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9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九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六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二

  寧國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六卷

寧國府部彙考二

编辑

寧國府山川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寧國縣

駐蹕山 在縣南一里,又名薛家山。明太祖親征,駐蹕此山,長公主生焉。邑人榮之,故名「駐蹕」 云。

獨山 在縣西五里。山自鐵陵屏發脈,過蟠龍而住於此,為縣治之來龍山。

雞山 在縣南五里。一名「鳳山。」 世傳有金雞鳴其上,故名。

泰山尖 在縣南十里,與儒學對峙。明嘉靖六年,署縣知事胡子亞謂「其峰雖秀而不聳」 ,乃建石塔于其上。後因傾廢,巡撫歐陽復命知縣勞紹科賣空官地以葺之。

顯山 在縣東四里

妙山 在縣東五里。下有潭,四時澄澈,亦名「妙潭。」

女兒山 在縣東二十里,孤峰特起。唐開元中,神女出現。羅隱《詩》,石刻剝蝕不可識。

蔣山 在縣東三十里。世傳有神人姓蔣,因名。其山嶺有寺,寺前有田,泉流不竭。有窗坑潭、龍王神祠。西有雲岫庵。

關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突起重險,東西對峙,如關扃然。山有神祠,禱雨多應。

千秋嶺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北入餘杭,徑路叢山迴合,連岡纚屬,寂寥幽深,蔽翳白日,夏凜如秋。亢旱時雲氣一起,輒雨,久潦他山未霽,而千秋雲散必晴。唐羅隱《送梅處士》詩有「回望千秋嶺上雲」 ,吳招討使李濤出千秋嶺攻吳越,即此。

朗山 ,一名「長安山」 ,在縣東一百十里,由湯山逶迤而東,聳秀特異,山夾兩水,環遶如帶。山下為宋仙都巡檢使故址。

文脊山 距治十里。陡起峭崿於萬山之中。翠壁如削,萬仞立鐵,不可攀而躋也。下有龍湫,有靈岩寺及沈大聖祠、齊雲亭。晉瞿硎隱此,桓溫常往造焉。宋梅聖俞、張獻民同遊,留題石刻尚存。去山東五里許有鐵心潭,其泉極冷,大旱不涸。

嵩山 ,在縣西七里,四望如筆,大黃山、小黃山夾峙其旁。或以為形似嵩嶽,故名。

黃岡嶺 在縣西南四里。山脈盤旋起伏,然甚高。

石柱山 在縣西七十里。有石高立,壁峻如石柱,高二十丈,故名。

麈嶺山 在縣西八十里。或以「山多麈」 得名。其山為新安孔道,地勢高險,俗傳英濟王汪華攻宣至此嶺,時天暑,士馬皆渴,以戈鐏戳石得泉,後人因加浚治。嶺右有藏馬洞。

石鼓山 在治西九十里。有石如鼓,傳聞天雨則鳴。

石鏡山 ,在治西一百一十里。有石如鏡,照之或見人象,或見百物之象。唐廣明末,黃巢寇宣歙,過此照之,見其狀似黃獮猴,大怒,積薪燔裂之,遂少光。

將軍石山 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山嶺有石,高十五丈,雄偉聳拔,宛類壯士擐甲佩劍之狀。紫山 在治西一百里,高數百仞,周圍二百里,登其嶺,若飛舞頓駐,左右迴旋,前峰聳峙,中有龍池,澄清可掬。下有觀音殿宇,盛暑凄然。山北有三曲水,瀑布泉出蜀洪源,而與橫溪水會。柏山 在治西一百里,一名琴山。

禹堯尖 在治南七十里慕信鄉。峰巒聳峙,上有龍池。世傳堯使禹治水過此,故名。

高峰山 :在治南七十里西坑山之上。

八角峰 在縣西南六十里。發脈黃山,歷太平、旌德至寧,為黃尖、高峰諸山。峰最聳秀,東趨郡城,于高峰旁斷而突起,迤邐為八角峰。峰有八望之面,面相似,蓋狀如九嶷云。山之左又有文筆峰,峰勢參天如筆,故名。

屏山 :在治南五十里,形如列屏。

象鼻山 在治南六十里。形如象鼻。有岩曰「寶陀」 ,飛泉自頂投空而下,怒氣噴風,聲如雷震。陽壕山 在治南三十里,又呼「平茗山。」 山脈自歙來,連峰委會,雲蔚黛起,絕頂有龍湫,噴湧而出,遠望之如飛練。有陽壕府君祠。

冷渡五山 :在治南八十里。東曰桂山,西曰「金字」 ,南曰青紅,北曰周璧,東北曰「黃封」 ,蜿蜒經數百里,皆秀拔奇特。

黃顏山 在治南八十里。上有石室,可容數百人,無徑可入,攀石沿崖以登。世傳晉永嘉中,黃顏曾修煉在此。

丫髻山 :在治南八十五里,有巨石如丫髻。南唐時嘗作烽燧樓于其上。

北姑山 :在治南九十里,脈自天目山東南出,下經孔夫關,委蛇舒衍,忽峭拔特立,而為茲山。山下有楊將軍地。其支峰落為平岡,相傳為武成王廟故址。

琴山 :在治南三十里。昔楊氏居之,有《萬卷堂》址,今廢。

中臺山 在治南百餘里,有中台府君祠。湯公山 在治東南一百二十里,旁有仙人峰,下有湯王廟。又名「商山。」

白雲山 在治西北五里。下有潭,清碧可愛。旗鼓山 在治北十五里。旗立西潯之左,鼓立西潯之右,縣治賴之,以固風氣。

石岩山 :距治十里。山頂有泉湧出。歲旱有祈,多應。

洪公山 :在治東北四里。昔有名士洪伯禮隱此。

鴉山 在治西北三十里。高五十四丈,周迴三十里。《寰宇記》云:「山產茶。」 《茶經》云:「味與蘄州所產同,地接廣德州界。」 梅侍讀守銅川日,賦詩云:「茶煮鴉山雪滿甌。」 梅聖俞亦云:「茶詠鴉山佳。」 通靈峰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大山環之而獨缺。其北孤圓挺秀,絕頂平處六、七畝泉出其中,有石巉然,號雞冠石。

「東溪 」 發源天目山之腋。行二十里至落花溪。溪皆石,而中窊如鐵釜,水從高投下,翻復湧而出,如炒胡麻然,俗名「炒麻鍋」 ,奇變可玩。又行五里至落馬橋,受孔夫關水。又行三里至寶石橋,受千秋嶺水。又行十三里至冷渡,受湯公山水,可筏。又行十里至石牌,受陳村水。又行一十五里至鳳凰橋,受博里水、深坑水。又行十里至石口,水勢漸盛,可航至欄杆溪。又行十里至汪村,受千頃山水。又行十五里至長短溪。又行五里至波羅溪,受洋丁源水。又行五里至東津,舊名「河瀝溪。」 又行五里至五河,與徽州水會,入宛溪西溪 ,其源出自績溪龍叢山下。行七里至叢山關,受丁家店水。行二十五里至橫溪,受仙人洞水、蜀洪源水。又行十五里至霞鄉,受滑渡水稍深可筏。又行五十里至東岸,受環川、葛村、深坑、長嶺、殿基諸水。又行四十里至羅陵灣,有巨石方丈餘,突起溪中,如與水鬨,怒濤激立,又名「印石」 ,產在上流者多職篆過此石。行七里至下湛,受龍潭水。又行五里至西津,舊名浮橋頭,橋廢,以小舠亂流而濟。明嘉靖中始造石橋。又行五里至五河渡,與杭水會。二水合流十里至湘府潭,受胡村水。又十里有眾潯潭,又五里至港口,受乾溪水。又五里至西塌入宣城界。又行二百六十里至蕪湖入江,同入于海。

湯公山水 ,原出湯公山下,東北行十五里,至冷渡入杭水。

「千秋嶺」 水 出於潛,繚嶺麓,迤邐東北行,至寶石橋入杭水。

千頃山水 山在治南百里,與昌化中山畫界。「水出其麓,東北行七十餘里,至汪村,入杭水洋丁源水 。」 「水出昌化洋丁山,南流至石門,折而東,併吞眾流,水勢漸盛,冬筏春航,可沿可泝,至波羅溪入杭水。」

乾溪水 ,雨久則潦,眾流并積,兩岸莫辨。雨止,水立涸,故名「乾溪。」

《胡村水 》,其源有二,皆出廣德,而合流于胡村之陽。

篁嶺水 ,其源出旌德縣篁嶺山之陽,西達起源水,轉至橫溪會徽水。

仙人洞水 ,出昌化仙人洞山石中,罅而為洞,水從洞底側出,行七里,盡山注水坑,至橫溪入徽水。

滑渡水 ,出旌德石鳧石之腋,東流至滑渡,入本縣界,北至霞鄉入徽水。

葛村水 ,出涇縣寄馬嶺,遶葛村岡而南,合環

川水又折而東,至東岸,合殿基、深坑、長嶺諸水。「龍潭」 水 出文脊山石池中,廣三四丈,其深不可測,時見靈怪。世傳有龍潛焉,歲旱禱之多應。潭水東溢為澗,至虞塘北行至袁村入徽水。妙灘 在縣東五里妙山下,水色紺碧,鬚眉可辨,源出馬蹄山,通洪公潭。

洪公潭 在洪公山下。其水自妙山來,通相府潭。

相府潭 :在治北二十里。其源自洪公潭,而下接眾潯潭。

眾潯潭 :在治西北三十里。潭際石山壁立,有岩罅可泊舟,深不可測。旁有清泉極美。發源相府潭,注石馬潭而去。

石馬潭 在治西北三十里。一名「中潯。」 能興雲雨,歲旱禱輒應。潭旁有泉,或曰:「內有神龍云。」 石湖潭 在治南五十里。其水從仁德鄉來,逕於妙山下大溪、東川,溪流泡湧。又十里過蒜嶺,有峽石山洞,水流其中,仰望石罅,天如一線,是亦奇觀也。

官井 一在治東,一在城隍廟前。在廟前者味尤甘美,大旱不枯竭。

仙井 在十一都。邑人僊志睿鑿,構亭其上,以便行人,人稱為「義井。」

涇縣

水西山 在縣西五里。高二百餘丈。林壑邃密,下臨賞溪。前有葛仙井,後有東峰亭。又建寶勝、崇慶、白雲三寺。白雲後改西方院,今又改水西首寺。其浮圖對峙,樓閣參差。唐宣宗微時遊此,有「朝廷若問江南事,報道風光在水西」 之句。湖山 在縣西五里。上有小湖,故名。山高三百六十丈,舊有古廟在山頂,因暑月祈禱,難于登陟,人有默禱于神者。一夕,雷雨大作,神已遷畫像於山之下矣,遂為今「靈惠廟」 云。廟後走馬壟、甘泉並存。

白雲山 與水西山相接,下有白雲潭。

桂山 ,在縣西北十里,高十餘丈,前臨柳湖,舊有楊氏清華閣。山多桂樹,黃州太守方廷瑞揭名,兼有題詠。

楓坑山 與湖山相接,亦曰柏林山。高二百餘丈,院曰「柏林寺。」 後徙其額于南陵之梅根鄉。青山 在縣西十里。

盤坑山 在縣西二十里。岸谷宛轉,環兩山之間。上有西峰祠,民祈祀之所。

大小嶺 在縣西二十里。兩山相接,路通池州。蔣山 ,在縣西二十餘里。下有小路,入義上、義下兩鄉。

湖嶺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與楓坑山相接,高四百餘丈。山之絕頂可以望江,路通櫟山,為伏虎禪師往來憩息之所。

大寧山 ,在縣西三十里。唐猷州城設此山下,今「大寧寺」 地是也。

櫟山 在縣西四十里。高數百丈,周圍五十里,形勢高聳,竹木森然。入山有松逕數里,即唐乾元大師卓錫之所。塔跡見存。

雙澗分界山 在縣西四十里有奇,與南陵縣接境,中有路入池州。

雲嶺 在縣西四十五里。峰巒高聳,若接雲霄。陽山 在縣西五十里。高一二里,周迴千餘丈。其山一峰危聳,又有五壟圍遶,遍于一村,如土城然。舊傳有老人拄杖登山不返,人謂為山神,遂立陽山府君祠。

旵山 山:在縣西五十五里。

五城山 在縣西七十里。五峰環遶,如抱城郭。縣尉劉誼定名。

藍山 在縣西六十里五城山之左。高六百丈,周圍三十里,發脈於池之青陽,四時蒼翠。唐李白詩「藍岑聳天壁」 是也。

郭山 在藍山之右,脈自九華山來。昔有郭公明王祠,遺址尚在,即晉之郭璞也。

丹山 在縣西七十里。高百丈,廣十餘里,昔傳竇真人煉丹,上有丹池石竈。龍珠山 在縣西七十里,廣約五里,有圓珠狀,界於丹藍之間,二山奔趨而來,勢若二龍爭珠。鳳山 高百餘丈,世傳成周時有鳳翔於此。殿子嶺 在縣西七十里。舊傳西峰大聖以道杖拄地,地迸泉湧,四時不竭。鄉人遇旱祈禱,挹其水以祀,必獲「感應。」 因為立殿。

野爐坑 在縣西七十里。山有小池,名「天井」 ,約方二尺,深不可測。天將雨,池水先湧,間有帆席、鹽、蒲之屬隨出。或言與海通。

寨山 ,在縣西七十里。兵亂時,民多屯聚于中。

大城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形如覆鐘,下有潮泉,郭璞所鑿。

塘。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望江山, 在縣西八十里郭山之後,舉眺足以見江。

《石豅》洪頭山 在望江山之西。上有活石,植立如堵,號「磨崖碑。」

碧山 ,在縣西八十里。內有瑞香奇石。唐李白栖此,有詩。

玉屏山 明萬應隆讀書處,構有蔭壑山房。烏龍山 在縣西八十里,與丹山相接,遍地皆碎石,黑如鱗甲,起伏蟠旋,狀若龍形飛動。銅峰山 高百餘丈,廣十餘里,山腰岩石崔嵬,勢若雲屯。鄉人立亭于其間,名曰「宿雲。」 旁有古松二株。

寶峰山 在縣西八十里,與銅峰相對。石峰高數十丈,有人物鳥獸奇巧之狀,雕繪不能及。山背一竅甚紆折,仄身而上,又平遠空曠,別是一天。稍步其右,足下吼聲如雷,驚怖莫測。垂眺,則飛泉瀑布如練,千尺相連,有「白沙、蓮峰,僧了空、白崖築淨室焉。」

眠牛山 大石聳起,狀如牛眠。《煙蓬,道人過而見之,留詩》云:「青山聳出石為牛,臥嶺眠雲不計秋。輕耙重犁千古棄,短鞭長索一時休。清泉湛湛慵開口,嫩草青青嬾舉頭。頭角已藏無鬥處,黃昏誰解牧童收?」

石柱山 ,在縣西九十里。高八十餘丈,廣三里,與青陽接境。二石突然,高插如柱。

石壁山 在縣西一百里。山皆石壁立如屋廬。陵陽山 去縣一百三十里,高一千丈,西接仙壇,為石埭縣界山。《列仙傳》云:「晉竇子明釣得白龍,放之江中,後五年龍來,載子明上陵陽山,一百餘年仙去。」 唐李白詩述陵陽最多,有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刺灘,皆陵陽山下水路,而溪亦以陵陽名。自山以西,凡鎮市、鄉社,隸太平、《石埭》間者,皆曰「陵陽。」 舊有《陵山寺》。

蓋山 ,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登山二百步有泉,昔舒氏女所化也。

響山 在縣西北五里,亦曰「白額山。」 石壁屹然,高五、六十丈,前有白石紋,狀如人。山之腰有石嵒,廣深各三、四丈;南北並有石洞,廣深倍之。行人過此呼嘯,山即響應。明知縣邵蕡以本山名為「豸峰」 ,係通縣水口,乃捐俸買入儒學,以蔭風水。

幕山 ,在縣北五里。高三十餘丈,廣數十畝。山多軍壘,左難當嘗拒輔公祏於此,軍幕四周,因以名山。相傳舊縣以此山為主。

桐山 與幕山相連,高五十餘丈,廣數百畝,山有三峰。

磊坑山 在縣北五里。坡阜多怪石,磊塊如亂珠。

格山 在縣西北十里。高二里,廣十餘里,蓋池州九華山之泒,東出百餘里,臨賞溪而止,故山之首曰「格山」 ,環抱縣治,若郛郭然。據脈上游者為湖山,其中處者為水西,得其主者為縣治、坐山云。

北石山 ,在縣北十五里。上產石灰。有張氏家居於此,詩人周紫芝少館其家。

柏山 在縣北二十里格山之東。隋總管左難當保障宣、歙,與唐兵相持,乃祝天,夜降大雪,有龜跡印雪之異,遂築白龜城。歷有左王廟。《名勝志》誤載在南陵。

琴高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高百餘丈。山腰有隱雨岩,岩下有洞,琴高仙嘗煉丹焉。又臨橋石壁有天然大士像。

石碑山 在洗馬澗之旁,山自宣城發脈,臨溪約高百餘丈。昔有周公構亭其上,有石碑篆額云《周公亭記》。文磨滅無考。

狐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高二里,自縣城北望,實為水口。山之北有嶺,曰「高嶺」 ,有汪王廟。山之南有原曰「黃埭」 ,有西峰庵。其上則有黃巢寨、走馬礱池沼存焉。

《蕭山 》蕭梁時命名。

嵒豅洞 ,在縣北二十五里,廣袤數丈,高三丈,如螺旋,頂不柱而屋。洞之後又有一洞,高丈餘,深十丈,東西可以往來,誠一方之奇觀。

閬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馬頭山 與閬山相接,一峰聳立,下臨深淵,若馬頭之狀。

雞子嶺 在縣北二十五里,南陵官道稍南五里曰《麻園市》。

石龍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下有水洞庵及刑曹方懋德《先隴》。

孤坑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兩山之間,有兩路出焉,故有「上下孤坑」 之名。舊有陶竈,出陶器,以資一邑之用。

賀堂山 在縣北三十里。英守昌森讀書堂存焉,後易名「四休庵」 ,命其弟為僧者居之,遂為香火院。今諸昌多家其左右。

榔山 ,在縣北三十里。高三百餘丈。舊多榔木,故名。

李衝分界山 在縣北三十里,與南陵梅根鄉接界。

旵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琴高山之南,高二十餘里。山頂有水池,冬夏不竭,內有蜥蜴藏焉。山之外有朝陽洞、遙峰嶺、窯墩山、打鼓嶺、揚梓山、獨山、稻堆山。

青山 ,在縣東北三十餘里。

回軍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高五十餘丈,周圍五里。昔有葉氏居是山之下,捕賊有功,賜爵至尚書。後遇黃巢逆亂,乃以木為箭,書名於上,賊見驚駭而返,因號「回軍。」

棗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高一百餘丈,周圍五里。昔有異僧來遊,駐錫杖于山,應手泉出,遺跡尚存。

血嶺 在縣西北七十里。黃巢之亂,有保聚於山者,曰「章公寨」 ,與賊爭戰,血流山谷,因以為名。魚豅山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高三百餘丈,周圍十里,下有一窟,脈通江海,謂之「湧泉。」

芭蕉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高千餘丈,險峻如壁。

和尚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高百有餘丈,周圍二十里,頂有仙洞二所,甚深,洞口僅三尺餘,罄折可入,闊六丈,長七八里,石結其頂。旁有石閣,下有水池,其甘如蜜。內嘗煉丹藥竈,丹臺尚在,藥丸嘗滿臺竈。往來見者,隨取隨盈。樵夫採薪,或聞敲金擊玉,如奏樂者,推局布子,如奕棋者。屬耳聽之,則寂然無聲。至今傳曰「仙洞。」

蠻塘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高數百丈,周圍五十里,中有大岩,上有石臺。舊傳仙人奕棋於此。忽一日,仙人以手拍臺,有金鵝自臺驚出,飛至南陵鵝嶺而止。下有蠻王殿基及上馬臺石存焉。

東山 在縣東南三里,與水西對峙,數山輻輳,皆平岡,形勢環合。

漢山 ,在縣東三里。突然孤秀,下有潭,深不可測。昔白鶴真人煉丹於此,後騎鶴仙去。

鼓樓山 在縣東七里。形如覆釜,高十餘丈,廣數十畝。前代軍興,曾置烽火鼓角樓于其上,因以得名。

黃幕山 在縣東南十里,高百餘丈,橫袤五里,形如貴人,與縣治相對。旁有面山,左曰屏黃山,亦名桂嶺,其形如樓臺。右曰寨山,屏山之分脈,以為縣基。

天馬山 綿亙十餘里,列如屏障,迤邐為縣基,朝拱左右,與黃幕山、小天馬山相連接。

長山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長三十里,故名。合東山、黃幕山,是為縣之東屏。

任家山 在縣東一十五里。山皆平岡,廣六七里,中曰羅婆衝,有坦途,上通清潭,下通桑坑。大堆山 在縣東十八里。高三十丈,廣數百步,形如錢堆。

西山 在縣東一十八里。上有三峰相連,在清潭官路之西。

橘林山 ,在縣東二十里。下有西峰殿。

祝山 ,在縣東二十里。昔有祝姓人居,因以名山。

東石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六十丈,廣數百步,四面皆石。明大學士許國讀書於此,改為「台山。」 中有雲龍書房、鳴鳳臺、玉磬洞諸勝。山之外又有鼎陽洞。

佘衝山 ,在縣東二十里。高百餘丈,廣六七里,中有銀爐墠取銀坑。唐時諺云:「西山相對,兩石相載,下有寶貝。」 差官勘驗,遂鑿此山。深入數丈,山摧損人,罷之。

金壺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石壁峭拔,高五十餘丈,下有平臺。父老相傳,「金壺現此。」 舊有道者結庵居之,廢址尚存。

石礱山 在縣東三十里。腰有石洞,口小而中寬。宋紹興初,鄉人避張琪之亂,藏於洞者皆得全活。

北衝山 在縣東三十里。兩山相並,岡巒聳秀。

景物幽迥,亦山林之勝。詩僧道常結庵於此,今廢。

塔子山 :在《琴高山》之後,居民嘗造塔以鎮禳災變。

巧坑山 ,在縣東三十里。高百餘丈,廣二里,山勢奇巧,多怪石。

龜嶺 在縣東三十里,下有二湫,嘗見白龜出其中。至柏山,石有坳似龜形者,名曰「龜石石門」 ,山 頂有石門,背有龍潭。

慈坑山 在縣東四十里。坑之口有觀音洞,故以「慈」 名。

朱砂山 在縣東五十里。廣袤二千餘丈,俯瞰長流,巉岩峻險,不可登陟。上有紅石,其大如月,其赤如日,故名。又云:山竅中石或艷發,主其鄉有災。下有活石長堤,俗呼神仙埧。俗傳有宋尚書郭燮鑿山開道,至今賴之。

金紫山 ,在縣東五十里。高百餘丈,廣袤數百餘丈,有石如立者四,高二丈餘,色如金紫。九里嶺 ,在縣東五十里。上下皆遠九里,故名。有郭氏居其下。

謝家嶺 在縣東五十里,上有龍王祠。

稠嶺 在縣東五十里。高數十丈,廣二百餘步。石鼓山 ,在縣東五十里。有石如鼓,天將雨即鳴。又有飛泉迸湍,其聲如鼓。漢馮唐嘗擊鼓,集賓客於此。或曰:「陳後主嘗擊鼓以號眾。」

榜山 ,在縣東五十里。高七十餘丈,廣數百步。皇托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陽和洞、洗刀坑,晉桓簡公戰時洗兵刃處。

青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

文殊山 ,在縣東六十里。相傳文殊現於山明山 ,與文殊山相對,纔一里許。昔文殊現身時,有毫光照耀,此山極明,由是得名。

方坑感慶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千餘丈,廣數百丈,高仰險峻。宋末張琪之亂,築寨避寇,民獲保全,遂以「感慶」 名之。

白楊嶺 在縣東六十里。

卓筆峰 在白楊嶺之東。其形挺立,若卓筆然。西峰山 在縣東六十里,極高峻,起峰於西,故名。

黃沙嶺 ,在縣東六十里。廣數十里,高十餘丈。山皆沙土,沙皆黃色。

紗帽山 在縣東六十里。舊名鼠尾山。聳然出空,四遠皆見。登絕頂凌盼在下,諸山皆培塿也。旗山 在縣東六十里,即關旗嶺也。一峰拔立,高百餘丈,如旗幟。

眉山 ,在縣東六十里。下有眉臺、眉池。

黃。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東六十里,絕頂如平地,上有小池,四時不涸。旁有百花尖,下有古墩山。

佛牙山 在縣東六十里。其山秀麗,形如齒牙。三乘山 在縣東六十里,舊名城山,有怪石疊如屋,名「觀音岩」 ,可容數人。

舉山 在縣東六十里,一名竹林,隴塢甚多。貂蟬山 在縣東六十里,俗呼「貂蟬」 ,絕頂有基址,禁山禪師曾結庵其上,旁有水泉,大旱不涸。筆尖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三峰連秀,鄉民種菽於其上。山之背即旌德縣界。

百湖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峰巒競秀,形如舞袖,溪流遶之,百折而出,故名「百湖山」 ,接徽之箬嶺。

四角山 ,在縣東七十里。壁立萬仞,絕頂可容千餘人,上有井泉。黃巢之亂,里人避此,雲霧滃然如神在上,乃倒戈而退。

湧溪山 在縣東七十里。盤嶺之北,湧溪水經其下。

稻積山 ,在縣東七十里。昔羅隱讖「山稻積云高不出榖,日糴由來自外村。」

茹麻嶺 有巡檢司。入旌德、太平要路。

桓公嶺 在茹麻嶺之北。桓內史彝拒韓晃,死節於此。壘塹尚存。舊有廟,今傾圮。

雙嶺 ,在縣東七十五里,二嶺相連。五代時,因此地有王氣,遂斷其岡,介然成路。

桐嶺 ,在縣東八十里,有小徑通商旅,絕頂與旌德縣分界。

石屏風山 在縣東八十里。狀如屏風。

金牌嶺 在縣東九十里。其嶺峻綿,周遶二十餘里,道通本府。

江衝山 ,在縣南一十五里。

白水山 在縣南三十里。舊名烏尖山,以頂有瀑流數里,故名曰「白水。」 俗傳張果老騎驢過此,至今驢跡尚存。

西坑山 在縣南三十里。

東、西大幕山 ,在縣南三十里。

承流山 在縣南四十里。高數百丈,周廣十餘里,與縣治相對。峰巒聳秀,為一邑之冠。山有九峰,中為狀元峰,又名「文筆。」 左為掛榜峰,日華照耀,如掛榜然。下為蓮花峰,峰巒奇削,如蓮花狀。右為紗帽峰,前高後低,形如紗帽。又左為積翠峰,雲光物象,蒼翠可愛。望雲峰,歲旱祈禱,雲出為驗。右為毓秀峰,雲氣隱現,或有或無。友愛峰,兩山並峙,若兄弟友愛。又左為覽勝峰,登臨可盡一山形勝。昔許、竇二真人煉丹山上,井竈猶存,今有徐氏世居於此。山之北五里,地名平園,平坦數千畝。明孝廉萬應隆築室而避亂焉。避兵洞 在承流山後。昔人有詩云:「四險山圓宛若城,洞門無鎖白雲橫。」

赤土山 在承流山之西。

黃虎山 山界齊雲承流之中,群峰峭拔,起伏蹲踞如虎。

齊雲山 山巔平可十餘畝,有小庵一所,可容數人。其側產茶,與「白雲」 之味相類,價值倍於他處,而今絕無人識。

馬鞍山 在縣南四十里。起伏秀麗,如馬鞍狀。徐家嶺 在縣南四十里。嶺上有亭,里人徐柿建。

吳家嶺 在縣南五十里。

放杖嶺 在縣南五十里鳳村。父老相傳,一老人雙鬢如雪,幅巾藜杖過此,曾放杖少憩,因以為名。

龍門嶺 在縣南五十里。

銅嶺 在縣南五十里。其山甚高,山之腰有小徑通往來,內有平地二丈,每踐之有響應聲。合山 在縣南五十里,兩峰尖秀,地名「李村。」 山之巔有平地,方圓十餘丈,下有高峰庵。

九峰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起九峰,高十有餘丈,廣袤數十里。

麻嶺 在縣南七十里,跨旌、太之間,蓋往來交道焉。

佛子嶺 在縣東南七十里。旁有碎石,凝結細穴,風出其間,可以納涼,或呼為「風子嶺。」

小山 ,在縣南七十里,高二百餘丈,周圍十五里,頂上有平地百餘畝。黃巢叛逆,有鄉民率眾立寨拒敵,後人立祠。

石女山 ,在縣南七十里,一石界兩峰之間,形如女子,旁通一竅,天久晴,竅明必雨。上有石和尚疊石為之。

魁山 在縣南七十里。峰巒秀拔,圓如鐘形。昔有諺云:「魁峰頂秀,石女峰高。入仕路者,紫綬金章。入法門者,緇衣釋老。」 吳運判登第,曾立旗於此。

丁家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峰秀麗,下有李氏居焉。昔凌侍郎策未仕時,與李璨遊國學,後登第,忽憶璨,來訪,有詩一首。

東流山 在縣南七十里承流之東。其山聳秀,形如樓臺。唐逸士東流府君隱此,下有府君祠。浮龜山 在縣南七十里。形如浮龜。山谷空邃,每風雨之夕,谷中隱隱有音樂鼓吹之聲。昔人詩云:「曝背元夫不暫移,山前人盡壽期頤。綠毛暗逐春風長,應笑靈鼇上釣絲。」

榧林山 ,在縣南七十五里,形如卓筆。山半有仙人洞,洞中有石佛、石鼓、石馬等物。每遇陰晦,恍聞音樂之聲。

連坑山 ,在縣南八十里。高百餘丈,周迴二十里。內有燕兒礱,冬暖夏涼,遇秋風颯颯,燕子多巢於內。

椿嶺 ,在縣南八十里。廣數百畝,袤五里餘,路通旌德。

銅山 在縣南九十里。舊嘗冶銅於其山。西有樵山,左有密岩山。又有一嶺名「麻嶺」 ,外有九里三灣之徑。

黃象山 在縣南九十里。碎石五色,返照有光。舊有寶光庵。昔人詩云:「猿抱子歸青嶂外,鳥銜花落碧岩前。」

耙齒嶺 在縣東七里

賞溪 在縣西南一里,即涇溪也。發源甚遠,一源出石埭,舒女泉,一源出太平,俱經桃花潭、落星潭,至楓坑。一源出績溪,經旌德三溪,三水至岩潭,合流東北而下,入南陵界,由蕪湖入於大江。自昔縣治跨溪,今溪流東徙,去古溪五里,而溪之廣十倍於昔。溪所經由之地,凡數萬畝,皆沙礫棄物,至今虛賠稅苗,而郊外之地。又為水所盪去。水之為患,視昔尤甚矣。

新河 在今大溪之西,宋崇寧中,縣尉劉誼所。

「開」 ,蓋以溪流東徙,欲移之西也,而水徑不可回。淳熙初,知縣楊栗又於新河東南二里開河,役夫萬數,河甚深廣,又以上流無壩,不能捍水使之西,而壩成輒壞。今二河見存,水無涓滴,非人力能移耶?

市河 在縣西南。自賞溪至昔尉司之東,不通水源,與賞溪隔一堤,或溪水入河,則遭水患。宋嘉定知縣王枺募民增築,以絕其患。

石源 一在水西西澗中,一在秀嶺下,俱清美,四時不竭。

崇慶寺澗 水夾山澗經秋霜閣之下者,曰濺玉,又東過綠閣之下者,曰清湍,曾南豐有「泉聲飛下錦繡縠,殿影插入玻璃盤」 之句。又西南有湖山祠前,薛家澗水會於祠下,與白雲澗前衝澗合流入于大溪,乃舊賞溪也。

冷水澗 水自楓坑澗北流,又東逕湖山入賞溪。

雙澗 在縣西三十里。水源出自西公山,凡六十里入南陵縣界。

渣湖 在縣西三十里。蕭氏世居。

「夏浦澗 」 在藍山、郭山之間。

虎狼澗 在縣西南四十里。源自西公山,迄於雙澗。嘗有虎狼來往,因名。

濂溪 在縣西四十里。源出星潭下,澄澈可掬,清幽奇异。

落星潭 在縣西五十里藍山下。晉陳霸兄弟在船捕魚,見一星落潭中,故名。

落馬潭 在縣西六十里。源發自吳村。晉桓簡公禦韓晃,戰北,馬墮於潭。

合溪 在縣西七十里。溪源有二:一出石柱山,東北流歷包村、文門;一出西大坑,經石陂與石柱水遇,入賞溪,故名。

桃花潭 在縣西南九十里。深邃幽奇,唐李白別汪倫處。潭岸有壘玉墩、釣隱臺、釆虹岡,皆李白與豪士萬鉅飲遊題詠之處。

白龍潭 在縣西九十里黃山芙蓉峰下。舊傳黃帝煉丹之所。至今民間水旱疾疫,祈禱有應。麻溪 ,在縣西一百里。源自石埭,歷太平出麻溪,夾岸皆山,懸崖峻絕。

澀灘 距麻溪三里,怪石狂瀾,勢若龍蟠虎伏。九里潭 去澀灘不遠,其潭直下九里。

龍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縣西南一百里。東北有龍光塔,下臨深潭,冬夏澄澈,世傳有龍鎮之,其水瑩白。

幕溪 在縣東北二里。其源出巧坑,經佛子溪,由清潭佘沖榔木山至幕山下,與賞溪合流。赤灘 在縣東北十五里。俗謂即「澀灘」 者,誤也。黃埭澗 源出孤山之南,洩於新村澗,至昌壩橋與蕭坡水合,出麻園楊山,北入南陵。

新坑澗 源出盤坑,至新村溉田。

琴溪 在縣東北二十里。源自寧國界,歷石門至琴高山,過嵒豅寺,與賞溪合。世傳琴高釣魚於此。今三月三日出小魚寸許,名「琴高魚」 ,又名「藥渣魚」 ,蓋琴高丹滓所化也。

神湖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源泉或涸或盈。凡涸一二日而盈者必雨;過期而盈則歲必旱。意是龍湫,乃作龍祠而祀之。

黃澗 水徑南陵石門鄉,復入本縣仁義鄉,迤邐出《清弋江》。

蝦坑 其泉冬夏不涸,間出赤、白五色之水,歷琴溪山下,過西橋溉田。

錦溪 ,在縣東南五里。自長山發流入幕溪,兩岸五色如錦,故名。

烏溪 在縣東三十五里。源出慈坑,入濯潭江村,出官莊,迄於賞溪。

丁溪 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寧國縣界,歷舉南茶坑、石城、九里坑、宋村水,入丹山琴溪,迄於江。

南香澗 在縣東五十里。水源出黃沙嶺,西會羅溪水,歷茶溪會周公坑、后村諸水合流於烏溪,出官莊迄於賞溪。

榔橋河 水,出湧溪山。

藤溪 在縣東五十里。源自徽嶺,南入旌德,北流於石壁,過三溪,至縣界窄溪,涉三門灘數里,至懸石,遂成一潭,循流至黃請幫助識別此字。山,入旌德界,車載溪合藤溪水過朱呂村,由石門五里陂及長山合太平縣水入賞溪

小溪 在縣東六十里,亦曰「雙溪。」 源自椿嶺湧溪塘黼山,至妙相寺前合流,故名。又過二里,與石井溪至潛溪入藤溪,迤邐由石門星潭而入大溪。昔人有詩云:「翡翠列成千嶂,碧琉璃瀉出。」

兩溪寒

溪頭水 自溪頭向北,歷感慶,會王村、倪村、黃沙、了杳、張村、慈坑諸水過由道、丹山二鄉而迄於江。

漕溪 在縣東六十里,歷神僊埧,合琴溪。岩潭 ,在縣南十里長山之下。上有峻岩,受石埭、旌德諸水之會。

梓溪 在縣南二十五里。一名「佛子溪。」

楓村溪 在縣南三十五里,源接徽界,歷三溪、窄溪、藤溪迤邐石門,從濯潭至涇溪。

花林溪 在縣南三十五里。出豐東合山之源,經安國寺、赤土山,出大溪,合花林灘。

方村溪 在縣南六十里。源自石井至桂嶺,抵豐樂界,有三百六十坑。由程曹村入楊村、安吳渡、落星潭,會於大溪。

吳村水 在縣南七十里魁峰之南。

渣溪 在縣南七十里。溪岸有萬綠墩,明進士翟翼隱居於此。

一人泉 在縣西七十五里。一石眼生於旁,水足供一人飲,旋掬旋滿,名「一人泉。」

潮泉 ,在縣西七十五里大城山下,郭璞所鑿。鄉人即潮之大小為雨之遠近,如潮不至,必有旱暵之患。

湧泉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魚豅山下有穴,深廣三尺,脈通江海。時湧泉出沒,魚則隨湧而上,戲躍自如。人或迫而觀之,則不復湧,而魚亦不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