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5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五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七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六卷目錄

 揚州府部彙考四

  揚州府城池考

  揚州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五十六卷

揚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

揚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江都縣附郭。

揚州府城池 ,自春秋吳王夫差城邗溝、楚王熊槐城廣陵始也。其後漢、吳、晉俱為廣陵。自齊、梁迄陳,為南兗州。隋復為廣陵。唐為揚州,亦名邗州,城皆無異。周世宗命韓令坤築小城於揚州,周圍二千一百八十丈。宋因之。明初,僉院張德林鎮守揚州,以兵後人稀,因宋大城西南隅改築,僅周九里一千七百五十七丈五尺,厚一丈五尺,高倍之。設門五:南曰「安江」,北曰「鎮淮」,西曰「通泗」,東曰「寧海」,又曰「大東」,東南曰小東。各門有甕。城內有盤詰廳,樓櫓、雉堞、警鋪,敵臺相望。南北水門二,引官河貫其中,曰「市河。」其新城經始于嘉靖丙辰二月,時以倭寇,用副使何城、舉人楊守城之議也。起舊城東南角樓至東北角樓,周十里,計一千五百四十一丈九尺,高厚與舊城等。城樓五,設門七:南曰「挹江」,鈔關在焉。又南為便門,東南曰「通濟」,東曰「利津」,東北為便門,北曰「鎮淮」,又北曰拱辰關。北亦為便門。南北即舊城壕口,為二水門。東南即運河,為壕北壕引水注之。是役也,都御史陳儒,御史吳百朋、崔棟,同知府吳桂芳、石茂華先後任其事,何城有《記》。萬曆二十年,知府吳秀浚西北壕,甃以石堤,增城堞三尺。二十五年,知府郭光復甃石壕未竟者四百餘丈,增敵臺一十有六,而郡城屹然足恃焉。崇禎十一年,鹽法太監楊顯名駐揚,因流寇震鄰,自柴河口起至寶帶河,開浚壕溝十餘里,累土為城,縻費金錢數十萬,今盡毀坍矣。瓜洲鎮城 在縣南四十五里,為瓜洲鎮城,東西跨壩,周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九尺有奇,高二丈一尺,廣半之,城門四,便門一。瓜洲故無城,宋乾道間,始築南北城,後廢。明嘉靖丙辰,以倭寇,復築焉。按:「瓜洲」 ,江都屬鎮也,故附於後。

外州縣

儀真縣城池 ,自宋乾德中陞迎鑾鎮為建安軍,築城一千一百六十丈,為門者六:東曰行春;西曰延豐,今名「望都」 ;南曰寧江,今名「澄江」 ;北曰「來遠」 ,今名「拱辰。」 又闢濟川、「通闠」 二門,周圍凡五里三十步。嘉定中,郡守李道傳以真州當水陸要衝,商民繁會,居城南者十倍城中,乃建議請築東西翼城,會遷官未果。其後守豐有俊築東城,袁申儒繼築西城。至十三年,運判兼守吳機始盡築兩城,睥睨樓櫓悉有法,為重壕千一百餘丈。寶慶中,守上官《渙酉》復改築浚河,而兩翼之形勢始備。明洪武初,知州營世寶、同知戈文德因宋「翼城故址增築之,凡九里二百四十六步,高二丈四尺,上闊五尺五寸,為堞三千六百二」 十有奇,建城樓四,戍鋪四十有三,是為今城。嘉靖三十五年,知縣師儒,每門甓甃二十七丈有奇,高與舊城準,下闢重門,捍禦稱便。

泰興縣城池 :宋舊城殘於寇。紹興間,金兵逼揚州,知縣尤袤增築土城於外。俄北兵至,以有城不得入。明弘治間,知縣原秉忠立四門:東曰「寅賓」 ,西曰「迎恩」 ,南曰「南薰」 ,北曰「拱極。」 嘉靖十三年,知縣朱箎增建延薰門於濟川橋西,復因土城故址而經度之,計一千二十丈。三十四年,倭入寇,巡撫都御史鄭曉奏城揚州「屬邑。知縣姚邦材奉詔築城,周延七里,計一千三百五十三丈,高二丈五尺。闢四門,東曰鎮海,西曰阜城,南曰澄江,北仍曰拱極。其小西門,居民自具工費。請於鄭公,報可,名曰『通濟門』。」 西水關在阜城門南。五城門外各建弔橋,內週馬道,外環城壕。工甫訖,倭薄城下。土人於城上射倭,殺二人,倭遂遁去。崔桐、張𦒎俱有《記》。四十年,署縣事高郵州同知奚世亮添建北水關。四十五年,知縣許希孟添設五門,內重門井,建樓於北水關之上,扁曰「應魁樓。」 萬曆二十五年,知縣陳繼疇增建敵臺四十一座,益浚城內外壕焉。

高郵州城池 有新舊二城,今之城即宋舊城也。周圍一十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闊。

一丈五尺,四圍有壕塹,地形四面下。城基獨高,狀如覆盂,故名「盂城。」 開寶四年,知軍事高凝祐始築。紹興初,韓世忠命郡守董旼營繕之。乾道間,郡守陳敏重修。淳熙乙巳,郡守范嗣蠡建樓於四門上:東武寧門樓曰「捍海」 ,西建義門樓曰「通泗」 ,南望雲門樓曰「藩江」 ,北制勝門樓曰「屏淮。」 又于南北開二水門,通市河。慶元丁巳,郡守趙善義重修。至開禧丁卯,增以重壕。嘉定甲戌,作「四面庫城。元知府李齊因宋城復加重築。明洪武丙午,復甃以磚,增設櫓堞,砌城樓四座,南北水關兩座,城垣窩鋪五十座,歲久傾圮。」 嘉靖丙辰倭警,知州趙河補其卑缺。後知州劉峻申請撫按,州修其七,衛修其三,城益固。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州吳之浚葺治四城樓。其新城

宋咸淳初,揚州制置使畢侯築在舊城東北二門外。今土城基址尚存。

興化縣城池 ,「宋嘉定十八年,知縣陳垓始築,周六里一百五十七步,高二丈五尺。為土城,城樓四座,窩鋪二十有一,水陸各四門。元季張士誠偽將劉傑㨿守,後全城歸附。明洪武五年,千戶郭德、蔡德、劉人傑,以磚更建之。正統年間,千戶許翀復修,高一丈八尺,內外環水為壕。其後民壞內郭以廣宮室。嘉靖十一年」 ,知縣李世傑力主復之。嘉靖十七年,知縣傅佩作臺於北城,名曰「拱極。」 鑿玉帶河,匯三門之水於海子池。三十六年,城漸圮,臺亦尋廢。西北崇不逾丈,壕塹湮塞。是年夏,倭寇逼境,知縣胡順華始至,率眾捍禦,倭聞風遁去。尋白當道,較舊址加築一丈,共高二丈八尺,厚四尺,女牆高二尺五寸,凡一千八百六十,睥睨如之。高有三尺,闢四門:東曰啟元樓,曰「觀海」 ,西曰威武樓,曰「見山」 ,南曰文明樓,曰「迎薰。」 《縣志》曰「懷薰」 ,北曰肇魁樓曰「拱辰。」 即拱極故地,仍建拱極臺。浚壕塹,廣二丈五尺,深一丈,規制大備。萬曆二十六年,知縣翁汝進因倭警,培土增厚,并置四水關石闌以防水患,邑人利之。已而居民益稠,壕盡廢。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任登級,繕修一新,而人家夾

市河以居者,多作樓于其上,舟行其下,如穿穴焉。重以兩岸積溷棄灰,日增月益,河水遂為之不流。自甲子仲秋,知縣張可五申詳開濬,綿歷三月,事乃竣。向時之水,入三門而出西關者,瀠迴逶迤,漸復其舊,而河流中斷之患遂除。寶應縣城池 舊城,「自宋嘉定間知縣賈涉始築。元至正中,僉院蕭成增築之,甃以磚」 ,週九里三十步,廣二里二百六十步,袤三里二百九十五步。東南北設門三,水門三。明嘉靖三十五年,添西門城併小東門,未竟,倭突至,焚掠一空。三十七年,巡撫都御史李遂增築,周一千四十餘丈,高二丈,置門五:東曰賓曦,西曰「利成,南曰向明,北曰斗拱」 ,一曰小東門。東水關一,敵臺八。倭寇再犯,民恃以無恐。萬曆間,知縣韓介塞小東門,開小南門,名曰「迎秀」 ;蓋挹湖水之秀以應文象,故云。

泰州城池 ,「自南唐昇元二年,陞海陵縣為泰州,以褚仁規為刺史,築羅城二十五里,壕廣一丈二尺。周顯德中,團練使荊罕儒營州治,增子城於東北隅,更築羅城,合西南舊城,週十里一十六步,皆甓高子城一尺,而厚如之,即今城是也。宋建炎中,通判馬尚增修,甓其外為四門,為甓城,高三丈二尺,趾一丈,面三之一,浚城壕廣至五丈,深一丈四尺,城之南又增一壕。」 紹興辛巳,金人犯泰州,城廢。開禧丙寅,權守趙逢始修築,守翁潾、何剡繼之,六七年間,纔甓二里餘。提舉茶鹽事施宿重甓其表,視舊增五之二。寶慶丁亥,守陳垓創開東西北外壕,浚南壕通十四里,面二十四丈,深一丈五尺。端平後,守許堪別創堡城於湖蕩沮洳中,去城五里,曰「新城。」 淳祐元年,敵突至,以壕深不敢近覘堡城。時以海陵難守,有改築之議,而州人安土重遷。三年,乃命都統王安來仍舊修浚。後何舜臣復增月城,四門,壕池擁路,及圃子外壕岸,使週圍相通。元末癸巳,州白駒場亭民張士誠作亂,據堡城,仍葺舊城。明洪武乙巳,「徐達自大江口挑河通口岸,直抵州之南門灣,常遇春領馬步從揚州陸路同日至。士誠軍退保新城,大軍入駐舊城,遇春遂東築海陵鎮城屯兵,絕通州糧道。十月,張氏兵敗,遂平新城,復於舊城修築,留兵鎮守」 ,尋建州治。城週圍二千三丈二尺,高二丈七尺。樓四:東曰海寧,西曰阜通,南曰迎恩,北曰「迎淮。」 月城亦建樓四,南、北水關二。壕廣五十二丈,袤二千三十餘丈,為海防要害。嘉靖三十九年,倭入犯。

都御史唐順之行海上,復城海安鎮,築土城六里許,為水關三,城門三,曰「鎮寧、泰寧、永安。」 久之不復修葺,漸已圮壞,新城則蕪沒久矣。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府金鎮首倡捐俸,令知州嚴愈

率協士民重修

如皋縣城池 ,舊無城,明嘉靖十三年,知縣劉永準新作六門:東曰「先春」 ,西曰「豐樂」 ,南曰「宣化」 ,北曰「北極」 ,東南曰「集賢」 ,東北曰「拱辰。」 三十三年,縣苦倭患,邑人李鎮等建議築城,都御史鄭曉奏發帑金二萬八千兩,築圓城七里,凡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闊五丈,下闊七尺。城樓四座:東曰「靜海」 ,西曰「餞日」 ,南曰「澄江」 ,北曰「拱極。」 外壕深一丈二尺,廣一十五丈,袤三千三百六十丈,為水關二:知縣陳雍、董其成。萬曆二十年,知縣王以蒙築四門月城。二十七年,知縣張星築敵臺十三座。

通州城池 ,城周圍六里七十步,隍稱之。東曰「天波」 ,西曰朝京,南曰澄江門,各有戍樓。西南城樓三層,名「海山樓。」 城上有警鋪若干,雉堞若干,甕城。內各有盤詰廳三間,外有弔橋。初,周顯德四年,靜海制置巡檢副使王德麟始築土城,至六年,復甃以陶甓。既以北門地僻多盜,置壯健營以鎮之。宋建隆三年,初設戍樓。「政和中,守郭凝塞北門,改壯健營為元武廟」 ,惟三門存焉。後燹于兵。寶祐中,賈似道鎮兩淮,增築甕城。元至正十六年,都元帥李「天祿修之。明初,守禦千戶楊清、姜榮相繼修築,設三弔橋,又闢三水關,以通市河。弘治中,知州傅錦復浚市河,修水關。正德壬申,知州高鵬復甓三甕城。嘉靖乙卯,知州翟」 澄浚為深壕,匝以穹隄。隆慶戊辰,州守鄭舜臣重加修治堅厚。三門外復有望江樓四,一在望仙橋南,一在鹽倉壩南,一在端平橋西,一在戰壩東。在南門者,正德中知州夏邦謨建,餘皆嘉靖丁酉同知朱應雲建,後燬于倭。萬曆中,知州林雲程修葺之。而在望仙橋南者,瀕江控海,尤為要害。萬曆丁酉,知州王之城議築南城,以望江樓為門,跨壕作二水門,北抵舊城,採軍山石為城址,長七百六十餘丈,高厚與舊城等。然城雖甃石,內填沙土,霪雨易傾。天啟中,知州周長應謀改築,為經久計,民以為難,不果修。

皇清順治十七年,副總兵鮑虎重修兩城砲臺、角樓。

康熙元年,總鎮柳同春伐軍山松樹千餘株幇修,隨圮前知州王廷機修築。今總鎮諾邁、知州王宜亨復行修葺,視昔加固。

海門城 自明嘉靖甲寅始築,周圍五里三分,高二丈五尺,壕廣六尺。設四門:東曰太和,西曰「安慶」 ,南曰文明,北曰「阜厚」 ,各有戍樓水關。

皇清康熙十一年,因海水衝囓,毀城一角,民不能居。

併入「通州」 ,城遂廢。

揚州府關梁考一       府志

编辑

本府。江都縣附郭。

鈔關 在府城挹江門。明初,止有商稅,未有船鈔。至宣德間,始設鈔關榷本色錢鈔則歸內庫。其收鈔有輕重,差官有專攝,亦有設而復罷者。

皇清仍舊制,歲以主政一員督之。康熙五年,併屬驛。

鹽道。八年、仍設《關差》,以部員督之。

洛橋 ,《水經注》云:「廣陵城東水上有梁,謂之洛橋。」

二十四橋 在舊城內,隋置,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後韓令坤築州城,分布阡陌,別立橋梁,遂令二十四橋存廢莫考,訪古者悵焉。杜牧之《寄韓判官》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張喬《寄揚州故人》詩:「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 蓋其人所居,在二十四橋之半,故云「十五橋」 也。

萬歲橋 亦隋置,今不可考。唐李益《揚州送客》詩:「南行直入鷓鴣群,萬歲橋邊一送君。聞道望鄉聽不得,梅花暗落嶺頭雲。」

開明橋 在府東北大街,東西跨市河。橋上有樓,四面皆窗。樓今廢。二十四橋之一也。按《淮南子》:「八紘之外有八極。」 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橋有東門,因以為名。俗呼開門橋。

通泗橋 在府東大街東。西跨市河,其水通淮泗。

太平橋 在府東南大街,東西跨市河。

新橋 在府東南大街東南,跨市河。明洪武七年,揚州衛指揮馬於開建。

廣濟橋 在舊城內,元揚州總管府西,跨市河上。

惠民橋 在南門越城裡。東西跨市河。

文津橋 在府學東,跨市河。明弘治九年,同知葉元造,儲巏有《記》。萬曆十三年,巡鹽御史蔡建文昌閣於上。二十三年,燬於火。明年,知縣張寧復之,規制益宏麗,為城郭之大觀。

澳河橋 在稅課司南

登瀛橋 在岳廟前

鈔關浮橋 在新城挹江門外,戶部分司前。明正德七年,主事陳墀重造,南京吏部侍郎儲巏有《記》。

便益橋 在鈔關。明正德間,主事趙錦建。洗馬橋 在馬監前。

永寧橋 在東水關東。西跨運河,即通泰渡也,一名「通泰橋。」 後廢,易以浮橋通來往。久之復廢。明萬曆二十四年,知縣張復造。

北來橋 在城東北五里。明正統十三年,僧如瑫募緣造。「通運橋 」 ,在北倉官河西岸,郝理改造。

月明橋 在禪智寺前。今水堙,橋亦圮廢。唐張祜詩:「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安江橋 在城東三江會口,把總署之左。明正德間,居民王鎜造,歲久傾圮。萬曆二十年,民王禧、王噫捐貲重造。

官橋 在本鎮

火燒橋 在黃子湖

湖口橋 一名「孫渡橋」 ,又名「僧道橋」 ,長三十餘丈,在黃子湖口。

法海橋 在法海寺前。明嘉靖四年,揚州衛指揮火晟造。

五里橋 在城西五里。東西跨小壩。

清平橋 在大明寺前。明成化七年,揚州衛指揮陳昱造,高宗本有《記》。

二里橋 在城南,清涼寺北。

三里橋 在城南官河東岸,南北跨三里溝。明正統九年,義民沈鼎造。

揚子橋 在城南十五里,即揚子津橋,今廢。「小市橋 」 在北水關外,跨市河。

迎恩橋 在北門外二里,舊通舟楫。明隆慶間,榷吏恐漏商稅,置樁木塞之。萬曆二十年,知府吳撤去,舟楫復通。今塞如故矣。

槐家橋 在城北十五里,南北跨槐家河,唐末楊行密、張神劍屯兵處。

鳳凰橋 在城北三十五里。明景泰二年,民徐福榮等重造。

通江橋 一名「下閘」 ,在瓜洲鎮,東西跨官河,近頹圮。

新橋 在瓜洲鎮南,北跨官河。明洪武三年社長陸子成等造。

白梢橋 在瓜洲鎮白梢門外。明景泰元年,工部主事鄭靈造。

石橋 《寶祐志》作「虹霓橋。」 在邵伯鎮美棠橋北,東西跨市河。

惠政橋 在邵伯鎮梵行寺東,係古蹟。明洪武五年重建。舊謂「謝安以政惠民」 ,因名。

寶公橋 在邵伯鎮小壩。明永樂間,僧寶公募造板橋。景泰二年,民徐摛榮等甃甓。

美棠橋 在邵伯街西。東西跨運河,今廢為「拖板橋」 以渡。

通湖橋 在邵伯鎮,西通朱家湖。何正茂造《儀真縣》。

浮橋 在大橫河

駐泊橋 在濟川門

拖板橋 在東翼城

行春橋 在東門外

壽彭橋 在鑑遠亭北

玉井橋 在蓮花池南。以上諸橋,皆宋時造,今俱廢。

迎喜橋 明洪武間,指揮凌實修。

望江橋 即今「鼓樓橋。」 明洪武中,知縣謝文隆建。

《紅橋 》即今「紙坊橋。」

八字橋 在白沙廟前

廣惠橋 即今倉橋。明洪武初,賈彥良修。「單家橋 」 「尚書單安仁宅。」

珍珠橋 在鼓樓西

澄江橋 即今「天寧橋。」

清江閘橋 在新巷西

鹽所「閘橋 」 ,掣鹽便商要地。

廣輿橋 在二壩

通津橋 即今東關浮橋,主事鄭靈造,後更為「東關。」

永濟橋 在鹽所後。通四壩、五壩。

飛虹橋 在三壩東

都會橋 在關聖廟右,通河西。

坡橋 在東南十里,邑人縣丞蔣儒建。

仁壽橋 在南門外壕

弘濟橋 在馬驛街西

高橋 在東南十里,主簿郭宗建。

萬年橋 在西三里

胥浦橋 在西十里

新濟橋 明隆慶初,邑人通判王如孝建。龍門橋 在西南十里。

陳寶橋 在西北四十里。

清水橋 在東北三十五里。

永濟橋 在新城。都天祠。

廣濟橋 舊名「滅渡」 ,邑人柳价建。沙稷有記,即宋澳河處。

何家港橋 在東南三十里。明洪武初,為土橋。嘉靖間,里人陳貴創為石缸。北通雙榆官道,達于縣南,為瓜洲、京口通衢。港為要津。副使趙鶴撰記。

雙橋 在東三十五里,連江都界。

昇仙橋 在東北十里。郭輔辰建。

太平橋 明洪武初,單安仁建。

旋鳳橋 在東北二十里。

鳳凰橋 在東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知縣賈彥良建。以上諸橋,今俱存。

北山橋 宋郡守吳機建,易石以板,以備北壕,今堙。

鸞江橋 在新城。明洪武中,單安仁建,今廢。唐公橋 在南門內。

響水、羅泗、通濟、欄潮,凡四閘,閘通為橋。

揚子津 在縣東。李白詩:「揮策揚子津」 ,又曰「漢水東連揚子津」 ,是也。

東津 ,在縣東南舊江口。

滁河口渡 ,新巷口渡。

潮閘渡 、姜家嘴渡 、關廟前渡。

三壇廟渡 俱在縣南

薛家渡 在縣北

新城渡 。瓦廟渡 。朴樹灣渡。

石人頭渡 俱在縣東

花園渡 在縣西

瓜步渡 在縣西六十里。唐張延賞請屬於揚子。

五馬渡 在縣西二十里。舊《志》云:「晉五馬渡於此。」

黃泥灘渡 在縣西南

建安渡 在縣西。舊《志》云:「宋太祖斬南唐叛臣杜著於此。」

泰興縣

三思橋 在縣治前

輔治橋 在縣治西,俗名「監橋。」

鎮安橋 在鎮安街市河之上。上有譙樓。今樓廢,改置縣治儀門前。

樂善橋 在鎮安橋南

永濟橋 在樂善橋南

大義橋 在永濟橋南

隆興橋 在儒學西

書帶橋 俗名常家橋。教諭荊子邁以此橋「如帶」 ,與學後「筆架山」 相近,改今名,取「書香不斷」 也。廣濟一橋。

廣濟二橋 俱在通濟橋西。

文明橋 :在南門大街。

安泰橋 在文明橋西

析津橋 在天王廟前

《義寧橋 》又名「白公橋」 ,在義寧街。

通濟橋 在析津橋北

後樂橋 在後樂山後

迎春橋 在隆興橋旁

香花橋 在廣福寺西

朱雀橋 在延祐觀門內。

八字橋 在廣福寺河南。

萬壽橋 在小觀前

雙橋 在伏巷西

慶雲橋 在寺西

流水橋 在寺東

板橋 在南院子巷北

通江橋 在龍王廟北

度生橋

接引橋 俱在白蓮菴前。

飛虹橋 :在城東隅,為《舊十二景》之一。

濟川橋 在迎恩橋西

朝陽橋 俗名「六角橋。」 監生張瑤重修。

迎恩橋 在迎恩鋪內

鎮海浮橋 即東城門弔橋。

阜成浮橋 即「西城門弔橋。」

澄江浮橋 即「南城門弔橋。」

拱極浮橋 即北城門弔橋。

通濟浮橋 即小西門弔橋。

桑木橋 一在城東門外。一在城東六十里。《溪橋 》:在城東三十里。

黃橋 在黃橋鎮

永豐橋 亦在鎮內

曹董橋 有印莊巡檢司。

黃古橋 在城東南三里。

算子橋 :在城西南二十里。

黃牌橋 在城西南三十里新河口。

馬橋 在城南十五里

小孫橋 在城西南七里。

大孫橋 在城西南十里,邑人張育寧建。萬曆間,陸琢倡建石橋,今圮。給事季開生妻張氏重修。

西蔡家橋

南蔡家橋

高橋 在城西十里

楊三郎橋 在城西三里。

泥腥橋 在城西十五里。

錢家橋 在城西十里

蔡堂家橋 在城西十五里。

彭家橋 在城西

沈家橋 在城西

新泰橋 在城西河邊

楊家橋 在城西十里

蔣家橋 在城西十五里。

岳橋 離馬店鎮北五里。

包家橋 在馬店鎮西五里。

周家橋 在城西三十里。舊漕米兌軍處。雙橋 ,在周家橋北,二橋相並。

馬棚橋 在口岸鎮北

慶元橋 在口岸鎮東

跨鶴橋 在口岸鎮西

欒家橋 在口岸鎮西十里。

熙春橋 在口岸鎮中,江流衝激。明萬曆間,邑令陳繼疇以巨木為梁,甃以磚石,俾垂永久。伏龍橋 在口岸鎮西北五里。

余大中橋 在口岸鎮西十里,今坍入江。張線橋 在城西北七十里。

張家橋 在城北門外

季家橋 在城北門外,邑厲壇前。

保生橋 在城北二十里。

通泰橋 在城北二里,跨粯子河。

高郵州

南市橋 古名「迎仙橋」 ,在州西南。

中市橋 古名「望仙橋」 ,在州西。

北市橋 古名「道仙橋」 ,俗名「高公橋。」 在州西北,道士汪重元募修。

安定橋 古名「南濯衣河橋」 ,在州西南,跨大街。通濟橋 古名「北濯衣河橋」 ,跨大街,在安定橋北。

長安橋 在州南

澄清橋 在州東察院旁,長安橋北。

躍龍橋 在儒學泮池前。

鳳凰橋 在州西南乾明寺前。

南倉橋 在預備倉前。以上俱在城內。

南弔橋 在南門外

北弔橋 在北門外

東弔橋 在東門外

石橋 在北門外

稅務橋 古名「遐觀橋」 ,在稅課局前,宋嘉定年造。

皇清康熙六年,陳應龍重修。

多寶樓橋  :在北門外。

新橋  在多寶樓橋西。

景家橋 在稅務橋西。僧心白募修,州民金奎宇建亭。

太平橋 古名「蛤蜊壩」 ,在北門外,鄉民戴伯禎等造。

通湖橋 在新河堤

徐家橋 在新河堤。按上二橋,明崇禎四年洪水衝決青烏家,謂「乾戌方不利州城,故塞」 ,今水大復開。

三里橋 在新河堤

談家橋 在三里橋東,談玉音建,陳心白修。富勝橋 在新橋北。

公濟橋 在富勝橋北

響水橋 在左家巷內

紅橋 在北門外石橋東。

昇仙橋 在鍊陽庵內

搭溝橋 在真武廟東

普濟橋 在搭溝橋西

夏家橋 在壩巷口東

廟橋 在東嶽廟前

張官橋 在廟橋西

丘家橋 在張官橋西

落仙橋 ,在東門外廟橋南。以上俱在城外。「磚橋 」 ,在城南十五里。

張更生橋 在城西南三十里。

夾溝橋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朱家橋 在城西南三十里,河院寺後,太師港口。

雞鳴墩橋 在城北楊家河。鄉民周之圖建「橫蕩橋 。」 距沛城四十里。

閔家橋 在平阿東村,民閔念春建,張承位修。趙志橋 在平阿東村,民趙志建,王鵬修。馬橋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

高家橋 在州西南十五里。以上俱西鄉。周省橋 ,在車邏鎮十五里。

三星汪橋 在州東南十五里。俗名三千萬橋。又云三仙灣橋。民姚星川修。《舊志》云:「每年除夜,仙人作左絞草箍於橋樁上。箍之高下,則其年之水不差分寸。」 明嘉靖三十八年,其樁無箍。是年大旱,有濬河者,見其箍在橋樁之底。隆慶二年,其箍在橋板上。是年淮水逆流,高于橋板尺許。亦其異也。至今猶靈驗不爽云。

高橋 在州東四里白塔河。

香溝橋 在州東南八里。

八字橋 在州東南五十里。

灣子橋 在州東南二十里。

流津橋 在三垛鎮,即西閘口也。

仁義橋 在三垛鎮,即東閘口也。以上俱在《南上河》。

馬霓新舊二橋 在丁志村。

西門渡 在西門外,通天長、泗州路。

張家渡 在州西南四十三里。

白家渡 在州西南四十里。

南門渡 在南門外一里。

車邏渡 在州南十五里。

義渡 在閔家橋,州民楊春茂、徐秀置,仍置田二十畝,為舟子工食。

官溝義渡 在陸漫閘西二十里。由此渡湖,無風波之險。康熙元年,知州吳之浚及紳衿義民設立船二隻,以濟往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