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卷 |
第一千三卷目錄
金華府部彙考一
金華府建置沿革考
金華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金華府星野考
金華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卷
金華府部彙考一
编辑金華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古揚州之域也,夏封為於越。春秋、戰國,吳、越兼併,由楚而秦。初置烏傷縣,屬會稽郡。漢封荊國,後又封吳國,地在封內。國除,仍屬會稽郡。新莽改烏傷為烏孝。光武時,復其名。初平三年,析烏傷置長山縣。吳赤烏八年,又析置永康縣,俱屬會稽郡。寶鼎元年,分會稽置東陽郡,以其郡在金華山之陽,瀔水之東也。而烏傷、長山、永康屬之。晉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東陽隸焉。宋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統東陽郡。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併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東陽隸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統東陽郡;十年,割吳郡之建德來屬。大同六年,改東陽郡為金華郡,尋復舊。陳永定三年,省東揚州,并屬揚州,改東陽郡為縉州,尋復立東揚州屬之。隋開皇九年,省東揚州,廢東陽郡,置婺州。蓋以天文為婺女分野,因名州云。改長山縣曰吳寧,婺州仍領縣三,曰永康、烏傷。吳寧十二年,改吳寧為東陽;十八年,改東陽為金華。大業初,改婺州為東陽郡。唐武德四年,改東陽郡為婺州,改永康為麗州,烏傷為綢州,以建德縣隸嚴州。六年,廢綢州為義烏,廢麗州為永康。而婺州之領縣三,曰永康、義烏、金華。貞觀元年,婺州隸江南道。咸亨五年,析金華西郡置蘭谿縣。垂拱二年,析義烏之東置東陽縣,仍郡舊名也。改金華縣為金山。天授初,析永康置武義縣,尋改為武成。長安四年,改金山仍為金華。開元二十一年,婺州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改婺州為東陽郡,領縣六,曰金華、義烏、永康、東陽、蘭谿、武成。十三載,析義烏之北鄙與蘭谿之東二鄉,置浦陽縣。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東陽郡隸東道。乾元元年,復以東陽郡為婺州。大曆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為浙東西道。二年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婺屬於東。天祐中,改武成為武義縣。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婺屬吳越國。貞明三年,改浦陽為浦江縣,東陽為東場縣。晉天福四年,升婺州為武勝軍,又升為武勝府。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改東場為東陽縣。婺州領縣七,曰金華、義烏、永康、東陽、蘭谿、武義、浦江。淳化元年,改武勝軍為保寧軍。至道三年,婺州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復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婺屬於東。紹興二年,分浙為東西二路,東路治紹興府,督婺州。元至元十四年,改為婺州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曰「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婺州路屬之。又置「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於婺州路。元貞初,升蘭谿為州,屬本路。明克元,改婺州路為寧越府,尋又改為金華府。洪武元年,改江浙為浙江等處行中書省,金華府隸焉。二年復以蘭谿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金華府隸焉」 ,領縣七。成化七年,析義烏置湯溪縣,而金華府之領縣八,曰金華,蘭谿、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
皇清因之。
金華縣:〈附郭。〉
東漢析烏傷置長山縣,屬會稽郡。三國吳,長山縣屬東陽郡。晉、宋、齊、梁、陳因之。隋改名吳寧,又改名東陽,後改為金華縣,屬婺州。唐改名金山,尋復名金華,屬婺州。後五代,金華縣屬吳越國。宋,金華縣屬婺州。元,金華縣屬婺州路。明,金華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蘭谿縣
唐析金華置蘭谿縣,屬婺州。後五代蘭谿縣屬吳越國。宋蘭谿縣屬婺州。元升為蘭谿州,屬婺州路。明復為蘭谿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東陽縣
唐析義烏置東陽縣,屬婺州。後五代改名「東場。」
縣。錢鏐與楊行密仇惡,聞其姓之同音者,請於梁,更之,屬吳越國。宋復名東陽縣,屬婺州。元,東陽縣屬婺州路。明,東陽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義烏縣
唐改烏傷,置義烏縣,屬婺州。後五代義烏縣屬吳越國。宋,義烏縣屬婺州。元,義烏縣屬婺州路。明,義烏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永康縣
三國吳析烏傷置永康縣,屬東陽郡。晉、宋、齊、梁、陳因之。隋廢永康縣,尋復置婺州。唐即縣地屬麗州。後五代,永康縣屬吳越國。宋,永康縣屬婺州。元,永康縣屬婺州路。明,永康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武義縣
唐析永康置武義縣,尋改名武成,後仍為武義,屬婺州。後五代,武義縣屬吳越國。宋,武義縣屬婺州。元,武義縣屬婺州路。明,武義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浦江縣
唐析義烏蘭谿,置浦陽縣,屬婺州。後五代改名浦江縣,屬吳越國。宋,浦江縣屬婺州。元,浦江縣屬婺州路。明,浦江縣屬寧越府,尋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湯溪縣
明析義烏置湯溪縣,屬金華府。
皇清因之。
金華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金華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台州府治六百二十二里。
西至衢州府治一百九十里。
南至處州。府治二百五十八里。
北至嚴州,府治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台州府仙居縣馬鬃嶺,三百四十九里。西南到衢州府龍游縣方山為界,七十五里。西北到嚴州府建德縣三河為界,一百里。東北到紹興府諸暨縣顏家畈界,二百十五里。東西廣三百九十里,南北袤三百六十里。《金華縣》:
金華,附邑也。東至義烏縣治一百十里。
西至蘭谿,縣治五十里。
南至武義縣,治七十里。
北至蘭谿,縣治五十五里。
東南到武義縣界四十五里,地名「石龍頭。」 西南到湯溪縣界二十五里,地名白龍溪。西北到蘭谿縣界二十五里,地名「九龍。」
東北到浦江縣界,五十五里,地名太陽嶺,東西廣九十三里,南北袤六十八里。
蘭谿縣
府西五十里為「蘭谿。」 東至金華縣治五十里,西至嚴州府壽昌縣治七十里。
南至湯溪,縣治五十里。
北至嚴州府建德縣治九十里。
東南到金華縣界二十里,地名「古城。」
西南到龍游縣界三十五里,地名「遊埠。」
西北到建德縣界三十五里,地名「白雁插。」 東北到浦江縣界五十五里,地名「橫木。」
東西廣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東陽縣》。
府東一百五十里為「東陽。」 東至天台縣治五百里。
西至義烏,縣治四十里。
南至永康縣治一百十里。
北至諸暨,縣,治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天台縣界,地名「烏巖。」
西南到義烏縣界,地名「下墅。」
西北到義烏縣界,地名「蒲塘。」
東北到嵊縣界地名「白峰。」
東西廣一百九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義烏縣》。
府東北一百一十里為「義烏。」 東至東陽縣治四十里。
西至金華,縣治一百一十里。
南至永康縣治一百五十里。
北至浦江,縣治六十里。
東南到東陽縣界五十里,地名「洪塘。」
西南到金華縣界五十里,地名「何樓子。」
西北到浦江縣界三十里,地名「蒲墟。」
東北到東陽縣界三十里,地名「愛頭。」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七里。
永康縣
府東南一百一十里為「永康。」 東至仙居縣治二百八十里。
西至武義縣治五十五里。
南至縉雲縣治八十里
北至義烏,縣治一百五十二里。
東南到縉雲縣界四十里,地名「南岡嶺。」
西南到武義縣界二十里,地名「桐琴。」
西北到武義縣界三十里,地名「馱塘。」
東北到東陽縣界,六十里。地名「四路口。」
東西廣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
武義縣
府南八十里為「武義。」 東至永康縣治五十五里,西至金華縣治七十里。
南至縉雲縣治九十里
北至金華,縣治七十五里。
東南到永康縣界二十里,地名「桐琴。」
西南到麗水縣界四十五里,地名「應和。」
西北到金華縣界三十里,地名「售溪。」
東北到金華縣界,三十五里,地名石龍頭,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浦江縣
府東北一百二十里為「浦江。」 東至諸暨縣治一百里。
西至建德縣治九十里
南至金華,縣治一百十里。
北至富陽,縣治一百九十里。
東南到義烏縣界四十里,地名「赤村橋。」
西南到蘭谿縣界六十里,地名「洪塘。」
西北到建德縣界五十里,地名「截柘嶺。」
東北到桐廬縣界一百里,地名松山坑口,東西廣一百二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湯溪縣
府西南五十五里為「湯溪。」 東至金華縣治六十里。
西至龍游縣治五十里
南至遂昌縣,治一百二十里。
北至蘭谿,縣治四十里。
東南到遂昌縣界七十里,地名「周塢。」
西南到龍游縣界二十里,地名「方山。」
西北到蘭谿縣界三十里,地名「油埠。」
東北到蘭谿縣界三十里,地名「張坑。」
東西廣四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金華縣附郭。〉
舊《志》:金華諸山,蜿蜒起伏,勢如游龍騰空駕雲,高為潛嶽,雄壓萬峰。左右分支,迴巒列巘,連屏排戟,拱衛四維。面南諸峰數重,近者橫如几案,遠者環如城郭。郭外雙谿縈帶,眾水匯合,彎環流衍,注於瀫水,轉入浙江。郡東北有寧、紹,台為藩籬;東南有衢、溫,處為比鄰;西北有杭、嚴,徽為蔽障。誠一郡之形勝,兩浙之要區也。
蘭谿縣
崇山瞰其前,為之眉目。兩溪直其右,為之夾輔,水陸衝要。南出閩、廣,北距吳會,後枕崇岡,前挹
九峰
東陽縣
「碧峴南排,紫嵬東聳。白鹿與青臺競秀,夏山與東白爭奇。白溪合漢沙而西下,畫水泛荊浦以南奔。練白瀠青,左環右拱。形勝之美,甲於他邦。」 《義烏縣》。
古稠之山,峙於西北,山環矗而邃,泉四疏而清。平湖十里,涵碧澄酥,右擅湖光,左帶江流,襟溪帶湖,青巖、黃檗諸山環列於前後。川明山秀,秀淑之氣,不下於他邑。
永康縣
據祟山而五峰峙其北,襟清流而雙谿會其南,縣治特立其中,實四面山水之會。
武義縣
邑附湖山而帶熟溪,白陽環於左,書臺倚於右,層峰疊嶂,羅列於其前。
浦江縣
山巒自嚴、徽起伏而來,形勢斗拔,仙華諸峰如瑞鳳、如寶蓮,如天馬行空,凌霄獨聳。左右寶掌、金坑,如龍翔虎踞,尖員奇特,拱向而北面南溪諸水,自月泉截柘井坑合流,會於縣南,繞湖山、楓江注諸暨、錢塘達於海,為一方勝概。
湯溪縣
括山前遮後擁,羅立縣南。支脈分轉而東,斷而復續。又自方山度九峰,蜿蜒而蟠於西。自衢注瀔江,折而東北去山環而曲,水停而深,土衍而沃。
金華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 註:「星紀,吳越也。」
《漢書·天文志》:「牽牛、婺女,揚州。」
《後漢書天文志》:「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
《晉書天文志目》:「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
《明一統志》:「金華天文:牛女分野。」
宋濂《寶婺觀記》,「說者謂自南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皆屬焉,何獨婺人得專祀婺女乎?」 是不然。吳越之分固廣,而斗牛女之所該亦廣,苟以躔度細推之,郡之墟正上直於婺女,星之降祥,焉可誣也。又章懋蘭《谿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相去雖若懸絕,而災祥感召如影響然。」 據二公所云,則星野似有定論,尚俟善推步者考焉。
金華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金華縣附郭。〉
金華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名「長山。」 自天台、赤城發脈,至東陽之大盆山,迤邐至此,橫亙金華、蘭溪、義烏、浦江之境。周三百六十里。
芙蓉山 在府北十五里。一名「潛岳」 ,又名「尖峰山。」 孤山獨秀,狀若芙蓉,故名。
赤松山 在府北十五里。一名「臥羊山。」
煉丹山 ,在赤松山北,黃初平煉丹處,因名「梁山 。」 從赤松山進約十里至其處,北近盤泉,中有土田,居民多姓「滕」 者。
鹿田 在府北二十五里。上有沃野,可耕。白望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朝對。乾峰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門戶。龍鱗山 在府東八里,名興教山。山石錯落如龍鱗,色赤,城石階礎所出。
覆船山 ,在府東五十餘里。
靈嶽山 :在府東四十五里。
東山 在府東五十五里。自東陽之大盆山迤邐而來,周三百里。
葛公山 在府東七十五里。一名葛仙峰。屏山 在府南五里,一名琴望,又名赤山。銅山 在府南二十里阻南港上。山下有泉,色白,號「銅山泉。」 因石似銅,故名,原無銅也。
南山 ,在府南三十五里。分脈自括蒼山北來,凝結於此,高幾倍北山,周四百餘里。
白原山 ,在府南四十五里,高千餘仞。
石門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有石對峙如門。罣罳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形如罣罳。伏龍山 在府西南三十里,山嶺有古廟。望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
玉笥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山有石人峰。沐塵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候塵。至道山 在府東南三十五里。一名「覆釜」 ,一名「積道。」 連屏擁翠,石磴縈紆,絕頂坦平如掌。上山 在府西隅,太守蘇遲、謝政居於此,今為
縣治所倚
白蕨山 :在府東南十五里。
岮山 在府東五十五里,山麓有關帝廟。鳳凰山 在府西五里。
霞母山 在府東五十五里。霞湧即雨。
法華山 :在府東北七十里。
黃毛山 在府東北六十里,形如蝴蝶,土色黃。青游山 在府東北七十里。
三白山 :在府東南五十里。
威靈山 :在府東北五十五里。
觀山 ,許白雲「六世祖由平江徙居於此。」 馬秦山 ,按《通志》,在縣南一百里。
橋山 在府北二十里。兩崖對峙,高數百仞。溪流折旋其中,為瀑為湍。有石橫跨其上,故名。夭真山 ,在府西北三十里。
靈巖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
城山 在府東三里。宋王埜所居。今其住處已迷不可識。
多寶寺山 在五都
清岡山 在三十一都
馬鞍山 在二都
古城山 在三十四都,與蘭谿接境。
太陽嶺 在府東北五十里,踰嶺入浦江縣界。黃姑嶺 在府東北五十里。
馬鋪嶺 在府東五里,正學祠在焉。
黃山嶺 在二十都
仁和嶺 在二十九都
棋盤嶺 在三十三都
樟柏嶺 在府西二十里。白望之支,不甚高險,東抱郡治,陸路所經焉。
玩雲嶺 :在北四一坊。一名「防火嶺。」
望仙嶺 在旌孝門內,登嶺可望赤松,故名。「儒宗嶺 」 在北四二坊。呂祖謙、唐仲友故居。鐵行嶺 在府東南一里許。
三皇嶺 在府東二里。舊名「倉嶺」 ,今分司在焉。醋坊嶺 在府東。宋醋庫在此。
長嶺 在五都
紫薇巖 在府西北三十里,一名「講堂洞」 青草巖 ,或云即滕公巖。
折竹巖 在府北二十里,金華山之陽。
鶴巖 、虎巖 ,俱在金華山之南,二巖相距五里,若鶴之翔,若虎之踞。
焦巖 在南港上。巖壁平峭,環障溪流,水陸交出其下,人望之如赤壁云。
東紫巖 在府北十五里,有廟祠在焉。
獅子巖 在府東五十里。形如獅子,故名。鬥雞巖 ,兩山對峙,奇峭如鬥雞,因名。
石碕巖 在府東三里二百二十步。又名「石碕頭。」
靈童巖 在府西北三十里。居民多以茶筍為生。
普明巖 在府東北六十里。
洞殿巖 在府東六十里。
煮石岩 在府東五十五里。石勢玲瓏可愛。白巖 ,與盤泉山相近。
慧明巖 在二十都,與覆釜山相近。
金華洞 ,在府北三十里,周五百里,即道家所稱「第三十六金華洞元之天。」
上霄洞 ,在府東北三十里金華山之南。新洞 有二處,一在府東北三十五里,一在赤松山東北十里。
九龍洞 ,在紫薇巖東,洞外約廣數丈。
煮石洞 在府南四十里,俗呼「派塘洞。」
雙溪 一源為東派,亦曰「東港」 ,自東陽縣大盆山過義烏,合眾流西行入縣境。一源為南派,亦曰「南港」 ,出縉雲黃碧山,過永康、武義入縣境。潛溪 舊名「根溪」 ,發源金華山。
慈航溪 在就日鄉,源出義烏覆釜巖下。白溪 ,在就日鄉,發源天青坑溪上。
東溪 在就日鄉,源出東陽縣界斧頭巖下。西溪 在文星鄉,源出義烏覆釜巖山下。含香溪 源出東玉壺山,經拱坦。
坦溪 :發源金華山,西南流入東派。
玉泉溪 :在赤松鄉,發源玉壺山。
《赤松溪 》發源盤泉山頂東玉壺。
通元溪 發源赤松鄉玉壺山。
狀石溪 出武義,入素溪,北流至松溪。
售溪 :出武義尖山下。東南流入南港。
松溪 一名「崇溪。」 發源武義。
《梅溪 》發源武義大家山。
迴溪 在大雲鄉西,與通元溪同源。
小溪 在府西十里。有金麻豆灘。
倒流溪 :在府東五十五里。發源北山。
白沙溪 在府西。又名「白龍溪」 ,源出輔蒼山中。桐溪 在府西南三十里,源自南山來。
黃湮溪 在府西婺女鄉。其水發源自北山讓溪 ,源出猱樓。
盤溪 :在府北二十里。發源徐公湖。
沙溪 在三都
摩訶溪 在府東三十五里二十都。
大湖 在孝順鄉。「來脈一線,兩溪夾峽過下。」 徐長湖 在赤松鄉。
履湖 在孝順鄉
天中湖 、張湖 、塘湖 ,俱在就日鄉。凌湖 ,茅湖 、葛湖。
黃演湖 俱在文星鄉
松溪湖 在惠日鄉
「強湖 」 、白馬湖 ,俱在婺女鄉。
梅砂湖 :在府東石碕巖下。
休文井 在府學門牆東偏。
瑞安井 東一隅。一名「闌路井。」
蔡葉井 東二隅
蘭谿縣
大寺山 在縣城東南。拔地數十丈,延袤五七里而不一其名。山麓有二佛剎,一曰「靈壽寺」 ,一曰「經藏院」 ,以其橫列學宮之南,又謂之「掛榜山。」 「天福山 」 在城中,距縣半里。山不甚高,居民環列。山麓縣公署正東,旋轉南嚮。此山擁護縣右,故風氣完聚,民物蕃盛,甲於東浙。
南住山 在縣南十五里。其山自閩南迤邐十餘里而來,至此截然而住,因名「南住。」
蘭陰山 在縣西南六里。其山多蘭,故名。古城山 ,在縣南二十里。大阜中峙,而兩山環其左右,山脊有城,周二三里,其缺處如門。棋休山 ,一名虯首山,縣東十餘里。
銅山 在縣東十里,接金華之西山。
洞巖山 一名「靈洞」 ,在縣東二十里。
十二曲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飛瀑如簾。高眉山 ,在縣東少北二十五里。
金臺山 ,在縣東少北十五里。
紫巖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山上有巖如覆釜,穹窿,深廣可容百餘人,色紫黑,故名。鄉亦以是名。
獅山 在縣東少北二十五里,以形似故名。甘棠山 在縣西南十二里,其山不甚高大。塔山 在縣西南十三里,山頂有伍子胥廟。柱竿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平地突拔,若天柱竿立,為純孝鄉之望山。
瑞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昔產瑞麥,故名。龍門山 ,在縣西三十里。
白石山 ,在縣西四十餘里。其石如玉,又名「玉華峰。」 山腰有石洞,險不可登。
道峰山 在縣西四十里玉華峰前。
硯山 在縣西四十里,壽昌、龍游三縣之界。白露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半有白石巖。三峰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白鶴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蟠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山巔有兩石,若雲氣騰起,即有雨。
黃大山 在縣北七、八里。突然高聳,雄踞治後。水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多流泉,故名。
豹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形似豹,故名。
香山 ,在縣北三十里。山產玉蘭,花白有香,故名。
桂峰山 ,在縣北四十里。
東山 在縣北三十里香溪之東,故名。
解石山 ,在縣北五十里,名小桃源。
盤山 在縣北五十里。其頂平如盤,可一里許。崧山 在縣北五十里。山之半有馬跪跡。玉壺山 在縣北六十里。
虯首山 按《通志》,在縣東十里。
東相山 按《通志》,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牛石山 、茶山 、社山。
椒烏山 按《通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金龍山 、金雞山 ,按《通志》俱在縣東二十二里。
將軍山 佛山 ,按《通志》,俱在縣西二十餘里。
蜈蚣山 按《通志》:「一名屏風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密山 按《通志》一名佛跡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翠峰山 仁山 ,按《通志》俱在縣西四十里,舊
有「仁山書院」 ,為金履祥講學之所。
五隴屏山 按《通志》: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嵌山 、白鴈山 俱在縣北四十里。勝山 、桂峰、支龍、坦山,山人鄭誠夫嘗作溪山一覽亭於其上,遺址尚存。
售峰山 在縣北五十里。上有龍潭,歲旱禱焉。蛾眉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不甚高,林木蔥鬱如蛾眉。
聖羅山 在縣西三里,隔溪水。
郭偲山 ,在縣西四十里。古傳郭偲先生煉丹於此。
嚴高峰 在縣北五十里,旁有勝觀石。
望峰 ,在縣北三十里,高百餘丈。
天峰嶺 在高眉山東北二十五里。
石阜嶺 在十都
馬嶺 在縣北五十餘里,當蘭谿、建德之界。馬嘶嶺 ,在縣西北二十里純孝鄉。
陳嶺 在縣西二十五里,硯山之西。
天井巖 在縣東南二十里洞巖山口。
玲瓏巖 在紫巖鄉
鷂窠巖 在玲瓏巖下,巖如鷂窠,廣十餘丈。跌水巖 在縣北武昌鄉,峭壁五十餘丈。烏石巖 在縣北十餘里,高二十餘丈。
金雞巖 在縣西北純孝鄉。高百餘丈。
杜巖 在縣西三十里無垢院內。
東巖 在廣嚴院內
赤巖 ,在縣西太平鄉,高廣百餘丈。
大慈巖 ,在縣西北五十里,與壽昌接境。「竹絲巖 」 ,在武昌鄉,高百十餘丈。
洪巖 高數十丈,狀若赤壁。
《豢龍巖 》,高一丈,深五六丈。
《西巖 》高二丈,上有石佛。
小三洞 ,「在縣東洞巖山中,上靈洞深三十餘丈,下靈洞深五十餘丈,皆與金華洞通。中洞瞰山腰,視上洞而小,前趨山趾即下洞。」
仙洞 ,在太平鄉,與郭偲山相對。
「石蓮洞 」 ,近獅山十二曲深處。
「白雲洞 」 在洞巖山。
白坑 ,在洞巖山之東,深五六十丈,東西相跨二百餘步,長五里。其山石皆白,可燔為灰,故名。「紅坑 」 ,在洞巖山之西,深廣與白坑同,長五六里。
磊瀆坑 在蜈蚣山下,深五十餘丈。
棠源 在縣東紫巖鄉。其源之上翠峰,奇巒秀峙,左右山民往往業於其間。
靈洞源 旁皆奇峰怪石,其中一道如砥。甘露源 ,在靈洞源西。
木沉源 ,在縣北武昌鄉。其源左右皆大山,而有長山間於其中,人呼為「東西源。」
湛裏源 :在木沉源西。其源大約如木沉,人亦呼為東西兩源。
《魯源 》湛裏源西草木深茂。
溪裏源 一名「雲源」 ,在靈泉鄉。
烏石源 在純孝鄉,中有田二千餘畝。
慕塢源 在純孝鄉十二都。有上下二源。坦源 在慕塢源上,深遠十餘里。「塔彈」源 在純孝鄉十三都,深遠二十五里。三峰源 在純孝鄉十四都,源之左右夾兩溪,一名小溪,一名「芝溪」,各深遠四五十里。
萬松源 ,在純孝鄉,去縣四十里。
儒源 ,在縣西北四十里。
蘭谿 在縣西南二里。一名瀫水。其源有二,一自衢城而東北流至於縣,謂之「衢港。」 一自婺城而西流至於縣,謂之「婺港。」 二水合而匯於縣之西南,類羅瀫文,因名。崖多蘭𦶜,故名蘭谿。黃煙溪 在縣東南紫巖鄉,源於東陽江東溪 ,一名石匣溪,在紫巖鄉婺港中。
八石溪 :在紫巖鄉。發源自鷂窠巖。
雙溪 ,其一即八石溪,其一發源玲瓏巖。「洞溪 」 發源自靈洞山,由洞橋而出。
大有溪 在橫山鄉,發源衢港,由羅埠分流。萬罎溪 在橫山鄉,亦由羅埠分流瀘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發源衢括諸山。赤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發源壽昌長嶺。東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東柏山下。
永昌溪 在縣西甘棠、瑞山二鄉。發源長嶺。乾溪 在縣西北純孝鄉。水有二源,一出嚴州塔彈嶺,謂之「北溪。」 一出嚴州馬目源,謂之「芝溪。」 香溪 在縣北武昌鄉,即蘭谿之下流。
石渠溪 在縣西北武昌鄉,源於鄉之木沉源。驥溪 一名「馬澗」 ,在靈泉鄉,源於玉壺山。
小梅溪 在靈泉鄉。源於浦江之烏燒嶺。大梅溪 一名「龍門水」 ,在靈泉鄉,源出於浦江之大洪嶺,會納眾流,至金家梁而入於大溪。靈湖 廣五十丈,中有泉穴,在紫巖鄉。
蛟湖 ,廣五丈,周五里。
上清湖 廣三十六丈,長一里,在橫山鄉。烏觜湖 廣二十丈,長一里,在橫山鄉。
《清湖 》廣八十畝,在甘棠鄉。
《苧湖 》廣八十畝,在甘棠鄉。
《清湖 》廣二十餘丈,長五里,在橫山鄉。
憲湖 一名「東洞」 ,上、中、下三湖,長半里。
湯湖 廣數十畝
萬善湖 廣數十畝
前湖 廣數十畝
楊大湖 廣八十餘畝,俱在甘棠鄉。
金湖 、「泉湖 」 、徐村湖。
長湖
官井 在縣西北聯桂坊,其上有亭。
「惠鮮井 」 在養濟院內。宋知縣江文衡所鑿。「煉丹井 」 在浩然觀內,俗傳為白衣真人煉丹井。
響泉井 在北津橋下,其水淙淙,汲之則有聲。「義井 」 ,在酒坊巷口。
洗牲井 在泮池東
東井 在白鴈山之東,雖深不盈尺,而歲旱不涸。
白泉 在香溪市南。范浚《志》云:「距吾廬南不能五十步,有泉激出石竇間,色乳味飴,與他泉不類。」
天池泉 在棲真院後
《湧泉 》:在鹿山之旁。其泉從地湧出。
「三泉 」 ,在柱竿山之陽,三泉相通。
大泉 在紫巖鄉,與三洞通,春冬不竭。
「長泉 」 在紫巖鄉。泉混混,常不竭。
牛軛灘 在縣東十五里。
鷺鷥灘 在縣東二十五里婺港水中。一在瀘溪之上。
金臺灘 在縣西南十五里衢港中。
石谼灘 在赤溪浦口。巨石斜生,水甚湍急。馬公灘 在縣西南二里。衢、婺二水環匝其外。桃源灘 在縣北五里。
黃湓灘 在縣北十里
焦石灘 在縣北二十五里。
金家灘 一名「金家梁」 ,在縣西北三十里。白鴈灘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望雲灘 在縣西北四十里。
中洲灘 在縣西南,衢婺二水夾成一洲。龍門水 按《一統志》在蘭谿縣北三十里。風秋潭 在縣東十五里,長五里,深不可測。橫山潭 在蘭陰山下,衢水至此乃為所截,匯而成潭,深不可測。
椒石潭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椒石山下。香溪潭 在縣北三十里香溪中。
堰潭 ,在武昌鄉靈祈寺側。中有石巖,狀類獅子。
石井潭 :在靈泉鄉。深不可測。
范潭 在太平鄉
東陽縣
大盆山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週一百三十里,形如覆盆,故名。稍下小盆山,二山實諸山之祖,大都析為三條,中條自小盆西下,蜿蜒起伏二百餘里,始達於縣治,為峴甑諸山。
東白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週五十里,嶔崎危峭,下視眾山,與會稽、天台連屬。
三丘山 在縣東八里,週二十里。晉義熙間,殷仲文為東陽守,嘗登此山。後人思之,若襄陽之羊祜。又名「峴山」 ,有二峰對峙,曰「東峴峰,曰西峴峰。」
青臺山 在縣東二十里。突立而形如臺。前山 在縣東三十里。上有行婆廟,禱雨輒應。西白山 在縣東五十里東白山西,故名。覆舟山 在縣東五十里。狀如覆舟,故名。嵬山 在縣東五十里。山凡六面,上有井三十六。
豹山 ,在縣東五十四里。遠望如豹,故名。玉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舊名「封山」 ,界於天台。
孔山 ,在縣東南二百餘步。
夏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側有禹廟,故名。歌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上有石室,可容百人。盈勝山 ,在縣南四里,據東西兩峴峰之間。
筆架峰 在縣南十三里,三山對峙,若筆架然。天竺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多修竹。
月山 在縣南六十里,盤曲於檉溪之北,以形名。
雞鳴山 ,在縣南六十里。
淮巖山 在縣南六十里。拳然崇竦道旁松山 ,在縣南七十里。唐馬將軍倡義兵拒巢賊,立寨山巔,居民立廟山下,報祀之。
瑞山 ,在縣南九十里至一百五十里為烏巖,界於永康。
甑山 ,在縣西南十里。上有石壇。
紫衣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
八華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西界義烏。
西黃山 ,在縣東七十里。高百丈,長十里,週三十里。山土正黃色,或丹如硃。其下產「土硃、山墨」 之類,為金、紹兩郡龍脈束咽過峽之處。
稠巖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巖有石室。金山 ,在縣北五十里。
赤巖山 ,在縣東北十里,一名「孤絕山。」
馬鞍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以形名。
白鹿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山形肖鹿,故名。鶴巖山 ,在縣東北二十七里,上有風穴。石洞山 在縣東南五十五里。
勒馬峰 :在縣南四里,為縣治案山。
東峴峰 在縣南八里
西峴峰 ,其峰峭拔,頂寬平,法輪禪寺居其中。虎峰 ,在縣北五十里。
九州尖 在縣東百餘里。高諸山五百丈。「第一峰 」 在縣東八十里,宋寧廟嘗禱雨於此。西巖嶺 在縣東三十里,夏山之西巔。
金鵝嶺 在縣東一百里。
長壽嶺 ,在縣東一百里,高七百丈。
馬騣嶺 在縣東二百四十里。嶺勢險峻,延袤三十里,為婺、台之咽吭。
南午嶺 在縣南十里。溫處台、閩必由之道。官清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高二百丈。
水衢嶺 在縣南五十五里,因嶺內橋名。石鼓嶺 ,在縣南四十里,有石如鼓,叩之有聲。畢嶺 在縣北七十里。
鷺鷥嶺 在縣北七十里。
大小嶺 在縣東北二十里蒿嶺之西。
蒿嶺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烏竹嶺 :在縣東北四十里。逶迤數折,與鷺鷥嶺、蒿嶺大小嶺相連,為北境之關隘。
白峰嶺 ,在縣東北七十里,高三百丈。
桃巖 在縣南六里,高三百八十丈,週二十里。清泉巖 ,在縣東五十里,自大隴山南來。鮑令巖 ,在縣南五里涵碧亭之上。
屏巖 ,在縣南三十五里,與禹山對峙。
西明巖 在縣南七十里。上有洞,可容數百人。烏舞巖 在縣南七十里,高五百丈,上寬平可容千人。唐馬將軍、陳都使共置寨於此拒賊。北甑巖 在縣南七十里。
黃藤巖 在縣南七十里清潭之上,約高三百丈。
馬鞍巖 在縣南七十里。形如馬鞍,故名。蟠谷巖 在縣南七十里。嶔崎危峭,不可逼視。烏巖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頂有石穴,名「清風洞。」
單令巖 在青臺山頂,東晉長山侯單稔隱此。「白雲洞 」 ,在縣西六里,中有玉女盆、瀑布、珠壁、石乳諸勝。
盆山洞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洞有石如盆。桃源洞 ,在縣南十里,高城有桃花萬樹,溪流汨汨,眺望有武陵人之想。
石洞 ,在縣東四十里,二壁如削,高三十餘丈,長十丈,闊二尋,中有一澗,翠木上交,碧流下溜,風行水流,無有息時。
仙人洞 ,在縣南七十里檉溪。
涵靈洞 在縣北五十里舜山之側。
紫霞洞 在西嶺。元俞仲材居此。
畫溪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一名「東陽江」 ,源出邑之東南大小盆山。
東陽溪 在縣北五里。其源出邑之東南大小盆山,委曲行二百里至縣北,是為河埠,橫截縣後。
荊浦溪 ,在縣南四十五里。出大盆山。
橫溪 ,在縣南四十五里,源出大盆山。
臨售溪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渼沙溪 在縣東五十里,流入定安溪。
定安溪 :在縣東二十里。源出大盆山。
檉溪 在縣南六十五里。發源楊坑龍湫練湖 ,去縣東六十里。明月之宵,遠望水如匹練,故名。
石馬澗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水極清澈。東井 在東北隅。
雙井 在西北隅
龍井 在西北隅
四眼井 在城東一都
義烏縣
雲黃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一名「松山」 ,週三十里二百步。梁傅大士於此行道,黃雲盤旋其上,狀如車蓋,故名。
龍門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自山口循澗水罄折而行,過師姑潭、石井坑,登樓梯巖,有平岡橫亙其上,是為龍門。旁皆平壤,民多耕桑於其間。絕頂有兩峰對峙,名雙玉峰,俗呼「雙尖。」 南下繭嶺,俯瞰深谷,有澗水經其中,西流入於畫溪。雞鳴山 在縣東五里。昔人聞金雞鳴其上,群雞皆應,故名。
石門山 在縣東九里。連山中斷,兩石對峙如門。
魏家山 在縣東五里
南山 在縣東十五里。蟠折縈紆,廣袤數里。石樓山 ,在縣東二十八里,週十三里,四面孤絕,兩山對峙,狀若浮圖。
鐵巖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俗名「郭公山。」 畫塢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畫溪之水經焉。青巖山 在縣南十里,有象鼻岡。
石牛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雲黃山北。
蜀山 ,在縣南四十里,下臨蜀墅塘。相傳秦末有三山飛空而過,一山墮此。
葛仙山 ,在縣南五十里,上有煉丹巖。
八寶山 ,在縣南五十里。
大寒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頂有池,四時不竭。來山 在縣南七十里。群山自遠來,至此而止。金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屹立江流中。香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地多楓香木,因名。五雲山 在縣西四十里。唐時有五色雲迷漫其峰,故名。
東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崇巖峭壁,緣澗盤折而上。
黃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下有斷坑。
黃蘗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名黃蘆尖。
清潭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下有清潭。
雞棲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一名金峰山。龍祈山 在縣北四十八里。山之西有深溪。箭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清潭山之東。
金麟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舊傳有金麟見,故名。
茗平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俗傳法輪禪師茶園。
三山 按:《通志》,「在縣南七十里。」
烏褚峰 在縣東四十五里。一名「烏巖。」 又一在縣南二十五里。峰巒秀異,岡阜紆迴,名曰「盤谷。」 雙峰 在縣南四十五里,兩峰並拔,又名筆架峰。
八嶺 在縣南十三里,南經石壁坑,入東陽界。毛皮嶺 在縣南十五里,東入龍門山。
掛紙嶺 在縣南五十五里。
雪峰嶺 在縣南五十里。
杳嶺 在縣南九十里
青巖 在縣南十里
銅巖 在縣西南三十里。銅山之頂,深數十丈。月巖 在縣南二里。其形如月。
覆釜巖 在縣西六十里,形如覆釜,故名。稠巖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巖巒稠疊,故名。煉丹巖 ,按《一統志》在義烏縣南五十里。光明洞 在縣南三十五里。
東江 源出東陽大盆山。《漢史》所謂烏傷溪,更名義烏溪,皆因縣以名。
梅溪 在縣南十里,源出青巖山中。
畫溪 在縣南十五里。自東陽之西南鄉,至斗潭,合於東陽,西至洋灘,流入金華。
吳溪 在縣南三十里
根溪 在縣南四十里。源出覆釜山。
酥溪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清潭山。
深溪 在縣北十五里,源出龍祈山。
演溪 ,在縣北二十里。
鏡溪 在縣東二十里,以形似名。
五雲溪 按《一統志》「在義烏縣西北二十五里。」 繡川湖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週圍九里三十
步
四井 舊傳郭璞所鑿。一曰富井,在繡川門外百步。二曰貴井,在朝陽門外五十步。三曰貧井,在舊學西三十步。四曰賤井,在縣前二十步。四井之稱,以泉之多少清濁為別。惟富貴二井最甘美,遇旱不涸。
「大士井 」 ,在九里江之南,泉甘色碧,深不及丈。「龍井 」 ,在香山寺前。
孝子井 在烏傷墓旁
古綢井 在滿心寺前。原綢州故址,今湮。「二老泉 」 ,在縣西一十五里。
《錫杖泉 》:在香山。
大士泉 在寶林寺西廊之下。
螺井泉 在縣西三十五里黃山之左。
硯池 按:《明一統志》「在義烏縣學前,上有石橋。」 永康縣
三峰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蒙茸峭絕,特異諸山,縣治之祖山也。
白雲山 在縣南十五里,直儒學前。危峰數百丈,端拱若賓,時有白雲繚繞其上。相近曰「伏翼巖」 ,石穴多棲伏翼,縣之望山也。
魁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石翁山 ,在縣東四十里。上有二石壁立,遙望如人,俗又呼為「公婆巖。」
靈巖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週五里許,其山壁立,架石梁曲折而上。
方巖山 在縣東二十里。巖平地拔起,四面如削。
龍窟山 ,在縣東五十里,山陽有小空洞。壽山 ,在縣東五十里,中有石洞,高五丈許,廣五丈餘,因建為寺。
方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最高升,其巖下瞰縉雲、武義、東陽、義烏諸縣,山川一目可了。桃巖山 ,在縣東五十里。山石赤白相間,狀類桃花,下有洞,可容千人。
橙尖山 在縣東五十里。峰巒峭拔,人所具瞻。銅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山故產銅。
靈山 ,在縣東九十里。一曰「翠峰山。」
龍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
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鬥牛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脊有兩石如牛鬥。
九洩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密浦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週十餘里,上有僊壇。
華釜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週二十餘里。金勝山 ,在縣南五里。一曰「金豚山。」
石城山 ,在縣南十四里。遙望山際,四圍㟏岈,如雉堞然。
大廚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歷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一曰「金瀝山。」
絕塵山 在縣東南二十九里。俗呼為「東溪山。」 石室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緣崖而上,南北二穴相通,可容數百人。
斗潭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上有三石潭。芙蓉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麓緣溪而止。霞裏山 一名龍虎山,在縣西三里,盤旋環顧,為縣治水口之鎮。
水攻山 ,在縣西三里。舊有「故鄉祠。」
桂巖山 ,在縣西十五里。巖中多桂。
橫山 ,在縣北十里。一曰山。石牛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巔有石如牛,故名。石佛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松石山 :在縣治東北隅。舊有延真觀。
南山 ,在縣東四十里。峭拔而秀,高百餘丈。青石山 ,在縣東四十里。山色蒼翠,故名。東山 ,去縣三十里,高百餘丈,週十里。
柏巖山 ,去縣三十五里。下有善祥觀。
塔山 去縣三十里,在四都。
三寶峰 在縣東二十五里。
赤巖峰 在縣東北四十里,下有烏石潭、白窖峰 ,員峰高聳,挺特妍麗,堪輿家謂之「貴人峰。」
峰峴嶺 在縣東四十里。
八盤嶺 在縣東八十五里。其勢高嶮。
杳嶺 在縣東北五十里,一曰「豐嶺。」
石霞嶺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其上有日月潭。
岡谷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上有地平坦,泉水出焉。
紫鳳嶺 在縣南三十里,路通縉雲。
馬騣嶺 在縣南二百四十里。
牛筋嶺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巖嶺之間,山勢犬牙相錯。中開一罅,僅通溪流。
館頭嶺 在縣東南四十里。
楊溪嶺 在縣東南四十里。
洪茂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俗呼「黃茅嶺。」 界嶺 在縣西三十里。嶺半有石,廣十數丈。白窖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嶺上有祠。
掛紙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
油樹嶺 在縣北五十里。
五木嶺 在縣東二十五里三十八都。
擇睦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三十九都。
交嶺 在紫鳳嶺西,接武義縣之蔣富山。將軍巖 在縣東四十里。
石姥巖 在縣東四十里。
畫眉巖 在縣東五十里。
鷹嘴巖 在縣東北四十里。
烏石巖 在縣東北四十里。
白眉巖 ,在縣東北四十里。僧居其上,即巖為室。
石倉巖 在縣東北四十里。緣巖西上,石室玲瓏。
五指巖 在縣東北五十里。
水浮巖 在縣東南三十里。溪即南溪。
郭公巖 在縣東南三十里。
烏峰巖 在縣東南三十里。其巖石皆峭拔奇詭。
雞兒巖 去縣三十五里,在三十七都。
道士巖 在縣東南三十里三十八都。
峰峴坑 在縣東三十里。
錢王坑 在縣東四十里,中有錢王廟。
銅坑 ,在縣東五十里。
獨松坑 在縣東五十里。
金城坑 在縣東五十里。
槳坑 在縣東五十里
峽裏坑 在縣東五十里。
峽源坑 在縣東北五十里。
滁坑 在縣南三十五里。
吳坑 在縣西北三十里。
柘坑 在縣西北三十里。
椒坑 在縣西北四十里。
三十里坑 在縣西北四十里。自白窖嶺至茭道,相去三十里,故名。
豐坑 在縣北五十里
石霞坑 去縣一百三十里。
柯陽坑 去縣五十里。三十半都。
紀家源 在縣東四十里。
永場源 在縣南十五里。
棲霞洞 ,在縣東五十里。
小崆峒 在縣東北四十里。
桃花洞 在古麗坊外。俗傳,昔有桃花從洞浮出。
華溪 在縣治東。源出密浦山,東流合雲溪。南溪 :源出縉雲土母山。
酥溪 在縣東八里,源出峽源坑。
李溪 ,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峽上。
花溪 按《一統志》在縣東北五十里,清淺可愛。大銅川 ,小銅川 按《一統志》在縣西北一十七里。小銅川水入大銅川,并入武義縣界。烏江溪 ,源出三十五都銅坑。
北溪 又名「桃溪」 ,源出石佛山。
西門溪 源出石和尚頭,下盧柴坑。
鶴鳴溪 按《縣志》,「在縣東二十五里。俗傳梁時石翁山下有望氣者以為異,鑿之,有雙鶴飛鳴過此。」
僊溪 在縣西南七里。發源於縉雲馬嶺。櫸溪 在縣東二百四十七里四十七都。俞公潭 在縣東六十里。俗傳有龍蜃潛其中。日月潭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地名石霞坑。歷山潭 在縣南三十五里歷山巔。
石鱉潭 在縣南五里金豚山下。
石龜潭 在縣南十三里,有大石如龜伏潭側。英山潭 ,在縣南十五里石龜潭上。
天井潭 :在縣東南三里。
蜃洞潭 :在縣東南四十里。
斗潭 在縣東南五十里。
鳳凰潭 在縣西二里。俗傳鳳鳴其上,故名。烏石潭 去縣西四十里赤山之下。
大寺井 在興聖寺內,深十餘丈。
龍泉井 在縣西南三十步。
永泉井 在永泉里。里人仰汲者多。
石井 ,在靈巖山側,鑿石為之,深二十餘丈。「福元井 」 ,在上封寺前。
堂前井 在峰峴坑口
大井 ,在縣東北三十里,其地因名大井頭。胡公井 ,在縣東五十里。地名「胡庫。」
「三眼井 」 在清節坊外,近華溪,冬夏不竭。「肅泉井 」 在永寧橋東。
白龍井 在延真觀內
東澤井 在縣東南三十里,地名「厚仁。」
金鼓井 在長安鄉。其泉混混,雖歲旱不竭。李家泉 ,在縣東四十五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