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0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一卷目錄

 桂林府部彙考三

  桂林府城池考

  桂林府關梁考

  桂林府公署考

  桂林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一卷

桂林府部彙考三

编辑

桂林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臨桂縣附郭。

桂林府城池 :唐武德中,桂州總管李靖築子城,在灕江西滸,周三里餘,高一丈二尺。宋皇祐間,平儂智高後,經略使余靖築外城,方六里,有門六:南曰寧遠,北曰「迎恩」 ,西二曰平秋,曰「利正」 ,東二曰「行春。」 其一為子城之江門。乾道間經略使李浩、淳熙間經略使詹儀之、紹熙間經略使朱希顏相繼修復。元至正十六年,廉訪使也兒吉尼始甃以石,謂之「新城。」 明洪武八年,增築南城。九年,設西壩,開城壕,導陽江經於新城西門外,通寧遠橋。分二派:一南注,合雉山舊江;一東注,經馬王閣後,出象鼻山,與灕江合焉。為門十二:曰東鎮,曰就日,曰癸水,曰行春,曰東江,曰武勝,曰定西,曰麗澤,曰寶賢,曰西清,曰寧遠,曰安定。王安石有《記》。

外州縣

興安縣城池 ,唐李靖築舊城在今治西。明景「泰間,始築一土城。成化三年,都指揮馬義乃請巡撫都御史韓雍,發帑銀五百餘兩,委參議馮維、僉事袁凱提督增築之,踰年而成,高二尋,周五百四十餘丈,池深二仞。」

靈川縣城池 ,舊為土城。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韓雍命僉事袁凱、都指揮馬義礱包廢土城而砌以石,周圍七百一十四丈有奇,闊一丈五尺,高二尋。越三年,巡撫僉都御史張鵬、巡按御史袁愷構串樓九百餘間以覆之,城遂完固。」 又有永寧鎮城,則鄉民築以自守者也。

陽朔縣城池 ,舊無城。元至正七年,邑令明安依山築城,前枕江,後背山,西倚鑑山,東接驛樓,其規模僅具,延袤十餘里,闢四門焉。按《通志》:「南撫壽陽,北憑天鵝,東建敵樓,闢四門。明景泰三年,邑令吳洪宇於治東沿水一帶,築城百餘丈。成化三年,巡撫韓雍於治西築城數百丈。弘治四年,僉事王本儉增高東城。嘉靖」 四十五年,僉事張命、縣令李果修葺東城,增高四尺餘。自東城一帶,南接壽陽山麓,為門四,西城,為門三,俱建樓天鵝、都利二山之間。

皇清順治十年,封閉三門,僅存其四。

永寧州城池 ,舊惟土城。成化十八年,巡撫都御史朱英始廢土城而易以石,闢四門,有樓,南曰鎮寧,北曰迎恩,東曰水東,西曰安定。四面壕環,深八尺,寬丈餘。按《縣志》:「城東濱江,奔潰不時。萬曆間,築堤以防之。」

永福縣城池 ,舊無城,明天順六年,知縣鄭勝始築土城。弘治九年,知縣羅子房復築,砌以磚,高三尋有咫,袤三里有奇,闢四門,建樓於上。按《一統志》:四門曰東嶺,曰西江,曰龍溪,曰鳳山。義寧縣城池 ,舊無城,明天順六年,縣令鄭勝始築土城。弘治乙丑,參議林璿、僉事熊祥拓其基,復砌以磚,周五百一十二丈。西南以義江為池,東北皆有塘壕,門仍其舊,上冠以「樓。」

全州城池 ,舊無城,宋始築土城,為門九:曰合江,曰廣安,曰湘春,曰朝京,曰登道,曰華陽,曰厚德,曰「善俗」 ,曰「宣化。」 至元十四年,總管王文幹改築土城,北據山麓,南瞰湘江。乙未,總管石亨祖始砌以磚。明洪武元年,千戶喬用重加修築,為門五:曰合江,曰達道,曰鎮湘,曰廣安,曰「朝京。」 灌陽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守禦千戶所,始築土城。景泰元年復砌以磚。正德間,參政彭夔重修,遂完固。

桂林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臨桂縣附郭。

東關 在永濟橋首

南關 在城南馬神廟前。

北關 在城北拱極樓前。

中關 在文昌門外

河泊關 在河泊所左

陽橋 在譙樓前。宋名「青帶」 ,又名「通濟。」 宣和間,知桂州呂源重建。至元己卯,燬於火,推官唐棣

復修建之。洪武間,知府焦仲才乃甃以石。迤西曰西水關橋,南曰南水關橋,東曰「小橋」 ,皆相通。永濟橋 即浮橋,在府城東江門外,明正德四年都御史陳金建,後廢。

皇清康熙五年,都察院金公捐資,命司道李迎春、孟

泰知府翁應兆重造大船四十八隻,鐵鍊二,各長百丈,餘接東岸,可通車馬,民便之。郡人包裕有《記》。

寧遠橋 在府城南寧遠門外。洪武十九年造。正統甲子秋,知府吳惠重修。

定西橋 在府城西門外,建有碑,湮沒於水。明正德十五年,水溢崩塌,巡按御史謝天錫重修。甘棠橋 在府城西南舊懷威門外。宋韓璜有銘。

武勝橋 在府城東南武勝門外,明洪武九年建。

天桂橋 在府城東,舊名「嘉熙橋。」 橋之東涯有石筍自平坡突起,高約三丈,大可五十圍,形如礎柱。明正德間,靖江王修,近復頹圮。

皇清康熙二十年重修,易今名,鐫石上,有記。

冨義橋 在寧遠門外南街,明萬曆元年重修。「通濟橋 」 在山川壇前。

西新橋 在西新門外,洪武九年建。

成順橋 在江東,正德九年重建。周進隆《記》。「飛龍橋 ,在府城西十里。」

馬溪橋 在縣東鄉二十里。

黃沙橋 在蘆田市北二里。

涼風橋 在府城南五十里。

文昌橋 舊名「武勝橋。」 萬曆二十三年,洪水衝壞,知府洪澄源重修。

葛老橋   、虎望橋   、黃河橋 俱在東北小江。

橫橋 在南門外蕭公廟之東。舊建以扼全城水勢,使之環繞灕山,以成衣帶。明弘治間,橋圮,西水遂不能障,而東流靈氣盡洩,以致人民財物大不如前。即蒞茲土者亦因之少遜。故重建之舉為最急。

東津    西津

烏龍渡   。《東江渡   》。《木龍渡》。

《宜山渡   》。《湘山渡   》。《慕化渡》。

魏家渡   。《竹風渡   》。《柘木渡》。

龍隱渡

興安縣

嚴關 在縣西南十七里。按《明一統志》:「兩山對峙,勢極險隘。」 宋李師中詩:「四年嶺外得生還,自顧無功但媿顏。欲識君恩至深處,嚴關便是玉門關。」

下營關 在縣西五里

萬里橋 在縣東北街灕江之上。明洪武八年,知縣魯孔達建。成化癸巳重修,復建亭其上。吳玉《記》。

攀桂橋 在縣北。因雙女井水流至灕江東畔築堰道,水橫過北街,故立此橋。

白雲橋 在縣東驛側。景泰五年冬十月重建。弘治五年承奉章達用石圈砌。

朝天橋 在縣東北二里。

三里橋 在縣西三里,通南渠之流。

粟家橋 在縣東一里南渠之上。

馬石橋 在縣西二里,南渠下流。

黃溪橋 在東鄉十五里。

白龍橋 在南鄉六十里。

杜山橋 在東鄉十七里。

乳溪橋 在西南十五里,即富溪橋。有大洞,溪水流於岩下,深不可涉。元慶元間建。

大融江渡 在縣西五十里。其源自黃柏、冨江、陸峒三江合流直下。

小融江渡 在縣西五十五里。

靈川縣

攀桂橋 在南市

太平橋 在東市

銀江橋 在東門外,今圮。

路江橋 在北郊外。元至正間建,今圮。

安行橋 在縣北七里。元至正間建。

普濟橋 在縣東三十里。元至正間建。

定江橋 在縣南四十里。

安行橋 在縣北七里。元至正間建。

五圈橋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間建。

潯田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元至正間建。通濟橋 在縣東四十里。元至正間建。

楊柳橋 在縣東二十里。元至正間建。

冨義橋 在東門內,明宣德間建。

吉利橋 在縣南十七里。明景泰間建。

北門渡 在北門外

冨洲渡 在縣南十里。鎮江渡。

甘棠渡 在縣南二十里。

三合渡 在縣西南二十里。

津頭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金龜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連棹渡   、白石渡   、蔡家渡 俱在縣東南。

陽朔縣

石櫃關 即老西關,在縣西門外一里許。明洪武三十年建,後廢。崇禎十二年,知縣朱奉鑲於屏風山龍躍岩重建一城,中造鼓樓,名曰「新城」 ,駐兵防守。

山南關 :在縣治南。明崇禎十五年,兵憲陳起龍題曰:「江山鎖鑰。」

榕樹關 :在縣治西門外。

東桃關 即北關,在縣城北。

金竹隘 在縣治北天鵝、都利二山之間。明嘉靖元年,兵備楊必進建城門一座。

廖家隘 即廖家峞。在縣治天鵝、龍頭二山之間。

荊柴隘 在縣治西

古敦隘   欄木橋隘  。反石隘。

古蠻隘 俱在廣和里

琵琶隘   雞桐嶺隘  杜元山隘 俱在思明里。

雙月橋 在縣治前,即太平橋。宋紹興十一年,縣令趙渡建。明正統間縣令萬霽、萬曆十年縣令蔡貴俱重修。《八景》中市橋「雙月」 ,此其一也。浴沂橋 在縣東南。舊名「新橋」 ,橋亭久廢。明正統二年,縣令萬霽創建。

龍母橋 在縣治浴沂橋之上,舊有龍母宮。「步月橋 」 在縣治西。橋下有石似兕牛。

登雲橋 在縣治西,又名「大溪橋。」

永壽橋 在縣治西。橋上有亭。

渡龍橋 在北門石龍江五里。

遇龍橋 在縣西二十里遇龍堡。相傳古魯班所造,缺一角,至今屢修不全。

羅漢橋 在縣南二十里。宋慶元二年,鄉人文進建。

迴龍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永樂十年,陳必真建。

福興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明永樂十六年,舉人徐禮建。

攀龍橋 在縣東四十里。宋淳祐九年,鄉人屈汝請幫助識別此字。等建。廣興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明永樂八年鄉人呂名法等建。舊名「呂家橋」,久壞,至崇禎間復建。廣豐橋 在縣東北一百里。宋嘉熙時邑人毛士傑建。

留公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

雙灘渡 在縣東北五里。

黃藏渡 在縣東北十里。即古祚渡。

興平渡 在縣北四十里。

十二渡 在縣東四里

鑑山渡 在縣南鑑山寺下,又名「山南渡。」 伏荔渡 在縣東十五里伏荔巡檢司前。白面渡 在縣東二十里白面村前。

廣化渡 在縣東南七里廣化村,前即管家渡。韓江渡 在縣南五里,名韓山渡,即田家渡。「中渡 」 在縣南十里,即冰山渡。

五龍渡 在縣北十五里。

香頂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永寧州

高厄    低厄    、橫山厄 三厄先年為蠻賊窠穴,今為樵牧之場。嗚乎!馭得其道險隘壯我藩籬,馭失其道險隘為賊逋藪!當事者不可不慎。

馬騮寨 在長安里

思美寨   、頭口寨   、水頭寨 俱在吉良里。

蘆花隘   安息隘   都狼隘 以上俱在「長安里。」

古底隘 在安和里

古滿隘 在新興里

桐木隘 在仁良里

香山隘上園 。順治十七年三月,永福縣賊首莫扶豹,統賊二百餘、賊婦七十八口突來据其中為亂劫掠,城幾危。康熙七年,撫院于《時躍》命。

巡道彭而述督參將馬應魁討平之,俘其馘,至今始安。

胡原隘   。豬羊隘   、總甫隘。

石城隘   、蓮塘隘 俱在新安里。

三門隘 在安寧里

南橋    、西橋    、北橋。

冨河橋 ,在州西南六十里。里旺橋 ,在里旺村。

太平橋 在城東南。明萬曆十六年造,二十三年重修壘石。

盧徊橋 在良吉里

冨豪橋 在仁良里。東溪渡 在州東門外。

牛河渡 在州北二十里。

永福縣

華蓋橋 在縣治東,舊名「獅子橋」 ,宋淳熙四年建。

龍手橋 在縣西南五里。明洪武十年建。金山橋 在縣西南十里。明永樂間建。

鳳陽橋 在縣隔江,明成化六年建。

狀元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元至元間建,今廢。迎龍橋   、江東橋   、江西橋。

善濟橋 在縣西,元至元間建。

迎恩橋   、興賢橋 俱在縣東六十里。梅子橋 在縣西七十五里。

《的橋 》在的橋村邊。

接新橋 在東郊外,明正德間建。

古風橋 在東宅里

都濟橋 在縣西,元至元間建。

佛子山橋 在江畔。明嘉靖二年建。

西江渡 在縣西門外

張峽渡 在縣東七里

義寧縣

楊梅關 在縣東十五里,俗名「楊梅山」 ,臨桂縣地界。山勢崎險,草木交加,深溝絕峽,中通一蹊,常有蠻賊隱其穴。正德十五年,知縣梁順甫申請,委通判王惠、指揮陶綱糾兵疏水芟草,填溝塞峽,其險遂平。

黃峰隘 在縣東三里外。常有靈川、七都賊禦行人劫殺。崇禎元年,知縣李士震申請招兵,日夜防守。

平原河胙隘 ,塘頭智惠隘 ,中江天堂隘,潯江隘   ,透江隘   ,上江隘。

葛江隘   石門隘 有石橫聳,故名。惠政橋 在縣城南門內。

朝真橋 在縣城北門外,聖德觀前。

延祐橋 在縣城南門外。

通桂橋 在縣東南城外三里許。一名「重泉橋。」 鳳泉橋 在平安鄉一都內。

和豐橋 在歸政鄉三都內。

普濟橋   、羅固橋   、大艷橋 俱在歸政鄉。

通惠橋 在平安鄉二都內。

靈惠橋 在智惠江惠寧廟前。

義江渡 在義江浮洲塔左。

泗江渡 在縣西北三里。

白洑渡 在縣西南十里。

全州

黃沙關

寨墟關 明洪武初年建,今廢。

香煙寨 ,按《明一統志》:與淥塘、長烏、羊狀、硤石、磨石、獲源共七寨,俱在本州境,宋置。

登瀛橋 在登道門外,舊名「湘橋」 ,郡守梁均重建。

弔橋 在西關外。舊以板,元大德間甃以石,建亭。

螺橋 在厚德門外,郡守梁均建。

飛鸞橋 在城西五里許,跨洪岩渡,知縣唐遇新建。元至元庚辰燬於火,「監郡教化的重建。明正統三年知州周健、成化十四年知州汪鏞皆重修。正德戊寅復燬,嘉靖六年知州沈尚經白於巡撫重建。」

皇清康熙十七年,橋忽崩塌。十八年,征西將軍蔡元

二十年,巡撫都御史郝浴重建。

廣濟橋 在州西五十里。蔣冕《記》。

行春橋 在州西二里

官溪橋   石月橋 俱在昇鄉十都,去城三十里。

「七里橋   」 、「曲瀨橋   。」 「深溪橋。」

安道橋   、雙橋 俱在北路,元大德間建。板皮橋   、石梓橋   、永新橋。

羅江橋 俱在西路。明成化十四年,知州汪顒建。

南橋    :「白竹橋   。」 「女道橋。」

龍江橋 俱在七都

壽榮橋   通湘橋 俱在六都。

石溪橋   回龍橋   水銀橋 俱在四都。

文家橋 在二都。明嘉靖元年建。縱二十餘丈,橫丈有五尺,覆瓦房凡十有一間。

登雲橋 在十七都

左龍橋 在二十二都

花橋 在二十三都

會龍橋 在石塘墟

金鸞橋 在建鄉

建寧橋 在城外三十里。

龍引橋 在長鄉

盈科橋 在五十二都

實克橋   夏涼橋 俱在二十七都。烈水橋 在石梓鋪。

達道橋 在竹梅村

塘村橋 在萬鄉四十八都。去城二十一里。大善橋   、雙車橋 俱在四十九都。接龍橋 在五十都。

楊田橋 在萬鄉澤美村。

宅西橋 在萬鄉澤西村。

羅漢橋 在萬鄉

登科橋   石板橋 俱在五十三都。火燒橋   金市橋 俱在五十四都。禮山橋 在三十一都。去城七十里。

近瀧橋 在歌陂村,去城六十餘里。

迎湘橋 在宜湘市後,今廢。

鎮湘橋 在停渡廟前,今廢。

小橋 在四都,去城七十里。

大橋 在三都,去城七十七里。

石椅江橋 在十四都,去城四十里。

大銘橋   、城腳橋 俱在萬鄉五十一都,去城五十餘里。

南家石橋 在五十二都,去城五十餘里。南渡 在南門外,通灌陽。

西首渡 在城北門外,大江。

黃沙渡 在昇鄉,通永州府。

宜湘渡 在昇鄉,通寶慶府。

降源渡 在城東門外,通灌陽、道州。

茆步渡 在城南七里

平山渡 在城南二十里。

歌陂渡 在昇鄉歌陂村,去城六十五里。南通永州,北通寶慶。

羅口渡 在宜鄉,去城五十里。

野竈渡 在城南二十五里。建安墟渡 在建鄉。

大灣渡 在昇鄉十都,去城二十五里。

寨墟渡 在長鄉四十五都山川源口,去城三十里。

流藍渡 在萬鄉四十七都,去城西一十五里。粟家渡 在東門外,通灌陽。

三漠渡 在萬鄉橋渡,去城三十五里,今建橋灌陽縣。

昭義關 在縣東六十里。

蓮花寨 在縣西十五里豐下村。

龍岩寨 在縣西二十五里。

真武寨 ,在縣北十里。

黃牛寨 ,在縣西四十里。

小江源寨 ,在縣東二十里。

太平寨 ,在縣北十五里。

白面寨 ,在縣西八十里。

仁山寨 在縣西十里

吉寧寨 在縣西一百里。按《明一統志》「去縣西八十里隸縣境者。」 又有洮水、灌水二寨,皆宋置。玉樓寨 ,在縣西三里。

白沙寨 ,在縣西三十里。

櫓山寨 ,在縣西三十五里。

魯塘寨 ,在縣西一百里。

寧江寨 ,在縣西十五里。

獅子寨 在縣西三十里。

人頭寨 在縣西四十里。

馬山寨 在縣西南三十里。

獨山寨 ,在縣西四十里。

水口寨 ,在縣西一百里。

又新立五寨

岩寨    。月山寨   、《春立寨》。

掛子寨   。李公寨。

考證

龍川橋 在縣北三十里。

會湘橋 在縣北九十里。宋淳熙間,伐石為梁,大水衝激,木石漂蕩,雖經修治,終非久遠。縣令曲江龔俊捐資,命鄉老陸衡董其事,伐石拱橋三眼,以洩水勢。上覆以瓦亭十二間,以庇風雨。泉水橋。

長寧橋 在縣城內東二百步。明天順間,千戶陳銘捐資倡眾共成厥事。下石砌二拱,上瓦覆一亭,雨水可泄。

龍川橋 在縣北三里。明嘉靖間,砌石為拱,高二丈餘,至今車馬可渡。

德興橋 在縣北十里。舊時砌石為岸,架木為橋,名曰「登雲橋。」 歲久頹圮。至明嘉靖間,易以石拱。上有欄干,高三丈餘,車馬可行。

賓家橋 在縣北十里

復興橋 在縣西北十里。

鹽田大小石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唐安橋 在縣北六十里。明洪武初,處士唐以廉同大覺寺僧異泉架木為橋,歲久頹圮。成化間,鄉人唐淑紀捐資倡眾砌石拱三圈,以泄湍急。

登瀛橋 在縣北五十里,地名「大坊。」

文村渡 在縣北五十五里。

玉樓山渡 在縣西三里。《八景》中所謂《玉樓晚渡》,即此。

寧江渡 在縣西十五里。

昌江渡 在縣西二十里。

時官渡 在縣西三十里。

昌家渡 在縣北三十里。

結頭渡 在縣北四十里。

沙平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

唐村渡 在縣北五十里。

館驛渡 在縣北六十五里。

白水渡 在縣北七十里。

桂林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桂林府治 在獨秀山下。明初遷於譙樓街北,歲久傾圮。成化二十一年,知府羅珣復建前後堂、儀門,東西六房咸備。內設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興隆庫,皆撤故而更新之。按《通志》:康熙六年,知府翁應兆重建。

清軍廳   、督捕廳   、理刑廳 三廳公署按《通志》:俱在府署左右。今理刑員裁,署址猶在。

管糧廳 按《通志》在廣儲倉右。

總督行臺 舊在桂林府北,成化初建。按《通志》:「今廢。」

巡撫都察院 按《通志》:原在桂林府學左,明成化初建。

皇清康熙四年重修。十三年逆叛盡燬。二十二年巡

撫都御史郝浴,改建府治東獨秀山之陽。規模閎敞,制度悉備。

總兵府 按《通志》:在榕樹門右,明成化七年,建都督總兵掛征蠻將軍印者居之。今廢。

副總兵府 在府治西南。按《通志》:「今廢。」

察院 舊在桂林府南,成化七年遷於桂林府北。按《通志》:今缺裁。

清軍察院 按《通志》:「明時廢。」

鎮守太監府 在府西南,即舊府學基址。廣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在府治東。明成化二十年,左布政何經重修。後堂、儀門、大門各三楹,正堂五楹,穿廊一楹,東西六房,諸科共十四間。堂左經歷司,堂右照磨所。儀門內東理問所。大門內西司獄司公廨。後有廣盈庫、架閣庫。按《通志》:「康熙二十一年布政顏敏重修。」

廣西等處提刑按察使司 在府治北。明洪武間立。正統六年,按察使章聰重建。成化二十年,按察使孔鏞重開大之,拓為正堂五楹,後堂三楹,左右耳房六間,東西六房各十四間,儀門、大門各三楹,堂左經歷司,堂右照磨所、知事廳,大門內西司獄司,儀門內東架閣庫,後燬。康熙七年,按察使楊晙重建。

分守桂平道 在城隍廟左。按《通志》:在布政司東,今廢。

布政清軍道 在清軍察院左。按《通志》,「明時廢。」 督糧道 在王府前東。按《通志》,「今廢。」

桂林分巡道 在按察司之東。成化二十年,副使林符建。

清軍道 在按察司大門左。

提學道 舊在府治北,後以「宣成書院」 為之。

皇清康熙初,改建於王府坪。孫延齡叛,兵燬。二十年

改建於西門內。二十一年,督學王如辰復改遷於府治北。

廣西都指揮使司 在布政司左,內設經歷司、斷事司、司獄司。按《通志》:「久廢。」

貢院 舊在城西勝仙門,宋乾道中建。明天順間,徙於新西門,今鎮守太監署之右。嘉靖四年,監察御史謝汝儀重修。按《通志》:在府治東獨秀山下。舊為明靖江王府。

皇清康熙五年,改建都司舊署。二十年,復以舊「靖江」

王府改建按舊江王府,「洪武三年,明太祖封其兄之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建王府於桂林東城內,歷傳十餘世,至」

皇清順治七年,定南王孔有德戡定廣西,駐節王府。

九年,為偽安西王李定國所陷,定南王自焚死。康熙二年,錄定南王功,遣其子壻孫延齡為將軍,仍駐藩府鎮守。十三年,延齡叛。十八年,討平。二十年,署撫院麻勒吉改為貢院。

府學 按《通志》「在明倫堂後。」

皇清康熙二十年,教授高熊徵重修。

稅課司 在府治北。按《通志》:今圮。

廣儲倉 在府治東

遞運所 在府治北灕江之濱,按《通志》,今圮。陰陽學 在舊府東。按《通志》,今廢。

醫學 在府治北。按《通志》,今廢。

僧綱司 在府治南「寧壽寺。」

道紀司 在府治東南《五嶽觀》。

臨桂縣治 在舊府學基,名始安。唐貞觀易今名,後徙於府西北隅利正門下。洪武初,始遷本縣學基。前後有堂,左右有六房,門外有申明、旌善二亭。按《通志》:在府西南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張遴重修。

縣丞署 按《通志》,在縣治左。

典史署 按《通志》,在縣治右。

蘆田市巡檢司 在府東三十里。

兩江口巡檢司 在府西五十里。

湘山渡巡檢司 在府南四十里。按《通志》,三司俱廢,基存。

鄉約所

養濟院 在府城南門外,收養民之孤貧者。存恤院 ,在府南,收養軍之孤貧者。

「惠民藥局 」 元置局於大街熙春坊之西外。《州縣》。

興安縣治 。洪武八年知縣曾孔傳始建。後堂、正廳各三間,幕廳一間,儀門三間,鼓樓一座,六房八間。內為知縣典史宅,外有旌善、申明二亭。按《通志》:後圮,順治間復建。

察院分司 按《通志》:「今廢。」

分守道 按《通志》,「今廢。」

守備府 按《通志》:「在縣治西,久廢。」

府館 按通志廢

濟留倉 按《通志》,「今廢。」

鹽沙寨巡檢司 在縣西三十里。

唐家鋪巡檢司 在縣北五里。

陸洞巡檢司 在縣西南四十里。按《通志》,俱圮。陰陽學 在縣治東。按《通志》,今廢。

醫學 在縣治西。按《通志》,今廢。

僧會司 在寶塔寺

道會司 在北極觀

靈川縣治 。洪武元年知縣劉延創建。成化十三年,知縣沈溥重建。正堂三間,幕廳三間,鼓樓一座,東西六房十二間,吏舍十八間,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宅各六間。外有申明、旌善二亭。按《通志》:「後圮」 ,順治十八年知縣王孫盛重修。

御史行臺 按《縣志》:「在縣左。前為門三間,次為儀門三間,中為堂,東西廊各三間,堂後為過道,為寢室,右為廚室,左為亭三間,洪武間,知縣劉延立。嘉靖戊戌,巡按御史諸演拓西垣,有小路巡警。」

布政分司 原同桂林道,弘治十五年知縣李榮改建,在如意寺之右。按《通志》,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左。洪武元年,知縣劉延創建。成化三年,知縣曾鐸重建。按《通志》:「今廢。」

府館 在縣南。成化五年知縣曾鐸建。按《通志》,「今廢。」

縣丞署 按《通志》,在縣治內,今裁。

主簿署 按《通志》,在縣治內,今裁。

典史署 按《通志》,在縣治右。

千秋峽巡檢司 在縣北五里。

白石潭巡檢司 在縣南三十里。按《通志》:在縣

考證

北三里

陰陽學 在縣之北。按《通志》,今廢。

僧會司 在大雄寺

道會司 在崇真觀

養濟院 在縣北。正德十三年,知縣馮賓建。陽朔縣治 在都利山下。明洪武元年,知縣韓政甫始建。正統元年,知縣萬睿重建。其正堂、幕廳、六房、儀門咸備。外為申明亭、旌善亭。按《通志》:「唐寶曆元年,渤海李湜攝令,始刱棟宇門臺。吳武陵有廳壁記。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達魯花赤兼勸農防禦事明安溥化改建縣治」 ,東向。明洪武元年,縣令韓政甫創建今治南向。中為牧愛宜民堂,堂後正北為正衙,堂之左為巡捕廳,歲久傾圮。正統元年,縣令萬霽見衙舍儀門俱無片瓦,隻柱之存,而幕廳之制尤為卑隘,改而新之,作後堂,名曰「平政堂」 ;搆川堂,建戒石亭,作儀門,為吏舍。儀門之內,東接吏舍,為土神祠;儀門之外,為寅賓館,其西為獄。大門上有樓,即鐘鼓樓。門內東西列為「申明、旌善」 二亭。成化五年縣令楊剛、正德九年縣令陳純、嘉靖二十年縣令王時中俱重修。萬曆二十七年縣令陳天「德修造正堂,三十年縣令王之臣修建鼓樓。崇禎十二年縣令朱奉鑲見鼓樓不便於官民,乃拆去,修建大門。後因兵燹」 ,凡官署民舍悉為焚沒。至

皇清康熙丁未歲,邑令陳石庵仍於縣治舊址選石。

驅糞土募匠鼎新重建頭門三間,儀門三間,大堂三間,曰「惠民堂。」 甬溜之前,搆捲棚三間,堂後建川堂一所。後堂三間,再後搆住宅樓房五間,東西二廂下房六間。川堂之左,建悠然亭三間。頭門外建土神祠一所,前後垣牆,煥然一新。復捐資助建捕衙署。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知縣萬睿建。

伏荔布巡檢司 在縣南十五里。

白竹寨巡檢司 在縣西二十五里。

濟留倉 四廒

陰陽學 在縣治南

醫學 在縣治北

僧會司 在鑑山寺

道會司 在北極宮

預備倉 正統元年,安成萬霽建。

永寧州治 在府城一百五十里。本始安縣地。唐析置純化縣。永貞初,改慕化縣。乾寧初,又析慕化置古縣,屬始安郡。宋屬融州,後屬靖江府。元因之。明為古田縣,後改為永寧州。

皇清因之。按《州志》,明弘治初,猺蠻占據,公私廬舍悉

燬。萬曆三年,知州唐執中請於憲,創立大門、儀門、正堂、後堂各三間。三年,知州鄭應齡增建戒飭亭一座,後堂五間,捲棚三間,幕廳三間,東西六房十間,吏舍十間,賓館、神祠各三間,旌善、「申明」 二亭,東西庫二,東西舍二,東監房俱備。九年,知州尹廷俊重修正堂後為「川堂。」

皇清康熙十年,知州朱王造重修大堂一座為《忠愛》。

堂、捲棚三間,儀門五間,大門譙樓一座三間,又蓋永盈庫一楹,東西房共十間,有《碑記》。堂後為知縣衙,堂左為永盈庫,右為管糧廳、六房。吏廨又改永豐倉於州衙後六間。倉之前左為義倉。明萬曆十七年,知州事楊應曉重修。門內右為吏目廳,外左為土神祠,右為監房,大門一座,門外左牌坊二座。十九年,知州劉邦重建「地」 字廒一間。三十年,知州林裕陽重修官衙大門左置存留庫一所,右置義倉二所,後因故。明兵變,止存大門大堂,其餘盡為丘墟。知州白意刱建後堂五間,二堂、廚房、書房、儀門、土神祠東西公廨各三間,庫房二間,宅門一間。

吏目廳 按《通志》:在儀門內。

兵備道 按《州志》:「在州治南,城隍廟右。明隆慶六年,副使黃扆建。萬曆二年,副使莊國禎增建後堂五間。四年吳善增建轅門二坊,大門、儀門二座,廂房、廚房共二十間,書房四間,皂隸軍牢房一間。二十二年,副使凌嗣音重修,因兵變俱廢。」

參將府 按《州志》:「在城隍廟右,明萬曆七年建。十六年,參將劉綎重修。」 正堂共四座,廂房、廚房共四間,書房二間,健步軍牢房二間,大門、儀門二座,左為寅賓館,右為土神祠。大門外牌坊二座。三十年,參將陳大器亦重修,參將周世亨又重修大堂、川堂、轅門。

守備廳 按《州志》:「在州治西,守備賈順購民地蓋住房三間。」

皇清康熙十年,守備李進孚擴前地,蓋大堂三間,《捲

棚三間:大門、二門各三間,於右側鑿池蓋書房三間,左右廂房共二十間。

桐木鎮巡檢司 在州南六十里。

陰陽學 ,「在州治南。」

醫學 在州治南

道會司 在觀音閣

古田所 按《州志》:在州治右,隆慶五年建,十九年重修。堂房共六間,二門大門各一座。二門外左為監房,今廢。

演武場 按《州志》:「在州南半里。」 舊在州西數里步西營頭下,因春潦移今所。副使吳善建,中振旅堂,左旗纛廟,右勝算堂。萬曆二十二年,參將李應陽於場地左右各培土數丈,移照壁進前數丈,規制益廣。

都狼公館 「按《州志》」 ,「在都狼堡內,舊在大長江。萬曆二十三年,副使郭宗磐改建於都狼嶺,因往來不便,尋廢。三十二年,知州林裕陽復建於都狼堡內」 ,往來適均因故。明兵變盡為蓁莽。興隆公館 「按《州志》」 ,「知州尹廷俊建,在興隆館左。兵變亦為蓁莽。」

永豐倉 按《州志》,「在州衙後。」

皇清康熙十年,知州朱王造重修。

鄉約所 按《州志》,「在太平寺後,知州尹廷俊創建。萬曆三十三年知州林裕陽重修。」

養濟院 按《州志》,原在城西,萬曆十四年徙建東城外,二十一年火變,知州龐尚龍改建於北門外。

永福縣治 在鳳巢山下。按《縣志》,在鳳凰山下。明洪武二年,縣丞康孝良刱建。永樂二年燬於火,十一年知縣鄭曦重建。天順六年知縣鄭勝重修。嘉靖十四年又燬於火,十五年知縣陳天韶重建。典史幕廳在儀門內左,萬曆四十八年,知縣勞紹龍重修。

分司 按《通志》:「久廢。」

桐古寺巡檢司 在縣東北四十里。

蘭麻鎮巡檢司 在縣西南四十里。

陰陽學 在縣西

醫學 在學西

僧會司 在山乘寺

道會司 在紫極觀

義寧縣治 晉天福八年立。宋淳祐中,知靜江義寧縣主管勸農公事曾垓重修。明宣德間,知縣吳錡、鄭勝重建。正德癸酉,知縣潘志高復修。正堂、後廳各三間,幕廳一間,東西吏房各三間。縣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按《通志》:明末圮順治間重建,左為典史署。

分司 在縣治南門外

府館 在縣城東門外

桑江口巡檢司 在縣西北三十里。

預備倉 在縣正東門內。

濟留倉 在縣門內西

陰陽學   醫學 按《通志》俱廢。

養濟院 在縣城南門內,正德十六年建。漏澤園 在縣城外東北。

全州治 在清湘縣舊基。元總管石亨祖建。明洪武初,知府章復重修。正統間,知州周健重修。正堂、幕廳各三間,後廳五,東西房十二,儀門五,鼓樓、架閣庫各三間。外有申明、旌善二亭。按《通志》:「後圮。」 康熙元年,知州馮源泗重建。

同知衙 按《通志》,今圮。

通判衙 按《通志》裁廢。

吏目衙 按《通志》今圮。

東察院 按《通志》,「在旌善亭東。」

西察院 按《通志》:在陰陽學後,明太守章復建,今廢。

布政分司 在元妙觀左。

按察分司 在州治東。洪武三年,知府章復建。成化六年,本司僉事羅明重修。

府館 在州治左

鎮撫司所 按《通志》:在東北隅,今廢。

參將府 按《通志》廢,今住民房。

守備廳 按《通志》「新設住民房。」

稅課局 ,在州治西。舊為稅課司,知府章復建。洪武九年,改為稅課局。

長盈倉 在州治後。洪武二年,知府章復建。十五年,知州林仲顯以清湘縣舊基改為「預備倉。」 今燬,以民房為之。

遞運所 在州治北三里。知府章復建,成化十三年知州汪鏞修。

柳溥巡檢司 在昇鄉,去州七十里。

建安巡檢司 在州治西一百里。

西延巡檢司 按《通志》:「在西延,去縣治一百里。元至元間設,尋廢。洪武六年重建。」

陰陽學 在州治東。按《通志》,在西察院東,今廢。醫學 在州治南。按《通志》,在千戶所東坡上,今廢。

僧正司 ,在湘山寺內。

道正司 ,在元妙觀內。

養濟院 正統元年,知州周健建,置於湘山寺前。成化丁酉,知州汪鏞重建。

灌陽縣治 ,自隋己置。先屬永州府,後屬全州,其來遠矣。其創建姓氏失傳。至宋淳祐辛亥,縣令主管勸農公事兼弓手寨兵軍正寶邸張從龍重修。至明初兵燬,復建後室及譙樓、左右吏房。按《通志》:「明初建正堂、後堂六房俱備,後毀。」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單父牧重修。

典史衙 按《通志》:在儀門內。

吉寧巡檢司 去縣西八十里。明洪武年間設。按《通志》:「今廢。」

醫學   陰陽學 按《通志》俱廢。

僧會司  道會司 ,按《通志》俱廢。

預備倉 在縣西。嘉靖三年,知縣周應祿建。養濟院 在縣治北。

桂林府學校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桂林府學 舊在獨秀山下。唐大曆中,觀察使李昌巙因顏延之讀書室為之。宋熙寧中,遷城東南隅。崇寧四年,經略王祖道廣於城西慈壽寺,迺故始安郡治也。紹興二十七年燬,議遷於此,未果。乾道二年冬,復燬。教授江文叔請於經略使張維,遷於始安郡之墟。淳熙中,知靜江府張栻始擴大之,朱熹、張栻有記。嘉熙十年,提刑吳純臣刻釋奠牲幣器服圖,有記。大德初,魯師道復刻《釋奠圖》,墨本鋟石樹於明倫堂右,臧夢解有「記。」 至大三年,憲副余璉置大成樂器。四年,總管梁國棟闢殿之東地為節和堂以習樂。天曆元年,教授辛龍應於堂之前復葺肅容堂為更衣所。延祐七年,廉使何德嚴、薛元直千思建奎文閣以藏書籍。至元四年,副憲伯篤魯丁、總管馮夢弼等,議新殿宇之圮壞者。廉使脫因等相繼來任,遂建禮殿、戟門、兩廡,更聖賢像,補祭器,益禮服,王庭弼「記。」 明年,復建東西齋,梁遺有《記》。至正元年春,廉使朵兒只班、副使趙天綱、都帥章伯顏撤而新之。至正十三年冬十一月,憲副也兒吉尼重修殿廡、堂宇閣舍。茶陵劉三吾記。「舊有七先生祠,在戟門西。初扁曰『三先生祠』,祀濂溪、明道、伊川。大德三年,憲副臧夢解重修,增祀晦菴、橫渠、南軒、東萊,因易其額,併列鄉賢於左右。洪武三十一年春,重修東、西廡。先是,二十六年冬頒《雅樂》,加六佾之舞。弘治十三年,巡按御史袁佐重建明倫堂。正德十」 二年巡按御史謝天錫重修大成殿按《通志》:「洪武初,始創東西四齋。十五年,布政使李延重修禮殿兩廡。二十四年,監察御史李默與藩臬僉議,重建明倫堂,增置膳堂、號房。教授陳璉有記。」 先是,二十六年冬頒雅樂,加六佾之舞,陳璉作《大成樂賦》。三十一年春,重修東西廡。宣德中漸頹,知府孫鼎修葺。正統九年,知府吳惠重修,譚壽海有「記。」 十二年,御史曾蒙簡建立《本省登科題名碑記》。弘治十三年,巡按御史袁佐重建明倫堂,彭甫有「記。」 正德十二年,巡按御史謝天錫重建。嘉靖十年,奉制始易大成殿曰

先師廟,易神像為木主,建「啟聖祠。」 陳伯獻有《記》建。

敬一亭於明倫堂前,安御製《敬一箴》及「視聽言動《心箴》」 凡七碑。郡邑諸學,無不如制。又立名宦、鄉賢二祠,列學左右。萬曆九年,督學袁昌祚重修。甬道、丹墀、拜臺,俱砌以石。

皇清康熙十一年,巡撫都御史馬雄鎮移建迤西廟。

宇、祠閣、堂廡、泮池,咸鼎新之,實兼縣學地基而為一也。郡人李棠記。孫逆叛,學宮為兵舍,殿廡頹圮。康熙二十一年,教授高熊徵「詳請巡撫都御史郝浴、布政使顏敏、按察史黃元驥、提學道王如辰、右江道簡上、知府徐鳳鳴,捐資重修。」 宣成書院 ,宋經略朱祀孫建,以祀南軒張宣公栻、東萊呂成公祖謙,理宗書額以賜,後燬。元元貞中重建。至正三年重修。明弘治十七年,提學僉事姚鏌改建。有祭田三十畝。

桂林書院 在西城內。嘉靖三年,巡按御史汪淵建,參政胡堯元復建寶賢亭於其右,鑿池環之。又有觀蓮亭,在書院西,浴沂亭在書院前。新華亭書院 按《通志》:在府治南,譙樓之右。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巡撫都御史郝公浴建,屬「提學。」

道王如辰召集生徒,月給廩餼,肄業其中。命教授高熊徵董其事,督學王如辰有《記》。

武學 按《通志》:「在桂林府西城內。嘉靖九年,提學僉事黃佐因舊武學廢址卑隘,遷建於此,蔣冕有記,見《藝文》,今廢。」

臨桂縣學 。「元皇慶間,縣令劉鼎建於郡城南隅。至元癸未,縣令曾天騏勸率儒戶重修大成殿,建櫺星門、戟門兩廡。明洪武二十八年,遷府學之右」 ,宋宣成書院故址。正統十年,巡按御史周紀重修。正統戊辰,巡按御史曾蒙簡命有司重建東、西廡,御史尹鋐復命修建兩齋,有記。正德元年,提學僉事姚鏌重建大成殿及堂齋,郡人包裕記。按《通志》,萬曆二十四年,巡撫戴燿、巡按黃紀賢、提學楊道會議移於舊軍門東,即古田學舊址。明末圮廢,仍附府學合祀。

皇清康熙十一年,巡撫馬雄鎮移建府學於西偏,合

舊縣學基址為一,然修廢舉墜,以廣文教,不能無望於後云。

外州縣

興安縣學 舊在舊縣北門右。宋嘉泰間遷於縣北朝天門,歲久屋敝。景定五年,縣令蒲應龍因舊葺之,增學田,置貢士莊,李應春有記。元至元間,遷於縣治東門外。至正間,縣令劉俟得陡江空地置學稼新莊,唐光有記。明成化間,巡撫都御史韓雍遷於城內,方昇有記。弘治四年,知縣鄭普重修。按《通志》:萬曆九年,守道彭富,二十二年知縣吳彰俱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柏嵩琪、訓導蕭《露瀜》重修。

學田 :按李應春《記》:「籍廢寺田以入學,為畝六百。豪右朝脧夕削,存者亦荒茀不治。會邑行自覺發,以侵疆歸者,凡五十餘畝,免租召佃,復三倍焉。又節縮羨贏,質上腴田附益之。且合邑人唐若何所獻,又為畝百三十,視昔不翅倍蓰焉。」 又按《唐光記》:「學宮東半里許,踰江有溪洲,本陡江故壤,無主地也。縣令劉侯出官」 帑募工開墾為田。尋以耆儒之請,撥增學賦,畢力經畫,得田大小一百七十坵,總計九十畝。募民耕田,定租二十石。田中築室,為遊息之所,命曰「學稼新莊。」 靈川縣學 在縣東。宋建炎間始建。舊學基址在縣西一里,與呂僊山相對,後圮。元至元二十一年,知縣羅嬴遷於縣東南大象山西,尋燬於兵。二十九年,廉訪副使趙天綱命知縣岳璋徙於今地。明洪武三年,知縣劉延重修。按《通志》:「明洪武十五年,知縣呂資增置東西齋及堂膳廚庫,造祭器,塑聖賢像。永樂乙酉,知縣劉正言復修。宣德癸酉,知縣陳繼廣其基,重建講堂。正統甲子,知縣包至道重建大成殿、兩廡,修祭器。成化元年,知縣曾鐸擴」 地為門。十八年仲秋,知縣沈溥重修。嘉靖三年,知縣秦有重建。十二年,教諭陳璇請改建廟學。巡按御史曾守約行司給銀,命通判董其役。十九年,知縣成世遠加修殿廡、門舍。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黃士垐、訓導毛文粲重修。

社學 在縣北。廟一所。社田、石潭、崔家墟、潘家村、永寧、鎮棠各所。

陽朔縣學 舊在縣南。宋淳熙十四年遷於縣東。元祐乙未,邑宰嚴敬修葺廟宇、廊廡、齋舍,學左刱立文會堂。明洪武十三年,訓導龍騰建大成殿、戟門、堂廡、齋舍,又構讀書樓。正統四年,教諭蕭文郁建《鄉貢題名碑》。正統十年,知縣萬霽重修觀德亭、會饌堂、號房。吳惠有記。按《通志》:「天順甲申水圮。成化十五年知縣楊」 綱重建明倫堂、讀書樓,創鄉賢名宦祠。弘治十七年,巡撫御史顏頤壽、提學僉事姚鏌、知縣黃祐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王時中修葺殿廡、門堂。三十六年,同知張冕以審戶口至朔,命縣令蒙熨重修。四十三年,知縣吳國用修廟廡、堂祠,又於讀書樓改建五雲樓。萬曆九年,本府推官李道先署縣事,修造殿廡、戟門及進德、修業齋。二十三年,知縣李栻造明倫堂。崇禎十三年,知縣朱奉鑲重修殿廡、戟門、櫺星門及明倫堂、「敬一亭」 、《立臥碑》《鄉貢題名碑》。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陳洪疇重修正殿、戟門、兩廡。明

倫堂啟聖公祠舊有教諭署一座,朱奉鑲建;訓導宅地一區,會饌堂、儒學倉今俱廢。學租碑尚存。

考證

永寧州學 在州治北。創建無考。宋紹興間,州令高登闢而新之。明洪武間重建。按《通志》:「舊古田學址在州南。成化初,縣治沒於猺獞,諸生從司牧建講堂於會城,後改為臨桂縣學。隆慶四年,巡撫御史王茂奉詔大征,恢復古田縣,尋改為州學。增、廩、增各十人,以待本地入學者。五年,唐執中始建廟於城東南陬。萬曆」 五年,知州鄭應齡議建堂廡、齋舍。八年,知州尹廷俊上其議於院司、府相吉於城西北,新擴基址,規制始備。陳一洙「有記。」 二十五年漸圮,知州徐來聘復請新之,有記。三十一年,知州林裕陽重修。天啟元年,知州萬建元造祭器,重加修葺,羅之鼎有記。明末頹圮。

皇清康熙二年,知州白意上狀,院司捐俸修建,郡人

李棠記。十一年,城內外火,延燬啟聖祠。是年冬,知州朱王造重建,復繚垣牆。二十二年,知州郭大琦重修,督學王如辰有記。

學田 按《縣志》原額學租一百三十六畝五分,內九十畝零五分,每畝徵租銀二錢,共徵租銀一十八兩一錢;內四十六畝,每畝額徵租銀一錢,共銀四兩六錢;通共額徵租銀二十二兩七錢;內尚荒田二十一畝,每畝額徵銀二錢,共荒稅銀四兩二錢。實徵成熟學田,租稅一百一十五畝五分,內六十九畝五分,每畝徵租銀二錢,共銀一十三兩九錢。內四十六畝,每畝徵租銀一錢,共銀四兩六錢,實徵「成熟」 銀一十八兩五錢。每年解送學道。

社學 :按「《縣志》凡六所,曰東齋、西齋,曰南關、北關。在鄉者二,則長安、新安也。」

永福縣學 舊在縣前儀鳳鋪。宋淳熙六年遷於縣東北鳳巢山下,即狀元王世則故宅。明洪武二年,縣丞康孝良重修。永樂十四年,知縣鄭曦復修。景泰四年,知縣黃瓊、教諭葉轍重建大成殿。葉轍有記。按《通志》:「成化十六年知縣夏忠復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林天榮重建。」 殿、廡、戟門、櫺星門,東名宦,西鄉賢祠,後明倫堂,又建敬一亭。東西時習齋,「興賢」 、儒學二門,教諭、訓導廨舍及臥碑一,《六箴》皆備焉。萬曆十五年,知縣吳立東重修,增建啟聖公祠。今俱圮,未修。

學田 按「《縣志》,荒山地塘稅一百五十三頃四十二畝一分五釐有奇,積係高亢,無徵。」

義寧縣學 先在縣南。宋經略使張栻大書門扁刻於石。咸淳庚午,以地僻,遷於香林寺東。元貞元年,邑令臧仲璧遷於縣西。明洪武四年,縣丞丁勝重修。天順中燬。越五年,知縣鄭勝重修。正德辛巳,知縣梁順重修。按《通志》:萬曆二十四年,知府洪澄源檄縣重修。兵燹後,祠廡、堂閣、齋舍俱燬。今止有正殿。

連城書院 按《通志》,「唐質肅公子方會文處。」 南宮書院  、覲日書院 ,按《縣志》,「俱廢。」 全州學 始於宋慶曆四年,舊基在州城東北隅。紹興十三年,郡守高楫創建於鳳凰山之陽,即今地。劉岑記見《藝文》。嘉定間,教授黃學行建登科題名碑,有記。元至正八年,燬於獠。十年,郡守石亨祖重建。揭傒斯記。見《藝文》。明洪武四年,郡守章復以舊明倫堂狹隘,徙創於大成殿後,堂齋射圃一新。宣德九年,知州健復修之,又創尊經閣以貯書籍,改鑿泮池於戟門前,作步雲橋於學之南。吳伯章有《瑞芝記》。按《通志》:正德間,按察副使劉君節建名宦鄉賢祠於學之西南。蔣冕記見《藝文》。正德癸酉,知州顧璘重修,又因全寧樓故址,建翔鳳樓,蔣冕有記。嘉靖九年,奉詔建啟聖祠於學西,又建敬一箴亭於學北。明萬曆以迄啟、禎,屢圮屢修。

皇清順治十六年,巡按御史李秀重修,尋圮。康熙二

十年,署知州徐泌倡紳士捐修,巡撫都御史郝浴入境謁廟,捐資助焉。

清湘書院 在州北門外二里柳山,即宋刺史柳開讀書故址。嘉定八年,郡守林岊增置講堂、齋舍。寶慶元年,郡守程榆奏請賜額。三年,郡守趙必愿創率性堂、燕居樓於柳侯祠北。魏了翁記。按《通志》:「元初燬於兵,元貞間,總管耿大節重建。元統癸酉,郡守柳宗監復新之,有記。」 明永樂九年,指揮彭舉、知州韓忠修孔子燕居堂、柳侯祠,設杏壇,建「育德」 、「詠歸」 二亭。宣德癸丑,藩臬命建講堂。天順甲申,僉事袁凱重修,仍訪遺跡,作亭宇十,為士子遊息之所。年久圮壞。成化間,郡守汪鏞重葺之,有記。正德間又圮,郡守顧璘再新之,增築亭榭顧璘、張粲記。

璜溪書院 在州恩鄉。至正七年建,正統九年重修。顧璘石《圖記》見《藝文》,今廢。

湘山書院 在州湘山本寺中東畔,堂曰「培桂。」 明嘉靖九年,督學黃佐建,今廢。

灌陽縣學 在縣治西華山門,隋大業十二年建。按《通志》:宋泰定十六年,郡守楊若、邑令洪若水重修。元至治間,縣令董侯復修,趙文蔚有記。後燬。至正間重修,孔惠垣有記。明洪武初,知縣王友裕重修。嘉靖二年,副使楊必進行部謁廟,以學在城外,荒僻卑隘,委知縣周應祿遷入縣治東,創建聖殿、兩廡、戟門、櫺星門、泮池橋,規制始備。蔣冕《記》。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署訓導朱雲倡修正殿東西廡。

戟門、櫺星門、泮池橋皆重新焉。督學王如辰有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