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8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八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八十五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三

  紹興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九百八十五卷

紹興府部彙考三

编辑

紹興府山川考二       府志

编辑

諸暨縣

長山 一名「陶朱山」 ,在縣西一里,南北可長十有餘里,高五千餘丈,其頂平博,有石室可坐百人。有峰特秀,曰「文筆峰」 ,俗呼「白楊尖。」 北有戚家嶺,亦曰「七岡。」 南有范蠡巖,下有五湖䲭彝井。舊有陶朱公廟,相傳范蠡居其下。

毓秀山 亦名「小陶朱山」 ,在城中縣學後。「紫山 」 在城中西門內。

姚舍山 :在城中、西城下。

石庭山 在縣城南不一里。形甚小,石皆紫色。堪輿家謂是縣之「印山。」

苧蘿山 ,一名「羅山」 ,在縣南五里,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

金雞山 ,在縣東五里許,與苧蘿山相對。漁櫓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縣之坐山。

松山 在縣西七里許。山下有漢朱買臣廟。九眼山 ,在縣西九里,有石如眼者九。

龍山 ,在縣西十六里。山巔有石柱長丈餘,號「青龍角。」

雞冠山 ,在縣西五十里。形如雞冠,產奇石,上有「玉女塚。」

洞巖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玉京洞。

五洩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峻而有五級,故以為名。

同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小而特。

五指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豐江之西南,諸全、《新州城》依焉。山旁有愨頭峰。又一在縣東南。日入柱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浦江縣界。水發柱南者為南源,發柱西者為西源。

金鵝山 ,在縣南五十里。《舊經》:「昔有金鵝自此山飛入吳郡。」

白巖山 ,一名「巢句山」 ,在縣南六十五里,義烏界,縣治對焉。

句乘山 ,在縣南五十里,義烏界。其山九層,俗呼「九乘山。」

金澗山 在縣南六十里。下有坑,相傳有金。宋元間命官淘采,間得之如糠秕然,銷鍊無成,後遂罷之。

越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有越王廟。

石鼓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下有盤石如鼓,扣之有聲。

浮塘山 俗呼「茅塘」 ,在縣南二十五里。山巔有塘,常有雲覆其上。

黃箭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上有石峻立,高十餘丈,復有石如蓋狀。

寶掌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一名「千歲巖。」 白茅山 ,在縣東三十餘里。

九江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石室幽邃,巖壁中有石若女人,號「靈女」 ,亦曰仙姑山,下有仙姑廟。銀冶山 在縣北三十里。相傳山出銀礦。宣家山 在縣東七十里嵊縣界,產茶甚佳。五岫山 在縣東六十里。峰巒秀出者五,與會稽雲門相連。

烏帶山 亦名「釆仙山。」 在縣東五十里楓橋鎮之南。山產紫石英。

紫薇山 ,在縣東五十里,當楓溪之陽。濱溪有神仙洞,洞邊有新婦石。山之陰產白石英,下當東化城寺塔。

孝感山 ,在縣東六十里。唐張萬和廬墓之所。山下舊有芝泉亭。

花山 ,在縣北二十里。

杭烏山 俗呼「抗烏山」 ,在縣北五十里。疊嶂七十有二,一峰特高,名「鼓吹峰。」

鐵崖嶺 在縣東六十里。崖石如鐵,峻立高百丈。

白水嶺 在縣東南八十里。

善坑嶺 在縣西南六十里。

皂莢嶺 在縣東七十里。

陽塘嶺 在縣西四十里。

斗子巖 在縣南四十里。形如斗,高出群峰,危峻不可上。無草木,多蜜。

仙巖洞 在五洩山。宋縣令劉述嘗禱雨有應。「新婦石 」 在紫薇山神仙洞旁。又會稽山巔亦有新婦石。

《西施浣紗石 》在浣江中,一在會稽若耶溪旁。石鼓 在五洩山巔,狀如鼓,擊之有聲。又三:二在嵊縣,一在新昌。

石門 在縣西

雞籠石 :在草湖港中。狀如雞籠。

「兔頭石 」 在大江側,蕭山縣界。

浣江 在縣南五十步,亦名浣浦,又曰浣溪。上東江 源出孝義、開化二溪,自東陽入縣界。上西江 源出豐江,自浦江入縣界。

下東江 從浣江分自五浦、宣家步、缸竈步、草湖港、白塔、陡亹,無慮七十餘里,至三港。

下,西江 。元天曆中,浚。

白水河 在縣北二里。源出縣湖,穿城由北水門入於河,沿城橫入浣江。

上中下三湖 在城中名「縣湖」 ,又名「學湖。」 泌浦湖 在縣東北五十里,周圍八十餘里,最大。

石瀆溪 在縣西南六十二里。上下源各有二井,相聯合流。

于溪 ,在縣東北六十里。吳于吉所居,俗以其水常涸,呼「乾溪」 ,非也。

概浦 在縣北十九里

山遐浦 在縣東八十里。

稻種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范蠡潭山。「乾薑泉 」 :在乾薑山。

「鴟彝井 」 在城中翠峰寺。

丁令威井 在城東北西巖山。

硯木井 在縣東南光山永福寺。

楊家井 在盤龍山。相傳飲之能已疾。

餘姚縣

祕圖山 在縣署北。署垣據北麓半,其南麓為知縣廨,上有石如匱。

龍泉山 在縣城中,祕圖山西一里。舊名靈緒山,亦名「嶼山。」

大黃山 在縣東二里,亦名鳳山。

「小黃山 」 在大黃山側。

竹山 ,在縣東南五里。形如龜。

白山 在縣東南三里。形類蛇,亦名「蛇山。」 九壘山 在縣東九里,又名九里山。

許家山 在縣西南五里。

南黃山 在縣西南五里。

西石山 在縣西二里

童山 在縣西五里

魯家山 在縣西北六里。

豐山 ,在縣西北五里。高一千八百丈,廣四十里,東西二峰相峙,俗呼「東豐山、西豐山。」

勝歸山 ,在縣北三里。

冶山 ,在縣東北五里。

化安山 在縣東南十里。有泉曰「安化泉」 ,巖曰「道巖。」

殿山 在縣南十五里

大小雷山 ,在縣南二十里。相傳云神仙所居,獵者污觸之,輒雷震。

羅壁山 在縣南十八里。

太平山 ,在縣南八十里。東連四明,南接天台。四明山 ,在縣南一百十里,高一萬八千丈,周回二百十里。

句餘山 上無,草木多金玉。

大蘭山 在縣南八十里,支連四明。相傳漢劉綱夫婦於此昇仙,亦名「昇仙山。」

東明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是為四明水口。白雲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白水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山壁峭立,其上有泉四十二道,投空而下,其色如練,冬夏不絕,故曰「白水。」

烏膽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靈源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有泉曰「靈源」 ,冬夏不竭,禱雨輒應。

聚粒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馬渚山 ,在縣西三十里。

吳女山 ,在縣西三十八里。舊名「蛾眉山」 ,唐天寶六年改今名。

鄔山 在縣西南十二里。

姜山 在縣西五十里,其袤十里,上有五峰,曰金雞峰、蛾眉峰、積翠峰、凌雲峰、白馬峰。

熨斗山 在縣西北十里。

點兵山 ,在縣西北十一里。晉高雅之於此點兵,故名。今呼為「點碧山。」

蕨山 在縣西北十四里。

芝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產靈芝。

石姥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有白龍湫,禱雨輒應。

克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花薷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產香薷。

烏卜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禾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東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許。亦借名「謝太傅」 者也。

鏌劍山 ,在縣北十五里。

崧山 ,在縣北二十里。

拍山 在縣北二十里。遶山種柏,又名「柏山。」 眉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自海中望之,如修眉然。

樣山 ,在縣北二十八里。

歷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相傳舜所耕也。下有田曰「象田」 ,井曰「舜井。」 又有石床,足蹈處,雙跡宛然。

陳山 ,在縣東北十里。高千餘仞,少石,多草木,遠望形卓峭如筆。

安山 在陳山北一里許。

孤山 ,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南麓臨燭溪湖,四峰如筆格,最秀。

石匱山 ,在縣東北二十二里插燭溪湖中,三面皆水,其西脈自梅嶺來,自高山望之,正方如匱。

航渡山 :在石匱山東。

梅梁山 在石匱山南二里許。

許郎山 又名海郎山,在航渡山東一里許。「真武山 」 在許郎山東,甚高峻,北面湖,自山肩東下折而中,高阜嶐起,如人危坐,拳手著於腹。東「龜山」 ,西「蛇山。」 前亙出湖中,排列甚整。自孤山望之,儼然天造之勝。由巔而南,綿聯數十里,山不絕。稍東曰柘嶴。

游源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游涇之水出焉。其山多天谷,坳僻,人跡罕到。最深者曰「邵嶴」 ,有鬼嘯潭。

繆家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甚高,登其巔,北望見大海。其西南陡峻不可登,自北趾上則平坦可登。其東綿延數里,山不斷,西北望如牛形,負軛處脊峰宛然。上有池,廣數丈,曰「光池。」 烏戎山 在縣東北十七里。亦名烏玉山。屯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相傳晉孫恩屯兵於此。

流亭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下為石堰。

虞山 ,在縣東北二十三里。《太康地志》云「舜避丹朱於此」 ,亦傅會也。

石屋山 在縣東北二十三里。其山石空洞如屋。

烏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滸山 在縣東北三十八里。下有三山所城。埋馬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山趾有石,臥水如馬。舊《經》云:「秦始皇東觀於海,馬斃埋焉。」 或云:「宋高宗為金所逐,徒步行中途忽得馬,遂疾馳向明州,至此,馬忽化為石。蓋神所幻化也。」 匡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亦名康山。

包山 ,在縣東北四十二里,狀類襆,包其嶴曰「包結嶴。」

石人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山之陽有石如人,其陰有洞,曰「石人洞。」

蔡山   、金山   、破山 俱在縣東北五十里。三山相峙如鼎足,因名鼎峰,亦呼為「三山。」 其破山,相傳為葛洪煉丹時剖取石云。金。山之巔多磈石,行列甚整。昔有人依石結亭望溟海,又名海亭山。蔡山之北有望海巖。

吳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其陰有吳山洞,巖石嵌空,旁產牡礪。

懸泥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北浸於大海,其上多橘,下有湧泉,冬夏不竭。今俗呼為「勝山。」 嘉靖中,屯兵備倭,有營房焉。

仙居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相傳神仙所居。其上有雲霧,天即雨,人以為占,亦名「雨靈山。」 又狀類栲栳,亦曰「東栲栳峰、西栲栳峰」 云。

鴈嶺 在江之南五里許小黃山邊,以「《漢虞》國致雙鴈」 而名。縣東小黃山亦名鴈嶺,蓋以二「黃」 山名相同而訛云。

姥嶺 在縣東北十五里,東入燭溪湖由此。梅嶺 在姥嶺東五里許,燭溪西湖南岸由此。

入梅溪

大古嶺  、小古嶺 在縣東北四十里邵嶴北。西走銀塘,東入上林。

桃花嶺 在縣南二十里,有古桃樹,大可數圍。茭湖嶺 在縣南五十里。山徑特峻。語曰:「事可省,莫上茭湖嶺。」

九曲嶺  、分水嶺 ,俱在縣南八十里大蘭山東。

清賢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鄔山南。晉謝安、支遁、許詢數往來焉。

塔子嶺 在縣西北三里,即勝歸山西南隴。孫家尖 在縣東北十五里。南趾臨燭溪,西湖最高而尖秀。

白石尖 在縣東北四十里游源山南群山中。「寒草巖 」 在白水山。

《東巖 》在汝讎湖邊,是東山之支隴。

潺湲洞 在四明山

石人洞 在縣東北石人山。洞北向,高廣各六尺許,常若掃溉。其右壁如粉。昔有浮屠裹糧持炬而入,洞中邃杳不可窮,越信宿,聞艫聲,始乃還。

吳山洞 在縣東北,面滄海,巨浪激撞,巖石嵌空,旁產牡礪。

《盤蘿石  鬥》。《紫石  茭》。請幫助識別此字。石 俱在縣東北仙居山。

牛眠石 在縣西南三十里,狀如牛臥田中。相傳稻熟時曾出食稻,今為人摧損。

《石龜 》:在鳳亭鄉。其地多生古苔梅。

嚴陵塢 在客星山下。漢嚴子陵避光武聘居此。

江 在縣南十步許,又名「舜江江。」 橋西舊產蕙,亦稱「蕙江。」

菁江 在縣西十五里。受縣西諸鄉及上虞東鄉之水,匯於姚江。

東橫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源出燭溪湖,東至雙河,東北至觀海,西流過石堰,南入於江。嘉靖十五年,縣丞金韶浚深之。

西橫河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牟山湖,西流入於上虞,北至臨山。

長泠河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源出上虞之長灞,又出牟山湖,東至于菁江,北至海塘。

制河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游源、銀塘諸溪之水出焉。北流為游涇,東北溢於雙河,西北會於東橫河。

祕圖湖 在丞廨之前。初本石竇,微出泉,好事者因而廣之,纔丈許,巖石陡處鐫曰「神禹祕圖。」 汝讎湖 在縣西北四十里,南距山,又距喻格堰、孟家塘,北距海堤周九百七十一頃,最為大。今為豪右所侵,不能半矣。

牟山湖 一名「新湖」 ,在縣西三十五里,三面距山,北為塘,周五百頃,近亦為豪右所侵。

余支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周五百頃,北距孟家塘,與汝讎湖界。

穴湖 ,在縣東十里。夏侯曾先《地志》:「吳時望氣者鑿斷山,因以名湖。」 《水經》:「穴湖之水,沃其一鄉,並為良疇。」

燭溪湖 在縣東北十八里。三面界山,東為湖塘。舊經云:「昔人迷失道,忽有二人執燭夾溪而行,因得路,故名燭溪。」 《十道志》:「昔人入山,昏暗四塞,迷惑悲泣,山中忽有雙燭照之,其說略合。」 湖內有明塘溪,一名明塘湖,俗又呼為淡水海,周二十餘里,有東西兩水門,鄉民每爭決水。明成化中,詔從邑人胡禮言中築塘,分湖為兩,由是爭始息。湖邊人相傳有八景:曰《漾塘煙柳》,曰《孤山雪梅》,曰《顯沙聚鷺》,曰《梅澳歸龍》,曰《夾溪仙燭》,曰《航渡漁舟》,曰《白洋霽月》,曰《翠屏晴嵐》。

梅澳湖 即燭溪湖。航渡西南之一曲,北與燭溪湖通。《舊經》云:「昔有梅樹,吳時採為蘇臺梁。」 今湖側猶多梅木,俗傳水底梅梁根也。巨木湛臥湖心,雖水涸不露。秋七、八月,雷雨交作,有聲如鼉吼,震徹數里。土人相傳謂梅龍顧母。事雖近不經,然水實自北倒流而南,入航渡橋,波濤洶湧,中高起一帶如脊,常衝墜橋石一二塊,亦大異也。《八景》所云「梅澳歸龍」 ,即此是也。又《十道志》:吳造建業宮,使匠人伐材,至明塘溪口梅下,俄見長木堪為梁。伐材還都,會梁已足,更別無用梁。一夜梅忽飛還,土人異之,號曰「梅君。」 今在湖中,隨水浮沉。一云用為會稽禹廟梁。

上林湖 在縣東北六十里,周五十八頃有奇。呵浦,今莫知在何所。按《南史》,「宋高祖征孫恩、虞丘,進戍句章城,被圍數十日,大戰,身被數創。」

至餘姚呵浦,乃得破賊張驃焉。

鹹池匯 ,在縣東南十里,即餘姚江也。至此紆「迴數曲,折而西南,復折而東北,每一曲約十餘里,數曲間,陸行不過十里,而舟行則四十餘里」 ,東流入慈谿界。旱甚鹹,潮來,大約亦匯此止耳,罕復西也。

「白水 」 在西,《四明》是瀑布泉。

攛水 在縣東南二十里,亦是四明之東支。其山名牛場山,甚高峻。山巔溪四抱,會為巨澗,而北為查湖山,其巔有龍潭焉,澗北流皆入於潭。潭南有池一泓,中有小石,山如珠,曰「噴珠池。池下懸崖千仞,水飛下四時不絕,宛若虯龍空中翔舞。又下則如散珠,如垂簾,激於巖石,琤琮有聲,似吼似吟,無晝夜盈滿人耳。」 是云攛水,蓋姚邑東南大觀也。山險僻,人罕至。宋元嘉中,李信自兗避地來家於會稽。嘗構亭其間。今遺跡尚存,凡李氏之裔多葬於是。

子陵灘 ,在縣少東。江瀨磷磷,潮汐上下嘗有聲,蓋其初釣遊處也。

竹山潭 在竹山

鬼嘯潭 在游源山邵嶴內。神龍是宅,大旱禱之輒雨。旁有龍王廟。

鴈池 ,在縣南五里。雙鴈送虞國歸,於此棲宿焉。

郗家池 ,在羅壁山,晉郗愔池也。

阮家池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梁文宣太后令嬴故宅池也。

向家池 在縣南一里許,莫考其世。昔在參政陳塏宅內,不二三丈,四面石甃之,鄉人云是向敏中家池。今城南有向丞相墓。慈谿,向姓,是其子孫。按敏中,開封人,不應餘姚有墓,想其子孫隨南渡者。陳參政云:「高、曹、向、孟四姓,俱來餘姚,向后是敏中孫女,國戚隨徙。」 意或近之。

項家池 ,在縣南十里。

「龍泉 」 在龍泉山之趾。宋高宗飲之甘,因取十甕以去。

華清泉 在陳山之半,一名「旋井。」 相傳昔有人得一鰻於井,持歸臠而烹之,俄而失鰻。後數日,見其游泳於井,而有臠痕,疑其龍云。宋元豐中,楊景謨、顧臨同遊,酌泉賦詩。

姜女泉 在姜山。其水清洌,有木葉蔽之,去葉則濁,俗呼為「姜女池。」 姜女不知何時人。旁有淨凝寺池,廣不及丈,旱不涸,雨不盈,寺之飲濯皆取給焉。池中草嘗蕪沒,僧稍芟治,泉即竭。禱祈久之,乃如故,此頗為異。

葛仙井 在龍泉山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