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六十四卷目錄
摩頭羅部彙考〈秣菟羅〉
晉〈安帝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僧伽施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沙祗大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拘薩羅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那毗伽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迦維羅衛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藍莫部彙考〈藍摩〉
晉〈安帝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拘夷那竭部彙考
晉〈安帝一則〉
毗舍離部彙考〈吠舍釐〉
晉〈安帝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邊裔典第六十四卷
摩頭羅部彙考〈秣菟羅〉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摩頭羅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過毗荼國諸處已, 到一國,名摩頭羅。又經捕那河,河邊左右有二十僧 伽藍,可有三千僧,佛法轉盛。凡沙河已西天竺諸國, 國王皆篤信佛法,供養眾僧時,則脫天冠,共諸宗親 群臣,手自行食。行食已,鋪氈於地,對上座前坐,於眾 僧前,不敢坐床。佛在世時,諸王供養法式,相傳至今。 從」是以南,名為中國。中國寒暑調和,無霜雪,人民殷 樂。無戶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輸地利,欲去便去,欲 住便住。王治不用刑,罔有罪者,但罰其錢,隨事輕重。 雖復謀為惡道,不過截右手而已。王之侍衛左右,皆 有供祿。舉國人民,悉不殺生,不飲酒,不食蔥蒜,惟除 旃茶羅。旃茶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擊 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搪探。國中不養豬雞, 不賣生口,市無屠行及酤酒者,貨易則用貝齒,惟旃 荼羅獵師賣肉耳。」自佛般泥洹後,諸國王、長者、居士, 為眾僧起精舍,供養供給田宅園圃、民戶牛犢。《鐵券 書錄》,後王王相傳,無敢廢者,至今不絕。眾僧住止,房 舍床褥、飲食衣服,都無缺乏,處處皆爾。眾僧常以作 功德為業,及誦經坐禪。客僧往到,舊僧迎逆,代擔衣 缽,給洗足水,塗足油,與非時漿。須臾息已,後問其臘 數,次第得房舍臥具,種種如法。眾僧住處作舍利佛 塔、目連、阿難塔,并《阿毗曇》《律》、經塔。安居後一月,諸希 福之家勸化供養僧,作非時漿,眾僧大會說法,說法 已,供養舍利佛塔,種種香華,通夜燃燈,使彼人作舍 利。佛本婆羅門時,詣佛求出家,大目連、大迦葉亦如 是。諸比丘尼多供養阿難塔,以阿難請世尊聽女人 出家故。諸沙彌多供養羅云、阿毗曇師者,供養阿毗 曇律師者,供養律。年年一供養,各自有日。摩阿衍人 則供養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觀世音等。眾僧受歲 竟,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各持種種衣物,沙門所須以 布施僧,眾僧亦自各各布施。佛泥洹已來聖眾所行 威儀法則,相承不絕。自渡新頭河至南天竺,迄于南 海,四五萬里,皆平坦,無大山川,有河水。從此東南行 十八由延,有國名僧伽施。
唐
编辑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遊西域至秣菟羅國
编辑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秣菟羅國周五千餘 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土地膏腴,稼穡是務。菴沒 羅果,家植成林。雖同一名,而有兩種:小者生青熟黃, 大者始終青色,出細斑㲲及黃金。氣序暑熱,風俗善 順,好修冥福,崇德尚學。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千餘 人,大小二乘,兼攻習學。五祠五所,異道雜居。有三窣 堵」波,並無憂王所建也。過去四佛遺跡甚多。釋迦如 來、諸聖弟子遺身窣堵波,謂舍利子。〈舊曰舍梨子又曰舍利弗訛略 也〉沒特伽羅子。〈舊曰目乾連訛略也〉布剌拏《梅呾麗》衍尼弗呾 羅。〈唐言滿慈子舊曰彌多羅尼子訛略也〉優波釐、阿難陀、羅怙羅。〈舊曰羅㬋 羅又曰羅雲皆訛略也〉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舊曰濡首又曰文殊師利或言曼殊尸利譯 曰妙德訛也〉「諸菩薩窣堵波等,每歲三長及月六齋,僧徒 相競,率其同好,齎持供具,多營奇玩,隨其所宗而致 像設。阿毗達磨眾供養舍利子,習定之徒供養沒特伽羅子,誦持經者供養滿慈子,學毗柰耶眾供養優 波釐,諸苾芻尼供養阿難,未受具戒者供養羅怙羅, 其學大乘者供養諸菩薩。是日也,諸窣堵波競脩供 養,珠旛」布列,寶蓋駢羅,香煙若雲,華散如雨,蔽虧日 月震蕩谿谷。國王大臣脩善為務。城東行五六里至 一山伽藍,疏崖為室,因谷為門。尊者鄔波毱多〈唐言近護〉 之所建也。其中則有《如來指爪窣堵波》。
伽藍北巖間有石室,高二十餘尺,廣三十餘尺,四寸 細籌填積其內。尊者近護說法,化導夫妻俱證羅漢 果者,乃下一籌。異室別族,雖證不記。石室東南二十 四五里,至大涸池,傍有窣堵波。在昔如來行經此處, 時有獮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眾,獮猴喜躍, 墮坑而死,乘茲福力,得生人中。
池北不遠大林中,有過去四佛經行遺蹟,其側有舍 利子、沒特伽羅子等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習定之 處,並建窣堵波以記遺跡。如來在世屢遊此國,說法 之所,並有封樹。從此東北行五百餘里,至薩他泥溼 伐羅國。〈中印度境〉
僧伽施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僧法顯入西域至僧伽施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自南天竺東南行 十八由延,有國名僧伽施。僧伽施佛上忉利天,三月 為母說法,來下處。佛上忉利天以神通力,都不使諸 弟子知,未滿七日,乃放神足。阿那律以天眼遙見世 尊,即語尊者大目連:「汝可往問訊世尊。」目連即往,頭 面禮足,共相問訊。問訊已,佛語目連:「吾卻後七日,當 下」閻浮提。目連既還,于時八國大王及諸臣民,不見 佛久,咸皆渴仰,雲集此國以待世尊。時優缽羅比丘 尼即自心念:「今日國王臣民,皆當奉迎佛,我是女人, 何由得先見佛?」即以神足化作轉輪聖王,最前禮佛。 佛從忉利天上來向下,下時化作三道寶階,佛在中 道七寶階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銀階,在右邊,執白 拂而侍。天帝釋化作紫金階,在左邊執七寶蓋而侍。 諸天無數從佛下。佛既下,三階俱沒于地,餘有七級 現。後阿育王欲知其根際,遣人掘看,下至黃泉,根猶 不盡。王益信敬,即于階上起精舍,當中階作丈六立 像,精舍後立石柱,高三十肘,上作師子。柱內四邊有 佛像,內外映徹,淨若琉璃。有外道論師與沙門諍此 住處,時沙門理屈,於是共立誓言:「此處若是沙門住 處者,今當有靈驗。」作是言已,柱頭師子乃大鳴吼見 證。于是外道懼怖心伏而退。佛以受天食三月故,身 作天香,不同世人,即便浴身。後人于此處起浴室,浴 室猶在。優缽羅比丘尼初禮佛處,今亦起塔。佛在世 時有剪「髮爪作塔,及過去三佛并釋迦文佛坐處、經 行處及作諸佛形像處,俱有塔,今悉在。天帝釋、梵天 王從佛下處亦起塔,此處僧及尼可有千人,皆同眾 食,雜大小乘學住處。一白耳龍與此眾僧作檀越,令 國內豐熟,雨澤以時,無諸災害,使眾僧得安。」眾僧感 其惠故,為作龍舍,敷置坐處。又為龍設福食,供養眾 僧,日日眾中別差三人,到龍舍中食。每至夏坐訖,龍 輒化形作一小蛇,兩耳邊白,眾僧識之。銅盂盛酪,以 龍置中,從上座至下座行之,似若問訊,遍便化去。年 年一出,其國豐饒,人民熾盛,最樂無比,諸國人來無 不經理供給所須。寺北五十由延有一寺名火境,火 境者,惡鬼名也。佛本化是惡鬼,後人于此處起精舍, 以精舍布施阿羅漢,以水灌手,水瀝滴地,其處故在, 正復掃除,常現不滅。此處別有佛塔,善鬼神常掃灑, 初不須人工。有邪見國王言:「汝能如是者,我當多將 兵眾住此,益積糞穢,汝復能除不?」鬼神即起大風,吹 之令淨。此處有百枚小塔,人終日數之不能得知,若 至意欲知者,「便一塔邊置一人已,復計數人,人或多 或少,其數不可得知。有一僧伽藍可六七百僧,此中 有辟支佛食處。泥洹地大如車輪,餘處生草此處獨 不生,乃曬衣地處亦不生草,衣條著地跡今故現在。」 法顯住龍精舍夏坐,坐訖東南行七由延,到罽饒夷 城。城接恆水,有二僧伽藍,盡小乘學。去城西六七里 恆水北岸,佛為諸弟子說法處。傳云:「說無常苦,說身 如泡沫等。」此處起塔猶在。度恆水南行三由延,到一 林名呵梨。佛于此中說法、經行、坐處盡起塔。從此東 南行十由延,到沙祗大國。
沙祗大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沙祗大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呵梨林東南行 十由延,到沙祗大國。出沙祗城南門道東,佛本在此。 嚼楊枝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諸外道婆羅 門嫉妬,或斫或拔,遠棄之,其處續生如故。此中亦有 四佛經行坐處,起塔故在。從此南行八由延,到拘薩 羅國
拘薩羅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拘薩羅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沙祗大國南行 八由延,到拘薩羅國舍衛城。城內人民稀曠,都有二 百餘家,即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大愛道故精舍處,須 達長者井壁,及鴦掘魔得道、般泥洹燒身處,後人起 塔,皆在此城中。諸外道婆羅門生嫉妬心,欲毀壞之, 天即雷電霹靂,終不能得壞。出城南門千二百步道 西」,長者須達起精舍,精舍東向,開門戶,兩廂有二石 柱,左柱上作輪形,右柱上作牛形。池流清淨,林木尚 茂,眾華異色,蔚然可觀,即所謂祗洹精舍也。佛上忉 利天,為母說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見佛,即刻牛頭 旃檀作佛像,置佛坐處。佛後還入精舍,像即避出迎 佛。佛言:「還坐吾般泥洹後,可為四部眾作法式像。」即 還坐。此像最是眾像之始,後人所法者也。佛於是移 住南邊小精舍,與像異處,相去二十步,祗洹精舍本 有七層,諸國王人民競興供養。懸繒旛蓋,散華燒香, 然燈續明,日日不絕。鼠銜燈炷,燒花旛蓋,遂及精舍, 七重都盡。諸國王人民皆大悲惱,謂旃檀像已燒卻。 後四五日,開東小精舍戶,忽見本像,皆大歡喜,共治 精舍,得作兩重,遠移像本處。法顯、道整初到祗洹精 舍,念昔世尊住此二十五年,自傷生在邊夷,共諸同 志遊歷諸國,而或有還者,或有無常者,今日乃見佛 空處,愴然心悲。彼眾僧出,問顯等言:「汝從何國來?」答 云:「從漢地來。」彼眾僧嘆曰:「奇哉!邊地之人乃能求法 至此。」自相謂言:「我等諸師和尚相承已來,未見漢道 人來到此也。」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本有五 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為說法,盡還得眼。盲人歡喜, 刺杖著地,頭面作禮,杖遂生長大。世人重之,無敢伐 者,遂成為榛,是故以得眼為名。祗洹眾僧中食後,多 往彼榛中坐禪。祗洹精舍東北六七里,毗舍佉母作 精舍,請佛及僧,此處故在祗洹精舍大援落,有二門, 一門東向,一門北向。此園即須達長者布金錢買地 處也。精舍當中央,佛住此處最久,說法度人。經行坐 處亦盡起塔,皆有名字,乃孫陀利殺身謗佛處。出祗 洹東門北行七十步,道西,佛昔共九十六種外道論 議,國王大臣、居士、人民皆雲集而聽。時外道女名旃 遮摩那,起嫉妬心,及懷衣著腹前,似若妊身,於眾會 中謗佛以非法。於是天帝釋即化作白鼠,齧其腰帶 斷,所懷衣墮地,地即劈裂,生入地獄。及調達毒爪欲 害佛,生入地獄處,後人皆標識之。又於論議處起精 舍,精舍高六丈許,裏有坐佛。其道東有外道天寺,名 曰「影覆」,與論議處精舍夾道相對,亦高六丈許。所以 名影覆者,日在西時,世尊精舍影則映外道天寺;日 在東時,外道天寺影則北映,終不得映佛精舍也。外 道常遣人守其天寺,掃灑燒香,然燈供養,至明旦,其 燈輒移在佛精舍中。婆羅門恚言:「諸沙門取我燈自 供養佛。」為爾不止。婆羅門於是夜自伺候,見其所事。 天神持燈,繞佛精舍三帀,供養佛已,忽然不見。婆羅 門乃知佛神大,即捨家入道。《傳》云:「近有此事,繞祗洹 精舍,有九十八僧伽藍盡有僧住處,唯一處空。此國 中有九十六種外道,皆知今世各有徒眾,亦皆乞食, 但不持缽,亦復求福。於曠路側立福德舍,屋宇、床臥、 飲食,供給行路人及出家人來去」客,但所期異耳。調 達亦有眾在,供養過去三佛,唯不供養釋迦文佛。舍 衛城東南四里,琉璃王欲伐舍夷國,世尊當道側立, 立處起塔。城西五十里,到一邑,名都維,是迦葉佛本 生處、父子相見處、般泥洹處,皆悉起塔。迦葉如來全 身舍利,亦起大塔。從舍衛城東南行十二由延,到一 邑,名那毗伽。
唐
编辑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遊西域至憍薩羅國
编辑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憍薩羅國。」〈中印度境〉周六 千餘里。山嶺周境,林藪連接。國大都城周四十餘里。 土壤膏腴,地利滋盛,邑里相望,人戶殷實。其形偉,其 色黑。風俗剛猛,人性勇烈,衺正兼信,學藝高明。王,剎 帝利也,崇敬佛法,仁慈深遠。伽藍百餘所,僧徒減萬 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天祠七十餘所,異道雜居。城 南不遠有故伽藍,傍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昔 者如來曾于此處現大神通摧伏外道。後龍猛菩薩 止此伽藍。時此國王號娑多婆訶。〈唐言引正〉珍敬龍猛,周 衛門廬。時提媻菩薩自執師子國,來求論義,謂門者 曰:「幸為通謁。」時門者遂為入白。龍猛雅知其名,盛滿 缽水,命弟子曰:「汝持是水,示彼提媻。」提媻見水,默而 投針,弟子持缽,懷疑而返。龍猛曰:「彼何辭乎?」對曰:「默 無所說,但投針于水而已。」龍猛曰:「智矣哉,若人也,知 幾其神,察微亞聖。盛德若此,宜速命入。」對曰:「何謂也? 無言妙辨,其在是歟?」曰:「夫水也者,隨器方圓,逐物清 濁,彌滿無間,澄湛莫測。滿而示之,比我學之智周也。 彼乃投針,遂窮其底,此非常人,宜速召進。」而龍猛風範,懍然肅物,言談者皆伏,抑首提媻。素挹風徽,久希 請益。方欲受業,先騁机神。雅懼威嚴,昇堂僻坐。談元 永日,辭義清高。龍猛曰:「後學冠世,妙辨光前。我惟衰 耄,遇斯俊彥。誠乃寫瓶有寄,傳燈不絕。法教弘揚,伊 人是賴。幸能前席,雅談元奧。」提媻聞命,心獨自負,將 開義府,先遊辨囿。提振辭端,仰視質義,忽睹威顏,忘 言杜口,避坐引責,遂請受業。龍猛曰:「復坐,今將授子 至真妙理,法王誠教。」提媻五體投地,一心歸命,曰:「而 今而後,敢聞命矣。」龍猛菩薩善閑藥術,餐餌養生,壽 年數百志貌不衰。引正王既得妙藥,壽亦數百。王有 稚子謂其母曰:「如我何時得嗣王位?」母曰:「以今觀之 未有期也。父王年壽已數百歲,子孫老終者蓋亦多 矣。斯皆龍猛福力所加、藥術所致,菩薩寂滅王必徂 落。夫龍猛菩薩智慧弘遠慈悲深厚,周給群有,身命 若遺,汝宜往彼,試從乞頭,若遂此志,當果所願。」王子 恭承母命,來至伽藍,門者驚走,遂得入焉。時龍猛菩 薩方讚誦經行,忽見王子,佇而謂曰:「今夕何夕,降趾 僧坊,若危若懼,疾驅來至。」對曰:「我承慈母《餘論語》及 行捨之士,以為含生寶命,經誥格言,未有輕捨報身, 施諸求欲。我慈母曰:不然,十方善逝、三世如來,在昔 發心逮乎証果,勤求佛道修習戒忍。或投身飼獸,或 割肌救鴿,月光王施媻羅門頭,慈力王飲餓藥叉血, 諸若此類尤難備舉,求之先覺何代無人?今龍猛菩 薩篤斯高志,我有所求,人頭為用,招募累歲,未之有 捨,欲行暴劫,殺則罪累尤多,虐害無辜穢德彰顯。惟 菩薩修習聖道,遠期佛果,慈霑有識,惠及無邊。輕生 若浮,視身如朽,不違本願,垂允所求。」龍猛曰:「俞!誠哉 是言也!我求佛聖果,我學佛能捨,是身如響,是身如 泡,流轉四生,往來六趣,宿契弘誓,不違物欲。然王子 有一不可者,其將若何?我身既終,汝父亦喪,顧斯為 意,誰能濟之?」龍猛徘徊顧視,求所絕命,以乾茅葉自 刎其頸,若利劍斷割,身首異處。王子見已,驚奔而去。 門者上白,具陳始末。王聞哀感,果亦命終。國西南三 百餘里,至跋邏末羅耆釐山。〈唐言黑峰〉岌然特起。峰巖峭 險,既無崖谷,宛如全石。《引正王》為龍猛菩薩鑿此山 中,建立伽藍。去山十數里,鑿開孔道,當其山下,仰鑿 疏石。其中則長廊步檐,崇臺重閣。閣有五層,層有四 院,並建精舍,各鑄金像,量等佛身,妙窮工思。自餘莊 嚴,唯飾金寶。從山高峰臨注,飛泉,周流重閣,交帶廊 廡。疏寮外穴,明燭中宇。初《引正》王建此伽藍也,人力 疲竭,府庫空虛,功猶未半,心甚憂慼。龍猛謂曰:「大王 何故若有憂色?」王曰:「輒運大心,敢樹勝福,期之永固, 待至慈氏,功績未成,財用已竭,每懷此恨,坐而待旦。」 龍猛曰:「勿憂。崇福勝善,其利不窮,有此弘願,無憂不 濟。今日還宮,當極歡樂。」後辰出遊,歷覽山野。已而至 此,平議營建。王既受誨,奉以周旋。龍猛菩薩以神妙 藥,滴諸大石,並變為金。王遊見金,心口相賀。迴駕至 龍猛所,曰:「今日畋遊,神鬼所惑,山林之中,時見金聚。」 龍猛曰:「非鬼惑也,至誠所感,故有此金。宜時取用,濟 成勝業。」遂以營建,功畢有餘。于是五層之中,各鑄四 大金像,餘尚盈積,充諸帑藏。招集千僧,居中禮誦。龍 猛菩薩。以釋迦佛所宣教法及諸菩薩所演述論,鳩 集部別藏在其中故。上第一層,唯置佛像及諸經論。 下第五層,居止淨人資產什物。中間三層,僧徒所舍。 聞諸先志曰「引正。」營建已畢,計工人所食鹽價,用九 拘胝。〈唐言億〉《金錢》其後僧徒忿諍,就王平議。時諸淨人 更相謂曰:「僧徒諍起,言議相乖,凶人伺隙,毀壞伽藍。」 於是重關反拒,以擯僧徒。自爾已來,無復僧眾,遠矚 山巖,莫知門徑。時引善醫方者入中療疾,蒙面入出, 不識其路。從此大林中南行九百餘里,至案達羅國。
那毗伽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那毗伽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舍衛城東南行 十二由延,到一邑,名那毗伽,是拘樓秦佛所生處,父 子相見處,般泥洹處,亦有僧伽藍,起塔。從此北行,減 一由延,到一邑,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生處,父子相見 處,般泥洹處,亦皆起塔。從此東行,減一由延,到迦維 羅衛城。」
迦維羅衛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迦維羅衛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那毗伽東行,減 一由延,到迦維羅衛城。城中都無王民,甚如坵荒,只 有眾僧,民戶數十家而已。白淨王故宮處,作太子母 形像,乃太子乘白象入母胎。時太子出城東門,見病 人,迴車還處,皆起塔。」阿夷相太子處,與難陀等撲象。 捔射處,箭東南去三十里,入地,令泉水出。後世人治作井,令行人飲之。佛得道還見父王處。五百釋子出 家,向優波離作禮,地六種震動處,佛為諸天說法,四 天王守四門,父王不得入處。佛在尼拘律樹下,東向 坐。大愛道布施佛僧伽梨處,此樹猶在。琉璃王殺釋 種子,釋種子先盡,得須陀洹,立塔,今亦在。城東北數 里有王田,太子樹下,觀耕者處。城東五十里有王園, 園名論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舉手攀 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隨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 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凡諸 佛有四處常定:一者成道處;二者轉法輪處;三者說 法論議伏外道處;四者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來下處, 餘則隨時示現焉。迦維羅衛國大空荒,人民稀疏,道 路怖畏,白象師子不可妄行。從佛生處東行五由延, 有國名「藍莫。」
藍莫部彙考〈藍摩〉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藍莫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佛生處東行五 由延,有國名藍莫。此國王得佛一分舍利,還歸起塔, 即名藍莫塔。塔邊有池,池中有龍,常守護此塔,晝夜 供養。阿育王出世,欲破八塔,作八萬四千塔。破七塔 已,次欲破此塔。龍便現身,持阿育王,入其宮中,觀其 供養具已,語王言:『汝供若能勝是,便可壞之持去,吾 不與汝爭』。」阿育王知其供養具非世之有,於是便還。 此中荒蕪無人灑掃,常有群象,以鼻取水灑地,取雜 華香而供養塔。諸國有道人來欲禮拜塔,遇象大怖, 依樹自翳,見象如法供養。道人大自悲感:「此中無有 僧伽藍可供養此塔。」乃令象灑掃。道人即捨大戒,還 作沙彌,自挽草木平治處所使得淨潔。「勸化國王作 僧住處已為寺,今現有僧住,此事在近。」自爾相承至 今,恆以沙彌為寺主。從此東行三由延,太子遣車匿、 白馬還處,亦起塔。從此東行四由延,到炭塔,亦有僧 伽藍。復東行十二由延,到拘夷那竭城。
唐
编辑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遊西域至藍摩國
编辑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藍摩國空荒歲久,疆 場無紀,城邑丘墟,居人稀曠。故城東南有甎窣堵波, 高減百尺。昔者如來入寂滅已,此國先王分得舍利, 持歸本國,式遵崇建。靈異間起,神光時燭。」〈紀作圯非今正〉 窣堵波側有一清池,龍每出遊,變形蛇服,右旋宛轉, 繞窣堵波,野象群行,采花以散。冥力警察,初無間替。 昔無憂王之分建窣堵波也,七國所建,咸已開發。至 於此國,方欲興工,而此池龍恐見陵奪,乃變作媻羅 門,前叩象曰:「大王情流佛法,廣樹福田,敢請紆駕,降 臨我室。」王曰:「參家安在,為近遠乎?」媻羅門曰:「我,此池 之龍王也。承大王欲建勝福,敢來請謁。」王受其請,遂 入龍宮。坐久之間,龍進曰:「我惟惡業受此龍身,供養 舍利,冀消罪咎。願王躬往,觀而禮敬。」無憂王見已,懼 然謂曰:「凡諸供養之具,非人間之有也。」龍曰:「若然者, 願無廢毀。」無憂王自度力非其儔,遂不開發,出池之 所,今有封記。
窣堵波側不遠,有一伽藍,僧眾尟矣,清肅皎然,而以 沙彌總任眾務。遠方僧至,禮遇彌隆,必留三日,供養 四事。聞諸先志曰:「昔有苾芻,同志相召,自遠而至,禮 窣堵波,見諸群象,相趨往來,或以牙芟艸,或以鼻灑 水,各持異華,共為供養。時眾見已,悲歎感懷。有一苾 芻,便捨具戒,願留供養。」與眾辭曰:「我惟多福,濫跡僧 中,歲月亟淹,行業無紀。此窣堵波有佛舍利,聖德冥 通,群象踐灑,遺身此地,甘與同群,得畢餘齡,誠為幸 矣。」眾告之曰:「斯盛事也。吾等垢重,智不謀此,隨時自 愛,無虧勝業。」亦既離群,重伸誠願,歡然獨居,有終焉 之志。于是葺茅為宇,引流成池,采掇時花,洒掃瑩飾。 綿歷歲序,心事無怠。鄰國諸王聞而雅尚,競捨財寶, 共建伽藍。因而勸請,屈知僧務。自參相踵,不泯元功, 而以沙彌總知僧事。沙彌伽藍東大林中行百餘里, 至大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太子踰城至此,解 寶衣,去瓔珞,命僕還處。太子夜半踰城,遲明至此,既 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籠樊,去羈鎖,最後釋駕之 處也。」於天冠中,解末尼寶。命僕夫曰:「汝持此寶還白 父王,今茲遠遁,非苟違離。欲斷無常,絕諸有漏。」闡鐸 迦〈舊曰車匿譌也〉曰:「詎有何心,空駕而返?」太子善言慰諭,感 悟而還。
回駕窣堵波東,有贍部樹,枝葉雖凋,枯株尚在。其傍 復有小窣堵波,太子以餘寶衣易鹿皮衣處。太子既 斷髮易裳,雖去瓔珞,尚有天衣,曰:「斯服太侈,如何改 易?」時淨居天化作獵人,服鹿皮衣,持弓負羽,太子舉 其衣而謂曰:「欲相貿易,願見允從。」獵人曰:「善。」太子解其上服,授與獵人。獵人得已,還復天身,持所得衣,陵 虛而去。
太子易衣。側不遠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太 子剃髮處。太子從闡鐸迦取刀,自斷其髮,天帝釋接 上天宮,以為供養。時淨居天子化作剃髮人,執持銛 刀,徐步而至。太子謂曰:「能剃髮乎?幸為我淨之。」化人 受命,遂為剃髮。踰城出家,時亦不定。或云菩薩年十 九,或曰二十九,以吠舍佉月後半八日踰城出家,當 此三月八日。或云以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當此三 月十五日,太子剃髮。窣堵波東南曠野中行百八九 十里,至尼拘盧陀林,有窣堵波,高三十餘尺。昔如來 寂滅,舍利已分,諸媻羅門無所得,獲於《涅疊般那》。〈唐言 焚燒舊云闍維譌也〉地收餘灰炭。持至本國。建此靈基而修供 養。自茲已降奇跡相仍。疾病之人祈請多愈。〈閡茲字今補〉 灰炭窣堵波側故伽藍中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 跡之所。
故伽藍左右數百窣堵波,其一大者,無憂王所建也。 崇基雖陷,高餘百尺。自此東北大林中行,其路艱險, 經途危阻,山牛、野象、群盜、獵師伺求行旅,為害不絕。 出此林已,至拘尸那揭羅國。〈中印度境〉
拘夷那竭部彙考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拘夷那竭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拘夷那竭城,城北 雙樹間,希連河邊,世尊於此北首而般泥洹,及須跋 最後得道處,以金棺供養世尊七日處,金剛力士放 金杵處,八王分舍利處,諸處皆起塔,有僧伽藍,今悉 現在。其城中人民亦稀曠,止有眾僧民戶。從此東南 行十二由延,到諸梨車,欲逐佛般泥洹處,而佛不聽, 戀」佛不肯去。佛化作大深壍,不得渡。佛與缽作信,遣 還其家。立石柱上有銘題。自此東行五由延,到毗舍 離國。
毗舍離部彙考〈吠舍釐〉
编辑晉
安帝 年釋法顯入西域至毗舍離國
编辑按《晉書》不載。按釋法顯《佛國記》:「從拘夷那竭國東 南行十二由延,到諸梨車,欲逐佛般泥洹處,而佛不 聽,戀佛不肯去。佛化作大深壍不得波,佛與缽作信, 遣還其家。立石柱,上有銘題。自此東行五由延,到毗 舍離國。毗舍離城北,大林重閣精舍,佛住處及阿難 半身塔。其城裏本菴婆羅女家,為佛起塔,今故現在。 城」南三里道西,菴婆羅女以園施佛,作佛住處。佛將 般泥洹,與諸弟子出毗舍離城西門,迴身右轉顧看 毗舍離城,告諸弟子:「是吾最後所行處。」後人於此處 起塔,城西北三里有塔,名放弓仗。以名此者,恆水上 流有一國王,王小夫人生一肉胎,大夫人妬之,言:「汝 生不祥之徵。」即盛以木函,擲恆水中不流。有國王遊 觀,見水上木函,開看,見千小兒,端正殊特,王即取養 之,遂便長大,甚勇健,所往征伐,無不摧伏。次伐父王 本國,王大愁憂,小夫人問王:「何故愁憂?」王曰:「彼國王 有千子,勇健無比,欲來伐吾國,是以愁耳。」小夫人言: 「王勿愁憂,但于城東作高樓,賊來時置我樓上,則我 能卻之。」王如其言,至賊到時,小夫人于樓上語賊言: 「汝是我子,何故作反逆事?」賊曰:汝是何人,云是我母。 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盡仰向張口。」小夫人即以 兩手搆兩乳,乳各作五百,道墮千子口中。賊知是我 母,即放弓仗。二父王於是思惟,皆得辟支佛,二辟支 佛塔猶在。後世尊成道,告諸弟子:「是吾昔時放弓仗 處,後人」得知,于此立塔,故以名焉。千小兒者,即賢劫 千佛是也。佛于放弓仗塔邊告阿難言:「我卻後三月 當般泥洹。」魔王嬈固阿難,使不得請佛住世。從此東 行三四里有塔。佛般泥洹後百年,有毗舍離比丘,錯 行戒律十事證言:佛說如是參時諸羅漢及持戒律 比丘,凡夫者有七百僧,更檢校律藏,後人於「此處起 塔,今亦在。」從此東行四由延,到五河合口。阿難從摩 竭國,向毗舍離,欲般涅槃。諸天告阿闍世王,即自嚴 駕,將士眾追到河上。毗舍離諸梨車,聞阿難來,亦復 來迎,俱到河上。阿難思惟:「前則阿闍世王致恨,還則梨車復怨」,則於河中央入火光三昧,燒身而般泥洹。 分身作二分,一分在一岸邊,於是二王各得半身舍 利。還歸起塔。度河南下一由延。到摩竭提國巴連弗 邑。
唐
编辑太宗貞觀 年元奘遊西域至毗舍離國
编辑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舊曰毗舍離譌也中 印度境〉「周五千餘里。土地沃壤,華果茂盛。菴沒羅果、茂 遮果既多且貴。氣序和暢,風俗淳質。好福重學,衺正 雜信。伽藍數百,多已圯壞,存者三五,僧徒稀少。天祠 數十,異道雜居。露形之徒,實繁其黨。吠舍釐城已甚 傾頹。其故基址周六七十里,宮城周四五里,少有居 人。宮城西北五六里至一伽藍,僧徒寡少,習學小乘 正量」部法。傍有窣堵波,是昔如來說《毗摩羅詰經》,長 者子寶積等獻寶蓋處。其東有窣堵波,舍利子等于 此證無學之果。
舍利子證果。東南有窣堵波,是吠舍釐王之所建也。 佛涅槃後,此國先王分得舍利,式修崇建。《印度記》曰: 「此中舊有如來舍利一斛,無憂王開取九斗,唯留一 斗。」後有國王,復欲開取,方事興工,尋則地震,遂不敢 開。其西北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 五六十尺,上作師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獼猴為 佛穿也,在昔如來曾住於此。池西不遠有窣堵波,諸 獼猴持如來缽,上樹取蜜之處。池南不遠有窣堵波, 是諸獼猴奉佛蜜處。池西北隅猶有獼猴形象。伽藍 東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羅詰。〈唐言無垢稱舊曰淨名然淨則 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維摩詰訛略也〉故宅基址多有靈異,去 此不遠有一神舍,其狀壘甎,傳云積石,即無垢稱長 者現疾說法之處。去此不遠有窣堵波,長者子寶積 故宅也。去此不遠有窣堵波,是菴沒羅女故宅,佛姨 母等諸苾芻尼,於此證入涅槃。
伽藍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如來將往拘尸那國入 般涅槃,人與非人隨從世尊至此佇立。次西北不遠 有窣堵波,是佛於此最後觀吠舍釐城。其南不遠有 精舍,前建窣堵波,是菴沒羅女園,持以施佛。菴沒羅 園側有窣堵波,是如來告涅槃處。佛昔在此,告阿難 曰:「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壽一劫。如來今者當壽幾何?」 如是再三,阿難不對,天魔迷惑故也。阿難從坐而起, 林中宴𪐝。時魔來請佛曰:「如來在世教化已久,蒙濟 流轉數如塵沙,寂滅之樂,今其時矣。」世尊以少土置 爪上,而告魔曰:「地土多耶?爪土多耶?」對曰:「地土多也。」 佛言:「所度者如爪上土,未度者如大地土。卻後三月, 吾當涅槃。」魔聞歡喜而退。阿難林中忽感異夢,來白 佛言:「我在林間夢見大樹,枝葉茂盛,蔭影蒙密,驚風 忽起摧散無餘,將非世尊欲入寂滅?我心懷懼,故來 請問。」佛告阿難:「吾先告汝,汝為魔蔽,不時請留,魔王 勸我早入涅槃,已許之期,斯夢是也。」
告涅槃期側不遠,有窣堵波,千子見父母處也。昔有 仙人,隱居巖谷,仲春之月,鼓濯清流,麀鹿隨飲,感生 女子,姿貌過人,唯腳似鹿,仙人見已,收而養焉。其後 命令求火,至他仙廬,足所履地跡皆有蓮華。彼仙見 已,心甚奇之,令其繞廬,方可得火。鹿女依命,得火而 還。時梵豫王畋遊見華,尋跡以求,悅其奇怪,同載而 返。相師占言,當生千子。餘婦聞之,莫不圖計。日月既 滿,生一蓮華,華有千葉,葉坐一子。餘婦誣罔,咸稱不 祥。投伽河,隨波泛濫。烏耆延王下流遊觀,見黃雲 蓋乘波而來,取以開視,乃有千子,乳養成立,有大力 焉。恃有千子,拓境四方,兵威乘勝,將次此國。時梵豫 王聞之,甚懷震懼,兵力不敵,計無所出矣。是時鹿女 心知其子,乃謂王曰:「今寇戎臨境,上下離心,賤妾思 惟,能敗強敵,王未之信也。」憂懼良深。鹿女乃昇城樓, 以待寇至。千子將兵圍城已帀,鹿女告曰:「莫為逆事, 我是汝母,汝是我子。」千子謂曰:「何言之謬?」鹿女手按 兩乳,流注千岐,天性所感,咸入其口。於是解甲釋兵, 歸宗返族,兩國交歡,百姓安樂。千子歸宗側不遠,有 窣堵波,是如來經行遺跡。指告眾曰:「昔吾於此歸宗 見親。」欲知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述本生東有故 基。上建窣堵波。光明時燭。祈請或遂。是如來說《普門 陀羅尼》等經重閣講堂餘址。
講堂側不遠有窣堵波,中有阿難半身舍利。去此不 遠有數百窣堵波,欲定其數,未有克知,是千獨覺入 寂滅處。吠舍釐城內外周隍,聖跡繁多,難以具舉。形 勝故墟,魚鱗間峙,歲月驟改,炎涼亟移,林既摧殘,池 亦枯涸,朽樹餘跡,可詳驗焉。
大城西北行五六十里,至大窣堵波栗呫婆子。〈舊曰離車 子訛也〉《別如來處》。如來自吠舍釐城趣拘尸那國。諸栗 呫婆子聞佛將入寂滅,相從號送。世尊既見哀慕非 言可喻。即以神力化作大河。崖岸深絕波流迅急。諸 栗呫婆悲慟以止,如來留缽為作追念。
吠舍釐城西北減二百里有故城,荒蕪歲久,居人曠 少。中有窣堵波,是佛在昔為諸菩薩、人、天大眾引說本生、修菩薩行,曾於此城為轉輪王,號曰「摩呵提婆。」 〈唐言大天〉有七寶應王四天下。睹衰變之相。體無常之理。 冥懷高蹈。忘情大位。捨國出家。染衣修學。
城東南行十四五里,至大窣堵波,是七百賢聖重結 集處。佛涅槃後百一十年,吠舍釐城有諸苾芻,遠離 佛法,謬行戒律。時「長老耶舍陀住憍薩羅國,長老三 菩伽住秣菟羅國,長老釐波多住韓若國,長老沙羅 住吠舍釐國,長老富闍蘇彌羅住娑羅梨弗國。諸大 羅漢心得自在,持三藏、得三明,有大名稱,眾所知識」, 皆是尊者阿難弟子。時耶舍陀遣使告諸賢聖:「皆可 集吠舍釐城,猶少一人,未滿七百。」是時富闍蘇彌羅 以天眼見諸大賢聖集議法事,運神足至法會。時三 菩伽於大眾中,右袒長跪揚言曰:「眾無譁,欽哉念哉! 昔大聖法王善權寂滅,歲月雖淹言教尚在。吠舍釐 城懈怠苾芻謬於戒律,有十事出違十力教。今諸賢 者深明持犯,俱承大德阿難指誨,念報佛恩重宣聖 旨。」時諸大眾莫不悲感,即召集諸苾芻,依《毗奈耶》訶 責制止,削除謬法,宣明聖教。
七百賢聖結集。南行八九十里,至濕吠多補羅僧伽 藍。層臺輪奐,重閣翬飛,僧眾清肅,並學大乘。其傍則 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處。其側窣堵波,無憂 王之所建也。如來在昔「南趣摩揭陀國,北顧吠舍釐 城,中途止息遺跡之處。」
濕吠多補羅伽藍東南行三十餘里。伽河南北岸, 各有一窣堵波,是尊者阿難陀分身與二國處。阿難 陀,如來之從父弟也。多聞總持,博物強識。佛去世後, 繼大迦葉,任持正法,導進學人。在摩揭陀國,於林中 經行,見一沙彌諷誦佛經,章句錯謬,文字紛亂。阿難 聞已,感慕增懷,徐詣其所,提撕指授。沙彌笑曰:「大德 耄矣,所言謬矣。我師高明,春秋鼎盛,親承示誨,誠無 所誤。」阿難默然退而嘆曰:「我年雖邁,為諸眾生,欲久 住世任持正法,然眾生垢重難以誨語,久留無利,可 速滅度。」於是去摩揭陀國,趣吠舍釐城渡「伽河,泛 舟中流。時摩揭陀王聞阿難去,情深戀德,即嚴戎駕 疾馳追請,數百千眾營軍南岸。吠舍釐王聞阿難來, 悲喜盈心,亦治軍旅奔馳迎候」,數百千眾屯集北岸, 兩軍相對旌旗翳日。阿難恐𩰚其兵更相殺害,從舟 中起上昇虛空,示現神變,即入寂滅,化火焚骸。骸又 中析,一墮南岸,一墮北岸。於是二王各得一分,舉軍 號慟,俱還本國,起窣堵波而修供養。從此東北行五 百餘里,至佛栗恃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