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十七卷目錄
武昌府部彙考三
武昌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十七卷
武昌府部彙考三
编辑武昌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咸寧縣
相山 在縣治東南數百步,與儒學相對。宋參知政事馮京讀書其上,故名。明崇禎間,北隅偶頹,邑令陳鶴齡率庠生共補築之。其下舊有相山書院,今廢。
東高山 在縣治東里許,與相山並峙,為一邑之鎮。臨眺則湖光山色,宛在襟帶間。晉孟嘉嘗遊焉。明知縣陳灝建亭其上。今知縣何廷韜重建。
金山 在縣南二百步,與天馬山接,一名金燈山。晉善輝禪師住錫,夜有光如燈,至曉乃散。山之陽為金山寺,後遷城內,名為「資福寺」 ,遂以遺址為山川壇。其上有古松二株,蒼翠蔽天,至今猶存。
皇清順治初,禪僧如是圓寂,有塔。
天馬山 :在城東南半里。其麓建金燈閣,為明孝廉孟應乾讀書處。
鳳凰山 ,在縣西三里,以形得名。
熨斗山 在縣西四里。俗名「風火斗。」
掃箒山 在縣南五里。巍峰卓立,自應宿樓望之,秀聳天際,為縣治外案,號「笏插青雲。」
雞子山 有二,一在縣南十里,嘗有雞潔如玉,飲啄林際,故名。上有玉岐林,明季隱士孟養蒙築方閒堂于其下。又一在縣東四十里。
大埜山 在縣東三里。山勢連亙,障列為一,《縣來龍》。
龜山 ,在縣東四里。其形若龜。
浮山 一名「湖山」 ,在縣東八里,卓峙塘中若浮。上有太子祠,歲旱禱雨輒應。
潛山 ,在縣南二十里,形若展旗。
桃花尖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出萬峰,即鐘臺山。
金雞山 在東南五十里。高數十丈。峰頂有巨石,上有窟如碗,可受二升。有清水,四時不涸,疾人飲之輒愈。取水若盡,頃復如故。鄉民建廟其上,今為寺。
大墓山 在六都東原,為咸興分界。世傳唐李靖母墓在焉。一云「真人張道清母墓」 ,人犯之則致風雷。湖廣一省之龍與咸寧縣龍,俱於此發脈。
輞山 在縣東四十里。突起平陽,聳秀圓曲,如車輞一石,宛若神駿。上有祠。相傳元兵犯境,王曄父子三人率鄉兵禦河界獲勝,一方得全。土人德之,因祠其上,並名橋為「賀勝」 ,以志功焉。下有古雲菴,明孟司農讀書之所也。
石門山 ,在縣東四十里。石直立如門,行人往來其間。
香爐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以形為名。其陰有泉港寺。
黃牛山 ,在縣東二十里。下為元解元胡可仕舊宅。
阮家尖山 :在縣東四十里。
銅鼓尖山 在縣東南十二都。雄峙峭立。紅巾之亂,土人避其上,賊不能窺。下有張口泉。黃茅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上有膏腴田地,居民耕種,其利甚溥。
橫山 在縣南三十里。山橫而秀,故名。
尖山 在縣南十五里
禪臺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形峭直,上至三里許,有地平坦,僧寺在焉。旁有天泉,四時不竭。泉中有蒲草,人動草則水縮。僧以香茶滲之,水復出。
掛榜山 在縣東南,即洪崖山,在十二都。崖壁峭削方疊,橫亙如榜。每科試之年,崖石崩,則應科第。
馬鞍山 ,在縣南三十里。下有泉,春夏出,秋冬則不出。
白望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屹然獨立,望極江夏、白湖,故名。
斧頭山 在縣北三十里。其狀類斧,又謂「斧尖。」 牛鼻山 在縣東八十里,以形似名。山下有潭,深百尺,四面青蘿綠竹可觀。
棠梨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仙人跡。
金龍尖山 在縣東南十二都。其下為金龍洞。紫山 在縣北二十里。
鶴巢山 在縣西南上十一都。大橋如鸛形,上有「侍御唐震書院《丘隴》。」
龍溪山 在縣東南二都。
碧泉山 在縣東南四都。有龍池,四時不涸。海龍寺在其下。
石屋山 在上十三都,去縣南二十里。崖石凹折,深敞如屋,几榻俱存,可蔽風雨。
長嶺 在縣東二十五里,官埠港發源。
雙嶺 在縣南十里,一嶺至潛山,一嶺至通山。實竹嶺 按《通志》在縣東四十里
石鼓嶺 在縣西三里,有石如鼓。
運河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與崇陽縣分界。浚水嶺 在縣南五十里,與通山縣分界。苦竹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與崇陽縣分界。仙人墩 在縣東南三都。上有仙人跡。
石龜洞 在黃茅山下。洞門甚狹,既入輒寬平。有石盆、石床。又有石狀如龍首,水自中吐入石盆,禱雨得石龜者即驗。今名「石燕洞。」
白崖洞 在十二都。深窅莫窮,歲旱禱雨有應。蔣師洞 在上十三都。洞門凹折入數十步,豁然宏敞,一水內流,窅不可測。崇禎末,男婦於中避流寇者數萬計,賊攻之不克。其上為黑山寨。金龍洞 在金龍山畔。入數步,石澗隔之,人不能越。岸有柳眠生,為橋以渡。內列石田,溝塍皆具,岩石險峻,古仙七人修煉其中,白日沖舉,丹池存焉。明崇禎間,道人一微栖此,辟穀於洞門絕壁懸搆一樓,後一微火化去。
九龍洞 ,在縣南三十五里常輪山下。舊名「寓仙」 ,懸碞峭壁。既入洞門高廣,有龍王祠,久廢。洞旁有門,門內深黑,高低莫測,束燎而行二里,上有白石若幕,滴乳結成龍蛇狀,水涔涔出其口,下有石盆盛之,寒氣襲人,雖六月如冬。明時因旱,官民詣洞為文以告,其雨如注。仍命鑿石為龍象祠,祀龍王於此,更今名。洞前石磴有「千首塔。」
朱潭腦 在縣西北河朱老廟後。元末,縣署為紅巾賊所燬,遷治於此,遺基尚存。明甲辰,仍遷舊治。
旗鼓腦 在縣南十五里。相傳為曹操治兵處。銅盤堤 ,在縣南四十里。堤有四門,各廣二丈,古蠻獠保聚於此。今名「銅門城。」
「咸之水,其經流曰淦川」 ,支流曰官埠港、赤口港、北洪港,皆從淦水匯為紫潭,曰馬橋河、丁泗河,入西良湖;曰桃林港、賀勝橋河,入黃塘湖,而與紫潭諸水瀦於斧頭湖,達金口入於江。在東境者曰「東水」 ,東北入武昌,高家河出樊口,入於江西河。淦水 其源有二:一出縣南五十里峻水嶺及白崖泉,數里至白沙橋,西北流與鳴水泉合流而為雙㲼港。至洪崖山,名蘋花溪,至於高寨。一出桃花尖之桃花泉,至白楊橋,歷三峰寺,出黃鉅橋,與蘋溪合流,至馬家橋西折抵潛山,溫泉入焉。北出為石洪,名「大龍潭。」 經白茶坂西流為小龍潭,白木坂水入焉。過青林北出為盤泗洲,下好橋水入焉。迴為茅潭,南至掃箒山,北出洞口,至金山,名淦川,為西河渡。經縣治西北,城下有洲,曰「游龍灘」 ,曰「洗馬潭」 ,曰「浸水。」 又折而西北,至鳳凰山下,為羅家渡。過朱老廟,又折而東南,至縣治後,名立寨溝。復東西縈折如帶,五曲,至官寨、官埠、赤口二水入焉,為小港口。過雲鼎寺,乃匯為紫潭,湖北洪水入焉。至白公潭北入於斧頭湖。
東水 按縣治水有二:一發源石坑,出黃牛山陡石口,至楊湖橋,經團田畈,出舒鐵口,過石門山東北入武昌高家河,一出桃花尖之陰,過金雞山至祝家橋,下流與石磴、小賽畈水合流,歷游家橋東北入武昌大港,達高家河,匯於東良子湖,出樊口入於江。
賀勝橋河 出上五都私塘畈,至躍馬橋,過青山廟北達於賀勝橋,入黃塘湖。
宿曹湖 在立寨溝北。曹操宿兵於此,因名。居縣治之後,一曰「後湖」 ,又曰「咸寧湖。」 下與紫潭湖連,淦水縈帶其中,秋水泛漲,儼然巨浸。
紫潭湖 在縣西十五里雲頂寺右。潭水甚深,雖大旱不涸。
關陽湖 在十都東
谷口湖 在縣西北,與關陽湖接。中有洲渚,鳧鴈聚焉。
天井湖 在縣西北,與江夏連界。中有五泉,龍多蟄其中,旱可取水。
西良湖 在縣西北,與蒲嘉連界。中有倪家泉,歲旱,巫者每投入深淵,探泉穴取水焉。
泉水湖 在縣北。隆、萬間,其水日兩潮至下青橋,與《海信》無異。
官墠湖 在縣東北
黃塘湖 在縣東北三十里,接江夏界。
官埠港 發源長嶺,北流三里至團塘橋,五里至王大人橋,七里至鼓樓橋,四里至官埠橋,下達官船渡,與赤口港合而西流至張沙渡,達官賽,入於淦水。
赤口港 一名「株樹港。」 發源九嶰,北流至駕城鋪,西折達新橋,橫溝水入焉。過赤土墈至官船渡,與官埠水合。
北洪港 :發源長手坂,西出平家橋,北至北洪橋,迤邐歷商家橋、王家橋,北入紫潭湖。
馬橋港 :發源沸泉,出彭陂,至馬橋,西北流入西良湖。
丁泗橋港 發源楊泉,歷《土賽》,經方山與蒲圻水合流,過丁泗橋,至米埠,西北入西良湖。「桃林港 」 :出桃林鋪,迤北至黃石橋北入於黃塘湖。
赤金港 在上七都。出魚流入紫潭湖。
大龍潭 :在縣南十里。即石洪。
小龍潭 :在縣南八里。
白公潭 有縣北二十五里,與斧頭湖連界。茅潭 ,在縣南三里。
馬鞍塘 在縣西二十五里。旁有石窟,多產鮒魚,色黑味甘。
黃泥塘 在黃泥山上,每湖水長,塘水亦長,與江湖通,下有黃泥洞。
浮山塘 在縣東八里。泉流出下好橋。
北洪塘 在縣西十里
弘文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
古堤塘 在縣東二十里。
桃林塘 在縣東三十五里。
文家塘 在縣西二十里。
蒲罎塘 在縣北二十五里。百丈塘 在縣北十五里。
牛鼻塘 在縣東三十里。
雙陂 在縣南三十里
長陂 在縣西南四十里。
黃土陂 在縣東
高墩陂 在縣東十五里。
黃區陂 在縣二都
金蓮池 在縣學前
沉泉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蒲圻境,入縣界數里,下注大石竇中,勢如萬鼓逐流。
飛沙洞泉 在縣南四十里。洞口有仰山廟、龍王廟。鄉人遇旱禱雨輒應。明崇禎間,僧指宗修靜于此,後出自火化。塔在西河寺旁。其水出自白水畈。
嗚水泉 在縣南四十里,與寓仙洞相通,瀑聲潺湲,流入雙㲼港。白岩泉 在縣南四十里,為西河之源。
桃花源 在縣東南五十里。流出黃鉅橋入蘋溪,亦為西河之源。
沸泉 在縣南十五里,流為馬橋河。
大泉、「小泉 」 在縣東南苦竹嶺下。
蔣師泉 ,在縣二十五里。旱可取水。
廖家泉 在縣南四十里。一名「張公泉。」
石燕泉 在縣東四十里。
溫泉 在潛山麓,其水如湯,浴之可愈疾,有硫黃氣。
三十六人泉 在縣南六十里。相傳三十六人祈雨救旱,水忽驟湧,三十六人皆渰沒,故名「義井 。」 在縣治東。相傳昔有人乞水於鄰,弗與,遂掘地得泉,以濟行人,故名。
「五通井 」 在黃家巷。
淦川井 在「五顯巷。」
儒學井 在啟聖宮前
「大街井 」 在申明亭前。
「別俗井 」 ,在資福寺內,其水甘冽,異於他井。「皁袍井 」 ,在橫街西,此水獨宜染色,白衣澣之則淄,白米煮之則赤。
利民井 在縣驛西
《槐花井 》在《殺雞巷》側。
金雞井 在金雞山縣治東南。
黃荊巷井 在縣治右百步。
崇陽縣
雨山 去縣東四十里,一名乳山。其泉如乳,禱雨輒應,五峰筍立,綿亙數十里,上有登仙石。龍塘風洞,為省龍少祖。
靈女山 接通山境,山頭有古城,號「女城」 ,不知所自。
楊梅山 :距縣治四十里。
鏡面山 在縣東四十里。
九峰山 在縣東
金城山 :宋黃庭堅讀書處,名「太史書院」 ,至今祠之。距縣治一十五里。
龍窖山 :距縣治七十里。
《臺山 》山頂有「卓錫」 、龍霖二泉,歲旱禱之,擲楮錢以驗。沉則雨,浮則否。上有寺,崇通人謁遊之所。
《篛姑山 》,邑山之最高者。自臨湘龍角源達通崇,度此嶺三十餘里,商賈之通衢也。
桃花山 、台山 :俱去縣治八十里。
天井山 與臺山對峙
寶林山 :西距縣治四十里。
八斗山 :一名茶坑山,距縣六十里。
石門山 :山臨河,俱陡巖。下俱石洞,繇河可入路在洞上,距縣治五十里。
鐵柱山 :在邑西。廟祀唐三顏兄弟。按本山「通城」 亦載,然正面屬崇居多,猶白羊、雨山之於通山也。距縣治七十里。
大湖山 山有五湖,蒹葭叢生;朝嵐暮靄,不見其頂。距縣治八十里。
西籠山 :一名雞籠山,距縣五十里。
河山 橫亙四十餘里,上有居民村落,山徑陡絕,西籠北崖,其左右障角也。
黃茆山 :距縣治四十里。
楂枒山 ,俗訛「拏牙」 ,距縣四十里。
金櫃山 山有石洞,高四十丈,洞外有數池,山民居之。相傳周侯清丈,履畝見白鷺向飛,以為上必有田塘,人遂不敢隱匿。距縣三十五里銅鐘山 ,山旁有洞穴,相傳巔有寺鐘,隨龍水流至江夏,異僧取寘鐵。佛寺款識:「大曆年鑄。」 下有深潭,善沒者云潭有銅鐺,人從其耳竅出入。嚴士貞詩云:「鐘隨巨浪飄何遠,鐺沒深」 潭不記年。
丫髻山 與銅鐘對峙,距縣二十里。
天靈山 雩求每應,距縣十五里。
鼓臺山 :距縣三十五里。
案山 距縣治八里
仙姑山 ,相傳有仙姑修真於此,近醫釋洞曉,藏塔其上,距縣八里。
橫山 俗象形為「掛榜山。」 居邑南,距縣治五里葛仙山 。山有葛洪丹爐,石隙出泉,久旱不竭。後人以石摹稚川像,時禱謁之。
《王過山 》俗呼為《黃角山》。
壺頭山 與飛翠亭兩岩夾峙,一洪流出,為雋陽水口。亭之上有菴,中丞劉景韶建置。
白竹山 :距縣治十二里。
梧桐山 :距縣治十里。
雞籠山 :山下,即望天隴。
大集山 ,在縣北五里,一名「紗帽山。」 山有石洞,亦名「桃花洞」 ,前有蘆渚泉、硃砂橋。
葵山 、金堂山 、七峰山 俱距縣六十里,居北山 ,在葵山之南。
旗山 一名「北山」 ,石障嶙峋如偃旗焉,故名。馬鞍山 ,在邑東南。
誥軸山 :距縣治十里。
東泉山 山有泉,流入蒲,溉田廣數百畝,為泉不一;流入崇,為東泉。迤邐盤旋百餘里。山上懸崖峭立,村落不減平疇,其丘壑半在雲間。距縣四十里。
龍頭山 崇陽河。河中有石如龍形,故名。距縣治十里。
烏土山 :山有洞,可涵千人。黃巾之難,包公立砦避之。今洞中尚有碓磨。距縣治二十里。以上諸山,俱在東北。
龍泉山 ,《廣輿記》云:「山週遭三百里有洞,好事者持炬入,行數十步許,坦平如室,可容千百人。石渠流泉清冽,鄉人號曰『魯溪崖』。」 產茶甚美,今無種。
白崖山 上有五龍靈應行宮,天然石灶,引水入釜。有祖師塔,相傳石孝廉出家于此。
破岡山 :距縣五里。在邑西北。宋張詠鑿山引水,灌田甚廣。
茱茰山 唐存制禪師建金界寺。以其山多蛇虺種。茱茰辟之。故名塔。載《傳燈》鄂茱茰禪師
皇清順治間,主拂禪師住此,開古井,其水烹茶有別。
味。以上二山俱距縣四十里。
頓旗山 :去縣治三十里。下有梓木港。
聖人山 在邑西南
《石龍山 》巨石架澗,如龍穹然。
金山 相傳有主簿採金于此,不獲,穴陷多人,鄉人為之立廟。有福聖寺,今廢。距縣治五十里。《方山 》:跨蒲圻、臨湘之界,距縣四十里。
白泉山 泉湧成河,乖崖引水為陂。距縣三十里。
灌溪山 唐智閒禪師祖庭,師以國戚落髮,領袖宗風,道場于此塔,現存普同塔亦存。師當日有雪峰、趙州二祖師過訪,《傳燈》所載機緣,即此地也。明初,昌禪師繼席後,輒雜穢不堪矣。距縣一十五里。
龍頭岩 高龕數仞如堂,內有洞口出泉。萬斛石。河石矗立河中,溉田數千頃。宋淳祐中,陳仲微禱雨立應,建祠今名「龍頭觀」 ,距縣二十里。仙居岩 ,石屋邃敞,東西洞戶中通往來。內一石如象如蓮花,下有龍湫,寒泉穿石竇出,注為泉陂。又有小洞,嵌岩深杳,有石床,歲旱禱雨輒應。距縣三十里。
《龍窟岩 》中有巨石,狀如懸鐘。
「韭菜岩 」 ,壁立如列屏壁上洞口出泉,遇亂,民避之。梯棧而上,復下數丈,洞容千人。
紫龜岩 距縣四十里
懸岩 抵淦川,距縣四十五里。以上諸岩,俱在邑東。
「寶陀岩 軒朗若廈」 在昌國寺後。宋建炎中,丞相李綱手勒石銘之。岩上有龜紋竹頻伽鳥。今無。唐奯禪師塔,現在距縣六十里。青峰岩 距縣八十里。
獅子岩 在《染藪》進沖。
皇清順治間,僧《鐵木》斫荊創建「叢林」,善長禪師演教。
守以法嗣「博峰廣居」 ,然祖庭道場矣。距縣四十里。以上諸岩,俱在邑西。
青山岩 下有龍潭,潭上石壁、石門,有航枻汎入,可以避兵。距縣二十五里。
「黃鷹岩 」 相連大岩泉。
楊席岩 在石梘陂上,距縣二十里。「雷岩 」 在洪泉山。洞口狹隘,側身以入,可容百人。石罅有光,泉流壁上,可滋灌溉。高數百丈,人跡罕到,距縣七十里。以上諸岩,俱在邑南。黃獺岩 距縣三十里。
虎頭岩 :在王過山前。
白石岩 在拓亭泉右,距縣二十里。
盛家岩 :在拓亭山後,距縣二十五里。
燕子岩 ,臨白雩潭,內穹大,水漲則扃其戶。距縣十五里。以上諸岩,在邑之北。
魯溪岩 岩間有詩,漫漶剝落,止存二句云:「飯和鼠耳烝來軟,羹雜羊蹄味帶酸。」 蓋避紹興寇李孝廉作也。「鼠耳」 、羊蹄,二菜名。
搶水岩 水壯,舟下最險。
羅漢岩 在半山。有洞,入百步,溪水湍激,莫知所止。以上諸岩,俱距縣四十里。
許仙岩 相傳許遜逐蛟過此。有插劍池,石上有「許仙岩」 三大字。天門道院在其上,距縣二十里。以上諸岩,惟青峰岩在邑東南,餘俱在西南西北。
羊角峰 :距縣二十里。在邑東北。
碧雲峰 距縣五十里
《團雲峰 》:峰頂有雲即雨。
烏㕦峰 ,傳有主簿于石城灣鑿山引水,有烏聲㕦,故以名峰。雞鳴峰 ,在縣西,距縣三十五里。
真人峰 ,上有麻鞋跡,距縣二十五里。
梓木峰 有菴,土人朝謁,距縣四十里。以上二峰俱在邑南。
雪峰 在屏山鋪上,有雪峰菴,隸縣北。《秋糧》在崇陽。
集雲峰 距縣三十五里。在縣東南。
神峰 峰下有泉。白泉陂源出此。
龍崩峰 常有龍出其頂,崩跡尚存。二峰俱在邑之西北。
雷柱峰 峰上有靜室,距縣六十里。在邑西南。連河嶺 通咸寧達省古路,距縣八十里。回頭嶺 距縣二十五里。
江水嶺 距縣七里。已上三嶺俱在縣東,上峰嶺 相連。桃源嶺距縣四十里。
漿坑嶺 距縣七里。以上三嶺俱在邑東。進口嶺 距縣六十里。
鎖石嶺 在縣治西
大丘嶺 :在泉湖地有泉湖大丘,故名。距縣七十里。
白沙嶺 :在縣西,距治五十里。
佛嶺 距縣三十里
羊角嶺 :距縣二十里。
石子嶺 、雞冠嶺 、潭頭嶺 ,三嶺俱去縣十里。
大嶺 、棠嶺 、黃土嶺 、赤土嶺 以上四嶺俱在縣南,距縣治七里。
袁家嶺 距治二里
城嶺 周遭如城,曲徑盤旋,田廬煙井,逼真圖畫。距縣十二里。以上諸嶺,俱在縣北。
梅嶺 大小有二,相連坳構亭以便往來。《寧州》小路,距縣五十里。
溟水嶺 :距縣三十里。
黃嶺 在邑東南
苦竹嶺 :距縣六十里。
域岡嶺 :在邑東北,距縣十里。
東坪 在邑之東
沙坪 距治四十里
吳城坪 距治五里
桃林坪 、銅鐘坪 :俱距治二十里。
打牛坪 距縣四十里
夜坪 在邑之西
大霧坪 在邑之北
金雞坪 相傳胡丞相墓,金雞飛出,至此不見,故名。距治四十里。
葛藤坪 蒲圻荊泉洞中有石田,溝塍悉具,居民歲時視其燥潤,以占凶穰。自洞門入百步,別有門,甚狹,好事者裹糧信步而出,則在崇之葛藤坪,相去百餘里,即此。距縣三十五里。
思義坳 相傳有兄弟爭閒田,將訟之縣庭,憩息于此,各悔而相為推讓,故名。
分水坳 在邑西北五十里。
高堤砦 在下高堤
槐頭砦 在避源
《包公砦 》「在牛藤旁。」
官田畈 距縣三里
田騾畈 距縣四十里
城下畈 ,距縣六十里。
碧田畈 負郭
小港畈 距縣五里
石梘畈 ,距縣十里。浪口畈 ,距縣十里。邑北。
港南畈 距縣二里
吳城畈 ,一名「中甽畈」 ,距縣十五里。
塘田畈 肥田畈 馬頭畈 以上三畈俱距縣三十里。
城隍畈 。「烏石畈 。」 「詹家畈 。遠陂畈。」
桂泉畈 以上諸畈俱在邑東。
河田畈 、松田畈 俱距縣十五里。
百家畈 、相思畈 俱在邑南,去治十里,梅沖 負北郭。
查沖 在縣南七里
長沖 在縣西八里
東沖 在邑東
西沖 在邑南,距治二十里。
張家沖 在西城內
三百沖 ,在縣東十五里。
斗洞 :多美石,遠近取以為碑。距治四十里。虎岩洞 :距治十里,新建禪院。
龍潭洞 :在臺山之下,距治八十里。以上三洞,俱在邑西。
田東洞 深杳無涯,門一石如懸鐘。旁有寺,名「福臨寺。」 距治三十里。
桃花洞 ,在硃砂橋下。大參任希夷令崇時,有詩賦之,距治五里。
呂公洞 ,在美美亭下。溪旁有石巉岩,宛如洞府,距治二里。以上二洞在邑北。
《雷打石 》:以雷擊之,故名。
獅子石 下有洞。距治三十里。
《頭巾石 》,石如巾,故名。
虎爪石 石有虎爪形,故名。以上俱邑西。高石 在邑南。
雞冠石 以上四石,距治俱四十里。
馬鞍石 在段馬港畔。與龍頭山對峙,狀若馬鞍,故名。距縣治八里。
《龍門石 》屹立河中,中空水壯,魚舠出入焉。
香爐石 距河中流。劉景韶發祥,鑿穴,樹旗竿於上,距治十里。
鱖魚石 崇洪水口中。以上諸石俱在邑北。肥田湖 ,距邑西二十五里。
泉湖 :距邑西七十里。
戴家湖 在邑西八里
中洲 亙百里許,接上津。
內洲 、外洲 俱在縣東十里。
夾澤洲 在縣東七里
荻洲 在縣西二十里
龍泉洲 在縣南四十里。
肥田洲 在縣西三十里。
塔前灘 在西城河
油榨灘 在縣東一里
官陂灘 在縣西五里
婁家灘 在縣西十五里。
「頭巾灘 」 崖石如巾,故名。
六石灘 有石六,故名。又名「種穀灘。」 距治四十里。
風下灘 在縣西四十五里。
白馬灘 在縣西八十里。
沉樹灘 稱「鉤灘 」 ,俱在縣東十五里。
白馬灣 在縣北十五里。
石城灣 在縣西三十里。
黃楊灣 在縣南六十里。
羅頭灣 在縣東十五里。
尚書潭 :下有「尚書陂」 ,今廢。距治南十五里。松樹潭 ,距治西二十五里。
龍潭 地有白騾。距治三十五里。
瀛潭 八景之一
種穀潭 :俱距治四十里。
石龜潭 距治七里
河田潭 :二潭相連,距治二十五里,居邑之北。白雲潭 :距治二十里。
雞冠潭 :距治四十里。二潭俱在邑東,係山間支河;餘俱在大河。
蘆潭 距治三十里
桃溪 :四山環遶,中溪為桃溪,距治四十里。灌溪 :源出清蘭泉、漚麻池,距治七里。
桂溪 :距治五十里。以上諸溪,俱在邑西。溪 距治五里,居邑之東。後溪 距治二十里,居邑之北。
小港 距治五里
白石港 距治十里
橋墩港 :距治十五里。
羊港 距治四十里
黃沙港 :距治五十里。
大東港 :距治六十里。在邑東南。
肥田港 :距治三十里。
桂口港 :距治四十里。
城下港 :距治四十五里。
伍港 距治六十里
鐵柱港 :距治七十里。以上諸港,俱在邑西。吳城港 :距治十里。
梓木港 :距治三十五里。俱在邑西南。
長港 :距治三十里。在邑西北。
抄革港 距治十里
崇陽港 :距治三十里。俱在邑北。
田家埠 在邑南
謝家埠 在邑西,距治十里。
張家埠 、易家埠 二埠俱去縣三十里。石塔埠 、譚家埠 、郭家埠 三埠俱在邑東,距縣治三里。
磯埠 :在大路旁。有石中空,可罩魚。距治四十里。
老官埠 上有蕭老官廟,故名。距治五十里。以上諸埠,俱在邑西。
易家埠 在邑北,距縣二十五里。
河坑 ,在東郭外百步。
魚腮坑 在縣北里許
黃泥坑 在縣北五里
泉坑 在縣南十五里
金竹坑 在縣南十里
金塘坑 在縣東南八十里。
老鴉坑 在縣東二十五里。
郭公坑 在縣南十五里。
黃公坑 與桃源相近。諺云:「雨打黃公坑,狀元中澤生。」 其地有上中下三澤,距治四十五里。茶坑 ,在邑西六十里。
趕龍坑 在縣境內
《芙蓉池 》在西城內甘棠橋下。
白龍池 :在西禪寺之前,距縣治二里。
洗瓜池 ,相傳吳王種瓜洗於此,距縣治七里。「漚麻池 」 ,在灌溪寺之右,距治十五里。
插劍池 在許仙岩側,距治三十里。以上諸池,俱在邑西。
濯錦池 在浮溪,距治五里,在邑之東。
湯泉 在城岡嶺下。泉眼週四五丈,沸熱如湯。葛洪取以煉丹。
「蘆泉 」 泉眼在河中,與龍頭泉接澗。
蘆渚泉 段馬泉 以上四泉俱去治十里。「柘亭泉 」 東泉 「小泉 」 以上三泉俱去縣二十五里。
寶花泉 山前即龍頭泉,山後即寶花,有臺,泉流臺上,主拂禪師題為「寶花臺。」
楊梅泉 在邑北
芭蕉泉 、桂泉 、後村泉 、龍頭泉 :以上四泉俱在邑東。
石屋泉 ,有室如屋,故名。
白岩泉 在邑西南
楓樹泉 :距縣治三十里。
史家泉 :距治二十五里。
三田泉 :距治十五里。
雞籠泉 :距治四十里。以上俱在邑南。
玉澗泉 在喦頭山下,距治六十里,在邑西。「揉藍井 」 在西城內張家沖,泉色紺碧,如揉藍染絲之水,取濯錦最鮮。
「南官井 」 在南門內官街,故名。
鹽水井 :距治三十里,居邑之北。
通城縣
錫山 在縣南三里。舊產銀,曰「銀山」 ,又產錫,曰「錫山。」 今俱無。下有靈泉,歲旱禱之輒應。
九峰山 在縣南城外。山有九峰,為縣治來脈。團山 在縣東門外,形團秀,故名。知縣徐鼐建八方閣于頂,後朽壞。知縣趙三臺改建東山閣。相師山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黃石公常隱於此,後為漢相張良之師,故名。
鼓鳴山 ,在縣西十五里。
鐵束山 ,在縣北十里。
堆山 ,在縣東北十里。上有東岳廟。
錦山 在縣東五里
馬鞍山 在縣東十里
黃龍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跨三縣。舊傳頂上有鰍池,禱雨輒應,與幕阜相接。
幕阜山 ,在縣東五十里。周圍五百餘里,南跨平江,東跨寧州,西北屬本縣。吳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拒劉表,從子盤于此置營幕,故名。
白面山 在縣西十五里。
鳳山 在縣東五里。左右蜿蜒如鳳。萬曆四十八年,羅明理建寺于上。
龍頭山 在縣南七里
遙廣山 ,在縣西十里。
寶蓋山 ,在縣東五里。
華山 在縣南十里
雞籠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尖山 在縣西二十里
梧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壽隆山 在縣南十三里。
半月山 在縣西十里
大帳山 在縣東十里
斗牛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寺。
清涼山 ,在縣南三十里。
七里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湯管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金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大龍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昭靈山 ,在縣東四十里。
虎巖山 在縣西三十里。
蜜巖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蜂多釀蜜岩下。嘉靖初,山頂夜忽有光,土人因建「普菴佛祠」 ,遠近為之朝謁焉。
雲蓋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時有雲起如蓋。大盤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有盤旋之勢,上有寺。
白雲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古寺。
萬峰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黃鶴山 在縣南二十里。頂列三大峰。相傳葛仙曾跨黃鶴憩此,故名。
龍窖山 在縣北三十里。深谷巨壑,雲氣常聚。鳳凰山 在縣西十五里。相傳曾有鳳凰來集。雞鳴嶺 在縣東四十五里崇陽西界。
元鳥嶺 在縣南四十里,平江縣東界。
南樓嶺 在縣東南四十里,寧州西界。
苦竹嶺 在縣東四十里,寧州界。
大岐嶺 在縣北三十五里,崇陽南界。
青草嶺 在縣東北三十里。
五斗嶺 在縣西二十里。
七斗嶺 在縣西北七里。
九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有上下寺。
走馬嶺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塔嶺 在縣東三十里
伏牛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
四腳嶺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仙蹟。
錫山洞 ,在縣南十里。
東源洞 ,在縣西三十里。
雲溪洞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石纂洞 ,在縣西四十里。
龍潭洞 在縣南十五里。
石門洞 ,在縣東四十里。
桃源洞 ,在縣東南十里。四時流水潺湲,春月桃花灼灼,故名。
王仙洞 ,在縣南三十五里。深杳幽僻。舊傳仙王子雲憩于此。
蒗荷洞 在縣東五十里。
楊師洞 在縣南三十五里。
白水洞 ,在縣東十五里。
龍洞 在縣南四十里
守仙洞 ,在縣東南三十里。
佛崙 在縣東一里
黃泥崙 在縣南四里
漫頭崙 在縣南十里
高街崙 :在縣治北門甘泉坊上。
真君崙 ,在縣東二十五里。上有祠,禱雨輒應。洪鶴崙 ,在縣南五里。
闊田坂 在縣東北五里。麥田坂 在縣北十里,神仙坂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大湖坂 在縣西北二十里,庚陂坂 、井欄坂 俱在縣西北二十里。長堤坂 在縣西十里,港西坂 在縣西二里,新安埠 在縣東二十五里。
趙家埠 在縣東半里
八叟埠 在縣東二十里。
烏橋埠 在縣西南五里。
油坊埠 在縣東北十二里。
太平埠 在縣南五里
塔頭埠 在縣南五里
金仙埠 在縣北三十里。
料埠 在縣南二十里
八料埠 在縣北三里
沙坪 在縣北七里
茅坪 在縣西十五里
楊林沖 在縣西南十五里。
觀沖 在縣西十里
土牆沖 ,在縣北二十五里。
茭沖 在縣東二十里
丁沖 在縣南五里
長沖 在縣南三里
白竹坳 在縣北五里
黃泥坳 在縣南六里
雋水 在縣北半里。自上雋鄉界發源,至拱北橋下五十步,與秀水合流而為一焉。
陸水 即「雋水」 ,自巴陵歷通崇徑、蒲匯六口,吳呂岱常屯兵於此。
秀水 在縣南五十步。源自龍潭發,流經朝宗橋,由縣東北與雋水合。
老龍潭 在縣南三十五里。深邃,龍蟄其中。歲旱禱雨輒應。
石壁潭 在縣北七里。上有古寺。
百丈潭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陰雨,潭有聲如鐘鳴,歲旱可禱。
石盤灘 在縣西南九嶺之麓。參議王鼎《詩》云:「野水縱橫轉百湍,水中巨石鏡光寒。無窮意趣真天設,謾數龍門八節灘。」
孔家源 ,在縣西南四十里。孔端植子孫世居,故名。
黃沙港 在縣西十里。源自臨湘,北流鐵東山前,與雋水合。
鐵東港 :在縣北十里。源自黃沙,流至鐵東,故名。
鯉港 :在縣東三十里。源自蒗荷洞,下與新安港合。
新安港 在縣東二十里。源自黃龍山,流至菖蒲港口與雋水合。
東港 在縣東十里
太平港 :在縣東五里。
馬港 :在縣南四十里。
南港 :在縣西三十里。
梅港 在縣西北十五里。
營家埠 在縣北十里
槎陂 在盤庚里
陳陂 在石橋里
河陂 在上太里、下太里。
石桐陂 在下太里,東二西一。
闊陂 在甫田里
三龍陂 在崇仙里
黃土陂 在修竹里
新莊陂 在梓木里
大陂 在梓木里
桐樹陂 在新安里
庚陂 在上黃里
青陂 煙竹陂 、馬坑陂 俱在下黃里。泥陂 在來蘇里。
楠木陂 、風子陂 俱在上黃里。
石陂 在下太里
東塘 在新安里
西塘 在來蘇里
南塘 在上黃里
北塘 在甫田里
分水泉 ,在縣南四十里。自黃龍山分流,與雋水合。
九股泉 在縣東三十里。
甘泉井 在縣治蕭家崙甘泉坊下,今廢。義井 在縣東二十五里。昔吳述道七代同居,共飲此水,故名。
金家井 在縣治南門內。
興國州
大銀山 、黃姑山 、龍蟠山 ,三山皆州治之來山也。蜿蜒起伏,至州而止。一為州治後山,一為儒學後山,勢若龍蟠,三面皆水。
雞籠山 在州東五十里,世傳伍子胥屯兵處。大坡山 與雞籠山相望,旁有石樓嶄然,拔出眾山之上。里人于此造茶,名曰「坡山鳳髓。」 東坡謫黃州過此,有《掃壁歌》,刻于石。
軍山 去州五里許
城山 亦去州五里。世傳南唐主李煜屯兵于山嶺,遺堞尚存。山北有西、南兩營,乃駐軍之所。印山 ,在縣南十里,水漲如印,浮水面,圓正清碧,在常湖中。又《武昌記》云:「陽新縣月山,高二十丈,有石髣髴如印云。」 鍾山 ,距州八十里,上有墨池,世傳鍾繇洗筆,池水盡黑。
渫泉山 ,去州十三里,上有真如寺。
東山 去州二十里
顏子山 去州三十里,宋道士雷時中居之。山有二峰相連,狀如筆架,景甚閑雅。
新田山 去州五十里,上有甘泉,甚潔,里人以造茶,味勝他所,稱其茶曰《桃花絕品》。
太平山 去州一百九十里,與九宮山近。宋道士張自然仙蛻於此。山景二十有二,侍講揭萬石每景各賦一絕。
石榴山 在州西五十里,今名「百福山。」 四面險隘,元末,人多避難於此。
小箕山 ,去州七十里。
大箕山 ,去州八十里。
石鼓山 ,去州八十五里。《元和郡志》云:「山有石鼓,鳴則雨。」
龍角山 ,去州九十里。上有七峰,兩峰相對,初云「龍耳」 ,後改「龍角。」
大墓山 距州北十一里。世傳唐李靖母墓在其上。有讀書堂,有墨池。上有三十六峰,下有靈泉,可以禱雨。
荊山 上有「玉印洞」 ,相傳卞和得璧處。
宋家山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宋山《樵唱八景》之一。
天尊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其山至高,周四十餘里。
盆山 在州北三里
犀牛山 在州北二十里。上有石臺,平如掌,稱仙姑臺。相傳有仙姑經此,化為犀牛,遺蹟猶存。大丫山 ,去州四十里。
小丫山 ,去州五十里。
馬赤山 ,去州六十里,崖石赤,狀如馬。
三角山 ,去州九十里,天欲雨,則山有聲,如吹角然。
烏崖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在慈口。上有「都御史《劉彭年祖墓碑》。」
菁山 ,去州一百八十里。《武昌記》云:「昔有婦人送夫出征,至此死,化為石,雙履之跡猶存。」 孟嘉山 ,去州二百里。
五龍山 ,去州西北八十里。《隋地理志》云:「永興有山,名五龍」 ,謂其狀也。
白崖 與烏崖山相對,頂有石盆水不竭,名「浴泉。」
雪崖 去州百里許
桃花尖 去州五十里
伍子胥營 ,去州南九十里,子胥屯兵于此。鳳山洞 ,在州東北八十里。
石屋洞 ,在州南五十里,高數十丈。
大坡洞 在州東南七十里。
朝陽洞 、荊橋洞 ,俱在州南五十里,內有丹灶諸景。
「白雲洞 」 ,在孟嘉山。
「鳳棲洞 」 ,在陽新門,高四丈,闊二丈三,深半里許,有《二十五景》。
玉印洞 在州北五十里荊山原內。世傳卞和得璞處。
甔甀洞 在州北郭外蓮花池上,纍石為之,邑人吳國倫著書處。
戎湖洞 ,在州東南三十里。
柳峰砦 在州南三十里。元末黃普祿率眾避兵處。
太平砦 在州南。楊普雄據此以拒敵。
石榴砦 在今百福山
黃土坡 距州二百里。南抵武寧,東接九江,西與通山接境。
興國方二百餘里,而水為最多,然皆匯于長河,而洩于富池。若海口湋源,則直放諸江,而水之勢始殺。
西源于通山白羊,而東出富池大江者曰「長河。」 長河者,眾水之所歸也。西北一百三十里自雞口港入,西北百二十里自慈口港入,西南九十里自茅田河入,西南七十里自龍港入,西北三十里自山谿河入,西十五里自沫湖入。荻田港水會於沫湖。
西南十五里,自肘湖入。排港等水會於肘湖。南十五里,自東西灣入。東南十里,自濁子湖入。南十里,自常湖入。州南半里許,自深湖入。東一里,自長港入。北一里,自歐家湖入。雙港、蓮花池水皆會于歐家湖。
東南十五里,自西湖入,東南三十里,自戎湖入。石田河等水皆會于戎湖。
東三十里,自明湖入。石灰、茅荻諸湖之水皆入明湖。
東五十里自網湖入良洊港,北二十里入門枋湖。門枋湖東北四十里入網湖。南塘湖東五十里入網湖。網湖納諸流之匯,而後入長河。東南五十里自舒婆湖入,舒婆興之巨壑也。黃岡港東南八十里入夾節湖。夾節湖東南六十里人舒婆湖。舒婆湖受二水之泛,而統入于「長河。」
眾水皆會,平放東出,而「歷東四十五里之軍山,東五十里之鯰魚肚,東五十五里之龍腦石,遶富池而入江。」
海口湖 西源於善福、寶政等里諸山,合流而東出於江,與蘄州相望。
湋源湖 西由武昌縣楊橋諸山發源,合大冶諸流而東出于江,與道士洑相望。
龍泉 ,在三教山下,旱禱即雨。
玉泉 在州東六十里。高二丈五尺,如瀑布然。三潮泉 在州西北四十里,以泉一日三湧,故名。
雙泉 在州東南六十里。
「逆龍泉 」 ,在五龍山下。昏濁,水出必雨。
瑞橧泉 在白閬山半。禱雨輒應。
「慶雲泉 」 亦在白閬山中。
《龍角泉 》:在龍角山。
西湖泉 :在西南三十里。宋封惠澤龍王,祈雨甚驗。
石潭泉 在州西八十里。
西潭泉 在州北六十里。有廟,祈雨即應。鹿泉 ,在赤馬山。
恩波堤 在州西五里古龍關下,俗稱「堤頭湖。」 新堤 在州東一里許。舊陷堤前,為便民倉。《嘉》
靖壬子知州周鵬築
石浮龍 在州東十五里。巨石高丈餘,湖水泛溢不沒,故名。
大冶縣
青龍山 在縣東一里。蜿蜒入湖,上建有閣,水漲,煙波環繞,頗有奇觀。
章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為邑之左臂。源來于東方山,過牛馬隘,連亙至道士洑。崇峰疊嶂,突兀爭奇。
磊山 在縣東三十里湋源湖中,為邑外護。白額山 ,在縣東,高八十餘丈,上有神遊洞,仙人韭陰陽柏,景物頗佳。
瑤山 在磁湖江上,土名「石灰瑤。」 山垂一石懸江,號「賭錢磯」 ,相傳昔有仙人于此賭博。
《磁湖山 》與「瑤山」 相對。
吉祥山 ,《武昌記》云:「吳王微時隱此,齊永明元年,僧道凝記。」 山連江渚,水映岩巒,春雲捲而錦繡俱呈,秋江澄而屏風側立。或云:「因隋文帝建吉祥寺于下,故名。」
西塞山 ,去縣九十里,高一百六十丈,周三十七里。《風俗編》云:「西塞,吳楚舊境。孫策攻黃祖,周瑜破曹操,劉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復淮西,皆砦于此。」 《江夏風俗記》云:延連江側,東望偏高,謂之西塞山,對黃石九磯,所謂九折,兩山之間,如關塞也。《圖經》云:「其險也,峻崿橫江,危峰對岸,長江所以東注,高浪為之飛翻。」 《東征賦》云:「浩西塞之峻崿。」
回山 在西塞山上
虎塘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世傳虎蹍成塘。黃荊山 ,一名「白塔巖」 ,高八十餘丈,產仙人韭。慈雲山 ,在縣西一里普濟寺後。
桃花山 :距縣五里。即桃花嘴。
《桐綠山 》,山色紫赤,驟雨過,則有綠苔點綴土石之上,如雪花小豆。
靈峰山 去縣二十里,一名曼倩山。四面望之如一,近則低小,遠則高大,石勢崢嶸,林木蓊鬱。鶴泊山 去縣三十里,地名「車橋」 ,相傳有仙鶴泊此。
青山 距縣十里。即古青山場。
靈應山 ,世傳源公禪師行遊之所,祈禱有應。香爐山 ,去縣三十五里,狀如香爐。
《西野山 》,一名「龍居山」 ,有龍王廟,癘疫旱潦,禱之即應。
梅山 三峰秀麗,舊多梅花。去縣四十里。茗山 ,山出清泉,可以煮茗,在梅山南十里。沼山 在縣北十里,四山圍繞,中峰聳拔,絕頂有寺,懸崖有塔,寺側有覆盆山、獅子石崖下有沼水,清澈可鑒毛髮。
馬叫山 ,在縣西南十里。一名石鼓嶺。傳有石鼓,不時響震,俗云「石馬嘶」 ,立浮圖鎮之。今無。天臺山 ,去縣三十里,上為源公道場,民有疾疫,禱之可愈。
蓮花山 ,去縣三十五里。
書堂山 :去縣四十里。為「方朔書院。」
果城山 ,去縣五十里,四山圍繞如城。
屏風峽山 :在果城山左,為縣分脈處。
《黃茅尖山 》山極峻峭,登陟艱難。
《三峰山 》三峰特秀,高出眾山。
《葛山 路通》本縣一作「角山」 ,形如獨角。
《猴兒山 》「路通瑞昌。」
鹿頭山 ,在縣南七里。山東北面即州界,山脊分水。
龍角山 在縣南十里,與果城山相連,在鹿頭山後。峻拔而起,日出光見其嶺,欲雨則先有雲起。山東即州界。
東方山 ,在縣北三十里,北連武昌縣東界多產藥物,有倒松數株。其山為縣北諸山之尊,大莫與。京有石刻云「東方朔故隱處」 ,非也。乃智印禪師道場,以其在武昌東界,故謂東方。
鐵山 宋于此置爐烹鐵,多產白石。有陰洞,龍出入焉。禱雨必往此取水求之,去東方山十有餘里。
白雉山 ,昔有白雉見于此,因名。前有獅子嶺,後有金雞石,絕頂有佛像。鄉民遇旱則禱焉,占候于石。「石舉則雨,不雨欲舉者雖眾弗能勝也。」 今山深林茂,石失所在。去東方山北十五里,高百餘丈,周五十餘里,最高者曰芙蓉峰。
鳳凰山 ,去縣二十里,高百餘丈,周三十餘里,上有石佛,有石堤池,多奇異草木,尤多松《一統志》作「鳳棲山。」 吳建興中,有鳳降于此,故名,與武昌接界。
長樂山 與「東方山」 相對,脈自東方來,長樂乃夾從而為之屏扆。
牛馬隘山 在長樂山東十里。俗傳許旌陽逐蛟至此,蛟化為金牛,伏於山北,掘之見牛南走,眾以牛馬隘之,不能得,至武昌金牛鎮入井,故名。今俗名「牛角山」 ,即其地也。
五卦山 ,俗傳許遜卜蛟在此,故名。上有「龍蟠石」 、「仙人床」 諸景,去縣北六十里,發源於白雉山。排子山 在縣東四十里,東方支山。
分火山 ,去縣五十里。相傳智印、廣慧、義崇三禪師同遊,至此分火,故名。
王母山 ,上有呂相祖塚,去縣三十里。
磨石山 去縣五十里,右為張家灣,左為華家湖。
雷山 :距縣五十里。山中裂為二,相傳為雷擊,故名。
「宮臺山 」 抵武昌界。
下馬谼山 :距縣西南五十里。俗傳,唐敕賜尖山土主,與陳九仙戰于此山之上,至今水流赤色。
橫山 :距縣九十里。在保安湖中。
三山 在河涇湖中,形如地肺。按山名尚多,姑仍舊志編入,不暇臚舉矣。
神遊洞 在白額山。宋建炎中,夜聞笛聲,往視之,見道人危坐吹笛,劃然長嘯,凌空而去。人以為仙,因號其處。
飛雲洞 一名琦圩洞,在回山。洞有三:上出雲,中出風,下出水。嵌岩面江,幽窅幻怪。有異泉流出,懸岩飛瀑百丈,下復穹然三岩,奇怪尤絕。唐元結避亂於此,號琦玗子。堂基遺像猶存,知縣吳仁鐫其上曰:「洞雲飛白,邑人向日紅。」 張造道創環泉,有亭。
元子洞 ,俗云「東方朔隱處」 ,左有雷公尖,右有大禹穴。
龍洞 在智洞寺側。林巒聳秀,山谷巉巖。知縣沈文育作「銘」 ,今廢。
陳九仙大泉洞 「東西二洞相對,有臥仙石、石鐘、石鼓,擊之則鳴。有石田三十六丘,長丈餘,有石砂如稻。西洞陰慘,寒氣逼人,昔有樵者見洞口龍鱗出,懼不敢近。」
觀音洞 在石牛山岩下,頗幽深,種種石像,梁橋甚多。居人闢址建樓殿其上。知縣吳仁題曰「小洞天。」
猴兒山洞 ,洞極弘敞,有石佛石龕,往來修道者多居之。
湋源湖 源發於西陽、茅潭諸里,繞洪濱橋合流而東,在縣之南。
金湖 ,其水直放湋源口入於江,冬春則涸。磁湖 ,在張家渥邊,江多磁石,產菖蒲。
華家湖 源出流水里,吐納自黃石港。
散花洲 在西塞山前。周瑜破曹操《赤壁》,吳王於此釃酒散花,以勞軍士。
牯牛洲 俗傳許旌陽逐蛟,蛟化為牛,於此過江登岸,故名。今其洲水漲猶可通舟,水涸則否。新生洲 在磁湖江上。宋紹興十九年,忽生洲如覆盆,與黃石相對。
放生池 在採芹橋下,水流會處。古有隄橫塞其口,今廢。
白蓮池 在東方山,智印禪師所鑿。池產蓮花,出金、銀、鐵三色小魚,隱見不常。邑人張造道修砌,未就。今廢。
虎塘池 在道士洑東岳祠後。
《採蓮塘 》在採芹橋內,屬儒學。
道士洑磯 在西塞山,橫截江流,漩渦激沸。舟人過之,每為失色。《張來詩》云:「已逢嫵媚散花峽,不怕危亡道士磯。」
黃石公磯 在黃石港,一名《石茨圻》。
蓮花泉 :在智洞寺山之側。
龍王潭泉 :在茅潭里。祈雨多驗。
金水潭泉 即縣東五里蛟潭。
《天臺山泉 ,祈雨多應》。
陳九仙泉 即大泉洞
大泉、小泉 在鹿頭山下,二泉相連。
龍潭泉 在縣西一里。世傳龍蟠,乾赤不涸。「核桃泉 」 ,在茗山寺側。
《異泉 》內有古鐵牌,「禱旱者深入求,得風牌則風,得雨牌則雨。」 宋抱犢山人張宿為豎碣,歲久石泐,知縣吳仁重鐫。
「百丈崖泉 」 ,在果城山,可灌田五十餘畝。「玉女泉 」 ,在排子山下。
北泉 在西野山北
三峰泉 :在三峰寺側。深不可測。
龍窟洞泉 ,在天臺山下,泉流四時不竭。玅子洞泉 色碧味甘,流注十餘里,可灌田四百餘畝。
中山泉 在石陵山南。四山環繞,中峰一泉池,不涸不溢。
觀音泉 在縣北三十里。邑人因祈禱有驗,建觀音堂于左。
《南畔泉 》:在華家湖尾。
「石井泉 」 :在五卦山上。
聖水泉 在章山里。相傳旱久若潮則雨,雨久若潮則晴,故名「聖水。」
龍浦泉 :在章山里。可灌溉,雖大旱不涸。涸其水則雨。
《東西泉 》在換絛橋下。
凌家灣 源出顧縣、雲城等里,合流至蘆蓆口,百折而東,至樊口乃入江。水汎滿,時有九十九垞,界武昌者為下興湖,連江夏者為「月山湖」 ,春冬不涸。
張家渥 源出流水里,吐納自勝陽港。
義井 在道士洑太尉祠前。元延祐間,里人萬叔度鑿。
《普濟井 》在普濟寺中。
東方山井 在東寺後殿。相傳智印結菴時,山高無水,因卓錫於地成井,極清冷。久雨不溢,久旱不涸。
隆濟寺井 在隆濟寺前,遇旱禱雨有應。「橘井 」 ,今無考,但縣左黎街有井,夏月人多汲飲,學之右亦有井,未知是否。
通山縣
翠屏山 在縣南半里。其山蒼翠如屏,上有塔,對峙學宮。
羅阜山 在縣北,即山麓為縣舍,民居悉依之。高大峭拔,一峰秀出于其上,曰「羅峰尖。」
白鶴山 ,在縣西半里許。形象類鶴,故名。與東石航山對峙。
石航山 在縣東二里許。山勢自下流綿亙數十里,而上壁立水口,亦邑山之雄峙者。
沉水山 在縣東三十里。上有大龍潭,號仰天湖。中有巨魚,旁有仙坪,張道清始修於此,後往九宮。又四里有仙人岩,石鐘鼓上懸,扣之有聲。舊《志》云:「李靖馭龍行雨,入此岩中。」
九宮山 在縣南九十里。廣八十里,高四十里。《江夏舊志》云:「晉安王兄弟九人,因避國難居此,造九宮殿,故名。」 一云伏虎禪師道場。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層,故名九宮。又云:此山應南岳長沙、九江、廬山九十九峰之數。又有九宮觀,崇奉九真,以應九宮之名。未知孰是。上自幕阜黃龍分派,下為九江。廬山,當通山之東南,興國之西北。千岩萬壑,蜿蜒奇怪。路由太平山松關、歸雲橋、萬竹山、仙跡雲關盤折而上,至壺天亭。前有三峰山、撥雲峰。東有赤松洞、龍鬥岩。西有白龍潭,上有龍井,人以其水可以療病,多取之。流注放生池,方數十丈。西南有水口亭,是為噴雪岩,瀑布數百丈,觸石飛散如雪,故名。旁有雷公洞,有伏虎岩、天尊崖、寶陀山、眠雲石、試劍石。後有駱駝嶺、鳳凰山、怪松坡、青猿洞。林木蒼翠,雲霧杳冥,信非人間景也。宋張道清住此山,建「欽天瑞慶宮」 于上。
石壁山 ,在縣南五十里。岡連沉水,盤據崔嵬,東西臨河,石壁百丈,河滸有半里許,僅可容一人行。
大城山 高峻環結如城,上有四石門,若城郭然。中平衍寬廣數十畝,有張平子宅遺址焉。張好機巧,造鐵船,至永興迷潭船沒,此山即其開鑿之地。
白羊山 ,在縣西三十里。世傳東晉時永昌中,三人乘白羊入此山中,因名。
雨山 ,在縣西南四十一里。
黃鷹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界崇陽。
楊城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張公山 在縣南六十里。
石壓山 ,在縣東五十里。
紫姑山 在縣西十里
筆架山 :在縣東四十里《蜉蝣》南。
馬鞍山 在縣西四里
賀仙巖 在縣西南半里許。巖高五丈,深二丈,其中通明如屋,可容遊宴,冬煖夏涼,亦巖洞之勝概也。
會仙巖 ,去會仙山少許,高五丈,深六丈,門內上懸數石如鐘鼓,扣之有聲,下有石和尚數枚。
有一石床,左深不測,投石則滴。不止。有樵者見一人掛杖。端坐石床上。自云。「吾地仙也。」忽不見。宋縣令蔣之奇有詩。見《藝文》。
仙人巖 在縣西三十里。
觀音巖 在縣南四十里。宋紹興間,居民萬俊見山上雲盤異常,跡之則一洞窈然,有石磬、石榻、石盞、石果、石像。
新開嶺 在縣北四里。路出嶺下,險峻殊絕。宣德間,始鑿其嶺,以通興國焉。
黃蝦蟆嶺 在縣東一里許。壁立溪滸,高數十丈,結一蝦蟆,懸立石壁,俯視溪水如生狀,人指為金蟾勝概。邑人知縣郭夢道大鐫「升」 字于石。朦朧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險峻迤邐,往江西武寧所必經之地。
望江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
散水嶺 在縣北三十里。
鸕鶿峰 ,去縣東四十里,在蜉蝣,因鸕鶿常群集,故名。
堆書臺 在望江嶺下,曹國公墳畔。
石梯 在縣南五里
吳田洞 ,在縣北十里。
石碭洞 ,在縣北十五里。
高坑洞 在縣北十五里。
西坑洞 在縣東十五里。
吳公洞 在縣東二十五里。
大賢洞 在縣西南三十里,界於泉臺、翠屏間。石壁洞 在縣南四十里石壁山上,路極嶇險,人跡罕至。洞內寬平明爽,兩房如琢刻普陀巖狀。有一白柱大合抱,高丈餘,峙貫其中,真奇觀也。
大泉洞 在縣五里。舊《志》云:石航泉又名含泉,在石航山下。其洞門高敞,盤折深幽,危石如門者數重。宋縣令蔣之奇有詩,刻第三重石門上,進入丈餘,有隙地光明,頂竅通天處。更入一門,則源水深泥不可步矣。
田東洞 在縣北十里
田東湖 在縣北十里
石牛潭 在縣東三里。有石如牛,開其頤。世傳南唐洪都廩米常耗。占者云:「石牛所啖,當在武昌之南。」 因索得之,鑿其頤,米不復耗。水滸懸巖怪石,崚嶒若肝膽狀。侍郎朱廷立鐫「銅肝鐵膽」 四字于石上。邑人知縣郭允禎有詩。
七公潭 :在縣東四十五里。
通羊港 在縣南五里許。中有大石,綿亙至興善里,為鄉城。坡可灌田千畝。
湄港 :源發雨山,四十里,合通羊港。
犀港 在縣西十里。靈泉所經。中有大小牛跡,世傳昔有犀牛涉此,故名。
城港 :發源城山三十里,乃合湄港。
長湖仔 去縣西六里。在一都大樹下。
桃花泉 在縣治後。山多桃花樹,二三月間桃花開,泉出清冽,花謝而泉亦涸,今無桃樹矣。石含泉 在縣東五里,又名大泉洞。山有石崖,水流數十丈,常有四足魚,長二尺餘,出沒水中。井灣泉 在縣西五里,與石含泉相連。
白公泉 甘涼可汲,在白公橋側。「白公」 ,不知屬何時人,然泉曰「白公泉」 ,橋曰「白公橋」 ,則白公亦通之巨族矣。
靈泉 ,在縣南三十里。一邑之水源。
南山泉 :在縣南五十里。湄港之源。
普庵泉 在縣南二里,在楓梓山下。
阮婆泉 :發源翠屏山麓,與井灣泉相連。龍泉 在九宮山頂。遇旱禱雨輒應。
泉港泉 在縣東二十里沉水山龍塘下。溢而為泉港,可溉田百畝。。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