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6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百六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百七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六十九卷目錄

 臨洮府部彙考三

  臨洮府驛遞考

  臨洮府兵制考

  臨洮府物產考

  臨洮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五百六十九卷

臨洮府部彙考三 编辑

臨洮府驛遞考        府志 编辑

狄道縣

洮陽驛 在府治後。額設馬五十一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九百一十八兩。

夫二十四名,六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六十五兩六錢八分。

量留倒馬價銀二百一十一兩四錢一分九釐六絲八忽一微。

設支直銀六十五兩一分五釐五毫二絲。以上共銀一千四百六十兩一錢一分四釐五毫八絲八忽一微。

柳林遞運所 舊在縣東四十里,今移縣治西,額設牛三十隻,一年應支草料銀五百四十兩,夫三十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九十八兩五錢。

外備倒牛銀五兩五分四釐四毫。

以上共銀八百四十三兩五錢五分四釐四毫。沙泥驛 :在城北九十里。額設馬四十二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七百五十六兩。

夫二十四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五十九兩二錢。

量留倒馬價銀一百九十一兩八錢五分七釐七毫三絲二忽一微。

設支直銀五十六兩四錢三分七釐四毫四絲。以上共銀一千二百六十三兩四錢九分五釐一毫七絲二忽一微。

沙泥遞運所 在城北九十里,額設牛二十四隻。一年應支草料銀四百三十二兩。

夫二十四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三十八兩七錢。

外備倒牛銀九兩四錢七分一釐。

以上共銀六百八十兩一錢七分一釐。

窯店驛 :在城東五十里。額設馬四十二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七百五十六兩。

夫一十九名,八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一十三兩八錢四分。

《量留》倒馬價銀二百七兩六錢八分六毫五絲三忽八微。

設支直銀一十五兩

以上共銀一千一百九十二兩五錢二分六毫五絲三忽八微。

窯店遞運所 在城東五十里,額設牛二十四隻。一年應支草料銀四百三十二兩。

夫二十四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三十八兩七錢。

外備倒牛銀二十五兩二錢七分四釐七毫五絲一忽一微七纖二塵二漠。

以上共銀六百九十五兩九錢七分四釐七毫五絲一忽一微七纖二塵二漠。

總鋪 在府前

里仁鋪  、姚家鋪  、小嶺子鋪。

打壁鋪  ,新添鋪  ,結河鋪。

稅家灣鋪  ,太石鋪  ,沙泥鋪。

中鋪  摩雲嶺鋪 以上俱「蘭州路。」

符家鋪  ,三岔鋪 以上俱「河州路。」

渭原縣

慶平驛 在縣治南。額設馬四十五匹。一年應支草料銀八百一十兩。

夫二十二名,二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二十六兩八錢。

量留倒馬價銀一百八十五兩七錢五分二釐二毫七絲二忽九微。

設支直銀五十五兩二錢一分三釐五毫九絲四忽二微。

以上共銀一千二百七十七兩七錢六分五釐八毫六絲七忽一微。

石井遞運所 距縣三十里。額牛二十四隻。一年應支草料銀四百三十二兩。

夫二十二名,八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二十七兩七錢四分。

外備倒牛銀九兩四錢七分一釐。

以上共銀六百六十九兩二錢一分一釐。在城鋪  、分水鋪  、慶平鋪。

翠岩鋪 以上俱狄道路。

鍬家鋪 屬鞏昌路

蘭州

蘭泉驛 在州南關,額設馬六十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一千八十兩。

夫二十七名,六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九十八兩八分。

《量留》倒馬價銀六十三兩四錢一分一釐七毫二絲四忽。

設支直銀二百六十九兩六分九釐七毫六絲。以上共銀一千七百一十兩五錢六分一釐四毫八絲四忽。

蘭泉遞運所 在州城內,額設牛三十四隻二分。一年應支草料銀六百一十五兩六錢;夫三十四名二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三百三十七兩三錢六分。

以上共銀九百五十二兩九錢六分。

摩雲驛 :在州南六十里。額設馬三十八匹。四分內:

甘肅涼三屬各驛摘撥馬三十七匹六分一年應支本色料二百九十八石八升。本色草一萬九千八百七十二束。

摘撥夫二十七名六分。春秋二季支本色糧一百六十五石六斗,夏、冬二季支折色銀一百六十五兩六錢。

蘭泉驛摘撥并新增馬一十匹八分,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九十四兩四錢。

摘撥夫一名,二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一十二兩九錢六分。

《量留》倒馬價銀三十三兩六錢六釐九毫一絲六忽。

設支直銀一十八兩

以上共銀四百二十四兩五錢六分六釐九毫一絲六忽。本色糧料四百九十三石六斗八升,本色草一萬九千八百七十二束。

摩雲遞運所 在州南六十里。額設牛一十八隻。一年應支草料銀三百二十四兩。

夫一十八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一百八十五兩九錢。

外備倒牛銀三十六兩

以上共銀五百四十五兩九錢。

在城鋪  、月崖鋪  、東川鋪。

柳泉鋪 俱金縣路

阿干鋪 屬狄道路

甘家塞鋪  ,店子鋪  ,鏊子平鋪 ,俱莊浪路。

金縣

清水驛 在縣東三十里。額設馬四十二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七百五十六兩。

夫二十一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二十六兩八錢。

量留倒馬價銀一百八十四兩二分二釐七毫,設支直銀七十二兩。

以上共銀一千二百三十八兩八錢二分二釐七毫。

定遠驛 在縣西四十里。額設馬四十二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七百五十六兩。

夫二十四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二百五十九兩二錢。

量留倒馬價銀一百八十五兩二錢五分七釐一毫一忽。

設支直銀一十五兩

以上共銀一千二百一十五兩四錢五分七釐一毫一忽。

清水、定遠二遞運所 在縣東西,額設牛五十四隻。一年應支草料銀九百七十二兩。

夫五十四名,一年應支工食銀五百三十三兩二錢。

以上共銀一千五百五兩二錢。

在城鋪  ,石頭溝鋪  ,拽木岔鋪。

臥龍川鋪 ,三角城鋪  ,「第三都鋪。」

甘草鋪  、平地岔鋪 俱安定路。

河州

長寧驛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額設馬六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八兩。

夫四名,二分一年工食銀四十五兩三錢六分,量留倒馬價銀九兩二錢四分七釐四毫,設支直銀二十兩八錢五分五釐二毫三絲二

以上共銀一百八十三兩四錢六分二釐六毫三絲二忽。

鳳林驛 在州治南。額設馬一十匹二分,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八十三兩六錢。

夫九名,六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一百三兩六錢八分。

量留馬價支直等銀五兩七錢八分八釐六毫二絲四忽一微一纖三塵九渺八漠。

以上共銀二百九十三兩六分八釐六毫二絲四忽一微一纖三塵九渺八漠。

鳳林遞運所 在州城內,額設牛一十一隻四分。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九十九兩八錢九分六釐九毫六絲九忽四塵二漠。

夫一十一名,四分一年應支工食銀一百一十兩六錢二分。

以上共銀三百一十兩五錢一分六釐九毫六絲九忽四塵二漠。

定羌驛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額設馬九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六十二兩。

夫七名,八分一年應支工食銀八十四兩二錢四分。

《量留倒馬》價銀一十四兩三錢三分八釐,設支直銀四十一兩七錢一分四毫六絲四忽。以上共銀三百二兩二錢八分八釐四毫六絲四忽。

定羌遞運所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額設牛九隻。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六十二兩。

夫九名,一年應支工食銀八十六兩七錢。外備倒牛銀四兩四錢二分二釐六毫。以上共銀二百五十三兩一錢二分二釐六毫。

和政驛 在州東六十里。額設馬九匹,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六十二兩。

夫七名,八分一年應支工食銀八十四兩二錢四分。

《量留倒馬》價銀一十四兩三錢三分八釐,設支直銀四十一兩七錢一分四毫六絲四忽。以上共銀三百二兩二錢八分八釐四毫六絲四忽。

和政遞運所 在州東六十里,額設牛九隻。一年應支草料銀一百六十二兩。

夫九名,一年應支工食銀八十六兩七錢,外備倒牛銀四兩四錢二分二釐六毫。

以上共銀二百五十三兩一錢二分二釐六毫。在城鋪  、十五里鋪 、寧河鋪。

積慶鋪  ,他刺鋪  ,定羌鋪。

山陰鋪  ,常州鋪 ,俱狄道路。

劉川鋪  ,乾溝鋪  ,紅土鋪。

水泉鋪  ,銀川鋪  ,石嶺鋪。

焦紅嶺鋪 、卑鋪   、墩鋪。

臨洮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協鎮》河州左協副總兵一員,中軍守備一員,蘭州營遊擊一員。

紅水營遊擊一員

永泰營遊擊一員

三眼井守備一員

歸德堡守備一員

附烽火

《渭原縣志》
编辑

七聖山墩  、廟坡山墩  、白土坡墩、「乾溝嶺墩。」

《蘭州志》
编辑

蘭衛 所、管墩臺三十一座

蘭營 所、管墩臺一十七座

《河州志》
编辑

崔家㟲墩 ,在城西二里。「《乾溝巖》墩 」 ,在城西十里。

小黑水山墩 :在城西十五里。

張家寨墩 在城西三十里。

般坡墩 在城北四十里。

白馬廟山墩 在城北五十里。

紅崖子山墩 在城北二十里。

安家山墩 在城東北五十里。

下胖哥山墩 :在城東北一百里。

劉家山墩 在城東北一百十里。

乾溝山墩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考證

孔家寺山墩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

青石山墩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

朱家山墩 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

党家山墩 在城北二百十里。

大通㟲墩 ,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黑台山墩 ,在城北二百六十里。

免哥山墩 :在城東北二百七十里。

梨哥山墩 :在城北二百八十里。

小川山墩 在城東北二百九十里。

党家㟲墩 在城北二百三十里。以上墩共二十一處,每處燎軍五名。

沿邊塞垣烽墩

紅水營 所管邊牆一道。東自三眼井交界永靖墩起,西至阿壩嶺交界雙墩子止。共長四十里。內外烽墩三十六座

三眼井 所管邊牆一道,東自蘆塘邊段起,西至紅水邊段止,共長四十里。墩臺三十座。塘房六處

永泰營 所管墩臺共二十座,隘口七處,并管鎮路堡墩臺十四座,隘口四處。

河州營 所管墩臺二十一座

歸德營 所管墩臺一十座

臨洮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

穀屬

《穀子 》有紅、白二色。

糜子 有青、黑、紅、白四種。

豌豆 :有大、小二種。

黍   、稷   、稻   、粱。

小麥  、大麥  、荍麥  、玉麥、

沙米  、扁豆  、《回回》豆 、青稞

胡麻

蔬屬

蔥 野外生者,謂之「沙蔥。」

韭 野外生者,謂之「沙韭。」

蘿蔔 :有黃、白二種。

白菜 :有大、小二種。

《莙薘 》亦曰「甜菜。」

萵苣 亦曰生菜

蕨菜 生於山野

烏龍頭 生於山野

苦苣菜 生於野外

蒜   、芹菜  、芥菜  、菠菜

萵筍  、蒲筍  、茄蓮  、茼蒿。

圓根  、軟根  芫荽  。馬齒莧。

蔓菁  、茄子  、瓠子  、黃瓜。

西瓜  甜瓜

果屬

《花紅 》,即林檎之類。

桃   李   杏   《梨》。

櫻桃  、葡萄  、麥梨  、《紅霄梨》

榛子  ,《美子  》,楸子  ,《林檎》。

麪《彈兒 》:石棗  、冬果  ,桑棗沙棗。

藥屬

甘草  、芍藥  、羌活  、甘松。

半夏  、菖蒲  、枸杞  、茴香。

紫蘇  、薄荷  連。  石膏。鳳眼草。 商陸。  牽牛。  槁本。

地榆  、白蘞  、黃芩  、升麻。

密陀僧 。黃連  車前子 。麻子、烏頭、  茅香、  天僊子、 細辛。

麻黃  、蒼術  、木賊  、荊芥。

狼毒  、《寒水石 》。兩尖  雲母石。

木瓜  、柴胡  、防風  、《麥芽》

一捻根 、川芎  、地椒  、硇砂、百合  、硼砂  、罌粟  、貫仲。

南星  、秦椒  、地骨皮 、牡丹皮。

茵陳  、大黃  、狼巴草 、《王不留行》、黃芪  、《土莤  》《紅花  》《自然銅》、蒔蘿  黃精  、豨薟草。

木屬。《竹附》:

松 黃白二種

柏 有三種

槐   、椿   、楸   、檜

檉   柳   ,樺   桐。

桑   榆   、椵   ,白楊

青楊  沙柳  ,青棡  ,銀木。

紅柳  、《蜂兒柳 》,《枇杷  椒》。

大竹  苦竹

花屬:草附:

海棠  、《榴花  》《棣棠  》《月季梅》

龍柏  石《竹花 》。《三春柳 》《扁竹花》。

《十姊妹 》:牡丹  、山丹  、迎春花。

芍藥花 「纏枝蓮 」 、《金銀花 》《薔薇》。

「蜀葵  」 《米囊  》,《麗春  》「萱草。」

山茶  十樣錦 ,金盞  粉團。

《金鳳  玉簪  》,《茨梅  》《雞冠》。

《探春  》玉《繡毬 》《珍珠  百合》。

剪紅羅 ,打碗  旱金蓮 ,《五臺蓮》。

《睡鶴仙 》·《蘭   菊   莎》

葦   、蒲   蘆   藍

茜   、艾   蓼   、《苜蓿》

《茨菇  》兔葵  ,積箕  垂盆。

水蔥

羽屬

鵝   ,鴨   ,雞   ,雉。

馬雞  山雞  沙雞  鳽

鴈   沙鴈  《元鳥  半翅》

鵪鶉  鵓鴿  ,鵲   ,鴿

鷗   ,鷺,鷥  鸕,鶿  鸛。

鵰   鷹   鷂   。《布穀》

鸇   鶻   鶻叉  ,喜鵲。

倉庚  :鴛鴦  ,琢木  水扎。

毛屬

犛牛 按《通志》:「出府境,其尾可為旌旄。」

馬   、駱駝  。  駏駒,黃羊,  青羊,  野豬,  獾豬。

豬   :獐子  ,鹿   ,羊。

山羊  、狸   ,狐   、麋。

麝   麃   《兔   豹》。

沙狐  狼   虎   貉。

熊   獺   艾葉豹 。搭剌卜。花土豹  。黃鼠  。貓犬  鼷鼠。

艾猴

鱗屬

鯉   :鯽   ,魴   鯰。

《鰋   ,鰷   》,《重嘴》。

介屬

蟛蚏  、螺螄蘭州特產。

稻   、燕麥  、豇豆  、沙米

麻子  ,蒲筍  ,刀豆  ,紫羅帶。

葫蘆  、甜瓜  、番瓜  、牛奶頭

郁李  、核桃  、苦參  、雞心、葡萄、遠志  、鎖陽  、知母  、款冬花。

貝母  、蓯蓉  、秦艽  、青木香。

沙參  、扁蓄  、朴硝  、益母草。

沙草  、玫瑰  。椒   黃甲梅。

狀元紅 ,《木經》,魁 練雀  ,《鸚鵡》。

鳧   ,鴈   ,獾,豬  ,黃鼠。

鹽   硝   、硫黃  煤

炭   陶器  毧   褐

金縣特產

榛子 生南山,三年一結。

白芍 生「涼《耳山》。」

《知母 》生,《結家嘴》。

《赤柰  南星  》,《秦艽  山丹》。

金銀花 玫瑰  、山雞  、石羊。

河州特產

大豆 :有紅、白二種。

小豆 :有青、白二種。

黑豆  、黑穀  、皂角  、《五加皮》。

虎骨  、百部  、澤瀉  、凝水石。

松脂  、鹿茸  、阿魏  、石菖蒲。

麝香  、熊膽  、野狐膽 、柏子仁。

酥油  、前胡  、益母草 、桑白皮。

破故紙 、五靈脂 、五味子 、款冬花。

《浪蕩根 》。麻子、 草、龍膽、 烏藥、枳殼、  松香、  豨薟草、 胡桃。

《玉黃 》:有紅、白二種。

麪彈 有大小二種:彎角  、沙棗  、平茄  、地乳。

薔薇  粉團  ,棣棠  茶蘼。

《檀花  打碗  》,《金蓮  穿心蓮》,

菖蒲  《馬蘭  》,《滴滴》《金 玉繡毬》。

纓絡  、茜草  、苦蕒  、烏龍頭。

桑   燕   ,鳩   鳶。

鶻叉  春樁  ,告天  鴟鴞。

鳥鼠  熊   駝   鼪。

猴   鯽   《魴   鰋》。

臨洮府古蹟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狄道縣附郭。

臨洮軍長城 在府北。《史記》:「秦始皇遣蒙恬發兵三十萬,北築長城,起自臨洮。」

呂布城 在府西二里洮水之東。相傳呂布所築。

洮陽城 ,《蘇林注》云:「地居洮水之陽也,後為吐谷渾據之。周明帝逐去吐谷渾,因立洮陽郡於此。其城即吐谷渾所築,南臨洮水,極險,今謂之洪和城。」

鶴鳴城  、三足城 ,二城俱在府界,《吐谷渾》有此地時所築。

康樂廢縣 在府西三十六里。宋熙寧六年,置寨。金為縣,尋廢。

安羌城 在府界。本溢磯堡。宋宣和中,賜名「安羌城。」

舊臨洮城 在府北八十里。金大定間築。固關城 在府北三十里佛兒崖,今廢址存。狄道縣舊址 在府城西,見為本府廨舍。通谷堡 在府東三十五里。一名寸金城。其谷東西僅踰數百步,上有竅,可睹天日,名曰「通谷。」 宋熙寧間,置堡在谷口。

土城 在府南一里許。東西南三面與府城壕相連,俗名「藩城。」 又北關城堡,在府城北,週圍舊有牆垣,傾廢年久。明景泰四年,知府劉昭新築。臨川閣 在府城中,唐天寶中建,下臨清流,為一郡登臨之勝。

超然臺 在府東南丘麓山前。取宋蘇軾詩「超然臺上望超然」 之句為名。明楊繼盛謫狄道典史,講學於此。

熙春亭 在府城內。宋熙寧中,改鎮洮軍為熙州,故亭因州而名。

觀河樓 在洮河東岸。明萬曆三年,郡守申維岱建。

籌邊樓 在府城東北。明萬曆三十三年,同知唐懋德、推官高偉創建。

明淳化王府 在府西北。

鉛山王府 ,在府西少南。

金壇王府 在府西南

渭原縣

渭源堡 在縣西北三百二十步。宋熙寧五年,王韶大敗羌人,引兵渭源堡,即此。

渭源城 在南谷山。山上有高城,號「渭源城」 ,距今縣二十五里。

慶平堡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慶平鋪。前有城垣,常繕治,足以避兵。

渭源古城 在縣東北,與今城相連,址存《馬超城》。

大觀樓 在渭源縣城北。

蘭州

石龜城 ,在州北黃河之濱。有石如龜,伏城垣下。俗傳夏禹決河,故道,謂之「石龜城。」

榆中城 在州西二百里。《水經注》云:河水又東過榆中縣北。昔蒙恬為秦北逐羌人,開榆中地。後漢隃糜相曹鳳上言:「西羌為害,自建武以來,居大小榆中,土地肥美。」 即此處也。

允吾城 在州城西五十里。今名西古城。本漢允吾縣,昭帝置為金城郡。應劭以為築城得金,故王莽謂之金屏也。《十三州志》云:大河在金城北,金城關當河北岸。明弘治間,蘭州衛指揮周倫重修為堡,以處附近軍。薛贊云:「金者,取其堅固。」《允吾》音《鉛牙》。

廣武城 在州西二百二十里,故廣武都尉治。本漢枝陽縣地,前涼置廣武郡,隋罷郡,置廣武縣,唐寶應間陷於吐蕃。按廣武城有三:一在山西雁門之西,一在河南,一在陝西金、湟間。允街故城 ,《水經注》云:「湟水又東逕允街縣故城南,漢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遠亭也。」 《周地圖》云:允街縣臨麗水,一名麗水城,地勢極險,沮渠蒙遜增築以為防守之所。縣有龍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作蛟龍狀。或試撓破之,尋復成。

狄道安故城 ,在州西八十里。舊五泉縣,洮水所逕,即蓋延輔擊狄道安,故五溪蠻之地。漢徙留河西諸羌於此,築城以居。

宛川城 ,在州西,乞伏國仁所都。後赫連定滅之。

武始城 ,在州西一百里。《本志》載「乞伏國仁所都」 ,與宛川同。

熾磐城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嵻崀山西。秦乞伏乾歸太子熾磐築城於此。

蘭陵廢縣 在州境。《漢書》:「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屯兵皋蘭山下,山峽有五眼泉,相傳去病士卒疲渴,以鞭卓地,泉湧者五。」 隋因置五泉縣於此。宋崇寧間,始置蘭泉縣,為蘭州治。今廢。

質孤故城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有質孤縣舊基。金時明昌間重築,臨夏邊境兼第八將營、寧遠城  、納米鎮 ,俱在州東。金明昌間,築。安西縣城 ,在天都山,距州南三十里。宋神宗時,苗綬伐夏,嘗經此山。

東關堡 在州東十八里。宋元豐四年置。金大定間,復築之。

瓦川會城 ,在州西南二百里。趙元昊所築。浩亹故城 ,在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本漢縣,即宣帝時義渠安國將騎三千屯備羌,至浩亹是也。

定遠故城 ,在城東四十里。

破羌縣 在城西湟中,今西寧衛,舊屬金城郡。小晉興城 在州西九十里許,乃湟水經流之處。

左南城 在《金城郡》之石城西,未詳。

皋蘭堡 在州西南九十里。宋元豐四年置。《誌》公岩 ,在皋蘭山東麓。深溪高谷,樹木陰翳。元昊臺 ,在州西十五里,有級十數重。故老相傳「元昊攻阿干,駐兵於此。」

鐵冶 ,在榆谷,距州六十里。前代鐵冶之所,今蹟存焉。

定火城 ,在州黃河北四十五里。

阿干故城 ,本宋之寨名。元置縣,明廢為鎮,在州南四十里。

王保保城 有二,一在州東岡坡,一在金城關北。

大岔堡 在州衛西北二十里。明正統十四年,都指揮李進建。

候馬亭 在州西北十五里。漢武帝聞大宛有天馬,遣李廣利伐之,遣使候馬於此,故名。「平遠堂 」 ,在州西北十里。宋建。為一郡之勝,登臨者可以窮目力之所及。

虛皇閣 ,在州黃河北,突出戍樓間,高曠明爽,登之足以覽金城山川之勝。

望河樓 在州西北二里,傍黃河岸。明洪武十八年,指揮僉事楊廉重建。唐岑參有《題金城臨河驛樓》詩,即此。

迎恩樓 在州東三里,明宣德十年建。

廢肅藩 ,在州城中正北。明洪武三十二年徙建肅王府於此。城高一丈,周圍三里,曰欞星門,即蕭牆之南門。曰儀門,一在欞星門之前,即府之南門;一在蕭牆外,左即府之東門;一在蕭牆外,右即府之西門。曰端禮門,在欞星門後。上有樓,左右有廊,曰過門。一在端禮門內之東,一在端禮門內之西。曰承運門,在端禮「門後;曰承運殿,在承運門後;曰存心殿,在承運殿後;曰王宮,在存心殿後;曰東宮,在過門內東北;曰西宮,在過門內西北曰肅廟,在承運門右;曰書堂、書亭」 ,俱在承運門東。內有《淳化閣帖》石刻。

洵陽王府 :在州城內。

金縣

姚谷 ,在金縣境。按《道統問對》,大舜降生於臨洮金縣之姚谷,今地名姚家坪,上有牛耳皇帝廟。按《史記》:「舜冀州人,生姚墟,居媯汭。」 《正義》云:媯州亦冀州地,即今略陽縣。《漢志》略陽屬天水郡。《十三州志》云:「略陽即古冀城。」 又金州漢水北岸有媯墟。《孟子》謂舜生于諸馮,說者又謂大禹產於西羌,則大夏縣有其跡矣。至于「庖羲生于成紀,軒轅出于天水,姜城有神農之基,藍田著華胥之號,昆明循祁堯之神池,書臺觀蒼頡之鳥跡,郃陽高帝嚳之塚,潼津隱女媧之陵,商邑湯臺,姜嫄辛女,邰豳酆鎬,其蹟彌著。」 上古及周,神聖皆聚于西土,見之經傳者什七,故不敢以諸說之疑似而晦其跡也。

浩亹城 在縣西二十里。浩亹水所經。漢義渠安國騎兵備羌時所築,王莽之興武也。闞駰云:「浩讀閣」 ,亦謂之閣門城。

龕谷寨 在縣南三十里。漢趙充國屯田諸山,路最險,小龕水發源於此。宋陞為州。金為縣。定遠城 ,在縣北三十里。唐郭元振置,韓遵表為警州。寶應間,陷於吐蕃。宋种宜築城以屯戍兵。金大定間,與龕谷寨並陞為縣。元廢。

平地城 ,在縣北四十里。唐戍兵所築。

三角土城 ,在縣東三十里。唐戍兵所築,今改築舊城。

東古城 在縣東二十里,有東北舊基。唐時築。一條城 ,在縣東北一百九十里。宋狄青巡邊所築。明為堡,以處縣民及蘭州戍守官軍。棲雲閣 ,在縣城西三十里馬銜山口。

康阜樓 在縣城北金龍廟前。申所煒重修,塑《三大士像》。

忠義樓 在縣城北關帝廟前。

鳳凰閣 在縣城西。宋元豐元年,有大鳥飛集,似鳳凰形,因以為名。今有臺無閣。

玉皇閣 在縣西十里興隆山內。有僧道常住地四十餘畝,永不起科。

河州

景古城 ,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

寧河縣 ,即寧河城,在城南六十里,本宋舊縣,明洪武末,革為守禦千戶所,今廢。設和政驛。東。古城 在城南二里,近白塔寺,遺址尚存,唐舊城也。

康樂城 :在城東南一百四十里。

「土門 」 今為「土門關。」

溪哥城 ,在廓州,今積石關是出關口,即屬境外。

大夏故城 在州南夏水旁。隋置縣,屬枹罕郡。唐貞觀元年,省入枹罕,五年,復置。《晉書·地道記》云:「禹所出焉,王莽之順夏也。河東夏縣蓋昉於此。」 按:是地在雍之西境、蜀之北境,故蜀亦謂大禹所出之地。又東城十里有槢橋,兩岸開鑿,禹蹟猶存。又二十里為淺河。舊傳禹未鑿時,州地皆湖水,既疏入黃河,湖始為陸。今之「河州川」 ,即舊湖地東西二里,南北十五里。

枹罕故縣 在州西。《周地圖記》:漢縣。故罕羌侯邑也。隋置郡,復領枹罕縣。有鳳林山。唐天寶,仍置枹罕縣。有可藍關。

廓州故城 在積石關外,古西徼之地,本吐谷渾所築。漢宣帝時,諸羌皆叛,後趙充國屯隴西,羈縻諸羌,即此。後周武帝逐吐谷渾,以置廓州總管府。隋開皇初,府廢,置澆河郡,領河津、達化二縣。唐以澆河郡置廓州寧塞郡,天寶元年更名。

河州故城 ,在州西南,即漢枹罕縣治。獻帝時,有宋建者,因涼州亂,據河、湟。曹操討平之,其城遂廢為曠野。

龍支城 在州北一百四十里。後魏曰北金城,西魏改為龍支城。隋屬枹罕郡。宋為宗哥城。金劍故城 ,前涼張駿曾設金劍縣於此,因金劍山以為名,在廢大夏縣西二十里。

達化故城 後周置,隋開皇初廢,大業初併綏遠縣入焉。唐仍隋舊。有積石軍、靖邊鎮,儀鳳二年為軍。有黃沙戍,隸舊廓州。

河津故城 ,後周置洮河郡,領洮河、廣武、安茸三縣。隋開皇初廢。大業初,併三縣置河津,隸舊廓州。

廣威故城 ,本化隆縣,唐先天元年曰「化成」 ,天寶元年又更名,隸舊廓州,元隸鄯州。

米州故城 ,唐貞觀五年置,又以縣置米州。十年州廢,隸河州。永徽六年,隸舊廓州。

鳳林故縣 。本烏州。唐貞觀七年置。十一年州廢,更置安昌縣。天寶元年,復名鳳林。北有鳳林關、積石山。杜甫詩云:「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魚海,亦縣名。郭子儀破枹罕十寨,取魚海五縣,即此也。

石堡城 ,屬天咸軍。唐開元中,信安王攻下之,置振武軍。後為吐蕃所陷。天寶中,哥舒翰又攻下之。

積石軍城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本吐谷渾地。唐貞觀中,初置為靖邊鎮。高宗儀鳳中,陞為軍。宋亦為積石軍。金大定間,改為積石州。

定羌故城 ,在州北一百里。本訶諾城。宋王韶克河州,追破訶諾木藏,改名定羌。元置縣,河州路常治此。

西古城 在州西二十里。周垣猶存,相傳宋時築。

北古城 在州北一里,俗名「番城」 ,乃元城也。當川故縣 ,在州西四十里,金置縣,元廢。

鎮邊樓 在州治北,有謫客解縉記。

譙樓 在州城中

通明閣 在州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