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1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十四卷目錄

 衢州府部彙考四

  衢州府祠廟考寺觀附

職方典第一千十四卷

衢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

衢州府祠廟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西安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治西、北門之間。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南門外。

郡厲壇 在城北,拱辰門外一里。

城隍廟 :在府治南面,坐城龜峰之首。

縣城隍廟 在縣南五十步醋坊巷。

宋趙清獻祠 在郡城拱辰門外二里,宋咸淳中建。

皇清康熙十三年重修。

黃奭、余伯深「清節」 祠 在縣治北。兩人俱湖廣人,卒後家於衢。

劉都憲羽泉,祠 名「畿」 ,在浮石門內。

林有年《德惠祠 》在郡治北織染局。

李遂遺愛祠 在郡治北,即講舍之右。

楊準生祠 一在西安縣學明倫堂之西,一在郡治西茭池之左。

韓邦憲常懷祠 在縣治北。

饒泗明德祠 在縣治北。

張所望生祠 在縣治北。

「洪纖若生祠 」 在通和橋庵左。

張江遺愛祠 明嘉靖己丑,來令政尚德化,士民作《稽古化民錄》以歌詠之。生祠於羅漢寺。寺廢,遷於邑西顯報寺,至今不能忘。

推官劉起宗祠 「督兵殺礦賊有大功,宜特立祠。」

通判張澤祠 督兵殺礦賊有大功,舊有祠,今毀,宜特立祠。

知事祝芹父子忠孝祠 督兵殺礦賊,父子死難。

俞大有祠 ,督兵驅逐礦賊有功,宜特立祠。李一陽生祠 ,丈量田地,額多于舊,每畝減稅銀九釐,通縣減稅銀萬餘兩,故祀之。

林雲遺愛祠 仁愛清廉,荒旱設法賑濟,煮粥四鄉,活命萬計,士民立祠以祀。

劉有源生祠 在通和橋巷內。

定志書院「張元卿祠 」 在縣治北。

張少卿保堰祠 在右室堰旁。一在南門外,祀宋張應麟。應麟治石室堰,垂成,山水暴漲,乘堰將壞。應麟惶迫,策馬赴水而死,堰得不壞,屍浮水上,面如生。事上聞,得贈至今,春秋廟祀。林翔山斗祠 在縣治北。

三賢祠 在縣東

張文達報功祠 在縣治北,試士館東首。「明忠武王廟 」 在府治北隅。

寧邦侯廟 在城東迎和門內。晉將陳弘討趙峻有功,封信安侯,祠於此。今廢。

周孝子廟 在府治之西北隅,祀宋護國廣平正烈周宣靈王。神原籍杭州新城縣,綠川埠人,姓周,諱仲偉。淳熙間,母汪氏感蛇浴金盆之瑞而生。年二十四,母病劇,從母命禱於婺之五王廟。比歸及衢,聞母訃,哀傷哭泣,死舟中,植立不仆。衢人異之,即奉神肉軀建廟祀焉。有大旱為霖、反風滅火之應。元至元中奏聞,封王,號「大新其廟。」

景祐真君廟 祀唐睢陽張巡,在治東。元至正十五年建,後毀。明嘉靖二十五年重建,改名「忠烈廟。」

回龍塘靈澤廟 去城南一里嘉慶鄉。後唐長興三年重修,天聖四年又修甲子水,城不沒者無幾。郡守望禱曰:「龍不守其淵而災吾境,繄龍之羞。」 乃取額擲之水,頃之,有赤白二蛇鬥其中,白斃,水即退,故廟因號回龍。

蕭王廟 在縣南二里魁星門外,一名「廣佑廟。」 王不知何神,廟亦不知起於何時,云即袁之仰山神。宋宣和間建,紹興間修。

項王廟 又名「靈惠廟」 ,在城北四十里山之巔。唐天寶十三年,以旱乞靈得雨。宋宣和間重建。司痘夫人廟 在蛟池塘對過。

文昌祠 在城隍廟之右。

火德祠 舊在府城隍廟側,明崇禎壬午,移於拱辰門外三里,臨浮石渡。

漢壯繆侯關公神祠 今稱「關王殿。」

孝烈祠 :在城外西北隅鐵塔下。邑諸生鄭榮組妻徐氏殉夫,舅冤死,烈之祠也。

偃王廟 ,郊原村落往往有之,惟徐氏子孫以其祖之所自出祀之。

坑西廟 :在縣南十里。俗傳為「陣頭大王」 ,不知其為何神。

烏龍殿 在城南五里下洲烏龍潭上。潭西面為壓潮山,相傳「往時錢塘江至此,為山所壓而回。其山皆頳石,壁立數仞,下為潭,深不可測,有神物憑焉。曩時邑有風災,又大雨雹,雲氣皆起自其處,故往往禱雨輒應。」

東嶽廟 「舊在縣城元妙觀西,明嘉靖中廢。萬曆壬午,於舊址復建行宮。崇禎戊辰重修,增建白衣禪堂於宮後。」 一在城西鹿鳴山,嘉靖乙丑建廟於溪西大路口鹿鳴山阿。

玉皇堂 在縣西街崇義坊皂樹巷。元大德間燬。明嘉靖中居民重建。

真武廟 在縣東府山後。元至元十三年建燬。明嘉靖間重建。大殿石坊,題曰「龜山厚鎮。」 三官廟 在龜山東麓,城隍廟下。

天妃宮 在縣西一里朝京門之南。明時軍衛漕艘吏卒所建。

馬王廟 在拱辰門東南師貞廟側。明嘉靖時,以礦亂,設兵千人,立營於此。今呼其地曰「營房。」 又城隍山麓,亦有馬王廟。

龍游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未載處所

城隍廟 在治北百步。明洪武二年建。「正統、天順、嘉靖中繼修。」

宋余丞相祠 在縣北文昌坊,祀余端禮。明嘉靖二十二年燬於火,三十五年重建。

楊侯祠 ,在縣西北二十里盈川境上。土人為祀唐盈川令楊炯。

東嶽行祠 在縣東一里東華山下。

青葛澳龍王祠

龍鬚巖。龍王祠 以上二祠俱在縣西四十里各龍井上。旱禱有應。

貞烈祠 在治北三里。祀烈女徐蓮姑。

武安王廟 在東嶽山麓。祀關帝。明萬曆初,知縣凃杰禱雨有應,募建。仁惠王廟 在縣南四十里許。靈山本名徐山。昔徐之宮人娠而生卵,棄之水濱,有犬御歸伏得一兒,有筋無骨,弱冠為徐君嗣。周穆王西遊,諸侯以其能行仁義,歸之者三十六國,乃稱「偃王。」

遺愛廟 在縣東十五里馬報山。徐弘宇聖通,太末人。習《韓詩》《春秋》,舉孝廉,遷守扶風,討賊戰歿。鄉人立祠。宋政和中賜額。

徐侍郎廟 在縣東九峰巖內。

楊侯廟 在縣南楊侯潭上。侯受命來與巢賊戰於姑蔑城下,民德之,遂立廟祀之。

龍丘祠 在縣東三里,祀漢龍丘萇。明萬曆元年,知縣涂杰創建。四十年,知縣萬廷謙重修。涂公祠 在東華山麓,延禧庵改。

八佛廟 在縣南五十里。神則唐睢陽令張巡。智堂廟 在三十七都上保。

江山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俱未載處所

城隍廟 在縣西五十步。宋紹興間建。咸淳中重修。元天曆、明嘉靖間重建。萬曆中相繼修葺。後圮。

皇清康熙十七年重修。

禮賢城隍廟 在縣治西南四十里。唐武德初置。元至元丙子,徙縣治於今之江山,祠廟壇壝無弗遷者,而城隍之廟猶存。

大義祠 在縣後。祀宋徐應鑣。明正德十四年建。匾曰「一家忠烈。」

忠義祠 祀唐張中丞巡。

東嶽行祠 在縣南五里景星山下。明嘉靖中重建。

廣惠行祠 即祠《山張王》,在嶽祠南,宋嘉定元年立。

馬刺史廟 在縣南三十五里衷坂。神名咸,嘗任滑州刺史。

靈石廟 在江郎山陰。古有江氏兄弟樂此山,後登其巔,化為石,故峰列而三。宋大觀四年,賜廟號「靈石。」

嘉澤廟 在縣南八十里,璩源善政保安院之旁。有龍湫,禱雨輒應。宋政和中立廟,宣和七年賜額。

惠澤廟 在縣南道成鄉。宋慶元三年賜額。「孟遮廟 」 在縣西十里孟遮嶺上。

《張仙祠 》二一在寶成寺東側,邑人徐言建。一在石門騎馬尖下,趙海建。

土地祠 在儀門左

「逸平徐存先生祠 」 在步鼇山。

關帝廟 在縣東五步。明萬曆十五年建。「禮賢」 關帝廟 在中街。

馬仙姑廟 在仙人山

龍王廟 在石鼓山中。旱,禱者甚眾。

寶瓶廟 在通昌門外,邑人王裕建。

感應廟 俗名「大功廟」 ,祀徐偃王。在縣境者凡十餘處。五里、西山、瀆口、逸溪、山頭、平坦、烏木山、漸山、鎮安都、北芝澤、小靈、乾亭。惟雙橋之祠附城,今存廢不可盡。考俗傳乾亭廟,謀者欲燬,有蝙蝠幾萬,撲滅之,其靈應若此。

東鎮廟 :在上埠頭,順治十一年建。

永和廟 即「北關。」 明萬曆間知縣蔣光彥建。《常山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俱未載處所。

「厲壇 」 ,未載處所。

城隍廟 在縣北百步。明崇禎四年重建,堂宇煥然一新。

宋四賢祠 明嘉靖辛丑建,祀宋丞相趙鼎、學士范沖、侍郎魏矼、縣尉翁蒙之。

報功祠 在集貞觀左,祀督撫劉畿。

容保祠 在縣治百餘步,祀巡按御史龐尚鵬。龐公祠 在西門外,祀郡守龐承寵。

東嶽行祠 在縣北門外。

廣惠行祠 在縣學東。紹興癸丑,令鄭元鼎以旱禱,隨應,因建。

昭應廟 在縣東二十里雙塔山,舊名「白馬三郎廟。」 紹興丁巳,旱禱有應。

靈濟廟 在縣東溪北。其神曰「康將軍」 ,不知何許人,宋世歷有封號。

湖山神廟 在其山龍川。宋淳熙二年重建。洪濟廟 在縣東,祀唐忠臣張巡,元至正間創建。

義勇武安王廟 在縣東一百步。明洪武七年建。

湖澄廟 在縣北二十里。徐偃王行祠。宋紹興元年建。水旱疾疫,禱之輒應。

偃王廟 在縣東十五里渣瀨。

廣平廟 在縣市中。宋淳熙乙未燬於寇,令趙善酬復立。明永樂十三年重修。

馬尚書廟 在縣西三十里村。

靈惠王廟 在縣南館頭。

靈順廟樓 在前坊街口。

三皇廟 在縣西門外。又後園巷、史家巷、屏山下、麻車巷等處皆有之。

五穀王廟 在縣南鄭家、范家兩山坳。

五顯廟 在縣內三衙後,城內外多有之,不可勝數。

開化縣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邑厲壇

城隍廟 在縣治西北百步。

關廟 二一在縣治東十步;一在縣南三十里華埠。

東嶽行祠 在縣北一里。建炎戊申建。

五皇廟 在縣內,今廢。

三皇廟 在縣北一里,今廢。

傅公祠 在南城外

程烈女祠 在縣西星口。

李公祠 在縣左,為兵道李公立。

望公祠 在城東,為邑人徐望舒立。

顯祐廟 在縣南五十里。宋淳祐中賜額。元季亦顯奇功,敕加封號。

順應廟 在縣西一里。宋淳熙十六年賜額。洞主廟 在縣西七十里歇嶺。洪适扁為「洞主靈感廟。」

靈順廟 在縣南六十里。今廢。

清源廟 在縣西三十里,今廢。

龍王廟 在縣北三里嶽廟之東。宋淳熙戊申建。

寺觀附 编辑

本府。西安縣附郭。

寶坊寺 在府治東一百五十步。宋祥符間,賜名「寶坊院。」 宣和元年,改曰「寶慶。」 後改開明,今仍寶坊。

大中祥符寺 在縣治北。《太平寰宇記》云:「吳征魯將軍鄭平公捨宅建寺。梁天監三年,額曰『鄭覺』。」 唐中書侍郎平章事陸宣公給田千餘畝以飯僧。神龍年間,改額「龍興。」 宋大中祥符初,改今名。明洪武十五年,開設僧綱司。嘉靖戊子火,殿宇悉為燬燼,止存荒址。改為西安縣學,其兩旁隙地,創立殿宇,立扁,改為祥符寺。

天寧萬壽禪寺 在縣治西華豐樓後。梁天監三年創,名「吉祥。」 唐元宗朝改「開元」 ,宋改今額。明洪武十五年建,永樂元年遷殿宇西南向。正德元年燬。先有金華聖者,定光古佛,坐化於此,真身漆布,祈禱有應。及火,厥體巋然獨存。明洪武間重建。

天王寺 :在縣治西北水亭街,名顯明院。梁普通六年建,明洪武年間改今名。

顯報寺 在縣治西北淨池邊。宋淳熙丙午,僧宗和得「寶蓮峰廢寺」 額以建。

瀫寧寺 在縣治南仁德坊巷內,舊名惠濟院。宋乾德三年定名「瀫寧惠通院。」 大中祥符中改名「惠濟。」 明洪武間改今名。

彌陀寺 :在府治北。宋開寶三年創造。元燬,明洪武初重建,嘉靖中復燬,萬曆中鼎建。

開元寺 ,在城東十五里,唐神龍元年建。三藏寺 ,在城東四十里,舊名「淨剎」 ,梁季建,宋乾德間重修。

光嚴寺 在城東四十里。周廣順間建,元延祐二年重建。

興福寺 在城東,周廣順間建。

九仙禪寺 在城東四十里,周廣順間建。大慈寺 在城東,廣順間建。

南禪顯聖寺 在城南三里。梁天監間建。舊名「鎮境」 ,至道元年建水陸道場。感夢,熙陵御筆改今名。

南保安寺 在城南八里。宋太平興國中賜額。「昭濟」 寺 ,在城南十八里。後周顯德四年建,宋太平興國七年賜額。

崇壽寺 在城南十八里,後周顯德中建。寶巖教寺 ,在城南二十里。梁大同七年建,宋景德間賜額。

九龍寺 在城南二十里九龍山。周大德間建,宋景德間復建。

天泉寺 在城南二十五里,宋咸熙五年建。潛靈寺 ,在城南二十五里,梁大同七年建。四果寺 在城南二十五里。唐天復元年建,元至順間重建。

福應禪寺 在城南,宋開寶三年建,祥符九年賜額。

回龍寺 在城南三十五里,宋開寶間建,景定二年重建。趙抃嘗宿是山,留詩

福慧禪寺 在城南三十五里德懋鄉。唐僧世愚創。

乾明禪寺 ,在城南三十五里,舊名開明禪院。宋端拱元年,僧開明禪師應召赴闕,賜對便殿。未幾,乞還山,詔「開明」 改為「乾明院。」

林泉寺 在城南四十里,後晉天福八年建。清化寺 在城南五十里。宋乾興二年建。仙壇寺 在城南六十里。宋元祐元年賜額,咸淳二年重建。

蓮花寺 :在城北四十里。乾敏禪師建。

元妙觀 在府治南。唐天寶間,掘地得瑞魚。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名大度觀。元元貞間,賜額「元妙觀。」 明洪武十五年開,設道紀司。

佑聖觀 在城東四十里清平鄉,宋建。

仙集觀 在城南二十里爛柯山下。

三元觀 在縣治南城隍廟左。舊有三官堂,年久傾圮。明天啟三年建。

東嶽行宮 即元妙觀西故址。明萬曆壬辰年,復建行宮。崇禎戊辰重修,增白衣禪堂於宮後。慶安院 在府治西,宋嘉定十年建。

觀音院 在子城西。宋太平興國二年建。資法院 在府治西北,宋淳熙間建。

清真道院 在縣東府山後。至元二十三年建燬。明嘉靖年間,居民募建大殿石坊,題曰「龜山厚鎮。」

清微道院 在府治西。元大德間建,燬。明嘉靖間,居民建。

普通道院 在府治北,宋淳熙間建。

華嚴院 在府治北。宋慶曆間賜額,俗名「華藏施院 。」 在迎和門外。宋熙寧元年建。

僧伽院 唐乾符間建

般若院 在清平鄉,宋乾道二年建。

壽聖仙巖院 在天保鄉。宋熙寧元年賜額。「淨明院 」 在清平鄉。梁天監十七年建,唐乾符元年賜額。

遇明院 在清平鄉,後唐清泰間建。

兜率院 在子城西祥符寺東,元至元戊寅建。正覺院 在城南禮賢門外,宋淳化間建。香積院 在城南嘉慶鄉,後周顯德五年建。觀音院 在城南亨衢鄉。宋開寶二年建,後火,紹興十四年再建。

「壽聖」 雙水院 在城南嘉慶鄉。宋開寶三年建,熙寧六年賜額。

壽聖淨化院 在城南亨衢鄉。乾德二年建。熙寧初賜額。

隆壽院 在城南亨衢鄉,乾德二年建。舊老相傳,以為殷浩故宅,俗名「古城寺。」

常樂院 在城南亨衢鄉,宋淳熙間建。

教祖院 在城南嘉慶鄉。

安西院 在城南靖安鄉,乾祐二年建。

延壽院 在城南靖安鄉,乾明五年建。

彌陀院 在城西北進賢鄉,乾德間建。

浮石教院 在西安鄉,紹興十六年建。

妙果院 在拱辰門外。建於熙寧間,趙抃請額。北安院 ,在城北浮石鄉。建隆二年建。

九田院 在城北浮石鄉。

長林院 在城北清源鄉,紹興間建。

南仙院 在城北清源鄉,紹興間建。

慶元院 在城北浮石鄉,太平興國間建。法華院 ,在城北浮石鄉,開寶七年建。

保壽院 在城北浮石鄉,天聖間建。

餘慶教院 在城北浮石鄉。

崇福院 在城北宣風鄉,元符二年建。

宜平院 在城北盈川鄉。

覺林院 在城北盈川鄉,建隆元年建,院有「迎暉閣。」

國寧塔院 在城北浮石鄉,宋紹興間建。瑞雲院 在城北清化鄉。周廣順二年建。焚香院 在城北欽化鄉。唐天成二年建。棲心院 在城北欽化鄉。晉開運七年建,宋紹興七年重建。

古城院 在城北欽化鄉。後晉開運七年建,宋紹興七年重建。

白鶴庵 在縣北七十里。元至元八年建。轉輪禪庵 在青峒峰,與梧桐峰並峙,府治坐之,名大靠山。其上有庵,金華聖者轉輪處也。普潤庵 ,在龜峰城隍廟後。元至正二年,城罹火災。本郡守黃聞烏石山福慧寺有聖僧傑峰精形家,延之,言祲屬南峰,惟水制之。穿九井,鑿二池,創是庵,塑水月觀音像。庵名普潤,取相制之義,民居以寧。

耿山庵 在城北三十五里。

壽聖長教寺 在城南二里。宋開寶二年建,明嘉靖壬戌重建。

湧泉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後晉天福間建,燬於兵。明洪武初重建。寺有泉於平地湧出,如趵突虎跑狀,冬夏不竭,溉田十餘里。

明果禪寺 ,在縣北七十里。山勢靈秀,溪水迴環。前有缽盂山,極似缽形,寺場最古。今寺廢,惟一鐘尚存。

花塢寺 在城西二十五里。地多桃梨,春明日為遊觀之所,土人於塢中時聞鐘鼓聲,因而建寺。

福林寺 在城南七十里靖安鄉,後晉天福元年建。

能仁寺 在城南德懋鄉。創始於唐,政和間賜額。

下地藏寺 在城西五里。

接待寺 在城西五十里。元大德年間建。藥師寺 在城西二十里臨江鄉。梁天監三年建,元火於兵。明洪武十年僧空澄重建。

法光寺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唐會昌元年建。資忠顯親禪寺 ,在城西北三十里。宋熙寧間樞密何鼎建功德院。紹興十九年賜今額。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重建。

上地藏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後晉開運二年。

「地藏寺 」 ,在城西三十三里彭村,康熙五年建。烏石山寺 ,在城西三十里。

鹿泉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後周廣順二年建。明教寺 ,在城北二十里,宋太平興國元年建。北保安寺 ,在城北二十五里。宋嘉定二年建。國寧寺 ,在城北二十五里。宋建隆間建。福民寺 ,在城北二十七里。宋景祐間建。下古城寺 ,在城北三十里。隋大業元年建,宋咸淳六年重建。

乾元寺 ,在城北三十里,後唐長興年建。「小九華山寺 」 ,在城北四十五里,康熙二十五年建。

崇福教寺 在城北三十一里。後晉天福二年建。

北延壽寺 在城北三十五里,太平興國間建。太平寺 ,在城北三十五里欽化鄉,後唐天成間建。

崇勝寺 在城北四十里宣風鄉,唐元和元年大澈禪師建。

延恩寺 在城北四十里,後周廣順元年建。龍門寺 ,在城北四十里,唐長慶二年建。感通興善寺 ,在城北四十里,唐元和間建。長潭永光寺 ,在城北五十里。唐龍紀三年建。桐溪寺 ,在城北五十里。宋延祐二年建。上龍山寺 ,在城北九十里,後晉開運間建。西山寺 ,在城南四十里。

莊輝殿 在城西二十五里,明宣德間建。呂祖庵 在城西二十里橋東,明嘉靖三十一年建。

白雲庵 在城西二十里。

龍游縣

靈耀寺 在縣治西北,乃姑蔑故宮。晉安帝十五年建寺,宋紹興四年改禪寺。後燬於寇,元至元丁丑重建。

東華教寺 在縣東一里。梁天監間建。

舍利寺 ,在縣東三十二里。宋明道二年建。證果寺 ,在縣東四十里。

成志寺 ,在杜山塘,杜如晦憩於此,捨宅為基。石壁教寺 ,在縣東,唐貞觀二年僧貫休建。明化寺 ,在縣西一里,吳赤烏二年建。

烏石教寺 在縣北宣教鄉,舊名「幽巖」 ,宋政和三年建。紹興丙寅,清河張浚過此,聽顏師鼓琴而去。有岳飛留宿,題木桌語。

《靈嘉寺 》在萬善鄉,梁僧嵩建。

北資福寺 在瀫水鄉。梁天監中建,宋熙寧五年重建。

聖壽禪寺 在靈山鄉。梁天監三年僧嵩建。壽山寺 ,在宣教鄉。唐天祐三年建。

白雲教寺 在瀫水鄉,唐天寶五年建。

鳳溪教寺 在善化鄉。梁天監元年建。

岑山寺 在親仁鄉,梁天監三年建。

九峰禪寺 在龍游鄉九峰岩。梁天監元年建,元至順間重建。

永清觀 在縣東南七十里。元大德二年,里人徐悟真建。

崇善宮 「在龍游鄉,梁大同二年建。」

元真宮 在立德鄉,馬天驥女,時閏孀居,以宅為宮,出家。又名「元真福清宮。」

集善宮 在縣西東華山下。梁大同四年建。元至正間遷於此。今為道會司。

含輝宮 ,在縣南二十里。梁天監二年建,舊名「景靈宮。」

延興院 在縣東龍游鄉。

永壽院 在縣東北十里。

安樂院 在縣東龍游鄉,元至元中建。

法安禪院 在縣南十里。唐天祐中建。

僧迦院 在縣東南十五里。

景福院 在縣南萬善鄉。

千松院 在縣東南五十里。

智因院 在萬善鄉

寶興院 在縣東五十里。

興福院 在萬善鄉

雙岩禪院 、下三門院 、上三門院 並在宣教鄉。

香山禪院 在親仁鄉

國清院 在縣西二十里。

清高白巖院

龍華禪院 在銅缽山

延和院 在靈山

國寧院 在縣北十五里。

瀫水院 在縣北瀫水鄉。後晉天福中建。南資福院 在善化鄉。

安國院 在縣北清化鄉。

響石禪院 在萬善鄉

西山保安院

土地保安院

方山院 在至德鄉方山。

金泉道院 在縣北三十里龍游鄉。元至大年建。

西山道院 在縣北,元大德間建。

豸屏山真武道院 在縣北三十里清化鄉。峰巒秀奇,左龍右虎,上祀真武聖像,因號「小武當山。」 嚴、衢、金華諸屬邑拜祀者無虛日。元至正中,余、胡二姓建。

實際禪庵 在縣北二十五里宣教鄉。元至正二年建,後兵燬。明洪武、永樂間相繼修葺。雙巖寺 在縣北三十里。

龍丘寺 在縣東四十里。

永壽寺 ,久廢,後重建於浮杯塔前。

寶興寺 在縣東三十里湯溪。

招慶寺 ,在縣北四十五里。一名「烏石」 ,其上有幽岩。

臺山寺 在縣北五十里。

六塵寺 在縣南十五里,宋開寶中建。

余龍寺 在縣北四十里,宋咸熙中建。

資福寺 在縣南三十里。宋寶祐間建。

寶蓮院 在縣東十五里。元元貞中建。

西山覺院 在縣西十里。

下山門教院 在官塘北。元至正中修,有碑。深田院 在三十三都。

大慈閣 在通駟橋下,明天順中建。

澗口經堂 在縣北五里。

「水月經堂 」 「在縣東。」

《下楓經堂 》在楓林。

下倪經堂 在縣北十里。

澤階經堂 在縣北十里。

華峰經堂

《靜風經堂 》在橫路坂,里人邵良璋等建。「天堂庵 」 在延和山。

龍洲庵 在泊鯉灘

雞鳴庵 在雞鳴岩下

筍墩庵 在縣北六里

西竹庵 在縣北五里

圓通庵 在縣南二十五里。

金山庵 在縣南二十里。

棲霞庵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興福庵 在沐塵

獅子庵 在縣東南二十里。

石舟庵 在縣北四十五里。奇石如舟,環以清泉。相傳水可愈疾。

聖堂庵 「在馬府源。」

迴龍庵 在冷水半源

天竹庵 在方山

破岩庵 在縣北二十五里,邑人童氏建。延禧庵 在縣東華山麓。明萬曆十九年建。靜善庵 在縣北二十五里。

明月庵 在縣北二十五里。

玉虹庵 在文昌橋西

江山縣

海會禪寺 在縣南。梁天監十八年賜名「龍華」 ,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元豐七年為禪寺,紹興七年重建。

寶成寺 在縣東北一里。舊為尼院,名「竹林。」 吳越錢王時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

南安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宋宣和三年請額,元至元甲申增建。

施水寺 在縣東二百三十步大街之西。梁天監十八年建,明成化間重建。

太平寺 ,在縣南三十五里。宋乾德元年建,至太宗時賜額。

保福寺 ,在縣南四十里。宋元豐六年建。福祿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

濯錦寺 ,去縣七十里。

真岩寺 在縣北五十里。宋大觀二年賜額「普明寺 」 ,在縣南十五里。宋淳祐年建,明弘治間重修。

西禪寺 ,在縣東南十里。吳越時建。

吉祥寺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宋大中祥符三年建。

仙居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舊名「靈岡」 ,有水簾洞,元至和二年重建。

白巖寺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後晉天福中建,宋慶曆三年賜額,元至大間重修。

法藏寺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貞觀三年建。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

璩源寺 在縣南六十里。

石門羅漢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

資福寺 在縣南五十五里。

報恩寺 :距縣四十里。

國泰寺 在縣南七十里。

松山寺 在縣南八十里。

龍泉寺 在縣西南五十里。

祿山寺 在縣北二十里。

江郎寺 在縣南五十里,宋天禧二年建。紫微觀 ,舊名「紫微道院」 ,去縣西三里。

白水庵 在縣南七十里。宋咸淳九年建。目連庵 在縣西三里西山,上有洞,宋嘉熙二年建,明正德二年重建。

孝思庵 在棠峰,元皇慶元年建。

福慧寺 在寶成寺東,明萬曆間建。

延齡寺 在鎮安,宋大中祥符間賜額。

覆螺寺 在二十一都梅溪,俗名「裏覆螺。」 宋乾道七年建,雩禱立應。

石龍寺 在縣南六十里。元大德間建。

天福寺 在縣南六十里,宋大中祥符間建。古宏寺 ,在峽口。

梅林寺 在梅林,元至治二年重建。

覺林寺 在嘉湖,宋紹興元年建。

聖僊寺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宋慶曆六年建。感恩寺 在縣南六十里。宋建隆間建,明萬曆間重建。

相亭寺 在二十八都。王允常建。

天心寺 在縣南六十里。建於唐末,宋政和間賜額,「元重建。」

寶陀寺 即左坑。元至正八年建,尋燬。明萬曆間重建。

《廣惠寺 》,在百祐,元至正十年建,俗名「接遞寺。」 《瀟巖寺 》,在彭村,邑庠生周重榮建。

凌雲寺 在官溪

天靈寺 在東岳岡,明萬曆間建。

三山寺 在三十四都三山之巔。

雞鳴觀 在西山嶺後

煙蘿道院 在經堂側

鹿溪橋院 在鹿溪渡,元皇慶癸丑建。明萬曆間,改造航埠山。

昭明橋院 在石門下

寶覺院 即「妙蓮洲」 ,明萬曆二十年建。

崇真宮 在縣北二十里,宋宣和初建。

太仙殿 在長臺

長安殿 在長臺

獨龍殿 在周村

三官殿 在秀峰

文昌閣 「在廣慧寺左」 ,明萬曆間建。

「靈寶經堂 」 ,在縣東城內,元延祐七年重建。「普濟經堂 」 ,在南門外。

會善堂 在縣東三十里,宋淳熙元年建。「華山堂 」 在華山頭,宋咸熙二年建。

圓明堂 在縣東南三十里,元大定二年建。般若庵 在通寧門外。初名「葵圃」 ,有壕,上立準提閣。

寶渡庵 在七都。元至正三年建。

松居庵 在清湖上首,元大德六年建。

心航庵 在清湖下首。因山曲折,幽徑逶迤,有仙壇,為乩仙之所。後有閣,閣臨池。旁一徑以達陸舠。最上為聽松、團瓢,林木掩映。遠眺數里,歸帆落照,儼如畫圖。

祝聖庵 在峽口

覆螺庵 在尖岩徐山下。

龍泉庵 在峽口,監事徐伯美建。

惠澤庵 在縣東南一百里。元至正元年建。寶華庵 在縣南三十里。宋熙寧間建,元至正間重建。

永福庵 在長臺琉璃山,宋端平間建。明萬曆間重建。祈福禱雩俱驗。

崧溪庵 在長臺

覺海庵 在長臺,明萬曆間建。

青蓮庵 在縣城,邑人周復陽建。

江郎庵 在江郎山下,元皇慶元年建。

妙濟庵 在縣南八十里,宋紹興三年建。虹橋庵 在縣南七十里,明洪武間建。

福慶庵 在縣西南二十里。宋淳祐間建。「慈雲庵 」 在西山後。元至正間建。周伯祥廬墓。

《白雲庵 》在白水嶺,僧性大建。

積慶庵 在良塢,元大德間建。

霄巖庵 :在江郎山,庠生徐廷言重建。

廣福庵 在南前門

普濟庵 :在通和門外,王士成建。

《如是庵 》,在南青。

迎福庵 在保安橋。明萬曆間建。

碧霞庵 在航埠山,明萬曆五年,毛文興建。「圓通庵 」 在三鄉口,王允常建。

如在庵 在縣南四十里。

驛潭庵 在二十七都。明萬曆間建。

三品庵 在石門

白蓮庵 在長臺

鎮福庵 在西關

瑞馥庵 在上埠頭

昭坑庵 在二十七都

常山縣

昭慶寺 在縣西里許。唐垂拱二年建,舊名「惠安。」 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明洪武十年重建。欽教寺 在縣東二十五里。舊名欽化院。唐貞觀三年建,元至正壬辰燬,明洪武十年復建。湖山寺 在縣東二十里。舊名湖山院。宋淳熙三年建。山頂有湖,廣數畝,可漁可田,院有嘯隱堂。

護國寺 在縣北五里。唐大曆年間建。

靈峰寺 在縣北三十里。宋咸淳元年建。茗源寺 在縣東三十里。宋咸淳二年建。圓通寺 在縣南。唐貞觀元年火,宋嘉泰間復建。

福田寺 在縣西三十里。

福林寺 ,在縣北三十里。宋咸淳二年建。保安寺 ,在縣北二十五里。

永平寺 在縣北三十里。唐大中十年建,宣宗賜額「容車。」 宋雍熙改元,更萬壽羅漢寺。大中祥符六年改賜今名。

淨岩寺 在縣北四十五里。宋元豐間建。慧業寺 在縣南十五里。宋建炎元年建。廣化寺 在縣東三十里。宋建炎二年建。慈氏寺 在縣西五十里。宋建炎三年建。奉恩寺 在縣北半里。後漢乾祐三年建。舊名「白雲庵」 ,宋改為神霄宮,宣和六年改今名。僧弘海「重建。」

普和寺 在縣北十五里。唐貞觀三年建,後圮。明永樂十年僧文圓重建。

延壽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宋淳熙二年建。集真觀 在縣南之山巔四十步。宋宣和庚子燬。乾道間,創浮圖於其上。淳熙中,復建塔院。景定中,改為集真道院。開禧間改為集虞觀。泗州院 在縣北緣山僅五里。後晉天福中,禱雨有應,聞於朝,得今額。紹興初,遷於儻溪之北。修道庵 在縣西三十五里。

大善庵 在七都水口山上。

洞山庵 在宣風鄉振唐山,有石洞,幽深莫測。白雲寺 在縣西五十里七都。

南門觀音閣 在前坊。明嘉靖末年燬,復建坑頭觀音閣 ,明嘉靖十八年建。

「西高峰觀音堂 」 在山之巔,明萬曆五年建。「白龍洞觀音堂 」 ,在四賢堂稍前東偏。

趙公岩觀音堂 在岩口,明萬曆八年建。修真道院 在縣南永興坊。

萬壽庵 在黃岡山上,久圮。明隆慶間重修。「大乘庵 」 在紫竹山,明正德間建。

圜翠庵 在七都球川小路蔑嶺上。

淨月庵 在縣東二十里虹橋邊。

豐樂庵 在縣東北五里箬嶺上。

一陽庵 在縣東三里灘岸上。

萬勝庵 在縣西十五里葉孤嶺上。

元慶庵 在縣北五里上埠。

賢良庵 在縣治內東北隅。

普度庵 在縣治北關外。明崇禎二年建開化縣。

靈山寺 在縣西五十步。相傳五代時有兩僧來止,一嘗夜出,人見有秉燭前導者,已忽不見;一嘗夜臥榻上,見蛇與居,號曰「役鬼禪師,臥蛇。」 大德後,皆化去。宋皇祐中,建寺山麓,詔賜今額。元初燬,至正戊戌,重建殿堂。明洪武庚午、永樂乙酉,相繼增建。

東皋寺 在縣南三十五里。宋咸淳九年建。法樓寺 在縣北二十五里。宋政和間建。崇貞觀 在縣西二十五里。元泰定間建。

清源觀 在縣南二十五里。明洪武間重建。永福觀 在縣北七十里。元泰定間建。

招福院 在縣東十里,宋端拱二年建。

臨河院 在縣東五十里。唐咸淳間建。

雲門院 在縣西雲臺鄉六十里。宋開寶中建。建炎間,程俱退寓於此。

太平院 在縣北十里。宋熙寧三年賜額。元大德二年重建,至正間復燬,明洪武間重建。洪田院 在縣北七十里。唐武德間建。明永樂七年增建。

龍華院 在縣西二十里。後晉天福四年建。福壽院 在縣西二十里。宋開寶二年建。雙林院 在縣西三十里。

新興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後晉天福二年建。興福院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嘉祐元年建。壽安院 在縣西四十里。宋景德元年建,元延祐間重建。

上寧院 在縣西六十里。唐會昌三年建雲臺院 距縣一百里。宋開寶元年建,名「廣福雲臺。」 熙寧間改今額,明洪武七年重建。

寶寧院 在縣西七十里。宋熙寧三年建,明洪武間重建。

報恩院 在縣南二十五里。宋元符二年建,元皇慶年重建。

梅林院 在縣北二十里。宋大中祥符元年建。寶積院 在縣西三十五里,宋端拱二年建。餘慶院 在縣西三十五里。元至元間建。新安院 在縣北三十五里。後漢乾祐二年建,明洪武十八年重建。

普鑑院 在縣東北四十里。宋開寶二年建。天福院 在縣東北四十里。後晉天福二年建。雙溪道院 在縣西九十里。宋咸淳間建。玉霄宮 在縣北四十里。宋元祐間建。元末燬。明洪武二十四年立為「叢林。」

頤真宮 在縣北一里鍾山之下。宋建炎間建,明永樂三年重建。

慈恩堂 在縣東金錢山下。

施水堂 在縣北謳歌嶺上。

巨濟堂 在縣南三十里孔埠。

天聖堂 在縣西北十五里。山勢迤邐,石壁峭立,上有《靈湫。堂》始創無考。

大乘院 在縣念二都。後晉天福三年建。泰康院 在縣南二十八都。後周顯德元年建。青峰院 在縣東北六都。唐初有白鶴霄降,至於青峰,翱翔數匝而去。元燬於兵,明洪武間重建。今久廢。

清源院 在縣西石門鄉。宋淳祐間建,明洪武間重建。

寶恩院 在縣南石門鄉。宋元符二年建。元皇慶間重建,今廢。

是山院 在縣北玉山鄉。元延祐間,僧寶月建,今廢。

資福院 在縣西雲臺鄉。唐會昌年建。元兵燬無存。

保安院 在縣北玉山鄉,久廢。

太岳院 在縣西五里開原鄉。宋太平興國建,今廢。

菩提庵 在縣北小山嶺,明萬曆間建。

龍興庵 在縣西十七都十里坑。

南山庵 在三十都

露春庵 在縣南三十五里。

寶綸庵 在南門外,即舊三官堂。

萬佛庵 在縣西七十里。

文昌閣 在「頤真宮內,明天啟間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