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六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六十九卷目錄
湖州府部彙考三
湖州府城池考
湖州府關梁考
湖州府封建考
湖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九百六十九卷
湖州府部彙考三
编辑湖州府城池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湖州府城池 子城即今府治,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東西二百三十七步,南北一百三十六步。古烏程縣治,吳興郡舊城也。按秦時為項王故城。舊《志》云:「晉欲移郡城于東遷,郭璞女亦善地理,啟璞無徙,因舊址而損益之,可以永無殘破之虞,璞從之。」 唐初為輔公祏所據,李孝恭討擒之,以其城湫隘,始於外築羅城,以子城,內為刺史廳事及掾廨。城上舊有白露舍,宋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奉敕拆毀。原有門三,今止存中門,有譙樓。宋立「昭慶軍額,置漏刻鼓鉦,門立湖州牌。」 紹興十六年,知州事王欽以郡密拱行都,增崇基宇,挾以垛樓,規模雄麗。乾道初火之,知州事王時升重建。元至正間,偽平章潘元明撤而復新。明成化九年,知州勞鉞重修,仍榜「湖州府」 額于上,漏刻鼓鉦如故。子城壕周子城外分霅溪支流,自西平橋入舊河,通舟楫,市魚蝦菱藕者集焉。今皆為居民架屋所蔽。羅城周圍二十四里,東西一十里,南北一十四里。唐武德四年,趙郡王李孝恭所築。景福二年,刺史李師悅重加版築之工。宋紹興三十一年,知州陳之茂修。城上舊有白露舍,太平興國三年,奉敕同子城拆毀。元季丁酉年,偽吳平章潘元明以舊城寬而不固難守,乃築小之。周圍一十三里一百三十八步,復建樓櫓於上。唐時開九門,放生池側有閶門、定安門,東西各有甕門,並廢。宋門六,今因之。東曰迎春,通運河;西曰清源,通苕溪;南曰定安,通餘不溪;北曰奉勝,俗呼為「霸王門」 ,止有水門,霅水支流所出。東北曰臨湖,出霅溪,通太湖;西北曰迎禧,俗呼為清塘門,止有陸門。羅城壕,周羅城外,唐武德四年李孝恭築城時所鑿。廣德四年,刺史獨孤問俗重開北壕,自清源門沿城至迎禧門,又至奉勝門,又至臨湖門,自「古苕水入太湖之溪也。闊數十丈,深不可測,實為天險。西壕自定安門至清源門,南壕自迎春門至定安門,北壕自臨湖門至迎春門,或假人力開鑿。然西壕受西南諸山之水,南壕受餘不眾溪之水,東壕兼受運河之水,皆成溪澤。而東壕二重,曰外壕,曰裏壕。諸壕之水遇春夏水生,浩漾洶湧,湍激」 迅駛,西南二水互勝交流餘不,水盛則浸淫入于苕溪,苕溪水漲,亦瀰漫混於餘不,而眾壕交受以入於湖,尤為深闊。然宋之故壕如此,今之為壕,惟繞城一水通舟而已,此又元季偽吳潘元明改築城時所開也。外州縣
長興縣城池 :按舊《志》,「吳王闔閭使夫概於吳西築城狹而長,因謂之長城,又名夫概城,又謂之雉城,以縣有雉山故也。晉太康三年,始置長城縣,建城于富陂鄉,在今縣治東南二十里。咸康三年,徙箬溪北。晉隋之間,縣治遷徙不一,故城荒圮。唐武德七年,移縣治於今所,實輔公祏輦土而築,歲久土復崩壞。內有子」 城,外有七門:東曰「朝宗」 ,西曰「宜興」 ,南曰「長城」 ,北曰「吉祥」 ,東南曰「迎恩」 ,西南曰「廣德」 ,東北曰「茹菇。」 明丁酉年,元帥耿炳文克長興,始築今城,比舊減小,磚甃甚固,高三丈,闊二丈八尺五寸,周九百二十九丈。城門六所。東曰「神武」 ,距故朝宗一里,旁有水門曰「清湖關」 ,通郡城及太湖;西曰「長安」 ,旁有水門曰「大雄關」 ,通罨畫溪、合溪俱上有門亭。南曰「嘉會」 ,距故長城二百步;北曰「吉祥」 ,距故門一里;西南曰「承恩」 ,舊曰「廣德」 ;東北曰「宜春」 ,距故茹菇一里。今南北古城址見在,各有甕城,內外樓櫓。沿城浚壕,闊七丈,深一丈五尺,並引箬溪之水分入。中一道自大雄關入城,出清河關,歲久就圮。嘉靖丙辰,知縣黃扆修築,建城樓於六門,上置窩鋪三十座。萬曆三十四年,知縣熊明遇以「城河久壅,募丁開濬。內河延袤三百十六丈,加廣五丈,加深五尺;外河延袤三百六十七丈,深廣如內河。」 崇禎二年,知縣向鼎修築清河關,視舊
闊三尺。八年,知縣吳鍾巒修築《大雄關》,高廣如舊,亦加三尺。
皇清康熙十年十二月,知縣韓應恆開濬「《城河》故城。」
則有三城。三圻在縣治東,臨太湖,吳王屯戍之地,城與圻接,畛吳城聯斯圻,彭城聯石圻,丘城聯蘆圻,石圻以岸多石,今沒入太湖。斯圻、蘆圻仍存。吳城在縣北三十里,即勾吳故城。彭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城皆無跡久矣。黃城在縣東北,與郭轉堆皆勾吳所築。九里城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未詳其由。東林城在縣西南四十九里。西林城在縣西南四十八里。以上二城吳時所築。城山城在縣南五十一里。《吳地志》云:「吳時有烏程人嚴白虎與呂蒙相拒於此」 ,今尚有城址。大騎城、小騎城並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吳王濞所築。朱城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嚴白虎壻朱叔廉所築。四安城在縣西南七十里。隋大業九年置鷹揚府,築城於此。後至元季武總兵重築,亦未知其詳。城有四門:東曰長安,西曰廣安,南曰吉安,北曰直安,其城尚存。
德清縣城池 ,唐初置武源縣,縣治在下蘭山南。天寶中,改德清,移置於百寮山南。舊無城,宋未始築。明初,止存土郛,啟七門,東行春、臨溪,西「西成、清商,南見山、廣儲、武塘。」 嘉靖三十二年,推官方敏城之。
武康縣城池 ,漢初平間置,在今縣治西五里之銀山,今徙烏回山。無城郭,累土為繚垣池。無安吉州城池 。安吉舊治在天目鄉,今孝豐縣址是也。唐開元十六年,移治於玉磬山東南舊無城郭,有六門,惟西、北二門有名,餘皆無名。西曰齊雲,北曰迎風,東曰迎春,南曰崇陽,東北曰沙井,西南曰教場。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始築土為城。丁酉,甃以石。周圍六里,高二丈二尺,闊五尺,改為四門:東曰迎春,又曰「賓陽」 ,西曰「迎恩」 ,又曰「寶城」 ;南曰「朝陽」 ,又曰「麗正」 ,北曰拱辰。城瀕大溪,引水為壕。鑿壕為池,僅通舟筏。歲久城圮,壕亦湮。明嘉靖壬子,增建城樓更鋪。甲寅,以海寇之警,復加高三尺,內土岸以石甃之。
孝豐縣城池 ,孝豐析自安吉,其治即舊《志》所云「安吉舊城在天目鄉」 者。是縣設於弘治元年,有漢縣故城,巋然存焉,因築土垣,周圍六百一十丈。萬曆四年,請更為石城,廣六百七十九丈,高二丈,厚半之。城樓四,城門四,窩鋪八,水洞三。城門東舊曰賓陽,曰文恬,新曰威鳳。舊西曰樂成,曰武熙,新曰通德。舊南曰來薰,曰「宣化」 ,新曰「靈龍。」 舊北曰「迎恩」 ,曰「承流」 ,新曰「迎安。」 城壕自西跨北,廣三丈,至迎安門,有迎恩橋,溪水環繞至東門,為山公潭,塹險可守。
湖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金竹關 在歸安四十一都。
剎山關 在烏程西南三十里剎山嶺。
青山關 姚塢關 俱在歸安三十七都。駱駝橋 在府治東南,跨霅溪。唐初建,以其形崇穹,故名,又名「迎春。」 明萬曆元年重修。
儀鳳橋 在府治西南,跨苕溪。唐儀鳳間建,因名。宋天聖三年,知州高慎交重建。畫棟朱欄,與駱駝橋「華煥」 相望。紹興間,改甃以石。
長橋 在府治東南靈通廟前。自唐有之,亦名伏龍橋,又名東駱駝橋,後廢。宋政和中,知州章援建,以木為之,以其父常守此,名曰「甘棠。」 慶元末,郡人易木以石,築渚於中流,折橋為二,南曰「甘棠」 ,北仍名長橋。二橋之中,曰浮涯墩。明天順四年,知府岳濬重建。
人依橋 府治東運河上。唐元和中,刺史辛祕建,以集商為市,故名。後名「花樓橋」 ,昔人曾覆以樓,今從之。
望州橋 在迎春門,跨運河。
眺谷橋 在儀鳳橋西
楚帝橋 在霸王門內。以上七橋,徐仲謀詩謂「羅列全如斗極星」 是也。
望仙橋 、「無星橋 」 、「貴涇橋。」
壽先橋 、「兩平橋。」
倉橋 一名探蘋橋。其南舊有墜釵橋,云有女子行橋上,偶墜釵,下橋覓之,遇仙人授長生術。
女子後尸解去
斜橋 駱駝橋 北堍旁,水出子城壕而形斜。崔載華《消暑處》詩云:「捲簾對斜橋。」
《沈尚書橋 》尚書沈介建,故名。
西回橋 在小西鋪,一名「回龍橋。」
馬公橋 在便民倉前
韋壇橋 旱瀆橋 「俱府治西南。」
蘇家橋 。德明橋 。月河橋。
墜釵橋 鄭家橋 俱府治東南。
曹公廟橋 、「營橋。」
廣化橋 舊有廣化寺,俗呼「廣化橋。」
薦橋 、獵場橋 、江橋 俱府治西,原係「虹橋。」
城隍橋 其東即府城隍廟,故名。
太平橋 橋下有庵,名「太平勝境。」
隆興橋 、教場橋 、范家橋。
前石橋 :係「前射橋。」
報本橋
後石橋 係「後射橋。」
飛英橋 、盛家橋 。徐家橋。
湯家橋 「俱府治北。」
潮音橋 在慈感寺前。舊為渡,兩岸皆有渡亭。「迎禧橋 」 即青塘橋,在青塘門外。
安定橋 即「驛司橋。」
鎖苕橋 在東門。苕水自南來,至此一鎖,北入毘山溪,故名。
大通橋 在北門上新橋南。明永樂間,里人計四募修,今易以木。
望中橋 在西門
市橋 、祥符橋 、洪源橋。
游仙橋 翟公橋 一區。
倡濟橋 又名「昌濟橋。」
廣春橋 、鍾家橋 二區。
寶積橋 《三里橋 》三區。
新橋 、「潘店橋 」 、「圓通橋。」
鈕店橋 霅水橋 四安塘橋 四區。沈店橋 百名橋 在南塘之中,內通村落數百,故名。舊名「通安」 ,以通定安門也。
蘇灣橋 五區
南高橋 、「北高橋 」 「葫蘆頸橋 」 「六區」 「橫塘橋 」 係橫塘港橋。
通濟橋 清東橋 ,七區。
蝦蟆練橋
田橋 係心田橋
急水橋 八區,係急水港橋。
八里店橋 昇山橋 ,九區。
德新橋 即舊館橋,在舊館。明正統間,里人陳孟暹重建,有亭於上。
驥村橋 十區
「珍珠橋 」 「戴婆橋 」 「廣濟橋 」 ,十一區。「晟舍塘橋 」 ,「大石橋 」 「後林橋 ,十二區。張官橋 ,十三區。」
「祜村橋 」 「《回瀾》橋 」 ,「鵝涇橋 」 ,十四區。「虯村橋 」 ,「謝公橋 」 ,「范村橋 」 ,十五區。「《眾安》橋 」 ,「東遷橋 」 ,十六區。
洪濟橋 、通津橋 、大安橋。
北新橋 十七區
馬要橋 「係馬㜑橋」 、「南沈橋 」 ,丁家橋 十八區。
興濟橋 棘里橋 十九區。
中塘橋 通湖橋 二十區。
五林橋 前潘橋 二十一區。
丁涇橋 馮家橋 二十二區。
富春橋 、登瀛橋 、普寧橋。
神濟橋 二十三區。以上屬烏程。
沙村橋 、「前村橋 。」 「楊保橋。」
花林橋 一都
韶林塘橋 東亭子橋 二都。
仁壽橋 四通橋 三都。
西城橋 、定泉橋 四都。
妙嚴橋 徐橋 五都。
思家橋 紅石橋 六都。
朱塘橋 九里橋 北塘橋 ,七都。東塘橋 西塘橋 ,八都。
含山橋 蔡家橋 九都。
柏林橋 十一都
週徑橋 上宅橋 十二都。
聖堂橋 十三都
盛林橋 亭子橋 十四都。
「吳婆橋 。」 《普公橋》。
花橋 虹橋
化成橋 十五都
土山橋 十六都
祝家橋 通濟橋 十七都。
史涇橋 觀音橋 十八都。
雙福橋 八里店橋 十九都。
五港橋 張家橋 二十都。
施吳橋 興福橋 、新橋 二十一都。前溪橋 。水西橋 。鳳凰橋。
永興橋 二十二都
馬溪橋 王家橋 二十三都。
下澤橋 西高橋 二十四都。
聖祖橋 務橋 二十五都。
草田橋 東匯橋 二十六都。
清風橋 、明月橋 二十七都。
分鄉橋 寺前橋 二十八都。
沿村橋 三十一都
東老橋 三十三都
烏戈橋 三十四都
泥村橋 烏木橋 三十五都。
張村橋 三十六都。以上屬歸安。
長興縣
筋竹關 :在縣治南六十五里。出歸安地方,達武康。
司馬關 ,在縣治南六十里,出烏程地方,達妙喜。
飛橋 在縣譙樓前,一名「飛仙橋。」 相傳葛仙翁在此飛昇。
平政橋 在縣治南,云即程氏橋。宋邑令袁且名廣利橋。嘉祐七年,葉斐重建,改今名。元以長興為州,故至今呼州橋。
鳳凰橋 :在縣治東興仁坊。
祥符橋 在縣西和義坊,俗呼「打鼓橋。」
太平橋 在縣南十字街東。
西石橋 在縣南中十字街西。
政和橋 在按察分司右。
百家橋 在承恩門街,布政分司左。
嘉會門橋 跨城南壕
吉祥門橋 跨城北壕
宜春門橋 跨城東北壕。
神武門橋 跨城東南壕。明嘉靖間,知縣齊之鸞重建,改名「望春橋。」
長安門橋 跨城西北壕,少北金蓮塔,後曰「金蓮橋。」
承恩門橋 跨城西,南壕。
紫金橋 在紫金澗,跨箬溪。
畫溪橋 在罨畫溪
震龍橋 在便民倉前,一名「倉橋。」 明嘉靖間,知縣歸有光創建。
高石橋 「三里橋 」 ,跨黃墩港。
五里牌橋 跨塘橋 明隆慶四年,知縣林敬冕改建「三環洞。」
永隆橋 呂山往南,二十五里四安塘。
通霅橋
新橋 從呂山過東
尹村橋 在縣二十里,跨呂山塘,從此至八字橋入烏程。
大德橋 在縣二十五里,跨四安塘。
欽匯橋 在縣二十里,跨九里塘。
紅星橋 在縣二十八里。
午山橋 在縣三十里,跨四安塘。
林成橋 在縣三十里,跨四安塘。
周瀆橋 在縣西南,達四安鎮。
四安新橋 在縣西南,往四安鎮。
新塘橋 十五里,跨四安塘。
鎮橋 在四安鎮
城隍橋 環橋
馬鞍橋 在四安鎮,達廣德界。
光明橋 出東門三里,跨光明河。
「道德高橋 」 即河泊所。橋在沖真觀東。
甫里橋 陸龜蒙別業在此,俗呼「陸匯橋。」 「上新橋。」
莊前村橋 七里,跨前村港。
鴻橋 在縣二十七里,跨兩鄉河。
陳橋 在縣三十里陳橋港。
范灣橋 在縣三十里,跨范灣港。
闊板橋 在縣二十里
新塘橋 在縣三十里,下太湖。
湯家浦橋
小陳瀆橋 在縣東,南達小梅。
朱瀆橋 在縣六里,跨朱瀆。
《生身橋 》李王生身處。
陸家壩橋 在縣十五里。
皋塘橋 在縣三十里,跨寺前港。
清仙橋 在縣二十二里,跨環沉溪。
夾浦橋 在縣二十七里太湖口,縣西北達宜興。
曲塘橋 在縣十里,往北水口鎮。
爇香橋 在縣十五里,北達水口鎮,德清縣。
通濟橋 「在縣治前。」
清河橋 在縣東學宮前。
阜安橋 在縣南
大虹橋 在龜溪東。相傳建此以鎮蜃尾。峻明橋 在峻明門外。
毛公橋 在便民倉南
龜迴橋 在縣南二里
平政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當杭湖往來之衝。「白雲橋 」 ,在平政橋南,為本縣津𠋫之地,有公館在岸。
通濟長橋 在塘棲鎮,長六十餘丈,為環洞者七。
三登橋 在梅林村
狀元橋 在新市鎮北,因宋吳潛及第,故名。「安慶橋 」 在縣東南三十里,南出塘棲,北通新市。
武康縣
千金橋 在縣南
桂枝橋 在縣東餘英溪上。
永新橋 在縣南
雲谷橋 在縣北
南津橋 、秋橋 、眾善橋。
萬安橋 俱在縣東
壽昌橋 、通濟橋 俱在縣東南。
永安橋 在縣西南
蔡公橋 在縣北
黃山橋 、富安橋 俱在縣東北。
烏程橋 在縣西北
安吉州
獨松三關 :在鳳亭鄉獨松嶺。
高塢關 在鳳亭鄉高塢嶺。
銅關 在銅山鄉,去州東四十五里。
湛水關 在銅山鄉,去州東四十里。
金竹關 在崑山鄉,去州東四十五里。
鳳凰橋 係「中治橋。」
登雲橋 在儒學前
北川橋 在拱辰門外,有碑。
齊雲橋 在迎恩門外
鎖龍橋 係德新橋。一名「鎖龍。」
白雲橋 秦檜父敏為主簿所建,初名「秦公橋」 ,後更今名。惡檜以及其父也。
汪婆橋 「青峴橋 『司馬橋 俱順安鄉』。」 萬灣橋 「吳渚溪」 橋 昇慈橋 定安鄉。太平橋 崑山鄉。
通雲橋 。「浮塘橋 。」 錢坑橋。
吳橋 橫溪橋 銅山鄉。
聖堂橋 、樂平橋 。母康橋。
楊家橋 俱梅溪鄉
陳橋 ,「小溪橋 ,顏村橋 ,荊溪鄉。謝公橋 ,龍灣橋 ,桐木橋 ,晏子鄉。」 「橫埭橋 ,石店橋 ,順雲鄉。」
孝豐縣
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
白慈橋 在縣西北五里。旁有觀音堂。
沿干橋 在縣北二十里,近安吉界。
鳳凰橋 在縣東一里鳳凰山下。
龍王橋 在縣西南金石鄉。
結絕橋 在縣西二十里廣苕鄉。
後干橋 在縣西二十里廣苕鄉。
插虹橋 上下二座在縣東北二十里孝豐鄉,「前塘橋 」 在天目鄉。
天打橋 在孝豐鄉
孝子橋 在孝豐鄉
湖州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漢
荊國 高帝時建
吳國 ,高帝時建,景帝四年國除。
《江都王 劉非》,景帝時徙治吳國。
三國吳
烏程侯 孫皓
湖州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府治 在子城內。吳寶鼎元年建,即烏程縣故治也。唐弘道中,拓其廳事。宋元祐七年增建。明洪武、天順、成化、隆慶中,皆相繼修葺。今中為正堂,左翼為豐德庫,右翼為架閣庫,為儀仗庫;堂後為軒、為後堂。東西列房、科各四:東勘合科,吏、戶、禮房;西承發科,兵、刑、工房。庭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左右為榜廊。東廊末為「迎賓館」 ,西廊末為司獄司。又前為譙樓為「府門」 ,門旁為「惠民藥局」 ,左為「旌善亭」 ,右為「申明亭。」
同知署 在正堂左
督儲通判署 在正堂右。
經歷署 在正堂東南
知事署 在正堂西南
湖州守禦千戶所 在府治南,隸浙江都司。察院行臺 在烏程學左。
分守嘉湖道署 :在府治東。
布政分司 在察院後稍北。
按察分司 在駱駝橋東。
稅課司 在崇新界
織染局 在府學東
雜造局 在府治東南
陰陽學 醫學 舊在府治前,今徙府學西。僧綱司 在飛英塔院。
道紀司 在元妙觀
羈候所 在泰定倉內
永寧倉 「在府治東。」
養濟院 「在郡治西北。」
「漏澤園 舊在清源門外,今徙定安門外。烏程縣治 舊在子城內,即今之府治,晉義熙間遷子城西一里。唐時肇建廳事,宋乾寧中重修,元至正中毀,明洪武二年即舊治重建。正德、嘉靖中相次重修。」 中為廳事,後為軒,為後堂。正堂東為東庫,西為耳房,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內,東為義倉門,西為架閣庫,為監房,又前為縣門。「申明亭」 、「旌善亭」 俱在縣治東。
縣丞署 二,在正堂東。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主簿署西
大錢湖口巡檢司 ,在縣東一十八里。太湖口後潘巡檢司 ,在後潘村,縣東五十里。
便民倉 在定安門內西岸。
預備倉 明嘉靖九年建,更名「大有倉」 ,在縣儀門東。
鄉都預備倉 四所一在黃墅,一在後林,一在祜村,一在後潘。
養濟院 在縣治東北
歸安縣治 舊治在子城東一里,宋太平興國間置。宣和、嘉定中相繼修建。靖康中,以兵亂徙迎春門內。紹興十七年,復移故址,元仍故。明洪武二年重建。嘉靖中再修。中為廳事,後為軒,為後堂。廳事左為架閣庫,為東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內,西為監房。儀門之外,左為迎賓館,又前為縣門。「申明亭」 在縣左,「旌善亭」 在縣右。
縣丞署 在正堂東
主簿署 在正堂西
典史署 在正堂東南
璉市巡檢司 在縣東南八十里。
稅課司 在菱湖鎮
便民倉 在定安門內
預備倉 四所一在花城,一在東林,一在千金,一在思溪,今俱廢。
縣倉 在縣治西
外州縣
長興縣治 「舊治在城內西北隅。唐武德七年建。宋開寶六年重建,建炎三年燬,紹興五年重建,歷紹定及元、至元、元貞中,代有增建。元末廢。明改為元帥府,尋改元帥府為長興衛指揮使司,後又改為長興千戶所。洪武八年改為長興百戶所。洪武十九年,始復為縣署。」 弘治、嘉靖、隆慶間,皆相次修葺。中為正堂,後為軒,為後堂。廳事之左翼為架閣庫,右翼為耳房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內,東為達道門,又東為儀仗庫,西為監房。儀門之外,左寅賓館。又前為譙樓,為縣門。門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縣丞署 在正堂東南
主簿署 在縣丞署東
典史署 在主簿署東
府館 在縣南大雄寺街。
四安巡檢司 在四安鎮。
皋塘巡檢司 在太湖口。
稅課司 在縣東
陰陽學 在縣南
醫學 在縣東
僧會司 在大雄寺
道會司 在沖真觀
便民倉 在縣東門外,明正統間建。
義役倉 在縣治東南
預備倉 四所一在白烏鄉,一在方山鄉,一在惟新鄉,一在吉祥鄉,並廢。
會居院 在縣治西麒麟巷。明洪武八年建。漏澤園 舊四處,今存其一。
德清縣治 舊治在下蘭山。唐天寶初徙百寮山南。宋宣和中重建。明遷通濟橋北,嘉靖中重修。中為廳事,後為軒,為後堂。廳事之左翼為東耳房,又東為儀仗庫,右翼為西耳房,後為架閣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西為吏舍,為監房,又前為譙樓。縣門左為香亭、申明亭,右為藥局,為旌善亭。
縣丞署 在正堂東北,今廢。
主簿署 在縣丞署稍南。
典史署 在縣署稍南
察院行臺 在縣治東
新市巡檢司 在新市鎮之西。
下塘巡檢司 在清坡村。
陰陽學 在縣治南譙樓東,今廢為「香亭鋪。」 醫學 在縣治南譙樓之西,即舊「惠民藥局」 居之。
僧會司 在慈相寺
道會司 在紫陽觀
武康縣治 舊治在餘英溪北。隋仁壽六年徙于溪南。唐時復徙治于北溪。宋紹興中重修。元即舊治,至正十六年燬于兵,明洪武元年即舊址重建。今中為廳事,後為後堂。廳事左翼為耳房庫,右翼為儀仗庫,為架閣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內,西為監房,又前為譙樓,為縣門,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縣丞署 在正堂東南。
典史署 在正堂東
府館 在縣西南
稅課司 ,在縣北七里。
陰陽學 ,在縣治南,譙樓東。
醫學 「在縣治南,譙樓西。」
僧會司 、道會司 ,俱未載處所。
安吉州治 ,舊為縣治,漢分故鄣南境置安吉縣,在天目鄉,唐遷于玉磬山東南。紹興十六年重建。元仍其故。明洪武初年始北徙,改舊元帥府為之。正德二年,改為州,即縣舊治也。嘉靖中重修。今中為廳事,後為軒,為後堂。廳事左翼為東耳房,為架閣庫;右翼為西耳房,為儀仗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寅賓館在儀門東,監房在儀門西,又前為譙樓,為州門,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同知署 在正堂東
判官署 在正堂西
吏目署 在正堂東
府館 在州治後
陰陽學 ,「在州治西。」
醫學 在州治東
僧正司 在常樂寺
《道正司 》,在玉樞道院。
孝豐縣治 漢丹陽郡故鄣之南境、安吉之舊址。唐開元中移縣于東北,其址猶存。明弘治元年,立孝豐縣治。中為廳事,後為後堂。廳事左翼為儀仗庫,右翼為架閣庫。東西序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儀門之內,西為吏舍,東為監房。又前為縣門,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縣丞署 在正堂東。
典史署 在縣丞署東
天目山巡檢司 在縣南二十里廣苕鄉。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北。
僧會司 、道會司 ,各隨僧道官所居。寺院便民倉 在縣南三里永和鄉。
義役倉 在縣治內儀門西。
預備倉 舊設四:曰「樂舍」 ,曰「後柳」 ,曰「神林」 ,曰「澉村」 ,今廢。
社倉 五所一在縣治西,一在縣東浮玉鄉,一在縣西太平鄉,一在縣南廣苕鄉,一在縣北靈
奕鄉
養濟院 在迎安門外
漏澤園 在迎安門外堂子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