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6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六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六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六十七卷目錄

 湖州府部彙考一

  湖州府建置沿革考

  湖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湖州府星野考

  湖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六十七卷

湖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湖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揚州之地,《禹貢》以前,防風氏國在焉。春秋屬吳,後屬越,又屬楚。楚以其地立菰城,為春申君封邑。秦罷封建,為郡縣。始皇二十五年,改菰城為烏程縣,屬會稽郡,置故鄣縣,屬鄣郡。漢高帝建荊國,又建吳國。景帝四年,國除,復會稽郡,又徙江都王劉非治故吳國,鄣郡屬江都。元狩二年,江都國除,故鄣仍屬鄣郡。元封二年,改鄣郡曰丹陽。永建四年,分浙江以西為吳郡,烏程縣屬之。中平二年,析故鄣置原鄉縣,初平二年,又析置安吉縣,俱屬丹陽郡。興平二年,太守許貢奏分烏程置永安縣,屬吳郡。吳封皓為烏程侯。寶鼎元年,以吳郡之永安、餘杭、臨水、陽羨,及丹陽之故鄣、安吉、原鄉,於潛之水悉注烏程,合九縣以為郡,曰吳興、餘杭、臨水、於潛三縣見杭州陽羡,今江南地。而吳興之統縣五,曰烏程、故鄣、安吉、原鄉、永安。晉太康元年,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吳興隸焉,析烏程、西鄉為長城縣、東鄉為東遷縣,改永安曰永康,俱屬吳興郡。永康元年,改永康為武康。宋元徽四年,改東遷縣曰東安,昇明二年,復為東遷。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吳興郡隸焉。分故鄣置綏安縣。梁以吳興郡為震州,以烏程縣為吳興郡。陳廢其州、郡,仍復郡縣。吳興郡之領縣八,曰烏程、故鄣、安吉、原鄉、武康、長城、東遷、綏安。隋開皇九年,大加併省,廢吳興郡,省武康入杭州,併故鄣、安吉、原鄉入綏安。綏安,今江南地,以東遷、長城入烏程。仁壽二年,析置長城,復置武康,立湖州,湖州名始此。領縣三,曰武康、烏程、長城。大業二年,湖州廢,以烏程、長城屬吳郡,武康屬餘杭郡。唐武德元年,武康人沈法興起兵,以舊湖州地立吳興郡,改長城為長州。沈,故湖州太守也。是年,李子通稱帝江都,改武康為安州,又改武州立安吉縣。四年,杜伏威平之,復置湖州,領烏程一縣。安吉縣屬杭州。更長州為綏州,又改為雉州,置原鄉縣,屬雉州。而武州自為州。六年,沒于輔公祏。七年,平公祏,改安吉為桃州,復置湖州,領烏程。廢武州為武康縣,廢雉州及原鄉桃州為長城縣,屬之湖州。領縣三,曰烏程、長城、武康。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領湖州。麟德二年,復置安吉縣。天授二年,析武康、東鄉置武源縣。景雲二年,改武源為臨溪。開元二十一年,湖州隸江南西道。天寶元年,改臨溪為德清,改湖州為吳興郡。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吳興郡屬西道。乾元元年,復以吳興郡為湖州。大曆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二年復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湖隸西道。乾寧二年,陞湖州為忠國軍。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湖屬吳越國。四年,割武康屬杭州,又改長城曰長興。周顯德四年,改忠國軍為宣德軍。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湖州屬浙西路,復以武康屬之。七年,析烏程置歸安,而湖州之領縣六,曰烏程、歸安、長興、安吉、德清、武康。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湖屬兩浙路。景祐元年,改宣德軍為昭慶軍。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湖隸於西。紹興二年,分浙為東西二路,西路治臨安府,湖州屬焉。寶慶二年,改湖州為安吉州,仍領六縣。元至元十三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安撫司,後直云湖州路,隸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元年,以長興縣為州。至正十六年,張士誠據湖州路,改為吳興郡。明克安吉、長興、烏程、歸安、德清、武康六縣,改吳興郡為湖州府,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二年,長興州復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湖州府屬焉。弘治二年,割長興之三鄉屬安吉,析安吉縣之孝豐等鄉置孝豐縣。正德二年,以安吉縣為州,並屬湖州府。府領州一,曰安吉;縣六,曰烏程,歸安,長興、德清、武康,孝豐。

考證
皇清因之。

烏程縣:附郭。

戰國楚立菰城,為春申君封邑。秦改名烏程縣,以烏巾、程林二氏所居,乃名,屬會稽郡。漢烏程縣屬吳郡。三國吳封孫皓為烏程侯,地在封內,後置吳興郡,烏程縣屬之。晉、宋、齊因之。梁以烏程縣為吳興郡。陳復為烏程縣,屬吳興郡。隋,烏程縣屬湖州。唐因之。後五代烏程縣屬吳越國。宋烏程縣屬安吉州。元烏程縣屬湖州路。明烏程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歸安縣:附郭。

宋析烏程置歸安縣,時錢俶初來歸命,故名,屬安吉州。元,歸安縣屬湖州路。明,歸安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長興縣

晉析烏程置長城縣,屬吳興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省長城縣,後復置,屬湖州。唐改名長州,又改綏州,又改雉州。後雉州廢,復置長城縣,屬湖州。後五代避梁太祖父諱,改為長興縣,屬吳越國。宋長興縣,屬安吉州。元陞長興為州,屬湖州路。明復為長興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德清縣

唐析武康置武源縣,尋改名為臨溪。後又改德清縣,屬湖州。後五代德清縣屬吳越國。宋,德清縣屬安吉州。元,德清縣屬湖州路。明,德清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武康縣

漢析烏程置永安縣,屬吳郡。三國吳因之。晉改為永康縣,又改為武康,屬吳興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省武康縣,尋復置,屬湖州。唐改名安州,又改武州。後武州廢,復置武康縣,屬湖州。後五代武康縣,錢氏割屬杭州。宋武康縣屬安吉州。元,武康縣屬湖州路。明,武康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安吉州

漢析故鄣,置安吉縣,屬丹陽郡。三國吳,安吉縣屬吳興郡。晉、宋、齊、梁、陳因之。隋省安吉縣。唐復置安吉縣,尋改為桃州,尋又省,尋又置為安吉縣,以屬湖州。後五代,安吉縣屬吳越國。宋改湖州為安吉州,用縣名也,仍領安吉縣。元,安吉縣屬湖州路。明陞安吉為州,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孝豐縣

明析安吉之孝豐等九鄉,置《孝豐縣》,屬湖州府。

皇清因之。

湖州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湖州府疆域圖

湖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蘇州府吳江縣界七十二里,以「震澤鄉潯溪」 為界,自界到蘇州又一百三十里。

西至長興縣六十里,至江南廣德州一百八十里。以一百三十里長興縣界之「四安鎮」 ,進陸行二十里為界,自界到廣德州三十里。

南至杭州府仁和縣界一百二十里,以古駱塘為界。一云「五林村」 自界到杭州府又六十里。

北至太湖一十八里,由湖到蘇州一百一十里。東南至德清縣九十里,至嘉興府桐鄉縣界九十里,以烏程為界,自界到嘉興府又八十里。西南至安吉州一百二十里,至孝豐縣一百八十里,至寧國府寧國縣界二百四十里,以柴峴山為界,自界到寧國府又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蘇州府吳江縣界六十里,以「染店浜」 為界,到蘇州府又七十里。

西北至常州府宜興縣界七十里,以懸腳嶺為界。自界到常州府又七十里。

自府至省城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三千七百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八里。《烏程縣》:

烏程,附邑也。東至蘇州府吳江縣界七十二里,以潯溪為界。

西至長興縣界三十五里,以水瀆中分為界。南至歸安縣界六十三里,以橫水中分為界。北至太湖口一十八里。

東南至歸安縣一里,以「小市巷」 為界。

西南至歸安縣界五十里,以呂村為界。

東北至吳江縣界六十里,以諲澤浦中分為界。西北至長興縣界二十里,以卞山村為界。東西廣一百八里,南北袤八十一里。

歸安縣

歸安亦附邑也。東至桐鄉縣界八十二里,以「璉市東」 為界。

西至烏程縣界一里,以「儀鳳橋西」 為界。

南至德清縣界六十里,以橫溪中分為界;北至烏程縣界二里,以奉勝門為界。

東南至嘉興府石門縣界一百二十里,以「白馬村」 為界。

西南至安吉州界一百二十里,以銅山鄉石門村為界。

東北至烏程縣界四十里,以「上陂村」 為界。西北至烏程縣界五里,以荻塘為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

長興縣

府西北六十里為「長興」 ,東至烏程縣界三十五里,以白鶴嶺為界。

西至廣德州界一百里,以龍目嶺為界。

南至安吉州界六十里,以「小溪口」 為界。

北至宜興縣界六十里,以「懸腳嶺」 為界。

東南至烏程縣界三十五里,以宋瀆中心為界。西南至安吉州界六十里,以趙村為界。

東北至太湖口,二十五里。

西北至宜興縣界七十里,以義鄉山為界,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德清縣》

府西北九十里為「德清」 ,東至嘉興府石門縣界,九十里以大麻村為界。

西至武康縣界三里,以金鵝山為界。

南至杭州府仁和縣界三十里,以《五林》村為界。北至歸安縣界三十里,以「《渚前》瀆」 為界。

東南至仁和縣界三十里,以古駱塘為界。西南至仁和縣界一十五里,以奉口㘰門為界。東北至歸安縣界五十四里,以郜浦中流為界。西北至歸安縣界三十五里,以渚前瀆為界。自縣入省,六十里至

京師三千七百里

東西廣六十三里,南北袤六十九里。

武康縣

府西南九十里為「武康。」 東至德清縣界,二十三里,以金鵝山為界。

西至安吉州五十五里,以銅峴山為界。

南至杭州府餘杭縣界三十里,以馬頭關為界;北至歸安縣界一十五里,以姚塢嶺為界;東南至錢塘縣界三十六里,以界頭村為界;西南至餘杭縣界三十五里,以盤溪為界;東北至歸安縣界四十里,以塘頭鋪為界;西北至歸安縣界一百八十里,以方山為界。自縣入省,六十里至。

京師三千七百里

東西廣七十九里,南北袤四十五里。

安吉州

府西南九十里為安吉州。東至武康縣九十里。以三十五里《銅峴山》為界。

西至廣德州九十里,以四十里《苦峴山》為界;南至孝豐縣四十里,以三十里《沿干市》為界;北至長興縣界五十里,以四十里《方山謝公鄉》為界。

考證

東南至餘杭縣,一百一十里。以四十五里獨松嶺為界。

西南至寧國縣界一百二十里,以下峴山為界。東北至長興縣四十三里,以梅溪鄉大嶺為界。西北至廣德州界四十一里,以五嶺為界。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孝豐縣

州西七十里為「孝豐」 ,東至武康縣界三十里,以菱湖嶺為界。

西至江南廣德州界四十里,以「苦峴山」 為界。南至杭州府臨安縣界六十里,以「烏山關」 為界。北至安吉州界四十里,以「沿干」 為界。

東南至餘杭縣界三十里,以幽嶺為界。

西南至於潛縣界三十里,以「郎採關」 為界。東北至安吉州界二十五里,以穆王城為界。西北至廣德州界七十里,以金雞嶺為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吳孫皓詔:「今吳郡、陽羨、永安、餘杭、臨水及丹陽、故鄣、安吉、原鄉、於潛諸縣,地勢水流之便,悉注烏程,既宜立郡以鎮山越,且以藩衛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

司馬光詩:「江外饒佳郡,吳興天下稀。」

《宇文公諒記》:「天目分秀,雙溪合流。金蓋諸峰峙其陽,蒼弁具區亙其陰。」

嚴有穀《吳興形勢要害》說:「東南東北接嘉興、吳江諸境,而河港交橫,相錯如繡,即生其地者一般,問道猶迷去來。論以地水師之義,殆鐵網陣也。」

烏程縣《山墟志》:「山脈發於天目,南一支由武康來,北一支由長興來。入境西北迤南,巒障層突,勢若遊龍。散而之東,則點點星羅,天然圖畫。」 《歸安縣志》:「虎疊千巒,龍渟百灌,東潯港,西餘不,南舍塘,北運河流環而生氣結,前含山,後飛英,右東林,左烏鎮,秀列而人文開。」

《長興縣志》:「巨靈贔屭,高掌遙蹠,大約似靈隱之飛來峰,遂成邑之第一勝觀。」

《安吉州志》:「天目為江南諸山之鎮,而當其前。苕溪為吳興諸水之源,而環其後。獨松幽嶺關鍵乎東南,玉磬金鐘藩屏乎西北。」

《孝豐縣志》:「東至武康,西接寧國,南控餘杭,北引安吉。鳳凰山峙其左,大陽山鎮其右,京山如几案拱於前,大會山如屏幛於後,廣、苕諸水出浮玉,自西南而來,環遶於東北,山谷盤固,川澤浩渺,實天造地設一形勝也。」

湖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

舊志,分野者,以地而占象也。論分野於震澤具區之間者,在辰曰丑,次曰星紀,宿曰斗牛、女,州曰揚國,曰吳越郡,曰會稽、丹陽。《爾雅》云:「星紀,斗,牽牛也。」 郭璞註謂:牽牛中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周禮》保章氏註曰:「斗牛、女,揚州。」 《史記正義》引《星經》云:「南斗牽牛,吳越之分野。」 《緯書》云:「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漢天文志》曰:「斗,江湖。牽牛、婺女。」 又言:「斗為吳會稽。」 《漢郡國志》引黃帝分星次云:「自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一曰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曰赤奮。若於律為黃鍾,斗建子,在今吳越分野。」 費直《周易說》云:「起斗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 蔡邕《月令章句》云:「起斗六度至須女二度為星紀。」 陳卓、譙周等入郡國宿度:丹陽,入斗十六。會稽入牛一,唐一行分,南斗、牽牛星之次。丑初,起斗九度,中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得漢會稽、丹陽等郡。又曰:「斗在雲漢間,當淮海下流,為吳分。去牛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踰嶺徼,為越分。」 《宋史》:「兩浙當天文南斗、須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吳越分星紀之次。然揚州之分,在五星為熒惑,在北斗為衡,而候以丁巳日云。

湖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峴山 在城南五里,舊名顯山。晉太守殷康築亭於其上,故名「顯亭。」 唐避廟諱改焉。山之首見者曰峴。茲山首見於郭南,厥名允協。天寶間,刺史韋景先立五華亭,上有唐相李適之石樽。有三賢祠,祀顏真卿、蘇軾。王十朋有浮碧亭、逸老堂。

道場山 ,在城南十二里。唐中和間,僧如訥受。

記於無學禪師云:「逢道即止。」 訥至此山,名符師記誅茅安缽山,故多虎,虎依訥臥三宿無傷。父老因結庵事之,稱伏虎禪師。建大殿,開叢林,頂有浮圖,為郡之文峰。

鮑家山 在縣南九里

車蓋山 :在城南七里。

金蓋山 在縣南十五里。晉太守何楷居此讀書,因即其址為何山嶺。

衡山 ,在縣南十八里,一名「橫山。」 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即此。

錢山 ,在縣南十四里。從衡山北出,為錢山。東橫山 ,在縣南十六里。

葛仙山 在縣南五十里。晉葛洪煉丹處,有丹竈、搗藥臼。《圖志》:「葛洪煉丹處,天下十有三,烏程居其一。」

費家山 在縣南三十六里。

菁山 ,在縣南四十里。

平峰山 :在縣南三十二里。

吳疁山 在縣西南六十六里。石頭山 ,在縣南三十八里。

白虎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

黃蘗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市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

南陽山 ,在縣南四十里。

羅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與剎山相望,尖聳如羅剎兩角,故名。

剎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嶺上有剎山關,西即趙村。

舌頭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吳幹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青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太平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響山 在縣西南六十二里。

康山 ,在縣西十一里。

馬鞍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

銅山 ,在縣西南九十五里。一名「銅峴山。」 吳採鄣山之銅於此山之西。

莫干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舊有鑄劍池、磨劍石,相傳吳王鑄劍之所。

栖賢山 在縣西二十二里。舊傳管敬仲曾栖此。

西塞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杼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夏后杼南巡稅此,下有夏王村。

夾山 在縣西南九里,又俗名「雞籠山。」

蕭山 ,在縣西南十里。

徐山 在縣西南十三里。

敷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城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烏菱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法華山 ,在縣西北十八里。

瓜山 ,在縣西三十二里。

金斗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梁武帝先建妙喜寺於此,唐貞觀六年移於杼山。

目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

白鶴山 ,在縣西北二十六里。

亭子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西陵山 ,在縣北三十一里。吳太子和葬此,子皓即祚,尊文皇帝陵曰「明陵。」

仁王山 ,在縣西北九里。一名鳳凰山。秦始皇以鳥「山出天子」 之謠,鑿其頸為河,其首名糲,山中築橋接之。

玲瓏山 :即弁山。一支。多花石。

弁山 ,在縣北十八里,一名「卞山」 ,其高六千尺,其廣百里。

壟山 在縣北五里

毘山 在縣東五里大溪上。突然獨峙,與城相毘而近,故名。

湯山 在縣東十里

冥四山 在縣東十七里冥四圩,俗因名之。又名「篠山。」

蜀山 ,在縣東七里。徐賁居此。

西余山 又名「晟山」 ,在縣東十八里。

孺山 在縣東十八里

昇山 ,在縣東二十一里。一名烏山。《舊編》云:古烏巾氏所居,一名歐餘山。晉王羲之嘗與賓從昇此山,曰:「百年之後,誰知王逸少與諸卿至此乎?」 因名昇山。

別鮮山 ,在縣東十三里。《爾雅》云:「小山別,大山曰鮮。」 郭璞註云:「不相聯也。」

浮玉山 在碧浪湖中,相對峴山,與歸安分界。

湖水雖滿,常露其頂,若浮玉然,故名。

「學士山 」 在蘇灣,相對峴山,蘇軾嘗遊此,故名,即方屏山。

上下釣魚山 在浮玉山南,一名潘塘山。上山在南,岡阜層起,下山坡陀一石如比丘狀,曰「石人頭。」

九里山 在道場浜口,其陽為鮑山,其陰名「九里山。」 北與社頭山相峙,東接上下釣魚山。從城至山約九里,故名。

前軻山 ,在縣南十四里。金蓋山北出小支金,蓋如車,而軻附其旁也。

裏山 在縣南三十八里。

東溪茅山 在縣南四十里。

仙人頂 ,棲賢山之上有石洞,舊傳有仙人居之,故名。頂上有寺。

楊灣山

九霞山 ,在縣西南二十一里。即羅山前岡,與康山南相及。

他山 ,在縣西南二十二里。杼山夏王村。云羅山過峽中開為兩平田,南對敷山基山如蛾眉。潘士遴築茂嵩園於此,有記。

白鹿山 ,在縣西南二十四里。

小剎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楓樹嶺 在縣西南二十七里羅山之西,名「朱塢」 ,即仙頂寺後姜村過脈處。

華嚴山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

寶峰山 ,在縣西南三十一里。有瀑布泉、寶峰寺。

九乳山 ,在縣西南三十一里。山有九峰如乳狀。

石屋洞 ,在妙喜寺南帽子頂半山中。昔有仙居此,又名「仙人洞。」

楊樹塢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自杼山而上十里許,路若「羊腸。」

霞霧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高徑崎嶇,上登可見太湖,群山皆在其下,每有雲霞覆幕,故一名「霞幕。」 上有石屋,祖師道場。

司馬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雲巖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

曹家山 在縣西南六十三里。

金安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

陳灣山 在縣北十二里。此下皆弁山北支。南石山 在縣北十三里。

北石山 ,在縣北十六里。

魚山 在縣北十七里。弁山迤東發至湖邊,獨此山有氣泡如魚,鱗形亦類遊魚。

黃龍洞 在縣北二十里弁山東麓。一穴幽窅,舊名金井洞。梁貞明初,有黃龍見,易今名。宋真宗朝,金牌在焉。亦福地名山之一。枕太湖,怪石林立,中有一石最尊,上大而本小,危立如幢,自石上湧出。輕撼則搖動,稍加力排輒不動,人甚異之。洞旁千仞,頫瞰不能見底,投以石不應,以聲呼之則相答,深窅不測。黃山谷書「黃龍洞」 三字,至今猶存。

賽玲瓏 去玲瓏山二里太師灣,有三石竅,可進莫窮其底,入者以燈,行一二里許即返。洞中有泉滴下,懸崖秀壁,亦奇觀也。沈氏抉剔為之,因名「沈家洞」 ,大率中可容千人。

陳灣嶺 在縣北二十二里。

鳳凰山 在縣西北九里弁山東盡處。高四百二十丈,周一十五里六步。山形似鳳,故名。俗名「仁王山」 ,以有仁王寺也。其山為府治來脈。鳳翅山 ,在鳳凰山右旁。

雞棲山 :在縣西北十八里。

蒼山 ,在縣西北十三里。見《掌故集》。又《談誌》稱蒼山在武康。陰陽家言,「吳興主山惟蒼與弁王母山 」 ,弁山南一支,從圓証寺東發出者是也。

《干山 》《弁山》南,平地發出。

「白龍山 」 弁山南盡處,前臨霅水,相近有白龍洞、烏龍洞。

溫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雙姑山 :在縣西北二十七里。

墓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戚家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戴山 在縣東北十八里。南望諸毘,北望具區,上多石,無草木。其下有明義庵,今廢。上有浮圖。譙郡戴顒遊此,三吳衣冠之士與之遊者,隨其所至,思築室居之。太守張邵素與之善,為築於此,因名焉。

小山 在縣東十八里

澤山 ,在縣東七十三里。《吳興志》:「因震澤名,太湖中烏程以澤山為界」 ,今屬吳江縣。

厥山 山與澤山相近,吳有陸厥居此,故名。包山 即古夫椒。舊《誌》俱屬烏程。

小雷山 ,周處《風俗記》云:「太湖中有大雷、小雷,相距六十里。」 《舊編》云:「小雷洞庭之東山屬烏程,大雷洞庭之西山屬長興。」

三山 ,在縣東北七十二里,山墟名云「三山」 ,在太湖中,百波天合,三點黛色。

雞塞嶺 在縣儒學東南二十步。雖無山形,而土脈墳起,蓋山脈也。有石如伏雞狀,上有「佑聖廟。」

施山 在縣東五里

河口山 在縣東南五里。其巔有武安王廟,屢著靈異。

喬木山 ,在縣東南七里。

潘山 在縣東六里

夏家山 在縣東南六里。

孟家山 在縣東南七里。

謝家山 在縣東南五里。

長超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巔有塔,今圮。一名「湖趺山。」

餘安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一名余安山。趙文敏嘗登此山,松篁可愛,曰:「余得此可以安矣。」 因有是名。

靈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候射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

東林山 在縣南五十四里。突兀於菰蒲溪泊中,又名「貝錦峰」 ,其巔有塔。

震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分水嶺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鳳山 :在縣南七十三里。

桃花塢 在縣南五十里。

見山 在縣南七十四里。

母潭山 :在縣西南七十四里。

廉山 ,在縣西南七十五里。

龍池山 ,在縣西南百里。

天泉山 ,在縣西南百里。

頂山 ,在縣西南七十四里。

厥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

含山 ,在縣東南一百八里。山墟名云「震澤」 ,東望蒼然,菱葦煙蔚之中,高丘卓絕。

涼山 :距縣三十里。竹溪之西。三峰並起,形如貫珠。山麓有三泉。

小靈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蔣塢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上沈山  》《下沈山 》俱未載處所。

沃峰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礪山 ,在縣西南六十三里。

楊峰山 在縣西南六十三里。

《三山 》,未載處所。

《金山 》,未載處所。

烏山 在縣西南

上清山 在縣西南

慈孝山 在縣西南

落岡山 在縣西南

崇山 在縣西南

感長山 在縣西南

興嗣山 在縣西南

石門山 ,在縣西六十里。

小溪山 在縣西南

石鼓山 在縣西南

獅子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里。首枕大溪,岡巒盤踞,北屬武康。

濮山 可遊賞處

方山 ,在縣西南一百十五里許。其山粘埴,多陶器。北屬長興,其頂方。梁紹泰間,陳文帝為信武將軍,自長興遣二千人夜下方山津,即此山也。

楓塢 在縣三十九都

黃塢 在縣三十九都

姚塢 在縣三十七都

管塢   、小塚塢 俱在三十九都。

「五石塢  」 、「崇堂塢  」 、「白竹塢。」

千百塢 俱在縣四十都。

前塢   佃塢 俱在四十一都。

南塢 在縣四十二都

璧塢   𩰚將塢 俱在縣四十四都。白沙嶺 在縣三十三都。

雞鳴嶺 在縣三十七都。

白茅嶺 在縣三十九都。

南壁嶺  、軫嶺 俱在縣四十都。

銅盤嶺  青峰嶺 俱在縣四十一都,馬嘯嶺  傅家嶺 俱在縣四十二都,黃土嶺 在縣四十三都。

方山嶺  橫嶺   福水嶺 俱在縣四十四都。

太湖 一名「震澤」 ,一名「具區」 ,兼跨蘇、常、湖三州之境,周三萬六千頃,其二萬頃屬烏程,縱廣二百八十里,臨安、廣德之水皆入焉。東為松江,又東流二百里以入於海。

苕溪 水出天目山之陰廣苕山。東過金石鄉,又東過靈弈鄉,又東過安吉州南邵渡,又東南過章渡,又折而北,至丘渡,與獨松水合。

前溪 一名「餘英溪」 ,水出銅峴山,東過武康縣,又北過黃隴山,東與北流水合。又北至江子匯。江子匯 一名「霅溪。」 苕溪、餘不溪、前溪,北流水之所會也。東過駱駝橋,又東出臨湖門,又折而北,大會諸水于毘山漾,經大錢湖口以入于太湖。

合。溪 水出懸腳嶺,合白峴諸山之水為楊店澗,又出蒼雲嶺為梓方澗,二水匯而為合溪。南經竹山潭,又東經罨畫溪,又東入長興西南門,又東出東門,又東北經趙瀆以入於太湖。四安溪 水出石澗諸山,南經盤澗塘,又南經善岸塘與廣德水合。又出廣德諸山,東經荊塘,又東經塔水塘,又東經善岸塘與石澗水合。二水東過四安鎮,又東過大德橋,又折而南出下殷橋入龍溪,與苕溪水合。

妙喜港 水。出妙喜諸山。

黃墅港 水出王村諸山。

官澤水 出菁山。諸水俱東流以入於山塘溪。與《餘不溪》水合,在安定門內。

霅溪 在府治南

江渚匯 在府治南

漕瀆 ,即儀鳳橋下水,晉咸和中,都督郗鑒開倒霅灣 ,在慈感寺前。

《橫塘 》即「荻塘」 ,在慈感寺側。

官瀆 ,在縣西二十七里。晉咸和間,都督郗鑒開。上接苕溪之水,下入龍溪。

碧浪湖 在縣南三里。納諸山之水,清而碧。每風浪湧,其色可觀,故名。又名「峴山漾」 ,以其在峴山前也。

運河 一自安定門外分餘不溪,一自駱駝橋東分霅溪二水,合于迎春門外,沿東塘至吳江縣界,每歲運船必經於此。

潯溪 ,在縣東七十二里。自運河東流,與震澤嬰脰湖相接。

菱湖 在縣東南四十二里。唐刺史崔元亮開,即「凌波塘」 也。其地產菱,故名。

餘不溪 出天目山陽,經餘杭、德清入縣界三十一都。下菱湖,《湖趺漾》,錢山漾、碧浪湖入郡城。小溪 即施渚溪,在縣西五十四里。

思溪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練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溪流似練,故名。花溪 ,在縣東南七十里。一名「花城。」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