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4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卷目錄

 衡州府部彙考四

  衡州府城池考

  衡州府關梁考

  衡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四卷

衡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

衡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衡陽縣附郭。

衡州府城 「衡州府故無城,周顯德間,始立木柵。宋咸平暨紹興兩興版築,工未訖洎。開慶己未,元兵自南來,城破,躙為墟。景定中,知州事趙興說始城之。明洪武初,指揮龐虎大為完繕。成化間,知府何珣增飭雉堞,巋然相望。高二丈五尺,圍一千二百七十丈八尺,合七里三十步。甃以石,蔭以串屋」 ,串屋後廢。南依雁峰,北枕石鼓,瀟湘縈其左,烝水挹其右,凡七門:東曰「賓日」 ,即柴埠門;曰「閱江」 ,即鐵爐門;南曰「迴雁」 ,即南門;西曰「安西」 ,即大西門;曰「望潮」 ,即小西門;北曰「瞻岳」 ,即北門;東北曰瀟湘門,各建層樓於上。其埤堄間參錯,置小屋,土名「冷店。」 崇禎丁丑,臨、藍寇起,薄城下,巡道李嵩率兵戰郤之。越明年,桂藩議增築。辛巳乃大興役。上高疊五尺,外傅厚五尺。暨癸未秋,城西猶未竣役,俄為張獻忠所陷,官吏悉先棄去。時內外皆縱火,光燭百里,四望為墟。甲申正月,舉人鄒統魯從兩廣巡撫沈猶龍領粵師來復,諸生趙之鶴等興義旅應焉。城既復,分巡道王鼎鎮命指揮王克猷仍周葺城西雉垣,次第完構。延及丁亥,城樓復燬。

皇清偏沅撫軍袁廓宇及知府李光座、通判呂之繹。

更建各門城樓,稱壯麗焉。其「賓日」 、「安西」 兩門,俱久窒。康熙己酉,郡守張奇勛以城西風氣鬱塞,民瘼攸係,命仍闢安西門,居民便之。池濠舊自南而西至北門,袤八百二十六丈,深四尺,闊一十三丈,凡四段,周迴於西南,匯流於東北。迤東一帶,則以湘水環繞為塹。萬曆二十一年五月,郡人以灰土填積濠水,壅閼南「門橋東一段,幾失舊址,因請開濬,以固根本。」 知府陸志孝深然之,力請於分巡道張邦翰、守道廖恆吉。既得請,乃合同僚檄衡陽知縣王宗本、衡州衛掌印指揮姚應禎督工,本府經歷吳德潤、縣丞朱鳴世、千戶高尚志、史官劉淑亮等循其故址開濬之,增設弔橋於南門之東,導濠水直會湘流。當時遂不復患壅遏。自萬曆中濬濠後,距今垂八十載。民間垣墉僵廢,捐礫擲堶,與歲俱積,邈不知所謂南濠者。城南弔橋,悉列廛肆,而南濠遺址,平彝者為培塿,墳起者為嶒崚。沿及西濠,淺而易盈。每春霖暴集,水無所歸,浸淫濡漬,宜西城之以傾圮告也。風雨疾作,憑陵是虞,何敢謂「清寧四訖,非所當慮耶?」

外州縣

衡山縣城 。縣故無城。明正德十二年,桂東盜起,知縣鄒岡始築土垣。嘉靖元年,大水,城圮。二年,知縣彭簪甃以石,高二丈四尺,圍四百九十六丈。上有串屋,闢為六門,門各有敵樓。城南門曰「迎恩」 ,東南曰「觀湘」 ,曰「通津」 ,曰「便民」 ,北曰「朝天」 ,西北曰「望岳。」

按《縣志》:「衡自唐神龍三年後,始改治白茅鎮。舊本無城,明正統十年,知縣龔俛立六門,上置譙樓。成化八年,知縣劉熙重修。」

耒陽縣城 邑城自元有之,經兵燹傾圮。明正德六年,猺賊劫縣,殺數百人。知縣王睿上議,始建土城,內外甎石包砌,高一丈七尺,圍五百五十丈,厚一丈二尺。門五座,東曰「環秀」 ,南曰「振武」 ,西曰「迎恩」 ,北曰「興文」 ,中曰「通津。」 衡州府知府計宗道書扁額。嘉靖二年,知縣黃鰲復建串樓垛牆。萬曆二十六年,知縣曾惟慤因串樓編屬各里甲,修葺煩費不已,盡撤去之。鄉紳周訓謂:「串樓既撤,必以甎石捫蓋,庶可經久。議沮未行。今迤南一帶,路若羊腸,岌岌逼城下,萬一春流泛漲,激激橫衝,恐有傾圮之患。預防之計,當急議之。」

常寧縣城 邑,舊無城。明「洪武二十八年,峒寇奉《虎晚》等竊發,奏調衡州衛中所官軍鎮𠞰。本所副千戶胡綱改用石甃。」 成化二十三年,千戶方政重修。萬曆元年,知縣陶敬圖更加築治,內外俱用青石,上用石覆,為永久計。萬曆四十三

年春,水泛漲,西北一帶崩陷,知縣劉自省完復之。崇禎十一年,礦賊攻劫,樓櫓煨燼。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張芳議修復未就。康熙七年

知縣張問明,見城垣埤堄,傾圮過半,譙櫓無存,漸次修理。「舊城高一丈五尺,圍六百七十四丈,厚一丈二尺。城東門曰青陽,南曰臨桂,西曰西江,北曰望湘。」

安仁縣城 。安仁舊為鎮場,未有城郭。明成化二十一年,知縣吳興始築土城,後圮。正德五年,知縣丘鑰復築。十二年,猺寇攻掠,知縣韓宗堯請於臺使,始拓其地而城焉,甃以石。至萬曆二年,知縣袁達繼之,迺畢工。城高一丈九尺,圍四百五十五丈六尺。闢五門:東曰「仰高」 ,南曰《來薰》,曰《啟秀》,西曰「觀瀾」 ,北曰「迎恩。」

按《縣志》:宋咸平五年,遷縣治於今地,未有城池,短垣土埤,居民寥落。

酃縣城 邑舊無城。明正德六年辛未,流寇為害,知縣陳釧始議版築。十二年,通判李文明、指揮彭寶、知縣陶璐舉工未竣。嘉靖二年,知縣易宗周繼之,迺訖工。城高一丈五尺,圍四百八十丈,上覆以瓦屋,四百八十門。遭亂頹塌,今無復存。舊有四門:東曰「弘文」 ,西曰「安濟」 ,南曰「迎恩」 ,北曰「鎮武。」

桂陽州城 。州在古為監城,圍二里,拓於宋乾德四年。明洪武二年,仍舊基修築之。天順末,毀於寇。成化四年,都指揮使翟璥重甃以石。東南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三尺;西北高二丈,厚一丈,圍五百二十八丈,為垛一千三百,門有四。萬曆四年,知州蔣學成扁其東曰「朝陽」 ,南曰「迎薰」 ,西曰「聚寶」 ,北曰「拱極。」 後以東門不利學宮,別開小東門而閉。其舊城上舊覆以屋,崇禎十年,守備吳大鼎以不便擊刺,撤去之。十一年,知州陳佳士因前任知州徐光大建東角樓,復建西、南二角樓以配之。次年,本府同知張恂署縣務,題北樓曰:「漢初名郡。」 前後修築不一。

皇清順治五年,南城壞,知州李亨修復之。康熙七年

南城再崩,知州吳宗杞完治如舊。城下有濠,向有八池,召軍民承佃,遞納魚稅。崇禎十年,濬為「長池。」 康熙間,復浚西北長池為「方池。」

嘉禾縣城 :縣設自崇禎十二年,畫民田為城基,周遭計四里三分。建築伊始,城高者不逾數尺,庳者基址猶未立也。繼因兵火,其工遂輟。譙樓、雉堞,俱無一備。康熙八年,知縣湯學尹始建東門城樓一座。其餘營建,尚俟後舉焉。

臨武縣城 邑之有城,昉於明。天順七年,副使沈慶請於朝,壘土為之。成化元年,僉事裴斐復議增築。九年,知縣桂寧用石以培裏城。正德六年,知縣莫潛盡用甎石甃之。嘉靖四十一年,知縣費懋文復加完繕。崇禎三年,知縣徐開禧重修。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吳從謙、參將韓國明再為補。

修撤去舊日城堞,覆瓦為陽城。康熙六年,中軍守備薛應時增砲臺十座。城高二丈,厚一丈二尺有奇,週五百八十二丈,為堞千二百八十。門有四:東曰「迎暉」 ,南曰「來薰」 ,西曰「鎮遠」 ,北曰「拱極」 ,各建敵樓。城西南濱臨溪,通一小門以便汲。自東以北,迤西鑿河池,廣二丈,深八尺;自南迤西,因武溪為池,城下築石岸以為水防。

藍山縣城 。縣舊治在南平鄉,名「古域」 ,後徙鳳感鄉,曰「古城。」 宋遷今治。舊無城,明天順八年,山猺寇境,知縣蕭祓議建土城,高一丈三尺,厚八尺,週五百二十丈,城堞六百四十,為樓六百四十間,土門四座。正德四年,苗賊來攻,知縣任山易土以石,工未竣,以事去官。主簿李明與茶陵衛指揮袁昊董治之。至正德十年,知縣劉文華用石包砌,覆之以甎,列雉五百有奇。東南臨江,不池而深。西北有塹,不郭而險。及隆慶元年,知縣吳國器以北門當縣治學宮後,直枕路徑,形家皆言不便。東、南二門,舜水衝擊,各增築月城并城樓各一座。天啟元年,知縣伍承慰以舊日城堞串樓瓦椽不堪堅久,捐金修之,漸易串樓為平。城門有四:東曰「熙陽」 ,南曰「南薰」 ,西曰「永安」 ,北曰「拱辰」 ,亦曰「迎恩」 ,皆知縣劉子榮署。

衡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衡陽縣附郭。

上關 在城南二里

下關 在青草橋北

樟木關 在城北三十里。衡山路。

鐵關 在城南四十里,常寧路。

青草橋 「在城北一里。跨蒸水,枕石鼓之背,垂數尋地,即與湘會流,二水方合,其勢易濫。宋淳熙十三年四月,知州事薛伯瑄始建,費八百緡有奇,米七十石,排去積沙,布以橫木,然後壘石為六墩,南北為大堤,架木為梁,上覆以小屋。」 及明永樂十四年七月既朢,淫雨水溢,橋壞墩仆。自後官編竹筏,效浮梁,以濟往來。每淋潦暴溢,緪弱弗支,筏數敗散。正統初,通守李顯建言重修,請於朝,許之,然終難焉。及樂安鄒良來守衡,乃修復舊墩,更建營之,費白金千兩,米不下五百餘石。墩高一丈二「尺,中方,後銳,前亦撱剡,所以降湍浪,殺水怒也。上架以大木,縱橫五層,層上覆厚板,板上起貫屋,越五年始成」 ,命教授方玨記之。洎嘉靖二十四年,大火為災,橋板及橫木俱灰燼。時分巡道姜儀、知府林允宗、知縣郭文習,始大募工匠,徵丁夫,伐山鑿崖,盡易以石,為七隧,凌跨蜿蜒,亙若長虹。修四十五丈,闊一丈七尺,高五丈,較前費既為倍,蓰曠年乃訖工,更名曰《水濟》,以迄於今。馮彝既不敢傾其成,祝融亦無所施其患。若將與蒸陽山水共為終始者。歷百年來,橋皆夾道為廛,列肆百餘間,歲共輸橋店銀八兩二錢。每夕晚燈漁火,上下掩映,水光山影,與風月角勝,扁舟去來,款乃相和。或歌出中流,兩岸皆殷殷作響。昔人往往賦《八景圖》詩,此蓋其一也。橋在宋名「青草」 ,今仍踵舊云。瀟湘浮橋 在城東。知府劉春造舟為梁,左泊瀟湘門,右連江東岸,聯舟七十二艘。橋今廢。白蠟橋 在城南四里。

桐橋 在城南十五里,今廢。

零陂橋 在城南五里。有上、中、下三橋。

中江橋 在城北十五里。

上潢江橋 在城北三十里。

下潢江橋 在城北,與「上潢」 相近。

龍潭橋 在城北五十里。

大町橋 :在城北六十里。

石柱橋 在城北六十里。

東橋 在城東二里興龍山下。

周公橋 在城東二里。郡人周道建。

板橋 在城東十里

高橋 在城東三十里,諸生蕭先春倡修。《觀音》橋 在城東四十五里。

杜陵橋 在城東五十里。舊傳杜工部經宿於此,因名。萬曆中,邑人鄒希閔建。

蹋水橋 在城東五十五里。

合溪橋 在城東六十里。

小江口橋 :在城東七十里。

龍陂橋 在城東八十里。

川口橋 在城東,與龍陂相近。

黃田橋 在城東八十里。

梅塘橋 在城東八十里有餘。

車陂橋 在城東,與梅塘相近。

富橋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

傘子嶺橋 在城東一百里。

龍盤橋 在城東九十里。

玉泉橋 在城東南十五里。

松亭橋 在城西十里,舊有橋,廢墩猶存。今夏,官民將聚貲營建,知府張奇勛設祭庀工,度為七曲,彷彿青草橋焉。

天橋 :在城西三十里。

倉庫橋 :在城西四十里。

赤水橋 在城西六十里。

乾溪橋 在城西八十里。

遠陂橋 在城西八十里。

金潭橋 在城西百里餘。

東山橋 在城西百里餘。

渣江橋 在城西八十里。

唐公橋 在城西,長樂鄉一百二十里。崇禎末,舉人郭鳳躚、李跨鰲相與卜築隱此。

市江橋 在城西南十五里。

鰲陂橋 在城西南六十里。

車江橋 在城南三十里。

平林橋 :在城西南四十里。

陰火橋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

坪山橋 :在城西南四十里。

大沖橋 :在城西南六十里。

張家橋 在城西南六十里,橋三曲。

輸度橋 在城西南六十里。

滿真橋 :在城西南七十里。

小溪橋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

馬橋 邑諸生唐克俊建。

平政橋 在城西南八十里,即栗江橋,久圮。成化十七年,知府何珣重建,更今名。

板橋 :在城西北十五里。

獅子橋 :在城西一百里。

三華橋 在城西八十里。

小江橋 在城西六十里。

永楊橋 在太平鄉三十里,久圮。萬曆間,楊文孟重建。康熙五年,楊紹伯復修之。

錫我橋 在城東五十里。順治間,陳祥裔避兵,見橋久圮,捐六十金重建。

太子馬頭渡 在西岸龍船巷口,達南門。按馬頭,方語也。太子來由不可考,今仍之。

大馬頭渡 :在西岸。大馬頭巷達南門。

鐵爐門。馬頭渡   。柴埠門。馬頭渡。

北門馬頭渡

《瀟湘門》。馬頭渡 ,對浮橋,

「南渡頭 」 在江東岸,一名「鄒家馬頭。」 安仁、耒陽官路。

丁家馬頭渡   ,粟家馬頭渡。

高家馬頭渡   、譚家馬頭渡 俱在東岸浮橋。馬頭渡 一名「余家馬頭。」

九岡渡 在城東二十里。

泉溪渡 在城東三十里。

新渡頭 ,在城東三十五里。俱通耒水。

龍溪渡 在城東五十里湘水。

水口渡 在城東六十里。湘水。

驛賴渡 在城西五里。蒸水。

柘里渡 在城西十里蒸水。

松亭渡 在城西十里蒸水。此渡今已建。《橋西》渡 在城西五十里蒸水。

河塘渡 在城西一百四十里。蒸水。

瓦窯渡 在城南五里

東陽渡 在城南二十里。

溈頭渡 在城南七十里湘水。

瀝江渡 在城南八十里。

柏坊渡 在城南八十里湘水。

北津渡 在城北十二里湘水。

梓夏渡 在城西北一百里。蒸水。

斫里渡 在城北八十里蒸水。

靈保渡 在城東南十里耒水。

陽步渡 在城東南二十里耒水。

白楊渡 在城東南七十里耒水。

七里津 ,在城北四十五里。《湘水》。

衡山縣

龍隱橋 在縣西南。明成化間,知府何珣跨橋為屋。後知縣彭簪復修之。

通泰橋 在縣前

清流橋 在縣北門外

甘棠橋 在縣南門外

西溪橋 在縣南

清涼橋 在縣北

北望橋 在縣西北,南岳路。

治平橋 在三都

會仙橋 在岳峰

烏石橋 在烏石鋪

石橋 在石橋鋪

板橋 在板橋鋪

獅塘橋 在衡陽界,舊有石橋,傾圮。康熙八年,里人顏文麟同庠生蕭先春募建。

吉利橋 在二十都

「仙人橋   。」 「師姑橋   。」 「白石橋。」

龍王橋   。「石盤橋   。」 賀家橋。

《車路橋   》、花橋。

中渡 在縣東

上渡 在城南,古明王渡。

大源渡 在城南三十里。

萱洲渡 在城南五十里。

下渡 在城東南,古芳草渡。

耒陽縣

化龍橋 在儒學前

紙橋 相傳為蔡倫造紙處。

銅鋡橋 在新城市

望仙橋 在儀門外,即蕭禪和飛昇處。

金牛橋 在通津門下,下有金牛浦。

洞陽橋 在杜公祠前,亦云「杜公橋」 ,石上有「梅花跡。」

華橋 在瀘塘

伍相橋 世傳伍員過此,上有子胥祠。

通津橋   、鐵關橋 :俱在上堡市。

義亭橋 在大義三都。都民周澗建。郡守張五峰因以「義亭」 名焉。

水東橋 舊學前,今廢。

通水橋 在縣東

思量橋 一在縣北,一在新塘鋪。

肥田橋   、龍灣橋 俱在肥田市。

饒源橋 在縣東南

五馬橋 在大義鄉

豬婆橋 在竈頭市。竹塔橋   、石牌橋 俱在敖山鄉。

白沙橋 在白沙渡

朱紫橋 在縣南四十里。里人劉志伊重修。珮公橋 在縣西蕭家渡。

石坡橋   、觀音橋 俱在馬水鄉。

杉木橋   、南橋   、折橋 俱在興業鄉。

金相橋   、「雙江橋   」 、「石橋。」

上嫁橋 以上俱在平陵鄉。

「江坡橋   」 、「小水橋   」 、「湖橋 」 以上俱在雲峰鄉。

劉家橋   、「二升橋   」 、「普通橋。」

白羊橋 以上俱在興業鄉。

朱彭橋 有記

水西橋   、石牛橋   、「三架橋。」

義渡橋   、泉井橋   。流仙橋。

「荊紫橋   。」 「肥江橋。」

白沙浦   、朱紫浦 俱在縣南十里。清水浦 在縣南六十里。產煤。

白羊浦 在縣北二十里。

皂沖浦 在縣北二十五里。

黃泥浦 在縣北三十里。

銅環浦 在縣北四十里。

水東渡 在儒學前

汭洲渡 在縣治東

易口渡   、肥江渡   、新渡 俱在縣南。

白沙渡   、白馬渡 俱在縣西。

常寧縣

廉政橋 在縣西門外。宋淳祐甲辰歲建,迄元皇慶癸丑,達魯花赤金剛奴敦武重建。至明成化二十一年,水漲橋圮,知縣謝廷舉重新之。萬曆辛卯又圮,知縣陳勳再加修砌。天啟元年,知縣樊來聘更完理之。

北門橋 在北門外濠上。

通津橋 在西門外

步雲橋 在北門外

見龍橋 在儒學右,久廢。

曲潭橋 在縣治東。上有亭,久廢。

寧石橋 在儒學左,久廢。

南石橋 在南城外里許。

益後橋 在縣西一里,今名「李廣橋。」

下廊橋 在縣東門外

興隆橋 在縣東十五里。

小陂橋 在斛林堡

洪寧橋 在縣北二十里。上有憩亭。

土陂橋 在縣西。崇禎六年,知縣劉紹璇重修。泉江橋 在縣南十里。

山坊橋 在縣東十里

文家橋 在縣西五里

河州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祁陽界。

白馬渡 在縣東五十里,耒陽界。

柏坊渡 在縣北三十里。

安仁縣

騰蛟橋 在南門外

黃路橋 去縣南十里

蒼龍橋 在縣南二十里。

鳳仙橋 在縣南三十里。

黃甲橋 在縣南三十里。

平山橋 在縣南四十里。

富上橋 去縣西三里

客泉橋 去縣西五里

草堂橋 去縣西六里

軍山橋 去縣北十里

女英橋 去縣北十五里。

石磯橋 去縣北十五里。

濟人橋 去縣北二十里。

義橋 去縣北二十里

港口橋 去縣北二十五里。

白沙橋 去縣北三十餘里,即「思餘橋。」

張家橋 去縣北二十八里。

梅穆橋 去縣北三十里。

龍鳳橋 去縣北二十里,通茶陵。

廣濟橋 去縣東南五里。

曲江橋 去縣東南八里。

大石橋 去縣東南十里。

黃龍橋 去縣東南二十里。

花橋 去縣東南三十里。

長郭橋 去縣北二里

魏公橋 在西門外

洪山橋 去縣東南三十里。

樟橋 去縣南三十里

南堂橋 去縣西南十里。

通濟橋 去縣西南十五里。

量田橋 去縣西南四十里。

永利橋 去縣西南三十里。

白塘橋 去縣東北二十里。

鳳岡橋 去縣東南二里許。

普口橋 去縣西北二十里。

南門橋   。「青路橋   。」 「山口橋。」

思餘橋   、西門橋   、北門橋。

東門橋   、「潭湖橋   」 、「官橋。」

永濟橋

紅沙渡 古渡有岸,在尹仁受門首,今改「司前」 南渡 ,去縣南半里。

臺頭渡 去縣南十里

杉坊渡 在縣南三十里。

烏陂渡 在縣南三十里。

新濟渡 在西門外

新渡 在縣北十五里

酃縣

安濟橋 在縣西溪

南橋 在縣南溪

義風橋 在西郊外,即石人橋。邑人羅政忠立有記。

晏公橋 水勢懸布,急流湍激,與潭水合。丁亥,蛟龍出沒,橋斷路缺。邑貢士羅世甲復之。橫江橋 二處,春浪驟漲,萬斛奔流,過者不無汪洋之歎。邑人李德成築墩四柱,上架以木板,民始不病於涉。

官江橋 係四都,路通江西,離城五里。

會緣橋 在三都

鎮背橋 :里人尹伯贊建,今圮。

白鷺江橋 里人尹南軒建,今圮。

沔渡 在十一都

斜瀨渡 在縣西

河漠渡 在一都

桂陽州

集仙橋 在州治南

步雲橋 在舊學登俊坊前。

北翼橋 在州北關外

通真橋 在州治北

永濟橋 在州治北三十里,即斗下渡。明萬曆間,知州羅大奎建。橋長四十三丈,高五丈,闊半之。順治六年,大水衝激,橋毀。

文盛橋 在州治南門外。

通濟橋 在州南五十里。

馬渡橋 在州東北四十五里。

富頭橋 在州南三十里。

錦里橋 在州西三十里。

三陽橋 在州北二十里。舊名「織橋。」

新橋   車下橋 俱在州北三十里。黃家橋 在州北四十里。

龍泉橋 在州北五十里。

奮龍橋 在州北五十里,有石如龍。

下廊橋   、白沙橋 俱在州北八十里。千秋橋 在州北九十里。

田心橋 在州西北六十里。

明月橋 在州西北八十里。

流渡橋 在州西北八十里。

史家橋 在州北三十里。

竹里橋 在州北二十五里。

羅星橋 在州東北四十里。

城橋 四門各一座。明千戶陳本建。

白渡橋 在州治北五十里,廣一鄉一都。朱仁寶建。

七架橋 在州治南十里。

寨下橋 :在州治南二十五里。

鎮關橋 :在州治東,地名「七里頭。」

花橋 有二:一在東北五十里,一在西二十里。

仙岩橋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長石生成。雙橋 ,在州治西七十里鑾三鄉七都。李祖文建。

百家渡 在州西六十里。

犁田渡 在州西八十里。

斗下渡 在州北三十里。

舍人渡 在州北三十里。

上汾渡 在州北二十里。

史家渡 在州北四十里。

烏石渡 在州治北三十里。

何家渡 在州治西五十里。

嘉禾縣

桐梁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有水入穴潛流。康熙間,知縣蔣起蛟題曰「桐梁潛渡。」

大石橋 在縣署左。康熙八年,知縣湯學尹架亭其上,題曰「偕亭。」

浦溪橋   、「新田橋   」 、「渠江橋。」

石燕橋

臨武縣

南關    。西關    。東關。

花塘關   。騾溪關。

通濟橋 在縣南,跨武水上。舊甃石為梁,長二十丈。順治七年為洪水所決。康熙九年,知縣侯七鼎、參將蘇龍重建。

永濟橋 在縣西汲水門,跨武水上。順治丙申,橋圮,己亥重建。

廣濟橋 在縣南二里

迎榜橋 在縣南掛榜山下,鄺姓族人建。「秀水橋 」 在縣南十里。

福東橋   、通仙橋   、昇仙橋。

化龍橋   、蟠龍橋   、廣福橋 以上俱在縣東。

太平橋   、通津橋   。「翁橋。」

種善橋   、濟川橋 以上俱在縣南。吳家渡 ,在縣東十五里。

犁田渡 在縣北

古城渡 在縣東北十五里。

密口渡 在縣西北

赤竹渡 在縣西北七十里。

藍山縣

子來橋 在縣東門外

豐樂橋 一名「關藍橋」 ,在縣東。

偕樂橋 在縣北。萬曆壬寅,知縣楊應祥建。赤欄橋 在縣東里許。

龍溪橋 在縣北二里

五渡橋 在縣東七里

東江橋 在縣東

戴星橋 在縣北十五里。

塔水橋 在縣東三十里。

見龍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

柳溪橋 在縣北五里

龍鬚橋 在縣西五里

尹家橋 在縣東三十里。

火田橋 在縣東三十里。

竹廣橋 在縣北七里

顏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

虹橋 在縣北十五里

梁木橋 在縣北三十里。

龍川橋 在縣北十里

廬江橋   、「興賢橋   」 、「東陽橋。」

「龍護橋   。」 「馬裊橋。」

五里渡   五江渡   火田渡 以上俱在縣東。

嶺腳渡 在縣西,通連州路。

衡州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

西漢

衡山王吳芮 ,高祖時徙封長沙。芮,秦鄱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號曰「番君。」 項羽立為衡山王。高祖攻南陽,遇芮將梅鋗,偕攻析酈德。芮封於長沙,都臨湘,諡曰文王。後子孫為逆,伏誅,國除。

東漢

湘南侯黃龍 ,順帝時封。

考證

衡陽王義季 元嘉十六年都督荊襄等州軍事。

桂陽王休範

南齊

《桂陽王鑠     》《衡陽王鉤》。

《衡陽莊和王貴》。 簡王第十一子。永樂二十二年封。薨。子僖靖王豪。嗣薨,子安懿王《寵淹》嗣。薨,亡子國,不嗣。

衡山恭惠王《貴,煘 》,簡王第十九子。亡子國,不嗣。

常寧王幹坤 ,岷憲王第二子。以子「企。」襲爵,追封「岷王。」

雍王祜橒 ,憲宗第七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十二年之國衡州。正德二年薨,亡子,國除。桂端王常瀛 ,神宗第五子。天啟七年之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