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8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八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八卷目錄

 徽州府部彙考二

  徽州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八卷

徽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徽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休寧縣

松蘿山 在縣北十三里。高一百六十仞,周十五里,與天葆山聯。山半石壁插天,峰巒攢簇,松蘿交映。山蜿蜒數里,如列屏障于縣治之北。左幹騰躍東下,則入歙諸高峰。乃旋面而西,為邑巨鎮。山北郭從東行為入山徑,崎嶇幽絕,不納輪蹄,石嶂夾流,人穿鳥道。歷山隈,踰峻嶺,復坦夷而岡阜別一洞天。再入則危石戛泉,潺湲迸玉。復數里而層巒迴合,鬱蔥吞吐,俗呼為「金佛山。」 蓋未有金佛庵,實為松蘿山也。

古城巖 在縣東七里。高八十仞,即萬歲山。上有歙州治舊基,下有巨石,高丈餘。宋邑宰鄒補之隸書《兌》卦,為磨崖碑。山麓兩巨石夾立如門。循門而上,有兩石如鵝,兩鵝入洞,各見後半體。宣和間,改為萬安山。明太祖臨徽州,曾駐蹕占籤。後敕祀,榜文云「神兵助順。」 復名萬歲山。鳳凰山 一名鳳山,又名靈鳥山,在縣西二里。自白雲峰翼然而來,盡於夾溪二水之會,下臨孔道,趾方頂平,為海陽舊治。旁有小池曰「鳳池。」 落石臺 在縣西南二里。舊名「斷石山」 ,宋邑令呂大防題。

白嶽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三百仞,周三十五里,奇峰四起,絕壁斷崖,遊齊雲者,必先登焉。齊雲巖 ,在白嶽西北,高三百五十仞,周迴數十里。縣西行峰皆平遠,至白嶽嶺,峰始奇,石路盤迴如線,遊人緣梯而升焉。

獨聳巖 ,高三百仞,周十五里,頂有池水,清澈可鑒。崇崖凡數曲,里人鑿渠引水下出,溉田千畝。

石橋巖 ,在白嶽山西,原名岐山。高二百仞,周二十三里,石壁千尺,古藤絡其上,花時如錦屏。下有石室,橫亙數十丈。唐天寶中,有僧居之,有龕像、講臺、石梯之屬。乾元中,道士龔棲霞絕粒隱此。元和四年,刺史韋綬感夢,置精舍,名石門寺。門之下曰「爛錦巖」 ,門之上曰「雲外座。」

玉几山 在縣南三里,又名「塔山。」 兩旁有峰十二,文筆五峰,築自宋元,今頹。《圮巽》丙丁峰,築自明嘉靖間,為邑面山,於學宮尤近。

陽山 ,在縣西北五里。下有「姚主簿祠。」

石人峰 ,在縣西七里。狀如人冠冕,面山背水而立。

金竹山 ,在縣東十里,為界於歙。

梧桐巖 在縣西十里。上有懸崖,可避風雨。下有坦石,可當階墀,里人因作社祠。巖左有澗三丈,不以石壘,橫直用九石相抵成梁,恍若神造,相傳以為「魯班橋」 云。

東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龍源趙汸從江西黃楚望受《春秋》,歸,築精舍於上

靈山 ,一名「鳳凰嶺」 ,在縣西南十五里。由黟縣、灌頂諸山來,與錦堂山、石人巖皆同,支絡盡於遊仙山,率水、古陽水會焉。兩峰有大聖祠,禱雨輒應。

錦堂山 在縣南十七里。孤峰特立,趾圓頂平。金雞峰 ,在縣東二十里。峭拔特秀。山椒有酉峰聖祠,山半有佛龕,胡侍御宥讀書處。

捎雲山 ,在縣東北二十三里。高百五十仞,周五十二里,洪武水出焉。舊名「郎山」 ,唐天寶六載改此。今名榔原山。

方山 在縣南三十里。一名寨山。世傳避紅巾亂,立寨拒之。趙東山《記》云:「川平山開,洲渚隱見白雲峰 。」 在縣西北三十里,俗名佛子山,石坼山支也。上有磐石,修篁擁護,靈泉如半空,飛雨普照,大士祠在焉。旱禱雨多應。

金龍山 在白雲峰北,周二十里,有梵宮。遊仙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平地特起四十仞,周五里,南有石壁,削成數百尺,闊四十餘丈,呼之輒應,名以「響山。」 其西塢有石峰特起,狀丫角杖,名「柱棒山。」

商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名獅球山。三面踞水。

下臨君潭,古木盤鬱。山巖有石峙立,如大士像,又名「觀音寺。」 里人於上建社稷祠。

閬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方塘,趙汸避亂處。東密巖 在縣南三十五里,高六十仞,四面皆平,山上田衍沃,獨此特高。周迴絕壁如城,東西二小徑,緣石磴登其巔,平衍八百餘步。唐乾符五年,黃巢兵寇郡,程澐帥義立寨於此拒之。今水池塹壘猶存,樵牧者時獲遺鏃。折戟,上有元帥府基,下有落箭丘。

雲龍山 與東密對峙,山形故奇,上有庵舍。「赤山 」 在東密巖西。元時蘄、黃兵亂,士民作寨山巔下有大杉木,周六十圍,狀如華蓋,覆五畝。「南當山 」 在縣西三十六里,俗名「當坑山。」 高八十仞,周四里,水口上,隋時建縣治。

屏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錯綺如屏。

石坼山 在縣西北四十一里。山中坼,故名。高百一十仞,周六里,支發黟縣,牛泉夾溪水出焉。岐陽山 ,本名「鎮山」 ,在縣南五十里,高四十仞。其脈由馬金嶺來,璜源、珮、琅二水夾流而中,巋然特立,其支為萬松山。

顏公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八里。由五嶺來,西南接婺源界,自麓至巔,可三十里。范方伯《晞陽記》曰:「山氣香煖,勢高拔,清幽絕氛,俗人盛熱猶袷衣,夜分似初冬節候。山居者屏葷酒,遠近來者亦不以腥入,真仙界也。」 斗山 在縣南六十里,形如斗峙。

仰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由汊口環珮水東行,過方山,歷凹上至茶園,即仰山腳也。登者如猱升,木壁斗絕,任趾不任踵,直不可逕,則繞折蛇行,號十八盤。進憩自牛亭前度剪刀門,時時捫石為固,支杖以防及絕頂。稍東折下數十百武,平衍夷曠,殿祀寶公寺。扆峰而南有龍泓,旱禱輒得甘澍。群山環拱,若蓮花然,故又曰蓮花山。雞籠山 在縣南九十里,高一百六十仞,周五十里,形如雞籠。《祥符經》云:「唐開元中,有道士謀卜居,視黃山曰:『确而寒』。視飛布山曰:『高而無。輔』。至此山曰:『是宜為葬地,高可致王侯,下當致妖異』。」 時縣人洪真師事之,道士歸臥室中,真竊視,狀如蛟龍,俟覺,遂辭去。道士亦去,真遂遷父骨葬此。真歸回玉鄉,本好方伎,頗能以小術動人,乃潛謀起事。州發兵捕殺數十人,而真竟不獲。乃即《回玉鄉》置婺源縣鎮之,其基尚存。

石龍山 在縣西一百里。門室並石,境稱奧曠。方原山 在縣南百十八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本名「黃土山」 ,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又名「馬金嶺。」 支發五嶺,東連白際,分支雞籠。其陰則水北流入率江,其陽則東入遂安,西入常山界。總之朝宗於浙江云。

高湖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南界婺源。山椒有湖,廣十畝餘,四時不涸,人稱「聖湖。」

鹿髀山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高二百六十仞,周十五里。昔有採藥者遇老人,鬚眉皓白,指靈藥遺之,乃鹿髀,回顧不見。

張公山 ,即古率山,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高一千四百餘仞。其山由五嶺西北,重岡大嶺,源深根盤,周百餘里。上有龍井,禱雨輒應。昔有張公隱此,採藥煉丹,數十年,後忽不知所之,故名。山居婺、休之間,實為鄱、浙二江之大源。《山海經》云:「漸江出三天子,都在率東。」 酈道元所稱「三天子都在黟南蠻山中」 ,即其地也。

白鶴山 在城東南隅,上建崇壽觀。山後負東城,有本花塢,春月如瓊林。山麓有泉,名「東山泉」 ,為城中第一泉。

東墩 :在城內縣署東三百步。上建城隍廟,又名「城隍墩。」

芝山 與東墩對,上有五顯祠,前為華光樓。董干嶺 在縣東三里,為邑左衛。

戴公嶺 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河村。戴彥明開闢,為三省通衢。

新嶺 ,在縣西南七十里。高六百餘仞,周二十里,西合婺源芙蓉等嶺為「五嶺。」

得勝嶺 在縣南八十里。初名塔嶺,為休、婺界。明正德中,邑令唐勳戰走姚源洞寇,因改今名。白際嶺 在縣南八十五里,高一百五十仞,脈發五嶺,連起群峰相續,東連歙之危峰方吳、查木諸嶺。元萬戶吳訥與胡大海戰地也。一路杉松青翠,滴人衣袖。

黃竹嶺 ,在縣西一百六十一里,為張公山西支。山隴盤鬱,連饒州浮梁界,嘗置巡司。

率水 休水萬派合為東港、南港兩支大匯,率口,邑西之最大者,發源張公山,浙江之大源也。

其陽,水南下而西流者,過饒州,會於彭蠡入於江。其北水源有三,皆自山巔瀑瀉而下。一從望仙岩流出馮村梅溪口,流入祁門界,孚溪之水來會。一流過石門至梅溪口,會為大川,東去二十里為流口。一自高湖尖流出大連、小連,至汪村,過桑園潭,出彭沍坑口,東去海口,與梅溪、孚溪之水相會,東流百二十里至江潭溪口,浙源之水赴焉,亦名漸溪。《漢志》云:「漸江水出黟縣南。」 今浙嶺屬婺源,溪屬休寧。自此兩溪合水,港益大,渚清沙白,岸闊塹深,映日成藍,拱陰聚碧,千條萬派。自上溪口歷月潭、龍灣、遐阜渡、新渡、瑤溪、雁塘、閔口、高堰,會於𥟖陽,是為南港,橫接縣東。港水合流而下,連嶺、白際之水,至小姑潭而聚。其初會為三溪,出合陽,至率口乃大會,蓋自漸溪東來百餘里矣。縠紋錦浪,可數遊鱗,下見白石,歷歷,如在鏡中。泝流上望,則川巖參差,岡岫縈繞,一線水道,皆自谽砑怪石中,百折而進,灣曲險伏,萬山俯瞰。顧太史瑞屏謂「處處皆惠泉,在在皆龍井」 ,有以也。又流四十里至浦口,徽郡歙浦之水方合流而為新安江。袁中郎《記》曰:「新安江清澈見底,峰巒疊翠,隱隱見水中,時有突出水面者,嵌空如湖石,江行之一快也。江為山所夾,東流千里,石湍迅速,目所注視,輒不能了,而山喜為迴合,數步一轉,前舟莽莽,忽如入壁,折而隨之,乃知其為竇也。」 新安江經嚴州至錢塘入海。自張公山至錢塘,共三百六十灘。諺曰:「一灘高一丈,徽州在天上。」 李供奉詩云:「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冨瑯潭 在縣東二里,旱禱有應。以下即東港中深處。

落石潭 在縣西南二里斷石山下。

放水潭 有二,一在縣南清風潭,一在縣東十里萬歲山下。

月潭 在縣西南四十里。潭上兩山相揖,對峙如門。潭形圓如月。以下即南港中深處。

謁潭 :在縣西四十里。兩岸峭壁,樹木交蔭。有龍王廟。

霓潭 在縣西北六十里。旁聳石壁,澄澈而深。龍潭 ,在縣西七十里,崖有龍祠。

江潭 在縣西七十里

千秋潭 在縣東十七里林塘潭。奧洞龍潛,禱雨輒應。潭上有焦石、將軍石,范方伯題曰「龍湫。」 黃石潭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油潭 在縣南二十里

孚潭   、鑑潭 並在縣南三十里。

龍潭 在縣南三十里。有奇石。

石牛潭 :在縣南十里。

方潭 在臨溪東南三十五里,潭上有石如臺,程辰州廷策謝郡,垂釣於此,一時名公卿題詠,成《釣臺集》。

相公湖 一名黃墩湖,湖有蜃,常與呂湖蜃鬥。程靈洗善射,夢人告曰:「吾為呂湖蜃厄,君若助吾,必將後報。束白練者我也。」 明日靈洗正中黑蜃。後一道士指墓地葬其母,即梁將軍忠壯公,故名。

洋湖 一名「陽湖」 ,在縣東南屯溪。

九龍池 在縣東南

七星井 自縣前北而南。

藕河 從西北入,繞縣治前。

柳河 ,從藕河繞縣前。

婺源縣

蚺城山 即縣治。山在城內,五阜起伏,如五星狀,亦類蚺蛇。西北隔軍營山,有西湖,是謂蚺蛇港,大溪水原從此出。自前唐遷縣治於此,欲令水繞縣城,故北築港口,鎮以鐵牛,南築港尾,中瀦水為湖。宋紹定辛卯,縣尉趙宗沆甃堤以石,旁植桃李,中栽菱荷,為一時勝概。《星源八景》中所謂「西湖水榭」 是也。今成闤闠。

軍營山 :在城內西隅。巔聳椒平,有五代屯兵遺址。山之右,今學宮宅焉。

錦屏山 在縣城西北二里。秀若列屏,春月繁花如纈,《八景》中所謂「錦屏春色。」

西山 又名雷壇山,在西郭。山聳峙如誥軸,為邑治右障。其上有雷壇,禱雨即應。明崇禎間,學博夏萬亨建關聖廟於山麓,并置田畝,集諸生講習其中。

查公山 在縣西城外。山勢𡽱嵲,南唐宣歙觀察使查文徵及宋御史查陶二墓在焉。時查文徵與邑令廖平善,相與講學於此。後人刻其山之石,曰「查公山。」 「廖公泉。」 今治西《勝景》、「廖塢、鶴煙」 處。

吳坑山 在城西北十五里。層巒疊障,躋攀為難。

西山 在縣北三十里。其山高插雲表。有明經書院。

瑪瑙峰 在考川東,去縣二十里。

珊瑚峰 ,在縣北二十里,《峙考》川北。

天堂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為邑治龍脈初分少祖,上有庵。

密山 在縣北六十里。處士潘洪建庵其中。都御史游震得題有詩曰:「雙木為門閑野寺,萬松成塔禮寒山。」

五星聚講山 ,在縣北六十里,係船槽,峽前特起。

石門 在縣北坑頭。石梁橫截,中削為門。雨餘山 在縣北六十里桃溪,人多讀書其中。船槽嶺峽 在縣西北五十里,為邑治龍脈過峽處。山甚奇秀,有大小船槽五會脈同過。後有石屏,廣可三里,左右有月山、日山、夾峽。鄉老言:「昔時槽中有水,以艇濟,今為陸地,可耕治。」 石屏下有二洞,俗傳洞內有穴,通鄱陽湖。

月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平地特起,夾船槽左脈,又名「寨山。」

日山 ,在縣西六十里。平地突起,夾船槽右脈,俗名「蓬頭山。」

鳳山 在縣北五十里。「文筆」 、「金雞」 ,列為屏嶂。桂巖 在縣北六十里,與鳳山相近。巖有奇石,居民傷損最多。近為官禁,稍停搥鑿。

青蘿洞 在日山麓,中有天尊行道巖、潮來峰、花鞋石、天柱石、芝田石、鐘鼓石、天井。里人宣議郎李彥和嘗構精舍於此,題其景,名曰《青蘿印月》。

角子尖 在縣西北七十里。山勢高絕,奇峰縹緲。

黃荊墩山 在縣北七十里車田。平地突起石山,狀若長虹,首尾有飲虹二池。

天馬山 在縣北七十里施村。山勢險峻特立,頂甚平衍,雄峙一方。

石城山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石屏列如城。五花尖 ,在縣西北九十里,係莒徑源內,與鄣山相連。

大鄣山 ,在縣西北百二十里。一名率山,俗名張公山。高一千四百仞,周圍近百里,磅礡岧嶢,縣龍從此發脈。東南界婺,北界休,西界浮梁。巔有振衣峰,西矚彭蠡,北眺黟山,東望黃山,南瞻信州丫山,如乘白雲上天際,徽郡最高山也。雞籠山 ,高一百二十仞,周二十里,形如雞籠。唐開元中,有道士卜居至此,曰「宜為葬地。」 其徒回玉鄉人洪真遷父骨於此,遂謀叛。州發兵討之,捕殺餘黨,真竟遁去。乃即回玉鄉置婺源縣,鎮於清華,其跡猶存。

寨山 在清華

大廣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高四百一十仞,周三十里。又名大尖山,婺水出焉,今名大安山。亦係《莒徑》源內十七都,與四十五都連界。

金剛山 在縣北百里,與大鄣山遙接。其中水遶山環,蘭若極稱靜僻。

觀音尖 :在縣北八十里。由金剛山來,南奔如雲。

平鼻嶺 在縣北百里,為祁黟間道,在浙源大灣內,與休寧接界。

黼峰 在縣北百里,一名斧頭角,其頂方平,上有天池,池中有水,高幾與高湖等。

「方屏山 」 ,「在理源」 面前,形如屏几。

東山 左接屏山,下有深潭。余寓公建薖築於其側。

九陽凹山 在縣北百里。從高湖轉起雙峰,兩相並峙,中開狀若天門。北界休寧,南為理源水,發源至三溪口,合平鼻、金剛諸水為「沱水。」 高湖山 在縣北百十里,接休界。前有湖,寬六七畝,四時不涸。側懸雙洞,玲瓏軒敞。一白石如獅,蟠踞洞頂,兩眼注水,欲雨必先出雲,土人於此以卜晴陰。後有通天竅,遊人投石以測其深淺,嚦嚦不窮,靡所底止。直上即摩天頂,俯眺群峰,極目無際。右轉山嵐,石臺平坦,名曰「賓旭。」 遠望日出,光彩爛然四射,真奇觀也。

高念山 :在縣北百里,與高湖連脈。

洙源峰 在縣北百里。昔名賢余士誠讀書講學其下。

鳳凰山 在縣北,即鳳山。查氏環居其下。浙源山 在縣北九十里,由覺嶺迤邐而來,名「浙嶺。」 婺諸水俱入鄱湖,惟此水東派入休達浙。

故名。其西派則匯繡水。宋權邦彥有詩:「一抹冷雲遮嶺半,千重古木滿巖隈。山深林合失昏晝,路轉溪迴迷去來。」

嚴池山 在縣北百四十里。山之東,屬休寧。頂下有雙山作水口,頗平衍。山椒有水,灌田三十餘畝。四面高峰,簇簇有庵。陰雨之日,白霧隨地旋轉,咫尺不辨人面。

迴嶺山 在縣北百里。有峰高聳,又名「迴峰。」 自縣趨郡間道。

倚衡山 ,在縣北一百里,西連回嶺。

五龍山 在縣北九十里。高大巖險,盡日煙雲。天井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谷環地窈,有道院。燕嶺 在縣東北九十里。

雞冠尖 在縣北七十里。段莘

霞坑尖 在縣北七十五里段莘源內山勢高聳,峻不可躋。

圓鏡山 在縣北七十里慶源山頂連峰插天,山半頓起華蓋,其圓如鏡。山麓有屏,曰「高蒼垓。」 南有石筍突兀溪濱,如圭如璧,里人呼為「跽石。」 杉樹尖 ,在縣北七十里慶源山頂勢最高。上有龍巖,禱雨多驗。峰頂直望蚺城,遠近諸村,歷歷如數。

朗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又名「郎山。」 元末汪同曾建書院於其上。西連迴嶺,趨郡捷徑,上有龍井庵。

斜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周數十里。

龍尾山 在縣東百里。高二百仞,周三十里。山石瑩潔,有羅紋,為硯質比端溪,故又名「羅紋山」 ,又名「硯山。」

大湫山 在縣北五十里,有茶庵,詹存茂建。小湫山 去縣三十里,有來蘇庵,詹程建。五珠山 在縣東,長徑高二百餘仞。山形橫峙,凡五,起伏如貫珠,故名。

桃樹山 ,在湫溪,去縣四十里。

煙樓峰 在汪口東。晴霽時遠視山川可百里。昔宋岳飛於上流中平鎮,以此峰頂遙望,敵人往來,旌旗舉煙相示,故名。

玉屏山 在汪口村。東西南北有四屏,又云「書案」 ,又云「掛榜山。」

古坑鳳山 去縣四十里。中多勝景,有名賢詩。諸潭山 ,在縣北十九都梅田。上有龍池、龍巖、石房、石筍。原《唐勝蹟》。火廢,邑人胡景儒重建,庵其上。

塔嶺 在縣東百十五里。高八十仞,周九里,又名德勝嶺,為休、婺界水分饒、浙,上有「江東正脈」 坊五嶺,此其一也。

扶車嶺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休界龍脈正脊。羊鬥嶺 在縣東一百五里,高百仞,周二十里。對鏡嶺 在縣東九十五里,有石澗,其聲嗚咽,高百五十仞,周圍十里。

芙蓉山 在縣東八十五里。高百餘仞,周三十里。五嶺最高者,山之冢為芙蓉峰,又名「靈山。」 山椒有蓮花石、金雞石。宋初建,有碧雲庵,元南唐國師何令通棲真之所。山頂有龍湫石房,房有石筍,何仙焚化《遺指》一節,今藏其下。其陽有半月巖、五祖巖。

譚公嶺 在縣東七十五里江灣左。舊往郡,道經中平,登芙蓉,人苦其險峻。明萬曆甲辰,知縣譚昌言闢此,視芙蓉近,可十里,嶺稍平。

「三雲山 」 在大阪西坑口。山發自玉蓮展玉屏。左右起巉石萬仞,飛舞數百步。上有聖巖,儼然雲蓋里中,旱則禱雨立應。其上多珠蘭異卉。旗砂 在大阪水口,形勢如旗鋪地上。

屏鄣山 ,在縣東九十里。自芙蓉發脈,下開平壤,曰「大阪。」 汪氏世居其地,今名楊梅山。

蓮花山 在縣東一百五里。高極天際,群峰嵂崒,狀若蓮花。中有龍湫,禱雨輒應。

濟嶺山 在縣東百里。為濟溪源頭。

天堂山 在縣東百里,為大鱅東折。石門山 ,在縣東九十里。山巔有大石巖,空洞若門,故名。

坤維山 在八都濟溪西,補水口之缺。游震得捐貲堆築。

和睦山 ,在縣東北百里,石門山相連。

石耳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接衢界。山自粵、閩、信州來,高峻隱天,不可仞計,乃一方之祖山,餘皆其支衍。其勝蹟則有古佛、黃道仙、葉依仙、趙真仙。《奇概》則山南有逼霄峰、連雲磴、栖霞洞、積雪巖、飛昇臺、即三仙翀舉處、占年樹即五穀樹、蟠帶石、臥龍巖、八景。山北有傳聲谷、列星屏、碧蘿岡、青蓮嶠、賓日亭、轟雷峽、珠簾島、《天海濤》。《八》

大鱅山 在縣東百里。高五百仞,接開化縣界。此山之脈自信州三清山來。《方輿志》:「堯時洪水有鱅魚上遊,至此水涸鱅枯,鱗骨山積,故名。」 篁嶺 ,在縣東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徑尺,故名。曹氏世居。

火焰山 在縣東九十里,在小鱅源內。山勢焰天,與鱅山相並。旂山 在旃坑東南有巽峰,有虹巘,勢如出旃;西北有雙峰,勢如進旂,故名。

石際山 在縣南三十里。又名「實際。」

攸山 在縣東七十里。頂平,可容一、二百人。元季,義兵萬戶江子茂駐砦其巔,以保鄉閭。有龍洞、荒井諸遺跡。

桃源大衝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山有黃岡龍洞,懸崖飛瀑。折西十餘里為龍行石。又距七里為石龜。龜首之下有風洞,洞旁有龍窟。歲旱禱雨輒應。

鷹嘴山 在鍾呂大衝山東,盤紆可十餘里,特矗一峰如鷹嘴,山巔常有雲氣。

小斂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接開化縣界,小斂之水出焉。

黃連山 ,在縣東三十里,在五都。古箭崔嵬特立,下有鐘鼓樓臺奇石。

寨山 形類豸,又名「豸山。」 在五都李坑之源,旁有真如庵。

理田塔山 在五都李坑口。上有塔。

金龍尖 在縣南二十里,係二都橫坑。

黃瓜尖 在縣南三十里,為德興界。

方山 在縣東三里,又名朱相公尖,有白鹿庵。南唐銀青光祿大夫朱寬讀書於此,墨池猶存。諺云:「方山笑,湖水平,婺源出公卿。」

冠佩山 在縣西五里,形似峨冠垂佩。

魚岱山 又名「魚隊。」 在縣城南。為縣治及學宮內案。

丁峰 在縣治西南十里。關鎖下流,以完風氣。明萬曆乙未,知縣朱一桂築基高一十八丈,勢入雲表。於邑治為丁位,故曰「丁峰。」

鵝峰山 ,在縣北六十里,總名「獅山」 ,層巒聳翠。桃溪潘氏世居山麓。

萬卷山 在縣北六十里,在桃溪,屏障一方。「太陽山 」 在縣西北五十里西坑。廣十里,高七十仞,山上有龍巖,下建有庵。

寨下尖 在縣北四十五里寨下山下有鵝冠石橫入水中。

珠山 在縣北四十里龍山二山兩岸臨溪對仗有怪石,有壇墠樹木,里稱兩龍戲珠,故村名龍山。

福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又名太極山。外翕內闢若城郭,厥土左剛右柔。明嘉靖間,廣東湛尚書若水講學於此,建有書院。

善山   、惡山 ,兩山對峙,二山隔溪相望。《祥符經》云:「善山為王,惡山為夫人,若各祭則為災。迎惡山神就善山,同祭則獲福。」 《一統志》誤入于祁門山中。明嘉靖間,尚書湛甘泉改善山為剛山,惡山為「柔山。」

鶴停山 在三十都。嵩峽。東有鶴停山,西有李湖山,兩山高聳挺秀,並有仙巖佳境。

「九老芙蓉尖 」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峰森立,如聚講狀。山腰為文公祖墓。

油桐尖 在縣西二十里,在三十都。

仙山尖 在縣西二十里。山陰有仙巖,舊傳有仙住其中,巖內留有詩句,歲久字為蒼苔所剝。扶喬山 ,在縣西十里福陽。

張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龍巖,歲旱禱雨輒應。

石牛塔 在二十七都玉川。上有大石,狀如牛。下有石池,清泉不竭。池畔峭壁嵯峨,不可攀躋,中有仙人杖履跡。久旱,巔有雲氣,即雨。

硯峰 在玉川山巔。大石如硯,有池可注水,久晴,水亦不涸,俗名「硯瓦尖。」

高障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南中平。

重臺石 在縣西北七十里。方石層疊,幾重。湖山 在縣西七十里,有重湖,湖旁有寺。山麓二溪夾流,有李白渡,世傳李白嘗涉此。

金牛尖 :即湖山之左峰,高插雲端。俗傳有樵者遇一金牛於此,故名。

獅城山 在縣西六十里。層石疊起,四高中下,其狀如城。山建有重興寺,寺左有「石頂銀亭。」 係里人侍郎李知己建。

北山 在縣西七十里。山頭有怪石,號「寶石石。」

後有「空谷,周迴數十畝」 ,李氏居焉。

六山 ,舊宋平章馬廷鸞第在下,今屬張姓,世居馬公。有玩芳亭址,《親蒔丹桂》尚存。

齊山 在縣西八十里。又有青芩洞,洞門南北相通。

梅源山 在縣西百二十里。舊名梅山。唐天寶間加「源」 字,又名翀山。山產楊梅。梁任昉為郡守,罷不采。頂上有天池,又朱湖窟,深約三十丈,廣約十餘畝,下有龍巖。里人苦旱請水,得水方雨。梅嶺 去梅山十里許,為徽、饒通衢,嶺頂有悅來亭,里人吳、李二族眾建。

黃岡寨山 在縣西七十里。黃岡,古傳明初有程都五、都六者保障地方,結寨於上,歿為神。里人立廟於山下,有禱多應。山上有石槽、石臼等物。

佛臺山 ,在縣西七十里汾水。

柑子山 在縣西六十里。舊時縣無柑子,惟此山產,故名。今「橙子嶺」 ,疑即此山。

詹源嶺山 :在縣西七十里。

珍珠池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頂上平曠,有田二十畝。舊名「金珠池。」

巨門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勢盤踞,迫臨環溪。五龍尖山 在縣西九十里許。村聳秀特甚,雄奠一方。山麓產紫芝異草。

巽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山巔有十佛庵。石壁山 去縣七十里,太白高百仞。

印墩 在甲路。石浮水面若印,里稱「印墩。」 浮虹、楓樹尖 ,去縣八十里。

蒼山 去縣九十里,臨溪,非舟不渡。戴晉兄弟構三友亭於此,命曰《蒼山小隱》。

大連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高四百仞,周九十里。昔人避難,多保聚此中,與休邑接界。聖和山 ,去縣九十五里,在長溪。

巴塘嶺 ,去縣五十里,在賦春。

風爐嶺 去縣八十里。嶺上多峭石,中有池塘,并田數畝。

三靈山 ,在縣西九十里。晉時有三道人修煉於此,故名。

石老山 去縣六十里。奇石壯觀,高十仞,周圍二十里。有三峰聳秀,有文筆插天頂上,廣數百畝。有吳王墓,有龍潭,禱雨輒應。有長老寺,環圍村落,北有樓下、吳村,西有石嶺、方五、馬方,東南有西坑、張村,石下所產多苧棗柿。

古城山 去縣六十里,即石老山。東派形如城,外峻中平,出口處僅丈許。宋岳武穆屯兵其中。筍嶺 去縣八十里,屬山頭。

盤山 ,在縣西八十里。

禾峰 去縣七十里,屬許村。崇聳秀麗,文墨之士往往登眺,吟嘯其上。

請幫助識別此字。崌山 在縣西。周迴綿徑數十里,接樂平界,層巒古木,景物出奇。五代吳順義中,有僧來自五臺,入山趺坐,鄉人築室居之。宋張敦頤、許月卿、元程文相繼讀書於此,有請幫助識別此字。《崌移》文連「近有仙女巖,最高峻,金鐘巖水清如鏡」,

大原山 去縣八十里,在許村溪頭。頂上有龍潭石屋,山腰有禪宇,里人許天球題詠其上。曹山 :在縣南一百里曹村。

澆嶺 ,在縣西一百里,接浮梁縣界。

濬源山 在縣西一百十里,西南連浮梁、樂平界,又名「鳳游山。」 高三百一十仞,列如屏障,蜿蜒曠奧,濬源之水出焉。頂建靜隱寺,有開山王崇二祖師。

大安洞 在縣西鳳游山畔。石屋寬平,有石鐘、石鼓、石筍、石柳。有通天巖,深數十仞,龍居之,禱雨輒應。

吳源山 在縣西百二十里周坑連樂平界。三子山 在縣西三十九都三溪里許村平闊如展席橫几,舊名牛丘山。元許原思、汪伯會、許仲鵬讀書其上,故名曰「三子。」

烏峰巖 在縣南二十里高安市北寨山下。石龍洞 在縣西北七里石龍山東北。高一丈二尺,廣五丈,可容數十人。

蒼龍洞 ,在縣北十五里。

靈巖三洞 。考戴黃門《游洞記》,「實四洞,在縣西北百二十里,脈連大鄣,中有洞靈觀即通元觀。觀東北曰慶雲洞,巖竇皆五色,兩巖瀑流,上有真人鸞鶴雲霞之像。洞口有仙柏,根盤石上,倒垂而下,不沾雨露,枝葉扶疏。洞內有石室蓮臺之勝,愬流秉燭,入行可四五十步,則芝田靈草羅列左右。西曰蓮花洞,八百步有」 石室,廣十丈,石像高丈八尺,旁有羽蓋、旛節、獅子樽罍、還丹。

芝草皆乳石所結,中有井,深不可測。南曰「含虛洞」 ,洞有二重,外陿內平,中有積雪臺、沉香峰石、蓮花丹爐、寶塔、龍床,岳武穆題名其內。又北曰「瓊芝洞」 ,以石堅白得名,朱晦庵題名在焉。洞口甚難入,故人多罕至。

總靈洞 ,在福山左側,深曠高敞。又有天窗洞、黃龍洞。明嘉靖間,增城湛尚書與門人講學洞中,書「總靈」 二字鐫之壁。黃龍洞中多水沒膝,稍深入。又有古木洞。

婺水 在縣治西北。從鄣山《大廣》之南出為婺水。此縣治發龍之水也,故名婺水。婺水東南流二十五里為莒徑水,四十里合施村水,至清華合月嶺水,又合浙源、沱川二水,過思溪,合新嶺下源內水,至武溪,會東北汪口合流之水,至石門灘南繞縣治入鄱陽湖。

沱水 北從平鼻之東南,高湖之西北出為沱水。沱水原有三派:出金剛山者為黃村水,出平鼻者為燕山水,出九陽黼峰者為理源水。三水合於三溪口,南流曲折,歷大沖、小沖而出,至沱口合浙源水入於清華會武口,繞縣治。

浙源水 ,北從浙源山東出,為「浙源水」 ,東流五十餘里至休界,會休、祁、黟諸水,東入屯溪,又南入歙浦,歸浙江。

浙源西水 ,北從浙源山西出,為浙源西水。其水西南流十五里,至雙路口,合廬源水,至沱口合沱川,入於清華,會於武溪,繞縣治。

廬源水 ,北從廬嶺山出曰「廬源水」 ,南流五里為廬坑,至雙路口合浙源西水入於清華,會於武溪,繞縣治。

東北水 :東北從龍尾、朗山、回嶺、覺嶺出,為東北水。諸水發源回嶺、覺嶺諸山,而西北來者為段莘。龍尾水發源對鏡、羊鬥諸山,而東南來者為外莊溪頭水。四水前後合於汪口,與北鄉水會於武溪,繞縣治。

正東水 ,東從石耳、芙蓉之山出,為正東水。水發源屏障山,流十里,西合濟溪水,又合鱅溪水,西過旃源水,至於中平鎮過江灣,東合東北諸水於汪口,會於武溪,繞縣治。

古坑磝水 在大阪。其水出屏鄣山後,繞南麓東注鱅溪。宋末,術者妄從山麓引水南流,居人不利。明永樂間,義士汪存正捐貲二千金,夾道築堤,擁水東流,衝巽位,人始貴顯。堤長五百丈,闊五尺。監丞閆禹錫、冢宰汪鋐俱有記。

鱅水 東從大鱅山出為鱅水,東至衢州,過蘭溪入浙江。婺州水源於此,出縣名「婺源」 ,其西流者二十里,合濟溪水於鎮頭,入於汪口。武溪繞縣治。

斜水 ,東從斜山之水出為「斜水」 ,南流九十里合婺水,繞縣治。

《小斂水 》東從小斂山出,為小斂水,南流四十里,西南入於邑之下流。

桃溪水 ,西北從鵝峰山出,為桃溪水,南行三十里,東合考川水,過高安繞於扶喬尖,至福陽南入於邑之下流入鄱陽。

梅源水 ,西從梅源之山出為「梅源水。」 出角子尖,行十里合船槽嶺水,過湖山李白渡,合於官會坑,至福山南流七十里至太白,入於邑之下流。

杭溪水 ,西北從石龍山出,為杭溪水,南流五十里,至於杭口,入《邑水》。

漕溪源水 西從請幫助識別此字。崌山,出為漕溪,源水南流三十里至烏龍潭,注為漕溪,入邑水至鄱陽,玉帶水 在請幫助識別此字。崌山之東,四時飛瀑,環溪如帶,故名。

繡水 即繡溪,在縣北門。溪流至此,其紋如繡,故名。八景中《繡水秋波》是也。

濬源水 ,西南從濬源山出,為「濬源水」 ,南流三十里,入於吳溪,至鄱陽。。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