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二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二十八卷目錄
嘉定州部彙考二
嘉定州城池考
嘉定州關梁考
嘉定州公署考
嘉定州學校考
職方典第六百二十八卷
嘉定州部彙考二
编辑嘉定州城池考 州志
编辑本州
嘉定州城池 ,石城,週一千七百丈,門十:曰「三江」 ,後為「會江」 、曰「覲陽」 ,後為「涵春」 、曰「定波」 ,後為「福泉」 、曰「拱辰」 ,曰「北上」 ,後為「迎恩」 、曰「瞻峨」 、曰「來薰」 、曰「望洋」 、曰「育賢」 、曰「崇明」 ,後為「麗正。」 門各有樓,樓名各如其門,新名如「福泉」 、「迎恩」 俗而麗正僭,宜仍其舊。定波樓,己酉燬於火,李侯釆重建,東、南二門濱水,成、弘間屢築屢頹。正德十三年,知州胡侯準深固其基,而厚疊以石,堅緻完密,屹然金湯。今近百年,奈西水暴悍,而東城一帶,又為內水浸灌,時有傾塌,而補葺之,竟不如胡侯所修之堅矣。胡侯城東南即調去。至嘉靖三十三年,李侯輔乃城西北。按《總志》:「城西北倚山,南東臨河,水齧城壞。正統中,知州段鑑,成化間魏翰捍以石堤。」 正德中,胡準復掘地深八尺,砌石厚如之,編柏為柵,以附石。東。城高十有四尺,南一丈六尺,周二千餘丈。
皇清康熙四年,上南道張能鱗、知州高仰崑重修。
屬縣
峨眉縣城池 :「縣舊為土城,週圍八里,高一丈,外環以壕。明正德七年,僉事羅翊督知縣趙鉞,易以石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各建以樓,依舊池濬深三尺,闊五尺,引水以灌民田。十一年,知縣吳廷璧增修,週圍共五百四十一丈,高一丈八尺。嘉靖十九年,知縣崔炯以江石漫牆面,可通游覽,於南北兩隅復增二門,東為」 文昌門,南為瞻峨門,西為武振門,北為觀澗門。南門之東有新南門,又名迎薰門。西門之北有拱辰門。原俱有城樓,今皆廢燬,僅存地址。按李膺《益州記》云:「隋開皇九年,立峨眉縣,以山為名。縣在南安之西,峨山之東。唐乾元間,獠叛,移就峨眉觀東。」 則今之城基,自唐時始矣。明趙、吳兩令建築,自明末至今,疊經劫火,兼之山水不時暴發,傾圮將盡。今於
皇清康熙乙丑歲,知縣房星著奉行估修。按《總志》是。
僉事盧翊督趙鉞建築。正德十二年知縣吳廷璧修。
洪雅縣城池 ,成化十九年,知縣王讓初築土為之,週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三尺。門六:東曰「賓暘」 ,南曰「受熏」 ,西曰「慶成」 ,北曰「拱辰。」 縣前曰《絃歌聲教》,學前曰「太和元氣。」 正德八年,知縣楊琪始易以石,屢經水嚙。天啟三年,知縣陝嗣宗採石增修,經獻寇傾燬。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李果增修,崇堅綿亙,易其額。《東》
曰「大生」 ,南曰迎熏,西曰懷美,北曰「承恩。」 縣前曰觀成,學前曰「連雲。」 按《總志》,正德間知縣楊麒重築,包以石。萬曆中,知縣聞道立增修,週一千一百丈,高二丈二尺,外環以壕。
峽江縣城池 ,「建邑以來,歷皆土坏,上覆以瓦。至明天順中,縣令郭奇始為磚牆。成化間,主簿費麒砌門覆樓。正德中,縣令楊潤補葺之,僉事盧翊始令用石包砌,增堞崇二丈,延九百丈有奇。自崇禎甲申歲張獻忠據蜀後,以蜀人不服,必欲屠盡而後他往。丙戌春,分兵四出,賊一支抵峽,甫六日而城郭宮室焚燬殆」 盡矣。又將城垣雉堞拆毀之後。以
《皇清》大師臨北,獻賊授首,餘孽乃遁去,城毀近十八。
年,縣令劉際亨於康熙二年來任,次年即行修理,建立門樓,越二載工成,而邑制重新矣。後又為江水所潰,崩塌數處,縣令孫調鼎又重葺之,尚未完固。今奉修築,力加培護,自能垂久。至於池在西南城下者,即青衣江之分流,至城南而注為潭,土人呼曰「縣沱」 ,下流即為三堰,實資灌溉焉。其北城以東,又即八堰之水,環繞而下,因以為池,所缺者止西北一小隅及東南十數丈耳。昔曾決土為壕,今復淤,而諸堰之經流則終古不變焉。按《城圖》,長圓而中直,名曰「半月。」 臨江為門有五:東曰東暉門,今為迎恩門;南曰南安門,今為披薰門;西曰西成門,今為賓峨門;北曰
「北望門」 今為「瞻極門。」 「黌門為聚奎門」 ,今為「鍾英門。」
犍為縣城池 ,「明洪武初,縣丞陳興築土城,久而傾圮。成化三十三年,知縣錢承德復築,倍高瓦覆,久而亦圮。正德間,知縣李文璧改砌石城。嘉靖間,主簿王世淵以石加女牆。東南近江處,每歲水漲衝塌,丁未為甚。知縣葉履謙加意修砌,掘地三尺,累石與堤平,而後引繩,廣深堅固。城垣周圍八百丈有餘,高一丈五」 尺,馬道六尺,城壕深三尺,闊五尺。萬曆癸卯,大水衝塌,知縣鄧全性修砌年遠,水勢愈改。逐年小修,而其石塊單薄,卑隘日甚。崇禎十一年,知縣胡學載奉旨一款:「毋憚勞費,以繕城隍。請詳院道,各照原額鄉甲丁糧均派,加高三尺,幇厚二尺,馬道八尺。令民自雇工匠,石以三尺五寸為度,並不收分」 銀粒米入官,以滋吏弊。與主簿顧之泰、典史劉應秋不避寒暑,巡督省試,士民信服其心,急公樂成。更於大門建大樓一座,魁星門建風雲閣一座,八面玲瓏,刊名賢詩賦其上。扆三峨而襟錦水,頗有黃鶴、岳陽之觀。自明末甲申後,樓閣傾圮,城垣非舊。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奉
旨修補在案。知縣顏甫任於斯,即日同儒學吳之
彥、典史吳士貞不避荊棘,環閱城池,不分蚤暮,重加修葺,但規丈尺,計工費功力重大,不無有待。按《總志》:正德間,李文璧包石外環以壕。榮縣城池 ,舊土城沿四水為隍。宋崇慶三年,郡守曲臺岑象始修為石城。紹熙丙辰加修,圍二千五百五十丈,通五門,東富義,南興賢,西南紹熙,西和義,北清富。成化二十二年,知縣鮑珪以舊城遼曠,頹圮靡治,改方七里,為步二千九百有奇。後興賢門圮於水,復減築,週九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博一丈五尺。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劉軒增高五尺,內週通馬道,廣一丈二尺,仍五門:東龍陽,西迎恩,南青陽,西南安定,北「陽西。」 嘉靖二十一年,知縣熊大輅以南山虎視蹲踞,面見「非宜。」 移右百步改曰會流,北門亦移左百步。堞樓周四十座,堞樓明時久圮。按城背負五山,週沿四水,真有得夫形勝之雄者矣,竊有歉于正北一面焉。蓋古圍二千餘丈,正欲全據高險之勢,鮑因惜民力而省築之,舍鳳鳴山首而斷跨之,令在外俯瞰城中,殊覺未當。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奉行丈週圍城垣八百九
十一丈四尺,高一丈八尺,博一丈二尺。按《總志》:「城九百九十七丈,闊一丈二尺,外環以壕。」 威遠縣城池 石城,明正德初,主簿錢宣建,知縣張鉉增修,周一百八十二丈。
皇清康熙六年,歸併「榮縣。」
嘉定州關梁考 總志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臨江關 在治北白岩清風洞前。久廢。
二石關 在治東
嘉慶關 :在治東,凌雲寺右。
嘉禾關 在治北,久廢。
紫石關 在州北嘉眉界。山石皆赤,因名。明知州鍾振建。
大石橋 在州東五里犍榮岐路。按《總志》,「在治西。」
承宣橋 在北門外
張公橋 在承宣北。按《總志》,古竹溪橋也。高三丈,長六尺,覆以房。因橋北有桓侯祠,因名。洞山橋 ,在治東北十里。
普濟橋 在大西湖堤上。
駐驄橋 在州西五里,俗名「馬湖橋。」
卷洞橋 在西江外
圓通橋 在西漁村
大佛橋 在石像山下
環舟橋 在州南青衣壩西。符文鄉。亦有大石,又有小石。大抵橋皆有石,惟「張公石」 上架木覆以屋,亦惟竹谿、大洞山及山東大石次之,餘皆不能並馬而馳,然非是則病涉矣。
高石橋 :在州治東南一里。
永濟橋 :「在州治西。」
棠陰橋 在治北
趙家渡 在治東南一里。
黎家渡 在治東
九龍渡 在治東北
白灘渡 在治南
合水渡 在治南
小萬渡 在治北
橫梁渡 在治東
小銅渡 在治南
峨眉縣
土地關 在縣西南五十里。
大圍關 在縣西南八十里。舊設巡檢於此。鐵橋 在縣城北,即古通秦橋,又名永濟橋。明成化初,知縣李禎以鐵鑄橋磴,砌石豎屋,上可通輿。後因山水暴漲,改變水道,遂毀。今每歲冬初,作板橋。
虹溪橋 在縣東四里。每歲冬初,撘板為橋,小銅梁 。按《寰宇記》:在廢羅目縣西南五里。觀瀾橋 在北門外。
問源橋 在飛來岡前。水自峨山出。
儒橋 在縣城南門外,即化龍橋,古名「勝峰橋。」 《十里橋 》,在縣東南十里。
雙飛橋 在縣城西三十五里峨山下。深澗阻絕,賴此橋得渡。橋下有牛心石。
高橋 在縣南二十里,太平墩路北。
虎度橋 在縣西,入山四十里。傳云晉僧欲遊黑水,因溪漲憑虎而渡,後因名。後張鳳、羾安磐諸人遊此,更其題曰「七笑橋。」
文武橋 在縣南八十里。
黑龍橋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
洪雅縣
竹箐關 巡檢司久廢
瀘溪關 聶鸞修
袁家橋 在止戈鎮下
鐵鎖橋 在瓦屋麓。懸崖飛渡,聯鐵鎖數十丈,覆板僅容足。
大石橋 在城東,知縣李果修。
桂花橋 在慈雲寺麓
正陽橋 :在隱蒙山麓。
花溪橋 在縣西十六里。
孫家渡 在縣西二十里。
楊家渡 在縣西五十里。
河渰渡 在縣西六十里。
徐村渡 :在水賴。慈航渡 在縣南二十里。
天池渡 在縣南二十里。
高岩渡 在縣南一里
節娥渡 在縣西五里,即今馬湖渡。
止戈渡 在縣西十五里。
瀘溪口渡 在縣治東
金釜渡 在縣治東南
峽江縣
按:峽邑古無關名,止千佛巖孔道,上巉岩下江潭一徑中通,曲折上下,險出天成,真要隘也。明時有水雲閣,景最可觀。後燬於賊。明末守土者因其地以為關,立樓建坊於前,名曰「鐵石關。」
皇清順治十七年,「逆賊」郝承裔叛於雅安,我師不及。
覺,適偵卒至,詢知之,突禦於鐵石關上。賊半日不得渡,百姓乃得奔入深山,荷以保全。
四至橋 在縣東城外
迎恩橋 在縣南一里。凡迎送詔旨俱於此,故名。
萬里橋 在縣東城內
望峨橋 在縣西四十里。
通遠橋 在縣東五里
太平橋 在縣南五里
白馬橋 在縣北二里
通濟橋 在縣北門外
龍泉橋 在依鳳岡下西十五里。
虹橋 在聚奎門外
觀音橋 在縣南十五里。
板橋 在縣東十里
獅子橋 在縣南十八里。
天生橋 在縣化成山之右,即景為耳,名非「徑」 也。
魚涪津 ,在縣西三里。
十面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通洪、雅州、丹稜諸處要津也。
南安渡 在縣北二十里。
靈泉渡 在縣西北五里千佛岩下,今廢。周家渡 在縣西二里,通峨眉正路。
弱漹渡 在縣南二十里。即弱漹鎮。
陶家渡 在縣南三十里,通嘉峨小路。以上諸
渡及津俱屬青衣江
犍為縣
石馬關 在縣北三十里。有石馬蹲踞,下即化隆臺。
四望關 :距縣七十里。
翔鳳橋 即古烏羊橋,在縣北一里。
三江橋 ,在縣東一百里三江鎮,古析川縣。貢舉橋 ,在縣南十五里。
沙谿橋 在縣東北九十里。
雙寧橋 在縣南八里
二氏橋 在韓、鄢二家之間。
女思橋 在縣南一里。淑先雄思親泣此,故名。「跨虹橋 。」 知縣陳懋功修。
槐鳳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
迎恩橋 在縣東十里
大石橋 在縣東五十里。
新瑤橋 在縣北四十里。
天生橋 在縣西二里
榮縣
靈濟橋 在城南,唐貞元癸未,刺史張修建。望仙橋 、飛仙橋 、東華橋。
「子孫橋 。」 「玉岡橋 。」 「銀瓶橋。」
臥龍橋 。龍腦橋 。印仙橋。
普通橋 、永鎮橋 、壽川橋 俱在縣城東。其飛仙橋,修圮不常。
「長山橋 」 、「偏橋 。」 「道士橋。」
金石橋 。跳石橋 。小石橋。
聞喜橋 。何家橋 。虎頭橋。
通惠橋 俱在城西南。其通惠橋修圮不常。安定橋 在城西南,宋紹興郡守晁公武重修。郝家橋 、蓮花橋 、雙石橋。
進賢橋 俱在城南,其進賢橋修圮不常。迎恩橋 、范家橋 、玉溪橋。
觀音橋 。「團壩橋 。」 堯家橋。
通判橋 、西橋 俱在城西,其西橋修圮不常。
清流橋 、濟澗橋 俱在城北。
來蘇橋 見總志
觀音橋 在舊威遠縣東十里。
華延橋 在舊威遠縣東三十里。
中溪橋 在舊威遠縣南五十里,抵榮縣界。上橋 、涂家橋 ,俱在舊威遠縣北。
下橋 在舊威遠縣東。今三橋俱廢。
義津橋 在舊威遠縣治南。
觀瀾橋 在縣治北
嘉定州公署考 州志
编辑本州
嘉定州治 枕海棠山,接高幖之脈,紆曲宏邃,皆合法度。正堂六楹,贊政廳四楹。正堂後為居敬堂,後為知州廨。廨東為「挺秀軒」 ,以古柏名。軒前為庫,甃以磚石,繚以周垣,既高且堅。知州楊佐修,袁子讓重修。廨後為甘棠樓,舊名「桂花樓。」 東為同知廨,舊有督糧判官廨,今裁併於一。又東為吏廨,西為儀仗庫,又西為判「官廨,西南為吏目廨,六房分列兩甬路上。東房之下為土地祠,中為戒石亭,亭前為儀門,門之西為獄,南為寅賓館,館之後為豫備倉,折而東為大門、譙樓其上門外有總鋪及申明、旌善二亭,陰陽醫二學,施以行馬,豎以坊表,列之屏蔽,翼之,榜房規制釐然具矣。」 按宋時州治旁有明月、澄江、荔枝等樓皆廢。按《總志》:治在兩川合流之際,即郭璞所定。明洪武初修補。嘉靖間,知州唐朝湖於治前建川南首郡坊。亂後圮。
皇清康熙初,知州高仰崑重修。
察院 舊在州前,右鄰闤闠,新在崇明門河街,南面青衣沫水,而錦江東環之,舊為遞運所。嘉靖十四年,改「分巡下川南道治。隆慶中,改分守上川南道治。」 萬曆二十一年,改為察院。
分守道治 在州學西高阜處。舊為布政行司,萬曆十一年改建。前後地皆易民居,以拓之者。按察分司 在州治東二百步許,舊為凌雲驛。嘉城山阻水,地勢窘窄,民居難容,即公署亦難展拓。
凌雲驛 在城北錦江濱,近古龍游縣,久裁。按《總志》,凌雲水驛在州治東。
遞運所 亦在城北錦江之濱,近古龍游縣治所則河泊之遺也。久裁。按《總志》:遞運所在州治東。
平羌驛 在治北四十里,三溪之下,荔枝灘之上。平羌,後周郡名。隋改為縣。唐因之,宋廢。按《總志》,平羌水驛裁。
僧正司 在凌雲寺
「道正司 」 ,在萬壽觀。
「演武場 」 舊在高幖西塔前,水涸,則於沙壩後改北四里關王廟南,易民地,遷丘墓為之。事在萬曆十五年
河泊所 按《總志》「在州治西」 ,今裁。
金石橋巡檢司 按《總志》:「在州治東南四十里」 ,今裁。
豫備倉 按《總志》毀。
水次倉 《州志》未載。按《總志》:在州治北,收糧撥運,以便民者。今圮。
九峰公館 按《總志》:「在州治東,御史熊相創。萬曆初,僉事石檟修建。」
養濟院 「去北城一里。」
《漏澤園 》在養濟院北。巡撫喬又檄創一區,在《菜市壩》。
屬縣
峨眉縣治 在城正中。宣德二年知縣潘麟修。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李禎修,嘉靖十七年知縣崔炯重修。中建大堂五楹,後有二堂、三堂、內宅。嘉靖十九年,知縣王鳴鳳於後園復建「望峨樓」 ,凡四進。庭前左右有贊政廳。月臺下有皂隸房,東西列六房。甬道中有聖諭坊,前為儀門三楹,門左有靈官祠。寅賓館後即主簿衙舍,儀門右即典史衙舍。門內外古柏成行列,大門即鼓樓,門前樹屏壁,甲申亂後傾圮。
皇清康熙壬子年,知縣朱昇重建,粗具公廨規模,《餘》
俱未備。主簿衙舍奉裁後,久廢。大堂東原有磚庫一座,今無。禁獄原在靈官祠後。
永阜倉 、常平倉 ,俱久廢。今奉文修置。於大門左右,粗立「義社」 、常平二倉,收貯備賑。
察院 舊在治東。康熙庚戌年,為峨邊遊府衙門。時遇各上司過往,無駐節處。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房星著捐修公署一所,作「行臺察院。」 中鎮巡檢司 ,在大圍關,今廢。
峨邊營遊府衙門 在治東。
《鄉約》所 :東南、西北各設二所。
洪雅縣治。明成化十九年,知縣王讓建。天啟四年,知縣陜嗣宗重修,增廣廳舍。崇禎十七年,獻寇屠蜀,止存正衙。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李果增建後樓,胥舍左建「書齋。」
多樹桃李,額曰「花勝河陽。」 儀門外,建寅賓館孔邇坊復燼。康熙二十三年,知縣何永駿重修儀門、大門、鐘鼓樓。按《總志》:明成化二十一年建,萬曆初增修,康熙六年重修。
察院 在治東。知縣王讓建,頹圮,知縣陝嗣宗重修。經獻逆,止存大堂。康熙三年,知縣李果重修。
僧會司 「在壽聖寺」 ,今裁。
道會司 按《總志》,今毀。
義倉 舊花溪鎮,原設常平、義社三倉,義倉移設義和鄉三寶寺,社倉設中保正中寺,常平倉設察院右。
演武場 舊設治東濱江,水囓,知縣陝嗣宗遷建,治西郊隅。
峽江縣治 ,明洪武初,縣令易迪始修舉焉。正廳三間,左架閣庫一間,右贊政廳一間,後川堂一間,又清心堂三間,思政樓一座,東西六房各五間,儀門三間,申明、「旌善」 二亭,左吏舍,右禁房,以及賓館、譙樓、大門皆備,至明末如故。丙戌春燬於賊,遂構茅為室。
皇清康熙三年,劉際亨為縣令重修。二十四年知縣。
李大成建
聖諭坊於中門內,併修理贊政廳及禁獄,倉屋皆成。
獨鼓樓大門缺焉
督糧廳署 ,在縣署右,南向。今廢。
巡捕廳署 :在糧廳右,東向。舊制無存,前捕官構屋一進,今因之。
行臺察院 在東城正街,為賊所焚。今之「公館」 ,乃明吏部郎中張珽故宅也。
分司公署 在察院前街,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今俱燬。
永阜倉 在縣署左。今廢。
豫備倉 在縣署右。今改為「常平倉。」
社倉 在南安碧雲寺。奉文新立。
僧會司 在毗盧寺,今燬。
道會司 今廢
養濟院 在城北隅,今廢。
演武廳 今廢
《漏澤園 》與「邑厲壇近。」
犍為縣治 ,枕舞鳳山。明洪武初年,縣丞陳興
創立,後因圮敝。成化間,知縣錢承德重修,大堂三楹,知縣周慶地重修。堂東為庫。萬曆間,卑隘不便防衛,周慶地稍次於後,甃以磚石,繚以牆垣。又後為知縣廨。大廳三楹,樓三楹,耳房左右各三楹,東為主簿廨,西為典史廨,六房東西各五楹,中道有戒石坊,坊前為儀門,門之東為寅賓館,館後為靈官祠,知縣吳道美重修。門之西為獄,出中門為大門、譙樓。門外有總鋪,東有旌善、申明二亭,西有陰陽醫學二學。面豎坊表,知縣周慶地顏曰「漢郡名區。」 左右二坊,知縣吳道美題曰:「敬信節愛。」 知縣胡學戴於大門內左豎徵局十楹,正堂前郵亭三楹,衙內點易齋一所,註《玩易圖說》,凡三十七圖。甲申後,僅存大堂、譙樓二層、磚庫一楹。
皇清康熙六年間,知縣劉靖寰改譙樓為「平門」,復於
大堂前左右各建四楹,為六房所及戒石坊前儀門三楹,堂後思補堂三楹。又後築臺,高三尺許,建燕居堂三楹於下,左右各建房三楹。主簿奉裁無廨。典史秦光明於縣堂右約橫六丈許,另為典史廳三楹。廳後內室三楹。二十四年,典史吳士貞建川堂一楹。
察院 在縣之東街,督學勞題《風亭》。
布政司 在縣東街
沉犀驛 在縣東
三聖驛 在縣北六十里,有三聖石。按《總志》:燬下壩驛 ,在縣南三十里。
僧會司 在縣西大定山。今頹毀無存。
演武場 在縣東北錦江岸。
預備倉 在縣治東北。今頹毀無存。
永通鹽課司 按《總志》,毀。
四望溪口巡檢司 按《總志》,「在縣東北一百里」 ,裁
石馬溪巡檢司 按《總志》:在治北四十里。養濟院 :按《總志》毀。
漏澤園 在縣北門外
榮縣治 。唐建於天慶山前,宋仍之。元末兵燹,偽夏為萬戶府署。洪武七年,判官馬公輔修復,東西三十四丈,南北六十五丈。九年改為縣。十二年,知縣馬福增修。嗣後修葺不一。正統間有知縣尹士恭,正德間有知縣白繪,嘉靖間有知縣王夢魁,隆慶三年有知縣張九思,皆更作之。石屏二座,名「邑坊」 一座,今坊廢。譙樓三間,今廢。儀門五間,即舊譙樓。樓東寅賓館,今廢。牧愛堂即正廳。正廳東贊畫堂,今廢。左右六房,左長府石樓、靈官祠、土地祠、縣禁鑾駕庫正中知縣廨,左主簿廨,典史廨,右吏廨,西承發架閣。大門之外,東西俱榜房。按《總志》
皇清康熙初,知縣簡松重葺。
察院行臺 在正街,今廢。
布政分司 與「察院」 行臺,近今廢。
「行春所 」 在小南街,即州館,今廢。
來牟公館 在縣西五十里,今廢。
賴遠公館 在縣南七十里,今廢。
松林公館 在縣南四十里。今廢。
平濟倉 在正東街,今廢。
預備倉 與「平濟倉」 近,今廢。
新羅鹽課司 :在縣治南八十里。今毀。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大門外左,今俱廢。僧會司 、道會司 按《總志》,今俱廢。
閱武場 在北城外,今廢。
養濟院 在東街
營房 在縣後之左,今廢。
貢井鹽廠 在縣南七十里。
嘉定州學校考 州縣志合載
编辑本州
嘉定州儒學 。洪武初在州之西南,本宋、元舊址,同知楊勵重修。二十七年,嚙於水,知州楊重欽、學正李敏遷於方響洞之上。正統十一年,同知柳芳、學正黎浩遷明倫堂於後山。天順八年,訓導曾智具奏遷今地。蓋高幖之鳳翼左掖也。九峰屏峙,三水環流,據其勝矣。正殿凡四楹,明倫堂凡四楹,前為桂香樓,樓北訓導宅前為杏華樓,樓圮今為學正宅。堂之後為「自邇、自卑」 兩門。分階而上為高美亭,今廢。高美亭之上為敬一亭。啟聖祠,羲、文、周、孔四聖亭。羅憲副緄重修。堂之前為露臺,臺東為祭器庫、興詩齋,西為立禮、成樂齋。三齋今以居訓導。其南為誠敬門,即二門,門東西為號舍。又南為聚奎坊門,弘治末年,攝州事馬湖府同知廖森建。坊門之外,東為文昌祠,西為生敬門,通入
文廟之戟門,門凡六楹,左祠名宦,右祠鄉賢。門內。
為丹墀,列兩廡。生敬門南降階而下為大門,大門西為櫺星門,門下為通衢,東西列兩坊,南為泮池,又南為射圃。一云:「學宮為程初亭重建基據,嘉州之勝固矣,而規模結構,軒敞宏麗,宇內之庠,鮮有其儷。黠寇袁韜起營時燬之,獨大成殿不敢舉火,而炎威薰灼,其不即傾者,神之靈也。」 少參張能鱗駐節謁廟,即慨「然嘆息。踰年力為經理,一切梓楠磚石丹堊之屬,皆易自遠方。首治正殿,既堅且好,輪奐之美,比於昔時。次建明倫堂,堂之下為六齋,後為啟聖祠、尊經閣。正殿前為兩廡,為戟門,為名宦祠、鄉賢祠,為櫺星門。次第經營,雖較昔稍隘,然規模巳畢具矣。」 按《總志》儒學,「嘉靖中知州陳嘉言、郡人御史程啟」 克相繼增修泮池,週迴四百丈,甃以石。
皇清康熙五年,守道參議張能鱗、知州高仰崑重修。
又按《本州山川志》云:「半月池即學前泮池,形如半月,周圍數畝,環以石欄,有泉水不涸。十年以前,滿池皆蓮實,以薦於廟,而今無矣,且半就淤塞,後復建虹橋其中,尋廢。」
高標書院 按《總志》:「在城內高標山,守道張能鱗建,集諸生讀書其中。」
學田「學租 一分坐落峨眉縣桑薗子種,六石一分坐落本州楠木園種,一石有零。」
一分坐落本州紅花堰,種一石有零。
一分坐落犍為壩老木孔等四處田種,共六石;一分坐落聖水寺種三斗。
一、分坐落峽江縣九磐口,除崩塌外,實存種六斗有零。
一分坐落尖,山《子種》六斗。
一、分坐落大坪山等處,除崩塌外,實存種一石零。
「一分坐落小渡壩陸地種」 ,七斗。
「一分坐落牛心寺」 ,實存種六斗有零。
一分坐落辜家壩,陸地種八斗。
「一分坐落《普安鋪》」 種三斗,久荒未種。
一分坐落《興福寺種》四斗。
一分坐落歇氣山種,六斗久荒未種。
一分「坐落安谷壩種二斗。」
一分坐落麻坪種二石,久荒未種。
一分淨雲庵,陸地種八斗。
一分坐落峨眉縣,共種一石有奇。
一分坐落峨眉縣,種一石九斗。
一、分坐落犍為縣三江鎮觀音寺,共種一石;一祭忠臣胡公,田種四斗三升。坐落大石橋;一祭修學御史程公,田種四石。坐落峨眉縣天池寺。
萬曆四十年,巡按朱萬春捐銀一百五十兩,助買學田五石三斗六升逓,年徵租六十石零一分,坐落安谷壩種,七斗一升。
一分坐落符文鎮種一石二斗二升。
一分坐落蝦蟆堰種一石二斗一升。
「一分坐落白岩壩種」 八斗九升。
「一分坐落南木堰種」 七斗四升。
一分「坐落九谿鋪」 三斗九升。
一分坐落曾家壩,種二斗,
一、沙壩原額徵銀三十五兩。內除十五兩充本州公費外,其二十兩給本學燈油之用。
屬縣
峨眉縣學 殿宇,「原在縣治西南,宋慶曆元年建。元至正中重修。明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李楨遷治西去古學一舍。弘治十三年,知縣任伯進遷縣南街。嘉靖四十三年,遷城外馬寨山堂。萬曆二十九年,又遷城外南街。天啟二年,署事峽江知縣董繼舒復遷南門外馬寨山堂」 前。甲申之亂廢燬。癸巳年,復取舊察院圮廨材木,仍於城內東門街粗置殿宇。至
皇清康熙乙巳年,知縣李莊年始卜遷城外鐵河橋。
「之北。」 一云,「學舍舊在學宮後,自兩次遷學,學官尚無住舍。康熙乙丑年,知縣房星著因學宮遠居河北,於新察院左捐買宅地一區,始粗置堂宇,為皋比之所。」 一云,「學宮自屢遷之後,規模草創,止有戟門大殿、啟聖祠,祠復日久傾圮,其餘堂廡、齋祠、衙舍、泮壁、牆垣俱未修設。康熙二十四年春,知縣房星著奉文議修」 ,甫築垣牆,修葺戟門正殿。按《總志》,「儒學,明洪武初建。」
峨山書院 在舊察院東。明正德間,御史黎龍建,今廢。
學租 康熙八年,奉查康熙十一年呈報學田上田五斗,每一斗徵學租京斗、穀一石,共每歲額徵學租京斗,穀五石,收貯縣倉。自康熙十九年係縣學徵收,候文支用。
洪雅縣學 廟址舊在城西。宋紹興元年,邑令孫詔遷今地。嘉靖四年,重修。成化十九年,知縣王讓建。正德十年,知縣楊琪重修。天啟四年,知縣陝嗣宗增修。經獻寇止,存正殿,亦圮。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李果修。
修文書院 與學近。天啟五年,知縣陝嗣宗捐俸買民基,塑「宋諫議大夫田獻翼公」 錫像祀焉。院左開「青雲街」 ,今廢。
學租 京斗穀四石九斗四升四合二抄六撮。峽江縣學 在縣署東南正街,明洪武中始建。嘉靖丙辰歲,縣令陳松增修。萬曆間,縣令楊可賢又於廟前豎立牆石,遇亂悉燬。
皇清康熙十一年,總督蔡毓榮捐金數十金,責知縣。
喬振翼力行修舉,因建正殿一層,東西廡各五間,戟門三間,名宦祠一間。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孫調鼎又於廟門左右建立「義路」 、「禮門坊」 ,整理「泮池」 古坊。
學田、學租 水田一段,坐落乾江上壩,共種一十五畝五分,地基四畝二分,共納租二十一石。水田一段,坐落施家下壩,種一十三畝,續買三畝二分,共納租一十五石。
「見在學田 下田六畝,徵京斗租三石六斗。」 犍為縣學 。宋祥符間在沉犀東,知縣左震遷於縣之城南。元末火於兵,洪武初,陳興重建。成化丙午冬,知縣錢承德重修。萬曆三十九年,知縣陳懋功遷於南城外一里。四十六年,知縣吳道美復遷舊址。正殿凡四楹,明倫堂凡四楹。堂後轉東為啟聖祠,為敬一亭。堂前為露臺,東為進德齋,西為修業齋,直出為道義門,門東為誠敬門。正殿外為丹墀兩廡,東西階而下為大成門,門左魁星閣,右文昌祠。外為櫺星門,前列泮池,豎「金聲玉振坊。」 池東為儒學門,雖復舊址,而木植拆出,復立者率多朽腐,後復傾圮。崇禎乙亥,知縣胡學戴銳意改正,移櫺星門向如故。外立太和「元氣坊、建新明倫堂」 三楹於
文廟後堂左右為「進德修業齋。」 齋下左右立二坊。
一曰《敬敷文教》,一曰《樂育英才》。補修舊明倫堂為講堂,遷文昌宮於左,鑿泮池。教諭何孟鱗建啟聖祠三楹於新明倫堂後。左為教諭齋,右為訓導齋。甲申後,僅存明倫堂,將頹。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劉靖寰與典史秦光明督諸生。
捐資修建。二十四年,儒學吳之彥、典史吳士貞建「啟聖祠」 三楹。教諭毛國宣、訓導傅教嚴重修「文昌祠。」 今頹毀無存。
五隆書院 在城西北隅。正堂三楹,堂前東西號房各三楹,後有樓,多植桂。知縣徐景元建。萬曆戊戌,兵憲顧汝學題其扁曰「雙桂軒。」
社學 四門各一。吳道美修,年久傾圮,知縣胡學戴重修,今頹毀無存。
射圃 在察院西
學田學租 明撫院譚買田種一分,榷租三十三石;察院王買田種一分,榷租三十三石。提學道批允各分田租共三十一石。今籍沒田荒,無據稽復。
見管學田二畝一分。每畝應納京斗租榖八斗,見徵京斗租穀一石六斗八升。
榮縣學 ,唐武德元年建於桂林山。宋乾德三年移近興賢門。紹興十二年,郡守孟侯遷於蓮宇山。開禧二年,守袁桂立二鴈塔,題郡人登科者姓名。教授劉道成《記略》云:「榮雖藩邸重鎮,學凡三遷,始得勝地。及元末兵燬,明洪武六年四月初八日,降榮州儒學印。時判官馬公輔、學正張朝祖仍創於桂林山。天順元年」 ,舉人龔匯奏復今處。四年,按察僉事汪、知縣劉清修堂齋。成化十七年,僉事俞澤、署縣判官御史戴中,改修尊經閣。正德十四年,僉事王雱、知縣毛秀移尊經閣於右。後興廢不一,至
皇清,知縣簡松重葺。
崇仁書院 大門三間,儀門三間,正氣堂、寢門號房。自鄉賢以下俱廢。祀革除兵部侍郎胡子昭於內,知縣王夢魁修,御史鄢懋卿題名。榮川社學 在南正街。
來蘇社學 在泮水街
樂陽社學 在桂林街
清流社學 在西城
興賢社學 在東街
榮德社學 在鳳鳴山左。
仁義社學 在城西
長山社學 未詳所在。今社學俱廢。。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