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039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十九卷目錄

 宗藩部彙考三十一

  周十四

  郕 成 盛    霍

  毛        聃 冉 𨚗 

  郜 告      雍

  曹

官常典第三十九卷

宗藩部彙考三十一 编辑

周十四 编辑

郕 成 盛 编辑

周武王克商,封弟叔武于郕。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 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 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 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 最少,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 武於成,其後世無所見。

索隱曰:按《春秋》隱五年,「衛師入郕。」杜預曰:東平剛父縣有郕鄉。《後漢地理志》以為成本國。又《地理志》云,廩丘縣南有成故城。應劭曰:「武王封弟季載於成。」是古之成邑。應仲遠誤云季載封耳。

按《路史》:「盛伯子,姬姓之長,降於齊,有盛氏,有痛氏。」

穆天子盛姬國,《春秋》書成。《公羊》云:「盛也。」《韻譜、姓纂》云:「先姓奭,後改為盛。」蓋以漢元諱,意其字曰盛,而召公之名字皆為奭也。盛姬卒,王改其族為痛氏。《急就章》有痛無忌。

召公俌周西伯夫人紹,兩交龍,不樂,遂娠。生子,各有 文在手曰「盛」,因名氏之。年十有八,封之譙。晉武公滅 譙有之,為譙氏、焦氏。

李利涉《盛氏譜》孔至之說同,以為譙侯為望,其地譙國,譙縣。

桓王元年秋衛師入郕。

按《春秋》隱公五年。按《左傳》五年,衛之亂也,郕人侵 衛,故衛師入郕。

郕國也。東平剛父縣西南有郕鄉。正義曰:《史記·管蔡世家》稱「郕叔武,文王子,武王之母弟。」後世無所見。既無世家,不知其君號諡,唯文十二年「郕太子朱儒奔魯」,書曰「郕伯來奔」,見於經、傳,則郕國伯爵也。

按《公羊傳》:「秋,衛師入盛。」曷為或言率師,或不言率師? 將尊師眾,稱某率師;將尊師少,稱將;將卑師眾,稱師; 將卑師少,稱人君將。不言率師,書其重者也。

桓王七年「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伐郕,入之。」

按《春秋》隱公十年。按《左傳》,宋公不王,鄭伯為王卿 士,以王命討之。蔡人、衛人、郕人不會王命。十年冬,齊 人、鄭人入郕,討違王命也。按《公羊傳》,「冬十月壬午, 齊人、鄭人入盛。」

莊王十一年夏,魯師、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按《春秋》莊公八年。按《左傳》,八年春,治兵於廟。夏師 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仲慶父請伐齊師。公曰:「不 可。我實不德,齊師何罪?罪我之由。《夏書》曰:『皋陶邁種 德,德乃降』。」姑務修德以待時乎!秋,師還。按《公羊傳》, 夏師及齊師圍成,成降于齊師。成者何?盛也。盛則曷 為謂之成?諱滅同姓也。曷為不言降吾師?辟之也。秋 師還。還者何?善辭也。此滅同姓,何善爾?病之也。曰「師 病矣。」曷為病之?非師之罪也。

辟滅同姓。言「圍」者,使若魯圍之而去,成自從後降于齊師也。降者,自伏之文,所以醇歸於齊。言「及」者,起魯實欲滅之。不月者,順諱文。不書盛伯出奔,深諱之。

頃王四年春正月,郕伯奔于魯。

按《春秋》文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一年,「郕太子朱儒 自安於夫鐘,國人弗徇。」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 太子,以夫鐘與郕,邽來奔,公以諸侯逆之。 按《公羊 傳》,「春王正月,盛伯來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 不名?兄弟辭也。

簡王八年「夏五月,劉子、成子會晉侯、齊侯、宋公、魯侯、 衛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按《春秋》成公十三年,劉成公不書。按《左傳》,十三年, 「春三月,公及諸侯朝王,遂從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 伐秦。成子受脤於社,不敬。劉子曰:『吾聞之,民受天地 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 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 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 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夏 五月丁亥,晉師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於麻隧,秦師 敗績。師還,成肅公卒於瑕。

按《路史》:「成伯,子爵,後附於齊,還奔魯,而滅於楚。」

《成十三年》之「成子」,成肅公也。肅公、桓公皆為卿。按成即郕,文王之子,不詳名。

编辑

周武王十三年,克商,封弟叔處于霍,與管叔、蔡叔監 殷。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 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 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 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 最少,同母兄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 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 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 臣昆弟。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 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封 叔處於霍。其後晉獻公時滅霍。

按《路史》:「霍處以祿父降,而經至永公滅而奔齊。晉旱, 卜之在岳。於是復霍而登,旋滅於晉。」

閔二年,與耿、魏俱滅。

按:《通鑑前編》:「按《逸周書》:武王之封諸弟,蓋以次受封 也。先封管叔、蔡叔,使監殷,其後殷畿內諸侯不服者, 分師俘之。甲申,百弇俘衛,而後以衛封康叔;乙巳,擒 霍侯,而後以霍封叔處。故《逸書》《史記》皆先言管、蔡監 殷」也。然則《孟子》以管叔監殷為周公之過。夫以康叔 之賢而不使監殷,則武王、周公不其過乎?曰:「凡封於」 殷墟者,皆監殷者也。其後獨管、蔡、霍三人叛,故止曰 三監叛爾,其實康叔亦監也。故《史記》曰:「康叔爵命之 時,未至成人,後扞祿父之亂。」《漢書》亦曰:「周公善康叔, 不從管、蔡之亂。」然則武王、周公不幸而有管、蔡之過, 亦幸而有康叔之賢也。

成王三年,周公討武庚,誅之,降霍叔為庶人。

按《書經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 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鄰,以車七乘;降霍叔 于庶人,三年不齒。」

按《汲冢周書》:「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 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殷臣。武王既歸,成 歲十二月崩鎬肂于岐周。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 東徐、奄及熊盈,以略周公、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 九年夏六月,葬武王于畢。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攻殷。 殷大震潰,降辟三叔。王子祿父北奔管叔,經而卒,乃」 囚蔡叔于郭淩。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俘維九邑, 俘殷獻民,遷于九畢。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 東。周公敬念于後日,「予畏同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將 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按:《通鑑前編》:按《書》稱「群叔流言,《傳》稱管、蔡啟商,而管 叔獨誅死,蔡叔猶有車七乘,霍叔三年而復之。」縱管 叔首惡,然同罪異罰,輕重死生,亦殊不等矣。《逸周書》 稱「管叔縊,而《書》亦但云致辟」,是必因其縊而致戮之, 蓋書其罪而尸之也。而蔡、霍俱不死,此所謂施生戮 死者與懿親之間,本所不忍。因其死而戮之,以正王 法,因其生而施之,以全私恩也。《逸周書》云「霍叔縊」,此 必傳聞之誤。

穆王十六年,霍侯舊彘薨。

按:《竹書紀年》云云。

惠王十六年,晉滅霍,復之。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閔公元年,「晉侯作二軍,公將 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 滅霍、滅魏,還為太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 為大夫。」

按《史記·趙世家》:晉獻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趙夙 為將。伐霍,霍公求奔齊。晉大旱,卜之,曰:「霍泰山為祟。」 使趙夙召霍君於齊,復之,以奉霍泰山之祀,晉復穰。

编辑

周《文王》子。封于毛。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史記周本紀》:「武王十一年伐紂,除道修社及商紂 宮。及期,百夫荷䍐旗以先驅。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 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散宜生、太 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於社南,大率之左 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召公奭贊采, 師尚父牽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孫季紂,殄廢先王』」 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天 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成王十二年,毛懿公薨。

按:《竹書紀年》云云。

成王三十七年「夏四月,王召毛公人受顧命。」

按《書經顧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沬 水,相被冕服,憑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 衛侯、毛公、師氏、虎臣、百尹、御事受命。」

穆王十二年,「毛公班、共公利、逢公因帥師從王伐犬 戎。」

按:《竹書紀年》云云。

穆王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于泲。」 按《竹書紀年》云云。

共王九年,錫毛伯遷命。

按《竹書紀年》:九年:「春正月丁亥,王使內史良錫毛伯 遷命。」

襄王十六年「秋,王子帶以狄師伐周,獲毛伯。」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夏,狄伐鄭,取 櫟。王德狄人,以其女為后。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后,惠 后將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齊,王復之,又通於隗氏, 王替隗氏。頹叔、桃子曰:「我實使狄,狄其怨我。」遂奉太 叔以狄師攻王。王御士將禦之。王曰:「先后其謂我何? 寧使諸侯圖之。」王遂出,及坎欿,國人納之。秋,頹叔、桃 子奉太叔以狄師伐周,大敗周師,獲周公忌父、原伯、 毛伯、富辰。王出適鄭,處於氾,太叔以隗氏居於溫。 襄王二十六年「夏四月,王使毛伯錫《魯侯命》。」

按《春秋文公元年》。按《左傳》元年,「夏四月,王使毛伯 衛來錫公命。」

頃王元年春,毛伯求金于魯。

按《春秋》文公九年。按《左傳》,九年春,「毛伯衛來求金, 非禮也。不書王命,未葬也。」

定王十三年「夏六月,王札子殺召伯、毛伯。」

按《春秋》宣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夏六月,王孫 蘇與召氏、毛氏爭政,使王子捷殺召戴公及毛伯衛, 卒立召。」襄十六年秋,為毛、召之難故,王室復亂。「王孫 蘇奔晉,晉人復之。冬,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王享之。」 景王二十一年「春二月乙卯,周毛得殺毛伯過而代 之。」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昭公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 周毛得殺毛伯過而代之。」萇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 稔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濟侈於王都,不亡何 待?」

敬王四年「冬十月,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 子朝奔楚。」

按《春秋》昭公二十六年。按《左傳》二十六年:「冬十月 丙申,王起師于滑。辛丑在郊,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 晉師克鞏。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 伯得、尹氏固、南宮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召伯逆王 于尸。癸酉,王入于成周。」

聃 冉 𨚗  编辑

《周成王》始封季載于聃。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 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 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 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 最少,同母兄弟十人,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 昆弟,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 庚祿父治殷遺民。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封叔 振鐸於曹,封叔武於成,封叔處於霍,康叔封冉,季載 皆少,未得封。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 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 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 車十乘,徒七十人,從而分殷餘民為二:其一,封微子 啟於宋,以續殷祀;其一,封康叔為衛君,是為「衛康叔。」 封季載於冉。冉、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 為周司寇,冉季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 天下。

按《路史》:「武王之封母弟也,惟季載少,使食於沈。成王 立為司空,爰封之冉,曰冉季,是為𨚗。」

郜 告 编辑

周《文王》子。封于郜。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路史》「告分南北,南後入晉,北入宋。」

襄王十二年夏郜子朝于魯。

按:《春秋》僖公二十年。

编辑

周文王子封于雍
考證
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编辑

周武王克商,封弟《振鐸》于曹。

按《汲冢周書》,「成周之會,墠上張赤弈陰羽,天子南面 立,絻無繁露,朝服八十物,搢挺內臺西面者北正方, 應侯、曹叔、伯舅、中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次之。 西方東面正北方,伯父、中子次之。」

「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內臺、中臺也。

按《左傳僖公十四年》:「富辰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 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 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按《史記周本紀》:「武王十一年伐紂,除道修社及商紂 宮。及期,百夫荷䍐旗以先驅。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 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散宜生、太 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於社南,大率之左 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召公奭贊采, 師尚父牽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孫季紂,殄廢先王 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於天 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 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按《管蔡世家》,武王同 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 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 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 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武王已克殷紂,平天 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振鐸於曹。按《曹叔世家》, 「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紂,封叔振鐸 於曹。」

按:《路史》:「曹叔甸伯二十六世而宋滅之。」

厲王十四年,曹伯雲卒,子喜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叔振鐸卒太伯。」立太伯。卒,子 《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宮伯侯立。宮伯侯卒,子孝伯 雲立。孝伯雲卒,子夷伯喜立。按孝伯以上無年可考故並錄以紀世次 按:《通鑑前編》:「厲王十四年,孝伯薨,子喜嗣。」

厲王四十四年,曹伯喜卒,弟彊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奔於彘。三 十年卒,弟幽伯彊立。」

宣王二年,曹伯彊弟蘇弒其君而自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幽伯九年,弟蘇殺幽伯代立,是為 戴伯。」

宣王三十二年,曹伯蘇卒,子兕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歲。三十 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或名雉,或名弟,或復名弟,兕也。《索隱》曰:按《年表》作「惠公伯雉。」

《平王》十一年,「曹伯兕卒,子石甫立,弟武弒石甫而自 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為犬戎所 殺,因東徙益卑,諸侯畔之,秦始列為諸侯。三十六年, 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殺之代立,是為繆公。 平王十四年,曹伯武卒,子終生立。」

按:《史記曹叔世家》:「繆公三年卒,子桓公終生立。」 「桓王十三年冬,州公如曹。」

按《春秋》桓公五年。按《左傳》,五年「冬,淳于公如曹。度 其國危,遂不復。六年春,自曹來朝。」

桓王十七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朝于魯。

按《春秋》桓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冬,曹太子來朝,賓 之以上卿禮也。享曹太子,初獻,樂奏而歎。施父曰:「曹 太子其有憂乎?」非歎所也。

桓王十八年「春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子射姑立。夏 五月,葬曹桓公。」

按《春秋》桓公十年。按《左傳》「十年春,曹桓公卒。」

按《史記曹叔世家》:「桓公五十五年卒,子莊公夕姑立。」 桓王二十二年「春正月,魯侯、鄭伯會于曹。」

按《春秋》桓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春,「會于曹。曹 人致餼,禮也。」

莊王元年春正月,宋公、魯侯、蔡侯、衛侯會于曹 按《春秋》桓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春正月會于 曹,謀伐鄭也。」

莊王十五年冬十月,宋人以曹師伐南宮,牛猛獲於 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莊公十二年》秋,「宋萬弒閔公 於蒙澤,遇仇牧於門,批而殺之。遇太宰督於東宮之 西,又殺之。立子游。群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亳,南宮 牛猛獲帥師圍亳。冬十月,蕭叔大心及戴、武、宣、穆、莊 之族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於師,殺子游於宋,立桓 公。猛獲奔衛。南宮萬奔陳,以乘車輦其母,一日而至。 宋」人請猛獲於衛。衛人欲勿與,石祁子曰:「不可。天下 之惡一也,惡於宋而保於我,保之何補?得一夫而失 一國,與惡而棄好,非謀也。」衛人歸之,亦請南宮萬於陳以賂陳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 手足皆見,宋人皆醢之。

僖王二年「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

按《春秋》莊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春,「諸侯伐宋。 齊請師於周。夏,單伯會之,取成於宋而還。」

惠王五年「冬十一月,曹伯射姑卒,子夷立。」

按:《春秋》莊公二十三年。

惠王六年春,葬「曹莊公。」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 於曹。

按:《春秋》莊公二十四年。

羈,蓋曹世子也。先君既葬而不稱爵者,微弱不能自定。曹人以名赴赤,曹僖公也。蓋為戎所納,故曰「歸。」

按《公羊傳》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曹羈者 何?曹大夫也。曹無大夫,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曹羈? 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 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 義也。赤歸于曹,郭公赤者何?曹無赤者,蓋郭公也。郭 公者何?失地之君也。按《穀梁傳》:冬,戎侵曹,曹羈出 奔陳。赤歸于曹郭公。赤蓋郭公也。何為名也?《禮》,諸侯 無外歸之義,外歸非正也。

按《史記曹叔世家》:「莊公三十一年卒,子釐公夷立。 惠王九年夏,曹殺其大夫。」

按《春秋》莊公二十六年。按《公羊傳二十六年》:「夏,曹 殺其大夫。」何以不名?眾也。曷為眾殺之?不死於曹君 者也。君死乎位曰滅。曷為不言其滅?為曹羈諱也。此 蓋戰也。何以不言戰?為曹羈諱也。按《穀梁傳》:夏,曹 殺其大夫而不稱名姓,無命大夫也。無命大夫而曰 大夫,賢也,為曹羈崇也。

惠王十五年,曹伯夷卒,子班立。

按《春秋》不書,按《史記曹叔世家》,「釐公九年卒,子昭 公班立。」

惠王十八年春正月,「齊師、宋師、曹伯次于聶北,救邢。」 夏六月,「邢遷于夷儀。齊師、宋師、曹師城邢。秋八月,齊 侯、宋公、魯侯、鄭伯、曹伯、邾人會于檉。」

按《春秋》僖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諸侯救邢。邢人 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 夏,邢遷于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 討罪,禮也。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于犖,謀救鄭 也。

惠王二十一年春正月,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 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夏,及楚人盟 于召陵。冬十二月,齊「人、宋人、魯人、衛人、鄭人、許人、曹 人侵陳。」

按《春秋》僖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 師侵蔡,蔡潰,遂伐楚,師進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 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 之。屈完及諸侯盟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於陳 鄭之間,國必甚病。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 歸,其可也。」申侯曰:「善。」濤塗以告,齊侯許之。申侯見曰: 「師老矣!若出於東方而遇敵,懼不可用也。若出於陳、 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屨其可也。」齊侯說,與之虎牢,執 轅濤塗。秋,伐陳,討不忠也。冬,叔孫戴伯帥師,會諸侯 之師侵陳。陳成,歸轅濤塗。

惠王二十二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 男、曹伯會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 按《春秋》僖公五年,按《左傳》,五年夏會于首止,會王 太子鄭,謀寧周也。秋,諸侯盟。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 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於王命,而 懼其不朝於齊也,故逃歸不盟。

惠王二十三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曹伯伐 鄭,圍新城。」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

按《春秋》僖公六年。按《左傳》,六年夏,諸侯伐鄭,以其 逃首止之盟故也。「圍新密」,鄭所以不時城也。秋,楚子 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乃還。

惠王二十四年「秋,曹伯班卒,子襄立。冬,葬曹昭公。」 按《春秋》僖公七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昭公九年卒,子共公襄立。」

惠王二十五年「春正月,王人會齊侯、宋公、魯侯、衛侯、 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于洮。」

按《春秋》僖公八年。按《左傳》,八年春,盟于洮,謀王室 也。鄭伯乞盟,請服也。襄王定位而後發喪。

襄王元年夏,王宰周公會齊侯、宋子、魯侯、衛侯、鄭伯、 許男、曹伯于葵丘。秋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 按《春秋》僖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夏會于葵丘,尋盟 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齊侯胙。秋,齊侯盟諸侯于 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襄王五年「夏,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男、曹 伯會于鹹。秋,齊仲孫湫致諸侯戍周。」

按《春秋》,僖公十三年,仲孫湫不書。按《左傳》十三年 「夏,會于鹹,淮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秋,為戎難故,諸侯戍周,齊,仲孫湫致之。」

襄王七年春正月,楚人伐徐。「三月,齊侯、宋公、陳侯、魯 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諸侯之 大夫救徐。冬,宋人伐曹。

按《春秋》僖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春,楚人伐徐, 徐即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尋葵丘之盟,且救徐 也。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師救徐,諸侯次于匡以待 之。冬,宋人伐曹,討舊怨也。楚敗徐於婁林,徐恃救也。 襄王八年冬十二月,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 許男、邢侯、曹伯會于淮。

按《春秋》僖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冬十二月,會 于淮,謀鄫且東略也。」

襄王十年「春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

按《春秋》僖公十八年。按《左傳》,十八年春,宋襄公以 諸侯伐齊。三月,齊人殺無虧。「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 公子之徒,遂與宋人戰。夏五月,宋敗齊師于甗,立孝 公而還。」

襄王十一年「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秋,宋 人圍曹。」

按《春秋》僖公十九年。按《左傳》十九年秋,宋人圍曹, 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 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詩》曰:『刑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無乃猶有所 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襄王十三年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 會于盂,執宋公以伐宋。

按:《春秋》僖公二十一年。

襄王二十年春,晉侯侵曹。三月丙午,入曹,執曹伯畀 宋人。冬,曹伯歸于曹。

按《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按《左傳》:晉公子重耳之及 於難也,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 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 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 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 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曰:「報施救患,取 威定霸,於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 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二十八年春,晉侯 將伐曹,假道於衛,衛人弗許,還自南河濟,侵曹伐衛。 晉侯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人患之,聽輿 人之謀曰:「稱舍於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為其所得者, 棺而出之,因其兇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數之,以 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且曰:「獻狀,令無 入僖負羈之宮而免其族,報施也。」魏犫、《顛頡》怒曰:「勞 之不圖,報於何有?」爇僖負羈氏。魏犫傷於胸,公欲殺 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犫束胸見使 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踊三百,乃舍 之。殺顛頡以徇於師,立舟之僑以為戎右。宋人使門 尹般如晉師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 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先軫曰:「使宋舍我而 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 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公說,執 曹伯,分曹、衛之田以畀宋人。冬,會于溫,召王,以諸侯 見,且使王狩。壬申,公朝于王所。丁丑,諸侯圍許。晉侯 有疾,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使曰:「以曹為解。齊桓公 為會而封異姓。今君為會而滅同姓。曹叔振鐸,文之 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也。與衛偕命而不與偕復,非信也;同罪異罰,非刑也。 禮以行義,信以守禮,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將若之 何?」公說,復曹伯。

按《國語》:晉公子重耳自衛過曹,曹共公亦不禮焉。聞 其骿脅,欲觀其狀,止其舍,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 僖負羈之妻言於負羈曰:「吾觀晉公子,賢人也,其從 者皆國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晉國。得晉國而討無禮, 曹其首誅也。子盍蚤自貳焉。」僖負羈饋餐寘璧焉,公 子受餐反璧。負羈言於曹伯曰:「夫晉公子在此,君之 匹也,君不亦禮焉?」曹伯曰:「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誰 不過此?亡者皆無禮者也,余焉能盡禮焉?」對曰:「臣聞 之,愛親明賢,政之榦也;禮賓矜窮,禮之宗也。禮以紀 政,國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國君無親,國以為 親。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晉祖唐叔出自武王。文王之 功,實建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廢親。今君棄之,是不 愛親也。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從之,可謂 賢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賢也。晉公子之亡,不可不憐 也。比之賓客,不可不禮也。失此二者,是不禮賓,不憐 窮也。守天之聚,將施於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闕。玉帛 酒食,猶糞土也。愛糞土以毀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 不難,無乃不可乎?君其圖之。」公弗聽。

襄王三十二年「秋八月,齊侯、宋公、衛侯、陳侯、鄭伯、許 男、曹伯會晉趙盾盟于扈。」

按《春秋》文公七年。按《左傳》,七年,「秋八月,齊侯、宋公衛侯、陳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晉趙盾盟于扈。晉侯立 故也。」

頃王元年「秋八月,曹伯襄卒,子壽立。」「冬,葬曹共公。」 按《春秋文公九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共公三十五年卒,子文公壽立。 頃王三年秋,曹伯朝于魯。」

按《春秋文公十一年》。按《左傳》十一年秋,「曹文公來 朝,即位而來見也。」

頃王六年「夏六月癸酉,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 男、曹伯、晉趙盾同盟于新城。」

按《春秋》文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夏六月,同盟 于新城,從於楚者服且謀邾也。」

匡王元年「夏,曹伯朝于魯。冬十一月,晉侯、宋公、衛侯、 蔡侯、鄭伯、許男、曹伯盟于扈。」「十二月,齊侯伐曹,入其 郛。」

按《春秋》文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夏,曹伯來朝, 禮也。冬十一月,晉侯、宋公、衛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 盟于扈,尋新城之盟,且謀伐齊也。齊人賂晉侯,故不 克而還。齊侯侵我西鄙,謂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 郛,討其來朝也。

匡王五年「秋,宋公、陳侯、衛侯、曹伯會晉師于棐林,伐 鄭。」

按《春秋》宣公元年。按《左傳》,宋人之弒昭公也,晉荀 林父以諸侯之師伐宋,宋及晉平。宋文公受盟於晉, 又會諸侯于扈,將為魯討齊,皆取賂而還。鄭穆公曰: 「晉不足與也。」遂受盟於楚。陳共公之卒,楚人不禮焉。 陳靈公受盟於晉。秋,楚子侵陳,遂侵宋。晉趙盾帥師 救陳。宋會于棐林,以伐鄭也。楚蒍賈救鄭,遇於北林, 囚晉解揚,晉人乃還。

定王元年秋,宋師圍曹。

按《春秋》宣公三年。按《左傳》,宋文公即位三年,殺母 弟須及昭公子武氏之謀也。使戴、桓之族攻武氏於 司馬子伯之館,盡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師伐 宋。秋,宋師圍曹,報武氏之亂也。

定王五年「冬,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伯盟于黑 壤。」

按:《春秋》宣公七年。

定王七年「秋九月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會于扈」 按《春秋》宣公九年。按《左傳》,九年「秋會于扈討不睦 也。」

定王八年「夏六月,晉人、宋人、衛人、曹人伐鄭。」

按《春秋》宣公十年。按《左傳》十年,「鄭及楚平。夏六月, 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

定王十年「冬十二月,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于清 丘。」

按《春秋宣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二年冬,「晉原縠、宋 華椒、衛孔達、曹人同盟于清丘,曰恤病討貳。」

定王十二年「夏五月壬申,曹伯壽卒,子盧立。」

按:《春秋》宣公十四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

索隱曰:《左傳》「宣公名盧。」

定王十五年「夏六月己未,晉侯、魯侯、衛侯、曹伯、邾子 同盟于斷道。」

按《春秋》宣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夏,「會于斷道」, 討貳也。「盟于卷。」《楚辭》:「齊人、晉人執晏弱於野王執蔡 朝於原,執南郭偃於溫。」

定王十八年「夏六月癸酉,晉郤克、魯季孫行父、臧孫 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 戰于鞌,齊師敗績。冬十一月,楚人、秦人、宋人、陳人、魯 人、衛人、齊人、鄭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按《春秋》成公二年。

定王十九年春正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伐鄭。 按《春秋》成公三年。按《左傳》,三年春,諸侯伐鄭,次于 伯牛,討邲之役也。遂東侵鄭。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 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皇戍,如楚獻捷。

定王二十一年「冬十二月己丑,晉侯、齊侯、宋公、魯侯、 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蟲牢。」

按《春秋成公五年》。按《左傳》,五年冬,「同盟于蟲牢,鄭 服也。」

簡王二年夏五月,「曹伯朝于魯。秋,楚公子嬰齊帥師 伐鄭。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 救鄭。八月戊辰,同盟于馬陵。」

按《春秋》成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夏,曹宣公來朝。秋, 楚子重伐鄭,師于氾。諸侯救鄭。鄭共仲、侯羽軍楚師, 囚鄖公鍾儀,獻諸晉。八月,同盟于馬陵,尋蟲牢之盟, 且莒服故也。」

簡王四年「春正月,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按《春秋》成公九年。按《左傳》,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 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九年春,為歸汶陽之田,故諸 侯貳於晉,晉人懼,會于蒲,以尋馬陵之盟簡王五年夏五月,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伐 鄭。

按《春秋》成公十年。按《左傳》,九年秋,鄭伯如晉,晉人 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銅鞮。欒書伐鄭,鄭人使伯蠲行 成,晉人殺之。冬十一月,鄭人圍許,示晉不急君也。是 則公孫申謀之曰:「我出師以圍許,為將改立君者而 紓晉使,晉必歸君。」鄭公子班聞叔申之謀,十年春三 月子如立公子繻,夏四月,鄭人殺繻,立髡頑。子如奔 許。欒武子曰:「鄭人立君,我執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鄭 而歸其君,以求成焉。」晉侯有疾。五月,晉立太子州蒲 以為君,而會諸侯伐鄭。鄭子罕賂以襄鍾子然,盟於 修澤,子駟為質。辛巳,鄭伯歸。

簡王八年「夏五月,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邾人、滕人伐秦。曹伯盧卒于師,弟負芻立。冬,葬曹 宣公。」

按《春秋》成公十三年。按《左傳》,十三年,春三月,公及 諸侯朝王,遂從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伐秦。秦桓公 既與晉厲公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與楚,欲道以伐 晉,諸侯是以睦於晉。「夏五月丁亥,晉師以諸侯之師 及秦師戰于麻隧,秦師敗績,曹宣公卒于師。六月,曹 人使公子負芻守,使公子欣時逆曹伯之喪。」秋,負芻 殺其太子而自立也。諸侯乃請討之。晉人以其役之 勞,請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將亡,國人皆將 從之。成公乃懼,告罪,且請焉。乃反而致其邑。

按《史記曹叔世家》:「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負芻立。」 簡王十年「春三月癸丑,晉侯、魯侯、衛侯、鄭伯、曹伯、宋 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于戚。晉侯執曹伯歸于京 師,曹子臧出奔宋。」

按《春秋》,成公十五年,子臧奔宋不書。按《左傳》,十五 年春,「會于戚,討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諸侯將見 子臧於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 守節,下失節。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守乎』?遂 逃奔宋』。」

《𥳑王》十一年秋,曹伯歸自京師。 按《春秋》成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秋,曹人請於 晉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國人曰:『若之何?憂猶未弭, 而又討我寡君以亡。曹國,社稷之鎮,公子,是大泯曹 也。先君無乃有罪乎?若有罪,則君列諸會矣。君唯不 以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七月,曹 人復請於晉。晉侯謂子臧反:「吾歸而君。」子臧反,曹伯 歸子臧,盡致其邑與卿而不出。

𥳑王十二年夏,「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 曹伯、邾人伐鄭。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冬,單子、晉侯、 宋公、魯侯、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

按《春秋》成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夏五月,公會 尹武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自戲童至於曲洧。六月 乙酉,同盟于柯陵」,尋戚之盟也。冬,諸侯伐鄭。「十月庚 午,圍鄭。」「楚公子申救鄭師于汝上。」「十一月諸侯還。」 簡王十四年春正月,晉欒黶、宋華元、魯仲孫蔑、衛甯 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夏,齊崔杼、魯 仲孫蔑、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按《春秋》襄公元年。按《左傳成公十五年》,「秋八月,宋 華元為右師,魚石為左師,蕩澤為司馬,華喜為司徒, 公孫師為司城,向為人為大司寇,鱗朱為少司寇,向 帶為太宰,魚府為少宰。蕩澤弱公室,殺公子肥。華元 使華喜、公孫師帥國人攻蕩氏,殺子山。冬十月,左師 二司寇、二宰出奔楚。」十八年「夏六月,鄭伯侵宋,及曹 門」外。遂會楚子伐宋,取朝郟。楚子辛、鄭皇辰侵城郜, 取幽丘。同伐彭城,納宋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 焉。以三百乘戍之而還。宋人患之。秋七月,宋老佐、華 喜圍彭城。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華元如晉 告急。晉侯師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師于靡角之谷,楚 師還。襄公元年春己亥,圍宋彭城,於是為宋討魚石, 彭城降晉。晉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歸,寘諸瓠丘。 夏五月,晉韓厥、荀偃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 徒兵于洧上。於是東諸侯之師次于鄫,以待晉師。晉 師自鄭以鄫之師侵楚焦夷及陳。晉侯、衛侯次于戚, 以為之援。

靈王元年秋七月,「晉荀罃、宋華元、魯仲孫蔑、衛孫林 父、曹人、邾人會于戚。冬,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魯仲 孫蔑、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會于戚, 遂城虎牢。」

按《春秋》襄公二年。按《左傳》,二年,秋七月庚辰,鄭伯 睔卒。於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晉師侵 鄭,諸大夫欲從晉,子駟曰:「『官命未改,會于戚,謀鄭故 也』。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偪鄭知』。武子曰:『善。鄫之會, 吾子聞崔子之言,今不來矣。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 故也。寡君之憂,不唯鄭罃將復於寡君而請於齊。得 請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請,事將在齊。吾子之請, 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冬,復會于戚。齊崔武子 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會,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虎牢,鄭人乃成。

靈王四年「秋,晉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曹伯、莒 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會于戚。冬,戍 陳。楚公子貞帥師伐陳。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齊世子光救陳。」

按《春秋》襄公五年。按《左傳》,三年,「夏六月,公會單頃 公及諸侯,己未,同盟于雞澤。晉侯使荀會逆吳子於 淮上,吳子不至。楚子辛為令尹,侵欲於小國。陳成公 使袁僑如會求成。晉侯使和組父告於諸侯。秋,叔孫 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陳請服也。楚司馬公 子何忌侵陳,陳叛故也。四年春,楚師為陳叛,故,猶在 繁陽。三月,陳成公卒。楚人將伐陳,聞喪乃止,陳人不 聽命。夏,楚彭名侵陳,陳無禮故也。冬,楚人使頓間陳 而侵伐之,故陳人圍頓。五年夏,吳子使壽越如晉,辭 不會于雞澤之故,且請聽諸侯之好。晉人將為之合 諸侯,使魯、衛先會吳,且告會期,故孟獻子、孫文子會 吳于善道。「秋九月丙午,盟于戚。」會吳,且命戍陳也。冬, 諸侯戍陳。子囊伐陳。「十一月甲午,會于城棣以救之。」 《靈王六年》「冬十二月,晉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曹伯、 莒子、邾子會于鄬。」

按《春秋襄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冬,「楚子囊圍陳,會 于鄬以救之。」

靈王八年「冬,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 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伐鄭。十二月己亥,同 盟于戲。」

按《春秋》襄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冬十月,諸侯伐鄭。 庚午,季武子、齊崔杼、宋皇鄖從荀罃、士丐門于鄟門。 衛北宮括、曹人、邾人從荀偃、韓起門于師之梁。滕人、 薛人從,欒黶、士魴門于北門。杞人、郳人從趙武、魏絳 斬行栗。甲戌,師于氾,令於諸侯曰:「修器備,盛餱糧,歸 老幼居疾於虎牢。肆眚圍鄭。」鄭人恐,乃行成。中行獻 子曰:「遂圍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與之戰。不然,無成。」 知武子曰:「許之盟而還師,以敝楚人。吾三分四軍與 諸侯之銳以逆來者,於我未病,楚不能矣,猶愈於戰。 暴骨以逞,不可以爭,大勞未艾。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先王之制也。」諸侯皆不欲戰,乃許鄭成。十一月己亥, 同盟于戲,鄭服也。晉人不得志於鄭,以諸侯復伐之。 十二月癸亥,門其三門。閏月戊寅,濟於陰阪,侵鄭,次 於陰口而還。

靈王九年「春,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 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于柤。秋,晉侯、宋 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齊世子光、滕子、薛伯、杞 伯、小邾子伐鄭。冬,戍鄭虎牢。」

按《春秋》襄公十年。按《左傳》,「十年春會于柤,會吳子 壽夢也。夏四月戊午,會于柤。秋九月,諸侯伐鄭。己酉, 師於牛首。冬十月戊辰,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 僕帥賊以入,晨攻執政於西宮之朝,殺子駟、子國、子 耳劫鄭伯以如北宮。子產攻盜於北宮,子蟜帥國人 助之,殺尉止、子師僕,盜眾盡死。侯晉奔晉。堵女父司 臣」、尉翩、司齊奔宋,子孔當國。諸侯之師城虎牢而戍 之。晉師城梧及制,士魴、魏絳戍之。《書》曰:「戍鄭虎牢」,非 鄭地也,言將歸焉。鄭及晉平。

靈王十年「夏四月,鄭公孫舍之帥師侵宋,晉侯、宋公、 魯侯、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 小邾子伐鄭。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楚子、鄭伯 伐宋。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 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于魚蕭。」

按《春秋》襄公十一年。按《左傳》:十一年春,宋向戍侵 鄭,大獲。夏,鄭子展侵宋。四月,諸侯伐鄭。六月,諸侯會 于北林,師于向,右還,次于瑣,圍鄭。觀兵于南門西濟 于濟隧,鄭人懼,乃行成。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 「『不慎必失諸侯。諸侯道敝而無成,能無貳乎』?乃盟。載 書曰:『凡我同盟,毋薀年,毋壅利,毋保姦,毋留慝,救災 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或間茲命。司慎司盟,名山、 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之祖。明神殛 之,俾失其民。隊命亡氏,踣其國家』。」楚子囊乞旅于秦。 秦右大夫詹帥師從楚子,將以伐鄭。鄭伯逆之。丙子, 伐宋。九月,諸侯悉師以復伐鄭。鄭人使良霄、太宰石 㚟如楚,告將服於晉。諸侯之師觀兵於鄭東門。鄭人 使王子伯駢行成。甲戌,晉趙武入盟鄭伯。冬十月丁 亥,鄭子產出盟晉侯。十二月戊寅,會于蕭魚。庚辰,赦 鄭囚,皆禮而歸之。納斥候,禁侵掠。晉侯使叔肸告於 諸侯。公使臧孫紇對曰:「凡我同盟,小國有罪,大國致 討。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寡君聞命矣。」

靈王十三年春正月,「晉士丐、魯季孫宿、叔老、齊人、宋 人、衛人、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 邾人會吳于向。夏四月,晉荀偃、魯叔孫豹、齊人、宋人、 衛北宮括、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 小邾人伐秦。」

按《春秋》襄公十四年。按《左傳》,十一年「冬十二月,秦

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己丑,秦、晉戰于櫟
考證
晉師敗績。」十三年秋,「吳侵楚,戰於庸浦,大敗吳師。」十

四年春,吳告敗於晉,會于向,為吳謀楚故也。夏,諸侯 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也。晉侯待於竟,使 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叔向退而具舟。諸 侯之師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鄭司馬 子蟜帥鄭師以進,師皆從之,不獲成焉。

靈王十五年春三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伯、 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會于溴梁。戊寅,大夫盟。 按《春秋》襄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春,晉平公即 位,會于溴梁,命歸侵田。晉侯與諸侯宴於溫,使諸大 夫舞,曰:「歌詩必類。」齊高厚之詩不類。荀偃怒且曰:「諸 侯有異志矣。」使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歸。於是叔孫 豹、晉荀偃、宋向戍、衛甯殖、鄭公孫蠆、小邾之大夫盟 曰:「同討不庭。」

自曹以下,大夫不書,故傳舉《小邾》以包之。

《靈王十六年》「夏,衛石買帥師伐曹。」

按《春秋》襄公十七年。按《左傳》,十七年春,衛孫蒯田 於曹隧,飲馬於重丘,毀其瓶。重丘人閉門而詬之曰: 「親逐而君,爾父為厲。」是之不憂,而何以田為?夏,衛石 買、孫蒯伐曹,取重丘。曹人愬於晉。十八年夏,晉人執 衛行人石買於長子,執孫蒯於純留,為曹故也。 靈王十七年冬十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伯、 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圍齊。曹伯負芻 卒于師,子勝立。

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按《左傳》十八年冬十月,會于 魯濟,尋溴梁之言,同伐齊。齊侯禦諸平陰,諸侯之士 門焉,齊人多死。丙寅晦,齊師夜遁。十一月丁卯朔,入 平陰,遂從齊師。己卯,荀偃、士丐以中軍克京茲。乙酉, 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趙武、韓起以上軍圍盧,弗克。 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門之萩。范鞅門於雍門,其 御追喜,以戈殺犬於門中。孟莊子斬其橁,以為公琴。 己亥,焚雍門及西郭、南郭。劉難、士弱率諸侯之師,焚 申池之竹木。壬寅,焚東郭、北郭。范鞅門於揚門,州綽 門於東閭,左驂迫還於東門,中以枚數闔。齊侯駕,將 走,郵棠太子與郭榮扣馬曰:「師速而疾,略也。將退矣, 君何懼焉?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輕,輕則失眾。君必待 之。」將犯之,太子抽劍斷鞅,乃止。甲辰,東侵及濰,南及 沂。

按《史記曹叔世家》:成公二十三年卒,子武公勝立。 靈王十八年「春正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莒子、 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祝柯,葬曹成公。」 按《春秋襄公十九年》。按《左傳十九年》春,諸侯還自 沂上,盟于督揚,曰:「大毋侵小。」

靈王十九年,「夏六月庚申,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 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 淵。」

按《春秋》襄公二十年。按《左傳》二十年夏,「盟于澶淵, 齊成故也。」

靈王二十年「冬十月,曹伯朝于魯。晉侯、齊侯、宋公、魯 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會于商任。」

按《春秋》襄公二十一年。按《左傳》二十一年秋,「欒盈 出奔楚。」冬,曹武公來朝,始見也,會于商任,錮欒氏也。 靈王二十一年冬,「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會于沙隨。」

按《春秋》襄公二十二年。按《左傳》二十二年秋,「欒盈 自楚適齊。冬,會于沙隨,復錮欒氏也。」

靈王二十三年秋八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會于夷儀 按《春秋襄公二十四年》。按《左傳》二十四年:秋「會于 夷儀,將以伐齊,水不克。」

靈王二十四年「夏五月,晉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會于夷儀。秋七 月己巳,諸侯同盟于重丘。」

按《春秋》襄公二十五年。按《左傳》,二十三年,秋,齊侯 伐晉,取朝歌。二十五年夏五月,晉侯濟自泮,會于夷 儀,伐齊,以報朝歌之役。「秋七月己巳,同盟于重丘,齊 成故也。」

《靈王》二十五年「夏,魯侯、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會于 澶淵。」

按《春秋》襄公二十六年。按《左傳》十四年:「夏,衛獻公 戒孫文子、甯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鴻於 囿。二子從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怒。孫文子如 戚。孫蒯入,使公飲之酒,使太師歌《巧言》之卒章,太師 辭師曹請為之。公使歌之,遂誦之。蒯懼,告文子。文子 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并帑於戚。公使子蟜、子伯、子 皮與孫子盟於丘宮,孫子皆殺之。四月己未,子展奔 齊。公如鄄,使子行於孫子,孫子又殺之。公出奔齊,孫 氏追之。敗公徒於阿澤,鄄人執之。子鮮從公。及竟,公 使祝宗告亡,且告無罪。齊人以郲寄衛侯。衛人立公 孫剽,孫林父、甯殖相之,以聽命於諸侯。二十五年夏 五月,晉侯使魏舒、宛沒逆衛侯,將使衛與之夷儀。秋七月,衛獻公入于夷儀。冬十二月,衛獻公自夷儀使 與甯喜言,甯喜許之。二十六年春,衛獻公使子鮮為 復。子鮮以公命與甯喜言曰:「苟反政由甯氏,祭則寡 人。」孫文子在戚。孫嘉聘於齊,孫襄居守。二月庚寅,甯 喜、右宰穀伐孫氏,不克。伯國傷,甯子出舍於郊。伯國 死,孫氏夜哭。國人召甯子,甯子復攻孫氏,克之。辛卯, 殺子叔及太子角。孫林父以戚如晉。甲午,衛侯入。衛 人侵戚東鄙。孫氏愬於晉,晉戍茅氏。殖綽伐茅氏,殺 晉戍三百人。孫蒯追之,弗敢擊。《文子》曰:「厲之不如!」遂 從衛師,敗之圉雍鉏,獲殖綽,復愬于晉。三月,晉人為 孫氏故,召諸侯,將以討衛。六月,公會晉趙武、宋向戍、 鄭良霄、曹人于澶淵以討衛,疆戚田。取衛西鄙「《懿氏》 六十」以與孫氏。

靈王二十六年「夏,邾子、滕子、晉趙武、楚屈建、魯叔孫 豹、蔡公孫歸生、衛石惡、陳孔奐、鄭良霄、秦人、許人、曹 人會于宋。秋七月辛巳,諸侯之大夫盟于宋。齊、秦、邾、 滕不與盟。」

按《春秋》襄公二十七年,齊、秦、邾、滕不書。按《左傳》二 十七年:夏,「宋向戍善於趙文子,又善於令尹子木。欲 弭諸侯之兵以為名。如晉,告趙孟。趙孟謀於諸大夫, 許之。如楚,楚亦許之。如齊,齊人許之。告於秦,秦亦許 之。皆告於小國,為會于宋。」「五月甲辰,晉趙武至於宋。 丙午,鄭良霄至。六月戊申,叔孫豹、齊慶封、陳須無、衛 石」惡至。甲寅,晉荀盈從趙武至。丙辰,邾悼公至。壬戌, 楚公子黑肱先至,成言於晉。丁卯,宋向戍如陳,從子 木成言於楚。戊辰,滕成公至。子木謂向戍,請晉、楚之 從,交相見也。庚午,向戍復於趙孟。趙孟曰:「晉、楚,齊、秦 匹也。晉之不能於齊,猶楚之不能於秦也。楚君若能, 使秦君辱於敝邑,寡君敢不固請於齊。」壬申,左師復 言於子木,子木使驛謁諸王。王曰:「釋齊、秦,他國請相 見也。」秋七月戊寅,左師至。是夜也。趙孟及子晳盟,以 齊言。庚辰,子木至自陳。陳孔奐。蔡公孫歸生至曹。許 之大夫皆至,以藩為軍,晉、楚各處其偏。乙酉,宋公及 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

靈王二十八年「夏五月,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魯仲 孫羯、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 人城杞。」

按《春秋》襄公二十九年。按《左傳》,晉平公,杞出也,故 治杞。二十九年夏六月,知悼子合諸侯之大夫以城 杞。

景王二年「冬十月,晉人、齊人、宋人、衛人、鄭人、曹人、莒 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會于澶淵」,宋災故。 按《春秋》襄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夏五月甲午, 宋大災。秋八月為宋災,故諸侯之大夫會以謀歸宋 財。

景王四年「春正月,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 魯叔孫豹、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 人、曹人會于虢。」

按《春秋》昭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正月,會于虢,尋 宋之盟也。楚令尹圍請用牲,讀舊書加於牲上而已, 晉人許之。三月甲辰盟。夏四月,趙孟、叔孫豹、曹大夫 入於鄭,鄭伯兼享之。子皮戒趙孟。禮終,趙孟賦《瓠葉》。 子皮遂戒穆叔,且告之。穆叔曰:「趙孟欲一獻,子其從 之。」子皮曰:「『敢乎』?穆叔曰:『夫人之所欲也,又何不敢及 享』?」具五獻之籩豆於幕下。趙孟辭,私於子產曰:「武請 於冢宰矣。」乃用一獻。趙孟為客,禮終乃宴。穆叔賦《鵲 巢》,趙孟曰:「武不堪也。」又賦《采蘩》,曰:「小國為蘩,大國省 穡而用之,其何實非命?」子皮賦《野有死麇》之卒章,趙 孟賦《常棣》,且曰:「吾兄弟比以安,庬也,可使無吠。」穆叔、 子皮及曹大夫興,拜,舉兕爵曰:「小國賴子知免於戾 矣。」飲酒樂。趙孟出,曰:「吾不復此矣。」

景王十三年「秋九月,曹人如晉會葬。」

按《春秋》昭公十年。按《左傳》,十年,「秋七月戊子,晉平 公卒。九月,叔孫婼、齊國弱、宋華定、衛北宮喜、鄭罕虎、 許人、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晉,葬平公 也。」

景王十四年「秋,晉韓起、齊國弱、宋華亥、魯季孫意如、 衛北宮佗、鄭罕虎、曹人、杞人會于《厥憖》。」

按《春秋》昭公十一年。按《左傳》,十一年春,楚子在申, 召蔡靈侯。「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饗蔡侯於申,醉而 執之。夏四月丁巳,殺之,刑其士七十人。公子棄疾帥 師圍蔡。秋,會于厥憖,謀救蔡也。」

景王十六年「秋,劉子、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 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會于平丘。八月甲 戌,同盟于平丘。」

按:《春秋》昭公十三年。

景王十七年「春三月,曹伯滕卒,子須立。秋,葬曹武公。」 按《春秋》昭公十四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武公二十七年卒,子平公須立。」 景王二十一年「春三月,曹伯須卒,子午立。秋葬曹平 公按《春秋昭公十八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

景王二十三年「夏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

按:《春秋》昭公二十年。

敬王三年「夏,晉趙鞅、宋樂大心、魯叔詣、衛北宮喜、鄭 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會于黃父。」

按《春秋》昭公二十五年。按《左傳》二十四年,夏六月, 晉范獻子、韓宣子圖王室,徵會於諸侯,期以明年。二 十五年夏,會于黃父,謀王室也。趙𥳑子令諸侯之大 夫輸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將納王。」

敬王五年秋,「晉士鞅、宋樂祁犁、衛北宮喜、曹人、邾人、 滕人會于扈。冬十月,曹伯午卒,弟野立。」

按《春秋昭公二十七年》。按《左傳》二十七年「秋,會于 扈,令戍周,且謀納公也。」

按《史記曹叔世家》:「九年,悼公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 弟野,是為聲公。悼公死於宋,歸葬。」

敬王六年春三月,葬曹悼公。

按:《春秋》昭公二十八年。

敬王十年冬,「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魯仲孫何忌、 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 周。」曹平公弟通弒其君野而自立。

按《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曹弒君不書。」按《左傳》三十 二年:「秋八月,王使富辛與石張如晉,請城成周。冬十 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 尋盟,且令城成周。」定公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晉魏舒 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將以城成周。魏獻子屬役於 韓簡子及原壽,過城三旬而畢,乃歸諸侯之戍。」 按《史記曹叔世家》:「聲公五年,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 是為隱公。」

敬王十四年「春三月,劉子、晉侯、宋公、魯侯、蔡侯、衛侯、 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 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會于召陵,侵楚。夏五月,盟于皋 鼬。」曹聲公弟露弒其君通而自立。

按《春秋》,定公四年,曹弒君不書。按《左傳》,四年「春三 月,劉文公合諸侯于召陵,謀伐楚也。」

按《史記曹叔世家》:「隱公四年,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 是為靖公。」

敬王十八年「春三月,曹伯露卒,子伯陽立。秋七月,葬 曹靖公。」

按:《春秋》定公八年。

按《史記曹叔世家》:「靖公四年卒,子伯陽立。」

敬王二十二年夏,衛公孟彄帥師伐曹。

按《春秋》定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二年夏,衛公孟彄 伐曹,克郊還,滑羅殿,未出不退於列。其御曰:「『殿而在 列,其為無勇乎』?羅曰:『與其素厲,寧為無勇』。」

敬王二十三年「夏,衛公孟彄師師伐曹。」

按:《春秋》定公十三年。

敬王二十八年夏宋樂髡帥師伐曹。

按:《春秋》哀公三年。

敬王三十二年。秋,宋人圍曹。冬,鄭駟弘帥師救曹。 按《春秋》哀公七年。按《左傳》,七年秋,宋人圍曹。鄭桓 子思曰:「宋人有曹,鄭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鄭師救 曹,侵宋。初,曹人或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而謀亡曹。曹 叔振鐸請待,公孫彊許之。旦而求之,曹,無之。戒其子 曰:「我死,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之。」及曹伯陽即位,好 田弋。曹鄙人公孫彊好弋,獲白鴈獻之,且言田弋之 說。說之因訪政事,大說之,有寵,使為司城以聽政。夢 者之子乃行。彊言霸說於曹伯,曹伯從之。乃背晉而 奸宋。宋人伐之,晉人不救。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 丘、大城、鍾邘。

敬王三十三年春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按《春秋》哀公八年。按《左傳》「八年春,宋公伐曹,將還, 褚師子肥殿,曹人詬之,不行,師待之。公聞之怒,命反 之,遂滅曹,執曹伯及司城彊以歸,殺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