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卷目錄
雲南總部藝文一
回雲南牒 唐高駢
代高駢回雲南牒 胡曾
西南備邊錄序 闕名
平雲南碑 元程文海
雲南志略序 虞集
平雲南頌 明王景常
雲南圖經志書序 前人
滇候記序 楊慎
請巡撫兼制東川疏 鄧渼
條滇黔事宜併莊田仍歸有司疏
閔洪學
重觀滇海序 楊士雲
滇南修攘備考圖說序 楊芳
滇南紀勝書 顧養謙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五十五卷
雲南總部藝文一
编辑《回雲南牒》唐·高駢
编辑
「我大唐聖皇帝德配二儀,光齊兩曜,仁霑動植,聖役 神龍。煦萬國若青天,養兆民同赤子。東鄰若水,西屆 流沙,北通陰山,南抵銅柱,莫不貢琛而納賮,航海而 梯山,請混《車書》,願為臣妾。」是知卑微螢耀,不敢並於 太陽;齷齪蹄涔,焉能踵於神驥?且自九彝八狄,七戎、 六蠻,雖居要荒,盡遵中國。縱外彝驕促,豈中國等倫。 且以蠓蜹之飛騰,不離溝瀆;追鸞鳳之羽翼,擬接熛 霄。雲南。頃者求合六詔,併為一藩,與開道途,得接卭 蜀。賜書習讀,降使交歡,禮待情深,招延意厚,傳周公 之《禮》《樂》,習孔子之《詩》書。片言既知,大恩合報。忽窮兵 再犯朗寧,重陷交趾,兩俘卭蜀,一劫黔巫,城池皆為 灰燼,士庶盡為幽冤。轉恣胸襟,罔知悛革。吞越巂之 舊地,圍相如之故城,凌犯不休,貪殘轉甚。昔交趾都 護,不閑理兵;朗寧元戎,未解誅寇。受以侵欺,容其殘 暴。某比者親征海裔,克復龍編,駕三千之師,勦十萬 之寇。南定縣全軍陷沒,如乾鎮匹馬不回。羅和一空, 嘉寧俱盡。贊衛段酋遷斬首,騎將麻光亮亡軀。李善 龍面縛軍前,張詮生擒陣上。沉白衣歿命之眾,如赤 日消冰;殺朱弩佉苴之軍,若紅爐焰雪。諾眉就戮,思 縉自裁。董譯龍之恓惶,范眤些之窘沮。江橋則盡底 焚燒,采筏則從頭覆沒,波封瓦解。扶耶大隳,容易誅 鋤。若高厚之縱燎,等閑撲滅,如順坂之走丸。收復城 池,掃殄妖孽,仗睿謀之果斷,資神術而追擒。掩韓信 滅趙「之功,吞樂毅定齊之策,其於勝負,詔國同知。昨 日來鎮西川,移從汶水,仗節單車,大開城門,放出人 物,固無疑阻,直擬誅鋤。前詔王遣張棟成等揚言和 好,身纔入境,兵已繼來,侵欺大國,熒惑元戎。戮僕之 儀,須依古典,已軍令處置。」詔前後俘獲約十萬人,今 獨送杜驤妻,言是沒落。杜驤守職,本在南安,城陷驅 行,故非沒落星霜半代,桎梏幾年。李氏偷生,空令返 國;杜驤蚤歿,不得還鄉。今則訓練蕃兵,指揮漢將,鐵 衣十萬,甲馬五千,邕交合從,黔蜀齊進。昔時漢相,有 七擒七縱之功,今日唐臣,蘊百戰百勝之術。勳名須 立,國史永書。且杜驤官銜,李瑤門地,不是親近,但王 室疏宗,天枝遠派而已。李氏並詔國木夾並差人押 令進送朝廷。是故牒
《代高駢回雲南牒》胡曾
编辑
牒:前件木夾,萬里離南,一朝至北。開緘捧讀,辭藻煥 然,獎飾過多,欣慰何極?實以乍同邊鎮,纔到藩籬。且 按此朝之舊儀,未委彼國之新制。不知鶴拓,惟認苴 咩,尚呼南詔之佳名,豈見大朝之美號?要從微耗,且 是所宜。伏承驃信王化風行,君德雲被,雕題屈膝,鴃 舌折腰,卉服來庭,毳裘入貢。蓋以深明豹略,精究龍 韜,波伏西天,草偃南土者,然侵軼我華夏,無乃不可 乎?將謂「我皇帝有所負於彼邦,邊臣有所負於彼國, 慮彼直我曲,獲罪於天。是陳《木夾》申懷,用佇榮報。」及 披迴示,已見事根,止於囚繫使人,放歸彼國。始乎小 怨,終此深讎,吞噬我朗寧,虔劉我交阯,取我越巂,犯 我益州,若報東門,乃及再四。夫物居中者尊也,處外 者卑也,是以眾星拱之北辰,百谷趨之東海,天地尚 不能違,而況於人乎?我國家居天之心,宅地之腹,四 方八表,莫不輻輳,亦猶北辰之與東海也。誠知土地 山河,歸於有德,雖云有德,亦須相時,苟無其時,安可 妄動?明公博識多聞,豈不見仲尼乎?仲尼之聖踰堯 舜,顏子之賢過夔龍,六合茫茫,無立錐之地者,蓋無 其時也。適使仲尼生於秦末,乘胡亥之亂,用顏回、閔 損為宰相,子路、冉有領將軍,子貢、宰我充行人,子夏 言偃典書檄,雖六合鼎沸,可期月而定也。當此之時, 劉、項只可都頭,韓、彭不過部將耳。聖人雖有帝天下
之德,而無帝天下之時,終不妄動。及子路欲使門人為臣,以為欺天乎?及自嘆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止於負手曳杖,逍遙倚門,告終而已。王莽不 識天時,苻堅不知曆數,妄恃富強,爭帝乾坤。莽以百 萬銳師來襲後漢,光武以五千之眾破於昆陽;堅以 六十萬精兵寇於東晉,謝元以八千之卒敗之於壽 春,豈不為欺天罔地所致者也?國富兵強,何足恃也? 周王杖箠於岐山,漢祖脫褐於泗水,我高祖起自隴 州,蓋明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見其形未知其兆也。 今與明公陳之望審參焉。昔周王承公劉之德,遇殷 紂之暴,刳剔孕婦,塗炭生靈,剖賢人之心,斷朝涉之 脛,三分天下而二歸周,文王率諸侯而朝之。至武王 觀兵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尚曰「彼有人焉,未可 圖也。」退歸修德,觀乎聖人去就,豈容易哉?及微子去, 比干剖,箕子奴,民不聊生,皇天厭之,國人棄之。武王 方援旗誓眾,一舉而滅紂者,蓋天奪殷而與周也。我 皇帝方宵衣旰食,肩堯踵舜,父事三老,兄友百僚,推 赤心於比干腹中,懸白日於微子頭上。諸侯合德,百 姓歡心,天「下有人,聖如周王,家有姬旦,戶生呂望」者 乎?漢祖承帝堯之德,遇秦皇無道,併吞六國,恃宇宙 一家,焚燒《詩》《書》,坑滅賢哲,築長城於紫塞,造阿房於 皇州,鬼母哭蛇,人臣指鹿,民不聊生,皇天厭之,國人 棄之。是以陳勝一呼,天下響應,漢祖西入,五星東聚 者,蓋天奪秦而與漢也。我皇帝方崇《詩》《書》,任賢哲,卑 宮室,卹黔黎。野無歌鳳之人,朝有問牛之傑。天下有 人,英如漢祖,家有韓信,戶生張良者乎?我高祖承元 元之德,遇隋煬荒淫,徭役不均,徵斂無度,竭民生之 財產,為巡幸之資糧。虎噬群賢,猱蒸庶母,浮沉遼海, 疏鑿汴河。今年東征,明年西伐,民不聊生,皇天厭之, 國人棄之。是以我高祖應天順地,奄有四海者,蓋天 奪隋而與唐也。我皇帝方淡薄聲色,杜絕巡游,夢卜 宰輔,倚樹藩屏。思成垂拱,惡習干戈。皇天方贊,國人 方歡。天下有人雄如唐祖,家有「敬德,戶生元齡」者乎? 僕雖自絳紗,素耽黃石,既探師律,亦識兵機。奉詔鎮 壓三巴,撫安百姓,思敦禮樂,恥用干戈。每傷虞芮之 爭田,念姬周之讓路,苟不獲已,即須訓戎。且蜀地闊 數千里,郡列五十城,戶口至多,士卒之眾,可以揮汗 成雨,吐氣成雲。蓋緣從前元戎,皆是儒者有昧,見機 而作,但守昇平之元規,雖分常憂不教民戰,是以彼 國得以深入,無備故也。僕示之以三令,教之以八陣, 鼓聲而進,鉦動而退,甘與之共,苦與之均,義等塤篪, 「情猶瓜葛。悅禮樂而敦《詩》《書》,務耕桑而聚穀帛。使家 藏甲冑,戶貯干戈,賞罰並行,公私共貫。既識三略,便 可七擒。不唯喝倒不周,亦可劈開太華。況彼國自長 慶以來,騷擾益部,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掠人之妻,鰥 人之夫,焚人之廬舍,使人暴露;剪人之桑麻,使人寒 凍。蜀人怨恨,痛入骨髓。」僕乘其眾怒之勢,示其暴怨 之門。況抱雞搏狸,不繇人教;乳犬敵虎,自是物情。既 仗宗廟之威靈,兼統華夏之精銳,若乘流縱棹,下坂 推車,豈勞心哉?僕官是宰衡,位當侯伯,披堅執銳,雖 則未曾濟河焚舟,平生所貯。彼國將帥之強弱,邦國 之盈虛,坐可酌量,何煩詢誘。且六合之外,舟車不至, 聖人不言彼國在聖人不言之鄉,舟車不及之地。縱 主上英哲,人臣俊乂,亦猶燭龍銜耀,只可照於一方; 春雷振聲,不能過於百里。天與不取,談何容易。夫天 有五賊,見之者昌。彼國縱曉《六韜》,未嫺五賊,而欲泥 封函谷,水灌晉陽,何其謬哉!五賊者,夏桀張羅,殷湯 祝網,是以仁而賊不仁也。殷紂剖生人,周文葬枯骨, 是以「德而賊不德也。齊國厚徵薄貸,魯國厚貸薄徵, 是以恩而賊不恩也。項羽殺義帝,漢高祖舉哀,是以 義而賊不義也。陳後主驕奢,隋文帝恭儉,是以道而 賊不道也。能行五賊,兼曉《六韜》,方可奪人山河,傾人 社稷。我朝未有五失,而彼國徒自陸梁,以此推之,興 亡可鑒。何勞遠離庭戶,始識安危,久習韜」鈐,方明勝 負。而妄要姑息,不務通和,回示荒唐,一何乖戾!罔念 孔、顏之知命,翻效莽堅之覆車。交阯喪亡,可知人事; 新都失律,足見天時,若望降尊,便希抗禮。但百谷不 趨東海,眾星不拱北辰,則不可識也。苟未如是,則不 可改圖。昔管仲入周,不受上卿之禮;蘇武在北,無虧 中國之儀。事有前規,固難更易,況小不事大,《春秋》所 誅。若彼直我曲,恐招天殃;既彼傲我謙,何患神怒?見 已訓齊士卒,調集糗糧。或玉露垂槐,金風動柳,建鼓 數里,命車指南。涉巂弔民,渡瀘會。繼齊魯之夾谷, 紹秦趙之澠池,便是行人,豈遺佳策。皇帝聖旨,巳具 前緘,奉聞。臣下不復多談,恐乖忠告,謹牒。
《西南備邊錄序》闕名
编辑
唐太和四年十月戊申,制詔兵部侍郎臣德裕,節度 劍南西川。維蜀西控戎索,南接蠻服。昔在中葉,武剋 不剛,蟊賊內訌,蛇豨薦食,表撐裡拓,猶懼侵軼,未陰 綢戶,莫急二邊。於是先事候情,并謀合智,料敵勢,扼 地險,計軍實,而《備邊錄》作焉。即十三卷之簡,見萬里 外之情,所以制勝無形,銷患未萌也,茲不可無序。夫破敵於一方,其策易;備敵於多方,其謀囏。朔方既城, 薄伐於西,文王其勤也;玁狁既攘,鞫旅於南,宣王之 武也。鍼芒瀉氣,螘穴潰堤,智慮不周,捍防不密,則疆 場之虞,不生所備,而生所玩。吁可懼哉!然山川扼塞, 非圖莫見;兵財盈虛,非書莫著。是故軍防有錄,撰於 天寶。《九州別錄》,上於正元。《禦彝新錄》,奏於元和,元振 述安邊之策,敬輿條備邊之失,「前英後傑,帷籌幄畫, 詳已然之變,忽未動之憂,寢薪為安,折柳為固,猷之 不遠,寇將生心。德裕身佩西陲之任,得不為南鄙慮 乎?方唐盛際,德威溥暢,北糜突厥,東憺遼海,窮髮反 景,悉主悉臣,文恬武嬉,喪羊於易。吐彝開釁,河隴失 險,締從南詔,協力謀」我。岷江飲馬,倚為先鋒,并絡坤 垠,我圉孔棘。有守曰皋,鑿青谿道。要結蠻好,犄鹿效 順。纂集事狀,為卷十七。質幣結轍,闓戶誨盜。戎膽雖 讋,蠻禍始萌。徑入成都,如升虛邑。唐之君臣,日旰食 矣。疇咨良翰,矯失刷恥。爰命德裕,抗旌秉鉞。葺殘奮 怯,改紀其政。乃建籌邊之樓。凡險要與蠻相入者圖 之左,與戎密邇者圖之右,而部落潰餫靡不察。乃立 雄邊之軍,其精兵曰「南燕」及「連弩」,騎士曰「飛星」及「突 騎」,而農戰器械,靡不飭。大度孰制城以仗義?《榮經》孰 控城以禦侮?《西山》孰阨城以柔遠?復卭崍關,徙越巂 治,而蠻之齒寒。怛謀納款,維州歸璧,而彝之氣奪,猶 慮敵去而備弛也。兵將糧械之數,城鎮種落之名,歲 計經用之目,講求利病,輯為一書,諸郡故實,外彝情 狀,臚分縷析,燦如指掌。刱立陴壘,成以朱書,總繪小 圖,標之首卷,而第四卷序維州本永,尤悉書成於太 和六祀。迨會昌中,秉國之鈞,始奏上之,觀諸文集,猶 有可考。二邊方騷而金湯之,二敵孔熾而霆雷之,匪 碩畫沈幾,曷克臻茲。藏之禁嚴,副在邊陲,日戒夕惕, 庶克有定。大中而後,慆憂好暇,懷燕安之毒,玩鷙擊 之形。河湟歸疆,西顧無騎𡏖矣。厲階之梗,惟蠻為甚。 餂糠及米,繇劍而嶺。乾符之季,有臣雲虔,自邕管涉 川陸四十七程,至善闡,以《南詔錄》三卷獻於朝。吁!德 裕之錄,以蜀備蠻,藩籬之寇也;雲虔之錄,以邕備蠻, 則闖然入戶庭矣。憂先於事,事至而憂,奚翅銖石之 差與?據往鑒新,不可不毖患於微眇也。《易》之《蹇》曰:「利 西南,必有六二,匪躬之臣,而後能濟蹇難。」德裕以之。 按《唐·藝文志》,是錄列在兵書,今《館閣書目》存者一卷, 餘軼不存。我思古人,愛莫起之,撫陳編而三歎。謹序。
《平雲南碑》元·程文海
编辑
「國家繼天立極,日月所照,罔有內外。雲南,秦、漢郡縣 也,負險弗庭。及憲朝踐祚之二年,歲在壬子,我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以介弟親王之重,授鉞專征。」秋 九月出師,冬十二月濟河。明年春,歷寧夏。夏四月出 蕭關,駐六盤。八月絕洮,踰吐蕃。分軍為三道,禁殺掠, 焚廬舍。先遣使大理招之,道阻而還。十月過大渡河, 上率勁騎由中道先進。十一月,渡瀘,所過望風款附。 再使招之,至其國,遇害。十二月,薄其都城。城倚點蒼 山、西洱海為固。國主段興智及其柄臣高泰祥背城 出戰,大敗之。又使招之,三返弗聽。下令攻之,東西道 兵亦至。乃登點蒼,臨視城中,城中宵潰,興智奔善闡, 追及泰祥於姚州,俘斬以徇。分兵略地,所向皆下,惟 善闡未附。明年春,留大將兀良合䚟經略之,上振旅 而還。未幾,拔善闡,得興智以獻,釋不殺。進軍平烏蠻 部落三十七。攻交阯,破其都,收特磨溪洞三十六。金 齒、白彝、緬中蠻國,皆相繼納款。雲南平,列為郡縣,凡 總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縣五十,甸部寨六十一, 見戶百二十八萬七千七百五十三,分隸諸道,立行 中書省於中慶以統之。大德八年,平章政事也速荅 兒建言:「所領雲南,地居徼外,歷世所不能臣。先皇帝 天戈一麾,無思不服。今其民衣被聖明,同於方夏,長 幼老少,怡怡熙熙,皆自慚其往陋,非聖武不殺之恩 不及此,惟點蒼之山常駐蹕焉。若紀聖功,刻石其上, 使臣民永永瞻仰,於事為宜。」中書以聞,制曰:「可。」以命 詞臣。臣文海再拜稽首而言曰:「世祖皇帝之德大矣, 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而生生之意,恆寓 於雪霜風雨寒暑變化之中。物之蒙之者,薰然而溫, 灑然而濯,翕然而同,靡然而順,有不自知其然而然 者。故其功烈之崇,基業之廣,貫三靈而軼千古。」夫以 大理之昏迷,旅拒虐我,使人若奮其武怒,俾無遺育 可也。而招徠綏輯,終釋其主弗誅。嗚呼!微天地之德, 孰能與於斯乎?今陛下建中和之政,凡以繩祖武,厚 生民,無所不用其極,中外欽承,無遠弗屆。是以藩方 大臣於錢穀甲兵之外,惓惓以光昭令德為請,其知 為政之本也已。漢世宗從事西南彝天下為之騷動, 蜀民咨怨,喻之諄諄,鑿池莅習,再駕而後取之,其視 今也孰愈?穆王周行㝢縣,必皆有車轍馬跡焉,初非 疆理天下也,而世猶誦之。至今視跋履山川,灑濯其 民而納於禮義之域,孰愈?彼碧雞金馬與夫點蒼,皆 其山之望者也。漢使祭之,唐季盟之,夫各有所畏焉 耳。今也鐫未始磨之崖,紀無能名之績,桓桓柄柄,與世無極,豈惟足以震百夷,榮千古,其餘光所被,山川 鬼神,實嘉賴之。嗚呼,盛矣哉!臣事先帝,早受眷知,今 復待罪禁林,發揚蹈厲,職也。不敢以荒落辭,謹再拜 稽首而系之以詩曰:於皇維元,載地統天。大噫小噓, 日寒以暄。粵西南陬,水駛山崷。風霆流,形氣交,神州。 跂息蠕蠕,勾萌鮮鮮。谷飲巢居,燕及跕鳶。伊誰之恩, 聖祖神孫。武烈文謨,湔祓生存,既有典常,被之服章。 我吏我民,我工我商,萬國一家,孰為要荒?點蒼蒼蒼, 禹跡堯牆。井鉞參旗,終夜有光。威不違顏,作善降祥, 嗟爾耄倪,視此勿忘。
《雲南志略序》虞集
编辑
京師西南行萬里,為「雲南之地,方廣萬里。昔我世祖 帥師伐而取之,守者弗能定。既即位,奠海內,使省臣 賽典赤往撫以恩惠,沿其俗而道之,善利,鎮以親王 貴人者四十年。方是時,治平日臻,士大夫多材能,樂 事朝廷,不樂外官。天子憫遠人之失牧也,常簡去增 秩,優以命吏。而為吏者多徼幸名器,無治術,無惠安 遐荒之心。禽獸其人而魚食之,無以宣布德澤,稱旨 意。甚者啟事造釁,以毒害其人。其人故暴悍,素不知 教,冤憤竊發,勢則使然。不然,惡生樂死,夫豈其情也 哉?」嗟乎!昔者簞壺迎徯之民,日以老死且盡。生者格 於貪吏,以自遠於恩化;其吏士之見知者無所建白, 而馭於中者又不識察其情故,不亦悲夫!河間李侯 景山由樞庭宣慰烏蠻。烏蠻,雲南一部也,始下車,未 及有所施,會群蠻不靖,按行調發餽給,鎮撫周履雲 南,悉其見聞,為《誌略》四卷。因報政上之。余嘗披而讀 之,考其土產風氣、服食之宜,人物材力之愚智勇怯, 山川形勢之阨塞要害,而世祖皇帝之神威聖略,概 可想見,未嘗不俯仰而興嘆也。其《誌》曰:「張喬斬奸滑 長吏九十餘人,而三十六部盡降;諸葛孔明用其豪 傑,而財賦足以給軍。國史萬歲貪賂,隨服隨叛;梁毗 一金不取,酋長感悅;李知古以重賦僇尸,張虔陀以 淫虐致亂。」此於事至較著明白者也。其術不甚簡易 乎?有志之士尚有所覽觀焉。至讀其《紀行》諸詩,必有 悲其立志者矣。
《平雲南頌》明·王景常
编辑
聖天子之御大歷服也,維清緝熙,載揚武功。盪攘群 雜,混一函宇。於是偃武修文,與民休息。雲南弗庭,遣 使招之,遇害。洪武十四年秋,皇帝若曰:「天厭元德,土 宇瓜分。朕奮起淮甸,為生民請命。鏖戰鄱陽,汀、漢以 清。捲旗東指,吳、會電掃。皇天眷命,正位宸極。爰止六 師,北定中原。河南、山東,不戰而下。元君北跳,九鼎南 遷,秦晉景附,蜀關洞開,兵不頓刃。今雲南蕝爾之地, 喘息相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戕虐我信使,憑陵我 郊保,若不及時蕩一,何以答上天之眷,慰黎民徯來 之望哉?」乃命潁川侯臣傅友德、西平侯臣沐英、永昌 侯臣藍玉等,將鷹揚虎賁之士凡三十餘萬,騎萬匹, 聲罪致討。七月,至於龍江,樓船蔽江,旌旗亙天,水陸 兼進,星流電邁。既至湖廣,分為兩軍。大軍道牂柯,踣 夜郎、平晉、定。奇軍繇羅佐關擊可渡河,奄至曲靖,疾 若風雨,所向輒克。土酋蜂屯獸挺,莫敢格者。未至白 石江十餘里,大霧四塞。元司徒達里麻拒江自固,我 師輕騎長驅,掩其不備,先命千騎從上遊萆山襲其 後。平旦,大兵泅水競渡,達里麻麾軍布陣,未成列,我 師徑前奮擊,其陣遂亂。達里麻走陷於淖,生擒之,俘 斬將士若干人。雲南兵大奔,乘勝逐之。征南分軍擊 烏撒、東川,敗蠻四萬,僵屍蔽野,遂通大渡河。奇軍始 至西平、永昌,率大兵趨雲南。時梁王聞敗,棄城走晉 寧,飲鴆卒,雲南平。自出師至是,凡百餘日,得府州若 干戶,「若干,馬牛軍實無算,承制建官,大軍鎮焉。」明年 分兵下大理,下金齒,下臨安、元江,凡雲南故境皆郡 縣矣。又明年,遣間使降車里,降緬,降八百,咸以壤酋 貢。洪惟天兵,不浹十辰。東抵牂柯,南著交阯,西踰吐 蕃,北界神州。幅𢄙萬里,悉臣悉妾,何成功之速哉!蓋 皇帝文武神聖,煦為春陽,肅為秋霜,綏之以仁,摩之 以義,混混乎內之於泰和元氣中。使其民熙熙以翔, 皞皞以群,得睹中州文物之懿、太平之樂,而不知沐 聖澤之深也。上自漢唐以迄於元,羈縻而已。乃今維 持鞏固,與內地等,信乎王者之無外也。又明年,班師 振旅,定功行賞,諸將已下皆進爵有差。於戲!古之有 盛德大烈,必形諸歌頌。《皇風》興,《大雅》作,草茅微臣,不 敢多讓。臣景常稽首頓首而為頌曰:「皇明御天,統有 萬方。際天蟠地,武功煌煌。三辰耀靈,海宇聿清。吐氣 嘉生,蒸為太平。蠢茲蠻方,稔藏奸兇。恇恇穰穰,以褻 天常。乾坤之量,海嶽是包。彼昏而狂,誕敢叫呶。皇赫 斯怒,爰整元戎。吉日載戒,車攻馬同。於鑠王師,暨暨 桓桓。天討」是將,震懾百蠻。兵無留行,勢若迅霆。日星 晦霧,江海沸騰。鷹揚曲靖,俘彼統酋。征麾所指,再揚 天休。戰不貪殺,殺不卻降。斥原疏斾,以迄用康。大憝 聿逋,筐篚元黃。拓禹之跡,維周職方。表方建官,棋布 星分。仡仡大城,以奠其民。封豕修蛇,以變以化。昔也猰㺄,今為騶虞。載駟載伐,戈鋋不腥。南金犀角,罔敢 弗庭。凡此《南功》,將臣僉同,維一乃心。上鑒帝聰大烈 之龐,超漢軼唐,風霆流行,天地翕張,會朝清明,聖化 基之,萬國一統。坐而釐之,草茅微臣,作此頌焉。武功 告成,天子萬年。
《雲南圖經志書序》前人
编辑
洪武二十有九年八月既朢,西平侯沐英謂景常曰: 「國家繼天立極,輿圖之廣,亙古未有。洪武初,即命天 下郡邑修撰成書,以昭大統。當是時,雲南未賓,茲用 弗備,子其為我成之,將以達於上。」景常拜命之辱,不 敢辭。粵若夏后氏之王也,分土作貢,周述《職方》,漢收 秦圖籍,皆《志》也。曰「志者何?聚其土地所生,風氣所宜」, 貢賦繁簡,以立綱陳紀,非徒示輿圖之大也。皇明德 懋同天地,聖神昭日月,仁風義氣,振蕩六合,四夷八 蠻莫不稽顙效臣,順襲官帶,幅𢄙有截輿圖之書,是 宜奄八荒而履無外也。攷於史氏所載,宏綱大典,煥 乎有章。雖雲南以後服見鋤,而事功不可不紀。按雲 南自昔外於王化元初,剷封畛,列郡縣,嫗煦撫摩,與 西漢羈縻之風何異?重以梁王不迪天命,戕虐我信 使,誘納我逋逃,由是皇上命將出師,奉辭伐罪,金鼓 一震,土崩瓦解,不浹十辰,悉為疆理,鎮以重臣。十數 年間,政化漸於蠻獠,皇澤溢於方外,建國表方,與內 地等,熙熙皞皞,化為樂國,視《元霄》壤懸絕矣。茲非神 武不殺之所致,歟不揣窺測化功,摸繪日月,編次成 書,掛一漏萬,庶國家縟典,將於是乎備。嗟夫!《禹貢》史 也,聖人刪而為經;《春秋》,經也,三傳列而為史;漢、唐以 降,合而為志;雖繁簡不同,道一而已矣。是志也,上分 天文,下奠星土;貫串禮樂、禋祀、疆場、食貨、藝文之事, 諒不足徵前史之萬一。然一方大概,亦可見其什六、 七云。
《滇候記序》楊慎
编辑
《遠遊子》曰:「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共雷,日月之陰,徑寸 而移,雨暘之地,隔壟而分,茲其細也。」本明太蒙之野, 戴斗戴日之城,或日中而無影,或深暝而見旭,或御 燭龍以為照,或煮羊脾而已曙。山川之間隔,氣候之 不齊其極也,是以有測景之圭,有書雲之臺,有相風 之有候風之津,海有星占,河有括象,以此知其不 齊也。故曰「不出戶知天下。」天下誠難以不出戶知也, 非躬閱之其載籍。夫《九丘》之書,志九州之異也,佚而 不傳。周處作《九州風土記》,宗懍作《荊楚歲時記》,至於 巴蜀異志,嶺表異錄,皆是物也。余流放滇越,溫暑毒 草之地,尟過從晤言之適。幽憂而屏居,流離而閱時, 感其異候,有殊中土,輒籍而記之,豈欲妄意古人乎? 亦冀萬一釋其棘矜,歸於氓甽,焚枯酌醴,班荊坐茅, 與「擊壤」之老、聚沙之童晨夕話之,亦可以代博奕之 為矣。
《請巡撫兼制東川疏》鄧渼
编辑
竊照滇中四面皆彝,西鄰緬甸、南界交岡,皆悍彝也。 東北接壤黔、蜀,一二土司皆服我冠裳、受我約束者。 然緬甸尚有三宣為藩籬,而交岡以越在九長官司 之外,亦未敢公然入犯。惟是蜀之東川,逼武定、尋甸 諸郡,僅隔一嶺,出沒無時,朝發夕至。以故談滇事者, 憂不在遠而在門庭之內矣。乃其酋長祿壽、祿哲兄 弟,安忍無親,日尋干戈,而其部落以劫殺為生,不事 耕作。在蜀既以所轄遼遠,法紀易疏;在滇又以非我 內屬,號令不行,目無漢法久矣。往者,鳳克、大理保之 亂,陰相結約,遣助兵馬,罪已不可勝誅。賊既敗走,開 門納叛,要挾重賂,方許解獻。按情定罪,不在《逆克》等 下。止以大亂初平,諱尋兵端。幸稽天誅,不謂志氣愈 驕,寇刦日甚。先是臣以三月盡入境,經過馬龍州地 方,士民泣訴,以近日龍順成餘黨搆引東川彝賊入 境,抄害該縣軍民四十八屯,蓋無一得免者。前抵烏 龍箐,則近日添設官兵一百,營屯在焉。問之,亦以防 守川賊,然以眾寡不敵,俄而有報殺死客商者,有報 拒傷官兵者。臣聞之,不勝切齒,批行該道查議。旋據 尋、武等郡申報各悍彝擾害情形到臣,除陸續批行 查議及一面防禦外,該臣看得東川土官所以敢於 稱亂,縱令部落蠶食我境內者,以前日藏納叛酋得 志於我,狡焉思逞,賊眾彊盛,一也。自恃隔屬,無復嚴 憚,二也;窺我虛實,兵力不繼,三也。始猶竊伏林莽,今 則跳「梁村落矣;始則嘯聚不常,今則屯據彌甸矣。即 使我素無兵革之擾,猶不堪其戕賊。矧乃尋、武兩郡 新遭兵燹,瘡痍未起,流散未復;一二殘民,拮据舊業, 誅鋤荒穢,僅延殘喘。孳畜幾何,盡為賊有?場圃一空, 饔飧無望;譬則尪羸病夫,復遭捶楚:言之傷心!」於斯 時也,將分布營兵,阻其出入乎?而自尋至武方六七 百里間,蹊徑四通,於此防禦,於彼闌入勢不能遍守 也。將調集漢土官兵一鼓而翦之乎?計非旬日不能 辦。聲息既露,鳥舉獸駭,兵聚則賊散,兵散而賊又復 聚矣。且奈之何將贏糧儲糗深入其阻一舉而殲乎? 則林箐深密、重關峻嶺,彼逸我勞,有害無利。而此時兵餉匱竭,司庫如洗,萬萬「不能為無米之炊也;將借 助於鄰省為大創之舉乎?比聞蜀中連歲兵凶,自治 未遑,安暇及遠又勢有不行,已將坐視而不為之所 乎?心則何忍?以故臣與撫臣計之,惟有嚴督官兵驅 逐出境,稍紓目前之急,而不能終禁其將來也;縱收 一路之勳,而不能盡塞其岐徑也。所恃者獨有陛下 之威靈耳。威之若何,則改敕滇撫兼制東川之議是 已。前日撫臣具疏請而未及其詳,部臣以事關兩省, 始謀宜慎,故未即覆允。今地方事勢危急,撫臣既難 於啟口,臣若復噤塞,匪惟負陛下、負地方,抑非樞臣 之意矣。」臣竊以為是說果行有三利亦有三不足疑, 請借前箸籌之。新敕初宣,彝人喪膽,體統既正,「窺伺 潛銷,此利在滇者也。蜀道二千,鞭不及腹,借我近力, 釋彼遠慮,此利在蜀者也。不費斗糧,不勞一卒,折衝 樽俎,制勝無形,此利在兩省之邊民者也。」議者或以 此疆彼界,各不相踰,詢謀未周,慮成矛盾。不知東川 乃不毛之地,鳥語侏𠌯,梗我王化,向來隸蜀,僅同羈 縻,此雖兼制,亦是虛聲,非割其疆土人民而歸之我 也。於蜀無損,於滇有益,於蜀撫臣公忠謀國,豈分封 畛旦夕入佐中樞,則滇人即吾人而何猜嫌之有焉。 此不足疑,一也。或又以彝方土酋利在安靜,十羊九 牧,慮生事端。不知東川在諸彝中最稱桀黠難治。舊 制蜀中雖設通判一員管府事,實未親履其地,土官 專制自如,縱許滇省兼轄,猶慮猝難馴伏。邊吏苟以 得免侵擾為幸,寧復求多?此不足疑二也。或者又以 各省直疆界相連,犬牙相制,一允所請,援例紛紛。不 知東川與蜀隔絕,而距滇伊邇,其驕縱不道,又各土 彝所未有者。異時黔撫以楚中協濟兵餉隔屬,不便 查催,請得兼制湖南、湖北,卒蒙廷臣覆允,兼聽舉劾。 況東川原無道府有司,事權更置,而禍生肘腋,又不 獨黔中之害而已。他省事體原殊,詎得比例瀆請?此 不足疑三也。滇省延袤二千里,土府居其十四,調停 費力,又豈求益鄰境,自取多事彈丸?土司即令取一 與一,在蜀無所靳,在滇亦無所利,況所請止節制乎? 撫臣近曰調議請增《安普道敕》,蓋亦不得已而為此 說。然道臣權輕邊彝,素不知司道為何官,且同一兼 制也,何分「院道」,而事體斷斷非撫臣不能彈壓者,若 併增「道敕」,則尤稱便利矣。
《條滇黔事宜併莊田仍歸有司疏》
编辑
閔洪學
今之為滇寇者,內彝曰「補鮓」、曰設科、曰張世臣,所謂 「心腹之疾,不能一朝安」者也。外彝曰「安效良」、曰祿千 鍾、曰尹王保,所謂肘腋之憂,朝不保暮者也。至於黔 之寇,曰「水西」,顧滇門戶。在黔,滇與黔共安危,亦不得 以門庭之患作膜外視者也。試思此諸寇者有一焉, 不誅鋤戡定,滇能安枕乎?又思欲平諸寇,需幾許兵 幾許、餉幾許?文武將吏,而滇有之乎?或見滇師平師 羅搗,亦佐以為所向無前。不知漢士數萬,衝鋒實止 三、四千,並暫時呼集,非常用可恃之兵也。或見東那 西湊,滇餉苟延旦夕,不知已括底倒囊,各兵歷過之 糧尚半年未支也。或見監軍有人,統兵有人,不知各 手握四、五篆,實不免顧此失彼也。或見祿千鍾二月 獻賊之後,爪吻暫匿,張世臣亦赴府投降,不知二酋 鼻息仰於水烏,未可認賊作子也。或見阿九已授首 補鮓,安應龍已逃,不知二叛見遯普界,捲土重來,夢 寐不忘。如近日平彝大犯,情可概見,憂未歇也。至安 效良桀驁由來已久,方藺州未叛一年之前,干戈先 尋矣。彼狼子野心,寧「真俛首帖息就我牢籠。不過彼 以誤我,我因以愚彼。今情見勢窮,恐禍機猝發。東川、 霑益、普安一時雲擾滇必不能四面應接此目前大 危也。」又水西緊壤泗城臣初欲用泗城為牽制水西 之計乃頃者滇師長驅黔境既四百里連拔其三叛 營,轉戰殆十餘日而泗城未以一旅來會其不為我 用可「知。泗城不為用,恐安南不能久持,必折而入於 賊。滇、黔一線自此永斷。將來恢復,便無處下手。此又 目前大憂也。」臣亦既遍集士馬,統以諸將,以參將尹 啟易駐交水,以參將袁善駐平彝,以參將施翰駐越 州衛分兵;馬龍,以遊擊李思忠駐羅平往來師宗。又 盡發武、尋兵之在城者於各隘,以守備金為貴,駐倘 甸,以名色守備李瑗駐補。知各所統一二千,多不過 三四千,若未足捍大敵,而此數萬兵之糈安出乎?臣 又檄普安州署印同知劉世龍收拾餘燼,遴其精銳 成一軍,就以本官領之,駐新、普之間,使東望安南,西 望平彝,相為呼應。臣所謂「不宿滇兵而用土著」,以客 兵地利不習,饋運不繼,勞「逸之勢不知未能持久。不 若以本地官,募本地人,守本地方,食本地米,無攜散 之勢,無匱乏之憂,他日滇師大舉,因之為東道主固, 策之便者。而黔路方梗,普兵之糈滇,不得不按月暫 給。又安南孤城,久困城中,至易子而食。臣齎千三百 金分發賑救,冀為皇上延此孑遺,以待恢復。乃滇不 能自活,呼呼吸吸,救死不贍,又有餘貲以救黔乎?」竊計西南數省,粵既無事之國,身在井上,蜀非無事,而 兵力餉力皆十百於滇。黔之危蹙,雖與滇埒顧,地近 路活,叫呼可立達,朝廷亦以全力赴之。屈指兩年來, 西南用兵費皇上數百萬金錢,遴用文武道將不下 百十數,而滇所承受幾何耶?豈雲南獨非王土「官於 雲南者獨非王?臣興言及此,臣心碎矣,滇至冤至苦 矣。若不及今將前後紙上所題允之餉,一一如數立 刻解發。文武將吏不亟遴選殊異,趨促來滇。臣無米 必不能炊,一手一足必不能撐持,雖廟堂之上無棄 滇之心,乃不幸而有其事矣。」按臣二月將行,部臣固 止之,謂「兵事方亟,呼吸安危,疆事,視巡方孰重?」按臣 以為然。數月間隨事商訂,幸未有失一段孤苦危迫 情狀,惟臣與按臣身閱之,共嘗之,而廷臣或未盡悉 者,此臣所刺心泣血而不能已於龥呼者也。皇上未 忍棄滇,接濟拯救,寧待臣詞之畢也?抑臣猶有請焉, 朝議以援黔倚重鎮臣,將莊田仍歸管業矣。若謂有 鎮臣,則援黔立效;有莊田之歸,則鎮臣立奮袂而起。 不知援黔者,鎮臣自有之心,不待賞而加勸。其有志 而未逮者,鎮臣直無如之何,又非賞之能勸也。兼滇 饑饉之後,繼以師旅,地方在在殘破,人心處處動搖。 臣遍飭有司加意拊摩,多方懷集,恆慮莫挽樂生之 趣,猝成瓦解之狀。奈何更以莊田一事遍騷,而駭亂 之。鼎已沸而加薪焉,獸已驚而又為敺焉。此煢煢𧈪 𧈪者,非轉死溝中,則群噪揭竿耳。正恐黔雖未紓,滇 禍已烈矣。夫莊田為滇民患苦,其搏噬楚毒之狀,前 撫臣周嘉謨、按臣鄧渼之疏,蓋詳言之,臣亦何必再 言。惟昔在太平無事之日,今乃戎馬倥傯之秋,昔不 難解之於倒懸,今何堪再驅諸鼎鑊!憶鎮臣今年春 曾移牘於臣,謂「莊租起解迂迴,布政司非便,欲徑赴 該鎮交收。」臣韙其說,見在舉行。是莊田仍歸管業,鎮 臣之意初不及此。今乃以此畀之,非所為愛鎮臣以 德也。鎮臣持重不擾,其御左右,不少假借,但廝役之 眾,安能一一防閑?兩迤之廣,安能一一伺察?莊田貽 害,固有不期然而然「者。臣姑未敢深言,伏望天語丁 寧,將總鎮莊田容有司照舊徵收,以成鎮臣之美,以 奠瀕危之疆,一舉而兩利之矣。」
《重觀滇海序》楊士雲
编辑
本朝聲教四訖,稽古作程,內蘭臺史,外列臬司,觀風 於天下,一人大觀在上,四方觀化於下,非省方觀民, 何以設教?嘉靖乙丑,聚峰毛先生以臺史觀滇。維時 中官肆虐,罔遏巨室,封利罔幅,戎心叵測。罔馭曰:「茲 惟亂,本不可長。」亟疏論狀,咸得請。大閹罷鎮,群醜慹 服,迄於今賴之報命,中傷左官,壬寅以僉臬再至,再 巡洱海,攝詰戎兵。維時楚甿久逸,難變陵德敝化難 開,草竊潛作難弭,甚而金沙可達,難於謀始。曰:「茲亦 惟亂本毋紐」,乃教民事毖民淫,嚴斥堠議,請疏江圖, 永久餘風,用殄畢棄,咎亦罔不咸賴。升庵太史題《重 觀滇海》張之鄉大夫士歌之進予序之。於戲觀之時 義大矣,觀之初六,童觀罔鑒。趣順謂「之童觀斯昧。《六 二》,闚觀寡鍳從順,謂之闚觀斯狹。《六三》,觀我生,自審 行可,謂之生觀斯察。《六四》,觀國之光明」習國儀,謂之 光觀斯有融。先生德兼三四,應上近五,故茲《觀風》,上 裨大觀,下裨觀化。隼可射,狐可獲,戎可戒,孚可革,寇 可禦,大川可涉。觀民設教,明哉熙哉,滇職永利,休哉 可歌已。予聞在昔,介軒王公、澤州楊公觀滇有辭,「罔 俾二公專美西南」,又可歌已。其諸觀陝與天下者咸 若是,獨滇乎哉?庸附群言之首:
《滇南修攘備考圖說序》楊芳
编辑
「昔李德裕節度西川,建樓《籌邊,圖》其阨塞險要之處, 數召習邊事者指問之,久而若親履其地,周知其事, 故能走吐蕃,卻南詔、夜郎之屬,願為內臣,談者美其 功。余尤憾夫贊皇之所圖者,乏輕便之利,隘博大之 觀也。夫樓而繪之,居而閱之,按索勤矣。然攜之不可 週而隨也,推之不可共而覽也,守之不可世而傳也。」 意文饒兀然直局於見耳。大中丞陳公撫滇之三年, 四履大寧,裒諸部所上輿地圖,下執事剞劂之命曰 「修攘備考。」不佞承令辱首事,得有言以先梓人。蓋三 復《圖考》,而嘆治安之略,燦然指掌矣。滇至我朝始列 郡邑,比內地。高皇帝廓然一視,兼復併露,蔀判所無。 苐輿圖同列職方,而孤懸西南隅,若贅疣然。君長號 令,指臂可使,而彊梗背約束者難運。掉封豕長蛇,敗 我王略,緬不悔禍,藩籬撤而與敵至,移守近地,幸中 丞往,一大創之。緬稍折北而遙度者意異指殊,若曰: 「緬不能為害,毋苦勞天子人民為信。」從旁之議,與當 局異憂矣。茲一、二年來,有陰與緬以必自救之釁,陽 示我有必不戰之勢,西郵晏然無犬吠之警,見謂緬 無他,不知中丞默操其權,固難以語諸人耳。業已設 雄關八,緬不可犯,開屯田千百頃,為長久計,緬且辟 易,剺面效質。而又深惟廟勝之筭,攘外必先修內,次 第諸所表首,內郡而州部,而羈縻守捉,使南撫交,北 距蜀,西天竺,東黔陽。封域之內,析之則地自為圖,圖自為說。總之,則圖歸一說,地約一圖。其間三川之分 合,形勢之險易,風土之美惡,利害之重輕,一披閱而 孔明所不經,章亥所未步者,神馳而心往焉。兵食要 機,戰守方略,恢恢乎游刃有餘地矣。夫尺幅之卷舒, 千里可通,至便也;片言之論說,億人可曉,至博也;一 帙之縑素,百世可傳,至遠也。公之籌邊,與李同,而善 用其籌,又獨有得於繪圖之外者。若乃內修上策,寓 於圖而不盡於圖,亦不泥於圖,公自有神解。當事者 按圖而得公之解,緬可翦而朝食,故地立復,邊關不 閉,滇其世世無患矣。
《滇南紀勝書》顧養謙
编辑
足下書,來問滇中奇勝,知足下興復不淺。僕自去年 七月入滇,迄今無有寧日。他道乏人,輒以僕攝之。以 故得從兩御史行縣,頗歷其勝。大都峰巒巖洞,湖海 林泉,寺宇樓觀,不可勝數。而省會則有滇海。滇海者, 昆池也,在吾鄉直一湖耳,可當八寶、射陽。滇人稱水 所匯,無論大小,皆曰海,而地稍下即無水,亦曰乾海, 長草即曰草海。滇之西曰太華山,山有太華寺,黔寧 王祠堂在焉,富麗可當京師西山之一樓,曰「一碧萬 頃」者。面海以為勝,當不遜治平石湖。太華之北可七 里,即所謂碧雞山者。上有碧雞關,則自省而西適威 楚之要路也。自太華稍西南,行山腰鳥道五里許,得 羅漢寺。寺在絕壁下,其上有石,似羅漢,倚縣崖,故以 名寺。舊有南、北庵、玉皇閣,據山險絕,攀危磴而上者 凡九層,層可十丈,輒有殿宇石欄可憇息焉。自玉皇 閣而下,至第六層,經北庵。庵廢,今為彌勒殿,新鐫三 大字,則顧生筆也。又為大書「白雲深處」扁兩楹,附從 彌勒取道,經大殿稍西,南上數層,是為南庵。南庵者, 正德間趙道人修道處也。道人沒之日,而安寧張中 丞生。中丞生時,其父蓋嘗見道人直入其內云。中丞 名素,亦當時人傑也。又南有廳有亭,並下臨滇海。若 登惠山絕頂,望太湖,其背皆削壁,削壁上則所謂「玉 皇九層」者也。玉皇閣而上不可登矣。其上有龍湫,一 黑龍居之。每欲雨,雲屬其巔,若爐煙燭天,經日不散。 土人嘗見其往來,而僕亦曾見其一掛滇海云「彌勒 殿」者,其上蓋直龍湫。偶二月中,與華丈為太華之游, 凡兩日,故能談其概。其明日,謀泛滇海,乃假沐氏舟 放乎中流,集魚舟十數,隨行而漁。俄而風急不可前, 易漁舟而前,復不可,乃聽其漂搖而還。海勢不足畏, 而風力勝,差足當《楊子渡》耳。乃若花事之勝,此中原 所未有。山茶花在會城者,以沐氏西園為最。西園有 樓,名簇錦,茶花四面簇之,凡數十樹,樹可三丈,花簇 其上,樹以萬計,紫者、朱者、紅者,紅白兼者,映日如錦, 落英鋪地,如坐錦裀,此一奇也。僕嘗以花時登簇錦 酌之,有「十丈錦屏開綠野,兩行紅粉擁朱樓」之句。及 登太華,則山茶數十樹羅殿前,樹愈高,花愈繁,色色 可念,不數西園矣。梨花則處處有之,或擁山巔,或列 山腳,或滿人村,望之如濤如雪。僕自曲靖還省,時有 「乍疑洱海濤初起,忽憶蒼山雪未消」之句。其他若海 源洞、黑龍潭、進耳寺諸處,各有所長,然尚未遍,不可 懸談。而諸花之勝,率非中原所有,惟不睹玉蘭耳。自 省會東南行四十里曰呈貢縣,又八十里曰晉寧州, 皆在滇海東畔。行者山光海色,或有或無。又九十里 至江川縣。縣無城,四山環列,一水繞而南,南則太湖, 曰「江川海。」江川海出大頭魚,頭大如鰱而鯉身,以白 酒煮之,肥美不數槎頭鯿也。自江川而南,緣山腳並 海,行五里許,得海門橋。橋當兩山間,兩山豁而江川 水流其中,可數里,達澂江海。澂江海視江川,益深遠 綿緲矣。小舟自江川達澂江,可百數十里,而造舟者 拙,舟人亦拙。春夏又西風急甚,不可渡。僕業命縣官 艤舟而從行者愳,遂不果。然私念二海可名連珠湖 耳。自海門橋而南七十里有奇,至通海縣,半緣山並 海。行嘗有《喜見海》之詩曰:「滇南好行役,五月雨蕭蕭。 不道千峰裡,仍看一水遙。波喧石崖鋪,山豁海門橋。 忽動乘槎意,轉帆向泬寥。通海縣隔一大山,別有通 海海。」通海海亦出大頭魚而差小,味亦不逮江川。海 在縣北,南則秀山,山視諸山獨秀,故名。登秀山,可三 里許,路寬平,曲折而上,至巔有寺,寺視太華,北向望 海,亦一奇觀也。自通海南行七十里至曲江驛,並渡 大嶺,滇人謂之「坡」,殊險仄不安。將至曲江,穿石洞可 半里,出則又走石巖下,三四里而後落平沙,沙地平 曠可數里,輿人大步行,良快。一水曲屈流沙中,則所 謂曲江者也。而水漲時所行沙地者皆江,度以方舟, 深不可測矣。曲江南七十里至臨安府,路稍平衍而 無水,人民殷富,人文亦盛。自省會而下,稱第一。然地 熱,熱不減中原,視滇中若別一宇宙。其南行二日,抵 河下,河下熱愈甚,甚於閩、廣。有荔枝,四月熟,熟輒傳 市。臨安易海巴甚賤。臨安亦有荔枝,五月熟,然無多 亦賤。其色不殊閩、廣,其味差足,當閩、廣最下品,若在 閩、廣,不之食矣。而諸公皆心以為奇,僕亦以為奇。今 古人情,何可與談真假哉!臨安城東三十里曰巖洞洞凡三,一曰萬象洞,一曰乾洞,巖洞其一而總名之 也。洞中形狀奇幻以千萬,倉卒不可名狀。讀足下所 為金陵諸遊及張公《善卷》諸記,大都可想耳,他日當 別有記。河下渡河,謂之「交岡」,武嚴威據其地,自為國, 其南則交趾矣。自臨安還,歷諸處,抵江川,以從者憚 舟行,取道萬山間,時時並海,走百二十里,抵澂江府。 府在平地,萬山四合,一水繞田,田輒歲。其南則澂江, 海也,海魚大者青鯉,小者蜣螂,並佳。城東北各數里 許,鳳翔、華藏兩寺皆勝。自澂江而西百二十里,抵省 會矣。當攝兵臨安時,所歷蓋如此,然特其概也。由省 會適威楚,經碧雞關七十里至安寧州。州正北可十 里,有溫泉,泉深沒人胸,清徹不留一滓,其下皆碧石, 或五采磷磷可拾也。泉所出處,有巨石如車輪,碧色 可念,相傳蓋碧玉也。一巨屋蓋之,名曰「官塘。」塘可半 畝,碧玉居其中,水沒其上尺許,浴者輒浮水坐碧玉 上以為快。僕亦曾乘興浮水坐碧玉浴,移時而起,起 覺百病去體矣。若所謂點蒼、洱海者,尚西在大理。大 理屬瀾滄道,即華丈所轄也。去威楚四日,以非所部 不得往。昨華丈行而瀾滄道又以屬僕,僕又且行游 洱海點蒼之間,一拾其奇矣。俟別有述以報。大都南 滇中,四時皆春冬不綿,而夏可夾六月雨,則夜輒擁 綿,以故遨遊山水間,較和「暢快意,在花木有生而無 殺,培養厚而氣淫,故時異耳。」足下以為然,不寄去,酒 資可為我沽。吳家三白讀去書遇勝即浮大白,賞之 賞之。不可無原荊諸丈,又不可無念顧生。顧生當登 臨快意時,蓋未嘗不念兩生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