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卷目錄
辰州府部彙考二
辰州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辰州府城池考
辰州府關梁考
辰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卷
辰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辰州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沅州
明山 ,一名「北山」 ,去州北二十里許,高數百丈,周迴二百餘里,岡巒重複,環抱州城,飛雲濃嵐,望如畫屏。蓋鎮山也。
花山 去州東四十里。石色青赤,相映如繡,又謂之「赤崖山。」 唐刺史林公廟建立於上。明末賊踞沅四鄉,蹂躪附近,居民避處於上,設寨門以禦之,因名曰「花山寨。」 山右一里許有松林寨,山左一里許有山坡寨。一時三寨聲勢相倚,賊不敢破,得免難者數百家。
瀑布山 在州城東南五十里。上有飛泉,垂如疋布。
葉家山 去州南四里。㵲水經其下,其上建景星寺。兵憲虞德華建一「明心亭」 於上,高聳儘可眺望。
壘石山 在古若溪寨東南二里。山下有石灘,山之石多層疊,其上又有石峰如浮洞狀,故名。燕子巖山 在城北五里許。上游之名勝也。鐵山 在城西四十里。上有古剎,東林寺僧端霞重修。萬峰羅翠,煙月媚人,修竹香泉,尤為可愛。
保牢山 在鎮江寨東南百一十里,烏溪水出焉。回巖曲嶺,重複深阻,昔人避難,保聚其中。此山與板門山皆古鎮江寨。明末,賊王進才等四鄉殺掠,近居民避難於上,分前、後、中三寨。井水灣、姑娘沖、倒塘內有景龍寨,更高險,舊又名曰「麻池寨。」
《武陽山 》即青鶴山,其山有仙人蹟,趾向後,踵向前,刀斫不滅,以杉木為刀,斫之方去。
高明山 在鎮江鄉,去州東一百二十里。上有池,圓如盞,闊十丈。其山磅礡高峻,為諸山之冠,故名。
板門山 在古鎮鄉,寨南二百步,對峙如門。向氏未歸之日,恃險據之。
雙髻山 在州東五十里,二峰並峙如髻,三遶坡 ,去州六十里。
白石洞 去州東七十里,㵲水經其下。波紋秀折,山勢嶙峋。洞門闢於半山,寬廣數丈。先年建梵宇於內,大為美觀。徐良彥謫遷時,遊於此,構《徐來亭》,并記焉。
巖羅洞 去州西三十里,其旁有古剎、連雲庵,峭壁層巒,修林怪石,可供眺望。
岩坡洞 一名「林家洞」 ,在州後山,深十餘丈,中有石屋、幢蓋及神人之像,鄉民禱雨,常獲感應。龍井洞 在州後山鄉,其洞有三:一曰龍井,其泉流溉田百餘畝,井旁有石屋石床,鄉民禱雨輒應。二曰「甘泉」 ,在龍井之側,有石屋,約深數丈,有石佛及石供器,渾然天成。三曰冷水井,在甘井之側,深闊丈餘,洞有流水,四時清冷。
㵲水 即沅水,一名㵲溪。源出四川播州,接流平溪衛掛榜灘,入州境,流二百五十里,環州城西南流江東一百四十里,入黔陽縣境。
楊溪水 ,在州南六十里。發源三遶坡,東北流入沅江。昭靈廟立於溪口。
五郎溪水 ,在州北二十里。發源明山,東流南遶至羅舊溪六十里入沅江。
龍門溪 在古鎮江寨東六十里寅門山。東北流五十里入辰水。
浮蓮溪 去州東四十五里。源出瀑布山,六十里入㵲水。西溪 去州西一百三十里,出九牙狤狑,二百里入㵲水。豐溪 在鎮江鄉。源出田家山,至長寧寺前經過入㵲水。板門溪 在鎮江鄉。源出高明山,西流經寨北入豐溪。
烏溪 在鎮江寨南三十里。源出保牢山,東流至黃田入㵲水。渭溪 ,在古若邪寨西五十里,入辰水。
峨溪 ,在古若邪寨西三十里,入㵲水。雙井 ,在城東北隅,淵深而泉清,四時不竭,足一城之用。
楊都井 在板山鋪,去州南二十里。都指揮楊茂鑿以止渴,路人便之。
龍井 在城東廂外一里許。土石坎下。四時泉湧,流溉田疇;取水烹茶,其味甘美。康熙二年,建亭於上,扁題「廉泉」 二字,豎碑銘曰:維泉斯冽,爰是命名;我心如水,云胡不同?帝鑒在茲,攬轡澄清。
土井 在城東北隅,泉與雙井同名,雌雄二井。冷水井 去州西三里,副使顧源鑿。
黔陽縣
龍標山 在縣治東。沅、靖二水合流,經於其下。儒學、城隍廟、普明寺列建其上。
鰲魚山 在縣城東三里。與虎頭山相連,為一邑水口,又名水口山。
赤寶山 在縣城南對河。山勢盤地插空,列嶂開屏,為一邑之面。日出霞映如錦,黔江出其下,邑景稱為「赤寶流清」 ,又曰「寶繩流赤。」 有居民結寨避寇其上,又為赤寶寨。
蟠龍山 在縣南對河二里。山勢蟠鬱如龍,上有石室,清泉如線。邑景稱為「蟠龍聳翠。」
金斗山 在縣城西,隔河十里,崖面有黃石如斗。
紫霄山 ,在縣北十五里。崖谷中常有紫氣,相傳楊仙翁於此羽化。
文峰山 :在縣城東一百里。削立擁秀,其狀如筆。
羅公山 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周迴五百里,四面險絕。山有鵂鶹,鳴即雨至。昔有羅姓者隱此山,有道術,民祈請輒驗,今謂之「羅公王」 ,即此神也。絕頂有池,廣數十里,陰霾或有物如明月游水上。南有砂溪,與武陽江合,北流分為兩溪。宋熙寧間,土豪舒光民等起寨於此,為猺人所破,人以為神助。山西北有地,平廣數百畝,歲大旱,此處獨稔,號曰熟坪,《邑景》稱為「羅翁晴嵐。」 七寶山 ,在縣南一百里,山石磊砢如寶,上產楠木及七里香草。
梁山 在縣東六十里。有石洞,洞口有池,土人遇旱祈禱多應。
馬瑙山 在縣東八十里,為安江雄鎮。立浮屠其上,左右山形有如龍虎,土人立寨其上,以避苗害。
赤竹山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岡壟盤紆,赤竹叢生。
古佛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石保鄉。上有聶、劉二仙蹟,有古寺,後廢。
馬鞍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
鉤巖山 在縣北七十里。削峰插空,峰垂如鉤,中有泉窩,每祈雨於此,取水輒應,土人謂之「鉤巖聖水。」
盧會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勢險峻,明季兵亂,里人結寨自衛。
雞公山 :在縣城北四十里。山形如雞。
崖山 在三新市山上。舊有天柱寺,宋熙寧間建,今廢。
白巖山 在縣東北竹寨地後。
金龍山 在城南一百里。山勢峭拔,下有空巖出風,巖外有竹數竿,偃如掃地,土人異之。鐘鼓崖 在縣城西門外,二石並峙,用石擊之,一如鐘聲,一如鼓聲。
香爐崖 在縣北門沿江一帶,賴此奠安。張果老崖 在縣北五里。二石峙立江中,上有巨人跡,傳云果老所遺,邑稱為「張老雲霞。」 三里崖 在縣南十五里。舟行苦之,邑令陳鋼鳩工鑿削。
雙石崖 在縣南九十里。有二石對立,又名屏風崖,三面如一。傳言石根隨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忤犯。明景泰間,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築寨置戍,名為「安江雙崖。」 城上有洞,祈雨輒應。洞泉冷而甘,取為釀,謂之「安酒。」
臥龍岩 在城西南四十里,旁為諸葛古城。其洞深邃,廣數十步,深數里,石壁如堊,泉湧不竭。有石竈二,傳為諸葛駐兵時置壁間,宋人題句尚存,居民避苗寇,多避其中。
觀音岩 在鸕鶿灘。峭壁懸岩,蒼翠千尋。尖岩 在茶陵溪。上有真武廟,庠生蔣善養建。大溪洞 在縣城東南五十里。石洞深邃,泉水不竭,注而成溪。
岩泉洞 ,在城東北六十里,地名「豐坡」 ,幽深空
「窈中」 出一水通中溪。中溪產鮋魚,形細而味腴。每秋分,魚入崖洞穴居,春分出中溪,達外江乃孕。
牛角坡 在縣城西,隔河十里。坡勢環曲如牛角,邑景稱為《牛坡樵唱》。
大角尖 在城南三十里。雙峰聳翠,遠拱縣城。黔江 在縣北,通沅水,發源牂柯,至沅合㵲,自北逆行而西,曲屈二百餘里,南至於黔。其自西南來會者曰「渠水。」 渠之西為清水江。清水之源,自貴筑入粵西界,由夜郎至通州與渠水合。東至於黔,與沅合流,始名黔江,東注達於洞庭。洪江溪 在黔陽縣東一百六十里,東北流入沅水。
朗溪 :在城內。自察院坡,由奎光閣出濠達江,縣因以名。今湮。
柳溪 在城南五里,源出大角尖,流入黔江,沿溪垂柳含煙,邑景稱為《柳溪煙雨》。
浙溪 在城西十里,源出沅州西龍鄉界,流入渠水。
大洞溪 在城東南五十里。石洞深邃,水泉湧出,注而成溪。相傳有龍居其中,土人祈雨輒應。長坡溪 在城東九十里。
大龍溪 在城東南一百里,源出羅翁山。小龍溪 在城東九十里,源出柘木岩。
中溪 在縣城北一里,產油魚,味美。下流有橋,橋下有崖泉,味極甘,人多取飲,名曰「可泉。」 獅子灘 在黔水下三里,灘有伏石,狀如獅子,因名。沸聲如雷,又名獅子吼,邑景稱為《獅灘漁網》。
紫蘿百丈灘 在獅子灘下五里。
瀵水灘 在百丈灘下五里白馬角上。其水源自底沸湧而出,因名。
鸕鶿灘 在城東三十里,《邑景》稱為「鸕鶿春浪。」 連洲灘 :在鸕鶿灘下十里,三灘洲渚相連,因名。
大洑灘 在洪江下五里。其水傾瀉而回復,因名。
小洑瀉灘 在大洑下十里。
碗盞灘 在小洑下十里。
黃絲滾洞灘 去碗盞灘十里。中泓拗折,舟行最險。
高溜洞灘 在城北三十里,其水迅下,折而復留,因名。險與「黃絲」 等。黔邑山水奇險,入同灣而上,灘多急流,橫岩截江,間不容舟。山川之險,於斯而極。
龍潭 ,在縣東五里。深澄莫測,大旱不竭。灣潭 ,在黔水上十里。
同灣 :在城東一百六十里。縣之東界。
龍陽洲 在城西南,沅、渠兩江合流處,中夾沙洲,橫帶雙江,隱見隨水高下。每水落洲出,沙尾高起水面數尺,邑中之士必有登科者。
雪騰湫 在縣東南五十里。水泉騰湧,濺珠如雪。歲旱祈之,輒有雲雨之應。又名「雲騰湫。」 回龍塘 在縣東二里。溪流入沅。
大蓮塘 :在城北七里。舊產蓮,因名。
唐家溜 在城北五里。有倒樹挺生水底,舟觸輒覆。康熙三年冬,一日溺死數人。知縣張扶翼募善水者入水,以藤纏其根,督數百人拔之,害始除。
「龍井 」 ,在黔陽縣城南五里。平地中一竅,周圍石壁,水泉不竭。
爛木坑 在三山頂。頂有水一池,大旱不竭,久雨不溢。天旱取水,祈雨輒應。相傳為「婆婆大聖龍井 。」 去縣南五里。平地中一竅,周圍石壁,水泉不竭。
冷水井 在城東一百里稔水溪。相傳諸葛武侯駐師於此,乏水,掘而得泉,飲而甘之,因名麻陽縣。
西晃山 在縣南二十里。峰巒秀麗,聳立如屏。天時晴明,紫翠萬狀,縣學皆面之,為邑鎮山。浮石山 在縣東七十里,獨峙水濱,約高五丈。水泛挺出,若浮石然。
苞茅山 ,在縣東九十里。上有三脊茅,可以縮酒,即古人所貢之茅。
龍門山 ,在縣東六十里。連山參差,崩石對峙。相傳有黑白二龍鬥於此,石為之裂。
都督山 在縣北九十里。相傳唐都督撫鎮溪蠻,駐兵於此。
青紅山 :在縣治東南一十里。巖嶺幽奇,花竹掩映,青紅如畫。
犀眉山 ,在縣南二十里。相傳昔有犀出其下。
其大如舟,上下群魚與俱。深處多魚,又名「犀牛潭。」
齊天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峰巒高出雲表,天晴則秀色愈盛,故又名「霽添山。」
石梯山 ,去縣一百一十里,石磴如梯。
蟠龍山 ,在犀牛潭。岸高不及西晃十之一,朝夕有白雲覆其上,散則數日晴明,聚則頃刻成雨,與晃山相應。
羅裙山 在官村之北六十里。上有尖峰,四圍如裙摺,常有白雲覆幬,應一縣人文之秀。萬曆初,建梵剎其上。昔有住持徐姓於茲得道。羅甕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山石羅列如甕。雄山 在縣東新營後,離城九十里。
天河山 ,在縣東下㲼,俗名「雷公菴。」 內有天井出水,故曰「天河山。」 離城八十里。
庚子洞 ,在縣北五十里。巖壁崢嶸,石室宏潔,深二十餘丈。相傳羽士庚子生者,為大蛇所噬,故名。
御史洞 在縣北五十里。高爽中起一石如筍。里人祀社於此,祈雨多應。
石網洞 在城東北五里。石羅列如網,水深處多魚,禱雨多應。相傳元時田元帥德興曾置劍於此。
黃蠟洞 ,在縣西二十里,洞列如戶。
白羊洞 ,在縣南杜壤,離城三十五里。
紫燕洞 ,在縣西官村後巖,離城八里。
雨珠洞 ,俗名「巖洞」 ,在縣北二十里,高百丈,深如之,頂砌如雲,四門高張,居民避亂,不減桃源內洞尾一門,宛如天窗。其間曲徑石筍、晶砂、巖屋,處處爭奇。春夏水流成溪,溪中石馬蹲踞,鞍轡宛然。有石龍盤臥,頭角如生,鱗甲如畫。至於仙田、石鐘、瀑布、羅漢、化外春光,無不引人入勝。天擎洞 在縣西三十里小坡甲上,俗名破巖。有石柱,圍可數丈,柱如蓮花,朵朵下垂,即《八景》中所謂「蓮柱擎天」 者也,因名天擎洞。舊時柱去頂丈許,今己聯接。諺云:「破巖巖頂擎天柱,鷺鶿洲去狀元歸。」 蓋城東有洲名鷺鶿,上下二大洲為鯉魚廟,兩山對出,中列如龍門,言有鷺鶿立洲背,則魚難變化,必去之而後出狀元也。林綠洞 在官村上五里,即俗名乾洞者。因縣令蔡心一遊此,後陞永寧州牧,故又名陞官洞。明季士子避兵,多藏書於此,則又名亞酉洞。洞之下有蠟洞,洞口多櫻桃樹,諺云:「蠟洞桃花。」 即此。
錦水 ,在縣西三里。自錦州發源,經邑前入辰,名「錦江。」
龍門溪 在縣東六十里。發源龍門山,西北流入錦江。
施溪 在縣西五十里。發源貴州思州府,東北流入錦江。
酉溪 ,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古富州,東北流入辰水。
梁源溪 在縣西十里,經邑前入辰。
龔溪 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西晃山,東北流入辰。
蠻村溪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源出瀘溪,入辰麻。伊溪 ,在縣東八十里。發源沅州,至濫泥入錦水。
官潭 在縣城東,一名「劍潭。」 知縣朱瓚取魚得劍,故名。
甕泡灘 在縣城西四里。相傳居民水甕中潛有龍,一日洗甕灘上龍泡而去,即《四節遇難》處。大坡灘 在縣西四十里,多狼石阨舟。知縣朱瓚協參將孫賢鑿之。
巖屋灘 在縣東伏波廟下。灘多石,為舟困,知縣朱瓚鑿之。
牛鼓灘 在大坡上
學井 在舊學基,縣令朱崇芳掘。
公井 在新學泮池前,兵備宮《躋奎掘》。
水利附〈按府縣志本府井辰溪縣水利俱無考〉
编辑《瀘溪縣志》
编辑
金井洞 在縣南六十里浦市村落。洞源幽敞,可容數百人。石竅數處,秉燭後行。洞流涓涓不絕,灌溉甚廣。
《漵浦縣志》
编辑
楠木洞 ,在縣西二十里。水流出洞,灌田可萬畝。
桃溪 ,在縣北二里。其水灌田數千畝。
柳溪 :在縣治東六十里兩丫峰。溪水灌田以萬畝計;水深可行小舟。溪兩岸皆植柳。
大潭 :在縣治東五里。江心中有水,視他潭獨。
深且鉅,故名。居民用木、用石,雜沙土障之,分其流以入於田,有灌溉之利。
《沅州志》
编辑
筀竹塘 在上五團
南溪塘 在中五團
莫家村塘 在水寬鄉
清水塘 在後山鄉
石門塘 在鎮江鄉
龍井 在城東廂外一里許。水四時不竭,流灌田疇。
《黔陽縣志》
编辑
煙溪 去縣城十五里,源出金龍山,西北流入㵲,灌溉甚多。暴木溪 去縣城二十五里,源自會同山,水流入大江,灌溉甚多。
茶陵溪 :在城東八十里供洪鄉。
稔禾溪 在城東一百六十里供洪鄉。源出羅翁山,灌溉甚饒,西北流入黔江。
淇溪 :在城東北一百七十里。石保鄉。
供溪 在三寨頭。源出武岡,有陂數十處,可資灌溉。王昌齡詩:「沅水通波接武岡」 ,即此。
大源溪 去縣城五里。源長不竭,灌田可數百畝。
大蓮塘 在縣北五里
白碗塘 在縣北七里,灌溉土門田畝。
紅蓮塘 :在縣城南二十里。產紅蓮,灌溉本地田畝。
清水塘 在城東三里。深澄莫測,傍多怪石,四時不竭,灌溉良田頗多。大旱取水,祈雨多應。傳云與江水相通,常有田器從江水流入塘內,人異之。又名龍潭坪塘。
金雞塘 在縣南四十里托市。相傳土人淘出金雞,因名「灌托口」 田畝。
長塘 在城北七十里。黎溪長五里餘,灌黎溪田畝。
竹坪堰 在城北二十里。
蔣家堰 在城北七十里黎溪。
丁家堰 在城東南一百六十里。
何家陂 在城北十五里煙溪。
大車陂 :在城南二十里竹灘穰坪。
大溪口陂 :在城東五十里大溪。
大黎溪陂 :在城北七十里。黎溪。
龍田陂 :在城東八十里。
熟坪陂 :在城東南一百里。
婆田陂 :在城東南七十里。
大崇溪陂 去縣一百二十里。
木杉溪陂 去縣一百三十里。
《麻陽縣志》
编辑
楊家堰 、岩溪堰 、茶溪堰。
黃岩溪堰 ,梅溪堰 ,團山坎堰,渡頭坪堰 ,樓田堰 ,新營堰。
楊溪堰 ,乾溪堰 ,黃家凹堰,千龍坪堰 ,榔木沖堰 ,車陂灘堰,蕉寨坪堰 ,灘頭坪堰 ,沼江步堰,大凹堰 ,眉溪堰 ,下汊堰。
那黃坪堰 ,麻伊堰 、岩溪口堰、石陂堤堰 以上諸堰俱在一都。
陂頭堰 ,塘灣堰 ,山高陂堰,火燒陂堰 ,黃土堰 ,咸池堰。
乾陂堰 、十字陂堰 、馬陂堰。
石羊頭堰 滑石江堰 ,雞公洞堰,楊柳坪堰 ,什思陂堰 大陂堰 以上諸堰俱在二都。
龍陂堰 ,岩溪堰 ,高沖溪堰,栗子堰 ,栗沖堰 ,招諭堰。
罵古陂堰 余山沖堰 拋孩沖堰馬頸凹堰 龍隴溪堰 陳禾溪堰 以上諸堰俱在三都。
石坂溪堰 ,塘沖堰 ,汊村背堰,竹坪堰 ,蓬溪堰 ,南村堰。
龍石堰 梁家村堰 石綱洞堰石綱坪堰 以上諸堰俱在四旗都。
女尾堰 ,人田堰 ,水磨灘堰,「小橋江堰 ,五里牌堰 ,羅子村堰,小兒溪堰 ,汲水河堰 ,東沖堰。」
董家堰 ,成四洞堰 ,小江灣堰,黃江溪堰 ,九曲陂堰 ,青山陂堰,鯉魚陂堰 ,肖公陂堰 ,老塘堰。
石灰沖堰 、小爺溪堰 以上諸堰俱在石惹都。
表家洞堰 、勾水溪堰 、蕭家團堰。
橫山坪堰 。小江堰 、黃灘堰。
岩坎沖堰 ,岩磴堰 ,新開田堰,木米山堰 ,架梘溪堰 ,竹林沖堰,大沖堰 ,普粟沖堰 ,龍船灣堰,禾栗坪堰 ,勾水溪下堰 ,姚坪堰。
陸家灣堰 大坪堰 唐家團堰大省坪堰 以上諸堰俱在石渠都。
藍江陂堰 ,社陂堰 ,蒲蘿坎堰,紅岩洞堰 ,黃土堰 ,田凹堰。
保洞溪堰 ,行路溪堰 ,婆泥沖堰,苦栗沖堰 ,桐水沖堰 ,婆泥《沖下堰》,野牛塘堰 ,暴木山堰 ,茅坪堰。
從嶺陂堰 、桐信溪堰 、高溶堰。
上坪村堰 ,官莊高堰 ,官莊低堰,亂岩堰 ,羅家寨堰 ,蒿菜坪堰,白岩洞堰 ,大陂坪堰 ,石橋溪堰,白泥田陂 ,新村陂 ,底釘陂。
杉樹坪陂 、西頭坪塘 、坪土塘。
盧道塘 、官塘 、天星池。
「龍池 」 「長池 」 、「方池 」 以上諸堰陂塘池俱在市都。
辰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本府。〈沅陵縣附郭。〉
辰州府城池 ,開自漢初。宋隆興間,漲水渰頹,城覆於隍。洪武參軍詹彥中採石緝之。成化五年復圮。指揮高翔爰為增雉堞,壯雄樓,視昔有加焉。城高一丈九尺,闊九尺,濠深一丈,闊五尺。周圍原計九百六十六丈,又於東西展三百四十七丈,開設六門。弘治初,譙樓串房遭回祿。知府汪正肩其事,更建城門大樓。東城曰「朝陽」 ,上南曰「環碧」 ,中南曰「水星」 ,下南曰「沐波」 ,西曰「通河」 ,北曰「拱辰。」 更置小樓二座。在學東曰「文游」 ,在城南曰「凝翠。」 月城小樓二座,敵樓一十八,串樓八百七十一間,窩鋪十有八。角樓四座:東北曰「雙蓮」 ,西北曰「飛霞」 ,西南曰「靖遠」 ,東南曰「觀瀾」 ,後改為文昌閣者,則知府張濂所增。路頭城百雉,則知府李淳所創,今皆圮燬,惟六門仍舊。雖門各有樓,修葺尚有待也。
外州縣
瀘溪縣城池 。縣雖逼近苗獠,舊無城郭,以其地不可以城郭也。自宋元明以來,惟恃五都蠻民為西南藩籬,六保漢民為西北捍衛。迨明末,輔臣楊嗣昌上《保民四事》,適守令梁弘任於崇禎之庚辰歲,遂倡議蠲貲建城,邑人李葵、楊裕等,率先倡助,未四載而告竣。丁亥季冬,貓狫猖獗,寇各村寨,旋劫西門鄉團,千總「開門追殺數十里,斬首百餘級,邑賴以安。」 是皆築城之功也。辰溪縣城池 ,辰、當、雲、貴,兩廣通衢,水陸昕夕不絕。重之密邇乾、麻,邊防最要。正統間,苗連殘燼,知縣杭宗道題允建城。嘉靖「末,半為江水所決。萬曆三十八年,邑令曹行健以南一面砌石。萬曆四十一年水圮,邑令左天德四面俱易以石,然」 今亦傾圮,非舊矣。
漵浦縣城池 ,邑舊無城。元至正間,邑人率眾築土以避偽漢。明初以來,大都因頹始葺。至萬曆壬申,知縣王京署事,重修一新,改東城樓曰「朝陽」 ,西城樓曰「阜成」 ,南城樓曰「迎薰」 ,改南城「雲逵」 曰「文明」 ,於學宮之後山缺處構樓以補之。沅州城池 ,沅地坦平。宋熙寧初,章惇平元猛時夜築,倚西一面,尋築東、南北三面。建炎間,郡守江長源增築甕城,方公輔、林廷相繼砌完內外。元末,李興祖據叛,至明克復,爰設衛所鎮之。洪武癸丑,江夏侯周德興鳩工丕作,充拓二里有餘,開置四門。副使顧源更為構樓:東南曰「澄霽」 ,西南曰「籌邊」 ,東北曰「秀水」 ,西北曰「威遠。」 城內四樓下,各開塘聚水,以防不虞。時雖規制已備,仍係土基,甃以亂石。至嘉靖甲寅,開府馮岳始包砌磚石,周圍建以串屋,官軍宿城戍守。明末盡圮。
皇清康熙初,袁、周二偏院相繼重修,屹然改觀。副使
鄧廷羅為之《銘》曰:「天有關,地有柱。城既完,民以聚。」 戊申,西面復圮,知州謝龍鳩工重砌至池,先年築城時即有之,尚未深聚。自馮岳包砌石城後,四圍廣拓,迤西則大江為池,東、南、北三面疏鑿亦深,水源不竭。康熙初,有欲將東北濠池改
滯為田者,賴兵道李世鐸嚴禁壅塞,疏通,聚水至今始復為金湯焉。
黔陽縣城池 ,舊為上城,正統己巳毀於苗。明年,靖遠伯王驥命指揮楊茂董築土城,周圍二百八十餘丈。成化壬辰,邑人奏請展城甃石,從之。都御史吳琛命指揮陶武拓之,東北展築一百七十丈,周五里,通甃以石,為五門。門有樓,城有串屋,據山臨江,其險足恃。因徙置黔陽哨堡居其中,歲撥官兵戍守。正德辛未,水溢,浸灌城趾,東南傾圮,知縣伊公秉完之。隆慶五年,大水,僅存西北一隅,縣令劉輔等相繼捐修,構樓其上,東曰「寅賓」 ,西曰「安遠」 ,南曰「迎薰新」 ,南曰「宣化」 ,北曰「拱辰」 ,拓東隅二里,以培地軸。萬曆四十六年,縣令韓沖斗因串樓傾圮,歲煩補葺,乃改設露陴為女牆者四百丈有奇。
皇清定鼎之後,東、西、北三門樓隍頹廢。康熙四年,縣
「令張扶翼撤而新之,名則仍舊城堞以完。」 麻陽縣城池 ,「明洪武初,築土成基。景泰六年毀於苗。成化壬辰,都御史吳琛等因舊基築城。弘治甲子,縣令程良能展包縣治,增建東西二門。正德庚午,知縣張熇修築磚城。其門四圍共計四百四十一丈,串屋四百八十一間。東南臨河無池,西北池闊六尺,深三尺。嘉靖二」 十六年,苖叛,知縣朱瓚開北門,名其樓曰「與存」 ,是為五門。萬曆十一年,知縣蔡心一建兵馬司,招兵防禦。崇禎間,知縣程國祥增雉堞三尺。明末遭王、馬、袁、劉六鎮兵馬蹂躙,串樓頹壞,城覆於隍,至
皇清鼎定,盜賊雖已潛蹤,而瘡痍猶未遽起。《土木》為
難故未遑修建云
辰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沅陵縣附郭。〉
芙蓉關 在府城東八十里。
永安橋 在府城外江南。
通和橋 在府城西
瀘溪縣
里岩關 在縣西十五里。
龍潭關 在縣西六十里。
烏泥關 在縣南三十里。
大凹隘 在縣西二十里。
岩門隘 在縣北二十里。
榔木隘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苦竹隘 在縣西三十里。
乾義隘 在縣北三十里。
鑽木隘 在縣西洗溪口。
通河橋 。「接龍橋 。」 「楊柳橋。」
周士溪橋 以上諸橋俱在縣北。
弘遠橋 、長潭橋 俱在縣西。
浦溪橋 、連溪橋 、陳家橋 俱去縣六十里。
小婆溪橋 在縣南
大巷渡 通江以南
稱鉈山渡 :在江之東。
上保渡 在縣西
猢猻灘渡 在縣西十五里。
下都渡 在縣西一百里。
大莊渡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辰溪縣
仙人橋 在大酉山。相傳唐張果老所建。洗砂橋 在大酉洞前。相傳群仙洗丹砂於此。會仙橋 在縣西五里。相傳大酉群仙宴會於此。
漵浦縣
雲洞橋 在縣治東,下有石巖,常生雲霧。《沅州》
七里關 :在城東十里。
蔣家關 在盈美鄉
粟子關 在便溪
便溪關 在便水,去州西五十里。
蜈蚣關 在平便溪,去州西六十五里。
西隴寨 ,去州西五十里。
鎮江寨 ,去州東八十里。
若溪寨 ,在若溪之旁,去州西二百里。
龍津橋 在城西㵲水渡,舊以舟濟。明成化十八年,兵道馮俊創置。正德元年,張鎮加置舟板。
七年,兵道徐潭命建如初。嘉靖甲寅,馮岳新建浮橋,東西兩岸用石柱,繫以鐵鎖,橫江,舟行便之,後廢。萬曆辛卯,復修砌石橋,圈拱十五洞,至庚戌洪水衝圮。崇禎癸酉重修,磴上搭木,加以土石,石上建有串屋。順治十五年被火復燬,知州戴廷對捐貲重整。康熙二十二年復圮。二十四年又為火延燬,又復修之。
南門橋 在南門外,副使顧源建。
通遠橋 在城東
徐公橋 在東濠堤。兵道徐潭建。
大橋 在州東七里。楊茂建。
昇平橋 在城東街
永通橋 在東門外
浴溪橋 去州東十里
雙橋 去州東二十里
浮蓮橋 去州東四十里。
長宜橋 在州東四十五里。
米溪橋 去州東六十里。
盈川橋 在盈口
羅舊橋 去州東四十里,在羅舊溪口。
西關渡 即「龍津橋。」
七里渡 去州東七里
楊溪渡 去州南十里
便溪渡 去州西五十里。
晃州渡 去州西四十五里。
黔陽縣
托口寨 ,去縣九十里,當諸蠻之衝。
洪江寨 在縣東洪江溪。
登龍橋 在縣南一里。成化間,知縣陳公鋼重建。
羅圍溪橋 在城北五十里,通懷化。土民潘熹修。
中溪橋 在城北二里。產鮋魚,味美。下有嵒泉甚甘,名曰「可泉。」
長坡溪橋 在縣九十里。安江。土民李若彪等修。
大岳溪橋 在城南二十里。康熙二年,縣令張扶翼重修。
魚藏溪橋 在縣江東南二十里,通洪江路界。兩山之間,水易衝決。康熙四年,縣令張扶翼命僧重建。
黔江渡 在縣南門外。大江南通會同、靖州。沅水渡 在縣西門外,通沅州。
安江渡 在城東九十里。
中方渡 在縣北五十里,路通沅州。
麻陽縣
觀音橋 在縣東岸。元主簿田德明建。
迴龍橋 在縣東二里。鄉官向應元建。
麟瑞橋 在縣東南十里,知縣黎九皋建。南村橋 在縣東南十里。
石江橋 在縣南四里。田正江建。
急水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知縣余夢呂建。普濟橋 在縣西三里。鄉官李榮建。
萬足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吏員張采建。大善橋 在縣南五里。鄉官田珠等建。
履祥橋 在縣南十里,民張欽建。
繼志橋 在縣東十五里。生員田祖舜建。「西成橋 」 在縣西一里。客民黃暹建。
廣修橋 在縣東十里。民舒景忠建。後田祖舜修復,蓋亭於其上。
麟鳳橋 在縣西四里。鄉官黃朝臣建。
永寧橋 在縣西二十里小坡。指揮顧松建。廣嗣橋 在縣東南十里。商民聞子義建。西門橋 在縣西城濠。市民李時采建。
會仙橋 去縣十五里。鄉官田廷諭建。
燕子橋 在岩門上五里。民張興義建。
龍首橋 在一都。萬曆十四年,知縣蔡心一建,上有亭。
三子橋 :耆民張興義建。
義伍橋 鄉民雷聲貴建。
吳公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知縣吳福基建。「鎮江」 橋 在縣境內。
是岸橋 在梅水坪。康熙丁未年建。
綠溪橋 在元坪上綠溪口,女僧募建。
白岩橋 在城北,康熙九年建。縣令銘曰:「維此宜橋,白岩其名;維橋宜銘,青汗是旌。通山亙水,咸稱蕩平;所履所視,載颺載賡。我來橋上,酒碗茶鐺;安瀾無恙,磐石紀成,銘橋?何時?冬月司令鐫銘何人?僧曰智清。」
辰州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齊
義陽縣伯賈智 ,以軍功封。
隋
義陽郡公皇甫續 ,隋時以佐命功封。子偲嗣。明
沅陵恭憲王貴燏 ,簡王第十七子。宣德八年封。薨子昭安王《豪塶》嗣。薨子宣穆王《恩鈰》嗣。薨,亡子,弟莊恪王恩。嗣薨。子《榮簡王》《寵淶》嗣。薨,子《致枇》嗣。薨。
《麻陽悼僖王貴燠 》,《簡王》第十八子。亡子國,不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