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九卷目錄
金華府部彙考七
金華府古蹟考二〈墳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九卷
金華府部彙考七
编辑金華府古蹟考二
编辑蘭谿縣
三河戍 《舊經》云:「蘭谿本金華之西部三河戍,舊有戍兵。」 唐咸亨五年,於戍置蘭谿縣,今縣西北四十餘里建德界有地名三河,是也。
蘭谿州蒙古學 。在州南五步。今縣丞廨舍即其址也。
明遠樓 有二,一在州西南七十三步,盡見郡山水之勝。一在蘭谿縣北隅,胡壇伯玉之居。樓左瞰清池,幽竹嘉卉,景物清雅,殊有野趣。徐原有《明遠樓宴集詩序》文。又伯玉治樓左偏一室,穹窿其巔,周密,其四旁堊之以白竅,其前若闤月形,障以紙,天光照映,虛明瑩徹,常若月在其所而無虧也。扁為「月區」 ,徐原有記。廢。
聚星樓 宋宗室子趙良恭建,以延接士大夫。在蘭谿縣隆禮坊,杜清碧書其扁,黃文獻公記。春華堂 在縣桃花塢,潘慈明之居,廢。
見山堂 在縣治東,今際留倉即其故址。綵衣堂 在縣苧竿山之陽,鄉人范宏所作,以悅其親者也。仁山為書其扁。今二百年餘,人猶目為「綵衣堂。」 范氏其家庭院皆廢,而堂扁獨存。自牧堂 在縣紫巖鄉蜈蚣山之左,吳履讀書處也,廢。
東峰亭 在縣聖壽寺後山之東峰,舊名「新亭」 ,唐洪令所建,馮宿有記,後廢。成化中,知縣李璡作《景賢祠》於其地。
山意亭 在縣南桃花塢之東高峰上。元知州辛忍仁建,廢。
「《佳山水》亭 」 在城南塔下。
望月亭 在縣南石港塘。知縣張造有《記》。半山亭 在縣東二十里洞巖山腰。亭廢,石磴具存。
秀野亭 在香溪東山之側,宋通判范滸建池亭 在瑞山鄉,徐秉國建,以延金仁山先生。今池存而亭廢。
蘭皋亭 在縣治清心堂後,宋名「蘭陰閣。」 明洪武末,知縣劉箴復即其地作「望雲樓」 ,廢。
挹翠軒 在縣學明倫堂東,教諭宅中。蒼然山色,面對小軒。元時監州貫子素榜是閣。明洪武中,教諭程叔春易名「翠雨」 ,今廢。
「臨池軒 」 學士陳達之居。
披雲館 在縣治西。宋紹興中建,廢。
古城巖 俗傳昔黃巢亂時,有張全義保障鄉民於巖上,其民至今祀之。
蝸殼軒 趙良恭居吳《沈記》云:「天全先生曳杖出游,見有所謂蝸者,集澗石旁,背負圓殼,逶迤而行,頃焉入於殼中。先生歎曰:『彼蝸之微,知休其廬,豈我為人而反不能如』。遂趨而歸,召匠氏葺治其東偏之室,顏之曰蝸殼軒。」 晝而處焉,宵而寢焉,飲食於斯,詠歌於斯,未嘗一日改也。高明軒 在縣香溪范栗之居,栗為賢良先生後裔,從禮部吳先生游。凝遠沖澹,好義循禮,而嗜學甚勤。治其藏修之室,扁曰「高明」 ,徐原《記》。吳學士沉又為之銘。
慎獨齋 范賢良先生之居。
愚齋 范茂清築便室而名之曰「愚。」 其兄賢良浚為之銘,以戒座隅曰:「人之初生,性稟一區。惟所習之,則智則愚。稽彼古人,夫豈予殊?厥有過人,則不可誣。古人之同,飲食以居。古人之異,執德不渝。子其戒之,無迷厥初。昔者子淵愚於道,朱穆愚於書,狄山愚於忠,淳于越愚於儒,北山為愚公,西山為愚。夫子其所謂愚」 者,豈志是歟?不然,則昧菽麥,迷魯魚,守錢而金其穴,堅門而鐵其樞,靜焉釋耕而守株,動焉觸太行而敗其車,是皆今世人所謂真愚者也。子其戒之,無迷厥初。
《訥齋 》在縣香溪,范伯通之居。
《樂顏齋 》張景留龍舒人,僑居蘭谿,名其齋曰《樂顏》。
《雲隱 》,在縣東峰之麓,汴人張一初之居。
《藏春園 》在香溪市南。宋通判范滸所治,中有樓,外有池。今樓已廢,園池亦非舊觀矣。
逸老閣 宋唐堯卿建,址存。
巖山書院 「徐原讀書處。」
雲林祠 童泉號「雲林。」 築堰疏流,灌田數千畝,因號其堰曰「雲林」 ,鄉族祀之。
春暉堂 在城中,唐龍建。紹興太史董𤣱為《記》曰:「予友侍御蘭谿唐君,嘗作堂為奉母之所,名之曰『春暉之堂』。」
世賓堂 在天福山麓。少保唐龍記略曰:「鄉飲,禮也。古鄉大夫飲國中賢者與其鄉老。今制令郡邑並行,齒德全者得與於斯典,夫亦難其人歟!」先是,邑城徐翁宗衡,正統中,邑延致為飲賓。成化中,子文玖翁亦在賓位。時太守黃公珵為書「世賓」字,以華其堂。予與徐比鄰生也,晚不識二翁,得觀予師章文懿公贊宗衡像,至以一鄉善士稱之。外大父聽庵公贊文玖翁像,與舅氏北園翁作《耆德傳》,皆奕奕多美辭。則二翁者其曰「嘉賓」,非耶?二翁沒久矣,其曾孫乞余言以識之,孝哉孫也。雖然,君子之顯其先,不於其言而於其行。言由乎人,行在我也。則賁其祖而顯之,以招潛德,以系孝思者,固炳然有在乎。此之謂不泯之道也,而無待余言矣。
東湖野堂 董遵讀書處。評事李承芳記。賓竹軒 在厚仁里。
百歲亭 為章文烜妻朱氏建,在官井頭。徐用檢記。
慈教堂 在縣十字街南,趙珙兄弟所居。唐鉞《記略》曰:「趙成壁早孤,與其二弟事母甚謹。母賢有軌度,訓厲諸孤,家政式張,諸子稟教用成,而友愛尤篤。資殖暇豫,闢層廈以奉母。始落,則兄弟相謂曰:『吾兄弟之克即斯也,皆吾親之餘慶,素教也』。」 遂顏其堂曰「慈教。」
告。天臺 在趙清獻公祠後。邑令李得陽《記》略曰:「蘭谿趙氏者,先宋天水氏裔也。自清獻受封南陽郡公,始別為南陽氏。六傳而生褘府君,褘府君生景文公,登宋進士,任蘭谿簿。褘府君隨養終,葬於蘭谿,因家焉。歷宋踰元,子孫日繁盛。至於後,其族大著,而登科甲及第,代不乏人,且族尚循理,彬彬未艾。而蘭之稱巨」 族者,趙氏為最。今修立家廟,以景文公為始祖。蓋「別子為祖」 之意,其義為精,而褘府君與清獻公未及也。茲復立臺於縣南福山之巔,以祀清獻,而配以禕府君。是臺也,裔孫郡丞佑卿主之,而請予為之記。予惟事以人重,文以德傳。范文正記岳陽而洞庭增勝,予愧非其人也。而予忝令蘭谿,且向屬郡丞公之鄰治,則知趙氏之詳與郡丞之深者莫予若也。因遂為之記。
靈洞山房 在棲真寺前,少傅趙志皋讀書處。和新堂 在城隍廟前。巡撫浙江都御史門人甘士价題曰:蘭谿徐魯源先生談學處。嘗語价輩以溫故知新之義,近乃另構一居以自老。今年春秋且八十,而精神學問猶若與歲月俱新者,因名其堂曰「知新」 ,以祝先生之難老,且無忘夙昔之教云。
怡壽堂 在桃花塢。鄭本立《記》略曰:「城南葉氏中,有隱君子石亭。翁質敦朴而中洞然,教三子業詩書,有聲庠序。乃拓基卜築舊居之旁。匪直侈輪奐之美,抑以頤養性真,式穀後昆者,意深遠矣。翁名沂,石亭其別號云。」
蒼漪閣 :在天福山半。刑部郎趙鳳翀建,以藏先世誥敕,扁曰「蒼漪閣。」
《古柏垣 》,徐用檢所結,瞻庵內,楊溪橋之東也。昔傳柏植元宋間,至明太祖取婺時,曾駐師其下,今創亭護之。
「二酉山房 」 在城北思親橋畔,胡元瑞藏書四萬餘卷,於此校讎其中,王世貞記。
「問漁亭 」 獅岩寺司丞趙鳳梧建。
攝勝樓 在河西外市東。序班趙鳳城建,內閣山陰朱賡書扁,有記。
人瑞堂 趙輪年百歲。邑令徐紳為建百歲坊,名其居曰「人瑞。」
小隱館 ,鄭汝澐建。《雲間何三畏詩》云:「山人成小隱,卜築在東皋。一曲琴堪撫,千鍾酒自豪。煙雲深入抱,風月足揮毫。世俗浮沉態,何如棲遁高。」
《寄亭 》祝崇祖所居。
范丞相御賜詩屏 宋理宗御筆賜丞相范鍾詩云:「隔水聞香遠更幽,冰姿消瘦為誰愁。天教獨向春前發,不與凡花混一流。」 詩意蓋以梅喻公也。其詩舊刻於扆屏,字皆縷金,其家雖銷落。
屏尚存焉
御賜詩壁 。理宗又有御書五言詩二首賜范云:「天地得正氣,四時無《易》心。生來本孤節,高處獨千尋。月影龍池動,風枝簫籟吟。如何桃與柳,亦擬傍清陰。中禁夕沉沉,幽篁別作林。色連雞木近,影落鳳池深。為重凌霜節,能虛應物心。年年承雨露,長對紫庭陰。」 此以松竹比也。詩刻於堂中正壁,字亦縷金。
應進士賜笏 蘭谿應氏所藏,有其祖登第所賜笏,上有題刻云「皇帝御集英殿,賜進士臣應浩」 十二字,皆塗以泥金。但其登第之年與榜首之名,皆不可知。俗傳浩嘗為某郡守,亦不得其詳云。
東陽縣
廢吳寧縣城 在縣東二十七里,地名「城裡」 ,周一里,遺址今存。
馮家樓 去縣二十里,俗傳「馮尚書宿故宅」 遺址。
羅隱宅 在縣南五里。今為棲賢庵。宋元祐中建,廢。
橫城義塾 在縣東南二十里。宋景定間,蔣沐建。蛟峰方逢辰為《記》。
陳氏義莊 在縣南四十五里。宋開禧間,陳德高建,陸游為《記》。
輝映樓 在縣學左。宋紹興二十六年,知縣劉偉建,廢。
文星樓 有二,一在東陽縣東七十步,宋寶祐元年知縣何宗社建;一在義烏縣西北七十步文星坊,今並廢。
香閣 在縣西北隅。宋紹興中,知縣留觀德建。以閣前多植巖桂,因名廢。
環翠閣 在縣南三里中興書院後。宋曹冠有《記》,廢。
清虛堂 在縣南五里,即「涵碧亭」 舊址。宋元祐中建,廢。
涵碧亭 有二,一在州衙甘露亭北,宋紹興十三年知州周綱重建。一在東陽縣南五里峴山下,唐寶曆二年知縣丁興宗建。下穿方池,刻石作雙魚,引水貫其中,以為流觴之所。唐劉禹錫有詩,羅隱有記。
水樂亭 在縣西南八里。兩山對峙,有飛泉數丈,界山而落,冷然有聲。宋熙寧中,知縣王概作亭澗上,取元次山「水樂」 之說名之。宋蘇軾有《寄題水樂亭》詩,今廢。
白雲亭 在縣八華山,許白雲先生講學之所。先生詩:「夜深來此倚闌干,十里樓臺俯首看。月到中天花影正,露零半地草光寒。氣清頓覺山川近,意遠從知宇宙寬。一笑直從雲外落,幾家兒女夢初殘。」 今廢。
擬峴亭 在縣西峴峰。馬之純有詩,廢。
《絕唱軒 》陳樵投筆之所廢。
水門村 東陽去舊城一二百步,臨溪有石岸,俗傳水門村遺蹟。《通志》云:「漢興平二年,析諸暨水門村置漢寧縣」 ,即此地。
峰回亭 在縣南山,以峰巒迴顧縣道,故名。今廢。
石門六觀 在縣東南七十里,地名石門里,巒景勝絕。元處士李惠居此,有《石門六觀》詩:曰「甑山晴雪」 ,曰「雙溪春水」 ,曰「石門夕照,曰溪亭秋月」 ,曰「獅巘晴巒,曰龍湫飛瀑。」
孔山圃 在縣東南二百餘步。宋喬文惠公行簡花圃。山左有孔山堂,右有雙峴樓,臨溪有水館釣臺,皆理宗御書扁。闤闠圍其北,溪山拱其南,為一邑登覽之勝。今廢。
吳寧臺 在縣治後圃。宋紹興十三年,知縣吳坰建,以舊「縣」 為名。上有應宿樓,舊有玉寒亭、愛蓮亭,俱廢。今建水鑑亭、夜告亭、衡橋。
安田義塾 在縣治南四十里。宋淳熙中,邑人吳文炳建。以教宗婣子弟,敦禮四方名士,以職教事,一時耆英多往來其間。東海徐畸為記其事。
胡氏義莊 在縣治南六十里。宋咸淳間,邑人胡祐之買田為莊,稍損益范文正公法,以賑鄉族。元初盜發,祐之又散財募義,以捍其鄉里云。《義烏縣》。
廢綢州城 在縣北一百八十步。今為滿心寺。廢華川縣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周三百步。三槐堂 ,在縣治內,元時建,名凡四《易》:曰明虛,曰愷悌,曰清心,曰公明。又治內有堂五:曰不欺,曰慈和,曰簡靜,曰古清,曰信美。今並廢。
迎春亭 在縣東陽門外,廢。
淥波亭 在縣金華門外,廢。
雙檮木 在縣雲黃山,梁傅大士修行之地。今寶林寺殿前《白塔基》,即其址也。
永康縣
廢縉雲縣城 在縣北
憩堂 在縣西偏。宋大觀初,知縣徐嘉言建,廢。鶴鳴畈 ,在縣東北三十里。傳云梁時望氣者言「石翁山有王氣」 ,鑿之,有雙白鶴飛化為真人,乘霞而去,因名。
松石 在縣東北延真觀前。
敕書樓 有洪清臣記
安樂堂 近十戶所
宣明樓 在縣治西三十步公館西偏,燬於火。「道愛堂 」 在廳事後。宋紹興十九年,縣令朱授建。
「清白堂 」 在廳事東。
宣詔亭 在譙樓外東偏。
班春亭 在譙樓外西偏,與《宣詔》對峙。
防火池 浮花亭西,與亭相近。
「菊軒 在岡谷」 ,韓循仁築,《宋濂銘》。
尉司 ,在縣西七十六步。元至元十三年,燬於寇。二十三年,尉司趙佐重建。元亡,遂廢。
義豐鄉巡檢司 在縣南十里,地名「麻車頭」 ,設於元,今革。
合德鄉巡檢司 ,在縣東南十八里。地名李溪寨,即宋溫、處四州都巡檢址。
稅務 ,在縣北二百四十步。續遷市心,又遷叢桂坊左《胡信》沒入官屋,今廢基存。
酒務 在仁政橋東,今廢。
武義縣
退思堂 在縣治後圃,宋紹興中,知縣衛秬建。「蠟屐亭 」 在縣東十五里惠安寺側。
翫珠亭 在縣東十五里,明招山中。
金貂亭 在蠟屐亭右。俱以阮孚《金貂換酒》事名。
水簾亭 在縣東南二十里金柱山後,有懸瀑瀉下百餘丈,狀如珠簾,景絕奇妙。宋鞏栗齋先生築亭於此,與朱、呂講學。
月谷 在明招山
綠映亭 在縣東二十里。宋尚書劉滂建。「卻金臺 」 在白溪官亭。明縣令黃春卻金處,劉瑀、徐俊傑捐資建。
浦江縣
清心堂 在縣治內。宋時建。又有「清華堂」 ,今並廢。
陽春亭 在縣東一里。明萬曆六年,知縣文元發建。崇禎八年,知縣吳應台「重修。」
攬轡亭 ,在縣南一百五十步。
宣詔亭 、頒春亭 俱在縣前。
分秀亭 、相宜亭 、望僊閣 俱在縣後。清心亭 清華堂 恕齋堂
「思無邪堂 」 俱在縣中。
候星堂 在縣東
湯溪縣:〈《古蹟》無考。〉
墳墓附 通志
编辑本府。〈金華縣附郭。〉
宋待制趙桓墓 在縣北天王寺側。桓,洛陽人。宋紹興間帥盧州,死酈瓊之難,子孫居婺之梵嚴寺,因殯焉。後郡守孟猷為葬茲土。
「東陽太守蔡興宗」 墓 在縣迷村。
孝友二申君墓 在縣南三十五里石人潭之側。
馬將領墓 在縣天王寺西。宋南渡初,潰卒任士安犯城,將領拒戰於藕塘,眾潰,被執死,葬此。明白雲許文懿墓 在縣北婺女鄉許官山。歲久荒圮。成化間,推官林沂重為立石。弘治間,同知薛敬之題曰「處士許白雲之墓。」
北山何文定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循理鄉油塘之原。《墓碣》墓田為土民毀奪。正德十年,郡守劉𦶜謁祭,為創復碑石,記其事焉。《蘭谿縣》
宋丞相舒元輿墓 在縣惠安寺側。
賢良范浚墓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實惠寺側。元監察御史喬夢符墓 在縣西七里。
仙人墎 ,在縣東北。山有石墎,或云「郭璞墎。」 東陽縣。
唐孝子斯敦墓 在縣東二十五里後呂村。孝子許孜墓 在縣北七十里藍硎保村。僕射杜曉墓 在縣西五里。唐昭宗時,痛父讓能無罪見殺,誓不仕。後仕梁,累遷尚書,卒於難。李正節侯墓 在縣治東真西山,為墓表。
宋文獻黃溍墓 ,在縣崇德鄉東埜山之原。「丹溪」 朱震亨墓 ,在縣東朱山郭頭庵。
明忠文王褘墓 在縣南象鼻岡。死節雲南子紳、孫稔奉神主招魂以葬。綬、紳皆附葬。
義烏縣
漢孝子顏烏墓 在縣北崇德鄉西三步,魏了翁為篆表之。正統中,知縣劉同置祭田二十畝,命接待寺僧,歲種供祀。
唐駱賓王墓 在縣東三十里上楓塘。
傅大士墓 ,在縣雲黃山下。
昭勇將軍張英勇墓 在縣北五里。從越國公定婺有功,後征紹興陣亡,葬於此。
東海太守朱垣、臨海太守朱汎二墓 在縣雙林鄉蜀山里。宋昇明初,子孫招魂遷葬蜀山西原。
宋尚書黃夢炎墓 在縣東上者塘之原。明章文懿墓 在縣十六都竹塘。
章恭惠墓 在縣十六都黃大山。
唐文襄墓 在縣三十四都。
陸鶴山墓 在縣二十二都,章楓山撰記。太僕鄭木立墓 在縣平渡西北梅堂山,都御史鳳竹徐栻撰「志。」
永康縣
宋章堉、章塈「義勇」 墓 在縣南官山。
文孝子應均父墓 ,在縣東三十七里。
侍郎胡則墓 在縣履泰鄉,范文正公有銘。程、郭二將軍墓 ,在縣東北,地名「東庫。」
程方峰墓 ,在縣方巖頂上。
陳亮墓 在縣北五十里龍窟之原。
武義縣
晉阮孚墓 ,在縣東十五里惠安禪寺東十步許。晉鎮南將軍也。
宋尚書右丞呂好問墓 在縣東十五里。呂祖謙墓 ,在縣東明招山惠安寺傍。《朱文公石刻》云:「宋東萊先生呂伯恭之墓。」
太府寺丞呂祖儉墓 近東萊墓。
安定郡王趙伯翔墓 在縣東蘇鄉八仙原。《浦江縣》。
宋處士鄭綺墓 在縣東白麟溪。
翰林待制柳貫墓 在縣東化鄉梅塢。
錢魏王墓 ,在縣西十五里。
康侯墓 ,在縣東三十里,近康廟。
孝子陳大竭墓 在縣西二十五里通化鄉。明輔國大將軍盧公墓 在縣南四十五里白沙原。墳前有雙穴,深如井。
湯溪縣:〈墳墓無考。〉。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