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2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二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二十九卷目錄

 漢中府部彙考一

  漢中府建置沿革考

  漢中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漢中府星野考

  漢中府山川考一府志未詳山川

職方典第五百二十九卷

漢中府部彙考一 编辑

漢中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禹貢》
梁·州周梁雍地曰褒曰南鄭春秋屬秦楚
编辑

戰國秦厲公城其地。秦置漢中郡,漢高帝為王,都於此。改梁曰益,蕭何名之曰天漢武帝分隸益州部。東漢為漢中郡,統十三城。後張魯據地,改曰漢寧。三國時,蜀有其地,以為重鎮。魏平蜀,分置梁州。宋、齊、梁及後魏更置秦州,亦置梁州及漢中郡。後周改為漢川郡。隋初郡廢,梁州如故。大業初州廢,復置漢川郡。唐初為梁州,開元中改曰褒州,尋復舊名。天寶初,又改為漢中郡。乾元初,復為梁州。德宗陞為興元府,屬山南西道節度。唐末,蜀王氏、孟氏繼有其地。宋平蜀,仍為興元府。元為興元路。明洪武五年,改為漢中府,隸陝西布政司。領州二,縣卜四,曰南鄭、褒城、城固、洋縣、西鄉、鳳縣、《金州》、平利、石泉、洵陽、漢陰、白河,紫陽,寧羌州,沔縣,略陽,金州,因遭水患之後,改名「興安。」 萬曆二十三年,「興安改隸」 ,止領州一,縣八。

皇清因之。

南鄭縣:附郭。

周褒國之附庸。周衰,鄭桓公沒於外,其民南奔居此,故曰「南鄭。」 秦厲公城其地。漢高帝為漢王,都南鄭,即此。東漢為漢中郡治。南北朝西魏改為光義縣,析置曰雲縣。隋復為南鄭縣,屬漢川郡。大業初,併白雲縣入焉。唐屬興元府。宋元仍舊。明為漢中府附郭縣。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褒城縣

古褒國。禹分九州,為梁州域,封其子為褒侯,遂名褒國。周顯王之世,蜀有褒漢之地,後楚人兼之。懷王衰弱,秦略取焉。秦為褒中。漢褒中都尉治漢陽鄉。晉義熙末,梁州徙治此,改褒中縣。南北朝後魏置褒中郡。隋開皇改褒內,屬梁州。仁壽中,改為褒城。義寧二年,更名褒中。唐貞觀三年,復為褒城縣。宋屬利州路興元府。元屬興元路。明因之,隸漢中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城固縣

《禹貢》為梁州之域。周職方隸雍州。戰國為楚地。秦為城固縣,屬漢中郡。漢為漢陽縣,屬漢中郡。三國蜀建興七年,諸葛亮築樂城於城固,為樂城縣。晉復為城固。南北朝、宋、齊、梁、魏皆因之。隋屬梁州。唐武德二年,更名唐固,三年,析置白雲縣,九年省。貞觀二年,復為城固。宋、元仍舊。明因之,隸漢中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洋縣

《禹貢》雍、梁之域。周隸雍州。春秋為楚地。秦為城固縣,地隸漢中郡。漢初仍之,嗣置龍亭縣,尋廢如初。昭烈時,隸益州,為蜀重鎮。晉分置黃金、興道二郡。後魏分置興勢縣,又改黃金郡為縣,置洋州領之,尋於縣置灙城郡。隋初郡廢,縣屬洋州。後州廢,屬漢中郡。唐復置洋州,尋改為興道縣,又分置華陽縣,與黃金縣俱隸於州。天寶初,徙州治於興道縣,省華陽,更置真符縣,設武安軍節度使於州城。孟蜀為武定軍節度,避孟知祥諱,改洋州曰源州。宋復為洋縣,隸利州東路,省黃金縣併入真符縣。元仍為洋州,以附郭興道縣、真符縣併入。明洪武中,改為縣,裁興道、真符、馬盤入焉。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西鄉縣

《禹貢》屬梁州。周隸於雍。春秋為楚地。秦置漢中郡城固縣。漢分城固半為南鄉縣,建置於歸仁山,今漁渡壩是也。晉改南鄉為西鄉,屬漢中郡。魏改豐寧縣,尋置洋州及洋川郡。隋大業初,州郡並廢,復名縣曰西鄉,屬漢中郡。唐復於此置洋州。天寶中,洋州移置興道縣,而西鄉遂為外邑。宋端平中,縣廢。元復置。明因之。

考證
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

鳳縣

《禹貢》「雍、梁之交。」 春秋為氐羌所居。戰國及秦為隴西郡地。漢高帝分置廣漢郡,武帝為武都郡。領縣九,其屬有故道、河池二縣。東漢、晉因之。南北朝後魏於此置固道郡。南齊以固道郡置南岐州。西魏改為歸真郡,又改南岐州曰鳳州。隋廢州置河池郡。唐初復為鳳州。天寶初,改河池郡。乾元初,復為鳳州。五代蜀置武興軍。宋降為團練州。分川、陝為四路,隸秦鳳路。高宗南渡,以鳳州隸西路,仍為鳳州。領縣三,治梁泉縣。元以附郭梁泉縣併入。明洪武三年,仍為鳳州,隸鳳翔府。四年,改隸漢中。七年,降為縣。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寧羌州

本沔縣故地。周、春秋、戰國俱為白馬氐之境,名羊鹿坪。漢分白馬氐,置武都,為武都地。武帝屬隴西郡之西邑,更始隗囂據焉。後隴蜀平,分屬漢中之沔陽。魏武取漢中,復隸武都。西晉末,為氐人所據。南宋取之,屬東益州。後魏置嶓冢縣,屬漢中郡。西魏屬興州。隋改嶓冢為西縣,屬漢川郡,後分屬利州。唐初析綿谷置三泉縣。宋平蜀,先下三泉,置大安軍,屬大安。高宗南渡,為利西路。開禧中,屬沔州。元廢三泉,改大安軍為縣,分西縣治鐸水縣,而移沔州治之。明改州為縣,地仍屬焉。洪武三十年,於此置寧羌衛。成化二十二年,置寧羌州,隸漢中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沔縣

周、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秦屬蜀郡。漢分白馬氐置武都,以是地置沮縣,置梁州,治漢之沔陽,屬漢中郡。三國魏梁州治沔陽。晉建興末,為氐楊茂搜所據。南北朝宋置東益州。後魏分置嶓冢縣。西魏改東益州為興州,以縣屬焉。隋廢沔陽,改嶓冢為西縣,屬漢川郡。唐武德三年,以縣置褒州及金牛縣,尋廢,又為興州順政郡。宋為西縣,屬興元府,又改興州曰沔州,為利西路治。元析西縣地置鐸水縣,而移沔州治鐸水,併西縣入略陽。後又併鐸水入州,屬廣元路。明改州為縣,屬漢中府,後置寧羌州,因改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五里。

略陽縣

《禹貢》梁州之域。周春秋時為氐羌所居。秦為蜀郡地。漢為沮縣地,屬武都郡。東漢因之。晉初為略陽縣,屬略陽郡。南北朝後魏為略陽郡。西魏改略陽為順政縣,屬興州,又置仇池縣,後改曰靈道。隋為順政縣。大業省靈道縣入焉,屬順政郡。唐屬興州順政郡。宋開禧三年,改為略陽縣,尋復為順政縣,屬沔州。元復為略陽縣。至正十年,併長舉及西鄉入焉,屬沔州。明初,屬沔州。洪武七年,改屬漢中府。成化二十二年,屬漢中府,寧羌州。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漢中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漢中府疆域圖

漢中府疆域圖

本府

東一千二十里,至湖廣上津縣界。

西三百七十里至四川廣元縣界。

南,一百四十里至四川南江縣界。

北六百四十里至鳳翔府鳳翔縣界,三千五百里至

京師

東西廣五百九十里,南北袤七百八十里。南鄭縣:

南鄭,附邑也。東至城固縣。

西至沔縣

南至四川南江縣

北至褒城縣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褒城縣

府北四十里為褒城縣。東至無考。

西至沔縣

北至鳳縣

東西廣四百二十里,南北袤四十里。

城固縣

府東七十里為城固縣。東至洋縣。

南至四川通江縣界

東西廣四百里,南北袤三十八里。

按:《縣志》,東南至西鄉縣。

東北至西安府盩厔縣

西北至褒城縣

洋縣

府東南一百二十里為洋縣。東一百六十里至鐵白鋪東桑溪,交興安州石泉縣界。

西五十里至漢王城朱家菴,交城固縣界。南六十里至紅瓦鋪界牌,交西鄉縣界。

北二百一十里至華陽山二郎壩,交鳳翔府郿縣界。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八百八十里。按《縣志》,東南九十里至桃溪河申溪交西鄉縣界。

東北二百四十里至蒲河「五顆樹」 ,交西安府盩厔縣界。

西南七十里至梅子塢,泥鰍溝,交西鄉縣界,西北八十里至溢水村,黃泥塢,交城固縣界,西鄉縣

府東南二百二十里為西鄉縣,東一百二十里至興安州石泉縣界。

西一百一十里至城固縣界。

北三十里至洋縣界

東西廣六百八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按《縣志》,東南一百里至興安州紫陽縣界,五百五十里至四川太平縣界。

西南一百一十里至孫家坪,交城固縣界;六百里至四川通江縣界。

鳳縣

府西北四百二十里為鳳縣,東至鳳翔府寶雞縣。

西至鞏昌府兩當縣

南至褒城縣

北至鞏昌府秦州

東西廣二百八十里,南北袤二百里。

寧羌州

府西南三百三十里為寧羌州。東至沔縣,西至四川廣元縣界。

南至四川巴州界

北至鞏昌府階州

東西廣五百二十里,南北袤三百三十里。《沔縣》:

府西南一百里為沔縣。東至南鄭縣界。

西至寧羌州

南至四川巴州界

北至略陽縣

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略陽縣》。

府北二百二十里為略陽縣。東至褒城縣,西至鞏昌府階州。

北至鞏昌府兩當縣

東西廣五百二十里,南北袤七百二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舊志:東接南郡,南接廣漢,西接隴右,北接秦州。《華陽志》:「秦資其富,用兼天下。漢祖資之,奄有四海。」

《通志》:「成都喉嗌,巴蜀捍蔽陰谿窮谷,萬仞直下。」

考證

奔崖峭壁,千里無上。前控六路之師,後據兩蜀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秦頭楚尾,一大都會。

南鄭縣 東接荊襄,西通巴蜀,南襟江漢,北控褒斜。

褒城縣 東環褒水,西峙牛山,中梁聳其南,《雲棧》繞其北。

《城固縣 》「南瞰巴山,北據秦嶺,西環壻水,東帶饒峰。」

《洋縣 》「南俯巴山,北倚秦嶺。褒斜西翼,楚襄東障。」

西鄉縣 南臨木馬,北倚蒿坪。漢江遶其東,巴山峙其西,為關南險要之地。

鳳縣 ,大散扼其東,武林障其西,秦嶺限其北,褒斜阻其南。重巒疊嶂,亭障聯絡,隱然為蜀門之重。

《寧羌州 》,「劍閣朝天峙其西,五丁嶓冢據其北,南控蜀川之富,東連漢沔之雄。」

舊《志》:秦之坤,蜀之艮,臨高夾深,九州之險。沔縣 北通秦隴,南控川蜀,山水稱為高峻,冠蓋時其往來。

《略陽縣 》「連峰環矗,江濤洶湧,道路險僻,控扼蜀門。」

漢中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

《春秋元命苞》:「東井、鬼宿為秦分。」

《史記·天官書》:「東井、輿鬼,雍州之分。」

《漢書地理志》:「自井十度至柳三度,鶉首之次,乃秦之分。」

《明清類天文志》:「東井、輿鬼,鶉首之次,其辰屬未。自井九度至柳三度,屬秦。或曰: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為鶉首,屬秦之分。」

舊志:分野之說,昉於《周禮》保章氏。其言曰:「九州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而鄭註以井鬼屬雍州。漢在雍州之西南,秦地也。

《府志》。綜斯數者,雖度數廣狹稍有不侔,然漢當雍、梁之域,則星在井、鬼之分,無惑矣。輿地志者統云:「井、鬼、軫、翼分野。」 夫軫、翼屬荊州,邑之近楚者有之,非可概指漢中。

西華星,度西鄉,上應翼星之一度,柳星之十七度。

《西鄉縣志》以西鄉屬梁,隸雍,遂為井、鬼、翼、軫分野,豈確論哉?西華星度之書,其可攷云。按:各州縣志俱「井鬼分野。」 惟《西鄉縣志》稱「翼柳分野。」

漢中府山川考一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本府。南鄭縣附郭。

愨頭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里,以形似名。石臼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八十里。

鳩谷 在府城南三十里。有棲真觀、井孤雲神女祠。

廉水 在府城西南四里。源出大巴山,流入漢江。

湧泉 在府城北六十里。旱歲,取其水禱之,輒雨。

玉女潭 :在府城西南二十八里。

佛洗潭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水自懸崖下注。其潭有三,地險水深。

蓮花池 在府城南一十里。

明珠井 在府城內西南。

褒縣城

兩角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與孤雲山連接,極高,有兩峰。《古語》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 上有淮陰侯廟。

玉映山 在縣南一百九十里。山前有神女祠。昔歲旱,有神附人,謂此山有靈液,可取致雨。人隨神所指,入深林,抵山麓,有石竇,額云「玉映山麒麟洞。」 乃設火,入洞,汲水而出,果大雨。後異其事,禱者無已。

鳳凰山 在馬道驛東北。山連兩翼,形如飛鳳,上有廟。

天池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上有穴,或名「氣眼。」

又名「風洞。」 春夏多風,秋冬白氣時騰。頂有池,冬夏不涸。

雙乳山 ,在縣南九十五里。廉水經其中,而兩山並峙,渾如人乳然。

藏劍巖 在縣東南二十里。俗傳漢高祖為王時,嘗藏劍於此。

龍峰 在縣北二十五里。山下巨石,崚嶒突出,有如龍首,直走烏江岸。波濤吞拍,反折之狀如吸浪然。明御史李復初名其處曰「龍峰。」 汲浪石門 ,相傳為五丁所鑿,漢高祖通之,以避子午之危者。廣二步,深八步,高一丈。此門通則七盤崎崛,可無跋也。

馬道河 在縣北九十里。發源自驛西山溝,至樊橋與褒水合。

讓水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一名遜水。其源起於廉水溉田之餘,東南流至古廉水城側,與廉水合。宋范伯年對明帝云:「臣鄉有廉泉讓水。」 即此。

臘魚潭 :在縣北一百一十里。

馬鞍泉 在縣西南九十里。出馬鞍山,開渠溉田,東流與廉水合。

涼水泉 ,在縣南四十五里。梁山丁一穴湧出,掬之如冰。

神惠泉 在縣西十餘里。宋元豐中,里人營褒德將軍廟,乏水,此泉忽湧出。

城固縣

寶山 ,在縣東北十里。地連牛蹄山,壻水遶其南,上有寺曰「惠香院。」

龍王山 在縣西南五里上柳渡。有龍王廟,祈雨應。

牛蹄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上有張子房廟基。白雲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東有神崖山,南有駱駝巷,西連牛蹄山,北接龍泉山。多產藥餌,即張良辟穀處。

三嵎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三峰高聳,中多靈藥。

少年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彭祖祠。石籌山 ,在縣西四十里。

馬盤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山有上清、中清、下清三溪,俱流入壻水。南沙河 ,在縣北三十五里。

小沙河 在縣南一十里。

北水河 在縣西一十五里。源自太白山來,南流經縣入漢江。

雙溪河 在縣北二百七十里。

石槽河 在縣北三百里。

玉谷水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漢水自魏興泝流一百八十里,至玉谷溪口。

玉女潭 :在縣北二十五里。

五門潭 :在縣西北二十里。淵深莫測。

洋縣

宋軍山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舊有叢林,今廢,止存大殿五楹。前有古松二株,偃蓋蟠鬱,蔭約數畝。

韓仙山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上建韓仙觀,山腹有石洞,愈姪韓湘曾趺坐於此。

石銼山 在縣北六十里。曲折層疊而上,共九十四峰。高聳連雲,俯瞰邑境瞭然。上有石樁、石箱。

祈子山 在縣南七里。一名鳳翼。上有聖母祠,禱嗣輒應,故名祈子,俗名雞子非。山巔雲興即雨,土人遇旱,輒禱於此。舊《志》云:下瞰漢江,東枕沙河,峰巒聳翠,林木蔥鬱,邑南勝概也。

牛首山 在縣北五里,以形似名,又名「龍首。」 石柱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上有石,屹立如柱。又有石盤,積水不竭,歲旱禱雨多應。

蒿坪山 在縣東六十里。下有廟曰「靈潤。」 山腹有靈湫,禱雨多應。

女冠山 ,在縣北一百七十里。石壁有女仙狀,故名。

大龍山 ,在縣北三十八里,近有小龍山相接。焦崖山 ,在縣北五十里。元柂雷率眾趨華陽,截焦崖,即此。

城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山上有城三,氐人楊難當所築。

釋子山 在縣北十五里。唐僧法照生此。萬棕山 在縣南二十里。

琉璃山 ,在縣西北三百二十里。

擎紫山 ,在縣東北一百九十里,以其高可擎紫霄也。俗名「荊子,金紫」 皆非。

福仁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

白崖山 在縣北六十里,有白岩院,林木蔥鬱,清流環繞。

苫江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漢水經其下,若苫蓋之狀,故名。

駱駝山 ,在縣北八十五里,以形似名。

馬鞍山 有二,一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一在縣東南五十里,俱以形似名。

南岐山 ,在縣東北三百里。

陰嶂山 在縣西北十八里。

中原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上有中原廟。子房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留侯廟。多產藥。文昌山 在縣東六十里。四面皆山,獨此有秀氣。

三盤山 在縣南三十里。

兩角山 在縣北三十里。山峰雙峙如角,故名。上有聖母殿,祈嗣響應。

漢王嶺 ,在縣北七十里。即駱谷道。漢高祖曾經此,故名。

諸葛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武侯戍此。

秦嶺 在縣東北三百九十里,通秦川。《山海經》云:「秦嶺為天下大阻」 ,即終南山之東南麓。三嶺 ,在縣東二百餘里。蜀費禕拒曹爽處。念佛巖 在縣北一十五里。下有潭,潭面如碧鏡。每歲五六月巳午間,忽有泡光出,艷異甚常,時則無有。世傳唐僧法照念佛於此。

蒙崖洞 在縣東北。洞前有所鑿,貞觀年號「八里洞 」 ,在縣北七十里,內有石鼓、石盆。赤阪 ,在縣東二十里,其土色赭。魏司馬懿伐蜀,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即此。

觀音洞 在縣東五十里酉水河崖頭。內有石觀音像。

神仙洞 ,在縣酆都山北崖。

禪堂洞 ,在縣西北九十里,內有石床、石佛等蹟。

龍洞 在縣北八十里。其洞有三,俱有靈湫,禱雨輒應。

魚洞 ,在縣東北三百餘里。水出石穴,每仲春時有魚湧出。

漢江 在縣南二里。源出沔縣幡冢山,經縣東流,過黃金峽,至渭門,出縣境,達湖廣漢陽府大別山入江。《書》曰:「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是也。自漢王城以東至渭門,共一十六渡,四十一灘。洋川 ,在古洋州,今西鄉境內。按置州之始,在洋川之上,因以為名,仍轄於州,故洋川猶在州境中。至明改州為縣,而西鄉不隸焉。於是洋川不在洋邑,而在西鄉矣。然邑名所由得,故載以備攷云。

灙水河 在縣西。源出石銼山,又名「駱谷水」 ,經縣城之西,入於漢。

酉水河 在縣東七十里。《水經》云:「出秦嶺酉谷。」

《廣輿記》
亦稱酉水俗名右水入於漢
编辑

金水河 在縣東九十里。源出秦嶺,南流至黃金峽之金潭入漢。

蒲河 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源出秦嶺,南流會椒溪、文水二河,名「三河口」 ,至白沙鋪會子午河入漢。

椒溪河 在縣東北二百里。至三河口合蒲、文二水入漢。

大沙河 ,在縣東南三十里。

小沙河 在縣西南二十里。

東峪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

桃溪河 在縣東南六十里。

鐵冶河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龍涓水 在縣東二十九里。水出龍涓谷,西流入漢江。

駱水 在舊興勢縣一里。唐德宗幸洋,陸贄從而後,上驚憂涕泣,募得贄者賞千金。頃之至,上喜,太子以下皆賀。即駱谷道也。

天寧溪 :在縣東五里,源出黃泥坡。

平溪 在縣北二十里。南流至平野,名「貫溪。」 龍泉 在縣東北十五里。其泉清潔,冬夏不涸。湧泉 在縣西北三十里普澤院殿前。泉水泛溢而出,噴泡如珠璣亂落,晶瑩若琉璃四映。歲旱祈湫水瓶浮沉之狀,若有神憑之者。名士騷人多有題詠。

神女泉 :在縣東南六十里。泉有三穴,旱禱多應。

雷破泉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泉出石上,其水冬夏不竭。

馬檻泉 在縣南十五里。上有龍王廟。

馬跑泉 在縣西北十五里。一名「殷家泉。」

放生池 在縣東門外

百頃池 在縣西南十里。一名「九頃池。」 蓄沙河水以灌田畝。

《酆都山池 》「酆都山頂有二池,深各六七尺,下一池無水,相傳昔有人濯足於中,遂涸。上一池,冬夏不竭,稍穢則濁,數日後始清。」

大唐池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闊有二十畝,居民蓄水灌田。

蓮花池 在縣東南二里。

七女池 ,《漢中記》:「昔人無男,養七女,父沒,女於此負土,各為一冢,遂成此池。」

百順池 ,在縣西二十二里,溉田五百餘頃。飲馬灘 ,在縣東二里漢水中。每子午時,潮聲響如雷。

鴛鴦灘 在縣東二十里漢水中亂石錯落,起伏如鴛鴦狀。

石門灘 在縣東三十里。

西鄉縣

鐵城山 ,在縣東三十里。

牛嶺山 在縣東三十里,即金牛山。

老家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樓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如樓,故名。

觀子山 ,在縣西六十里。上有觀,曰「雙河。」 神山 ,在縣西七十里。

石人山 ,在縣西一百里。上有石如人。

風山 ,在縣西四十里。

鳳凰山 在縣南十五里。

飛龍山 ,在縣南五十里。法寶發脈,上有紫霧,冬不駐雪。

馬耳山 ,在縣南五十里。

楊家山 在縣南二百里。上有宋楊侍郎墓。父子山 ,在縣南二百五十里。漢將徐氏父子固守,因名。

星子山 ,在縣東南三百五十里。山脈自大巴來,陡落於洋源之前,故名。

金竹山 :在縣南三百五十里。產金竹。

文昌山 ,在縣北十五里。

望江山 ,在縣北三十里。

雲盤山 ,在縣北二里,彌陀寺後。

午子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三峰峭立,二水環流。宋紹興間,建「翊聖保德真君廟」 ,明建上、中、下三觀。上肖雷祖、元帝二像。晴日巖頭輒有五色光,漢中勝景也。

飛鳳山 在午子山左。石壁蒼蒼如鳳凰飛,上鐫三大字,甚遒勁。側有「虎崖,鐫」 三字於石冠。朱山 在午子山右,一名華表山。峰巒峻峭,鬱鬱匆蔥,邑之《文峰》也。

天仙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上有「紫衣真人故址。」

鷹嘴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

鷹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龍溪發源于此。箭笴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上有仙人遺跡。石芥菜、兩石甕,行人無心見之,可以食飽,味甘美,有心求之,則不見。

天池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池有二鳧,似鳳,常飛舞其中。

楊柳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

硃砂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上有飛泉,山中有野蔥、野韭,居民採食,與家菜無異,但長大耳。小巴山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上產木竹筍,賈客販賣。

蒿平山 ,在縣東北三里。上有「元皇槶公祠」 ,今廢。

被紫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

席冒山 在縣南平定鄉,山有石洞。

堠子嶺 在縣東二十里。

拴馬嶺 在縣南一百里。漢張飛入蜀,拴馬于此,因名。

十二先鋒嶺 在縣東南,相連百餘里,無人煙。兵道郭構神祠于中途,住僧供茶,以濟途人。今廢。

金雞嶺 在午子山右,上有一石羊,二羔走去羊蹊河。諺云:「金雞叫,石狗咬,惟有石羊來不到。」 今山下惟石狗在焉。

仙人坪 ,在午子山右,即北庵也。相傳,善《卷》隱此。

八海坪 在縣南二百三十里。

太白洞 ,在縣東八十里。洞門有石人,手執牛角,被髮,相傳以為巫人,取真水化為石人。上有二祠,每旱禱雨輒應。

朝陽洞 ,在縣西一百里。

風洞 ,在午子山巔,洞凡四五,深不可測,風出入有聲,冬則吐氣滃滃然,以木葉投之則飛起。魚洞 ,在午子山左河中,河水清則洞水濁,河水濁則洞水清,常有人得瓢笠于其中,蜀人瓢笠也。

龍洞 ,在縣西南。石壁嵌空,棟宇几床之類,眾形皆具。每旱,土人禱雨其中,以石投之,則風雨驟至,凡八九十處。

雨穴 ,在飛鳳山左。雲起如車蓋,輒雨。中有千歲蟾蜍,樵者往往見之。

《紅崖 》在縣東十里。茂林修竹,高閣臨流,邑之勝景。

梅子埡 ,在縣西一百里。

建文崖 在縣西南三百里。崖廣四十里,碧光映文水之波,晴霞瀉松瀾之瀑。明建文皇帝潛此。

白沔峽 ,在縣東七十里。

穿石崖 在縣南七十里。一壁千仞,上有水簾。宋進士雷忠避兵于此。

聖水峽 ,在午子山右,泉水日「三潮」 ,相傳舜遊于此。

三里河 在縣西三里

白鐵河 ,在縣南六十里。

楊家河 在縣南八十里。

大竹河 ,在縣南一百里。

撈旗河 在縣南一百一十五里。唐明皇入蜀,軍士失旗于河,因名。

洋溪河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崖有雙羊形跡。

楮河 ,在縣東南二百里。

平地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西流入木馬。私陀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

菩提河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

寺溪河 在縣東北五里。

神溪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傳有仙人騎驢過此,有蹄跡存焉。

桑園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東峪河。」莒河 在縣西南四十里。七十二渡河 發源金竹山,經七十二渡北入洋。

木馬水 在縣南。一名馬源水,源出巴山,東流入漢境內。左、西空渠二水皆注於此。

東龍溪 在縣南二十里。

西龍溪 在縣南三十里。

天子溪 在縣西南七十里。明建文皇帝憩此。高川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

大石川 ,在縣東南二百里。

龍洞泉 在縣南三十里山上。泉飛瀑布,為邑勝景。

溫水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夏冷冬溫。

飲馬池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昔有人漁于此,入池不見。

天池 ,在縣西南一百里。

九龍池 在縣左西峽

鴛鴦池 ,在大巴山西,夏冰不解,有二鴛鴦常遊池中,故名。

鳳縣

武都山 ,在縣南六十里。有谷,產雄黃。

鳳凰山 在縣東五里。世傳鳳凰嘗棲此。鳳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昔鳳來儀,曾翱翔于此,名人多留題。

紫關嶺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形勢峻險,為虎狼藪,故設關于下。

牛蹄嶺 在縣東一百里。石上有牛蹄跡。麻峪 ,在縣南一百里。山形峻惡,多藏盜賊。酒奠凹 ,在縣西南四十里。漢高帝自漢遷都關中經此,御食奠酒遺跡尚存。

和尚原 在縣治東。宋吳玠大敗金兀木于此。野羊河 在縣南七十里。源出紫柏山,流至廢丘關,與東溝水合,以山有野羊,故名。

靈泉 在三岔驛南七十里。水自石縫中出,旁有神祠。

鳴玉泉 在縣西十里。一名「滴瀝泉」 ,有鳴玉聲。涼泉 在縣西二十里,西流與嘉陵江合。黿鼉池 在縣三岔驛西七里。山頂上有一池,水極澄清,四時不竭,內產黿鼉。

寧羌州。山川,見後《州志》所載。

沔縣

烽燧山 在縣治西。昔人嘗置烽燧其上。鐵山 在縣北五里。山出鐵,宋姚仲于此置寨,以拒金人。

大景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與小景山相連。景本作「丙」 ,唐避諱改之。山有穴,方圓三丈餘,其口向丙,有水潛流。每歲二三月,有魚長八九寸,從穴中出。《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是也。

普明山 在縣西九十里,東接金堆,西連嶓冢。藥水巖 ,在縣北,有二石洞,洞有泉,飲之可愈疾。

仙女崖 在縣北一百里。崖上有穴,僅容一人,俗傳有女于此飛昇。

起鳳岡 在縣西。形勢起伏,渾如鳳翥,故名。白崖洞 在縣東北九十里。內有石龍王像,大旱有禱即雨。

大安河 在縣西九十里。源自普明山,南流與漢水合。

龍門溝 在縣北一里。東臥龍山,西烽燧山,其中如門。

蓮池 在縣治北。其畔有諸葛亮「讀書亭」 遺址。每遇花時,遊人甚多。

略陽縣

盤龍山 在縣西五里。下有泉水彎環如盤龍狀,上有磚浮圖。

寒山 ,在縣南一百里。常有積雪。

廚谷山 ,在縣南三百里。崖穴常興雲霧,如廚爨之狀。

三公山 在縣西三百里。上有王夫人楊氏墓,三子俱登進士,故名「三公。」

分水嶺 在縣東南八十里。嶺下水分東西流。殺金嶺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宋吳玠嘗于此築壘以拒金兵,其旁地名「殺金坪。」

青泥嶺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其上雨過多泥淖。宋楊粹中《題青泥驛》詩:「山猶連蜀道,人已作秦音。」

蝦蟆石 在縣南嘉陵江中,以形似名。

嘉陵江 在縣西南。源出鳳縣東大散關,歷兩當、略陽,會東谷等水,流經四川利、閬、合州,至重慶府入大江。舊《志》:嘉陵江有羊乳灘,湍急可畏。犀牛江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自階州東流入嘉陵江。一名東西淮。

東池 在縣東。唐賈島詩:「四面無炎氣,環流闊復深。蝶飛逢草住,魚戲見人沉。」 宋蘇軾詩:「百畝新池傍郭斜,居人行樂路人誇。自言官長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

《府志》
未詳山川
编辑

《南鄭縣志》
编辑

寶山 在府城北十里。山中得二寶珠,因名。龍岡山 在府城西十里。相傳梁天監中,龍𩰚此岡,故名。

漢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四峰八面,北距漢水,南接巴山。山頂有天池,歲旱禱雨多應。聽山 在府城西北二十八里,聽水出焉。相傳漢唐公昉仙去,其壻歸,惟聞空中歌樂之聲,故名。

中梁山 在府城西十五里,以其鎮梁州之中,故名。按《明一統志》在褒城縣南三十里,山有泉,注鶴騰崖下,曰鶴騰泉。

鶴騰山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相傳有仙人于此乘鶴騰去。

玉京山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旱山之陽,一峰尖出。

青銼山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上多杉檜,頂有一石如銼。按《明一統志》:「又有立化童真,身如觀師示寂,令童子煎茶。茶次,中路師已寂,童子亦執茶立化。」

黃牛山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有石黃色,遠望如牛,下有再熟之稻。

王子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峰巒拔削,如畫屏然。

旱山 :在府城西南六十五里。一名山上有雲即雨。旁有石牛十二,秦惠王所造,以紿蜀者。寶頂山 在府城西南七十里,上多生芝草。籠蓋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與巴山相接。老渚河源出此。

天臺山 在府城西北七十里,頂平如臺,郡治坐其岡,有飛泉數百尺,下為深淵,號佛子潭。按《明一統志》:「山谷石皆堅潤,有金星者,可作硯。」 大巴山 在府城南一百九十里,南接巴州,春夏積雪不消,孤雲兩角,米倉諸山皆在其內。單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一百里。

米倉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最高絕頂可見褒、沔、洋、鳳四縣。按《明一統志》「上有漢韓信廟,相傳蕭何追韓信至此。」

梁州山 ,在府城東南一百八十里,與「孤雲」 兩角相接,上甚平曠,古梁州治,即此。

七峰山 在府城北五十里。其峰峭拔,宋蘇軾曾遊于此。

玉泉嶺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舊名薤谷岡。赤崖 在府城西。漢趙子龍退師,燒壞赤崖以北閣道,即此。

駱谷 在府城東一百二十里。自洋之真符起至此,屈曲八十里、八十四盤。姜維伐魏出此。篙埧洞 在府城東南小黃村崖壁間,飛橋入《洞單》洞中巉巖萬狀,石乳參差。

玉井洞 在府城北十五里平岡間,穴深如井。宋時大雷雨,一石出泥中,如老聃像,因立祠其上。

漢江 在府城南三里,東流至漢陽府,會大江水。按《明一統志》:自沔縣嶓冢山發源,始出曰漾水,南合沔水,東流為漢

老渚水 在府城南十里。源自籠蓋山出,至城一十五里入漢江。

東湖 :在府治東南,有塔影蘸其中。

白鹿池 在府城北三十里。嘗有白鹿見于此。玉井 在府城東十五里。其水色白,可療疾。金龍井 在府城內。傳有黃龍現,故名。

《褒城縣志》
编辑

連城山 在縣北六里。山有十二峰,相連屬如城。下瞰黑龍江,相傳漢王練兵處。亦名「漢王山。」 同鼎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與雞翁相鼎峙,故名。崖半有洞,傳為異人斃翼虎處,今劎尚在。箕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有秦王獵池及丙穴道人谷。昔諸葛亮遣趙雲、鄧芝等據箕谷,即此。雞翁山 在縣北,即連城後山。唐溫造赴興元節度,遇雨不能進,禱之乃霽。文宗封山神為侯。牛頭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其上雲覆如笠,即雨,又名戴笠山。按《明一統志》,「山下有靈液泉。」

雲霧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頂有崖,高百丈,壁有水痕如龍,黑白各四,顛倒懸掛。

立石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東連青銼,西接金華,頂有大石如巨指,壁立無心,搖之則動。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南三十里。」

金華山 在縣南七十里。峭峰環繞,旁有數泉,合為一池。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七十里。仙臺山 在縣南一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不可登,山下時聞鐘磬之聲。亦名玉女山。

孤雲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與兩角山連。語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 漢蕭何追韓信至此。按《明一統志》蕭何追韓信至府城米倉山。今《通志》云至孤雲山,未知孰是。存參。

七盤嶺 在縣北十三里雞頭關下。自北南上,盤迴七轉,至頂尤險峻。由此北入連雲棧褒谷。斜谷 ,在縣東北。《郡國志》云: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長四百七十里,同為一谷。兩谷高峻,中間谷道,褒水所流。昔張良說高祖燒絕所過棧道,曹操出斜谷遮要,以臨漢中,諸葛亮由斜谷取郿,皆此道也。按何景明曰:「余從入蜀漢道觀之。」 其西南曰褒谷,從褒入;南曰駱谷,從洋入;東南曰斜谷,從郿入。其所從皆殊。舊《志》謂首尾一谷,非是。其棧道有四出:從成和、階、文出者,為沓中陰平道,鄧艾伐蜀由之;從兩當出者為故道,漢高帝攻陳倉由之;從褒、鳳出者,為今連雲棧道,漢王之南鄭由之;從城固、洋縣出者,為斜駱道,武侯屯「渭上由之。」 此四道三谷者,關南之險阨,攻取所從來,固矣。

箕谷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箕山下,即鄭子真隱居處。舊有王鳳《三聘啟》並答書三通碑,今壞。黑龍江 ,在縣東門外,源發太白山,自東北合褒水,東南入于漢。

沙河水 ,在縣西北六十七里。源發雲霧山,北流入褒。

青橋水 在青橋驛北。源自西南流與褒水合。石溝水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源自武曲山,至武關驛東合褒水。

華陽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發牛頭山,南流與漢水合。

沔水 在縣南四里。源出古金牛縣界,南流合沮水。按:《明一統志》:又東至南鄭入漢水。《漢志》:「沔、漢,一水二名。漢中人多生癭,又生粗脛,其樹木亦多癭。」 大抵水土使然。

鶴溪 在縣南五十里。山峽流泉下注,狀如瀑布飛練,居民利之。

連城池 ,在縣北六里連城山上,廣一畝池水。

冬夏不涸

玉泉 在縣南七十五里。從平地湧出,極深且廣,水色如玉。

沒底泉 在縣西南五十里,水極深莫測。「廉泉 」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五里。源發巴州大巴山密谷,至中梁山南流與漢水合,別流為「讓水。」

褒姒井 《舊傳》褒姒居此井,取汲以沐,則肌膚瑩膩,女色殊媚。今失其處。

《城固縣志》
编辑

慶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平地突起二峰,俱若浮游,一名「浮游山。」

斗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一峰高聳,形似斗杓。山有五穴,《道經》謂「通崑崙、長安、武當、青城、隴山。」 按《明一統志》:「山有肉芝,即千歲蝦蟆也。得而食之,可以延壽。」

通關山 ,在縣北三十里。蕭何守漢中,修此道以通關中。

天池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大池,名「天河池」 ,四時不涸,祈雨應。

桃林山 ,在縣北四十里。上有《石大士像》,隱然于崖壁間,林影不能蔽。

九真山 在縣北五十里。道家謂「太白山六百里,與三隅山相接。有大峰,上有九真玉井」 ,即此。赤土坡 ,在縣北三十里。諸葛武侯屯軍以禦魏寇處。

桃溪洞 ,在縣西北。水自洞出,一日數潮,其聲隱隱如雷。

壻水 在縣東北六里許。源發太白,流經縣北,東入漢江。唐公昉上昇,其壻不與,因投水中,故名。

黑水 在縣北五里,源自太白山,南流入漢江。《禹貢》「華陽黑水」 即此。按:《明一統志》漢諸葛亮《箋》云:「朝發南鄭,夜宿黑水。」

文水 ,在縣西北四十里。壻水入漢處,兩水合流如「文」 字。

蓮花水 有二,一在縣東五里,一在縣南十一里,皆產蓮,故名。

九龍池 在縣西南十五里。俗傳有九蟒見池畔,故名。

《洋縣志》
编辑

酆都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遠通秦嶺,為漢南之巨鎮。每年遠近奉香火者如蟻。名人遊覽,多所題詠。

興勢山 在縣北四十三里,形如盆,盤道而上數里,內有大谷。漢諸葛亮戍興勢即此。按《明一統志》,後魏興勢縣以此山名。

寒泉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仙人李八百居處。按《明一統志》:「李八百居此,唐公昉師事之。」 公昉渴,八百以杖指崖間,有泉湧出。

太白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天寶中,得玉冊于此,因改華陽縣曰「真符山。」 面隸鳳翔,背屬兩當。篔簹谷 ,在縣北八里,宋文同作亭谷中,與蘇軾通詩往來。

灙谷 在縣北三十五里。《寰宇記》云:「南口曰灙,北口曰駱,其中路屈曲八十餘里,凡四十八盤。」 按《明一統志》,唐德宗、僖宗幸興元皆由此。黃金谷 在縣東十五里,又名黃金峽。漢水經其中。按《明一統志》,在縣東八十五里,蜀將王平拒魏曹爽于此。

子午谷 有二,一在縣東一百六十里,漢、魏舊道。梁將軍王神念以緣山避水,橋梁不便,別闢乾路,仍名子午,即今縣東三十里龍亭是。昔魏延請分兵由子午而北,與楊貴妃嗜荔枝,自涪陵由達州趨西鄉,入子午至長安,皆此路。潛水 ,在縣東六十里,《禹貢》所謂「潛沱既導」 是也。

金水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源出秦嶺,流與蒲水合。

溢水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出秦嶺,入漢口。苧溪水 在縣西北七里,東流入漢溪。多野苧。大小龍溪 ,在縣東北三十里,有大石,赤書「展溪」 二字,相傳張魯女困臥石上,有霧蒙身,遂孕,後生二龍,即此。

明月池 在縣西北,中有一臺,形似「偃月」 ,相傳漢高祖所築,旁有七女池。

五龍潭 在縣西一里。岸上有五龍祠,下有龍骨。

鵝翁潭 在縣西十五里,中有石洞,口有石鵝一對。按《明一統志》:「水流入洞,莫知其出。」

僊浴潭 在縣東南六十里。傳有仙浴其中石。

考證

上有仙跡存焉

醴泉 在縣南十里醴泉院中。按《明一統志》:院中舊有檜柏。後唐和凝詩:「古柏八株堆翠色,靈泉一派逗寒聲。」

聖泉 ,在縣西二十里,病者飲之多愈。

錫杖泉 在縣北十五里。即法照禪師卓錫杖處。

《西鄉縣志》
编辑

巴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通四川巴州界。豐隆嶮峻,林木蓊鬱,為邑之鎮山。

皁軍山 在縣南五十里。相傳張飛屯軍于此。雲亭山 ,在縣南八里。山峰如亭,常有雲起,故名。

歸仁山 在縣東南四百里。產茶之處。

遊仙山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有洞如房,傳有仙居于此。

饒風嶺 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或作饒峰嶺。按《明一統志》「宋吳玠敗金兵于此。」

武子洞 ,在縣南二十里,其深莫測,以石投之,風即起。

洋水 ,在縣東二十里。源發星子山,流入漢江,俗傳漢戚姬所生地。

子午水 ,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源發子午谷,西流入漢。

清涼川 在縣北十里,即今洋川。唐德宗幸梁,其帥嚴震具軍容迎之于此。

龍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源發武子山石中湧出。遇卯午酉時水潮三、五尺。

《鳳縣志》
编辑

豆積山 在縣北一里,一名虎腦,一名遯跡。上有消災巖彿閣,下臨嘉陵江。按《明一統志》,上有不老泉,世傳張果隱處。宋提刑李大正嘗書「遯跡山」 三字鑴于石。

紫柏山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高峻多出紫柏,上有七十二洞,異人多隱于此,盛夏凝冰不消。御愛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唐僖宗幸蜀,目其雄秀,愛玩不忍去。按《明一統志》,「唐德宗巡幸至山下,愛玩不能去,因名。」

南岐山 ,在縣南十里,上有竹雲洞,洞有湫池。有周之興,鳳翱翔而集焉,故南岐曰鳳州。按《明一統志》「湫池禱雨多應。」

玉泉山 在縣東八十里。高寒,不生禽鳥,巔有大石,覆如殿宇,內有玉皇古像,人傳以為天造。君子山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又名欣雲山。上有三聖夫人洞,方池各一。

長松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一山三峰,皆產喬松。

父子谷 在縣北二里。崖大小相抱,如父子然。唐僖宗幸蜀,有叟進醪,上問其居,曰:「居父子谷。」 嘉陵江 ,在縣北一里,出大散關,西經兩當縣,與川江合。

紫金水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源出太白山,下,入漢為「褒水。」

大散水 在縣東五里。自大散嶺發源,流經縣西,與嘉陵江合。一名「故道水。」

紅崖水 在縣西十里。源出秦州,南流與嘉江合,岸有紅崖,故名。

七十二渡水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金竹山,流入洋水。其水瀠洄,人渡者凡七十二處。

黃花川 ,在縣東北十里,即大散水。唐置黃花縣,即此。

蜜蜂溝 ,在縣西南一百里。地多蜜蜂,居民利之。

香泉 ,在縣北十五里,自石孔中出,洌而甘,宜釀酒。

《寧羌州志》
编辑

龍首山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舊名馬面山,明弘治戊午,敕更今名,謂「其山巔崔岝如龍首然。」 天臺山 在州東四十里。頂平如臺,勢凌霄漢,煙霧朦朧,夜雨朝晴。

嶓塚山 在州北九十里。形如塚,漢水所出,東入襄陽。《禹貢》「嶓塚導漾」 ,即此。

天池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層巒疊嶂,迥出群峰。上有池,寒氣逼人,莫敢近視,近則雷雹立至。龍洞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上有寒泉,紅魚時躍,煙霞斷續。俗傳有神驅龍于此,故名。

月山 在州東一里。眾山抄拱一山,其形如月。冠山 在州南門外,形如紗帽,舊名「紗帽山。」 五丁山 在州東北四十里,其峽曰「五丁峽」 ,亦名金牛峽。即秦惠王令五丁開道以伐蜀處。聖水崖 在州南三十里,崖畔懸一石如龍頭。

《滴水》清洌而甘,人可仰面飲。

龍洞 有二,一在州東北一百里,自高而下丈許,洞門三十重,每門有二石柱為之障限,內有石床,人謂龍床下有水不竭,旱禱即澍。一在州西一百五十里,中崖一洞,有天生石橋,如龍門狀,內有石像,旁有仙桃,色味異常。

岫山洞 ,在州東南十五里,中容百餘人,水滴石乳成龜馬狀,雲「嘗封其洞口。」

洄水 在州西三十里。其水瀠洄,遶城環廓,故名。

燕子水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玉帶水 在州西。發源箭竹嶺。遶城盤曲,若帶圍然。

青木川 ,在州西三百里。

蓮花池 在州西門外。清溪成池,灘聲清響,若雜管絃。

《沔縣志》
编辑

定軍山 在縣東南十里。兩峰對峙,可駐萬軍。即黃忠斬夏侯淵處。

臥龍山 在縣北一里。舊有蓮花池,其畔有「臥龍亭」 ,即武侯讀書處。

雲濛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山高聳,常有雲氣,俗傳徐佐卿化鶴昇仙。

潭毒山 :在縣西八十五里。

龍門山 在縣南六十里。縣壁環合,上透碧虛,中敞大洞,下漱清泉,夏綴珠簾,冬凝冰柱。卓筆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一峰削出,有如卓筆。

武興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南臨漢江。古武興郡治在此。

石頂原 在縣南三十里。按《明一統志》:「宋置,關最險要。」

沮水 ,在縣西三十里。出鳳縣南,與漢水合。又名沔水。舊《志》謂沔在嘉陵之側,非也。

白馬水 在縣西三十里。出龍門溝,南入漢水。黃沙水 ,在縣東四十里。出雲濛山,入漢江。度水 ,在縣南二里,有二源:一曰清澰,一曰「濁澰」,清水出。魚濁水出鮒魚。丙水, 在縣北八十里,出褒城牛頭山,與沮水合,丙穴在焉。

漾水 在舊大安軍南。《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三泉 在縣西八十五里瀕江石上,窪然為泉者三,如車輪,如盤蓋,品列鼎峙。

《略陽縣志》
编辑

堡子山 在縣西二里。吳曦屯兵故地。

玉女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峰特立,雲霞掩映,半山有白石,如人冠冕,坐于崖間,前有白石數層,如人侍立狀。

冉家山 ,在縣北三里。山勢起伏,群峰環拱。晉穆時,冉閔生此。

白熊山 在縣東八十里。昔有白熊出此。八渡山 ,在縣北十五里。四面險阻,林木茂盛,路分三岔,山溪交聚,要害之地。

大丙山 在縣南二十里。下有石洞,名曰「丙穴。」 每歲清明,嘉魚湧出。

飛仙嶺 在縣東南四十里。唐徐佐卿飛昇于此,即入蜀路。

烏龍洞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羅漢洞 ,在靈巖寺左,深十餘丈,闊數尋,後有邃穴,深不可測,中有石柱,即藥水巖。

白水江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八渡水 ,在縣東八十步。自徽州來,經縣城流入嘉陵江。渡者凡一百八處。

濜水 北發武都氐中,南流入沔,謂之「濜。」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