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卷目錄
瓊州府部彙考六
瓊州府戶口考
瓊州府田賦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七十八卷
瓊州府部彙考六
编辑瓊州府戶口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府總
順治十四年,《府全書》開載:戶口一十二萬一千八百三十一,丁口八分。實編人丁五萬七百九十七丁八分。
《實編》「《食鹽課》銀」 七萬一千三十四口。
康熙元年,府總實在人丁四萬六千七百三十三丁七分三釐。河泊所丁一百四十六丁,實在食鹽課銀六萬二千四百二十四口四分七釐四毫。
康熙十一年,府總實在人丁四萬七千一百五十三丁七分三釐。河泊所丁一百四十六丁。《新編》丁五十丁。
《實在食鹽課》銀六萬二千九百一十口零四分七釐四毫。
瓊山縣
順治九年,《全書》開載:本縣男婦三萬三千四十丁口。內男子成丁一萬三千二百八十五丁一萬九千七百五十五口。
康熙元年,於「請定編審畫一之期」 等事案內編審,除豁逃亡、故絕人丁三百五十丁,婦女二千九百六十口,實存人丁一萬二千九百三十五丁。內《全書》例除員役、黎、竈、蜑、匠、免本身丁二千四百七十六丁不派三差外,實編人丁一萬四百五十九丁,一萬六千七百九十五口。
康熙十一年編審丁口,照額於請敕部議查明更正,以杜濫徵事。改婦女小口為「食鹽課」 ,改幼丁為《新編丁》。
澄邁縣
順治十年,人戶一千七百五十九,減明天啟間二千三百五十三戶。民戶一千三百三十七,減明天啟間一千六百三十七戶。黎戶三百一十六;雜役戶一百零六戶,減明天啟間五百二十五戶。各色匠戶一十二人口、男婦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三,丁口減明萬曆四十一年九千五百一十六丁口、男子七千四百四十五丁。減明萬曆間九千四百一十一丁。民成丁四千三百三十二丁。黎二千六百零三丁,竈一百八十八丁。蜑三百二十二丁。婦女四千四百八十八口。減明萬曆間一百零五口。民二千九百八十一口,黎一千一百七十口,竈九十六口,蜑二百四十一口。
康熙二年戶口,與上順治同。
定安縣
順治十四年《全書》開載:戶口男婦七千三百零一丁口內除逃絕三十一丁外,實編男婦七千二百七十丁口。內男子成丁一千八百七十五丁。內有優免本身全免丁二百七十五丁,例不派三差、鹽鈔,實全編當差人丁一千六百丁。每丁派差徭民壯均平銀三錢六分三釐一毫九絲二忽。內康熙元年屆編審,逃絕除豁人丁七百三十四丁,實存當差丁八百六十五丁半。《文昌縣》:
順治十四年,男婦二萬零四百二十七丁口各徵不等,共徵銀四百一十兩零三分九釐七毫。會同縣。
順治間,戶口男婦一千九百四十八丁口,內除已故九丁、又幇貼竈丁二百二十丁,例不派三差鹽鈔外,實編男婦一千七百一十九丁口,男子成丁八百八十丁,內有優免人丁、本身全免丁三百六十八丁,例不派三差鹽鈔,實全編五百二十丁。每丁例派徭差民壯均平銀一兩三錢二分六釐三毫四絲九忽,共銀六百九十兩七錢零一釐五毫。婦女八百三十一口,每口止派鹽鈔銀三分六釐三毫四絲四忽,共銀三十兩零二錢二釐。
樂會縣
順治九年,戶口男婦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八丁口。內除逃亡丁一千四百零四丁口,實編男婦九千七百三十四丁口,男子成丁一千二百五
十六蜑丁一百四十六,丁婦八千三百三十口。《臨高縣》:
順治十年,丁六千三百八十,口五百八十。順治九年,《賦役全書》:戶口男婦六千九百六十丁口內,男子成丁六千三百八十丁,內有優免人丁、本身全免丁并黎、竈、匠、蜑丁一千四百一十六丁五分。
實在今編四千九百六十八丁五分,婦女五百八十口。
儋州
順治九年,原額實編男婦丁口一萬一千四百八十。
康熙元年,實徵銀一千九百三十兩零七分九釐二毫九絲四忽。遇閏加銀一百零三兩二錢零七釐六毫。
昌化縣
順治九年,原額實編男婦一千七百五十二丁口。
康熙元年,實徵銀四百一十二兩零七分三釐二毫。遇閏加銀三十一兩五錢八分一釐九毫。《萬州》
康熙元年編審,除逃絕男丁一千八百一十三,女口一千六百一十八,尚存實在男丁一千五百一十八,女口一千三百五十四,共二千八百七十二口。
陵水縣
原額編戶一千零三十二戶,丁口二千七百五十一丁。內無產二百零四丁,以無產丁二丁折一丁,該折除一百零二丁,實編男婦二千六百四十九丁口。內男丁一千四百零六丁。至康熙元年,奉文除豁逃絕人丁七百六十九丁,實在六百三十七丁。康熙六年編審,增人丁六十五丁。康熙十一年編審,增人丁五十四丁,共七百五十六丁,婦女一千二百四十三口。每丁派徵徭差、民壯等項平銀六錢一分六釐三毫三絲四忽。每口派徵鹽鈔銀三分零三毫八絲八忽。《崖州》
男婦一萬六千五百丁口。內除浮蜑竈丁五千九百四十四丁例全免編差壯均平鹽鈔外,實編男婦一萬零五百五十六丁口。內男子成丁原額二千二百六十一丁,議允論糧編丁,將官民并陞科米二千七百六十三石二斗零八合一勺。每石編丁一丁,共該丁二千七百六十三丁二分零八毫。內有優免人丁,「本身全免」 丁一百七十六丁零九釐八毫。
《實全編》丁二千五百八十七丁一分一釐;婦女八千二百九十五口。
感恩縣
戶一百七十。《戶丁》二百三十五、丁口四百二十七口。
瓊州府田賦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瓊山縣附郭。〉
順治九年,《全書》開載,本縣田、地、塘苗九千五十頃七十一畝一分五釐六毫。內田苗六千八百九頃四十五畝一分三釐三毫,地苗二千一百六十五頃三十四畝九分八釐,塘苗七十五頃九十一畝四釐四毫。
共科官民秋糧夏稅米一萬八千一百七十九石二斗八合八勺,內科官米二千四百七十六石六斗七升八合九勺;民殷實米一萬一千一百七十四石八斗九升一合一勺,內除抵補黎圖加丈米四十二石五斗三升三合六勺,實存民殷實米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石三斗五升七合五勺。民淡災傷米一千三百九十二石三斗八升八合六勺。《民鹹傷》米三千七十六石六斗三升一合四勺。林灣黎米四十九石九斗九升六合四勺。夏稅米八石六升二升二合四勺。魚課米六百四石二斗一升五合正。
總計官民秋糧、夏稅、魚課,除抵補黎圖加丈外,通共米一萬八千七百四十石八斗九升二勺。上則殷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三升一合五勺二圭九粟。
《中則殷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二升四合一抄二圭九粟。
下則殷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一升七合六勺九抄七撮二圭九粟。
淡災傷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一升七合六勺九抄七撮二圭九粟。
《鹹傷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一升七合六勺九抄七撮二圭九粟。林灣黎田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一升七合六勺九抄七撮二圭九粟。
糧地苗,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五合二勺六抄二圭九粟。
桑絲地每畝科全倉夏稅米八合正。
塘每畝科官米二合七勺三抄九撮七圭一粟。民米一升九合七勺三抄二圭九粟。
歲派糧料
一項京庫金花銀七百五十一兩四錢一分七釐五毫。每兩帶徵「滴珠、水腳」 二項銀三分,共該銀二十二兩五錢四分二釐五毫二絲五忽。一項均一鋪墊二項,共銀六百八十八兩七錢五分。
一項四司料銀三百八十二兩六錢九分八釐。一項竹木翠毛料銀二十兩七錢七分二釐四毫。
一項軍器料銀三十七兩七錢五分一釐二毫。一項解府秋糧充餉銀一千六百三十二兩七錢五分五釐九毫。
一項《廣豐倉》折米銀三百四十兩二錢正。一項《廣豐倉》本色銀八百兩零九錢正。
一項本府儒學倉米,銀三百六十三兩二錢一分七釐正。
一項本縣儒學倉米,銀一百八十三兩八錢八分三釐五毫正。
一項總兵廩糧改充兵餉銀六兩零八分七釐五毫正。
以上一十一項,共銀五千二百零八兩四錢三分三釐。又《金花水腳》銀二十二兩五錢四分二釐九毫。
按通縣官米,每石派徵銀三錢二分一毫六絲九忽;民米實本色米,每石派徵銀六分二釐六毫六絲八忽;民殷實折色米,每石派徵銀四錢五分一釐八毫四絲三忽;淡、鹹黎米,每石派徵銀三錢三分三釐二毫九絲九忽。
一項地畝餉銀六千三百六十三兩四錢零二釐三毫,水腳銀九十五兩四錢五分一釐。例以通縣田地、塘稅每畝派徵七釐一毫三絲六忽二微九纖三沙。
一項魚課銀一百九十兩三錢二分七釐七毫。按魚課米每石派徵銀三錢一分五釐。
一項魚油料銀一十兩三錢八分九釐五毫,係蜑戶按課辦納,遇閏加銀五錢五分零二毫六絲三忽正。
歲派四差
一項徭差銀三千七百九十八兩九錢五分五毫正。
一項民壯額銀四千二百二十七兩四分四釐五毫正。
一項驛傳額銀五百六十一兩五錢六分四釐正。
一項均平額銀一千二百四十一兩五分六釐四毫正。
一項戶口鹽鈔銀,二百二十一兩一錢三分七釐五毫正。
一項扣追優免米銀九百一十一兩九錢零八毫正。
以上六項,共銀一萬零九百六十一兩六錢五分三釐七毫。
按通縣官米,每石派徵銀三錢二分二釐二毫八絲四忽二微九纖;民、殷實夏稅米,每石派徵銀四錢六分八釐一毫六絲四忽二微七纖;民、淡傷米,每石派徵銀三錢七分四釐五毫三絲一忽四微二纖;民、鹹傷米,每石派徵銀二錢八分八毫九絲八忽五微六纖;人丁每丁派徵銀三錢九釐七絲三忽。食鹽課,每口派徵銀一分一釐一毫九絲四忽正。
一項雕填漆匠衣裝銀五兩五錢九分九釐八毫。遇閏加銀四錢六分六釐六毫。
一項原本改折芽茶膩珠物料溢價銀四十三兩三錢七分七釐四毫。
一項本色白蠟、銀硃物料溢價銀一百零六兩三錢三分八釐。
以上三項,共銀一百五十五兩三錢一分五釐。按通縣秋糧夏稅米荒蕪不派外,熟米每石派
徵銀一分二毫七絲四忽七微正。
一項廣豐倉本色米五千四百石一斗三升四合五勺。
按通縣民殷實米每石抽徵食米四斗八升四合三勺一抄;夏稅米每石全徵本色食米八合。總計通縣官民秋糧、夏稅、魚課共米一萬八千七百四十石八斗九升二勺。人丁一萬八百零九丁,食鹽課一萬九千七百五十五口,連魚油料共應徵銀二萬二千八百五十二兩一錢九分九釐七毫。又衣裝物料溢價銀一百五十五兩三錢一分五釐二毫,通共銀二萬三千零七兩五錢一分四釐九毫,倉米五千四百石一斗三升四合五勺,於《清丈久奉明綸》等事案內題准蠲免本縣荒蕪無徵稅銀三千五百一十六兩五錢五分九釐七絲七忽,倉米一千九十七石七斗五升七合五勺。續於康熙二年分墾復荒稅,五年分起徵銀三十四兩四錢一分一釐一毫,倉糧本色米十石四斗一升三合一勺。三年分,墾復荒稅,六年分起徵銀二十二兩八錢八分六釐八毫,倉糧本色米九石四斗三升九合五勺。「四年分,墾復荒稅,七年分起徵銀二十五兩五錢四分七釐七毫,倉糧本色米八石二斗四升八合三」 勺。五年分,墾復荒稅,八年分起徵銀二兩八錢九分二釐二毫,倉糧本色米一石零八合五勺。「六年分,墾復荒稅,九年分起徵銀八兩零七分八釐一毫,倉糧本色米二石八斗一升六合九勺。七年分,墾復荒稅,十年分起徵銀一兩八錢五分,倉糧本色米六斗二升七合八勺。十三年分,墾復荒稅,十」 六年分起徵銀二十四兩五錢二分六釐六毫。倉糧本色米八石五斗五升二合六勺。
尚無徵荒稅銀三千三百九十六兩四錢一分二釐七絲七忽。無徵本色倉米一千五十六石六斗五升七勺六抄。
實存熟官民秋糧、夏稅、魚課共米一萬五千五百八十一石二斗二合六勺四抄四撮六圭。共派徵銀一萬六千零四十九兩一錢九分五釐三毫二絲三忽。遇閏加銀一百七十六兩四錢六分五釐八毫四絲。又於「請定編審畫一之期等事」 案內題准豁本縣逃亡故絕人丁三百五十丁、食鹽課二千九百六十口,照例應除無徵差鈔銀一百四十一兩三錢零九釐七毫。實存人丁一萬零四百五十九丁,該銀三千二百三十二兩五錢九分四釐五毫七忽;一萬六千七百九十五口,該銀一百八十八兩零三釐二毫三絲。丁口共銀三千四百二十兩五錢九分七釐七毫三絲七忽,遇閏加銀九十五兩九錢一分八釐六絲二忽。
康熙二十五年屆編,通共實徵地丁連閏並陞科開墾數目全載,通共實徵地丁銀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九兩七錢九分三釐零六絲,遇閏共加銀二百七十二兩三錢八分三釐九毫零二忽。實徵本色倉米四千三百四十三石四斗八升三合七勺四抄。
另一項陞科開墾米三十一石九斗八升二合二勺,共銀一十九兩六錢四分三釐四毫,不入《條編》之內,作盈餘徵解。
本縣徭差銀三千七百九十八兩九錢五分零。本縣《民壯實編》銀四千二百二十七兩四分四釐五毫。俱派徵在錢糧項下。
本縣《均平》實編銀四千二十七兩四分四釐五毫,俱徵在「錢糧」 項下。
驛傳
本縣舊設瓊臺、白沙等驛及海口遞運一所,例置夫馬船隻,籍水馬站戶八百一十有六充之。十歲一編,週年遞替。料以糧派,夫以丁僉本縣驛傳,照《全書》開載,起運銀二百九十八兩四錢九分九釐八毫,存留銀二百六十三兩六分四釐二毫,俱派徵在錢糧項下。
土貢
土貢各項在米石糧料編派者,照額徵解。惟物料在戶部項下有「供用庫顏料」 、「甲字庫顏料」 、丁字庫顏料,在禮部項下有「均一料銀」 ,工部項下有「折本色物料」 ,四司竹木、翠毛等料水腳,光祿寺項下有折色廚料,皆物料也。除光祿寺折色外,餘皆因時裁復。康熙十三年停解各本色物料,至康熙二十五年奉文全解。
雜課附
《魚課 》:原實編魚課米六百零四石二斗一升五合。每石折銀三錢一分五釐,共該折銀一百九十兩三錢二分七釐七毫二絲五忽,例不派。
四差
《皇清》課米、照額折銀一百九十兩三錢二分七釐七
毫二絲五忽外奉派
一項魚、油料銀一十兩三錢八分九釐五毫,共該銀二百兩七錢一分七釐二毫二絲五忽。閏銀在外,俱徵解在錢糧項下充餉。
《鹽課 全書》開載,原額銀三百二十一兩三錢三分七釐五毫。鹽餉銀五兩,俱係本府徑解充餉。
瓊屬三州十縣,環列海濱,中間不服教化,黎岐踞焉。居民近海者有「竈圖,近黎者為《黎圖》。黎丁防禦黎變,捍衛封疆。竈丁煎鹽納課,并供應春秋祭祀、文武衙門食用,由是」
朝廷恩典優恤。黎、竈二籍所食米石。惟《輸納正供條》
銀,免其雜項差徭,歷來定制也。康熙二年,奉文裁員役優免,各州縣造報,俱聲明「黎竈歷免」 之例,至今邀恩照例優免。獨瓊山知縣趙崙造冊混將竈黎免例,概同員役裁革,令與民戶一體編徵。是竈、黎二戶,一身而當兩役,瓊府州縣同民而有異制,殊非畫一典章也。經道府轉詳,尚未改復。
鈔課
一項渡海生牛稅銀三十六兩。因奉禁「海」 久,經題豁無徵。
一項商稅銀二百九十兩,本府徑徵「充餉。」 一項牛稅銀四百零九兩六錢六分四毫,本府徑徵「充餉。」
一項白沙田租鋪稅銀四十二兩一錢二分八釐,係白沙居住商民辦納,本府徑徵充餉。一項新坎窯埠稅餉銀五兩,本府徑徵充餉。一項海口地租銀六兩四錢四分七釐,本府徑徵修天妃廟宇用。
一項河泊所船稅銀一十四兩四錢,徵解充餉。一項車稅銀七十二兩,徵解充餉。
一項酒稅銀六兩,徵解充餉。
一項田地窯冶茶課銀二兩二錢四分四釐,本縣徵解充餉。
一項抽收地租銀八兩,徵解充餉。
一項榔椰正稅銀一百四十六兩一錢七分三釐五毫。
一項李茂沒官田租銀九兩九錢八分五釐,本縣徵解充餉。
一項戶口食鹽課銀二百二十一兩一錢二分五釐七毫。
一項,稅契銀原無定額。奉文通行:凡買產業人戶,每契價一兩納銀三分。其撥奩開墾,每苗一畝稅銀五分,俱據各業戶赴縣投納,填給布政司契尾存照。稅銀隨徵隨解布政司解戶部及貯備科場經費用。今按年定額稅銀五十兩一項,南工部匠銀五十八兩五錢,水腳銀四錢六分八釐,遇閏加銀四兩八錢七分五釐,閏水銀三分九釐。俱係匠戶辦納。
澄邁縣
順治十年,官民黎田地塘共三千八百六十二頃五畝一釐八毫,減明萬曆間二頃五十五畝七分九釐六毫七絲。
泥溝、車地共五十二座,減明萬曆間一截一角田苗三千七百五十八頃四十三畝五分三釐七毫。
《地苗》九十二頃九十四畝一分九釐五毫七絲五忽;
「塘苗」 一十頃六十七畝二分八釐四毫五絲一忽。
泥溝四十二座,科米五十石零四斗。
車池一十座,科米一十石五斗。
官田地、塘苗二千三百九十七頃八十七畝三分二釐三毫二絲七忽五微九纖。內田苗二千三百三十三頃七十八畝一分五釐七毫五忽五微九纖。正地苗五十七頃四十七畝二分一釐一毫三絲四忽,塘苗六頃六十一畝九分五釐四毫八絲八忽。
民田地、塘苗一千四百六十四頃一十七畝六分九釐四毫四絲七忽四微一纖。內田苗一千四百二十四頃六十五畝三分七釐九毫九絲四忽四微一纖。正地苗三十五頃四十六畝九分八釐四毫四絲一忽,塘苗四頃零五畝三分三釐一絲二忽。
泥溝四十二座,不計畝,每座週歲科米一石二斗
車池一十座,不計畝。每座週歲科米一石五斗。夏稅米一十三石一斗三升七合五勺
秋糧并陞科共官民米一萬三百二十二石四斗七升九合零一抄六撮五圭三粟九粒六塵九埃九渺零七秕。內糧米一萬零三百一十六石五斗六升七合零一抄六撮五圭三粟九粒六塵九埃九渺零七秕。陞科米五石九斗一升二合。《全書》載另項徵作贏餘。
泥溝車池共米六十石九斗。
糧稅陞科溝池共米一萬零三百九十六石五斗一升六合五勺一抄六撮五圭三粟九粒六塵九埃九渺七秕。
荒絕逃米一千七百四十六石五斗六升八合一勺。內《永泰》米五百一十五石六斗五升三合一勺,恭、貴米一千二百三十石九斗一升五合。熟米八千五百七十石,內《永泰》鄉米五千二百二十八石九斗二升,恭、貴鄉米三千三百四十一石零八升。
《科則》仍同明萬曆間例。
康熙二年,官民田地塘苗夏稅秋糧米泥車地俱與上同。
錢糧
本縣存留原額實徵糧稅通共銀九千九百八十九兩七錢五分八釐四毫。
一、起運京庫銀二千一百二十兩五錢。每兩帶徵《滴珠》銀一分,水腳銀二分。
一、官民米共一萬零三百一十六石五斗六升七合。
一、解司充秋糧餉米銀九百四十一兩九錢五分四釐七毫。
一、解府廣豐倉折色米銀一百四十一兩四錢三分四釐三絲二忽五微。
一、存留本縣倉米銀八十九兩七錢八分二釐五毫。
一、學倉米銀一百六十一兩四錢。
一、徵解地畝餉銀二千七百一十五兩三錢四分二釐二毫,水腳銀四十兩七錢三分一毫;一、徵解府抽出備倭米銀九十七兩五錢;一、徵存留徭差、民壯、驛傳均平鹽鈔共銀三千一百二十二兩五錢四分三釐五毫;內撥補昌化縣銀一十二兩,又驛傳節裁銀一十一兩五錢。
一徵陞科開墾贏餘銀三兩八錢四釐三毫;一徵檳榔銀一十九兩六錢五釐四毫八忽;一徵牛稅銀二百二十兩二錢三分七釐;一徵酒稅銀三兩。
一、徵魚課銀。有閏二百二十四兩。無閏二百兩零五分。
一、徵東水巷銀三十兩。
一、徵魚油、翎鰾銀并水腳。有閏一十二兩三錢七分九釐一毫。無閏一十一兩三錢五分。雜辦
歲派銀二十九兩四錢零二釐,留縣貯候《民壯》。
原額銀一千二百零三兩三分四釐五毫。閏加七十一兩五錢二分正。
本縣民壯五十名,每名仍編銀七兩二錢,共銀三百六十兩。內裁銀六十兩充餉,存三百兩;閏加銀三十兩,內裁五兩充餉,存餉二十五兩正。餘俱編入徭差,作俸薪工食用。遂列於後:一、民壯五十名,編銀三百兩,遇閨加銀二十五兩。
一裁扣解部充餉銀六十兩,遇閏加銀五兩。一編併徭差鹽鈔作府縣俸薪工食銀八百四十三兩零三分四釐五毫,遇閏加銀四十一兩五錢二分。
驛傳
存額銀一百八十八兩五錢,留縣備支。
一、夫馬銀一百五十二兩六錢四分。
一、廩糧鋪陳銀四十七兩三錢六分。
雜課附
魚課 :本縣額設河泊一所,統縣上、下蜑八浦,歲辦魚課,有徵米五百零二石一斗八升五合。每石例課銀派三錢一分五釐;無徵米一百五十七石九斗八升。每石例派課銀二錢六分五釐。今見徵六百六十石一斗六升五合,共銀二百兩零五分三釐比附錢七十二文。
鹽課 本縣額設永清廒在那蓬里,永和廒在封平里,二處古無場官。每歲鹽課類集臨高馬裊場,赴本府廣豐倉交納。每鹽一引折米一石,每石折銀三錢,共納銀八十六兩七錢。
鈔課 一比附鈔七錠三百二十文。出河泊所,明萬曆間已無徵,今徵錢七十二文,載於《全書》。
一戶口食鹽鈔。每年共派額銀八十三兩八錢四分五釐七毫。遇閏、加銀七兩一錢三分六釐。在存留項內。與徭差民壯銀數。編作各衙俸薪諸役工食。
右「食鹽鈔」 ,舊以婦女每口徵五百文,然後以官鹽計口散給。歲久成例,官鹽不下,而額鈔照徵。復以鈔法不行,每貫只折銅錢二文。前則有概以商稅入之者,今概照《都圖》口數,是以按額徵輸。
魚膠二十一斤八兩六錢二釐。遇閏加二斤九兩九錢五分八釐。《明正德志》:二十一斤三兩二錢
翎毛七千三百九十三根。遇閏加八百八十一根
以上魚膠、翎毛兩項、每兩加派解部水腳三錢、解官盤纏銀二分。係蜑民辦納、今照徵外。餘俱里中派辦
均一料明嘉靖初,增價,額派八十二兩五錢八分五釐七毫。今同。
四司料,明嘉靖丙辰續照工部勘合增額,以官米銀一百四兩二錢一釐二毫,今同。
鋪墊料。明嘉靖後照戶部勘合,增派五十四兩三錢六分二釐七毫
京估料。明時照工部勘合、增派三兩四錢二分六釐六毫二絲。今併墊料、共銀五十七兩七錢八分九釐三毫二絲
魚膠料今併水腳,共銀一十一兩三錢五分。遇閏加銀一兩零二分九釐一絲。以上土貢,俱隨糧帶徵,歲解部。。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