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5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五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五十二卷目錄

 平涼府部彙考二

  平涼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平涼府城池考

  平涼府關梁考

  平涼府封建考

  平涼府公署考

  平涼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平涼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五百五十二卷

平涼府部彙考二 编辑

平涼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通志 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利民渠 在府城東五里,連亙二百里,至涇州東,分渠六十二,灌田三千餘頃。

浚谷水 即「小谷」 ,在府城南,東西溉田園里許,山水暴漲,則盈溢為患。

岨谷水 在府城東。溉視浚谷,暴水頗減。涇河 在府城西北一里。北疏中內外三渠,南疏一渠,灌溉二十里。

橫河 在府城西五十里。

胡盧河 本名「蔚茹水」 ,在府城西南。以上二水,可資灌溉。

崇信縣

汭水 在縣北一里。唐李元諒疏渠以引汭水,畜魚蒔荷作閣焉。兵燹殘廢,其渠尚存,邑人愛之。

赤城川水 ,在縣南六十里。

白石川水 ,在縣南八十里。

四谷水 ,在縣南。四水所會,故名。

新柳灘 在縣西北一里汭水之濱,旁多稻畦。平涼趙時春曰:「崇信水泉沃利勝涇原,而東南溫和過華亭。邑雖小,能以元諒之所以利民者,利民即易治,為樂土也。」

華亭縣

惠民渠 在縣西北。引汭水牖城而入,經縣治東,放之學宮為泮水,注東郊,絕河灌溉民田。汭水 ,在縣東三里。

武村水 ,在縣南十里。

策底水 ,在縣北三十里。

北河 在縣北一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鎮原縣。

石泉 在縣西三百步,官民資汲。

固原州

甜水河 在州北紅古城西。味甘可飲,便於灌溉,居人引以種稻。

乾川 ,在州東北一百六十里。

大南川 ,在州東七十里。

小南川 在州東南六十里。以上三水,可資灌溉。

東海子 在州東南四十里,長五里,廣里許。西海子 在州西南四十里。以上二水,明正德間,總兵官趙文、兵備副使景佐導自西門入城,流環內外,以資汲溉。

涇州

涇河 在州南

汭水 在州西

盤口河 在州南三十里。

後川河 在州北四十里。

百泉溝 在州西三十五里,四時不涸,民資灌溉。以上諸水,分溝渠六十四道,溉田三十六頃。《靈臺縣》

達溪川 在縣西

蒲川 在縣南,乃涇汭下流。山溪多泉,可資汲溉。

後溝河 在縣東北。水清甘,一邑食之。

靜寧州

暖水河 在州東。開渠引水,激磨不凍,旁溉田圃,民咸利之。

乾磑川 在州東三十里。有溫泉。

麻家川 在州東

蒲蘆川 在州東

仁當川 在州南

湧泉 在州南,冬夏不涸,灌溉園蔬,以資民用。以上諸水導之皆可利民,所宜修濬。

莊浪縣

陽三川 ,在縣西南五十里。

苦水川 ,在縣西九十里。

曹務川 在縣西四十里。以上諸水可資灌溉。《隆德縣》。

底堡河 在縣西一里

六盤水 在縣北

官泉 在縣學東二十步。其水甘冽,居民資汲。《小水泉 》在縣學西,居民疏引灌溉。

溫泉 ,在縣東百步。寒沍不冰,以上諸水,可資灌溉。

平涼府城池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平涼府城池 ,「唐德宗令劉昌增築。元末李思齊部將袁亨分為南北二城。明洪武六年,總兵官平涼侯費聚復修如舊。周九里三十步,高四丈,池深四丈,門四:東曰和陽,南曰萬安,西曰來遠,北曰定北。」 按《府志》:「南枕南山,東距浚谷,百跬而近。北跨柳泉,去涇里許。西當乾溝溪流之衝,去涇三里,圓九里有奇。西廣而東」 隘,北高而南卑,橫長而縱短。

外州縣

崇信縣城池 ,唐建中元年武康郡王元諒建,周三里五分,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東西二門。明末,知縣高斗垣截築錦屏山麓。

皇清知縣武全文,建敵臺,濬濠隍。

華亭縣城池 ,金大定中建,周五里一百八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

皇清順治初年間,楊知縣因城北阜截築,依險以處。

是曰《新城》。十二年,知縣佟希堯招集遠近居民,增修雉堞,而舊城興復如故。

鎮原縣城池 ,「元至正二十年,平章李思齊遣僉院張德欽築。明成化末,知縣徐鏞增飭。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雙應麟加築,周一里二百七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七尺。」

固原州城池 ,「宋咸平中曹瑋建。金興定三年地震城圮,四年重築。元末廢。明景泰元年修復。成化三年,徙開城縣治於此。五年,巡撫馬文升令僉事楊冕增築,設樓櫓。弘治十五年,秦竑更開西門,築外城,為關浚塹,深闊各二丈。萬曆三年,石茂華始甃以甎,高三丈六尺,周十三里七分,遂稱雄鎮。」按《州志》:「城四面周圍九里三分,高闊各三丈五尺,僉事楊冕增築堅固。城舊二門,南曰鎮彝,東曰安邊,後添設西門一,曰威遠。又更築外城,為關門四,南鎮秦,北靖朔,東安邊,西威遠。」按「州屬堡鎮城八處」 附於後。

白馬堡城 在州東九十里,古撒都地。「土城,周圍五里三分,高闊各三丈。明嘉靖四年,總制楊一清築修。東北依山增築關城巋然,山巔崖堞,稱天險焉。倉場全設,轄民堡五,墩臺十九座。」 海剌都堡城 在州北一百七十里,「楚藩牧地。土城,周圍四里三分,高闊各三丈四尺。明成化四年,巡撫馬文升建。七年,兵備楊冕增」 築倉場,全設屬堡十七,墩塘三十六座。

下馬關堡城 在州北三百里慶藩牧地。城內土外磚,周圍五里七分,高闊各三丈五尺。明嘉靖五年,總制王憲奏築,先設守備,兵寡力弱,不足防堵。萬曆二十二年,改題參將,增募軍丁,倉場全設,轄墩塘十四座,密邇河套。每秋防,總兵移師駐焉。

紅古城堡城 在州北二百二十里。土城周圍四里三分,高闊各三丈。明弘治十七年,總制秦竑建。嘉靖五年,總制王憲增築外關,高闊如內。倉場全設,轄墩臺十四座。

大灣川堡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肅藩牧地。土城周圍三里,高闊各二丈五尺。明萬曆四十年建築,設官防守。撥衛軍五十名偵邏道路,緝捕盜賊。

鎮戎所城 在州北一百三十里,古葫蘆硤城。土築,周圍三里,高闊各三丈,樓櫓壕塹備具。明成化九年,巡撫馬文升修。十二年,巡撫余子俊設守禦千戶所,隸固原衛。嘉靖三年,增築關城,周圍二里,高闊各一丈五尺。倉場全設,轄墩臺十九座。

平鹵所城 在州北二百二十里。舊稱為「豫王城」 ,又云「豫望土城。」 周圍五里三分,高、闊各三丈二尺。明弘治十四年,總制秦竑修築,題設守禦千戶所,隸固原衛。舊東關被水患,嘉靖中,改築西北關。周圍三里二分,高、闊各三丈。倉場全設,轄墩臺二十四座。地無井泉,惟蓄潦水供飲。山產煤炭,土人販採陶缾罍以為利。

西安州城 在州西北二百一十里。建自宋古天都山,本楚藩牧地。土城周圍五里六分,高闊各三丈二尺,濠深闊與城等。明成化五年,巡撫馬文升題建守禦千戶所,隸固原衛。嘉靖中,復設遊擊駐兵。倉場全設,轄墩塘二十一座。境外有鎖黃川長流水,近邊套,此地尤屬震鄰,亦要害都會也。

涇州城池 「元至正十九年,院判張庸築。明洪武三年,同知李彥恭徙治涇陰,周三百八十六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五尺,南北二門。成化十三年,知州曹光重修。嘉靖二十四年,知州張髦士重修。隆慶二年,知州范岡重修,增築西面。萬曆三年,知州趙行可增築南、北、東三面。萬曆六年,知州張四維甎砌女牆,建南北二樓、周圍濠塹、深闊各一丈」

靈臺縣城池 ,隋大業初建,在山之麓,周二里二百六十五步,高一丈五尺,深闊五尺。元至正末,平章李思齊令萬戶丁處守修築。明嘉靖間,知縣郄中式、景管楊尚義,萬曆間,知縣姚繼先俱重修。崇禎七年,知縣敖浤貞依昔山城之半,築堡其上,周四百三十七丈,城高一丈八尺,池深闊各八尺。按《縣志》,「門三:東曰和陽,南曰南薰,西曰來遠。後河水衝崩,南城嘉靖間重修,上建樓三座,不逾年又崩。萬曆間,知縣郭之屏添設窩鋪七座,改修城門,重修其東郭,附治城。周圍一里,東北二門:東曰長安、周道,北曰天樞、奠祉。」 三十五年,郭城南一帶水崩二十餘丈,居民毀其房屋者大半,知縣張鳳池修之。崇禎七年,賊破城,城垣坍塌,官民宅舍焚毀無存。敖浤貞修築南北二百四十丈,東西一百八十丈,建東西二門,西、北二敵樓,設三十六窩鋪。

皇清順治二年,賀賊攻圍三晝夜,賴以固守。十年,地

震,敵樓窩鋪俱坍倒。知縣王居中重修,開濬城壕。

靜寧州城池 ,宋始建,歲久多圮。明天順初,知州蓋「重修,增築外垣,周七里八十六步。更築東西外邏城。」成化五年,知州蘄善重修,引二渠水入池。嘉靖十九年知州李時中、萬曆四年知州王冠俱重修。

皇清順治十年,地震城圮,時知州劉瑞修之。十七年

霖雨,知州李民聖補築。

莊浪縣城池 ,元初建,至正二十七年,守禦周僉、謝真重修,周一里一百七十二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南北二門。按《縣志》:「周圍磚包八里二十六步三尺,高連女牆三丈八尺,底闊三丈五尺,收頂二丈八尺。隨城角墩、敵臺腰樓一十六座,護門墩一座,關廂城一座,周圍九里三十六步,高連女牆二丈三尺,收頂一」丈,腰樓八座,門樓三座。按「縣屬邊垣」 ,《附後》。

邊垣 東南自紅城子界起,西北自漢屬郎止,長四十八里。高連女牆一丈九尺,底闊一丈二尺,收頂六尺。隨邊闇門八座,壕九百二十五丈,水榨四十處,墩臺六十五座,棚房二十間,敵樓一座,圈牆二道,月城牆一處,壕四道,房一十間,墩樓一十八座,攔馬牆二道。

隆德縣城池 即古羊牧隆城。宋慶曆初,改為隆德砦。元至元元年建。縣周九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二丈五尺。按《縣志》,明洪武二年,復修縣城。成化十九年,邑人進士王銓因城空虛難守,陳言兩院,削去南城三里三分。崇禎八年,流寇七次攻城,復因人寡難守,知縣蔣三捷申請再削去西北城三里許。

皇清順治十六七年間,土城為霪雨傾圮,知縣常星

捐資鳩工,修葺完固。題東門樓曰「六盤聳翠」 、南門樓曰「美高並峙」 、北門樓曰「象鳳環襟」 、

平涼府關梁考        通志 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通稍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五里平涼衛地方。

太平橋 在縣城北二里。

乘風橋 在府城東三里,又名「湫峪橋。」 宋太守蔡挺建。

涇河橋 在府城西五里。

崇信縣

汭水橋 在縣北一里

華亭縣

瓦亭關 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漢隗囂使牛邯守瓦亭。唐肅宗幸靈武,牧馬於瓦亭。宋吳玠與金兵戰於瓦亭,皆此。

南河橋 在縣東

北河橋 在縣北三里

鎮原縣

蕭關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漢武帝西登崆峒,出蕭關,即此。

本峽關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南境內。又有石門驛,藏制勝、石峽、木靖,并六盤、木峽為七關,皆唐時置。

固原州

邊隘 按《明州志》:「北自下馬關左右,剷削險隘,修築大邊,東西長五百餘里。弘治十八年,總制楊一清修四十餘里,唐龍接修四十里,王瓊修一百三十里,王憲繼修五十七里。嘉靖十六年,總制劉天和修乾溝乾澗六十餘里,挑築壕堤各一道。復自徐斌水迄鳴沙洲黃河岸,修一百二十五里,增葺女牆,始險峻。張珩」 添修敵臺墩鋪,防禦益固。

永安橋 在州南門外二百步。

涇州

汭水橋 在州北二里

靈臺縣

來薰橋 在縣南一里

棲鳳橋 在縣西五十里。

仰彌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靜寧州

甜水橋 在州西南三里。

苦水橋 在州西五里

若有河橋 ,在州北五里。

莊浪縣:無考。

隆德縣

六盤關 在縣東六十五里。唐宣宗時,破吐蕃於此。

制勝關 控帶隴山以西之路,舊號「大振門」 ,管沿坡小寨二十五處。

清水橋 在縣東三里

賀貴橋 在縣東三里

底堡河橋 在縣西三里。

平涼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

密 ,密須氏姞之國。《詩大雅·皇矣》曰:「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 《地理志》云:今寧州。《一統志》:在今靈臺縣。阮 ,國名,在今涇州。《詩》曰:「侵阮徂共。」 共。阮國地名,今涇州共地。

「安定侯 劉賢」 ,燕刺王子,宣帝時封,今平涼府鶉觚男 傅元,北地泥陽人。以典農校尉稱職封。

後周

臨涇子 蘇亮綽從兄。文帝時以功封,今涇州。《隋》

臨涇公 牛弘,安定鶉觚人。周時,襲封。

五代

涇王 李從敏,《明宗》從子,晉時降封秦國公,今涇州。

韓憲王 ,名松,太祖第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五年薨,葬南京。

恭王 ,名沖𤊨憲王子。永樂八年封,改國平涼。正統五年薨。

懷王 ,名範圯,恭王子。正統七年由開城王襲封。九年薨,無子。

《靖王 》名範。懷王弟。正統十一年由「西鄉王」襲封。景泰元年薨。

惠王 ,名徵針,靖王子。景泰元年由高陵王襲封。成化五年薨。

悼王 ,名《偕流》,惠王子。成化五年由廣安王襲封。十年薨,無子。

康王 ,名《偕灊》,悼王弟。成化十二年由彰化王襲封。弘治十四年薨,無子。

昭王 ,名旭櫏,康王從子。弘治十七年由通渭王襲封。嘉靖十三年薨。

定王 名融燧,昭王子。嘉靖十五年封。

安王 名《謨㙉》,定王子。未封。薨。《襄陵莊穆王 》,憲王第二子。薨子「恭惠王嗣。」 薨子《端和王》及子《懿簡王》俱未封。薨子《順靖王》嗣。薨子《恭懿王》尋嗣。

《樂平定肅王 》憲王第三子薨子「《僖安王》未封」 薨子「《恭安王》嗣。」 薨子「《溫定王》嗣。」 薨子「《安和王》未封」 薨子「《昭順王》嗣。」

《臨汾王 憲》,王第四子。早薨,無子。

《褒城昭裕王 ,恭王》第三子。薨子《宣惠王》嗣。薨子《安僖王》嗣。薨子《康順王》嗣。薨子《溫靜王》嗣。《通渭莊簡王 ,恭王》第四子。薨子《榮靖王》嗣。薨子《恭裕王》嗣。薨子《定安王》嗣。薨子《端順王》嗣。薨子《惠穆王》嗣。

《平利懷簡王 》,恭王第五子。早薨,無子。

漢陰王 ,名《徵鍉》,靖王第二子。薨,無子,以取他人為後,追奪「恭惠」 諡,降為庶人,國除。

《高平榮和王 》,靖王第五子。薨子《昭簡王》嗣。薨,子《融烇》嗣有罪除。

《西德昭僖王 》,惠王第七子。薨子《悼昭王》,未即封。薨,子康惠王嗣。

隴西安懿王 ,康王第三子。薨,無子。

寧遠宣和王 康王第四子薨子恭懿王嗣薨子恭靖王嗣。

長泰榮順王 ,康王第六子。薨,子恭簡王嗣。薨,子鎮國將軍嗣。

永福端僖王 ,康王第七子。薨。子恭靖王嗣。建寧恭安王 ,康王第八子。薨。子融㶷有罪,國除。

《長州恭定王 》,昭王第二子。薨。子長子未封,卒。《崑山榮康王 》,昭王第四子。

《長樂康懿王 》,昭王第五子。

《高淳莊懿王 》定王第二子。

《休寧安靖王 》,定王第三子。薨,子端惠王嗣。《慶陽莊懿王 》,定王第四子。薨,子恭恪王嗣。《通安王 》,定王第六子。

平涼府公署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府治 在城內西北,宋開寶二年建,明洪武三年重修,基址頗大。東屬之學,北屬城。

經歷司 在府治內

照磨所 在府治內

分巡關西道署 在府治東。今裁廢。

察院 「《在關西道》左。」

按察司行署 在察院西。

平涼衛 在儒學西南

稅課司 在府治東

陰陽學 在府治東

醫學 在府治東南

僧綱司 ,在大佛寺,為官吏習儀處。

道紀司 在神霄宮

雄贍倉 在府治北

預備倉 在神霄後宮

平涼縣治 在府治東,明洪武六年建。

外州縣

崇信縣治 在城內西北。宋建,元廢。明洪武三年重建。按《縣志》,署依李武康王故宮,舊殊壯麗。流寇陷城,燼焉。明末移山城上衙西面,狹陋無比。知縣武全文增修,闊廊臺,具臨民之體,榜曰「重民署。」

察院行署 按《縣志》,在城隍廟東,知縣武全文修葺。十四年知縣于元煜重修。

陰陽學 ,在縣治西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華亭縣治 在城內西北。金大定二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

瓦亭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三鄉巡檢司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西

鎮原縣治 在城西北,舊為州治。金皇統二年建,明洪武二年重修。

安平寨巡檢司

陰陽學 ,在縣治東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固原州治 在城內近南,明成化六年建。按《州志》:「在城中,弘治十五年,知州岳思忠建。嘉靖五年,知州趙承祖重修。」 官廨衙宇咸備焉。左倉右獄,錢穀刑名秩具是矣。

制府 在城中北

兵備道署 在制府西南。

中察院 在儒學西

西察院 在中察院西南。

西分司 在西察院東

鎮守總府 在儒學前

副府 在制府東南

雜造局 在制府西

固原衛 在州治東

固原州倉 在州治西

預望城新倉 在州東北三百里。

海剌都營倉 ,在州西北二百一十里。

紅古城堡倉 ,在州北二百二十里。

白馬城堡倉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彭陽城堡倉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板井堡倉

黑水口倉 在州西北一百里。

涇州治 在城內近東,明洪武三年建。按:「各志」 甚略,其詳無考。

金家凹巡檢司

陰陽學 ,「在州治西。」

醫學 在州治西

靈臺縣治 在城內東北。明洪武三年建。按《縣志》:「縣署悉經流寇焚燬,僅存基址。」 明崇禎末,知縣敖浤貞依山築堡,創修縣衙。其地即昔養濟院社學故址。

皇清知縣黃居中增修。

主簿宅 在縣堂東,明末缺裁。宅在舊城,寇焚,址存。

典史宅 明崇禎末,知縣敖浤貞創建堡上,在縣署右。

察院 在舊縣治東。明崇禎末,盡燬,知縣敖浤貞重修,後復被焚。今址存。

府廳 在舊縣治西,今廢址存。

陰陽學 ,在縣治西北。

醫學 在縣治西南

僧會司 在縣治西,勝果寺內。

道會司 在縣治西,城隍廟內。

預備倉 在舊縣治西北隅。今在新縣治之右。

皇清順治十年,奉文「勸輸備荒」知縣黃居中另修常

平倉於大寺內

養濟院 :在舊縣治西北隅。今其地為「新縣治」 ,遷院於內。

義塚 在縣南五里許

靜寧州治 在城內正中,宋祥符中建,明洪武四年重修。

陰陽學 ,「在州治南。」

醫學 在州治東

州倉 在州治

莊浪縣治 在城內西南。元為州治。明洪武八年,改縣。

布政分司 在儒學前

按察分司 在城東隅

莊浪道署 :在城東隅。

察院 在城南隅

參將府 在城西隅

屯兵廳 在道署後

稅課局 在南關

官廳 凡四處:一在城南,一在城北,一在城西,一在城西北角。

陰陽學 在城東隅

「醫學 」 與《陰陽學》近。

僧綱司 在莊嚴寺內

預備倉 在城南隅

常平倉 在道西

養濟院 在南關

隆德縣治 在城內正中。明洪武三年建。按《縣志》在南街高阜地,崇禎八年知縣蔣三捷重修。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郭亮重修。

典史衙 在縣署東

大察院 在西街,東向。明嘉靖十四年,知縣柳縉建。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常星景重修。

北察院 今廢

陰陽學 在縣治西

醫學 在縣治西

倉廒 在縣治東

平涼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平涼縣附郭。

平涼府儒學 在府治西北,西屬之府治,明洪武四年,同知高頁建。啟聖祠在

文廟內:「名宦」 、「鄉賢」 二祠在廟左右。

崇文書院 在定北門《舊韓府》右。

正學書院 在東郭門外,即新塔寺舊址。平涼縣儒學 在縣南。明洪武間建,宣德十年重修。

外州縣

崇信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間建,永樂元年重修。按《縣志》:「在縣東五十步。」 明洪武四年知縣王軫建。嘉靖元年知縣楊梅重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武全文經始修葺大成殿櫺星。

門,次第告竣。工未竟,陞任去。十三年,知縣于元煜繼繕之。兩廡戟門,啟聖、名宦、鄉賢等祠前後落成。明倫堂在大成殿後,學舍在廟東偏,今廢。華亭縣儒學 在縣治東。元泰定二年建,明洪武六年重修。

鎮原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洪武間建,正統七年重修。

固原州儒學 在州治西北。明成化六年建,嘉靖六年重修。按《州志》:「在城內大街,總制秦竑建。郜光先肇開雲路,黃嘉善,兵備道董國光建。牌坊三座,廟貌偉然。」 按王恕《修學記》:「弘治十年,戶部尚書秦竑,總制三邊,駐節固原,以廟貌草創,狹陋弗稱。命生員張學正易城中之地,為學廟之基。造大成殿八楹,崇五尋,戟門」 、櫺星門各三間,崇二尋;兩廡各二十五間,崇二尋。殿後起明倫堂五間,東西齋各六間,堂後師舍四所,齋後生徒舍四十間,戟門左神廚三間,右神庫三間,生徒舍左饌堂五間,右廩庾三間。

涇州儒學 在州治西。明洪武間,同知李彥恭建。二十六年,知州陳希秀重修。

仰山書院 在州南。明嘉靖三十七年,參政遲鳳翔建。

靈臺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大觀三年建。元致和二年重修,明洪武十五年增修。按《縣志》:「明天啟間,知縣李文蛟重修學宮廟舍,頗稱完備。屢經寇變,止存正殿、明倫堂,數瓦數椽。後知縣敖浤貞修築山堡,議建儒學二宅於新縣治之右。未舉行。」

皇清順治丙申年,知縣王居中因昔所議地建教諭。

宅一所,內庭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公堂三間,後為書房,大門一座。丁酉年,建訓導宅一所,內庭三間,東耳房二間,西耳房一間,公堂三間,大門一座,耳房各一間,正殿五間,東西廡各十間,戟門三間,啟聖祠三間,宰牲房三間。「知縣郭之屏建櫺星門坊三間,外橋一座,附泮池角門一座。」 知縣賈應昌建。兵火後,傾頹殆盡,知縣黃居中備為修葺,正殿、兩廡。啟聖祠、明倫堂、庠門、禮門俱增修如舊制。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

靜寧州儒學 在州治東南。明洪武六年,知州歐陽信建。

莊浪縣儒學 舊在縣治西北,明洪武間,知縣張亮建。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張國賓徙縣治東北。

隆德縣儒學 在縣治北。明洪武間建,永樂八年重修。按《縣志》,「學廟舊建城內北隅,明萬曆間遷城外東南隅,遭寇焚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郭亮復移置城內舊址,工未告。

竣。十六年,知縣常星景捐資修葺,煥然聿新。正殿五間,啟聖祠三間,東西廡各十二間,戟門三間,櫺星門坊三間,名宦鄉賢祠各三間,周圍垣牆三百六十丈。明倫堂三間,儒學門三間。文昌宮在明倫堂東南隅。魁星閣在櫺星門外泮池,因官泉開,魁星閣前面。

學田 共二百五十七畝,除建學地基並荒蕪外,實熟地三十七畝六分五釐,額徵租銀一兩八錢八分三釐五毫,供學道按臨賑給貧生,餘充兵餉。

平涼府戶口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實在》戶、四千二百五十八戶:

原額民丁十三萬一千一百七十丁,共徵銀二萬四千二百七十六兩七錢一分四釐八毫二絲三忽五微八纖四渺。內除優免逃亡外,實在丁四萬四千五百九十一丁,該徵銀九千二百八十六兩八錢六分九釐二毫五絲八忽一微五纖五塵三渺。

原額「牧丁」 一萬六千一百三十六丁,共該銀五千九十二兩二錢七分四釐七毫一絲九忽二微。內除優免逃亡外,

實在丁五千七百二十二丁,該徵銀一千八百五兩七錢七分五釐六毫五絲三忽四微。廢肅藩郡牧所原額上、中、下三則,實徵人丁一千三百三十丁,共徵銀六百七十五兩二錢五分。

苦水屯「原額上中下三則」 ,實徵人丁三百四十六丁,共徵銀一百七十七兩五錢三分四釐。廢楚府海剌都,「原額上中下三則,實徵人丁六百八十丁,共徵銀二百八十九兩一錢八分八釐。」

廢沐府原額上、中、下三則,實徵人丁四百七十四丁,共徵銀二百二十兩三錢九分八釐;原額屯丁一萬三百一十二丁,額徵銀七百九十四兩八錢六分二釐五毫。

皇清康熙元年審編「新增丁」二千二百六十九丁,共

銀一百九十一兩五錢六分八釐五毫。除逃絕外,

實在屯丁一萬八百九十丁,應徵銀八百四十兩一錢五分九釐五毫。

遇閏,加銀三十三兩八錢四分一釐六毫六絲六忽。

《平涼縣志》
编辑

《崇信縣志》
编辑

原額實行差丁二千一百九十四,逃亡丁一千二百五十一,見在丁九百四十三,徵銀二百五十兩三錢八分五釐五毫。

《華亭縣志》
编辑

《鎮原縣志》
编辑

《固原州志》
编辑

《涇州志》
编辑

《靈臺縣志》
编辑

原額《冊報》軍民共二千五百二十八戶,男婦共一萬八千五百四十三口。今實在六百一十戶,男婦五千六百九十五口。

原額《行差》三門九則俱折下下丁一萬七千三百四十九。除豁免逃亡外、

今實在并招回人丁共九千二百五十二丁,每丁徵銀一錢七分七釐三毫一絲八忽。

共徵:丁銀一千六百四十兩六錢七分四釐五毫。

《靜寧州志》
编辑

《莊浪縣志》
编辑

《隆德縣志》
编辑

原額、軍民匠戶七百二十九。口三千一百二十

皇清順治初,戶四百三十七。康熙元年審,編口一千。

七百一十五

三門九則,共折下下丁四千三百八十四,共徵丁均徭銀一千一百八十兩一錢六分有奇。效義里徵丁徭銀六十三兩七錢五分有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