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二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五卷目錄
鳳翔府部彙考三
鳳翔府田賦考
鳳翔府風俗考
鳳翔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五百二十五卷
鳳翔府部彙考三
编辑鳳翔府田賦考 通志
编辑府總
鳳翔府屬、原額民地七萬七千七百三十八頃九十二畝八分三毫一絲六忽
共額徵本折糧一十九萬二千七百一十五石九斗一升七合八抄八撮。內本色糧三百六十四石九斗一升九合,折色糧一十九萬二千三百五十石九斗九升八合八抄八撮。
共額徵銀二十五萬七百四十五兩三錢七分一釐七毫四絲三忽六微七纖五塵三渺。除荒外,實熟地四萬四百五十頃六十一畝二分九釐九毫一忽。
該徵本折糧一十三萬五百九十石四斗一升八合九勺七撮八圭五粟。內
本色驛倉糧八十三石九斗四升六勺九抄三撮五圭五粟一粒。
本色官學倉糧,二十四石三斗七升八合六勺二抄七撮八圭二粟八粒,該折徵銀十九兩五錢一釐九毫七絲七忽一微。
折色糧十三萬四百八十二石九升五勺八抄六撮四圭七粟一粒,該折徵銀十七萬二千三十五兩四錢八分五釐七毫五絲五忽八微三纖六塵八渺。
原額均徭銀一萬七千四百六十兩五分二釐九毫七絲四忽六微。除荒外,
實徵銀九千四十二兩八錢一分一釐八毫四絲六忽五微一纖九塵九渺。
外遇閏地丁內加銀三千四百二十二兩九錢五分七釐七毫三忽。除荒外,
實徵銀二千一百四兩一錢一分五釐一毫三絲六忽一微三纎三塵。廢韓藩王田坐落鳳翔府屬隴州原額各等共地十二頃二十畝六分九釐九毫。
各徵不等,該徵糧四十五石五斗六升八勺六抄五撮八圭。內除荒外,
實熟地六頃四畝二分六釐九毫,奉文照民畔起科糧二十四石六斗二合一勺四抄五撮八圭。
每石折徵銀一兩七錢二分八釐一毫九絲九忽九微。
共折色銀四十二兩五錢一分七釐四毫二絲八忽。
廢「鄭潘王田」 ,坐落鳳翔府屬原額各等共地一百七十頃八畝一分六釐二毫。
該徵本折租糧麥、稻穀一千二百八十九石六斗三升三合四勺一抄八撮九圭一粟九粒。內本色糧一千二百七十九石六斗三升三合四勺一抄八撮九圭一粟九粒。
折色糧十石,折徵銀二兩四錢
《地畝折色》銀十五兩五錢五釐三毫四絲。地租一兩五錢。內除荒外,
實熟地九十六頃八十六畝一分七釐二毫,該徵本色糧九百四十二石五斗七升六合三勺八抄一撮五圭七粟四粒。
實徵「糧折并折色及地租」 三項,共銀一十八兩九錢五分五釐三毫四絲。
外新增本色糧三十九石八斗八升六合六抄。外新增折色銀四兩四錢九分五釐二毫六絲。接收西安五衛原額屯地二千七百一十五頃二分六釐六毫七絲。
額徵本色糧一萬八百三十石九斗七升七合五勺八抄八撮。
折色糧五千六百八十八石一斗二升九合一勺七抄四撮。
《折布》銀一千一百九十四兩五錢七釐一毫二絲六忽五微四纖。
丁條馬草銀一千二百二十八兩四錢六分三釐六毫七忽七微五纖。內除荒外,
實徵熟地一千七百八十八頃七畝九分五釐八毫七絲。
應徵本色糧七千一百八十一石二升七合六抄八撮。
折色糧三千七百三十七石九升五合一抄四撮。
《折布》銀七百八十四兩七錢八分九釐九毫五絲二忽九微五纖。
《丁條》馬草銀八百一十兩一錢七分二釐三絲五忽七微五纖。
接收鳳翔所原額官軍屯地一千七百八十頃六十八畝六分二釐一毫
額徵本色糧一萬二百五十二石七斗七升三合八勺。除荒外,
實徵熟地一千五百六十三頃三十四畝六分一釐一毫。
應徵本色糧九千一百一十七石六斗一升二合五勺六抄。內
摘徵折色糧三百四十二石二斗二升四合二勺五抄八撮。每石折徵銀一兩。
共折銀三百四十二兩二錢二分四釐二毫五絲八忽。
實徵本色糧八千七百七十五石三斗八升八合三勺二撮。
《鳳翔縣志》〈以下州縣丁銀成數併載田賦內〉
编辑
實熟八等地、一萬四千九百二十四頃七十三畝三分二釐六毫二絲八忽
實該本色糧三萬一千九百四十九石八斗四升九合四勺八抄四撮九圭三粟一顆四粒,實徵折色銀四萬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七錢五分六釐一毫七絲八忽八微六纖五塵六渺。實徵丁銀七千四十四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六絲二忽三纖九塵。
實徵均徭銀一千二十兩九分四釐六毫五絲九忽三微。
額外課程銀一十二兩三錢七分二釐。
停免銀九十四兩五錢五分八毫七絲。
匠價銀八十四兩一錢五分。
以上地丁均徭額內額外,共實徵銀四萬九千八百八十八兩二錢五分七釐七絲二微八纖五塵六渺。內起運兵餉并額協經雜、裁扣、裁站及舉監貢盤纏、坊價等項,共銀四萬一千三百七十四兩六分五釐三毫八絲八忽九微四纖二塵二渺。
「存留并受協及餼糧驛站經費」 ,雜支孤貧口糧布花等項,共銀八千五百一十四兩一錢九分一釐六毫八絲一忽三微四纖三塵四渺。額外退灘地七頃一十九畝五分零。
《租糧》豌豆二十八石九斗六升八合四勺。屯糧接收鳳翔所實徵并退回共地一千二百七十五頃一十三畝九分二釐八毫。
該徵本色糧七千四百九石六斗九合一勺二抄。內:
摘徵折色糧二百五十九石九斗五升七合二勺五抄八撮。每石折徵銀一兩。
共徵:折色銀二百五十九兩九錢五分七釐二毫五絲八忽。止該
實徵本色糧七千一百四十九石六斗五升一合八勺六抄二撮。
實在屯丁該徵銀二百八十四兩九錢七分六釐三毫七忽二纖八塵。
原額更名、並清丈溢額、共地三十頃七畝二分八釐三毫。每畝起科本折不等
共徵本色租糧、小麥、稻穀二百八十七石四斗九升五合八勺一抄八撮九圭一粟九粒,折色銀一十五兩五錢五釐三毫四絲。內除荒地四頃一十二畝七分四釐三毫,該除租糧三十三石七斗六升二合一勺九抄九撮三圭四粟。
實熟地二十五頃九十四畝五分四釐。內稻地二十五畝四分一釐,每畝徵稻穀二斗四升八合。本色租麥地二十二頃八十八畝四分四釐,每畝徵本色租麥不等。
共徵:租麥二百四十七石四斗二升五合六勺一抄九撮五圭七粟九粒。
折色地二頃八十畝六分九釐。每畝徵銀五分五釐二毫四絲八纖。
共徵:銀十五兩五錢五釐三毫四絲。
外督糧道冊報「新增租麥」 十石八斗三升八合二勺五抄。
外督糧道冊報「新增折色銀」 四兩四錢九分五釐二毫六絲。
原額「更名校丁」 ,共徵銀二兩四分。
以上地丁,實徵本色更名糧二百六十四石五斗七升一合八勺六抄九撮五圭七粟九粒,共折色丁徭銀二十二兩四分六毫。
附鹽課
原額鹽引一千六百零五引,共徵課銀六百四十兩六錢四分,又紙價銀四兩八錢一分五釐。康熙三十二、三兩年,歲饑民逃,奉文減半減鹽課銀三百二十兩三錢二分,減紙價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岐山縣志》
编辑
順治十四年、各等地六千八百九十六頃六畝六分一釐零
各地徵夏秋糧二萬七千七百六十一石六斗二升四合二勺。每石徵銀一兩三錢六分一釐五毫八絲。內除有主無主荒地一千七百一十六頃二十四畝八分一釐零。
順治十年至十二年止,開墾過荒地九十七頃九十二畝,實荒地一千六百一十八頃三十二畝八分一釐零。
該除免荒糧三千五百七十八石六斗七勺,內「十四年清查各侵荒井二十九里首報開墾地」 共一百八頃五畝七分八釐零外,實在熟地五千二百七十七頃七十三畝七分九釐九毫,該糧二萬四千一百八十三石二升三合五勺零。
該銀三萬二千九百二十七兩二錢二釐七毫九絲零。
均徭除荒、新墾共銀一千六百八十二兩五分一釐四毫零。
《人丁》銀四千二百三兩四錢三分七釐三毫四絲。
以上共銀三萬八千一十二兩六錢九分一釐七毫八絲零。內起運民運祿糧布價九釐,「贍鹽、火食、節裁藥味、牲口、軍器毛襖、裁減傘扇」 等項,解布政司,共銀二萬六千三百六十二兩九錢七分四釐五毫零。
順治十四年奉裁官俸廩糧等項並改協平屬「白水」 等驛站銀充餉,共四千四百三十九兩二錢九分三釐二毫零。
存留雜支官俸、祭祀、人役工食、驛站排夫等項,共銀八千一十兩四錢二分三釐九毫零。
《寶雞縣志》
编辑
原額「五等」 共地八千四百九十一頃七十畝四分二釐,各科不等。
共額徵糧三萬七千二百三十二石六斗二升九合九勺六抄。內該本色驛倉糧七十五石九斗
該折色糧三萬七千一百五十六石七斗二升九合九勺六抄
共額徵銀四萬九千五百八十七兩二錢三分七釐八毫一絲八忽六微二塵二渺。內於順治七年豁免無主荒地一千五百八十七頃四畝九分八釐,應免糧七千一石七斗三升六合七勺。
節年開墾并清丈出地一百七十七頃三十畝二分三釐,該糧二百七十四石七斗六升七合七勺三抄五撮。
順治五年圈給東兵共地六百七十六頃八十九畝二分一釐,該糧四千二百五十一石三斗八升五合。內於順治十二年退還九十頃五十四畝四分六釐,該糧五百六十八石六斗八升六合二勺。
實荒圈地一千九百九十六頃九畝四分九釐一毫。
該本色糧二十一石二斗二升三勺二抄三撮七圭七粟九粒。
折色糧一萬三百八十八石三斗四升七合四勺五抄一撮二圭二粟一粒。
該銀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兩六錢七分九釐六毫八絲四忽九微八塵一渺。
實熟地共六千四百九十五頃六十畝九分二釐九毫。
該驛倉本色糧五十四石六斗七升九合六勺七抄六撮二圭二粟一粒。
《折色糧》二萬六千七百六十八石三斗八升二合五勺八撮七圭七粟九粒
實徵銀三萬五千七百二十三兩五錢五分八釐一毫三絲三忽六微九纖四塵一渺。
原額「均徭」 銀三千一百七十二兩七分五釐二毫六絲六忽。內除荒圈銀八百八十六兩八錢四分九釐四毫五絲七忽,實徵銀二千三百八。
十五兩二錢二分五釐八毫九忽。
起運戶部山丹永豐倉夏稅小麥四千四百八十石。內折價糧三千四百八十石。每石價銀九錢,腳價銀三分
折布糧一千石,每石折銀五錢,共銀三千七百三十六兩四錢。內除荒圈銀一千四十四兩六錢二分九釐六絲三忽八微八纖,實徵銀二千六百九十一兩七錢七分九毫三絲六忽一微二纖。
高臺富積倉《小麥》七十二石,每石價銀九錢、腳價三分,共銀六百六十九兩六錢。內除荒圈銀一百八十七兩二錢七釐九毫六忽三微二纖,實徵銀四百八十二兩三錢九分二釐九絲三忽六微八纖。
臨洮府廣儲倉小麥五十石,每石價銀七錢,共銀三千五百兩。內除荒圈銀九百七十八兩五錢三分五釐九毫五絲,實徵銀二千五百二十一兩四錢六分四釐五絲。
積積灘堡倉小麥一百四十石一斗九升五合。每石價銀七錢,共銀九十八兩一錢三分六釐五毫。內除荒圈銀二十七兩四錢三分七釐六毫八絲九忽七微一纖一塵二渺,實徵銀七十兩六錢九分八釐八毫一絲二微八纖八塵八渺。
《甘肅》倉《小麥》九十石,每石價銀三錢五分,共銀三十一兩五錢。內除荒圈銀八兩八錢六釐八毫二絲三忽五微五纖,實徵銀二十二兩六錢九分三釐一毫七絲六忽四微五纖。
廣儲倉秋糧米粟九千五百石,每石折價銀一兩,腳價銀三分,共銀九千七百八十五兩。內除荒圈銀二千七百三十五兩七錢六釐七毫三絲四忽五微,實徵銀七千四十九兩二錢九分三釐二毫六絲五忽五微。
洮州倉粟米三千九百四十七石八斗二升五合,內二千一百七石八斗二升五合,每石價銀八錢。又一千八百四十石,每五斗折小布一疋,每疋折銀二錢五分,共銀二千六百六兩二錢六分。內除荒圈銀七百二十八兩六錢六分二釐六毫一忽四微四纖二塵,實徵銀一千八百七十七兩五錢九分七釐三毫九絲八忽五微五纖八塵。
臨洮倉粟米一千石,每石價銀八錢,共銀八百兩。內除荒圈銀二百二十三兩六錢六分五釐三毫六絲,實徵銀五百七十六兩三錢二分四釐六毫四絲。
高臺富積倉稻米一百石,每石價銀一兩五錢,共銀一百五十兩。內除荒圈銀四十一兩九錢三分七釐二毫五絲五忽,實徵銀一百八兩六分二釐七毫四絲五忽。
莊浪倉粟米三百一十石,每石價銀一兩,腳價銀三分,共銀三百一十九兩三錢。內除荒圈銀八十九兩九分四毫三絲六忽八微一纖,實徵銀二百三十兩二錢九釐五毫六絲三忽一微九纖。
條城堡倉馬草一萬束七斤一十四兩。每束價銀三分,共銀三百兩一分五釐七毫五絲。內除荒圈銀八十三兩八錢七分九釐四毫五絲三忽七微二纖五塵五渺,實徵銀二百一十六兩一錢三分六釐二毫九絲六忽二微七纖四塵五渺。
興武營倉馬草一萬二千七百九十束四斤三兩七錢四分。每束價銀四分,共銀五百一十一兩六錢一分一釐二毫九絲。內除荒圈銀一百四十三兩三分七釐三毫六絲三忽一微一纖八塵七渺,實徵銀三百六十八兩五錢七分三釐九毫二絲六忽八微八纖一塵三渺。
鎮戎城新豐倉馬草五千束二斤一十三兩。每束價銀三分,共銀一百五十兩五釐六毫二絲五忽。內除荒圈銀四十一兩九錢三分四釐六毫七忽八微六纖四塵,實徵銀一百八兩七分一釐一絲七忽一微三纖六塵。
明韓府祿糧麥二千二百六十石,每石折銀七錢;又糧一石八斗六升七合三勺八抄三撮,折銀一兩四錢七分六釐七毫六絲二忽二微五纖五塵四渺,共銀一千五百八十三兩四錢七分六釐七毫七絲二忽二微五纖五塵。內除荒圈銀四百四十四兩八錢九分九釐八毫八絲九忽六微二纖八塵六渺,實徵銀一千一百三十八兩五錢七分六釐八毫八絲二忽六微二纖六塵四渺。
韓府加祿銀三百二兩二錢二分四毫九絲三。
「忽五微八塵一渺。」 內除荒圈銀八十四兩九錢一分三釐三毫一絲二忽七微一渺,實徵銀二百一十七兩三錢七釐一毫八絲八微八塵。韓府糧三千八百一十三石五斗七升,內稻米六百二十七石一斗二升九合三勺,每石價銀一兩五錢。粟米三千一百八十六石四斗四升七勺。又糧八石七斗,俱每石價銀八錢,共銀三千四百九十六兩八錢六釐五毫一絲。內除荒圈銀九百八十二兩四錢七分五釐七毫一絲二忽二微六纖一塵六渺,實徵銀二千五百一十四兩三錢三分七毫九絲七忽七微三纖八塵四渺。
瑞府贍田銀一千三十四兩一錢二分三釐六毫三忽。內除荒圈銀二百九十兩五錢五分一釐五毫二絲三忽九微二纖二塵八渺,實徵銀七百四十三兩五錢七分二釐七絲九忽七纖七塵二渺。
《協濟》漢中府各驛站抵祿銀四百一十九兩六錢。內除荒圈銀一百一十七兩八錢九分三毫七絲八忽一微六纖,實徵銀三百一兩七錢九釐六毫二絲一忽八微四纖。
民校等項抵祿銀三百八十八兩五錢。內除荒圈銀一百九兩一錢五分三釐八毫八絲一忽五微九纖三渺,實徵銀二百七十九兩三錢四分六釐一毫一絲八忽四微九塵七渺。
本府富聚庫糧一千八百四十六石七斗四升六合,內大麥八百一十五石七斗五升三合八勺,每二石折小麥一石,止筭小麥四百七石八斗七升六合九勺,并原徵小麥一千二石九斗三升三合,豌豆二十八石五升三合八勺,共糧一千四百三十八石八斗六升三合七勺。又東河橋驛原共小麥六十三石二斗六升二合五勺,俱每石二斗折大布一疋,每疋折銀三錢,共銀三百七十五兩五錢三分一釐五毫五絲。內除荒圈銀一百四兩九錢九分二釐一毫四絲五忽三微八纖二塵七渺,實徵銀二百七十兩五錢三分四釐九毫四忽六微一纖七塵三渺。本府富聚庫粟米、黑豆三千二百一十石六升六合三勺二抄。每石折大布一疋,每疋折銀三錢,共銀九百六十三兩一分九釐八毫九絲六忽。內除荒圈銀二百六十九兩二錢四分三釐三毫八絲五忽一微五纖二塵三渺,實徵銀六百九十三兩七錢七分六釐五毫一絲八微四纖七塵七渺。
蘭州《廣積》庫棉布四千六百七十二疋九尺九寸六分。每疋折銀三錢,共銀一千四百一兩七錢。棉花四百七十二斤一十二兩,每斤價銀七分六絲六忽九微,共銀三十三兩八錢,共銀一千四百三十四兩七錢八分。內除荒圈銀四百一兩三錢七分二釐六絲五忽四微六纖五渺,實徵銀一千三十三兩四錢七釐九毫三絲四忽五微三纖九塵五渺。
贍鹽火食,節裁九釐充餉裁汰冗員、舊編冗費并禮、工二部等項,共銀九千五百三十九兩六錢七分八釐五毫二絲八忽八微三纖八塵七渺。內除荒圈銀二千七百五十九兩二錢五分四釐一毫九絲九忽七塵,實徵銀六千七百八十兩四錢二分四釐三毫二絲九忽八微三纖一塵七渺。
原額存留,除冗員舊編冗費撥入兵餉外,今止該銀一萬六千七百八十四兩二錢八分一毫八絲六忽。內除荒圈銀四千八百三十二兩八錢三分一釐一毫四絲六忽四微九纖九塵八渺,實徵銀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一兩四錢四分九釐三絲九忽二微五渺。
站支共銀一萬九百二十二兩三錢六分二釐四毫。內除荒圈銀三千六十一兩九錢五分七釐七毫八忽四微,實徵銀七千八百六十兩三錢四釐六毫九絲一忽六微。
遇閏外,加銀五百兩三錢五分三釐五毫三絲五忽。內除荒圈銀一百五十一兩九錢四分七釐一毫二忽,實徵銀三百四十八兩四錢六釐四毫三絲三忽。內應解充兵餉銀四十三兩九錢九分一釐一毫二絲五忽。
存留自支銀三百四兩四錢一分五釐三毫八忽。
小磨鈔二十八兩二錢一分一毫三絲。
《扶風縣志》
编辑
順治七年,豁免無主荒地二千六百七十四頃四十七畝三分五釐。
應免糧、一萬三千三百七十二石三斗六升七
合六勺
除該銀「一萬六千九百七十四兩一錢七分八釐一毫七絲三忽七微八纖。」
又前開墾過地一十二頃五畝六分六釐,又興屯墾過地一百五十五頃七十五畝三分,又丈量首出五十三頃二十二畝二分三釐。
三項共糧一千一百五石一斗五升九合五勺,該銀一千四百二兩八錢三分一釐六毫一絲六忽四微五纖五塵。除荒地二千四百五十三頃四十四畝一分六釐外,實在熟地四千九百八十五頃五十九畝三分九釐八毫八絲六忽,該徵糧二萬四千九百二十七石九斗六升九合九勺四抄三撮。
該徵銀三萬一千六百四十二兩二錢四分六釐八毫五絲一微四纖二塵三渺。
《徵丁》銀五千一百三十一兩六錢五分一釐二毫二絲四忽二微。
原額均徭銀五百八十四兩五錢一分七毫。內除荒一百九十六兩九錢五分七釐九毫二絲一忽六微五纖五塵。
實徵銀三百八十七兩五錢五分二釐七毫七絲八忽三微四纖五塵。外新墾銀四兩一錢八分五釐九毫。
共該實徵銀三百九十一兩七錢三分八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四纖五塵。
以上地畝并人丁、徭役三項,共徵銀三萬七千一百六十五兩六錢三分二釐七毫五絲二忽六微八纖七塵三渺。
起運原額,除荒外,實徵銀二萬五千七十八兩九錢六分二釐三絲一忽零。自每年裁扣存留項內及解協站抵充兵餉,為數益多。今解民運祿糧布價九釐,贍鹽火食、鹽鈔民校等項抵祿節裁禮部藥味牲口、工部軍器毛襖裁減裁扣傘扇修宅家伙桌圍、新裁官俸等項,共銀二萬六千五十五兩二錢二分七釐七毫七絲零。又《舊編》「冗費」 裁剩解部并協站免搭銅錢,共銀四千九百四十八兩四錢三分六毫七絲零。兩項通共三萬一千三兩六錢五分八釐四毫四絲零,解布政司。
「存留原額」 ,除荒外,實徵銀一萬六百八十三兩七錢三分一釐七毫零。自歷年裁扣及協站股項解抵兵餉,所存無幾。
應支官俸、祭祀、人役工食、驛站排夫等項,共銀六千一百六十一兩九錢七分四釐三毫零。內銀七該銀四千三百一十三兩三錢八分二釐三毫零;錢三,該錢一百八十四萬八千五百九十二文,准銀一千八百四十八兩五錢九分二釐。
額外解司充餉課程銀十九兩五錢九分三釐三毫一絲八忽。
遇閏,加銀一兩六錢三分二釐七毫七絲六忽五微。
地稅銀八兩
匠價銀一百一兩九錢七分。
停免優免銀二十五兩五錢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三微。
又十四年開墾并清丈出續墾地一十三頃六十畝五分五釐,該糧六十八石二升七合五勺,應徵銀八十六兩三錢五分五毫四忽。
又均徭銀一兩零六分九釐零六絲一忽。兩項共銀八十七兩四錢一分九釐五毫六絲五忽。內:解民祿等銀六十六兩六錢七分八釐一毫。
《舊編》《冗費》站夫銀十九兩一錢三分二釐六絲五忽。
存留雜項銀一兩六錢九釐四毫,奉文解部,附《鹽課》:
舊額、新增共銀二千三百一十五兩零。
又紙價銀一十七兩四錢,解河東鹽運司。順治十七年計銷五千八百一十三引。
《郿縣志》
编辑
原額、稻旱地、共三千三百二十五頃二十二畝八分九釐零
徵糧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九石九斗九升四合八勺。
徵銀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六兩七錢一分七釐零。內報「荒蕪地」 九百四十二頃一十畝一分二釐。
順治十一年,興屯道廳招徠墾闢,報地二百八十頃五十二畝。
十四年,又清查「漏報地」 二十八頃一十二畝七。
分九釐零
《實在稻、旱地》共二千六百九十一頃七十七畝五分七釐。
糧、一萬九百七十八石五升零
徵銀一萬四千九百八十五兩六錢七分四釐零。
《丁銀》一千六百三兩五錢二分零。
《地丁均徭》,共徵銀一萬六千五百八十九兩一錢九分零。
起運民祿布價九釐,贍鹽、火食站支充餉民校抵祿。節裁毛襖、藥味、牲口、軍器年例裁減扣裁傘扇等項,該銀一萬二千五百六十二兩二錢三分零。原追徵解司,自漢中軍輸米豆,徵本色一半。順治八年起,馱運米豆九百石有奇,交納漢中。
存留站支隆城、靜寧、神林、平涼等驛。舊該各驛到縣支領。今轉兌解司。所餘俸薪廩餼工食號馬草料僅存二千有奇
附鹽課雜稅
原額六百兩,十三年增秋冬引二百一十六張。十四年課額通增七百二十兩三錢,《紙價》銀六兩七錢五分三釐。
《該引》二千二百五十一張。
又課程銀十二兩八錢零。
地稅銀四十兩
《牲畜稅銀》八十四兩零。
當稅五兩
《麟遊縣志》
编辑
《原額》、一萬五千四百九頃二十五畝二分五釐三毫
本折糧一萬六千二百二十二石五斗二升一合九勺八抄五撮。明末荒蕪殆盡,前除荒外,順治十三年免過漏報荒地八百二十頃四畝一分二釐六毫,應免本折糧一千二十四石二斗四升四合三勺一抄五撮。
實在地六百九十六頃四十畝八分七釐七毫,該徵
本折糧八百五十八石七斗九升五合一勺七抄。
實徵官學倉本折糧五石九斗六升四合九勺五撮。
應徵銀四兩七錢七分一釐九毫二絲四忽。實徵折色糧八百五十二石八斗三升二勺六抄五撮。
實徵銀一千四十五兩八錢八分四毫九絲七忽。
實徵丁銀二百一十七兩二錢三分四釐八毫九絲七忽。
實徵均徭銀三十一兩二錢九分五釐八毫五絲五忽。
《地丁》二項,共實徵銀一千二百九十九兩一錢八分三釐一毫七絲三忽。
起運戶部民運祿糧九釐贍鹽火食,節裁鹽鈔、民校抵祿毛襖,共除荒實徵銀八百七十兩四錢一分一毫四絲七忽九微五纖七渺。
《禮部》藥味除荒實徵銀五錢八分一釐一毫,今奉文照額全解,牲口并盤纏除荒實徵銀四兩三錢五分七釐七毫。
工部年例料價并盤纏除荒,實徵銀七兩七錢五分三釐九毫。
以上起運各部院,除荒實徵銀八百八十三兩六錢三分八釐八毫四絲七忽九微五纖七渺,存留共銀六千三百九十九兩五錢一分三釐二毫四絲。內除順治九年四月會議裁扣各役工食銀二百二十五兩二錢,實該存留銀六千一百七十四兩三錢一分三釐二毫四絲;荒銀五千五百二十一兩七錢四分三釐五毫漏報荒銀二百八十八兩七錢三分二釐一毫,實徵銀三百六十三兩八錢三分七釐六毫四絲。
遇閏,加銀一百六十六兩六錢七分六釐二毫九絲八忽。
荒銀一百五十一兩八錢一分七釐五毫,漏報荒銀三兩五錢三分三釐二毫。
實徵:銀一十一兩三錢二分五釐五毫九絲八忽。
《舊編》《冗費》裁剩解部銀五百一十六兩一錢四分二釐一毫二絲九忽四纖九塵三渺。
荒銀四百七十兩一錢四分五釐九毫七絲九忽。
《漏報荒》銀一十兩六錢四分五釐二毫六絲五。
忽
實徵銀三十五兩三錢五分八毫八絲五忽四纖九塵三渺。
附:「鹽課併紙鞘價銀」
原派銀三百八十九兩七分六釐。兵荒後人多逃亡,空賠額課。
順治十三年,禮科疏奏「引目宜均、地方消乏者,以本省額設鹽引均勻派銷。」 今派鹽引六十八張,又新增引一十六張,鹽課二十一兩七錢六分,又新加鹽課銀五兩一錢二分,紙、鞘價銀二錢八分六釐九毫六絲。
額外課程銀二十兩二錢四分一絲。
遇閏,加銀一兩六錢八分六釐六毫六絲七忽五微。
稅契銀四兩
《汧陽縣志》
编辑
舊額田六千三百八十頃六十四畝九分九釐五毫。明季至癸未年,除荒五千七百四十一頃一十四畝九分一釐五毫。
《今存》熟田六百三十九頃五十畝八釐。
賦一萬一千八百四十一石八斗五升一合四勺。內除荒僅存一千六百六十九石
附鹽課
《額引》一千二百道,額課并紙鞘價銀三百八十九兩七分六釐。
《隴州志》
编辑
原額《六等共地》、一萬四千七十六頃七十三畝五分三釐五毫二絲
糧一萬四千七百三十五石八斗五合四勺,徵銀一萬九千六百六十一兩二錢一分八毫八絲二忽五微五纖二渺。內除荒免地一萬一千一十五頃七十四畝三分一釐六毫二絲;糧一萬一千九十六石二斗六升一合二勺五抄五撮六圭六粟二粒七糠。
徵銀一萬四千八百五兩八錢五分六釐六毫三絲八忽八微八纎六塵一渺一漠止實熟并節年招墾共地三千六十頃九十九畝二分一釐九毫。
糧三千六百三十八石八斗二升四合一勺四抄四撮三圭三粟七粒九顆三糠。
徵銀四千八百五十五兩三錢五分四釐二毫四絲三忽六微六纎四塵八漠。《停免糧》徵銀一百二十一兩六錢八分八釐四毫九絲四忽。
二項共徵銀四千九百七十七兩四分二釐七毫三絲七忽六微六纖四塵八漠。
遇閏加銀七十五兩一錢五分八釐一毫九絲四忽三微九纖二塵九渺七漠。
原額均徭銀五千一百九十六兩四錢四分八釐八毫八絲六忽六微;內除豁免銀四千七十九兩九錢一分二釐三毫三絲二忽五纖九塵,實徵銀一千二百五十四兩一錢九分五釐九毫六絲一忽一微八纎八渺一漠。遇閏加銀一十九兩四錢一分四釐九毫五絲四忽六微五纖。
舊韓藩、鄭藩地編入里甲。韓地為東,更名,徵折色銀;鄭地為西,更名,徵本色糧。
東更名原額地一十二頃二十畝六分九釐九毫,糧四十五石五斗六升八勺六抄五撮八圭。內除荒地五頃九十五畝九分三釐,糧二十石二斗六升一合七勺二抄
止實熟地六頃二十四畝七分六釐九毫,糧二十五石二斗九升九合一勺四抄五撮八圭。
徵折色銀四十三兩七錢二分三釐六毫二絲八忽二微一塵。
西更名原額地三十八頃九十八畝五分六釐九毫,糧三百石四斗六升七合七勺六抄五撮。內除荒地一十二頃一十畝九分二釐六毫九絲,糧一百二十七石三斗二合八勺二抄三撮四圭五粟七粒。止實熟地一十六頃八十七畝六分四釐二毫一絲。
實徵本色糧一百七十三石一斗六升四合九勺四抄一撮五圭四粟三粒。
軍屯鳳翔千總所糧歸併入州原額地五十二頃二十九畝二分二釐,糧二百六十七石七斗二升五合五勺。內除荒地四十一頃一十九畝一分二釐,糧二百五石三斗四升五勺,實熟地十一頃一十畝一分。
實徵糧六十二石三斗八升五合。
長寧驛百戶所糧,歸併入州,原額地一百八十。
頃六十一畝七分三釐三毫,糧七十七石一斗一升九合。內:
除荒地一百七十四頃六十一畝七分三釐三毫,糧五十九石六斗六升三合七勺七抄;實熟地十四頃,糧十七石四斗五升五合二勺三抄。
歷年新墾地一頃二十三畝六分,糧一石五斗八升六合八勺二抄九撮九圭。
共實熟地十五頃二十三畝六分。
糧十九石四升二合五抄九撮九圭。
《廟糧》、吳山原額地二百五十四頃七十八畝五分,糧九十五石七斗三升四合。
歷年額外新墾地五十四頃二十二畝,新增糧二十石三斗五升
共實熟地三百九頃五分。
糧一百一十六石八升四合,收貯吳山廟官倉,為修祀之用。
附鹽課雜課
原額鹽課紙鞘,共銀五百八十五兩八錢七釐七毫五絲。
順治十四年,奉文裁去鹽課紙鞘銀三百五十兩四分七釐。
實徵鹽課銀二百三十四兩,紙鞘銀一兩七錢六分七釐。
課程銀十兩七錢二釐五絲。遇閏加銀八錢九分一釐八毫三絲七忽五微。
匠價銀二十五兩二錢四分五釐。遇閏加銀二兩一錢三釐七毫五絲
牙帖銀十八兩
稅契銀二兩八錢八分。遇閏加銀四錢九分五釐。
《牲畜稅》銀二十五兩二錢九分三釐。遇閏加銀一兩七錢五分五釐。
藥味解本色羌活二十斤,今解折價銀一兩,關山商稅銀二百九十七兩三錢三分,遇閏加銀十八兩三錢三分
鳳翔府風俗考 府志
编辑府總
《漢書》:「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 豳《詩》言農桑之本甚備,號稱陸海。
孟康曰:「秦、晉西南維之地為陰,與月貊、旃裘、引弓之民同,故好用兵。」
《詩傳》「雍州,土厚水深。」 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衛驕惰之習。以善道之,則易以興起。篤於仁義,以猛驅之,則其強毅果敢之資,亦足以禦侮力農,而成富強之風也。
《賈誼疏》:「勇於公戰,怯於私𩰚。」
《舊志》習俗忠厚物產富饒近代民猶朴質尚勤
编辑
「儉士紳,敦禮教,絕浮靡」 ,去古猶未遠也。
《通志》勤稼穡務本業士習儒雅習俗忠厚人尚
编辑
氣力,喜射獵,多出名將。
婚嫁多論財,甚且滋偽。其已議定,首則媒婦通名,姑往看婦送首飾之類,謂之「小看。」 次則行聘,女家治酒筵,諸親攜拜禮往會親。嗣遇時節,為婦送果品之類,謂之「追節。」 將娶,則預令媒婦往通姑,又親往報期,然後行納幣之禮。娶前一日,婿家又擇親族一婦人,攜儀物往女家,謂之「上頭。」 及期親迎,方行奠鴈,用紅絲繫銅鴈一對,置彩桌上,婿乘馬張蓋,鼓樂前導,至女家親迎,歸而合巹。是日,兩姓親族俱會,新婦即出拜翁姑。翊日,婿往婦家,謂之「謝親」 ,婦家大張筵樂以待。三日,婿家請婦家客,新婿新婦先後出拜,兩姓親族各與拜禮,謂之「做三日。」 過則五日、十日婦家請婿,謂之「轉五住十。」
喪服初沒即入殮,孝子以白布纏頭,生草報訃於官長親友,即日掛紙旛開弔,或用金鼓,亦有不用者。弔期止三日,或行家奠,或作佛事。臨葬先刻墓誌,搨墨刻,孝子踵門送官長親友報葬期。葬前三日,官長親友致祭,喪家仍行家奠,或用僧道。送葬用鼓樂,請尊長點主祀后土,即日備席謝客。次日,孝子沿門謝弔「奠,其不即葬者,間遲三五年或十餘年,甚且有數十年停柩不葬者」 ,此則斯土之惡習也。
初春,迎春日 ,人飲春酒,食白蘿蔔,謂之「咬春。」 造小春牛以為嬉戲。岐山縣民間以繩貫豆,爭挂牛角,用《禳兒疹》。鞭牛時,拾剝土以禳牛瘟。元日 五鼓起,放爆竹,燃香燭,拜先祖父母兄長,出門拜親友鄰里紳衿,謁官師,或有走拜寺廟者。嗣後互相請節酒。
元宵 張燈放花,爆鳴震金鼓,往來街市,謂之「鬧元宵。」 是日,家家請婿並女,謂之《吃十五且送》。
燈送油謂之「添油」 ,俗用蕎麪烝餅點燈。按十二月以卜雨澤,遍散照虛耗,而俗謂禳火災,及照毒蝎。明日男婦競相出外,謂之「走百病。」 《岐山縣》五日縛紙孃掃箒,取前四日所集掃土,晨送大門外,謂之「送五窮。」
二十日 烙餅獻天,謂之「補天」 ;晦夜斷燈禁語,謂之「避鼠嫁。」
二月二日 ,煮食元宵燈盞,謂之「咬蝎子。」 岐山縣早布灰室,牆四圍謂之「圈龍」 ,架木為「鞦韆戲。」
三月三日 ,里有賽會,遊人叢雜,云是祖師生日。岐山縣取葳蕤枝插壁戶,圖蝎書符以禁螫。十五日,六坊輪祭孤魂。相傳黃巢作亂多殺傷,祭則年豐。
清明 祭掃墳塋,貧富皆同。又議婚者與女家送時物。
四月八日 ,俗謂「城西靈山是釋迦經行處,遠近男婦咸往祈拜。自初一日至此,登山者不絕於道,鄰郡鄰省亦有至者。」
五月五日 ,親友互相餽遺。插艾於戶,食角黍,飲火酒。婦人簪榴花,戴彩勝,小兒佩避兵符,繫長命縷,以雄黃遍塗耳鼻。
六月六日 曬衣物,貧富皆然。民間亦有上墳燒紙潑湯者。
七月七日 ,亦有供牛女乞巧者,不盡然也。十五日,薦祖考,獻時食時果。
八月十五日 ,親戚有瓜餅之餽,至夕玩月。九月九日 ,飲酒、食糕、賞菊,亦有相餽遺者。十月一日 ,祀祖先,獻時食。剪五色紙為衣式,和紙錢焚於祖考前,謂之「送寒衣。」 是月秋成,報答土功,祭獻山神,迎賽,經月不絕。
冬至 ,卑幼拜尊長,如元旦之儀,亦有不行者。臘月八日 ,貧富概食粥,更以粥喂牲口及塗果樹云。牲口肥壯,結實殷繁。二十四日祀竈,貴賤皆同。除夕守歲,貼門神,《春聯》換桃符。先數日,親友互相餽遺不絕。
鳳翔府祠廟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鳳翔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西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南一里。明正德年,知府王江重修。
郡厲壇 在府西北一里。
城隍廟 在府治西北隅。明成化八年,知府侯贊修,提學副使伍福記。
旗纛廟 在千戶所後。明洪武四年,千戶王成建。
八蜡廟 在府治
東嶽廟 在府東郭。元至正二十六年建。明成化六年、弘治三年重修。
護國顯祐廟 在府東郭內三里。
太白山神廟 在府東門外太白巷,宋建,元重修。
三官廟 :「在府治西街。」
二郎廟 在府城東八里。
關帝廟 有二:一在府城內東街,一在府西郊。三公廟 在府東郭內,祀周公、太公、召公及孔明、橫渠。名宦、鄉賢祠俱在內,春秋致祭。
鄧艾祠 在府城北十里。
鳳女祠 在府治,即蕭史《弄玉引鳳》事。
默齋祠 在府治東,秦穆公塚後。明成化十九年,巡撫阮勤為張傑建,知州長平郭定《記》。文昌祠 在試院左。文昌閣三間,東西廡各三間,獻殿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大門內奎星樓,大門外儀舞樓。又五魁樓在祠前小南門城樓上。
馬王山神廟 在府北門外。
湫神廟 在府城北十餘里,即古郊禖廟。殘碑猶存。
張橫渠祠 在東街
蘇公祠 在東湖
「學道汪喬年祠 」 在府東門外太白祠內。禱雨有應,至今春秋祀之。
縣城隍廟 在府城東
白衣廟 在南街
風伯廟 在府東北十五里。
「九天聖母廟 」 與祖師廟近。
祖師廟 在西街
關聖廟 在北街,又一在城東,一在莎草灘東南七里。
馬神廟 在縣治西,又一在東街。
火神廟 在府城東
顯佑四郎廟 在東郭內。
禹王廟 在府東十五里鋪。
二郎廟 在府城南
三官廟 在府西門外
章華廟 與「三義廟」 近。
三義廟 在府城西三里。
岐山縣
社稷壇 在縣城西北隅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南二里。
厲壇 在縣城北二里
城隍廟 在縣西北正街,唐武德四年建。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王轂重修。
太公廟 在周公廟左。順治十一年,總督孟喬芳捐俸修。
召公廟 在周公廟右。《一統志》謂:「二廟俱宋時建。明嘉靖十七年,知府王江重修,始與周公合祀,名三公廟。」
后稷祠 在姜嫄祠後,春秋祀以《少牢》。
文昌祠 在縣治東北正街。
真武廟 有二:一在東郭街北,一在周公廟東山上,內有白石《真武像》,刻畫極工,土人相傳自山中雨水湧出。順治十年,巡按高爾位捐俸創建。
關帝廟 有六:一在縣治大街,一在縣東郭門外,一在縣東北三十里益店鎮街北,一在縣西郭,一在廣惠橋北,一在興福里水北村。
府君廟 在縣治北大街。祀唐崔玨。
龍王廟 :在西郭街北。「舊《志》」 云:「久廢,改為養濟院。」
馬神廟 在岐周驛後
三義廟 有五:一在懷仁,一在通濟,二在益店,一在仁岐。
「三官閣 」 「在西新街」 ,北向。
東嶽廟 在東郭街南
「三聖祠 」 在東街,祀后稷、文昌、藥王。
火星廟 在縣城內新街。明嘉靖二十七年,知縣劉漢重修。
三官廟 在縣城內東新街。
太白廟 在縣東十三里。
倉頡廟 舊在縣城南河之南。明景泰間,知縣張緒宗重修,因河崩。嘉靖年改建河北,歲時奉祀。東二里有塚。
夏禹王廟 在縣東北
周太王廟 在縣東北五十里,岐陽舊地。金重慶元年,敷武校尉楊德滋重修。後廟「圮」 誤為「赧王。」 明正統年,行人郭仲南過岐,訪周遺址,得石碣,乃知為太王廟。知縣王澤重修。
王季文王廟 有二:「一在縣東北四十里岐陽鎮西,明正統十四年重修。一在太王廟側,明嘉靖三十九年,申准春秋致祭。萬曆八年,關西道張應福重修。」
姜嫄廟 在周公廟後
郊禖廟 在姜嫄廟東
泰伯廟 在縣西北十里寇村。
周公廟 有三:一在縣西郭街北,內有三公像。一在鳳凰山後三十里,有泉。一在縣西北十五里鳳凰山之麓,唐武德時建,宋元祐元年重修。府學教授王嚴撰賦并序。
諸葛武侯廟 在縣南五丈原上。元廉訪司副使郭思恭「記。」 明嘉靖年,知縣韓廷芳申准,春秋致祭,有守廟人役一名。
寶雞縣
社稷壇 「在西郊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厲壇 在縣治西北
八蜡廟 在縣西郊南,明萬曆十三年建。城隍廟 在縣西。
太白廟 在縣東十五里。明正統間,禱雨有應而修。
龍王廟 ,在南門外街盡處。
高祖廟 在縣西北陵原上。
水草廟 在西郊外一里半,今廢。
關帝廟 一在城內治東、一在治西硤石橋、一在紫草源何家村、一在益門鎮。
神農廟 :在東門外街北。
玉皇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昔知縣劉綱夫婦登仙處。
東嶽廟 在縣東,明弘治年重修。
太公廟 在縣東南六十里磻溪側。
陳寶祠 ,在縣東二十里。秦文公獲若石於陳倉北阪城,祠之,聲若雄雉,祠以牢,名曰「陳寶。」
扶風縣
社稷壇 :在小西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小南門外。
厲壇 在小東門外
城隍廟 在東街相近東城,明洪武三年建。關帝廟 在儒學西原楊公祠舊址。知縣王國訓建。
青龍廟 在縣東南十五里。山峻水環,柏林森秀。
白龍廟 在縣東北三十里。舊有湫泉,今移深澗。
石槽廟 在石槽澗山陰。禱雨輒應。
馬神廟 在縣東街
索仙姑廟 在青龍廟後。
八蜡祠 舊在大南門外官菜園內。明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黃鉉改建西郭外。
東嶽廟 在縣東一里
三官廟 在縣東八里
火星廟 在鳳泉東南五里。
太白廟 在縣南三十里。
二郎廟 在縣北一里
姜嫄廟 在縣東南四十里邰城鎮內。
三義廟 在縣北二里
三馬祠 一在縣東南二十里「絳帳」 林,祀融。一在縣東四十里伏波村,祀援。一在縣東北三十里茂陵村,祀超。
隋高祖文帝祠 ,在縣東四十五里,春秋致祭。文昌祠 ,在飛鳳山伏波祠後,今移置遠愛亭舊址。
文昌閣 新建城東南隅敵臺上。順治十二年,知縣金文舉修,春秋祀於此。
召公祠 在召公鎮,久廢。
三班祠 在飛鳳山,明萬曆年建。
皇清順治三年,寇燬。十七年,守道萬全知府項始震。
等重修
韓文公祠 在崇正鎮,久廢。
「橫渠祠 」 ,在賢山寺內。橫渠讀書寺內,祠即其精舍。
雙烈祠 祀烈女張存兒、桂花,在儒學左。明萬曆二十三年,知縣黃鉉建。崇禎七年,知縣王國訓移置醫學內。八年寇燬,碑存。
郿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南。
邑厲壇 在縣城內
八蜡祠 在西門外,明萬曆二十二年建。城隍廟 在儒學右,明洪武四年建。
武侯廟 舊在五丈原,因屬岐山,後建。城西「九祖廟 」 ,在城南淨光寺之西,明萬曆後建。太白廟 ,在清湫鎮,廟前有三湫池,明末已涸。
皇清順治十三年,復湧泉盈溢澄清,有文光,五色浮。
起池面,旋爛旋歇。道人性慧,募建「玉皇閣」 於後。太白神廟 舊在邑南,近全傾圮,康熙四年,知縣梅遇捐俸重修。
東嶽廟 在縣治東。元至正二年建。明成化十五年重修。
關帝廟 在縣治東
張橫渠祠 在縣東五十里橫渠鎮,張故居也。雙烈祠 在儒學左,祀烈女張存兒桂花。《麟遊縣》
社稷壇 :在縣治西北隅,興國寺下。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
厲壇 舊在縣治北街,前令郭汝賢改建西門外,知縣崔如嶽復改北門外。
城隍廟 在十字街西
八蜡廟 在東門外,南向,今圮。
孚澤大王廟 在縣北三里。有靈湫,祭禱響應。崔府君廟 在縣治北童山上。內附「東嶽行祠」 ,元至正年建,春秋致祭,祈雨有應。
織女祠 在縣東董永墓側。
甄公祠 在西門外
虎公祠 在東街
火星廟 在城東一里
太伯廟 在縣西三十里。
介子推廟 在縣西八十里。
五龍祠 ,在縣西北二里。
汧陽縣
社稷壇 在城西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東門外。
城隍廟 在縣西北隅。俱遷縣後,新建。
鯀亭廟 在縣東北三十里。元至正間修。
東嶽廟 在縣治西南隅。
關帝廟 在儒學西
三賢祠 在東門外三義廟左,今改建儒學東。「吳嶽行祠 」 在留坊里。明景泰元年重修。三官殿 在縣治東北隅。
孫真人殿 ,在城內府館西。
石魚娘娘廟 在縣西三十里草壁峪西。為人戕伐,廟毀,娘娘不知其里。世傳言乃女子奮烈捐生,有遺骨在亂石灘舊廟,祈雨有驗。或曰張姓為「張女祠」 ,俱莫可考,止存遺像,移草壁鎮。禹王廟 ,在縣東二十里。
唐段太尉祠 在縣南十里,祀段秀實。
隴州
社稷壇 在州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州南一里。
厲壇 「在州北半里。」
城隍廟 在州治東。陳倉人張龍者,有功於隴,民用德之。明洪武初,錄其功,無嗣可廕,因以封城隍神。
八蜡廟 在州西郭內
關聖廟 在州治西
馬王廟 :在州治南街。
火神廟 在南門左
東嶽廟 在州西二里。元末燬,惟存《石記》。明洪武十四年,知州王執中創立。
神女祠 ,在州西十五里。有鎮曰「神泉。」 昔之汧源縣西北隅有祠在焉。神為漢司空張魯女,與海龍大姑、七里殿三姑兄弟也,血食於茲。歲時祈禱,靈應如響。神宇之西十步許,泉竇澄泓,欲驗祈禱,投楮其中。精誠其沒如石,否則浮游,終月不下。
西鎮吳山廟 在州南七十里。自「唐、宋及金、元各有修建。明洪武十二年敕修,遣官頒賜金香盒一座、硃明一斤一兩,有司祭服二副。永樂二年敕修,正統五年災,知州張幹重建。」 後列聖登極,皆遣重官致祭。
皇清順治八年、遣禮部尚書王鐸致祭。康熙二年遣。
左副都御史楊時薦「致祭。」
「上畤、下畤 」 在吳山之陽。秦靈公作,祀黃帝。秦王廟 在小隴山,相傳秦穆公西征至此,回車後因立廟。
靈異侯祠 在州內。有碑云:「唐大曆二年,故郡壘艱於得水,苟氏獻地,因遷其城於此,故立祠祀之,有禱屢應。」 宋封靈義侯,賜額曰「安祐。」 唐段太尉祠 ,在州西北四十里。塚前名秀實,以笏擊朱泚。唐德宗贈太尉,後立祠祀。
寺觀附
编辑本府。〈鳳翔縣附郭。〉
大金佛寺 在府治東,元大德年敕修。世祖鑄金佛像。
寶蓮寺 在府治北街,唐李茂貞建,明嘉靖年重修。
普門寺 在府東一里,金大定年修。有唐王維、吳道子畫壁,宋蘇軾詩。
寶昌寺 在府東三里,一名「塔寺」 ,元泰定年建。開元寺 ,在府治內,唐開元年建。有蘇軾文及詩。
通靈寺 在府中,有通判曹士奇詩。
普覺寺 在東街
保平寺 在北街
八角寺 在北街
「寶昌寺 」 與「竹林寺」 近。
《竹林寺 》與《觀音寺》近。
觀音寺 在南郭內
大像寺 在府東北十五里虎跑泉上。古碑甚多,而字跡模糊。
涼樓寺 在府城南七里八旗屯。
石佛寺 在府東南七里。
寶塔寺 在府東南七里野塢村。有神泉,祈禱屢應。
水池寺 在西門外
孝恩寺 在城西十五里。
白蓮寺 在府西南七里。唐開元時,因白蓮生其地而建寺。
青蓮寺 ,去白蓮寺里許,因白蓮而立,名。「洛浦寺 。」 在城西二十五里,面山對水,樹木叢茂,諸名流有讀書其中者。
靈山淨慧寺 在府西南三十里。
柏林寺 :在城北二十里。面山對水,樹木環繞,蔚然深秀。
西玉寺 在西北三里
大成觀 在東街
天聖觀 與長春觀近
長春觀 與玉華觀近
玉華觀 在東郭內
文昌宮 在府東一里
《準提庵 在儒林巷》。
《老君庵 》在老君坡。一在西南十五里之「太尉村。」
十方院 一在東郭內。一在城西三里。
三皇殿 在南街
藥王殿 與閻王殿近
閻王殿 在東街
「祖師殿 」 在北街,又一在城南。
佛殿 在城南
清源宮 在東郭內,亦曰《二郎廟》。
北鎮宮 在東郭內
南鎮宮 在府東南
景福宮 在府治東,宋元祐間建。
啟聖宮 ,在府東北十五里。老子入關西行示聖蹟處。唐天寶年間修。
岐山縣
龍泉寺 在縣東六十里青樂里。元至正三年建。內有九眼泉。
淨光寺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元至元年建,今名「白水隈。」
文達寺 在青樂里
白雲寺 距縣治二十五里。元至順六年建。西山寺 :在縣南四十里高店里。明洪武十六年建。
盤龍寺 在縣南六十里落星村,元至元十二年建。
普照寺 在縣東五十里青化鎮。
鳳泉寺 在縣東五十里岐陽鎮。
臥龍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明正統二年建。雲庵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青化里。元至元二十六年建。
興福寺 在縣南八里。元延祐二年建。
郭村寺 在縣西北七里閏德里,宋時建。雲跡寺 在通津里。
莊頭寺 在洛陽里
安王屯寺 在通濟里
靈泉寺 在珍珠泉下
畫圖寺 在廣惠里
故邵寺 在縣東十三里,一名「伏岩寺。」 元至正元年建。
無憂寺 與大慈寺近
大慈寺 在縣南十里興福里。
聖音寺 在馬磧里
太平寺 在縣治北正街,有浮圖百丈,名「太平塔。」 宋元祐年間創建,各官習儀於此,僧會司居焉。
寶相寺 ,在縣西南三里。元至元四年建。彌陀寺 ,在縣東北六里。元至元十八年建。觀音寺 ,在龍尾坡西,俗名「長老寺。」
白水寺 在縣東南三十餘里。元皇慶元年間建。
耆闍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唐乾寧年建。青峰寺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青峰山上。聖壽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社成村。唐建。密嚴寺 ,在縣南四十里,元至大年建。
合龍寺 在馬磧里
化坡寺 在安化里
「報恩寺 」 與樓底寺近。
樓底寺 在石樓里
石佛寺 在縣南一百里南山上。
寶峰寺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元至正年建。映陽觀 在映陽洞前,元延祐年建。
清和觀 在縣東北隅,元至大年建。
長春觀 在縣東十二里,元至元年建。
丹陽觀 ,即「令狐庵」 ,在縣南三十里,元至元年建。
棲雲觀 在縣南二十五里。宋熙寧年建。長清觀 在縣東二十里,元至大四年建。古樓觀 在縣南十五里。元延祐三年建。長生觀 、純陽觀 俱在縣東北六十里,元大德十一年建。
洞貞觀 ,在縣南四十里。
永樂觀 在珍珠泉上
重興觀 在縣南三十里三刀嶺下。
丹霞觀 ,在縣東六十里,近法門寺。
資福觀 在縣西南十里。一名通元觀,今名「符。」
太師庵元至元十六年建。
老君庵 有二,俱在通濟里,有南北之名。觀音院 在縣東三十里。元泰定四年建。永寧院 在縣南十里,元至大三年建。
普濟院 在縣東北六十里。元泰定四年建。鳳脈院 在縣西五里堰河村。
玉峰院 在縣東南二十里羅局鎮。
勝嚴院 在縣西南五里。明天順元年重修。《寶雞縣》。
八角寺 在縣東一里。有泉,其形八角,故名。慶壽寺 ,在縣西北五里。元大德年僧雲岩修。燃燈寺 在縣東二十里。元至大年建。
七星觀 在縣西四十里。有七星現彩,故名。明素觀 在縣西南四十里。正陽真人修煉處。通仙觀 在縣南十五里。大散仙人成道處。啟靈觀 在縣東南六十里。長春真人避暑之所。
金臺觀 在縣東北一里。張三丰修道之所。混元洞 ,在縣東七十里,長春真人煉魔處。成道宮 ,在縣東南六十里。金大定年建,丘處機修道之處。
扶風縣
法門寺 在縣北二十里,古塔四層,唐憲宗迎佛骨於此。明正德年,僧澄段修。
龍光寺 在縣治東,唐開元年建。
法禧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時敕建。
賢山寺 在縣東南二十里,宋淳祐年建。興龍寺 在小南門外,唐貞觀時建。
天和寺 ,在飛鳳山,金大定三年建。
良玉寺 在縣東十五里。
黃甫寺 在縣西十五里,已圮。
福嚴寺 ,在縣東南三十里。金大定年建。雲寂寺 ,在縣西南二十里。元至正十一年重建。
鳳泉寺 在縣北明月山之西,金時建。中有泉,鳳飲於此,因名。山面太白,煙雲濃郁,喬木陰翳,蓋神皋福地也。
龍泉寺 在鳳泉寺之西。有泉眼九,水色清美,古木森鬱,頗極幽勝。長命寺 ,在縣東三十里,唐時建。相傳有彭祖足跡在石上,今為寇燬。
晁留寺 在縣北四十里。唐時建,碑尚存。齊陽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唐建,碑存。
高望寺 ,在縣西南十五里。金時重修,殿宇規制,與今迥異。川原繚繞,每值晴霽,時起嵐光。大佛寺 ,在城東北。
八戒寺 在西郭外
景福宮 在北門外,創建未詳。宮有仙人張三丰畫壁。順治甲午,地震,圮。
白衣庵 在西郭外,明天啟年建。
修真觀 在縣東北一里。
丹霞觀 在美陽城內,明正德年修。
史度庵 在縣東四十里。相傳張三丰嘗寓此。魯馬庵 在縣北四十里,庵側有漢司徒魯恭遺址。
郿縣
大曆寺 在縣西北十里,元泰定年建。
淨光寺 在縣南一里,宋元祐年建。
蟠龍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宋蘇軾宿此,有詩。建法寺 在縣治東,唐大曆年建。
天慶觀 在縣東二里。元至大年建。
雲溪觀 在縣東南五十里。元至大年建。崇壽院 在縣東五十里。宋蘇軾有《詩》。
還丹院 在縣南二十五里,純陽真人煉丹處。青峰萬壽禪院 二所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上院楚禪師修;下院晉天福二年修。
麟遊縣
紅泉寺 ,在邑北三十餘里,古松一株,約十餘圍,平「臺圓蓋,徑與山齊,屯雲蔽日,篩風逗雨,千餘歲神物也。」
聖壽院 在縣北八十里。元時黃冠居也。今改為「丈八寺」 ,因內有鐵佛高丈八,故名。
《吳雙寺 》在吳雙山。
慈禪寺 在縣東三里。崖下石龕中有唐永寧四年鐫刻石佛像,極工緻。
興國寺 在縣治西北隅。
閣頭寺 在縣北五十里。唐太和年建。
石臼寺 在縣南十五里。元至正年建。
畫閣寺 在縣西二十里,元大德年建。
仙遊觀 在縣治東北。昔有一道人進此觀,後忽不見,人始知其仙,故名。
汧陽縣
永寧寺 在縣西北隅城隍廟西,新建。
雪白寺 在雪白里,明成化元年修。
啟覺寺 ,在縣西南三十里。蹊澗紆曲,入更深邃。萬山叢繞,頗遠俗塵。相傳為佛入中國所居地。寺有泉,從兩樹合抱中流出,日夜不竭,祈雨頗有驗。
毘盧寺 在舊縣北一里,明弘治年建。
龍泉寺 在縣東十五里龍泉山上。
朝元觀 在縣北十五里。元至元年建。
惠濟院 在澗溝河之西,唐時建。
玉清宮 ,在縣東三里,金大定年建。
玉虛宮 在黃堵村,元至元年建。
隴州
興國寺 在州治西北隅。
開元寺 ,在州北二里,內有木塔七級,唐建。龍眼寺 ,在州東十五里,山脊有二泉如龍眼,故名。唐鄂國公建。
白馬寺 在州南關,唐開元年建。明景泰、正德年間兩次重修。
覺皇寺 在神泉鎮,唐開元年建。
鐵佛寺 在香泉。宋咸平年建,元祐間重修。清涼寺 ,在州西北四十里青崖山之巔。僧照慧重修。
槐平寺 在州東北七十里槐平山右。
萬峰寺 在州東南六十里官村鎮上。
蟬山寺 在州西南六十里蟬耳山左。
方山寺 在州東南七十里方山絕頂。
大佛寺 在咸宜關道上。
慈恩寺 在州南八里東興溝。
中山寺 在州西北五十里尖山崖之半峰。玉皇閣 在州西北六十里龍門洞下。
混元宮 在州西北六十里景福山頂。
寒居洞 在州頭鎮北山下。
上清觀 在州西北五十里火燒寨。
長春觀 在州治東。傳為賀仙姑成仙處,劉太乾重修。
全道庵 在州東三十里,元憲宗時建。
凝陽萬壽宮 在州東二里。元至元年建,明正德年重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