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4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四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三卷目錄

 淮安府部彙考三

  淮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淮安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七百四十三卷

淮安府部彙考三

编辑

淮安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

贛榆縣

夾谷山 在縣西四十餘里。《左傳》,「公會齊侯于夾谷。」 杜預《註》:「夾谷即祝其也。」 《太史公》曰:「景公與定公好會夾谷。」 服虔《註》,「東海祝其縣是也。」 祝其縣在治西五十里,夾谷在祝其東北十五里,俱贛榆縣境內,或因歸汶陽之田,疑魯地。按《山東志》惟嶧縣北七十里有夾山,而非夾谷,且無「會齊侯」 說。按《春秋》,「公至自夾谷,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 鄆、讙、龜陰雖皆汶陽田,然歸田在至自夾谷之後,非會汶陽而歸也。

秦山 ,在海中,去岸四十里。舊傳秦始皇登此求神仙,勒石而去,石至今存。山前名棋子灣,山後有二石人、千佛寺、娘娘廟。山西南水底有神路三十餘里,闊數尺,由岸直扺山,謂始皇築,洪波浸激,迄今不圮也。潮退,路雖不見,而水淺可涉。其中竹木青蔥,四時不改,珍禽異卉,塵世未有。一拳石浮蕩於億萬里天光水色中,絕非人間遊覽。按《一統志》,此山乃蒼梧飛來一峰,故今猶有南地花草。

吳山 在縣西北三十餘里。山峰獨秀,雲氣時出,或自山腰以下雨,以上則晴,左脅壁立千仞,巖壑幽奇,龍脈東行結縣。舊傳吳姓居此,歿而靈異。唐封顯惠王,為建廟,遇旱禱輒應。廟後有遺塚。山巔有泰山行宮,浴佛日四方鱗集。子貢山 ,在縣西三十里,端木氏讀書處,有曬書臺。

紀鄣山 ,在縣西七十里。按《春秋》「齊師伐莒」 ,傳曰「莒子奔紀鄣山」 ,即此。

大金山 城正北面環其上,縣治踞之。山形陂敞,三級而彌高,天成治址也。啟重門而閭閣仰拱,登譙樓則山海俯臨。署之雄麗,職此。

小金山 在縣北二十里朱江鎮河逼其北。小鬲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海中,孤峰獨秀。漢田橫與其徒五百人入海,壘石為城于此。武強山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山下人黃雄率眾禦寇,一方賴之。歿而廟祀,號「白馬將軍。」 以「武」 名山,以志不忘。

懷仁山 ,在縣北四十里。後魏置懷仁縣以此。車輻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石高四丈,傳為繫馬石。

泊船山 在縣北四十里。山有石如船,長一丈六尺。

攔頭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海邊。山東有石遮攔海浪。山西有石洞,相傳陳姓仙人煉丹處。阿夜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海邊,與攔頭山相對。山西有水簾洞,海霧煙雲,晝昏如夜。

丫髻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兩峰相對。

高家山 在縣北四十里。

溠金山 ,在縣西四十里。

土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上有石鹿。東望塌山 ,在縣西三十里。

青山 ,在縣北四十餘里。舊贛城在其北。《末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

羽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舜典》:「殛鯀於羽山。」 即此。府志屬海州縣。舊志據《逸史》誤入。贛榆東海 ,在縣東十五里,即大海。海在縣境南北凡一百四十里,西通於河,凡九口。東不可紀,極魚鹽之利,歲以數萬舟楫。沿岸而南則新壩等處,北則安東衛等處,東則朝鮮、日本,皆一望無際。順治十四年,海船禁。康熙元年,鹽場革。海之「在榆」 ,魚鹽之利遂廢。

玉帶河 在縣西北。眾山雨集之水,瀰漫東下,至劉贊村匯成渠,逶迤環抱,一里之內凡數環,環將週乃折去,去復環,如此者凡數十,達於城。環其西北而東,又如此,不知凡幾十,始入海。環若帶然,是曰「玉帶」 ,形家善之,歲久湮淤。城以西河體具,而有水處纔十一,以東涓流不斷。倘力事疏鑿,俾上流得收眾水之注卸,下流得納大海之潮汐。河身隨龍與治親近。豈不利哉。

考證

小沙河 在縣南六里。源出山東莒州,上接沐河,下由青口鎮入海。

青口河 在縣南十餘里。即小沙河下流。唐生團河 ,在縣南十五里。

掘頭河 在縣南十餘里城子村。舊傳秦漢時以地有王氣,掘之,後成河。

朱稽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通門接河,由仙丘向東流。舊有水溝五道洩水,今盡淤。

大沙河 舊名「廟灣子沙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自山東郯城縣,從大沙河鎮東入海。雨集水漲,商船可行,沿河有隄。

臨洪河 在縣南六十里,通海州銀山壩、薔薇河,元末湮塞。明景泰間,知府丘陵疏導通海,舟楫甚便。今復塞宜濬。

孫家河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武強山諸湖之水由東入海。

五龍王廟河 在縣東南六十里,通鹽場入海。堯水 在縣西南八十五里。源自山東沂州,經縣入海。

大石橋河 榆治發脈吳山,山出泉,因勢東趨,迤邐數十里,由治北八里外直去入海。明萬曆十五年,知縣樊兆程嫌其反背,於大石橋築隄以障東流,開鑿引水南下,工方半,以內召去。繼此知縣徐應元因所濬益深之河水已至北城門外,與玉帶河匯,再沿玉帶而東濬,未接海潮僅三百丈,又以內艱去。繼此海州同知顧署事贛榆,終厥功。兩河之水會潮于海,風氣一變。後奸民壞隄,水仍東奔,不復南注。今水雖不通,而河道猶在

朱汪河 在縣北二十里。

龍王河 在縣東北二十里。即朱汪河下流。石橋河 ,在縣北四十里。

石洋河 在縣北五十里,今塞。

柘汪河 ,在縣北五十里。

分水河 ,在縣北六十里。

日頭河 在縣北七十里,今塞。

荻水河 在縣北七十里。源自山東莒州。「劍水 」 在縣北七十里,源自山東沂州三墝山,東流經縣境入海。

分泉 在縣北七十里分水嶺。水由石頂射出,高尺許,東西分流。近為安東衛人侵去,鑿壞石頂,水不射不分,且塞其西流,而分水一鎮遂敝。西觀井 在西門外祐慶觀前,泉甘不竭。《邳州》

葛嶧山 ,在州西北十里。《禹貢》「嶧陽孤桐」 ,即此。《前漢書·地里志註》云:「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為嶧陽。」 《後漢書·郡國志》曰:「葛嶧山,本嶧陽山。」 註云:「山出名桐。」 伏滔《北征記》曰:「今槃根往往而存。」 許氏《說文》曰:「葛嶧山在東海下邳。」 《夏書》曰:「嶧陽孤桐。」 經典昭然如此。俗名距山,以為與沂水相距也,非是。又晉人葛洪曾煉丹其上,故名。「葛嶧山。」 小山 在州正北七里,上有林樹,望若華蓋。石埠山 在嶧山北,上有林木可觀。

《十步山 》,在葛嶧山後,以逼山麓,故名。

唐宋山 在嶧山東北,去州二十五里。昔有唐、宋二姓人居之,故名。上有石泉,甚清冽。

宿羊山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

大町山 :在城西南二十八里。

大黃山 ,在石埠山北,去州十五里。

「小黃山 」 在大黃山北,形勢相連,故名。

朱山 在大黃山東北,蓋山之餘也。世傳有「朱相公廟」 ,故名。今毀。

土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黃河墊淤,里人聚居其上,月有數集。

虎丘山 :去土山八里。其山最小,狀若伏虎,今淤無跡,因民居而存其名。

過滿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舊《志》云:泇口有良城,俗謂之梁王城。相傳王之女南泛官湖看蓮,舟中孕子,遂留于此,匝月而還,因名其山。虎丘山 ,在城南六十五里。

茸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上有唐時藏梅寺基。東埠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

王母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世傳有王母墓,故名。

熊耳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

韓家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

神王山 在州西北一百里,上有禹廟。

呦鹿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

橋頭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

黃石山 在州北一百一十里,上有黃石公廟。穀城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榖城後,故名。

艾山 在州東北一百里,接山東沂水縣界,因產艾,故名。《左傳》「齊侯會于艾山」 ,即此。

小山 在州北一百里,與艾山相並而小,故名。連防山 ,在州北一百一十里。山下有古防路,與艾山相接,故名。

倚宿山 ,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世傳韓信經此,倚山而宿。

顯陽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其山高聳朝陽,故名。

勝陽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其山高聳秀麗,勝於顯陽,故名。

登高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王家山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

憂路山 ,在州東北一百四十里。其山高峻,過者憂之,故名。

鐵佛山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上有三鐵佛,故名。

茅墩山 在州西十八里。此下諸山,今分睢寧界內,因原屬邳,故仍載之。

半戈山 在州西南五里。山下舊有雲峰寺,即「地湧金蓮處。」

羊山 在州西南三里。南面黃河,上有宗善禪寺。成化八年,太監徐瑛請敕賜名。殿宇宏麗,遊人登眺題詠刻石甚多。

廟防山 :在城東五十五里。

青羊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

龐家山 去城八十五里。

鳳凰山 在州西四十里。

交龍山

白山 在州西三十里

甘家山

澗頭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

李牛山 在州西五十里。

劉湖山 在州西五十五里。

陟背山 在州西三十里。

東黃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世傳為黃石公所居,故名。

西黃山 在州西六十里,與東黃山相對,故名。磬石山 ,在州西八十里,與泗水相近。《禹貢》:「泗濱浮磬。」 或以為此山即古取磬之地。

泗河 在州南二里,即泗水。《禹貢》其源出魯汴縣桃墟。其源有四道,由西南過徐,又東過下邳,合沂、武二水,東至清河縣,又會淮水東入海。今為黃流淤塞,入會通河合流,東至宿遷入黃河。城子河 在州北五十里。其源自沂州蘆塘湖,流經營河入武。今武河已淤,城子河微有其跡。曲呂河 在州東二十里,源自壩頭,入洪河,會直河同歸于洄。其流瀠洄,因名。

武河 在州西北五十里。其源出自山東嶧縣馬旺山許家泉,經流偃武鄉入蛤湖,至乾溝口入泗。久為黃流淤塞。

沂河 在州西一里。經沂水縣,流至下邳西南入泗。今為黃河淤塞,至貓兒窩入會通河。按《縣志》:沂河出自㠓山,經沂州沂水縣南流,至受賢鄉,分泒一枝出盧口西流二里許,復分二枝,一經城南會武河二十五里入運,一經官湖,出徐塘口入運。其本枝南流至趙家莊社各溝,亦分二枝,一經砲車,繞廟防山,歸駱馬湖。一經龍池隅頭歸駱湖。二水舊俱由臧家口入運,今以運堤築,俱歸駱湖入運矣

直河 在州東四十里。自求纓湖分泒南流入泗河,直而不迂,故名。今泗已併于黃河,直河淤塞。

洪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見前「曲呂河。」 下營河 在州北一百里。自沂州抱犢涸《泇溝考究》泉流入武河。今武河已淤,營河入運河南流。黃墩河 出自南旺湖,由徐州荊山口至全河汴塘入邳境,歷彭家河分成子河,歸沙溝湖,至貓兒窩入運。

龍化河 :分源泗河,在貓兒窩西南,去城五十里。今淤沒無跡。

西泇口河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今淤沒漕河 ,即運道自山東臺莊達州,東南歷泇口鎮、徐塘口、貓兒窩、馬莊集、萬家莊、窯灣口,由宿遷皁河口入河。

引河 ,去城二十里,出自沂州抱犢涸,經黃石山泇口,考究泉入運。

黃河 在州南二里。自彭城過邳,南經宿,及海達海。自邳割地,與睢寧河。本不在邳,以歲修夫役,邳人任之,故著《河防》,并存其名於此。

清水河 在州護城隄南董家堂北,中通城河。

然水本無源,因停注已久,邳州盡為所沉,二郡無不苦之。按《縣志》,清水河即舊黃河,南岸屬睢寧,北岸屬邳州。自順治初年,塘池壩塞,始由今河,而清水河迄今猶存。

隅頭河 在州東十里。自北隄來,沂水所出。鰻湖 在州西北二十里。水自武河洩流,水多生鰻,故名。今淤已久。

蛤湖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自武河洩流,水多生蛤,故名。今淤已久。

官湖 在州北五十里。其源出自沂州蘆塘。湖中有蓮藕菱芡之屬,今淤已久。

漆井 在州北一里,石崇別墅。

項羽井 ,在州西南。《石崇碑》云:「項井在下相城。」 葛洪井 ,在葛嶧山頂,洪煉丹於此。

宿遷縣

馬陵山 去舊治北二里,高十五丈,周迴二里。自山東迤邐八百餘里,至新治基而止,高聳為一邑雄觀。上有玉虛觀,後有極樂庵、華嚴庵。靈傑山 在舊治西北一里,馬陵餘脈也。三台山 在縣北二十里,三峰突聳,勢若連珠。堪輿家以為新縣治之主山云。

張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高二丈,周二里餘。峒峿山 ,在縣北七十里,高百丈許,周迴十五里,漢名。縣上有古洞口,琢石為螭,水自螭口噴出不涸。宋守領張榮屯此山,以拒金人。

釜山 ,去縣三里,其下有普化禪林。

五華峰 在峒峿山南

斗山 在五華山南

塔山 去縣九十里。其山高數丈,周迴十數里。築土城於上,相傳為五代郭彥威屯兵處。峰山 在斗山南,高五十餘丈,峰巒崒嵂,石磴巉巖。明嘉靖二年,建泰山行祠,四方崇祀。朱山在下,相去治西七里,漢朱買臣之別墅也。民耕治日久,止存土阜。有朱山相公行祠。

運河 舊在縣西二十步。濟、汶、沂、泗諸水合流,自直河入境,經小河會黃河,自古城入桃源界。小河 ,在縣南十里,源出汴入泗。

皁河 去河北四十里,出本縣港頭社,下流入泗。以土色黑,故名。

白洋河 在縣南四十里。西南一百二十里通虹縣汴河。巨津瀰漫,望之如洋,故名。

侍丘湖 在縣東十里。周迴三十餘里,水由草狼溝入河,多產魚蝦,為淮北最,一名「東湖。」 上泊水湖 在縣東三十里,由武家溝入河。白鹿湖 在縣西南五十里,由小河入運河。駱馬湖 在縣西北十里,由董家溝、陳瑤溝以入運河。

潼溝湖 ,在縣西北一百里。

雷家湖 在縣西北六十里。

巴頭湖 :在縣西北八十里。

白湖 ,在縣西北九十里。

張皮湖 在縣西北七十里。

丁家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

黃龍湖 在縣西五十里。

朱衣湖 在縣西四十里。

滹沱湖 在縣北二里馬陵山西。

茅滋湖 在縣東南二十里。受侍丘湖水,由響水溝流入運河。

埠子湖 在縣西四十里。多出魚蝦,為商賈市利之所。

倉基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周迴四十五里。相傳晉石崇建倉貯糧之處,故名。

諸葛湖 在縣治西北八十里。每春月陰晦時,常有城池觀市見出。俗傳諸葛屯兵於此,故名。蓮子湖 在縣三十里運河之西,以其產蓮藕,故名。

管坊湖 在縣北四十里。周迴三十里。歲旱即通車馬,實為青齊要路。伏秋之間,泥淖難行。明萬曆丙申,知縣何東鳳命道人張濟、耆民于嘉仕修路建橋,鋪石其上。

圍田湖 在縣北八十里。

東港頭陂 在縣西北四十里。

西港頭陂 在縣西北三十里。二陂皆積雨所蓄,無洩。

龍泉溝 出峒峿山下,東入沭河,西入皁河。草狼新溝 ,去舊治南三里臨淮門外,洩侍丘湖,兩岸皆民園圃,雜植桃杏諸花。二三月間,紅白掩映,沿流泛舟,可比《蘭亭》之勝。後皆為沙淤塞。明萬曆三年,知縣喻文偉挑濬。

陳窯溝 在縣西二里

戴家陂 在舊治東四十步。中有洲,雖水漲,不

「沒為宿預蚤春。鍾吾八景」 ,此其一焉。

睢寧縣

羊山 在縣北五十里,舊黃河之南岸。山勢嵬峨,上有古剎,下枕漕渠,為「睢鉅觀。」 今黃河一帶新開於山之南,而前後迴繞,尤為奇賞。

張龍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上有張龍神廟,下有一穴,深約三丈,闊一丈五尺。三面俱石障,上有石蓋,甚嚴飭,狀若塋壙。其後有晉介子推墓,旁有小陵,名曰「綿山。」

九頂山 在縣西五十里。脈接太嶽,勢趨濠梁。高峰有九,雲蒸即雨。上有展雄殿舊址,諸峰環抱,中可伏萬人。怪石嶙峋,古澗陡峻。

馬兒山 在縣西五十里。其形似馬,上有仙洞古泉。

劉湖山 在縣北七十里。昔劉湖將軍寓此,故名。

半戈山 ,在縣北五十七里。長亙如半戈然。李牛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形如臥牛。

青羊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澗頭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下有大澗。

無帽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小黃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大黃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白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茅墩山 在縣北七十里。

王家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

鳳凰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形似鳳,時出慶雲。大花山  、小花山 俱在縣西五十里,二峰相連。

牙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嵯峨高聳,其形似牙。官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

白路山 在縣西五十里。昔仙姑修道於此。其往來之路,自麓至頂,石白如玉,遙望數十里。李家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軸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二郎廟。

鯉魚山 在縣西五十里。狀似躍鯉。

銀錠山 在縣西南三十三里。

嵐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天妃祠。

仙掌山 ,在縣西六十里,上有仙掌痕尺餘。金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

趙爾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英公山 在縣北七十里。唐英公李世勣葬此。宋家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大湖山  、小湖山 在縣西南三十三里,二山相聯。

金馬墩 在縣南二里。遇陰雨時,隱隱見金馬之狀,故名。

九女墩 在縣西南二十里。昔九女兜土葬親而成,故名。

白龍墩 在縣南一里,枕白龍溝。

白蓮墩 在縣南半里

白羊墩 在縣西南四里。

朱八墩 在縣東二十七里。

臥牛墩 在縣西二里。以上俱淤平。

鞍子墩 在縣東南七十里。形似馬鞍,故名。宅墩 ,在縣東半里。每歲迎春於此。

史家墩 在縣東二十里。

「姚兒墩 在縣西南四十里。」 以上俱見存。黃河 在縣西北五十里。上自鯉魚山,下至小河口,環繞泛溢,睢人世受其害。順治年間,塌民田三十餘里,衝斷遙月等堤一十八道。康熙二年,河決武官營。三年,復決朱官營,猖獗奔潰,有衝城奪漕之勢,官民受累二十餘年。知縣馮應麒、主簿宋文耀修築月堤二道,水患稍平。康熙三年,知縣石《之玫允》主簿宋文耀建議,「自陳家油房前開濬引水河,長五百四十五丈,順流東下,復歸故道。南涉之河近將淤塞,雖民困稍舒,而隄防之策尤不可不加意云。」

孟家灣口 在縣北四十里。水勢洶湧,掃塌南岸,遂成大灣。康熙元年,口決,縣東北一帶盡為汪洋。知縣馮應麒、主簿宋文耀修築隄防,水患暫平。近年以來,河水衝淤,舊堤平薄,亦睢邑隱憂也。按:睢寧沿河一帶,歲修處所,各有定號。自靈璧而東,如焦段、武朱四營,皆屬邳地,而睢寧歲為修防。自邳州東南,水玉二堡,皆屬睢地。而邳州歲為修防。分工清數,詳在《碑記》

濉水 西自靈璧東入睢寧界,歷孟山、潼郡以至子仙鎮、余家渡,蜿蜒五十餘里,直趨縣治。西經堽頭,北過廟灣,再東則《扺高作》耿車,而盡於小河口入黃河焉。「盈盈衣帶水」 ,自漢迄明,歷數千載,睢人之利賴良多。萬曆年間,淤塞殆盡知。

縣申其學開濬,民甚便之。天啟二年,黃河衝決,水泛沙積,遂成平陸,舟楫不通,邑人困乏。泗河 ,在縣西北七十里,即《禹貢》所謂「泗濱浮磬」 也。源有四泉,出山東泗水縣西南,過彭城,經下邳入于淮。後因黃河南涉,遂兼併之,而泗河之名不存矣。

泇河 ,在縣西北七十里。

合湖 在縣西北七十里。合沂水南入黃河,故名。近葛嶧山,又名「葛湖。」

楓山湖 一名「陶河湖」 ,在縣東北三十里。潼河湖 在縣東南四十里,由找溝東入小河。白塘湖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隱慝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

蔡上湖 在縣西北三十里。

五龍湖 在縣南二十五里。

龍塘湖 在縣西南二十里。

白龍溝 在縣南一里

西白蓮溝 在縣東北三十里,入小河。

葫蘆套溝 在縣北一里,入小河。

三里溝 在縣東

五里溝 在縣東

找溝 在縣東南二十八里。

泥溝 ,在縣西三十里,入小河。

戚家溝 在縣北十三里,入小河。

東白蓮溝 在縣東北三十里。

郭家溝 在縣西二十里。

史家溝 在縣東北十八里。

芹溝湖 在縣東二十里。

水利附

编辑

本府。山陽縣附郭。

石閘 在新城北。明洪武十年建,今廢為水關甎閘  。南鎖壩 。宋運糧由此至洪澤入淮。明洪武十年,開菊花溝以通舟楫,此閘廢。「仁」 字壩 、義字壩 ,俱在新城東門外。《東北目》城南引湖水抵壩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運船經此,車過壩東縴路,西則城基。

智字壩  、信字壩 相聯,禮智壩舟楫通行。清江壩 在府西北三十里清江浦之東。明正德六年開,遇清江口淤塞,即經此達淮。然近歲瀕連,水患淹築,轉移不常。

滿浦壩 在府北門外四里。地接窯溝版閘,歲澇不常,長堤為障。

南鎖壩 在府西南一里,往寶應路。

禮字壩 新城西門外

鹽城縣

廣惠䃮 在縣治東門外三里。舊捍海潮,名「白波湫。」 遇運河水溢,則自此決之入海,以殺水勢。每歲夏秋,海水溢入運河,則又傷田苗,尋築,尋衝決。宋淳熙六年,教授劉煒攝邑,始甃以磚石,名曰「廣惠䃮。」 紹興五年,知縣徐挺之重修,後又壞。明洪武二十九年,主簿蔡叔瑜重修,今又壞。大通䃮 在縣治北門外三里。明洪武二十九年,主簿蔡叔瑜創建。

岡門鎮堰 自岡門至新河,轉至侍其汊,皆有古堰。每歲春塞秋開,以便灌田,民獲其利。徑口堰 ,在縣治西二十一里岡門鎮西。東臨運河,西達馬鞍湖,以通商賈。

侍其汊堰 在縣治西北一百里。歲旱則塞之,以資灌溉。遇潦則決水流入射陽湖,注于海。捍海堰 在東門外一里。范文正公築以捍海。今名「范公堤。」

清河縣

惠濟閘 在馬頭東南七里溝,舊名「通濟閘。」 明嘉靖年建,引淮水以達漕運。後閘底淤墊。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新鑿漕河,于迤南三里更建閘。

座為新運口。閘名「惠濟。」 今現行漕。

永濟閘 在甘羅城南太山墩北,與惠濟閘相望,亦通漕運。康熙三十四年新建。

康濟閘 在治東陶家莊右,康熙三十四年新建。

廣濟閘 ,在治西仲家莊左。康熙二十六年建,舊名「仲家閘」 ,三十三年改今名。俱在中河。雙金門閘 ,在廣濟閘北鹽河內。康熙三十四年新建。

小閘 在雙金門閘北。康熙三十四年新建。新莊古閘 ,在治東北五里淮河東岸,今廢。洪澤古閘 凡三座,在洪澤鎮。宋魏勝運糧至洪澤,出閘入淮,即此。今廢。

八里莊古閘 凡三座,與洪澤閘俱在運河內。「運河壞,平江伯陳瑄即八里莊故道疏濬,以通舟楫。」 官廳三間,廨舍一所,在清河境內,久湮廢。

新河古閘 在治東北三十里新河內,今廢。大河遙堤 北岸舊有太皇隄,自明萬曆初河決崔鎮桃源以下,故渠多淺,因築遙堤為束水衝沙之計。起古城迄清河,長一萬八千四百餘丈。其後河身淤澱寖高,隄勢坍廢。

皇清康熙八年,河決三汊口。明年決五堡,二堡水入。

治,內為巨浸。總河羅乃自桃源界起,東至龍王廟,皆因舊址加築,高一丈,面二丈,闊六丈,長三千三百三十四丈,計程十八里半。十七年,總河靳又自龍王廟起,至四鋪溝止,接築四千九百三十八丈,計程二十七里半。其縣前玉皇閣一帶,地勢當衝,題定樁埽工五百餘丈,歲加修繕。又自桃源東界至石人溝止,築堤一道,長一千八百六十三丈,計程十里三分五釐。南岸遙堤,自桃源縣東界起,至本縣濫泥淺止,長四千二十五丈。又築堤一道,自桃源縣東界起,至山陽季家淺止,長五千三百餘丈。

中河遙堤 境內,鑿河道八千五百八十五丈。北岸築隄、自桃源東界起、至山陽西界止,計長七千七百九十一丈。又于內築撐堤一道。南北建閘四座。

護縣堤 自縣西娘娘廟起,至縣東龍王廟止,長七百九十六丈六尺,計程四里三分。

減水大壩 在蔣家場、王家營之間,因河水衝刷,北岸土弱易崩,居民屢苦遷徙。總河靳建立減水大壩,北達中河,共長一百丈,上造浮橋,下通水道,名「雞心孔」 ,一百有三孔。

天妃壩 黃河東岸自惠濟祠起,南接甘羅城,乃黃、淮匯流要害之處。磚石堤工,共長四百八十二丈。

束水三壩 在河南新運口內。因運口南接淮水,直瀉易溢,乃審勢于上流折流分流地面遞建三壩,收束水勢,以利漕運。

中河兩岸束河堤 康熙三十三年築,束水以防外溢。

新河舊堤 明萬曆中,因分黃之議,開新河以利漕運。自桃源黃家嘴起,歷本縣漁溝鎮、娘子莊、永興集,達安東界。一河兩隄。河湮,後隄有存廢。

舊運口隄 自舊運口南岸築束水壩一座,越通濟閘而北,迤窯灣一帶至李家橋山陽界止,共長七里有半。

清水墩隄 隄自文華寺以東南至七里墩止,修造板工八百六十三丈,以障湖水東侵,所以利漕運、護郡城也。

新運河縴隄 東西二道。

安東縣

古淮堤 即范公堤,去治東十五里起,依淮岸,以東直接海一百四十里。按《宋名臣言行錄》:「通、泰、海州皆濱海,潮汐日至,城下土田斥鹵,不可稼穡。范文正公監西溪,建白于朝,築捍海堤于三州之境,以衛民田。朝廷從之,以文正為興化令,發通、泰、楚、海四州之民築之,至今享其利。」 新堤 ,康熙四年河南北兩岸總河靳題入。

欽工募夫修築,自顏家河經縣南門、東門至雲梯關。

海口,亙一百五十餘里。河廳佟吉年、知縣李儀鳩工庀築,邑賴以安。

漣水壩 ,在縣東南二百五十三步。吳元年平舟師進征西海,建此。

浮堰 在縣北六十里。舊跨中漣河口,架木為浮橋,後廢塞為土堰,因名。

箭幹坊 在縣西二里。鄉人築以障水,其直如矢。

龍尾垛 在縣西二里。地形亙直,西廣東隘,二水夾流,注東合一,形如龍尾。

佛陀磯 在縣北五十里。

海州

萬金壩 在東海城東北七十里。東海有七里民田,被海潮從此處淹漫。明嘉靖間,有劉太監者,乃東海所舍餘,發心立壩,以遏潮衝而護民產。長四里,闊三丈。壩成,費至數千,因名「萬金。」 其後海水日浸,無人培補,而潮漫田荒如故矣。新壩 在州南四十里,西障沂、沭,東捍海潮,俾漣河達于官河,由此直通安東,因舊為新,故名官河壩 ,在新壩漣河之南。明洪武二十七年築,州西諸河之船由此達河。

板浦堰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舊無堰,東南之田水大入海,民受其利,且一州之血脈通焉。後因建堰運鹽河通于海,水隨潮洩。明萬曆丁巳,建堰約十餘丈,北障海潮,南蓄河流,鹽舟通行,止便于商。而州治因之日削矣。

楊公堤 係塔兒灣至板浦要路。海潮浸漫,阻隔行人。明萬曆己未,知州楊鳳築堤十五里,商旅便之。後潮汐為阻,州守劉夢松少移而西。

皇清順治丙申,知州在三奇,又移而《大西》,漸防而「漸。」

「移者皆因土工,故易壞,如求其堅久,須用山石。」 永安堤 ,在州東二十餘里,北接山,環城七里,以捍海潮。唐開元間,刺史杜令昭築。

銀山壩 在州南二十里。自青州穆陵關發源,合沂、沭水,由九洪橋入海。其勢奔迅易涸,故築壩以瀦清流,利農田,隱然城守之險。宋元之際,賴以抗敵,常加修護。元季為張士誠所據,恃此防守。王宣父子欲侵海州,決堤堰以便步戰,遂廢。而州鴨子蕩數處,污下常澇,利于不修,軒輊其間。然修之,大利于官民。

洪門堰 在州西北三里。

沙灣河堰 在石湫之南。

托山廟閘 去州十五里。明隆慶六年,知州鄭復亨建閘以便往來。

洪門閘 在洪門堰南。明洪武年築。

宿遷縣

新隄 一在舊治東,長五里許,號「護縣隄。」 一在新城西,長一里許,名「護城隄。」 皆知縣喻文偉建。羅家口隄 去新治三里,知縣何東鳳建。長隄 起自羅家口至古城,約長六十里,知縣何東鳳建。

睢寧縣

河堤 自廟灣至城北門,積水泥塗。明萬曆十年,於隙月知縣申其學調遊淺夫,築堤二里,高一丈五尺,闊三丈六尺,用夫七百四十三名,七日而成。以河夫之功,故名「河堤。」

護城堤 舊堤不障水。明萬曆十一年修築,加高二丈五尺五寸。按「餘州縣」 無考。

淮安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山陽縣附郭。

淮安府城池 :舊城晉時所築,宋、金爭此為重鎮,守臣陳敏重築,《北使》見其雉堞堅新,號「銀鑄城。」 嘉定初復圮,知州趙仲葺之。九年,知州應純之填塞窪坎,濬池泄水,乃益堅完。元至正間,江淮兵亂,守臣因舊土城稍加補築防守。明朝略增修築,包以甎甓,周置樓櫓,自基至女牆,高三十尺,周一十一里,東西徑五百二十五丈。舊為門五,水門二:東曰「觀風」 ,南曰「迎遠」 ,西曰「望雲。」 稍南二十餘武,為水門,稍北不三百武曰「清風。」 元兵渡淮時,守臣孫虎塞之,今廢。北曰「朝宗。」 稍西不數武,亦為水門,并水西門,小舟可通。城中四門,皆有子城。城各有樓,又置三角樓,惟艮隅闕一,以觀風門在焉。東南二門外,各有弔橋。自東門外至南角樓,沿帶以池,自南角樓、鐘樓角以運河為池。北樓外接聯城,故無壕。城上窩鋪五十二座,雉堞二千九百九十六垛。正德十三年,巡撫都御史叢蘭檄知府薛𨭉修。嘉靖丁巳,知府劉崇文修,後倭寇攻不克。隆慶六年,改西門城樓匾曰「通漕。」 總督都御史王宗沭建樓于西門子城上,額曰「舉遠。」 萬曆三十三年,倭犯朝鮮,邊海戒嚴。署府事推官曹于汴添設敵臺四座。三十八年,西城門樓災,知府姚鋐重建。四十八年,南門燬于雷火,知府宋祖舜題西樓向東匾曰:「注江禹績。」 新城去舊城北一里許,山陽縣北辰鎮也。元末張士誠偽將史文炳守此,時築土城臨淮。明洪武十年,指揮時禹增築,以寶應廢城甎石撤建之。西瞰運河,東南接馮家蕩,北俯長淮,高二丈八尺,圍七里二十丈,東西徑三百二十六丈,南北徑三百三十四丈。城門共五座,北門加一座,城樓俱備。成化十四年,南門樓燬。正德二年,總兵郭鉉重建。匾東曰「望洋」 ,西曰「覽運」 ,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 、曰「戴辰。」 東西有子城角樓「共四,南北二水門。東、南二門外各有橋,城上窩鋪四十八,雉堞一千二百垛。東、南二面,池深一丈餘,闊五尺餘。西、北二面以淮湖為壕,與舊城通連淮陰輔車相依,金湯鞏固。東、南二門外俱有橋,北水關,不通舟。」 隆慶五年,知府陳文燭修。萬曆二十三年,倭奴邊警,署府事推官曹于汴添設敵臺四座。舊設大河衛守禦城池。守門千百戶各一員,門軍二十名。聯城在舊城北接新城之南,因曠土隔越。嘉靖三十九年倭寇犯境。時漕運都御史章煥題准建造,聯貫新舊二城,故名曰「聯城。」 東城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

城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東南門曰「天衢」 ,東北門曰「阜城」 ,西南門曰「成平」 ,西北門亦曰「天衢。」 水門四。初因甎土驟高,慮不經久,止高丈四五尺有差。萬曆二十一年,倭奴愈橫,鄉官胡效謨等議請加高。巡撫李戴題准加高五七尺,幫厚四五尺,隨處適宜,始與新舊城平關橋二座,城樓大小四所,通計雉堞六百二十垛。二十三年、添設敵臺。每門各有守禦官軍十名。東城屬大河衛。西城屬淮安衛

外州縣

鹽城縣城池 :「鹽城古名鹽瀆,先世欲城於射陽,以土薄不及海邊厚,且海可漁,灘可樵,為民生之利,于是乃城。海上環城皆鹽場也,故名鹽城。自宋紹興、乾道間,三次修築,時山東寇皇甫炳攻不能破。嘉定八年,知縣尤炳修。元至正十五年,知縣秦曹經重修,然尚土城也。明永樂十六年,備倭指揮楊清、守禦千戶馮」 善重修,始易為甎城,而新創月城建東、西北城樓三座,蓋其城止東、西、北三門云。西又有「水西門,城高二丈二尺,週圍七里一百三十四步,東西徑二里二百一十七步,南北徑二里一百八十步,壕深九尺,列鋪二十八座,設鹽城守禦所官軍防守。」 嘉靖三十六年,本府檢校祝雲鶴署篆,聞海上倭寇張甚,申請重修。三十八年,倭寇大至,距城半里許,一酋躍馬衝北城門上競射之,酋中流矢而去,寇遂從廟灣下海。萬曆七年,知縣楊瑞雲初至縣,訝無南城門,謂:「鹽之建城,龍脈發自西北,而會結于南,即居人俱集東南,是惡可無南門也。」 遂請于當道,報可。其門正對儒學中門。及拆城下有舊門址,磚灰如新,與今所定相符。上建大城樓三楹,題曰「淮揚一覽。」 門外有池,名曰躍龍;池外有亭,名曰迎恩。樓之北,建一小橋通水。橋北對櫺星門,設門屏一座,時其開閉。重門洞開,則水環岡抱,盡在目前。蓋鹽城至是始有四門、三門,財賦悉從南門輸運,居民便之。清河縣城池 舊土城,自元至元十五年兵亂修築,惟東西北三門,週圍六里,南倚小清河,今廢。按《縣志》,「清河舊城在大清口,宋咸淳九年,淮東制司李廷芝築。」 元泰定初,河決治,遷因甘羅故城。明末再遷亦因之。加女牆,設垛甕三門。今治亦舊有土城,係元至元十五年兵亂修築,東西北三面,週圍六里,門三座,南枕小清河。明末猶存舊址。

安東縣城池 ,舊三城俱廢。明弘治十五年,知縣郭韶於舊基上建更樓四所,設門啟閉。東曰「濱海」 ,南曰「觀瀾」 ,西曰「臨淮」 ,北曰「鎮漣」 ,增築土圍。萬曆二十八年,知縣詹道溥議建磚城,以工鉅役煩,止因堤增築為土城。至泰昌元年,巡鹽御史龍遇奇為淮鹽分司駐縣,具題建城,議亦未決。至天啟元年,知縣劉君聘以創建為任,因改選去。至五年,士民保懇復任。撫按題准本年三月興工。週圍長一千五百五十四丈,計門四:南曰「迎和」 ,西北仍舊;東曰「朝陽。」 又便門一,水關一。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傾圮,知縣許同文議修《三城外》。

各有壕,後淤。明末總兵柏永馥駐縣挑濬,自城西南隅迤北而東,接運鹽河至東門外為池。今河決復淤,知縣許同文議濬。

桃源縣城池 ,舊有城池遺址。明正德六年,流賊猖獗,知縣李廷鵬因舊基修築土城,高二丈,週圍三里,池深一丈,立城門四座。嘉靖二年間,周佩建門樓四于城門之上:東曰「觀海」 ,西曰「延暉」 ,南曰「朝陽」 ,北曰「拱極。」 嘉靖十四年,知縣龍復禮重修,設瀉水洞三:一在西門,一在南門,一在北門。萬曆十九年,知縣許璞重築土城,週七百一十八丈,高一丈五尺,底闊五丈,頂闊二丈,上加「土垛一千三百五十。甎城門四座,上砌甎垛三十,東西北門各甃甎水洞。」 至崇禎五年,知縣龔奭增築女牆,高五尺,砌甎垛口一千七十。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鄭牧民復添角樓四座于城。

四隅。十六年開小南門以通生氣。康熙六年,河決煙墩口,水浸城址,四面沙高五尺,城內如井。康熙七年,地震,城北垛卸城樓無一存者。康熙十年,就北門城基築為遙堤,以捍黃流,北門水洞亦塞。

沭陽縣城池 ,舊無城池。明正德六年,流賊犯境。七年,知縣易瓚築土城,週圍八百九十四丈四尺,高二丈二尺,三門外壕深一丈九尺。九年,知府薛𨭉具甎甓包城,上請未修。嘉靖年,河決,衝東城,沒戴家巷并東門橋。隆慶五年,決東子城、小南門一帶,半湮於河。因北徙,勢卑隘,內逼外削。萬曆二年決,并李巷城西角,半湮,二十年。

考證

知縣徐可達議以甎修。四十四年,知縣杜從心修葺堅固,周八百四十丈,高十七尺,三城樓五,窩鋪一,敵臺一千七百九十七垛。建東西兩城房。正東門曰「承暉門」 ,正西門曰「宣義門」 ,正南門曰「迎薰門。」 沿東數十步,小南門曰「聚奎門」 ,以如船形,故無北門。崇禎十五年,知縣劉士璟加高垛,四圍鑿池。

皇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地大震,崩塌城南一帶。

四圍垛俱墜。十三年,知縣張奇抱修復加垛如制。

海州城池 舊係土城,乃梁天監十一年始築。宋紹興二十二年,魏勝復築城濬隍,備金人。寶祐三年,李壇加築。按舊志:「東西二城,東城高二丈七尺,週圍三里,東西二門并西城。元季兵廢。明洪武二十三年,淮安衛分中前所千戶魏王等守禦,因西城故址,修築土城。永樂十六年,千戶殷軾砌以甎石,高二丈五尺,週」 圍九里一百三十步,四門東曰「鎮海」 ,西曰「通淮」 ,南曰「朐陽」 ,北曰「臨洪。」 月城二,西設水關,池深六尺。弔橋三座在東北門外。嘉靖間,知州吳必學復增拓,環以鋪舍,翼以柵門,久頹圮,沿西半如平地。署印通判范永官、李維東,知州錢騰蛟、高搖、楊本俊相繼修葺,工未就緒。隆慶壬申,知州鄭復享修築,沿西一帶,補完殘缺。萬曆壬辰,東倭報警,知州周燧將西南二門補築月城,仍週圍築敵臺九座,以便守禦。萬曆壬子,恆雨,圮城牆三之一。知州楊鳳補葺完固。天啟二年,鄒、滕妖變,震鄰逼境。知州劉夢松慮沿西一帶城卑難守,捐俸搜帑,加增各三尺,共計五百餘丈,始為完城,可垂永賴。

贛榆縣池城 ,舊土城,高二丈,壕深四尺,週圍四里一十一步。至正二十四年,平章王信修築。明洪武二年,知縣郎廷珪重修城門三座。正德六年,薊寇劉七破城。十一年,知縣馮澤增築,高二丈五尺,加雉堞,鑿池深二丈。十四年,知縣謝誥建南門、北門二樓。知府薛𨭉以榆係淮安東北藩,請於朝,用各縣廢驛錢并均「徭內加徵五分之一」 ,買甎包砌,工料未備而去。嗣後土壘日圮,樓鋪盡傾,民無固志。萬曆十五年戊子,知縣樊兆程重修,縣丞蔡應元等督工,經始于萬曆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告成于十七年十二月。週圍長六百七十一丈,高二丈,池稱之。因舊三門,加以譙樓,南曰迎薰,北曰拱辰,西曰「瞻聖。」 東無門,亦建樓其上,額曰:「海晏。」 月城小樓二座,四隅角樓各一。三十七年,知縣徐應元于東南隅開啟秀門,尋塞。崇禎丁丑年,知縣徐維翰甃南北月城,有碑。崇禎十五年,城樓盡燬。

皇清順治初年,寇屢至,知縣穆爾謨濬池,深如前。康

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地震,城崩。九年,知縣俞廷瑞、巡檢李英督令掇拾堆補。

邳州城池 舊土城在今州治東三里。「後漢建安四年,廣陵太守陳登率兵為曹操,至下邳,呂布率兵拒之,戰敗。操引沂水灌城市,布降,城廢。迨金、宋交戰,隨修隨圮。宋紹興十二年,仍割于金。元季兵燬,萬戶懷都補築之。明洪武十三年,立衛指揮王恆守禦邳州,因舊城垣添築包磚,高二丈九尺,週圍五里三十步,雉」 堞一千五百三十六,角樓四,鋪三十。城門三:北曰鎮北,西曰通沂,南曰望淮,各有樓,環以子城。周鑿池,闊二丈,深八尺,弔橋三。正德七年,流賊猖獗,知州周尚化以正西、正南阻沂、泗,可守,乃增築西、北、東、南二隅。城上建三樓:南曰皇華,東南曰永康,西北曰「金勝。」 賊平,年久傾頹。嘉靖十五年,知州陳柏重加修築完固,近淪于水。知州黃日煥建議另築,尚未果行。至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河水泛溢,決堤而入,全城盡壞。

自此積為巨浸,水不復出,民不復入矣。己巳春,建州城于艾山。艾山之前為小山,山下為城,城廣五里十三步,高二丈八尺。城隍下廣七尺,上廣一丈八尺,外砌以甎為門者四:東曰「先春」 ,西曰「迎爽」 ,南曰「來薰」 ,北曰「拱極。」 門各有樓,丹雘巍峨,雉堞一千五百一十有一,鋪屋凡三十,因深為池,三面護以重提,其北枕山,邳人以舊城在南,呼此為「新城。」

宿遷縣城池 :宿遷自昔無城。明正德初,流賊南突,張御史命知縣鄧時中築土城,南自新溝,北至馬陵。城樓四座:南曰臨淮,北曰通泰,東曰鎮海,西曰「會洛。」 萬曆四年,河岸湮圮,門廢城頹。知縣喻文偉移文改遷縣治馬陵山,尋建土城,去舊治北二里,延袤計四里,高一丈五尺。城門四:正東曰迎熙,西曰拱秀,東南曰《登雲》。西南曰

望淮直北,未可闢門,建亭其上,後多損壞。知縣趙敬賓、孫湛、莫應奎、聶宏相繼修補。萬曆甲午,知縣何東鳳為時多倭警,易以瓴甓,命以門名。東曰「陽春」 ,西曰「鎮黃」 ,東南曰「迎薰」 ,西南曰「河清。」 東西二水門,誠一方保障也。

睢寧縣城池 ,舊土城四里,高僅丈餘。明正德間,知縣王蒼建東、南、北三門樓。嘉靖二十五年,知縣陳嘉略甃以石。隆慶三年圮於大水。時議廢議遷,議附於邳,皆不果。萬曆十三年,知縣申其學申請措置,成城四門,東曰「崇文」 ,西曰「耀武」 ,南曰「朝陽」 ,北曰「拱辰。」 建四樓:東樓額曰「保釐」 「東土」 ,西樓曰「淮西保障」 ,南樓曰「畿南重鎮」 ,北樓曰北門鎖鑰。城四角建四鋪房,城外置四橋,正南建碑亭,東南建文鳴樓一座。城高一丈八尺,闊二丈四尺,長五百六十七丈五尺。外甃磚石,內實以土,上有垛口,下有階梯,水門一,稱「完城」 焉。天啟二年,大水,城頹幾半。六年,知縣楊若桐力請繕之。是後連年河決。至崇禎二年秋,洪濤洶湧,衝沒城陴,民舍官衙,蕩然無一存者。八年秋,哀鴻甫集,流寇飆至,無城守禦,焚戮遂空。至崇禎十一年,知縣高岐鳳蒞任茲土,目擊心傷,申請上臺,設處工料,晝夜董修,匝歲之間,而城池高深,金湯永固。

皇清順治十六年,霪雨塌城三分之一。康熙三年知。

縣馮應麒改建四門城樓,修補城闕,規模愈為壯麗。康熙三年,教諭孫大經于學宮之南跨城作橋,曰「青雲橋。」 因城為亭,曰「青雲亭。」 石階九級,旁植桃柳,稱勝覽焉。康熙四年,知縣石之玫修護城堤,數年無水潦患。又以城身外甃甎石,內土薄疏,雨霪淋削,幾不及三版,乃躬親營度,培築堅完,俾人騎方軌可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