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41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十一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四十一卷目錄

 名字部彙考

  禮記曲禮 檀弓 郊特牲 內則 玉藻 雜記

  周禮地官

  儀禮士冠禮

 名字部總論

  穀梁傳名重父命

  白虎通姓名

  顏氏家訓風操篇

  冊府元龜名字 名諱

  兼明書放勳重華文命非名

 名字部藝文

  彭城相袁元服辨     後漢應劭

  孔邈名議        宋何承天

  宮吏之姓與太子同名議   齊邢卲

  為昭義王大夫謝賜改名表 唐崔行先

  諱辯            韓愈

  陳子淵等字說       宋葉適

  答高宗丞          前人

  錢則甫字說         前人

  胡壡名說          前人

  仲兄字文甫說        蘇洵

  名二子說          前人

人事典第四十一卷

名字部彙考

编辑

《禮記》

编辑

《曲禮》

编辑

《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

《常語》易及,則避諱為難,故名子者不之用。大全王氏子墨曰:「名,子父之責也。命之名,所以示之教也。以國,非所以教謙也;以日月,非所以教敬也;以隱疾,非所以教之進乎德也;以山川,非所以教之求諸己也。命名而必示之教,《申繻》所謂以德命為義者也。雖古人之名,其子或有所因,不盡若是,而《曲禮》之意,蓋主乎以德命也,又況以諱事神,周道也,名終而將諱」之,得不擇乎可諱者以名之乎?子生三月而父名之,既有以教其終身,而又慮其子若孫之難避也,不亦太早計乎?非早計也。君子之所以示其子孫,無非為其遠之慮也。於名而慮其遠,如是則將無所不慮乎遠也。以為鬼神而諱之,多且百年,少亦數十載之後矣。而其諱之難易,基於一日命名之初,是以君子之於子孫,無非於其始而謹之也。於名而謹其始,如是,則將無所不謹其始也。是《曲禮》之意也。

男子二十,冠「而」字。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呂氏曰:事父者,家無二尊,雖母不敢以抗之,故無長幼皆名,不敢致私敬於其長也。事君者,國無二尊,雖父不敢以抗之,故無貴賤尊卑皆名,不敢致私敬於其所尊貴也。《春秋》鄢陵之戰,欒書欲載晉侯,其子鍼曰:「書退,此君前臣名,雖父亦不敢抗也。」

女子許嫁,《笄而》字。

「許嫁則十五而笄,未許嫁則二十而笄」,亦成人之道也,故字之。

卒哭乃諱,《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

葬而虞,虞而卒哭。凡卒哭之前,猶用事生之禮,故卒哭乃諱其名。嫌名音同者不偏諱,謂可單言。

「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

逮,及也。庶人父母早死,不聞父之諱其祖,故亦不諱其祖。有廟以事祖者,則不然也。

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

私諱不避於公朝,大夫則諱其先君也。

《詩》《書》不諱,臨文不諱。

不因避諱。而易《詩》《書》之文。改「行事」之語。蓋恐有惑於學者。有誤於承用也。

廟中不諱。

廟中之諱,以卑避尊。如有事於高祖,則不諱曾祖以下也。

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 小功,不諱。

質,猶對也。「夫人之諱與婦之諱」,皆謂其家先世。門者,其所居之宮門也。大功以下,恩輕服殺,故亦不諱。

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問禁,慮得罪於君也;問俗,慮得罪於眾也;問諱,慮得罪於主人也。

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大夫不名「世臣姪娣」,士不名「家 相長妾。」

不名,不以名呼之也。上卿貴,故曰「卿。」老世婦,兩媵也,次於夫人,而貴於諸妾也。世臣,父在時老臣也。姪是妻之兄女,娣是妻之妹,從妻來為妾也。大夫不世爵,此有世臣者,子賢,襲父爵也。家相助,知家事者。長妾,妾之有子者。

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稱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 自稱曰「嗣子某」,不敢與世子同名。

列國之君與天子之大夫,其子皆不敢自稱余小子,避嗣天子之稱也。列國之大夫與士之子,不敢自稱嗣子某,避嗣諸侯之稱也。呂氏曰:「世子,君之適子也。諸侯之子不敢與之同名,亦避君也。若名之在世子之前,則世子為君亦不避。」《穀梁傳》曰:「衛齊惡衛侯。惡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

《君子已孤》不更名,

「名」者,始生三月之時,父所命也。父沒而改之,孝子所不忍也。

子於父母,則自名也。

自稱其名。大全呂氏曰:「子之名,父母所命,敬親之命,不敢有他稱也。」

天子不言出,諸侯不生名。君子不親惡諸侯。失地名, 滅同姓名。

「賢者貴者,皆謂之君子。天子無外,安得而言出?然而言出者,德不足以君天下,而位號存焉耳。諸侯不生名,惟死而告終,然後名之。然有生名者,德不足以名君子,而位號存焉耳。故天子不言出,諸侯不生名,皆謂君子不親惡故也。」《疏》曰:「君子不親惡者,謂孔子書《經》,見天子大惡,書出以絕之;諸侯大惡,書名以絕之。」君子不親此惡,故書「出名」以絕之也。

《檀弓》

编辑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

凡此之事,皆周道也。殷以上有生號,仍為死後之稱,更無別諡,堯、舜、禹、湯之類是也。周則死後別立諡。朱子曰:「《儀禮》賈公彥《疏》云:『少時便稱伯某甫,至五十乃去某甫而專稱伯仲,如今人於尊者不敢字之,而曰幾丈之類』。」

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已。既卒哭,宰夫執木鐸 以命於宮曰:「舍故而諱新。」自寢門至於庫門。

高祖之父當遷者,諱多則難避,故使之舍舊諱而諱新。死者之名也,以其親盡故盡,故可不諱。「庫門」,自外入之第一門,亦曰「皋門。」

二《名不偏諱》。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稱徵,言徵不 稱在。

《郊特牲》

编辑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內則》

编辑

三月之末,擇日剪髮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 是日也,妻以子見於父,貴人則為衣服。由命士以下 皆漱澣。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夫入門,升自 阼階,立於阼,西鄉。妻抱子出自房,當楣立,東面。姆先 相曰:「母某敢用時日祗見孺子。」夫對曰:「欽有帥。」父執 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對曰:「記有成。」遂左還,授師子。 師辯告諸婦,諸母名,妻遂適寢。

某妻,姓某氏也。時日,是日也。孺,稚也。欽,敬。帥,循也。言當敬教之,使循善道也。咳,小兒笑聲。謂父作咳聲笑容,以示慈愛而名之也。「記有成」,謂當記識夫言,教之成德也。諸婦,同族卑者之妻也。諸母,同族尊者之妻也。後告諸母,欲名成於尊也。「妻遂適寢」,復夫之燕寢也。

夫告宰名,宰辯告諸男名,書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 而藏之。」宰告閭史,閭史書為二,其一藏諸閭府,其一 獻諸州史,州史獻諸州伯,州伯命藏諸州府。夫入食 如養禮。辯者遍

宰,屬吏也。諸男,同宗,子姓也。「藏之」者,以簡策書子名,而藏於家之書府也。二十五家為閭,二千五百家為州。州伯則州長也。閭史、州史,皆其屬吏也。閭府、州府,皆其府藏也。「夫入食如養禮」,謂與其妻禮食,如婦始饋舅姑之禮也。疏曰:「此經所陳,謂卿大夫以下,故以名遍告同宗諸男。諸男卑者尚告,則告諸父可知。若」諸侯絕宗,則不告也。

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於阼階,西鄉。「世婦抱子升自西階,君名之,乃降。」

「諸侯朝服,元端素裳,夫人亦如之」者,亦朝服也。當是「展衣。」註云「褖衣者,以見子畢,即侍御於君,故服御進之褖衣也。」人君見世子於路寢,升自西階,是自外而入也。凡生子,無問妻妾,皆在側室。

適子庶子見於外寢,撫其首咳而名之,禮帥初無辭。

此適子,蓋世子之弟,庶子則妾子也。外寢,君燕寢也。燕寢在內,以側室在旁處內,故謂此為外也。《疏》曰:「庶子見於側室」,此以撫首咳名無辭之事同,故與適子連文,云「見於外寢」耳。

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國,不以隱疾。大夫士之子,不 敢與世子同名。妾將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問之。 子生,三月之末,漱澣夙齊,見於內寢,禮之如始入室, 君已食,徹焉,使之特餕,遂入御。公庶子生,就側室。三 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見於君。擯者以其子見君所 有賜,君名之。眾子,則使有司名之。

擯者,傅姆之屬也。「君所有賜」者,此妾君所偏愛,而特加恩賜者,故其子君自名之。若眾妾之子,恩寵輕略者,即使有司名之也。疏曰:「前文已云適子庶子,見異於世子,今更重出者,以前適、庶連文,故此特言庶子之禮。」

「庶人無側室者,及月辰,夫出居群室」,其問之也,與子 見父之禮無以異也。

問之之禮,與執手咳名之事,欽帥記成之辭,皆與有爵者同,故云「無以異。」

凡父在,孫見於祖,祖亦名之,禮如子見父,無辭。

應氏曰:「《辭》者,夫婦所以相授受也。祖尊,故有其禮而無其辭。」大全方氏曰:「以祖名之而不以父者,事統於尊故也。」

《玉藻》

编辑

士於君所言大夫沒矣則稱諡,若字,名。士與大夫言 名,士字大夫。

「名士」者,士雖沒,猶稱其名,以在君之前也。與大夫言而名士,則謂士之生者也。大夫之生者則字之。

於大夫,所有公諱無私諱。凡祭不諱,廟中不諱,教學, 臨文不諱。

公諱,本國先君之諱也。「私諱」,私家之諱也。凡祭,祭群神也。

凡自稱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諸侯之於 天子,曰「某,士之守臣某。」其在邊邑,曰「某屏之臣某。」

一者,無對之稱。天子三公一相處內,二伯分主畿外,諸侯,蓋股肱之臣,宣力四方者也。屏者,藩屏之義,所以蔽內而捍外也。

其於敵以下,曰「寡人」,小國之君曰「孤」,擯者亦曰「孤。」

此章與《曲禮》小異。此據自稱為辭,彼則擯者之辭也。

上大夫曰「下臣」,擯者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擯者 曰「寡大夫。」世子自名,擯者曰「寡君之適。」

此明自稱與擯者之辭不同也。

公子曰「臣孽」,士曰「傳遽之臣」,於大夫曰「外私。」

適而傳世者,謂之世子。餘則但稱公子而已。讀「孽」為「枿」者,蓋比之木生之餘也,故以臣孽自稱。驛傳之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車馬之役使,故自稱傳遽之臣也。家臣稱私,此大夫非己所臣事者,故對之言,則自稱外私也。

《大夫》私事,使私人擯,則稱名。

「私事」,謂非行聘禮,而以他事奉君命往使鄰國也。隨行之人,當謂之「介。」曰「擯」者,擯是主人之副,今以在賓館而主國致禮,則己為主人,故稱擯也。「私人」,己之屬臣也。私事使而私人擯,則無問上大夫、下大夫,皆降而稱名,以非正聘故也。

公士擯,則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與公 士為賓也。

公士,公家之士也。若正行聘禮,以公士為擯。其下大夫往行小聘之禮,則擯辭稱「寡大夫」;其上大夫往行大聘之禮,則擯辭稱寡君之老。賓讀為擯介也,謂大夫有正聘之往,必使公士作介也。方氏讀賓如字,謂擯雖為賓執事,其實亦與之同為賓而已,故曰「與公士為賓也。」

《雜記》

编辑

卒哭而諱:「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與父同 諱。」

卒哭以前,猶以生禮事之,故不諱其名。卒哭後,則事以鬼道,故諱其名而不稱也。此專言父之所諱,則子亦不敢不諱,故曰「子與父同諱」也。父之祖父母、伯父、叔父及姑等於己,小功以下,本不合諱,但以父之所諱,己亦從而諱也。若父之兄弟姊妹,己自當諱,不以從父而諱也。又按:「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謂庶人。此所言以父是士,故從而諱

考證

母之諱:「宮中諱。」妻之諱,不舉諸其側。與從祖昆弟同 名則諱。

「母為其親諱」,則子於一宮之中亦為之諱。「妻為其親諱」,則夫亦不得稱其辭。於妻之左右,非宮中、非其側,則固可稱矣。若母與妻所諱者,適與己從祖昆弟之名同,則雖他所亦諱之也。

過而舉君之諱,則起。與君之諱同,則稱「字。」

《周禮》

编辑

《地官》

编辑

《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

訂義《鄭鍔》曰:「男女始生三月,父名之際必記子版,則知其二十、三十可以嫁娶之時矣。」

《儀禮》

编辑

《士冠禮》

编辑

冠者立於西階東,南面,「賓」字之,冠者對。

「對,應也。」其辭未聞。下有賓祝辭,不見冠者應辭,故云「未聞。」

《字辭》曰:「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 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 所當。」

假,大也宜之,斯為大矣。伯仲叔季,長幼之稱。甫是丈夫之美稱,或作父。唯其所當者,二十冠時,與之作字。猶孔子生三月,名之曰丘,至二十冠而字之曰仲尼,有兄曰伯,居第二則曰仲。但殷質,二十為字之時,兼伯仲叔季呼之。周文二十為字之時,未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故《檀弓》云:「五十以伯仲,周道也。」是呼伯仲之時,則兼二十字而言。若孔子生於周代,從《周禮》呼尼甫,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若然,二十冠而字之,未呼伯仲叔季。今於二十加冠而言者,一則是殷家冠時,遂以二十字呼之;二則見周家若不死,至五十乃加而呼之。若二十已後死,雖未滿五十,即得呼伯仲。知義然者,見慶父乃是莊公之弟,桓六年莊公生,至閔公二年慶父死,時莊公未滿五十,慶父乃是莊公之弟,時未五十。慶父死,號曰「共仲」,是其死後雖未五十,得呼仲叔季,故二十冠時,則以伯仲叔季當擬之,故云「唯其所當也。」

名字部總論

编辑

《穀梁傳》。

《名重父命》

编辑

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卿曰「衛齊惡」,今曰衛侯惡,此 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 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

「不奪人名」,謂親之所名。明臣雖欲改,君不當聽也。君不聽臣易名者,欲使重父命也。父受命名於王父,王父卒,則聽王父之命名之。傳言「王父,則祖也。」范云:「欲使人重父命也」者,父命名於王父,王父卒則己命子。

白虎通

编辑

《姓名》

编辑

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紀,尊事人者也。《論語》曰:「名 不正,則言不順。」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時物有變。人生 三月,目煦亦能笑,與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 之。故《禮服傳》曰:「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於祖廟。」於祖廟 者,謂子之親廟也,明當為宗祖主也。一說名之於燕 寢。名者,幼少卑賤之稱也,寡略,故於燕寢。《禮·內則》曰: 「子生,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立於阼階西南,世婦 抱子升自西階,君命之士適子執其右手,庶子撫其 首,君曰:『欽有帥』,夫人曰:『記有成』」,告於四境。四境者,所 以遏絕萌芽,禁備未然。故《曾子問》曰:「世子生,三月,以 名告於祖禰。」《內則》記曰:「以名告於山川社稷四境」,天 子太子使士負子於南郊,以桑弧蓬矢六射者何也? 北男子之事也。故先表其事,然後食其祿。必桑弧何? 桑者,相逢接之道也。《保傳》曰:「天子生,舉之以禮,使士 負之者何?齋肅端綏之郊,見於天。」《韓詩內傳》曰:「太子 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明當有事天地四方 也。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質,故直以生日名子也。以 《尚書》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於臣民亦得以生日名 子何?亦不止也。以《尚書》道殷臣有巫咸、有祖己也。何 以知諸侯不象王者,以生日名子也?以太王名亶父, 王季名歷,殷之諸侯也。《易》曰:「帝乙謂成湯」,帝乙謂六 代孫也。湯生於夏世,何以用甲乙為名?曰湯王後,乃 更變名,子孫法耳。本名履,故《論語》曰:「予小子履。」履,湯名也,不以子丑何?曰:甲乙者,幹也。子丑者,枝也。幹為 本,本質,故以甲乙為名也。名或兼或單何?示非一也。 或聽其聲,以律定其名,或依事傍其形,故名或兼或 單也。依其事者,若后稷是也。「棄之」,因名之為棄也。傍 其形者,孔子首類魯國尼丘山,故名為丘。或傍其名 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若名賜,字 子貢;名鯉,字伯魚。《春秋》譏二名何?所以譏者,乃謂其 無常者也。若乍為名,祿甫元言武庚。名不以日月山 川為名者,少賤卑己之稱也。臣子當諱,為物示通,故 避之也。《曲禮》曰:「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 不逮父母,則不諱王父母也。君前不諱,《詩》《書》不諱,臨 文不諱,郊廟不諱。」又曰:「君前臣名,父前子名。」謂大夫 名卿,弟名兄也。明不敢諱於尊者前也。太古之時所 不諱者何?尚質也。故臣子不言其君父之名。故《禮記》 曰:「朝日上值不諱」,正天名也。人所以十月而生者何? 人,天子之也。經天地之數五,故十月而備,乃成人也。 人生所以泣者何?本一榦而分,得氣異息,故泣,重離 母之義也。《尚書》曰:「啟呱呱,泣也。」人拜所以自名者何? 所以泣號自紀。禮拜自後,不自名何?備陰陽也。人所 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見意,屈節卑體,尊事之者也。 拜之言服也。所以必再拜何?法陰陽也。《尚書》曰:「再拜 稽首也。」必稽首何?敬之至也。頭至地,何以言首?謂頭 也。《禮》曰:「首有瘍則沐。」所以先拜首,後稽首何?名順其 文質也。《尚書》曰:「周公拜首稽首。」人所以有字何?冠德 明功,敬成人也。故《禮·士冠經》曰:「賓北面字之曰伯某 甫。」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所以五十乃稱伯仲者, 五十知天命,思慮定也。能順四時長幼之序,故以伯 仲號之。《禮·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稱伯仲。」《論語》曰: 「五十而知天命。」稱號所以有四何?法四時用事,先後 長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時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伯 者,長也;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 季者,幼也。適長稱伯,伯禽是也。庶長稱孟,以魯大夫 孟氏男女異長,各自有伯仲,法陰陽各自有終始也。 《春秋傳》曰:「伯姬者何?內女稱也。婦人十五稱伯仲何? 婦人值少變,陰」陽道促,蚤成十五,通乎織紝之事,思 慮定,故許嫁笄而字。故《禮經》曰:「女子十五許嫁笄。」禮 之稱字之婦。姓以配字何?明不娶同姓也。故《春秋》曰: 「伯姬歸於宋。」姬者,姓也。值字所以於仲春何?值者親 故近於仲。文子尊尊,故於伯仲之時物尚值,叔之時 物失之。章即如是,周有八士,《論語》曰:「伯達、伯适、仲突」、 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積於叔何?蓋以兩兩俱生 故也。不積於伯、季,明其無二也。文王十子,《詩傳》曰:「伯 邑考、武王發、周公旦、管叔鮮、蔡叔鐸、成叔處、霍叔武、 康叔封、南季載。」載所以或上其叔,何也?管、蔡、霍、成、康、 南,皆采也。故上置叔,下伯邑叔,震也。以獨無乎?蓋以 為大夫者,不是采地也。此篇原本多訛字無別本可校姑從闕疑

顏氏家訓

编辑

《風操篇》

编辑

《禮》云:「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惻愴心眼,若在 從容平常之地,幸須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當忍之。 猶如伯叔兄弟,酷類先人,可得終身腸斷與之絕耶? 又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君所無私諱。蓋知聞名須有 消息,不必期於顛沛而走也。梁世謝舉甚有聲譽,聞 諱必哭,為世所譏。又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 不墜門風。孝元經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縣民庶, 競修牋書,朝夕輻輳,几案盈積。書有稱嚴寒者,必對 之流涕,不省取記,多廢公事,物情怨駭,竟以不辦而 還。此並過事也。近在楊都,有一士人諱審,而與沈氏 交結周厚,沈與其書,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凡避諱 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 稱;厲王名長,琴有修短之目。不聞謂布帛為布皓,呼 腎腸為腎修也。梁武帝小名阿練,子孫皆呼練為絹, 乃謂銷鍊物為銷絹物,恐乖其義。或有諱雲者,呼紛 紜為紛煙;有諱桐者,呼梧桐樹為「白鐵樹」,便似戲笑 耳。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兒曰鯉,止在其身,自可無 禁。至若衛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蟣虱,長卿名犬子, 王修名狗子,上有連及,理未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 笑也。北土多有名兒為驢駒、豚子者,使其自稱及兄 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漢有尹翁歸,後漢有鄭翁歸,梁 家亦有孔翁歸,又有顧翁寵,晉代有許思妣、孟少孤, 如此名字,幸當避之。今人避諱,更急於古,名子者當 為孫地。吾親識中有諱襄、諱友、諱同、諱清、諱和、諱禹, 交疏造次,一座百犯,聞者辛苦,無聊賴焉。昔司馬長 卿慕藺相如,故名相如。顧元歆慕蔡邕,故名雍。而後 漢有朱張,字孫卿,許暹字顏回。梁世有庾晏嬰祖孫 登,連古人姓為名字,亦鄙事也。昔劉文饒不忍罵奴 為畜產,今世愚人,遂以相戲,或有指名為豚犢者,有 識傍觀,猶欲掩耳,況名之者乎?近在議曹,共平章百 官秩祿。有一顯貴,當世名臣,意嫌所議過厚。齊朝有 一兩士族文學之人,謂此貴曰:「今日天下大同,須為

百代典式,豈得尚作關中舊意乎?明公定是陶朱公
考證
大兒耳。」彼此歡笑,不以為嫌。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 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呂后微時,嘗字高 祖為「季。」至漢袁種,字其叔父曰絲。王丹與侯霸子語, 字霸為君房,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 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因呼為字。《尚書》王元之兄弟皆 號名人,其父名雲字羅漢,一皆諱之,其餘不足怪也。 劉縚、緩、綏兄弟,並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 唯依《爾雅》火傍作「召」耳。然凡文與正諱相犯,當自可 避;其有同音異字,不可悉然。「劉」字之下,即有昭音。呂 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筆即 妨,是書皆觸也。嘗有甲設讌席,請乙為賓,而旦於公 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乙子稱其父已 往,時以為笑。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於輕脫。

冊府元龜

编辑

《名字》

编辑

古稱「孩而名之,冠而字之」,蓋以名者義之制,字者名 之飾,先民之論,其亦多矣。故吐情自紀,名以示謙,均 體相稱,字以為重。質文既變,單兼並興,要在順言,亦 無定義。然五廢之說,慮防大物;《三復》之旨,彌昭景行。 隨時損益,其說靡記。至有兆興天,賦葉應夢,受命卜 筮以考休吉,稽事類以擇淑令,或避嫌變易,或受賜 旌別,咸有倫理,率用論次。《傳》曰:「人治之大也」,可不慎 歟!

《名諱》

编辑

「名以制義,所以著象類之說;諱不偪下,所以伸臣子 之情。」是知名諱之來,古今通道,而餘分之在位,亦偏 方之所奉。雖本以嘉稱,期於象德;或求諸義訓,契彼 未然。蓋成敗之有端,若符應之數定。然則稽之人事, 察彼天道,諒盛衰之在德,豈名稱之足云乎!

兼明書

编辑

《放勳重華文命非名》

编辑

司馬遷《史記》以「放勳」為堯名,「重華」為舜名,文命為禹 名,明曰:皆非也。按《堯典》云:「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 文思安安。」孔安國曰:「勳,功也。欽,敬也。言堯放上世之 功化,而欽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當安也。」《舜典》云: 「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孔安國曰:「華謂文德,言 其文德光華,重合於堯,俱聖明也。」《大禹謨》云:「若稽古 大禹,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孔安國曰:「言其外布 文德教命,內則敬承堯舜也。」據安國所言,當以「放勳」、 「重華」、「文命」皆謂功業德化,不言是其名也。或問曰:「子 何以知安國之是而司馬之非乎?」答曰:「以《尚書》經文 知之也。經文上曰『是帝堯之位號,下曰『是帝堯之功 德』。若『放勳是堯之名,則經當云『若稽古帝堯放勳』』』」,則 放勳當其名處。今「放勳」乃在「曰」之下,連於「欽明、文思」, 豈名不屬於位號而乃冠於功業乎?又《舜典》云「重華 協于帝」,若「重華」為名,將何以協于帝?又《大禹謨》云「文 命敷于四海」,若以文命為名,將何以敷于四海?又《皋 陶謨》曰「允迪厥德」,豈允迪為皋陶之名乎?且子生三 月而父為之名,今「放勳」、《重華》、「文命」之義,皆謂聖明功 業,豈此三帝即位之後始為名乎?且舜之父母頑嚚, 豈知舜之德可繼於堯而名之「重華」乎?若是舜自作, 於理固不當如此。驗斯枝節,即「放勳」、《重華》、「文命」非堯、 舜、夏、禹之名也,故知馬遷之非,安國之是也。

名字部藝文

编辑

《彭城相袁元服辨》
後漢·應劭

编辑

俗說:元服父字伯楚,為光祿卿,於服中生此子,時年 長矣。不孝莫大於無後,故收舉之。君子不隱其過,因 以「服」為字。

謹按元服,名賀,汝南人也。祖父名原,為侍中,安帝始 加元服,百官會賀,臨嚴垂出而孫適生,喜其嘉會,因 名曰賀,字元服。原父安,為司徒,忠蹇匪躬,盡誠事國, 啟發和帝,誅討竇氏,中興以來,最為名宰。原有堂構 之稱,矜於法度。伯楚名彭,清擬夷叔,政則冉季,歷典 三郡,致位上列。賀早失母,不復繼室云。曾子失妻而 「不娶,曰:『吾不及尹吉甫,子不如伯奇』。」以吉甫之賢,伯 奇之孝,尚有放逐之敗,我何人哉?及臨病困,敕使留 葬,侍衛先公,慎無迎取。汝母喪柩。如亡者有知,往來 不難;如其無知,祇為煩耳。虞舜葬於蒼梧,二妃不從。 經典明文,勿違吾志,清高舉動,皆此類也。何有在服 中生子而名之賀者乎?雖至愚人,猶不云爾。予為蕭 令,周旋謁辭故司空宣伯應賢相把臂言:「《易》稱天地 大德曰生。」今俗間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 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禮傷孝,莫肯收舉。袁元服功 德爵位子孫巍巍,仁君所見越王勾踐民生三子,與 乳母,孟嘗君對其父:若不受命於天,何不高戶,誰能 及者?夫學問貴能行,「君體博雅,政宜有異乎?」答曰:「齊 楚之事,敬聞命矣。至於元服,其事如此。明公既為鄉 里,超然遠覽,何為過聆《晉語》,簡在心事乎?」於是欣然 悅服,續以大言。「苟有過,人必知之,我能勝仲尼哉!」元 服、子夏甫前後徵命,終不降志,亞作者之遺風矣。正甫亦有重名,今見沛相載德五世,而被斯言之玷,恐 多有《宣公》之論,故備記其終始。

《孔邈名議》
宋·何承天

编辑

既沒之名,不合奏者,非有它義,正嫌於近不祥爾。奏 事一卻,動經歲時,盛明之世,事從簡易,曲嫌細忌,皆 應蕩除。

《宮吏之姓與太子同名議》
齊·邢卲

编辑

案《曲禮》:「大夫士之子,不與世子同名。」鄭注云:「若先之 生亦不改。」漢法,天子登位,布名於天下,四海之內,莫 不咸避。案《春秋經》衛石惡出奔晉,在衛侯衎卒之前。 衎卒,其子惡始立,明石惡於長子同名。諸侯長子在 一國之內,與皇太子於天子,禮亦不異。鄭言「先生不 改」,蓋以此義。衛石惡、宋向戍皆與君同名,《春秋》不譏。 皇太子雖有儲貳之重,未為海內所避,何容便改人 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宮吏至微,而有所犯, 朝夕從事,亦是難安。宜聽出宮尚書更補他職。

《為昭義王大夫謝賜改名表》
唐·崔行先

编辑

臣某言:「中使第五守進至,伏奉今月日制命,授臣開 府儀同三司潞州大都督府司馬知府事,充昭義軍 節度營田澤潞邢洺等州觀察留後,兼賜名處休。」雨 露湛恩,光臨非次,蚳蝝眇質,負戴難勝。臣某《中謝》。臣 出自行間,器識粗淺。理兵從眾,問陣無師。一心守愚, 六藝皆闕。自謂才無經濟,智乏周防,吐誠託人,指己 待物,每日揣分,有時撫膺。徒生於此,何以報主?得免 獲戾,已足為榮,敢求聞達,妄進階級。豈意陛下顥元 合德,日月在躬,敻開獨見之明,特降發哀之詔。拔自 泥滓,致於煙霄,臣之榮幸,孰與為比。伏以處休之義, 恭懿有章,簡自帝心,納於臣口。自訟增感,以榮為憂, 魄散心殞,罔知所措。況名器所慎,《春秋》格言,服之不 稱,詩人是刺。雖欲勿議,誰能捨諸?曩日劉元佐之領 浚郊,李元諒之居關輔,皆勳崇台揆,業濟艱難,方開 加等之恩,姑受錫名之寵。臣何為者,坐繼前人。三省 駑鉛,未展涓埃之效;百身灰粉,何酬天地之恩。

《諱辨》
韓愈

编辑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 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 為非,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皇甫湜曰:「若 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諱』。釋 之者曰:謂若言徵不稱在,言在不稱徵』。是也。《律》曰『不 諱嫌名』。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丘與蓲之類』是也。今」 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 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 乎?夫諱始於何時?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 歟?周公作詩不諱,孔子不偏諱二名,《春秋》不譏,不諱 嫌名,康王釗之孫,實為昭王。曾參之父名晳,曾子不 諱。昔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 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漢諱武 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諱呂后 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今上 章及詔,不聞諱滸勢秉機也。惟宦官宮妾乃不敢言 諭及機,以為觸犯士君子言語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於經,質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賀舉進士, 為可耶,為不可耶?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務行 曾參、周公、孔子之行,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 公、孔子,亦見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參,卒不可勝;勝 周公、孔子、曾參,乃比於宦官宮妾。則是宦官、宮妾之 孝於其親,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耶?

《陳子淵等字說》
宋·葉適

编辑

老子稱「淵兮似萬物之宗。」老氏之學以自下為高,淵 兮所以似物宗也,故字宗曰子淵。《大學》曰:「欲齊其家, 先修其身。」齊家,人之所急;修身,人之所緩。不修其身, 未有能齊其家而人不自知,徒病其難而莫獲其效 也,故字家曰「子修。」《詩》曰:「基命宥密,繼之單厥心,肆其 靖之。」密而靖,物之所歸,而命之所繇定也,故字密曰 「子靖。」莊周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善矣,然未究其 義。宥者,寬以待人也。在者,嚴以察己也。故字《宥》曰「子 在。」

《答高宗丞》
前人

编辑

錢塘示余石刻,脫文「公紀曾孫子潤大宗正丞」十一 字,問久不報,始參預樓公大防書此銘,謂「姪其從姑 者,女姪,非男子也。」又改宋州為南都,越州為鎮東軍, 余以為適以完新為一新。按《左氏》:「姪從姑,子圉與焉, 會於祝」,其實夾谷,與樓公所改義不合。古文簡質,臣 名予我通一,稱爾不窮,窮然自別也。章懷太子以治 為化,柳子厚以「治」為理。至韓退之則本名不諱,況嫌 名耶?大宗丞求余初槁,因併錄異同以遺之。

《錢則甫字說》
前人

编辑

錢翼世自天台來,言曰:「惟名先人所命,而未有以字, 敢請。」按:戴翼其世,漢詔策語也。為字曰「則甫。」夫則先

王之法,非戴翼其世之謂也,戴翼其身之謂也。身不
考證
能翼,世於何有?六七聖人皆以身之道顯,而孔子述

之,豈論世哉?故曰:「徐行後長」者謂之弟,始於是矣。周 道衰,士不知以身為本,而皆以世自名。凡所謂立私 智,挾汙說,無不欲破壞先王之法而卑薄其身者。然 則世安從治,而功何由成?宜其不能反而日以仆滅 也。漢人淺陋,不原古始。黃、老道德之意,申、韓法術之 學,皆破壞先王之法者也;而謂其欲,則先王之法皆 斲喪其世者也;而謂之戴翼其世。嗚呼,可悲也已!子 質高而智明,必審擇而固守之,必義「無利也,必厚無 薄也,必安無躁也,必垂於永久,無苟於一時也」,皆所 以則先王之法而戴翼其身也。世不是取,而奚取耶?

《胡壡名說》
前人

编辑

「思曰睿」,「睿」作「聖。」《案字篇》請幫助識別此字。古文睿字也。繇思得睿,繇 睿得聖,古人常道也。而近世學者諱之,以為作聖當 自蒙,蓋疑睿之流於薄也。信如古文從。請幫助識別此字。則不流矣。 胡泰然子自十餘歲敏讀能文詞,思致超越,學而不 倦,未知其止也。余為名《古文》請幫助識別此字。「而」字彥思,率其常,防 其薄也。

《仲兄字文甫說》
蘇洵

编辑

洵讀《易》,至《渙》之六四曰:「渙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聖 人之所欲渙以混一天下者也。蓋余仲兄名渙而字 公群,則是以聖人之所欲解散滌蕩者以自命也,而 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無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 曰:「請以文甫易之,如何?且兄嘗見夫水之與風乎?油 然而行,淵然而流,渟回汪洋,滿而上浮者,是水也,而 風實起之。蓬蓬然而發乎大空,不終日而行乎四方, 蕩乎其無形,飄乎其遠來,既往而不知其跡之所存 者,是風也,而水實形之。」今夫風水之相遭乎大澤之 陂也,紆餘委蛇,蜿蜒淪漣,安而相推,怒而相陵,舒而 如雲,蹙而如鱗,疾而如馳,徐而如徊,揖讓旋辟,相顧 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亂如霧,紛紜鬱擾,百里若一。汨 乎順流,至乎滄浪之濱,滂薄洶湧,號怒相軋,交橫綢 繆,放乎空虛,掉乎無垠,橫流逆折,濆旋傾側,宛轉膠 戾。回者如輪,縈者如帶,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 鷺,躍者如鯉,殊狀異態,而風水之極觀備矣。故曰:「風 行水上渙。」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豈有 求於文哉?無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 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風之文也。二物者非能為文, 而不能不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於其間也。故曰: 「此天下之至文也。」國今夫玉,非不溫然美矣,而不得以 為文;刻鏤組繡,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論乎自然。故夫 天下之無營而文生之者,惟水與風而已。昔者君子 之處於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成功,則天下以為賢;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則天下以為口實。嗚呼!此 不與他人道,唯吾兄可也。

《名二子說》
前人

编辑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 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 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轍乎 吾知免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