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5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五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五十九卷目錄

 饒州府部彙考五

  饒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饒州府驛遞考

  饒州府兵制考

  饒州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八百五十九卷

饒州府部彙考五 编辑

饒州府祠廟考二       府志 编辑

餘干縣

社稷壇 舊在西津。元知州烏樞遷白雲城。明洪武二年,知州《唐志》「大遷楊坪」 ,即今所。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隅大慈寺址。舊風雲雷雨壇在慶湖右。山川壇在琵琶洲。明洪武知州唐志大遷此,合為一壇。

厲壇 在北門外華林岡,舊在城內北隅,明嘉靖甲子改此。

城隍廟 在元明觀址,舊在白雲城西。明洪武間,《唐志》大遷藏山寺址。嘉靖中,知縣黃士元遷此。其神相傳為漢灌嬰。

忠臣廟 在鄱湖康郎山,祀明初死事之臣韓成等三十六人。永樂四年,知府請修治,命工部遣官督修,仍諭有司歲時嚴祀禮。

吳山廟 在大慈北,祀漢長沙王吳芮,以英布、梅鋗配。

關王廟 ,在東隅。《仇香寺》,傳云:祠在寺。先昔有將兵過此地,宿其祠者,以枯楠木手植之,祝曰:「此行捷,楠木活。」 明旦視之,木活果捷。

忠靖廟 在邑市心,祀唐張巡、許遠,今廢。余鐸廟 在白雲城。黃巢亂,鐸起義兵守餘干,邑人為作祠祀之,今廢。

正學祠 在東山,祀胡敬齋先生。明萬曆戊寅敕建,有司春、秋二祀。初,邑人御史李頤題請先儒胡居仁從祀孔子廟廷,禮部議覆從祀儒學,建今祠。

《趙福王祠 》祀丞相汝愚。

樂平縣

社稷壇 在永豐窯岡上,舊在平西門外,楊簡《記》:明洪武間,遷今處。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登高山之巔。舊在縣治東慈湖書院遺址。明萬曆間,以其地為便民東倉,知縣鍾化民遷此。

厲壇 在縣治東北

城隍廟 在縣東南長樂坊。唐中和、宋淳祐俱在此長樂水口,址尚存。明洪武間,曾宇春重建。萬曆中黃洽中重修。

石吳王廟 ,即吳芮東北諸鄉多有廟,或因王車所歷,或因王柩所過。《石吳》者,蓋番人以石刻王象云。

孚惠廟 本貴溪信州自鳴山樂平其旁邑。邑人詣而禱者,奉歸香火,祀於西南二十里神石敬純楊簡記。

唐孝女饒娥祠 在長城鄉淚灘里。唐柳宗元《碑記》,程登庸有考,游九言、馬廷鸞、李士會各有記,明知縣陳絳建廟。

皇清康熙壬子,王道隆重建。後宋良翰重修。

劉節度祠 ,在縣東六十里。節度諱漢英,值黃巢亂,與弟漢寧佐父僕射劉汾捍禦一方,民感而祠之。

馬吏部祠 在永善鄉

洪忠宣公祠 在金山鄉,其里也。宋寶祐間建。一在「清顯坊。」

趙宣撫生祠 宋景定間,趙葵宣撫江東,詔屯廣信。過樂平,民感其惠政,立生祠於萬壽觀祀之,馬廷鸞有記。今廢。

程剛愍公祠 在清顯坊。李伯玉記。

程節孝祠 在登高山麓。明萬曆乙酉,知縣鍾化民為程仕簡立,自為記,乃其孫編修楷書院址也。歲時致祀,與漢、許諸公並載《祀典》。

許忠臣祠 在安隱寺右。明嘉靖丁巳,知縣龐尚鵬為高陽侯許瑗立書「開國忠臣。」

義勇祠 在武當觀東。明正德間,姚源盜起,總制陳檄募義勇勦平。時亡於陣者四十八人。知縣汪和愍其死,因紀名立祠祀之。今廢。

鍾侯祠 在察院前。明萬曆丙戌,知縣鍾化民由惠安調至,應內召去。民感祠之,為立義田。史桂芳《記》。

浮梁縣

社稷壇 在戊己門外。洪武間,知縣夏閱因宋、元舊址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溪南山麓,舊在溪東清源觀,夏閱建。後嘉靖間,知縣王森遷此。

厲壇 在寶積寺山南,舊在北郭蓮荷塘側,夏閱建。嘉靖間,汪宗伊修,後黃森改此。

城隍廟 在治東三十步。元為州城隍,趙鎮遠記。明洪武間,知縣王文德重建。正統中,趙應修。成化間,何英重新,戴珊《記》。弘治庚申火,左輔重建。嘉靖中,汪宗伊修,毀像易木主。盧瓊《記》,朱景賢、黃森屢修。萬曆間,周起元重建戒壇,後圮。

皇清康熙八年,署浮梁縣事按察司知事楊鸞修葺。

比前更增弘麗

張中丞廟 在東隅,祀張巡。明嘉靖二十一年,汪宗伊修,毀像易以木主。

清源廟 在新田。舊傳神姓李名冰。秦孝公時守蜀,作五石牛以壓水怪,立祠灌口。宋邑人李澗出使,資神之祐,立廟祀。

三閭大夫廟 在縣溪東,今燬。

長沙王廟 在上西。祀吳芮與其將梅鋗。今增祀王守仁、孫燧、許逵。

義勇廟 :在鎮市。祀漢壽亭侯關羽。

葛僊廟 在上義楓林尖。

汪王廟 在北郭。神汪華,歙縣人,徽饒各處祀之,本縣迎春之處。

甯將軍廟 在常尚都。神名賡,邑人也。黃巢亂,與弟袞率眾保守,鄉人立廟祀之。

鄭司徒廟 在騰鳳都。神歙縣人,兄弟三人:曰傳,曰玟、曰魯,禦寇,安民。民立廟祀。

茅司徒廟 :在縣治西門外。《搜神記》載:「顯英司徒茅、許、祝、蔣、吳五姓存日居揚州,結為兄弟,能除虎患,民德而祀之。」

歲分廟 在東隅。舊傳神即「太歲之神。」 明永樂、天順、弘治間累修。

東嶽廟 在西隅,近廢地歸儒學。

陳大夫廟 在北隅。神名軼。黃巢時保護地方,民感其德,祀之。久廢。

五姓廟 在梧溪。祀呂曙、閔鏜及詹傳書、楊先鋒、林旗頭五人,同討黃巢,亂平,因立廟焉。金公祠 在儀門外之左。祀唐令金安,以為司土之神。明嘉靖二十年,汪宗伊修,易像以木主,并祀其子金叔彥,以其死於王事也。次子叔遲繼為令,有功於民,并祀之。知縣黃森有贊,萬曆間重修。

昭忠祠 在西隅楊家園。祀忠烈孫公、忠節許公。閔文振「記。」

楊副使祠 明嘉靖間,汪宗伊毀淫祠鎮民以祀楊副使紹芳。盧瓊《記》。

劉侯祠 在鎮,御史余翔有記。

德興縣

社稷壇 在縣南五里黃家塘。宋元在清泰坊社壇巷。明洪武十一年,知縣黃子裳遷今處。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白鹿門外。舊在東門。明嘉靖間知縣許公高改此。

城隍廟 在縣南仁德坊。明洪武初建。宣德中蘇賑。萬曆中阮礦相繼增修。

靈順廟 即五王廟,在縣東南儒學左。隋駙馬張蒙逐獵,遇五神指山穴雙銀筍,銀寶始發,立廟祀之。唐總章二年,賜額「五通侯。」 南唐昇元,改封公。宋元祐加額「靈順」 ,嘉泰間封為王。

角山廟 在躍鱗門外。宋邑丞王貴行義不降元,赴天門水死。邑民立廟天門山下,祀之。英孝烈女廟 在縣南門外。烈女者,南部鄉洎溪里人。事在唐大曆五年,刺史裴士淹作《傳》,刻石州門頌其事,鄉人廟祀之。紹興十年,縣令鄭鞏重修,樞密徐俯記。淳熙間,邑丞程迥揭其廟,號之曰「大而得其正」 ,表為「英孝程烈女。」 元季兵燬,明景泰三年,邑人復新之。

長沙吳王廟 在一都。祀吳芮。

保靈廟 在七都。里人黃勉勦黃巢餘黨,轉掠饒信。王圭文禦之,遂不敢入境。鄉人感其德,立廟祀之。

茅司徒廟 在縣東十八都。

相公廟 在縣南三十四都。昔里人張翱為節度使,以功德顯,人立廟祀之。

海川董宣公祠 。唐季黃巢亂,御史董全禎兼八砦將,與賊戰死。鄉人祀之,蘇軾書扁。

忠賢祠 祀董全禎、董鼎。

乂公祠 祀董申

威靈祠 祀董全禎

「節義」 祠 祀董梗妻王氏。

元邑丞笪公祠 ,孫原貞《記》載其「精誠禱雨感應事實。」

練姓忠貞祠 祀練子寧,臨江二守程扁其堂曰「烈日秋霜。」

貞節祠 為鍾氏建

趙侯祠 「邑人戴儒記。」

《許令公高碑》,祠 張琨記。

「黃令金色祠 」 ,《舒鰲記》。

東嶽殿 ,宋張洪建,明張文中復建。

安仁縣

社稷壇 在縣東南隅流沙嶺。舊在集賢坊,明洪武中,知縣閻弼遷今處。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福慶寺山趾。明洪武中,知縣閻弼建。

厲壇 :在縣治西北藍溪橋。閻弼建。

城隍廟 在安平坊。明洪武間,知縣李思信創。正德中,楊村、汪濟民相繼修葺。

東嶽廟 在縣治東,「范僊亭」 石左趾。

顯烈廟 在縣北隅至道觀沖虛山,祀漢將軍、漢壽亭侯。

惠寧廟 在縣北隅惠寧坊。其神姓柳,字敬德,潭州人,唐武德九年進士,道經安仁,因有疾阻行。及愈,過期,遊玉真山,見山水奇異,於上建讀書之所,旁植檜樹,疾作而沒,葬溪南黎浦嶺,遂有靈應,人立祠墓所祀之。十年,遷祠於玉真山原讀書所。貞觀四年,張元素奏封惠澤王。乾符間,王僊芝叛,兵侵境,遠近騷動,人倡義兵以禦之。其夜夢神躍馬驅兵。次日拒敵之際,果見神乘白馬,雲端賊首,墜馬而死,群兇驚散。本年洪水為害,邑人於廟避水,夢神投檄溪潭,鞭龍遏水。次早起視,溪水頓縮五尺許。有《題門帖》云:「鞭龍曾遏滔天水,躍馬能驅半夜兵。」 知縣蔣靜欲伐祠旁檜樹,夜夢神騎白馬現雲霄以顯之,遂免伐,復整廟宇,立碑留詩。淳祐中,加封靈顯忠烈惠澤王。宣和間,賜祠額曰「江介名祠。」 元至大,加封顯應普惠沖祐真君,邑人倪鏜記。明洪武三年,資善大夫王溥重建,邑士李卓記。三十五年,知縣邵真上其事。禮部考定祭祀儀註,視山川之神,置碑位曰玉真山之神,歲春秋仲月,有司於祭山川後,擇日致祭真君。每歲五月二十六日誕節。

三峰廟 在崇義鄉二都。祀昔鳴山之神,晉石敬統。

多峰廟 在崇德鄉十三都。祀「平南感應周公之神。」 舊傳有仙鶴飛至山頂,神開靈井九口,禱雨心誠,則泉自湧於井。

吳嶺廟 在長城鄉十八都,祀漢長沙王吳芮。雲溪廟 在長城鄉十八都,祀靈順五顯之神。其輔神周雄,字仲偉,宋淳熙間,衢州人,母顏氏夢赤蛇浴金盆,孕以生。理宗發師北征,士卒見旗有「周雄」 ,遂捷封護國宣靈侯。咸淳間,盤石多峰、雲溪三處,士人見衣冠儼然黑面,救疾疫必愈。問姓名,曰周雄也。

張將軍祠 在惠寧廟東。神諱孝忠,楚道州人,忠壯士。初從高達守江陵,元軍下江陵,欲降,孝忠不屈,率眾百餘人之洪州,又陷之信州。會宋臣謝枋得喜其壯勇,任之將兵。元兵攻謝軍,孝忠奮大刀斫殺數人,俄矢中孝忠馬鼻,馬介係又絕,迺步戰死之。元軍義之,求之,仆屍中,嘆曰:「壯士,壯士!」 取衾復之。孝忠歿數歲,著靈異,邑人上官敬和夢神曰:「吾與爾父上官提舉舊人也。吾今為柳王,下義膽忠肝正直輔佐之神。」 於是敬和感其忠勇靈異,遂塑像廟左廡。水旱疾疫,禱之輒應。邑人尊為將軍,祀之。元元統二年,翰林編修胡式奏封「翊靈威烈忠毅張元帥」 ,弘文少監歐陽元記。明洪武三十五年,禮部勘合置牌位,擬稱「玉真山。」 宋承信郎帳前都提點張公之神。配祭如禮。東廡張公神祠、西廡趙公神祠。忠勇祠 在惠寧廟內,祀明迪功郎倪烈,姚源兵變戰死。嘉靖己丑,敕封「毅烈迪功郎」 扁額。忠勇祠春秋祀之。

晏公廟 在南門城外,知縣程瀚建。

萬年縣

社稷壇 在西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南門外。

厲壇 在縣治北

城隍廟 在西門外。太守陳策開基,知縣楊清建。

民母祠 在四都,祀參政蒼梧吳公廷舉。每歲正月十三日,乃公破何田之日。九月初十日為公嶽降辰,咸致祭以報公。增城湛太史若水記。

明正德庚辰春,塑像增創《拜亭》。

許公生祠 在永安街。祀兵備許廷光、知縣白繡建。

曹無妄先生祠 在一都。李伯玉《記》。

程學士祠 在十一都。李伯玉《記》載「入樂平清顯坊祠。」

王尹祠 在十都。祀宋尹王世輔,有惠政,民祀之。

寺觀附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本府。鄱陽縣附郭。

永福寺 在府治東。梁鄱陽王蕭恢捨宅為寺。天聖二年,有異僧二人至,建石塔,高三十丈。元至正二十五年,劉基得玻璃瓶,中貯甘露,貢於朝,遂詔以「甘露」 名其門。

薦福寺 ,在督軍湖北,即唐戴叔倫讀書堂。浮州寺 ,在東湖中,督軍臺,宋治平二年創。芝山寺 ,在芝山南麓。宋初創寺後有「碧雲軒」 ,乃范文正遊歷所。

南天王寺 在南保坊南岸,宋時創。

延祥觀 在懷德鄉馬跡山,王真人沖舉所謂「五十二福地。」 隋大業間建。層宇迴廊,羽流雲集。元燬,明重建。

丹霞觀 在錦貽坊東。元大德間創,明遷朝天門外,後廢。

《皇清史》彪「古建準提庵。」

紫極宮 ,在城西蠙州門內,唐開元中建,《餘干縣》。

昌谷寺 在冠山,梁天監間建。

法慧寺 在府城內北隅。梁天監間建連雲庵,宋祥符改今額。

南塘寺 唐天祐間建。朱文公詩:「南塘舊是尚書宅,今作僧居水石清。半夜月明禪定後,松風猶帶管絃聲。」

清溪觀 在習泰鄉,晉曰「水真人」 吳丹修煉之所。

樂平縣

安隱寺 在縣治西,晉太興間建。

童嶺寺 在縣東樂安鄉嶺巔。

靈鶴觀 在仙鶴山。舊傳漢張道陵修煉於此。唐建仙鶴觀,宋改今名。

萬壽觀 在縣治西,宋紹興中建。

浮梁縣

寶積寺 在縣北隅。唐大中時建。宋佛印修戒於此,手植二柏。元末寺壞,明洪武甲子年重興。後有三賢堂,祀蘇軾、黃庭堅佛印。

觀音院 在縣治西,唐天寶間建。

清源觀 在縣東隅。晉太康元年,屈藺真人開山,立雙溪觀。宋宣和中,敕賜額「大清」 元觀。元末兵燬,明洪武中重建。

廣福觀 在縣西南三十里。宋建名「壽聖」 ,後改今名。

德興縣

資福寺 在縣東南銀山鄉。

長慶院 「在縣治南。」

妙元觀 在縣東一里。晉昇平二年,葛稚川開山煉丹,道士虞九霞募建。唐賜額曰「仙鶴觀」 ,宋賜今名。

安仁縣

馬祖禪寺 ,唐初大師行腳至此,見山頂趾俱石立,如馬狀,因名「馬祖。」

東臺寺 唐景福元年建,名「資勝寺」 ,宋改今名。元燬,明初重興。

玉石院 在縣治東南,宋建。

萬年縣

竹屯寺 ,在西隅。唐建,屢燬於兵,明重建。清淨寺 ,在東隅。

大赦庵 在十四都。唐尚書劉汾養優處。山高泉遠,石徑紆迴。廟貌軒翥,為邑名剎。

萬壽觀 在城

正一觀 在九都。前有七星墩,後有流衣塘。宋劉端富建。

饒州府驛遞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鄱陽縣

總鋪 在府治東。元曰「急遞鋪」 ,在永平門外。明洪武初仍之。十三年,知縣劉毅遷於府治前之西。後廢,暫於永福寺門左開設。今復設於府治西。本縣鋪舍凡四路。

路口鋪 在一都。北分桷子鋪、東分小渡鋪、桷子鋪  、赤土鋪 ,俱在三四都。

蕭坂鋪 在四都。左分黃嶺鋪,右分奴子鋪。

黃嶺鋪  曹婆鋪 俱在八都。

操二鋪 在七都

小橋鋪 在六都

魯城鋪 在九都

新添蓮塘鋪 在十二都。

雙芝鋪 在十八都

車陂鋪 在二十一都

楊塘鋪 在二十都

石門鋪 在二十都,接建德縣,木田岡鋪。以上俱北路往建德縣,入安慶府。今改由井田公館往湖口縣,入九江府驛,路達北京。

小渡鋪 在三四都

大渡鋪 在五十二都

小兒鋪  白鹿鋪 俱在五十三都。

大吉鋪 在五十七都

回源鋪 在五十六都,接樂平界首鋪。以上俱東路往樂平、德興等縣。

白溪鋪 在六十六都

樂安鋪  游渡鋪 俱在六十五都。

儒堂鋪  石潭鋪 鄭源鋪俱在六十四都。南接餘干縣隔塘鋪,以上俱南路往餘干縣達省城。

奴子鋪 在五都。分自蕭坂鋪。《花橋》鋪 在五都。

黃村鋪 在四十六都

驛前鋪  、火田鋪 俱在四十五都。

平源鋪 在四十二都

界牌鋪 在三十七都,接浮梁縣長林鋪。以上俱東北路往浮梁縣。

餘干縣

龍津驛 在龍窟,去縣可十五里。有通津駐節廳,提學邵寶扁「水次。」 有皇華亭。萬曆甲戌,水衝亭圮,縣丞邵維垣重建。兵燬未復。

總鋪 在縣治左,本縣鋪舍凡四路。

沙溪鋪  古山鋪  萬春鋪 以上東路抵鄱陽界。

龍窟鋪  ,李林鋪  ,雙峰鋪。

赤泥鋪  ,筅箒鋪  ,潤溪鋪 以上西路抵進賢界。

馮田鋪  ,小墓鋪  ,大瑞鋪。

霞山鋪  株溪鋪  黃坵埠。

華山鋪 以上南路,扺安仁界。

橫路鋪  、窯前鋪  、《南山鋪 》以上西南路抵東鄉各鋪,皆無廳宇。

樂平縣

總鋪 在縣治右,今燬。本縣鋪舍凡三:路:山塘鋪  、大塘鋪 ,俱在永豐鄉。

吳口鋪  、烏潭鋪 俱在長城鄉。

半山鋪  ,桐林鋪  ,花棚鋪。

官庄鋪  思惟鋪 俱在金山鄉。以上東通德興縣。

高橋鋪  ,橫源鋪  ,界首鋪 ,俱在靜里鄉。以上西通鄱陽縣。

新豐鋪  、萬山鋪 ,俱在懷義鄉。以上南通萬年縣。明正德十四年,知縣張之應申請設立浮梁縣。

總鋪 在縣治頭門右,本縣鋪舍凡二路:《廣平》鋪 在魚步西十五里。

大演鋪 在魚步三十里。

長林鋪 在星槎四十五里。以上西達饒州。肥灣鋪 在上義北十五里。

藍田鋪 在益源三十里。

彭車鋪 在浯溪四十五里。

官橋鋪 在騰鳳六十里。

騰溪鋪 在騰鳳七十五里。

神壇鋪 在杭溪九十里。

勒工鋪 一百五里

小惟鋪 一百二十里

大惟鋪 一百二十里。以上北達祁門。西北二路,俱明洪武三年王文德建。萬曆丁酉於諸鋪中抽兵一名,移景德鎮走遞。

德興縣

總鋪 在縣前,本縣鋪舍凡四路。

長塘鋪  ,庫前鋪  ,姜村鋪。

銅川鋪  ,和田鋪  ,海口鋪。

銀港鋪 以上東路,通徽州婺源縣,公文頗簡,司兵不甚繁苦。海口鋪直至常山,程百里。隱將鋪  。界田鋪  。牌嶺鋪。

上聳鋪  ,楊林鋪  ,萬村鋪。

佛母鋪 以上南路通廣信府弋陽縣,不甚繁苦。「佛母鋪」 直抵弋陽,程七十里。

桐木鋪  古樓鋪 以上西路通樂平,達府省要路,最稱繁苦。

《香屯鋪  》《石峽鋪 》以上北路偏僻,差役甚少。

安仁縣

紫雲驛 在縣治西宣化坊,前臨錦水,後枕玉臺。漢紫雲古埠置驛。唐如之。宋分水馬站。明初革去馬站,專設水站於紫雲,曰安仁站,設船五隻。今裁。本縣鋪舍凡二路。

藍溪鋪 即總鋪。在縣治藍溪橋左。東至青山鋪、南至高嶺、西至華山鋪,各一十里。

青山鋪 在縣治東崇義鄉。東至貴溪茱萸鋪、西至藍溪鋪,各一十里。

高嶺鋪 在縣治南榮祿鄉高峰村。東至藍溪鋪、西至腰鋪,各十里。

腰鋪 在縣治南榮祿鄉大橋村。東至高嶺、西至東鄉、西鋪,各十里。

萬年縣

總鋪 在縣前,鋪司一名,驛司一名,兵四名。本縣鋪舍凡四路:

菱陂鋪  ,李山鋪  ,沈坊鋪 以上西通餘干縣。

隔塘鋪 西北通本府

南石鋪  ,上畬鋪  ,地藏鋪。

韓嶺鋪 以上東北通樂平。

林店鋪  ,蘇橋鋪  ,牧羊鋪 以上南通安仁縣。

按《通志》驛站項下,除順治十四年、康熙八年裁減外,原額走遞人夫三百一十四名半團山驛,旱夫三十四名,差馬九十二匹半團山驛,馬九匹。原編驛站各款,共銀一萬四千九百六十九兩八錢九分八釐七毫五絲。內已復存設支解銀一萬一千九百七十五兩九錢一分九釐,見候補足原額銀二千九百九十三兩九錢七分九釐七毫五絲。

饒州府兵制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總鎮營 ,康熙十四年,增定經制,添設饒南鎮總鎮一員,游擊三員,守備三員,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馬兵一百九十名,步兵二千八百一十名。

參將營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復設饒營經制參將,初仍遵前制,兵丁九百五十名。二十二年八月,奉文於本年七月更定兵制,設官兵六百名,參將一員,守備一員,千把總各一員,馬戰兵六十名,步戰兵一百二十名,守兵四百二十名。「餘干縣防守營 」 ,在花園巷,九江鎮標下撥防官一員、防兵五十名,每週年一更。先是寄居民房,康熙三年間知縣江南齡建造營房十間。巡湖守備行署 舊制康山忠臣廟左,後移至瑞洪,無裨地方,旋復舊。便捕左有中軍,所轄十四汛,在餘干者六:曰梅岐,曰瑞洪,曰木樨灣,曰壩口,曰龍津,曰大樹埠。其營房俱知縣江南齡捐貲造。

浮梁營 康熙二年,總督江西部院張朝璘題設。經制守備一員、把總一員,額兵二百五十名,內守兵一百二十五名,戰兵一百二十五名,馬二、步八。其俸餉、口糧,俱江省布政司糧道支領。本營守備會同知縣面行散給。

德興縣兵營 :縣城防兵百名,蔣家灘汛防兵二十名,海口汛防兵五十名,壟守防兵三十名。萬年縣鎮守營 ,在宣化坊。

防牟營 在石鎮街

饒州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

穀類

糯 早晚兩種

秈 :早、晚、赤、白數種。

麥 大小蕎三種

粟 秈糯兩種

豆 大、小、黃、赤、綠、黑羊角數種。

芝麻

蔬類

芥    、菘    、莧

苦蕒   、莙薘   、萵苣、白菜   、油菜   、蔥。

蒜    韭    薤

胡荽   延籬豆  茄。

芹    、蘿蔔   、葫蘆

瓠    :筍    、蕨。

芋薯   蒿芽

薑 浮梁出

瓜 黃、《冬莦絲》數種。

果類

橘    :《橙    、桃》。

梅    、李    、棗。

栗    櫻桃

杏    、柿    、《石榴》

林檎   、枇杷   、楊梅。

銀杏   、《梧實   》《葡萄》。

木瓜   、西瓜   、茭

蓮實   藕

柑 有數種

甘蔗 樂平出

竹類

苗竹   。《筋竹   》。《斑竹》。

筀竹   。《水竹   》。《紫竹》。

苦竹

箭竹 德興出

木類

椿    、桐    、松

梓    、杉    、柏

株    樟    、楓。

山棗   柯    檀。

櫟    ,槐    、柳。

桑    、柘    桂。

冬青   烏桕藥類

香薷   、南星   、山梔。

寒水石  、枳實   、茯苓

枳殼   、白芍藥  、烏藥。

陳皮   、使君子  、半夏。

苦參   、牽牛   、《瓜婁》

山藥   、甘菊   、紫蘇。

茱萸   、枸杞   、乾葛。

蒼耳   、菖蒲   、艾。

土茯苓  、薄荷   、旋覆花。

香附子  、白扁豆  、草決明。

桑白皮  、山查   、烏梅

車前子  、五倍子  、山良薑。

山茵陳 並樂平出

木通   、前胡   、紫菀。

《厚朴   》、「獨腳蓮 」 ,並德興出。

禽類

鶿鸛 按《通志》:「其形似鶴,頭有微紅,陂澤中多有之。」

雞    ,鵝    ,鴨。

《鴿    雉    》:《野鴨》。

鴛鴦   鳧    鶯:

鷺鷥   鷹    《雀》。

「畫眉   」 鴝鵒   烏鴉。

天鵝   鴈

獸類

狸 按:《通志》「有虎斑者,有貓斑者。」

黃牛   水牛   馬。

驢    。豬    、騾。

羊    、貓    、犬。

兔    、鹿    、獐

麂    獺    、野貓。

野豬   《豪豬   》、猴。

毛狗

蟲類

蠶    蜜蜂

魚類

鯉    鯽    鯖

《鮊    ,魛    》。鯰。        鱖,鯿    鰱。    鱤,鱔    蝦。

蟹 鄱陽餘干出

帛類

紬 浮梁德興出

布 、綿、麻、苧數色,各縣出。

紗    絹 並鄱陽、德興出。

食貨類

靛    、綿花   、火麻。

苧麻   、木油   、菜油。

桐油   麻油

簞 德興出

銅 按:《通志》「德興出。」

紙 數樣:「德興、《浮梁》、樂平出。」

糖 德興出

瓷器 ,浮梁縣景德鎮出。按《通志》:「景德鎮最佳,湖田市次之,麻倉洞為下。白者瑩潔如玉,亦有赤花純翠及描金者,號稱精雅。」

茶 各縣俱出,並入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