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五卷目錄
江寧府部彙考三
江寧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江寧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五卷
江寧府部彙考三
编辑江寧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编辑《句容縣志〈按上元江寧二縣志〉》{{{3}}}{{{4}}}
编辑
赤石塘 在縣東南。陶隱居云:「有赤石田,在中茅峰西,此塘水利,溉田十餘畝。」
上鈐塘 ,在縣南十三里。計四十一畝一角四十二步。深五尺三寸,溉田二百二畝。
郭西塘 在縣西一里許。計一百八十畝一角五十步,深七尺三寸,溉田五百七畝。
西黃塘 在縣東北十里澗西,廣一十五畝。南黃塘 在縣東北十里赤堽,約一百畝,深五尺,溉田二百畝。
東大波塘 在茅山鄉,去縣東南四十里。西大波塘 在上容鄉,去縣四十里。廣一百畝,設二閘放水,灌田五百餘畝。塘右有瀉水溝,流入絳岩湖。
蒲塘 在移風鄉,去縣二十里,其塘有蒲,故名。侍郎張文昱善書,居相近焉,因以「蒲塘」 為號。陳廣塘 吳塘 朱塘 俱在移風鄉。大陂塘 小陂塘 梁塘
荇陂塘 俱在來蘇鄉
大家塘 黃陂塘 神塘 俱在上容鄉。武帝塘 在通德鄉。
楊家塘 在茅山
陶塘 在雷平山
「三白塘 」 、「鍾離塘 」 、「五更塘。」
旱塘 坐承仙鄉七圖,計十五畝,灌田三十八畝。水利、魚利,各有所主。水由北池塘出,載在《圩簿》。
西岡塘 周官塘 「荷塘。」
柏塘 、俞塘 俱在承仙鄉。
散泉塘 、後陂塘 、蘇塘 俱在臨泉鄉。百堽堰 在縣西南三十里,屬上元縣,與福祚鄉相鄰,上接絳岩,下通秦淮。
黃城堰 ,在縣東三十里。長一里,深四尺,灌田三百畝。
范家堰 在縣西北三里通德鄉。長二里,深四尺,灌田二百畝。
周戴新堰 ,在福祚鄉,去縣南一十五里。通百堽堰。
菩薩堰 ,在移風鄉,去縣東北一十里。深八尺,灌田二百一十三畝。
黃堰 在福祚鄉,去縣南一十五里。慶元間,因黃提舉監造石堰故名。閉聚水利,澆灌通德、福祚兩鄉官民田土千餘頃,下赤山湖達秦淮。黃塘堰 ,在來蘇鄉,去縣東三十里,深四尺,灌田二百畝。
《溧陽縣志》不載
编辑
《溧水縣志》
编辑
尚書塘 在縣西十五里琛山北,周圍數十畝。「楊塘 」 ,在縣東四十里。
茭塘 在縣東南二十里。
解塘 在縣西三十里
蒲塘 在縣南三十里
石人塘 在縣東一十五里。
柘塘 在縣北三十五里。
烏飛塘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孤塘 在縣東南七十里。
白水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清水塘 在縣東南二十里。
曾家塘 在縣東二里。出西瓜。
竹塘 在縣東南二十里。
南塘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薺母塘 在縣北二十五里。
五糓塘 在縣東北三十里。郭塘 在縣南三十五里。
魯塘 在縣西北一十里。
徐塘 在縣東北一十里。
芮塘 在縣東南一十里。
傅塘 在縣北三十里
石湖塘 在縣北十八里。
稽塘 在縣北三十里
眾塘 在縣北三十里
雙峰塘 在縣南二十五里。
金山塘 在縣東二十五里。
張公塘 在縣東一十五里。
洛公塘 在縣北二十里。
烏剎堰 在縣北四十五里。長一里,闊一丈五尺。
官塘堰 在縣東二十五里,計三十六畝。砂塘堰 在縣南六十五里,舊名「砂湖」 ,計五十六畝。
藕絲堰 南與高淳連界,內有羅城等九圩、六埂四堰。舊有上壩,數為洪水浸沒。明崇禎年間,生員孫良翰、韓紹叔等請於撫按,共造石閘,春閉秋開,永無水患,鄉民賴之。
石湫壩 在縣西二十五里。壩以石為坎,西鄉萬山眾水之所出也。水噴石上,流濺空中,響若轟雷,色如捲雪,急赴淮河,本名「源瀨。」 涉夏則落漈,惟冬則縮湍。舟自金陵抵茲岸,盡物資裝載,地據上游,實一津口,亦奇觀也。
清溪圩 ,石龜圩 ,亥塘圩。
保家圩 。成家圩 。竹塘圩。
毛家圩 、林塘圩 、楊芳圩 俱在思鶴鄉。
《原贊》圩 。蒼田圩 。太平圩。
黃鳥圩 。蒼口新圩 。免鼻圩。
常熟圩 。石家圩 。任家圩。
富家圩 俱在贊賢鄉
圩:方圩 沙岡圩 臨金圩。
陳家圩 、駱家圩 ,三丫圩。
竹屯圩 ,丫頭圩 ,陳化圩。
新豐圩 、鴉得圩 、良周圩 ,俱在崇賢鄉。
開泰圩 。檐勝圩 。白玉圩。
潘田上圩 ,「潘《田下圩 》」 ,陳家圩。
金家圩 ,蕭監圩 ,丘姑圩。
前山圩 、林慶圩 、劉中圩 俱在長壽鄉。
天保圩 。上新圩 。查家圩。
歌舞圩 。新義圩 。諸家圩。
韓信圩 。花溪圩 ,豬槽圩。
大圩 、韓家圩 ,俱在山陽鄉。
斗門圩 ,保熟圩 ,張村圩。
時溝圩 、鳳山圩 、保托圩。
黃干圩 俱在仙壇鄉
上圩 、蛾眉圩 ,永豐圩。
保興圩 步江圩 。鳳賢圩。
南埠岡圩 ,北埠岡圩 ,東港圩。
後池圩 。西港圩 。賈家圩。
包家圩 。劉家圩 ,戴家圩。
張家圩 ,朱家圩 ,羅家圩。
管家圩 、《後成圩 》《保成圩》。
金堪圩 。和義圩 。宋家圩。
成林圩 。湯家圩 、大圩。
新圩 、下圩 郭塘新圩 以下俱《新考》增入。
門前圩 。卞家新圩 。壒頭圩。
《上天堂》圩 ,下天堂圩 ,《塘埂圩》。
陳家老圩 俱在儀鳳鄉。
南城圩 思鶴鄉
許家圩 、水北圩 、平秩圩。
南岸圩 以上贊賢鄉
龍場圩 ,甘泉圩 ,大通圩 ,以上「山陽鄉。」
冰平圩 ,望南圩 。長興圩。
保康圩 以上仙壇鄉
永寧圩 。顧家圩 。成賢圩。
秀水圩 平泉圩 以上「儀鳳鄉。」
《江浦縣志》不載
编辑
《六合縣志》
编辑
賈裴塘 在東二都。「一圖。」
栗山塘 在東二都三圖。
高明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張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堰城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姚家塘 在下三都一圖。
梁塘 在下三都二圖,居浦子口孔道之西。三面依小山蓄水,正可備旱,今已墾為田,僅以最下者貯水,解本處之涸。
郭明塘 在下三都三圖。
塔下塘 在東二都《二圖》。頃因水衝山土淤塞。
知縣邵漳令民佃墾入租,助養差馬。
圻塘 在北四五都二圖。收西北一帶山中水下堤高聳如嶺,北望無際,水滿則止,水能波作怒號聲。每以塘北濱山,多利樵牧,遂不常積水。郝家塘 在南四五都一圖。
裴家塘 在南四、五都,《二圖》。
劉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黃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祝家塘 在南四、五都《三圖》。
大德塘 在上三都二圖。
定山塘 在下三都二圖。
倪山塘 在下三都二圖。
塌山塘 在三都三圖
任家壩 在東二都三圖。
凌家壩 在北四、五都《三圖》。
西王古壩 在東二都,《三圖》。
平山王家大壩 在東二都。《三圖》。
鍾家壩 在東二都,《二圖》。
「墩塘 。」 「《魚子》塘 。」 「《蓮花綻張》塘。」
「蒲塘 」 ,「小草塘 。」 「破塘。」
東南塘 、西南塘 、小官塘 以上九塘,皆以新墾得名,故《舊志》不載。
《高淳縣志》
编辑
藕絲堰 在縣北三十里。水自尋真觀北至石臼社鳳凰橋,折入橫溝,與溧水分界。溝,匯戴家城、江夏橋,並出堰口為石臼湖。堰內有圩垾一十二座,散水田九千,共計萬有餘畝。舊原無壩,惟一線土埂,數遭風波之患。水災頻繼,民不聊生。明萬曆三十八年,居民魏國佐、鄉紳韓仲雍倡義建造石壩,於是兩邑居民魏正觀、張宗志等,派費買石砌成石壩。壩高二丈,厚三丈,闊一丈,又置閘板,以時啟閉。潮水洪大則築土以拒之,水涸則去土以洩之。壩成之後,十年《九稔》洪漕壩 ,在縣西三里。水自襟湖門外西新橋及正義橋,過永豐倉橋,至壩北,隨花奔岡,出薛城大葑橋,注石臼湖。壩以花奔來脈久塞,不得通舟。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丁日近議開復寢壩,南水仍下官溪河
「相國」 圩 內田四萬八千畝,週四十里。春秋時,吳築固城為瀨渚邑,因築是圩附於城,為吳之沃土。後吳丞相鍾有寵於君,因以是圩賜之,故名。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崔掄奇《丈量田多虧折》。
秦家圩 宋以永豐圩田賜秦檜,築是圩以附之,故名。
李壩 在縣西南五里老新圩。四面皆水。明正德三年,知縣李岫督居民李瓊,就河中築三壩,因名「李壩。」
均豐壩 在縣西二十五里保聖圩。明萬曆七年,居民戴瑞捐貲築。
鄧壩 在永豐圩。明隆慶二年,居民趙鑑捐貲告築,上下均利。邑人韓邦憲為《記》,有碑亭。姪應楫重修。
沈家壩 在縣西二十里。
劉家圩 ,長慶圩 ,保順圩。
奉仙圩 。《尖刀》圩 。《和尚圩》。
天保圩 、年興圩 、南壇圩。
淳奄圩 以上俱永寧鄉。
永豐圩 舊志按《文獻通考》曰:「宋紹興二十三年,詔以永豐圩賜秦檜,檜死,圩復歸有司。臣僚言:秦檜既得永豐圩,竭江南漕計修築堤岸,自此水患及於宣、池、太平、建康。昨㨿總領所申送,管田七百三十頃,共理租二十一萬一千餘秤,當年所收纔及其半,次年僅收十五之一。假令歲收盡及原數,不過米二萬餘石,而四州歲有水患,所欠民租何翅十倍乞下江東轉運司相度,本圩如害民者廣,乞依浙西例開掘,及免租戶積欠。」 從之。又江東轉運司奏:「永豐圩自政和五年圍湖成田,今五十餘載,橫集水勢,每遇泛漲,衝決民圩,為害非細。雖營田千頃,自開修至今,可耕者只百頃,而損害數州民田,失稅數倍。欲將永豐圩廢掘瀦水,其在側民圩不礙水道者如舊。」 詔從之。其後漕臣韓元吉言:「此圩初是百姓諸佃,後以賜蔡京,又以賜韓世忠,又以賜秦檜,繼撥隸行宮,今隸總所。五十年間,皆權臣大將之家,又在御府,其管莊多武夫健卒,侵欺小民,甚者剽掠舟船,盜竊資囊,鄉民病之,非圩田能病民也。」 於是開掘之命遂寢。
南蕩圩 在永豐圩旁。明弘治二年,居民劉鑑三同豐城府李謙等奏請築埂,開墾糧田二萬餘畝。五年報成,恩給官帶,府丞冀綺親勘。有《詩》。
萬曆三年,孫璦重修,厥功甚巨。此圩本崇教鄉,然與永豐相界,故亦載入。
月河堰 在下壩中河。舊濬有月河減水。河口舊築土埂,年久灘瀉,隨築隨潰,歲費不貲。順治十三年,生員魏台、居民魏承美等,捐貲築堰。後買田開溝減水,極其堅固。
興家灣 在永豐圩北。至冬涸,北陡門淤不能出,瀉下埧之水,屢遭水患。眾議新設陡門於其外,以便出成潭,人戶逃散。居民劉定、富定位、定瀾、邢祖尹等殫力督築,廢而復興,因有是名。吳漕壩 在縣西二里。五代末,吳王楊行密漕河。
太安圩壩 在縣治西崇教鄉。吳赤烏間建。其田高下不一。明萬曆二十七年,居民蔣國儒等告築「四壩、二埂,界一為三,高下兩利」 ,刻石為記。大壩 、瑤岡壩 ,俱在縣東四十里。
呂家壩 去東壩三里,儀鳳庵下。建平序班呂維進築。
中埂壩 在縣西南相國圩。
永豐壩 、王城壩 、石湫壩 俱在縣東北五十里安興鄉。
中壩 去東壩五里。中河之中,舊壩歲久廢沒。明嘉靖間,居民傅相、傅際、傅梁等捐貲重築。今復廢,斷址尚存。
南諸壩 居民諸崇山造、諸同升率族人重修,畜洩水利,一方賴焉。
《鴻臚函 》在永寧鄉相國圩,舊吳老函右埂有故石碑,相傳為吳國居址。
扁埂 在相國圩南。本圩形勢,東南高阜,西北窪,因築上下壩以禦水。
橫埂 在永豐鄉。明萬曆十六年,因風浪破圩,府丞許泰給官銀砌築,以捍湖水,長五里。「一」 字埂 俱在永豐鄉。
塗泥防 在縣西南三十里,抵徽、宣大河之水,為相國圩險要處。先年屢築不成。有仙人過此,以手塗泥,故名。
護浪堤 在南蕩。圩田四萬畝,北抵丹陽湖,屢遭衝決淹沒。明萬曆四年,庠生楊淡告築護堤十里,已成七里。其三里係當塗民居,厚檀灘地阻不容築。圩長楊天寵復告撫按勘問,凡十七年,斷價增至二百二十兩,買厚檀地二百畝,始得築完。由是南蕩圩固而諸圩亦固,名曰「護浪堤。」
楊家潭 「潭界南蕩、長壽二圩,正當丹陽湖。自明嘉靖末以來,連被衝決,廢田二百畝,及後告築護堤,潭之內外夾為兩堤,平廣六百餘畝,引注諸湖之水。」
鍋底蕩 在縣西三十里相國圩,因築上壩扁埂,水壅於此,形如鍋底,其中田皆低潦。明隆慶間,知縣鄧丈量虧田一百八十餘畝,因減科定為「三折」 之額,至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崔掄奇丈量田數虧折如故。《計》
水利者所當留意焉
江寧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江寧府城池 按《圖考》:「明太祖於元至正丙申三月取集慶路,戊申改路為應天府,大建城闕。」考「諸都城之域,惟南門、大西、水西三門,因舊更名聚寶、石頭三山。自舊東門處截壕為城,沿淮水北崇禮鄉地,開拓八里,增建南出者二門,曰通濟、正陽。自正陽以東而北,建東出者一門,曰朝陽。自鍾山之麓,由龍廣山圍繞」而西,抵覆舟山,建北門曰「太平。」又西㨿覆舟山、雞鳴山。〈即雞籠山。〉緣湖水以北,至直瀆山而西八里,又建北出者二門,曰「神策、金川。」自金川北繞獅子山,〈即盧龍山〉於內,雉堞東西相向。亦建二門,曰「鍾阜」、「儀鳳。」自儀鳳迤𨓦而南,建定淮、「清涼」二門,以接舊西門。而周門西出者五:由聚寶北至金川、神策,比通濟正陽至太平之南北倍之。由朝陽至石城三山,比定淮至神策之東城三山水門至通濟,水門之東西亦倍之。東盡鍾山之南岡,北據山控湖,西阻石頭,南臨聚寶,貫秦淮於內外,橫縮屈曲,計周九十六里。外郭西北據山帶江,東南阻山控野,闢有十六門:東五曰姚坊、仙鶴、麒麟、滄波、高橋;南七曰上方、夾岡、雙橋、鳳臺、馴象、大安德、小安德;西一曰江;東北三曰佛寧、上元、觀音。周一百八十里。
皇清順治二年,改南京為《江南省》,以應天府為江寧。
府城郭因明之舊,惟閉清涼、鍾阜、定淮、《金川》四門,餘門無改。十六年,改神策門為「德勝門」 ,以旌
武功築滿城,於青溪之東,起太平門,沿舊皇城牆基至通濟門止,開二門以通出入。外郭城垣舊多頹毀,所存者僅高橋、滄波、江東二三處。外縣
句容縣城池 ,吳赤烏二年築子城,周三百九十丈。唐天祐八年,縣令邵全邁修築,有「東西、南北白羊、上羊六門。宋淳祐六年,張矩重築,後廢。明景泰間,浦洪劉義建門樓。弘治三年,王僖砌以石。嘉靖三十三年,樊垣始築磚城,周七里,有五門。萬曆三年,移建南門於舊門之左。」
「溧陽縣城池 在燕山北五里許。南唐昇元間,築土城,周四里餘,河貫城中,壕深五尺,闊十倍之。宋建炎中,西拓青安、草市,加廣二里,建門五,迎春、迎夏、迎秋、迎冬。青安水門二,清暉挹秀。元因為州城。明初,命將士築之,仍南唐舊址,而界草市、青安於外。越七年,又命部使郭景祥加築之,周九百丈有奇,濬壕深丈餘。四」 門外復築甕城,改名曰「東平、西成、南安、北固。」 學士宋濂為之記。弘治九年,符觀以南城逼泮宮,增修河堧以廣之。嘉靖三十四年,知縣林命增修堡屋、女牆、月城等。開躍龍壩於學宮左,而閉下水關。按《縣志》:萬曆三十二年,知縣徐縉芳增新睥睨,易東門額曰「東生」 ,南門額曰「南熏」 ,西北如故。仍闢水關,上下對峙。四十六年,教諭金維基建文昌閣於上,屹立學宮之左。崇禎十五年,知縣金和復開躍龍關,皆風水之說為之也。
溧水縣城池 ,隋始築城,周五里有奇。宋紹定中,知縣史彌鞏修之。明初,鄧鑑更築,周七百餘丈,有六門。洪武間,郭雲重建。正德中,陳銘甃以磚,尋毀。陳憲因址築土城。嘉靖初,王從善展東隅,砌石橋以瀉水。十年,水敗,東南隅張問行修。十七年,水復潰。三十六年,曾震造石城。
江浦縣城池 :明洪武四年八月築浦子口城,設應天衛於城內。九年,始析六合孝義鄉、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四鄉,滁州豐城鄉置江浦縣,屬應天府,治浦子口城內,後遷治曠口山。萬曆元年,始築土牆六百九十餘丈,下甃以石。三年增築重垣。八年春,知縣余乾貞築城。秋九月,城成。門五:東朝宗,東南敦艮,南鍾「奇,西霽和,北拱極。」 邑人《張邦直碑記》。
六合縣城池 ,漢為堂邑縣,始築城。至南北朝築秦郡城,蓋跨河為一。宋紹興二年,步帥閻仲請就舊壕築城,在河北,有四門。隆興初,郭振於城北又築一城,二城俱砌以磚。又數年,築河南土城。乾道、紹熙、嘉泰相繼修之。元仍故。明初,城廢。成化十年,唐詔刱門四,後每隅增一門。嘉靖三十四年,鑿壕縣治北。三十九年,築堡圍縣署。崇禎九年六月,流賊破六合,中書舍人孫國敉上城六合,議以蘇、江四府節省銀四萬餘兩,并義助建城。河北知縣仲聞韶董其事,皆義民分丈領造,凡四閱月告成。周城計一千三百二十三丈二尺,高二丈五尺。北二門,東二門,西一門、南一門,南街一帶,皆商賈水陸出入處。又開便宜小門七。
高淳縣城池 按《縣志》:「縣故無城。明嘉靖丙戌冬,縣帑被盜。」 知縣劉啟東因具白撫按,請所以為防衛者治之。東北迤邐皆岡阜,乃因其勢,築土為垣,西南瞰淳河,藉以為壕,濱河皆民居相接。北即通衢要害處,甃為七門:東曰賓陽,南曰迎薰,西曰留輝,北曰拱極,東北曰通賢,東南曰望洋,西南曰襟湖。。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