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三卷目錄
江寧府部彙考一
江寧府建置沿革考
江寧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江寧府星野考
江寧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三卷
江寧府部彙考一
编辑江寧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後屬越。戰國屬楚,威王因其地有王氣,埋金厭之,故置邑,名金陵。秦改秣陵,屬鄣郡。漢初,建楚及荊吳、江都諸國。元封中,置丹陽郡,領六縣。三國吳自京口徙都丹陽,改治曰建業。晉平吳,改建業曰秣陵,又分其北為建鄴,又分建鄴置江寧。建興初,改建業為建康。東晉渡江,建都焉。宋、齊、梁陳因之。隋平陳,廢郡置蔣州。跨江以北,江浦、六合,古棠邑地,史傳亦為堂邑。秦隸九江。漢屬徐州。晉隆安中,立秦郡,屬南豫州,又屬南兗州。宋元嘉中,入北魏,屬揚州。南齊析秦州為齊郡。梁廢齊存秦。陳置義州。北齊改瓦梁郡。周置六合郡及方州。隋改方山府六合縣。唐武德初,為揚州東南道行臺尚書省,後復蔣州,罷行臺,為揚州大都督府。九年,徙揚州都督於江都,更名金陵曰白下,分其地屬潤、宣二州。貞觀初,更白下曰江寧,方山府屬南兗州。至德初,置江寧郡。乾元初,以江寧為昇州。上元二年廢屬潤州,以江寧置上元縣。光啟三年,復置昇州。楊吳為金陵府,後建西都。南唐改江寧府,又改六合為雄州。宋開寶中,下南唐,復稱昇州,天禧中,復江寧府。建炎中,改建康府,隸江南東路,其六合隸真州,屬淮南東路。元初,置建康、溧陽二路,隸江東道;其江北者隸淮東道「揚州路。又改建康為集慶路,置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六合隸真州如故。明置南京為京師,陞集慶路為應天府,統江南五」 縣。以屯衛在江北,割真州之六合轄焉,析置江浦縣。永樂北,遷為陪京。弘治中,析置高淳。共領八縣。
皇清順治二年,定江南,改京為省,以應天府為江寧。
府。隸江蘇布政使司。領縣八
上元縣:〈附郭。〉
秦金陵。漢秣陵、湖熟、江乘地,屬丹陽郡。東漢因之。三國吳建業,屬丹陽郡。晉復為秣陵,尋分置建鄴。東晉建康縣,南北朝、宋、齊、梁、陳俱因之,屬丹陽郡。隋入江寧,屬蔣州。唐上元初,廢江寧置上元縣,因年號為名,屬昇州。五代楊吳屬金陵府。南唐屬江寧府。宋次赤縣,屬昇州,後屬江寧府,又建康府。元縣復故,屬集慶路。明昇為赤縣,為應天府治。
清皇改京為省,隸江寧府編戶一百五十里。
江寧縣:〈附郭。〉
秦金陵漢丹陽、秣陵地,屬丹陽郡。東漢因之。三國吳建業屬丹陽郡。晉復為秣陵,尋分置建鄴,又分置江寧縣,屬丹陽郡。南北朝、宋、齊、梁、陳俱因之,屬丹陽郡。隋徙治冶城,屬蔣州,後屬丹陽郡,省建康、秣陵同。夏秣陵廢為鎮。唐武德初,即縣置揚州,改歸化縣,又改金陵縣,又徙白下林,改白下縣。貞觀初,復改江寧縣。上元初廢。五代南唐復割上元南十九鄉置江寧縣,屬金陵府,號西都。宋為次赤縣,屬昇州,後屬江寧府。又建康府,元縣復故,屬集慶路。明陞為赤縣,並應天府治。
皇清改京為省,隸江寧府,編戶六十八里。
句容縣
漢置句容縣,以句曲山名,屬丹陽郡。東漢因之。三國吳初,鑿句容中道以通吳會,屬丹陽郡。晉因之,僑置臨沂、懷德、同夏等縣於瑯琊鄉,尋併入,有三縣廢城址。南北朝、宋、齊、梁、陳俱因之,屬丹陽郡。隋屬江都郡。唐武德初,置茅州,尋復為縣,隸潤州。乾元初,屬昇州。五代南唐屬江寧府。宋屬昇州後江寧府。元屬集慶路。明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二百三十里。
溧陽縣
周平陵秦置溧陽縣,以溧水出南湖名。漢因之。三國吳分置永安。晉改永世。南北朝、宋、齊、梁、陳俱因之。隋併溧陽入溧水,屬蔣州,又改永世,屬宣州。唐初,復置溧陽縣。上元初,隸昇州。五代南唐、宋因之,俱屬江寧府。元陞為路,後復,縣又陞。
為州。明復為縣,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二百三十里。
溧水縣
吳瀨渚地。秦漢皆溧陽地。三國吳、六朝俱因之。隋開皇中,割溧陽、丹陽地置溧水縣,尋併溧陽入之,屬蔣州。唐初屬宣州,後屬昇州。五代南唐屬江寧府。宋屬昇州,後江寧府。元陞為州,屬集慶路。明復為縣,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一百四里。
江浦縣
周楚棠邑地。漢晉烏江地。明洪武中,析白馬等四鄉,又析六合之孝義鄉、滁之豐城鄉,置縣於浦子口城內,後遷於曠口山之陽,又析江寧沙州鄉一十八里附之,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一十九里。
六合縣
周楚棠邑。秦因之,屬九江郡。漢棠邑,屬臨淮郡。東漢屬廣陵郡。三國初屬魏,後屬吳,屬廣陵郡。晉隆安中,置秦郡。南北朝宋置秦、尉氏二縣,屬秦郡。齊因之,屬齊郡。梁復屬秦郡。魏橫山、北齊置秦州,改瓦梁郡,縣如故。北周改六合郡,設方州,統縣如故。隋廢郡,改尉氏曰六合縣,隨省棠邑,屬江都郡。唐州廢,縣復舊,屬江都郡。五代楊吳屬江寧府。南唐置雄州。後周復為六合,屬雄州。宋屬真州。元因之。明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一十七里。
高淳縣
「古鎮」 ,本溧水地。明弘治中,府尹以地曠難治,奏割溧水之「立信」 、永豐等七區,共七十二里,建為高淳縣,屬應天府。
皇清因之,隸江寧府,編戶四十一里。
江寧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江寧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鎮江府丹陽縣,一百六十里。
西至和州一百八十里
南至寧國府二百四十里。
北至鳳陽府天長縣,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常州府宜興縣二百八十五里。
東北至鎮江府丹徒縣一百二十七里。
西南至太平府五十里
西北至揚州府儀真縣一百二十七里。
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四百六十里。《上元縣》:
上元,附邑也,東至句容縣八十里,以周郎橋中分為界。
西至江寧縣界,以「古御街」 中分為界。
南至江寧縣界七十里,以永豐鄉白米湖為界。北至六合縣界四十九里,以「瓜步大江」 中流為界。
東南至句容縣界七十里。以東陳村為界,自界首至句容縣三十五里。
東北至句容縣界六十里,以章橋為界,自界首至句容縣八十里。
西南至江寧縣界四里,以「鳳西鄉」 為界。
西北至六合縣界三十九里,以湖墅大江中流為界,自界首至六合縣八十五里,自縣治至
京師三千四百四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江寧縣
江寧,亦附邑也。東至上元縣界。舊以御街中分,今以「錄事司城門」 為界。
西至和州烏江界,四十里,以鰻鯉洲大江中流為界。
南至溧水界九十三里,以「烏剎橋」 為界。
北至上元縣界五里,以「金陵鄉」 為界。
按《縣志》,東南自聚寶門達雙橋門外殷鄉以南至烏剎橋,抵溧水縣界。
西北歷馴象門、瓦屑壩、麾扇渡,西抵新江口,折北至石城門城壕,以西歷清涼、定淮、儀鳳諸門,至於龍江關。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
句容縣
府東九十里為句容,東至鎮江府丹陽縣界五十里,以山口為界,至丹陽縣一百里。
西至上元縣界二十里,以周郎橋為界,至上元縣九十里。
南至溧水縣界六十里,以「丁塘村為界」 ,至溧水縣九十里。
北至揚州府儀真縣界七十里,以大江中流為界,至儀真縣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鎮江府金壇縣,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鎮江府丹徒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江寧縣,一百里。
西北至江浦縣,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溧陽縣
府東南二百四十里為「溧陽。」 東至常州府宜興縣界葑埭十八里,至宜興縣九十里。
西至溧水縣界三塔墩八十里,至高淳縣一百三十里。
南至廣德州界石屋山七十里,至廣德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句容縣界丫髻山八十里,至句容縣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常州府宜興縣九十里。
東北至鎮江府金壇縣九十里。
西南至廣德州建平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溧水縣,一百三十里。
自縣治陸路至
京師二千七百里,水路三千七百里。
溧水縣
府東南八十五里為「溧水。」 東至溧陽縣界回峰山。
西至上元縣界烏剎橋
南至宣城縣界牌岡
北至江寧縣界《上義山》。
東南至高淳縣界毛公鋪。
東北至句容縣界歸政鄉。
西南至太平府當塗縣界金華山。
西北至江寧縣界烏剎橋。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江浦縣
府西四十里為江浦。在大江之北,東至江寧縣,以大江中流新興洲為界。
西至滁州,以後河中流費家渡為界。
南至和州,以大江中流《鱭魚洲》尾為界。
北至六合縣,以三㲼河為界,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六合縣》
府西北一百三十里為「六合。」 在大江之北。東至揚州府儀真縣褚家堡鋪三十里,自鋪至儀真縣四十里。
西至來安縣界號墩石界牌五十五里。自界牌至來安縣三十五里。
南至江浦縣界浦子口七十里,自浦子口至江浦縣二十里。
北至鳳陽府天長縣界「瓜簍鋪」 五十里。自鋪至天長縣四十里。
東南至本縣瓜步口二十五里,渡口至句容縣一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揚州府儀真縣界烏山五十里,自山至高郵州一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江浦縣界真相鋪八十里,自鋪至和州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滁州界橋六十里,至鳳陽府二百三十里。
自縣治陸路至
京師二千三百二十里,水路三千三百四十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
高淳縣
府東南二百四十里為「高淳。」 東至廣德州建平縣界鄧埠七十里。至縣共計水程一百里,陸程一百二十里。
西至太平府當塗縣界三十里,至縣,共計水程一百二十里。
南至寧國府宣城縣界三十里至縣,共計水程一百二十里,陸程一百二十里。
北至溧水縣界「尋真鋪」 界牌三十里。至縣共計水程一百四十里,陸程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省城,共計水程二百八十里,陸程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
《京師》共計水程三千七百四十五里,陸程二千六
百六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勝附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三國志》:「長江千里,險過湯池。」
《沈約詩》:「翠鳳翔淮海,襟帶繞神坰。」
《蕭子顯》語:「氣壯三山,勢高九疑。」
《南史》:「石頭在西,三山在南,建業門戶。」
《舊志》:「金陵奧區。」
上元縣 鍾阜、龍盤、石頭虎踞、獅子、石灰、臨沂、直瀆諸山,盤峙神皋,北枕大江,南縈秦淮,地稱《靈紀》。
江寧縣 北踞秦淮,西枕大江,聚寶天闕朝拱其南。三山據上流,扼大江之險,山川盤錯如繡。句容縣 四面山水環遶,陶弘景云:「東視則連峰入海,南眺則重嶂切雲。」 西臨江滸,北接駒驪。溧陽縣 南列屏山,北橫瓦屋,兩江交注,五堰連瀦。西山橫嶂,南北分峙。江走兩山之間,而東山之闕者,迴還其流。此形勝之大觀也。
溧水縣:〈無考。〉
江浦縣 「東據大江,西通滁、鳳,南控湖、襄,北跨淮、泗,實為水陸要會。」
六合縣 大江奔流其南,滁河縈帶其西,東有靈巖之迴伏,北有冶山之雄峙,乃江寧之屏障。高淳縣 地形平曠,山少而水多,荊山拱其前,臘山擁其後,丹陽、石臼、固城環繞其左。
江寧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 註:「斗牛女為揚州。」
《爾雅·星紀》:「斗,牽牛,吳分野。」
《史記正義》:「南斗牽牛女為揚州。」
《前漢天文志》:「牽牛、婺女,揚州斗南三度。」
《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淮南,皆吳地。」
《後漢·郡國志註》:《帝王世紀》曰:「黃帝受命,始作舟車,以濟不通,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七度,一名須女。」 曰:「星紀之次,于辰在丑,謂之赤奮。若于律為黃鐘,斗建在子,今吳越分野。」
《晉天文志》云:「自斗十一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野。」
《隋地理志》云:「揚州于《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一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得其分野。」
《唐志》云:「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分。」 又云:「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
江寧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鍾山 在府東北朝陽門外。東連青龍山,西接青溪,南有鍾浦,下入於秦淮。北接雉亭山,明孝陵在焉。嘉靖中,詔改為神烈山。周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諸葛亮對吳大帝云:「鍾山龍盤。」 指此。漢末,秣陵尉蔣子文逐盜,死於此。孫吳改曰蔣山,又名金陵山,又名紫金山。晉元帝未渡江時,望氣者云:「望之常有紫氣。」 又名「聖遊山」 ,又
名北山,即南齊周顒隱處。孔德璋作《北山移文》者,兩峰秀起,北一峰最高,其巔有一人泉,細流不竭。循泉西為黑龍潭,曾有龍現其上。為太子岩,又名昭明讀書臺。巖西有峴,曰「栽松。」 按《輿地志》:「蔣山本少林木,東晉令刺史罷還,栽松百株。宋時令刺史栽松三千株,下至郡守各有差。」 曰楊梅岩,曰頭陀嶺,緣蔣祠有玉澗。其崇岡曰「孫陵」 ,宋九日臺在焉。峰之秀者曰「屏風嶺」 ,後曰「桂嶺」 ,碧石青林,幽阻深靚。其東曰「道士塢」 ,即陳宣帝禮元靖臧兢處。
覆舟山 在太平門內,與鍾山支脈相連,狀若覆舟,故名。又名龍山,又名龍舟山。在城北七里,周迴三里,高三十一丈。劉宋時以山臨元武湖,改名元武山。陳高祖與北齊兵大戰即此。舊有甘露亭、瑤臺、閬風亭、山陰藏冰井,今皆廢。雞鳴山 在覆舟山西北,臨元武湖,舊名雞籠山。劉宋時黑龍見元武湖,又名龍山,高三十丈,周迴一十里。明初於山巔置儀表以測象緯,名「觀象臺」 ,亦名欽天山。左右列十廟,繚以朱垣,其東麓為雞鳴寺,有普濟塔。按《寰宇記》:「西接落星澗,北臨元武湖。」 元嘉十五年,立儒館於北郊,命雷次宗居之。齊高帝嘗就次宗受《禮記》及《左氏春秋》。
祇闍山 在雞籠山西。舊有祇闍寺,今廢。幕府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周迴三十里,高七十丈,王導從元帝渡江,建幕府於此,故名。壟多石,居人鍛以為灰,又名石灰山。北濱大江,東與直瀆諸山接,為建業門戶。魏人至瓜步,文帝登此山觀望形勢。齊師至鍾山龍尾,陳霸先自率麾下出幕府山,齊人大潰。山有五峰,南曰北固峽,中有石洞幽邃。中峰有仙人臺、虎跑泉。西北峰曰夾蘿,亦名「翠蘿」 ,上有達摩洞。
直瀆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周迴二十五里,高十七丈,吳將甘寧墓在此。或云有王氣,吳主皓惡而鑿其後,為直瀆,因名。東西有水,流入大江。大壯觀山 與直瀆接,在城北一十八里。周迴五里,高二十八丈。陳宣帝起大壯觀於此,故名。觀音山 在觀音門外。北濱大江,西引幕府諸山,東連臨沂、衡陽諸山,形如錯繡,皆懸岩削壁,拱捍大江,真天造地設也。山東北一石吐江濆,三面懸壁崿絕,勢欲飛去,名燕子磯。春夏江漲,水勢奔嚙,不風而濤,舟弗能上。乃鑿壁穿鐵緪周之,舟子曳緪以進,上有亭,名「俯江。」 從石罅下窺,猶見江轉磯底,金焦而上,一大觀也。
臨沂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周迴三十里,高四十丈。西南有臨沂縣故城。
雉亭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周迴六里,高五十丈,與舊臨沂縣相望。齊武帝遊鍾山,射雉於此,故名。按《舊志》,吳大帝時,蔣帝神白扇乘馬,常見形於此,又呼為騎亭山。
衡陽山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周迴九里,高二十九丈,西北有水下湖,南接雉亭山。昔朗法師居此,有衡陽神女來聽講,後為此山之神,故名。今鍾山鄉資福院有神像可考。
攝山 ,名繖山,以狀如繖也。在城東北四十里。周迴四十里,高一百三十二丈。山多藥草,可以攝生,故名。有水注江乘浦,入攝湖,即秦始皇所從渡江處。按舊志,江乘浦在縣西北。豈有兩江乘浦哉?考之,在東北為江乘浦,故縣以江乘名;在西南者為江寧浦,故縣以江寧名。《圖考》誤。齊時隨石勢鑿佛像千餘,名千佛嶺。下為天開岩,徐鉉、張稚圭、祖無擇諸題名尚存。嶺旁有白乳泉,俱山勝處。陳慶之大破齊師,擒蕭軌即此。畫石山 在攝山東。岩下有石穴,曰花洞。按《縣志》相傳與句容華陽洞通。
落星山 在城東北攝山北。周迴二里,高十一丈,西臨大江。吳時建樓,《吳都賦》曰:「享戎旅乎落星之樓。」 又別有落星洲,在城西南三十里。木廬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江乘記》曰:木廬山有鍾乳穴,今里俗名牧廬。
白山 在城東北三十里,周迴八里,高八十丈,南與鍾山接。按《輿地志》,「山產白石,可為碑礎。」 按《南史》,梁散騎常侍韋載有田十餘頃,在江乘縣之白山,築室屏居,不入籬門者十載。今城西南近幽棲山有小山,亦名白山。
竹堂山 在城東南七十五里。周一十六里,高九十一丈,北有水,下注平陸。按《輿地記》,「白山、雁門山、竹堂山,並連帶建康縣北,綿連三四十里。」 雲穴山 在城東八十五里,周二十里,高九十七丈。南有水,流入石驢溪,有洞穴,甚幽邃,天欲雨,則雲氣蓊然。
湯山 :在城東六十里。山不甚高,無大林木,有湯泉出其下,禽魚入輒爛,草木灌之愈鮮。有湯泉館,久廢。
大城山 ,在城東七十里,周二十二里,高八十二丈,西與雁門接。
雁門山 ,在城東六十里,周二十里,與白山、竹堂連帶,東北綿亙四十里。山東北有溫泉可浴,飲之能愈冷疾。一名「陽山。」
武岡山 在城東二十五里,俗呼為石佛子廟。山有石佛十餘處,舊傳武后造,故名「武岡」 ,一名墓山。
青龍山 在城東三十五里,周二十里,高九十丈。山產石,質甚良,人多取為碑礎。前有蘼蕪澗,南唐後主嘗校獵於此。按《金陵故事》:「齊處士劉瓛居此,為儒林之宗。年四十未婚,其友為娶王氏,乃就澗折蘼蕪而去。」
彭城山 ,有彭城館,在城東南四十五里,周九里,高二十七丈,在青龍南。顧璘《彭城山》詩:「竹杖逶迤躡紫霞,羊腸山徑渺橫斜。林深更隱彭城館,寺古猶傳謝尚家。陰洞閉雲飛石燕,寒藤懸樹墜風花。周顒去後移文在,此地何人領物華。」 祈澤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周十里,高五十丈,東連彭城,北連青龍。按舊經云:「山有祈澤寺,初法師常結茅於此,有龍女來聽講,神泉湧出講坐下,歲旱,雩禱於此。」
苻堅山 ,在城東六十里,周一十五里,高六十丈,北連大城山。謝元破秦歸安,問其方略,元指此山曰:「此若苻堅駐軍之山。」
石跪山 在城東南四十里。周十五里,高二十一丈,在上元縣崇禮鄉。一名竹山。按《祥符圖經》有大隴,悉是石,故名石跪跪,一名櫃。每春夏水溢,眾流匯北山,橫處秦淮之上,以櫃遏水勢。按《輿地志》,秦始皇時,望氣者云:「江東有天子氣」 ,乃東遊厭之,又鑿金陵以斷其勢。今方山石跪,是其所鑿處也。
土山 一名「小東山」 ,與石跪相望。山無石,晉謝安嘗遊陟於此,以擬會稽。東山即與謝元圍棋賭墅處。
張山 在城東南三十里,淳化鎮北。《南史》:「齊明敬皇后葬江乘縣張山。」 今城東北章橋復有張山,亦古蹟。
丁山 :在城東南四十里。周一十七里,高二十七丈。
方山 一名天印山,在城東南四十五里,周二十七里,高一百一十六丈,四面方如城,秦淮經其下。按《輿地志》,湖熟西北有方山,山頂方正,上有池水。《丹陽記》:形如方印,故名天印山。秦始皇鑿金陵山,疏淮水,此山乃鑿處。吳大帝為葛仙翁立觀方山。宋何尚之致仕,退居方山。齊武帝嘗幸方山,欲為離宮,徐孝嗣曰:「繞黃山,款牛首,乃盛漢之事,今江南未廣,願少留神。」 乃止。徐嗣徽兵至秣陵故治,齊人跨淮立木柵度兵,夜至方山,周文育等各引還。齊兵自方山進及倪塘。獅子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周一十二里,高三十六丈,東有水,下注平陸。晉元帝初渡江,見山嶺綿延,遠接石頭,似北地盧龍,故初名盧龍山。明高祖嘗伏兵大破陳友諒於山下,山巔欲造閱江樓,預御製《閱江樓記》,後不果造。宋學士濂亦有記。石跪方山,為秦皇鑿山斷金陵王氣之處,不知城西北盧龍、馬鞍二山間,亦為秦鑿也。此處正號金陵岡,俗傳埋金事即此。岡上有碑,因開靖安路失之。張鉉《新志》言「其地有溝,溝中有石脈見存,以証鑿」 斷之跡。
馬鞍山 在城西北十里,與盧龍山接,以形似得名。其山盤旋南行,接四望、清涼諸山,陂陀歷歷,林薄村墟,各成野市。喬松修竹,香陰夾道。二十里中,藏小庵數十處,鐘磬鏜鎝,皆出松濤竹浪中。登山則大江入懷,不知身在城中也。內若自在庵、西方庵之萬竿煙雨,煉魔庵之湧青滴翠,幽蒨尤引人以深山坳一瓢,妙高和尚焚修處,焦竑、朱之蕃時過遊,所留翰墨甚富,其他精藍絡繹,為闔城勝地,皆《寺觀志》所不能備載者也。
四望山 ,在城西北一十里。周三里,高一十七丈,與盧龍馬鞍相屬。東至新安,西臨大江,南連石城,北接盧龍。蘇峻反溫嶠築壘於此以逼賊。石頭山 ,在城西二里。按《輿地志》,環七里一百步,即楚金陵邑。吳晉時,江在石頭下,為險要必爭之地。上築城,常以心腹大臣守之,南北戰伐,咸據此為勝負。《江乘地記》云:「吳之石城,猶楚之九疑也。」 明初都城,皆據岡隴之脊,下有龍洞。又
名「桃源洞。」 後有駐馬坡,諸葛亮常駐此以觀形勢。
癸山 按:《十道志》,「在府東北四十七里,碑石磑礎多出於此。」
聚寶山 在城南聚寶門外。山產細石如瑪瑙,故名。其東巔為雨花臺,山麓為梅岡,晉豫章內史梅頤家於岡下。又曰「營於岡上」 ,舊多亭榭,今廢。自六朝訖今,為都人遊覽勝地。
戚家山 在聚寶門外。按《景定志》,在天禧寺東,即今報恩寺。
梓桐山 ,在城南十五里,高三十八丈,山下有謝氏詩樓及繙經臺,基尚在。
紫岩山 在城南,與梓桐山相近,高三十八丈。夏侯山 在城南二十二里,高三十五丈。梁夏侯亶居此,因名。
韓府山 :在城南十五里。舊名「鳳凰山」 ,以韓憲王葬此,因名。
「翠屏山 」 ,與《韓府山》相連。
甑蔽山 :在城南二十三里。周八里,高二十五丈,以形似名。
牛首山 在城南三十里,舊名牛頭山。周四十七里,高一百四十丈,雙峰秀起,正對晉宣陽門。王導指曰:「此天闕也。」 故又名天闕山,又名仙窟山。歷代崇飾甚盛。由山椒起石級百磴,杉檜行列,上有白龜池、天王殿,左虎跑泉、白龜池,右兜率岩,一名捨身臺。由山磴盤旋以上,壘石為浮圖,下為文殊洞。僧構重樓覆其外,名文殊閣。下為含虛閣,明狀元羅洪先題額。「閣卑不足曠覽。」
皇清康熙丙午,太守陳開虞拓而新之,憑欄縱目,巒
壑萬千,踞牛首之勝。有《記》勒石閣上。又下為辟支洞,不測深淺,即梁時建寺處。廣踰文殊之一,高倍之。中有石盂,形甚古。唐神龍中,并《誌》公履取去。長安右有安初洞,路險僻,知至者尟。右有煤洞,深入窈窅。上聳巨壁,旁矗一石,遠望隆起,近視則側如龕狀。下有地湧泉,自石坎中出,深二尺許,色味俱絕,俗呼為龍王泉。山上兩峰間有昭明太子飲馬池,冬夏不涸。東峰巔有錫杖泉,下有太虛泉。山南有芙蓉峰、雪梅嶺,大峰之下有石如臥鼓,中虛,可坐數十人,呼為「石鼓。」 天欲雨則石鼓自鳴。舊有中峰庵,在西風嶺半,近庵有龍王泉,其東南為劉宋郊壇處。建炎中,岳飛設伏兵於此,以拒兀術。
祖堂山 在牛首山之南十里許,前為花岩山,周四十里,高一百二十七丈。宋時於山建幽棲寺,因名幽棲山。唐僧法融得道於此,為南宗第一,乃改為祖堂山。山南有石窟,儼若堂宇,融師居之,有百鳥獻花之異,因名獻花巖。《大藏經》云:「華巖山高千四百餘尺,周四十里餘,三十步,上有芙蓉峰、拱北峰、天盤嶺、西風嶺」 、中峰、伏虎洞、神蛇洞、象鼻洞、息泉、太白泉、長庚池諸勝。巖山 在牛首東北,吳主皓刻石於此,以紀功德,後斷,因名段石岡,後移置府學尊經閣內。宋明帝泰始中,建平王休佑於巖山射雉,日欲暮,帝遣左右壽寂之等逼休佑墜馬殺之,即此。上公山 在段石岡南,其東北為福子山,又東為大山、小山皆「相連。」
青山 ,在城南四十里。《建康實錄》:「梁太清元年,置幽巖寺,永康公主造。」 《大毗曇師傳》云:「承聖二年,法師入秣陵青山始創舍,名幽巖。」 亦不云永康造也。
張山 在尹山之東,與尹山東西對峙,橫山之木從中而出。
禁龍山 在葛塘西。自吉山折而東,亦名「大山。」 吉山 在上村,五峰聯峙。宋建城侯吉翰葬山中,故名。
觀子山 ,在城南三十里。周四里一百步,高八十三丈。東有水,下注新林浦。
朱門山 :在城南八十里。
牛跡山 在朱門鄉,其半為太平府界。
男山 、女山 、姑山 在朱門鄉。三山聯絡,森秀挺拔,蒼翠若芙蓉。女山有石洞,號為「仙靈遺跡。」 數十里外望之秀入雲霄,群山鮮匹。顏料山 與男女三山相聯接。
麻山 在江寧鎮,此山自太平東奔,亙數百里。「大青山 」 ,在觀子山南十五里,周三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有水,下至平陸。
紫雲山 ,一名「大山」 ,與花岩接。
鼓吹山 ,在城南八十里。周一十七丈,高八十丈,四望孤絕。宋孝武大明七年登此,望甲子館,奏鼓吹,故名。按《戚氏志》,「甲子」 乃記日,非館名。實則少帝景和元年九日幸湖熟,始登此作鼓吹。
與此志異
銅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山產銅。
橫山 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周八十里,高二百丈,屬金陵鎮,接太平界。四方望之皆橫,故名。山有十五峰。《丹陽記》:「丹陽縣東有橫山,連亙數十里。或云楚子重至於橫山」 ,即此。又名橫望山。陰山 在城西南一十二里,臨大江。晉王導至此,山神見夢於導,事聞於上,為立廟,故名。湖山 在城南三十里,周九里二百步,高一百丈,上有湖,大旱不涸。
龍口山 在城西南七十二里。《戚氏志》:「有李琮墓、三城湖。」
車府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周九里,高一百二十丈。六朝藏車乘甲器於此。
落星山 在板橋市,臨大江。山下有岡,即王僧霸連營以拒侯景處。近水者曰「落星洲」 ,又曰「落星磯。」 陳顯達以數千人登落星岡,新亭諸軍聞之奔還。李白遇蓬池隱者,脫紫綺裘換酒為歡,皆在此。
烈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或曰:「山近烈洲,故曰烈山。」 其山四面峭絕,下臨大江,風濤洶湧,商旅嘗泊舟依山以避之。絕頂叢棘中,舊有侯將軍廟。陳永定初,王琳聚兵窺臺城,造黃龍舟千艘,泊於荻港西南。風急,琳謂得天助,張帆直下。陳將侯瑱泊舟蕪湖,逐後而發,用拍竿撞琳船,琳擲火炬焚之,風逆自焚,遂大敗奔齊。土人以瑱功烈甚大,故名烈山。宋寶佑初,有僧建庵其上,自名為江心護國寺。晁無咎嘗以比潤之金山,題詩云:「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門千頃開。我欲此中成小隱,莫教山腳有船來。」
白都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白仲都居此,上有仲都祠。吳孫峻遣張承斬諸葛恪於白都,即此。白蕩山 近白都山。「蕩」 ,俗作「盪。」
上「三山 」 在江寧鎮西。
下三山 在江寧鎮東。三峰拱峙,大江從西來,勢如建瓴,而此山突出當其衝,一名「護國山。」 晉王濬伐吳,行師過三山,即此。磯上舊有李溫叔祠,今廢。
慈姥山 ,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二百步,周二里,高三十丈,積石臨江,岸壁峻絕。山產竹,可為簫管,故俗亦呼為「鼓吹山。」
天竺山 在慈姥山西十里。周一十七里,高十九丈,東有水,下注慈姥浦,其北連岡十里,本名「多墅山。」 唐上元間,有天竺福興寺,僧道融移寺於此山,因名。今碧峰寺後,相傳亦名天竺山。白土岡 北連蔣山,其土色白。隋賀若弼於此擒蕭摩訶。
武帳岡 在幕府山東南。岡側有武帳堂,宋文帝嘗開宴於此,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饌。日旰,食不至,有飢色,乃戒之曰:「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識飢苦,知務節儉。」
謝公墩 在半山寺,今冶城北二里亦有謝公墩,山勢自鍾山來,起伏曲折,實城西北隅勝地。近鞠為蔬圃,止存一徑,土色赤,亦呼為紅土山墩,俗傳謝公所嘗登也。事無據。李白、王安石皆有《謝公墩》詩,白詩云:「冶城訪遺蹟,猶有謝公墩。」 今永壽宮冶城山,即安石與王羲之所登悠然遐想之地。安石雖有「我屋公墩」 之句。而又有詩云:「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 亦自疑之矣。豈元及其子孫所居,後人因名之耶。
金陵岡 在縣西北隴灣路。相傳秦瘞金人於此。昔有一碣,刊其文曰:「不在山前,不在山後,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獲得,富了一國。」 後因砌靖安路,失之。
土門岡 在長干里。即楊忠襄死節處。
鳳臺岡 在鳳臺門
「石子岡 」 在梓桐山北。又有「小石子岡」 ,在安德門外。
赤石磯 在聚寶門外
鳳凰臺 在花盝岡,峙城內秦淮,城外城河二水之間,城南下沙也。與東周處臺相對,作旗鼓。明萬曆壬辰年,於鳳凰臺旁掘地得斷碑二,曰「晉賢,阮籍之墓。」 此事志所未載,人猶疑之。觀白詩「晉代衣冠成古丘」 ,即指阮籍墓無疑。故楊朗陵詩「酒狎高賢臥一丘」 ,蓋本此句也。
犢兒磯 在南岸,合板橋浦、新林浦一流,吐納大江。自大勝河以東,有水數曲,連於秣陵,曰「響水溝」 、「燈盞溝、上新河,次曰中新河,次曰下新河。」 明時所開,皆瀕江要地。江北一帶稱險要者,曰「芝麻河」 ,曰「穴子河」 ,曰「王家套。」
「大江 」 發源岷山,合湘漢豫章諸水,繞郡城之。
西南,經西北過鎮江,東流入海。隸府境者,江之南,上自慈姥浦,下至下蜀港;江北,上自浮沙口,下至東溝,南二百里而遙,北不及二百里,即《禹貢》所謂中江,亦名揚子江,又名宣化江。江之支流旁出,其大者曰河,小者曰港,曰溝、曰渡,石激水曰磯,水中可居處曰洲,兩水之間曰夾,瀠洄者曰套,水所注曰浦。昔時江泊「石頭,後漸徙而北,今又漸南。相傳南岸民居,今當在北岸,然尚去石頭十餘里也。」
慈姥浦 在城西南慈姥山下,與太平當塗縣接。按舊志,「慈姥港洩慈湖以東水入於江。」 秦淮 始皇用望氣者言,鑿方山,斷長壟,以泄王氣。其源二:一出句容華山,一出溧水東廬山,合流入方山埭,自通濟水門入於郡城北,經大中橋與城壕合,西接淮青橋與青溪合,南經武定橋而西,又歷鎮淮、飲虹上下浮橋。自三山水門沿石城西北流,以達於江,或云「本龍藏浦也。」 支流屈曲,不類人功。惟方山西瀆屬土山三十里許,是秦開,六朝建都,咸倚之為固。
青溪 發源鍾山。吳赤烏中,鑿東渠,名青溪,通城北塹,以洩後湖水,其流九曲,達於秦淮。後楊吳築城,斷其流。今自太平門城由潮溝南流入舊內,西出竹橋,入壕而絕。又自舊內旁周遶出淮青橋,乃所謂「青溪一曲」 也,懷古者每多題詠。御河 ,明初開,在舊內。東出青龍橋,西出白虎橋,至百川橋入城壕。
「運瀆 」 ,吳鑿,引秦淮抵倉城,以通運道。今自斗門橋南引秦淮北流至北乾道橋,東經太平、景定,至內橋,與青溪合,北經鼎新、崇道橋,又西連武衛橋,從鐵窗櫺出城。
桃葉渡 秦淮上,今文德橋北渡新設石橋,以通往來。按:此渡自東晉以來,歷代久遠,未有設橋者,良以通濟水關來水,天門欲敞故也。明萬曆壬子,築壩應天,《脫科》。
皇清順治間,知府李某惟設「木橋」,以宜木不宜石耳。
康熙癸卯,易木為石,以垂永遠。然或謂天門來水,因橋閉塞,不若向來設渡之為妙也。
《麾扇渡 》古朱雀航,南今秦淮上。
長樂渡 秦淮上,古朱雀航,在今武定橋西。「桐樹灣 」 秦淮上,今鎮淮橋東。
楊吳城壕 ,楊溥城金陵時所開。自北門橋東流,歷珍珠橋,折而南,截於通濟城支流,與秦淮合。又自通濟門外納重驛、澗子諸橋水,遂從西北至三山門,復與秦淮合,以達於江。
珍珠河 宋行宮後,今成賢街南。按《金陵志》,陳後主泛舟遇雨,水生浮漚,宮人指為珍珠,故名。通護龍河,至太平橋西,分兩派,一出柵寨門,一出秦淮。戚氏云:「前志及史傳不見所起,疑即運瀆也。」 今自元武湖繞國子監號房後,達珍珠橋者為是。大抵湖溝、珍珠河二水,皆引元武湖合於秦淮。後南唐築城,遂絕其流。今惟存西北一帶云。
御溝 ,古御道兩旁。《實錄》云:「朱雀門北對宣德門,相去六里,名為御道,夾開御溝,年久湮塞。」 潮溝 ,吳鑿以引江潮,東接青溪,南抵秦淮,西通運瀆,北連元武湖。按《建康實錄》,潮溝東發,青溪西行,經古承明、廣莫、大夏等門,即今十八衛處也。西極都城牆,對歸善寺西南角,則今雞籠山東也。經閶闔西明門,接運瀆,則今笪橋西北也。據《後湖水》,經舊內城下流入竹橋者,殆其故跡。
護龍河 ,宋鑿,即舊子城外三面壕也。今自昇平橋達於上元縣,後至虹橋南出大市橋而止。新開河 ,宋、元鑿,自三山橋歷石城橋、定淮諸門,由草鞋夾以達於江,又自三汊河而南過江東橋,與元運道合。《韓世忠碑記》云:「建炎四年開元運河 ,在陰山下,至元間以通糧運,由大成港入江。」
明城壕 在朝陽門外,自西折於北。
「古漕河 ,一名靖安河,自靖安鎮下缺口,取道入儀真新河八十餘里。」 朱吳聿《靖安河記略》曰:「江出岷山道峽,與荊、湘、沅、澧至洞庭,積為巨浸。合沔水經潯陽,東連彭澤,別為九道,會為中江,東北至南徐州為北江,入於海。惟中江自湖口合流而下,奔放蕩潏,吐吞日月。山或磯之,則其勢悍怒,觸舞大艑,兀若轉梗。至其」 廣處,曠數百里,斷岸相望,僅若一髮,而舳艫上下中流,遇風則四顧茫然,亡所隱避。自金陵抵白沙,其尤者為樂官山、李家漾至急流濁港口,凡十有八處,稱號「老風波」 ,而玩險阻者,至是鮮不袖手。東南漕計,歲失於此者什一二。宣和六年,發運使盧
公訪其利病,得古漕河於靖安鎮之下缺口,謂「其取逕道於青沙之夾河,趨北岸穿坍月港,繇港尾越北小江,入儀真新河,以抵新城下,往來之人,高枕安流,八十餘里,以易大江。百有五十里之險,實為萬世之利。」 役之始興,揚州、六合、上元分治之云。
蘆門河 :距府六十里。
竹篠港 西至靖安,東至石步,南至直瀆,北臨大江,屬縣金陵、長寧兩鄉。
後湖 在太平門外,周四十里,一名元武湖,又名蔣陵湖。湖本桑泊。吳赤烏四年,鑿青溪洩湖水。寶鼎二年,開城北渠,引後湖水入新宮,湖名始著。晉元帝時,名北湖。宋元嘉中,黑龍見,又名元武湖。明帝改為習武湖。唐乾元中,為放生池,顏真卿為記。宋熙寧時,廢為田。元大德中,僅為一池。明初,復為湖,貯天下圖籍於湖中。洲上遂為禁地,燈火不入湖中洲凡五:舊洲、新洲、龍引洲、蓮萼洲、郭璞墓、天語亭,歷代傳為勝地。按《宋六朝事蹟》:「元武湖,吳後主皓寶鼎元年開城北渠,引後湖水流入新宮,巡繞殿堂,窮極伎巧,後改為放生池。」 今城北十三里有古池,俗呼為後湖。
燕雀湖 一名前湖,或云白蕩湖,即此。按《窮神祕苑》:「梁昭明太子在東宮,有一琉璃盌、紫玉盃,乃武帝所賜。既薨,置梓宮後,更葬開墳,為閹人攜入大航,有燕雀數萬擊之,為有司所縛,乃獲二寶器。帝聞之驚異,詔賜太孫。封墳之際,復有燕雀數萬,銜土以增其上,故名湖。」
太子湖 一名西池,又名樂遊池,在城北六里,吳宣明太子創。晉明帝為太子時,修西池,養武士於內,時人呼為「太子西池。」 又太子東湖,在丹陽鄉太子臺下,梁昭明太子植蓮於此。
迎擔湖 在石城後五里。晉南渡時,衣冠南遷,客主相迎,負擔於此,今廢。
張陣湖 在石頭城,相傳蘇峻與晉軍戰處。穩船湖 在金川門外,明初開,引江水瀦以泊舟。
蘇峻湖 在迎擔湖北,本名「白石陂」 ,即李陽斬蘇峻處。
夏駕湖 在丹陽鄉,即晉惠時石浮來處,今廢。半陽湖 一名半湯湖,在城東北四十里,周迴十五里,水同一壑,而冷熱相半。按《舊志》即湯泉。攝湖 ,在攝山之側。
白米湖 在城東,與句容下塘村接。
三岡湖 、烏意湖 、西干湖 ,俱在東。白社湖 、劉陽湖 ,俱在東南。
瑣石溪 :在城東南四十八里。源發白石岩,經攝湖六十餘里,達於大江。
長溪 ,在城東南六十里。《丹陽記》云:「湖孰前有長溪,受句容赤山湖水入秦淮。」
鐵冶溝 ,在鍾山鄉馬鞍山之下,有地三畝餘,皆鐵。梁時作三壩,堰淮水灌壽州,鎔江南之鐵,載往築之。
烏龍潭 ,近清涼門。相傳有烏龍見,故名。潭旁有唐時妙意庵。
天淵池 在華林園,一名天泉池,宋元嘉中開。江總《池銘》:「曉川映碧,似日馭之在河干;夜景流金,疑月輪之馳水府。」 《景定志》云:「今宮城後法寶寺西南荒池尚餘一畝。」 即此池也。晉孝武太元七年,大旱,井瀆皆竭,供膳皆資天泉池。明帝太始二年,天泉池白魚躍入帝舟。
善泉池 在臺城東,一名九曲池。梁昭明太子所鑿,嘗泛舟池中,或謂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乃徐詠左思《招隱》詩曰:「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覆盃池 ,在臺城,晉元帝以酒廢政,王導諫之,帝因覆盃池中以為戒。
飲馬池 ,宋大明中,鑿於上林苑中。
濛汜池 在臺城內,晉張載《賦》云:「麗華池之湛淡,開重壤以停源,激通渠於千金,承瀍洛之長川,挹洪流之汪濊,包素瀨之寒泉。既乃北通醴泉,東入紫宮,左控九市,右帶閬風,周墉建乎其表,洋波迴乎其中。」
鍾山水 ,按李衛公《浮槎山水記》:「孝侯以鎮東留後出守廬州,因遊金陵蔣山,飲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上,有石池,涓涓可愛,蓋陸羽所謂乳泉漫流者,飲之甘。」 則鍾山水與浮槎之水,其味同也。
石頭城下水 按《中朝故事》:李德裕居廊廟,有親知奉使京口,李云:「還日,揚子江中冷泉水取一壺來。」 其人醉而忘之,泛舟至石頭下,方憶,乃汲一瓶歸。李公飲後,訝嘆非常,曰:「江水味異於」
頃歲矣。此頗似建業石頭城下水。其人謝過不隱。
梅花水 在觀音門內興善寺。源自石罅,中出曲水 。晉海西公於鍾山立流觴曲水,以延百僚。按《水經注》:舊樂遊苑,宋元嘉中以其地為曲水。晉庾闡《臨曲水》詩:「暮春濯清汜,游鱗泳一壑。高泉吐東岑,迴瀾自淨澩。臨川疊曲流,豐水映綠薄。輕舟泛飛觴,鼓枻觀魚樂。」
醴泉 在神樂觀。明永樂初,醴泉湧出,敕右庶子胡廣撰文。
玉兔泉 在儒學二門內。秦檜見白兔入地,掘之得泉。劉基疑檜偽為之,乃作銘。「嗚乎泉乎,夫何辜為檜所污。世無吳隱之,孰昭其誣?嗚乎泉乎,尼父大聖,猶言其主。瘠環與癰疽,白兔之傳,夫何傷於爾歟。檜死為蛆,泉潔自如。我作銘詩,眾惑斯祛。嗚乎泉乎,終古弗渝。」
白騎泉 在府北十五里。按石邁《古跡篇》:「吳大帝時,蔣帝乘白馬,執白羽扇,見形於此。馬跑地成泉,故名。」
玉泉 在張山下,味極甘。洌瀵出如倒斛珠,舊名「張山大泉。」
八功德水 ,在鍾山下。按舊志,在悟真庵後。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淨、七不饐、八蠲痾。自梁以來,嘗取此以供御。梁天監中,有胡僧曇隱寓錫於此。山中乏水,有龐眉叟相謂曰:「予山龍也。」 知師渴欲飲,措之無難。俄一沼沸出,後有西僧至,云本域八池已失其一。明洪武間,遷寺東麓,舊池就涸,從寺東馬鞍山下通出,後水竭。正統元年久旱,又湧出如初。
道光泉 在桃花塢下。宋熙寧間,僧道光斸上新河 ,在江東門外,由大江至江東門壩上,為商賈百貨所聚。按:上新河壩係郡城外護,昔人設此,恐江水逼近郡城,寇盜直行出入。且郡城來水西流直瀉,與本郡官民大不利。前此有人網利,誑請通便,甫開數月,便有海寇近城之變,又鄉會科名脫落城外,商賈竄逃,其明驗矣。萬曆間,鄉紳賈必選力阻其議。
皇清順治丁酉,紳士劉思敬、吳樹聲、白夢鼎等,公請
永塞勒石,誠一郡萬世之利也。
新河 在江東門外,一名「中新河」 ,又名「直江口。」 流通大江,官舟馬快船所泊處。
古新河 一名「新開河」 ,在白鷺洲西南入大江。陰山河 在陰山。元浚。上至官莊鋪,下至毛公渡。
大城港 今名「大勝關」 ,納大江東流,又東有瓦屑壩,其東南會聚寶門城壕,納重譯橋、落馬澗諸水,西南北與秦淮合。又北為三汊河,至龍江關外入江。
莫愁湖 在三山門外,相傳舊有妓盧莫愁居此,因名。明為中三王園,對莫愁湖,有五顯庵,臨河水,檻周以高柳,為途人小歇腳,極幽勝。《縣志》云:「楚有石城,莫愁居之。」 故因古樂府而誤。顧起元又引唐鄭谷詩云:「石城原是莫愁鄉」 ,今湖甚邇石城,故《縣志》辯其仍在金陵是也。但梁武帝詩云:「雒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 ,未知即此莫愁否。
《三城湖 》龍口山下,在今江寧鎮湖中舊有三小城,因名。
河湖 在府西南
石坳湖 、笪湖 、銀湖 俱在府南。白都湖 在白都山下。
婁湖 在府東南十五里。水流入艦澳。按《輿地志》:「婁湖,吳張昭所創。宋時築為苑,張昭封為婁侯,故名。」
梁墟湖 高亭湖 、葛塘湖 俱在府東南。按《丹陽記》,「王仲祖墓東南,亦有高亭湖。」 慈湖 在府南五十里,連慈姥山,今為田。白家湖 在縣東南二十里,其浸甚廣,相傳有九灣十八汊,名未詳。
和尚港 :在江寧鎮西。一名「思賢港。」
板橋浦 在府南二十里。闊三丈,深一丈,下入大江。
江寧浦 在府南七十五里,源出當塗界。按《梁書》:「徐嗣徽、任約領齊兵據石頭,陳高祖遣兵往江寧要險斷賊路,賊水步不敢進」 ,即此。
秣陵浦 在府南五十里。按《輿地志》,浦以舊縣得名。
牧馬浦 在府西南三十九里。晉永和中置,南朝放牧於此。
查浦 在石城南上十里。盧循犯建業,宋武柵石頭斷查浦,即此。
艦澳 在府南十里。梁武帝開以藏船,水出婁湖。
新林浦 在府西南二十里。宋開寶中,曹彬破南唐兵於新林浦,即此。
九里汀 在府東南五十里。按《戚氏志》:「城南大路,過郭公橋,長隄一道,凡九里,直達秣陵鎮。吳永安時,山賊施但及丁固、諸葛靚逆於九里汀。」 今俗呼九里埂。
落馬澗 在府南五里。一名南澗。宋孝武討元兇劭,劭軍敗,人馬墜澗中,故名。按《慶元志》,南澗即今落馬澗。宋有南澗樓,題其榜曰「躍馬澗。」 見荊公詩。今澗子就灣等橋所跨是也。
柵塘 在秦淮上,通古運瀆。王隱《晉書》:「王敦反,沈充自吳至,與之合。」 司馬顧颺說「充決柵塘灌京邑」 ,即此。
橫塘 在淮水南。吳大帝自江口築隄,謂之橫塘。《吳都賦》:「橫塘查下,邑屋隆夸,長干延屬,飛甍舛互。」 蓋樓臺之盛,天下莫比。
倪塘 在府東南二十五里。《晉書》:「王敦自湖陰使王含等逼京師,帝親率六軍大破之于越城。含率諸黨自倪塘西置五城,如卻月勢。」 即此處也。《南史》:劉毅之荊州,東還辭墓,去都數十里,不過拜闕。宋武帝出倪塘會之,胡藩請殺毅,不許。其後北討,謂藩曰:「若從卿倪塘之謀,無今舉也。」 汝南灣 東八里,當秦淮曲折處,晉汝南王渡江家于此,有東冶亭在灣東南,乃晉太元中餞送之所。按《覽古詩注》:「齊陸慧曉清介自立,張緒日為江東裴樂,家于灣前。張融自稱天地逸民,牽船駐岸,劉瓛弟璉并居其間,水有異味,至今取以釀酒,極佳。」
景陽井 在臺城內,陳後主避隋兵處。一名臙脂井。有石欄,題十八字。《曾南豐集》云:「辱井,有篆文云:『辱井在斯』,可不戒乎?不知誰為?」 陸龜蒙詩:「古堞煙埋宮井樹,陳主吳姬墮泉處。舜汲蒼梧萬里雲,都不聞將二姬去。」
龍天王井 在臺城前。舊傳,梁武帝為郗夫人,未及冊立,因忿投井化毒龍。帝立祠井上,號「龍天王井。」 歷陳猶享祀。
義井 二一在石子岡南,唐保大間置。一在報恩寺側,李迪鑿,有《義井記》。
鳳凰泉井 在鐵作坊內。
響井 在陶吳鎮西北,以紗帛蒙其上,擊之作鼓聲,投以瓦礫,則作鐘磬響。闌上有「元祐五年」 四字。
《保寧古井 》舊在保寧寺,即今驍騎右衛倉門內,深數十丈,大旱不涸,味甘美,與鳳凰泉俱為郡城第一。闌下有四鐵,人相傳為怪。蓋緣下空闊,恐易圮,故以此承之,無可怪也。
三井 在瓦官寺後。按《金陵故事》:「瓦官寺後有三井,汲一井則二井俱沸。」
「金沙井 」 在鳳凰泉稍東鐵作坊。
忠孝井 近忠孝亭
「雷山義井 」 在德恩寺內闌上刻「雷山義井」 ,篆畫甚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