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八十三卷 |
第九百八十三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一
紹興府建置沿革考
紹興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紹興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九百八十三卷
紹興府部彙考一
编辑紹興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禹置揚州,會諸侯江南,計功命曰會稽。其後少康封無餘,國號「越。」「越」之稱所自始也。《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吳,吳、越兵兼併,疆場屢易。後越勾踐滅吳,傳六世而無疆為楚所滅,越乃散亡。秦并天下,悉以故越地置會稽郡,山陰、諸暨、餘暨、剡、餘姚、上虞六縣屬之。漢高帝建荊國,國除,又立為吳國;國除,復為會稽郡,領縣如故。《新莽》改諸暨曰「疏。」剡曰盡忠,餘暨曰餘衍。東漢建武初,復漢舊名,會稽仍領六縣。永建四年,分浙江為東西二郡。東曰會稽郡。永和三年,析上虞置始寧縣,興平二年,析諸暨置漢寧縣。「漢寧」別見。吳太平二年,改餘暨為永興。晉太康元年,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會稽隸焉。領縣七,曰山陰、上虞、餘姚、始寧、剡、永興。諸暨二年,封孫秀於會稽,改郡為國。永寧元年,國除,仍為郡。太寧二年,徙瑯琊王為會稽王,郡又為國。宋永初元年,復為郡,仍領七縣。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統會稽郡。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省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會稽郡隸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統會稽郡。陳永定三年,省東揚州,並屬揚州,改會稽郡為越州。天嘉三年,越州復為會稽郡,仍立東揚州屬之。隋開皇九年,省東揚州,廢會稽郡,置吳州總管府;又廢山陰、上虞、永興、始寧四縣,又廢餘姚入勾章縣,勾章別見置會稽縣,而吳州之領縣三,曰會稽,剡諸暨,廢東陽郡之吳寧入諸暨。大業初,廢吳總管府,改吳州曰越州。三年,復改為會稽郡,仍領三縣。唐武德四年,改會稽郡為越州,以剡縣置嵊州,而以其地為剡城縣,以故餘姚地置姚州。七年,姚州廢為餘姚縣,析會稽復置山陰縣,而越州之領縣五,曰會稽、剡城、諸暨、餘姚、山陰。八年,廢嵊州及剡城仍為剡縣,併山陰入會稽。貞觀元年,越州隸江南道,領縣四。儀鳳二年,析會稽置永興縣。垂拱二年,析置山陰縣,萬歲通天初,省山陰,武后時復置。開元二十一年,分為江南東道,越州隸焉。二十六年,改永興曰蕭山縣,改越州為會稽郡,領縣六,曰山陰、會稽、餘姚、諸暨、剡、蕭山。至德二載,會稽郡隸浙東道。乾元元年,復以會稽郡為越州。大曆二年,省山陰縣。七年,復置。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為浙東西道,二年,合。貞元元年,析置上虞縣,三年,復分浙東西道。分時越隸東道。元和七年,省山陰,十年,又置。中和三年,越州升義勝軍。光啟三年,改為威勝軍。乾寧三年,又改為鎮東軍。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玉越屬吳越國。二年,析剡置新昌縣。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仍為越州,領縣八,曰山陰、會稽、餘姚、諸暨、剡、蕭山、上虞、新昌。至道三年,越州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屬越東路。宣和八年,改剡曰「嵊縣。」紹興元年,升越州為紹興府,仍領八縣。二年,分浙為東、西二路,東路治紹興府,乾道八年,析「諸暨置義安縣,淳熙初廢。元至元十三年,克宋紹興府,改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初,升餘姚、諸暨二縣為州,屬本路。至正癸卯年,改諸暨州為諸全州。明洪武元年,紹興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九年,改為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紹興隸焉。二十一年,改紹興路為」紹興府,改諸全州為諸暨縣,餘姚州亦為縣,屬紹興府。府領縣八,曰山陰、會稽、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嵊、新昌。
皇清因之。
山陰縣:〈附郭。〉
秦,山陰縣,屬會稽郡。漢、三國、吳、晉、宋、齊、梁、陳因之。隋廢山陰縣。唐復置山陰縣,屬越州,後省而置者四。後五代,山陰縣屬吳越國。宋山陰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山陰縣屬紹興路。明,山陰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會稽縣:〈附郭。〉
隋析山陰置會稽縣,屬吳州。唐會稽縣屬越州。後五代會稽縣屬吳越國。宋會稽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會稽縣屬紹興路。明,會稽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蕭山縣
唐析會稽置蕭山縣,屬越州。後五代蕭山縣屬吳越國。宋蕭山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蕭山縣屬紹興路。明,蕭山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諸暨縣
秦諸暨縣,屬會稽郡。漢因之。新莽改名《疏》東漢復名諸暨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晉、宋、齊、梁、陳因之。隋諸暨縣屬吳州。唐諸暨縣屬越州。後五代,諸暨縣屬吳越國。宋,諸暨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升諸暨為州,屬紹興路。明復為諸暨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餘姚縣
秦,餘姚縣,屬會稽郡。漢、三國吳、晉、宋、齊、梁、陳因之。隋廢餘姚縣。唐置姚州,後州廢,仍復為餘姚縣,屬越州。後五代,餘姚縣屬吳越國。宋餘姚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升餘姚為州,屬紹興路。明復為餘姚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上虞縣
唐析會稽置上虞縣,屬越州。後五代上虞縣屬吳越國。宋上虞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上虞縣屬紹興路。明,上虞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嵊縣
秦,剡縣屬會稽郡。漢因之。新莽改名盡忠。東漢復為剡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晉、宋、齊、梁、陳因之。隋剡縣屬吳州。唐以縣置嵊州,即其地為剡城縣。後俱廢,仍為剡縣,屬越州。後五代剡縣屬吳越國。宋改名嵊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嵊縣屬紹興路。明嵊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新昌縣
後五代梁析剡置新昌縣,屬吳越國。宋新昌縣屬越州,後屬紹興府。元,新昌縣屬紹興路。明,新昌縣屬紹興府。
皇清因之。
紹興府疆域考 通志
编辑紹興府疆域圖
本府
東二百五十七里至寧波府之「慈谿縣界」 ,西一百三十八里至杭州府之「錢塘縣界」 ,南二百九十里至台州府之天台縣界。
北四十里至於海
東南二百里至台州府之天台縣界。
東北二百五十七里,至寧波府之慈谿縣界,西南一百九十二里,至「杭州府之富陽縣界,西北一百一十五里」 ,至杭州府之錢塘縣界。自府治四千六百五十里,達于
京師
東西廣二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四十七里。《山陰縣》。
《山陰》,附邑也。東至會稽縣界二里。
西至蕭山縣界,五十里。
南至諸暨縣界五十里
北至海岸四十里
東南至諸暨縣界,四十里。
西南至諸暨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會稽縣界三十里。
西北至海岸三十餘里
東西廣九十八里,南北袤一百八十八里。《會稽縣》:
會稽,亦附邑也。東至上虞縣界九十二里,西至山陰縣界一里。
南至嵊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海岸二十里
東南至嵊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諸暨縣界八十里。
東北至上虞縣界七十五里。
西北至山陰縣界三里
東西廣九十二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蕭山縣
府西北一百一十一里為「蕭山。」 東至山陰縣界五十里。
西至江,抵錢塘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諸暨縣界,六十五里。
北至海,抵仁和縣界三十五里。
東南至山陰縣界,五十一里。
西南至富陽縣界四十八里。
東北至山陰縣界,四十九里。
西北至錢塘縣,一十五里。
東西廣六十二里,南北袤九十里。
諸暨縣
府西南一百四十二里為「諸暨」 ,東至山陰、會稽二縣界,俱七十里。
西至富陽、浦江二縣界,俱五十里。
南至義烏縣界,六十里。
北至蕭山、山陰二縣界,俱九十里。
東南至嵊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浦江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山陰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富陽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一里。餘姚縣。
府東北一百四十七里為餘姚。東至慈谿縣界二十里。
西至上虞縣界三十里
南至嵊縣界一百六十一里。
北至大海三十五里
東南至慈谿縣界三十五里。
西南至上虞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慈谿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上虞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上虞縣
府東一百二十里為「上虞。」 東至餘姚縣界二十里。
西至曹娥江,中會稽縣界,二十八里。
南至嵊縣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海口六十里
東南至餘姚縣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嵊縣界九十里
東北至餘姚縣界二十里。
西北至會稽縣界八十七里。
「東西廣五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一里。」 《嵊縣》:
府東南一百八十里為「嵊縣。」 東至奉化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諸暨縣界一百三十六里。
南至新昌縣界,一百五里。
北至會稽縣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新昌縣界七十里。
西南至東陽縣界,九十里。
東北至上虞縣界六十里。
西北至會稽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三百七十六里,南北袤一百七十六里。《新昌縣》:
府東南二百二十里為「新昌。」 東至海寧縣界一百里。
西至嵊縣界三十里
南至東陽縣界,二百一十里。
北至嵊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天台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嵊縣界四十里
東北至奉化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嵊縣界一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晉書》:「會稽佳山水。」
顧凱之曰:「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宋書》:「帶海傍湖,膏腴土地。」
白居易《沃洲山真覺寺記》:「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
《圖經》:「襟山帶海,東南一大都會。」
《郡志》:「鑑水環其前,臥龍擁其後,稽山出其東,秦望直其南。」
山陰縣 背負塗山,面拱蘭亭、秦望,南屹滄海北環。層峰疊嶂,緯列乎左右,澄江巨湖,經流於其中。
會稽縣 禹陵前峙稱山,後拱遶門,中含娥江外附。東北扼乎嶀山,西南阻乎駐日。
蕭山縣 「江海圍繞於外,湖山蟠結乎中,據吳越咽喉之險隘,實輪蹄絡繹之要衝。」
諸暨縣 五泄爭奇,群湖瀉曜。長山掛榜,浣江拖練。外屏杭烏之巃嵷,內案苧蘿之森秀。餘姚縣 四明南列,巨海北匯,東接蛟門,西通曹渡。長江制其區宇,巨浸帶其封域。
《上虞縣 》東聯大江,北漸於海。百樓五癸,對峙於後先;玉帶金壘,環揖乎左右。
嵊縣 秀蘊,剡溪,風清,嶀嶺,金庭縹緲,石鼓連綿。大勢接夫江湖,岐域分乎台越。
《新昌縣 》「天姥扼關,三溪遶戶,南接乎駝峰,北依乎五馬。穿巖障處婺之衝,王罕截鄞中之道。」
紹興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舊志。《史記天官書》:「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漢?地理志》:「吳地,斗分野。」 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皆吳分,越地,牽牛,婺女分野。禹後帝少康之子,封會稽。《晉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為丑,吳、越分。」 《隋》、唐書皆然。《春秋元命苞》:「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張衡曰:「會稽入牽牛一度。」 虞翻曰:會稽上應牽牛之宿,當少陽之位。列星度數,斗第二星主會稽。《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吳、越分。《春秋傳》:「吳、越同壤。」 漢永嘉中,木、火、金聚,牛、女,孫氏實有江左。陳亡,有星孛於牽牛,則吳、越實同占矣。按西漢會稽郡兼吳、越地,故班氏於兩分皆稱會稽,且斗、牛、女連度而入閩,嶺南及蒼梧,皆牛、女分野,則牛、女非越分之所私也。魯昭公十二年夏,吳伐越。史墨曰:「越得歲,吳伐之,必受其凶。」 由此觀之,吳、越分星,各有所主,其從同從異,非一術也。
周述學曰:「紹興府領八縣,隸浙江布政司,疆域不及古會稽十之一,所分天度無幾,所干災祥甚微,當以吳越通占。況斗牛二宿,同在星紀一次閫奧之中,亦不宜分論。惟風雲物氣,乃一郡所發,庶可以專視也。」 《明初清類書》以辰次配野,丑為吳越,分屬揚州。唐僧一行以為南斗在雲漢下流,故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河南寖遠,故自豫章至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而《清類書》:「辰次躔度,黃道自十三度至女一度,為星紀之次」 ,從元時郭守敬弧矢之法而定也。漢班固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費直分斗十度至女六度。蔡邕分斗六度至女二度。《晉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 僧一行初南斗九度,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其所分躔次各殊,惟據一行之配野。守敬之分次,則分野之論定矣。其經星分野,紫薇垣外北斗七星,石氏謂第四星主吳。《春秋文曜鉤》以會稽於北斗七星屬權星。《東漢天文志》: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丁巳日為吳郡。會稽太微垣外三台六星,《春秋元命苞》以上台下星主荊揚天市垣二十二星,《宋兩朝天文志》,東南第六星為吳越。南斗六星,第二星主會稽畢宿北五車五星列星度數。以東南一星為司空,主楚越。其緯星分野木星,據《精義》以東方歲星舉齊魯東吳之國火星,據《精義》以南方熒惑配丙丁,主吳楚。《史記天官書》:「吳分於五行,屬火。」 亦相同也。其十干分野,《天官書》以吳越分;其日屬丁;其十二支分野,天官書以戌為吳越分;其九宮八卦分野,按《河圖》「四宮,㢲屬東南,屬吳越。」 然在分野之占,亦有異同。以人在地上,占星有南北之分;星在天上,有隱顯之殊,其應災福,亦隨以異。即南北兩朝之占,北國先見變而災重,南國遲見變而災輕矣。分野之說,豈可泥於一定而無變通之妙耶。
句章王德邁嗣皋曰:「按《舊志》載周述學之言,篇幅頗長,計二千二百餘言。其雜引諸書,往往多」
悖謬,由儒家訛以傳訛也。即如丑為星紀之次,其度數始末,古人所論不同。班固始斗十一度,終女七度;費直始斗十度,終女六度;蔡邕始斗六度,終女二度。迄乎《晉志》《唐書》亦復互異。豈古人牴牾其說哉?特因二十八宿,必於每宿內論一距星,而諸家所論之星先後不同,則宮次之得度亦異,周君遂疑為歲差之故,則謬矣。夫曆法以冬至太陽所躔之度為曆元,而歲歲移動,故曰歲差;即每月昏中、旦中之星,亦以歲差而移動昭昭也。若夫分野,原以列宿配之,此天地自然之理。如尾箕為燕,斗、牛、女為吳、越,此說與歲差無涉,而儒家不曉,乃為瞀亂牽合,可乎?余怪《文獻通考》載洪氏《隨筆篇》,恣其妄論,謂分野「因歲差而當變,因地勢而當變,因遷民而當變。」 杜撰之言,太史家嗤之。余謂天變人變之說,固不可以論分野,若夫川有通塞,河有遷徙,分野以地勢變,此實偶合於天地之理,其餘皆妄論也。今觀《舊志》載周述學之言,多從洪氏來,而又加臆說,以人命吉凶附會分野。嗚呼悖矣!謹刪而辨之。
「古今為分野之說者,言其概則分以十二辰,言其詳則分以二十八宿。」按吳越係揚州。《晉書天文志》陳卓所定,自南斗十一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唐宋皆因之。《元書》郭守敬所定,自南斗四度九分至須女二度一十二分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先後差六度有奇,然非互異也。凡太陽黃道二十八宿直之,每宿有一距星,距者,以此宿與彼宿相距之界也。自漢迄宋,皆以斗柄為距星。故吳越分野,始於南斗十一度,至須女七度。其自斗十一度以前,每占燕分多不驗。郭守敬精筭特絕,不以斗柄為距星,而以斗魁為距星,實從唐時僧一行之言悟入。《唐書》載一行分野篇,「凡分野以雲漢」貫注,列宿相符為驗。乃曰:「南斗在雲漢下流」,故當淮海間,為吳分,而牽牛去南河。〈「南河」 ,星名,凡三星,在井宿東南。〉寖遠,故自豫章至會稽郡,又南逾嶺徼,皆為越分。一行闡其理,郭守敬精其算,明誠意伯劉基有《清類分野志》,繫以《唐書》僧一行之論,而劉誠意伯所指紹興府則曰:「牛女分野。」夫既言牛矣,又何以言女?凡占驗越郡之地與海稍遠者,以牽牛驗,其沿海一帶,皆驗於須女。然牛女二宿,仍以南斗為領,故吳越分野同占,天官家知之,難與儒家言也。
《唐·天文志》「載僧一行之論詳矣。凡分野未嘗以星之南北,分地之南北,惟視雲漢貫注,得其精氣之所至耳。間有私心穿鑿,割某度為山陰,某度為會稽者,大為悖戾。」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