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5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一卷目錄

 江南總部彙考三

  江南兵制考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一卷

江南總部彙考三

编辑

江南兵制考         通志

编辑

鎮守江寧等處將軍一員。駐劄江寧府。自

皇清定鼎以來,初設「駐防左翼四旗,設立昂邦章京。」

一員。統轄滿兵。康熙元年、改今制。二十二年、添設右翼四旗

副都統二員順治十八年添設。

協領八員,額設四員。二十二年,添設四員。佐領五十六員,額設二十八員。康熙十三年,添設一十二員。二十二年,又添一十六員。

《驍騎校》五十六員順治十六年,設立二十八員。康熙十三年添一十二員。二十二年,又添一十六員。

防禦五十六員康熙九年,設立十二員。二十二年,添設四十四員。

馬兵四千名,步兵一千名,戰馬四千匹。

鎮守京口等處將軍一員。駐劄鎮江府。順治十六年設立。

副都統二員

協領八員

參領八員

防禦四十員,額設八十員。康熙二十二年,每旗裁退五員,實存今數。

驍騎校四十員

馬兵二千名,步兵一千名。康熙十三年,添設戰馬二千匹。

中軍副將一員,額設遊擊。隨廂白旗為左營左哨。康熙十四年,遊擊員缺改今制。兼管左營。左營守備一員,額設隨正藍旗為左營右哨。右營遊擊一員,額設隨廂黃旗為右營左哨。右營守備一員,額設隨正白旗為右營左哨。前營遊擊一員,額設隨正黃旗為前營左哨。前營守備一員,額設隨正紅旗為前營右哨。後營遊擊一員,額設隨廂。《藍旗》為後營左哨後營守備一員,額設隨廂。紅旗。為後營右哨千總八員

把總十六員

馬戰兵四百名,步戰兵一千六百名,守兵二千名,戰馬四百匹,官自備馬八十八匹。

沙船二百隻,內有左右二路九十二隻;唬船一百隻,內有左右二路二十八隻。

捕舵繚椗手一千五百名,水手三千一百名。總督江南、江西軍務。部院軍門一員,駐劄江寧府。自順治二年設經略、招撫內院大學士,後改總督,轄江南、河南、江西三省。六年,改轄江南、江西二省。康熙元年,裁操江都御史歸併兼管。十三年,轄江南一省。二十一年,復轄江南、江西二省,兼管操江。

督標中軍副總兵一員順治五年設立。

中軍守備一員

左營遊擊一員順治五年設立。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戰兵五百九十四名,步戰兵一百七十九名,守兵一千一百七十名。戰馬五百九十四匹,官自備馬五十匹。

《渡馬》淺船一十五隻。

安慶營,副將一員。初設立總兵鎮守。順治四年,改設副將。七年,副將改移潛山。操江撫院,駐鎮安慶。康熙元年,操江歸併總督,將本營改設遊擊。五年,復今制,統轄沿江遊奇、瓜洲等營。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戰兵三十六名,步戰兵四百四十四名,守兵四百八十名,戰馬三十六匹。

唬船二十七隻

遊兵營遊擊一員。駐西梁山地方,兼管和州、含山縣城守。初設立,駐江寧新江口,屬操撫標下。

康熙元年、操江事務歸併總督。今循其制: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三員

馬戰兵二十七名,步戰兵一百三十二名,守兵六百九名,戰馬二十七匹。官自備馬二十匹,唬船二十八隻。

奇兵營遊擊一員。初額設隨操撫赴皖駐防,改為太平右營。順治十六年,調赴瓜洲,因寇警潰散,總督委官招徠復設。康熙元年,歸併總督。今循其制。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三員

馬戰兵一十七名,步戰兵一百四十二名,守兵六百九名,戰馬一十七匹。官自備馬一十匹,唬船二十三隻。

瓜洲營守備一員順治二年經制,專防江北一帶水汛,屬操、撫標下。康熙元年,改設參將,歸併總督。十一年裁去,留左軍守備為瓜洲城守。今循其制。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戰兵三十八名,步戰兵七十四名,守兵二百七十二名,戰馬三十八匹。官自備馬一十匹,唬船八隻。

「總督漕運部院」 軍門一員。駐劄淮安府

漕標中軍副將一員。順治二年設立參將。九年改遊擊。康熙九年定今制。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順治二年設立。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十員

馬戰兵七百九十名,步戰兵五十一名,守兵一千二百五十五名。戰馬七百九十匹,官自備馬五十四匹。

宿遷後營遊擊一員順治五年設立。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戰兵二百九十七名,步戰兵一十八名,守兵四百五十三名,戰馬二百九十七匹,官自備馬二十二匹。

漕標提塘守備一員

巡撫江寧等處地方軍門一員。駐劄蘇州府。撫標中軍遊擊一員。順治四年設立中軍左右營遊守各一員。五年裁去左營。歸併中軍。康熙元年奉。

旨:「巡撫停理軍務。《撫標官兵》奉裁,將中軍遊擊改為」

「蘇州城守營」 ,十三年奉

旨「復設《撫標》官兵兼管左營。」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順治四年設立。康熙元年奉裁,十三年復設。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戰兵一百名,步戰兵四百名,守兵五百名,戰馬一百匹,官自備馬四十四匹。

「督、撫將軍」 、提鎮提塘事務一員

蘇松等處、舊設兵備各道。有道標中軍。今奉裁。「巡撫安徽等處地方」 軍門一員駐劄安慶府。提督操江。康熙元年、巡撫奉

旨「不理軍務。操江所屬十一營官兵、歸併總督。」至十

三年設立撫標

撫標中軍遊擊一員。向屬操標。有太平左、右二營。康熙元年,操標歸併總督。至十三年,設立「撫標」 ,召募兵丁,分為左、右二營,中軍兼管左營。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戰兵一百五十名,步戰兵六百名,守兵七百五十名,戰馬一百五十匹,官自備馬四十四匹,提塘一員。

安徽等處舊設兵備各道有道標中軍。今奉裁。江南全省等處地方提督一員。駐劄松江府。顯治二年,蘇州總鎮統兵駐守。後因蘇鎮征粵。移提督駐守。管理蘇松常鎮四府各營軍務。康熙

元年,奉文管理江南全省提督事務。十四年,因滇、閩寇警,添設提督一員,管理上江七府營務,駐劄安徽。將全省提督改為「江寧提督」 ,管理下江七府營務,原駐松江。十七年,部議將安徽提督裁去,復循舊制,管理全省提督事務。

提標中軍參將一員。初設立前、中、左、右、後五營。順治四年,標兵調往閩、廣援勦,暫設中、左、右三營。九年,調中、左二營往閩,右營駐松,管理城守。十年,海氛蠢動,復添設水師中、左、右三營。中、左二營屬提督管理,以右營屬蘇鎮管理。後蘇鎮改為崇明水師總兵,遂將中、左二營水師歸併崇明,復設今制。

中軍守備一員

左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前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後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松江城守」 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十二員

把總二十四員

馬戰兵一千四百七十九名,步戰兵五百一十四名,守兵三千一百九十三名,戰馬一千四百七十九匹,官自備馬一百三十四匹。

唬快船八十三隻

江南掌印都司一員。順治二年,改京為省,設管轄通省六十四衛。所設屯田都司同知一員,查比屯糧。設操捕都司僉書一員,管理捕務。設經歷、都事各一員。十二年,裁屯、操二司,屯田事務歸併本司,捕務悉併有司,又裁都事、斷事二官。本司所轄江寧等二十六衛,每衛設掌印守備一員,督理屯運、經徵黃快、馬政、「苜蓿、人丁新增」 等銀,解交本司。七年,改解藩庫千總三四五員不等管屯徵糧。十三年,將無運衛分《武德》《和陽》《豹韜》《鍾山》《上元左》、上元右、江寧中、《秣陵》《英武》《廣武》十衛,併入江寧左、江寧右、江寧前、《江寧後》《上元中》《上元前》、上元後、江淮左、江淮右、石城、《鎮南》《江陰》《興武》《鷹揚》《廣洋》《橫海》十六衛,各設掌印守備一員,督徵屯糧、增協等銀。每衛設管屯千總二員,徵輸屯米,解交戶部。康熙四五年間,解交本司,移解糧鹽二道。三十三幫,每幫設千總二員,更迭輓輸。十三年間,軍興浩繁,將江寧等十六衛裁去衛屬錢糧,併入州縣,議留江寧、上元、江淮、興武四衛,督運三十三幫,董理丁船事務。十九年,裁去江寧、上元二衛,止設江淮、興武二衛,其鳳、廬、淮、揚等三十八衛所,各設守備並「守禦一員,經徵屯折等項銀米、麥豆,解交江安藩司糧道。鳳倉兵備千總二員,更番領運。」 十七年,裁去懷遠、壽州、武平、六安、邳州、高郵等六衛,洪塘、鹽城、興化、泰州、通州、吳淞江、松江、青村、南匯等九所,錢糧歸併各州縣,徵輸運務,歸併鳳陽、淮安、揚州、金山等二十三衛所管理。本司駐劄江寧府城,職司糾率衛所守千各官。今循其制,經歷一員

防汛附

安慶府江防

皖城扼江、楚之咽喉,為金陵之屏蔽。馬當控制,南岸小孤橫踞中流,盜賊之出沒無常,兵營之追勦互應。舊日操江駐此,今屬安徽撫院坐鎮,題設副將一員。其原額官兵,一分左軍作城守,一分右軍併李陽河,分作江防,以原李陽營守備領之,仍統轄沿江遊兵奇兵、瓜洲等營。其在懷寧、桐城、望江三縣邊臨大江,沿江一帶施設汛地共二十五處,咸有墩臺敵樓。各汛地屬城守營,每處撥兵防守。

右軍派防南岸二十七處,計程三百六十里。所轄烽火磯、馬當,係彭澤縣地方。

響水磯香口、烏石磯、東流、吉陽、黃石磯、高家嘴渡船口官場係東流縣地方。

黃湓寶賽磯李陽河烏沙夾、中夾口,水凍灣池口流波磯仙姑廟郭港海埂伍埠溝江心荷葉洲,係貴池縣地方。

「大通洋」 「山磯橫港係《銅陵縣》地方。」

「右軍」 派防北岸二十九處,計程三百八十里。所轄毛湖洲、喻家洑、沙灣,係彭澤縣地方。

「中夾口」 黃家塅、桃樹灘、雷港、十家套、江心、蓮花洲、路溝、土嘴,係望江縣地方。

洲頭口光洲張家港花園王宣夾口桑園前江溝鴨兒溝柘家灣係懷寧縣地方。

鐵板洲,三江口,新開溝,殷家溝,丘家埠,武梁洲,老洲頭,六百丈,「下埠頭,係桐城縣地方。」

以上水汛,俱設立營房、木樓,派防兵丁多寡不等。

池州府江防。江北屬安慶。

江之隸池者,上自馬當,下及繁昌之橫江,約五百里,緊對皖城,下則李陽河、池口、流波磯、丁家洲,皆要地也。獨以池論,馬當之上有鱘魚嘴,實池上流之門戶。丁家洲之下有板子磯,則池下流之鎖鑰也。上自響水磯,下至張灣潭,汛防三十六處,皆江之南岸。其洲渚隸池之江防,而汛兵則隸皖之協鎮。統之者守備駐李陽河,太平府江防。江北屬和州。

姑孰、歷陽在前代極為重鎮。自蘇峻、侯景、韓擒虎、楊行密皆由此以濟采石,而明太祖亦自和州渡江以平集慶路,險要可知。今兵爭已息,而萑苻竊發,所在皆宜設防。

遊兵營汛地:南岸自魯港起,至新江口止;北岸自蟂磯起,下至芝麻河止。中有采石、和尚、裕溪等口,南通徽、寧,北達廬、巢諸河。設有本營額兵並船隻,分防各汛。

紫沙洲汛地,下至本洲尾,汛地二十五里,屬太、廬、池三府,對江北。請幫助識別此字。魚洲汛地:紫沙洲尾,張灣潭汛地,下至荻港汛地二十里,對江北鯉魚套、老頭套汛地。

荻港河口汛地,下至板子磯汛地五里。荻港營今裁對江北宋家灣鯉魚套。

板子磯汛地,下至教化渡汛地二十里。江中錦衣衛洲,屬繁昌縣,長三十里。洲頭為三汊汛地,洲尾為楊家沙汛地,洲中有教化渡汛。趙家埠汛,對江北泥汊套奧龍河。

三山楊家沙尾汛地,下至螃蟹磯汛地四十五里,對江北傅家灣石板洲。

螃蟹磯汛地,下至魯港汛地十里。對江牛門溝汛地。

魯港磯汛地:下至雙港汛地五里,對江北惡江嘴。

雙港汛地。下至請幫助識別此字。磯汛地十五里,對江北蟂磯汛。請幫助識別此字。磯汛地:下至四褐山汛地二十里,對江中路兵房。田家港汛。

四褐山汛地,下至東梁山汛地二十里。江心陳橋洲汛,係裕溪分防,乃盜賊出沒處。因四褐山磯頭水溜無風,商船不能上行,往往坐守,故於此行劫,劫後即往此洲潛匿。對江北屬和州界裕溪汛。

東梁山汛地大信河,內通太平府,下至采石磯,汛地四十里,江心有鯽魚洲,方圓八十餘里,屬當塗縣,立保里甲長,江防官稽查。對江,係西梁山、牛屯河、姆下河、太陽河四處汛地。西梁山與東梁山相對,至針魚嘴五十里,和州江防同知駐此。

采石汛地,下至思賢港汛地十五里,內河通太平府寧國。江心有九洲,盜賊行劫,每從各洲潛匿。江口有采石磯墩、打石磯、人頭磯。采石有操江廠,對江有新河口、針魚嘴、道士墩。針魚嘴至芝麻河三十里,芝麻河汛至奇兵營西江汛三十里。

思賢港汛地,下至和尚港汛地五里。有啞口河、慈姥山墩。對江有牛路汛、倪家墩。

和尚港汛至江寧鎮四十里。過和尚港至烈山汛,屬江寧白廟遊奇分界。此處江闊水急,雖烈山中峙,而盜賊每從江北徐府洲跨芝麻口、燈籠嘴而來,劫劫後隨往江北潛匿,最宜防守。江寧鎮汛下至大勝關二十里,對岸西江汛內通烏江至楊四廟汛三十里。大勝關汛內通江南省南門及溧水等處,下至新江口北河汛,二十里大勝關新洲。此處下自八字溝入,上自黃家套「穴」 字河出。其中洲渚汊港極多。每遇春夏,江中水溜風急,商船俱由洲裏上行,因其水慢河窄故也。賊船往往潛泊於此,躍出劫財。各口應設兵船防守。

江寧府江防

江寧為省會重地,輻𢄙寥廓,七省要樞,設有重兵駐防援勦,其《奇兵營汛地開列於後》:

奇兵營江防汛地南岸。上自江寧縣江寧河口汛起,下至鎮江府丹徒縣高資港止,計程二百四十四里。有草鞋夾、七里洲、鰣魚廠、草堂寺、朱家嘴、三江口、柏家閘、楊家溝、螺螄溝、天寧洲、坎潭橋、高資港等汛。

北岸上自江浦縣響水套汛起,下至揚州府儀真縣何家港汛止,計程二百七十六里。有北浦口、浦口、急水溝、黃廠河、新臺汛、三套口、段腰汛、瓜埠東溝、青山頭、一戧港、江口汛、舊江口、馬港、瓜洲營、河家港等汛。

「青山頭有黃天蕩」 ,此處江形獨闊,兩岸相距四十里,太子洲居江之中,其間地形甚廣,港汊甚雜,村落甚眾,水陸之盜每出於此,昔為宋、金鏖戰處。

鎮江府江防

京口,地當南北之咽喉。上自高資港汛起、下至東馬頭止,並金、焦二山等處設有防兵。因海寇入犯,奉

旨「添設鎮海」大將軍、統領水師官兵駐防。又設左右

二路總鎮水師綠旗官兵,每路統轄左右二營。康熙十一年,將左路總兵官一員統領官兵,移駐江陰;右路總兵官一員統領官兵,移駐瓜洲;左路左營,駐防江陰。所轄沿江汛,「鵝鼻嘴、大石灣、黃田港、蕭山、石牌、石、西石、中、石東、巫山西嘴、新寧沙、正興沙、正興沙、東五堡、夏港、孟濟、新溝、徐村、申港、蘆埠、利港、橫舟、種九」 、桃花港,圩塘,澡港,顧村,魏村,大河,剩港,小河,黃山、孟河,各派兵防守。

左路右營,駐防靖江。靖於常為外邑,而捍江蔽海,宜設重鎮。舊屬江北漕撫節制,狼山副總兵調度錢糧,仍在常州府交領。十七年,改屬鳳撫,今屬江南京口左路水師所轄。東汛,自闌港墩臺起,至通州任蘆港臺,接狼山營界止,共計程一百六十二里,共設墩臺三十二座,派兵防守。西汛自天港墩起,至西夾王墩,泰興縣界河止,計程四十里,共設墩臺十座,派兵防守。

右路左營,駐防瓜洲所轄北岸汛地。自沙港起,上接儀真縣奇兵營汛界,為商船停泊之地。下接花園港,乃通京漕艘運河之口。有大砲臺,與京口對峙,南北咽喉。設有石岸城,塞敵臺。下至八港,港口直通芒稻河,竹木簰甲,俱由本港進入內河。下至三江口,居民稠密,洲渚叢雜,與圌山對峙。向設三山營官兵防守,隸「操江標營。今屬本營把總防守。下至復業、新洲、嘶馬鎮,以上俱屬江都縣地方。下至口岸洲民濟渡總匯,居民稠密。下接黃家港,與江陰對峙,水面汪洋。濟渡總口,直通內河、泰靖等縣。向設周橋營官兵防守,隸狼鎮標營。今屬本營守備防守。以下至界河口汛,與左路、右營靖江縣分界。以上俱屬」 泰興縣。

「右路右營仍駐鎮江。所轄南岸汛地,自洪信港起,上接奇兵營汛界,下接樂亭港、錢家港,皆係商船停泊之所。金山城寨在於江心,與簰灣相對。玉山頭汛地,與瓜洲對峙,南北咽喉,風濤險汛。下接運河口汛地,乃通京轉運漕糧江河總口。下接小閘口,東馬頭汛地,與焦山相對。此處一應篷桅船隻,不許赴界下行。」 下接丹徒港、諫壁港,汛地居民稠密,洲渚叢雜,形勢險要。下接大港圌山關,與三江口對峙,向設圌山營,隸操江標營,接南砲臺、山北港,今屬本營千總防守。下而郭家港至匡家橋止,以上俱係丹徒縣所轄地方。下接太平港,此處江面遼闊,洲渚叢雜。下至界港汛地止,係丹陽縣所轄地方,與左路「左營」 接界。

京口鎮海旗營,原設沙唬船共三百隻,內有左右二路各船六十隻,共一百二十隻。康熙十一年間,總督部院麻勒吉題為「請移水師」 一案,將兩路船以三十隻留天寧洲,聽兩路選撥,將兵隨旗操演,以三十隻分防江汛。又撥靖江等營小吧唬船二十二隻,以四隻發左路左營,以四隻發左路右營,以八隻發右路左營,以六隻發右路右營,為江汛巡遊之用。康熙十三年,鎮海將軍王之鼎題為《密陳隄備機宜》等事,將兩路船隻,以九十八隻調泊天寧洲,量撥二十二隻與左右二路巡防。迨康熙二十一年經部文將京口兩路四營歸併督、提管轄。於康熙二十二年間,鎮海將軍楊鳳翔題准部覆,「將兩路官兵」 歸督提管轄,船隻仍照前旗下官兵看守。奉有

俞旨。

常州府江防

孟河營東去五十里至桃花港,西去五里至丹陽界港,南去四十里至羅墅灣,北去三里至河河港,即大江四止。汛地共一百四十五里,內有汛地九處,本營官兵駐防。其孟河港口最稱險要。順治十一年,行文釘塞。康熙十一年,將江汛事宜改歸左路水師營管領,設兵防汛。

江陰縣見係左路總兵,同左營駐防。其防地分轄,詳上「《左路》右營。」

靖江縣,在江北,見係「左路」 右營駐防。其防地分轄,詳上《左路右營》。

楊舍營堡城二座。明嘉靖戊午年造。

皇清康熙元年,以瀫瀆港為吃緊咽喉,添設砲臺,以

防叵測。八年,開復沙洲,添駕馬橋煙墩,派兵瞭守。所轄有瀫瀆港、范港、泗港、善港、蔡港,凡五處,界接如皋、靖江、江陰、常熟四縣。

揚州府:通州以西為江防,通州以東為海防。揚州居江北,最為衝險要口,商船漕艘往來之路。南對鎮江之金山,古稱長江之門戶,南北之要津。揚屬上自儀真縣所轄東溝墩、馬路沿江起,至何家港墩止,共墩臺十六座,木樓二座,汛地八十里,俱係奇兵營撥兵防守。下接江都縣所轄沿江汛地。

江都縣所轄花園港墩、馬路沿江起,至朱團窩墩止,共墩臺二十座,木樓三座,汛地九十里。俱係京口右路左營,撥兵防守。下接泰興縣所轄沿江汛地,萬壽司地方。黃墩港長命港沙河港小史家港大史家港八港梁家港梁孟港孫請幫助識別此字。港、徐家壩、繆家嘴、三江營、唐家港、嘶馬、朱團窩、徐墩,係泰興接界,俱設有橋墩、煙籠營房。泰興營,舊係周家橋、永生洲二營,合兵四百名,歸併守備統領。因江洲汛險兵單,移駐泰興縣城內,設泰興營署防守城池。沿江各汛,於

皇清康熙十一年俱歸鎮江水師營撥守。其馬橋亦

「鎮江水師撥有防守所轄復原洲墩」 ,馬路,沿江起至界河墩止,共墩臺十六座,木樓一座,汛地七十五里。俱係京口右路左營撥兵防守,下接常州府所屬靖江縣,下接如皋縣沿江汛地。如皋縣所轄百姓圩墩,馬路沿江起至宋家圩墩止,共墩臺十四座,木樓五座,沿江地四十八里。俱係京口左路右營撥兵防守,下接通州沿江、沿海汛地。

通州當江海之交,為第一門戶。其間洲渚港汊叢雜,又魚鹽諸奸挾興販為厚利,伺隙劫掠,出沒不常,故狼山尢屬要害。《明制》本守禦千戶所。自嘉靖初倭寇分掠通海,沿海增置營戍,而通州設參將,未幾改副總兵。

皇清順治間,仍設副總兵一員。順治十六年,海波不

靖大艦數百突至狼山,直逼省會。於是狼山改設正總兵,立三大營。其中營、左營分防通州新舊二城,自任家港起、大潢港墩止,係江汛;其右營官兵移駐海門縣,分守迤東一帶墩汛并大河營所遺汛地。

皇清康熙十二年,海門城垣沖破,形勢迥《別將》右營。

「遊守,撤回通州千、把總官,仍防海門東汛一帶。其大河營調防贛榆,即於右營派撥防護。」 所轄阮家圩墩馬路,沿江沿海起,至宣家壩墩止,共墩臺五十九座,木樓三座,汛地三百二十二里。自「阮家圩墩起,至任蘆港墩止,係京口左路右營撥兵防守。自任家港墩起,至大潢港墩止,係狼山左營撥兵防守。下接如皋縣沿海汛。」 掘港營在如皋縣界,始自明初湯和於沿江沿海設立衛所千戶防守。後因嘉靖年倭警,添設守備哨官,管掘港、拼茶、白駒、丁美舍、東臺場、海口、五寨所轄交界墩、馬路,沿海起至二十八總墩止,共墩臺二十一座,汛地一百五里,俱係掘港營撥兵防守,下接泰州沿海汛地。

泰州營,原設守禦千戶所,屬徐州兵備道管轄。後因倭警,添設海防兵備道,駐劄本州。有忠義、忠勇二營。中軍。

皇清初,改設守備,屬海防道。康熙年間,改屬通州狼。

山總鎮,十一年添設遊擊一員,仍屬狼山營。所轄頭總墩馬路。沿海起至茅花墩止,共墩臺二十三座,汛地一百五十一里。自頭總墩起,至丁美舍墩止,係掘港營撥兵防守,下接淮安海防汛地。

以上自儀真縣東港墩起,至泰州茅花墩止,沿江沿海,共計馬路八百七十一里,下接淮安海防汛地。

淮安府海防

鹽城營,駐劄鹽城縣內。專防城池。近奉

旨移駐,扼防劉莊場。南接掘港營界、北接廟灣營射。

陽湖南岸止,東濱大海,乃海防要地,綿長三百餘里。

廟灣營所轄射陽湖、黃河灌口三大險汛,切近邊海。「射陽湖」 汛地,係廟灣場竈地方,有大新港、三板港、下川子諸水路。下川子距海口水路四十里,海口南岸,係鹽城營所轄汛地。黃河營係

陸路駐防北岸海口,往西一百里至雲梯關地方,派兵防守,瞭望灌口汛地接連黃河北岸。其七條港、陸套港、湧洋河、小河口、嚴家舍,派有唬船兵丁防守,係安東縣地方。其七條港木樓,係海州地方,乃海州營汛地。

海州營在海州、贛榆、沭陽三州縣地方,沿海數百里,地勢綿長。其緊要海口共十三處:

蘇州府海防

福山營,與江北狼山對峙,江面離隔一百二十里,離海口廖角嘴、高家等嘴一百五十餘里。所轄徐六涇汛,在本營之東,距營五十里。鹿苑汛,在本營之西,距營三十里。支塘汛,在本營之東南,距營六十餘里。皆屬常熟縣。自黃泥墩以東,係太倉劉河營汛界;自烏沙港以西,係江陰楊舍營汛界;自吳塔鎮以南,係長洲縣「蘇州城守營汛界。」 北至大江,東西延袤一百二十餘里,南北長八十餘里,廣遠五百餘里。

崇明縣孤懸海中,周圍五百餘里,四面汪洋,處處可以登犯。初設參將等員,後題設總鎮。順治十五年,特設蘇松水師官兵,有中、左、右、前、後奇六營,左右兩協,各設左右兩營,共為八營,以左協駐防七丫,以右協駐防上海。順治十八年撤回。康熙六年,裁去右協左、右兩營官兵。新嚴海禁,沙船盡行收泊崇明內港,將八營官兵分派沿海各營緊要汛口。康熙十四年,奉

旨:「因崇明地方衝險,改設提督衙門,統轄八營官兵。」

防禦。其八營分派汛地開後:

中營原派防崇明縣北地汛地,自本城北關外長安橋東起,四十里至永寧沙半接墩止,與右營汛交界;西二十里至雙港三造臺,與左協左營汛交界;南十三里至壽安寺,與奇營汛交界;北七里至海邊止,共派汛地八處。

右營原派防崇明縣東路蒲沙套、當沙頭港、大套二滧、岸溝四滧、六滧、七滧,南至海邊止,共派汛地八處。

右營原派防崇明縣東北路大港、拳頭港、張家港、北當沙頭溝、僊景沙、小豎河、梅家汊路、桃皮港、天分滧;東三里至戧水界牌,與前營汛交界;西五十九里至東沙溝,與中營汛交界;南十里至米行鎮;南小橫河,與左營汛交界;北八里至海止。共汛地九處。

前營原派防崇明縣東路汛地,自堡鎮造寨,至高頭沙七小滧、大花供陳六港;東十里至大海;西十里與右營大港汛地交界,南五里與左營「七滧」 汛地交界;北十里至蟹場沙洪止,共派汛地四處。

後營派防崇明縣西北路平洋沙汛地,自大洪起,至湃頭港、徐鬍子港、大套、王家港、西阜沙、渡船港、掘頭港止,東十八里與左協左營汛交界,西十三里至海,南二十里與左協右營汛交界,北十五里至海。共派防汛地八處。

奇營派崇明縣城南路汛地,自本城西關施翹河南岸起,至南洪三條豎河、顧四房溝、郁黃狀、新開河,東西兩岸盤船河、三條港止,東四十里至井亭,與左營汛交界;西五里至施翹河海邊止,南十五里至顧四房溝海邊止,北三里至普濟橋南堍止,與中營汛交界。派縣治並南路汛地九處。

左協左營派防崇明縣北路汛地自盤滧起,東與中營汛交界;南二十里至中馬路止,與左協右營汛交界;西六十里至北合洪止,與後營汛交界;北至海邊止,共派汛地九處。

左協右營派防崇明縣西路汛地。自邋遢港起,東三十八里至施翹河,與奇營汛交界;西二里與後營汛交界;北五里至中馬路,與左協左營汛交界;共派防汛地八處。

劉河營東臨大海,內通太倉,稱為重鎮。明嘉靖四十五年建造,設立參將防守。今額設遊擊統兵駐防。康熙六年,因劉河舊城東半坍入大海,難以駐防,題明移駐茜涇鎮,離海四里。所轄各汛開後。

太倉州城汛:離海五十里。

劉河舊城南自大川沙、小川沙二墩,係嘉定縣境;牛角尖起,至北楊林墩止,係太倉州境,俱沿海重汛。

七丫海口輪派官兵盤查。崇明營、縣出入船隻,自七丫墩起至北錢涇墩止,係太倉州境。橫浜、鐺腳、野鵝三墩,係常熟縣境,俱係沿海重汛。土寨汛離海五里。

璜涇鎮,係傍海市鎮。離海八里。

天妃閘汛離海十里

吳淞營坐落嘉定縣地方,東臨大海,南接浙、閩,西通吳郡,北達長江;乃江南之重地,闔邑之藩籬。自明嘉靖年間,設立副總兵專鎮駐防。

皇清初設副將,後改設參將駐劄。東至大海三里,西

至嘉定縣五十四里,南至楊家嘴十里,由水路至虯港橋十八里,與上海黃浦營交界。北至黃窯墩二十五里,與劉河營交界。其汛地開後「楊家嘴當海口首衝,內通黃浦大江,直達上海松江、泖澱諸湖,東南與川沙營寶山嘴相對,江面寬闊二十餘里,險要異常,實難防禦。進內三里湖港口,向設有沙船八隻,灣泊」 防守。

沙浦港汛東接大海,與崇明對峙,亦屬險汛。港口木樁釘塞,不通內地。

請幫助識別此字。淘港汛:與崇明對峙,係屬衝要。通嘉邑內地,港口木樁釘塞。

練祈港:與崇明對峙,亦屬險汛,通嘉邑內地,港口木樁釘塞。

司家港汛:與崇明對峙,係屬衝要。通嘉邑內地港口,木樁釘塞。

松江府海防

松江一郡、大海環其前、《長江》繞其後、黃浦貫其中、《三泖澱湖》居其右。湖中巨寇結聚海中逆孽跳梁、特設大鎮提督蘇松常鎮四府。康熙元年二月奉。

旨管理「《江南全省》提督」事務。康熙十四年二月添設。

安徽提督改全省提督為江寧提督,管理下江七府。康熙十七年四月,奉裁安徽提督。全省雖或轄四府,或轄七府,或統轄全省,權有重輕,兵有增減,而駐松則無異。蓋松實為江浙首衝,其邊海要汛,則有一團。上海、吳淞、金山、黃浦,專藉大帥坐鎮,分防設汛,以扼吭拊背,居重馭輕云。其本營派撥官兵貼防各營汛開後。

「黃浦營官兵,駐劄上海縣城,分防黃浦江水汛一百餘里,內通泖澱,外達海洋。賊多從海子口入,不五十里為黃浦。黃浦逼縣東門,賊至即抵城下,或循海而南,或由江而西,皆可達郡城。是一郡之要害在上海,上海之要害在黃浦,黃浦之要害在吳淞所,吳淞之要害在李家口。守李家口以拒賊上游,守黃浦以遏」 賊橫渡。守禦上策,莫逾於此。

金山衛坐落松江府華、婁二縣界。城臨大海,實為江浙首衝,蘇、松門戶。南遏汪洋,北通鄉浦,西連浙壤,東控柘、青,幅𢄙數百餘里。其邊海要汛,東有胡家廠、金山頭,西有白沙灣、大營盤、新廟廠等處。

柘林營坐落松江府華亭縣東南,周圍二百餘里,城臨大海,南逼海面,東接青村,西連金山。其海口汛地,如「東袁浦、西袁浦、草庵、龍王廟、漕涇鎮五處」 ,最為緊要。

各處海口多灘塗閣淺,而柘林獨否,其來易於登岸,其去易於開艐。海濱至內地,必由小港出浦,若非潮至,則水澀難行。柘林之西,獨有上橫涇、歡娛庵,深而且闊,可縱行舟,片帆出浦,即是葉謝。行十八里即抵郡城。嘉靖中,寇據此為巢。青村所營,係明湯信國建。今設守備駐防,統領馬步官兵,分撥沿塘十一墩及汛口要地,如「橫林、朝陽廟、李家路口、陳家路口、壇廟路口、牛皮小勒、魚秧棚、翁家港、瞭海墩七處,極為險隘。南匯營地形突出洋中,三面皆海。向年倭寇每察風色,分艐於洋山馬蹟。蓋各堡止防一面,而是堡獨三面受敵。今設守備駐防,分南北兩汛,南派把總守一團鎮,北派百總守四團鎮。川沙營坐落松江府上海縣地方」 ,東臨大海,西枕申江,南接南匯,北至寶山、黃家灣止。江防則虯港、陳家嘴、東溝、西溝渡、洋涇、曹家渡、陸家渡諸處,海防則川沙窪、三尖嘴、曹家路、蔡路諸處,達嘉定縣界寶山所,延袤共二百餘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