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2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目錄

 漢陽府部彙考一

  漢陽府建置沿革考

  漢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漢陽府星野考

  漢陽府山川考水利附

  漢陽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卷

漢陽府部彙考一

编辑

漢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唐虞荊州地。《禹貢》九州,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於海,導山內方,至於大別;導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商為荊、楚地。周文王之化,被於江、漢,作《漢廣》之詩,召公所巡行者也,分封為鄖。春秋夷王時,楚併其地。時楚子熊渠甚得江、漢民和,乃興師伐庸、揚、粵,至於鄂。後滅鄖,以封其臣鬥氏。赧王二十七年,秦拔楚,置南郡。漢為江夏郡安陸縣地。《漢書地理志》江夏郡縣十四,首安陸,註曰:「橫尾在東北,古文以為陪尾山。」 今山在德安府安陸縣東北四十里。《通志》嘗辨其非。蓋漢初地廣民稀,安陸一縣,實兼今雲夢、孝感、安陸、漢陽之地,而江夏郡治固在本府臨嶂山去漢口五十里。至孫權築黃鵠東北之城,乃始徙治江東,而江夏之名歸於沙羡,為五代以來之夏口矣。安陸始終不離於臨嶂。德安之安陸,非古也。獻帝末,沔口為重鎮,劉表使黃祖為江夏太守。表守卻月、沙羡二城,皆在沔口之左。三國屬魏,青龍後屬吳,始置魯山縣。嘉禾四年,使陸遜、諸葛瑾屯之。時曹操赤壁敗後,遂與吳、蜀三分。荊州北境屬魏,西屬蜀,東南屬吳,今境在荊州東。晉初,仍江夏郡名,別置沌陽縣於上昶,尋移臨嶂。上昶城不知所在,第以縣名度之,應在沌水之陽。而府治西南櫧山之下數里,有諸葛城者,其墟正臨沌流,山水奔會,氣勢雄傑,或即上昶廢城也。後縣雖治臨嶂,沌陽之名未改,酈道元注《水經》,合沔、沌為一,遂若沌陽在臨嶂之西,同臨漢水者。然蓋道元未履南土故耳。其實沌陽移治臨嶂,若夏口之移於沙羡,與安陸之移於德安也。後又置安陸縣。《秦志》曰:按漢江夏郡有安陸縣,晉沿革與漢同,而不載沌陽,似初置沌陽廢安陸,後置安陸廢沌陽也。今考愍帝建興三年,周訪擊杜曾,至沌陽。安帝元興三年,桓振遣孟山圖據魯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壘。而劉宋、齊、梁皆有沌陽縣,不得云「置安陸時便廢沌陽」 也。然沌陽移於臨嶂,為江夏郡治矣。安陸縣城,未詳何所,豈在雲夢、漢川之間乎?蓋晉後又析江夏置安陸郡也。安陸之郡,漢以來於江夏為屬縣,於臨嶂為治所。自東漢始分郡名,及東晉遂分郡界,而安陸漸移於德安矣,然猶未盡變古也。觀五代之以安陸屬郢州,趙、宋之以德安治臨嶂,則漢陽、安陸始終未相遠絕矣。獨沌陽、曲陵、馬騎、漢津諸廢城無可考耳。「徙江夏郡治於夏口」 ,按考義熙元年,是時江東已耑夏口之名,宋沌陽縣屬郢州江夏郡,齊沌陽縣屬郢州江夏郡,蕭衍始築漢「口城,守魯山,梁更為梁安郡。西魏改魏安郡,兼置江州,尋改郡曰㲼川。按魏收《地理志》,梁安郡領縣二:濟陽、陽城,屬光州,郡治濟陽。又梁安郡治建昌城,領縣一。」 梁興,屬北江州,無魏安郡也。後周增置甑山縣,今甑山下廢江州,更名復州,屬竟陵郡,亦曰沔州。《五代志》:沔陽郡甑山縣,梁置梁安郡,西魏「改曰魏安郡,置江州。廢帝三年,改曰沔州。」 《資治通鑑》:「臨海王光大元年,周與陳既交惡,周沔州刺史裴寬白襄州總管,請益戍兵,并遷城於羊蹄山以避水。」 《胡三省註》曰:「甑山有陽臺山,在漢川之南三十五里,土俗訛為羊蹄山。」 按此則梁、魏之郡,後周之州,俱治甑山,而復自甑山移於陽臺也。《通志》《秦志》俱云甑山屬復州景陵,而竟遺沔州之名,未知何故。又五代時魯山、沌口歲歲用兵,亦未知定屬誰縣。陳、梁角立,漢為要地,周、齊亦分據焉。考陳宣帝大建五年伐齊,郢州刺史李綜克灄口城,是魯山之東四十里即齊地也。梁末陳初有江州,又有北江州。江州重於梁,而北江州奪於西魏,亦為梁置。《通鑑》:「王琳遣樊猛襲據江州,又以北江州刺史魯悉達為鎮北將軍。而陳又置北江州於南陵」 ,與魏之所建不同矣。北齊師助王琳伐陳,先守魯山,琳敗,棄城走。陳文帝令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大建

「二年,賂周以魯山郡。」 注曰:「得魯山則全有漢沔。」 是梁、陳、周、齊皆嘗分據漢陽,而後乃全并於周。曰江州,沔州魏安郡,魯山郡,甑山縣,沌陽縣、灄口城,沌口城名亦夥矣,總不離於漢陽百里內外也。梁江州一在隆山,一在潯陽,獨北江州治鹿城關,領梁安等六郡。而《五代志》曰:黃州木蘭縣,梁曰梁安郡。豈漢陽割而東屬於黃耶?又按《五代志》,竟陵郡舊置郢州,所領有漢東縣,舊曰上蔡。魏收《志》,郢州有汝南郡。胡三省謂「汝南郡即在漢東縣城。宋白晉汝南郡人,流寓夏口,因僑立汝南郡汝南縣於潼口。」 《荊湘記》云,「金水北岸有汝南舊城」 ,是也。金水即金口,其北為大小軍山,此地亦有古郡縣矣。蓋漢南、江北,建立不常,東則屬於梁安郡,為江州地;西南則屬於魯魯山、汝南郡,為郢州地;西北則屬於㲼川郡,為沔州地;北則屬於安陸郡,為安州地,無一定也。隋開皇十七年,置漢津縣,屬復州。《秦志》曰:「復改復州曰沔州」 ,今之沔陽也。唐武德四年,置沔州,始在今府治。大業初,改漢津為漢陽,與甑山縣並隸復之。沔陽郡自此始有漢陽之稱。前此漢陽俱在漢中府沔州,此但名沔口。唐平朱粲、蕭銑,乃改甑山曰㲼川,尋以沔陽郡之漢陽、㲼川置沔州。漢陽郡,漢陽之別為郡,統二縣也,自此始。其自臨漳遷今治也,亦始於此。按漢武、元魏俱置漢陽郡,在今秦州。後周、隋、五代周俱置沔州,今沔陽州。宋改興州為沔州,入洛陽縣,非今之沔陽也。天寶元年,改漢陽郡為沔陽郡,時改天下之州為郡。乾元初,復為沔州,肅宗復郡曰州。建中二年州廢,四年復置。寶曆二年,牛僧孺節度武昌,欲損冗官,奏廢沔陽,以漢陽、㲼川入鄂州,屬淮南道。五代屬吳,楊行密稱吳後屬南唐,俱淮南地。周世宗顯德五年,平淮南,始與南唐畫江為界,割㲼川隸安州今德安府,而以漢陽縣置軍。宋初仍為軍,統二縣:漢陽、㲼川,後改㲼川為義川,治劉家隔。太平興國二年,避太宗諱,改義川曰漢川,屬漢陽軍。漢陽軍領漢陽,漢川始此。是時始有漢川之名,前此皆在秦蜀。熙寧四年,廢漢陽軍為漢陽縣,省漢川為鎮,併其地入縣,屬鄂州。蓋王安石之徒所議也。元祐元年,復為軍。崇寧七年,徙德安府治於臨嶂山,領縣四:安陸、應城、應山、孝感。其漢陽軍隸復州。紹興五年八月,改軍為鎮,使兼知縣事,尋復漢川縣。七年閏十月,從岳飛請,復為軍。元仍為軍,統縣如宋。至元十四年,陞為散府。其年,行中書省遷於湖南,以鄂州設湖北道宣慰司,府隸之,統漢陽、漢川。十八年五月,行中書省遷治鄂州,宣慰司徙治漢陽。十九年八月罷宣慰司,以府隸行中書省,省治鄂州。至元中,德安北徙,自臨嶂復還安陸。明初,仍為府,統縣如元,屬湖廣布政司武昌道。洪武九年五月革府,以二縣隸武昌府。十三年復府如故。正德十三年,左都御「史陳」 金以漢陽一府統二縣,僅二十餘里,欲增州縣以全府治。奏以沔陽來屬,添設府同知一員。知沔陽州李濂奏罷,并革同知。

皇清因之。

漢陽縣。附郭。

漢初,置安陸縣,地屬江夏郡。東漢因之。晉初,置沌陽縣於臨嶂山,屬江夏郡,尋廢入安陸。南北朝宋、齊、梁俱屬江夏郡。隋開皇末,置漢津縣,屬復州。大業初,改漢陽,屬沔陽郡。唐武德初,置沔州,後廢州,以地入鄂,屬淮南道。五代周世宗平淮南,以漢陽縣置軍,屬安州。宋廢軍為縣。紹興中,復置軍。元至正中,陞漢陽府。明初,武昌府隸武昌道。洪武九年裁。後復置,仍隸武昌道。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九里。

漢川縣

晉屬江夏郡。南北朝西魏改魏安郡,兼置江州,改郡曰㲼川。後周置甑山縣,廢江州。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沔州。唐析漢陽置㲼川縣,屬鄂州。五代屬安州。宋初改為義川縣,後改曰漢川,屬漢陽軍。熙寧中,并入漢陽縣。元祐初,復置縣。元明俱屬漢陽府。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考證

漢陽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漢陽府疆域圖

漢陽府疆域圖

本府

東南「界江」 ,至武昌府七里。

東北至黃州府治,水路一百餘里,陸路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德安府,水路三百八十里,陸路三百二十里。

西南至安陸府沔陽州,治水路四百七十里,陸路四百里。

自府治至

京師。水路五千四百八十五里。陸路三千一百五

十里

《舊志》:嘉靖間,臺司僉議,漢陽府為省會脣齒之邦,控轄甚隘,而地連沔陽、景陵、黃陂、孝感,曩知府喻三位請以益漢,尋議承天府已割石首於荊州,惟孝感、黃陂去伊府治三百里,界漢陽僅數十里,士民稱便。嗣是推官陳向庭力主其議,不果。今黃孝田屬漢陽士民者居半,增二縣以以益郡治,蒞茲者其加之意焉。

按:弘治、嘉靖間,曾有「增屬漢陽」 之議,以景沔鄉紳持論不同,乃止。然割附近黃、孝二邑以增郡治,國勢民情,允稱便利。

漢陽縣。附郭。

東南以大江為界

西南至沔陽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至沔陽州治一百六十里。

西至漢川縣界九十里,自界至漢川縣治三十里。

北至黃陂縣界二十里,自界至黃陂縣治六十里。

漢川縣

東至漢陽縣界三十里,自界至漢陽縣治九十里。

南至沔陽州界一百里,自界至州治一百八十里。

西至景陵縣界九十里,自界至景陵縣治七十里。

北至雲夢縣界四十里,自界至雲夢縣治五十里。

東南至孝感縣界五十里,自界至孝感縣治五十里。

西北至應城縣界六十里,自界至應城縣治六十里。

形勝附

编辑

府總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元和郡志》:「前枕蜀江,北帶漢水。」

唐賈至《秋興亭記》:「仰眂大別之固,俛眺滄浪之浸,閱吳蜀樓船之殷,鑒荊衡澤藪之大。」

《通鑑》:「路通荊雍,控引秦梁。」

宋蔡純臣《寥廓臺記》:「據鳳棲之峻峰,倚大別之巨麓,蜀江西來,漢水東入,山光水色,四環交映。」 《圖經》:「漢陽東握江漢,表以大別之山,臨高阻深,其勢陿而險,其基完而固,與武昌並峙,方七里而近,蓋左右翼蔽,為磐石安也。附郭之縣,亦稱漢陽,編戶十九里。有鳳棲之岡、郎官之湖,其巃聳而鎮曰九真之山。山麓有九」 泉,其支起為龍霓,三峰鼎立,中有雲,滃然則雨。漢水別為沔,出新灘,其一與沌水合,出沌口。灄水下黃陂,與淪、索二水合流,同入于江。其北百二十里曰漢川縣,編戶八里。有山如甑,曰「小別山。」 迤南為龍門,平眺石鏡,紆睇陽臺,以臨漢皋。溳水會之。臼水出縣西北,逶而南,過溳水,與漢江合,若乃地接。

會郡水陸交輓,往來差使,乘軺浮舳,銜尾而取道,故供億視他郡獨繁。乃僅僅取給于兩縣,其窘促可知也。矧其地當漢水下流,歲一泛溢,導之不注,防之難遏,則蕩為沮洳之場,吏第束手耳。故其民不得已棄耒耜而丐命于湖澤,可念也。然兩縣土風勁悍,漢川為甚。劉家隔吭扼雍、梁,腋引吳、越,為商舶之輳,稍稱繁殷。乃遊民時群不逞,出沒飄忽,莫可誰何,往來盜掠于鄙。令率兵逐之,竟截其雙耳去。所為不虞之戒,彌甚《武昌》云。

漢陽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分野

《春秋緯》:自大別以東,至雷澤九江、荊州,屬衡星。按《漢書天文志》:「南宮朱鳥權衡。」 孟康注曰:太微為衡也。《星經》玉衡,北斗第五星,主荊州。嘗以五卯日候之。

《大別郡》之鎮山,自此以東,屬衡,則不耑《主翼軫》,然周回數百里內,又未可拘也。

《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

《史記》:「翼軫荊州。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也。」

《晉書》:江夏入翼十二度。

《唐書》:翼、軫,鶉尾之次巳初,起張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終張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江夏,東達廬江。

《宋天文志》:「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為楚。」

按《翼》十二度為「江夏之分」 ,則今武昌、興國、江夏、嘉魚、蒲圻、咸寧、崇陽、通城、大冶、通山、漢陽、漢川、黃州、黃岡、蘄水、黃陂、羅田、麻城、蘄州、黃梅、廣濟、黃安、雲夢、安陸、應城、孝感諸地是也。一度計二千九百二十三里。

按《通志》載星野正占,皆主陳卓、邢昺之言,漢陽列于翼十二度矣。又引《春秋文耀鉤》云:「大別以東,并屬衡星」 ,則一郡而有二占也。夫度之廣遠,至有二千餘里,其中五星次舍,客曜推移,為祥為咎,豈片丸黑子,地所能當?而況雜應紛紜,如《晉宋天文志》所云:「牛女之間,天市之內皆主楚,地候悉不爽乎?」 噫!天道遠矣,必有知而詳言之者。

漢陽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漢陽縣附郭。

大別山 在郡城東北半里。《禹貢》:「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 蔡氏注曰:「《左傳》『吳與楚戰,濟漢,而陣自小別至於大別,蓋近漢之山。今漢陽軍漢陽縣北大別山是也』。」 《地志》《水經》云:「在安豐者,非是。」 大別一名魯山,又名翼際。桑欽。《水經》:江水又東,逕魯山南。酈道元注曰:「古翼際山也。」 山上有吳,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舊江夏治。安陸,漢高帝六年置,吳乃徙此。城中有晉征南將軍荊州刺史胡奮碑,又有平南將軍王世將刻石,記征杜曾事。有劉琦墓及廟。山左即沔口。舊《志》云:吳置魯山縣,梁武築漢口城以守魯山。東昏侯曰:「吾自圍魯山以攻沔。」 或云:鳳棲山西有魯肅廟,故以鳳棲迤西名魯山。《朱志》曰:余觀大別、鳳棲,南北并峙,其間無他山,魯山為大別別名無疑。今詢之故老,別山兩形,前為龜山,後為魯山,其說近是。

鳳棲山 在府治後。宋知軍劉辟疆《記》曰:「古有鳳凰棲於此山之林,故名。」 按:吳孫權黃龍元年,鳳凰見於夏口,始即帝位,或即此也。

梅山 :在縣治西四里。其山多梅,今無。

磨旗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

漢南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漢水之南,故名。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楚昭王射虎於此。其山三峰並峙,又名《三山景》。

女郎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舊志》載:楚襄王會。

神女處

湯家山 在縣西二十里眾湖中。環以官寨。三山諸山聚以龍王、鄱、官諸水,雲起則雨。中有簸箕洞,山勢迴轉如洞也。萬曆間,土人以漢關壽亭、宋岳武穆駐兵有功,設像祀之,題曰「關岳祠。」 《湖蓋》山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其形似蓋,南臨漢水,西帶大湖。

吳家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

空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

馬頭灘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

香城山 :在縣治西南四十里。《通志》云:「西北三十里。」

柏泉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相傳自禹祠古柏,其根直透於此。語云:「柏泉無曲,通八十里寒泉」 是也。有古井,井底雙魚動躍,泉枯則柏根并現。

廣王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

文寺山 :在縣治西南四十里。下臨沌水,斜對龜山。蕭司成世居此地。

漢陰山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以「漢陰丈人」 得名。一曰「馬鞍山。」

煙樓山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

大軍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水經》:「江水東逕大軍山南。」 注日:山東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江中有石浮出,謂之節度石。右塗水注之。舊《志》云:吳魏相持,陳軍兩山之間,故名。故老相傳,元時風雨之際,則聞鐘鼓之聲。山高百餘丈,九真龍霓、大別頡頏,稱巨觀焉。每出雲蒸霧,則數十里內皆雨矣。

小軍山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與大軍山近。臨嶂山 在縣治西六十里,下臨漢水。《水經注》曰:「沔水又東逕臨嶂故城北。晉建興二年,太尉陶侃為荊州,鎮此。」 舊《志》謂「晉江夏郡沌陽、安陸縣,宋德安府皆在此。」 按《水經》言:沔水東逕沌陽縣北,處沌水之陽也。沌去漢甚遠,不當以漢冒沌之名。且沈約《志》云:沌陽縣在江左,屬江夏郡。江左時之江夏郡,治於安陸,而沌陽為其屬縣明矣。既與安陸分為兩縣,豈得同在一山?今定以安陸為臨嶂故城,而別考沌陽廢蹟可也。臨嶂一名「城頭山」 ,勢頗盤屈,猶存城址。

櫧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諸峰逶迤,直抵沌水。上有武侯廟,或傳為徐孺子讀書處。

龍霓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兩山並峙,雲起則雨。戴金曰:「山自九真山麓發脈,迤邐三十餘峰,至是三峰突起,二峰端嚴如釜,一峰秀拔如筍。」

觀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唐白鶴觀遺址。陽岵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俗曰羊祜山也。考老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

奓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按奓音查,張也,開也。

大潭山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

烏梅山 :在縣治西六十里。

玉筍山 :在縣治西七十里。《輿地紀勝》云:「其山有白石,參差如筍,故名。」

千子山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

百人山 在縣治西南八十里。下即大江。《水經》曰:「江水左逕百人山」 南。《注》曰:「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處。」 舊《志》:「瑜遣蓋領百人詐降曹公,因其不備而掩之。」 宋淳熙間,李㢲作《南樓記》曰:郡之西南八十里百人山,與赤壁對云。九真山 ,在縣治西九十里,一名五藏山。唐咸通八年,賜名仙潛,相傳有九仙女煉丹於此故也。又此山九峰相向,因名九真。高數百丈,望之凝然,勢如遊龍,佳氣鬱然。面為郡城之幹,背臨太白之壑,雲物所出,神靈所棲也。《輿地紀勝》云:上有煉丹壇、九真廟。又有九泉,水甚清澈。舊《志》云:「九泉秋冬不涸,或旱,郡守齋潔請其水,雨即應矣。」 山頂有九真觀,近日士民祈謁者多,香火特盛。此山為全郡祖龍,漢上諸紳從此發蹟者什之七八,

香爐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以形似名。元世祖南征,嘗駐此。

嵩陽山 ,在縣西一百里。自此山而東,相連小嶺諸山,不可勝計。

土繭山 在縣治西百里。《通志》云:「百二十里。」 尉武山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通志》云:「六十里。」 唐太宗遣尉遲恭與朱粲戰於此,故名。

東至山 在縣治西南百二十里。沔水分流於側,《尹氏世家》其下焉。舊《志》曰:「里有古風。」

鳥林峰 :在臨嶂山南。

桃林岡 :在縣治北二十里。

西倪岡 在縣治北二十五里,古西倪鄉。鉅龍岡 在縣治北二十五里,古鉅龍鄉。栗林岡 在縣治西北二十五里。

棗林岡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

頓家嶺 :在縣治西二里。地勢高聳,樹木陰森。世傳有頓姓者家其下。

分金嶺 :在縣治西一百一十里。

禹功磯 在縣治東北大別山東。初名呂公磯。元世祖駐蹕於黃鵠山,問諸父老曰:「隔江山頭石磯何名?」 呂公對曰:「唐時有道人呂姓者,吹笛其上,故名。」 帝曰:「唐以前何名?」 皆不能對,有一老叟對曰:「古傳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後人譌為呂公。」 帝大悅,因立禹祠於石磯之上,敕有司歲時致祭。一名吳王磯。吳魏相持,以沔口為重鎮。張王磯 在縣南紀門外,臨江極險,磯上有唐張巡廟,又曰「張柬之」 ,未詳孰是。

桃花洞 ,在魯山下。上有「桃花夫人廟」 ,即息夫人。

關羽洞 ,一名「藏馬洞」 ,在大別山之左。其洞乃一巖穴。三國時蜀將關羽嘗憩此,故名。旁有武安王廟,嘉靖末年,虎據獵取之。

洗馬洞 ,在吳王磯側。土人云:蜀關羽洗馬於此。本一石廈。萬曆間,陳大尹堯欽鑿為觀音巖,旁建水月菴,樓臺日益壯麗。舊有一碑,勒「振衣岡」 三字。一時之勝概也。

簸箕洞 在湯家山,山勢迴轉如箕,故名。「螃蟹洞 」 ,在玉山鄉。

菖蒲洞 在九真山下,洞邊產菖蒲,一寸九節。梅子洞 在分金嶺下。《通志》曰:「洞側多梅。」 磨刀石 在大別山關羽廟側,舊傳羽磨刀處。又大別山頂亦有此石。

烏龜石 :《通志》云:在玉山鄉,有二黑石,其形類龜,東西相對。

飛昇石 在九真山上。昔傳九真仙女於此飛昇。

坐禪石 在嵩陽山卓錫泉側,世傳駱禪師坐禪於此。

五里墩 在縣治西五里。高三丈餘,上平祝家圻 。在玉山鄉。有明處士陳珂墓。昔千戶陳寶於此自力開墾屯地。

鳳凰臺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櫧山湖中。一埠如釜,生草甚異。相傳有鳳凰棲此,故名。

鴛鴦嘴 :在縣治西五十里。舊產鴛鴦。

江水 在縣治東南,環抱郡城北去,即岷江也。上接蜀川,瀟、湘、洞庭諸水,合流東南入本府界一百五十里,轉煙波灣四十里,入黃州界,東流。《水經》曰:「江水東右得灄口,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東逕大軍山南,又東逕小軍山南。又東北至江夏沙羡縣西北,沔水從北來注之。又東逕歎父山南,又東逕魯山南,左」 得湖口,又東合灄口。《秦志》曰:「自荊州監利而下,經漢陽玉沙界水洪二口。東江腦又經大小軍山北會沌口,過城南,經大別東北與漢合者,江之正流也。有經沔陽播為陽明諸湖,匯於太白自沌口出江者,有經沔陽播為黃蓬諸湖,經上平放過漢陽之下平放至新灘鎮出江者。有自孝感經漢陽之」 石潭河,入黃陂境,至沙口出江者,此在鄰境別出旁出,而皆入於江者也。出沌口新灘者,在府治西南。出沙口者,在府治東北。按《書》言「江沱潛漢」 ,及《史》云「江夏,其水皆會於漢陽」 ,而今不可悉指矣。大江東流,環郡二百里,去府城僅數十丈。《詩》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 言紀夫南國也,江既浩漭,中多洲渚,漁葦所資,分岸輸稅。曩時,江岸有鸚鵡洲蔽之,去水略遠。百年以來,洲既淪沒,岸亦崩洗。

漢水 在縣治北三里。《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 《水經》云:「沔水之南,至江夏沙羡縣北,南入於江。」 《注》引庾仲雍之言,夏口一曰沔口矣。《圖經》曰:「漢水至江夏安陸縣,又名沔。」 《通鑑》載梁武帝築漢口城,以守魯山。蓋夏口、沔口、漢口,名有三而實則一也。以沔水之下尾與漢合流,乃始入江,故稱沔口。以江夏郡本治安陸,而安陸城在臨嶂,且夏水為江之汜,南北初無定名,故稱夏口。自孫權築城於黃鵠山東北,以夏口為名,徙江夏郡之治安陸者治之,於是夏口之稱移於江南,而漢水所出耑名沔口。故何尚之謂夏口在荊江中,正對沔口,通接梁、雍,是為要津也。三國以前,史傳多言「漢」 不言「沔」 ,三國以後多言「沔」 不言漢。後人不察,妄疑「沔」 、「漢」 為二。以至《湖廣通志》

於漢水之外,別書沔水而注之,曰「在縣西南三十里」 ,又書沌水而注之,曰在縣西南四十里。夫縣之西南三十里,止有一沌水出江耳,安從而得沔水乎?又安從而得四十里外之沌水乎?其訛甚矣。今詳列江、漢、沌三水源流分合之故,而削去沔水不載,使考者有徵焉。《秦志》曰:「水自竟陵乾灘鎮入漢川之田。」 二河經張池口、兩河口,循縣治下溳口,然後經蔡店、臨嶂山、郭師口,又北出大別山後,東入於江者,漢之正流也。又有自孝感安河出者,有自雲夢苛河出者,有自應城五龍河出者,有自竟陵皂角河出者,有經田二河、沉下湖出者,有經迴流灣及徑南河金剛腦出者,此在溳口以上小水出漢者也。有自瀦龍潭經漢陽三汊,會臼水,又徑東西二至山,過陳門湖下蔡店者,此漢之別流,分為溳口之上,合於溳口之下,而復於漢者也。

廢襄河 離漢口北岸十里許,即古漢水正道。漢水從黃金口入排沙口,東北轉折,環抱牯牛洲,至鵝公口,又西南轉北至郭師口,對岸曰襄河口,約長四十里,然後下漢口。成化初,忽於排沙口下、郭師口上,直通一道,約長十里,漢水徑從此下,古道遂淤。今魚利略存,舟楫已不達矣。呼「襄河」 者,水自襄陽來也。

沌水 沌音撰,在縣西南三十里。漢水別出三汊,匯太白湖,至於沌口,南入於江。今名其地曰沌口。晉郭舒留沌口,稅湖澤以自給,陳周文悉眾禦之。又陳高祖時,王琳與侯安都等戰於此。史照曰:「江夏安陸有沌水,其地曰沌口。」 《水經注》:「『『沌水上承陽縣之白湖,東南流為沌水,逕陽縣南注於江,謂之沌口,有陽都尉治』。晉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為荊州,鎮此。按白湖即太白湖,『陽』字上有缺文,宜曰沔陽也。逕陽縣南及陽都尉」 上俱應有「沌』字,晉沌陽縣或在此耳。」 范成大曰:「自石首縣舟行一百七十里,至魯家洑。自魯家洑入沌,沌者,江旁支流,如海之㳌。其港僅過運舟,兩岸皆蘆荻,支港皆通小湖,故為盜區。客舟非」 結伴不可行。張舜民曰:「下汊故鎮,南對金口,自沌口至下汊五十餘里,金口在鄂州西南,金口之下,即竇家沙,江之西有沌口。」 今按:沌水受太白全湖之委,下流為馬影奓河,東北逕香爐山上下蒲潭,又東過小軍山,東逕文寺山下,十里入於江也。

灄水 在縣治北四十里。《通志》曰:其水自黃陂入漢陽界,與淪、索二水合流,南入大江。舊有灄陽廢縣。

柏水 ,在縣北四十里柏泉寺前。

溳水 在縣治西北一百里。舊《志》曰:其源出陪尾,經德安、孝感至此。名溳口者,耑流入漢也。晉陶侃為杜曾所敗,將奔溳口,即此。《通典》:安陸縣有溳水,亦名溳口,境內臨嶂山,晉安陸縣治在焉。唐人有詩云:「暮雨不知溳口處,春風直到穆陵西。」 《水經注》:溳水又南分為二水,東通灄水,西入於沔,謂之溳口也。

郎官湖 在縣治南,與縣學之泮池相並。唐李白有《泛郎官湖詩》并序。朱御史衣曰:「衣兒時從人漁湖中,利頗厚。湖可縱舟,城內水匯於湖,自水門出江。其年為弘治庚申,自是居民各於屋後培土為圃、為室,而湖遂廢,今止存一溝耳。近年正官不遂,起擢不時,僉謂鳳眼填塞,而南樓屢燬,城腳漸陷,以受水出水者失其道也。」 月湖 在縣治大別山之陰,東以長堤限江,西通漢水。古有卻月城,在沔口左湖或以此得名也。

《瀟湘湖 》在漢口後,水泛時遊船如織。

太子湖 :在縣治西十五里。相傳梁昭明太子食采於此。

官湖 在縣治西南。今名天鵝塘,周回數十里。刀環湖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寰宇記》:「湖形灣曲如刀環。」 今廢。

太白湖 在縣治西百里九真山之南。舊傳李白泛舟於此,後人因以為名。其水「西接沔陽,廣袤二百餘里,潛自西北來,注之西湖,李老沙湖、泗港諸水匯焉。沱自南來,注之直步,陽明、黃蓬諸水匯焉,而東南洩於沌。水出江,春夏與新灘、馬影、蒲潭、沌口等湖合而為一,秋冬水落,溝洫始分。山水清麗,古隱者多居焉。」 崇禎末年,闖、獻之亂,士民扁舟避寇,賴此而免者十五、六。然港汊既迂,盜亦匿,聚行內河者,每受劫掠。

皇清順治初年,議設兵防勦,未幾而罷,今始稍息。湖

舊屬沔陽,今半屬漢郡。

南湖   。沌陽湖  。桐湖   。小奓湖。

馬影湖

鸕鶿湖 ,按《舊志》所載桑臺、新灘、長江、蒲潭、平塘諸河泊所,中小湖淤港不下百餘,名字紛紜,地里混雜,且無關於故實,今但取其章著者載之耳。

煙波灣 在縣治東北三十里。舊《志》云:其水清澈,晴則嵐煙起,風則水波生。旁有煙波里。唐崔灝詩云:「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今有白沙灣者,在東北三十里,豈即煙波耶?三十六灣 在鳳棲鄉,南抵河泊口,北抵華家嘴。

永濟港 :在縣治西南二十里,南入大江。疑即今火港也。

直陽港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與沌水合流。索子港 :在縣治西一百里。

鸚鵡洲 在大江中。《一統志》收入武昌。按:黃祖為江夏太守,殺禰衡於此,因葬之。以衡嘗為《鸚鵡賦》,故名。其時江夏郡尚治安陸,未徙江南,「夏口」 之名,尚歸於漢口,未移於黃鵠之東洲,無由屬武昌也。故特載之。戴金曰:「洲聚於沙而沙搏於水也。漢、晉以前,橫亙於鄂尾、黃鶴樓下,逮國初,徙於漢濱。每經世復有消長,革而復營」 ,或逆為汜,別為「沱」 ,隨時異狀,若神物然,而莫可執也。今洲仍無實蹟。

劉公洲 在縣南江中。宋延祐八年,有沙洲涌出,知軍劉誼種荻其上,令民採用,民感之,以名洲。舊《志》曰:「洲自三里坡直抵南紀門,荻葦繁茂。嘉靖以來,洲漸沒。今於故洲外復淤一洲,下抵朝宗門,於郡有纏護之情,近劉公洲故處。」 初,洲在江北,為郡城南岸,洲岸相界,中匯江水,冬春水落,四方舟楫聚焉。郡人一漁一薪,朝夕為市,公室之輸,私家之養,多賴於此。蓋郡土瘠而勢窪,耕漁失利,業在貿易。弘治辛酉,武昌知府蒲田陳晦有機巧,於所屬管家套,以小舟數百,載鐵器沉水中,并渡急棹,犯其高處,沙隨水去。一夕,套口遂深闊,乃號令漢陽商人,使移舟套中,更其名曰「陳公套。」 是時漢陽守秀水,馬輿聽之。後里人奏行,外臺委晦勘處。晦過漢陽,幾為郡人所殺,急入舟盪去得免。按此洲直跨府城東南,捍江濤而聚賈舶,為利久遠。乃今《南紀》、「朝宗」 兩門之外,不盈尋丈,即涉長江。昔日之荻葦繁茂、夾沙纏護者,今且化為洪波浩流矣。止有小磧微見於隆冬水涸之時,雪消冰泮,即已渺然無跡,安足恃哉!

小軍浦 。《水經注》曰:「小軍山臨側江津東有小軍浦。」

炭步 ,《水經》曰:「江水東逕歎父山,南對歎洲。」 《酈注》亦曰:「炭步江之右岸,當鸚鵡洲,南有江水右迤,謂之驛渚。」

鳳凰池 在府儒學內,即泮池。明世宗嘉靖七年,知府孔鳳甃砌。

放生池 一在興國寺前,名梵僧池。一在寺東大別山下。唐乾元初,肅宗命將史除、張建等置兩池相對,即此。俗呼為「上下蓮花池。」

柏泉 在柏泉寺前。昔傳大禹植柏於大別山,共根盤曲於井。

卓錫泉 :在縣治西九十里。唐僧駱禪師卓錫於此,有泉湧出。

義井 在鳳山門內,方二丈。舊傳宋時所鑿,今居人塞。

煉丹井 在九真山下,九仙女煉丹於此。舊傳,宋、元時,每風雨作,則井上蛟龍蜿蜒。

漢川縣

陽臺山 ,一名仙女山,在縣治南一里。前對道觀湖,後坐松湖,左有江西湖,右有桃兒湖、蒲月觀競渡之所,上有神女祠。宋玉《高唐賦》即此,唐人裴敬作記,碑毀無考。按《湖廣通志》不載此山,而高唐神女之事,《一統志》收入夔州。唐宋以來,文人題詠者,或遠以「巫山」 為信,或近以「陽臺」 為徵,亦終無定論也。爰考當時楚都鄢郢,俱在江陵、宜都之間,江陵西去夔州六百里,東至漢陽四百里,相提而言,楚王別宮不當在巫山,一矣。巴蜀夔庸,於楚為敵國,楚築扞關以拒蜀。其後秦取漢中,兵氛益近,懷襄之際,惴焉東遷,烏得肆遊十二之峰,侈立朝雲之廟?去國都半千里,而鄰寇壤,作歌詩哉?其疑二矣。《一統志》曰:「陽臺在」 巫山縣治西北,南枕大江。而《高唐賦》云:「襄王與宋玉遊雲夢之臺。」 《神女賦》則「云遊雲夢之浦。」 又賦言:登巉巖而下望,臨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霽,觀百谷之俱集。既云雲夢,又言稸水,陽臺安得枕江乎?且歷稽水經輿圖,未有不言雲。

考證

夢在隨州沔陽間者。今漢川去雲夢縣止數十里,俱平田陂澤相連,止有仙女三峰聳起,登高而望,如在海島中,適有合於《宋賦》「洪波淫淫,傾岸洋洋」 之語,其證三矣。所不決者,妾在巫山一言耳。然曰妾巫山之女,為高唐之客,其不耑主於巫山可知。況其所謂陽臺之下,與高唐之觀者,命名非一,而始終以雲夢為據,雖千百年後,無有移《雲夢》為《巫山》者,斯亦足知其蹟與事之不容爽矣。川邑近治,背陽臺而面漢水,此山號為重鎮。未得鄙辭賦之荒唐,而遂聽其湮沒失實也。

伏龍山 :在縣治西北偏。

姚公山 :在縣治西南二里。俗傳有姚氏居其下,故名。

小別山 在縣治東南十里,其形如甑,又名甑山。《左傳》定公四年,「吳人伐楚,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山至於大別」 ,是也。江左之際,亦為兵區。逮後周時,縣治建於此,屬竟陵。

史家山 :在縣治東十三里。

擔山 :在縣治南十五里長城鄉湖水中。兩山並峙,其形如擔。

雙山 :在縣治東二十里,兩山相峙。

仙師山 :在縣治東南二十五里。

高觀山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梅城鄉,與漢陽界。其山高聳可觀。

馬城山 在縣治東南三十五里。有馬城鋪。汊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唐武德四年,置汊川縣治於此。

蒲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

龍門山 :在縣治南六十里。山麓一空洞,有龍潭。禱雨汲水輒應。

石鏡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其山有巨石一,圓淨如鏡,故名。

鳳凰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世傳昔有鳳凰止其上,因以名山。

龍霓山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梅城鄉。其山常有雲氣,隱隱如龍。

內方山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舊《志》云:「《禹貢》導嶓冢內方,至於大別」 ,即此。按《漢志》,章山在竟陵東北,即《禹貢》之內方。蔡《註》:「內方在竟陵縣東北。」 《荊州志》又有內方山,在州東南漢水上。一云即

《禹貢內方一名馬仙而九域志》
名章山是內方

编辑

章山嘗互稱其實一山,但諸志所載不同。今詳荊門內方,正當古竟陵境東北,漢川內方在東南,當以荊門為《禹貢》之「內方。」 按:漢川西北皆平湖,以堤為垸,防水於外而田其中,古雲夢澤藪也,故西北無山,而山盡在東南,然皆發脈於仙女云。

松石嶺       。裘羊岡。

甎窯岡 在縣治北三十五里大赤鄉。白潭岡 在縣治北四十里。

石龍岡 :在縣治南五十里。

賽子岡       。菜子岡。

破岡 :在縣治東八十里。溳水經流。

避水岡 :在縣治東八十里。溳水經流,與破岡相對。

龍耳岡 :在縣治北九十里。西有龍耳湖,東有龍尾磯。

白馬坂 在縣治南三十里。十八里坂 在縣治北三十五里。三湖坂 在縣治西三十五里。簞子坂 在縣治西十里。鯽魚坂  急水埠  、擔水埠  、橫山寨、魯班寨。

《女郎石 》,在陽臺山上。

「《仙人位》石 」 、「蒲團石 」 ,俱在姚公山。

磻龍石 在縣治南四十五里湖中。長石橫亙數十丈,起伏盤旋,鱗甲森然。其形如龍磻之狀,故名。

漢水 繞縣治東流而去。舊《志》云:自郢州長壽縣之磨石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來,名汊水。縣有汊川名,疑取此義。

溳水 在縣治東北三十里。自隨州東流,西經雲夢縣入本縣界,至溳口入《漢水》。

臼水 在縣治南七十里。《左傳》定公五年,「楚王奔隨,將涉成臼。」 杜預注曰:「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東南入江」 ,即此水之上流也。舊《志》曰:自大河口東流,至沌水出,又支流經鳳凰山為繫馬口,入臼子河,與漢水合。今水道已塞,惟春夏水泛可通舟。

騰池口新開河 在縣北一里學宮後。隆慶元

年,士民以開河請於撫院,謂可以洩西水,抱學宮。三年,知縣張崇德濬決,引松湖上流達漢水,逶迤五六里許,所占糧產申院,以無用官業抵之。而形家言:「河未遶過學宮,無益也。」 萬曆乙巳,孝廉方懋德尹迴,諸生劉梅、沈登瀛等復以請於中丞梁雲龍,令知縣陳鼎再濬。乃自文昌閣西南掘通古河,又價買曹一鳳田四畝五分,糧歸於官,從迎恩橋轉搬載口出迎漢水環抱有情,已成河道,特未深鑿耳。上有橋。

兩河口 ,在縣南十五里。

安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隨州,經孝感縣界,與溳合。

筭河 在縣北三十里。源出隨州,經孝感縣,出柘樹口與溳水合,亦名「東田南徑」 ,原非長流,春夏水漲,始通舟楫。至嘉靖末,衝決頗甚,與溳水逆流,合流淪水,而溳口以上,通塞不常。劉家隔士民以其狀聞院司道,府欲築塞筭河,以通商賈,雖未卒業,築塞頗易,況筭河原非故道也。關前河 上通德安,下達漢口,近淤淺。

《夾河 》水,從蘿葡溝入下臺口出,係劉家隔腰帶水近淤。

舊襄河 在劉家隔關前,至楊子港達柘樹口,今淤。

史港河 在周陂鄉。自田二河至豐門,今淤。金帶河 、包河 俱在縣治西北五十里。竹筒河 在縣治西七十里。明隆慶三年,巡撫劉愨委推官吳與言濬之。今冬涸夏泛,水不盈數丈耳。

田二河 在縣西九十里。

赤河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流出吳王口,達於沈下湖。

五龍河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源出京山,與應城界,兩邑人戶俱飲河水。屬「川」 者音輕清,屬「應」 者音重濁。

重石河 在縣西二百二十里,接應城界。橫河 ,在縣東北五里。

江西湖 :在縣治東南五里。

三臺湖 、湓港湖 俱在縣治東北九里。大松湖 在縣治北一十八里。上達景沔,下通溳漢。

許家湖 :在縣治東二十里。

安漢湖 在縣治北二十里。一名「岡下湖。」 段莊湖 在縣治南三十里。

白石湖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

瓜子湖 :在縣治西北三十餘里。

野豬湖 在縣西四十里。

汋汊湖 :在縣治西四十里。

五湖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

清水湖 在縣西北六十里。

卻月湖 :在縣治南七十里。首尾迂直,形如卻月。

沉下湖 :在縣治西九十里。

黃龍潭 :在縣治東二十里。

管公潭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

周家潭 、邕齒潭 。丁公潭 。南浦潭。

三汊潭 :在縣西南三十里。

瀦龍潭 :在縣治南六十五里。

小理潭 :在縣治西南一百里。《通志》:漢水所注。按今鎮去縣止七十里,水亦不甚深廣。

麻埠港 在縣治東南五里。其源即漢水支流,自《戊子圻》分下流,仍入漢水。夏秋泛漲,可通舟楫。按:大河自廟頭曲流至縣城,計三十餘里,而此港止可十里,最為便道。崇禎中,嘗濬治之。城隍港 在縣治西南十五里雞鳴鄉。自景陵城隍臺至鐵石磯,今淤廢。

楊子港 在縣治北二十里,即襄漢支流。至柘樹口,仍與溳水合,雖腰帶水,儼天塹也。通應城、景陵、沔陽,然夏水泛漲,多為盜舟出沒。

張港 :在縣治北二十里。

螺螄港 :在縣治北二十五里。

曹木港 、皂港 俱在縣治西一百一十里。雞鳴汊 在縣治西一百二十里雞鳴鄉。元末徐壽輝為亂,時威順王寬徹普化鎮武昌,命其子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餘隻攻壽輝將倪文俊,且載妃妾以行。至此水淺船閣不能行,文俊以火筏盡焚其船,即此。

濾水洪 在縣治西南一百一十里。漢水經流處,接沔陽界。

牛角灣 在縣治西一百里。明隆慶初,承天府知府何濬之。今廢。

搬載口 :在縣治東南一里。舊時寬闊,今為居。

民侵隘,宜塞。導水入迎恩橋至新河口。

《韓牙》人口 :在縣治東北二里,今淤。

湯三口 在縣治東一里,即今文「水溝出入剅口。」

柘樹口 :在縣治東二十里。

新河口 :在縣治北三十里,通德安。

汪師口 在縣治南三十里。

神靈口 :在縣治東三十里。

徐公口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

七里口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

府河口 在劉家隔西邊,通溳水。

臺口 在劉家隔巡司東邊,近寶花臺,故名牛落河口 通雲夢。

百埠口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通應城、京山。張池口 在縣治南九十里,尹中丞《世家》其地。吳山口 在縣治西一百里,上通赤壁河。稅河口 在縣治西一百里,上通景陵,繞老洲一帶。

雞公洲  、《廟子磯》。

蔥擔溝 通應景沔

養魚池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

天鵝池

觀音泉 在縣治南三十五里。泉在山腰,舊有石觀音壁立泉上,後為好事者鑿去,今鑿痕尚在。其泉甘冽可人,旱不竭,雨不盈。但誤以葷物投之,泉即止。僧誦經,泉復湧出,其靈異若此。白龍泉 在縣治南三十里高觀山下。相傳有白龍蜿蜒其處,故名。

水利附

编辑

本府。漢陽縣附郭。

免溺堤 今名「楊柳堤」 ,在縣北二里。明正德初,知縣蔡欽築,自鐵門關接漢水亭。今亭廢,義民周南征以石橋其亭所,水漲不圮。

皇清順治十三年,郡守丘修。康熙七年,郡守陳重修。

新豐堤 在城西半里,康熙八年重修。

袁公堤 在漢口後湖。明崇禎八年,漢陽府通判袁焻刱築東西楊樹堤 、室安堤  、李家堤。

「蓮花堤   。」 《青草堤  》。《山嘴堤》。

召林堤   、譚家堤  。萬家堤。

謝家堤   《鄭家堤  》,以上諸堤俱在平塘河泊所。

曹家陂 在馬影所

龍船陂   。張艷陂  。《老鴉陂》。

八公陂

高作陂 以上諸陂,按《秦志》,俱在縣治西六十里。宋淳熙乙未,嘗加修築。戊申夏,水漲崩決。是年冬,本郡奏請修築。慶元庚申,太守趙鄖問民疾苦,以連歲困於修隄,乃條其利害。有旨假出戍水軍修築。隄首尾置青龍、永濟二閘,延袤五百丈,隨地之勢,高至一丈許,闊如之,分層級以殺怒湍。鄖以酒食勞戎,士皆樂赴工。城郭始固。社林陂   。《曹公陂   》。東莊陂。

良思陂   、廟林陂   、唐家陂。

漢川縣

吳公隄 舊名「和公隄。」 成化庚寅,都御史吳琛築,因以氏隄。一自縣東至甑山十五里,一自縣北和公城至劉家隔十五里。吳先築甑山隄路,次築和公隄路,沿隄植柳,復於甑山麓鑿石甃砌水洪,設梁閘以泄水勢。又於劉家隔河口布樁板,培築高阜,以便行旅。

湖壋隄 在縣北二十里楊子港。明嘉靖乙巳,都御史姜儀命於關前河至港築湖壋隄,夾植以柳。

陂四十三  ,長城鄉七  ,大赤鄉七,周陂鄉十二 ,雞鳴鄉九  ,梅城鄉八,堰三    ,高三鄉一  ,大赤鄉一,雞鳴鄉一。

謝家垸 共隄一千零二十五丈。

《索子垸 》共隄一千九百六十丈;

江西垸 共隄八千六百四十丈有奇。內丘字腦、陳家灣人戶隄垸、係漢陽縣所屬。

麻埠垸 共隄六千三百二十一丈。以上四垸、俱坐落三里。

姚兒湖 、共隄二千一百三丈四尺。

「《香花垸 》、共隄四千五百七十三丈二尺。六湖垸 、共隄三千九百四十丈四尺。」 以上俱坐落長城

裙帶垸 共隄八百六十丈。

彭公垸 共隄七千六百五十三丈一尺。「喻家垸 共隄四千八百三十六丈。」

南湖垸 共隄一萬二千六百四十丈

東湖垸 共隄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蓼湖垸 共隄二千九百八十丈。

糜家攝 共隄一千六百零二丈。

竹筒河 、共隄一千一百二十丈。

石心壋 共隄一千三百六十一丈。以上俱坐落雞鳴里。

太安垸 共隄六百三十丈。

《匾擔》垸 共隄五百三十丈。

寧家垸 共隄四千五百丈。與沔屬合修。白雲賽 共隄一千二百七十丈。

湘洋壋 共隄一千六百三十丈。蓮子洑 共隄二千四百丈。

朱龍湖 共隄一千五百六十丈。

打鴈湖 共隄一千一百三十丈;

細魚湖 共隄一千零四十丈。以上俱坐落一里。

教子臺垸 共隄一千七十丈五尺。

《老實垸 》共隄一千五百零四丈。

德豐垸 共隄一千二百丈。

太實垸 共隄七百四十丈六尺。以上俱坐落周陂里。

《刁汊垸 》共隄七千四百六十一丈零。

夏,魏垸 共隄七百四十八丈。

郝城垸 共隄八百九十丈。

長興鋪《垸 共隄》一千零九十丈。以上俱坐落長城里。

劉家隔後湖垸 共隄一千八百四十三丈六尺。

十八里垸 共隄八百六十四丈五尺。

郭家垸 共隄一千丈,以三分為率,應城一分,漢川二分,以上俱坐落大赤里。

葉家垸   、蔡家垸 、河南岸垸 俱在劉家隔。

永固垸   、但家垸 、方家垸  、張家垸、李家垸 俱在周陂鄉。

按:《水經》云:「江水左逕上烏林南,東逕大軍山南,左逕百人山南,又東逕魯山南。」

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湖,及東合灄口。水上承沔水於安陸縣東,逕灄陽縣北,東南注於江。江水又東,湖自北南注,謂之「嘉吳江。」

漢水又東,逕沌陽縣北。

大江郡城與武昌對峙。「大江環抱東南,漢江合灄水、沔水、沌水與大江會於郡北,漲則瀰溢於諸湖,為卑窪田地之害。」

舊《志》,臨江郡邑多水患,獨漢川為甚。漢川水患有二:其一則南水,嘉靖三十九年、四十四年已稱泛溢,萬曆三十六年,僅有仙女諸山浮於水面。其一則西水,自襄陽直至承天,南北俱有隄障,中流頗狹,水漲多旁溢而南。又江陵公因水勢逼近莊田,沙陽一帶,為隄如岡如阜,隄以北因有讖曰:「作了沙陽隄北邊,好」 作養魚池,自是茅草嶺、七林洲一帶,無歲不有衝決之患,傾注而下,然猶二三年一見。今則承天而下,有永鎮觀,衝決五六里餘,已成大河,不可復築。十餘年間,橫波逆流,歲歲滔天。雞鳴,周陂大赤,長城一帶,房屋蕩洗,人民流竄,盡為魚鱉之區矣。

漢陽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漢陽縣附郭。

漢陽府城 舊《志》云:漢陽古城,其門有八,東曰迎春,南曰沙洲,西曰孝感,北曰漢廣,而東南為朝天,西北為漢南,東北為慶賀,西北為下議。環城一千七十二丈,東南枕大江,北控陂湖,即今月湖。《水經》云:「翼際山上有吳時江夏大守陸渙所治城。」 《註》云:「翼際山即魯山。」 唐《元和郡志》云:「即漢陽軍城。」 宋宣和三年四月,水漲城毀,郡守具奏修築。按《趙志》,則漢陽古已有城,但所著八門,代更遠耳。明初,跨鳳棲山築之,東南臨大江,周圍七百五十六丈,為門三:東曰朝宗,南曰南紀,西曰鳳山。先時,北有門曰「朝天」 ,在府後,今塞。嘉靖三年,致仕千戶朱鳳奏築裏城,下工部尚書趙璜題覆,得旨。時巡撫張琮等估計修築。天啟元年,知府周三錫以郡無內附,乃伐《禹梁山》之石,督義民胡遵義等周砌陴牆。崇禎十五年,知府王燮元因城內外漸圮,捐貲重修,周圍一帶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曲凝聖、守備董朝祿各分《南》

北,修飾裏城,增高數尺。鳳山、「南紀」 二門樓,前毀於賊,亦重建焉。康熙六年,知府楊必達修江岸城腳一十七處,計長七十九丈六尺五寸,高十七丈八尺,寬一十五丈四尺。朝宗樓在郡治東,即朝宗門樓。明洪武甲申,知府程瑞創建。正統十三年,千戶甯福等重建。正德以後,知府孔鳳、千戶朱鳳、陶震重修。嘉靖二十二年,巡按御史褒善重建。萬曆初增修。丁未,漢口大火,延至城外南門,此樓盡燼。知府舒體震重建,規制弘敞,江漢巨觀,僉人看守,每年給工食銀三兩六錢,取諸地租。崇禎十五年,知府王燮元捐資重修。兵火之後,此樓與晴川閣尚存。「南紀樓」 即南紀門樓。明萬曆庚戌,知府舒體震修「鳳山樓」 ,即鳳山門樓,與「南紀樓俱知府程瑞建,嘉靖初知府孔鳳等重修」 二樓俱崇禎十五年知府王燮元重建,後毀於賊,俱於

皇清順治十八年春,重建。舊《志》:「朱御史衣云衣,兒時。」

見朝宗門外,去江岸數十丈,沿岸有短牆,橫亙數丈,迤北迤南一帶有居民深者房二層。父老云:「民居後舊有甃井二,南井在今水閘東北七丈許,井旁有古墓,北井去民居二丈許,嘉靖初淘井,皆斧甎甃砌。井去江又數丈為洗馬口,臨江民居,屋後可馳馬,則前此江岸去城遠,水不為害。今漸圮沒,有逼城腳者。」 前巡按史公已行勘砌,今但修上流在門南者,其下流日就傾危。嗟乎,築城之費,孰愈修岸哉?舊志:郡人王光裕曰,楚自開國以來,武昌為會城,漢陽稱接壤,為右臂,無事則唇齒相依,有事則首尾相應。兩郡對峙在形勝,而設險在城池。弘正間,漢陽南紀門外原有南壇,自江岸至城,計五百餘丈。江中「有大洲,洲上多蘆荻,中有大河套,客舟蟻集,兩岸貿易居民相聚為市,民樂其利,城隍亦賴以鞏固。至嘉靖末年以來,洪水泛漲,江岸崩卸,自城去水不滿丈餘,故今修理江岸為第一義,緩而不講,則崩岸殆盡。城圮可以計日,無城則民將何依?無民是無漢陽會城,右臂一折,則犄角者何?救援者何?一旦有變,武昌不止孤城,且何以戰,何以守?及今修理,工力猶可辦。圮而後修,其費不貲,桑土綢繆,能一日忘之乎?」 按朱公所言者,東門之江岸也;王公所言者,南門之江岸也。二門自弘正以來,去江不啻數十丈,而未三四十年崩卸殆盡。自嘉靖以來,去江止可數丈。水泛之際,甚且逼至城腳,而迄於今日,尚支持百有二十餘年,此非地氣凝結、土石堅縝之故耶?兼以江岸時加修補,支延歲月,固天幸,亦人力也。然其勢迫矣,無更可百年不壞之理。若長城一頹,民居一散,大別、鳳棲之間,一彈丸黑子地,何以為郡邑?何以輔都會?固不容不早計而力圖矣。

漢川縣城 明崇禎九年丙子,知縣孫光祚創建。周圍八百八十丈,約共七里三分門五:南曰繡豸,西南曰歡樂,東曰雲鶴,西曰伏龍,北曰承德。西峙仙山,東翼小別,陽臺踞其後,漢水繞其前。按:縣故無城,嘉靖末年,劇盜崔二、唐四等哨聚曰晝入縣,知縣昌應會率兵力拒,被賊割其耳而去。此後時以築隍為言,莫之應也。及崇禎丙子,張獻忠寇黃麻,陷雲夢,縣令率鄉兵拒之於楊子港,賊始去。意未嘗忘漢川也,號之曰「無城縣。」 乃竭力修築,賊竟不能犯境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