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1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十五卷目錄

 武昌府部彙考一

  武昌府建置沿革考

  武昌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武昌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十五卷

武昌府部彙考一 编辑

武昌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禹貢》荊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自周懿王時地屬楚,楚熊渠封其子紅為鄂王,始名鄂,春秋時謂之夏汭。秦屬南郡。漢置江夏郡,治沙羨。三國時,吳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縣,徙都焉。晉以武昌隸江州,江夏隸荊州。東晉更置汝南郡。劉宋於江夏縣置江夏郡,兼置郢州。齊分郢為十四郡,江夏郡統六縣。梁分置北新州。隋平陳,改置鄂州。大業初,為江夏郡。唐復為鄂州。天寶初,改江夏郡。乾元初,復為鄂州,屬江南道。元和初,陞武昌軍節度。五代時,唐遙改武清軍。南唐復為武昌軍。宋以鄂州屬荊湖北路。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德中,改武昌路。明洪武甲辰年,改武昌府,領州一,縣九:

皇清因之。

江夏縣:附郭。

周懿王時,楚子熊渠甚得江、漢民和,乃封其中子紅為鄂王,始名鄂,春秋時謂之夏汭。秦分楚為四郡,江夏屬南郡。漢高帝六年,置江夏郡,治沙羨。今江夏縣本漢沙羨地,屬江夏郡。獻帝時,劉表據荊州,以黃祖為江夏守,始於沙羨置邑郡,今江夏。吳孫權自公安徙都於鄂,分置江夏,以縣屬武昌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以江夏隸荊州。東晉咸和中,以汝南民流寓夏口,乃創置汝南郡,治塗口。太元降為汝南縣,復隸江夏郡。劉宋復於沙羨置江夏郡,兼置郢州,治江夏。隋文帝平陳,改置鄂州。大業初,為江夏郡,尋廢為鄂州,以州領縣,改汝南曰縣名,江夏始此猶治塗口。唐初改郡為州。貞觀中,改為鄂州。天寶初,仍名江夏郡。乾元初,復為鄂州。明初,降陳理,改為「省會」 ,邑名如故。編戶六十二里。

皇清因之。

武昌縣

唐、虞、夏、商屬荊州。周彝王八年,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按熊渠,鬻熊曾孫,甚得江漢民心,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今縣西南二里有鄂王城。彝王時以東界為樊楚。按《一統志》,古岸有鄂縣故城,蓋舊樊楚。秦并楚為鄂縣,屬南郡。昭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鄂為南郡,鄂屬之。漢高帝六年,置江夏郡,鄂及下雉屬之。武帝時,置荊州刺史,統江夏鄂隸之。東漢仍為鄂縣,屬江夏,又名東鄂。章武元年,吳孫權自公安徙都,更鄂曰武昌。按縣南有山名武昌,權欲以武而昌,故名。《水經注》:「孫權改鄂曰武昌,徙治於袁山東,分建業之民千家以益之」 ,以下雉、潯陽、陽新、柴桑、沙羨為武昌郡,為釣臺、未央宮及禮賢館。晉太康元年,立武昌郡,鄂、武昌諸縣並屬之。《晉志》:「武昌郡隸江州,領縣七,有沙羡、鄂、武昌諸縣。大興二年,以武昌為江州。南宋孝武建元初,分荊、湘、江、豫置鄂州,武昌隸之。蕭梁置二十二州,武昌為郡,統縣二。」 陳沿梁。隋開皇初,改武昌郡為縣,鄂省入武昌,隸鄂州。大業三年,改江夏為鄂州,武昌隸之。析縣西置城塘縣,尋廢。唐分江南道,武昌屬之,置樊山府。天寶初,改鄂州為江夏郡,武昌隸之。乾元復鄂州。德宗貞元十一年,陞鄂為武昌軍節度,武昌隸之。按武昌府名始此,今府縣之別。後唐遙改為武清軍,縣隸之,置樊山砦,後復鄂州為武昌軍,縣隸之。宋開寶初,置荊湖北路,武昌隸之。嘉定六年,陞為武昌軍,更壽昌軍,與鄂州節度名相類。因寶玉有「壽昌」 故名,尋改為郡。元至元甲戌,以壽昌為府,置湖廣行中書省。元貞春,改壽昌郡為武昌縣。明仍元舊,編戶四十九里。成化初,併為三十七里。距府城東北一百八十里。

皇清仍舊為三十七里。《縣市》三里,《洪道》三里,《永福》三

里《神山》,五里。《賢庾》,四里。《符石》,四里。《靈溪》,七里。《馬蹟》,八里。

嘉魚縣

縣為古荊州地,漢入沙羡,俱未晰其名。《晉太康》

元年,始著為沙陽縣。梁陞為沙州。隋廢入蒲圻,為鯰瀆鎮,並沙羡為鄂州。五季,南唐改鎮為場。昇元六年,陞場為縣。保大十一年,始陞為嘉魚縣。其地有魚嶽山,取《詩》「南有嘉魚」 之義為名。元大德五年,改鄂州為武昌路。明復改路為府,嘉魚為府。屬邑編戶一十二里。距府城西南二百四十里。

皇清因之。

蒲圻縣

在府城南三百六十里。《禹貢》荊州之域。按《禹貢》導嶓冢至於東陵。《水經注》云:東陵即巴陵,今蒲圻在巴陵東北。殷屬荊楚,《詩》稱「殷楚居南鄉」 是也。周屬荊州。《史記》:鬻熊事文王,其孫熊繹事成王。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封熊繹於楚,錫以子男之田,屬楚。繹孫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伐庸揚粵,至於鄂,立中子紅為鄂王。蒲圻屬鄂。秦分楚為三郡,屬南郡。漢分楚為七郡,置沙羡縣。按《漢書》,高帝六年置江夏郡,統十四縣,一曰沙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荊州刺史,沙羡仍屬江夏郡。沙羡境內有蒲圻湖,以湖產蒲草故名。三國屬武昌郡。按《三國吳志》,漢建安四年,孫權討黃祖於沙羡。十五年,魯肅屯六口。二十五年,權自公安徙都鄂,改名武昌郡,沙羡屬焉。吳赤烏二年夏五月,城沙羡,乃建縣於西良湖側,名曰蒲圻,以呂岱鎮之。分武昌為兩部,自武昌至蒲圻為右部。盛弘之《荊州記》云:「蒲圻沿江百里有赤壁,晉分荊州為二十二郡。武帝太康元年,分蒲圻置沙陽縣,以沙陽、沙羡屬武昌,蒲圻屬長沙;宋分湖南諸州」 屬郢州,蒲圻、沙陽咸秩男爵。晉武帝太康元年立,從晉封也。齊分郢為十四郡,江夏郡統六縣,蒲圻屬之。梁置沙州、上雋郡,蒲圻屬上雋。隋分荊州為二十二郡,江夏郡統四縣,蒲圻屬焉。是時併沙陽入蒲圻。唐分江南為三十四州。高祖初平蕭銑,復置鄂州,統七縣,一曰蒲圻。有鳳山監。武德九年,以蒲圻舊治鄰水多淤洳,乃改遷蒲圻於鳳山監。後唐分蒲圻鯰瀆鎮為嘉魚縣治。宋置荊湖南北路,統二十四州郡,鄂州屬北路。至道二年,改武清軍為武昌軍。紹興二年,改兼荊湖北路,鄂州統七縣,一曰蒲圻。元置湖廣行中書省及肅政廉訪司。至元十一年,改荊湖路安撫司。武昌路統七縣,蒲圻屬武昌。元末,陳友諒起沔陽,僭據南國,偽稱漢主,明太祖親征友諒於鄱陽湖。友諒死,子理奔武昌,太祖招降之,改武昌路為府,統一州九縣。蒲圻,屬武昌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咸寧縣

咸寧本隋江夏縣南境。唐大曆初,置永安鎮。五代時,吳楊行密改為場。南唐陞為永安縣,隸鄂州。宋改曰咸寧。元仍舊。明亦相沿。編戶一十六里。距府城南二百四十里。按《縣志》,「南唐保大十三年,始割江夏南境三鄉地置永安縣。宋開寶初,改為咸寧縣,屬鄂州。哲宗元祐元年,又割蒲圻長樂鄉以益之。元屬武昌路」 ,明改路為府,咸寧屬焉。

皇清因之。

崇陽縣

舊屬鄂州,為荊地。漢屬長沙下雋縣。南宋元嘉屬湘州。齊改上雋縣,隸巴陵。梁置上雋郡。陳改雋州。隋廢雋州,以其地入蒲圻,屬鄂州。唐天寶中,開山洞置唐年,縣屬鄂州。五代吳楊行密始改為崇陽縣。後梁改臨夏。後晉及南唐復改曰唐年。宋開寶八年,復名崇陽縣,屬湖北路。熙寧五年,析通城鎮為通城縣。紹興五年,復并入崇陽。至十七年,復析。元仍其名,屬武昌路。明改路為府,崇陽屬武昌府編戶一十六里。距府城東南三百九十里。

皇清因之。

通城縣

春秋時,鄂屬秦南郡。漢高帝六年,分南郡置下雋縣,屬長沙。吳、晉因之。梁置上雋郡。陳改雋州。齊改上雋縣,俱隸巴陵。隋廢州,併入蒲圻,屬鄂州。唐天寶中,屬唐年縣。元和始置通城鎮。五代時,吳楊行密改唐年為崇陽。梁、晉又改臨夏。南唐復為唐年。宋開寶八年,改唐年為崇陽,置巡鎮。熙寧五年,陞通城鎮為縣。嘉定十五年,以武昌縣陞為壽昌軍,領縣七,通城屬焉。紹興五年,復降鎮歸崇,後陞縣。元仍舊屬武昌路。明改路為府,通城其九縣之一也。編戶十五里。距府城東南五百里。

皇清因之

興國州

州本秦南郡地,漢高帝六年,析南郡更置江夏郡。總縣十四:曰西陵,曰竟陵,曰西陽,曰襄,曰邾,曰曰安陸,曰沙羡,曰蘄春,曰鄳,曰雲杜,曰鍾武,曰鄂,曰下雉。興國居鄂、下雉之間。東漢獻帝十三年,復為下雉縣,屬江夏郡。孫權自公安徙治鄂,更鄂曰武昌,析鄂之南境置陽新,以武昌、下雉、潯陽、陽新、柴桑、沙羡六縣為武昌郡。東晉義熙中,以吳頭、楚尾之交,廢下雉入陽新。宋復隸武昌郡。隋開皇九年,置鄂州,廢陽新縣為富川縣。十八年,改富川縣曰永興。唐太宗元年,分天下為十道,以鄂州隸江南鄂州,領縣五,永興隸焉。五代屬吳。南唐以永興縣屬地設通羊鎮,置青山場,興爐冶。尋復以通羊鎮置通山縣,以青山場為大冶縣。宋開寶八年,平江南,鄂州隸江南道。統縣九:曰江夏,曰武昌,曰蒲圻,曰嘉魚,曰崇「陽,曰永安,曰永興,曰通山,曰大冶。」太平興國二年,以永興縣為永興軍,三年,陞永興軍為興國軍,縣仍為永興,割鄂之大冶、通山屬焉。元至元十二年,仍為興國軍。十四年,陞為興國路,領永興。至正十二年,偽將丁普朗、徐明遠陷興國,改興國為軍。十八年,偽漢陳友諒復改興國為路。二十三年,明引兵取興國,改為府。洪武九年,改為州,《永興縣》入焉。屬武昌府。領縣二。編戶四十六里。距府城東三百八十里。

皇清因之。

大冶縣

本隋武昌縣地。唐太宗貞觀元年,永興隸鄂州。南唐於永興屬地置青山場,以興爐冶。保大十三年,陞青山場,并析武昌三鄉置大冶縣,仍屬鄂州。宋太平興國二年,改永興為興國軍,割鄂之大冶屬焉。元至元十四年,陞興國路。順帝至正二十三年,明太祖取興國,改興國府,隸湖廣行省。洪武九年,改興國州,省永興縣入焉。領大冶、通山二縣,屬武昌府。編戶四十六里。距府城東三百八十里。

皇清因之。

通山縣

唐堯因帝嚳,建九州,其南為荊州,東南為揚州。通山界於荊、揚。虞、夏、商、周因之。漢高帝析為下雉縣,屬江夏郡,通山縣始此。新莽改下雉曰閏光。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復為下雉縣,屬江夏郡。孫權自公安徙治鄂,曰武昌,析鄂之南境,置陽新縣,治居今屬水鄉陽新里。《輿地志》云:「興國軍永興縣,本鄂縣地,孫權改鄂」 為武昌,置陽新縣。東晉又析下雉縣入陽新。隋合二縣為永興。舊《志》云:通山本漢下雉地,三國吳為陽新。隋末為永興縣之新豐,屬鄂州。唐因之。五代時,楊行密起鐵冶,置羊山鎮征賦。南唐始置通山縣。舊有青山鎮、通羊鎮,各摘一字,而以通山名縣。宋太平興國三年,改羊山,尋復通山。紹興四年,仍降為鎮。五年,復為縣,屬興國軍。元仍舊。明始編戶為六里。距府城東南一百八十里。

皇清因之。

武昌府疆域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武昌府疆域圖

武昌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江西九江府瑞昌縣界五百二十里,西至漢陽府漢陽縣界七里。

南至岳州府臨湘縣界四百里。

北至黃州府黃岡縣界七十二里。

東西廣五百三十里,南北袤四百七十二里。由府治北達於

京師三千一百五十五里。

江夏縣:附郭。

東至武昌縣界,七十七里。

「西渡江」 ,至漢陽縣界七里。

南至咸寧縣界,一百三十七里。

北至黃岡縣界,七十二里。

武昌縣

東至蘄州白田洲界八十里。

西至江夏縣嚴婆坵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大冶縣大驛路界十五里,又跨大冶至咸寧縣一百五十里。

北至黃岡縣,大江心五里。

廣二百里而近,袤一百五十五里而遙。自縣治至府一百八十里。

嘉魚縣

東至咸寧縣界八十里,到縣治一百四十里。西至臨湘縣界新店一百三十五里,又至沔陽州治二百五十五里。

南至蒲圻縣界茗山五十五里,到縣治七十五里。

北至漢陽縣界潦水甲一百里,到縣治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咸寧縣治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江夏縣,治二百五十五里。

西南至臨湘縣,治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沔陽,州治三百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府二百八十里,至

京師,水路四千八百三十里。陸路四千二百一十

九里

蒲圻縣

東至咸寧縣界汀泗橋七十里。

西至臨湘縣界新店,四十里。

南至崇陽縣界壺頭山,四十里。

北至嘉魚縣界障山四十里。

東南至咸、崇二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咸嘉二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嘉魚縣界一百里。

西南至臨湘縣界一百五十二。

東西廣百有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由縣治至本府,水行二百八十里、陸行三百六十里至

京師,水行四千九百九十里,陸行四千三百二十

咸寧縣

東至興國州三百里

西至蒲圻縣一百里

南至通山縣九十里

北至本府小路紙坊一百八十里,東湖驛大路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武昌縣,二百四十里。

西南至崇陽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嘉魚縣,一百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六十里,延袤一百里。由縣治至

京師。水路五千四百七十五里。陸路二千七百一

十五里

崇陽縣

東:至通山縣界,地名「白羊」 ,四十五里,至通山縣治一百里。

西至通城縣界,地名「小井」 ,六十五里,至通城縣治一百里。

南至江西南昌府寧州界,地名「太原」 ,一百二十里,至寧州治,二百五十里。

北至蒲圻縣界,地名「壺頭」 ,三十里,至蒲圻縣治七十里。

東南:至通山:地名「界頭北山」 ,八十里。

東北至咸寧,地名「連河嶺」 ,七十里。

西南至通城,地名「柘橋」 ,八十里。

西北至蒲圻,地名「分水嶺」 ,五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三千九百二十里,水路五千五百三十

五里

考證

廣一百一十五里,袤一百四十五里。

通城縣

東至崇陽雞鳴嶺,五十里。

西至臨湘縣楚門界,四十里。

南至平江縣元鳥嶺,四十里。

北至崇陽縣柘橋十里

東南至南樓嶺石門界,四十里。

西南至岳州巴陵縣「相師山」 ,四十里。

西北至蒲圻縣方山四十里。

東北至崇陽縣大岐嶺,三十五里。

東西相距九十里,南北相距五十里,周匝二百一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四千五十里,水路五千五百五十里。

興國州

東至九江府德化縣巢山下小石堆界,九十五里。

西至武昌府,崇陽白羊山分水界,二百五十里。南至南昌府,寧縣,上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黃州府蘄州黃顙口大江心六十里。東南至九江府瑞昌縣永城鋪九十里。

西南至南昌府武寧縣石洞界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黃州府蘄州茅山大江心六十里,西北至武昌府武昌縣界首嶺,一百七十里。距郡城三百六十里。東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二百里。

大冶縣

東至蘄州一百二十里

西至咸寧縣,一百八十里。

南至本州治一百里

北至武昌縣九十里

東南至本州黃顙口鎮,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蘄水縣,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本府二百七十里。

西南至通山縣,一百五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三千六百三十里,水路四千九百八十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通山縣

東至本州界首三十里

西至崇陽界,四十五里。

南至江西武寧界,八十里。

北至咸寧界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

「江漢為池,扼束江湖,襟帶吳楚,地居要區,控接湘川,邊帶漢、沔。雍、梁津要,連峴吞雲。黃鵠磯邊,江峭山險,南抵五嶺,北通襄漢。墉山而城,塹江而池,山川包絡,氣象萬千,東連西控,鞏固萬年。」江夏縣。附郭。

西有長江之險,東有九峰之隘,山川環護,風氣攸鍾,實郊署之內奧,都邑之綱紀也。

武昌縣

《學記》「前瞰南湖,北枕大江。」

《史記》:「北背漢水,南鎮雉峰。西山鎖樊口之險,鳳臺塞石盤之流。」

《庾信賦》「龍蟠鳳集之鄉。」

《王述》:「江東鎮戍之中,非但捍禦上流而已,緩急赴告,駿奔不難。」

《張魏公中原聲援》,絡繹可通。

《玉海》:「一江天塹,萬騎雲屯。」 孫吳都之,嘗為重鎮鈐記,蓮荷浮水之狀。

薛氏地襟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廬淝,右連襄、漢。北人南牧,嘗出此,以襲豫章。

南瞰湖水,北枕大江,地襟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廬、淝,右連襄、漢,此《武昌形勝》之大略也。

嘉魚縣

縣治自東南,蜿蜒扶輿,磅礡鬱積,龍潭魚岳,浮西江之坽。南則湖坦為腹,而馬鞍、牛首峽然矯其兩翼。「三楚」 屬邑之秀,斯其選矣。

蒲圻縣

縣治鳳凰蹲其前,龍翔峙其北,東則豐財聳秀,西則馬鞍關鎖而疊秀、金臺諸岡,蜿蜒城內,陸水、蒲河襟帶縈繞,形勢之固,亦盛矣哉!

咸寧縣

咸當鄂之上游,而綰轂其口,唇齒輔車,實相倚賴。今崇墉完堞,屹屹言言,民稍奠枕矣。

崇陽縣形勝無考

通城縣

背雋水,面銀山,東連幕阜黃龍之奇,西挹衡岳洞庭之勝,「元鳥黃鶴拱於前,鐵束龍窖」 枕於後,誠勝境也。

興國州

州城最小,東西關附焉。西北山麓也,南北皆湖,然阻鄂盤江,跨峙廬阜,湖山表裏,稱雄一方矣。《大冶縣》

《古鈐記》「山從長樂,水出含香。面對千秋,永為康泰。」

元伯顏《鄂議》:「襟山帶江,江湖隩區。」

《虞集記》:「江湖之表,山川包絡,形氣涵蓄。」

「千秋疊嶂」 ,森列於前;長樂諸山,環擁於後。湋源之水,春夏為湖,則瀰漫灝渺,遠接天碧。秋冬為港,則旋轉曲折,而莫知其所從出。

通山縣

前列翠屏,後枕羅阜。東南扼九宮之崔巍,西北環散水之險阻。

武昌府星野考 编辑

府總

《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封域皆有分星。鄭註曰:「鶉尾楚也。」 《春秋元命苞》曰。軫星散為荊州。江夏入軫十二度。

《史記天官書》《漢天文志》並云:「翼、軫荊楚。」 註:「翼二十二星,軫四星,皆為鶉尾,在巳楚之分。」 又曰:「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烏衡。」

蔡邕《月令章句》云:「起張十二度,至軫六度為荊州。」 《晉·天文志》:「翼軫楚,荊州。江夏入翼十二度。」 《星經》:「玉衡星主荊州。」 又云:「熒惑主楚。」 又云:「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

《宋志》:天巿西垣第二星曰楚。又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楚。

《元志》:鄂州,北極出地三十一度半。《蘇辰圖註》:「軫十度,楚之尾。」

荊為《禹貢》九州之一,江夏附焉。歷考星屬,其辰巳,其北斗玉衡,其五星熒惑,其五行丙丁,其天巿西垣,其十二次舍鶉尾,其二十八宿翼、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