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102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二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二卷目錄

 宗藩部藝文一

  孝景本紀贊         史記

  吳王濞傳贊         同前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同前

  荊燕吳傳贊         漢書

  高五王傳贊         同前

  淮南衡山濟北三王傳贊    同前

  文三王傳贊         同前

  景十三王傳贊        同前

  宣元六王傳贊        同前

  諸侯王表序         同前

  王子侯表序上        同前

  王子侯表序下        同前

  治安策一          賈誼

  請立梁王後疏        前人

  諫王淮南諸子疏       前人

  齊武王縯傳論       後漢書

  四王三侯傳贊        同前

  東平憲王蒼傳論       同前

  光武十王傳贊        同前

  孝明八王傳論        同前

  孝明八王傳贊        同前

  章帝八王傳論        同前

  章帝八王傳贊        同前

  百官志注          同前

  魏武三王評        三國志

  魏武三王論         同前

  文武世王公傳評       同前

  魏分封論          同前

  魏分封論          同前

  吳宗室評          同前

  追封鄧公策        魏文帝

  改封諸王為縣王詔      同前

  答北海王獻頌詔       同前

  增封任城王詔        同前

  曹植貶封安鄉侯詔      同前

  敕彭城王璽書        明帝

  削中山王璽書        同前

  賜楚王彪璽書        同前

  求自試表          曹植

  求試表後自敘        前人

  求通親親表         前人

  陳審舉表          前人

  諫取諸國士息表       前人

  上責躬詩表         前人

  謝妻改封陳妃表       前人

  初封安鄉侯表        前人

  封甄城王謝表        前人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前人

  謝明帝賜食表        前人

  轉封東阿王謝表       前人

  謝周觀表          前人

  黃初五年令         前人

  黃初六年令         前人

  任城王誄          前人

  魏分封論          曹冏

官常典第一百二卷

宗藩部藝文一

编辑

《孝景本紀贊》
史記

编辑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 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 鄉,以諸侯大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 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

《吳王濞傳贊》
同前

编辑

太史公曰:吳王之王,由父省也。能薄賦斂,使其眾,以 擅山海利。逆亂之萌,自其子興。爭技發難,卒亡其本; 親越謀宗,竟以夷隕。晁錯為國遠慮,禍反近身;袁盎 權說,初寵後辱。故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山海不以 封;毋親戎狄,以疏其屬,蓋謂吳耶?毋為權首,反受其 咎,豈盎錯耶?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同前

编辑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 伯禽、康叔於魯、衛,地各四百里。親親之義,褒有德也。 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輔衛王 室。管、蔡、康叔、曹、鄭,或過或損。幽、厲之後,王室缺,侯伯 彊國興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漢興, 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 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唯 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餘人。自鴈門、太原以東 至遼陽,為燕、代國;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濟,阿、甄 以東薄海,為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 穀、泗,薄會稽,為梁、楚、吳、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 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 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 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 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 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 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怵邪臣計謀 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 國。」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 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 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吳、楚時, 前後諸侯或以適削地,是以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 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於漢。 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 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而漢郡八 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阸塞地利,彊本幹 弱枝葉之勢也。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臣遷謹 記高祖以來至太初諸侯,譜其下益損之時,令後世 得覽,形勢雖彊,要之以仁義為本。

《荊燕吳傳贊》
漢·書

编辑

荊王,王也。由漢初定,天下未集,故雖疏屬,以策為王, 鎮江淮之間,劉澤發於田生,權激呂氏,然卒南面稱 孤者三世。事發相重,豈不危哉!吳王擅山海之利,能 薄歛以使其眾,逆亂之萌,自其子興。古者諸侯不過 百里,山海不以封,蓋防此矣。晁錯為國遠慮,禍反及 身,毋為權首,將受其咎,豈謂錯哉!

《高五王傳贊》
同前

编辑

悼惠之王齊,最為大國,以海內初定,子弟少,激秦孤, 立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鎮天下。時諸侯得自除御 史大夫、群卿以下眾官,如漢朝,漢獨為置丞相。自吳 楚誅後,稍奪諸侯權,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其後諸 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

《淮南衡山濟北三王傳贊》
同前

编辑

《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信哉是言也!淮南、衡山,親 為骨肉,疆土千里,列在諸侯,不務遵藩臣職,以丞輔 天子。而剸懷邪辟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 不終其身。此非獨王也,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夫 荊楚剽輕好作亂,乃古記之矣。

《文三王傳贊》
同前

编辑

梁孝王雖以「愛親」故王膏腴之地,然會漢家隆盛,百 姓殷富,故能殖其貨財,廣其宮室車服。然亦僭矣。怙 親亡厭,牛禍告罰,卒用憂死,悲夫!

《景十三王傳贊》
同前

编辑

昔魯哀公有言:「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 未嘗知憂,未嘗知懼。」信哉斯言也!雖欲不危亡,不可 得已。是故古人以宴安為鴆毒,亡德而富貴,謂之不 幸。漢興,至于孝平,諸侯王以百數,率多驕淫失道。何 則?沈溺放恣之中,居埶使然也。自凡人猶繫於習俗, 而況哀公之倫乎!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 之矣。

《宣元六王傳贊》
同前

编辑

孝元之後,遍有天下,然而世絕於孫,豈非天哉!淮陽 憲王於時諸侯為聰察矣,張博誘之,幾陷無道。《詩》云: 「貪人敗類」,古今一也。

《諸侯王表序》
同前

编辑

昔周監於二代,三聖制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 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於齊, 亦五侯九伯之地。《詩》載其制曰:「介人維蕃,大師維垣, 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毋俾城壞, 毋獨斯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關諸盛衰,深根 固本,為不可㧞者也。故盛則周邵相其治,致刑錯;衰 則五伯扶其弱與共守。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至虖 阸䧢河洛之間,分為二周,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 然天下謂之「共主」,彊大弗之敢傾。歷載八百餘年,數 極德盡,既於王赧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於 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 餘年,秦據埶勝之地,騁狙詐之兵,蠶食山東,壹切取 勝,因矜其所習,自任私知,姍笑三代,盪滅古法,竊自 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 尺土藩翼之衛,陳、吳奮其白梃,劉、項隨而斃之。故曰 「周過其歷,秦不及期」,國埶然也。漢興之初,海內新定, 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

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自
考證
鴈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

濟,漸於海,為齊、趙。穀、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東帶 江、湖,薄會稽,為荊、吳;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波漢 之陽,亙九嶷,為長沙。諸侯比境,周帀三垂,外接胡、越。 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 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 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 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業,日 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 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大宗之業者,亦賴之 於諸侯也。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 荒越法,大者暌孤橫逆,以害身喪國。故文帝采賈生 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 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 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 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餘 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景遭七國之 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 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至 於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疏遠,生於帷牆之中, 不為士民所尊埶,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三 絕,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未俱弱,亡所忌憚,生 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 上,下降階序,而運天下。作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 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 首,奉上璽韍,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 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王子侯表序上》

编辑

大哉,聖祖之建業也!後嗣承序,以廣親親。至於孝武, 以諸侯王疆土過制,或僭差失軌,而子弟為匹夫,輕 重不相準,於是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 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自是支庶畢侯 矣。《詩》云:「文王孫子,本支百世。」信矣哉!

《王子侯表序下》

编辑

孝元之世,亡王子侯者,盛衰終始,豈非命哉!元始之 際,王莽擅朝,偽褒宗室侯及王之孫焉。居攝而愈多, 非其正,故弗錄,旋踵亦絕,悲夫!

《治安策一》
賈誼

编辑

文帝拜誼為梁懷王太傅。懷王上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誼傅之,數問以得失。是時,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儗,地過古制,淮南、濟北皆為逆誅。誼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

夫樹國固必相疑之勢,下數被其殃,上數爽其憂,甚 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 子西鄉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 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力且十此 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 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數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 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遍 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耶?此時而欲為治 安,雖堯舜不治。《黃帝》曰:「日中必」請幫助識別此字。「操刀必割。」今令此 道順而全安甚易,不肯蚤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 剄之,豈有異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 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假設陛下居齊 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 必不能矣。假設天下如曩時,淮陰侯尚王楚,黥布王 淮南,彭越王梁,韓信王韓,張敖王「趙,貫高為相,盧綰 王燕,陳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當是時而陛 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 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非有仄室之埶以豫席 之也。諸公幸者乃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 至遠也。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 以王諸公,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德至渥也。 然其後十年之間,反者九起。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 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 一歲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可諉者曰 「疏」,臣請試言其親者。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 子王趙,幽王王淮陽,共王王梁,靈王王燕,厲王王淮 南,「六七貴人皆亡恙。當是時,陛下即位,能為治乎?」臣 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諸王,名雖為臣,實有布衣 昆弟之心,慮無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擅爵人,赦死 辠,甚者或戴黃屋。漢法令非行也,雖行不軌如厲王 者,令之不肯聽,召之安可致乎?幸而來至,法安可得 加?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 敬者,適啟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陛下雖賢,誰與領 此?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已然之效也。其異姓負彊 而動者,漢已幸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襲是 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埶盡又復然,殃旤之變,未知所 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屠牛坦一 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 也。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埶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諸侯王皆眾髖髀 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不缺則折,胡 不用之淮南濟北?埶不可也。臣竊跡前事,大抵彊者, 先反淮陰王,楚最彊,則最先反韓信;倚胡則又反貫 高;因趙則又反陳豨,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梁則又反 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長沙,乃在二 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 也,亦形埶然也。曩令樊、酈、絳、灌據數十城而王,今雖 以殘亡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 可也。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欲諸王之皆忠附,則 莫若令如長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 酈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 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之埶,如身之使 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輳 並進,而歸命天子,雖在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 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 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 止,及燕、梁他國皆然。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 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諸侯之地,其 削頗入漢者,為徙其侯國及封其子孫也,所以數償 之。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 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孫莫慮 不王。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 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貫高、利幾之謀不 生,柴奇開章之計不萌,細民鄉善,大臣致順,故天下 咸知陛下之義。則臥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 委裘而天下不亂,當時大治,後世頌聖。壹動而五「業 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天下之埶。方病大瘇,一脛 之大幾如要,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 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錮疾。後雖有扁鵲,不 能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蹠、盭,元王之子,帝之從弟 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惠王,親兄子也。今之王者, 兄子之子也。親者或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 權以偪天子,臣故曰「非徒瘇也。又若蹠盭可痛哭」者, 此病是也。

《請立梁王後疏》
前人

编辑

初,文帝以代王入即位,後分代為兩國,立皇子武為代王,參為太原王,小子勝則梁王矣。後又徙代王武為淮陽王,而太原王參為代王,盡得故地。居數年,梁王勝死亡。子誼復上疏曰: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埶,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 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強,漢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 為藩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惟淮陽、代二國耳。代北 邊匈奴,與強敵為鄰,能自完則足矣,而淮陽之比大 諸侯,廑如黑子之著面,適足以餌大國耳,不足以有 所禁禦。方今制在陛下,制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豈」 可謂工哉?人主之行異布衣,布衣者飾小行,競小廉, 以自託於鄉黨。人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高皇帝 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以為不可,故 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擇良日,立諸子雒陽上東 門之外,畢以為王而天下安。故大人者不牽小行以 成大功。今淮南地遠者或數千里,越「兩諸侯而縣屬 於漢,其吏民繇役往來長安者,自悉而補,中道衣敝, 錢用諸費,稱此其苦。屬漢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歸 諸侯者已不少矣,其埶不可久。臣之愚計,願舉淮南 地以益淮陽,而為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 與東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於 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則大諸侯 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扞齊、趙,淮陽足 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 也。」當今恬然,適遇諸侯之皆少,數歲之後,陛下且見 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以除六國之旤,今陛下力 制天下,頤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之旤,難以言智。苟 身亡事,畜亂宿旤,孰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老母 弱子,將使不寧,不可謂仁。臣聞聖主言,問其臣而不 自造事,故使人臣得畢其愚忠。惟陛下財幸!

《諫王淮南諸子》
前人

编辑

文帝從誼計,徙淮陽王武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餘城;徙城陽王喜為淮南王,撫其民。時又封淮南厲王,四子皆為列侯。誼知上必將復王之也,上疏諫曰:

竊恐陛下接《王淮南》諸子,曾不與如臣者孰計之也? 淮南王之悖逆無道,天下孰不知其請幫助識別此字。陛下幸而赦 遷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當?今奉尊罪人 之子,適足以負謗於天下耳。此人少壯,豈能忘其父 哉?白公勝所為父報仇者,大父與伯父、叔父也。白公 為亂,非欲取國代主也,發憤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 匈固,為俱靡而已。淮南雖小,《黥布》嘗用之矣,漢存特 幸耳。夫擅仇人足以危漢之資,於策不便,雖割而為 四,四子一心也。予之眾,積之財,此非有子胥、白公報

於廣都之中,即疑有剸諸、荊軻起於兩柱之間,所謂
考證
假賊兵為虎翼者也。願陛下少留計。

《齊武王縯傳論》
後漢·書

编辑

大丈夫之鼓動㧞起,其志致蓋遠矣。若夫齊武王之 破家厚士,豈游俠下客之為哉?其慮將存乎配天之 絕業,而痛明堂之不祀也。及其發舉大謀,在倉卒擾 攘之中,使信先成於敵人,赦岑彭以顯義,若此足以 見其度矣。志高慮遠,禍發所忽。嗚呼!古人以蜂蠆為 戒,蓋畏此也。《詩》云:「敬之敬之,命不易哉。」

《四王三侯傳贊》
同前

编辑

齊武沈雄,義戈乘風。倉卒匪圖,亡我天工。《城陽》早協, 趙孝晚同。《泗水》三侯,或恩或功。

《東平憲王蒼傳論》
同前

编辑

孔子稱「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 者也。」若東平憲王,可謂好禮者也。若其辭至戚,去母 后,豈欲苟立名行而忘親遺義哉?蓋位疑則隙生,累 近則喪大,斯蓋明哲之所為嘆息。嗚呼!遠隙以全忠, 釋累以成孝,夫豈憲王之志哉!東海恭王遜而知,廢 為吳太伯,不亦可乎?

《光武十王傳贊》
同前

编辑

光武十子,胙土分王。沛獻尊節,楚英流放。延既怨詛, 荊亦觖望。濟南陰謀,琅邪驕宕。中山臨淮無聞,夭喪 東平好善,辭中委相。謙謙恭王,實惟三讓。

《孝明八王傳論》
同前

编辑

《晏子》稱「夫人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謂之 幅利。」言人情須節以正其德,亦由布帛須幅以成其 度焉。明帝封諸子租,歲不過二千萬馬,后為言而不 得也。賢哉,豈徒儉約而已乎?知驕貴之無厭,嗜慾之 難極也,故東京諸侯鮮有至於禍敗者也。

《孝明八王傳贊》
同前

编辑

孝明傳嗣,維城八國。陳敬嚴重,彭城厚德。下邳嬰痾, 梁節邪惑。三藩夙齡,黨惟荒忒。

《章帝八王傳論》
同前

编辑

《傳》稱「吳子夷昧,甚德而度,有吳國者,必其子孫。」章帝 長者,事從敦厚,繼祀漢室,咸其苗裔。古人之言信哉!

《章帝八王傳贊》
同前

编辑

章祚不已,本枝流祉。質惟伉孫,安亦慶子。河間多福, 桓靈承祀。濟北無驕,皇恩寵饒。平原抱痼,三王薨朝。 振振子孫,或秀或苗。

《百官志注》
同前

编辑

觀夫高祖之創業也,豈直鴻勳碩德大庇群生蕩其 毒虐厝之和泰而已哉!至於謀深慮久封建子弟蕃 維磐固規謀弘遠及於三趙不終燕靈夭絕齊代淮 楚皆為外重故宋昌曰:「外畏齊楚淮南」斯非效與事 過則弊孰或通之全國之難誠固則物之富作衛之 益亦既得之於前矣。故賜以几杖用息姦謀嗣隕局 「下怨生。」有以逮連師搆亂,兵交梁闕,禦侮推寇,肇自 密戚。景帝遂削藩國之權,刻骨肉之援,封為君而不 聽治其民,置為主而稍賤其臣,矯枉過甚,遂臻於此。 呂、霍之危朝,后族愈貴於來寵;吳、楚之叛奔,侯王恆 借以受誚。故賈誼欲「眾建以少其力,列虛以侯其生, 此乃達觀深識,監於親陪之要者也。」冢嗣必傳萬里 之地,分支欲使動搖不得,於經維遠筭,且已礙矣。復 哀、平之際,劉氏遍於四海,宗正著錄,遂以萬數。及乎 後漢,彌循前跡,光武十子,並列畿外近郡,孝明八國, 不能開庇遠民。國近則不可以大,不大則不足為強, 此所以本支之援,終以少固。若使漢分兩越,置二三 親國,剖吳、楚樹數四「列蕃,割遼海而分皇枝,開隴蜀 而王子弟。使主尊顯,依漢初之貴;民無定限,許滋養 之富。若有昏虐之嗣,可得廢而不得削,必傳劉氏」,民 信所奉,發其侵伐兼并之釁,峻其他族篡殺之科,制 其人貢輕重之法,疏其來朝往復之數。「君君臣臣,永 許百世之期;一國之民,長無遷動之志。四方得志,聽 離官列封,懷賢抱智,隨所適樂土,強弱相侔,遠近相 推,舉其大歸,略其小滯,與其畫一,班之海內。天子之 朝,自非異姓僭奪,不得興勤王之師;諸蕃國自非雜 互篡主,不降討伐之詔。」犬牙相經,共為嚴國,雖王莽 善盜,將何因而敢竊?曹操雄勇,亦安能以得士?斯無 俟極聖。然克行明賢,粗識亦足立。故父子「首足也,昆 弟四肢也,當使筋骨髓血,動靜足以相勝;長短大小, 幹用足以相衛。」豈有割脛致腹,取骨肉以增頭;划背 露骨,剝膏腴以裨頷?而謂顱顙魁岸,可得比壽松、晉, 喉咽擁腫,必能長生久視哉?漢氏得之微,猶能四百 載;魏人失之甚,不滿數十年。爰自晉世,矯枉太過,入 列皇朝,非簡賢之授,唯親是貴,無愚智之辨。不能勝 衣冠,早據公相之尊;童蒙幼子,遄登槐嶽之位。職應 論道,而未離保母之養;續侯賦政,而服二三尺衣。英 賢大度,稟彼昏稚,高才碩儒,恭承藐識,公餗覆而不 憂,美錦碎而愈截,兼授若流,迴遷競路,才駑任重,功 尟釁多,曉比名於公旦,夕同罪於盜跖。褒稱無位,可 以充德;貶「退刑轘,不足以塞咎。」威力強濟,聲實隆重, 嫌猜畏逼,身受其弊,覆滅分體,若梟仇寇,齎粉同氣有過他逆,忠貞之士,橫罹其凶,志節之人,狼狽其禍。 閼伯、實沈,繼踵史筆,顯思、顯甫,比有國書。趙倫以惷 愚排天,齊攸以賢明謝世,枉鬱殄夷,冤孫就盡,不可 勝載矣。豈周、漢之君,多孝悌之性,晉、宋之主,稟豺狼 之情,蓋事勢使之然也。朝行斯術,夕窮崩亂,未能革 悛,來事愈甚,蒼生為此將盡矣,四海為此搆蹙矣。聖 帝英君,欲反斯敗,必當更開同姓之國,置不增之約, 罷皇嗣入宮之禍,守盟牲礪河之篤,乃可還險墜之 路,反乎全安之轍也。

《魏武三王評》
三國志

编辑

任城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陳思文才富豔,足以自 通後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傳》曰:「楚則失之 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其此之謂歟。

《魏武三王論》
同前

编辑

諺言:「貧不學儉,卑不學恭。」非人性分也,勢使然耳。此 實然之勢,信不虛矣。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於疇昔, 此賢之心,何緣有窺望乎!彰之挾恨,尚無所至,至於 植者,乃令楊修以倚注遇害,丁儀以希意族滅,哀夫! 余每覽植之華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動心, 亦良有以也。

《武文世王公傳評》
同前

编辑

魏氏王公,既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 壅隔,同於囹圄,位號靡定,大小歲易,骨肉之恩,乖《棠 棣》之義,廢為法之弊,一至於此乎?

《魏分封論》
同前

编辑

魏興,承大亂之後,民人損減,不可則以古始,於是封 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 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於匹夫。縣隔 千里之外,無朝聘之儀;鄰國無會同之制,諸侯游獵 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王 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既違宗國藩屏之義,又虧 親戚骨肉之恩。

《魏分封論》
同前

编辑

異哉!魏氏之封建也,不度先王之典,不思藩屏之術, 違敦穆之風,背維城之義。漢初之封,或權侔人主,雖 云不度,時勢然也。魏氏諸侯,陋同匹夫,雖懲《七國》,矯 枉過也。且魏之代漢,非積德之由,風澤既微,六合未 一,而彫翦枝幹,委權異族,勢同瘣木,危若巢幕,不祀 忽諸,非天喪也。五等之制,萬世不易之典,六代興亡, 曹冏論之詳矣。

《吳宗室評》
同前

编辑

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況此諸 王,或贊興初基,或鎮據邊垂,克堪厥任,不忝其榮者 乎!故《詳著》云。

《追封鄧公策》
魏·文帝

编辑

惟黃初二年八月丙午,皇帝曰:「咨爾鄧哀侯沖,昔皇 天鍾美於爾躬,俾聰哲之才,成於弱年。當永享顯祚, 克成厥終,如何不祿,早世夭昏。朕承天序,享有四海, 並建親親,以藩王室。惟爾不逮斯榮,且葬禮未備,追 悼之懷,愴然攸傷。今遷葬於高陵,使使持節兼謁者 僕射郎中陳承,追賜號曰鄧公,祠以大牢。魂而有靈, 休茲寵榮。」

《改封諸王為縣王詔》
同前

编辑

先王建國,隨時而制。漢祖增秦所置郡。至光武,以天 下損耗,并省郡縣。以今比之,益不及焉。其改諸王皆 為「縣王。」

《答北海王獻頌詔》
同前

编辑

詔曰:「昔唐叔歸禾,東平獻頌,斯皆骨肉贊美,以彰懿 親。王研精墳典,耽味道真,文雅煥炳,朕甚嘉之。王其 克慎明德,以終令聞。」

《增封任城王詔》
同前

编辑

詔曰:「先王之道庸勳,親親,並建,母弟開國承家,故能 藩屏大宗,禦侮厭難。彰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 茂焉。增邑五千,并前萬戶。」

《曹植貶封安鄉侯詔》
同前

编辑

《詔》曰:「植,朕之同母弟。朕於天下,無所不容,而況植乎? 骨肉之親,捨而不誅,其改封植。」

《敕彭城王璽書》
明·帝

编辑

制詔彭城王。有司奏:「王遣司馬董和齎珠玉來到京 師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出入近署,踰侈非度, 慢令違制,繩王以法,朕用憮然,不寧於心。王以懿親 之重,處藩輔之位,典籍日陳於前,勤誦不輟於側。加 雅素奉修,恭肅敬慎,務在蹈道,孜孜不衰。豈忘率意 正身,考終厥行哉?若然,小疵或謬於細人,忽不覺悟」, 以斯為失耳。《書》云:「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古 人垂誥,乃至於此。故君子思心,無斯須遠道焉。常慮 所以累德者而去之,則德明矣;開心所以為塞者而 通之,則心夷矣;慎行所以為尤者而修之,則行全矣。 三者王之所能備也。今詔有司宥王,削縣二千戶,以 彰八柄與奪之法。昔羲文作《易》,著休復之誥。仲尼論

行,既過能改。王其改行,茂昭斯義,率意無怠
考證

《削中山王璽書》
同前

编辑

制詔《中山王》。「有司奏王乃者來朝犯交通京師之禁 朕惟親親之恩用」請幫助識別此字。吏議:「然法者,所與天下共也,不 可得廢。今削王縣二戶七百五十。夫克己復禮,聖人 稱仁;朝過夕改,君子與之。王其誡諸,無二咎悔也。」

《賜楚王彪璽書》
同前

编辑

夫先王行賞不遺仇讎,用戮不違親戚,至公之義也。 故周公流涕而決二叔之罪,孝武傷懷而斷昭平之 獄,古今常典也。惟王國之至親,作藩於外,不能祗奉 王度,表率宗室,而謀於奸邪,乃與太尉王凌、兗州刺 史令狐愚搆通邪謀,圖危社稷,有悖忒之心,無忠孝 之意。「宗廟有靈,王其何面目以見先帝!朕深痛王,自」 陷罪辜,既得王情,深用憮然。有司奏王當就大理,朕 維公族甸師之意,不忍肆王市朝,故遣使者賜書。王 自作孽,匪由於他,《燕》《刺》之事,宜足以觀,王其自圖之。

《求自試表》
曹植

编辑

臣植言:「臣聞士之生世,入則事父,出則事君。事父尚 於榮親,事君貴於興國。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 君不能畜無用之臣。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 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尸祿,《詩》之素餐所由作也。 昔二虢不辭兩國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讓燕、魯之」 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國重恩,三世於今矣。正值陛下 升平之際,沐浴聖澤,潛潤德教,可謂厚幸矣。而位竊 東藩,爵在上列,身被輕煖,口厭百味,目極華靡,耳倦 絲竹者,爵重祿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 異於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今臣無德可述,無 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將挂風人彼己之譏,是 以上慚元冕,俯愧朱紱。方今天下一統,九州晏如,顧 西尚有違命之蜀,東有不臣之吳,使邊境未得稅甲, 謀士未得高枕者,誠欲混同宇內,以致太和也。故啟 滅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聖 明統世,將欲卒文武之功,繼成康之隆。簡良授能,以 方叔、召虎之臣,鎮衛「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矣。然 而高鳥未挂於輕繳,淵魚未懸於鉤餌者,恐釣射之 術或未盡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 遺於君父也。故車右伏劎於鳴轂,雍門刎首於齊境。 若此二子,豈惡生而尚死哉?誠忿其慢主而凌君也。 夫君之寵臣,欲以除患興利;臣之事君,必殺身靜亂, 以功報主也。昔賈誼弱冠,求試屬國,請係單于之頸 而制其命;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占其王,羈致 北闕。此二臣者,豈好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鬱結, 欲逞其才力,輸能於明君也。昔漢武為霍去病治第, 辭曰:「匈奴未滅,臣無以家為。」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 遑味者,以二方未剋為念。」伏見先帝武臣宿兵,年耆 即世者有聞矣。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陣。竊 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髮之功,以報所受之恩。若 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 軍,當一校之隊;東屬大司馬,統偏師之任,必乘危蹈 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雖未能擒權馘亮, 庶將虜其雄率,殲其醜類,必效須臾之捷,以滅終身 之愧。使名挂史筆,事列朝策,雖身分蜀境,首懸吳闕, 猶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試,沒世無聞,徒榮其驅而豐 其體,生無益於事,死無損於數,虛荷上位而忝重祿, 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 也。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衂,輟食棄餐,奮袂攘衽,撫 劎東顧,而心已馳於吳會矣。臣昔從武皇帝南極赤 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紫塞,伏見所以行師用 兵之勢,可謂神妙矣。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 者也。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每覽史籍,觀古 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 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撫心而歎息 也。」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而 秦、魯以成其功;絕纓、盜馬之臣赦而楚、趙以濟其難。 臣竊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常 恐先朝露填溝壑,墳土未乾而身名並滅。臣聞「騏驥 長鳴,伯樂昭其能;盧狗悲號,韓國知其才。是以效之 齊、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試之狡兔之捷,以驗搏噬 之用。」今臣志狗馬之微功,竊自惟度,終無伯樂、韓國 之舉,是以於悒而竊自痛者也。夫臨博而企竦,聞樂 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昔毛遂、趙之陪隸,猶 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況巍巍大魏多士之朝, 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 也;干時求進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陳聞於陛下 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冀以塵霧之微, 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是以敢冒其醜而獻 其忠,必知為朝士所笑,聖主不以人廢言,伏惟陛下 少垂神聽,臣則幸矣。

《求試表後自敘》
前人

编辑

夫人貴生者,非貴其養體好服,終竟年壽也,貴在其代天而理物也。夫爵祿者,非虛張者也,有功德然後 應之,當矣。無功而爵厚,無德而祿重,或人以為榮,而 壯夫以為恥。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蓋功德者,所以 垂名也。名者不滅,士之所利,故孔子有夕死之論,孟 軻有棄生之義。彼一聖一賢,豈不願久生哉?志或有 不展也。是用喟然求試,必立功也。」嗚呼!言之未用,欲 使後之君子知吾意者也。

《求通親親表》
前人

编辑

臣植言:臣聞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 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 無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 之。」夫天德於萬物,可謂弘廣矣。蓋堯之為教,先親後 疏,自近及遠。其《傳》曰:「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詩》曰:「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風人詠之。昔 周公弔管、蔡之不咸,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傳》曰:「周 之宗盟,異姓為後。」誠骨肉之恩,爽而不離,親親之義, 實在敦固。未有義而後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惟陛 下資唐帝欽明之德,體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 昭九族,群臣百僚,番休遞上。執政不廢於公朝,下情 得展於私室,親理之路通,慶弔之情展,誠可謂恕己 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於臣者,人道絕緒,禁錮明時, 臣竊自傷也。不敢過望交氣類,修人事,敘人倫。近且 婚媾不通,兄弟乖絕,吉凶之問塞,慶弔之禮廢,恩紀 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今臣以一切之 制,永無朝覲之望,至於注心皇極,結情紫闥,神明知 之矣。然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退省諸王,常有「戚戚具 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 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意。妃妾之家,膏沐之遺, 歲,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如此則古人之 所歎,《風雅》之所詠,復存於聖世矣。臣伏自惟省,無錐 刀之用。及觀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為異姓,竊自料 度,不後於朝士矣。若得辭遠遊,戴武弁,解朱組,佩青 紱,駙馬奉車,趣得一號,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華 蓋,入侍輦轂,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情之至願, 不離於夢想者也。遠慕《鹿鳴》君臣之宴,中詠《棠棣》匪 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罔極之哀,每 四節之會,塊然獨處,左右唯僕隸,所對唯妻子,高談 無所與陳,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 而歎息也。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誠 不能動天。崩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虛語耳。 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迴光,然終向之者誠 也。臣竊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 在陛下。臣聞《文子》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今之否隔, 友于同憂,而臣獨唱言者,何也?竊不願於聖代,使有 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毒之懷。故《柏舟》 有天只之怨,《谷風》有棄予之歎。伊尹恥其君不為堯 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不敬其君 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 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 守,實懷鶴立企佇之心,敢復陳聞者,冀陛下儻發天 聰而垂神聽也。

《陳審舉表》
前人

编辑

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 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與不用,知與不知 也。既時有舉賢之名而無得賢之實,必各援其類而 進矣。《諺》曰:「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德昭者也; 將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則可以匡國朝,致雍熙,稷、 契、夔、龍是也;武功烈則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 叔是矣。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 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元謨神通, 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 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 周二王是矣。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 言哉!故陰陽不和,三光不暢;官曠無人,庶政不整者, 三司之責也。疆場騷動,方隅內侵,沒軍喪眾,干戈不 息者,邊將之憂也。豈可虛荷國寵,而不稱其任哉!故 任益隆者負益重,位益高者責益深。《書》稱「無曠庶官」, 《詩》有「職思其憂」,此其義也。陛下體天真之淑聖,登神 機以繼統,冀聞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而數年以 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歲歲增調。加東有 覆敗之軍,西有殪沒之將,至使蚌蛤浮翔於淮泗,鼲 鼬讙譁於林木。臣每念之,未嘗不輟食而揮餐,臨觴 而搤腕矣。昔漢文發代,疑朝有變。宋昌曰:「內有朱虛、 東牟之親,外有齊、楚、淮南、琅邪,此則磐石之宗,願王 勿疑。」臣伏惟陛下遠覽姬文、二虢之援,中慮周成、召、 畢之「輔,下存宋昌磐石之固。」昔騏驥之於吳阪,可謂 困矣;及其伯樂相之,孫郵御之,形體不勞,而坐取千 里。蓋伯樂善御馬,明君善御臣;伯樂馳千里,明君致 太平:誠任賢使能之明效也。若朝司惟良,萬幾內理, 武將行師,方難克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臣聞羊質虎皮,見草則悅,見豺 則戰,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將不良,有似於此。故《語》曰: 「患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為也。」昔樂毅奔趙,心不 忘燕;廉頗在楚,思為趙將。臣生乎亂,長乎軍,又數承 教於武皇帝,伏見行師用兵之要,不必取孫、吳而闇 與之合。竊揆之於心,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 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問,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 蘊積,死不恨矣。被鴻臚所下《發士息書》,期會甚急。又 聞豹尾已建,戎軒騖駕,陛下將復勞玉躬,擾挂神思, 臣誠竦息,不遑寧處。願得策馬執鞭,首當塵露,撮風 后之奇,接孫、吳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驅, 畢命輪轂,雖無大益,冀有小補。然天高聽遠,情不上 通,徒獨望青雲而拊心,仰高天而歎息耳。屈平曰:「國 有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誅,周、召作 弼;叔魚陷刑,叔向匡國。三監之釁,臣自當之。二南之 輔,求不必遠。華宗貴族,藩王之中,必有應斯舉者。故 《傳》曰:「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 焉。近者漢氏廣建藩王,豐則連城數十,約則饗食祖 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樹國,五等之品制也。若扶蘇之 諫始皇,淳于越之難周青,臣可謂知時變矣。夫能使 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 下,豪右執政,不在親戚。權之所在,雖疏必重;勢之所 去,雖親必輕。蓋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 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苟吉專其位,凶離其患者,異 姓之臣也;欲國之安,祈家之貴,存共其榮,沒同其禍 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臣 聞《孟子》曰:「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善兼天下。」今臣 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澗,寒溫燥濕,高下共之,豈 得離陛下哉?不勝憤懣,拜表陳情。若有不合,乞且藏 之書府,不便滅棄,臣死之後,事或可思。若有毫氂少 挂聖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糾臣表之不 合義者。如是,則臣願足矣。

《諫取諸國士息表》
前人

编辑

臣聞古者聖君與日月齊其明,四時等其信,是以戮 凶無重,賞善無輕,怒若驚霆,喜若時雨,恩不中絕,教 無二可,以此臨朝,則臣下知所死矣。受任在萬里之 外,審主之所以受官,必己之所以投命,雖有搆會之 徒,泊然不以為懼者,蓋君臣相信之明效也。昔章子 為齊將,人有告之反者,威王曰:「不然。」左右曰:「『王何以 明之』?王曰:『聞章子改葬死母,彼尚不欺死父,顧當叛 生君乎?此君之信臣也。昔管仲親射桓公後幽囚從 魯檻車載,使少年挽而送齊。管仲知桓公之必用己, 懼魯之悔,謂少年曰:『吾為汝唱,汝為和聲,和聲宜走』。 於是管仲唱之,少年走而和之,日行數百里,宿昔而 至,至則相齊。此臣之信君也。臣初受』」封,策《書》曰:「植受 茲青社,封於東土,以屏翰皇家,為魏藩輔。」而所得兵 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順,或不踰矩。虎賁官騎及親事 凡二百餘人,正復不老,皆使年壯,備有不虞。檢校乘 城,顧不足以自救,況皆復耄耋罷曳乎?而名為魏東 藩,使屏翰王室,臣竊自羞矣。就之諸國,國有士子,合 不過五百人。伏以為三軍益損,不復賴此,方外不定, 必當須辦者。臣願將部曲倍道奔赴,夫妻負襁,子弟 懷糧,蹈鋒履刃,以徇國難,何但習業小兒哉!愚誠以 揮涕增河,鼷鼠飲海,於朝萬無損益,於臣家計,甚有 廢損。又臣士息前後三送,兼人已竭,惟尚有小兒,七 八歲已上,十六七已還,三十餘人。今部曲皆年耆,臥 在床「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視,氣息裁屬者凡三十七 人,疲瘵風靡,疣盲聾瞶者二十三人,惟正須此小兒。」 大者可備宿衛,雖不足以禦寇,粗可以警小盜;小者 未堪大使,惟可使耘鉏穢草,驅護鳥雀,休候人則一 事廢,一日獵則眾業散,不親自經營則功不攝,常自 躬親,不委下吏而已。陛下聖仁,恩詔三至士子給國, 長不復發。明詔之下,有若曒日,保金石之恩,必明神 之信,畫然自固,如天如地,定習業者,並復見送,晻若 畫晦,悵然失圖。伏以為陛下既爵臣百寮之右,居藩 國之任,為置卿士,屋名為宮,冢名為陵,不使其危居 獨立,無異於凡庶。若柏成欣於野耕,子仲樂於灌園。 蓬戶茅牖,原憲之宅也;陋巷簞瓢,顏子之居也。臣才 不見效用,常慨然執斯志焉。若陛下聽臣,悉還部曲, 罷官屬,省監官,使解璽釋紱,追柏成子仲之業,營顏 淵、原憲之事,居子臧之廬,宅延陵之室,如此,雖進無 成功,退有可守,身死之日,猶松喬也。然伏度國朝終 未肯聽臣之若是,固當羈絆於世繩,維繫於祿位,懷 屑屑之小憂,執無已之百念,安得蕩然肆志,逍遙於 宇宙之外哉?此願未從,陛下必欲崇親親,篤骨肉,潤 白骨而榮枯木者,惟遂仁德,以副前思。

《上責躬詩表》
前人

编辑

臣植言:臣自抱釁歸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畫分而 食,夜分而寢。誠以天網不可重罹,聖恩難可再恃。切 感《相鼠》之篇,無禮遄死之義,形影相弔,五情愧赧。以 罪棄生,則違古賢「夕改」之勸;忍垢苟全,則犯詩人「胡顏」之譏。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暢春風,澤 如時雨。是以不別荊棘者,慶雲之惠也;七子均養者, 「鳴鳩之仁也;舍罪責功者,明君之舉也;矜愚愛能者, 慈父之恩也。」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 也。前奉詔書,臣等絕朝,心離志絕,自分黃耇,永無執 圭之望。不圖聖詔,猥垂齒召,至止之日,馳心輦轂,僻 處西館,未奉闕庭踊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 主之情。謹拜表并獻詩二首,詞旨淺末,不足採覽,貴 露下情,冒顏以聞。

《謝妻改封陳妃表》
前人

编辑

璽書,今以東阿王妃為陳王妃,并下印綬。因故上前 所假印,以其拜授。書以即日到,臣輒奉詔拜。其才質 低下,謬同受私,遇寵素餐,臣為其首。陛下體乾坤育 物之德,東海含容之大,乃復隨例顯封大國,光揚章 灼,非臣負薪之才所宜克當,非臣穢釁所宜蒙獲。夙 夜憂歎,念報罔極,洪施遂隆,既榮枝幹,猥復正臣妃 為陳妃光耀宣朗,非妾婦憃愚所當蒙被。葵藿草物, 猶感恩養,況臣含氣銜珮,弘惠歿而後已,誠非翰墨 屢辭所能報答。

《初封安鄉侯表》
前人

编辑

臣抱罪即道,憂惶恐怖,不知刑罪當所限齊。陛下哀 愍臣身,不聽有司所執,待之過厚。既日於延津受安 鄉侯印綬,奉詔之日,且懼且悲。懼於不修,始違憲法, 悲於不慎,速此貶退,上增陛下垂念,下遺太后見憂。 臣自知罪深責重,受恩無量,精魄飛散,忘軀殞命。

《封甄城王謝表》
前人

编辑

臣愚駑垢穢,才質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 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而狂悖發露,始干天憲。自分 放棄,抱罪終身,苟貪視息,無復睎幸。不悟聖恩,爵以 非望。枯木生葉,白骨更肉,非臣罪戾所當宜蒙。俯仰 慚惶,五內戰悸。奉詔之日,悲喜參至。雖因拜章,陳答 聖恩,下情未展。

《封二子為公謝恩章》
前人

编辑

詔書封臣息男苗為高陽鄉公,志為穆鄉公。臣伏自 惟,文無升堂廟勝之功,武無摧鋒接刃之效,天時運 幸,得生貴門,遇以親戚,少荷光寵,竊位列侯,榮曜當 世。顧影慚形,流汗反側。洪恩罔極,雲雨增加。既榮木 幹,枝葉并蒙,苗志小豎,既頑且稚。猥荷列爵,並佩金 紫,施榮所加,惠及父子。

《謝明帝賜食表》
前人

编辑

近得賜御食,拜表謝恩。尋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 日,涕泣橫流,雖文武二帝所以愍憐於臣,不復過於 明詔。

《轉封東阿王謝表》
前人

编辑

奉詔,太皇太后念雍丘下濕,少桑欲轉東阿,當合王 意,可遣人按行,知可居不?奉詔之日,伏增悲喜。臣以 無功,虛荷國恩,爵尊祿厚,用無益於時。脂車秣馬,志 在黜放,不圖陛下天父之恩,猥宣皇太后慈母之念。 遷之陛下,幸為久長計。聖旨惻隱,恩過天地。臣在雍 丘,劬勞五年,左右罷怠,居業向定園果萬株,枝條始 茂。私情區區,實所重棄。然桑田無業,左右貧窮,食裁 餬口,形有裸露。臣聞古之仁君,必有棄國以為百姓, 況乃轉居沃土,人從蒙福,江海所流,無地不潤;雲雨 所加,無物不茂。「若陛下念臣入從五年之勤,少見佐 助,此枯木生華,白骨更肉,非臣之敢望也。」饑者易食, 寒者易衣,臣之謂矣。

《謝周觀表》
前人

编辑

詔使周觀,初玩雲盤,北觀疏圃,遂步九華,神明特處, 譎詭天然,誠可謂「帝室皇居」者矣。雖崑崙閬風之麗, 文昌之居,不是過也。

《黃初五年令》
前人

编辑

夫遠不可知者天也;近不可知者人也。《傳》曰:「知人則 哲,堯猶病諸。」諺曰:「人心不同,若其面焉,唯女子與小 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有怨。《詩》云:「憂心悄 悄,慍于群小。」自世間人,或受寵而背恩,或無故而入 叛,違顧左右,曠然無信。大嚼者咋斷其舌,右手執斧, 左手執鉞,傷夷一身之中,尚有不可信,況於人乎?唯 無深瑕潛釁,隱過匿愆,乃可以為人。《諺》曰:「穀千駑不 如養一驢。」又曰:「穀駑養虎,大無益也。」乃知韓昭侯之 弊褲,良有以也。使臣有三品,有可以仁義化者,有可 以恩惠驅者,不足以導之,則當以刑罰使之;刑罰復 不足以率之,則明主所不畜。故唐堯至仁,不能容無 益之子;湯武至聖,不能養無益之臣。九折臂知為良 醫,吾知所以待下矣。諸吏各敬爾在位,推一概之平。 功之宜賞,於疏必與;罪之宜戮,在親不赦。此令之行, 有若皓日。於戲,群臣其覽之哉!

《黃初六年令》
前人

编辑

身輕於鴻毛,而謗重於泰山。賴蒙帝王天地之仁,違 百司之典議,舍三千之首戾,反我舊居,襲我初服,雲 雨之施,焉有量哉!孤以何功而納斯貺?富而不恡,寵 至不驕者,則周公其人也。孤小人耳,身更以榮為戚何者?將恐簡易之尤,出於細微,脫爾之愆,一朝復露 也。故欲修吾往業,守吾初志,欲使皇帝恩在摩天,使 孤心常存此地,將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馬之年,此 難能也。然固欲行眾之難。《詩》曰:「德輶如毛,鮮克舉之。」 此之謂也。

《任城王誄》
前人

编辑

「昔二虢佐文,旦奭翼武。於休我王,魏之元輔。將崇懿 跡,等號齊魯。如何奄忽,命不是與。仁者悼沒,兼彼殊 類。矧我同生,能不憯悴。目想官墀,心存平素。彷彿魂 神,馳情陵墓。凡夫愛命,達者徇名。王雖薨徂,功著丹 青。人誰不沒,德有遺聲。」乃作《誄》曰:「幼有令德,光耀珪 璋。孝殊閔氏,義達參商。溫溫其恭,爰柔克剛。心存建 業,王室是匡。矯矯元戎,雷動雨徂。橫行燕代,威慴北 胡。奔虜無竄,還戰高柳。王率壯士,常為軍首。宜究長 年,永保皇家。如何奄忽,景含之遐。同盟飲淚,百寮咨 嗟。」

《魏分封論》
曹冏

编辑

臣聞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親親,必樹異姓以明 賢賢。故《傳》曰:庸勳親親,昵近尊賢。」《書》曰:克明峻德,以 親九族。」《詩》云: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由是觀之,非賢無 與興功,非親無與輔治。夫親親之道專用,則其漸也 微弱;賢賢之道偏任,則其弊也劫奪。先聖知其然也, 故博求親疏而並用之,近則有宗盟藩衛之固,遠則 有仁賢輔弼之助,盛則有與共其治,衰則有與守其 土,安則有與享其福,危則有與同其禍。夫然,故能有 其國家,保其社稷,歷紀長久,本支百世也。今魏尊尊 之法雖明,親親之道未備。《詩》不云乎:鶺鴒在原,兄弟 急難。」以斯言之,明兄弟相救於喪亂之際,同心於憂 禍之間,雖有鬩牆之忿,不忘禦侮之事,何則?憂患同 也。今則不然,或任而不重,或釋而不任,一旦疆場稱 警,關門反拒,股肱不扶,胸心無衛,臣竊惟此,寢不安 席,思獻丹誠,貢策朱闕,謹撰合所聞,敘論成敗。論曰: 「昔夏殷周歷世數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則?三代之君, 與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憂,秦王獨制其民,故傾 危而莫救。夫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民同其 安者,人必拯其危。先王知獨治之不能久也,故與人 共治之;知獨守之不能固也,故與人共守之。兼親疏 而兩用,參同異而並建。是以輕重足以相鎮,親疏足 以相衛,并兼路塞,逆節不生。及其衰也,桓、文帥禮,包 茅不貢,齊師伐楚,宋不城周,晉戮其宰。王綱弛而復 張,諸「侯傲而復肅。二霸之後,浸以凌遲,吳楚憑江,負 固方城,雖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姦情散於胸懷,逆 謀消於唇吻。斯豈非信重親戚,任用賢能,枝葉碩茂, 本根賴之與!」自此之後,轉相攻伐,吳并於越,晉分為 三,魯滅於楚,鄭兼於韓。暨於戰國,諸姬微矣,惟燕、衛 獨存,然皆弱小,西迫強秦,南畏齊、楚,憂懼滅亡,匪遑 相恤。至於王赧,降為庶人,猶枝幹相持,得居虛位。海 內無主四十餘年,秦據勢勝之地,騁譎詐之術,征伐 關東,蠶食九國。至於始皇,乃定天位。曠日若彼,用力 若此,豈非深固根蔕不拔之道乎!《易》曰:「其亡其亡,繫 于苞桑。」周德其可謂當之矣。秦觀周之弊,以為小弱 見奪,於是廢五等之爵,立郡縣之官,棄禮樂之教,任 苛刻之政,子弟無尺寸之封,功臣無立錐之地,內無 宗子以自毗輔,外無諸侯以為藩衛,仁心不加於親 戚,惠澤不流於枝葉,譬猶芟刈股肱,獨任胸腹,浮舟 江海,捐棄楫櫂,觀者為之寒心,而始皇晏然,自以為 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豈不悖 哉!是時,淳于越諫曰:「臣聞殷周之王,封子弟功臣千 有餘城。今陛下君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 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 者,非所聞也。」始皇聽李斯偏說而絀其義,至於身死 之日,無所寄付,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 命於姦臣之口,至令趙高之徒誅鋤宗室,胡亥,少習 刻薄之教,長遵凶父之業,不能改制易法,寵任兄弟, 而乃師譚申商,諮謀趙高,自幽深宮,委政讒賊,身殘 望夷,求為黔首,豈可得哉!遂乃郡國離心,眾庶潰叛, 勝、廣倡之於前,劉、項弊之於後。向使始皇納淳于之 策,抑李斯之論,割裂州國,分王子弟,封三代之後,報 功臣之勞。士有常君,民有定主,枝葉相扶,首尾為用, 雖使子孫有失道之行,時人無湯、武之賢,奸謀未發 而身已屠戮,何區區之陳、項,復得措其手足哉!故漢 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遂成帝業。自 開闢以來,其興立功勳,未有若漢祖之易也。夫伐深 根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理勢然也。漢監秦之 失,封殖子弟,及諸呂擅權,圖危劉氏,而天下所以不 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彊大,磐石膠固, 東牟、朱虛受命於內,齊、代、吳、楚作衛於外故也。向使 高祖踵亡秦之法,忽先王之制,則天下一傳,非劉氏 有也。然高祖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郡,小者連 城數十,上下無別,權侔京室,故有吳、楚七國之患。《賈 誼曰:諸侯彊盛,長亂起奸。夫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令海內之勢,若身之使臂,臂之使 指,則下無背叛之心,上無誅伐之事。文帝不從。至於 孝景,猥用晁錯之計,削黜諸侯,親者怨恨,疏者震恐, 吳楚倡謀,五國從風。兆發高帝,釁鍾文、景,由寬之過 制,急之不漸故也。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 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武帝從主父 之策,下推恩之令,自是之後,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淮 南三割,梁、代五分,遂以陵遲,子孫微弱,衣食租稅,不 預政事,或以酎金免削,或以無後國除。至於成帝,王 氏擅朝。劉向諫曰: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 本根無所庇蔭。方今同姓疏遠,母黨專政,排擯宗室, 孤弱公族,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國嗣也。其言深切, 多所稱引。成帝雖悲傷歎息,而不能用。至於哀、平,異 姓秉權,假周公之事而為田常之亂,高拱而竊天位, 一朝而臣四海,漢宗室王侯,解印釋紱,貢奉社稷,猶 懼不得為臣妾。或乃為之符命,頌莽恩德,豈不哀哉! 由斯言之,非宗子獨忠孝於惠、文之間,而叛逆於哀、 平之際也,徒權輕勢弱,不能有定耳。賴光武皇帝挺 不世之姿,禽王莽於已成,紹漢嗣於既絕,斯豈非宗 子之力也?而曾不監秦之失策,襲周之舊制,踵王國 之法,而徼倖於無疆之期。至於桓、靈,閹豎執衡,朝無 死難之臣,外無同憂之國,君孤立於上,臣「弄權於下, 本末不能相御,身首不能相使。由是天下鼎沸,奸凶 並爭,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榛藪,居九州之地而 身無所安處,悲夫!魏太祖武皇帝躬聖明之資,兼神 武之略,恥王綱之廢絕,愍漢室之傾覆,龍飛譙、沛,鳳 翔、兗、豫,掃除凶逆,翦滅鯨鯢,迎帝西京,定都潁邑,德 動天地,義感人神。漢氏奉天,禪位大魏。「大魏之興,於 今二十有四年矣。觀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長策,睹 前車之傾覆而不改於轍跡。子弟王空虛之地,君有 不使之民,宗室竄於閭閻,不聞邦國之政,權均匹夫, 勢齊凡庶,內無深根不拔之固,外無磐石宗盟之助, 非所以安社稷,為萬世之業也。且今之州牧郡守,古 之方伯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軍武之任,或比國 數人,或兄弟並據,而宗室子弟,曾無一人間廁其間, 與相維持,非所以彊幹弱枝,備萬一之虞也。今之用 賢,或超為名都之主,或為偏師之帥,而宗室有文者, 必限小縣之宰,有武者,必置百人之上。使夫廉高之 士,畢志於衡軛之內,才能之人,恥與非類為伍,非所 以勸進賢能,褒異宗室之禮也。夫泉竭則流涸,根朽 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 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且墉 基不可倉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皆為之有漸, 建之有素。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本根,茂盛其枝葉。 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宮「闕之下,雖壅之以黑 墳,煖之以春日,猶不救於枯槁,而何暇於繁育哉!夫 樹猶親戚,土猶士民,建置不久則輕下慢上,平居猶 懼其離叛危急將若之何。是以聖王安而不逸,以慮 危也,存而設備,以懼亡也。故疾風卒至而無摧拔之 憂,天下有變而無傾危之患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