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3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卷目錄

 安陸府部彙考三

  安陸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卷

安陸府部彙考三 编辑

安陸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

荊門州

荊門山 在州南三里。狀如門,即虎牙關也。東山 在州治東南二里。其頂平夷,上有塔,隋智者禪師所立。《記》云:「立了東山塔,荊門生頭角。」 又名文峰山。麓有二孫狀元書院舊址。

西堡山 在州西北,上有海會寺舊址。

象山 在州西一里。兩峰對起如蛾眉,又如象形。山下有二泉,北曰蒙,南曰惠,二水滋味各別,冬時北泉寒,南泉溫。楊繪詩曰:「源有雌雄分碧白」 ,白謂雄,碧謂雌。《一統志》云:「晝夜二潮,水溢數寸,世傳北出珠,南出玉。」 崇寧二年,有巨蚌夜遊北泉,光彩四燭。陸九淵講經臺在其半山焉。馬良山 在漢水上,即《禹貢》內方至於「大別」 也。荊山 在望鄉村,昔卞和得璞於此。有泣玉岩。龜山 在州南三十里,上有白雲洞,雲出即雨。武陵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樂鄉村。

仙居山 在州治北一百二十里。上有仙居寺,石壁流泉,多題詠。設有仙居巡檢司。

雞頭山 :在州治北六十里望鄉村,最高。上有偏角寺。

三星山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馬仙村,有馬仙觀,相傳司馬徽昇仙之所,有塔見存。

仙女山 一在州西南四十里,一在馬仙村。相傳曾有七仙女圍碁於此,故名。上有「梳妝臺」 ,廟址猶存。

聚仙山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後港,上有三元觀。

靈鷲山 在州治北,舊有靈鷲寺在其上。有穴曰龍洞,深五里,石臺甚高。春月水聲如鐘鼓管籥,聽者忘倦。宋熙寧中,山泉溢,有髹器軥車流出,字曰「嘉州」 ,蓋泉與蜀通也。其上有洗心亭,郡守陳垓所作。山麓有寺,泉水上湧,故名上泉。寺。有樹如冬青,上結紅實如柿,泉下出水底,金蓮花開水中。

撒石山 在仁惠寺東關,將軍撒石戒兵之嶺也。

㫰臺山 在州北百里。唐靈濟和尚曾㫰衣於此,有寺。

紫雲山 在州東南二百里青塚村。相傳元無聞和尚於此誦《金剛經》時有紫雲現,故名。紀山 ,在州南一百四十里花栗鋪西。上有寺,寺內有白龍潭,遇白龍現則大雨時行,其歲必豐。

鳳凰山 :在州治東六十里。昔有鳳棲於此,因名。

蒙山 在州治西。兩巒對起如蛾眉,舊名泉子山。山麓有二泉,即蒙惠泉。上有澄源閣、信美、《浴沂》《浮香》、潛玉、嗽玉五亭,皆遊憩之所。

屏風山 在州治西北四十里。絕頂平衍,上有泉。宋開禧間,郡守李直丙徙居焉。

卞和抱玉岩 在州治西北一百九十里望鄉村,上有「潛玉亭。」

斑竹岡 在州北五十里。唐韓翊《送人赴江陵》詩:「斑竹岡迎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山秋。」

境會石 初在鼓角樓下,碑云:「大中祥符九年。」 掇刀石 在州南二十里。蜀漢將關羽往來荊、襄,於此屯兵,掇刀石上痕蹟尚存,旁有羽廟。漢江 在州東一百二十里。馬良山、沙洋、新城俱濱漢江。

直江 在州治東南一百六十里陽田村,南流至潛江入平湖,通三湖,與沔水合,東入漢江。陽水 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建陽河之東梅林灣。上為建水,下為陽水。相傳三國丁建陽遊於此,故名。

蠻水 在雞鳴澗北,即夷水。桓溫又名彝水,改名曰蠻水。王建《荊門行》云:「喚起官程渡蠻水。」 即今蠻河。東南流入漢水。相傳唐李勣徙高麗民于此,故名。

金蝦河 在州城之中,自西入城,遶城北出。有

考證

「《金蝦游泳》其內」 ,今淤塞。

平塘湖 在州東南五十里。南流入三湖,東合沔。

蒿臺湖 在州東南一百八十里。晉遠公過此,插蒿為記。後蒿極繁盛。

借糧湖 在州東南二百里青塚村。

長湖 在州東南二百里東寨村。

赤湖 在州治南一百六十里。晉桓元挾帝西幸,劉毅等追襲之,斬元黨,流血,水為之赤,故名。馬良湖 ,在州馬良村。

潤鄉洲 在州東南一百四十里,江陵縣界。古諺云:「流盡潤鄉田,荊門出狀元。」

洗馬潭 在州南門外。相傳關將軍洗馬於此,石崖尚有坐痕。

白龍潭 在蒙山西北

曹將港 在州東五里。唐曹金晸、劉巨容嘗敗黃巢於此。

孟子港 在州西南五十里。唐孟浩然嘗往來於此,故名。

白龍洞 ,在州北五十里,洞門高丈餘,深不可測。每旱祈禱,取水即雨。

撇洞 、田家沖洞 、郭溝洞 ,俱在州西北十里之內。

天坑 ,在州西北十里西堡山東北。周圍半里,大旱不涸,中有深洞。

沙陽 ,在州東一百八十里,漢江上。

蒙泉 、惠泉 俱在州西二里。源出峽山之麓,分為二派。後人名其北泉曰蒙,南泉曰惠。蒙泉水常寒,晝夜兩潮,水溢數寸。唐沈傅師詩:「京路馬駸駸,塵勞日向深。蒙泉聊息駕,可以洗君心。惠泉水常溫。」 宋知州彭乘為三沼,延其流至竹陂河,入漢江,民引以灌田。蘇軾詩:「楚人少井飲,地氣常不洩。畜之為惠泉,貧者有所」 藉,宋、元人多遊此,二泉上有四碑刻猶存。

「客星井 」 ,在嚴山,相傳嚴子陵居此,其井見光芒。

當陽縣

玉陽山 在縣治西北。又名仲宣臺,縣之主山也。青溪之山入境,分為二支,西為玉泉山,東支之盡為玉陽山。酈道元云:「縣城因岡為阻,北抗沮川,即北川也。」 又按:「邑曰當陽」 ,蓋以此山在荊山之陽。其前平原廣野,群峰迴合,兩川縈環,煙樹芳林,錯繡掩映,誠一邑之偉觀也。

鳳凰山 去縣西四里。玉陽山之來脈,分支展翼如鳳形。

玉泉山 ,初名覆舟山,在縣西三十里。發自青谿,高九百丈,尊特竦秀。其上時有異氣,非煙非霧,一名堆藍山。下為玉泉寺,隋智者道場。階東有泉湧出,俗名金龍池,即玉泉。郭璞《遊仙詩》稱「玉泉潛行九萬八千里,通天竺」 ,注震旦。蓋指此。寺東石鐘峽下有乳窟,水邊茗草蘿生,葉如碧玉,名仙掌茶。寺東顯烈山,為關侯顯烈處,有廟里許,達智者洞,道中多奇石,洞左有寒亭舊址,一名「翠寒山」 ,下珠泉出焉,每鼓掌即串珠而上。西流與玉泉合,折而東逕己公嶺,又東逕縣城南,合沮水南。宋度宗時,四川宣撫張夢發欲城當陽之玉泉山,以保聚流民,賈似道不以上聞,事遂寢。

雲夢山 與青谿連,上有三石,高丈餘,方廣如之,名曰「鐘鼓石」 ,分列左右,其上可容數坐,石紋如碁枰,傳為《鬼谷子》手談處,又傳諸葛屯兵處。石色蒼幽,時有嵐氣籠罩,亦奇觀也。

紫蓋山 在縣南五十里。《道書》為第三十三洞天。《寰宇記》:紫蓋有南北二峰,頂上四垂若繖狀,林石皆紺色,下出綵水,井馨異常。宋葛立方詩:「紫蓋亭亭秀荊渚,股分綵水穿林莽。尚想當時老瞞雄,鐵騎蛇矛走先主。」 登其上,江帆在目。東南諸山,皆可指數,舊傳樊夫人昇仙處。又葛鉉嘗煉丹於此。山頂有孝先閣、丹井、碧霞洞。山半為紫蓋寺,唐貞元十四年,天皇道悟禪師建。柴紫山 與紫蓋相連。五代僧天皇道悟居此,有石室,甚幽。

狼尾山 :在縣南五十里。

龍泉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山自九子領脈,重岡複嶺,翼抱若城。中峰孤峭,其下即遠公道場。右為胡康侯祠墓,左為龍泉,即遠公卓錫湧泉處。後有遠公洞。宋徽宗築明堂,常取水於此,投以金龍,一名「金龍潭。」 潭旁別流為紅泉。

九子山 在縣北十里。九峰嵂崒,紫翠絪縕,以擬九華。麓有仙姑洞,甚高敞。石纍纍如旋螺,傳為曹、何兩仙姑栖真之所。

武安山 在縣北倒流橋西。層折而上,諸峰皆若拱揖。

許由山 ,在縣東一十里。相傳許由隱此,下有洗耳溪。按:許由隱箕山,而此亦以許由名,不知何據。

圓臺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彌陀閣故址。俗傳唐玉真公主所建。有碑陳宗遜撰,庾遠書。方山 在縣東四十里漳水上。層峰環列,宋唐子方曾讀書於此。上有紫金觀、讀書臺。山頂方廣,故名。俗誤呼「豐山。」 有石爐一,元至正間造石塔一,明正統間建。

廣福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淯溪所自出。香爐山 ,在縣東四十里,有石爐一,碣一,鐫「元至正壬申仲秋月。」

三星山 在縣東六十里,唐僧一行之遺蹟也。下為三星寺,寺前左右有三井,傳一行鑿以禳三星者,有塔高一丈五尺,又傳唐司馬子徽昇仙之所。

雲臺山 去圓臺山里許,上有「燦霞觀」 ,古塔尚存,傳為唐玉貞公主所建,陳宗遜撰文,庾遠書碑。山之東有赤土坡、鴻門塚、仙女山、金雞塚,東南有雙塚。

鎮頭山 在合溶水口。上有梳粧池,四時不涸。縣令李一陽曾濬之。東北有德勝山。

朝陽山 在麥城,古觀崔嵬,沮漳夾繞,人煙錯繡,一方之勝概。縣西五十里亦有朝陽山、秣馬山 ,近方城,舊名「馬山」 ,原隰寬衍,相傳關侯督荊州時秣馬之地。其側有盡頭山,上有關侯廟,田中土阜,傳其下有兵器窖,犯者即雷雹大作。

鐵山 ,在縣西北,青、谿之分也。《山海經》曰:「荊山,其陰產鐵,其陽產赤金。」 此山發自荊山,故以鐵名。

綠林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即王莽末年綠林兵起處。

張飛山 按《明一統志》「在縣長坂坡西,即飛斷橋拒曹處。」

將軍山 在縣北七十里,抵遠安界。以山半屬遠安,故遠人避兵於此。

明月山 ,在縣南四十里。

紫雲山 ,在縣東南百餘里。相傳元無聞和尚誦《金剛經》,有紫雲見,故名。

青谿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為邑西障,本名青山,有水曰青谿,遂稱青谿山。山發自房陵之景山,東支為荊山,西支為青谿諸山。《述異記》云:「青谿、秀壁諸山,洞多乳窟。」 則此山當名秀壁。中有溫泉,飛流砰湃,是為青谿。酈道元云:「尋源浮谿,極為深峭。」 盛弘之云:「稠木旁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岳,恆有落勢。風泉傳響於青林」 之下,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遊者目不周玩,情不給賞,泉側多結道士精廬。谿水曲折里許,東注於沮。每秋冬之際,沮流青碧異常。蓋緣潢污,不入吐納,皆石泉也。

音寺巖 在縣西三十里。舊有一音寺,峰巒翔疊,為玉泉之中路。

揚旗巖 在縣西北四十里。相傳關侯揚旗處。至今石罅旗蹟猶存,上有關侯廟。

佛耳巖 ,在縣西二十里。巖石嶔崟,俯臨沮水,兩岸秀壁相望,其石多類佛耳。巖間有洞,攀陟頗難。

七孔巖 在縣西三十里。壁立如削,下有七孔,因名。

己公嶺 近度門楞伽峰。五代僧齊己曾結廬其上。

三牛嶺 在縣北六十里。山脊三石,形似臥牛。楞伽峰 在玉泉東七里,為神秀道場。唐僧法瑱自玉泉至度門寺,夾道植松,因名七里松。太子岡 在縣北四里。元文宗為太子時駐蹕所也。百官進食皆不愛,惟啜一茶。克學詩云:「玉輅金根駐此岡,一巵鳳髓進霞觴。豈知四十餘年後,老樹殘蟬送夕陽。」

藏馬谷 在縣西十五里,近乾溪。相傳關侯曾秣馬於此。

鐵人谷 ,在縣沮水北七十里。山谷間有四石,甚巨,鐵色人形,故名。

當陽坂 在縣北一百里。曹操入荊州,漢昭烈奔江南,操追及於當陽長坂,昭烈棄妻子走,使張飛將二十騎拒後,即此。

百寶砦 在縣北五十里。四壁陡絕,山腰有洞,下瞰沮流,相傳為石劉屯兵處。

五鳳堆 在縣城南。相傳漢時五鳳八龍見此。

故名。去堆二里許,即龍鳳川,亦名「八龍潭。」 《五鳳洲》

聖母洞 ,在縣東三十五里,聖水寺前。

真武洞 在玉陽山麓,鐫有「真武洞天」 四字。山環水遶,沿隄一帶,園亭錯列,一邑之最勝者。百家洞 ,在縣西二十里,洞懸沮水之滸,陡逼無徑,由山巔委折以入,有僧習定其中。

遊學洞 在縣南五十里。即鬼谷子與張儀、蘇秦遊學處。

高家洞 ,在縣北五十里,怪石臨溪山麓洞口豁開,行數十步,頗平曠,可容數百人,雲氣嵌空,陸離萬狀。又復巉巖陡起,絕無逕道。捫蘿而上,得小竇如瓠子,項蛇行乃得度,平曠如前。「又漸細為門,忽石筍倒垂,界門為兩,不及地者盈尺。下有潭,窅不可測,投以石,轟轟然若空籟。洞兩崖石乳幻結,悉作佛龕,藉裀趺坐」 ,如出塑工。洞後削壁攀至頂穴,達他洞,微見曦光。至巖右,幽閴寥幻,霧氣薄,人無敢窮其底者。臥龍洞 ,在縣北五十里。山頂一窟,深透地底,探者如入鼠穴。數十步得平曠處,高廣十餘丈,石乳螺結,蝙蝠倒栖其上。斜通一徑,闊數尺,深約里許,泉自中出,清冷可掬。

白龍洞 即白龍谿。谿水流逕鞏河,入沮水。在縣北六十里。俯臨溪澗,峭壁崚峋。緣巖右仄,徑達山腰。洞作三窟,高廣可十餘丈。石壁玲瓏,或作五色石田七畛如阡陌狀。清泉外注,下瀉於溪。壁間隱隱有字。稍入輒有氣沖人,燈炬皆息。洞後穴可通,呼應皆能響答。土人構閣其中以避兵。

九女洞 ,在縣北十五里。削壁千尺,俯臨沮水,遙望疑張素幕。山半舊有洞,深廣可數丈,土人因之鑿石為數十穴以避兵。啟戶若蜂房,貼壁挂梯級,或縱或橫,猿奔絕徑,瞰之魂悄。他如「董家湮」 、七孔崖、鷺鷥砦一帶,大率如是。

鬼谷洞 ,在青溪山,有石室,鬼谷子與張儀、蘇秦講《易》處。旁有法琳洞。

沱江 在縣治南,至枝江縣界入大江。《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即此。

沮水 《左傳》《山海經》皆為睢。《文選註》,睢與沮同。出鄖陽府房縣景山,即荊山之首,亦曰阿山。東南流,逕遠安縣,青谿注之,逕縣城北,又南逕麥城西楚昭王墓東,又南入天津湖,與漳水合。漳水 出南漳縣荊山。《禹貢》荊山及衡陽惟荊州,州以山名也。《山海經》云:「金玉是出。」 東南流,又折西南,逕古編縣。《水經註》:城南臨漳水。按此當在今石人山之陽,荊門西北南漳界上。南經縣北,淯溪注之。又南逕麥城,東南出沙倒灣,右會沮水,下流分為二支,一支南逕枝江界,與沱水合入江;一支逕方城,由荊州入江。

洈水 ,按《水經注漳水》逕麥城南,洈水注之。《山海經》云:「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 今此地山水皆逸其名,而東北固多山谷。若合溶之東南,有洋子港,別有流花壋界溪港諸水,皆入於漳,洈水亦在其中。

淯溪水 ,出縣東廣福山,注於漳,亦曰「白蓮池」 ,即白社。

熨斗陂 在縣東南八十里。唐李端《自荊門赴夔州詩》云:「琵琶寺裡響空廊,熨斗陂前濕戍荒。」 是其地也。宋郡守吳獵嘗遏走馬湖、熨斗陂之水,西北至李公匱,以限戎馬。今麥城東南十餘里有走馬堤,乃走馬湖之堤,址高數仞。或以為驢城,非也。驢城當在麥城之北。此綠林山乃綠林寨之山,非縣北之山。

金沙灘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沱江之灘也。其地多流沙,曄曄如金,其中有贔屭,過者不敢誼譁。按《山海經》:「沮漳之淵有神鼉,其狀人面,羊角虎爪,出入有異光。」 蓋指此。

金龍潭 在縣北一十五里。宋徽宗時,建明堂來,取此水投金龍鎮其中,故名。胡安國故居在其上。

丹溪 ,在縣北七十里。

洗耳溪 ,在許由山下。相傳許由隱於此,泉流四時不竭。

子胥港 在麥城、磨城之間,一名「胥寓港。」 昭溪港 近三牛嶺。港水迴環,仍與漳合。相傳昭王返國,與宮女同濟此。

玉泉 在縣西五十里,又名珠泉。泉從池中湧出如珠。其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將軍遣鬼工所造。按郭璞《遊仙詩序》謂:「此泉潛行九萬八千里,通天竺。」 注:震旦有二碑,乃卲子明李安期撰。今不存。

紅泉 在金龍潭之旁。取水炊飯,作赤色白蓮池 。晉武帝太康間,遠公法師至淯溪,掬水浴身,白蓮花開敷水面,觀者異之。今池址尚存。

淬劍池 《寰宇記》云:「在縣北四十里,相傳歐冶子淬劍處。」 按楚王曾命風胡子之越,請歐冶子作劍,地近昭溪港,村落俱以煉鐵為業。古墩尚存,或亦歐冶遺跡云。

丹井 在縣南八十里紫蓋山。葛洪煉丹處也。又名「扳倒井。」 泉水不竭,視之洞然莫測,上有葛仙祠。

水利附 编辑

本府。鍾祥縣附郭。

郢中自石城而上百二十里,為豐樂河。河之左分支三十里自龍港出,今塞。

又五里曰「九龍灘」 ,再分播為龍爬港,經土門之爛泥諸河,一出桐木嶺東岸,今塞。一出金花灘,今塞。一出熨斗湖,故道尚存。

西渡則為花山湖。江之東,山落平陸,走三十餘里,濱漢而止。其西撞鐘山在焉。漢水自襄樊而下,至此又一衝要。熨斗湖而下為湖口,今塞。舊河深廣與大河等,今廢。

又其西為鹽山湖。嚴山之旁有港曰「冷水」 ,而不見其上流所自入。石城當其下,鹽山峙其上,水道迅急,素無隄防。旁帶陂湖,漸加湮塞。

水自石城以下,委而為三,西岸支分三十里出流港。此元人侵宋盪舟處,今上口湮塞。

又五里,自塘港出楊家港,凡二十五里,故道尚存。

山曰:「龍尾盡處為石牌,漢水至此,西逼石牌,東逼官莊,大隄又一衝要,故柴灣之隄常毀,開流連口則免此患。」

山南分支曰「三㲼港」 ,不十里分為張長口,皆迴薄西山,出馬良口。三㲼口為石牌居民所塞,張長口為馮家垸居民所塞,以致水勢騰激,而高家腦之隄常毀。若開二口,可免此患。石磯西障,是為「小別。」 小別之東為茶園磯,南三十里為老口,二十里為六馬口,南北二湖濱為水區。二口屬小江湖,為湖內居民所塞,以致舊口以下之隄常燬。

石城南五里許曰「二聖套。」 又五里曰「蔡家橋。」 相傳漢水由此分支,往時有隄亙其間,今毀隄內之水,灌千工壩、茶陂垸,歷胖張嶺而入赤馬野豬湖之白鷺湖,岐而東匯為竹根蕩,為東泉港,岐而西入三㲼港,下青魚灘,歷南港,由蔥擔溝會於赤馬軍臺港、長灘河。

「由蔡家橋至此,迂迥凡二百餘里。倘因其已決之勢,導水中行,挑築圩岸,以防水入,害民耕稼,並山而東,多為陂塘,以溉下田,則其利亦不細也。」 由蔡家橋大河之濱三十里至流連口,近年被塞,大為民害。水東北分行,轉而西南,抵三㲼港,與蔡家橋水會。又四十里至金港,近塞水支分而北而東,由青樹灣入赤馬軍臺港金港而下三十里為小河口,水勢到此漸殺。渡而西,再渡則下為沙洋之倒口。今築。

大河東行,遶多寶灣,此處地兼京山、景陵衝要,不五里為丁家河,今塞。

又三十里曰泗港。泗港之內曰「泗㲼湖」 ,週亙數百里,舊可容水,諸大姓塞之矣。

又三十里曰「張濟港」 ,今塞。

又二十里曰「黑流渡」 ,今塞。

又九十里曰乾灘鎮。漢水從小河支分,由景陵縣治以下西人便河復出此與大河會。少下則田兒河,為安陸府屬之南界。河岐而東為葫蘆灣,凡一百一十里,入風門。岐而西南二十里為張池口,入五湖團洲。又東岐四十里曰小里灘,為竹筒河。上口舊湮塞,水轉西南入雞公洲。麗水洪今雖開,復漸淤矣。是為漢川之西北界。由沙洋倒口沿河東行一百二十里,漢別為潛,又六十里西分入獅子河。若竹筒河,今淤塞,舟行多由此再分。小隄口迤南為仙桃嘴,獅河之水亦會於此。小隄口迤東即乾灘鎮,遇水涸時大舟不行。

小河之內行六十里,曰南河蔡家橋,流連口、金港口之水,皆從此出。蓋自蔡橋至此,迂迴幾三百里,往時之水安得而不縮?再六十里,至青山,水來自東,遇水頓止。從此歷景陵縣治,水環如帶,蓋由小河口出鴨兒口,與竹筒河會,凡三百里。

京固山邑。然土田濱漢江者。厥害為均。沱潛出於江漢。使江漢之水並溢。則為害滋甚。乃家自

為垸,以冀一歲之獲,豈長策耶?荊門自沙洋之堤一築,而荊南歲蒙其惠,郢北成沮洳矣。所謂「以鄰國為壑」 者,非耶?夫江漢沮漳,楚之望也。自杜預鑿開陽口,其水達巴陵,而沮、漳合流,是為新步通南江至荊南,為沙津沔之湖,大者數百里,小者不啻數十里,其諸洿潦不與焉。長波巨浸,渺渺相望,何其夥也!然其北多在景陵,李老為大;其西多屬監利,西湖為大;其南黃蓬為大;其東太白為大。諸湖皆逶迤入太白,故沔,眾水之匯也。太白,沔水之匯也。故沔之水瀦於太白,洩於沌口,地之勢然也。景之水患,無歲無之,蓋潛、《沔》等耳。

漢水發源嶓蒙,匯諸支河,由襄、樊入郢而寖。夫郢東西皆山,田土磽确,自北而南,濱江兩岸,每夏秋水溢,茫然巨浸,達於潛、沔,尤稱澤國。乃築長堤以禦水患。先自鐵牛關至王家營,地居上游,實為京、景、潛數縣門戶。鍾、邑之田居堤內受利者二里二莊,而各縣暨屯、衛濱流錯處之田,俱恃門戶以無恐。此隄一潰,關鍾邑者十之一,二關數邑并屯衛者,其受淹分數不等。從前隄潰,俱係四縣合築,碑刻可攷。

皇清康熙二年,因潰復築,自鐵牛關至舊口王家營。

京山界止照利害多寡派夫,每以十分為率,鍾邑四分,京山二分五釐,景陵二分五釐,潛江一分之三釐,荊州右衛、安陸衛各七釐中之四釐,武昌衛七釐中之三釐。玆後各照分數分築,定以為例。

京山縣

漢水出隴氐道縣嶓蒙山,初名漾水。東流至武都沮縣,始為漢水。東南至葭萌,與羌水合。至江夏安陸,縣名沔水,故有「漢沔水」 之名。又東至景陵,合滄浪之水。又東過三澨水,觸大別山,南入於江。京山為漢沔上游。又邑境俱崇山疊嶂,非川澤之區,惟西南一隅,地濱漢流,隄決於上,則鍾祥當衝、景陵漢川為壑,京山受害,僅辦頓二里。隄決於下,則潛江當衝。景陵漢川為壑,京山受害,亦僅羊亭一村。如許家口、馬家嘴隄決,俱以水災蠲賦,獨未及京山,以受害之地狹也。《潛江縣》

漢水自襄而下,一折入郢,經內方而東,夾岸曠夷,南接沙洋。荊門地,則潛之西南境也。北指陳洪京地,則潛之西北境,往昔弗論。自嘉靖丁未決沙洋,而西南巨壑直走江陵,分為支流者九。己酉,府議於舊決處退二百步中挽一隄,不一歲再決。隆慶元年癸酉,始合荊、郢之力,以畢此役。其年遂移為夜汊之決,勢如「沙洋,其北岸則陳洪、楊林、泗港相繼而決,此塞彼潰而潛,四境為壑矣。」 後巡撫趙賢疏請留決口讓水,止於謝家灣西岸修築支隄至近。今栗林垸隄潰,皆荊、安合力公築其策口而下蘆洑正派入江,經溳口出大別,自決沙洋,水流緩,而竹筒、半角灣二河淤,止由仙桃通流。曾議開竹筒河,隨開隨淤遂止。東方一派為潛水,至排沙渡南,析一支為洛江,河經深江,直匯於沔之白湖。其正流繞縣治東至總口,析三支為沔水,俱匯於白湖,出沌口入江。後潛流苦淤,而一線難受蘆洑之委,遂議疏支河焉。

縣,周廣七百二十八里,皆為重湖,民多各自為垸,故南則淘湖牛埠,北則太平、馬昌,西則白洑、感林,東則河湖廣漢等,凡百餘垸,俱環隄而居。明初,修築各垸隄埢,又有罎子湖、泗港、乾新口各支河,分殺水勢。嘉靖三十九年,諸隄半決,而支河多塞,民甚苦之。又出塔兒灣決口在潛江,而景陵寔居其害。馬家垸決口在景陵,而潛江實受其害,此所當會處者。

《漢水遷徙,湮塞為災,議者》曰:「上流之遷徙,其害小;下流之淤塞,其害大。若竹筒一河,上接漢流,下通漢口,真如咽喉,不可一日塞者。查勘水道,止中淤十五里,而其淤平絕流者,又止七里。今日治水,其必以濬此河為先乎?」

沔陽州

受漢水之害有三:一自潛江西南上流十五里,名夜澤口,漢水從此分流,為入荊之要路,合太白諸湖,縈九真山,達沌口而入江者為一道。其由潛之張接港,過景陵三澨,至沔北仙桃鎮,下注於漢川縣,得溳水至漢陽府之大別山而入江者為一道。其由潛之張接港,分入蘆洑河,距沔南蓮子口,合復池諸湖而總匯於九真、太白諸湖者為一道。明季水害不甚烈者,水勢南由夜澤口入荊入監,有河蕩壩,數吞吐以殺其勢。北過景陵三澨者,距沔之腹心百里而遙,自明

末流,寇躝入荊安,偪迫潛邑,蘆洑岸口淤塞,揚鞭可渡,潛人牽夫決淺,以防賊渡。水漸肆侵齧,河流遂闊,而有泛濫崩激之勢。漢水既由蘆洑河而下,決排沙渡口,則夜澤口一河漸見緩滯。久之淤塞不通,而水勢益奔趨於蘆洑河內。排沙渡隨築隨決,自

皇清定鼎以迄順治三年,並未築塞,沔之腹心不受

水患。至順治七年,景告築合沔,潛協濟監立隄防。本年則中決楊家灘,上決蘆洑頭,下決茉莉灣,更致遺患。八年,同三州縣公議築塞,加脩內垸,遂置楊家灘之口。不築,而茉莉灣告築矣。九年未築,而潛、沔亦得乂安。十年,景民又告築楊家灘,而高家瑙遂決。十一年,高家瑙告築,而傅家灣又決。十二年,傅家灣告築,而高家瑙又決。十三年,遂讓高家瑙於河,不築而改築榮家瑙,復開舊時洛江小河以分水勢。但此河深不數尺,水無所容。未幾,而河內之黃家灣、何家套又決。十四年,黃家灣築,沔得稍安,而何家套復決。十五年,上決楊家灘,下決洛江河內之莫老潭、何家套一帶,而沔潛景之受禍為極慘。由是潛人以為釀禍之源,始於蘆洑河口之開張。於十六年冬興工築河,十七年告竣,而本年即河左之騎馬隄告決。既而漢川侍御顧如華奏稱,「擅築古河,復開如舊,蓋因水無洩處,則下流受病也。」 康熙元年築洛江河口,本年五月復決。所以然者,因夜澤口之河既塞,凡荊、監、沔南諸湖所納之水,盡趣於蘆洑,一河萬頃,波濤僅以《尺嗉寸》咽吞而吐之,鮮有不崩潰四裂者。為沔之計,築榮家瑙以斷洛江河道,而置何家套之口不築,修內垸邊江之故跡以分水勢,則疏瀹之遺意也。

景陵縣

漢水由襄達郢,至景陵,名「三澨」 ,相形築堤,以禦水患。自郢鐵牛關至王家營,地居上游,為景門戶,景害居半。順治十五年,真君廟潰,知府馬逢皋、同知文林學定議協築,期年告成。康熙元年,三官廟等處並潰。至三年,分守道馮右京、知府張尊德、同知劉餘霖興築,以十分為率,景陵派二分五釐,因以為例。由草茅嶺至泗港,地漸逼近,為景脣齒。此隄一潰,景害十九。明萬曆十六年,洪水犯安陸,巨壋有議開泗港以殺水勢者,知縣力陳利害,乃得免焉。由張濟港至漁泛浲,為景腹心。水入縣屬分二派:一支自葫蘆三灣逕岳口、彭口通泊江為大河,一支自牛蹄口逕淘溪乾鎮,出脈望嘴為小河。二河一潰,景害十分。順治初年,潛江楊家灘不築,景陵馬垸又決。至十四年,同知馬逢皋築塞,民賴以安。十六、七年,眾議築蘆洑河,未幾別潰。康熙五年,潛自築洛江河,至疏通順河,先經守道馮右京采集眾議,府、廳會勘,潛、沔、景協力趨事,并各脩邊江隄,皆同知劉餘霖董其役。又內河垸隄,則各垸自修,而蒲、漢接壤之處,隄防多不備,殊憂築舍也。《荊門州》

張鷂嘴 在青四里地方,昔有隄防水。自明惠王分封荊州,開口通商,北接漢江。夜澤口之水,遶青四青三。青一地方通長湖,上抵荊州草市,下抵荊州新隄,是江漢會合之所。安其常則漢水循行,一經泛漲則荊門下里地方受其敝,而荊州尤甚矣。

借糧湖 在州東南二百里。周環東六、東七、青三、青四、青五之地,有鯽魚口、新口二處,為溝里許,洩水於魚池、小河,以入張鷂嘴。春夏泛漲,水返上溢,不能外洩,則數里之田,崩陷渰沒者無算矣。

小江湖 ,在沙洋上十五里,乃馬上三,馬上四,羔三三里之地,糧亦三里之糧,地廣十里,自為一區,三面環山,一面濱漢水為隄。順治十二年,彼湖居民因上年隄決受渰,告合屬協築。沙洋 當漢江之衝,控荊門、江、監、潛、沔之上游,舊有隄為防,明嘉靖丁未隄決,水勢直瀉荊州。後合力築隄,係荊州知府趙賢建議興工,於隆慶元年九月,迄次年八月隄成,而荊州、江、監諸地,實受其利。故至順治十二年,安陸府同知馬逢皋,仍請荊州協幫以濟大工。江、監屬地,藉為保障,而荊門之民力困焉。

當陽縣

邑因岡為墉,北扼沮水,每山水驟發,匯為洪流,越其故道,衝齧縣治,民不安居。明嘉靖壬辰,於城垣東北為石磯以捍之,不數年決。隆慶庚午,於河北二里許開河故道,自西口至東口抵東南舊河,徑達河溶市,乃於南岸築長隄,又築新

隄於城之西北山嘴。萬曆間,隄稍決。天啟間,河又橫決。其在河溶者,萬曆初,水決曹家口,引沮河旁洩。壬子,漳水亦西潰而合流,去市五里許,故河遂竭,貿遷不通,民甚病之。戊申,築隄於曹家口障之,旋潰。乙卯,議謂「兩河並築,狂瀾難挽。舍沮水聽其循曹家湖,獨濬漳水,遵故道。」 至今便焉。

明萬曆初,以本邑既隸承天,將前隄內除九百五十「丈仍屬當陽,其李家埠一帶一百九十丈,在滋泥湖者長一千三百丈,胥寓港者長一千四百丈,在方城者長一千一百九十二丈。」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