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5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卷目錄

 雲南總部彙考一

  雲南建置沿革考

  雲南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雲南星野考

  雲南戶口考

  雲南田賦考

  雲南驛遞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五十三卷

雲南總部彙考一 编辑

雲南建置沿革考     明一統志 编辑

雲南,古梁州之南境,為徼外彝地。漢置益州郡,領於益州部刺史。自唐至宋,為蒙氏、段氏所據。元置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及肅政廉訪司于中慶,又置曲靖等路宣慰司于曲靖,臨安等處宣慰司于臨安,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于金齒。明改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雲南、大理、臨安、楚雄、澂江、廣西、廣南、鎮沅、蒙化、景東、永寧、順寧一十二府,曲靖、姚安、鶴慶、武定、尋甸、麗江、元江、永昌八軍民府,北勝、新化二州,者樂甸一長官司,禦彝、孟定、孟艮二府,孟養軍民指揮使司,車里、木邦、老撾、緬甸、八百大甸、大苦剌、麓川、平緬、底、馬撒八宣慰使司,干崖、南甸、隴川三宣撫司,鎮康、灣甸、大侯、威遠四州,芒市、鈕「兀、孟璉、茶山、麻里五長官司。」 置「雲南都指揮使司」 ,領雲南左、雲南右、雲南中、雲南前、雲南後、廣南、大理、臨安、曲靖、景東、楚雄、洱海、平彝、越州、蒙化、陸涼、永昌、大羅一十八衛,瀾滄、騰衝二軍民指揮使司,宜良、易門、安寧、馬隆、楊林堡、十八寨,木密關七守禦千戶所。置雲南等處提刑按察司。分普安、臨元、金滄、洱海四道,兼察諸府、州、衛、所三司,並治於雲南府云。

雲南疆域考         通志 编辑

雲南疆域圖

雲南疆域圖

東至廣西泗城州界,七百五十里。

西至神護關,接野人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岡界,七百五十里。

北至四川會川衛界四百里。

東南至貴州普安州界五百里。

東北至貴州烏撒衛界六百三十里。

西南至巨石關,一千八百五十里。

西北至吐蕃界二千里

自省城達

京師八千二百里

東西廣二千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一千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有天下之形勢,有一省之形勢,即有一郡之形勢,《孟子》所謂地利山谿之險也。說者謂燕如首,西北東南如二肢,西南如足,必足無痿躄之患,然後能屬役於元首。由是廣之,則知省會之視列郡已。《漢史》傳西南滇國最大,今為行省,以滇為上游,領袖諸郡所從來也。雖無山河表裏之固,江湖襟帶之雄,然商山之頂,北顧東川,金沙奔流,繞其麓而行。至於蜀之戎湖、曲州、靖州而外,峻嶺千重,受蘭、滄之水以達粵西,庶幾乎此方之襟帶而表裡乎?蓋嘗綜全省之形勢論之,東以曲靖為關,霑益為蔽;南以元江為關,車里為蔽;西以永昌為關,麓川為蔽;北以鶴慶為關,麗江為蔽。若夫東貴州,東南交阯;西南緬甸,西

北吐蕃則八百、老撾、交阯諸彝以元江、臨安為鎖鑰,緬甸諸彝以騰越、永昌、順寧為咽喉,吐蕃以麗江、永寧、北勝為阨塞。「知阨塞則吐蕃無牧馬之警,守咽喉則西彝息舉燧之虞,固鎖鑰則南彝絕乘障之擾。」 「三要得而雲南可安枕矣。」

雲南星野考         通志 编辑

東井八星,輿鬼四星,南方朱鳥七宿之首與目也。按古曆法,井宿赤道三十三度三十一分,黃道三十一度三分,鬼宿赤道二度二十分,黃道二度二十一分。

《皇清曆》度,井宿三十一度,鬼宿五度,皆屬未宮漢天。

《文志》。起井十六度。《唐志》。起井十二度。《晉志》。與費直皆同。《唐志》。蔡邕起井十度。明起井九度一十八分四十一杪。

「《皇清》起井初度」,蓋以赤道分天之中,亙古不易。黃道

為日月五星之常道,不能不因歲差而變易也。論分野者,惟以赤道為準。井、鬼之星,於分為秦,於野為雍、梁二州,為巨蟹宮,為鶉首、未宮。井宿則雨水昏中,鬼宿則春分昏中。

《周禮保章氏》
以星土辨九州所封之域其後星
编辑

《經》散亡。惟《漢地理志》載分野始詳,而鄭康成十二次之分,大率因之。《晉天文志》云:「班固取《三統曆》,以十二次配十二野。」 及費直《周易分野》蔡邕

《月令章句》
後魏太史令陳卓定郡國所入宿度
编辑

固已詳言之矣。而《舊志》載滇分野,雜引《星經》,卒無定論。其曰:太白主益州,蓋太白秦分神,主華岳,華山屬少陰,萬物由此而化生,故金星位焉。又少昊為白帝,治西岳,上應井、鬼之精,下鎮秦之分野。故《天官書》曰:「秦之疆也,候在太白。」 太白主秦晉、巴蜀、羌、髳諸國,梁雍以西之地皆屬焉。是太白主益州之說,蓋通秦、蜀而言,非專為滇言之也。又曰:「北斗第二星主益州。《星經》以五亥夜候北斗第二星,乙亥為漢中,丁亥為永昌,己亥為巴郡牂牁,辛亥為廣陵,癸亥為犍為。」 《觀象玩占》曰:「北斗一星主秦,二星主楚,三星主梁,四星主吳,五星主趙,六星主燕,七星主齊。」 則北斗第二星,非專主益州分野明矣。司馬遷曰:「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 班固則曰:「秦地東井、輿鬼之分,其界盡於西南,牂牁、越雋益州。」 固去遷未遠,若以史遷之言為然,班固以同代史官,不當更而定之矣。又考四川成都井鬼分野,入參一度,順慶參井,松潘疊溪觜參,東川屬參,是觜參固與滇無與矣。而志滇者猶曰半屬觜參,半屬井鬼,又以迤東為觜、參,迤西為井鬼。聚訟紛紛,究同捫籥。是皆徒襲乎《星經》之說,而未攷乎分野之實也。夫分野之定,起於井鬼。唐一行以山河兩戒論星野,謂南河、北河分夾東井,為天之闕門,主關梁,所以界天之南北也。故北河曰北戒,為北戍衡星;南河曰南戒,為南戍權星。兩戒之間,七曜之中道出焉。春分昏中,兩河當於午位。就此時之中星觀之,井在赤道之北,黃道經其內,恰值嵩高之上。以是知天之高者惟北辰,而井與北極最近。地之高者惟崑崙,而秦、蜀滇與崑崙為近,故定分野者必以此為準矣。又《天漢經》井,自井而向西北,參、觜次之,畢、昴次之,婁、胃、奎、壁、室又次之,此由西北而漸下之大略也。自井而向東南,南河次之,輿鬼、弧矢次之,柳星、張、翼、軫又次之,此由東南而漸下之大略也。故天官家以黃河內外水之歸東海者為北河,以長江內外水之歸南海者為南河,因水勢南北分合為星野,南北所主,此又自天漢而斷之也。夫南河、北河兩星,列於井之南北,於此求之,秦在西北,則黃道所經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則近參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則近鬼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鬼之間明矣。且天狼弧矢在井鬼之南,主南彝、艮緬諸司之地。占南彝者必於狼,則志滇分野者亦必於井鬼,此又象之彰彰可據者也。雖天道渺茫,非可臆測,而以雲漢與地勢之高下揆之亦概可識矣。世有《甘石》,當必能辨之。

雲南戶口考         通志 编辑

康熙三十年分,原額人丁及編審清出,除頂補老故外,共人丁一十四萬一千五十八丁,額徵丁銀二萬八千四百四十二兩一錢九分一釐。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清出人丁四百四十五丁,應徵銀九十兩二錢一分二共人丁一十四萬一千五百三丁,徵銀二萬八千五百三十二兩四錢一釐。

又額外康熙二十五年編審,增出沐莊人丁一千九百七十丁,應徵丁銀四百七十六兩五錢七分一釐。

康熙七年,奉裁安寧、易門、宜良、定雄、通海、鶴慶、永平、定遠、中屯、越州、曲靖、「六涼、臨安十八寨,洱海、大羅、蒙化、楚雄十九衛所,歸併州縣徵收原額軍舍、土軍人丁及編審清出共丁一萬七千四百九十九丁,額徵丁銀七千七百九十三兩三錢。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增出軍舍人丁一百一十二丁,徵銀五十八兩六」 錢二分。二共人丁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一丁,徵銀七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二分。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雲南都使司督徵左、右、中、前、後、廣、平彝、大理、永昌、騰衝、瀾滄、景東、楊林、木密、馬隆、新安、姚安等十七衛所附鳳梧所歸併州縣徵收。

原額軍舍、土軍人丁及編審增出軍舍人丁共二萬九百八十三丁,額徵丁銀八千二百三十五兩四錢五分。又康熙二十五年編審,增出軍舍人丁四十一丁,徵銀一十四兩四錢八分。二共人丁二萬一千二十四丁,徵銀八千二百四十九兩九錢三分。

雲南田賦考         通志 编辑

「原額民賦及清出開墾等,共田地七萬九百三十七頃八十一畝五分八釐八毫六絲一微六纖二塵七渺六漠。」 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現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實徵。夏稅本折麥三萬一千九百一十八石六斗六升四合四勺六圭七粒七顆八粟,內除麗江府蒙番竊踞,無從催徵,暫免徵收麥四百五十八石五斗一升六合一勺外,實徵麥三萬一千四百六十石一斗四升八合三勺六圭七粒七顆八粟

實徵秋糧本折米一十萬九千三百九十石八斗八升四合八勺六抄八撮四圭三粒一粟。內除麗江府蒙番竊踞,無從催徵,暫免徵收米一百四石六斗八升五合五勺外,實徵米一十萬九千二百八十六石一斗九升九合三勺六抄八撮四圭三粒一粟。內尚有麗江府蒙番占踞,每年無徵秋米二百石,係該土府補額。

《實徵條編》協濟地畝等銀八萬七千八百六十兩八錢五分七釐四毫四絲四微七纖八渺三漠。內有麗江土府被蒙番占踞,每年無徵銀六十六兩四錢三分,係該土府補額。

又額外增出沐莊田地並二十一年勸墾,共田地二千五十頃五十畝四分二釐八毫九絲四忽三微四纖六塵二渺四漠。查增出田地內尚有荒蕪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折麥四百五十五石二斗四升四合九勺三抄一撮七圭六粒五顆五粟。

實徵秋糧本折米三千二十八石二斗二升四合五勺二抄三撮八圭三粒三顆六粟。

實徵《條編》等銀二千五百六十七兩七錢八分五釐四毫六絲五微五塵七渺六漠。

附:「額徵」 ,除懸額無徵並鳳氏克舉沒官祿昌賢等叛產刪除各款名色外,

原額觀場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百五十七兩三錢三分二釐七毫八絲五忽。

花斑竹銀八十五兩,耗銀六錢八分。全徵差發、米、麥、牛、馬、綿紬、海𧵅各項,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五千七百三十八兩九錢八分三釐九絲三忽五微四纖一渺六漠。內除麗江府所轄中甸,被蒙番竊踞,無從催徵,暫免徵收銀四百一十四兩八錢三分三釐七毫五絲外,實徵銀五千三百二十四兩一錢四分九釐三毫四絲三忽五微四纖一渺六漠。

差發米一千八十石九斗一升七合,每石折銀七錢,該銀七百五十六兩六錢四分一釐九毫。奉文改徵本色無耗米一千八十石九斗一升七合。

礦課:商稅共銀九百五兩八錢四分,遇閏加銀四十三兩二錢九分六釐六毫全徵。查此礦課內有新平縣明直廠課銀三百三十兩九錢六分,因硐老山空,礦苗斷絕,曾經兩次題請豁免,未蒙除豁。

商稅課程,門攤酒醋鉛鐵等項,共銀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四兩一錢六分二釐五毫四絲六忽一微,遇閏加銀五百二十三兩六錢八釐二毫二絲四忽六微三纖四塵。又,雲南府稅課司,春冬遇閏加銀三百三十三兩三錢三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微,夏秋遇閏加銀一百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全徵》內有易門縣銅課銀二兩、老場爐課銀二十一兩六錢,節據硐民控訴,因開採年遠,礦苗斷絕,硐老山空,久已無徵。前已造入全書題達,未蒙除豁。

商稅:「海《𧵅易》」 銀二十七兩五錢七分,遇閏加《𧵅易》銀一錢,全徵。

《商稅》麻布五百六十九段,每段易銀一錢,該銀五十六兩九錢。全徵:

魚課、魚鈔,共銀一千七百六十四兩六錢五分七釐六毫。內魚課、魚鈔遇閏加銀六十三兩五錢六分一釐五毫八絲。又劍川州魚課遇閏,春、夏加銀一十三兩二錢四分,秋、冬加銀一十六兩五錢五分全徵。

魚課米三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五錢,該銀一十七兩七錢五分。全徵。

海湖租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每石折銀四錢,該銀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二釐四毫;每銀四錢改徵穀一石,該穀三百八十四石六合。全徵年例沒官。「彝祖」 並武侯祠租穀,除荒蕪無徵並刪除外,實徵無耗租穀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九升。

學租銀六十九兩五錢二分一釐,全徵。

《牛稅籽粒稻穀》銀二十二兩六錢七分。全徵籽粒銀,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三百二十二兩九錢七分三釐。

《房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十一兩一錢八分二釐。遇閏加銀四分五釐。

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五十九兩六錢八分四釐。

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六錢七分。

《軍餉》米銀七錢五分八釐八毫七絲六忽三微。全徵

《乍甸均徭》銀二十兩,全徵。

猛波羅各寨,均徭銀二十兩七錢,全徵。

均徭《水利》銀三兩一錢七分,全徵。

《水利租穀》銀五兩四錢八分,全徵。

古柏莊租穀二百石,全徵。

學宮租穀除荒蕪無徵外,實徵租穀八十石;租穀除荒蕪無徵外,實徵租穀五百六十一石六斗五升七合三勺七抄五撮五圭。

租麥除荒蕪無徵外,實徵租麥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丈報陸地納租充餉銀八兩七錢九釐全徵麥課銀一十二兩全徵。

《丁苴》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十兩。《館客》銀,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三百七兩二錢三分。

《站赤》:除荒蕪外,實徵銀一百五十九兩七錢二分五釐。

《丁差》銀五十四兩七錢五分,全徵。

《水夫》銀二十八兩八錢,全徵。

《鋪陳》銀二十六兩,全徵。

芒市馬鞍鋪陳銀一十三兩,全徵。

《官山租》銀一十二兩,全徵。

驛站充餉并站民認辦銀一千四百二十二兩二錢八分一釐八毫五絲,全徵。

《戶口食鹽》銀一百一兩五錢一分四釐八毫,全徵。

村寨年納商稅:《海𧵅易》銀三十八兩八錢,全徵灰窯銀一兩,全徵。

《蒙化廣通嶍峨》酒課商稅銀四十二兩二錢六分八釐,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一分,《全徵》

大理府街稅地租銀三兩五錢,全徵。

布政司曆樣紙觔銀三兩六錢,全徵。

青靛花稅銀:原無定額。

「染青靛缸銀」 ,原無定額。

稅契原無定額,遇有民間投納,按季彙解,鼓鑄息錢難以定額。如奉文鼓鑄,獲息多寡按年彙報。

新增

尋甸州四十八哨,蕎一百六十一石五斗,全徵。納「樓司五畝地方,差發銀,一百兩,全徵。」

開化府納臨安府「蒙自縣戶口食鹽」 銀二十二兩七錢五分四釐,全徵。

馬街商稅銀一十二兩,全徵。

本府新設商稅,年徵課銀三百兩,全徵。

元江府田錢地,講銀五千五十三兩二錢三分六釐,全徵。內有臨安府慢車寨年納銀六十兩,歸該府管轄徵解外,元江府止該實徵銀四千九百九十三兩二錢三分六釐全徵。

浪媽等六寨,歲徵地租銀二百八十五兩全徵。查元江府田錢、地講浪媽等銀,據該府詳稱係新增之項,彝民重困,請減一半。已造入《全書》,未蒙除減。

普洱商稅銀一千六十四兩八錢,全徵

昆陽州柴廠、廣南府剝隘、元謀縣馬街三道商稅原無定額,遇有商賈經過,照貨抽收,按年彙解。

曲靖府經徵曲靖衛馬場本色租穀七百一十七石八斗九升,《全徵》

姚州常住租穀六十石。查此租穀據該州申稱,係先年人民施入寺廟,除完正供外,以為香火之資。後寺廟荒廢,知州甯雲鵬將此租穀報充兵餉,既輸正供,又納租穀,已屬二賦,前已造入。

《全書》
未蒙刪除
编辑

建水州舊設臨元參將,奉裁衙門年例、沒官各項年例銀九十二兩,子花九百觔,檳榔二十把,核桃一萬九千箇,松子二石,木耳四十觔,乾筍一百觔,麻子油一百觔,月柴四十三挑。以上九項,除年例銀九十二兩全徵,其子、花等項按年照時變價起解。

年例馬料本色租穀八十石一斗一升三合五勺,全熟。

年例本色租穀高粱二石全熟查此租穀、「高粱子花」 等款係明時舊設臨元參將私派年例,原非正款。嗣吳逆搜查無礙銀兩,遂將此項增入每歲私派村寨,原非有田有糧之項。前已造入。

《全書》
未蒙刪除
编辑

又額外清出建水州猛丁、猛喇等七寨籽粒色銀四百兩,全徵。

清出鎮沅府境沐氏,照彝民人戶派納巒舊由理村壩、尺壩郎、肆村寨籽粒銀三十六兩六錢六分全徵。

康熙七年,奉裁「安寧、易門、宜良、定雄、通海、鶴慶、永平、定遠、中屯、越州、曲靖、陸涼、臨安十八寨,洱海、大羅、蒙化、楚雄、武定十九衛禦所屯賦,歸併州縣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樣等田地共六千二百五十九頃六十六畝五分八毫七絲四忽五微五纖九塵四渺。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色麥四千三百八十三石七斗六升八合二勺三抄三撮七圭九粒六顆六粟。實徵秋糧本色米六萬四千五百一十七石五升七合三勺二抄九撮七圭五粒九顆。

實徵本色穀五百五十八石五斗九升一合,實徵本色蕎一百三十五石二斗六合四勺八抄。

實徵本色豆十三石五斗三升。

實徵折色稅糧、麥、米、榖蕎共三萬六千五百四十八石四斗三升八合七勺六撮八圭八粒一顆一粟,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一萬四千九百五十兩七錢四分四釐五毫二絲九忽五纖四塵三渺六漠。

附:「額徵」 除懸額無徵外,

原額馬場、草場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六百八兩一分八釐四毫。

原額門攤商稅銀三十七兩四錢七分。《全徵》原額牙稅,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一十兩。原額窯場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六兩一錢八分。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雲南都使司督徵左、右、中、前、後、廣、平彝、大理、永昌、騰衝、瀾滄、景東、楊林、木密、馬隆、新安、姚安等十七衛所附鳳梧所歸併州縣徵收。

原額「屯官馬料公種公樣等田地,共七千六百」

頃八十六畝八分一釐二毫二忽四纖七塵。查額內尚有荒蕪田地,額編錢糧,見係除荒徵解,統俟開墾全熟足額。

實徵夏稅本色麥五百九十五石四斗九升九合九勺八抄二圭九顆四粟。

《實徵》本色蠶豆一百八十四石二斗二升三合八勺。

實徵秋糧本色米五萬七千七十九石一斗七勺八抄六撮五圭四粒九粟。

實徵本色穀六百二十一石四斗二合。

實徵折色夏稅麥、米、穀、蕎、豆共七萬七千三百三十九石七斗六升九合八勺二抄一撮九圭九粒四顆,各折不等。該折色銀三萬九百八十三兩五錢六分一釐三毫三絲四忽二微三纖二塵七渺二漠。

附:「額徵收懸額無徵」 外,

原額馬場、草場田地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四百六十一兩一分五釐九毫一絲三忽。原額學租,除荒蕪無徵外,實徵銀七錢五分。以上雲南通省額徵,共銀一十六萬六千三百四兩四錢一分七釐四毫一絲七忽六微九纖八塵七漠。

又額外增出《沐莊條編》並籽粒銀三千四兩四錢四分五釐四毫六絲五微五塵七渺六漠。又「人丁」 項下額徵銀四萬四千六百三十四兩二錢五分一釐。又額外增出丁銀四百七十六兩五錢七分一釐四項,共銀二十一萬四千四百一十九兩六錢八分四釐八毫七絲八忽二微三塵八渺三漠。

存留驛站項下 驛堡官夫廩食馬匹草料,買添馬價銀二萬八千一百九十四兩五錢六分,小建扣除,遇閏照支。

俸工項下 官俸銀一萬三千九百二十八兩七錢一分四釐。役食銀三萬七千三百八兩。喂馬草料銀七百四十四兩。

內有院、司、道首領、提舉等官役俸食銀四千五十六兩七錢五分四釐,例係徑於司庫支給。其餘銀四萬七千九百二十三兩九錢六分,於各府項下開載。

「《支給》項下 一、鞭春」 銀一百六十九兩一錢九分五釐。

祭祀銀二千四十一兩

內有黑、白琅三井鞭祭銀一十七兩,例係徑於司庫支給。其餘銀二千一百九十三兩一錢九分五釐,於各府項下開載。

鋪兵工食共銀三千三十二兩一錢。

解部顏料銀二百一十四兩二錢三分七釐六絲二忽五微。

《廩生餼糧》銀四千二百一十六兩八錢。

散給廩生貧士學租銀六十九兩五錢二分一釐。

表箋袱袋銀一百八十九兩六錢三分八釐四毫。

《曆樣經費》銀三百一十三兩八錢四分。

文場經費,三年一用銀一千一百一十一兩八錢一分四毫。

《武場經費》,三年一用銀四百二十六兩九錢三分五釐。

會試舉人,每名盤費銀三兩。每科進京,人數無定,所有額徵支剩銀兩,聽部撥充滇省制餉,年終報銷。

本色

額徵夏稅秋糧本折麥米穀蕎豆、共二十六萬八千八百三十四石七斗二升七合二勺七抄九撮四圭一粒三顆八粟

額外增出

實徵夏稅秋糧本折麥米,共三千四百八十三石四斗六升九合四勺五抄五撮五圭九粒九顆一粟。

附徵并六款項下

額徵麥、蕎、高粱米穀,共五千一百七十一石八斗六升三合八勺七抄五撮五圭。內支給廩生貧士租穀八十石外,其餘額徵麥米等項聽糧儲道支放。兵糧年終報銷。

附鹽法

黑白琅雲龍、安寧、阿、陋只、舊彌沙、景東九井,原額徵共銀十六萬八千八百零九兩三錢六分。康熙二十一年總督蔡毓榮、巡撫王繼文題準免黑井每月課銀二千兩,共實徵課銀十四萬四千八百零九兩三錢六分。查「黑井鹽課額內,康熙二十六年具題黔省普安等處改食川鹽。」

歸入川額徵收銀五千七百六十兩。復于康熙二十九年內奉部文、「普安等處向食滇鹽。每年所徵課銀五千七百餘兩」 改食川鹽每年所徵課銀止二百四十餘兩。應照舊例普安等處仍食滇鹽照額徵課。奉

旨課銀、照舊例、仍徵一十四萬四千八百九兩三錢

六分遇閏照加,小盡照「各省《全書》」 扣除。

黑鹽井提舉司,提舉一員。鹽課司大使一員。大井、東井、復井,該井歲辦課銀十二萬兩。康熙二十一年,題準豁除加煎,每月課銀二千兩,實徵課銀九萬六千兩。查該井課額內,因奉部文,「普安等處仍食滇鹽,照額徵課」 ,奉

旨課銀、照舊額仍徵九萬六千兩。遇閏照加小盡不

歲額《公費》銀四百八十兩。

《竈丁編》公費歲該銀四十三兩六錢。《商稅》歲該銀一百三十一兩三錢五分。

《窩滷》歲該銀七十二兩。

附徵:「窩滷」 銀一十八兩。

附徵新增省店鹽稅銀三千七百五十兩,有閏加銀三百一十二兩五錢。查普安等處月銷滇鹽三萬斤,該稅銀一十八兩七錢五分。以一年計之,共銷鹽三十六萬斤,該稅銀二百二十五兩。既普安等處改食川鹽稅銀,題準改川辦納。嗣奉部文,「普安等處仍食滇鹽,按額徵課。」 奉

旨稅銀照舊額仍徵三千七百五十兩。遇閏加銀三

百一十二兩五錢

白井提舉司,提舉一員,鹽課大使一員。

觀音、小石井、舊井喬井、灰尾井界井,該井歲辦課銀二萬八千五百六十兩,遇閏照加,小盡扣除。歲額公費銀四百九兩二分九釐,歲額商稅門攤銀一百二十兩,有閏加銀十兩,歲額革菜門攤銀二十四兩。查黑、白二井鹽課過重,鹽斤難銷,實因滇省人民稀少,鹽斤日壅,而課額漸逋,以致行鹽地方各官屢受參罰,前已造入全書,題請減額六萬九千三百兩,未蒙除減。琅井提舉司提舉一員,吏目一員,

琅井:該井歲辦課銀九千六百兩,遇閏照加,小盡不除。

歲額公費銀三百一十兩九錢一分一釐四毫。《商稅》歲該銀三十七兩六錢。

鹽行歲該課銀六兩

米行歲該課銀八兩

酒行歲該課銀五兩

原編協濟安寧井公費銀八十九兩五錢。窩滷公費歲該銀九十兩二錢。

雲龍井大使四員

雒馬井係「雲龍州經徵。」

該井歲辦諾鄧井、石門井、大井、天耳井、山井、師井、順盪井課銀四千七百六十三兩七錢。遇閏照加「小盡」 扣除。

歲額公費銀三百二十七兩二錢一分二釐六毫。

安寧井係「雲龍州經徵。」

該井歲辦洪源井、石井、鵝井、大界井、新河井課銀一千九百八十兩,遇閏照加「小盡扣除。」 阿陋井鹽課司大使一員。

該井歲辦阿陋井、猴井、奇興井、袁信井、袁朝鳳井、吧喇井、羅木井、納甸井課銀二千九百二十三兩二錢,遇閏照加小盡扣除。

歲該公費銀四十七兩九分三釐。

《只草》二井。康熙十八年八月內奉。

旨「封閉。」

該井歲辦課銀二百六十二兩四錢六分。「彌沙井」 鹽課司大使一員。

該井歲辦本井橋後小井課銀四百兩,遇閏照加「小盡」 扣除。

《景東井》係景東府掌印同知經徵。

該井歲辦課銀三百二十兩,遇閏照加,小盡不除。

雲南驛遞考         通志 编辑

自省至貴州普安州路程。

滇陽驛 三十里至板橋驛。滇陽驛在省城,舊設馬一百匹,今設馬六十匹,在城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滇陽驛。

板橋驛 六十里,至楊林驛。舊設馬三十匹,今設馬四十匹。板橋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板橋驛》。

楊林驛 七十里至易隆驛,舊設馬三十匹,今

設馬四十二匹。楊林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楊林驛三十里至腰站堡換夫

易隆驛 八十里至馬龍驛。舊設馬三十匹,今設馬四十二匹。易隆堡照舊設夫一百名,古城堡照舊設夫一百名,俱附易隆驛三十里至滇南堡換夫。

馬龍驛 七十里,至南寧驛。舊設馬三十匹,今設馬四十二匹。馬龍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馬龍驛四十里,至三岔堡換夫。

南寧驛 五十里至白水驛。舊設馬五十匹,今設馬四十二匹。三岔堡照舊設夫一百名,交水堡照舊設夫一百名,俱附《南寧驛》。

白水驛 六十里至多羅驛。舊設馬三十匹,今設馬四十二匹。定南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白水驛。多羅即平彝衛,途經茶花箐,多盜。

多羅驛 六十里至亦資孔。舊設馬六十匹,今設馬五十匹。平彝堡照舊設夫一百名,附《多羅驛》。

亦資孔驛 八十里至普安州驛,屬黔,設普安州 四百二十里達貴州省城。

自省至「交水」 分路向四川永寧衛路程:

南寧驛 五十里至松林驛,舊名「普魯吉」 ,今以名堡。

松林驛 七十里,至炎方驛,照舊設馬十匹。普魯吉堡,照舊設夫五十名。附松林驛。途經韶關。有火忽都堡。

炎方驛 八十里,至霑益驛,照舊設馬十匹。火忽都堡,照舊設夫五十名。附《炎方驛》。

霑益驛 八十里,至儻塘驛,照舊設馬十匹。霑益堡,照舊設夫四十名,附霑益驛。驛即烏撒後所城,有「儻塘站」 ,隸黔中,實滇、黔、蜀錯繡地。儻塘驛 ,五十里,至可渡驛,照舊設馬十匹。儻塘堡,照舊設夫四十名。可渡堡屬雲南,照舊設夫四十名,附儻塘驛。

可渡驛 九十里至烏撒衛,滇蜀分界,四川烏撒府與衛同城,烏酋所居,其險道有楊橋三灣。由烏撒而行,嵐煙箐雨,有虎多盜,必聚旅嚴兵,方可行。

烏撒衛 七百三十里,達永寧衛,四川界。自省至四川建昌衛路程。

滇陽驛 八十里至富民縣。

富民驛 一百二十里至武定府,舊有驛堡,今廢。西北歷街子坡,踰坡有小甸關,扼要可守。武定府 七十里至馬鞍山,西歷烏龍洞、躍鷹、高橋等十餘村落,川原平衍,廣二十餘里。馬鞍山 九十里至元謀縣,歷黑箐哨,陰翳多淖,出箐至八蜡哨、乾海子,崇山複嶺,下馬頭山,始平衍,有微瘴。虛仁驛在中道,今郵傳俱廢。元謀縣 六十里至黃瓜園,舊有環州驛,今廢。歷馬街子、龍海落,地皆平原而荒,人皆僰彝。由龍海落西渡河,有苴林村。由苴郤達姚安,秦、蜀賈人由越建來者,由此入迤西諸郡。

黃瓜園 四十里至金沙江。金沙江渡有三:一由賓川至北勝。蕖通鹽井衛,地屬蕃彝,不可行。一由大姚縣魚閘渡至黎溪,一即此渡。江水奔駛,挽舟里許,乃橫舟而濟。北岸無居民,南岸設巡檢司可百餘家。渡金沙江北五十里至姜驛。初行谷中,沿溪而上十里,升「火焰山,其高三十里,峰回路轉,陡絕之處翼以木棧。」至山巔三里許,即姜驛。驛久頹圮,後有彝寨,羅婺居之。江外地皆逼東川。

姜驛 ,八十里至黎溪站。《滇徼》盡此,三十五里有松平關。

黎溪站 十里至鳳山營,有五里坡,險隘多盜,七州彝寨夾路廬焉。鳳山營設於山巔,下有二營:曰「火燒」 、曰「觀音。」 聯絡山麓,鈴柝相聞,實要地云。

鳳山營 五十里至會川衛。

會川衛 三百九十里,達建昌衛。

自省「由師宗州」 至廣西南寧府路程:

會城 一百二十里至宜良縣,往東途經湯池、宜良縣 ,七十里至天生關。

天生關 四十里至趙誇。

趙誇 九十里至師宗州,東歷路出彝砦中,時有摽奪之患,今息。

師宗州 九十里,至《羅平州》。

羅平州 六十里至「三板橋。」

三板橋 七十里至江頭。

江頭 八十里至黃草壩,地屬黔中。

黃草壩 八十里至鄭屯。

鄭屯 四十里至棲革

《棲革 》四十里至安籠所,地隸粵西。

安籠所 六十里至板屯。

板屯 ,四十里至壩樓,過江有舟渡。自安籠至此,沿江多瘴,峻嶺隘道,彝寇出沒無時。又三日至安隆司。

安隆司 四十里至芭蕉關。關隘險峻,扼諸彝之吭。

芭蕉關 九十里至潞程。自此至田州路俱《坦彝》。

《潞程 》九十里至王店。

王店 九十里至歸樂界,泗城、田州有《彝患》。歸樂 九十里至榮莊。

榮莊 九十里至田州,州臨右江。

田州 由江舟行八日達南寧府。

自省「由臨安達廣西南寧府」 《程》。

雲南府城 四十里至呈貢縣。

呈貢縣 ,五十里,至晉寧州。

晉寧州 九十里,至江川縣東南,循松子山澗行,至河澗鋪,登關嶺,為迤東扼塞。漸下至茨桐鋪,踰石關。

江川縣 七十里,至通海縣東循星雲湖上行,過甸苴關,又循杞麓湖上行。

通海縣 六十里至曲江驛,道經侯家箐至曲江

曲江驛 九十里,至臨安府。

臨安府 一百二十里,至阿迷州,東南歷漾田、安邊哨,有三轉灣坡,多盜。

阿迷州 四十里,至馬者哨東。踰橋至東山關,有崇山,必窮日力乃至。山巔居人百餘家,彝多於漢。

馬者哨 ,六十里,至多。鋪東歷矣馬驛,舊驛廢。

《多》。鋪 六十里至羅台驛,東南歷木瓜鋪、永寧哨至驛,舊驛廢。

羅台驛 四十里至隴希寨。踰山而南,經倒馬坎,林深磴險,谿徑雜出,沙人、儂人溷處,彝患時有。

隴希寨 ,六十里至彌勒灣,南至新哨,有旁徑滋寇。至灣山哨平彝,一望沙磧,疆理隸彌勒州。彌勒灣 六十里至者豹東,踰山有竹子箐,荊棘叢生,莽有伏戎。過楊屋、戈勒、襪舍三寨,臨俺排江,循西岸而進。江出兩山中,瘴毒不可邇。清明後為酷,觸之,無治者。江東有大八百、小八百二寨,皆儂氏屬。彝。至俺排寨,渡板橋絕江,循東岸,歷革雷寨、馬鞍山,六郎者莫至者豹。昔有公署,今廢。

者豹 ,六十里至速為寨,東南歷小者馬寨,有徑路通季達。賊人南歷省芽者免、羅幹、速徵至速為寨。舊有速為驛,今廢。

速為寨 ,四十里至木鐵,東南歷母忙寨至木鐵,上有儂彝寨數十餘家,路坦,彝

木鐵 ,四十里至廣南府,南歷那龍、那堵、者圖,大者馬至府。

廣南府 五十里至寶月關。自府南連山,皆削壁不可通,惟此鑿石通道。儂氏設關其上,嚴啟閉,今廢。

寶月關 九十里至羅貢寨。南經可王塞,至西洋江。江之淺者可揭而涉,為廣南富州界。渡西洋江,有崇坡,躋坡至羅貢箐,寇盜叢箐林中,行旅來往,必索兵為導。

羅貢寨 ,四十里至布戞寨,南歷沙斗位來,踰山上下

布戞寨 ,五十里至富州,居民為土酋沈氏轄。富州 ,三十里至板有公署災於《火板》。 三十里至納桑寨,納桑寨 四十里至鎮安州,南入「納桑箐」,隸粵西,實滇、粵、甌脫地。箐林嶮巇,人多扼於險,民居多依削壁行人野宿田中。州南有交阯寨,莫氏以官監之,鎮安酋長岑氏半受制焉。

鎮安州 六十里至箐口寨。東行川原中原,窮登嶺,南入苟把箐,其長三十里,林莽倍密,實交粵棄地,彝寇之來,莫知其蹤。行者以夾衛出箐口寨隸歸順,居民稍就平原。

箐口寨 四十里至安得寨。東踰嶺,下至苟把寨,有照陽關,石壁削立,半壁有石洞,穴山而過,路出其中可十畝,上下有石隘,磴石崚嶒,礙車馬,脫輗軏,解鞍韉,乃躋入關。

安得寨 ,六十里至細村,東歷打濫箐,草棘亂生,多石山,若城中有平疇者曰「硐。路」 出其中,出入之所皆有石隘,其硐曰「打濫」 ,曰「平崖」 ,曰「細村。」 細村 六十里至歸順州,東歷六硐。那馱、《土酋》

尚禮法,馭下以嚴,闔境無盜。州治北有險砦,下有徑,一日可達交趾、高平府。

歸順州 三百七十里,達左江。由左江舟行十日達南寧府。

自省「由《路南》州達廣西南寧府」 路程。

省城 九十里至湯池,東歷水海子、黃土坡、七甸。

湯池 八十里至路南州,歷老大坡、宜良縣,一碗水土官哨,白山屯、陳家渡。

《路南》州 七十里至發矣哨。東南歷板橋屯小色朵、大色朵、林馬硐。至哨,有革泥巡檢司,「母伏矣哨。」

發矣哨 ,八十里至彌勒州。東南歷馬矣。哨龍鋪六豐上馬州。

彌勒州 七十里,至竹園村,東南歷彌南哨、橫水塘、青水哨、石子哨、矣勒新村,習於中哨,龍潭、芭蕉村。

竹園村 八十里至大百戶,東南歷石牛坡,拖正舊哨、新哨至江邊。

大百戶 。八十里至阿小寨,渡江上坡,有普氏寨。又歷懷遠哨,至阿小寨。

阿小寨 ,九十里至三鄉城,東南歷卜洪寨、大勒灣,會於廣南路。

三鄉城 ,七十里至彌勒灣,歷歸德哨,由彌勒灣會於廣南路。

彌勒灣 ,七十里,至龍得村,入廣西府,歷龍甸村、吉雙鄉、矣明村、歪鴉迫。

竜得村 九十里至密勒勒,東南歷小寨、小江橋、大江渡、象鼻嶺、沙人寨、布榮寨、矣彝寨、石頭寨、小河至密勒勒江外,皆土舍昂氏地。

密勒勒 ,三十里至寶月關,東南歷大黑布沼、八倒哨、小黑布沼、矣堵哨山、白村,北達交水,南會彌勒灣,入廣南路。

寶月關 ,七十里至阿用寨。

阿用寨 七十里至老太莊。東循西洋江老太莊 九十里至花甲硐。東歷打魚莊,入富民界,過板淜寨,渡西洋江,沿江道迮崖峻,山後有那齊寨,實盜藪。至花甲硐地界,有野處之所。花甲硐 九十里至耿牙寨。

「耿牙寨 」 八十里至「《高山》公館。」

《高山公館 》七十里至東坡,坡有野處之所。東坡 七十里至歸朝富州酋沈氏,地炎熱多瘴。

《歸朝 》六十里至「四亭。」

「四亭 四十里」 至者散。

者,散 四十里。至者,令

者,令 三十里至《博隘》。

博隘 有大江,舟行四日達田州,又八日達南寧府。

自省至永昌府路程

在城堡 七十里,至安寧州。

安寧堡 六十里至祿脿堡。安寧原設堡夫五十八名,內逃亡故絕二十八名,止存三十名。有冷飯田。

祿脿堡 四十里至煉象關。祿脿原設堡夫八十名,內逃亡故絕四十七名,止存三十三名。有冷飯田,道經老雅關。

煉象堡 四十里至祿豐縣煉象。原設堡夫九十三名,內逃亡故絕五十六名,止存三十七名。有冷飯田。

祿豐堡 七十里至捨資祿豐。原設堡夫八十二名,內逃亡故絕五十名,止存三十二名。有冷飯田,道經六里箐,林深徑陡,多盜。

捨資堡 四十五里至廣通縣,捨資,原設堡夫七十三名半,內逃亡故絕六十九名半,止存老軍三名,識字軍一名,外撥楚雄衛軍夫一十五名,定遠縣民夫二十二名。協應共四十名。有冷飯田。此站路甚崎嶇,值陰雨泥淖,行旅甚艱。廣通縣 七十里至楚雄,廣通,原設堡夫七十三名半,內逃亡故絕三十三名半,止存四十名。有「《冷飯田》《道經回蹬關》。」

楚雄峨碌堡 四十五里至呂合峨碌,原無堡夫。向撥楚雄衛軍一十二名、民夫一十八名,南安州協夫十名,共四十名

呂合堡 ,七十里,至鎮南沙橋。呂合。原設堡夫五十名,內地震,兵火止存一十八名;「定遠」 協夫二十名,共三十八名。有冷飯田。

沙橋堡 七十里至普淜沙橋。原設堡夫四十名,內逃亡故絕十六名,止存二十四名,內逃亡六名,招佃應差。有冷飯田,道經鸚鵡關,亦險要地,屬姚州。

普淜堡 六十里至雲南縣。普淜。原設堡夫一百九十名,內逃亡故絕一百六十名,止存三十名。康熙二十年,因夫差浩繁,詳令姚州、大姚二屬協濟一百名。恢復後,詳減八十名,止協濟二十名,共五十名。有冷飯田。

雲南縣 八十里至白崖。雲南原設堡夫四十六名。內逃亡故絕一十八名。又孤獨軍三名。止存二十五名。其所缺五名。將冷飯田所餘租穀雇應。

白崖堡 八十里,至下關堡。白崖原設堡夫八十四名,內逃亡故絕七十九名,止存五名。大羅協夫五名,洱海協夫八名,景東協夫一十二名,共三十名。有冷飯田。道經定西嶺,山極崎嶇。下關堡 九十里,至漾濞。下關原設堡夫一百名,內逃亡故絕六十六名,止存三十四名。有冷飯田。

漾濞堡 八十里至打牛坪。漾濞原設堡夫六十七名,內逃亡故絕三十名,止存三十七名。又各里站馬十匹,每馬編夫三名,共三十名,通共六十七名。有冷飯田,屬永平縣。

打牛坪堡 二十五里,至黃連堡。打牛坪原設堡夫六十四名,內逃亡故絕五十八名,止存六名。議令漾濞伍九、半伍所軍協濟。有冷飯田。黃連堡 七十五里,至永平縣黃連,原設堡夫六十四名,內逃亡故絕五十八名,止存六名。餘將冷飯田租穀雇應。

永平堡 七十五里、至沙木和永平。原設堡夫六十四名。內逃亡故絕六十二名、止存二名。餘將冷飯田租穀雇應

沙木和堡 一百二十里至永昌府。沙木和,向係民夫應差。後因苦累,撥永昌衛軍一十二戶與民夫各半。變亂之後,除逃亡故絕,今止存堡夫二十三名。路過瀾滄江橋。查迤西一帶各堡,自恢滇以來,原未開支錢糧。

永昌府 六十里,至蒲漂。永昌府以下無額設堡夫。

《蒲漂 》八十里至磨盤石。

磨盤石 八十里至龍江驛。驛久裁。

龍江驛 七十里至騰越州南,中極邊,外皆野彝,行四十餘日,始達緬甸。途泥濘,多野獸,不可行。

金沙江達馬湖府水程

江源出吐蕃。其龍川東至巨津、寶山,三面環麗江,至鶴慶受漾、共諸水。又東經北勝州,受桑園、龍潭、程海諸水。又東經姚安,受蜻蛉、大姚、龍蛟諸水。又東經定遠,受龍川諸江水。又東經元謀,受苴寧河。又東至祿勸州,受滇池以西諸水。又東經會禮州,又東經東川濟慮部,過烏櫳山,受尋甸、牛欄江諸水。又東經烏蒙南,又東經馬湖,遂至漵州,入於江。明僉事王惟賢議:自滇池海口開,至安寧、羅次、冨民只、舊你革、達古普渡安革法,法革於土色江邊納木姑十三程內。土革有疊水。自武定金沙江巡檢司至罵喇母、白馬口,燦喇則五曲革,直勒則卓剌除、魯圭寧、折荅甸、沙吉撒麻村,至土色大河阿納木姑,凡十四處,內則卓沙吉有疊水。又明按察使莊祖誥議,自巡檢司開濬。由白馬口歷普隆、紅岩、石喇鮓,至廣翅塘,皆祿勸州地。其下有三灘,水溢沒石,乃可放舟,涸則躋岸纜空舟以行。又歷直勒村、罵喇、《土色》,皆會禮州地。其下有雞心石,石如錐者三,纍江中,舟行相水勢緩急而行。又歷踏照、亂得頭峽、喇鮓,至粉壁灘,甚駛,皆東川地。又歷驛馬河、新灘,至虎跳灘、陰溝洞,皆巧家地。「虎跳」 湍瀉陡石,不可容舟。陰、溝二山頹集,水行山腹中,皆從陸過灘,易舟而下。又歷大小流灘,為蠻彝司地。又歷黃郎水鋪、貴溪寨業灘,至南江口,為烏蒙府地,始安流。自廣翅塘至南江,木商行之可十日。又至文溪鐵索江邊數灘,歷麻柳灣、教化岩,為馬湖府地。又歷拽灘、蓮花三灘,會溪、石角灘,至漵州府。。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