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四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四十五卷目錄
稱號部彙考
禮記〈曲禮〉
儀禮〈士相見禮〉
韓詩外傳〈論先生〉
稱號部藝文
六一居士傳 宋歐陽修
一日子解 趙儒
稱號部紀事一
人事典第四十五卷
稱號部彙考
编辑《禮記》
编辑
《曲禮》
编辑
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稱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 自稱曰「嗣子某」,不敢與世子同名。
〈注〉列國之君與天子之大夫,其子皆不敢自稱余小子,避嗣天子之稱也。列國之大夫與士之子,不敢自稱嗣子某,避嗣諸侯之稱也。呂氏曰:「世子,君之適子也。諸臣之子不敢與之同名,亦避君也。若名之在世子之前,則世子為君亦不避。」《穀梁傳》曰:「衛齊惡衛侯。惡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
《儀禮》
编辑
《士相見禮》
编辑
凡自稱於君,士大夫則曰「下臣。」宅者在邦,則曰「市井 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庶人則曰「刺草之臣。」他國 之人,則曰「外臣。」
《韓詩外傳》
编辑
《論先生》
编辑
問者曰:「古之謂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猶言先醒也。不 聞道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亂之所由,眊眊乎其 猶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後生者,有不生者。昔者 楚莊王謀事而居有憂色。申公巫臣問曰:『王何為有 憂也』?莊王曰:『吾聞諸侯之德,能自取師者王,能自取 友者霸,而與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諸 大夫之論莫有及於寡人,是以憂也。莊王之德宜君 人,威服諸侯,日猶恐懼,思索賢佐,此其先生者也。昔 者宋昭公出亡,謂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御者曰: 「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數十人無不曰吾 君麗者也;吾發言動事,朝臣數百人無不曰吾君聖 者也;吾外內不見吾過失,是以亡也。」於是改操易行, 安義行道,不出二年,而美聞於宋。宋人迎而復之,諡 為昭。此其後生者也。昔郭君出郭,謂其御者曰:「吾渴 欲飲。」御者進清酒,曰:「吾饑欲食。」御者進乾脯梁糗,曰: 「何備也?」御者曰:「臣儲之。」曰:「奚儲之?」御者曰:「為君之出 亡而道飢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 不諫也?」御者曰:「君喜道諛而惡至言,臣欲進諫,恐先 郭亡,是以不諫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誠 何哉?」御轉其辭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賢。」曰:「夫賢者所 以不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無賢而獨賢,是以 亡也。」伏軾而嘆曰:「嗟乎,夫賢人者如此乎!」於是身倦 力解,枕御膝而臥。御自易以備疏,行而去。身死中野, 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故先生者,當年霸,楚莊 王是也;後生者,三年而復,宋昭公是也;不生者,死中 野,為虎狼所食,郭君是也。有先生者,有後生者,有不 生者。《詩》曰:「聽言則對,誦言如醉。」
稱號部藝文
编辑《六一居士傳》宋·歐陽修
编辑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 休於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 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 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 客曰:「是謂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我一翁,老於此五 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 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謂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 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 吾之樂爾。」客曰:「其樂如何?」居士曰:「吾之樂可勝道哉! 方其得意於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見,疾雷破柱而 不驚,雖響九奏於洞庭之野,閱大戰於涿鹿之原,未 足喻其樂且適也。然常患不得極吾樂於其間者,世 事之為吾累者眾也。其大者有二焉:軒裳珪組勞吾 形於外,憂患思慮勞吾心於內,使吾形不病而已瘁, 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於五物哉?雖然,吾自乞其身 於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 與此五物偕返於田廬,庶幾償其夙願焉。此吾之所 以志也。」客復笑曰:「子知軒裳珪組之累其形,而不知 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於彼者已勞矣,又 多憂;累於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於是與 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區區,不足較也。」已而嘆曰: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蓋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 宜去一也。吾嘗用於時矣,而訖無稱焉,宜去」二也。壯 猶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難強之筋骸,貪過分之 榮祿,是將違其素心,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負三, 宜去,雖無五物,其去宜矣,復何道哉!熙寧三年九月 七日,《六一居士自傳》。
《一日子解》趙儒
编辑
予感歲暮乃為此解。冀良久相與砥礪,不我棄也。
客有問於一日。子曰:「子欲志道,胡謂一日也?豈不聞 道體無外,人心易私。非道遠人人自遠。而雖終身之 未逮,豈一日之可期一日?」子曰:「千里匪遠,跬步匪近。 千鈞匪重,錙銖匪輕,視之如一,乃得其情。豈不聞志 高者易荒,名盛者易傾。與其悠悠以卒歲,孰若竟日 而冰兢?」客曰:「噫嘻!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鑿井未泉,猶 以為棄。日月逝焉,聖門是愧。杯水雖勤,車薪猶熾。如 子所云,不幾於廢道乎哉?」一日,子曰:「以昔視今,猶今 視昔。億萬斯年,猶之一日。苟今日之未力,又來日之 敢必。」客曰:「子之言吾知之矣。抔土不讓,細流不擇,積 小高大,而無間隙。日復一日,持久乃益。」一日,子曰:「是 道也,先意而為之,吾弗敢也。不耕而穫,不菑而畬。有 望斯妄,無為斯為。厥心憧憧,是為自欺。」客曰:「子之言 得矣,盍盡言之。」一日,子曰:「『客不聞乎孔子有言:一日 用力,力無不足。朝聞乎道,夕死可矣。一日克復,天下 歸之』。吾知有今日,不知有來日。至於來日,視為今日, 泰山在前而不見其形,震驚在側而不聞其威,吾謂 一日如是而已。」客曰:「聞命矣。」遂謂一日子云。
稱號部紀事一
编辑《拾遺記》: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也。妃嘗夢吞日則生 一子,凡經八夢則生八子,世謂為八神,亦為八翌。翌, 明也,亦謂八英,亦謂八力,言其神力英明,翌成萬象, 億兆流其神睿焉。
《史記五帝本紀》:「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盲而舜母死。」按 注孔安國曰:「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 瞽配,字曰叟,無目之稱也。」
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 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 其名。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 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 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 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 「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 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 于堯,堯未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 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舜乃流四凶 族,遷於四裔,以御魑魅。」按注《神異經》云:「崑崙西有獸 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 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往。有腹,無五臟,有腹直, 短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角,有凶惡而行依憑之, 名渾沌。讙兜性似,故號之。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 能飛,便勦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 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 奇。」共工性似,故號之。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 大,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 荒中名「檮杌」,一名「敖狠」,一名《難訓》「鯀」,性似,故號之。西 南有人焉,身多毛,上頭戴豕,性狠惡好息,積財而不 用,善奪人穀物,強者畏群,而單名饕餮。「三苗」性似,故 號之。
《高士傳》: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 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
《群碎錄》:「堯封禹為夏伯,故謂之伯禹。」
《吳越春秋》:古公卒,太伯仲雍歸赴喪畢,還荊蠻國民
君而事之,自號為勾吳。吳人或問何像而為勾吳?太伯曰:「吾以伯長居國,絕嗣者也。其當有封者,吳仲也。」故自號勾吳,非其方乎?
《史記·齊世家》:周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 非虎非熊,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遇太公於 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 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 公望。
無能子文王歿,武王伐紂滅之。伯夷叔齊叩馬諫曰: 「父死不葬,而起大事,動大眾,非孝也;為臣弒君,非忠 也。」左右欲兵之,武王義而釋之。伯夷叔齊乃反隱首 陽山,號首陽子。
《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 共叔段。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 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 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莊公十九年,楚子禦巴人,敗于津還。鬻拳弗納,遂伐 黃初。鬻拳強諫楚子,楚子弗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 鬻拳曰:「吾懼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楚人以為大 閽,謂之大伯。
二十八年,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歸,生奚齊。驪 姬嬖,欲立其子,賂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二五卒,與 驪姬譖群公子而立奚齊,晉人謂之「二五耦。」
《史記·秦本紀》: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繆公聞 百里傒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 媵臣百里傒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遂許與 之。當是時,百里傒年已七十餘,繆公釋其囚,與語國 事,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 亡,非子罪也。」固問,語三日,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 《五羖大夫》。
《左傳文公元年》:楚子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 臣聞之而未察。其師潘崇曰:「『享江羋而勿敬也』。從之。 江羋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告潘 崇曰:『信矣』。」按注:「呼,發聲也。役夫,賤者稱。」
襄公四年,臧紇侵邾,敗於狐駘。國人誦之曰:「我君小 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按《注》,臧紇短小, 故曰朱儒。
《路史》:李伯陽甫生而能語,黃面皓首,故謂之老子。邑 于苦之賴,賴乃萊也,故又曰老萊子。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封於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 母曰:「昔有仍氏生女,名曰元妻。樂正后夔娶之,生伯 封。實有豕心,貪惏無厭,忿纇無期,謂之封豕。」
《新序義勇》篇:「楚太子建以費無極之譖見逐。建有子 曰勝,在外。子西召勝,使治臼,號曰白公。」
《史記·越世家》: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 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千 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 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 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 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 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
《戰國策》: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 「商君。」
《史記樗里子傳》: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 王異母。母,韓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知囊 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廟西渭南陰鄉樗里,故俗謂 之樗里子。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 庫正直其墓。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
《虞卿傳》:虞卿者,游說之士也,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 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 虞卿。
《魯仲連傳》注《正義》曰:《魯連子》云:「齊辯士田巴,服狙丘, 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伯,離堅白,合同異,一日 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仲連,年十二,號千里 駒,往請田巴曰:『臣聞堂上不奮,郊草不芸,白刃交前, 不救流矢,急不暇緩也。今楚軍南陽,趙伐高唐,燕人 十萬,聊城不去,國亡在旦夕,先生奈之何?若不能者, 先生之言有似梟鳴,出城而人惡之,願先生勿復言』。」 田巴曰:「謹聞命矣!」巴謂徐劫曰:「先生乃飛兔也,豈直 千里駒!」巴終身不談。
《呂不韋傳》:秦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 「仲父。」
《荊軻傳》: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于衛,衛人謂 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
《陳涉世家》: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 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 之,自辨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 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 涉之為王。沈沈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 為王,由陳涉始。
《漢書項籍傳》:齊使者高陵君顯見楚懷王曰:「宋義論武信君必敗。數日果敗,軍未戰,先見敗徵,可謂知兵 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說之,因以為上將軍,別將皆 屬,號卿子冠軍。
《酈食其傳》:「食其好讀書,家貧落魄,無衣食業,為里監 門然吏,縣中賢豪不敢役,皆謂之狂生。」
《晁錯傳》:錯為太子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 曰「智囊。」
《萬石君傳》:石奮為諸侯相,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 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 皆二千石,人臣尊寵,迺舉集其門。」凡號奮為萬石君。 《郅都傳》:都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居也,而都揖丞相。 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 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楚元王傳》:「辟疆子德字路叔,少修黃老術,有智略。少 時數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
《東方朔傳》: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寡居,年五十餘 矣,近幸董偃,偃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 君。上從主飲,坐未定,上曰:「願謁主人翁。」主迺下殿之 東廂,自引董君,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 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 名,稱為主人翁。
《李廣傳》:廣拜右北平太守,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 數歲不入界。」
《車千秋傳》:千秋本姓田氏,為相十二年。初,千秋年老, 上優之朝見,得乘小車入宮殿中,故因號曰「車丞相。」 《嚴延年傳》:延年冬月傳屬縣囚會論,府上流血數里, 河南號曰「屠伯。」
《翟方進傳》:永始二年,擢方進為丞相。方進知能有餘, 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緣飾法律,號為通明相,天子 甚器重之。
《馮野王傳》:野王弟立,徙西河上郡。立居職公廉,治行 略與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貸,好為條教。吏民嘉美 野王立相代為太守。歌之曰:「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 踵相因循,聰明賢知惠吏民,政如魯衛德化鈞,周公 康叔猶二君。」
《樓護傳》:護為人短小,精辨,論議常依名節,聽之者皆 竦。與谷永俱為五侯上客,長安號曰「谷子雲。筆扎樓 君卿脣舌」,言其見信用也。母死,送葬者致車二三千 兩,閭里歌之曰:「五侯治喪樓君卿。」
《召信臣傳》:信臣遷南陽太守,治化大行,吏民親愛,信 臣號之曰:「召父。」
《萬章傳》: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閭各有 豪俠,章在城西柳市,號曰「城西萬子夏。」
《陳遵傳》:遵字孟公,所到衣冠懷之,唯恐在後。時列侯 有與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門曰「陳孟公」,坐中莫不震 動,既至而非,因號其人曰「陳驚坐」云。
《杜欽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 為吏。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才能稱京師,故衣 冠謂欽為「盲杜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迺為小 冠,高廣財二寸。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而 鄴為「大冠杜子夏」云。
《貨殖傳》:「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鐵冶為業。秦滅魏,遷 孔氏南陽,大鼓鑄,規陂田,連騎游諸侯因通商賈之 利,有游閑公子之名。」
《搜神記》:「鄭弘遷臨淮太守,郡民徐憲在喪致哀,有白 鳩巢戶側,弘舉為孝廉,朝廷稱為白鳩郎。」
《實賓錄》「有道大人」,漢李恢,廣武君左車十四世孫,高 尚不仕,號「有道大人。」
珍珠船:漢雍仲進南海香,拜洛陽尉,時號香尉。 《後漢書馮勤傳》:「勤字偉伯,魏郡繁陽人也。曾祖父揚, 宣帝時為弘農太守。有八子,皆為二千石,趙魏間榮 之,號曰萬石君焉。」
《魯恭傳》:恭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 《戴良傳》:良字叔鸞,汝南慎陽人也。曾祖父遵,字子高, 平帝時為侍御史。王莽篡位,稱病歸鄉里,家富,好給 施,尚俠氣,食客嘗三四百人,時人為之語曰:「關東大 豪戴子高。」
《劉盆子傳》:「瑯邪人樊崇起兵於莒,自號三老。初,崇等 以困窮為寇,無攻城徇地之計,眾既寖盛,乃相與為 約,其中最尊者號三老,次從事,次卒吏,汎相稱曰臣 人。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師王匡擊之,崇等欲戰,恐 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由是號曰赤 眉。赤眉大破丹、匡軍,遂立盆子為帝。初,赤眉過式掠」 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軍中,恭隨崇降更始,盆子與 茂留軍中,屬右校卒吏劉俠卿主芻牧牛,號曰「牛吏。」 《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 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並 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任延傳》:「延字長孫,南陽宛人也。年十二為諸生,學於 長安,明《詩》《易》《春秋》,顯名太學,學中號為任聖童。」
《張湛傳》:「湛拜光祿勳,光武臨朝,或有惰容,湛輒陳諫其失。常乘白馬,帝每見湛,輒言白馬生且復諫矣。湛拜大中大夫,居中東門侯舍,故時人號曰中東門君。」 《井丹傳》:「丹字大春,扶風郿人也。少受業太學,通五經, 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
《戴憑傳》:憑拜虎賁中郎將,以侍中兼領之,正旦朝賀, 百僚畢會,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 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故京師為 之語曰:「經解不窮戴侍中。」
《逄萌傳》:萌與同郡徐房、平原李子雲、王君公相友善, 並曉陰陽,壞德穢行。房與子雲養徒各千人,君公遭 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牆東王君 公。」
《郭憲傳》:憲字子橫,時匈奴數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 廷議,憲以為天下疲敝,不宜動眾,諫爭不合,乃伏地 稱眩瞀,不復言。帝令兩郎扶下殿,憲亦不拜。帝曰:「常 聞關東觥觥,郭子橫竟不虛也。」
《伏湛傳》:湛,琅邪東武人也。九世祖勝,字子賤,所謂濟 南伏生者也。自伏生已後,世傳經學,清靜無競,故東 州號為伏不鬥云。
《杜詩傳》詩,建武七年,遷南陽太守。性節儉而政治清 平,以誅暴立威。善於計略,省愛民役,造作水排,鑄為 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廣拓土 田,郡內比室殷足。時人方於召信臣,故南陽為之語 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江革傳》:革客下邳,窮貧,裸跣行,傭以供母,便身之物, 莫不必給。建武末年,與母歸鄉里,每至歲時,縣當案 比,革以母老不欲搖動,自在轅中輓車,不用牛馬。由 是鄉里稱之曰「江巨孝。」
《馬嚴傳》:「嚴字威卿,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後,嚴乃 與敦俱歸安陵,居鉅下,三輔稱其義行,號曰鉅下二 卿。」
《黃香傳》:香字文疆,江夏安陸人也。年九歲失母,思慕 憔悴,殆不免喪,鄉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劉護聞 而召之,署門下孝子,甚見愛敬。香家貧,內無僕妾,躬 執辛勤,盡心奉養。遂博學經典,究精道術,能文章,京 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肅 宗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香後告休,及歸京師, 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 「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
《楊政傳》: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學,從代郡范升受 《梁丘易》,善說經書。京師為之語曰:「說經鏗鏗楊子行。」 《丁鴻傳》:肅宗詔鴻與廣平王羨及諸儒樓望成封、桓 郁、賈逵等,論定五經同異於北宮白虎觀,使五官中 郎將魏應主承制問難,侍中淳于恭奏上,帝親稱制 臨決。鴻以才高,論難最明,諸儒稱之,帝數嗟美焉。時 人嘆曰:「殿中無雙丁孝公。」
《賈逵傳》:逵為兒童,常在太學,不通人間事,身長八尺 二寸。諸儒為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
《法真傳》:順帝前後四徵,真曰:「吾既不能遯形遠世,豈 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友人郭正稱 之曰:「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 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共刊石頌之,號 曰:元德先生。
《召馴傳》:馴少習《韓詩》,博通書傳,以志義聞,鄉里號之 曰:「德行恂恂召伯春。」
《宋登傳》:「登字叔陽,京兆長安人也。父由為太尉。登少 傳歐陽尚書,教授數千人。為汝陰令。政為明能,號稱 神父。」
《周澤傳》:澤字穉都,光祿勳孫堪,字子穉。堪行類於澤, 故京師號曰「二穉。」 《馮衍傳》:衍子豹,長好儒學,以《詩》《春秋》教麗山下,鄉里 為之語曰:「道德彬彬馮仲文。」
《張堪傳》:「堪字君游,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堪早孤,讓 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 厲,諸儒號曰聖童。」
《張霸傳》:「霸字伯饒,蜀郡成都人也。年數歲而知孝讓, 雖出入飲食,自然合禮,鄉人號為張曾子。」
《周舉傳》:「陽嘉年,詔遣八使巡行風俗,皆選素有威名 者,乃拜舉為侍中,與侍中杜喬、守光祿大夫周翊、前 青州刺史馮羨、尚書欒巴、侍御史張綱、兗州刺史郭 遵、太尉長史劉班,並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其刺史 二千石有臧罪顯明者,驛馬上之,墨綬以下,便輒收 舉。其有清忠惠利,為百姓所安,宜表異者,皆以狀上。」 於是八使同時俱拜,號曰《八俊》。
《魯丕傳》:丕字叔陵,元和元年徵,再遷拜趙相。門生就 學者常百餘人,關東號之曰:「五經復興。」魯叔陵。 《蘇章傳》:章祖父純,字桓公,有高名,性強切而持毀譽, 士友咸憚之。至乃相謂曰:見蘇桓公,患其教責人,不 見又思之,三輔號為大人。
《楊震傳》: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都,明經博 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並有高名,而彪最優,故 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鄭均傳》:「均拜議郎告歸,敕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時人 號為白衣尚書。」
《梁冀傳》:「冀立質帝。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 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冀聞,深惡之,遂令左右進鴆。」 《宦者傳》:「徐璜,下邳良城人;貝瑗,魏郡元城人;左悺,河 南平陰人;唐衡,潁川郾人也。初,梁冀驕橫益甚,帝欲 誅之,於是召璜、瑗等定議,詔收冀及宗親黨與悉誅 之,悺、衡遷中常侍,封璜武原侯,瑗東武陽侯,悺上蔡」 侯衡,汝陽侯。其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左回天, 貝獨坐;徐臥虎,唐兩墮。」
《陳蕃傳》:蕃友人朱震,字伯厚,初為州從事,奏濟陰太 守單匡臧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 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栖馬 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黨錮傳序》:「初,桓帝為蠡吾侯,受學於甘陵周福。及即 帝位,擢福為尚書。時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當朝,鄉 人為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後 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璡亦委功 曹岑晊。二郡又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 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璡但坐嘯』。因此流」 言轉入太學,諸生三萬餘人,郭林宗、賈偉節為其冠, 並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楷, 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自是海 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摽搒,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 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 古之八元、八愷也。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 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祐魏朗趙典朱 㝢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 范滂尹勳蔡衍羊陟為八顧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 者也。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為八 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 胡母班秦周蕃嚮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 者也。
《胡廣傳》:廣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 補闕之益。故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 有胡公。」
《周舉傳》:舉字宣光,汝南汝陽人,陳留太守防之子。舉 姿貌短陋,而博學洽聞,為儒者所宗。故京師為之語 曰:「五經縱橫周宣光。」
《荀淑傳》:淑補朗陵侯相,蒞事明理,稱為神君。有子八 人,儉、緄、靖、燾、汪、爽、肅、專,並有名稱,時人謂之八龍。初, 荀氏舊里名西豪,潁陰令渤海苑康以為昔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陽里。 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終,號元行先生。
《荀爽傳》: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 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爽遂耽思 經書,慶弔不行,徵命不應。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龍, 慈明無雙。」
《鄭元傳》:北海相孔融深敬于元,屣履造門,告高密縣 為元特立一鄉,曰:「昔齊置士鄉,越有君子軍,皆異賢 之意也。鄭君好學,實懷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吳公、謁 者僕射鄧公,皆漢之名臣。又南山四皓,有園公、夏黃 公,潛光隱耀,世嘉其高,皆悉稱公。然則公者,仁德之 正號,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鄭君鄉宜曰鄭公鄉。昔東 海于公僅有一節,猶或戒鄉人侈其門閭。矧乃鄭公 之德,而無駟牡之路,可廣開門衢,令容高車,號為通 德門。」
《袁閎傳》:閎弟忠,忠子祕為郡門下議生。黃巾起,祕從 太守趙謙擊之,軍敗,祕與功曹封觀等七人以身捍 刃,皆死於陣,謙以得免。詔祕等門閭號曰「七賢。」 《黃憲傳》:憲初舉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勸其仕,憲亦不 拒之,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年四十八終,天下號 曰「徵君。」
《鮑昱傳》:昱子德,修志節有名稱,累官為南陽太守。時 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吏人愛悅,號為「神父。」
《董宣傳》:宣為洛陽令,搏擊豪強,莫不震慄,京師號為 「臥虎」,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
《任文公傳》:公孫述時,蜀武擔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 士死,我乃當之。」自是常會聚子孫,設酒食。後三月果 卒。故益部為之語曰:「任文公,智無雙。」
《鍾皓傳》:皓及荀淑並為士大夫所歸慕,李膺常嘆曰: 「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
《許劭傳》:「劭好人倫,多所賞識,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稱 平輿淵有二龍焉。」
《王允傳》:允字子師,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為冠蓋。同 郡郭林宗嘗見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 也。」
《許慎傳》: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學經
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陳寔傳》:寔子紀拜大鴻臚,紀子群為魏司空,天下以為公慚卿,卿慚。長弟諶,字季方,與紀齊德同行,父子 並著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雁 成群,當世者靡不榮之。
《公孫瓚傳》:詔拜瓚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復兼領屬國 長史,職統戎馬,接連邊寇。每聞有警,瓚輒厲色憤怒, 如赴讎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虜識瓚聲,憚其 勇,莫敢抗犯。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 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 史。」
《荀彧傳》:南陽何顒名知人,見彧而異之曰:「王佐才也。」 《矯慎傳》: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罝為事,所居俗 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
《劉儒傳》:「儒字叔林,東郡平陽人也。郭林宗常謂儒口 訥心辯,有珪璋之質。」
《劉表傳》: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之後也。身 長八尺餘,姿貌溫偉,與同郡張儉等俱被訕議,號為 「八顧。」
《任安傳》:安字定祖,廣漢綿竹人也。少游太學,受孟氏 《易》,兼通數經。又從同郡楊厚學圖讖,究極其術,時人 稱曰:「欲知仲桓問任安。」又曰:「居今行古。任定祖。」 《朱雋傳》: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 賢、于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 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 目、白繞、畦固、《苦唒》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其大 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 髭者號于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 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趫 捷,故軍中號曰「飛燕」,善得士卒心,乃與中山、常山、趙 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 「黑山賊。」
《獨異志》《武陵記》曰:後漢馬融勤學,夢見一林花如繡 錦,夢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見天下文詞,無所不知,時 人號為「繡囊。」
《後漢》馬略,年十七,閉室讀書,九年不出,三日一食,續 命而已。鄉里謂之「潛龍。」
珍珠船。龔舍初仕楚王,非其欲,見飛蟲觸蛛網而死, 嘆曰:「仕宦亦人之網羅也。」掛冠而退,時謂之蜘蛛隱。 《拾遺記》:何休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筭術,河洛讖 緯及遠年古諺,歷代圖籍,莫不咸誦也。門徒有問者, 則為註記而口不能說,作《左氏膏肓》《公羊廢疾》《穀梁 墨守》,謂之三闕。言理幽微,非知機藏,往不可通焉。及 鄭康成蜂起而攻之,求學者不遠千里,嬴糧而至,如 細流之赴巨海。京師謂康成為經神,何休為學海。 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嶮阻,每言:「人而 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 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縛麻蒿以自照。觀 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 以淨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 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河》《洛》祕奧, 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于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 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曹曾家財巨億,學徒有貧者,皆給食。天下名書,上古 以來文篆訛落者,曾皆刊正,垂萬餘卷。及國難既夷, 收天下遺書於曾家,連車繼軌,輸于天府。諸弟子於 門外立祠,謂曰「曹師祠。」及世亂,家家焚廬,曾慮先文 湮沒,乃積石為倉以藏書,故謂曹氏為「書倉。」
《高士傳》:「安期生者,瑯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 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隱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 孔子。」
荀靖字叔慈,潁川人也。少有雋才,以孝著名。弟兄八 人,號曰「八龍。」闔門悌、睦,隱身修學,動止合禮。弟爽,字 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 賢?」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
黃憲《外史避難篇》文:「龜齡遷為左馮翊,與相國王允 之子橫掠良家女婦百人,充于閫室,為鄭、衛之聲,以 奉相國。京師醜之,雖髻童輩皆呼為糞中郎。」以其汙 濁士林,為清論所鄙。
《下帷短牒》:蔡邕飲至一石,嘗醉臥路旁,人每指之曰 「醉龍。」
《實賓錄》:後漢秦襲為潁州太守,群從同時為二千石 者五人,故三輔號曰「萬石秦家。」
《蜀志諸葛亮傳》:「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按 注《襄陽記》曰:「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 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 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關羽傳》: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 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 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 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龐統傳》: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 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鍳。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 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 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
《秦宓傳》:廣漢太守夏侯纂請宓為師友祭酒稱曰:「仲 父宓稱疾。纂將功曹古朴廚膳,即宓第宴談。纂問朴 曰:『貴州養生之具,實絕餘州,不知士人何如餘州也』? 朴對曰:『至於著作,為士師式,今天下所共聞也』。纂曰: 『仲父何如』?」宓以簿〈手板也〉《擊頰》曰:「願明府勿以仲父之 言假於小草。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
《劉巴傳》:魏尚書僕射陳群與丞相諸葛亮書,問巴消 息,稱曰:「劉君子。初甚敬重焉。」
《楊儀傳》注《楚國先賢傳》云:「儀兄慮,字威方,少有德行, 為江南冠冕。州郡禮召,諸公辟請,皆不能屈。年十七 夭,鄉人宗貴,號曰『德行楊君』。」
《魏志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許褚傳》:太祖與韓遂、馬超等單馬會語,左右皆不得 從,唯將褚超負其力,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 是褚,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 瞋目盻之,超不敢動,乃各罷。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 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軍 中以褚力如虎而癡,故號曰虎癡。是以超問虎侯,至 今天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龐德傳》:德南屯樊,討關羽,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 頗疑之。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 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夏侯淵傳》注《魏書》曰:淵為將,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 故軍中為之語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 一千。」
《曹休傳》: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 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 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 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邢顒傳》:顒字子昂,太祖辟顒為冀州從事,時人稱之 曰:「德行堂堂邢子昂。」
《華歆傳》注《魏略》曰:「歆與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學,三人 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 龍尾。」臣松之以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華 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當為尾。《魏略》此言,未可 以定其先後也。
歆為豫章太守,孫策略地江東,歆幅巾奉迎,策待以 上賓之禮。按註華嶠《譜敘》曰:「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 地江南者甚眾,皆出其下,人人望風。每策大會,坐上 莫敢先發言,歆時起更衣,則論議讙譁。歆能劇飲,至 石餘不亂,眾人微察,嘗以其整衣冠為異,江南號之 曰『華獨坐』。」
《魏志諸葛誕傳》注:《世語》曰:「時當世俊士,散騎常侍夏 侯元、尚書諸葛誕、鄧颺之徒共相顯表,以元疇四人 為四聰,誕備八人為八達,中書令劉放子熙、孫資子 密、吏部尚書衛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勢位, 容之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搆長浮華,皆免官廢職。」 《吳志孫策傳》注:《吳歷》曰:「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 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
《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 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劉惇傳》: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亂避地,客游廬陵,事 孫輔,以明天官達占數,顯於南土。每有水旱寇賊,皆 先時處期,無不中者。輔異焉,以為軍師,軍中咸敬事 之,號曰神明。
《華陽國志》:延熙七年秋九月,大司馬琬以病固讓州 職於費褘、董允。於是褘加大將軍,領益州刺史,允加 輔國將軍,守尚書令。允立朝正色處中,上則匡主,下 帥群司,於時蜀人以諸葛亮、蔣、費及允為四相,一號 「四英。」
《小名錄》:「曹爽之專政也,其黨何晏、鄧颺、丁謐、爽敬之, 言無不從。」於時謗書謂臺中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 一狗憑點作狙囊。」三狗謂何、鄧、丁點,爽小字,其意言 三狗皆欲齧人者。
《晉書宣帝紀》:「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 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朱鑠號曰四友。」 《安平獻王孚傳》:「孚字叔達,宣帝次弟也。初,孚長兄朗 字伯達,宣帝字仲達,孚弟馗字季達,恂字顯達,進字 惠達,通字雅達,敏字幼達,俱知名。故時號為八達焉。」 《王沉傳》:「沉,正元中遷散騎常侍、侍中,典著作,與荀顗」、 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之《實錄》也。時魏 高貴鄉公好學有文才,引沉及裴秀數於東堂講讌 屬文,號沉為「文籍先生」,秀為儒林丈人。
《裴秀傳》:「秀字季彥,河東聞喜人也。祖茂,漢尚書令。父潛,魏尚書令。秀少好學,有風操,八歲能屬文。叔父徽有盛名,賓客甚眾。秀年十歲,有詣徽者,出則過秀。然 秀母賤,嫡母宣氏不之禮,嘗使進饌於客,見者皆為 之起。秀母曰:『微賤如此,當應為小兒故也。宣氏知之, 後遂止。時人為之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秀子頠,字 逸民,弘雅有遠識,博學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 弼見而嘆曰:「頠若武庫,五兵縱橫,一時之傑也。」 《裴楷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 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照暎人也。 《羊祜傳》:祜舉上計吏,州四辟從事秀才,五府交命,皆 不就。太原郭奕見之曰:「此今日之顏子也。」
《衛瓘傳》:「瓘轉中書郎,時權臣專政,瓘優游其間,無所 親疏,甚為傅嘏所重,謂之甯武子。」咸寧初,徵拜尚書 令。瓘學問深博,明習文藝,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 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
《石苞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曠有智局,容儀 偉麗,不修小節,故時人為之語曰:「石仲容,姣無雙。」 《杜預傳》:預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數,朝野稱美, 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羊祜卒,拜鎮南大將 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孫皓既平,預還鎮,修召信臣遺 跡,激用滍淯諸水,以浸原田萬餘頃,分疆刊石,使有 定分,公私同利,眾庶賴之,號曰《杜父》。
《荀崧傳》:崧字景猷,潁川臨潁人,魏太尉彧之元孫也。 父頵,羽林右監,安陵鄉侯,與王濟、何劭為拜親之友。 崧志操清純,雅好文學,齠齔時族,曾祖顗見而奇之, 以為必興頵門。弱冠,太原王濟甚相器重,以方其外 祖。陳郡袁侃謂侃弟奧曰:「近見荀監子清虛明理,當 不及父,德性純粹,是賢兄輩人也。」其為名流所賞如 此。
《嵇含傳》:「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 好學能屬文,家在鞏縣亳丘,自號亳丘子,門曰歸厚 之門,室曰慎終之室。」
《張翰傳》: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父儼,吳大鴻臚。翰有 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 《陸雲傳》: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 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號曰「二陸。」幼 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 是鳳雛。」
《賈充傳》:充薨,以外孫韓謐嗣。謐權過人主。渤海石崇、 歐陽建,滎陽潘岳,吳國陸機、陸雲,蘭陵繆徵,京兆杜 斌、摰虞,瑯琊諸葛詮,弘農王粹,襄城杜育,南陽鄒捷, 齊國左思,清河崔基,沛國劉瓌,汝南和郁周恢,安平 索秀,潁川陳眕,太原郭彰,高陽許猛,彭城劉訥,中山 劉輿、劉琨,皆傅會於謐,號曰「二十四友。」其餘不得預 焉。
《夏侯湛傳》: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搆新詞,而美容 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師謂之連璧。 《嵇康傳》:康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 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琊王戎,遂為 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張亢傳》:「亢字季陽,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屬綴,又解音 樂伎術。時人謂載、協、亢、陸機雲曰二陸三張。」
《孔愉傳》:愉字敬康,會稽山陰人也。其先世居梁國,曾 祖潛,太子少傅,漢末避地會稽,因家焉。祖竺,吳豫章 太守。父恬,湘東太守。從兄侃,大司農,俱有名江左。愉 年十三而孤,養祖母以孝聞。與同郡張茂字偉康、丁 潭字世康齊名,時人號曰「會稽三康。」
《石崇傳》:「歐陽建字堅石,世為冀方右族,雅有理思,才 藻美贍,擅名北州。時人為之語曰:『渤海赫赫,歐陽堅 石』。」
《干寶傳》:寶兄常病氣絕,積日不冷,後遂寤云:見天地 間鬼神事,如夢覺,不自知死。寶以此遂撰集古今神 祇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凡二十卷,以示劉惔, 惔曰:「卿可謂鬼之董狐。」
《曹攄傳》:攄補臨淄令。獄有死囚,歲夕攄行獄,愍之曰: 「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歲人情所重,豈不欲蹔 見家邪?」眾囚皆涕泣曰:「若得蹔歸,死無恨也。」攄悉開 獄出之,剋日令還。掾吏固爭,咸謂不可。攄曰:「此雖小 人,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還,並無違 者,一縣歎服,號曰聖君。
《韓恆傳》:恆字景山,灌津人也。父默,以學行顯名。恆少 能屬文,師事同郡張載,載奇之曰:「王佐才也。」
《溫羨傳》:「羨字長卿,太原祁人,漢護羌校尉序之後也。」 祖魏揚州刺史。父恭,濟南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 於世,號曰「六龍。」
《王導傳》:導為政務在清靜,每勸帝克己勵節,匡主寧 邦。於是尢見委仗,情好日隆,朝野傾心,號為「仲父。」 《皇甫謐傳》:謐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 自號元晏先生。
《索靖傳》: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地太 守。靖少有逸群之量,與鄉人氾衷、張甝、索紒、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內,號稱「敦煌五龍。」
《卞壼傳》:壼字望之,濟陰冤句人也。祖統,琅邪內史。父 粹,以清辯鍳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 龍,元仁無雙。」
《苟晞傳》:東海王越遷晞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加侍中,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領青州刺史,進為郡 公。晞乃多置參佐,轉易守令,以嚴刻立功,日加斬戮, 流血成川,人不堪命,號曰「屠伯。」頓丘太守魏植為流 人所逼,眾五六萬,大掠兗州。晞出屯無鹽,以弟純領 青州,刑殺更甚於晞,百姓號「小苟酷於大苟。」
《劉琨傳》:琨兄輿,字慶孫,雋朗有才局,與琨並尚書郭 弈之甥,名著當時。京都為之語曰:「洛中弈弈,慶孫越 石。」東海王越召之,以為上佐。命議如流,酬對款密。時 人服其能,比之陳遵。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 輿長才,裴邈清才。
《謝元傳》:元轉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時吳興太 守晉寧侯張元之亦以才學顯,自吏部尚書,與元同 年之郡,而元之名亞於元,時人稱為「南北二元,論者 美之。」
《王羲之傳》:羲之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 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 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劉惔傳》:惔字真長,沛國相人也。祖宏,字終嘏,光祿勳。 宏兄粹,字純嘏,侍中。宏弟潢,字沖嘏,吏部尚書。並有 名中朝。時人語曰:「洛中雅雅有三嘏。」
《桓彝傳》:「彝字茂倫。少與庾亮深交,雅為周顗所重。顗 嘗嘆曰:『茂倫嶔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羅含傳》:「含為郡功曹,刺史庾亮以為部江夏從事。太 守謝尚與含為方外之好,乃稱曰:『羅君章可謂湘中 之琳琅』。尋轉州主簿。後桓溫臨州,又補征西參軍。溫 嘗使含詣尚,有所檢劾。含至,不問郡事,與尚累日酣 飲而還。溫問所劾事,含曰:『公謂尚何如人』?溫曰:『勝我 也』。含曰:『豈有勝公而行非耶?故一無所問。溫奇其意』」 而不責焉。轉州別駕。以廨舍諠擾,於城西池小洲上 立茅屋,伐木為材,織葦為蓆而居,布衣疏食,晏如也。 溫嘗與寮屬讌會,含後至,溫問眾坐曰:「此何如人?」或 曰:「可謂荊楚之材。」溫曰:「此自江左之秀,豈惟荊楚而 已。」
《王彪之傳》:「彪之字叔武,年十二,鬚鬢皓白,時人謂之 王白頭。」
《顧榮傳》:榮字彥先,吳國吳人也。為南土著姓。祖雍,吳 丞相。父穆,宜都太守。榮機神朗悟,弱冠仕吳,為黃門 侍郎,太子輔義都尉。吳平,與陸機兄弟同入洛,時人 號為「三俊。」
《張駿傳》:駿厲操改節,勤修庶政,總御文武,咸得其用, 遠近嘉詠,號曰「積賢君。」
《褚裒傳》:裒少有簡貴之風,與京兆杜乂俱有盛名,冠 於中興。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裏春秋。」言 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謝安亦雅重之,恆云 「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矣。」
《胡毋輔之傳》:輔之少擅高名,有知人之鑒。性嗜酒任 縱,不拘小節。與王澄、王敦、庾敳俱為太尉王衍所昵, 號曰四友。澄嘗與人書曰:「彥國吐佳言如鋸木屑,霏 霏不絕。」誠為後世領袖也。
《諸葛恢傳》:「恢字道明。于時潁川荀闓,字道明,陳留蔡 謨,字道明,與恢俱有名譽,號曰『中興三明。人為之語 曰:『京師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薛兼傳》:「兼字令長,丹陽人也。祖綜,任吳尚書僕射。父 瑩,有名吳朝。吳平,為散騎常侍。兼清素有器宇,少與 同郡紀瞻、廣陵閔鴻、吳郡顧榮、會稽賀循齊名,號為 五俊。初入洛,司空張華見而奇之曰:『皆南金也』。」 《王衍傳》:「衍雋秀有令望,希心元遠,未嘗語利。王敦過 江,常稱之曰:『夷甫處眾中,如珠玉在瓦石間』。顧愷之 作畫」贊,亦稱衍「巖巖清峙,壁立千仞。」其為人所尚如 此。
《王綏傳》:「綏字彥猷,少有美稱,厚自矜邁,實鄙而無行。 愉為殷桓所捕,綏未測存亡,在都有憂色,居處飲食, 每事貶降,時人每謂為試守孝子。」
《荀羨傳》:羨拜祕書丞義興太守,征北將軍褚裒以為 長史。既到,裒謂佐吏曰:「荀生資逸群之氣,將有沖天 之舉,諸君宜善事之。」
《庾冰傳》:「冰字季堅。兄亮以名德流訓,冰以雅素垂風, 諸弟相率莫不好禮,為世論所重,亮常以為庾氏之 寶。」
《韓伯傳》:伯字康伯,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舅殷浩稱 之曰:「康伯能自標置,居然是出群之器。」潁川庾龢名 重一時,少所推服,常稱伯及王坦之曰:「思理倫和,我 敬韓康伯;志力彊正,吾愧王文度。」自此以還,吾皆百 之矣。
《王彌傳》:彌亡入長廣山為群賊。彌多權略,凡有所掠, 必豫圖成敗,舉無遺策。弓馬迅捷,膂力過人,青土號為「飛豹。」
《羊曼傳》:「曼任達頹縱,好飲酒。溫嶠、庾亮、阮放、桓彝同 志友善,並為中興名士。時州里稱陳留阮放為宏伯, 高平郄鑒為方伯,泰山胡毋輔之為達伯,濟陰卞壼 為裁伯,陳留蔡謨為朗伯,阮孚為誕伯,高平劉綏為 委伯,而曼為䵬伯,凡八人,號兗州八伯。蓋擬古之八 儁也。 曼弟聃字彭祖,少不經學,時論皆鄙其凡庸。先」是,兗 州有「八伯」之號,其後更有四伯。大鴻臚陳留江泉以 能食為穀伯,豫章太守史疇以大肥為笨伯,散騎郎 高平張嶷以狡妄為猾伯,而聃以狠戾為瑣伯,蓋擬 古之《四凶》。
《苻朗傳》:朗字元達,堅之從兄也。性宏達,神氣爽邁,幼 懷遠操,不屑時榮。堅嘗目之曰:「吾家千里駒也。」 《江統傳》:統字應元,陳留圉人也。祖蕤,以義行稱,為譙 郡太守,封亢父男。父祚,南安太守。統靜默有遠志,時 人為之語曰:「嶷然稀言江應元。」
《謝尚傳》:尚善音樂,博綜眾藝,司徒王導深器之,比之 王戎,常呼為「小安豐。」
《王坦之傳》:坦之字文度,弱冠與郄超俱有重名。時人 為之語曰:「盛德絕倫郄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嘉賓, 超小字也。
《謝石傳》:石少患面瘡,療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來舐 其瘡,隨舐隨差,舐處甚白,故世呼為「謝白面。」
《荀勗傳》:藩子闓,字道明,亦有名稱,京師為之語曰:「洛 中英英荀道明。」
《顧愷之傳》: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 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故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 癡絕。
《庾袞傳》:「袞州郡交命察孝廉,舉秀才,清白異行,皆不 降志,世遂號之為異行。」
《杜軫傳》:軫遷尚書郎,軫博聞廣涉,奏議駁論,多見施 用,時涪人李驤亦為尚書郎,與軫齊名,每有論議,朝 廷莫能踰之,號「蜀有二郎。」
《郄超傳》:超字嘉賓,桓溫辟為征西大將軍掾,溫遷大 司馬,又轉為參軍。溫英氣高邁,罕有所推,與超言,常 謂不能測,遂傾意禮待,超亦深自結納。時王珣為溫 主簿,亦為溫所重,府中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 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
《孫恩傳》:「恩據會稽,自號征東將軍,號其黨曰長生人。」 《周顗傳》:顗字伯仁,安東將軍浚之子也。少有重名,神 彩秀徹,雖時輩親狎莫能媟也。司徒掾同郡賁嵩有 清操,見顗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今復 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廣陵戴若思東 南之美,舉秀才入洛,素聞顗名,往候之,終坐而出,不 敢顯其才辯。顗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顗,顗陶然 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庾亮嘗謂顗曰:「諸人 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顗 初以雅望獲海內盛名,後頗以酒失為僕射,略無醒 日,時人號為「三日僕射。」庾亮曰:「周侯末年,所謂鳳德 之衰也。」
《和嶠傳》:嶠為潁川太守,為政清簡,甚得百姓歡心。太 傅從事中郎庾顗見而嘆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礧 砢多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袁山松傳》:「山松善音樂,舊歌有《行路難》曲,辭頗疏質。 山松好之,乃文其辭句,婉其節制,每因酣醉縱歌之, 聽者莫不流涕。」初,羊曇善唱樂,桓伊能挽歌,及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絕。」
《王蘊傳》:蘊子爽,嘗與會稽王道子飲,道子醉,呼爽為 小子。爽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 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
《陶潛傳》:「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 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 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拾遺記》:「晉武帝為撫軍時,有一老羌,姓姚名馥,好讀 書嗜酒,每醉時,好言帝王興亡之事。善滑稽,嘗嘆云: 『九河之水不足以漬麴糵,八藪之木不足以作薪蒸』」; 七澤之麋,不足以充庖俎。凡人稟天地之精靈,不知 飲酒者動肉含氣耳,何必土木之偶而無心識乎?好 啜濁糟,常言渴於醇酒。群輩常弄狎之,呼為渴羌。 《豫章古今記》:「鄧通字子淵,豫章人。有學行,為太守,凝 然恬默,京師號『鄧獨坐』。」
《永嘉郡記》:樂成張廌者,隱居頤志,家有苦竹數十頃, 在竹中為屋,常居其中。王右軍聞而造之,廌逃避竹 中,不與相見,郡號為「竹中高士。」
《世說》: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 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謂 三語掾。
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穉恭為荒年穀,《庾家論》云:「是 文康稱恭為荒年穀,庾長仁為豐年玉。」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東海王雄,字元才,洪之季子也建武中拜龍驤將軍。雄頭大足短,故軍中稱為「大頭 龍驤。」
《西州後賢志》:「李宓六子,皆英挺秀逸,號曰六龍。 杜軫二子,長子毗,字長基;少子秀,字彥穎。珪璋琬琰, 世號二鳳。」
珍珠船:夏侯隱每登山渡水,閉目美睡,同行聞其鼾 聲而不蹉跌,謂之「睡仙。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