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
第六十四卷目錄
請託部藝文二
與黜陟使柳諫議書 唐權德輿
與陳給事書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 前人
代張籍與李浙東書 前人
上張僕射書 前人
與于襄州書 前人
上宰相書 前人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前人
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前人
為人求薦書 前人
上考功崔虞部書 前人
與兵部李侍郎書 前人
與京西節度使書 前人
上鄭相公書 歐陽詹
與湖南李中丞啟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應制舉不敏啟 前人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啟 前人
上李夷簡相公書 前人
上杜司徒啟 劉禹錫
上門下武相公啟 前人
上李相公啟 前人
上江西李大夫書 皇甫湜
上裴度相公書 元稹
交誼典第六十四卷
請託部藝文二
编辑《與黜陟使柳諫議書》唐·權德輿
编辑
某月日,試祕書省校書郎權德輿上書閣下:「德輿材 術無聞,重以拙訥,雖是軺往復,皆獲趨拜,竟未得粗 承餘論,少盡下情。伏蒙以彌世之舊,將獻狀上錄。感 戴循環,不知所措。或有所見,敢布愚衷。何者?今皇帝 馭天下之初,將欲拔才俊,延幽滯,綜覈名實,覽觀風 俗。故分詔近臣,省問四方。將天之命,其旨不細。則閣 下舉一士,用一賢,必當窮驗聲實,精究終始。一旦以 愚當薦士之目,誠眾多所未喻也。」凡以故舊之私,不 能忘情,與夫推賢類能,其事則異。今者澄清省察,以 得人為功,直道公議,天下屬目。此時而失,則所失多 矣。德輿伏膺儒行,三十未立,拊躬責己,知不如人,候 他時進修,與諸生齒。方冀當大君子「眷念之至,申鄙 夫報效之分。今者有以貲用所逼,苟進一官,則傭書 販舂,亦足自給,必不敢以區區之身,上累名器,敢拒 黔敖之食,徐受山濤之恩。下情所守,在此而已。」是以 竟未獲拜謝者,以必所不敢當也。伏惟宴閒之餘,俯 察愚朴,文章鄙略,不足以煩省覽。用此陳露慚畏,伏 深不宣。德輿再拜。
《與陳給事書》韓愈
编辑
「愈再拜。愈之獲見於閣下有年矣,始者亦嘗辱一言 之譽,貧賤也,衣食於奔走,不得朝夕繼見。其後閣下 位益尊,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夫位益尊,則賤者日 隔,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愈也道 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則賢者不與;文 日益有名,則同進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 專之望,以不與者之心,而聽忌者之說,由是閣下之 庭無愈之跡矣。去年春,亦嘗一進謁於左右矣,溫乎 其容,若加其新也;屬乎其言,若閔其窮也。退而喜也, 以告於人。其後如東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繼見。及 其還也,亦嘗一進謁於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 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懼也,不敢復進。 今則釋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來之不 繼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誅,無所逃避」, 不敢遂進,輒自疏其所以,并獻近所為《復志賦》以下 十首為一卷。卷有標軸《送孟郊序》一首,生紙寫,不加 裝飾,皆有楷字註處。急於自解而謝不能,俟更寫閣 下取其意而略其禮「可也。」愈恐懼再拜。
《應科目時與人書》前人
编辑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濱、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蓋非 常鱗凡介之品彙匹儔也。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於 天不難也。其不及水,蓋尋常尺寸之間耳,無高山大 陵曠途絕險為之關隔也。然其窮涸不能自致乎水, 為猵獺之笑者,蓋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 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然是物也,負其異於」 眾也。且曰:「爛死於沙泥,吾寧樂之。」若俛首帖耳,搖尾 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 無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當其 前矣,聊試仰首一鳴號焉。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 而忘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轉之清波乎?其哀之,命 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鳴「號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實有類於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說焉。閣下其亦憐察之。」
《代張籍與李浙東書》前人
编辑
月日,前某官某謹東嚮再拜。寓書浙東觀察使中丞 李公閣下:籍聞議論者皆云,方今居古方伯連帥之 職,坐一方得專制於其境內者,唯閣下心事犖犖,與 俗輩不同,籍固以藏之胸中矣。近者閣下從事李協 律翱到京師,籍於李君友也,不見六七年,聞其至,馳 往省之,問無恙外,不暇出一言,且先賀其得賢主人。 李君曰:「子豈盡知之乎?吾將盡言之。」數日,籍益聞所 不聞,籍私獨喜,常以為自今已後,不復有如古人者, 於今忽有之。退自悲不幸兩目不見物,無用於天下; 胸中自有知識,家無錢財,寸步不能自「致。今去李中 丞五千里,何由致其身於其人之側,開口一吐,出胸 中之奇乎?」因飲泣不能語。既數日,復自奪曰:「無所能, 人乃宜以盲廢;有所能,人雖盲,當廢於俗輩,不當廢 於行古人之道者。浙水東七州,戶不下數十萬,不盲 者何限?李中丞取人,固當問其賢不賢,不當計其盲 與不盲也。當今盲於心者皆是,若籍自謂獨盲于目 爾,其心則能別是非。若賜之坐而問之,其口固能言 也。幸未死,實欲一吐」出心中平生所知見,閣下能信 而致之於門耶?籍又善於古詩,使其心不以憂,衣食 亂,閣下無事時,一致之座側,使跪進其所有,閣下憑 几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夫盲 者業專,於藝必精,故樂工皆盲。籍倘可與此輩比並 乎?使籍誠不以畜妻子,憂饑寒亂心,有錢財以濟醫 藥,其盲未甚,庶幾其復見天地日月,因得不廢,則自 今至死之年,皆閣下之賜也。閣下濟之以已絕之年, 賜之以既盲之視,其恩輕重大小,籍宜如何報也?閣 下裁之度之,籍慚靦再拜。
《上張僕射書》前人
编辑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 院中故事節目十餘事來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 月至明年二月之終,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輒 不許出。當時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 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發狂 疾。上無以承事於公,忘其將所以報德者;下無以自 立,喪失其所以為心。夫如是,則安得而不言?凡執事 之擇於愈者,非為其能晨入夜歸也,必將有以取之。 苟有以取之,雖不晨入而夜歸,其所取者猶在也。下 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 度才而處之,其所不能,不強使為。是故為下者不獲 罪於上,為上者不得怨於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諸侯, 無大相過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 教。今之時與孟子之時又加遠矣。皆好其聞命而奔 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聞命而奔走者,好利者 也。直己而行道者,好義者也。未有好利而能愛其君 者,亦未有好義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執事 可以聞此言,惟愈於執事也可。以此言進,愈蒙幸於 執事,其所從舊矣。若寬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 足以為名。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酉而退,率以 為常,亦不廢事。天下之人聞執事之於愈如是也,必 皆曰:「執事之好士也如此,執事之待士以禮如此,執 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執事之欲成人 之名如此,執事之厚於故舊如此」,又將曰:「韓愈之識 其所依歸也如此;韓愈之不諂屈於富貴之人如此; 韓愈之賢能使其主待之以禮如此;苟如此,則死於 執事之門,無悔也。」若使隨行而入,逐隊而趨,言不敢 盡其誠,道有所屈於己,天下之人聞執事之於愈如 此,皆曰:「執事之用韓愈,哀其窮,收之而已」耳。韓愈之 事執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雖日受千金之 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於天下曰 「知己,知己則未也。」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錄其 罪,察其辭而垂仁採納焉。愈恐懼再拜。
《與于襄陽書》前人
编辑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 書閣下:「夫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 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後世 者,亦莫不有後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後焉。莫 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是二人 者,未始不相須也。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 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 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上之人 負其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才多慼慼之窮,盛位無赫 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干之,不可謂 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誦此言 久矣,而未嘗敢以聞於人。側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 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 用,豈愈所謂其人哉?抑未聞後進之士,有遇知於左 右,獲禮於閣下者。豈求之而未得耶?將志存乎立功 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而未暇禮耶?何其宜聞而 久不聞也?愈雖不才,其自處不敢後於恆人,閣下將求之也而未得歟?古人有言曰:「請自隗始。」愈今者唯 朝夕芻米僕賃之資是急,是不過費閣下一朝之宴 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 人,未暇禮焉,則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齷齪者既不 足以語之,磊落奇偉之人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 窮也。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觀覽,亦足以知 其志「之所存焉。」愈恐懼再拜。
《上宰相書》前人
编辑
正月二十七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伏光範門下,再 拜獻書相公閣下。《詩》之序曰:「《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 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其詩曰:「菁菁者莪, 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說者曰:「菁菁者,盛也。 莪,微草也。阿,大陵也。言君子之長育人材,若大陵之 長育微草,能使之菁菁然盛也。『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云者,天下美之之辭也。其三章曰:「既見君子,錫我百 朋。」說者曰:百朋,多之之辭也。言君子既長育人材,又 當爵命之,賜之厚祿,以寵貴之云爾。其卒章曰:「汎汎 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說者曰:載,載也。 沉浮者,物也。言君子之於人才,無所不取,若舟之於 物,浮沉皆載之云爾。「既見君子,我心則休」云者,言若 此則天下之心美之也。君子之於人也,既長育之,又 當爵命寵貴之,而於其才無所遺焉。《孟子》曰:「君子有 三樂,王天下不與存焉。」其一曰:「樂得天下之英才而 教育之。」此皆聖人賢士之所極言至論,古今之所宜 法者也。然則孰能長育天下之人材,將非吾君與吾 相乎?孰能教育天下「之英材,將非吾君與吾相乎?」幸 今天下無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職,錢穀甲兵之問,不 至於廟堂論道經邦之暇,捨此宜無大者焉。今有人 生二十八年矣,名不著於農工商賈之版,其業則讀 書著文,歌頌堯舜之道,雞鳴而起,孜孜焉亦不為利。 其所讀皆聖人之書,楊、墨、釋、老之學無所入於其心; 其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抑邪與正,辨時俗之 所惑。居窮守約,亦時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以求知 於天下,亦不悖於教化。妖淫諛佞譸張之說,無所出 於其中。四舉於禮部乃一得,三選於吏部卒無成。九 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遑遑乎四海無所 歸,恤恤乎饑不得食,寒不得衣,濱於死而益固。得其 所者爭笑之,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 為師。悼《本志》之變化,中夜涕泗交頤,雖不足當詩人 孟子之謂,抑長育之使成材,其亦可矣;教育之使成 才,其亦可矣。抑又聞君子相其君也,一夫不獲其所, 若己推而內之溝中。今有人生七年而學聖人之道 以修其身,積二十年,不得已一朝而毀之,是亦不獲 其所矣。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 是果於自棄,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其可 乎?寧往告焉,若不得志則命也,其亦行矣。《洪範》曰:「凡 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 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是 皆與善之辭也。抑又聞古之人有自進者,而君子不 逆之矣;「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之謂也。抑又聞上之 設官制祿,必求其人而授之者,非苟慕其才而富貴 其身也,蓋將用其能,理不能用其明,理不明者耳;下 之修己立誠,必求其位而居之者,非苟沒於利而榮 於名也,蓋將推己之有餘以濟其不足者耳。然則上 之於求人,下之於求位,交相求而一其致焉耳。苟以 是而為心,則上之道不必難其下,下之道不必難其 上,可舉而舉焉,不必讓其自舉也;可進而進焉,不必 廉於自進也。抑又聞上之化下,得其道,則勸賞不必 遍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因人之所欲為而遂推之 之謂也。今天下不由吏部而仕「進者幾希矣。」主上感 傷山林之士有逸遺者,屢詔內外之臣,旁求於四海, 而其至者蓋闕焉。豈其無人乎哉?亦見國家不以非 常之道禮之,而不來耳。彼之處隱就閒者亦人耳,其 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樂,其體之所安,亦豈有 異於人乎哉?今所以惡衣服,窮體膚,麋鹿之與處,猨 狖之與居,固自以其身不能與時從順俯仰,故甘心 自絕而不悔焉。而方聞國家之仕進者,必舉於州縣, 然後升於禮部、吏部。試之以繡繪雕琢之文,考之以 聲勢之順逆,章句之短長,中其程式,然後得從下士 之列。雖有化俗之方,安邊之畫,不繇是而稍進,萬不 有一得焉。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其影響 昧昧惟恐聞於人也。今若聞有以書進宰相而求仕 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薦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書 於四方,枯槁沉溺、魁閎寬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動其 心,峨峨焉纓其冠,于于焉而來矣。此所謂「勸賞不必 遍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者也,因人之所欲為而遂 推之之謂者也。伏惟覽《詩》《書》《孟子》之所指,念「育才錫 福之所以考。古之君子相其君之道,而忘自進自舉 之罪,思設官制祿之故,以誘致山林逸遺之士,庶天 下之行道者知所歸焉。小子不敢自幸,其嘗所著文, 輒採其可者若干首,錄在異卷,冀辱賜觀焉。」干黷尊嚴,伏地待罪,愈再拜。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前人
编辑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向上書及所著文後,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懼 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於不測之誅,以求 畢其說,而請命於左右。」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於 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後呼而望之也。將 有介於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苟不至於欲其死者,則 「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於其側者,聞其 聲而見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後往而全 之也。雖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狂奔盡 氣,濡手足,焦毛髮,救之而不辭也。」若是者何哉?其勢 誠急,而其情誠可悲也。愈之彊學立行有年矣,愚不 惟道之夷險,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 其聲而疾呼矣,閣下其亦聞而見之矣,其將往而全 之歟?抑將安而不救歟?有來言於閣下者曰:「有觀溺 於水而爇於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終莫之救也。」閣下 且以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動心 者也。或謂愈:子言則然矣,宰相則知子矣,如時不可 何?愈謂之不知言者,誠其材能不足以當我賢相之 舉耳。若所謂時者,固在上位者之為耳,非天之所為 也。前五六年時,宰相薦聞,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與 今豈異時哉?且今節度、觀察使及防禦、營田諸小使 等,尚得自舉判官,無間於已仕未仕者,況在宰相,吾 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進人者,或取於盜,或 舉於管庫。今布衣雖賤,猶足以方於此。情隘辭蹙,不 知所裁,亦惟少垂憐焉。愈再拜。
《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前人
编辑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 哺,方一沐三握其髮。當是時,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 姦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 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 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 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 霑被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 至。而周公以聖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 之功,又盡章章如是。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於 周公者哉?不惟不賢於周公而已,豈復有賢於時百 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於周公之化者哉?然 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 有所未及,以負成王託周公之意,不得於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設使其時輔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 是,而非聖人之才,而無叔父之親,則將不暇食與沐 矣,豈特吐哺握髮之勤而止哉!」惟其如是,故於今頌 成王之德,而稱周公之功不衰。今閣下為輔相,亦近 耳。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姦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 除去?四海,豈盡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 盡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之 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俗,豈盡敦厚? 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霑被者,豈盡得宜?休徵嘉 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備至?其所求進見之士,雖不 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執事,豈盡出其下哉?其所 稱說,豈盡無所補哉?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握髮,亦 宜引而進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餘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 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復有周公之 說焉。閣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弔,故出 疆必載質。然所以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 而之魯;於魯不可,則去之齊;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 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去 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於朝,則山林而已 矣。山林者,士之所獨善自養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 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故愈每自進而不 知愧焉,書亟上,足數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如此而 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亦惟少垂憐 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為人求薦書》前人
编辑
某聞「木在山,馬在肆,遇之而不顧者,雖日累千萬人, 未為不材與下乘也。」及至匠石過之而不睨,伯樂遇 之而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 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婭之後,是生於匠 石之園,長於伯樂之廐者也。於是而不得知,假有見 知者,雖千萬人亦何足云爾。今幸賴天子每歲詔公 卿大夫貢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薦聞,是以冒進其說, 以累於執事,亦不自量已。然執事其知某何如哉?昔 人有鬻馬不售於市者,知伯樂之善相也,從而求之, 伯樂一顧焉,價增三倍。某與其事頗相類,是故終始 言之耳。某再拜。
《上考功崔虞部書》前人
编辑
「愈不肖行能,誠無可取。行己頗僻,與時俗異態,抱愚守迷,固不識仕進之門,迺與群士爭名競得失,行人 之所甚鄙,求人之所甚利。其為不可,雖童昏實知之。 如執事者不以是為念,援之幽窮之中,推之高顯之 上,是知其文或可,而不知其時之莫可也。」既以自咎, 又歎執事者所守異於人人之廢耳任目,華實不兼, 故有所進,故有所退。且執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囂之 徒已相與稱曰:「某得矣,某得矣。」問其所從來,必言其 有自,一日之間,九變其說,凡進士之應此選者三十 二人,其所不言者數人而已,而愈在焉。及執事既上 名之後,三人之中,其二人者,固所傳矣,華實兼者也, 果竟得之,而又升焉。其一人者,則莫之聞矣。實與華 違,行與時乖。果退之如是,則可見時之所與者,時之 所不與者之相遠矣。然愚之所守,竟非偶然,故不可 變。凡在京師八九年矣,足不跡公卿之門,名不譽於 大夫士之口。始者謬為今相國所第此時惟念,以為 得失固有天命,不在趨時,而偃仰一室,嘯歌古人,今 則復疑矣。未知夫天竟如何,命竟如何,由人乎不由 人乎哉。欲事干謁,則患不能小書,困於投刺;欲學為 佞,則患言訥詞直,卒事不成。徒使其躬儳焉而不終 日。是以勞思長懷,中夜起坐,度時揣己,廢然而返,雖 欲從之,末由也已。又常念古之人日以進,今之人日 以退。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為學,既已大成,而 又之死不倦。故其事業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故 《詩》曰:「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言老成之可尚也。又曰: 「樂只君子,德音不已。」謂死而不忘也。今夫今之人,務 利而遺道,其學其問,以之取名致官而已。得一名,獲 一位,則棄其業,而役役於持權者之門。故其事業功 德,日以忘,月以削,老而益昏,死而遂亡,愈今二十有 六矣,距古人始仕之年尚十四年,豈為晚哉?行之以 不息,要之以至死。不有得於今,必有得於古;不有得 於身,必有得於後。用此自遣,且以為知己者之報。執 事以為何如哉?其信然否也?今所病者,在於窮約,無 僦屋賃僕之資,無縕袍糲食之給,驅馬出門,不知所 之。斯道未喪,天命不欺,豈遂殆哉?豈遂困哉?竊惟執 事之於愈也,無師友之交,無久故之事,無顏色言語 之情,卒然振而發之者,必有以見知爾。故盡暴其所 志,不敢以默。又懼執事多在省,非公事不敢以至,是 則拜見之不可期,獲侍之無時也。是以進其說如此, 庶執事察之也。
《與兵部李侍郎書》前人
编辑
十二月九日,將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參軍韓愈,謹上 書侍郎閣下:「愈少鄙鈍,於時事都不通曉,家貧不足 以自活,應舉覓官,凡二十年矣。薄命不幸,動遭讒謗, 進寸退尺,卒無所成。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 告語,遂得窮究於經傳、《史記》、百家之說,沉潛乎訓義, 反復乎句讀,礱磨乎事業,而奮發乎文章。凡自唐虞」 以來,編簡所存,大之為河海,高之為泰山,明之為日 月,幽之為鬼神,纖之為珠璣華實,變之為雷霆風雨, 奇辭奧旨,靡不通達,惟是鄙鈍,不通曉於時事也。學 成而道益窮,年老而身益困,私自憐悼,悔其初心,髮 禿齒豁,不見知己。夫《牛角》之歌,辭鄙而義拙;《堂下》之 言,不書於傳記。齊桓舉以相國,叔向攜手以上。然則 非言之難為,聽而識之者難遇也。伏以閣下內仁外 義,行高而德鉅,尚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自江而西, 既化而行矣。今者入守內職,為朝廷大臣,當天子新 即位,汲汲於理化之日,出言舉事,宜必施設,既有聽 之之明,又有振之之力,《甯戚》之歌,《鬷明》之言,不發於 左右,則後而失其時「矣。謹獻舊文一卷,扶樹教道,有 所明白。《南行詩》一卷,舒憂娛悲,雜以瓌怪之言,時俗 之好,所以諷於口而聽於耳也。如賜覽觀,亦有可採。 干瀆尊嚴,伏增惶恐。」愈再拜。
《與京西節度使書》前人
编辑
愈再拜:「布衣之士,身居窮約,不借勢於王公大人,則 無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業顯著,不借譽於布衣之 士,則無以廣其名。是故布衣之士,雖甚賤而不諂,王 公大人,雖甚貴而不驕,其事勢相須而先後相資也。 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威行如秋,仁行如春,戎 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虞,是豈負大丈夫平」 生之志願哉?是豈負明天子非常之顧遇哉?赫赫乎, 洸洸乎,功業逐日以新,名聲隨風而流。宜乎讙呼!海 隅高談之士,奔走天下慕義之人,使或願馳一傳,或 願操一戈,納君於唐虞,收地於河隍,然而未至乎是 者,蓋亦有其說云。豈非待士之道未甚厚,遇士之禮 未甚優?請粗言其事,閣下試詳而聽之。夫士之來也, 必有求於閣下。夫以貧賤而求於富貴,正其宜也。閣 下之財,不可以遍施於天下,在擇其人之賢愚,而厚 薄等級之可也。假如賢者至,閣下乃一見之;愚者至, 不得見焉,則賢者莫不至,而愚者日遠矣。假如愚者 至,閣下以千金與之;賢者至,亦以千金與之;則愚者 莫不至,而賢者日遠「矣。欲求待士之道,盡於此而已
矣;欲求待士之賢愚,在於精鑒博採之而已矣。精鑒於己,固已得其十七八矣;又博採於人,而百無一二遺者焉。若果行是道,愈見天下之竹帛,不足書閣下 之功德矣;天下之金石,不足頌閣下之形容矣。」愈也 布衣之士也,生七歲能讀書,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 擢第「於春官,以文名於四方。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 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嘗以天下之 安危在邊,故六月於邁,來觀其師。及此都徘徊不能 去者,誠說閣下之義,願少立於階墀之下,望見君子 之威儀也。居十日而不敢進者,誠恐閣下以眾人視 之,則殺身不足以滅恥,徒悔恨於無窮。故先陳此書, 序其所以來之意。閣下其無為狂而以禮進退之,幸 甚幸甚!」愈再拜。
《上鄭相公書》歐陽詹
编辑
將仕郎守國子監四門助教歐陽詹,謹齋沐緘書,再 拜遣隸子弟,獻於相公中衢之車下,庶及乎閣下:當 今主上聖明,幸輔賢明,可行已行,可止已止。其或未 行未止,非不知也,非不念也,未可行而未可止也。詹 愚蒙欲陳所知,則在知之之後,念之之內矣,不敢復 言。今斯有言,自言而已。「人有百行修,萬事精。內叩潛」 鳴,外聽無聲,非不願用而人不用,非不願旌而人不 旌。雖和平之代,至老至死者,相公以為有之乎?詹將 十有十、百有百、千有千也,何以若知,自近之耳。詹嘗 讀《論語》,得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傷 時之學者,不由所學,矜所學也。詹雖不敏,傷竊如之。 況稟羔羊鴻鴈之性,未資訓導,而敬「順和合乎教者, 十或四五。潔身畏人,直拙自守,始亦以孝悌忠信,約 禮從義,人生合爾。博文遊藝,行義修詞,人生同然,殊 不以有為而為也。」幸屬昭代,以此官人,敬趨條目,遂 希銓擇。五試於禮部,方售鄉貢進士;四舉於吏部,始 授四門助教。夫人百行庶幾,萬事留心,不仕則已,仕 則冀就高衢遠途,展其素蓄,垂名於後代,播美於當 時。匪徒利斗粟,希片帛,救寒暑,給朝夕也。所以利斗 粟希片帛者,不能無之。其將百行,庶幾萬事。留心之 流,別行也,詹非斯人之徒歟?其慕彼人之徒歟?企夫 高衢遠途也噫?四門助教,限以四考,格以五選,十年 方易一官也。自茲循資歷級,然得太學助教,其考選 年數,「又如太學。若如之,則三十年矣。三十年間,未離 助教之官。」人壽百歲,七十者稀,詹今四十年有加矣。 更三十年於此,是一生不睹高衢遠途矣。況先於三 十年,孰知存亡哉?其或素蓄,當在重泉之下矣。忖己 方人,所以知百行修,萬事精,內叩潛鳴,外聽無聲,非 不願用而人不用,非不願旌而人不旌,雖和平之代, 至老至死者十有十百有百、千有千也。嗚呼!今之高 懸爵祿,廣設名位,實待乎德行與乎能事也。德行也 者,孝悌也,忠信也,不可於公堂斯須得試也,須漸乎 父母昆弟之言,洽乎州閭鄉曲之譽。詹,遠人也,父母 昆弟居萬里之外,州閭鄉曲在三江之南,孝悌之言 無由漸朝廷之耳,忠信之譽,莫得洽闕下之聞也。能 事也者,秉持也,應奉也,不可虛處,無任而得呈也。須 形乎政令,裁制之庸,著乎伎藝使才之致。詹,冗官也。 政令裁制,一月兩衙之謂。伎藝使才,二奠陪行,《音吭》 而已。秉持之庸,不可形考課之目,應奉之致,是亦絕 著選能之見也。縱有顏、閔之德,游、夏之學,宰我之政 事,夫子之文章,其何裨也?但父母昆弟,自相知州閭, 自相許於海隅嶺徼,其察拳拳之身何?夫大田斯穫, 而有遺秉,則滯穗也。萬秉稀一,萬穗稀一,詹豈遂當 其一乎?是天地也,命之翅,必與之羽翮,副其巨細,使 得飛也;命之足,必與之蹄蹠,稱其短長,使得行也。若 命之翅,而不與之羽翮,與之而巨細不相副,飛「則墜, 若命之足而不與之蹄,蹠與之而短長不相稱,行則 顛。」命適遺之墜與適,適之顛,則如無命無與也。其庸 愚不知造物之旨者視之,則不足怪。其賢明深探理 源者,其謂天地何?且邦國也,勸人以德行,用錫之爵 祿,必契其分量,使得行道也;聳人以能事,用錫之名 位,必權其輕重,使得榮身也。若勸以德行,不錫爵祿, 錫之而分量不相契道,則屈;若聳以能事,而不錫之 名位,錫之而輕重不相權身,則辱。勸適遺之屈,聳適 遺之辱,則如無勸無聳也。其庸愚不知政化之旨者 視之,則不足怪。其賢明深探理源者,其謂邦國?何詹 代居閩越,自閩至於吳,則絕同鄉之人矣;自吳至於 楚,則絕同方之人矣。過宋由鄭,踰周到秦,朝無一命 之親,路無四眸之舊,猶孤根寄不食之田也。人人耕 耨所不及,家家溉灌所不霑,其擢乃條枝,成乃華實 者,上天至仁之膏澤,厚地無私之陽春乎?相公為上 天之霖雨,佐厚地之發生也,何以處詹焉?夫舉善不 遺於微陋,用能必盡其材器,真宰相之任也。自唐及 「虞有其人,自夏及商有其人,自周及秦有其人,自漢 而降,無代無有,洎國朝歷歷可數也。相公能以詹為 手下濫觴乎?似善斯升,真善以至;似能斯拔,真能以 來。古人行此,天下歸仁也。相公行之哉,今則猶古。算 度途遠,蒼黃造次。」詹惶恐再拜
《與湖南李中丞啟》柳宗元
编辑
宗元啟:「某嘗讀《列子》書,有言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 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地而窮,若不好士使之然乎』? 子陽於是以君命輸粟於列子,列子不受,固常高其 志。又讀《孟子》書,言諸侯之於士曰:『使之窮於吾地,則 賙之賙之,亦可受也』。又怪孟子以希聖之才,命代而 出,不卓然自異,以潔白其德,取食於諸侯,不以為非。」 斷而言之,則列子獨往之士,唯己一毛之為愛,故遁 以自免;孟子兼濟之士,唯利萬物之為謀,故當而不 辭。今某處則無列子之道,出則無孟子之謀,窮則去 讓而自求,至則捧受而無慚,斯固為貪陵苟冒人矣。 《董生》曰:「明明求財利,唯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是皆 詬恥之大者,而無所避之,何也?以為「士則黜辱,為農 則斥遠,無伎不可以為工,無貲不可以為商,抱大罪, 處窮徼,以當惡歲而無廩食,又不自列於閣下,則非 所以待君子之意也。」伏惟覽子陽、《孟子》之說,以垂德 惠,無使惶惶然控於他邦,重為董生所笑,則縲囚之 幸大矣。謹啟。
《上大理崔大卿應制舉不敏啟》前人
编辑
宗元啟:「伏聞古之知己者,不待來求而後施德,舉能 而已;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後拜賜,感知而已。故不 扣而響,不介而合,則其舉必至,而其感亦甚。斯道遁 去,遼闊千祀,何為乎今之世哉?若某者,智不能經大 務,斷大事,非恢傑之才;學不能探奧義,窮章句,為腐 爛之儒。雖或寘力於文學,勤勤懇懇於歲時,然而未」 能極聖人之規矩,恢作者之聞見,勞費翰墨,徒爾拖 縫掖,曳大帶,遊於朋齒,且有愧色,豈有能乎哉?閣下 何見待之厚也?始者自謂抱無用之文,戴不肖之容, 雖振身泥塗,仰睎雲霄,何由而能哉?遂用收視內顧, 頫首絕望,甘以沒沒也。今者果不自意,他日瑣瑣之 著述,幸得流於衽席,接在視聽。閣下乃謂可以陷遠 大之途及制作之門,決然而不疑,介然而獨聽,是何 收採之特達,而顧念之勤備乎?且閣下知其為人何 如哉?其貌之美陋,質之細大,心之賢不肖,閣下固未 知也。而一遇文字,志在濟拔,斯蓋古之知己者已。故 曰:「古之知己者,不待來求而後施德者也。」然則亟來 而求者,誠不料也。某向以應博學宏詞之舉,會閣下 辱臨考第,司其升降。當此之時,意謂運合事并,適丁 厥時,其私日以自負也。無何,閣下以鯤鱗之勢,不容 尺澤,悠爾而自放,廓然而高邁。其不我知者,遂排退 而委之。委之誠當也。使古之知己猶在,豈若是求多 乎哉?夫仕進之路,昔者竊聞於師矣。太上有專達之 能,乘時得君,不由乎表著之列,而取將相,行其政焉。 其次有文行之美,積能累榮,不由乎舉甲乙,歷科第, 登乎表著之列,顯其名焉。又其次則曰「吾未嘗舉甲 乙也,未嘗歷科第也,彼朝廷之位,吾何修而可以登 之乎?」必求舉是科也,然後得而登之。其下不能知其 利,又不能務其往,則曰「舉天下而好之,吾何為獨不 然。」由是觀之,有愛錐刀者,以舉是科為悅者也;有爭 尋常者,以登乎朝廷為悅者也;有慕權貴之位者,以 將相為悅者也;有樂行其政者,以理天下為悅者也。 然則舉甲乙,歷科第,固為末而已矣。得之不加榮,喪 之不加憂,苟成其名,於遠大者何補焉?然而至於感 知之道,則細大一矣,成敗亦一矣。故曰:「其受德者,不 待成身而後拜賜。」然則幸成其身者,固末節也。蓋不 知求之下者,不足以收特達之士;而不知成身之末 者,不足以承賢達之遇,審矣。伏以閣下德足以儀世, 才足以輔聖,文足以當宗師之位,學足以冠儒術之 首,誠為賢達之表也。顧視下位,豈容易而收哉?而某 樸野昧劣,進不知退,不可以言乎德;不能植志於義, 而必以文字求直,不可以言乎才;秉翰執簡,敗北而 歸,不可以言乎文;登場應對,刺謬經旨,不可以言乎 學,固非特達之器也。附省陋質,豈容易而承之哉?叨 冒大遇,穢累高鑒,喜懼交爭,不克寧居。竊感荀罃如 實出己之德,敢希豫讓國士遇我之報,伏候門屏,敢 俟招納。謹奉啟以代投刺之禮,伏惟以知己之道,終 撫薦焉。不宣。謹啟。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啟》前人
编辑
「補闕執事。」宗元聞之,「重遠輕邇,賤視貴聽,所由古矣。」 切以宗元幼不知恥,少又躁進,拜揖長者,自於幼年。 是以簉俊造之末跡,廁牒計之下列,賈藝求售,閴無 善價。載文筆而都儒林者,匪親乃舊,率皆攜撫相示, 談笑見昵,喔咿逡巡,為達者𠷣。無乃睹其樸者鄙其 成,狎其幼者薄其長耶?將行不拔異,操不砥礪,學不 「該廣,文不炳耀,實可鄙而薄耶?」今鴛鷺充朝,而獨干 執事者,特以顧下念舊,收接儒素,異乎他人耳。敢問 厥由,庶幾告之,俾識去就,幸甚幸甚!今將慷慨激昂, 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抵掌峨弁, 厚自潤澤,進越無恧,汙達者之視聽。猖狂愚妄,固不 可為也。復欲俛然惕息,疊足塌翼,拜祈公侯之閽,跪
邀賢達之車,竦魂慄股,兢恪危懼,榮者倦之,彌忿厥心,又不可為也。若慎守其常,確執厥中,固其所矣,則又色平氣柔,言訥性魯,無特達之節,無推擇之行,瑣 瑣碌碌,一孺子耳。孰謂其可進?孰謂其可退?抑又聞 之,「不鼓踴無以超泥塗,不曲促無以由艱險,不守常 無以處明分,不執中無以趨夷軌。今則鼓踴乎曲促 乎,守其常而執厥中乎,浩不知其宜矣。」進退無倚,宵 不遑寐。乃訪於故人而咨度之。其人曰:「補闕權君,著 名踰紀,行為人高,言為人信,力學掞文,朋儕稱雄。子 亟拜之,足以發揚。」對曰:「衷燕石而履元圃,帶魚目而 游漲海,祇取誚耳,曷予補乎?」其人曰:「跡之勤者,情必 生焉;心之恭者,理必報焉。」況子之文,不甚鄙薄者乎? 苟或勤以奉之,恭以下之,則必勗勵爾行,輝耀爾能。 言為建瓴,晨發夕被,聲馳而響溢,風振而草靡。可使 尺澤之鯢,奮鱗而縱海;密網之鳥,舉羽而翔霄。子之 一名,何足就矣,庶為終身之遇乎。曷不舉馳聲之資, 挈成名之基,授之權君,然後退行守常執中之道,斯 可也。愚不敏,以為信然,是以有前日之拜。又以為色 取象恭,大賢所飫;朝造夕謁,大賢所倦。性頗疏野,竊 又不能,是以有今茲之問。仰惟鑒其鄙心而去就之, 潔誠齋慮,不勝至願。
《上李夷𥳑相公書》前人
编辑
月日,使持節柳州諸軍事、守柳州刺史柳宗元,謹獻 書於相公閣下:「宗元聞有行三塗之艱而墜千仞之 下者,仰望於道,號以求出。過之者日千百人,皆去而 不顧。就令哀而顧之者,不過攀木俯首,深矉太息,良 欠而去耳。其卒無可奈何,然其人猶望而不止也。俄 而有若烏獲者,持長綆千尋,徐而過焉,其力足為也」, 其器足施也。號之而不顧,顧而曰「不能力」,則其人知 必死於大壑矣。何也?是時不可遇而幸遇焉,而又不 逮乎己,然後知命之窮,勢之極,其卒呼憤自斃,不復 望於上矣。宗元曩者,齒少心銳,徑行高步,不知道之 艱,以陷乎大阨,窮躓殞墜,廢為孤囚,日號而望者,十 四年矣。其不顧而去與顧而深矉者,俱不乏焉。然猶 仰首伸吭,張目而視曰:「庶幾乎其有異俗之心,非常 之力,當路而垂仁者耶!」今閣下以仁義正直,入居相 位,宗元實竊拊心自慶,以為獲其所望,故敢致其詞, 以聲其哀。若又捨而不顧,則知沉埋踣斃,無復振矣。 伏惟動心焉。宗元得罪之繇,致謗之自,以閣下之明, 其知之久矣。繁言蔓「詞,祇益為黷。伏惟念墜者之至 窮,錫烏獲之餘力,舒千尋之綆,垂千仞之艱,致其不 可遇之遇,以卒成其幸。庶號而望者,得畢其誠。無使 呼憤自斃,沒有餘恨,則士之死于門下者,宜無先焉。」 生之通塞,決在此舉。無任戰汗隕越之至。
《上杜司徒啟》劉禹錫
编辑
某啟。「一自謫居,七悲秋氣。越聲長苦,聽者誰哀?湯網 雖疏,久而猶詿。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頭有 白髮。惕厲之日,利於退藏,是以彌年不敢奏記。」近本 州徐使君至,奉手筆一函,稱謂「不移,問訊加劇。重復 點竄,一無容言。忽疑此身猶在門下,收紙,長想歆然 感生。尋省,遭罹萬里,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求人 見諒,豈復容易。」伏蒙遠示,且曰浮謗漸消;況承慶宥, 期以振刷。方今聖賢合德,朝野多歡,澤柔異類,仁及 行葦。萬族咸悅,獨為窮人;四時平分,未變寒谷。自同 類牽復,又已三年。側聞眾情,或以哀歎。某材略無取, 廢錮是宜,若非舊恩,孰肯留念?六翮方鍛,思重託於 扶搖;孤桐半焦,冀見收於煨燼。伏紙流涕,不知所言。 謹啟。
《上門下武相公啟》前人
编辑
某啟:去年本州吏人自蜀還,伏奉示問,兼賜衣服繒 綵等。雲水路遙,緘縢貺厚。恭承惠下之旨,重以念舊 之懷。熙如陽和,列在緗簡。苦心多感,危涕自零。驚神 驛思,若待穎杖。伏以聖上注意理本,銳求國楨。念外 臺報政之功,追宣室前席之事。重下丹詔,再昇黃樞。 群情合符,和氣來應。況八柄所在,三人同心。葉台座 之精,膺俊傑之數。談笑於規隨之際,從容於陶冶之 間。物皆由儀,人識所措。某久罹憲網,兀若枯株。當萬 類咸悅之辰,抱窮途終慟之苦。清朝無絳灌之列,至 理絕椒蘭之嫌。此時不遇,可以言命。嗟乎!一身主祀, 萬里望枌榆之鄉;高堂有親,九年居蠻貊之地。從坐 之典,固有等差;同類之中,又尋牽復。頃在臺日,獲奉 準繩,指吏途於按讞,遵文律於章奏,藻鑒之下,難「逃 陋容,炎涼載移,足見真態。自違間左右,沉淪遐荒,歲 月滋深,艱貞彌厲。緬思受譴之始,他人不知,屬山園 事繁,犬馬力竭,本使有內嬖之吏,供司有恃寵之臣, 言涉猜嫌,動礙關束。城社之勢,亟矢紛然,彌縫其間, 崎嶇備盡。始慮罪因」事闕,寧虞謗逐跡生,智乏周身, 又誰咎也?伏以趙國公頃承顧遇之重,高邑公夙荷 見知之深,雖提挈不忘,而顯白無自。蓋以永貞之際, 皆在外方,雖得傳聞,莫詳本末。特哀黨錮,亟形話言。 自前歲振淹,命行中止,或聞輿論,亦愍重傷。伏遇相 公秉鈞,輒已自賀。儻重言一發,清議攸同,使聖朝無錮人,大冶無廢物,自新之路既廣,好生之德遠彰。群 蟄應南山之雷,窮鱗得西江之水,指顧之內,生成可 期。伏惟發膚寸之陰,成彌天之澤,迴一瞬之念,致再 造之恩,誠無補於多士之時,庶有助於陰施之德。無 任懇悃之至,謹啟。
《上李相公啟》前人
编辑
某啟:去年國子主簿楊歸厚致書相慶。伏承相公言 及廢錮,愍色甚深。哀仲翔之久謫,恕元直之方寸。思 振淹之道,廣錫類之仁。遠聆一言,如受華袞。自不窺 牆仞,九年於玆。高卑邈殊,禮數懸絕。雖身居廢地,而 心恃至公。伏以相公久以訐謀,參於宥密。材既為時 而出,道以得君而專。令發於流水之源,化行猶偃草 之易。習強伉者自納於軌物,困杼軸者咸躋於仁壽。 六轡在手,平衡居心,運思於陶冶之間,宣猷於魚水 之際。然能軫念廢物,遠哀窮途。嗟哉小生,有足悲者, 內無手足之助,外乏強近之親。為學苦心,本求榮養, 得罪由己,翻乃貽憂。捫躬自劾,媿入肌骨。禍起飛語, 刑極淪胥。心因病怯,氣以愁耗。近者否運將泰,仁人 持衡。伏惟推曾、閔之懷,憐烏鳥之志,處夔龍之位,傷 屈賈之心。沛然垂光,昭振幽蟄,言出口吻,澤濡寰區。 昔者行葦勿傷,枯骼猶掩,哀老以出幣,愍窮而開懷。 無情異類,尚或嬰慮。顧惟江干逐客,曾是相府故人, 言念材能,誠無所取,譬諸飛走,庸或知恩。嗚呼!以不 駐之光陰,抱無涯之憂悔,當可封之至理,為永廢之 窮人。聞弦尚驚,危心不定,垂耳斯久,長鳴恐悲,腸迴 淚盡,言不宣意。謹啟。
《上江西李大夫書》皇甫湜
编辑
居蓬《衣白》之士,所以勤身苦心,矻矻遑遑,出其家,辭 其親,甘窮饑而樂離別者,豈有貳事哉?篤守道而求 知也。有位之人,所以休聲茂功,鑠光保大,不絕勳而 窮名者,亦無異術焉,樂育材而得人也。人無所知,雖 賢如仲尼,窮死而道屯,況其下者乎?未得其人,雖聖 如唐堯,水不抑而凶未去,況其下者乎?故上之於人, 下之求知,相須若此之急,而相得若此之難者,何也? 蓋以在位者居高而聽深,在下者行卑而跡賤,其事 勢不同,出處相懸故也。況乎上之人負其位不肯求, 下之人負其才不肯屈,此其所以相須若此之急,相 得若此之難也。湜自學聖人之道,誦之於口,銘之於 心,徒恨今之人待士之分以虛華而已;今之士望人 之分,以毫末而已。上下相鼓,波流相翻,包特行者渾 眾人,抱奇才者乏卓識。智與愚相渾,古之道不行,是 以役役棲棲,獨鬱鬱而無語。竊以閣下以周召之才, 居周召之職,獨智傑出,孜孜以下問,收接而博觀,自 江而西,沈潛液澤,傳之天下,汪洋宣鬧,是以發憤而 來,非有他也,欲以望閣下之輝光,窺閣下之深高,下 靡豪傑之風,以快平生之心耳。伏惟降其尊嚴而省 覽之,裁其可否而去就之,無以其淺微,察其辭,觀其 志,而不錄其罪。幸甚幸甚!謹獻舊文十首,以先面贄。 干犯左右,惶懼於旌門之前。
《上裴度相公書》元·稹
编辑
通州司馬元稹,謹再拜獻書相公閣下:日者相公之 掾洛也,稹獲陪侍道途,不以庸妄,諮及章啟,則竊聞 閣下以文皇敕起居郎書「居安思危」四字於笏為至 戒。今陛下當晉武平吳之後,閣下即東征而還,安孰 甚焉,思豈可廢?況今四邸並開,掃門之賓競至。碣石 餘沴,束身之款未堅,則推食握髮之意,可遽移於高 枕擊鐘之逸矣。且「得人則理」之談,實老生之常語,至 於切近,猶饑者欲食,不可惡熟俗而不言也。若稹末 學淺見,又安敢引喻古昔?於閣下獨憶得近日故裴 兵部之納人也,甄辨精淨,號為名流。及其為相也,搆 置群材,使梁棟榱桷,咸適其用,人頗隘之,至於激濁 揚清,亦無所愛恡。是以秉政不累月,閣下自外寮為 起居郎,韋相自巴州知制誥,張河南自邕幕為御史, 李西川自饒州為雜端,密勿津梁之地,半得其人如 故。韋纁、如稹等,拔於疑礙,置於朝行者又十數,然後 排異己之巨敵,引腹心之至交,當時一二年間,幾至 於姦無蹊隧,而正有根本矣。及山東沴作,上以兵事 諮之,則對以「禁暴息人之外,不能有以佐震耀,是以 樽俎之謀,不專於廊廟。」蓋廉善精微之士,素熟於心 胸,而汎駕乘桴之材,未嘗量校於左右也,比於閣下 今日之雄材大略為短矣。然而即世之後,雖無李嚴、 廖立之思,而十年之內,備將相、號名卿者,多其引拔。 嗚呼,子皮、叔牙之功,斯不細矣。日者閣下方事淮蔡, 獨當「鑪鎚,內蘊深謀,外排群議,始以追韓信、拔呂蒙 為急務,固非叔孫通薦儒之日也。今殊勳既建,至化 方行,亦當念魏鄭公守成之難,而三復文皇帝思危 之詔乎?以愚揆之,欲人不怨,莫若遷授之有常;欲人 竭誠,莫若救拯於焚溺。何謂有常而不怨?以省言之, 由後行為前行;以臺言之,自察院轉殿院。」苟不如是 則怨矣。苟能如是,何怨哉?何謂「救拯而竭誠?」稹又不 敢移之他人。借如小生之庸且昧也,固不及班行之中輩,又敢自讓於郎吏之末者邪?向使元和中一年 為拾遺,二年為補闕,不三四年為員外,又三四年為 正郎,則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 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及 夫為計不良,困於溝瀆者十年矣。苟有舒其胼攣,置 之趨走者,又不敢愛氣力、恡心髓於和扁也。是猶龜 鼉之有水,鳥獸之有林,何嘗愧於水木?苟或縶而籠 之,鎖而檻之,其或放之投之者,則必啁噍顧慕以報 人,報其免於難也。今天下病溝瀆,困籠檻,思閣下藥 之養之,投之放之者,豈特小生而已哉?且曩時之窒 閣下及小生者,豈不以閣下疏有「居安思危」之字為 抵忌,對上以河南掾尉非貶官為說乎?向非裴兵部 一一明之,則稹終老於貧賤,固其宜也。儻閣下猶二 三年遲迴於外任,則少陽邀望之際,固未得奉煌煌 之命,以周知其巢穴。當元濟討除之始,又安能定已 成之冊於上前,排未立之疑於眾口哉?今天下能不 有萬一於閣下之才略,而猶跼足怗脅,私自憐其有 志力哉?況當今陛下在宥四海,與人更始,特降含垢 棄瑕之書,且授隨材任能之柄於閣下。閣下若不能 蕩滌痕累,洞開嫌疑,棄仇如振塵,愛士如救餒。使恃 才薄行者,自贖於煩辱;以能見忌者騁力於通衢,上 以副聖君咸與惟新之德,次以廣閣下賞善救人之 道。使千百年外,謂閣下與裴兵部為交相短長,亦足 為賢相矣,未盡善也。且夫當陛下肇臨宇宙之初,與 得天久照之後,愈光明矣。安有裴兵部拔群材於前 則盡行,閣下拔群材於後則盡廢。以閣下沐浴恩波 之始,與徽猷克壯之秋,愈汪洋矣。又安有救裴寰之 罪,換禹錫之官則盡易;振天下之窮滯,行渙汙之條 目則為難。稹雖至愚,未敢然也。稹自十年遭罹多故, 每欲發書,故舊尚不敢盡陳其情,豈不知干宰相有 不測之罪邪?熟自忖之,與其瘴死蠻夷,自題不遇之 牓,比夫塵穢尊重,伏俟危言之刑無異也。聊因所善, 「緘獻鄙誠。翹企刑書,不敢逃讓。」不宣。稹頓首。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