 與白知縣大用墓近。
郭進士俊墓 ,在縣東豐原。
「姜行人學文」 墓 ,在渭北閔村里。
孫莊毅瑋墓 ,在縣北五十里民地里。
南尚書師仲墓 ,在縣東北三十里倉渡鎮東北。
南尚書居益墓 ,在縣西二十里新市里。侯知州于魯墓 ,在湭西坊里。史光祿記事墓 ,在渭北田市鎮。
劉侍御芳墓 ,在縣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