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第021卷

明倫彙編 交誼典 第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一卷
明倫彙編 交誼典 第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同年部藝文一

  與常相公書        唐于邵

  姑蘇同年會詩序     宋范成大

  同年燕集詩序      明何喬新

  同年三會序         呂柟

  贈蔡年兄道卿序      唐順之

 同年部藝文二詩詞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唐張籍

  寄舊同年          何扶

  陪新及第赴同年會      李遠

  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李商隱

  送同年鄭祥先輩歸漢南    薛逄

  和徐先輩秋日遊涇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姚鵠

  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    項斯

  覆落後呈同年       楊知至

  漢上逢同年崔八       李頻

  杏園即席上同年       曹鄴

  報何澤          崔安潛

  獻同年孔郎中        林寬

  登第後寒食杏園有宴因寄錄事宋垂丈同年

               皮日休

  吳中言懷寄南海二同年    前人

  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  杜荀鶴

  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     前人

  賀同年第三人劉先輩鹹辟命 殷文圭

  曲江宴日呈諸同年      徐夤

  贈垂光同年         前人

  答同年李昉見贈次韻    鄧洵美

  寄晁同年         宋張詠

  寄深州晁同年       王安石

  途次金陵訪同年沈玉判官  祖無擇

  題范亦顏聖鄰同年後集    馮山

  送堅甫同年         文同

  初夏過西苑呈商居平程良弼二年兄

                鄒浩

  近會同年賞芍藥嘗櫻桃楊謹仲教授有詩次

  韻為謝兼簡周孟覺知縣   周必大

  寄元貞同年       金韓汝嘉

  送李同年德之歸洛西    元好問

  將離京師別李朝端陳伯奎二同年

               元陳泰

  送同年王在中編修代祀西行  宋褧

  同年會           前人

  題進士索士岩詩卷士岩與余同榜又同為燕

  南官由翰林編修為御史臺掾兼經筵檢討除

  為燕南廉訪經歷      薩都剌

  丁丑三月七日會同年於城南子期工部仲禮

  省郎世文編修文遠照磨學升縣尹子威主事

  克成祕書至能照磨子通編修凡十人二首

               黃清老

  次同年辜德中知州     葛元哲

  寄同年宋吏部       泰不華

  黃土道中李員外同年留宿 明李東陽

  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  吳寬

  答郭兗州同年見寄      陳琛

  送劉希尹同年        蔡昂

  寄同年陸給事        華察

  沙河逢同年高令以上詩 李維楨

  沁園春壽同年陳探花以上詞宋姚勉

 同年部選句

 同年部紀事

 同年部雜錄

 世誼部藝文

  弔蕭孟恩文        晉束晳

 世誼部紀事

 結義部彙考

大清會典

 結義部總論

  顏氏家訓風操篇

 結義部紀事

交誼典第二十一卷

同年部藝文一 编辑

《與常相公書》
唐·于卲
编辑

相公閣下:自蒼生允望,帝載緝熙。大小仲父,四方風 動。既絕橫議,且無多聞。幸甚幸甚。卲復何幸,又當此 時之則。然命乃未偶,通塞之分,併在去年。則相公首 薦之恩,鄙夫膺受之美,徒拭人目,孰知其心。是以區 區子牟,不敢忘闕。而又自惜昔常陪相公鄉里之舉, 時應神州甲乙之選。其餘馳逸足揮,勁翮,修容峨峨, 「來以干進者,蓋千百數。在公堂預《鹿鳴》之宴,猶不可 得,況會府鶯遷之地者乎?相公當時傑然於天下第 一,愚實不佞,忝從斯列,六子登科,又廁其數。凡我連 茹,世論以榮,皆因依相公,用白粉黛。是乃降神維嶽, 有開必先。右掖司言,中均典翰。出入承盼,從容十年。 啟沃之由,自此而始。則知輔弼之道,在天非人。」嗚呼! 同時之人,零落向盡;彭、楊、李、賀,冥寞何之?今相公宰 平天下,而鄙夫拘束邊外,獨不得一見顏色,更露腹 心,則漢庭于相公何厚哉?內省可知命焉。是以垂頭 塌翼,不敢思奮。況家事未畢,立錐無地,男可從官,女 可許笄,耳順之年,馳復始滿,名位日退,沈痾歲深。君 臣之道,天人之際,心「雖如丹,誰表赤實?此皆鄙夫與 相公今日之事也。豈無他人,在我同志而已。況相公 無失其親,無失其故。二江之上,獨立無親;一麾以還, 未之有故。舉目生憤,傷如之何?未知相公何以留念? 悲趙武之視蔭,感伍員之逆施,拳拳之心,欲罷不忍。 伏望體道垂統,加餐保和,乘風雲之感會,行宰相之 能事。」無寶斯位,無愛斯權,無念同升于朝,無念若撻 于市,咸有一德,不其盛歟?方將伊皋比崇管樂,論霸 寧展禽三黜無怨,在胡廣七登何補?鄙老也有知美 善,不識忌諱,遠塵視聽,忠告尺書,然非盡言之具,庶 咨道意之本,所不爾者,謂之何哉?前漢州司田樊登 兄弟,舊遊三十載矣。相公席硯,昔與之同,言,念無塵。 今也祗召,甚大惠也。因是我利攸往,得無謝焉。

《姑蘇同年會詩序》
宋·范成大
编辑

進士科始於隋,盛於唐,本朝因之,偕升者謂之「同年」, 衣冠之好,由來尚矣。唐人尤喜期集,燕設之名亡慮 十數,而曲江大會,長安坊市為半空,天子至御樓以 觀。當此時,通榜之士,意氣相予甚厚,否則有「紫陌青 雲」之譏。國朝略去浮侈,但存聞喜一燕,而同年之制 則加詳焉。既朝謝,揆日集貢院,奉賜第錄黃於香案, 則拜禮畢。更以齒班立四十以上,東序西鄉;未四十, 西序東鄉。推年最長若最少者,各一人升堂,長者中 立,南鄉,少者北鄉。春官吏贊拜,少者拜,又贊答拜,長 者洎,兩序皆再拜,謂之《拜黃甲》。敘同年,所以明章風 期,篤敘事契,委曲之意,過唐遠矣。士大夫寧得輕負 此意,恝然雲散,異日相視如塗之人乎。

《同年燕集詩序》
明·何喬新
编辑

「君子之燕樂,非肆情觴豆而已,所以講禮文,敦交誼, 而盡歡洽之情也。」予同年登進士第者三百有五十 人,其官秋臺者蓋五十餘人。自甲戌迄今,十有五年 之間,或遷他官,或以喪去職,或不幸化為異物,五十 餘人之中,其在者十有一人而已。成化戊子春正月, 上以元夕令節,百官各予假十日。《員外郎廣信周宗》 用,語凡同年官秋臺者曰:「吾曹終歲詢鞫,不遑燕私。 今天子幸賜休假,盍相與為會,以罄一日之歡乎?」眾 咸以為然,期以是月十八日,合醵治具於宗用之家。 至期畢會。會者,永豐劉寬仁,永新劉主敬,古嵊謝永 清,豐城范彥聲,南昌熊迪吉,華亭王廷玉,羊城韓阜 民,廬陵陳時莊,會稽吳文謨暨予與宗用也。是會也, 坐以齒為序,尚齒也;酒以醉為度,極歡也。獻酬進退 必以禮,違禮者輒罰。三巨觴,崇禮也;歌《伐木》之詩,鼓 《南薰》之調,而金縷豔曲,檀槽淫響,不奏于樽俎之間, 樂而不失其正也。其所謂講禮文、敦交誼,而盡歡洽 之情者歟?予在京師者八年,公卿貴人酒食伎樂之 燕未嘗赴,雖寮友之會亦鮮與焉。與而樂者,莫茲會 若也。于是諸君子取蘇子卿《贈李陵詩》「願言崇令德, 隨時愛景光」之句為韻,各賦詩一章以志之,而屬予 為序。予因循未暇為。又二月而予有福建憲副之命, 念暌違之有日,而玆樂之不可再也,乃序之以歸宗 用。嗟乎!予同年之友亦多矣,其有名位稍崇而傲然 視同進若塗人者,亦有乘其顛危而擠之者,彼獨何 心哉?而予十一人獨相親厚如此,是可以警薄俗矣。 乃各錄一卷,藏于家。異時湖山千里之外,覽斯文而 誦諸君子之詩,停雲之思,殆將悵然不自勝矣。

《同年三會序》
呂柟
编辑

予戊辰同年三百五十人,其始未之能會也。辛未,初 會于石碑胡氏,與會者二百餘人,而予在告,未之能 從也。丙子,再會于學坊沈氏,與會者八九十人,而予 在告,未之能從也。今歲壬午,嘉靖改元,復于沈氏為 第三會,與者止四十二人,而予病起,獲與執爵之末

矣。然會皆有詩,詩必有序,初會間有詩而未序,再會
考證
「景子有序,而諸詩未完。」今茲三會,周太僕醵買手卷

四十二,欲人各藏一卷焉,欲卷各具一人詩焉,而其 序命之柟,于以徵百世之講,而開屢數之會也。斯其 志良亦厚矣。嗟乎!初會未具卷軸,雖為缺典,然亦其 時志皆未定,行皆未成,材猷皆未大著。若雖卷且軸 也,不過說杯酌之好,述交遊之勤而「已。豈如後之會 也,以諫者成其直,以守者考其廉,以法者崇其智,以 財者達其會,以兵者振其武,以禮者存其度,以法者 昭其信,以董學者揚其文,彬彬乎光邁先後科」,而皆 可以為會之榮乎!又其變也,「有城者死,城如郁子采; 有官者死,官如許子逵。」幸而未至于死,或謫戍于前, 或編民于後,或繫獄數年,或宰驛萬里,而勁風直操, 猶足凜秋霜、照白日,其心未嘗或悔也。若是者,又豈 科甲所能限,而但曰「為我會之榮」乎?嗟乎!合內外之 暌違,喜生死之相見,嘆升沈之浮雲,悲聚散之萍梗, 笑歲月之易老,斯亦皆可略而弗道也。惟夫性以《同 野》為亨,命以《艮背》為位,不可易也。夫同而《未野》者「比」, 「艮」而「非背」者私,苟止其所而同乎大,則體用咸章于 道其庶幾乎?審若是,前之政事、文章、氣節,皆其緒焉 耳。而吾戊辰科,雖如朱晦翁者,可種種出,一詔千百 世,而予顧不能賴之以傳王佐耶?

《贈蔡年兄道卿序》
唐·順之
编辑

嘉靖己丑,余始識道卿於同年中,已而同事於吏部。 後數年,道卿為刑部郎,余見之京師。又數年,道卿謫 為廣德同知,余游金陵,而道卿適在焉,於是又見之 於金陵。自始見道卿,則貌樸而氣溫,如良金之蘊於 礦也。再見之,其貌偉然,其氣充然。問之以古人之書, 無所不通。間或作為文辭,率能與一時文士相馳騁, 上下,如虎豹之不肯自晦其章,而蔚炳時見乎外也。 又再見之,則貌之偉然者以凝,氣之充然者以虛。與 之語,非《六經》之蘊不以言從而叩之,非君子之儒不 以存諸胸中,如草木之將落其華,斂其元氣而歸乎 其根也。道卿年未三十,而余三見道卿亦不過四五 年間耳。既已屢變,不可涯涘,而且卓然有志於道。借 使過此數十年余,不知幾見道卿,不知道卿容貌辭 氣又何如,而其於道何如也?其所謂速化者歟?夫學 者非其才之足貴而聞道之難。聖賢之道易以簡,而 學者每病其難聞,何也?其毋乃《多岐》誤之歟?故學者 必一其所志,而後精乎其進。百家眾藝,莫不皆有可 喜可慕,而皆可以附託於聖賢之道。後生耳目好奇 而不擇,方其力蓄而氣銳,力蓄則必有所滲洩,非泛 濫不足以肆;氣銳則恥於一藝之不及,又安能奪其 可喜可好,而專事於淡乎無味之至道哉?其習之也 惟恐其不博,而不知博之適足以溺心;其羅而張之 也惟恐其不文,而不知文之適足以喪質。及其力刓 於無所不搜,氣竭於無所不恢,於是向之可喜可慕 者或如搏影而不可得,或得之,又不足以理身而養 性,而適以溺乎其心,喪乎其質,於是始欲反之於道, 則力已刓而不能果,氣已竭而不可鼓。大率少年剛 銳之士,不患乎進之難精,而常患乎志之不一。至於 力刓而氣竭,則雖或不患乎志之不一,而常患乎進 之難精。道卿既已落其華,歸其根,以一乎其志矣。夫 「聚其全,氣與力,無所滲洩,而一以輸之於道,至於久 而未有聞焉者,吾不信也,在道卿精進之而已。」於是 道卿遷官廬州,將行,廣德諸生彭某輩來,求余文以 贈。余欲堅道卿之志而勵乎其進也,故聊為之言,以 俟異日更見道卿云爾。

同年部藝文二詩詞 编辑

《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唐·張籍
编辑

「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 主,題詩今日異州人。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 後新。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寄舊同年》
何扶
编辑

金榜題名墨尚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 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陪新及第赴同年會》
李遠
编辑

「曾攀芳桂英,處處共君行。今日杏園宴,當時天樂聲。」 柳濃堪繫馬,花上未藏鶯。滿座皆仙侶,同年別有情。

《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李商隱
编辑

佳兆聯翩遇鳳凰,雕文羽帳紫金床。桂花香處同高 第,柿葉翻時獨悼亡。烏鵲失棲長不定,鴛鴦何事自 相將。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

《送同年鄭祥先輩歸漢南》
薛逢
编辑

「年來驚喜兩心知,高處同攀次第枝。人倚繡屏閑賞 夜,馬嘶花徑醉歸時。」聲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勞筆硯隨。家去恩門四千里,只應從此夢旌旗。

《和徐先輩秋日遊涇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编辑

姚鵠

多此歡情泛鷁舟,桂枝同折塞同遊。聲喧島上巢松 鶴,影落杯中過水鷗。送日暮鐘交戍嶺,叫雲寒角動 城樓。酒酣笑語秋風裡,誰道槐花更起愁。

《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
項斯
编辑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遊頻。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 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覆落後呈同年》
楊知至
编辑

由來梁鴈與冥鴻,不合翩翩向碧空。寒谷謾勞鄒氏 律,長天獨遇宋都風。此時《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事 亦同。二月春光正搖蕩,無因得醉杏園中。

《漢上逢同年崔八》
李頻
编辑

去歲曾遊帝里春,杏花開過各離秦。偶先託質逢知 己,獨未還家作旅人。世上路岐何繚繞,空中光景自 逡巡。一回相見一回別,能得幾時「年少身。」

《杏園即席上同年》
曹鄴
编辑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開,青雲在平地。 枕上數聲鼓,衡門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匆匆出九衢,僮僕顏色異。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 晴陽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對酒時忽驚,猶疑夢中事。 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永懷共濟心,莫起吳越意。

《報何澤》
崔安潛
编辑

四十九年前及第。同年唯有老夫存。今日殷勤訪吾 子。穩將鬐鬣上龍門。

《獻同年孔郎中》
林寬
编辑

炊瓊爇桂帝關居,賣盡寒衣典盡書。驅馬每尋霜影 裡,到門常在鼓聲初。蟾枝交彩清蘭署,鸞珮排光映 玉除。一顧深恩身未殺,爭期皎日負吹噓。

《登第後寒食杏園有宴因寄錄事宋垂丈同年》
编辑

皮日休

雨洗清明萬象鮮,滿城車馬簇紅筵。恩榮雖得陪高 會,科禁惟憂犯列仙。當醉不知開火日,正貧那似看 花年。縱來恐被青娥笑,未納春風一宴錢。

《吳中言懷寄南海二同年》
前人
编辑

曲水分飛歲已賒,東南為客各天涯。退公祇傍《蘇勞》 竹,移宴多隨末利花。銅鼓夜敲溪上月,布帆晴照海 邊霞。三年謾被鱸魚累,不得橫經侍絳紗。

《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
杜荀鶴
编辑

天上詩名天下傳,引來齊到玉皇前。《大仙錄》後頭無 雪,至藥成來竈絕煙。笑躡紫雲金作闕,夢拋塵世鐵 為船。九華山叟驚凡骨,同到蓬萊豈偶然。

《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
前人
编辑

莫將時態破天真,祇合高歌醉過春。易落好花三箇 月,難留浮世百年身。無金潤屋渾閑事,有酒扶頭是 了人。恩地未酬閑未得,一迴醒話一沾巾。

《賀同年第三人劉先輩鹹辟命》
殷文圭
编辑

甲門才子鼎科人,拂地藍衫榜下新。脫俗文章笑鸚 鵡,凌雲頭角壓麒麟。金壺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 寺春。多媿受恩同闕里,不嫌師僻與顏貧。

《曲江宴日呈諸同年》
徐夤
编辑

鷦鷯驚與鳳凰同,忽向中興遇至公。金榜連名昇碧 落,紫花封敕出瓊宮。天知惜日遲遲暮,春為催花旋 旋紅。好是慈恩題了望,白雲飛盡塔連空。

《贈垂光同年》
前人
编辑

丹桂攀來十七春,如今始見茜袍新。須知紅杏園中 客,終作金鑾殿裡臣。逸少家風惟筆札,元成世業是 陶鈞。他時黃閣朝元處,莫忘同年射策人。

《答同年李昉見贈次韻》
鄧洵美
编辑

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品秩雖然殊此 日,歲寒終不改當年。馳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 八磚。今日相逢翻自媿,閑吟對酒倍潸然。

《寄晁同年》
宋·張詠
编辑

昔同白日昇穹碧,還同水國司民籍。三年不見頻寄 書,兩月相過忘行役。桃花江上雪霏霏,黃鶴樓中風 力微。幽勝逼人魂欲飛,此時不醉無與歸。人間美事 應有主,別馬蹄霑邊塞土。高樓一望心淒迷,昨夜疏 簷滴寒雨。休誇筆力敺真風,勿憶雲山千萬重。但遇 西風一行鴈,殺青相問莫辭慵。

《寄深州晁同年》
王安石
编辑

秀色歸荒隴,新聲換《氄毛》。日催花蕊急,雲避鴈行高。 駐馬旌旗煖,傳觴鼓吹豪。班春不知負,短髮為君搔。

《途次金陵訪同年沈玉判官》
祖無擇
编辑

數載天涯別,年來不定居。扁舟忽相值,孤抱信何如。 公幹猶多病,孝先仍嬾書。人生從坎壈,客意且躊躇。 淡薄市橋酒,鮮肥江岸魚。可來同飲食,勿笑此蕭疏。

《題范亦顏聖鄰同年集後》
馮山
编辑

聖鄰生西南,豪傑如山東。倜儻負奇節,脫身起蒿蓬。 文章學西漢,不作雕篆工。東京太學士,議論傾群公。 高適游大梁,馬周隱新豐。酒酣吐素蜺,意氣橫煙空翻身落州縣,束手如兒童。無人解秋隼,摩天看飛沖。 黃鵠垂兩趐,飲啄雞鶩籠。始知命使然,甘作冥冥終。 資陽數尺墳,萬事隨秋風。相從嘉祐初,擊發每兒蒙。 死生雖云異,坎坷略已同。然猶有子弆,孤芳秀珍叢。 慷慨悲父書,收拾塵土中。《蘭山》四百首,玉珮清玲瓏。 餘文隱圭璧,夜氣如長虹。古人身後名,乃是不世功。 蜀士去不朽,存者唯卿雄。有子兼斯名,昔否今始通。 聊書附篇末,相與傳無窮。

《送堅甫同年》
文同
编辑

春風吹雪滿西窗,此夜無人對酒缸。若到杭州見蘇 子,為言常夢過松江。

《初夏過西苑呈商居平程良弼二年兄》
编辑

鄒浩

紅香吹盡綠陰垂,恰似當年錫宴時。今日玉津樓下 過,午聲依舊囀黃鸝。

《近會同年賞芍藥嘗櫻桃楊謹仲教授有詩次韻為謝兼簡周孟覺知縣》
周必大
编辑

清晨自掃落花廳,小甕親篘竹葉清。簪盍莫辭過陋 巷,《臚傳》相與記彤庭。階翻紅藥曾重見,敕賜朱櫻亦 屢經。老去飄零無此夢,詩來吟詠有餘馨。

《寄元貞同年》
金·韓汝嘉
编辑

十年塵土鬢毛斑,杖履還來踏故山。葉寄殘紅春尚 在,雲酣濕翠雨仍慳。不堪倚樹追前事,更恐臨溪見 病顏。一日暫來千日去,何時倦鳥得真還。

《送李同年德之歸洛西》
元·好問
编辑

亡奈流光冉冉何,逢君聊得慰蹉跎。飛黃老去空奇 骨,社燕歸來只舊窠。舉世盡從愁裡過,一尊獨愛醉 時歌。洛中定有人相問,休道今年白髮多。

《將離京師別李朝端陳伯奎二同年》
编辑

元陳泰

「陳生射策未三十,筆箭如鋒不破的。自古英雄感慨 多,直比梟盧懸一擲。文章有命不論巧,得喪窮通兩 何惜。吾州二妙真豪放,白璧明珠炯相望。」蜚英已邁 時輩先,通籍還兼伯兄行。霜蹄歷塊千里空,風采承 恩九天上。我辭君歸春正晚,天風吹帆落花滿。青冥 浩蕩南極深,白日波濤洞庭遠。感君惜別重徘徊,令 我長歌激肝膽。雲山之東佳氣濃。磔裂華蓋晶熒通。 紛紛鸞鵠好羽翼。莫笑垂翅南飛鴻。

《送同年王在中編修代祀西行》
宋·褧
编辑

聯鑣席帽杏園春,五見宮花照路塵。今日分攜重惆 悵,順承門外草如茵。

《同年會》
前人
编辑

臨水亭臺似曲江,同年人物宴華堂。嬋娟笑弄龍香 撥,醽醁深涵鳥羽觴。醉後《方言》頻爾汝,座中除目互 平章。從來期集輸京洛,仍見詩歌播八方。

題進士索士岩詩卷士岩與余同榜又同為燕南官由翰林編修為御史臺掾兼經筵檢討除 编辑

為燕南廉訪經歷      。《薩都剌》。

「憶昔登天府,文華萃帝鄉。俊才魚貫列,多士鴈成行。 寶劍懸秋水,驪珠耿夜光。三場如拾芥,一箭已穿楊。 上策師周孔,蜚聲陋漢唐。鳳池開御宴,虎榜出宮牆。 賜笏丘山重,恩袍雨露香。天花皆翦翠,法酒盡封黃。 冠蓋游三日,聲名滿四方。歷階超宰輔,捧表謝君王。 第甲分三館,鐫碑立上庠。曲江嘉宴會,合席盡才良。 契誼同昆弟,比和鼓瑟簧。誓辭猶在耳,離思各驚腸。 臺閣需材器,儒林作棟梁。超遷烏府掾,輝映繡衣郎。 迫晏封幾事,平明出奏章。日披墳典舊,時念簿書忙。 檢討超經幄,論思近御床。聖朝稽古道,日暮下迴廊。 羇旅然薪桂,長吟出錦坊。弱妻貧且病,羸馬瘦仍僵。 窮巷迴車轍,空廚泛酒漿。故人傳奏」目,請便趣行裝。 皇極三臺重,燕南各道昌。承恩辭魏闕,攬轡去恆陽。 曉幕芙蓉露,秋空柏葉霜。諸司循直矢,群吏肅宏綱。 漢水浮神馬,岐山出鳳凰。行須冠獬廌,已見走豺狼。 慚愧蓬蒿翼,乘風亦下翔。

丁丑三月七日會同年於城南子期工部仲禮省郎世文編修文遠照磨學升縣尹子威主事 编辑

克成祕書,至能照磨,子通編修,凡十人。

黃清老

曾記城南尺五天,重來㩦手宴同年。春風遠塞葡萄 酒,明月佳人玳瑁筵。苔上藥闌紅染露,鶯啼柳逕碧 生煙。瓊林十載多離別,欲拂《金徽》思渺然。

川鳧浴日金粼粼,垂楊馬嘶三月春。遊蜂舞蝶總愛 客,飛絮落花時近人。東風吹水入銀甕,芳草為我鋪 綠茵。更催曉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塵。

《次同年辜德中知州》
葛元哲
编辑

虎榜同升若弟兄,看花憶在賞心亭。葡萄曉出宮壺 紫,楊柳春深御苑青。愧我無謀能報國,多君有子已 傳經。近來更有憂時念,銷盡干戈歲始寧。

《寄同年宋吏部》
泰不華
编辑

金鏡承恩對紫微,錦韉白馬耀春暉。謾隨仙仗朝天去,不記宮花壓帽歸。海國風高秋氣早,關河雲冷鴈 聲稀。嗟予已屬明時棄,自整絲綸覓釣磯。

《黃土道中李員外同年留宿》
明·李東陽
编辑

雨澹荒溪野水昏,蕭條鞍馬入空村。平沙問渡逢漁 子,深樹聞鐘隔寺門。白飯青芻非舊主,細泉嘉果得 名園。東曹一榻分燈意,夜下虛庭白露繁。

《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
吳寬
编辑

觸熱相過敢憚煩,會呼童子掃蓬門。俗流未許通車 馬,年契長期到子孫。已擬置棋刓木局,旋教開酒擊 泥樽。荒園半畝清風足,他日應消楚客魂。

《答郭兗州同年見寄》
陳琛
编辑

「黃生不見許多時,兩地懸懸想共之。」千里好風剛送 字,五更斜月正侵帷。曾聞當路多青眼,更喜承家有 白眉。我亦衡門誇自在,那知鬢髮欲成絲。

《送劉希尹同年》
蔡昂
编辑

冥鴻得意且高騫,鷙鳥高飛正刺天。元祐黨人滄海 上,貞元朝士曙星前。煙花紫禁同遊少,風月孤舟別 夢牽。遙憶政成多暇日,郡齋還記著書年。

《寄同年陸給事》
華察
编辑

著書經歲掩蓬扉,江左才名重陸機。宅近寒塘黃葉 滿,窗開遠岫白雲飛。山中春草輕朱綬,夢裡晨鐘隔 瑣闈。自惜「蠻荒投竄後,至今朝省諫書稀。」

《沙河逢同年高令》
李維楨
编辑

故人觴我沙河岸,十載相逢各詫顏。腰佩魚符今不 賤,花開鴈塔舊同攀。傍河官柳低波綠,狎客仙鳧占 渚閒。更把瑤琴留取醉,座中流水聽潺湲。

《沁園春》壽同年陳探花
宋·姚勉
编辑

憶昔東坡,秀奪眉山,生丙子年。蓋丙離子坎,四方中 氣,宜當此歲,間出英賢。河嶽鍾靈,星辰再孕,來自赤 城中洞天。新秋霽,萃一襟爽氣,風露澄鮮。 玉階同 聽《臚傳》伴,寶馬如龍絲裊鞭。正椿庭未老,同躋榮路, 萼樓爭耀,相照魁躔。即似坡公,金蓮夜對,身作玉堂 雲霧仙。憐同歲,但乞如夢得,分買山錢。

同年部選句 编辑

唐楊巨源詩:「二十年前同日喜,碧霄何路得相逢。」 宋趙抃詩:「同芳晉堂桂,共聽禹門雷。」

蘇軾詩:「通家不隔同年面。」

同年部紀事 编辑

《後漢書李固傳》:「潁川甄卲,謟附梁冀為鄴令。有同歲 生得罪於冀,亡奔卲。卲偽納而陰以告冀,冀即捕殺 之。」

《唐書許孟容傳》:「孟容弟季同,始署西川韋皋府判官, 劉闢反,棄妻子歸,拜監察御史,歷長安令,再遷兵部 郎中。孟容為禮部侍郎,徙季同京兆少尹。時京兆尹 元義方出為鄜坊觀察使,奏劾宰相李絳與季同舉 進士為同年,纔數月輒徙。帝以問絳,絳曰:『進士明經, 歲大抵百人,吏部得官至千人,私謂為同年,本非親 與舊也。今季同以兄嫌徙少尹,豈臣所助耶?且忠臣 事君,不以私害公。設有才,雖親舊,當白用。避嫌不用, 乃臣下身謀,非天子用人意』。」帝然之。

摭言崔沆為主,罰錄事。同年盧彖赴近關宴,請假往 洛,及同年宴於曲江亭,彖微服縱觀,為團司所發。 《因話錄》:大中九年,沈詢侍郎以中書舍人知舉,其登 第門生李彬父叢為萬年令同年,有起居者之會。倉 部李郎中蠙時在座,因戲諸進士曰:「今日極盛,蠙與 賢座主同年。」時右司李郎中從晦又在座,戲蠙曰:「殊 未耳,小生與賢座主同年如何?」謂郴州柳侍郎也。眾 皆以為異。是日,數公皆詣賓客,馮尚書審則,又柳公 座主,楊相國之同年,舉座嗟嘆。侍讀諫議漳說 《劇談錄》:白中書方居郎署,未有知者,唯朱崖李相國 器之,許於縉紳間,多所延譽。然而資用不充,無以祗 奉僚友。一旦,相國遺錢十萬,俾為酒殽之備,約省閣 名士數人,剋日同過其第。時秋暮陰沈,涉旬霖瀝,賀 拔惎員外求官未遂,將欲出京薄遊,與白公同年登 第,羸駒就門告別,閽者以方俟朝客,乃以他適對之, 賀拔惎遂駐車備述羈遊之意。白公覽書歎曰:「丈夫 處世,窮達當有時命。苟不才以僥倖取容,未足為發 身之道,豈家蓄美饌,止邀當路豪貴。曩時登第貧交, 今日閉關不接。縱使便有榮顯,又安得不愧於懷。」遽 令僕者命賀拔惎回車,遂以杯盤同費。俄而所約朝 賢聯騎而至,閽者具陳賀拔惎從容,無不惋愕而去。 翼日於私第謁見相國,詢朝士來者為誰,白公對以 賓客未至。適有同年出京訪別,憫其龍鍾委困,不忍棄之。留餘數「杯,遂闕祇接。既負吹噓之際,甘從譴斥 之罪。」相國稱賞逾時,云:「此事真古人之道,由茲貴達, 所以激勸澆薄。」不旬月,自使下評事,先授美官。白公 以庫部郎中入為翰林學士,未逾三載,便秉鈞衡。其 後五鎮藩維,再居廊廟,蹈義懷仁,終始一致,流芳傳 素,士林美之。

《北夢瑣言》:唐右補闕張曙于裴贄侍郎下擢進士第, 官至右補闕。曾戲同年杜荀鶴曰:「杜十四仁賢,大榮 幸,得與張五十郎同年。」荀鶴答曰:「張五十郎大榮幸, 得與荀鶴同年,天下只聞杜荀鶴名字,豈知張五十 郎耶?」彼此大咍。是知虛名不足定人優劣。

唐相國裴公坦,太和八年,李漢侍郎下及第。自以舉 業未精,遽此叨忝,未嘗曲謝座主,辭歸鄠縣別墅。三 年肄業,不入城。歲時恩地,唯啟狀而已。至于同年,鄰 于謝絕,掩關勤苦,文格乃變。

進士崔昭矩為狀元。有進士團司所由動靜舉罰。一 日,所由疏失,狀元笞之,逡巡,所由謝,伏于階前,對諸 進士曰:「崔十五郎不合于同年前面瞋決,所由請罰 若干。」博陵無言以對。

《閩川名士傳》:王播年五十始登第,同年陳通方年最 少,因戲拊播背曰:「王老,王老,奉贈一第。」言日暮途遠, 便同贈官也。播曰:「應擬三篇。」通方曰:「一之為甚,其可 再乎?」王銜之。及為相,通方竟為所困而終。

《全唐詩話》:陳通方登貞元進士第,與王播同年。播年 五十六,通方甚少,因期集,撫播背曰:「王老奉贈一第。」 言其日暮途遠,及第同贈官也。播恨之。後通方丁家 難,辛苦萬狀。播捷三科,為正郎,判鹽鐵。通方窮悴求 助,不甚給之。時李虛中為副使,通方以詩求為汲引 云:「應念路傍憔悴翼,昔年喬木幸同遷。」播不得已,薦 為江西院官。按閩川名士傳所載與此不同姑並存之 沈肩吾與崔嘏同年,不睦。嘏舊失一目,以珠代之。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元和十五年 也。

大順中,王渙自左史拜考工員外,同年李德鄰自右 史拜小戎,趙光引自補袞拜小儀,王極自小戎拜小 勳,渙首唱長句感恩,《上裴公》曰:「青衿七十牓三年,建 禮含香次第遷。珠影下連星錯落,桂花曾對月嬋娟。 玉經磨琢多成器,劍拔沈埋更倚天。應念銜恩最深 者,春來為壽拜樽前。」裴公答曰:「謬持文柄得時賢,粉」 署清華次第遷。昔歲策名皆健筆,今朝稱職並同年。 各懷器業寧推讓,俱上青霄肯後先。何事老夫猶「賦 詠,欲將酬和永流傳。」

馬令《南唐書孟賓于傳》:「賓于遷塗陽令,黷貨當死。時 李昉事皇朝為翰林學士,乃賓于同年進士也。聞賓 于縲紲,以詩遺之曰:『幼㩦書劍別湘潭,金牓標名第 十三。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後主見詩 貸之,復其官。」

《宋史扈蒙傳》:「宋初,由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坐請託 于同年仇華,黜為太子左贊善大夫。」

《溫仲舒傳》:「仲舒少與呂蒙正契厚,又同登第。仲舒黜 廢累年,蒙正居中書,極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 士論薄之。」

《北漢世家》:「李惲字孟深,開封陽武人。漢乾祐中舉進 士,客遊嵐州。會劉崇自立,署州從事,擢知制誥、翰林 學士,累至司空、平章事。惲性疏達,善談名理,年少時, 好滑稽。及為相,頗事持重。初與王溥、李昉同年登第。 太原平,相見敘舊,情好益固,論者美之。」

《趙昌言傳》:「昌言遷工部侍郎,時鹽鐵副使陳象輿與 昌言善,知制誥胡旦、度支副使董儼皆昌言同年,右 正言梁灝嘗在大名幕下。四人者,日夕會昌言之第, 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臧丙傳》:「太平興國初,舉進士。太宗平晉陽,以丙為右 贊善大夫,知遼州。丙素剛果,有吏幹。會同年生馮汝 士以祕書丞知石州,與監軍不協,一夕剚刃于腹而 死,事可疑。丙上疏言汝士死非自殺,乞按治。上覽奏 驚駭,遣吏鞫之,召丙問狀。丙曰:汝士居牧守之任,不 聞有私罪而言自殺。若使冤死不明,不加宿直者以 罪,今後書生不能治邊郡矣。上嘉其直,改著作郎。」 《王禹偁傳》:禹偁字元之,濟川鉅野人,世為農家,九歲 能文,畢士安見而器之。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授武 城主簿,徙知長洲縣,就改大理評事。同年生羅處約 時宰吳縣,日相與賦詠,人多傳誦。

《彭乘傳》:乘字利建,益州華陽人。少以好學稱州里,進 士及第。嘗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皆瞻顧鄉關,有從 宦之樂。乘獨西望,悵然曰:「親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 而圖一身之榮乎?」翼日,奏乞侍養。居數日,授漢陽軍 判官,遂得請以歸。

《劉恕傳》:「恕字道源,筠州人。父渙,字凝之,為潁上令。以 剛直不能事上官,棄去,家于廬山之陽,時年五十。歐 陽修與渙同年進士也,高其節,作《廬山高詩》以美之。 渙居廬山三十餘年,環堵蕭然,饘粥以為食,而遊心塵垢之外,超然無戚戚意,以壽終。」

《滕宗諒傳》:「宗諒字子京,河南人,與范仲淹同年舉進 士。其後仲淹稱其才,乃以秦州軍事推官召試學士 院,改大理寺丞。」

《劉越傳》:「越,大名人,少孤貧,有學行,亦宗諒同年進士, 嘗知襄城、固始二縣,有能名。」

《馮京傳》:「京嘗過外兄宋,适出侍妾詢知為同年進士, 妻亟請而嫁之。」

《彭汝礪傳》:「汝礪,治平二年舉進士第一。同年生宋渙 死,經理其後,不啻如子。」

《徐積傳》:「積字仲車,楚州山陽人。孝行出于天稟。三歲 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讀《孝經》,輒淚落不能止。事 母至孝,朝夕帶冠定省,從胡翼之學。所居一室寒,一 衲裘,啜菽飲水,翼之饋以食,弗受。應舉入都,不忍捨 其親,徒載而西。登進士第,舉首許安國率同年生入 拜,且致百金為壽,謝卻之。」

《汪大猷傳》:「大猷官終敷文閣學士,與丞相史浩同里, 又同年進士。未嘗附麗以于進,浩深歎美之。」

《歐陽守道傳》:淳祐元年,舉進士,廷對言:「國事成敗在 宰相,人才消長在臺諫。昔者當國惡箴規,言者疑觸 迕。及其去位,共謂非才。或有迎合時宰,自效殷勤,亦 有疾惡乖方,苟求疵纇,以致忠邪不辨,黜陟無章。唱 名,徐儼夫為第一,儼夫握守道起曰:『吾愧出君上矣, 君文未嘗不在我上也』。」

《王氏談錄》:宋丞相庠與翰林祁,皆公布衣之舊,同年 登科,皆貴達,益篤契好。初,宣獻公薦公入史局,時邯 鄲李公叔領撰著,李方貴顯,與宋公同列而不相下, 頗有間隙。宋既與公舊,勸公毋受命,公辭以辱。宣獻 公知不敢避讓,宋怒,遽折簡謂公曰:「自古為史者,不 免天菑或人禍,子何為當而不避?今且賀子而弔子 也。」

《過庭錄》:陶岳,商公父也,與寇公同年。岳調密州幕屬, 寇守密,寇且少,陶公就拜,講長少禮,陶納之。後有啟 謝寇公云:「與韓非同傳,于老子何傷?以叔向為兄,是 仲尼太過。」

《青箱雜記》:向敏中、寇準同以太平興國五年登科。後 向秉鈞,寇以使相知永興軍。向作絕句贈寇,寇酬之 曰:「玉殿登科四十年,當時僚友盡英賢。歲寒惟有君 兼我,白首猶持將相權。」

《聞見前錄》:「王安石雖高科有文學,本遠人,未為中朝 士夫所服,乃深交韓、呂二家兄弟。韓、呂,朝廷之巨室 也,天下之士,不出于韓,即出于呂。韓氏兄弟絳,字子 華,與安石同年高科。維,字持國,學術尤高,不出仕,用 大臣薦入館。呂氏公著,字晦叔,最賢,亦與安石為同 年進士。子華、持國、晦叔爭揚于朝,安石之名始盛。」 《春渚紀聞》:「宗君汝霖,建中靖國間為文登令。同年青 州教授黃策上書,自姑蘇編置文登州,遣牙校押赴 貶所過縣,而黃適感寒疾,不能前進。牙校督行,雖加 厚賂,祈為一日之留,堅不可得。不得已,使人致殷勤 於公,即具供帳於行館。及命醫診候,至調理安完,而 了不知牙校所在。密訊其從行者,云自至縣即為縣 之胥魁,約飲於營妓而已。次胥史,日更主席。此校嗜 酒而貪色,至今不肯出戶,屢迫促之,乃始同進。」 《揮麈三錄》:元祐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鳴薦紳,間 與蘇、黃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李伯時以善丹青, 妙絕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來鼎彝之類為 《考古圖》。又有李元中字畫之工,追蹤鍾、王,時號「龍眠 三李。」同年登進士第,出處相若。約以先貴毋相忘,其 後位俱不顯。

先大父大觀初從郎曹得守九江。有同年生宋景瞻 者,姑溪人,其子惠直為德化縣主簿,迎侍其父以來。 先祖愛其「清修好學,甚前席之教,以習《宏詞科》」薦之 於時相,已而中詞科。

《揮麈餘話》:王文穆欽若以故相來守杭州,錢塘一老 尉,蒼顏華髮矣。文穆初甚不樂,詢其履歷,乃同年生, 惻然哀之,遂封章于朝,詔特改京秩。尉以詩謝之云: 「當年同試大明宮,文字雖同命不同。我作尉曹君作 相,東君元沒兩般風。」

「聶賁,遠山王將明甫同年生也。始甚歡,而聶于樂籍 中有所屬意,王亦眤之,每戒不令前。聶恨之,因而遂 成仇怨。其後改名黼為相,聶以蔡元長稱其剛方,立 薦之,改名昌,擢侍從。黼大用事,貶聶散官,安置衡州。 靖康時,事大變,召登政府。黼之誅死,聶有力焉。」 《江南通志》:「胡林卿,華亭人。淳熙中進士,與史彌遠同 年。史」既柄國,勢燄薰灼,林卿終身不登其門。

《明通紀》:「成化五年三月,以少詹事萬安為吏部右侍 郎,兼翰林學士,入內閣,預機務。安,四川眉州人。體貌 魁碩,眉目如刻畫,外寬如長者,而內深刻刺骨。與同 年進士李泰深相結。泰,中官李永昌之乞子,永昌養 以為後,累遷至少詹事兼侍講學士。內閣缺,人議欲 用泰。泰推安曰:『子先為之,我不患不至。故安得先入《明外史李文祥傳》:「文祥弱冠舉於鄉,成化末登進士。 內閣萬安重其才,以其孫弘璧與同榜,令款於家,屬 題畫鳩。文祥素鄙安,語含刺,安深銜之。」

《周思兼傳》:思兼除平度知州,擢工部員外郎。同年生 貌類思兼,使經平度,民競走謁,見非是,各歎息去。 《羅洪先傳》:洪先初告歸,過儀真,同年生主事項喬為 分司,有富人坐死,行萬金求為地,洪先拒不聽,喬微 諷之,厲聲曰:「君不聞志士不忘在溝壑耶?」

《葉向高傳》,「萬曆三十五年六月,擢向高禮部尚書,兼 東閣大學士,與王錫爵、于慎行、李廷機並命。十一月, 向高入朝,慎行已先卒,錫爵堅辭不出,廷機位居下, 向高以父恩貢同年生,讓居其次。」

《明狀元事略》:「沈坤與李春芳同中辛卯鄉試。後丁未, 芳亦首擢,一榜二殿元罕有並者。」

正統四年,劉儼中榜時有邵進者在甲尾,劉嘗致柬 于邵,自稱年末。邵謂劉輕己,故云然。劉聞而解之以 詩云:「狀元本是龍頭選,龍尾分明屬邵卿。龍尾掉時 天必雨,龍頭未必敢相輕。」邵聞之亦解顏。

《江南通志》:「惲釜字器之,武進人。正德辛巳進士,歷任 吏部考功郎,後出知溫州。時永嘉張孚敬為相,釜同 年也。方柄用,釜剛直不阿,時與之忤。」

華金,字子宜,無錫人。正德辛巳進士,歷官天津副使。 執政張孚敬貴用事,與金同榜。一日邂逅于朝,招與 同事。金峻卻之,張慚而罷。

朱笈,字懋學,桃源人。嘉靖丁未進士,授南戶部主事。 時彈齊庶人之暴肆,與楊忠愍同榜。忠愍劾嚴嵩下 獄,故識不敢通問,笈時餽慰之,因出為《口扎》。僉事 朱陛宣,字德升,吳江人。萬曆壬子登應天鄉試。少與 周忠介同業,又同鄉舉。及忠介被逮,陛宣周旋患難, 晨夕不離左右。

吳嶽秀字幼鍾,懷寧人。萬曆庚辰成進士,授中書舍 人,與同年顧憲成諸人講學東林,以道德文章相砥 礪,世號「五君」,為一時麐鳳。 《遊宦紀聞》:「雲南大理府李智,夢人語之曰:『君與省城 張輝同科,及應試,偶見此子尚幼,穉再往見,其髮漸 長。後果同登,而李智年已五十二矣。其定數如此』。」 《見聞紀訓》:「同年葉肅卿名應」驄,鄞人,為刑部郎中,以 勘獄忤時宰,謫戍遼東。余服闋赴京,會于蘇。蘇人魏 維翰,名應召,亦為刑部郎,謫戍還家,來訪。余因同過 肅卿舟中,坐語及郡守李公曰:「此君之同年也。今君 遠戍,宜有厚贐」云云。肅卿艴然不悅,曰:「魏君烏得為 是言,吾留此豈有覬耶?」既別,遽解纜去。李公聞之,疾 趨挽留一餞不肯止。乃遣吏持贐追至滸墅,再三陳 懇,悃意第頷之。所贐雖箋餌微物,皆峻郤,無一受者。 夫肅卿當患難顛沛之時,而不苟如此,其志節可尚 也已。

《見聞搜玉》:楊宗喬尹新鄉,質任峭直。監司同列交搆 其間,勢如騎虎,莫可收拾。一日,遇同年桂古山,告之 故,古山曰:「譬如對奕,且饒一著;譬如爭路,且退一步。 則無事矣。」宗喬致謝,告改教職,得以善終。

《賢奕編》:「劉忠宣公大夏戍肅州,行時故人贈遺悉謝 絕,止受同年李文正一羊裘。」

吳大宰公嶽守廬州時,中丞南明王公廷守蘇州,二 公同年友也。一日以公務會於鎮江,吳折柬徵王公 為金山之遊,載酒一瓶、米數合、肉斤許、蔬一束,於舟 中,屏騶從,趣王公同舟往。王公熟視其具,笑曰:「兄昨 折簡相徵,具止是耶?」曰:「吾兩人自足用,多具何為?」比 至,命庖人即所載治具,相與論心盡歡,竟日而還。 《列朝詩集》:茅坤字順甫,嘉靖戊戌進士。自命有文武 才,好談兵事。嘉靖末年,東南中倭胡績溪為制府,以 同年生虛心咨訪,料敵設謀,用順甫之策為多。順甫 亦沾沾自喜,以為扣囊底餘智,猶足以辦倭也。 《眉公見聞錄》:嘉靖丙戌刑部趙尚書乃費閣老同年 也,每投謁,費書年晚生同館屠公應峻曰:「趙老真神 童」,問何故,云:「費鵝湖二十作狀元,年最少,今渠稱年 晚生,非神童而何?」相對撫掌。

同年部雜錄 编辑

摭言:「進士榜出,謝後便往期集院,狀元與同年相見, 請一人為錄事,其餘主宴、主酒、主樂、探花、主茶之類, 咸以其年辟之,俱捷,謂之同年。」

《五色線》,杏園宴後,于慈恩塔下題名,同年人推一善 書人記之,他時有將相則朱書之。

《中山詩話》:太宗時,同年數輩,取名似姓者為句云:「郭 鄭鄭東東野絳,馬張張夏夏侯璘。」熙寧初有崔度崔 公度,王韶王子韶,又有章君陳陳君章,如以西門豹對東方虯也。

《湖山勝概》:「豐樂樓舊為眾樂亭,又改聳翠樓。」「政和中 改今名。淳祐間,趙京尹與𥲅重建,宏麗為湖山冠。又 甃月池,立秋千梭門,植花木,構數亭。春時遊人繁盛, 舊為酒肆,後以學館致爭,但為朝紳同年會拜鄉會 之地。」

觚不觚錄兄弟之子曰從子。自是而推,次從兄弟之 子,次五服以內兄弟之子,次妻之親從子與姊妹之 子曰甥者,次知已義兄弟之子,次五服以外兄弟之 子。是諸子者,行必隨行,坐必侍坐,不可踰也。次中表 兄弟之子,次同年之子,次寮寀會友之子。年齒懸絕 者,行必隨行,坐必侍坐,有宴會不並席也。子之同年 與遠戚兄弟之子,雖同年之子,而年位高者,行不必 隨,坐不必侍,不據上席可也。今獨同年之世,講重者 身貴,而為同年之子多賤故也。何以明其可小殺也? 同年至宰輔而身下寮,則不敢講敵,禮也。遇公事糾 攝不避矣。甚至勢避而首相傾,名軋而陰相毀,有利 必相競,有害必相擠,即先君子之難與後之幾不獲 伸,伸而不能盡,一一皆同年為之,故曰可小殺也。 《日知錄》:今人以同舉為同年,唐憲宗問李絳曰:「人於 同年固有情乎?」對曰:「同年乃九州四海之人,偶同科 第,或登科然後相識,情於何有?」然穆宗欲誅皇甫鎛, 而宰相令狐楚、蕭俛以同年進士保護之矣。按漢人 已有之,《後漢書。李固傳》云:「有同歲生得罪於冀。」《風俗 通》云:「南陽五世公為廣漢太守,與司徒長史段遼叔 同歲。」又云:「與東萊太守蔡伯起同歲。」又云:「蕭令吳斌 與司徒韓演同歲。」《三國志。魏武帝紀》云:「公與韓遂父 同歲孝廉。」魏武故事載公令曰顧視同歲中年有五十未名為老漢《敦煌長史 武班碑》云:「金鄉長河間高陽史恢等,追惟昔日同歲」 《郎署孝廉柳敏碑》云:「縣長同歲犍為屬國趙臺公。」《晉 書。陶侃傳》,「侃與陳敏同郡,又同歲舉吏。」其云同歲,蓋 即今之同年也。惟吳志周瑜傳言堅子策與瑜同年步騭傳言與廣陵衛旌同年此當是 年齒之年「私恩結而公義衰」,非一世之故矣。

世誼部藝文 编辑

《弔蕭孟恩文》
晉·束晳
编辑

東海蕭惠孟恩者,父昔為御史,與晳先君同僚。孟恩 及晳,日夕同遊,分義蚤著。孟恩夫婦皆亡,門無血嗣, 時有伯母從兄之憂,未得自往,致文一篇,以弔其魂, 并修薄奠。其文曰:「舊友人陽平束晳,謹請同業生李 察,奉脯脩一束,麥糒一器,以致祠於處士蕭生之墓。」 曰:「嗚呼哀哉!精爽遐登,形骸幽匿,有邪亡邪,莫之能 測。敬薦薄饋,魂兮來食。」《孟恩》「孟恩」,豈猶我識。

世誼部紀事 编辑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 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為 申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晉。 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後漢書。孔僖傳》:「僖曾祖父子建,少遊長安,與崔篆友 善。及篆仕王莽,嘗勸子建仕,對曰:『吾有布衣之心,子 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道既乖矣,請從此 辭』。」遂歸,終於家。僖與崔篆、孫駰復相友善。

《孔融傳》:「融字文舉,孔子二十世孫也。融年十歲,隨父 詣京師,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 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觀其 人,故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門者言 之,膺請融問曰:『高明祖父嘗與僕有恩舊乎』?融曰:『然。 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 融與君累世通家』。」眾坐莫不歎息。

《漢中士女志》:文姬,南鄭趙伯英妻,太尉李固女也。父 為梁冀所免,兄憲公、季公罷官歸,文姬嘆曰:「李氏滅 矣!」乃與二兄議,匿弟燮父門生王成,亡命徐州,涕泣 送之,謂成曰:「託君以六尺之孤,若李氏得嗣,君之名 義參于程、杵矣。」久之遇赦,燮得還。

《世說新語》: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摴蒱,見有勝 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迺曰:「此郎亦管 中窺豹。」時見一斑。子敬瞋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 真長。」遂拂衣而去。

《世說補》:嚴武以世舊,待杜甫甚善。杜性褊躁傲誕,嘗 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順宗實錄》:令狐峘為禮部侍郎,楊炎為相。有杜封者, 故相鴻漸之子,求補弘文生。炎嘗出杜氏門下,託峘 以封。峘謂使者曰:「相公欲封成名,乞署封名下一字。」 峘因得以記焉。炎不意峘賣之,署名屬峘。峘明日疏 言:「宰相炎迫臣以威,臣從之則負陛下,不從即炎當 害臣。」德宗以問炎,炎具道所以。德宗怒曰:「此奸人不 可耐。」欲杖而流之。炎救解,乃黜為衡州別駕。

《宋史王祐傳》:「初,祐知貢舉,多拔擢寒俊,畢士安、柴成 務皆其所取也。後與其子旦同入兩制,居中書《張去華傳》:「景德元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去華美姿貌, 善談論,有蘊藉,頗尚氣節。在營道,得父同門生何氏 二子,教其學問。受代㩦之京師,慰薦館穀,並登仕籍。」 《邵伯溫傳》:「伯溫,康節處士雍之子也。司馬光子康卒, 康子」植幼,宣仁后憫之。呂大防謂康:「素以伯溫可託, 請以伯溫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溫既至官,則誨植 曰:「溫公之孫,大諫之子,賢愚在天下,可畏也。」植聞之, 力學不懈,卒有立。

《范純仁傳》:「純仁以父任太常寺太祝,中皇祐元年進 士第。仲淹門下多賢士,如胡瑗、孫復、石介、李覯之徒, 純仁皆與從游,晝夜肄業,至夜分不寢,置燈帳中,帳 頂如墨色。仲淹沒,始出仕。」

《程元鳳傳》:元鳳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貳令,元鳳 謝之曰:「除授須由資。」其人累請不許,乃以先世為言, 元鳳曰:「先公疇昔相薦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 所求躐次,豈先大夫意哉?矧以國家官爵報私恩,某 所不敢。」

《明外史何喬新傳》:「喬新父文淵,以議易儲,或傳朝命 逮捕,遂自經死。時喬新已登景泰五年進士,官南京 禮部主事,奔喪歸里。里人故侍郎揭稽嘗受業文淵, 而與喬新兄弟不協,奏文淵死實,諸子迫之,又逼嫁 父所愛妾。喬新亦訐稽為巡撫時嘗薦黃𤣾,且代草 《易儲疏》,皆被徵。比對,部父妾斷指為諸郎訟冤,獄得」 少解。帝亦以事經赦,釋不問。

結義部彙考 编辑

《大清會典》。

刑部

「歃血結盟」 ,謀為不軌者,罪在必死,所以戢奸宄也。若止異姓結盟,仍從杖責,並列于後。

國初定:「凡異姓人結拜兄弟者,鞭一百。」

順治十八年令、「凡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者、著即正法。」

康熙七年覆准: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應正法者,改為秋後處決。其止結拜弟兄,無歃血焚表等事者,仍照例鞭一百。

康熙十年題准:「歃血結拜弟兄者,不分人之多寡,照謀叛未行律」 ,為首者擬絞監候,秋後處決。為從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止結拜弟兄,無歃血焚表等事者,為首杖一百,徒三年;為從杖一百。

康熙十二年題准:凡異姓人結拜弟兄,未曾歃血焚表者,為首杖一百,為從杖八十。

結義部總論 编辑

《顏氏家訓》。

《風操篇》
编辑

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 如始者,方可議之。一爾之後,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 父友之敬;身事彼親,亦宜加禮。比見北人,甚輕此節, 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 為兄,托子為弟者。

結義部紀事 编辑

《蜀志張飛傳》:「飛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 兄事之。」

《隋書劉焯傳》:「焯聰敏沈深,弱不好弄,少與河間劉炫 結盟為友。」

《北史薛辯傳》:「辯五世孫端,端從祖弟湖,湖孫孝通,封 藍田縣子。屬齊神武起兵河朔,攻陷相州,刺史劉誕 參朱天光自關中討之。孝通與賀拔岳同事天光,又 與周文帝有舊,二人並先在關右,因並推薦之,乃超 授岳岐華秦雍諸軍事、關西大行臺、雍州牧。周文帝 為左丞,孝通為右丞,齎詔書馳驛入關,授岳等同鎮」 長安岳深相器重待以師友之禮與《周文帝》結為兄 弟情寄特隆。

《隋唐嘉話》:英公始與單雄信俱臣李密,結為兄弟。密 既亡,雄信降王充,勣來歸國。雄信壯勇過人,勣後與 海陵王元吉圍洛陽,元吉恃其膂力,每親行圍。王充 召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盡飲,馳馬而出,槍不及 海陵者尺勣,惶遽連呼曰:「阿兄,阿兄勣!」王雄信攬轡 而止,顧笑曰:「不緣伱,且了竟。」充既平,雄信將就戮,英 公請之不得,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了此勣,曰: 『平生誓共為灰土,豈敢念生!但以身已許國,義不兩 遂,雖死之,顧兄妻子何如』?」因以刀割其股,以肉啖雄 信,曰:「示無忘前誓。」雄信食之不疑。

《冊府元龜》:竇建德在河南,多所侵擾,李商胡等諸部 怨之。商胡與徐世勣素結為弟兄,升堂拜親。商胡之 母泣謂世勣曰:「竇家無道,如何事之?」世勣曰:「願母勿 憂,待一月內,謹當殺取,總歸唐國耳《遼史太祖本紀》: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遣通事康令 德乞盟,克用借兵以報劉仁恭木瓜澗之役。太祖許 之,易袍馬,約為兄弟。

《耶律信先傳》:信先,興宗以其父瑰引為刺血友。幼養 于宮,善騎射。重熙十四年,為左護衛太保,同知殿前 點檢司事。十八年,兼右祗候郎君,班詳穩。上問所欲, 信先曰:「先臣瑰引,與陛下分如同氣,然不及王封,儻 使蒙恩地下,臣願畢矣。」上曰:「此朕遺忘之過。」追封燕 王。

《宋史李瓊傳》:「瓊字子玉,幽州人。祖傅正,涿州刺史。父 英,涿州從事。瓊幼好學,涉獵史傳,挾策詣太原,依唐 莊宗,屬募勇士,即應募。與周祖等十人約為兄弟。一 日會飲,瓊熟視周祖,知非常人,因舉酒祝曰:『凡我十 人,龍蛇混合,異日富貴無相忘。苟渝此言,神降之罰』。」 皆刺臂出血為誓。周祖與瓊情好尤密。

《李全傳》:「全襲密州,禽黃槶。金人圍淮西,帥司調全援 盱眙,大捷,進達州刺史。金元帥張林以青、莒、密、登、萊、 濰、淄、濱、棣、寧海、濟南十二州來歸。始,林心存宋,及槶 敗意決而未能達。會全還濰州上冢,揣知林意,乃薄 兵青州城下,陳說國家威德,勸林早附。林恐全誘己, 猶豫未納全約,挺身入城,惟數人從,林乃開門納之」, 相見甚歡,謂得所托,置酒結為兄弟。全既得林要領, 附表奉十二州版籍以歸,表辭有云:「舉諸七十城之 全齊,歸我三百年之舊主。」表,馮垍所作也。秋,授林武 翼大夫、京東安撫兼總管,其餘授官有差。進全廣州 觀察使、京東總管。

《春渚紀聞》:湖州安吉縣沈二公者,金寇未至,夢一僧 告之曰:「汝前身所殺,冤報至矣。汝無懼。」語之曰:「汝是 燕山府李立否?但延頸受刃,俟其不殺,則前冤解矣。」 不數日,金人奄至,果有一少年破門而入,見公怒目 以視,沈安坐不動,仰視之曰:「汝非燕山府李立耶?」其 人收刃視之曰:「我未殺汝,汝安知我姓名鄉里如是」 之詳也。沈告以夢。李歎息曰:「我以前冤報汝,汝後復 殺我,冤報轉深,何時相解?今與汝結為義弟兄,汝但 安坐無怖,我留為汝護。」至三日,賊盡過,取資糧金帛, 與之而去。

《金史完顏阿里不孫傳》:「上京宣撫使蒲察移剌都改 陝西行省參議官,而伯德胡土有異志,宣撫使海奴 不迎制使,坐而受詔,阿里不孫械繫之。頃之,阿里不 孫輒矯制大赦諸道,眾乃稍安,而請罪于朝。初,留哥 據廣寧,知廣寧府事溫迪罕青狗居蓋州,妻子留廣 寧,與伯德胡土約為兄弟。青狗兵隸阿里不孫,內猜」 忌不協。蒲察移剌都嘗奏「青狗無隸阿里不孫」,宣宗 乃詔青狗。青狗不受詔,阿里不孫殺之。胡土乃怨阿 里不孫。既而胡土率眾伐高麗,乃以兵戕殺阿里不 孫。

《元史哈剌哈孫傳》:「哈剌哈孫曾祖啟昔禮,始事王可 汗脫斡璘王可汗與太祖約為兄弟。及太祖得眾,陰 忌之,謀害太祖。啟昔禮潛以其謀來告,太祖乃與二 十餘人一夕遁去,諸部聞者多歸之。」

《明外史明玉珍傳》:「徐壽輝以玉珍為隴蜀行省右丞。 已而完者都謀復重慶,玉珍遣義弟明二禦之。明二 者,黃陂人,有智勇。玉珍寵愛之,使從己姓,或呼明三 奴。其後復姓,名曰『萬勝二』。」

《張居正傳》:「馮保客徐爵,頗通翰墨,居正為擢用,至錦 衣衛指揮同知,署南鎮撫。又使蒼頭游七與結兄弟, 有所謀。七告爵達之保,保有所謀亦如之。」

《甯杲傳》:「大盜張茂,招亡命劉宸、劉寵、齊彥名輩,又結 中官張忠為兄,得潛入禁闥。杲率壯士數十人,直入 茂家,捕得之,對眾剖噉其心而去。」

《明通紀》:王文,保定束鹿人。初與中官王誠結為兄弟, 謀入閣,嘗私以語高穀,穀亦嫌陳循獨見寵任,思有 以間之。乃疏請增內閣員,云「不拘繁劇衙門。」得旨,下 內閣推舉。陳循曰:「既不拘繁劇衙門,則三法司亦可 舉。」乃舉都御史蕭維禎,穀遂舉文。奏上果用文。尋改 文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