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4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卷目錄

 南寧府部彙考二

  南寧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南寧府城池考

  南寧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卷

南寧府部彙考二 编辑

南寧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橫州

震龍山 在城北百里。崷崒齊雲,為橫、淳、賓、貴諸山之祖。山頂有潭,蛟龍所宮。潭泉一泓,下注山腰。石坎如白練垂天,衝射濺沫百丈。自下望之,飛花滿空,分為三溜,至於山麓,散為九溪。多靈蹤,多怪風雨,多異桃李。入者一任其食,懷之則迷歸路。祿、藍、東班之水出焉。四畔峰巒環立,亙數百里。

長寨山 一名「將軍山」 ,在城東二十里,形如端笏,為諸山領袖。岑猛墓在其巔。

古缽山 在州北七里,形如僧缽。上有慈感廟,腰有半山亭,有石甃大路。每春時,州人載酒遊焉,為一州之鎮。

秀林山 在州西南十里,林木鬱秀。

鳴石山 在州境。《通志》引《山海經》以為長石之山,長石西有共水注於洛,洛在河南,與嶺南不相屬,橫自有鳴石山也。

寶華山 在州南二十里。四時常有寶氣見於山巔。形如翠屏,樹色蔥蒨,濃雲擁罩,則為雨徵,為郡山之賓。上有應天禪寺,建文帝像。唐時有二神僧騎虎鹿於其上,人每見之。今則僅為虎所往來。宋徐安國詩云:「秀出城南號寶華,翠微深處衲僧家。百年臺殿歸灰燼,一逕蒼苔點落花。」

筆架山 在州西南十里,形如筆架。

丫髻山 去城九十里。雙峰如髻。

天臺山 :在城北八十里,俗呼為「大窪山。」 石頂方平,高巖品列如臺,見乎百里之外。

大屏山 :在城北七十里,俗呼「沙牯山。」 高平入漢,形若屏風。

鳳凰山 在州北七十里。

聖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即大瓠山。其支蜿蜒磅礡,龍奔雲矗,突然而起。

仙女山 :在聖山之旁,與聖山並峙。

大路山 在城西二十里,有大路通永淳。山心有鋪,盤鬱萬丈,邐迤而南,其上多竹木,樵者甚眾。

九珠山 在缽嶺左。九峰如珠,故名。

九鳳山 在州西五里,九峰如鳳。

斗山 :在城西五里。六峰如南斗,因名。

北山 負郭如扆,舊有報恩禪寺,四圍有古墓,今改寺為「儒學」 ,即州治。靠山

尖岵山 :在城北四十里,俗名「尖谷分鍾屯東支過嶺峽」 ,即此山。

幺麼山 在州北。有山,鳳具五彩,飛則百鳥隨之。有飛狸獸,肉翅如蝠,其上又產異茶,味香潔。獨石山 在城西四十里。四山皆土,此獨石分鍾屯西支,蔓衍為山,夤緣大江在煙火周連中。綠礬山 在州西六十里,下有綠礬泉。

王托山 在鍾屯中左。其支細嫩,蜿蜒陂陀,脫落陶墟,出龍謝,南望大瓠之餘支,東頫尖岵之全勢。左右交牙,巽峰疊面。此山獨崛,然中起,有俯視群山之象。

木力山 :與《王托山》並。

蒼帽山 :在尖岵山東。隱轔鬱𥗬,或斷、或連,或為土壟,或為石。其山有泉,可以灌溉。

羅蠶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平地突起如蠶立魚山 ,即小長寨。

長旗,山 木身,水腳,形如「展旗。」

空籠山 在城東十里。有竅貫山腰,東西晶然通明。昔人獲一異禽,欲獻於郡。至此,山禽脫籠飛去,獻者空歸,故名。

天窟山 山有二巖,南巖峒口有潭,澄深叵測。羅蠶之地多演泉,行於地中,總會於此。伏行洞底,至巖盡處,從石罅而出,瀺灂清泠,注於鬱江,即石泉也。其中產嘉魚,九十月間可捕。峒有二岐。《嶆䆗》窱深二里許,多怪石,多鐘乳,多靈泉,多蝠,多燕。其旁覆處如長廊,其高突處如華蓋,石筍突起如佛像,如獅如吼,坐者立者,頫者仰

者、歌者、舞者,種種倒垂,如蓮花,如龍涎,如堆雲。有石柱長十餘丈,直撐巖頂。西至盡處,豁然有窟通天,日光穿射,驟視橫如玉柱,久之乃可辨。在州東三十里,俗名「月林灣。」 洞內鄉人甃石為垣以避寇,垣之內必秉燭乃可行。其北巖原名「玉女巖」 ,離數丈,在諸石峰中,南巖為其賓也。北唯一徑通厥峒口。初入峒,一石儼如伏虎。入其堂,如穹窿而闇,少息漸可睹焉。東岐有老君像,冠裳雲彩,歲變無常。前生小石臺,臺上有一石盤,常盛冷漿。西岐多坑,陷盡處亦石乳滴成危臺,或如掛衣諸色相。其上亦一窟通天。

暗羅山 在城東五十里。獨石臨江,中有石室。龍牙山 在城南五十里。石如龍牙。

運表山 ,從震龍山分幹,東南行五十里而遠,即此山。

定祥山 石峰森列,如戟、如戈,如陣,初合,如兵將潰。在城東五十里。

大嵐山 在城南五里,重巒土山,磅礡三十餘里。

烏巖山 在城東六十里,偽漢主易名為烏蠻山。或云:漢時谷永招烏滸蠻人居之,故名。其麓有伏波將軍廟,下即烏蠻灘,在古江口。

天馬山 :在城南二十里,與寶華山並,俗呼為「案山。」

大麓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林木青翠,州治倚之。

席帽山 :離城南二十里,居寶華山之右,形如席帽。

巽山 在城東南十里,居席帽山之西北,障於水口,直奔大江,鹿江之水合焉,俗呼為「大嶺。」 洪崖山 在城南五十里,東為靈山縣界,西為橫州界。

東山 在州東南八十里。巍峨數十丈,盤紆殆百里,屹然州之巽位,是多樟柟。武流之水出焉。東、西、南為靈山洪崖都,北為本州樂山鄉,以其在靈山之東,故名。

那陽山 :在城東十里。

樂山 :在城東五十里。

《陸答山 與樂山並》。

青旗山 ,在城東六十里。形如頓旗,樹色蒼翠。「伏波廟」 隔江相對,借形勢焉。

火煙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其勢聯絡,奔騰百餘里。

飛龍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昔有白龍飛去,故名。飛龍之水出焉。

逗口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與靈山界。兩崖逗合,中通一路,僅容一人行,故名。俗亦名為「豆蔻山」 ,以其出豆蔻爾。

茶山 與「逗口」 相連,皆林木稠密。

天堂山 ,一名「大王山」 ,入茶山盡處。相傳靈山有甯君者,居其頂成神。其山雙峙,先有石橋可通,村民歲祀之。或忘其斧,復取之,見仙集焉。歸以語人,雷遂震坼之。登高則望見欽州靈山封域。

雄龍山 ,舊名「石樓」 ,由大王岡入,路遠,自《山拗邨》登之,路近,去州西八十里,乃江南諸山之最雄壯而高聳者。

獨秀山 在雄龍之西,獨佛巖之東。一山獨聳,其麓平闊,面前有池,宜作穴。

石灰嶺 在州之宋村

登高嶺 過龍池塘,表東南百步至演武亭,又百步至迎宣門,從西入,上有敵臺,有仙槎亭,西城跨其上。九日,州人於此登高。

烏石嶺 ,從登高頓跌而下,南望大江,乃舊儒學右臂一乳也。上為《吳誤齋山房》。

馬嶺 在州北三十里

羊嶺 在東北三十五里馬嶺之左。

白象嶺 在城南五里,山形如象。

望州嶺 在州南五里。由靈山而來,皆在山谷之中。行至此,忽睹州城蒼松翠竹,奇峰遠嶂,秀麗改觀。行者皆欲望之,因名。

麻沙嶺 在州東南

獨鎮嶺 ,靈山大路跨其上,左畔水出平南江,右畔水出鹿江。

分界嶺 ,其南為靈山界,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其麓有大墟,橫靈,鄉民交通處。

金龜嶺 在城東北二十里,形如伏龜羅蠶。諸山皆石,其色如黛,惟此石而衣土,草色獨黃。母豬巖 在州東四十里,上有靈塘十二,濆泉溢出灌田。

空洞巖 ,在城東三十里,俗呼「湴塘巖。」 石室玲

瓏,層層有洞,中多奇石,皆青碧色。二層有石側立,大如臥榻,擊之聲如銅鼓。其上復有一石,如龍舌下垂,以梯而上,復有一門,入復平曠,為第三層也。傍一門出,有平地一區若露臺,下視甚峻。知州曾儲以其五竅如星,更名「五星巖。」 鳳凰巖 在城東四十里,形如飛鳳,昂霄,石壁臨江,洞門瞰水,必舟然後可通。攀緣而上,軒豁深長,可數十間。石乳雲竇,丹穴仙床,奇怪幽閴,窈然別一天池。巖半有翠房,攀蹬而上,有一穴,僅可容身,匍匐而入,豁然寬敞。房前有臺,左右懸乳如垂龍,中有柱如鼇足,旁有仙羊。窩。後有一竅相對,可通巖頂。曉日升時,日光穿出洞口。豹谷陳大綸大書「迎仙洞」 三字於內。

獨佛巖 ,在大王山東北,長可容二百餘人。山頂右有瀑布泉,飛聚於前成塘。左右前案,皆若樓臺。

《石窟 》《陶墟》「石窟村,有窟容數十人。」

牛皮石 在州西七里,形如牛皮,上有立石,高二丈許,鐫「橫州」 二字,相傳仙人所書。

《米貴》石 在州西,見則米貴。

豹子石 在州東二十里,形如蹲豹。

「地伏石 」 在苦竹灘下,長石伏江。

鬱江 在城南州學前,形環如月,故又名月江,其源出廣源。《山海經》曰:「鬱水出象郡。」 今交趾地,廣源州屬,而東注南海是也。

清江 在城東十里。有嘉魚穴,其源出旺澤陳汶石塘,初名「龍江。」 南流北鄉鶴竇,合陶墟右溪,歷石狗村合茅江,有龜頭圮橋焉。東則藤寨一溪,過陶墟,左至龜頭,與龍江合。又東零里龍潭,出水口黃村,過飛鳳嶺及從化之木祥村。又東一支出交椅石井,別流入焉。會而南轉過馬髀,易名「方水」 ,有石魚,有圮橋。東流,小溜江從馬嶺來,與壬水、長溪水入沙江塘。又東一溪入黃靈塘,與沙江底合流者總名之曰「清水。」 東行八里至滑石河,會分壁嶺之右水,乃名「清江」 ,入於鬱江。

古江 在州東十里。其源出震龍山,經綠藍羅村合鍾黃水。出綠房山者,歷茶村、鴉陂至烏蠻驛入鬱江,有巡司焉。

鱷江 去州八十里,旁有鱷魚穴,俗因立鱷水廟。今考州境無此江。嘗聞鄉老謂「綠藍山有鱷水大王神。」 今綠藍村江邊有小廟,江水雖泛不淹,疑即是綠藍水之異名。流至烏巖而為古江也。

平南江 其源出靈山縣界,西歷逗口山,東歷盈、虎諸山,俱北流至江口入於「鬱江。」

橫槎江 其源出諸山谷,入於鬱江。其下有灘,晉咸和間,有一枯槎,枝榦扶疏,堅如鐵石,其色如漆,黑光照人,橫於灘上,故名。一名「槎浦。」 陳埠江 其源出欽州靈山界,經大埠石龜屯、莊墟,過鳳凰三娘高嶺,至龍門平塘村,入於鬱江。中多材木竹筏穀貨,廣東山人於此造舟,今立鹽埠。

鹿江 其源出靈山縣界,經獨鎮嶺,歷簕竹、沙田,北流入鬱江。

武流江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源出靈山石塘營,北流過博白,合蚺蛇江入鬱江。

懷西江 出興業,北流,歷武思營南界,入於鬱江。

方水 ,在州北十里,有石魚。諺曰:「石魚生羽翼,必有異人出。」

米埠水 在城西二十八里。其源出北鄉鯉魚潭,經蘇光、硬葉、紅山,合別流過佛子、甘鄉、獨石,又合離沖水入於鬱江。

紫水 在大江西北岸梓潼廟前,離江十丈許一大平石,每春石前噴出紫水,流經學前及月江,大比歲候,為登科之兆。流長則中式者多,短則少,每每而驗。若出於龍興寺者不應。

施沖水 ,其源出那地那纏,過永淳長岡,至火煙之上,為橫淳屯田界限,入於鬱江。

西竺水 ,出南山兩腋,流西津入鬱江。

甜菜水 出諸大山谷,入鬱江。

苦竹水 ,在橫州東四十五里,以傍多苦竹,故名。

靈犀水 在鬱江上流。又名靈灣。相傳潭中昔有二犀,每風息浪靜,則出於潭岸頂有光彩。冷水 ,在州西五十里。

遊魚洲 在州西七十里陳埠江上。形如遊魚,又如覆舟。

「白鶴洲 」 :在暗螺山下。

煙蘿洲 在州東九十里鳥巖灘下,草木藤蘿。

蓊蔚水雲煙霧隱隱,俗訛為《鹽蘿洲》。

一洲 、二洲 、三洲 俱在州西三十里,下即灘。

治春灣 在州西四十五里,今小里埠。

龍母灣 在州西南四十里江口墟。

曹村灣 在州東五里。其源自宋邨白水塘,經九曲入鬱江。

月林灣 在州東三十里。俗傳水底有鐵舟,大風雨時,見其浮於水面,或見於麻埠江心,或見於凰鳳巖前。蓋神物不常在耳。

煞船灣 在州東八十里烏蠻灘下。凡行舟下灘畢,在此灣泊少憩,方遣舟師回站。

磨麪灘 在城西九十里,水路旋轉如磨。《橫槎》灘 在西南五十里。

三十里灘 在州西三十里,與三洲同長。雞兒灘 ,在州南三里。

苦竹灘 在東南三十五里。

烏蠻灘 在州東六十里。其灘極險,上有伏波祠,水道有龍門、三鬼、馬槽、犁劈、鎖匙、掛柁等名,延亙三十餘里。凡船往來,必虔禱之,因改名為「起敬灘。」

香稻溪 在州西一里。其源出綠衣蓮花塘,經古缽山,旁產香稻,西來、海棠二橋跨焉,入鬱江。濆塘 在馬嶺之右,有汎泉焉。

震龍潭 在州北一百里震龍山上。水自山頂湧出,分為九溪:二溪流出賓州獨塞界,二溪流出貴縣雲表界,一溪流出橫州綠藍界,四溪流出永淳靈竹鄉界,潭常藏龍。嘉靖間,有客龍來鬥,崩石倒樹。

零里潭 在州西北六十里零李村後,東北流入毛江。

鯉魚潭 :距州西北六十里。在陂壟村。流入米埠江。

蚺蛇澗 其源出山心鋪,至西津入於鬱江。橫石磯 在州東八十里烏巖灘下,行舟至此,始戒嚴上灘。

龍池 在州北,即唐貞觀中所陷池。宋守徐安國詩:「為谷為陵事已非,靈源匯澤發光輝。有時風雨連村暗,夜半龍遊古缽歸。」

古辣泉 在州境內。《桂海虞衡志》:「古辣,乃賓、橫間墟名。以墟中泉釀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土中,日足取出。色淺紅,味甘而致遠,雖行暴日中,不亟壞,南州珍之。」 宋守徐安國詩有「古辣觴客醉」 之句。

瀑布泉 在州南三十里寶華山背雷公嶺。泉自山頂石槽中直下,長數十丈,形如掛練,清寒沁骨。

廕龍泉 在缽山頂。廟傍井下,四時澄注不絕,亦靈泉也。慈感夫人據山泉而效靈,若歲大旱,官民用求雨澤。登山汲水,無禱弗應。

六嘉井 在博合墟,闊二尺,深三尺,有力。水井欄泉水噴出沙泥中,其色清冽特異,其味雋永可嘉。遶村數百口家取之,隨取隨足。即歲大旱,流注如常。若以釀酒,色味久藏不變,鄉人又稱為「酒泉。」 今在城鋪家井以千計。雖自便,然腥穢之氣,不宜煎藥,不宜烹茗。且冬月乾涸,竟取汲於大江,徒鑿傷龍脈耳。

井頭井 :在那陽村。唐貞觀時,本邨出淑惠夫人及陳四斗姊弟同胞,傳為此井靈異所鍾。一時士客官民,絡繹往觀,鄉人憚於供應,曾用木石填塞。今泉水自旁孔漬出,四時不竭。那陽一大邨,民咸取汲焉。色亦清澈,但氣味略弱,不甚凜冽。

南門井 在南城外,通大街,四時不竭。

陳公井 在州治月臺東。嘉靖二十二年,攝州印思恩府同知陳大濩鑿。崇禎二年,知州王寵命石工覆石井欄,因構清泉亭於上,額曰「井養不窮。」

關帝廟井 在南門外關帝廟左。

衛前井 在馴象衛門之西。

局內井 在迎宣門內。以上在城廂計五井,舊名為「五星井。」 皆由人力穿鑿成者。村鄉計二井,其天造地設者,合為七星井。俱堪咀嚼。然以六嘉井為第一。

永淳縣

龍章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昔有龍出入此山,文彩炳然。

掛榜山 在縣西北。石壁臨江,宛如掛榜。魚。流山 ,在城西六十里,潦漲灘急,魚自順流而下。

鳳凰山 在縣南十里,近三洲村。

司中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產鐵力、樟、楠諸大木。兵燹後,人回故址,起造屋宇,大者砍伐殆盡。林公嶺 在城南六十里。昔有林姓者隱此,故名。

大人嶺 在城北五十里。其峰高聳,上有古寨,鄉人避寇之處。

雷峰嶺 在縣北岸一里,有雷廟。又嶺頂周圍有一蹊徑圓繞,舊傳雷神起震而成,亦一異也。登高嶺 在城西里許。九月九日邑人登遊,放風箏以為樂。

珠巖 紫水出焉

雷破巖 :在城東三十里。石崖如壁,下有劉大王廟。

遊魚石 在城東,江水涸則見。

頭巾石 形如儒巾,故名。與雷破巖對,河險急。大江 在城西,即鬱江,環繞縣治北、東南三方,「經橫州為槎江,經潯州與北江、黔水合,經梧州與府江、灕水合,東南入於海。」

東斑江 在城東北五里,源出橫州震龍山,經縣急水邨入於大江。按《縣志》在縣西北,經急水、露墟、甘塘、石嶺入於大海。按《明一統志》源出賓州領方縣界,流於鬱江。

秋風江 在縣西南三十里。源出靈山縣界,入於大江。

永東江 在城東一里。一左源出梁雞,經滑石,一右源出石恢朗。二水會於青灘,合入縣鬱江東岸。

靈犀水 即珠巖前水。舊傳水底石窟有犀牛眠焉。

牛練灘 在縣南七十里。中有石形如牛,故名。「野鶴灘 」 ,在大江縣西五里。

燕子灘 在縣西八里

淥境灘 在縣西十里。水涸無恙,澇漲則險惡。遇發時,瀠洄湍急,哮吼之聲似雷鳴虎嘯,深窩注下,少頃瀑出,力能覆舟。

石洲灘 在縣西二十里。

泊灘 在縣西二十五里。

流魚灘 在縣西三十里。澇漲灘急,魚順而下,不能復上。

龍泉 在縣西十五里。有石洞,洞有石竇,通大江。

牛澗泉 在縣南五里。以水煮飯,飯上寸許如桃花色,乃不常見,間一有之。

雷破磯 在大江縣東三十里,險急,上石巖,有「劉大王廟」 在焉。

上思州

十萬山 距州八十里。群峰前後巑岏,為百溪發源處。

三台山 在州北十里,一名「文嶺。」

朝拜山 在州前,一名「六馬嶺」 ,其形如拜。獅山 在州北一里,蹲踞若獅,一名「思山」 ,州因此名。

鳳凰山 ,在州西十里許,其形似鳳。《明一統志》:「在州南二十里。」

王侯山 在鳳凰山北,上有廨址,一名「王侯寨。」 柳槐山 在王侯山東一里,柳槐多生之,故名。東曉山 在州東十里,乃夏旭方隅。

望州山 在州北十里。北鄉。路歷其上,即眺州治。

煉銅山 在州東,有三百谷口。

達追山 在州陽嶺。四面石壁,山半有泉如瀑布,下注成溪。

蕾西山 距東曉山十里。

架梁山 「界東北兩鄉,勢直入州。」

大吉山 :距州七十里,在東鄉界。草木蔽芾,視群山獨高。

悵山 與大吉山相表裡。弄樸山, 在州方嶺西。

東壇山 在州西三十里。

蕾林山 :在鳳凰山西首。吳總戎征鏐,屯兵於上。

東香山 在州北四十里,豺狼時出,上有「弄懷山」 三大字。又有弄懷巖,山峻河深,怪石疊見。淥玉山 ,在望州山側。凡雷出其上則雨,土民候為陰晴。

北梯嶺 在州北三十里,路險若梯。

排陽嶺 去州十八里

恃武嶺 在州前左高百丈,上有土城,世傳漢伏波征交趾立之。

回車嶺 有土城,與恃武嶺對。

蕾強嶺 在龍跳灘南三里。

四方嶺 在州西三十里。其勢嵬拔,四面方正,上有潭。

獨秀峰 在州東南五里。群山糾紛,左右對峙。美麗巖 在弄懷之左,中有奇石如蓮座。甘燕巖 在恃武嶺麓。

弄懷巖 ,在州北四十里,山峻洞深,怪石重疊,入洞者必然火乃能行。知州周璞刻「弄懷山」 三字於巖嵋。

剝甘巖 在州西六十里。

上思江 在州治西南,源出十萬山。

明江 源發自十萬山派,至那板等溪,曲折二百里,達州而西,合明平為左江,入大河歸於海。東麗峽 ,在州西八里,兩山相麗,對明江水。「馱龍溪 」 ,發源自北龍嶺,南注獅山,合淥盎溪二里,環州北,達於明江。

《馱造》溪 源發自東曉山。

《馱懷溪 》:發源自鳳凰山,派北注明江。

淰《況溪 》。「自蕾西山,發源東逝。」

剝鄧溪 自弄樸山發源,南至那渠下入於明江。

《馱桃溪 》,發源自東香山來。

馱白溪 即馱桃溪之總派,出邕州必由之。龍跳溪 ,即扳龍溪,去州五里,上平下銳,世傳以龍躍,故名。巖穴數口,春水集則魚集於巖,年之豐歉卜焉。

「那板溪   。」 《淥浪》溪   。《懶麻溪》。

沖榜溪   、淥鬱溪 。以上諸溪,皆十萬山發源,會於明江。

那卯樹溪  、阮朗溪   、波急溪 ,以上三溪,自十萬山發源,合於馱僕溪。

獅子潭 :在獨秀峰後三里。水面一石,蹲踞昂首若獅云。

葫蘆潭 在扳龍灘上明江側。世傳「有村陷成潭。」

汪水潭 一名「龍潭」 ,即明江派。在獅子潭上一里,禱雨輒應。

汪盟潭 在板門村下,距州五十里。上有黃平章墓,時或有變故,則聞鼓樂鳴於巖中。

金印潭 ,原名剝馱潭,在州南,離城五里,潭深水清。明弘武二年,因土官黃冨、黃鑒昆弟爭襲,棄印於潭中。後遇風雨大作,其印自浮,故名為「金印潭。」 因其昆弟之變,遂改土設流。

福泉 :源出州西北坎,知州詹世龍開。因民受其福之義,故曰「福泉。」

溫泉 ,在三台山之東五里。若時豐泉始瀑,其水冬熱夏寒。

「剝耳泉 」 :在剝山石內湧出。

「天池 」 在四方嶺之巔。

學宮池 在學宮前

東陂池 在城外,上下二口,周歲蓄魚。

蓮陂池 :在東郭城隍廟前。

渠渴陂 在武奮門外一里。嘉靖十四年,陳世瞻集土為「嶇。」

派闕陂 在獅山後

下雷州

筆架山 在州前

崇壽山 在州後

地軸山 :在城南一里。

香山 :在城西北一里。

朝佛山 :在城南二里。

天關山 :在城北一里。川無考。

遷隆峒

四方嶺

湖潤寨

山石巉巖,但無名山可紀。

水利附 编辑

本府。宣化縣附郭。

銅鼓陂 在城北二十五里。明永樂二十年築,後崩潰。成化中,知府劉淵復築,又潰。嘉靖十五年,知府郭楠砌築,取水至北湖邨、蘇盧邨,以灌諸田。郡紳李淮有《碑記》。

龍門陂 在太平鄉。知府郭楠以舊址低下,移上丈餘,通上下圳,以息爭端。

川山陂 在上南、太平二鄉。年久淤塞,知府郭楠修築。

古浪陂   淥王水陂 俱在上南鄉。那勘陂   大鬱陂 俱在上東鄉。

漾水陂   、《淮滕》陂   、淮南陂。

那馬陂   、上流陂   、淮寧陂。

淮贈陂   、淮賢陂 俱在下東鄉。

淮淥陂   、羅稔陂   、石翁陂。

甘燕陂   、黃陂    、龍陂。

陳陂 俱在下南鄉

羅賴陂 在北鄉。水由龍門小溪出,以灌田。張村陂 在西鄉。

大安陂 在上東鄉。按《通志》在府東七十里。吞雹陂 「府縣志」 無。按《通志》在府北一十五里,俱灌田。

隆安縣

綠水江 ,在縣南二十五里。水車數百,喬建等村田疇皆資以灌溉。

沖柳溪 :在城西。鄉村,賴以灌田。

馱良溪 :在縣西十里。思龍、良馱諸村賴以灌田。

投玉溪 在縣北二十里。近溪小民作壩灌田。《剝落》溪 在縣東十二里。那漢等村。資水灌田。《馱興》溪 在縣南五十里。近溪村民作水車數百,以資水灌田,極為便利。

馱淥溪 在縣南二十里。溪村賴以灌田。墓烏溪 ,在縣城東南四十五里。灌田者皆賴之。

橋峻溪 :在縣城東南五十里。甘、滕二村,民灌田多賴之。

那岊溪 :在縣南十里。近溪諸村資其水以灌田。

霸店溪 在縣南七里。《七、八兩圖》資以灌田。橋王溪 在縣南嶺背二里許,人多資水以灌田。

橋王溪 在縣南嶺背二里許。人多資水以灌田。

梅龜溪 在縣南九十里。發源自永康,流入大江。甘、滕諸村資水灌溉。

橋塘溪 在縣南一里。小小細流,灌田者多藉之。

馱懶溪 :在縣南六里。民咸資水灌田。

萬家源 ,在縣東南六十里。多小澗,清流,四面土田灌溉攸賴。

咘派泉 在縣東二十里林村外石中湧出,流注大江。春秋泛溢,一方田疇,咸藉灌溉。上有神廟,名曰《湧泉大王》。

皇清康熙十一年夏,此泉忽閉,鄉民危之。知縣查繼

申步禱於神泉,即大湧。

咘野泉 在縣東二十六里小林村。嶺下湧出,長流入大江。四面田疇借以灌溉,乾溢不常。咘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湧出長流,灌溉七、八兩圖田塘,其利甚溥。凡遇天旱祈雨至此迎水即降滂沱,俗曰「龍泉。」其水冬溫夏涼。

咘燕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淰閑村。山腳湧出。近方田塘,咸賴灌溉,冬末暫涸。

多獲泉 在縣南三十里。發源自山腳,直流鸕鶿、《魚浩》、博浪一帶,水車灌溉田塘川流龍床,出合大江,永流不竭,其魚甘美。

橫州

歌蠻陂 在州北三十里張村。

從化陂 在州北二十五里。

石井陂 在州北二十里。

宋村陂 在州北五里

蒙村陂 在州北五里。新築復決。

那嚴陂 、快龍陂 俱在西北六十里。

馬伴陂 在西北七十里。以上八陂水流出清江。

陂角陂 在城北四十五里,水出嶺峽邨。思漾陂 在香江村,距州北五十里。

茶邨陂 在州東北五十里。中黃陂 ,在州東北六十里。四陂水經綠房山至綠藍村合。

綠藍陂 在州北六十里。

落塘陂 :距州東北六十里。在六旺村,分綠藍水為之。

鴉陂 在州東北六十五里。

陂頭陂 在州東北五十五里。四陂水源出震龍山。以上八陂水俱流出古江。

甘樂陂 在州西五十里。水出米埠。

「蘇雲陂   」 、「大雲陂   。」 那軍陂。

那消陂   盧陂今廢  。龍潭陂 俱東南四五十里,在馬皮新平邨。以上六陂水俱出武留江。

古辣陂 在古辣村

鍾黃陂 在州北六十里。

六隘陂 以上陂俱利灌溉田畝。

濆塘 在州北母豬巖下。濆泉溢出,灌田,及黃塘、交椅、蓮塘俱灌田。城內魚塘三百餘口,四鄉。

考證

不計其數。故橫稱「魚米」 之地。然城內塘多則洩漏龍氣。近日衛署之左。填塘起鋪。不惟人居稠密。亦能培植風水。

永淳縣

磨練陂 宋時閉,今復開。

露村陂   、公陵陂   、甘塘陂。

急水陂   龍歌陂   均墟陂 以上諸陂俱在修德鄉。

鶴嶺陂   。古濘陂   。《三叉陂》。

六臺陂   、鄧村陂   、何村陂 以上諸陂,俱在靈竹鄉,民皆資以灌田。

震龍潭 ,按《通志》:「在城東北一百里,灌溉甚廣。」 上思州

天池 在州西方嶺之巔,灌田甚遠。

東陂池 在城外,上下二口,周歲蓄魚,積水以灌田。

蓮陂池 在東郭城隍廟前,積水灌田。

渠渴陂 嘉靖十四年,陳世瞻集土為嶇,以資水利。

派闕陂 在獅山後。積水灌田。

《新寧州水利》,府、縣志、通志俱不載,無考。

南寧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南寧府城池 ,自宋皇祐間始。經略使狄青征儂智高時所築,未獲地利,尋亦崩頹。後有劉郡守夢神人告以就蛇跡曲折處築之,離故城址數百步,績用果成。歷代修葺,廣闊周圍一千三十步,高一丈九尺。樓五:東門、鎮江門、倉西門、安塞門、迎恩門。女牆一千零九十六垛頂築尖圓、兵馬司各一座。明嘉靖十六年,兵備僉事鄔閱檄府衛修葺城樓,重建各門兵馬,並立城上巡警鋪二十九間。萬曆壬寅年,郡守薛公藩增開南門,並前共城樓六座。崇禎九年,郡守吳公紹志奉文增高城垣三尺。十三年,郡守陳公世繩見邑屢罹水患,易圓垛為方垛,取土制水之義。城東北隅有臺突起,同知張貫作亭於上,名曰「最高臺。」 舊有雲錦亭、籌邊樓、梯雲閣俱廢,東西有一壕繞城。兵燹後,城垣城樓相沿,頹圮過半。知府金先聲、通判顧鼎植、知縣張瓊捐俸修葺,僅得十之一二,尚俟設法修理。

宣化縣城池 ,原有古溝,闊一丈,深八尺,自四逵坊起,旋繞儒學前,至水沖口止。凡城中諸水,由南西流,匯於此溝,由水關達下壕,歷欒塘,過官塘,入於大江。遇壅塞皆城守督率守門卒役協力疏通,以免城中淹注之患。

外州縣

新寧州城池 ,創自隆慶六年壬申春。先是巡臺霍奉旨,措銀六千兩,貯南寧府庫,委南寧推官劉潔、總督稅課鄭龍、驛官盧涇、巡檢劉環、陰陽訓術邵應軫,分管四都之民,舂築土城。及劉陞任,復委養利州知州歐次顏代督。本年冬,新寧知州鄧林材蒞事。萬曆元年癸酉秋,城完,隨專委邵應軫督建四城門樓:東曰「賓暘門,南曰和薰門,西曰含輝門,北曰拱辰門。」 萬曆五年,知州趙宗鳳外用火磚包垣,高一丈五尺,垛高五尺,腳厚一丈六尺,頂厚一丈三尺,廣輪七百六十七丈。上設警鋪十七間。萬曆十三年,知州張思中「於城墉四角建煙樓四座,以備瞭望。又於每城門左右各建兵營二十間。四門共八十間,用」 居守禦者。池週環城,浚壕頗淺,不能注水,恐傷龍脈。

隆安縣城池 ,舊為宣化縣那九村。明嘉靖七年,都御史王守仁題准始置縣築城未完。十四年,兵備僉事鄔閱,委府通判林鳳鳴繼築,甃以磚,周圍寬三百二十丈,高一丈三尺。東西南北門各有城樓,唯壕池未濬。後西樓傾圮,邑令姚居易重修。東隆興門,西望仙門,南廂泉門,北廂江門。按《縣志》:「本縣城垣,周圍二百」 九十丈,垛子五百四十七個,高一丈四尺,馬路橫闊八尺。東曰隆興門,西曰望仙門,北曰江潮門,南曰觀泉門。自嘉靖間新建伯王公建造以來,明末土司交鬨,兵燹之後,年久傾頹,捍衛無恃。前任知縣查繼甲於康熙九年九月蒞任,首以城垣堅固為務。適奉院檄,「凡城垣有應加修葺者,即行整理。」 知縣查繼甲即於本年十月申報興工修建。

四面樓宇、城門以及犄角窩鋪等處,城外壕池馬路,長一百一丈二尺,高七尺,面闊八尺,俱採買石料築砌。經營一載,漸次積累,至十年十月竣工,城池鞏固巍煥。

橫州城,池 州。舊有土城,《宋易》。有《修城記》,則前此亦有城矣。觀黃光世《慈感廟記》云:「丙子平定,城池遂廢。」則其所由來久矣。後至元至正丙戌夏,州判倪思敬重修,益以樂山古城,蓋土城而砌以磚者也。故國初猶曰土城,方闊六里,覆之以茅。洪武二十二年,遷馴象衛於茲,指揮徐拓而大之,周圍方十里一千二百一十步,高二丈,上闊一丈二尺,下闊二丈二尺。串樓一千二百一十間。南距大江,東南北有壕池,闊一丈三尺,深七尺,長九百九十五丈,惜其多逼城腳。而東角局裡為州龍來脈,亦受掘傷。城門六:東有涵春樓,西有肅清樓,南有鎮夷樓,北有清遠樓,東北有迎宣樓。州門有月江樓。先是,樓及串樓俱軍衛修理。成化間,因官軍漸少,「申定與州平半均修。」今為例,宣德十年,指揮范信重修,包以磚石,覆以陶瓦。弘治間,倒塌再修。嘉靖間,因材不良,數至崩壞。州衛申准,自後患者易以露頭雉,覆以重磚,計為經久。三十一年,當道委南寧府通判韓紹奕、指揮張啟元、州判姜伯春重修,易串樓以垛堞者十之七。三十八年,西城圮,知州高士楠復修。四十一年,知州陳坦、指揮王嘉言,奉文盡撤串樓,增高垛堞,立更鋪三十一間,州衛共守。敵臺在登高嶺,一座三間。景泰二年,分巡道蕭鸞命指揮鄧凱增建。成化四年,知州謝環重修。

永淳縣城池 明正統十四年,始築土城。成化八「年,曾鼐包砌以磚,開壕環之。嘉靖三年,知縣潘文明修築,周圍四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門四有樓,東朝陽,西永寧,南迎恩,北拱辰。」

上思州城池 州本大土城,延袤八百丈,周圍五百八十二丈,高一丈。明弘治十八年,遷州江北。州同知曾昺始建,知州羅環繼完之。城有四門:東曰東定門,西曰西寧門,南曰南承門,北曰拱北門。嘉靖十五年,知州黎磐、陳世瞻因遷學入城,增包數十丈。二十三年,知州周璞拓東南陬百丈門,甃以碑石,上建應樓,扁曰:「興賢靖邊,阜民拱辰。」 三十五年,署印上石西州知州羅汝涇重修,厚七尺,頂結四尺,高一丈二尺,增設敵樓五座,各廣一丈二尺,城垛一千一十九。按《州志》:唐始置,迺羈縻州,屬邕都總府,仍隸邕。元屬思明路。明弘治十八年,州目趙宣等奏以州改流官,隸南寧府。城周圍四百三十八丈,城垛一千一十九,厚六尺,頂結四尺,高一丈三尺,城樓四座。年來寇氛作祟,兼風雨淋漓,自

皇清康熙三年十二月內,知州朱士毅到任巡看,崩。

「頹西北城樓二座,垛口一百十二。城牆內頹三處,共計九十七丈有奇」 ,捐資修復。至康熙九年六月內,知州梅朗中到任巡閱,復見城垣零星倒塌,隨捐資雇倩工匠修葺,隸屬左江守巡道南寧府管轄城壕。東門至南門長八十丈五尺,廣一丈,深七尺;南門至西門,長一百二十丈,廣一丈,深七尺;西門至北門,長一百一十丈,廣一丈,深七尺;北門至東門,長九丈,廣一丈,深七尺。下雷州城、池 州城南向,石砌。內外二城,內城廣一百七丈,外城一百一十三丈,各高七尺。闢門六,曰「南門外南門、北門外北門。東門外。東門。」 西倚山為障,無門。

南寧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宣化縣附郭。

「崑崙關 」 在崑崙山。

那龍寨 :在縣治西七十里。

八尺寨 :在縣治南六十里。此處最為險要,見有官兵駐防。

那南寨 :在縣治西六十里。

金城寨 :在縣治東七十里。

遷隆寨 :在縣治西八十里。

渠樂寨 ,在縣治西一百四十里。隆慶六年,開設新寧州,改附屬焉。

東平橋 在城東五里。舊名通濟橋。天啟七年,郡人朱希程改造石橋,更名「香篆。」 知府楊聞中有記。今廢。

西平橋 在城西一里。舊名「龍溪」 ,後圮。今再重建。

南平橋 在城南十里,舊名「扈水橋。」 明宣化間建。

北平橋 在城北一里。明天啟五年,改造石橋,更名「鎮北橋。」

瓦子橋 在城西北一里,舊名「教場橋。」 明弘治間建。

皇清康熙五年重建。

茆橋 在城北十里

石鞏橋 在城北五里,改名「金牛。」

低井橋 在城北十五里。

歸仁橋 在城北三十里。

何丹橋 :在城北三十五里。

西雲橋 在施湴驛前

永豐橋 在府城西七十里。元至正辛酉,建雲峰橋 ,今廢。

涯水橋   。中梁橋   。咘墟橋。

竹橋

府門渡   舊縣門渡  、驛門渡。

龍溪渡   ,羅莫渡   ,馬津渡。

托州渡   ,《橋板》渡   。大灘渡。

屯埠渡   。老丘渡   。儒禮渡。

那南渡   、楊美渡   、新莊渡。

那龍上下渡 以上俱上《江渡》。

凌鐵渡 又名「亭子渡。」

漁埠津渡 即「思沿渡。」

上、下二津渡 :八尺渡   、平南渡 以上俱下江渡。

《馬負渡   》《凌灣渡》。

新寧州

渠樂寨 ,在州東南八里。

歸仁橋 在城中南街,通東西二塘。

永濟橋 去城南一里,貢生雷禮創立石橋。按《通志》,「萬曆二十三年建。」

通濟橋 在城南三里。明知州張思中建。「永義橋 」 在城南四里。鄉官王周楫妻創建石橋。

永福橋 在城南七里。耆民梁嘉相為母祈壽建。

龍鬚橋 在城東北五里。

滑埇橋 在城東北

長塘橋 :在城東北十四里。

萬人橋 合州同建。石鞏

義濟橋 在州南二里

長沙渡   、新莊渡   、舊莊渡。

下灣渡   ,逍邨渡   ,那澿渡,《充禾》渡   ,那勒渡   ,「《馱丁咘堯》渡,《武黎》渡。」

隆安縣

咘嚥隘 ,近萬承州土司,原有哨官、隊兵共五十名,工食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

更達隘 ,近都結州土司,原有哨官、隊兵共三十二名,工食全支府餉,明季餉裁兵散。

霸眉隘 ,近歸德州土司,原有哨官、隊兵共二十名,工食半支府餉,半畊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

鎮南隘 ,近羅陽縣,原有哨官、隊兵共三十名工食,半支府餉,半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叫立》隘 ,近武緣縣,原有哨官、隊兵共二十名工食,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

梅龜隘 ,近宣化縣,原有哨官、隊兵共三十名,工食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

淥午隘 ,近武緣縣,原有哨官、隊兵共二十名,工食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

叫浪隘 ,近果化州,原有哨官、隊兵共四十五名,工食半支府餉,半耕田兌給,明季餉裁兵散。樓虛隘 ,近果化州土司,原有哨官、隊兵共三十二名,工食全支府餉,明季餉裁兵散。

以上隘口九處,原係土兵防守,明季餉裁兵散。今咘嚥七隘,該啚壯勇自守。惟鎮南、梅龜二隘係駐防把總撥兵把守。

那樓寨 在縣南二十里那樓村。

馱演寨 在縣西北三十里馱演村,後移那九埠頭。

第一橋 在縣東南一里。

第二橋 在縣東南二里。知縣何一麟重建。馬晚橋 在城東南二里。壽官馮滔建。

馱良橋 在城西十里。《思龍十圖》

瓦橋 在縣東三十里鄧炎村。

坑口二橋 在城東一里。

墓烏橋 在城東南四十五里那桐村。

大峻橋 :在城東南五十里梅龜堡。

鎮村橋 ,在城東六十里鎮流邨。磨阿橋 ,在城東五十里。

馱遷橋 在城西六里

王橋 在城南四里,明洪武初立。

三門橋 在城南八里剝雷村,宋立。

那桐橋 在縣東五十里那桐墟邊。

龍笑橋 在縣東二十里大林村邊。

橋岊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林黃邨。咘灃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蘇村。

博樂二橋 在縣東二十里舊那漢村。

新那漢橋 在縣東二十里新那漢邨邊。擂西橋 ,在縣東南八十里滕村上。

喬潯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甘村。

馱迤大橋 在縣東南八十里滕村邊。

馱茂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馬村邊。

擂樓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方村邊。

弓兵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馬村上。

剝甲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剝甲村邊。

橋孔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馬村邊。

喬壇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范村下。

霸起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花村邊。

喬塘橋 在縣西半里,教場前。

橋王橋 在縣西南三里。

喬板橋 在縣南十里霸店村前。

剝橋 在縣南二十里隴內村上。

喬遠橋 在縣西南六里霸店村前。

那琶橋 在縣南二十里那琶村。

橋埋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喬林橋 在縣北四十里喬林村。

淥牟橋 在縣西五十里那灣村。

那灣橋 在縣西五十里。

喬堵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

橋沓橋 在縣西五里分水村。

古黎橋 在縣東六十里佛乍村。

牡丹橋 一名鸕鶿橋,在縣東南二十里,《思龍九圖》鸕鶿村人涉,常溺死,後方採石建立九門橋。

喬厚橋 在縣南十五里塔村邊。

馬頭渡 在縣東關外河下。歲編渡夫一名,工食銀六兩。

灣空渡 在縣東一里

龍床渡 在縣南二十五里。

那緣渡 去城五十里

黃疆渡 去城十五里

可盧江渡 :在城東南七里。

鄧炎渡 去城三里

《橋建》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縣令袁璧給銀置船。

那桐渡 去城四十里

曲流渡 去城七十里

馱演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

那重渡 在縣東三十五里。

荷蘆渡 、鸕鶿渡 :以上俱歲編渡夫一名,工食銀六兩。明季裁去「工食。」

橫州

太平關 在州江南二里。

義勇關 在城東門外一里許,舊名「狼家營」 ,今遷山川壇城角邊。

海棠橋 在城西一里。南北皆植海棠,故名。橋有晁無咎小像。

皇清康熙十年,知州曹廷俞及紳士重修,易木為石。

按《通志》:宋時建亭五,曰「海棠,曰懷古,曰醉鄉,曰春色,曰登臨。」 明嘉靖十五年重修。

青雲橋 在城南半里。明嘉靖間,坊人易木以石,後填為壩。萬曆十三年,知州林守萬命典膳零世信甃石為鞏以流水。崇禎二年,庠生零震樞重修。

翔雲橋 在州北十里。舊名「方水」 ,又名「通濟。」 明永樂間建。

華水橋 在州南二十里。

衣錦橋 在州南三里,今圮。

民村橋 在州北二十里。

交椅橋 在州北三十里。

雙橋 ,去州七十五里。

新興橋 在州北四十五里從化鄉。

武留大埠橋 在州東四十五里。水勢迅急,貴縣村民陳其山建。髓建隨圮。

石蓬橋 在州北十里

長寨橋 在州東北十五里。明弘治十五年,任穀修建。

西來橋 在州西。明弘治十二年,少參任穀重修。

西橋 在州西一里。舊曰「香稻。」 明弘治十二年

重修

平安橋 在博合墟路

大通橋 在州北五十里,即羅村,舊名「大橋。」 先景泰三年創,後崩壞。成化八年,馴象都司鄧敳、同知羅文會重修。嘉靖四十三年被水衝崩,眾民募緣重修。

西竺橋 崇禎元年,邑庠生蒙元選新建。龜頭橋 在州北五十里陶墟界,今圮。

橋算橋 在州東四十里,萬曆間修。

廣濟橋 在倉前

壽春橋 在涵春門外

《飛龍渡 》渡小村遠,今給本哨長承作工食。《小里渡 》餉重人稀,無人承渡,今給陳埠江哨長承作工食。

古勝渡 去州曠遠,哨兵慣行渡賊。

武思渡 :以上橫水渡大小一十二隻,收肩挑鹽擔,每年納渡餉銀三十兩零,解京抵作鹽引之額。

州門官渡 :渡夫工食銀三兩六錢,修船銀六兩。

中渡 納燈油,關帝廟。

下渡 納柴草,燈油銀在廟。

清江渡 在州東十里。鄉官鄧國材施兩岸石甃、馬頭。

《武留渡 》「鄉官莫與倫施。」

《西津渡 》「渡小人稀,賊常往來。」

《吉究渡 》兩岸無村,又無人行。

莫渡 在州東二里

南鄉渡 在州西五十里。

江口渡   ,米埠渡   ,東津渡。

謝邨渡   麻埠渡   施石渡永淳縣。

元天閣關 在縣東朝陽門外。

德政亭關 在縣西永寧門外。

文昌閣關 在縣南迎恩門外。

對越亭關 在縣北拱辰門外。

《西北隅關 額》曰「西北金湯。」

東南隅關 ,額曰「東南砥柱。」 今元天閣尚存,餘俱廢。

羅管峽   。黃殼嶺   。辣廖峽。

王快峽   ,風門嶺   ,那冷峽口,那決隘   ,皂角隘   ,小黎隘。

那厄 以上皆四鄉邊隘極險要處。原額設撥狼目兵二十九戶,分汛戍守。其餉撥食民田,自耕自賦。

迎恩橋 在縣南岸三里。明正統八年建。興賢橋 在縣西十里。明弘治元年建。

昌祠橋 在永寧門外,跨壕,明正德十六年建。富都橋 ,在縣北八十里。

石鎮橋 在縣北八十里。

通利橋 在縣北五十里。以上諸橋俱在上修德鄉。

永惠橋 在縣東八十里。

滑石橋 在縣東南八里。明正統七年建。花橋 、蓼江橋 俱在縣東六十里靈竹鄉白沙渡 在縣南門外驛前。

朝陽渡 在北門外

渡口渡 :在縣南門外。

蓮塘渡 在縣西五里

灘頭渡 在縣西八里

淥境渡 在縣西十里

三洲渡 在縣南二十里。

火煙渡 在縣南三十里火煙驛前。以上俱大江,即鬱江也。

上思州

本州地界:東連欽州,離州六十里;南通交趾,止隔十萬山,離州八十里。有隘八。

叫懷隘   。叫夏隘   。淰洗隘。

剝機隘   。《汪滿》隘   。叫喃隘。

珂。隘   匡品隘 以上八隘,實峒蠻出入門戶,最為險要,宜加防禦。其西南一帶,地枕遷隆、思明,西北一帶,接連忠州、宣化,至南寧府城,必經過忠州地方,深入土彝之中,孤注一州,險莫險於上思者也。所設防兵共四百名。龍江橋 在州北一里,有亭。明嘉靖十五年知州陳世瞻建,三十六年李時芳重修。

惠民橋 在州外

平田橋 在州北關外

洞坑橋 在州北板回村。

大柏橋 在州北那贊村。

大桃橋 在州北東南村。

龍洲渡 在州南。明嘉靖十五年,知州陳世瞻建。

下雷州

按:《州志》云:「州係荒僻之區,原無大溪巨澗,即有小溝淺水,並未設有橋梁。」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